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庄子





今天自找无趣

看到西湖隐者以诗词学博士自诩,有横扫天下独霸江湖的架势,很是惊讶莫名,于是告诉他,诗词学博士在身边见得多了,同时好心劝告她要谦卑一些,这样才能够得到大家的好评。

谁知她很不满,反问道:“你什么什么职业,给诗词学博士看大门的吗?见得比我都多。”

这是哪家大学造就出来的诗词学博士?难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人间正道也不要了吗?

其羝羊触藩邪!

我昨夜一梦,其为“见豕负涂,载鬼一车”;今日果真挨一闷棍。好在是豮豕之牙,无大碍也!



把这位诗词学博士对我的质问拷在下面。




楼主:西湖隐者 时间:2019-02-09 18:22:42
@西湖隐者 2019-02-09 16:38:26
一个不会写诗的小硕士来鄙视我的诗,让我这个诗词学博士情何以堪。
不过诗歌这东西,原本就是属于天才的娱乐,我不能怪蠢货,不怪她。没有她,我怎么会重新发现自己诗歌的价值呢。
-----------------------------
@zhilishu9 2019-02-09 17:11:24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诗词学博士,身边见得多了。
-----------------------------你什么职业?给诗词学博士看大门的吗?见得比我都多。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09 21:24:08 +0800 CST  

最近翻弄三四十年前读过的书,大有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之叹。《名利场》的插图很好看,其所有插图都是《名利场》的作者绘制。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06:57:11 +0800 CST  
《名利场》的插图,这一幅也很好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06:59:08 +0800 CST  





《名利场》的插图,这一张也很好看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07:02:32 +0800 CST  


读外国小说两则

其一

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我读了大量外国小说。常在夜晚读,长夜清静,是读书思考最佳时间。读累了,就到外面仰望繁星密布,俯听万籁俱寂。天空深邃邈邈,大地辽阔遥遥,看够了听够了,然后回到房间再读。

现在不行了,因为环境恶化,几点星斗都难得一见;噪音弥漫,整夜是轰隆隆的车声以及求财求神仙保佑的鞭炮声。夜晚也难得清静。

昨天把《邦斯舅舅》和《贝姨》翻找出来,准备再读读,因为三四十年过去了,对这两部书已经没多少印象了。

读巴尔扎克系列,非傅雷所译,一概视而不见。

最近夜晚难得清静,于是乎躺在床上回忆当年读小说的情景。有时竟然想到《人间喜剧》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来,吕西安、拉斯蒂涅、华郎丹、伏脱冷、高老头及其女儿纽沁根夫人、老葛朗台等等,他们都是鲜活鲜活的。

想到这些,于是惊诧莫名,自问道:吕西安、拉斯蒂涅、华郎丹、伏脱冷、高老头等等等等,怎么竟然也出现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

也许人老了,才发出这样痴呆的一问!



其二

最近有两个流氓无赖又经常在眼前晃动,一个是德纳第,一个是卡德罗斯。当然,还有两个恶棍的帮凶,他们的老婆,那两个极其丑陋的女人。

德纳第是雨果笔下的恶棍。卡德罗斯是大仲马笔下的恶棍。

只要稍一留神,我们就会在中国大地上任何地方都能够看到这两个恶棍的形象!

德纳第和卡德罗斯都出身于穷苦贫贱之家,然而最终都成了罪恶累累臭名昭著的恶棍!

敲诈勒索,杀人越货,毁坏真善美,他们无恶不作,对这些恶棍千万不要以其出身来打量。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07:25:46 +0800 CST  

《名利场》:倘若杜宾少佐再稍微虚荣一些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16:10:43 +0800 CST  
葛萝薇娜给少佐献秋波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16:30:42 +0800 CST  

《名利场》: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16:33:13 +0800 CST  
@fish20181116 2019-02-12 10:49:51
“其实,取这个昵称,主要是报复夫人(其实应该称老伴,此称是附庸风雅,也来雅一把)”
有趣的报复,哈哈
-----------------------------
谢谢读这个帖子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2 16:46:47 +0800 CST  
人在名利场上,大都极尽其态,毫无逸孑,庄子是予以告诫的。西方人大概受到庄子的启迪,有用小说来演绎庄子哲学的(?),巴尔扎克大概就是这样。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6:42:06 +0800 CST  

用图片来解说小说的内涵,简洁明快。这是主人公高老头。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6:45:41 +0800 CST  











高老头的悲剧开始了。在那个贪婪无度的人流中,这位溺爱两个女儿的老人命运将如何?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6:50:05 +0800 CST  
人在名利场上,大都极尽其态,毫无遗孑。伏盖公寓和包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舞会上就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一大群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7:10:55 +0800 CST  
两个极其虚荣极其奢靡的女儿总是敲诈父亲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7:21:19 +0800 CST  



那个金钱社会培植了许多野心家、恶人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7:24:38 +0800 CST  
高老头被两个女儿遗弃,高老头死了,没有一个女儿来问津。大学生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他自己最后一滴眼泪,他说道:“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拉斯蒂涅终于以新面孔出现,气到德良心逐渐抛到九霄云外了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5 07:33:37 +0800 CST  
读《德充符》

春秋时期战乱迭起,一直延及战国时期。百姓生灵生
涂炭,庄子写道: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
乎地,莫之知避”。庄子把春秋战国时期人民的生存环
境与一些人的心态行迹概括出来了。

“仅免刑焉”,少有免于刑戮者。形形色色的刑戮,来自人为,来自天谴,人生何其艰难!

《庄子.在宥》篇写道,“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噫!甚亦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

庄子和他的弟子们反对儒墨激烈争辩,捎带着把当时政治环境也写下来了。

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努力觅求生存之道,努力追求道德修养。《庄子.德充符》篇写下几个人物形象,几个刑余之人的故事,读来别有况味。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6 07:11:18 +0800 CST  

《德充符》中的人物形象

古代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剕刑即刖刑,是砍断脚足之刑。仅一篇《德充符》,就写出兀者王駘、兀者申徒嘉、兀者叔山无趾三个被砍去一只脚的人。

王駘、申徒嘉、叔山无趾犯了什么罪而被砍去一只脚?他们是刑余之人,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他们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人,他们是被交口称赞的人。

《德充符》还有哀骀它、闉跂支离无脣、瓮盎大瘿三个形貌丑恶的形象,在庄子笔下,他们丑陋得惊世骇俗,然而得到国人拥戴,得到鲁国国君、卫国国君、齐桓公的青睐和赏识,要授之以政。

庄子矫枉过正。他营构的这些故事点染的这些人物形象,振聋发聩!

郭象注曰:德充符,“德充于内,应物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遗其形骸也。”

假仁假义,到处游骗的伪君子,无时无刻不在。庄子在《德充符》中矫枉过正,他指出,人性之美、德行之美恰恰是在那些最底层、最卑贱、最丑陋的人们那里。

由此可见,庄子在为谁鸣不平?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不要以貌取人。而今以貌取人的风气正在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郭沫若先生,还有闻一多先生,他们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评价庄子,认为自庄子之后的中国文学,包括那些小说,其中所有的神灵鬼怪,其形象都来自于庄子。

庄子为民生忧思惄惄,以犀利冷峻之眼以冷嘲热讽之笔剥尽人间伪善,庄子曾想到让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与日月同在吗?不会的,因为他是庄子。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16 07:25:42 +0800 CST  
@乱谈琴L 2019-02-19 22:38:05
庄子大慧,可我们却悟性不及。
-----------------------------
是啊,我们却悟性不及。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21 06:07:31 +0800 CST  
庄子笔下的猪

《达生》篇是在讲全神养生的道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典故就出现在这里。
呆若木鸡,可不是个贬义词,不要弄错了。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纪渻子为齐王训练斗鸡,纪渻子很谙习养气守神之说,于是把斗鸡训练成“似木鸡”这样,不用与敌手交战,那些对手那些气势昂扬的斗鸡就都被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吓跑了。


在这些文字之前,庄子还讲述一个祭祀官穿着黑礼服来到猪圈与猪对话的故事,这位祭祀官对猪说:

“汝奚畏死?吾将达三月豢汝,十日戒,三日斋,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你为什么要怕死呢?我要用好食物豢养你,让你好吃好喝三个月,然后再为你戒洗十天,为你斎礼三天,之后用白茅做铺垫,把你的前腿根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你愿意吗?”

猪能愿意吗?猪能分辨出是愿意好还是不愿意好吗?庄子的笔下,猪没有作答。

《达生》是讲全生养神养气道理的,怎么写道这些有关猪的文字?看似突兀吊诡,其实不然。因为下面紧接着还有议论文字没有摘录。这里避开不谈;但正如《庄子》所注之言:“欲赡则身亡,理常俱耳,不间人兽也”。

我赞同这些所注之言。

猪是贪吃贪享受的,一旦贪吃贪享受就会犯傻,何况本来就傻呢!

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者,时下不胜枚举。有一些已经被绳之以法,还有很多仍旧在贪叨着饕餮着,连头猪都不如地贪叨着饕餮着。这些连猪都不如的人,他们的结局也会连猪都不如,因为猪到临死时还会被礼遇,才被放到雕俎之上。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9-02-22 06:50:26 +0800 CST  

楼主:zhilishu9

字数:109231

发表时间:2018-09-17 14:29: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8 14:30:30 +0800 CST

评论数:5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