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搞封建英雄主义了,好好学点知识自己分析明亡的原因

昌逆之者亡。人心,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经济的规律。从清末到现在的百年历史之中酝酿着的潮流,隐藏着的规律,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
满清失国的理由,在于由几百万少数民族控制四亿汉人,它完全没有社会动员的力量。终清一朝,满清皇室对汉人都持压制态度。1840年代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从未进行过真正的战争动员,几万清兵疲于奔命,进行全国范围的轮防,靠两条腿追着英国人的战舰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敢:一旦汉人全面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军事力量,那推翻满清朝廷只不过是举手之劳。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满清束手无策,总动员令根本就不敢下。只有曾国藩组织湘军,他的学生李鸿章组织淮军,将汉人武装起来,最后纯粹依靠民间武装力量,就将祸乱中国的长毛贼剿个干净。整个过程中,满清朝廷除了添乱之外,没有一兵一饷的助益。这么看起来,汉人只要动员起来,那绝对有翻天覆地的力量。但是这种动员力量吓坏了朝廷,传统儒生曾国藩又不敢造反,最后逼得曾国藩解散湘军,郁郁而终。此后满清统治的主基调就是打压已经动员起来的汉人,慈禧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和李鸿章怄气。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主因,就在于慈禧坚定的制止李鸿章的北洋系的任何社会动员,甚至朝廷还要把军费抽走去修皇家园林。满清对汉人动员起来的结果,惊惧到了骨子里,即便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西逃,满清朝廷也没有任何全国总动员的打算。于是4亿中国人,就此自废武功,被西方列国反复的蹂躏,毫无还手之力。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8:56:00 +0800 CST  
我们必须要明确是:整个清末的对外战争,都是不对等的战争。中国从未真正进入过应战状态,从未真正的征发士兵,集中资源,来打一场国战。最多就是几万缺乏训练的八旗兵疲于奔命的到处救火罢了,国人基本上就置身事外,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要是有哪个国人脑子一热,动员社会力量掺和一把国战,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满清朝廷当成造反分子给砍了脑袋。于是就这么几十年如一日的看热闹看下来,在国人的脑子里留下的印象就是:这国家大事,和我就没啥关系嘛。这大概算是国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起源。


(国不知有民,民而不知有国)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8:57:00 +0800 CST  
满清压制汉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四亿汉人缺乏社会动员力量,难以动摇几百万满族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满清朝廷也没啥值得一提的武装力量,应付社会动乱的能力很弱。就这么拖到1911年,盛宣怀打算把湖北通往四川的铁路工程收归国有。老实说这个铁路工程原本由民间主办,基本上就是在瞎搞,各路主持的人马全都在贪污,在民间募集了上千万的银子,铁路的影子都看不到,连路基都不知道在哪里。盛宣怀的手段算是强硬,整条铁路收归国有之后,交给外国人主持修建,至少花了钱还能看到路。但是另一方面,他要这么一整,原本的贪污行为就要大白于天下,贪污犯们必须把吞下的银子都吐出来,这下大家都受不了,于是彪悍的四川贪污犯们就开始闹事,把过来查账的官员统统都砍了头,史称“四川保路运动”,这基本上是贪污犯的拒捕行动了,跟什么民族大义根本扯不上关系。结果满清朝廷也没力量镇压,想来想去,好歹从武汉调了点兵过去,没想到武汉又开始闹。然后全国都开始闹,最后的结果,就是统治中国267年的满清朝廷,因为几个贪污犯闹事,就此失国。整个过程看起来,就跟开玩笑似的,基本上就没打仗。然而我们仔细一回顾,这个朝廷根本就没有社会动员能力,当然也没有发起战争的能力。只要乱起来,不管是怎么乱的,哪怕是几个贪污犯公然拒捕呢,这个朝廷就算是完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8:58:00 +0800 CST  
接下来就是纷纷扰扰的民国时期,一开始当然是北洋系唱主角。这个派系缘起于李鸿章的淮军,算是拥有一些社会动员力量。北洋系自个有工厂,有遍布全国的码头,有轮船,算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和物流体系,跟洋鬼子比说不上强大,至少比国内其它力量要强。遵守工作纪律的产业工人随便组织和动员一下,摇身一变就是高素质的职业军人。这都是北洋系的底蕴。所以满清的江山,只能交给北洋的人马,也就是当时北洋系的代表,袁世凯。然而袁世凯的悲剧,在于他也只不过是北洋系的一个代表而已,他无法全面控制北洋系的资源,他旗下的各大军头,各有各的地盘和势力,老袁要下令轮船招商局运一船大麦到陕西救灾,伍廷芳可以毫无理由的拒绝,袁世凯还真拿他没办法。袁氏当国,就在干一件事:整合资源,提升中国人的社会动员力。可惜这事情不容易。北洋系自己就山头林立,根本整合不动;至于被满清压制了200多年的中国平民,就更加难整合了。曾国藩当时还有大义作为社会动员的名头:保家卫国杀长毛。袁世凯啥办法都想不出来,面对内忧外患一筹莫展,活人都能被尿给憋死。当然他最后确实也是因为肾病被尿给憋死了,算是当时中国人对于自己孱弱的社会动员力的最佳注脚。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8:59:00 +0800 CST  
就那会,人人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中国人已经200多年没被动员过了,都疲了,个个都是老油条。敌人杀到面前了,还能动员一把,比如被天平天国的长毛们蹂躏的湖南江西。其它时候,那真是自私自利成性,等闲绝不掺和国家大事,哪怕八国联军打到家门了,照样搬把椅子坐在门口看热闹,顺便还要跟洋鬼子做做生意,卖个茶叶蛋啥的,袁世凯想要在这种僵化的社会氛围之下,完成社会总动员的任务,就像只手想遮天似的,纯属自不量力。他自己的北洋系都整合不来,更别说其它地方的实力派了。所以袁世凯最后打算称帝,以皇帝的名义,获得大义的名头,试试看能不能作为整合社会资源的最终手段,结果各地的实力派根本不给面子,一团散沙惯了,下意识就抵抗整合,看到你老袁摆出一副要吃干抹净的模样,立刻就起兵反抗。所以袁世凯称帝这个事,也谈不上倒行逆施;至于蔡锷起兵反袁,更谈不上英雄。
无非就是乱世儿女,寻找救世的手段,各有不同罢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00:00 +0800 CST  
袁世凯死后,中国彻底进入一团散沙的状态。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往国外一看,社会动员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欧美模式,简单说起来就是拥有社会资源的资本家们搞选举,得到最多选票的资本家代表,当然就拥有最大的社会资源,这家伙一声令下,至少投他票的资本家们,愿意出人出力。其它资本家抵抗不了大势,也只能跟着贡献资源。这算是一种精英模式,有文化的有教养的资本家们,靠社交沙龙里的合纵连横,用选票来完成社会动员。另外一种模式,是苏联模式。这模式那可不得了大名“国家社会主义”,讲究的是充分发动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力量,从基层群众开始整合,动员最广泛的民众资源。这家伙要是整合起来,排山倒海势不可当。精英模式之下的社会动员能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想想就能明白:最广泛的社会动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除了用以糊口的那点资源之外,其它所有资源都能贡献给国家!所以苏联能以一国之力,和整个欧美分庭抗礼。你资本家们的精英模式,能集中多少力量?你能把整个企业都献给国家?你自己不吃香喝辣了?今时今日“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词臭不可闻,(想想奥巴马的《医保法案》),但在当时那可是治世救国的良方之一,在全球的知识分子心目中,那真是有震撼性的启蒙意义的。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01:00 +0800 CST  
于是,接下来的中国,基本上就是这两种模式的较量:以国家社会主义为指导的中共,与以精英资本家为基础的国民党,以中华大地为棋盘,以四亿人的命运为棋子,竞夺民心,逐鹿中原。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中共搞的最基层的社会动员,广泛发动农民,并没有什么不好啊。斗个地主老财啥的,斗完了,大家把他的田地分了,这还没完事呢,接下来就是极其酷烈的税负。在中共占领区,税不是按比例抽取的,而是实施配给制。斗完地主分了田的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只能按规定的分量留取一小部分用于糊口,其它部分都要上缴。(这事你还别怨TG,告诉你老百姓愿意的很!以前是没田、没房,现在有了,租交高点又怎样?另外TG群众工作做得那叫真好,挑水、扫地、睡大街我们今天看来这是应该的,但那时候着实把老百姓感动的,老百姓不仅跟你交心,还愿替你卖命。)


这种社会动员力大得惊人,国民党的老蒋根本上就是望尘莫及。想想老蒋的苦处吧: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资本家群体根本就不成型,能贡献的资源有限。而广袤的农村的地主们极难动员,资本家政权之下,政府的触角根本吸取不到农村的养分。长年苦于社会动员力太弱的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一筹莫展,现在中共如此有效率的动员办法出来,并且成功的搞了好多个根据地,没事还秀一把肌肉,两千五百里长征都死不了,走到哪里活到哪里,国家社会主义几乎就没有适用地域上的限制,有个十天半个月,一通大字报加几次批斗大会,就能最广泛的动员民众集中资源,这赫赫威名,那真是让人叹为观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08:00 +0800 CST  
止。就算是把我扔回那个时代,我这种伪知识分子也得选中共啊。难道还选那个暮气沉沉的国民党不成?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08:00 +0800 CST  
所以我们这么回头一看,在社会动员能力上,中共天生就比国民党要强,就更适应我们这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适应这个被满清抑制了200多年的中华民族。没敌人就制造敌人,没大义就制造大义。地主老财欺压良民,这就是最好的社会动员理由。这个理由一打出来,穷怕了的国人自动就会跟上,上了船之后,才知道接下来的船票,是要用全副身家来买,这时候想下船都来不及了。这个玩法,中共玩得炉火纯青,比纳粹党那套拿犹太人当敌人的玩法要高明得多。犹太人的遭遇现在是人人同情,但是一直到今时今日,中国当年被冤死的地主老财,那可都没能获得一个正确的评价的,那可都还是遭受千人指万人骂的。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10:00 +0800 CST  
以上文章节选自《最后的印钱》,之所以选这篇序言作为本贴开篇,是因为他简洁明快的道出了承载一个政权兴替的决断要素:人心。后面的文章与本帖没多大联系了,各位有兴趣自行百度,余下内容突兀之言甚多,不可尽信,览者自律。


观明吧内,这大明甚得民心哪~!没有错,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往往要守这天下,人心是靠不住的,因为除人心之外,还有样东西叫做人性。人心和人性是两种妙不可言的东西,人心不等于人性,但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说明这两种东西的隶属关系。


把一个人关起来饿上五天,如果他还没死,还能动,这时扔一把刀给他,他可能会割自己的肉吃,无他,人性使然。如果只是饿上两天,就扔一把刀给他,这时他考虑更多的应该是怎样用刀挖条道逃出去才对,这就是人心,面对逆境,永远都在想办法。在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时候,人心是大于并包含人性的,当这种需要越不能被满足之时,人性就会慢慢吞噬人性,古人在描述这两种行为时,使用了“魂”、“魄”二字。


大明之亡,得人心而失人性也,大清之不亡,太了解人性的本质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50:00 +0800 CST  
观大明最后的战争,大家都埋怨崇祯,其实怨不得,因为大明朝最后空有一副壳,实无半点芯;空有满腔热血,只有半截残躯;空有忠肝义胆之雄魂,却无可使之躯魄。大明之亡,身心交瘁,精疲力竭已!


那么,大明之体魄去哪儿了呢?大明国能让百姓生存的东西去哪儿了呢?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19:58:00 +0800 CST  
众人皆知,明末迎来了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虽然这一说法存在极大疑问,但明末确实出现了连续18年的极端气候时期,关内大地少雨多旱,秋冬时间长,春夏时间短,庄稼收成减少,而关外东北之地则更加恶劣。原本明廷主导的女真内战之后,女真人口已经锐减6、7成之多,东北的产出养活剩下的这几十万人根本不成问题,但极端天气的出现让这成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明史》中记载明朝当时让初步统一后的女真增加贡赋,一方面明朝确实缺用度了,另一方面既然投入了总得见到产出吧。可当时努尔哈赤面对的情况是:战争打赢了,却没有战利品——与人的战争结束了,与天的战争才刚开始。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0:22:00 +0800 CST  
形势急转直下,胜利的喜悦马上转为对生存的忧虑,整个大地变为了挨饿的牢房,呆在这儿就是等死!大明的政治精英们不可能察觉不到这种变化,最终明朝答应放弃了供奉,并在满族人开始有组织的劫掠后撤退,大明并不是如吧内诸多高手所言要放弃关外投降退缩,迁回人民这种做法与避难性质无异,留他们在那里迟早也会变为匪患,而关内早已是匪患霏起,内忧重重。然而这种撤退让建州人(*恕我不用“女真”这一称号,建州部他们真不是女真族,海西才是。至于野人女真,还是直接叫野人好了,他们登场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了)看清了自己二等国民的身份,莫说七大恨,就是七十大恨也比不过此时此刻被抛弃之恨,对建州人“等死,死国可乎?”


这时候的建州人相信,关内必然到处是肥美的猎场、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粮食、气候温暖——至少不会冻死、饿死。与明的战争就这么不打照面的开始了,尽管明朝早有准备,但明朝没有预估到它的惨烈程度,就如同上文提到的,西方资本主义无法预估到苏维埃社会主义所爆发出来的这股全民总动员式的巨大能量。


因为后金与明的战争,不是征服之战,而是生存之战。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0:42:00 +0800 CST  
建州人努尔哈赤在进攻海西女真时缴获了女真的玉玺,“顺应天意”继承金国皇位。但这些只是手段,目的和上文中袁世凯称帝一样,都是为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刚刚杀完了女真人的父母兄弟,现在又要他们替你参军卖命,第一你得有个名头,第二你得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名头就是就是“大金国”,实际的东西就是“收复500年前大金国的国土”,在实际点说就是叫上大家跟我抢饭吃去。
而此时的明朝,则出现了社会动员能力崩溃情况,皇帝想办事却叫不到人了。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0:50:00 +0800 CST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抽三哥的故事,战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一个月歼灭10个旅,TG不过随口说了声去德里看大象,前线部队直接逃回首都新德里布防了。胜利是胜利了,不过藏南还是没守住,当然这不怨TG,TG很努力了,不过虽然丢了藏南,可TG把印度的阿克赛钦给啃下来了,这一战略高点拿下,三哥才是真正的永无宁日。
外话归外话,我这儿要说的是,包括万历三大征在内的明朝后期战争都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有战胜、惨胜、大胜,可就是没战果。我们都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发动一场战争的经济投入与政治投入都是异常巨大的,如果连投入的成本都捞不回来,那还打个毛。


连年征战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你还想再加派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耍我呢这是?这就是为什么说明末出现了社会动员能力崩溃情况,而皇帝想办事却叫不到人的原因了,《狼来了》这招可不管用了啊!!!!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1:17:00 +0800 CST  
明末,政府社会公信力一落千丈,加之朝廷内斗异常严重,造成了严峻的政治割裂,此时中央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解放战争末期的常公有得一拼,与之相同的是明军也渐渐变成了运输队长,这更加激发了后金人性的贪婪。


《明史》记载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而明军丢失的军粮不亚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英法的赔款,此时朝内的奏章上尽是”以地事秦“、”抱薪救火“之类的字样。此战之后,侵略大明终于成为了关外全体人一生的梦想,后金的战争机器彻底开动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是后金要考虑的问题,而哈姆雷特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大明要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个干净,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加高尚?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
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
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1:30:00 +0800 CST  
那明末明军又是如何沦为快递员的呢?
这跟三饷征收不顺有极大关系,三饷征收不顺,朝廷拿什么给士兵发工资?


我们知道不发工资导致亡国的案例并不是没有,尤其是文科生最要关照好,况且那时明朝还只有文科生。明军士兵的工资虽然发了,但是越发越少,而军功奖励也是越奖越少,靠打仗出人头地的梦也是越做越小。学过世界史的都知道卢德运动吧,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战争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战局不利之后士兵整齐的把装备堆放在一起,然后逃离战场散伙。这是一种沉默地、无声地抵抗,抗议政府没有满足自己的应有的条件和合理的要求,同时向敌人表明这场战争并非是我的意愿,但我也不可能向你投降。这种场面解放战争中国军这边见得比较多,至于明军有没有,正史中没有记载,但野史中写了不少,对于明吧某些扬言《明史》非正史,野史尽可信的我不知道他们读到此会相信谁。


不过,虽然明末明军的军饷在不断萎缩,但明军的战斗力在跌倒低谷后开始迅速反弹,并不是将军治军有方,也不是士兵待遇提高,而是当时整个中国都在迅速恶化、腐坏,从军已经变成少数能吃饱穿暖的职业了,并且由于这一时期满清日子过得还不错,吃饱穿暖后还大肆筑城兴修宫殿享起乐来了,开始出现明军有组织骚扰抢夺满清钱粮,各种游击战、地道战、破袭战出现,扰得满清好生头疼,无他,人心与人性交换了,攻守之势异也。


而明与满清的交手也就基本结束了,虽然后面也有爆发一些大型会战,但战争性质从带灭族性质的生存战转为了征服战。此时蒙古替代大明成为了满清的心腹大患,南面的朝鲜也不老实,若蒙古朝鲜两面夹击,也够满清喝一壶的。


而我大明虽短暂的告别了外患,可内火却越烧越旺,因为老百姓被另一伙人给动员起来了~!!




(今日完)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1 22:18:00 +0800 CST  
@莲花银角大王
来批评批评。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2 00:29:00 +0800 CST  
@J亘古不变的心
给你举一例子,南京城鼓楼,这是原本的样子,楼下是闹完后的样子。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2 01:12:00 +0800 CST  
@9点零一
回答下你这个问题,当今社会动员靠的是什么?
当今不同国家的社会动员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乌克兰,每天给100美元就可以上街去当炮灰了,此外泰国则要高一些,且得花很长的准备时间才行。


在我们想象中,所谓社会动员便是:“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天下云集响应,王师所至,义旗所指,百姓皆箪食壶浆... ...”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啊!


介绍几种我国当今社会动员的方式,举个栗子:汶川、雅安地震,国家向此地派兵调粮,军中没有不愿意跟从的,争相报名参加救灾,同时社会动员自觉组织力量前往灾区协助救援,同时全天下的善款亦源源不断输往各慈善基金,注意现在才是我要说的关键:其中某慈善基金领了十几亿善款之后迟迟不拨付灾区,网民追逼下才挤出一个亿来,最后好像还是没有拨过去,下文就不得而知了。并不是说它贪污了这笔善款,而是它拿这笔钱去高点投资的话,每年利息都能吃撑它们。


再举个栗子,对高素质人群的动员令。
高素质人群一般是指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我想能在贴吧内发帖评论的基本都可以算作,起码你还会上网。我大TG对这一人群的动员方式,往往采取教育手段,也就是网友常常说的“洗脑”,比如说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教育要“时刻准备着... ...”如此之类的。但是,说实话对于现在干啥都只认钱的TG,他才没瞎B功夫给你洗脑呢,你爱咋咋地,熊孩子玩蛋儿去吧,只要保证关键时刻叫得回来就行了。从当年轰炸大使馆、南海撞击到近年来的反日大游行来看,TG通过教育进行动员的手段是无比成功的,所以现在英、美、法、德都跑来中国教育界取经了,思想工作真心棒啊!


*PS题外话:其中我大美帝算是学得比较透彻的,去年占中不就反攻倒算摆了TG一道么?后来一查,什么学联、教材委员会、校外联什么的大学核心机构背后全是美国人(的基金会),连香港大学的中文教材都是四年前美国人给编的,这美帝鬼爸爸占中动员令一下,这帮二鬼子能不云集响应么??


最后设想下,将来动员的方式将是什么?
个人愚见,将来的社会动员方式将是信息技术,还是举个栗子:灾害预警机构预测到XX地方将会发生一场地震/火山/海啸,便立刻告知政府,政府通知当地电信部门、传媒公司向全市居民用户发送短信息通知,同时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一切传媒也向居民发送紧急动员令,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有序组织疏散,于是乎接下来几个小时内完成了全城百万人口紧急撤退的大动员。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而在这背后,也就是信息的背后是知识在起作用。


从今往后,你想发起一次动员,你必须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真实,必须掌握常人所不具备的信息,必须拥有常人所不能的技能,必须具有与生俱来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以及能天然被大家所信任的眼光。




《培根论人生》中的一句话总结: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就是底牌。




布置个问题给你想想:有朋友被歹人擒困,急电你让你找五十个民工去救她,你准备怎么去找?或者说怎么去动员?

楼主 啊尼斯特  发布于 2015-02-22 12:44:00 +0800 CST  

楼主:啊尼斯特

字数:94784

发表时间:2015-02-22 02: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05:07:17 +0800 CST

评论数:272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