求教一个数学问题

然而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的现实。
尤其是当你拿到一本量子力学的教材的时候,全部的感觉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可不是我的评价,这基本上是公认的评价。正如某物理学家所说(大概意思),不懂量子力学是正常的,
真的能懂得量子力学才是奇怪的。


同样是这个问题,相对论稍微好一点,但最终支持它的数学形式(张量表示和计算),不仅仅是难算的问题,
有人曾说,它已经复杂到了让爱因斯坦都看不懂相对论的程度。


在这个前提下,你再反过来说,我写的这些到底难懂还是不难懂,我相信你会发现,这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我在说人话,而不是全部的时间都在说数学语言。


这并不是我理想的结果。理想的结果真的就是每个人都很容易读懂:可是这一点对于“主流”物理学家而言,
反而是“不可接受的”。对于那些有物理基础的学生或者研究者而言,他们又会给我扣上“民科”的帽子。


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有意思,也很变态。但这就是现实。


选择这样一种不伦不类的方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2:48:00 +0800 CST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就这两大支柱,没有第三大支柱。
而不幸的是,二者天生就不那么和谐。有一点物理常识的人,对这句话应该也不会反对。


众人皆知,二者得以统一的那一天,就是物理学新时代的到来。
问题是,其实它早就在那了。只是大家都不看那个地方,不向那个方向走,那么谁有办法?



所以如果你问,为什么难懂:为什么这些文字难懂?因为要照顾现在的物理学。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物理学难懂(如果你能懂,真的懂,当我没说)?原因就在于,让物理学变得容易懂,是未能做到的。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大家都在尝试着用向北走的方式,走向南极。


能不能做到呢?原则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上真的去做的话,那就是一个极其费时费力的旅程。
如果假定存在世界末日,或者说,人类的末日,那么按照这种“惯性”,很有可能,
走到末日那一天,也走不到那个地方。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2:56:00 +0800 CST  
为什么不直接走向南极,而是要走相反的方向?


很不幸,因为这就是物理学。或者说,当物理学,数学,哲学等等都被从哲学(或者特指科学,也就是自然哲学)这个整体中分离开之后,各自就走向了自己的反向。也由此各个学科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但是,一棵树越是要长高,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各个学科都在自己的方向上发展了,但是它们共同的根却停留在两千年以前的水平,那么总有一个时刻,这颗树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而一点一个学科变得更为功利化,追求利益,尤其是短期利益之后,当选择这个学科的人,都只是为了就业,为了自己更好生活之后,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再去考虑根有多深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要走的那条路,实际上和当年的苦行僧寻求终极的真理和解脱的路,是完全一样的。谁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这就注定了基础研究落后于应用的发展,以及反过来基础研究的落后又严重制约应用的发展,这样一个现实。
如果你写出一个“伟大的公式”,就能拿诺贝尔奖,你何乐而不为?有多大的必要性,却解决几乎所有人都未能解决的问题?想象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是因为什么而得到的?是光电效应,而不是相对论。


然而哪一个才是更为根本的东西?不是光电效应,是相对论。
相对论拿不到诺贝尔奖,因为,实际上它已经不仅仅是物理学,而是一种世界观了。


也可这样理解:诺贝尔奖的发奖者,自认为,没有资格将这个奖项颁给改变整个人类的世界观的那个人。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07:00 +0800 CST  
你知道吗,如果你具有第六密度的RA种族的世界观,再反过来看相对论,那会是多么简单和自然;
正如如果你再第六密度观察第四密度的光子这样一种振动复合体,你就真的是用眼睛去看光,而不是用数学的方式似懂非懂的去理解它。


这些话,也符合,先前所提到的“升维解法”:当年的苦行僧们,通过修炼自己以获得所谓超自然的能力,也是这个方式。可如果回到物理学,又是同样的方式: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方式?或者说,有多少人会说“那是伪科学”?


严格的说,现代科学未能解释的东西,不叫伪科学。或者说,不能叫科学,也不叫伪科学。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做那些科学所不认同的事情。比如中医,中医从未,也不需要打着科学的幌子:在中国,在没有科学的年代,中医是治病救人的唯一方法,哪怕失败,也是唯一方法。所以你可以说有人借着中医为名搞伪科学,但是你不能说中医本身是伪科学。


中医确实有很多无法处理的问题。但是那些能够处理的问题,也并未都被现代科学很好的解释。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现代科学还未发展到能够解释这些问题的程度。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人家做到了,你没做到,你不明白人家为什么能做到,但你也不能因为你不明白就说人家是骗子。毕竟事实才是判据,而不是你的能力极限。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17:00 +0800 CST  
放在手边的简单的例子非常多,比如上面提到的“振动复合体”,这只是一个词对吧?
没错,但是它后面的整个世界观,直接就解决“波粒二象性”的问题。


换句话说,当你能说“振动复合体”这个词的时候,让你不懂量子力学,都很难。


我站在这里,同时看到两个时代,一个是过去以及现在的物理学,一个是未来的物理学。
未来的物理学,你可以简单的认为就是那些“传说中”的高维(高密度)生命所提到的物理学,
那个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物理学。


难点在于,在这两个时代或者两个层次之间建立一座桥,让大家都能比较容易的走过去。


或者这样说,所谓未来的物理学,也已经不仅仅是物理学,而是世界观,如何用一种方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从这个时代的世界观,走到未来的那个时代去。而这不仅仅要求同时理解两个时代两个世界,也要找到沟通
二者的方式。


所以你不懂,我不奇怪,你也不必奇怪。但若你走过去了,再回来看,实际上你会发现,这是最简单的,
能够让这个时代的人理解未来的方式:那些超越的东西你都不需要去管它,而那些基础的东西,我相信
你一定能懂,而这就足够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35:00 +0800 CST  
还是回来说物理学的具体问题吧。超出具体问题的讨论总是可以进行,但是基础不牢固。
举个例子:哲学中有一条,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你怎么理解?
如果你能理解电子的结构(可能你已经想到了薛定谔方程),那么这一条就不是哲学上的经验定律,
而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规律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41:00 +0800 CST  
对于抽帖子的问题:你抽帖子,随意,你的选择,你承担后果。


我该做的能做的做完了,但是后果被扭曲,与我无关。谁扭曲别人,它就扭曲自己。


我说的是你。


请你删除此贴。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47:00 +0800 CST  
应当继续讨论的数理问题,停留在二分之派。


但关于虚数单位的问题我需要加强一下。所以以下部分,主要还是继续虚数单位的讨论。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48:00 +0800 CST  
先说的是“超自然”,和虚数单位似乎还是没有什么关系,但请容我说下去。


超自然这个词,应当来自于supernatural的翻译。我暂时认为这个翻译本身没有什么扭曲。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理解supernatural的问题了。百度百科给出解释: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6%85%E8%87%AA%E7%84%B6/14178?fr=aladdin


我摘抄了第一段
超自然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科学常规和可知性范围的一种极端现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2 23:55:00 +0800 CST  
这一段说的还是比较客观的:它清楚的说出了,那些未被科学解释的现象称为超自然。而不是说,有什么东西真的超越了自然之外。


因为回到自然这个概念本身,它指的就是自己作为自己存在的原因的那个存在,而也等价于,它并不需要,也没有“之外“ - 它也没有所谓“之内”(避免把内外的空间概念简单的套用在这,因为这和空间没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若你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习惯性的按照文本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一个词,那么很多问题都是简单的:因为创造这个词的人,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自然这个词的存在就已经决定了没有“超自然”这种东西。若有什么叫做超自然,就只剩下“它存在,却未被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总是有限的。人类理解自然有多种方式(这里说的自然,可以认为是“大自然”,或者它的本意,没有实质区别),今天大家比较推崇的方式,是用科学去解释它。而先前的方式,是用宗教去解释它。
经常有人把宗教和迷信放在一起,但这两者其实是相反的。


正如今天的科学和迷信是相反的。宗教也提供了对自然的解释,但比较于今天的科学而言,效果并不那么好而已。


因为不可能真正“超出自然之外”,那么超自然这个词最终就只能落在“超出认知能力之外”的含义上了。
而认知能力通常又基于感知能力:那些没有感性认识的,又如何产生理性认识?所以那些未被感觉到的,通常也
没法做出什么理论来,结果这些就都是“超自然”的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04:00 +0800 CST  
那么具体什么是超自然的呢?
上面其实举出了一个例子:你若能看到光子长什么样子,你其实就已经“超自然”了。


或者有一种生命,它就真的可以像看一个“豆子”一样看一个光子,那么他对于你而言,就是超自然的。


你可能会说,科学尚未证实这种生命存在。


没错,事实上如果我是这种生命,我也会避免被你证明我存在。因为你若证明了我的存在,按照你这种理解世界
的方式,或者和世界交互的方式,你将会给我带来无尽的麻烦!所以,若我能躲过,我基本上就不会让你发现。
若不幸被你发现,最好也让你认为是别的东西。


因为你习惯性的认为你是至高无上的,你的科学是无所不能的,你习惯性的认为其它一切都应当受你摆布;
那么如果你发现了我的存在,你会如何对待我,我也是心里有数的。


幸好我是一种超越你的能力(不只是认知能力,还有智力,还有能量等等)的存在,在不伤害你的前提下,
躲你远一些,是我最好的选择。


而你会继续认为你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认为你的科学做不到事情别人也做不到;而这一点就保护了我,
或者说,你就这样决定了你,几乎不会有发现我的可能性。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12:00 +0800 CST  
这到底和虚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在数学上,你假定了无限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你做不到),然后基于这个假定,你发现“你掌握了整个世界”。
可现实是,你的有限性,使得“客观上可以无限”,但实际上永远做不到,是你不可能脱离的宿命,那么,你认为你掌握了整个世界的时候,就是你仅仅看到了世界很小一个部分,而认为绝大部分都是不存在的时候。


这两者必定是同时的。
反过来,一旦你意识到你自己的有限性,看到自己的极限存在,那么同时你就看到了极限之外存在的必然性。


在表面上,似乎意识到自己是有限的,限制了自己,而实际上,意识到自己是有限的,才真正解放了自己:因为当你认为自己是无限的时候,真正广阔的无限你并不知道,你只能活在自己认为的无限而实际上非常有限的世界里面。而只有当你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你才有可能从你的有限世界走出去。


正好是相反的:很多人好心却办坏事,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为他们自己并未走出自己的圈子,简单的把别人当做自己,而别人恰好就不是那样。所以做出的事情,适得其反。而真正要帮助别人,并产生真正好的效果,你就必须从自己的圈子里面走出来,走到别人的圈子里面去体会他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基于这个情况做出选择,如何帮助他,这才有可能(不必然)产生好的效果。然而世界上能够走出自己的圈子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真正能够帮助他人并产生好的效果的,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21:00 +0800 CST  
x+1/x=0
或者
x+1=0
这两种表达方式,导出两种单位,前者是虚数单位,也就是-1的平方根,后者就是-1。
这两种单位的差异,仅仅在于是否接受实数(非整数)作为更小的可分的部分。
相同点则在于,只要再增加一丁点,就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那么,它们是什么呢?它们实际上就是这个周期(或者每个周期)的大小。
若只看前一个方程,周期大小的倒数,就是最小的单位(区别于单位1)。


比最小的单位更小是什么?就是0。


我们可以做一大堆的1/x那么长的小线段,然后让他们排列在数轴上。排列了x那么多之后,
就积累为1,再把1排列x那么多之后,就积累为x,也就是周期。所以一共要排x^2那么多个
1/x那么长的线段,就能排出一个周期。


是一个周期吗?不是,是一个周期的“有效部分”。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尾巴。也就是多出来的1/x。
所以一共有
x^2+1
那么多个小线段,但是最后那一个线段和其它线段都是不一样的,
若前面那些小线段是“实”的,那么最后一个小线段则只能是“空”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个事物不变化,它就是恒常,或者说,它就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事物。
当一个存在,存在了一段时间之后,变成不存在,又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变回存在的状态,
这个反复的过程总是发生并且被观察者观察到,那么观察者才说,这是一个存在,并且它具有周期性。


我们把事物的存在性,画在数轴上,就会画出这种东西。我们把事物的存在性,写在表格中,
就会写出先前提到的那种东西。5个叉,1个圈为一行的那种表格。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33:00 +0800 CST  
继续用数轴上排列1/x的线段这个图像。
如果我们不用1/x这么长的线段排在数轴上,而是每隔1/x那么长就画一个点,那么基本上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最后一个线段需要注意),其它基本上没有差别。


这时候有了若干标记的数轴,就成了一个“筛子”:我们把标上的点当做筛子的节点,把节点之间的线段当做筛子的网孔,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一维筛子。如果前面x^2那么多个网孔都是漏的,为了区别起见,最后那1个网孔,我们要求它是不漏的。


谁会从这个筛子里面掉出来呢?显然就是那些长度(尺度)小于1/x的东西(最后一个网孔谁都不会掉出来)。
长度(尺度)大于1/x的东西都不会掉出来。



这和超自然到底有什么关系?
其实关系已经很清楚了:所谓超自然,就是经过你的认知能力这样一把筛子之后,一定会掉出去的那些存在。
或者说尺度小于你的筛子空尺度的那些存在。


真的没有人故意去隐瞒你什么东西,只是你的筛子的孔太大了,而你又认为你的筛子不是筛子而是水盆而已。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43:00 +0800 CST  
为什么你的筛子的孔这么大呢?或者说到底有多大呢?


其实要让它小,也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直到你不继续为止的。但你的筛子的孔这么大,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你认为它是没有孔的,所以你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如何让它的孔变小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孔变小呢?很简单的道理,孔越小,可能漏出去的东西就越少。而作为认知而言,也就是说,你的认知能力越高,被你忽视的事实就越少,你就越是可以看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并更有可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46:00 +0800 CST  
从感知上来讲,筛子的孔变小,就相当于摄像头的分辨率变高,原来你不可能看到光子长什么样子,在分辨率变高之后,光子长什么样子就越来越清晰。直到有一天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光子的结构。那么,在这个前提下,你不需要成为什么物理学家,你也比麦克斯韦更了解光。


“一杯水里面有十万八千虫”,今天用放大镜去看,显然是可以证实的。那么古人如何证实呢?实际上也是放大镜,只是那个放大镜装在自己身上,不是外部的器件而已。而这种装在自己身上的,就是所谓的“超能力”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49:00 +0800 CST  
筛子的网孔,是一个比喻,但不仅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它可以直接衍生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密度。


这个筛子可能很大,或者很小,孔也可能很大或者很小,但是孔的密度,才是最重要的。很大的筛子,很小的孔,才是我们需要的那个“高分辨率”。而现实也正好就是如此:
x+1/x=0
1/x越小,x就越大,这个筛子的网孔就越密集。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密度。
当x指的是时间的时候,1/x就是频率,所以密度也就是频率。
密度和频率是等价的,并不是只在x指的是时间的时候才成立。因为最终一切物理量都将已时间来度量,
所以密度就是频率(为什么可以做到?实际上相对论已经走出了物理单位统一的第一步)。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0:54:00 +0800 CST  
越小的1/x对应越大的密度,越小的1/x也对应于越大的x。
当x指的是空间尺度的时候,越大的尺度,就越是可能包含更多的维数。
所以在不严格的语境里面,高密度和高纬度具有近似的意思,但不能等价。


今天说的这些,就是对于当初大家讨论的关于密度和维度的概念的一个比较清楚的解释。


换句话说,高密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从x+1/x=0这个方程可以知道,
那个世界具有很长的周期,也就是x很大。这是因为1/x非常小。所以1/x要重复x^2那么多次才到达x那么长的周期,
这里面x^2就非常大。


根据时空关系决定于光速(现在我们已经用光速和时间来定义长度了)这样一个原理(只是原理),这个世界也非常大,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又非常精细。而这些精细的存在,又非常容易从更粗的网孔之中穿过。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这个高密度的世界哪怕从我们的世界中穿过去,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或者是,这个高密度
的世界,就和我们这个世界复合在一起,你也看不到它的存在。


真的看不到么?当然不是。真的没有影响?当然不是。
但是,你若是选择看不到,选择忽视影响,那么你就看不到,就没有影响,有影响你也可以理解为别的原因,或者称其为“偶然” - 不是不存在偶然,而是说,那个偶然是否就真的那么偶然,你也并不在意。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1:02:00 +0800 CST  
那么高密度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呢?
简单说,他们更“精细”,就像你看不到光子,但是他们可以,你无法感知的,从你的网孔漏出去的东西,却没法一样的从他们的网孔漏出去。那么他们即便不聪明,也不会比你少经验,因为更能够看到细微的东西,所以会比你更有智慧。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若他们不想要出现,你恐怕想破脑袋,翻遍世界,也不会找到什么“证据”的:它们本来就可以从这个世界轻松的穿过而不留下痕迹,你如何去找证据?


实证是个好习惯,科学是实证的科学,也是好事。但这个问题并不是科学的问题,或者说,并不全是科学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个有多少“自知之明”的问题。这么就以来,习惯性的“自大”,以及由此造成的“低分辨率”的现状,也固化了缺少自知之明的现实。


这些都是比喻吗?
是比喻,也不是比喻。认知上的低分辨率和物理上的“穿墙而过”是一回事。那种把物质和意识作为完全两种东西的想法实际上是很不可取的。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远远要比想象的密切得多。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1:11:00 +0800 CST  
其实,如果当年,牛顿在处理
y=x^2
的抛物线的斜率的时候,揪着无穷小不放,那么,他完全有可能在17世纪就发现量子力学。


这是什么意思?扔掉无穷小,在于它以扔掉。但相除不可以扔掉,相加却可以扔掉,两种处理方式隐含了它不可以扔掉才是正路。那么不可以扔掉的原因是什么?


飞矢不动,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9E%E7%9F%A2%E4%B8%8D%E5%8A%A8/3432630?fr=aladdin我摘录这一段,认为写的比较靠谱:


量子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时空不能无限分割,连续时空观念是不正确的。而测不准原理更是让我们了解到,观察者对测量目标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这两点来分析,这个飞矢不动的悖论依照我所能理解的量子理论的观点来说,因为不存在可任意分割的“每一个瞬间”,所以,这个悖论很可能只是个逻辑悖论,而在物理领域却不可能成为悖论。


其它的“批驳”,我实在不敢恭维:那些批驳本身,正好是那个所谓“静止和片面”的最好的例子。因为,这些批驳根本就没读懂人家想的是什么东西。然后还能做到如此“义正言辞”,不能不让人“佩服”。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3-23 01:29:00 +0800 CST  

楼主:yyl_new

字数:195276

发表时间:2018-02-16 11: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18 19:25:07 +0800 CST

评论数:61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