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庄子


2016年八月中旬,我想上网发文章,就花了一笔钱连上了互联网。然而怎样上网,怎样才能发出,一窍不通,就请在重庆读书的大外孙云木帮助。云木嘲笑我,我骂了他。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经用电脑打字写文章,但是一直没有上网,人们都嘲笑我落后。的确是落后了,用电脑打字写文章,再用笔写起字来就犯难,有些字想了想才写出,生冷字还写不出或写不正确。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落后。
云木动作太快,我看不明白,又斥责了他。他很委屈,反驳我老年痴呆。痴呆就痴呆吧,谁还没有这个时候。云木问我用什么昵称,我稍一作想,顺口说道:“鲁卑陬吧”。云母敲不准这几个字,我就来敲出。
过了几天,云木在沙发上玩手机,我严厉警告他不要去弄些太俗的东西,不要给那些明星们捧臭脚,当粉丝。他笑笑,似乎讥讽我。忽然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在百度上看到了“鲁卑陬”,我好奇,来看看,煞是热闹,读音、出处、什么意思,纷纭而出。热闹了很长一阵子,现在还有这样的热闹。云木问我,“鲁卑陬”原来是这个样,几乎是个表态丑陋或内心干瘪的反义词。”
我无语而笑。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7 06:29:17 +0800 CST  


子贡领着弟子南游于楚,所见所闻,令他“卑陬失色”。这是《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而讲故事,讲哲学,讲思想,令人目不暇接。那位为圃老汉批评“孔丘之徒”“独弦哀歌以卖名声”,子贡于是“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他镇静下来,于是对弟子说,他是一个没有忘记功利机巧的“风波之民”。
我向来崇敬孔子,孔子是鲁人,又想到子贡卑陬失色难堪的场景,于是就把自己上网的昵称定为鲁卑陬。
然而,主要的原因不全在此,则是有很长的积淀。并不是与子贡比。我如今处在“穷闾厄巷”,虽未困窘织屦,衣敝屦穿,而早已槁项黄馘,渊默如死水了。
其实,取这个昵称,主要是报复夫人(其实应该称老伴,此称是附庸风雅,也来雅一把)。老伴总嫌我穿的破旧,好似给他丢面子。于是我告诉外孙云木,让云木去把我的前因后果说给她听。
这么一把年纪,安时处顺最好了。“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我想,我老了,就应该卑陬了,不要去看别人,但不要忘记在卑陬前面加上一个鲁字。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7 09:13:40 +0800 CST  
3、
子贡被在田圃劳作的老人及教一番,于是“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他感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忘记功利机巧的“风波之民”。庄子重塑儒家人士形象,此子贡已不再是原本的那位子贡了。在庄子的笔下,孔子也在反省自己,孔子认为自己是天之戮民。我曾写过一些文字,附于下:

天之戮民
在庄子的笔下,孔子自称为天之戮民。
在内篇中的《大宗师》篇,庄子写了一个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之交的故事。这三位都是超然万物之外,忘记死生的与大道同游于无穷之境的人。子桑户死了,孔子派子贡去帮助料理丧事。子贡看到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编歌曲,一个在唱歌,全无哀戚之色。子贡迷惑不解,回来请问孔子:“彼何人者邪?”。孔子回答说:“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汝往吊之,丘则陋矣。”
孔子很自责,认为不应该派子贡去吊丧,因为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是逍遥于尘世之外的人,孔子承认自己只不过是生活在尘世之中的不能脱俗的固陋之人,所以较之子桑户三人,自叹弗如。
子贡又追问道:“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丘,天之戮民也。”
庄子把孔子写成一个悟取道家之道者,所以孔子说自己是个遭受大自然惩罚的人。孔子告戒叮咛子贡,天道把拘于仁义礼仪者视为小人,而世俗却把他们尊为君子;世俗把拘于仁义礼仪者尊为君子,而天道却把他们视为小人。庄子通过孔子之口,告诉人们辨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并希望要象孔子那样,察省醒悟,以大道为宗,以大道为师。
《庄子》外篇的《天运篇》又一次提到天之戮民。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了,还不懂得大道,很着急,去请教老子。老子告诉他:“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慄,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
天之戮民,是违背自然违背天道的人。庄子把至人、天之戮民进行对比,具体地写出了他们各自的特征。孔子成为天之戮民,实自取之。孔子因为什么遭致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的窘困?为什么遭到上天的如此惩罚?庄子给予回答:那是因为固守陈规陋习,“亦取先王已陈刍狗”的缘故。庄子批评孔子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讥讽孔子拘泥陈规陋习而不知图新的学说,为此创造出“刍狗已陈”、“猨狙龁啮”、“东施效颦”、“雌雄风化”的故事来,为今天的我们津津乐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我们也许无法彻底消除世俗困扰,但是,如果坚持每一天都少一些私心杂念,那么天之戮民的称谓就会早一天远离我们而去。

我们讨论庄子的人性论,现在究竟有多大意义呢?有不少学问家说庄子消极遁世,说他的主张是逃跑主义;有的学问家揶揄庄子,说庄子不为官是沽名钓誉,说他的夫人死了他鼓盆而歌那是为了惊世骇俗。诸如这般种种非难,未免有激进之嫌。看一看我们当今的世界,有多少人迷失人生方向,一意孤行,与大自然为敌,与人民百姓为敌,他们除了金钱,除了贪欲,再也没有其它人生乐趣。我们说,仅从这一点来看,讨论一下庄子的人性论,听听庄子的批评之声,也是大有必要的。
庄子宣扬的大道并不高远神秘。现在各行各业高喊着一个时髦的词:“多一些人性化”。多一些人性化是需要参悟的,是需要净化心灵的,否则只是一时一地喊喊而已。为了净化心灵,当静下心来加强修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庄子描绘的大道并不虚幻,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益处,虽然这些益处是无法名状的。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8 05:46:22 +0800 CST  
用电脑打字写文章,再用笔写起字来就犯难,有些字想了想才写出,生冷字还写不出或写不正确。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落后。
---------------
@关粉儿 2018-09-18 22:33:48
这真是个问题,很多字都写不出来:)
-----------------------------
一九七三年我在北京古旧书店买到《康熙字典》一套六册,是光绪甲申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我不会上传图片,不然也拿出来晒晒。之后又购得说文解字、辞海、词源,还有康殷先生等人的有关文字的书籍。那个年代,我功利机巧之心少,心性清澄,后来日渐颓陷。读了几十年《庄子》,却变成一个庄子笔下的“风波之民”、天之戮民”了,呜呼哀哉!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9 06:36:19 +0800 CST  
@关粉儿 2018-09-18 22:34:30
其实,取这个昵称,主要是报复夫人(其实应该称老伴,此称是附庸风雅,也来雅一把)
------------
老先生本就是雅人:)
-----------------------------
版主抬爱,谢谢谢谢!我真的不雅,常遭老伴“诟詈”,雅由何来。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9 06:42:19 +0800 CST  

《庄子.徐无鬼》有徐无鬼见魏武侯的故事。徐无鬼要讽谏沉迷于声色狗马中的魏武侯,就从他喜欢的狗马说起,把他说得高兴之后再步入正题。徐无鬼说道:“尝语君吾相狗也”。徐无鬼相狗,把狗分为下、中、上三等依次说完后,又来说马。于是把魏武侯说得大为高兴。
《庄子》一书好几处写道狗,如“老聃曰…执留(留,竹鼠)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如“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易善言为贤”,如“如“大公调曰:…则若以斯辩,譬如狗马,其不及远矣”,如“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等。
很久以前在《文史知识》杂志上看到有人考证,认为驴原产于非洲。这位作者认为驴是舶来品,认为汉朝时期驴才在中国出现。读了他的文章,于是乎我担心,狗是否也是舶来品?后来,我确认,狗是土生土长的了,因为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遍地皆是,看看《左转》,读读《史记》,所以对它才如上所讲。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9 06:58:38 +0800 CST  

读到《庄子》有关狗的文字,于是想到读过的几篇文章。
我曾购得一套《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是哈尔滨出版社社出版发行。其中有一篇是《一条老狗》,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季先生回忆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系时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是一篇回家料理母亲后事的文章,读罢催人泪下。季先生是2001年5月2日写完这篇文章的,那时已经是九十一岁高龄了。他在文章开篇写道:“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是想起一条老狗来”。文章随后不断出现老狗的镜头:“走近破篱笆门时,门旁地上有一团黑东西,细看才知是一条老狗,静静地卧在那里…”;“在篱笆门口,地上黑黢黢的一团,是那一条忠诚的老狗”;“母亲的丧事处理完了,又是我离开故乡的时候了。临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我一眼就看到哪一条老狗仍忠诚的趴在篱笆门口。见了我,它似乎知道我要离开,它站了起来,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对着我尾巴直摇,我一下子泪流满面。”……
季羡林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九十一岁高龄了。九十一岁高龄仍不忘报得三春晖,中华民族精神在他的文章中熠熠闪光。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19 10:13:10 +0800 CST  
用电脑打字写文章,再用笔写起字来就犯难,有些字想了想才写出,生冷字还写不出或写不正确。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落后。
---------------
@关粉儿 2018-09-18 22:33:48
这真是个问题,很多字都写不出来:)
-----------------------------
@zhilishu9 2018-09-19 06:36:19
一九七三年我在北京古旧书店买到《康熙字典》一套六册,是光绪甲申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我不会上传图片,不然也拿出来晒晒。之后又购得说文解字、辞海、词源,还有康殷先生等人的有关文字的书籍。那个年代,我功利机巧之心少,心性清澄,后来日渐颓陷。读了几十年《庄子》,却变成一个庄子笔下的“风波之民”、天之戮民”了,呜呼哀哉!
-----------------------------
@关粉儿 2018-09-19 22:56:41
不管是发主帖还是回复
点击“图片”按钮,点击“单张上传”,等上传完毕后,再点击“插入图片”,就可以了,您可以先试一试
-----------------------------
谢谢版主。暑假期间我的外孙教我,但是用手机传到网上又不会了。好吧,寒假回来时再把这一课补上。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0 06:19:04 +0800 CST  
季先生的《一条老狗》是这样收笔的:“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后,我会在天上 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现在,人们在功利思想金钱大潮的裹挟下,很多人已经不把母爱父爱放在心上了。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在新浪博客一位蓝虹博友几次来访,我回访她,结识了一位网友,她叫蓝虹,是畲族,是位女性,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蓝虹教授研究环保,研究经济,闲暇时也写诗文,文笔细腻,我很喜欢。
蓝虹也写过有关狗的文字,我把其中一篇文章贴在这里,看看畲族各家各户对狗的图腾,看看少数民族畲族兄弟的乡土风情。

中国的自然环境曾受到很大破坏,有些领导有些部门一切向钱看,为了创出成绩好擢升,于是竭泽而渔,不顾万物生灵死活,戕害大自然,我曾用庄子的“以隋侯之珠而弹千仞之雀”来牢骚。蓝虹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的,是搞绿色经济的,但也拿起笔来写出优美的散文,而且文字中有狗的传说和故事,我很高兴来读。



蓝虹的文章题目是《畲寨的犬神》。

下面是蓝虹的文章。


畲寨的犬神
(2018-02-11 10:24:23)
转载▼
标签:
杂谈

文化

情感

作者:蓝虹
畲族是崇尚狗的民族,狗是我们的祖先。畲族的祖先盘瓠是一只五色花犬的犬神,据说,很久以前,高辛帝遇到强敌侵略,发出通告,如果谁可以杀了敌人,就可以做高辛帝的女婿,高辛帝将把美貌聪慧的三公主嫁给他。结果一直暗恋三公主的盘瓠揭了通告榜,冲入敌阵,咬死了敌军首领,将敌军首领的头衔来摆在高辛帝面前,要求高辛帝实现诺言,将三公主嫁给他。这下高辛帝不愿意了,说可以厚赏盘瓠,但是,不可以嫁公主,因为盘瓠是犬不是人。盘瓠很是郁闷,三公主知道后,主动请嫁,说天子说话必须守信,不然如何在群臣中立威,既然盘瓠按通告要求杀了强敌,她就应该按承诺嫁给他。于是,三公主就嫁给了盘瓠。因为三公主是凤凰的化身,所以,结婚那天,穿着一身金碧辉煌的凤凰装出嫁。因为三公主是公主,而盘瓠只是犬神,所以,婚礼上,是盘瓠跪拜公主,而公主站立不动。在畲族图腾里,凤凰和犬神就成为重要内容。
因为我们的祖先盘瓠是犬神,所以畲寨对狗是十分爱护的,在家里,狗就和家人一样。除了图腾和传说让畲族人对狗格外亲切,本身山区生活的需要也加深了对狗的情感。作为山区的畲族人,几乎每个人从小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狗。山区是有狼的,狼很聪明,和狗长得很像,经常就有狼在寨子周围徘徊,远远看见成年人就躲开,但是,如果看见有小朋友在寨子周边玩,狼就会装出狗的温顺模样靠过去,甚至还会摇摇尾巴,小孩以为是狗,并不抗拒和躲避,等到了近身,狼很迅速地叼了小孩就跑,即使大人发现,拿着猎枪追出去,也来不及了。
为了防止狼叼走小孩,畲族孩子出世后,家里人会立即为这个孩子选一只小狗,和小孩一起养,因为是和小孩一起养大的,这只小狗对小孩无比忠诚,一辈子都会认定,自己是属于这个小孩的狗,在有危险的时候,是会可以豁出自己性命来保护小孩。狗比人长得快,当小孩一二岁刚刚学走路时,狗已经是威风凌凌的大狗了,很可以保护孩子。这样的狗,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对这个小孩心里很是依恋,它会一刻也不离开自己的小主人。如果有野狼靠近,无论怎么伪装,狗是可以迅速识别出狼来,意识到巨大的危险,立即疯狂犬叫,并冲到小孩前面护住小孩。
生活在畲寨的人都是有经验的,听到狗这样不同寻常的叫声,立即都会意识到危险,迅速拿着猎枪或者砍刀冲出来。狗是群居的动物,互相都会呼应的,寨子里其他的狗听到危险犬叫的召唤,也会迅速汇集,共同冲过去撕咬野狼。单枪匹马的野狼是敌不过群狗的攻击的,更何况还有拿着猎枪和砍刀的畲寨人,赶快就逃走了。这样,孩子就安全地保住了。
我也是有自己的狗的。我出生后,家里人四处打听附近谁家添了新的小狗,在很多小狗的比较中,选择了一只黑色的小狗。据说,这只小黑狗很神奇,一窝九只小狗,它总是最先吃奶,其他小狗要等它吃了才敢吃。他们说这就是狗王了。于是家里人喜滋滋地抱回家,和我一起养。它后来长成了一只威风凌凌的大黑狗,在整个寨子里,体型最大,也最威猛,有它在我身边保驾护航,我在寨子里真是威风得不得了。
小学离家里有点远,在山区,担心野兽的袭击,不是很安全。但是,畲寨的小孩去上学,从来是不需要家里人送的。寨子里7、8个都读小学的小孩一起出发,跟着出发的,还有7、8只每天如影随形的威风凌凌的大狗,小孩跑,群犬叫,动物早吓跑了。进了小学,小孩进教室上学,跟随的大狗就躺在教室外的晒谷场等着。因为每个小孩都有一只大狗相随,稻谷场躺满了威风凌凌的大狗,真是壮观。
畲寨是族人群居,一个小学,老师和学生,基本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我们家的辈分高,我一出生就已经是姑奶奶的高辈了,小学的老师们经常还是子侄辈甚至是孙子侄辈,这种高辈份的傲娇,会让小孩比较猖狂。我的老师如果敢批评我,我就会很生气,喊着他的小名,狗剩,你敢这样和你太姑奶奶说话,看我不告诉你祖奶奶,骂死你。他的祖奶奶就是我奶奶,最是护短,如果听到我被欺负,是会跑到人家家里狠狠地骂的,如此高的辈分,也没人敢还嘴。如果搬出祖奶奶这个勇敢的老师还不怕,还要严厉管教我们,小孩子们就会齐声尖叫起来,守在晒谷场的大狗们听到了,以为小主人遇到危险,立即狂奔到教室,扒着教室的窗户往里看,大叫着露出尖牙齿。再厉害的老师也会胆怯,就随了我们。学校里小孩子打架也是常有的,一旦打架,两边的狗也加入战斗,狗叫人喊,真是让老师们头疼极了。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0 06:35:35 +0800 CST  

中秋节到了,让我想到张九龄。张九龄有一首《望月怀远》,其诗曰:
“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大概“天涯”论坛亦取义吧,美好的祝愿。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1 09:29:24 +0800 CST  

我由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而想到他的宰相生涯。张九龄的断言惹恼了唐玄宗,被唐玄宗罢职,于是乎大唐帝国由盛而衰。呜呼哀哉!我曾写过一篇《张九龄善断》,评述他对安禄山、李林甫的断言,发在强国博客上。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1 09:35:04 +0800 CST  
中秋节来了,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想到苏轼的那一份浪漫,那一份遐想,那一份喟叹,那一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当然还想到苏轼与庄子的关系。读苏轼的诗文,可以明显看出苏轼与庄子的关系。
恭录苏轼的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情、景、理混一,庄子之境界!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1 10:06:44 +0800 CST  
苏东坡这一首《临江仙》,很容易看出是在化用《庄子》。《庄子.知北游》有一句“汝身非汝有也”;《庄子.庚桑楚》有一句“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 东坡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虽为化之而来,但毫无痕迹,可谓深谙庄子之谓也。
我写过一篇《读赤壁赋》,其中有这样一句: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转叙苏轼说过的话,苏轼说:‘吾昔有见于中,口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轼的这句话,对我们分析欣赏《前赤壁赋》十分重要,《前赤壁赋》其实是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精妙阐释。”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2 05:46:10 +0800 CST  
读《庄子》读到有关狗的文字,便产生也写写狗的想法,于是写了几篇。 2017年2月28日,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发一篇《人与狗》,谁知这里也有张冠李戴。
2017年3月1日,发现我的《人与狗》竟然发在他人的博客上,于是问一问“发展论坛”的版主,我说,“《人与狗》,是鲁卑陬的作品,希望更正一下”,版主不理睬。我再问,这样一来,惹恼了版主,非但没做答复,还封杀了我。
张冠李戴,可能是因为网路故障的原因吧。于是不得不加上“明史随笔”的标签重发,发在新浪博客上。
今年在发展论坛又能够发文了,但还时常被那名万版主拦截。

把那篇没有加“明史随笔”标签的《人与狗》贴在下面。

人与狗
《左传》写晋灵公嗾獒追杀赵盾,赵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晋灵公无道,养了很多恶狗,以狗撕咬忠臣,而他最后得到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史记》写李斯临刑,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李斯临死才后悔当初不如弃官再与黄犬逐猎狡兔原野间。
《晋书》说,陆机有只骏犬,名字叫黄耳,当陆机羁旅京师想念家人时,笑着对黄耳说:“我家绝无书信,你能带着我的家书去取消息吗?”黄耳摇着尾巴,喉咙里发出声来作为肯定的回答。于是黄耳带着书信回到陆机故乡家里,又带着家信回到京师。从此以后,黄耳就成了陆机的信使。
《北史》写南阳王高绰残忍,写高绰灭绝人性,少不了写狗:“(南阳王高绰)好裸人,画为兽状,纵犬噬而食之……有妇人抱儿在路,走避入草,绰夺其儿饲波斯狗,妇人号哭,绰怒,又纵狗使食,狗不食,涂以儿血,乃食焉”。嗾使恶狗吃人,而且吃的是妇女儿童,高绰该千刀万剐。
众人皆知成语“沐猴而冠”,很少知道皇帝给狗戴官帽子的故事。《资治通鉴》写汉灵帝:“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宴饮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狗在皇帝那里居然戴上了朝臣的进贤冠
《新五代史》写唐庄宗荒唐不经:“敬新磨尝奏事殿中,殿中多恶犬,新磨去,一犬起逐之,新磨倚柱而呼曰:‘陛下勿纵儿女啮人!’”敬新磨为什么把狗称为“儿女”?《新五代史》交代道,“庄宗家世夷狄,夷狄之人讳狗,所以敬新磨以此讥之”。
古人常以狗喻人,以狗喻事理。《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问晏子“治国何患”,晏子回答说,“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晏子把恶人比作社鼠,比作猛狗,用以说明国家祸患接踵堆积的原因。
《史记》写范蠡在寄给文种的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乌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于是死在句践所赐的剑下,应了“走狗烹”那句谚语。《史记》写高祖刘邦用狗来形容众人与萧何的不同:“‘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于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刘邦兴致勃勃地炫耀自己会用人,为了打天下,他实在是会用人。《史记》也提到韩信临刑时高呼“‘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吾固当烹”,这说明刘邦不仅能用人,而且一旦事成则会毫不姑息的去杀人。
以狗写人,典籍中比比皆是。《晋书》以狗写人之处,有几处最精彩。写司马伦滥封滥赏是“貂不足,狗尾续”。此处的狗尾,则比作那些无德无才之辈。《晋书》写刘毅将弹劾河南尹,司隸不许,说道“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刘毅则回答:“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刘毅还是进行弹劾。《北史》写宋游道弹劾权贵,高隆之诬陷宋游道,想置宋游道于死地。杨愔对皇上说:“畜狗求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者”。狗效忠主子,杨愔很会形容,很会说话,逗得皇帝开了心,被比作狗的宋游道才得以不死。
《明史•阉党传》记载了阉宦气焰嚣张,横行天下的情景:魏忠贤广罗党羽,时人把魏忠贤阉党中主谋议的内廷文臣崔呈秀等人称为“五虎”,把主杀戮的田家耕等人称为“五彪”,把吏部尚书周应秋等人称为“十狗”,还有什么“十孩儿”、“四十孙”等称谓。魏忠贤有不可计数的包括“十狗”在内的爪牙横行无忌,天下到处是冤狱,到处是杀戮,这个九千岁魏忠贤何以至此?
以狗喻人,或以人喻狗,这样的文字史书中很常见,总之这些狗们既可助人事业成功,又可助纣为虐,甚而吞噬无辜,古书中有很多写狗的文字,可供茶余饭后读之,读出悲壮,读出悲凉来。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2 06:11:52 +0800 CST  
这是一篇罗列史实的文字,没有展开。畲族兄弟看到这篇文字会斥责我的吧?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2 06:16:26 +0800 CST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成书于何年?现在还是说不清楚。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完《大宛列传》正文后,说道:“…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样看来,《山海经》是秦汉之前的书,在汉朝时已广泛流传。我记得早年读过晋人郭璞作注本,郭璞作注的这本书现在找不到了,只看到书橱上还有袁珂校译、赵朴初题书名的那一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买的。
《山海经》很多处写到狗,但大都是以狗来形容它物,如《南山经》的“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栗。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如《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笑…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等等。
《北山经》描述天马,是“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天马并不是犬,或许怕人家误以为是犬狗,所以作者特意写上“其鸣自訆”,标记天马一边飞一边呼唤着自己的名字“天马”。 《海北内经》写犬封国(又叫犬戎国),说那里的人是“状如犬”,继而写蜪犬,说“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海北内径》还写道写环狗,亦是:“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蝟状如狗,黄色”。这里的蜪犬、环狗,都不是狗,而是人,有的还是吃人的人。
然而,也是《西山经》,有直接写狗的文字,是用其它兽类来说明形容狗的,记下一种“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的“天狗”。描述“天狗”的文字,是用其它动物的形状和声音来比方的,可以认为是直接来写“狗”的文字。这里的天狗,是否就是那个“天狗吃日头”的天狗?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3 19:43:33 +0800 CST  
@落梦缤纷 2018-09-19 09:12:01
幸有庄周墨子,著书劳作,未居显位,而民风犹在。不是那些只动心机,不干体力活的成功文人所能论的
-----------------------------
民风!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4 18:52:01 +0800 CST  
@2018中年危机 2018-09-25 04:59:52
老人家写的很好!
-----------------------------
祝你万事如意!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5 08:41:50 +0800 CST  
@关粉儿 2018-09-18 22:34:30
其实,取这个昵称,主要是报复夫人(其实应该称老伴,此称是附庸风雅,也来雅一把)
------------
老先生本就是雅人:)
-----------------------------
@zhilishu9 2018-09-19 06:42:19
版主抬爱,谢谢谢谢!我真的不雅,常遭老伴“诟詈”,雅由何来。
-----------------------------
@关粉儿 2018-09-24 23:27:51
祝老先生中秋快乐!
-----------------------------
谢谢!祝版主阖家幸福!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5 08:42:40 +0800 CST  
八十年代初,我有了一套《希腊神话和传说》,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下册。读书时老师讲授外国文学已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部书,但没有认真读。退休后很感兴趣来读。《希腊神话和传说》也写到奇形怪状的神祗,如那个喀迈拉,就是一个狮子头、身子是一只羊、尾巴是一条蛇的妖怪,会喷火的妖怪,但这样怪物书中并不多,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描写和叙述。《山海经》写得要比《希腊神话和传说》更夸张更离奇。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有相同之处,但它们的本质都离不开历史、艺术、哲理框架。
畲族的那位学者蓝虹说,“畲族是崇尚狗的民族,狗是我们的祖先”。 中国各民族的图腾并不一样,但都很有文化历史渊源。《山海经》是一部很奇特的书,是一部神话故事汇编,很耐人品读。
《海北内经》写犬封国(又叫犬戎国),说那里的人是“状如犬”,继而写蜪犬,说“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而《大荒北经》这样写道:“大荒中有座山叫融父山,一条名字叫顺水的河流入山中。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犬戎。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白犬有雌雄二头,自相配偶,于是繁衍了犬戎这一组,以吃肉为主”。
由《庄子》里面对狗的记述,而不嫌繁琐唠唠叨叨说了《山海经》中有关狗的故事,我是在想说明一种怎样的观点?实实在在地说,我并不清楚。是想说,在中华民族生活的地方,够始终伴随着人们?大概是这样。
我在《明史》随笔之《人与狗》那篇小文中,引用了《左传》所记晋灵公嗾獒追杀赵盾,赵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的话语。晋灵公生活在春秋中期,晋灵公不君,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这样看来,我以上写的有关《山海经》里的这些文字,亦有不能自圆其说处。
《南山经》说:“凡南次三山之首…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上古的人们祭祀神灵用“白狗”,这样的记述,我们似乎看见了远古先民的生活风俗。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9-25 09:07:17 +0800 CST  

楼主:zhilishu9

字数:109231

发表时间:2018-09-17 14:29: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8 14:30:30 +0800 CST

评论数:5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