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第二方面(介绍历朝历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意义):皇太极作为大清国第二位皇帝,其知名度远不如努尔哈赤、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甚至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的功绩远远在皇太极之上,觉得皇太极时期对大清国并没有多大建树,那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功绩大多数以外在的形式存在(军事),攻城略地,扩展版图,这些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皇太极的功绩大多数以内在的形式存在(政治),改革国政,实现社会转型,为清兵入关积聚力量等,这些都是潜移默化,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沉淀和积聚,其做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因此,只有真正了解过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懂得政治机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人,才能准确地理解到皇太极在大清国发展道路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转型和积聚力量的问题上,居功甚伟)。皇太极继位大汗后,正是后金国急剧变化、急剧转型的重要战略期,这个时期非常考验掌舵人的眼光和能力,有人会问皇太极是如何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转型的呢?在这里我用大清国的经济转型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明末的东北地区,气候严寒,人口稀少,大部分土地尚没有被开发,当时的情况让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当地人只能养一些马、羊、鹿等耐寒动物来解决温饱(生存),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国就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皇太极进行政治改革,在制度上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并给予农业者相应的奖励,在利益驱使和国家强制力的双重保障下,土地被大量开垦为农田,大部分畜牧业主转行做农民和地主,其结果是畜牧业主越来越少,农民和地主越来越多,农业逐步取代了畜牧业,最终大清国变成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实现了经济转型。上述例子说明了一个政治运行规则,皇太极运用政治改革对大清国各个领域的制度实现除旧布新,在新制度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让经济、政权组织形式、文化、管理、军事等各个领域舍弃了旧面貌,换上了新面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制度的革新是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此,学习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演变,有利于更深刻地去分析与体会---这场影响大清国运的大变革。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5:00 +0800 CST  
元朝和清朝治国能力的对比。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并曾统治全国的政权,但元朝(蒙古政权)统治中原大地仅仅97年(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1368年明军攻入元朝首都---北京为止),而清朝(满族政权)统治中原大地长达268年(从1644年多尔衮率清兵入关、统治全国开始,到1912年清宣统帝退位为止)。汉族政权首先维护的是汉族利益,蒙古政权首先维护的蒙古族利益,满族政权首先维护的是满族利益,这就跟你犯了错,你的家人会第一时间维护你的道理一样,因此,哲学上才会有这个观点---“你属于什么阶层就会自觉地维护本阶层的利益,因为本阶层得益了,你才会跟着得益”,这点本身是无可厚非。但元朝把这点(蒙古政权就维护蒙古人利益,蒙古人最大)表面化、口号化,而清朝把这点(满族政权首先维护的是满族利益)明于心里、藏于心里,元清治国水平高下立见。我认为,元朝是一个典型的“会马上打天下,不会下马治天下”的政权,清朝才是一个真正文武双修的少数民族政权。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5:00 +0800 CST  
为了清晰地说明问题,我先介绍一个故事:十年以后来了一场同学大聚会,摆了三围酒席,主持人说:“各位同学,今天同学聚会,大家随便坐,不分彼此”。于是,同学们便在和谐的环境里吃完了这顿饭,这是第一种版本;现在我们来换一种版本,主持人开场白是这么说:“同学们,今天同学聚会,大家按我的安排入座,收入5000元以下坐第三围,收入5000至1万之间坐第二围,收入1万以上坐主围”。这不是明显的“拜富压贫”吗?一个同学会非要给他们按收入分层次,这不是要激发内部矛盾吗?其结果会导致收入低的群体和收入高的群体爆发矛盾和冲突,让聚会变得不和谐,还让很多人反感,今后若再举办同学聚会,去的人会越来越少(众叛亲离),这就是第二种版本,也是元朝治国的做法。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6:00 +0800 CST  
元朝把种族分成四等: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北方汉人、四等人南方汉人,元朝把“蒙古政权首先维护的是蒙古人利益、蒙古人最大”等思想口语化、制度化、表面化,其结果是进一步激发种族之间的矛盾;其次,元朝按职业把人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把阶级分层明面化、制度化,实则是进一步激发阶级矛盾。元朝这种做法和上述同学聚会案例中(第二个版本)的做法无异,都在极力激发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最后引起其他种族和阶层的强烈反抗,直至灭亡。一个不懂得尊重其他民族、其他阶层的政权,最后一定会被其他人所遗弃,在众叛亲离下走向灭亡;而一个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政权,它一定没有向其他人学习,进而改进自己的欲望,最终在故步自封下被历史潮流所淘汰,所以元朝才会在统治中原大地不到100年间就退回去了。不仅仅是元朝,即使是清朝开国太祖努尔哈赤及其重臣(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有着盲目自大、激发种族矛盾等思想,直至皇太极继位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清朝确实是从皇太极开始,逐步掌握了治国的手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同样的问题上,清朝是如何做的。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6:00 +0800 CST  
清朝是非常清楚自己是满族政权,首先维护的是满族的利益(满族最大),但是清朝把这个道理藏于心中,对外宣称的口号是“满蒙一家”、“满汉一家”,可见,清朝是在极力地缓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努力地避免冲突,这就是清朝比元朝在种族问题上高明的地方。清朝统治者很明白,满族人口少,单靠满族一家无法治理如此辽阔的国土和统治数以亿计的人口,因此,满族必须团结其他种族,依靠其他种族一起去治理国家,尤其是人口最多的汉族和战斗力最强悍的蒙古族。因此,清朝从皇太极统治开始,就开始实现满、汉、蒙三位一体,清朝的八旗制度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满族八旗、汉族八旗、蒙古八旗(充分体现了满汉蒙三位一体),56个民族里面只有这三个种族拥有八旗。满族政权利用各种措施积极拉拢汉、蒙两族来协助满族治理全国,进而维护满族的利益和统治,尽管清朝提出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并非真的平等(始终以满族为尊),但是这种手法确实在收买人心、拉拢种族、维护稳定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元朝不断强调蒙古族优越于其他种族,不断制造种族之间的矛盾;而清朝不断强调满汉蒙一家,极力避免种族之间的冲突,甚至把蒙、汉两族拉拢到自己阵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维持了社会稳定和谐,所以清朝就统治了中原长达268年,这就是治国水平的差距。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6:00 +0800 CST  
为了拉拢蒙古,皇太极五个老婆全是蒙古人(包括五老婆庄妃,后来的孝庄太后,也是蒙古人),而且清朝自皇太极以后的每一任皇帝,都要学习满、蒙、汉三种语言,清朝皇帝的遗书都分别写有满、蒙、汉三种版本的文字,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彰显清朝是一个积极支持民族平等并且团结大部分种族的政权,这些都是蒙古人学不来的。说起这个,想起了一个有趣事情,民间曾有流传,当年康熙帝在遗诏上本来是写“传位十四子”,结果康熙帝的第四子胤禛把遗诏中的“十”字改成“于”字,遗诏内容就变成“传位于四子”,于是第四子胤禛继位,成了雍正皇帝。但这种事根本是胡编乱造,因为清朝皇帝的遗诏有汉文、满文、蒙文三个版本,纵使雍正帝改得了汉文版本,但他改不了满文和蒙文版本,这种具有三种文字的遗诏是很难做手脚的,因此,康熙帝传位给雍正帝确实是出自于真心(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7 20:06: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1: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9)---第一次夺汗位失败之谜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3:00 +0800 CST  
两红旗(51牛录)势力成了整场汗位争夺战的关键,为了争取代善进而夺得汗位,皇太极势力和阿巴亥四母子集团都对代善开出了高价条件:皇太极一方承诺把最高权力一分为四,由四大贝勒共同分享,实则就是继续保持努尔哈赤晚年的四大贝勒轮流执政局面不变动,进而保护四大贝勒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进而获得四大贝勒支持,击败对手;而阿巴亥承诺幼子继位后,由代善辅政,所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代善,让代善独揽后金大权,实则是阿巴亥打破努尔哈赤晚年的四大贝勒轮值制度,把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排除出权力中心(损害他们三人最根本的利益),只用代善一人专政,进而拉拢代善集团的加入。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阿巴亥给出的条件利益更高,但为什么代善最终选择了皇太极呢?代善选择皇太极而不选择阿巴亥的原因: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4:00 +0800 CST  
原因1:讲感情代善更倾向于皇太极一方。四大贝勒年纪相近,而代善更是从小看着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他们长大,加上四大贝勒经常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彼此熟悉,感情自然深厚。而代善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幼子并没有多少感情,此时三幼子里面最大的阿济格才21岁,而代善已经43岁,代善和三幼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沟”,并且彼此不熟悉,在情感上代善更倾向于皇太极。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4:00 +0800 CST  
原因2:代善与阿巴亥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促使代善倾向于皇太极一方。前文已经多次叙述,早年代善与阿巴亥的暧昧关系引起了努尔哈赤的醋意,使阿巴亥和代善都受到了努尔哈赤的严厉处罚,这件事在后金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过后,代善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内心上是埋怨阿巴亥,并从此少接触阿巴亥(避之则吉)。因此,如果此时的代善选择辅助阿巴亥母子,那么,后金的人则更加相信他们当年背着努尔哈赤行暧昧之事,代善作为家族的大哥哥(长者),德高望重,如果因为阿巴亥而让他名声继续受损,代善是一万个不愿意(毕竟德高望重的人都特别要面子)。正因为代善与阿巴亥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促成代善选择皇太极。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5:00 +0800 CST  
原因3: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选择皇太极更有保证。上面说感情、说矛盾等理由,都是虚的,我们来说一点更实际的东西---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表面上看,阿巴亥提出的条件是让代善独揽大权,皇太极的条件是把权力一分为四,代善占四分之一(四大贝勒共享权力),看上去是阿巴亥的条件更有利(那是表面的)。然而再往深一层想,阿巴亥母子由于在后金政坛毫无势力、根基不稳,一开始或者需要借助代善的力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阿巴亥母子利用代善站稳脚跟,巩固了自己的势力以后,极有可能把代善踢出权力中心,再找自己的心腹掌权,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阿巴亥的两黄旗要远远强于代善的两红旗,到时候阿巴亥要出尔反尔,代善也无可奈何(阿巴亥母子军事实力更强);而皇太极不同,尽管皇太极开出的条件比阿巴亥的要低,但皇太极弱,即使以后皇太极当大汗后,想来一个出尔反尔,代善完全可以用两红旗的军事实力让皇太极屈服(不敢反抗),钳制和挟持皇太极,让他做个傀儡大汗。简单来说,阿巴亥军事实力强,代善控制不了,而皇太极军事实力弱,代善能控制,从这个层面来说,选择皇太极更能保证代善自身的利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5:00 +0800 CST  
原因4:从大局出发,更应该选择皇太极。后金国自努尔哈赤时期建立,立国只有短短十几年,此时,后金外有明朝、蒙古、朝鲜等敌对势力,内有人心不稳、制度不明、常有动荡等困局。在这内忧外患之际,选择能文能武、成熟冷静的皇太极当大汗,确实比较适合,比起三个幼子,代善相信皇太极更有能力带领后金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局。代善是整个家族的族长(长者),这种地位决定了代善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顾及后金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代善的大儿子岳托和三儿子萨哈璘也是极力支持皇太极继位,这也坚定了代善选择皇太极的决心。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5:00 +0800 CST  
代善父子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深思熟虑后,代善决定支持皇太极继位,此时的军事形势再度变化: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6:00 +0800 CST  
1、第一势力(皇太极势力):皇太极的正白旗(18牛录)、代善父子两红旗(51牛录)、阿敏的镶蓝旗(33牛录)、莽古尔泰的正蓝旗(21牛录),以皇太极为核心和候选人,共123牛录;
2、第二势力(阿巴亥四母子):阿济格的镶黄旗(20牛录)和多铎的正黄旗(45牛录),以阿巴亥为核心,阿济格是候选人,共65牛录。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6:00 +0800 CST  
此时,皇太极势力以掌握5支旗(共123牛录)取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彻底击败了阿巴亥四母子集团,荣登了大汗宝座。至此,后金国第一次汗位争夺战已经进入尾声部分:一开始四大贝勒并不齐心,阿巴亥四母子的两黄旗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四大贝勒任意一人都不是阿巴亥母子的对手,但正因为阿巴亥母子军事实力太强,严重威胁到四大贝勒的地位和利益,最终迫使四大贝勒走向联合,联合后的四大贝勒在军事上的优势远远超过阿巴亥集团,最终成功击败阿巴亥母子,让皇太极坐上了大汗宝座。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6:00 +0800 CST  
然而对于失败者阿巴亥母子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比赛结束呢?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场由胜利者(四大贝勒)做主导,对失败者(阿巴亥四母子)进行的最后审判开始了,到底接下来等待着阿巴亥四母子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6:00 +0800 CST  
第九节后记今天补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07:29: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九节)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19:26:00 +0800 CST  
第九节里面,第一次汗位争夺战的胜负终于揭晓了,代善最终选择了皇太极(正确来说,是历史选择了皇太极,这说明了当时大清国运未衰,才出了皇太极这么一个治国奇才去领导大清,把大清引上了封建化、汉族化的正确轨道),那么代善这个选择到底是错还是对呢?我认为这问题要分两个角度去看:从代善个人利益的角度,代善是选错了,皇太极当大汗之后,因其军事实力最弱,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联合起来,对其实施军事威胁和政治压迫,让皇太极当了一个“傀儡大汗”,渐渐地,皇太极和三大贝勒由原来的联合最终走向了敌对。其后,皇太极联合多尔衮进行反击,对三大贝勒疯狂报复,结果阿敏囚禁、莽古尔泰削爵、代善被皇太极打压得从此深居简出、不问政事。因此,从代善个人利益上看,代善低估了皇太极的实力,错误地选择了一个强劲对手做大汗,最终,代善不仅不能用军事实力控制住皇太极,反而被皇太极用权谋手段踢出决策层(权力中心),我想代善一定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另一方面,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代善无疑是选对人了。皇太极上台后,虚心向明朝学习各种先进制度、文化,革新国政,实现后金国的社会转型,为清兵入关积聚力量。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18 19:40: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