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搞封建英雄主义了,好好学点知识自己分析明亡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也就是怎么应对这利弊同时又要保证对错问题?这是一个双线逻辑问题,关系到接下来的章节中的复杂逻辑关系。

也就是利益集团的纠葛。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么肉食者就能容得下他人远谋?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08 01:08:00 +0800 CST  
现在来跟我一起弄懂什么叫反动势力,反动势力是如何运作的,反动势力的利益与需求是什么?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08 22:22:00 +0800 CST  
今天继续,来段猛的。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09 12:10:00 +0800 CST  
为什么说国际关系是一盘棋呢?为什么又会有时局这一说法呢?


随我来一起来学习学习,窥探窥探。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中记载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大意如此:


在19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日本商团的领头人前往英国银行界,拼命游说英国希望英国支持日本、扶持日本。他给出的理由是:日本与中国离英国万里之遥,无论英国如何之强大,当触及中国时也会鞭长莫及,虽然英国对中国取得过两次战争胜利,然而皆是取巧,英国并没有征服中国的能力与信心... ...现如今中国正在变法,正在努力接受新兴事物,如此以往,恐怕不久的将来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会再次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并向英国发起挑战......印度、伊朗都会被纳入中国怀抱之中... ...因此,恳请英国政府给予日本政府一且必要的支援,用以抗击中国复兴....




于是1895年,在巨量英国贷款的支持下甲午战争爆发;
1900年,列强伙同日本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03年,日俄战争爆发,清王朝把老家给丢了
再往后,基本就是中日间矛盾的不断升华。
...
列强再没派兵进入过中国,因为不需要了。


这就是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天局,纵横界的典范——以日制华!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19:43:00 +0800 CST  
局是什么?设局是什么?


这不重要,因为这一切看似偶然却又那么的巧妙。


欧洲地处亚欧大陆西方之极,中国看似地处东方之极,然而在中国的东边竟然还有一个日本。
因而日本,可以是大陆最东边的国家,也可以是最最西边的国家(这段话能理解么?)


局都有两面性,日本自甘愿向西方低头,充当列强扩张的走狗,必将成为中华人民的世仇,身死国灭此仇方报,他日有一天,中国崛起第一个会被清算的必然是日本。


如果没有这个“他日”呢?
《西游记》里,猪八戒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这官虽然不大,但是好处多多,人间供果由他掌管,他先享用了才轮到诸佛,日本在列强“诸佛”中,就是这么一个“净坛使者”,从中国拿走的东西得先往他那地上放一放,至今如此(日本亚洲开发银行)!


因而,日本设下此局的好处:1、使欧美列强不但不在侵略日本,还会反过来大力扶持日本,甚至不惜得罪沙俄(日俄战争);
2、为日本向外扩张提供了便捷得道路——列强已经打碎了中国的大门,太君们请吧!
3、只要有中国在,日本永远不可能被边缘化、永远都会是强国也永远都会是一个富国。
而其坏处嘛,就一个,和中国成为世仇,这在当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谁会害怕和中国成为世仇啊?


因而即便在日本犯下如二战这样的弥天大祸、滔天大罪的情况下,欧美依然没有很重的惩罚日本,反而加倍绥靖日本。自二战后-广岛协议前,美国累计向日本转让了各项顶尖技术及专利440万件,正是这些高精尖技术协议的转让促成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如果靠日本自己?呵呵,现实点,别好笑了。


换句话说,欧美迫切需要日本遏制中国,百年前的局,至今依然有效。


这天局,让日本吞噬了中国百年国运。
这天局,压得中华儿女没了颜色精神,到头来只得叹“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风水局什么的,比得过这国与国之间的天局吗?
中国当真无人能破吗?


二战之后,麦克阿瑟为此局再加一道绳索——岛链,以台湾、日本为轴心、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为轴承,彻底堵死中国,局上做局,轻而易举!


局是什么?设局是什么?
@sgyy0358@我是一个小说改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0:10:00 +0800 CST  
中国在近代遭此前所未有之劫难,真的是怪满清么?那是不是把这一千万满洲人杀光就能渡劫了?那如果换成明王朝是不是就能和列强对抗了?再不济换元朝、换宋朝呢?


答案是:换谁都不靠谱。
精神胜利法,没半点用处,所以活在当下,要靠自己,大过年的,感谢大家还在这儿读我的文章,希望大家读了我写的文章之后,想干不敢干的事儿赶紧干,想追不敢追的女神赶紧上,喜欢却说不出口的男神赶紧表白,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大家看了我的东西没有半点提升啊!我可不搞精神胜利法啊,我从头到尾都在剖析人心啊、屠杀什么的,就是要告诉大家:
一、找准定位,你在13亿人中是多大的力量,多大点身份,遇到大屠杀时决定你是被杀还是不被杀的原因是什么(扯远了),或是遇到竞争时你被淘汰or不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
二、不要逃避困难,哪怕是跟一群人打架,也不能逃避。好举例子的我再举个例子:你喜欢你的女神,可是你如果公开追她会被一群人殴打,那你还追不追? 犹豫个屁,当然是追。
那自己长得丑追不追?
三、时刻牢记、多想出智慧,智慧多了智商才会高,中国人平均智商是95,但是处于13-24岁阶段的人群智商普遍在80以下。注意第一条,找准定位,如果你处在这个年龄段,那你根本不用怀疑你的智商,一!定!很!低!因为你很多高等教育的知识都没有接触到,复杂的感情问题也没有接触到、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也没有碰到过,怎!么!可!能!高!嘛!


好了,休息时间到此结束,接下来切入正规




大明文官集团,社会反动力量


第一篇,一个人的需求是什么?一个掌握权势的官员的需求是什么?一群官员之间的共通追求是什么?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0:33:00 +0800 CST  
隋开科举,唐朝继之,然而唐开国150年有余便陷入天下大乱,做富裕藩镇的门客比在朝廷为官要安逸的多也安全的多。李白就是这样想的,辞了天子官,做他人门客去,好不逍遥快活。


到了宋朝,无论南北(辽朝自称北朝)皆以科举选拔官员,那我不禁要问,这是替谁选拔官员?替皇上选拔?


笑话,当然是替国家!


科举一开,再没见过舒服皇帝。


如同民主国家媒体是一种政治一样,科举也绝不是一场考试,科举也是政治。政治是什么?


政治就是集群间的斗争,科举中的集群应该怎么划分?是不是分成考生和考官两派?


这里引入楼主劝谏定律第三条:“三、时刻牢记、多想出智慧,智慧多了智商才会高,中国人平均智商是95,但是处于13-24岁阶段的人群智商普遍在80以下。”


我是这么想的,考生和考生之间永远是竞争关系,然而考官之间却没有什么厉害关系。但是如果考生A和考官A勾结之后呢?那么考官A和其余考官就变成绝对对立关系了。至于考生A嘛,则无所谓,反正他本来和所有人都是对立关系,现在他和考官A结盟,更加为自己再考试中多争取了一分,有利而无害的事儿,为什么不做?


因此考场政治中集群间斗争的派系划分是这样的:


考生A/考官A派系 和 考生B/考官B派系


↓↓↓↓↓↓↓↓↓↓↓↓↓↓↓↓↓↓↓↓↓↓↓↓↓↓↓
两个派系争夺为数不多的科举名额。


现在知道什么是政治了吧?
你们班委、团委、政委什么的,为什么你就当不上呢?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有的人考科举,考半辈子都考不上(杜少陵、孟浩然),但是最后还是混得官做,有的成绩再好也没用... ...






话到这里,不能再多了,稍微有点过了


今天跟古代有很大不同,今天的中/高考是硬仗,楼主不想误人子弟,不然某阿玛尼小朋友也不会那么的激动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1:01:00 +0800 CST  
高中生和初中生都可以叫成中学生,但只有经历过高考之后的才有可能叫做大学生。


在古代,秀才、举人都差不多,但和进士就差别大了。


什么是文官?就是通过科举入仕的才能叫文官。


康有为、梁启超之流赫赫有名,被封了一、二品的头衔,然而终究不算文官,且这厮自己考不上就算了,还想废科举。所以,康有为是皇帝眼里的圣人,百官眼里的奸逆。


所以戊戌变法的政治斗争中也可以分成两派:维新派和科举入仕派。


维新派“妄图”不通过科举争夺有限的官场资源,主要手段是“拍皇帝马屁”。
维新运动的是自开科举以来,百姓和皇帝间第一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反对科举取仕。不管康圣人是有心无心,这次真给他撞对了,他这一竿子算是打在了文官集团的后脑勺上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1:39:00 +0800 CST  
来分析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新即位的皇帝。第一次上朝时,面对上万名跪在你面前向你宣誓效忠的陌生人,你怕不怕其中有谁发疯突然间跳上来掐死你?


这些人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全部是清华、北大、牛津、剑桥双博士学位及的人物,


而你只是一个读完高三后,不得参加高考并无限复读的“三好学生"


他们为官几十载方能面见你,而你没半点斗争经验;


这个时候你怕不怕开口讲错话?想不想早点退朝?大家都在听你吩咐安排工作的时候,你怎么安排?如果你安排错了,大家给你新建议时,你接不接纳?如果这些建议都是腹黑级别的,日后殃及百姓把你名声搞臭了怎么办?如果官员和百姓是对立的,那你要讨好官员还是百姓?


最后一个问题,你底下站着几万人,你怕不怕他们杀了你?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1:51:00 +0800 CST  
*@我是一个小说改


这文不是我写的,特别注释一下。


康熙与西学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康熙对西学的兴趣相当广泛,涉及到数学、天文、地理和医学等诸多方面。他通过学习,吸收了欧洲天文、数学、地理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并主持了几项大规模的科学活动。在他生活过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有上百件他学习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仪器。
康熙通过对西洋科技的学习,知识日渐丰富,他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相当精深的水平。康熙早年经常到京城的观象台观测天象,并准确地计算出某日某时日晷表上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钦天监在天文推算中的错误。在康熙五十年《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曾对大臣们生动地说:对天文历法我一向留心。西洋的历法,大致是不会错的,但具体细节上,时间久了也不可能没有差错。今年的夏至,钦天监报的是午正三刻,我算的是午初三刻九分,对于眼前的小问题不注意,几十年下来积累的错误就会更加多了。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对当时的学术成就,进行准确评判的程度。1689年,清初大数学家梅文鼎写了《历算疑问》一书,呈送到宫中,康熙说:“朕留心历算多年,此事朕能决其是非。”
在天文学方面,康熙年间御制的象牙计算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甘特式计算尺”,这台手摇计算机就是康熙年间御制的,属于当时清宫的自制科技产品,而且将原有的加减二法增加到加减乘除四法,还独创了横排筹式计算法等。所以,那台手摇计算机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康熙皇帝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这和他亲政之前处理的那场天文历法案件有直接关系。这场天文历法的争论,实质上是先进的科学思想和陈旧的保守思想之间的斗争,反映了东西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教士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曾经在意大利的神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近代科学教育,他们依据欧洲通用的几何学原理,计算天象,校正了明代历法中的偏差。不过这种善意的举动,反而遭到了清廷内部以吴明煊、杨光先为首的一批守旧官员的攻击。他们对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懂得很少,还说,明朝垮台就是汤若望修正历法造成的,还聚众诬告汤若望等人图谋不轨,借助辅政大臣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
正在这时(康熙七年),北京发生了大地震,南怀仁预测到了这次地震,而吴明煊、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机会,怀着对汤若望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吴明煊等人不法行为的极端愤慨,终于将一纸诉状递到了当时尚未亲政的少年皇帝康熙手上。为明断是非,康熙特下令南怀仁和杨先光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的测算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晷表上所显示出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而杨光先等人却没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这场天文历法之争,康熙不但处理的非常成功,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西洋科学合理性,并促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打破国籍的限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全权主管钦天监,把掌管天文历法方面的大权完全交给了这个外国人的手里。南怀仁上任不久,就为自己所任职部门制造了6架精密的天文观测仪。这些精密的仪器,至今依然矗立在古观象台上,成为今天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天文数学的精确与神奇,激发了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 康熙大帝》一书中这样写到: 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康熙已经掌握了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他对我们说,《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二十遍。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致拉雪兹神父的信中又这样一段描述:康熙在将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十分勤奋,而且对于政务也没一丝的耽误。他一直注意学用结合。例如在给他讲固体的成分时,他就会拿起一个球体,精确地称出它的重量,测出它的直径。有趣的是,康熙学习数学,竟把自己所有后妃的年龄加起来,再算平均岁数,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趣味数学”演算纸。
康熙对西方地理学也很关注。明末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艾儒略写的《坤舆图论》、《职方外纪》等书,都曾是康熙学习世界地理的教材。后来南怀仁又撰写了《坤舆外纪》,对西方地理及地理学作了进一步的介绍。每当有传教士来到清朝宫廷任职,或是康熙出巡时见到传教士,他都要向他们了解外国的情况。尽管他没去过西方任何一个国家,但他知道欧洲、中亚、南亚一些国家的许多情况,常给大臣们讲解各国地理,还几次派遣使臣出使欧洲和俄国,便于加深与各国的相互了解。康熙每逢离开北京,前往黄河三门峡等地,每到一处,他都留心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他总是指着东流的河水,耐心地向当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的流量。他说,你可以先量水闸口的宽度,计算出一秒钟的流量,然后再乘上一昼夜的时间长度,河水的流量就算出来了。康熙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和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是何等重要!
在科技工程方面,受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为给自己培养高级人才,康熙就在畅春园设立了蒙养斋算学馆。这座学馆是18世纪中国诞生杰出数学家的摇篮。大数学家梅珏成、明安图等都是蒙养斋算学馆培养出来的。康熙是算学馆的创始人,也是实际上的总教官。他聘请传教士任算学馆教师,要求他们讲授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如笔算、筹算、几何、三角、三角函数表、对数等,并要他们翻译编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比例规解》、《测量高远仪器用法》、《八线表根》、《勾股相求之法》、《借根方算法节要》、《西镜录》等十几部满汉文数学书籍。这些书籍都收录在康熙钦定的《古今图书集成》内。代数在当时被称作借根方算法,又称“阿尔热巴拉”,康熙作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代数学的人,多次向大臣们谈及“阿尔热巴拉”,还亲自到蒙养斋授课。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实践的经验积累,康熙终于在晚年组织了两项重大的全国性科技工程。一是康熙五十一年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其中第二部《数理精蕴》的编纂,就是在康熙直接指导下进行的。这部书不仅分析研究了我国传统数学,还吸收了当时已经传到中国的西方数学,从而成为一部代表我国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权威著作,对后世的数学研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二是组织了一支测绘队伍,分赴全国各地实地勘测绘制地图。从康熙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测绘队伍跨越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各省,绘制了一幅幅分省地图。康熙五十五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将各省分图总绘成一幅全国地图,连同分省图一同呈献给康熙。这就是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它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准确可靠。在这份地图的测绘过程中,测绘者们发现了地球经度的长度会因纬度高低而有所不同,从而第一次从实践中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它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西欧各国所有地图都更好,更精确。”《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因此而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一件大事。
虽然康熙是皇帝,是天子,但他也很难甚至无法在中国推广西方科技和自然科学,他没有像同时期的俄国彼得大帝那样,大力引进工业技术并进行社会变革,以至于使中国与工业革命擦肩而过。这既是康熙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18世纪的一个悲剧。因为当时的历史,没有给中国提供一个发展自然科学的舞台,人的认识和社会都没发展到这个阶段。例如当法国的《人体解剖学》传到中国时,因为《人体解剖学》跟儒家的观念是直接冲突的,一般的中国人还接受不了,康熙让法国传教士把《人体解剖学》只翻译成满文,而且这件事情,只能悄悄进行,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件事。
尽管如此,康熙皇帝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学习西方科学以及利用西方科学的种种活动,不但在中国为当时和后世人树立了一个典范,而且在欧洲也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赏。我们对这位伟大的君主对西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免感到意外: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甚至于高等数学,他全都学过,而且学得还不错。一位称孤道寡的皇帝陛下居然能有这等身手!真是令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2 22:35:00 +0800 CST  
今天不更,转篇祥瑞亲王的文章给大家看看
财神赵公明是怎样炼成的——作者:马伯庸


今天破五迎财神,恭祝大家招财进宝,羊年发财~~

中国人最喜欢的神祇,是财神。财宝多多益善,财神爷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细细数来,从比干起算,有子贡、范蠡、管仲、白圭、关公、赵公明、李诡祖、多闻天王、善财童子等等,这都是正经财神,还有一些偏财神和准财神,比如吴王刘濞、韩信、钟离权、沈万三、刘海蟾;还有一些神仙,身兼招财进宝之职,比如天官、土地爷、弥勒佛、禄星、和合二仙,林林总总得有将近二十位。

财神这份工作,要求不低。入选的人,要么本身来头大,比如释迦牟尼的继承人弥勒佛,比如即身成正果的善财童子;要么经历和财务工作相关,比如子贡、范蠡、沈万三,本身就是豪商,刘海蟾也以钓金蟾而出名;要么是民间道德标兵或者值得同情的著名人士,比如良臣李诡祖、大忠臣比干、千古大忠臣关羽、永远健康的副统帅韩信等等。

但凡事无绝对,在这一群财神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例——赵公明。别看他如今功成名就,位列五路财神之首,唯一一位正财神,历代受的供奉香火最盛。可当我们回顾他的成神之路时,会发现他的职场生涯非常坎坷,堪称励志之典范。

中国神话体系混乱而散碎,三教九流混杂一处,版本不一。赵公明同志的生平,很难归纳成一个完整、圆满、没有矛盾的故事。因此我只好按照真实历史的时间线,来回顾他的履历。

最早出现赵公明这个名字,是在魏晋时代。

干宝有本讲鬼故事的名著《搜神记》,讲了个故事:散骑侍郎王祐病重,有一客人来探望他,自称是赵公明的参佐,邀请他加入。王佑知道他们是鬼,苦苦哀求,客人见他可怜,就叫来几百个鬼,就着王家祈祷的鼓声起舞,王佑的病果然因此痊愈。后来王佑找到一本妖书,上面赫然写着:“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赵公明最初的职务不是财神,而是管鬼的将军。这位将军不光统率着鬼兵鬼吏,还可以派人去阳间拿人,把将死之人带走,以充实自己的幕帐——可见他还有勾魂的职能,活脱脱是个无常。

另外,请注意他同事的名字:钟士季。钟士季就是钟会,曹魏大将,攻灭蜀国,然后意图反叛被杀。从《搜神记》的记载来看,钟会死后,也跑来负责“督鬼取人”,倒也和他生前的专业对口。后来有些典籍写成“钟仕季”,有写成“钟士贵”,都是从此而来。

那么他们督鬼取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西晋末年的道家典籍《太上洞渊神咒经》给出了答案:“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仕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 行瘟疫病。”

这里不仅列举了赵公明其他几位同事的名字,而且还点明了他们的正职:瘟疫之神——也就是瘟神。

可能有人会撇撇嘴,说怎么堂堂财神,还干过这么不吉利的工种?可大家要知道,在缺乏卫生常识的古代,瘟疫是最可怕的灾难之一,又不象洪水、火灾那种肉眼可见,因此恐惧最甚。瘟神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又怕又敬,地位尊崇。所以神职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呐。

这些瘟神除钟会以外,包括赵公明在内的其他人,到底是虚构还是源于真实人物,已经无从查考。台湾李丰茂先生在《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里提出了一个颇有趣的观点,说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个习俗,凡败军死将,皆感应成鬼主瘟神,因为败战往往尸横遍野,易生瘟疫,化为厉鬼。民间出于迷信,便尊奉死将为神,用以禳镇。

如果此说为确的话,那么赵公明的真实身份,说不定也是三国魏晋之间某位将军,只是史书不显罢了。关于这点,明代有个脑洞奇大的猜想,咱们一会儿再说。

不管这些瘟神生前如何,在死后的世界里,赵公明显然混得最好。他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苦心钻研业务,以致于后来相关的记载中,一提这个部门,都以他为首。

比如茅山祖师陶弘景的 《真诰》里,记录了一段建吉冢埋圆石文,求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一个“等”字,立刻就凸显出了赵公明地位的上升。不仅如此,连办公地点都准备好了——“土下冢中”,再联想起他的瘟神职能,一个阴森森的幽冥大神形象跃然而出。

隋唐之时,瘟疫机构发生了一些改变,体制改革,人员精简,逐渐由七位瘟神变成了五位。

宋代的路时中有本《无上玄元三天玉堂DA法》,里面的瘟神部门改革,是按业务科室来分的: “东方青瘟鬼刘元达,木之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南方赤瘟鬼张元伯,火之精,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北方黑瘟鬼钟士季,水之精,领万鬼行恶毒之病;中央黄瘟鬼史文业,土之精,领万鬼行恶疮痈肿。”

在这里,赵公明分在了西方金精的位置,主管注气之病。所谓注气,是九注之一,指肺部感染风邪,随气而走,痛无定处。古人认为瘟疫乃是戾气所化,所以凡注气之病,也与其有渊源。

可是机构改革并未结束。成书于元明之间的《三教搜神大全》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开皇十一年六月,天空忽然出现五位神仙,袍分五色,各执一件法器。一人手执长杓瓦罐,一人拿皮袋宝剑,一人秉扇,一人持铁锤,一人捧火壶。隋文帝挺好奇,就问太史张居仁,这些人都是谁?张居仁说在天上,这叫五鬼;在地上,这叫五瘟,张元伯、夏瘟刘无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一出现准没好事。果然发生了瘟疫。后来有个匡阜真人云游至此,收伏了五位瘟神做手下。

赵公明的职场生涯,至此发生很大挫折。自己从瘟神之首退了下来,被史文业所取代,只能主管冬瘟——瘟疫这东西,是春夏易发,寒冬腊月的,谁有闲功夫闹瘟疫。对瘟神来说,冬瘟主管根本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冷衙门。

先按科室分,再按季节分。赵公明的地位,在一次又一次体制改革中悄然下降。在元代,他终于跌落到了职场最低谷。

元代有位道士叫赵道一,写了本设定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瘟神部的分工和人事,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刘元达领鬼行杂病;张元伯行瘟病;赵公明行下痢;钟子季行疡肿;史文业行暴汗寒疟;范巨卿行酸痟;姚公伯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

这次取消了时令划分,又改回科室分,而且分工更细,还多了几个之前被精简掉的神仙,五瘟神变成了八鬼帅,赵公明位列第三,主管拉痢疾……

可怜赵公明从汉代开始,兢兢业业这么久,却越混越回去了。

但是,在这期间,赵公明的命运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转折点,就是在本文前面提及的路时中《玉堂DA法》里。在这本书里,作者虽然仍把赵公明划归瘟神之部,但在后头又谈及了一次极其重要的变化。

“五部之鬼,自受祖师誓約之后,归心正道之久,故张元伯以忠信位雷府直符;赵公明以威直充玄坛大将;余皆爲鄷都丑狱之酋长,皆不复为妖也。”

就是说,这五部之鬼从汉代开始,在瘟部供职了一千多年,终于转正了,其中表现最优越的有两个人,张元伯进了雷府,赵公明则当上了玄坛大将,其他人去了酆都。

进编制啦,撒花,欢呼。

(虽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成书在《玉堂DA法》之后,但从后世继承来看,后者影响更大,反正中国神话的矛盾之处,比漫威世界还复杂,权当是多个平行世界就好)

从《玉堂DA法》开始,赵公明开始脱离瘟部,在道教典籍里变得伟光正起来。

元代《清微元降DA法》封赵公明为“广圣崇玄洞和眞君”和“五方云路招真大將神霄总管西禁直君”,

模样也变了:“天冠、赤面、三角眼、美髯、金甲朱履、仗剑,黑虎从之。” 端的是威风凛凛,不再是瘟神凶神恶煞了。《法海遗珠》则封赵公明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雷霆副元帅北极侍御史应元昭烈侯金轮执法”。

这些道教典籍给赵公明的封号,虽然没什么实质职务,但为他之后的仕途做好了铺垫。像“洞和真君”、“五方云路”、“玄坛”、“元帅”之类的称呼,在日后都会变成赵公明的别号,广为人知。

但是,这些还不够。

赵公明还需要一个体面的身世。

在元代之前,赵公明是没有身世的,横空出世,缺少根脚。道士们觉得这样说不过去,便想方设法补完一下设定。

翻遍了典籍,倒是在晋代找到一条疑似记录:陶潜《搜神后记》里有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有人认为这正是赵公明。可“玄坛大将”这个职称,到宋代才挂到赵公明头上,显然与这个有矛盾。再者说,秦代太近了,设定平平,不足已吸引读者啊。

道士们决定就着这个题材,继续发挥一下。于是元代《搜神广记》里第一次出现了赵公明的详细身世:

“元帅姓赵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终南山人。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圆满,被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按元帅乃皓庭霄度天慧觉昏梵炁化生,其位在乾,金合水炁之象也。其服色,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者,金遘水炁也。”

“元帅上奉天门之令,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为直殿大将军,北极侍御史。逮汉祖天师修錬大丹,飞神奏帝,请威猛神吏为之守护,由是元帅上奏玉旨,充正一玄坛元帅。”

“部下有八王猛将者,以应八卦也。有六毒大神者,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也。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应五行。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宿。天和地合二将,所以象天门地户之阖辟。水火二营将,所以象春生秋煞之往来。驱雷役电,致雨呼风,除瘟剪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至如公讼冤抑,神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对神言者,祷之无不如意。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祷之,神必加谴。敬之毋怠。”

这个设定,真是牛逼闪闪。最挑剔的甲方,看到这段描述也会挑起大拇指赞上一句:“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不用再改了,就用这稿吧。”

从这时起,赵公明的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在民间威望日盛。比如杨景贤《西游记》杂记里,就有唱词云:“沙场之上,展土开疆,保护家邦,恰便似赵公明往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赵公明的瘟神职能此时还在,不过不是散布瘟疫——那太邪恶了,不符合人物定位——而是除瘟剪祟,保病禳灾。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的职责,这就是后世财神的渊源所在了。

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赵公明逐渐交卸了瘟神的工作,开始接掌财神。而祭祀玄坛财神的庙宇,也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有细心的读者也许要问,既然你的这个设定是依照陶潜来的。为什么不尊重原作者叫赵玄坛,而改成了赵朗呢?

其实这也不是原创,而是源自于另外一个宋代的典故。

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跟宰相王旦说:“我做了一个梦哎”。王旦问他做了什么梦,宋真宗乐呵呵地告诉他:“我梦见了赵氏祖先哟,他说咱家身世可不一般,是九位人皇之一,六个戒指给了矮人,三个戒指给了……呃,串词了……总之我家祖先是人皇九人之一啦,前世是轩辕黄帝。到了后唐年间,奉玉帝之命降世,叫做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总治下界,所以后来赵家才得了天下。”

王旦知道宋真宗崇道成了魔怔,就回了一句“哦”。于是在这一年,宋真宗追尊赵玄朗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庙号圣祖。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3 13:34:00 +0800 CST  
这事必须跟道教有关系,所以道士们对这段典故很熟稔,在创作赵公明的身世时,就把“朗”字给用上去了。不过他们也知道,赵公明原来是瘟神,后为财神,履历分明,跟那个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八竿子打不着,两个人不好明着凑到一起,就留了个玄、朗二字为扣儿。

“赵公明,名朗,又是玄坛大将。”

“大宋赵氏祖先,叫赵玄朗。”

尽管去联想两人到底啥关系吧,反正道士们不明说……

现在很多书里把赵玄朗和赵公明混为一谈,显然是着了这个道儿。

书回正题。

赵公明这个设定,还有个缺憾,时髦值还是不够。普通人类,哪能配上这么帅的表现,得再高级一点。

中国玄幻故事有个特点:不够帅,往古拽。越往古拽人越帅。

于是在《典籍实录》里,赵公明的身世又变化了。他不再是那个秦朝的普通人赵朗,而是日之精。上古天有十日,后羿射落其九。其中八个太阳落入青城,变成鬼王,散播瘟疫害人。只有一个太阳化成人形,骑黑虎,执银鞭,去蜀中隐居。一直到张道陵出现,他才出山为其守护丹室玄坛。张道陵炼出玄丹,他分得一枚,神威更高了一截。接下来的故事,请参照《搜神广记》。

这个设定,更厉害了。赵公明成了九个太阳之一,赤乌之精,身份辈分都高得没边。

身世、职称都全了,赵公明做好了准备,要面临他最终定型的神话命运。

时钟稍微回拨一点。在宋元平话里有一部《武王伐纣平话》,是《封神演义》的前身。在这部书里,姜子牙带兵打到黄河边上,纣王派了五员大将来抵挡,分别是史元革、赵公明、姚文亮、钟士才、刘公远——和五瘟神相比,少了一个张元伯,多了一个姚文亮——这五哥倒霉鬼打不过周兵,就龟缩在黄河水中不动。姜子牙故意在岸边设宴,赵公明带头去劫营,劫到了好酒好肉,痛饮痛嚼。不料酒肉里早已下了毒,三个吃货就这么活活被毒死了。

跟《封神演义》吊打十二金仙的赵公明相比,这里的赵公明实在是太窝囊了……但是这一部失败作品,却改变了赵公明的命运。

在这之前,赵公明要么是秦代之人,要么是太阳所化,但成名都是汉代。但在这本书里,它第一次把赵公明的舞台挪到了商周之交。

这个想法,让明朝人的脑洞一下子就打开了。

明代是小说的繁荣期,所以文人都有个特点,脑洞奇大。

明初有一位文人,叫王琎。他是山东日照人,明史有传,博通经史,精通金石。他在宁波知府任上,写了本书叫《琅琊金石辑注》。在书里,王琎把宋元明初的传说揉到了一起,给自己家乡编造出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财神者,姓赵名朗,字公明,琅琊古来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坠海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陨于天台,其身为石,太阳石是也,其精为人,赵公明是也。既长成,至峨眉山修炼,得神仙之术。商周交兵,遂受闻太师之邀下山助商,失利为太公所杀。太公岐山封神,朗受封玄坛真君,日精再归天台,遂真阳附石,神体合一。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司人间迎祥纳福之责。此后石下有庙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财山焉。”

这个故事,可以说已经集前代之大成。从《典籍实录》吸纳了太阳传说,只是地点从终南山改到了琅琊;从《武王伐纣平话》学来了商周大战,并进一步深化情节,这些故事后来都被《封神演义》拿了过去;又从《搜神广记》里吸纳了赵公明的财神设定,并扩展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个手下,这就是现代流传的五路财神版本了。

然后,到了《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一部奇书。奇不是文笔,因为文笔稀烂;奇也不在情节,因为情节稀烂;奇就奇在,阅读此书之时,能清楚地感觉到设定的存在。各路神仙各种法宝各种阵法神通让人眼花缭乱,且自成一个体系,这很难得。

作者——许仲琳或陆西星——在这部书里,终于写成了赵公明的最终版本。他出身峨嵋山罗浮洞,应闻仲之邀辅佐大商,打得周军诸仙束手无策,还有云霄、琼霄与碧霄三个实妹,真是人生赢家。可惜他遇见了封神里的扫地老僧陆压,被钉头书暗算而死,飞去封神台。

其实这里有个细节是可待商榷的。陆压是离火之精,而赵公明是日精所化,两家同出一脉,理论上应该干不死才对。估计作者也是考虑到这个矛盾,所以在书里绝口不提赵公明和太阳之间的设定。

后来姜子牙登台封神,把赵公明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光听名字和财神似乎关系不大。但又给他封了四位部下:

招宝天尊 萧升;纳珍天尊 曹宝

招财使者 陈九公;利市仙官 姚少司

这个人事安排其实挺损的……赵公明亲手杀的萧升,然后又被曹宝一乾坤尺打落了缚龙索、定海珠两件法宝,仇怨极大。不知他们听到组织是这么分配,会是什么脸色。

无论如何,这四位部下的头衔,一看便知是财神所领——这显然是从王琎学来的设定——赵公明“财神”的头衔,就此正式落实。他有时候称赵玄坛,有时候称赵元帅,

民间传说,有的时候需要一部经典名著推波助澜。从元代开始,赵公明崇拜还只略见雏形,但从《封神演义》成书之后,财神赵公明影响日深,扩展到整个中国。一部书成就一位神祇,抵得上几十卷道藏典籍。可见宣传这东西,还是得走群众喜闻乐见的路线才成。

而民间的脑洞,并没因为《封神演义》的流行而合拢。关于赵公明的奇怪故事,也一直层出不穷。

比如说在明代,姑苏地方志里记录了一座坛庙:“玄坛庙在玄妙观前。玄坛,或曰神姓赵,名朗,字公明,赵子龙从兄弟。”

不用问,这一定是《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看混了,觉得俩人都姓赵,干脆捏合到一起。赵公明好好的太阳之精,居然成了赵云的族弟,这种混搭式的同人风格,还真是一点都不讲究。后来闲人还附会出一段特感人的故事,说蜀国灭亡之时,赵朗满腔悲愤,在太庙前自刎而死,魂魄不散,遂成了仙人云云。

大家回想一下。咱们一开始就说过,晋代《搜神记》里记载有督鬼之神,一个叫赵公明,一个叫钟士季。钟士季是钟会,灭蜀的主力,您想他要是跟蜀汉殉忠成了同事……恐怕架都打不完,还要不要干活了?

清朝人的脑洞,也不遑多让。顾禄在《清嘉录》写过一个习俗,叫做“斋玄坛”:“俗以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又谓神回族,不食猪肉,每祀以烧酒牛肉,俗谓斋玄坛。”

得,赵公明又成回民了。

不过要说脑洞,还得数台湾同胞。

台东地区有赵公明崇拜,当地尊称为玄坛爷。不过“玄坛”二字有点复杂,广大群众不易写出来,方言发音又与官话有差异,遂在讹写成了“寒单爷”。

“寒单”二字不怎么吉利,又冷又孤单,财神爷肯定不高兴。财神爷不高兴,大家都要倒霉。怎么办呢?善良的台东人民想到一个好办法——鞭炮。

鞭炮劈啪作响,热闹非凡。而且里面蕴藏火药,炸开之后热浪滚滚。那么往财神爷身上扔点着的鞭炮,他老人家一定非常高兴。

无懈可击的逻辑!

于是在台东,从清末开始就有了元宵节炸寒单的风俗。一到正月十五,就有真人扮演“肉身寒单”,头戴红巾,身着红裤,上身赤裸站在轿子上巡游各处。沿途群众纷纷投以点燃的爆竹,越靠近寒单爷炸开,就越吉利。

不知道花了两千多年才当上财神的赵公明天上有知,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14 22:50:00 +0800 CST  
回帖人数不够啊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20 21:00:00 +0800 CST  
赶紧发力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20 21:00:00 +0800 CST  
论民心

今年圣诞节,我同学的外甥从美国回国探亲。
小伙子十年前随家人移民 美国,今年大学毕业刚刚工作。聊天中,小伙子说不久前他在大学老师家做客,正巧遇到老师的老父亲,闲聊中竟然得知这个叫马丁的八旬老人当年还参加过朝鲜战争。面对这个来家做客的中国小伙子,老人很详细地向他讲叙了当年自己和中国志愿军的一次“亲密接触” 。(由于这个小伙子不算个军迷,他并没有问清楚老人当年的部队番号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令我很是遗憾 。)
以下是根据小伙子转叙整理的事情经过:
马丁所在的连队晚上接替了前一天参加战斗部队的阵地,双方隔着一条公路对峙。公路对面是一条低矮的小山脉,山脊那边是志愿军控制的阵地,公路这边由美军控制。第二天上午,阵地上的美军发现对面上坡上缓慢地走下来六个人,其中一个人举着刷着红十字的白旗。快走下山坡的时候,马丁分辨出其中两人是中国志愿军,另外四个则穿着美军军装,六个人都没有带武器,美军阵地上的士兵都很迷惑,不知中国人想干什么。他们走到公路边就站住了,这时马丁 他们看清楚那四名美军身上都有血迹和绷带,都是轻 伤员。一个志愿军挥着那面红十字旗,向美军阵地这面打着一些看不懂的信号,看情形像是想向美军交还伤员似的 。
马丁的连长决定探个究竟,于是就带着马丁和另一个士兵,还有一个医护兵,一起慢慢迎了过去 。双方见面后,那个领头的中国人
会说一点英语,说自己是医生 。前一天的战斗 他们俘获了几个 美国伤员,由于无法送往后方,而 他们的医疗条件也不好,他们的上级决定把这些伤员交给美军 。随 他们前来的是四个能走路的 伤员,后面还有几个重 伤员,因为担心美军开火,所以没有一起下来。他来只是告诉美军,待会儿把这些重 伤员抬下来时希望美军不要开火 。马丁 他们非常惊讶,他的连长也犹豫了好一会。那个中国医生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日本军队 。(事后连长说他当时也的确是担心志愿军跟在 伤员后面冲锋。)
那个中国医生转身朝山坡那边挥了挥旗子,过了一会,山坡那边十几个志愿军抬着五副担架慢慢走了下来,走到马丁 他们面前把担架放在地上。那五个人伤的比较重,但马丁看得出中国人对 他们进行过救治,所以 他们都还活着 。美军这边把伤员抬回去后,那个中国医生拦住了马丁的连长和美军的医护兵,指了指医护兵身上的急救箱,说他们没有药物了,能否分给他点药物, 他们那边也有伤员。出乎马丁的意料,那个医护兵甚至都没有征得身边连长的许可,二话没说就把急救箱摘下来递给那个中国人,还把衣袋里的几瓶药也掏了个干净,连长在旁边看着,一声没哼。
最后双方分手的时候,马丁的连长向这些志愿军敬了个军礼 。那些中国人似乎楞着犹豫了一下,但最终没有人还礼,只有那个医生向他们点了点头 。然后十几个人就匆匆跑上山坡回去了 。
马丁说,自那以后,原本脾气火爆的连长似乎变得古怪了一些,明显有些厌战 。而整个连队也几乎没了战斗力。马丁谈到自己的感受,说那件事后,在心里就在无法把中国人当成敌人了 。他说,这些志愿军是一个勇猛和善良的结合体,战场上他们凶猛无比,战场之外 他们比 美国士兵还要善良,这样的军队不会是邪恶的 。之后他每天祈祷自己能活下来,却也同时祈祷不要去打死中国士兵。他还说,这几十年来就算中国再落后,他也一直很尊敬中国人 。如果以后中国 美国再发生战争的话,他想那一定是 美国政府出了问题。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27 21:46:00 +0800 CST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2-28 21:42:00 +0800 CST  
@super4555
当你今天看到某条新闻上说某某某官员雨天外出让随行人员打伞,某某某领导过河要人背时,你的内心和社会舆论一样必然是唾弃的;或者当你看到某某某官员住1000平方米的楼房,开几百万的豪车时,恨不得“断其喉,尽其肉”,有这种想法一点都不奇怪,他们虽然是官员,但也是“人民公仆”,他们不尽职尽责之时,老百姓不仅可以骂,打你两拳都不成问题(别打死就行)。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也就是会有干部官员不能“锦衣玉食“、”富甲一方“这种观念?


1966年,距离旧中国灭亡不过16年而已,距离第一次社会大改造不过10年而已,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人也站起来了,但是还没有站直,中国人的脾气和秉性离世界主流国家英、美、苏、法还差很多。说好听点就是没有活力,说难听点就是没有精气神儿,该怎么这种状态呢?举几个例子,儿女见到父母长辈还得跪下磕头;有的地方佃农见到曾经的地主仍然直不起腰杆,任其呵斥;部分官员干部相互攀比警卫员数量,甚至私下配备警卫团,与封建官僚的家奴无异;个人方面,虽然国家提倡自由恋爱,但你懂的。总之,如今你看不惯的种种恶习,当时都有保留,且呈反扑、扩散之势,最关键的是:老!百!姓!们!都!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这没什么,是应该的,天下是新中国的,爱怎么享受是他自己的事,与我无关!也就是说,旧中国的保守思维、保守力量仍然十分牢固、强大,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新中国的新生肌体。不仅是干部官员群体有复辟思想,而且老百姓们也都默许这种思想,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表示赞成(因为俺们也想当回地主啊!)。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工业国,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不信请看隔壁的阿三。


于是乎,C.R.爆发了。C.R.之后,中国再无权贵,即便有也不敢嚣张,因为人民觉醒了,今天的广大老百姓虽然不敢街头抓贼,但是敢打警察啊,虽然不敢呵斥抢劫,但是敢骂政府啊,总之腰挺得更直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3-28 21:35:00 +0800 CST  
@super4555
(PS:*特别说一下,润之公的C.R.,的影响是世界级的,C.R.具有极强的超前主义性,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其他霸权主义国家没有在中国C.R.时进攻中国?我只能说是“图样图森破,三太母拿衣服”。
C.R.的对外输出造成了以下后果:
1.美帝的马丁路德金运动,也就是黑人运动;
2.日本的赤潮,赤潮泛滥之时甚至跑到欧美搞袭击去了;
3.东欧国家的各种反修正主义斗争
4.西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爆发
5.拉美、中东非的觉醒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3-28 21:52:00 +0800 CST  









所谓的“无政府主义者”不就是造反派吗?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3-28 21:53:00 +0800 CST  
不知道大家对农民起义的原理感不感兴趣,我来给大家说说起义过程的事。
——怎么描述农民起义这种行为?
我们都知道,中国所有的农民起义,包括耶稣好兄弟洪二儿子在内,都是因土地问题而起的,那怎么描述这种行为呢?
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皆为土地问题绞尽脑汁,土地制度也变迁繁多,情形复杂,综合起来不出以下五种。
一,井田制。地权属国家,不得自由处置买卖,称得上是黄金时代,然后,剥削者不会允许它长期存在。
二,王田制,井田制被破坏后,土地可自由流转,结果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暴乱不止,不得不政策回收,实行王田。
三,均田制,政府计口授田,最终因人口暴增,耕地不足,不得不废止。
四,官田制,募民耕种,以租地为主要形式,以南宋灭亡告终。
五,限田制,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仅限理论,乱象丛生。




首先把耕农分为两拨,无地可耕农民与有地可耕农民(这里的有地可耕农民多指佃农、农奴,因为大部分拥有土地的人即便不多也根本不需要自己耕种)。无地农民在无地情况下,在工商业不发达难以找工作的古代,假设最多能活1个月。


那无地农民在一个月快到的时候,必须思考自己接下来的道路——>饿死还是活着——>怎么活?结群成匪,攻城掳掠是见效最快的选择。


这就讲到关键问题了,既然入匪,那首选目标应该是谁呢?毫无疑问,首选有地可耕农民,也就是替地主家种地的佃农们。理由很简单,软弱而又好欺负,杀之如屠狗,凌之如割草芥,反正地主家佃农多得是。于是乎失地之后,耕农就分化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个阶级,结合我上文《屠杀者说》可知其后果:


失地农民,也就是“农民起义者”先屠杀佃农,再大量屠杀佃农之后,令地主财富大大损失,同时人力成本攀高,大量佃农由于地主不能提供保护而退出耕种,投靠“起义军”,此时攻守之势转换。农民起义者势力壮大后开始疯狂抢夺地主的土地田产以及佃农(单纯的争夺土地或人口是无意义的,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变为财富),并将掠夺所得转化为自有土地和佃农,同时自己也演变成新的地主(皇帝),建立新的王朝。


这就是中国2000年政治的轮回。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6-03-29 23:45:00 +0800 CST  

楼主:啊尼斯特

字数:94784

发表时间:2015-02-22 02: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05:07:17 +0800 CST

评论数:272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