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沿袭明制,用“皇帝(内阁协助)---六部”的管理模式负责处理大清国的政务,另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事,这种机构设置表明,从皇太极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实现军政系统分离(酝酿阶段),但当时并没有完全实现分离,例如多尔衮既是正白旗旗主,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要人员(军权),同时他也是吏部部长(行政权),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清朝要到了康熙年间,军政分离才基本定型。从唐代开始实施的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一直被后世(宋元明清)所继承,奠定了唐宋元明清五朝政治制度的基本形态,虽中间多有调整和改进,但其基本精神没有太大变化(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6 17:49: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3: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8)---第一次夺汗位失败之谜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7:00 +0800 CST  
再来回顾一下,后金第一次汗位争夺战到目前为止,各军事势力排名情况:
第一势力(皇太极势力):皇太极的正白旗(18牛录)、阿敏的镶蓝旗(33牛录)以及莽古尔泰的正蓝旗(21牛录),以皇太极为核心和候选人,共72牛录;
第二势力(阿巴亥四母子):阿济格的镶黄旗(20牛录)和多铎的正黄旗(45牛录),其中阿巴亥是核心,阿济格是候选人,共65牛录;
第三势力(代善父子):代善的正红旗(25牛录)和代善长子岳托的镶红旗(26牛录),以代善为核心和候选人,共51牛录。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7:00 +0800 CST  
此时皇太极势力以控制三旗(72牛录)在人数上稍占上风,而阿巴亥四母子的两黄旗虽然只有65牛录,但战斗力强悍,并不是完全处于下峰。此时的皇太极势力和阿巴亥四母子集团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伯仲,竟然相持不下,分不出胜负。因此,作为第三方势力存在的代善(两红旗)就成了整场比赛胜负的关键人物,这一节的重要介绍对象就是代善: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7:00 +0800 CST  
1、因虐子事件而被废太子之位:努尔哈赤曾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大儿子褚英身上,很早就立褚英做太子,然而弟弟舒尔哈齐和大儿子褚英的相继背叛,让努尔哈赤在立太子问题上更加谨慎,更看重接班人“德”的问题。褚英死后,二儿子代善曾一度被立为太子,代善前妻给代善生了大儿子岳托和二儿子硕托。随后代善另结新欢,娶了年轻貌美的第二任老婆,也替代善生了不少儿女,后母对岳托、硕托(前妻儿子)并不好,还经常在代善面前说岳托、硕托的坏话,挑拨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代善夫妇经常虐待岳托、硕托兄弟,硕托忍受不了父母的虐待而离家出走,虽然最后硕托安然无恙回到家中,但这件事引起了努尔哈赤的注意,努尔哈赤开始暗中调查代善的虐子事件,当努尔哈赤得知代善在后妻的教唆下经常虐待前妻儿子时,努尔哈赤废了代善太子之位,并且对代善进行了严厉批评。代善为了重新获得父亲的信任,亲手杀了自己的后妻,向努尔哈赤请罪,努尔哈赤继续让代善身居“四大贝勒”之首,手握大权,但从此以后再没有为代善恢复太子之位。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7:00 +0800 CST  
2、因与阿巴亥纠缠不清的关系再次失去努尔哈赤的信任:努尔哈赤和阿巴亥之间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型,其实努尔哈赤在晚年就开始为阿巴亥四母子做打算,他的意思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将阿巴亥四母子托付给代善(要代善娶阿巴亥),少数民族不像汉人,汉人有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很少做这种违背伦常的事情,但少数民族经常发生父亲死后儿子娶后母、哥哥死后弟弟娶大嫂的事情,所以,努尔哈赤才会有把阿巴亥托付给代善的想法。然而这种想法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等努尔哈赤去世之后才能实行。但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生前就急着找新靠山(代善),结果惹怒了努尔哈赤,阿巴亥和代善同时受罚,代善再一次失去努尔哈赤信任,并从此埋怨阿巴亥(代善与阿巴亥有矛盾)。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8:00 +0800 CST  
人物基本情况就介绍到这里,回归正题,现在排在代善面前有三个选择:继续竞选、支持皇太极、支持阿济格。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8:00 +0800 CST  
继续竞选已经走不通:代善原本就被努尔哈赤立为太子,但由于代善屡屡行为不慎,最终还是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在这场汗位争夺战中,代善的综合实力很强,非常有竞争力,即使不依靠父亲,代善此时靠自己依然有继位的可能。但随着阿敏、莽古尔泰倒向皇太极一方后,代善反而成了最弱的第三势力,此时皇太极和阿济格势力已成,代善当大汗的胜算已经不高,继续竞选下去对代善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转投皇太极或者阿济格获得的利益更大。所以,代善也选择退出竞选,但到底是支持皇太极阵型还是阿巴亥阵型,代善一时之间也陷入了沉思,犹豫不决。另一方面,皇太极和阿巴亥都知道代善的重要性,都想代善站在自己的一方,他们都向代善提出了极为诱人的条件,希望以此拉拢代善。现在来看看阿巴亥和皇太极给代善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8:00 +0800 CST  
1、皇太极的条件:“二哥,如果我当了大汗,我会继续保持四大贝勒轮值制度,让我们四大贝勒轮流掌管国家政权,并让你的两红旗扩充人数,巩固和加强你的势力,保证你现在获得的所有利益有任何变化(不会受到剥削和扣减),并且保证你在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具有最崇高的家族族长地位,让你继续位高权重、德高望重。二哥,我们四兄弟(四大贝勒)出生入死那么多年,难道我们的情谊还比不上一个女人和三个幼童吗?二哥,您过来我这边吧!”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8:00 +0800 CST  
我的理性分析:其实皇太极是个聪明人,在努尔哈赤后期,后金国的行政权和军事权(军政大权)基本掌握在四大贝勒手上,让四大贝勒把后金的最高权力给瓜分了。但如果阿巴亥母子上台,极有可能把四大贝勒排挤出权力中心,重新起用自己的心腹去掌权,那么,四大贝勒的既得利益就会被阿巴亥母子没收(利益受损),这也是四大贝勒绝对不支持阿巴亥母子上台的关键原因(触动四大贝勒最根本的利益)。而皇太极也很清楚,阿敏和莽古尔泰之所以支持自己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太极能保证在他当大汗以后,能维持四大贝勒共同分享后金军政大权的局面不变化,这实则上是由于皇太极军事实力最弱,他为了当大汗而不得不对阿敏、莽古尔泰、代善做出暂时的让步(确保四大贝勒的既得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害,进而获得阿敏等人支持)。因此,皇太极能给代善开出的最高条件是,后金的最高权力一分为四,四大贝勒各占四分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8:00 +0800 CST  
2、阿巴亥的条件:“大贝勒,如果我儿子阿济格当了大汗,我将会用您(代善)来辅政(做辅政大臣),我把后金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您(代善),连我(阿巴亥)也是您的,到时候让您(代善)一人独揽大权,权倾天下,何等威风。大贝勒,难道您就忍心抛弃我们四个孤儿寡母吗?我们很需要您,您过来我们这边吧!”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9:00 +0800 CST  
我的理性分析:努尔哈赤年代,八旗战斗力是按照黄、红、蓝、白从高到低排列的,如果拥有两黄旗的阿巴亥母子集团和拥有两红旗的代善联合,就等于是强强联合,皇太极势力根本没办法同时对付两黄旗和两红旗,那么,阿巴亥母子将会以绝对军事优势胜出。另一方面,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生前并没有插足后金的军政两界,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幼子更由于年纪太轻,基本没有打仗、治国等经验,阿巴亥四母子在后金军政两界是属于毫无势力、经验不足、根基不稳的类型,即使他们成功夺得大汗宝座,也需要寻找一个在后金政坛上有根基、有威望、有势力、有能力的人出来辅政,辅助幼子当大汗,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代善。代善辅政的构想,这不仅仅是阿巴亥的个人想法,也是努尔哈赤生前的想法:“阿济格继位大汗,代善辅政,把后金全部军政大权和阿巴亥四母子全部托付给代善(很多有关后金的历史著作均提到了努尔哈赤这一构想)”。这种做法的实则就是打破努尔哈赤晚年的四大贝勒轮值制度,把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排除出权力中心(严重损害阿敏他们三人的既得利益),让代善一人独揽大权,辅助幼子登基。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9:00 +0800 CST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是后金最高权力一分为四,代善占四分之一;而阿巴亥开出的条件是,所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代善,让代善一人独揽大权。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阿巴亥开出的条件更吸引,对代善更有利,从利益最大化这个角度出发,代善应该选择阿巴亥集团才对的,为何最后代善会选择皇太极呢?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49:00 +0800 CST  
第八节后记今天补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06:51: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八节)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4:00 +0800 CST  
第八节的主角是掌握两红旗的代善,正当皇太极势力(72牛录)与阿巴亥四母子集团(65牛录)斗得难分难解、不相伯仲之时,作为第三方势力的代善就成了整场汗位争夺战胜负的关键,代善及其统帅的两红旗倒向阿巴亥集团,则阿巴亥胜,倒向皇太极集团,则皇太极胜,正因为代善的选择决定了整场汗位争夺战的胜负,因此皇太极和阿巴亥为了拉拢代善都开出了“高价”条件,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代善又该如何选择呢?从上几节的后记中,我已经基本把秦到清的皇权与相权反复斗争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交代了一遍,为什么我要把这个作为重点去介绍呢?原因有两个方面: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4:00 +0800 CST  
第一方面(介绍皇权与相权斗争的意义):我套用孙皓晖老师的优秀著作《大秦帝国》里面商鞅说过的一句话---“天下人生而好利,因此,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就会有财货、土地、权力之争”,进一步来说,利益越大争斗越激烈,皇太极、多尔衮等人都是处于金字塔顶层的人,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权力、地位、名誉、财货、美女等),他们的一生注定要在无尽的斗争中度过,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4:00 +0800 CST  
1、努尔哈赤时期,有努尔哈赤与四大贝勒之间的争斗;
2、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有四大贝勒集团与阿巴亥四母子集团的争斗;
3、皇太极统治时期,有大汗集团(皇太极为首)与三大贝勒集团的争斗;
4、第二次帝位争夺战中,有多尔衮集团与豪格集团的争斗;
5、顺治统治时期,有顺治、孝庄母子集团与多尔衮集团的争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4:00 +0800 CST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都是在无尽的权力斗争中,不断向前进步。因此,要真正读懂多尔衮的一生还得懂一些权谋学,而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权力斗争的集中体现,是权谋学的精华所在,从中可以体会到各式各样的权谋手法,进而形成一定的权谋观,这样就更容易设身处地去体会多尔衮、皇太极等人的处境、意图、手段等。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5: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