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一个数学问题

从e的结构可以了解到,它的“无理性”,正好是为了兼容每一个整数“有理性”而出现的。tao的结构也是如此。


这些数之所以“完美”,不是因为它们纯粹,反而是因为它们杂合:正如白光并不是一种单色光,而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存在性的有限性决定了对于特定观察者,整数总有极限,那么在这个极限之外的“完美”,就无法实现或者验证了。从这个角度上理解,决定事物有多么完美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观察者观察能力的极限。


若所观之物的“完美程度”可以超越任何观察者的观察能力的极限,那么这个所观之物才是真正完美的。
然而,正如无穷数量无法用计数的方式来获得,这个完美,恐怕也只能是一个概念而已。


但是,若你放弃计数呢?或者你不再追求完美呢?那么实际上,多小的数都很大,因为此时大小已经失去了意义;
多不完美的存在都很完美,因为此时完美的意义也不重要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6 23:36:00 +0800 CST  
e,π,i,0,还有-1,可以说,都说清楚了(也许π的解释还要加强一些)。


如果上帝真的做了什么,那么他做的,就是设计了人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人就用这样的功能来了解世界,当然也包括自己。


人本身的有限性,必定发展为理解一切的有限性,以及理解到的一切皆为有限性的体现的结果。


但不要因此而悲观:意识到这些有限性,正是真正从有限走向无限的开始。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6 23:41:00 +0800 CST  
想说明白一件事,往往要比看上去难得多:对π的解释,必须加强,不然真的会让人一头雾水。


现在,根据
tao=(2i+1)/(i+1)

的表达式,我们得到了一个比2略微小一点的tao。
这个tao显然不是π,也不是1.57左右的那个π/2.
严格来写,
tao = (2i+1)/(i+1) = (2i+2-1)/(i+1) = (2i+2)/(i+1) - 1/(i+1) = 2(i+1)/(i+1) - 1/(i+1) = 2 - 1/(i+1)
其中i+1,也就是周期,或者就是那个所谓的“无穷大”(因为它已经超过了观察者能够承受的极限,也就是i)。它的倒数,显然也跌出了网孔,也就是0(不是从头开始的意思,而是没有影响的 意思)。
所以,从效果上来说,完全可以认为
tao = 2


这个tao就是上面那个奇怪的表达式中,空括号里面应当写的东西。



至于你愿意写2还是愿意写(2i+1)/(i+1)亦或是写2-1/(i+1),其实都一样。
这个括号里面的tao,显然不是最左边的τ,或者说π/2.


那么,从这个tao,到那个τ,经过了什么样的过程,要得到的又是什么结果呢?


虽然应当避免使用几何概念,因为这是导出几何概念的地方,使用几何概念导出几何概念,无异于循环论证。
但是,使用几何概念更容易让人理解,这个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用几何的方式,来解释这个过程到底要干什么。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4:46:00 +0800 CST  
考虑一个规则的二维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生命),和一个二维观察者。


二维物体和二维观察者都处于同样一个二维空间,这样要求是为了避免两个二维空间导出三维的结构来。


对于它们而言,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只有一个平面。有限也好,无限也好,都没有别的平面,以至于它们都无法认为它们生活在平面里面(没有比较,也没法区分,所以也不能定义)。


那么二维观察者,看到的规则的二维物体,是什么样的呢?


二维观察者无论如何也无法观察到真正的二维的景象,因为那需要超出二维世界之外,而这是它无法做到的。它若观察一个二维物体,它只能得到一维的结果。也就是说,不管另一个二维物体是什么样的,二维观察者最终只能观察到一条线(假设只有一只眼睛)。正如三维生命,比如人,能观察到的其它物体,也只能是面而已,人是通过双眼看到的两个画面进行内部的综合处理之后,才构建了所观之物的三维模型。


当然二维观察者如果用两只眼睛或者更多眼睛,也有可能构造二维的所观之物的二维图像。但正如三维观察者即便建立了模型,那个模型也不必然和真实情况一致,二维观察者也会面临一样的问题。为了简化,我们要求二维观察者只有一只眼睛。


所观之物,若是生命,它有运动的能力。在二维空间,可以进行的运动,比如平移,缩放,或者旋转,它都可以去做。现在我们不考虑平移和缩放,只考虑旋转的情况。


这里所谓规则的二维物体,我们使用的其实仍然是三维视角的定义:比如正方形的二维物体,我们在三维世界观察到的二维世界的正方形,和在二维世界的观察者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么二维观察者观察到的正方形的生命,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生命要尽可能的展现它自己,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某个中心进行旋转(比如正方形的中心),这时候二维观察者将会观察到一条长度不变变化的线。先边长,后变短,再反复,长度的变化具有以2为周期的周期性。最长的时候长度达到最短的长度的大约根号2倍。


如果是等边三角形的生命呢?同样绕着其中心旋转,二维观察者将会看到先变大,再变小,长度变化具有以3为周期的周期性,最长的时候长度达到最短时候长度的2/Sqrt(3)倍。


虽然二维观察者最终也没法得到三维的景象,但是这些特征使得二维观察者可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命,能够意识到它们具有不同的二维形状。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5:02:00 +0800 CST  
有了上面的这些准备,你可能立即会想到一个特例:
这个二维生命无论怎么旋转,对于二维观察者而言,都是一条长度一定的直线,就像根本没有旋转过一样。


而这个二维生命,你知道,它就是圆形的。


我们从打拍子,画表格出发,导出了所谓的维数,以及维数提升的方法。这些确实都不是几何概念。但正如可以画出那个表格,可以在表格上选择行走的方式,那么这些非几何的概念和几何概念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到,并不是很远。


当我们得到tao,说它只是比2稍微小了一丁点(这个大小就是0)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用打拍子的表格,画了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离散的正方形。上下两个边的长度为6,左右两个边的长度为5。相邻边的长度都不一样,怎么能是正方形呢?如果你考虑最右边,本质上都是空拍,是没有发生的事件的记录,是不产生影响的,那么它就是一个5乘以5的正方形了。


我们要的是圆,或者说,为了将就τ,我们至少要一个圆的四分之一。现在我们手里只有一个正方形,而且还是由点构成的离散的正方形。如果我们能够用想出一个办法,把这个正方形按照某种递归的原则,变成另一种形式,不管它是什么,它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圆(至少是它的四分之一),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当然,它也是从τ的展开式分析得到的,我们只是顺着原路走回去而已。




二维观察者观察一个圆形的生命,而我们知道,并没有这种东西(还没发明出来)。那么二维观察者要观察到何种景象,才能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呢?


最根本来说,就是旋转不变性:不管它怎么转,对于二维观察者来说,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这个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一遍是X构成的实拍的序列,一边是O构成的空拍的序列。
哪怕只是稍微转动一点,实拍和空拍就会同时显现在观察者的眼里:空拍就是没有的拍子,这时候只有实拍能被观察到,虽然实拍和空拍的总和为11(i=5),它们都被观察,但是空拍又观察不到,所以剩下的就不可能是11。
也就是说,只要实拍和空拍混合出现,观察者观察到的长度就比11要小。最小到什么程度?最小到1的程度,
也就是只有一个实拍被观察到了。


这个结果,对于二维观察者而言,绝对不可能认为所观之物是一个“圆的东西”,因为它没有保证旋转不变性。
它更像是一条线段旋转的效果。


所以这个tao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圆,而是极限情况下,升维过程要走过的路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5:17:00 +0800 CST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二维观察者,认为这个生命是一个“圆”(或者它的四分之一)呢?


我们选择一个特定的位置,让二维观察者来观察:我们选择这个位置,二维观察着额同时可以得到实拍和空拍的信息,而且让二者的数量相等。虽然空拍看不见,但是二维观察者通过了解实拍有多少,也可以猜测空拍具有基本上相等的数量。


说基本上相等,是因为确实不能相等。
在i的极限前提下,最外面一层就已经不相等了。实拍的数量是5,空拍是6。


注意:上面的图得纠正一下,少画了一行,应该是6行6列,这样就满足11的要求了。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现实的情况是,在走过L形的路径过程中,空拍和实拍的总和总是奇数,空拍总比实拍多一个。
所以如果最外层的长度为tao=2,或者说2个单位(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周期,就是5+1=6),那么
实拍所占的比例,总是比一半小一点,空拍则是比一半多一点: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5:29:00 +0800 CST  
但只让观察者观察到这一半少一点的实拍,是不可能构成“圆”的印象的。
所以圆形生命要改变自身的节拍排布方式: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X X X X X 0
0 0 0 0 0 0
X X X X X 0


它把自己的实拍和空拍的排列位置做一下交换,和就是横着和竖着交换也一下,在更小的一圈上,把原来的空拍的位置填上实拍,把原来的实拍位置填上空拍。就得到了上面的图形。


这样一来,至少从外面看,若把交换前后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生命就至少有“实拍填充的边界”了。



这一层上,实拍和空拍一共9个,实拍4个,空拍5个。

去掉最外层(右边和下边),得到如下图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 0 0 0 0


可以看出,这时候原来是实拍,现在却是空拍填充的那一部分,并不能被当做边界,因为那里确实是空的。


所以还得再交换一次,把空的部分填实。
这就得到如下图形:


X X X 0 X
X X X 0 X
X X X 0 X
X X X 0 X
0 0 0 0 0


同理,去掉最外一层,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同样的问题继续出现,继续解决:


X X X 0
X X X 0
0 0 0 0
X X X 0

去掉最外一层
X X X
X X X
0 0 0

再继续
X 0 X
X 0 X
0 0 0

去掉最外一层:


X 0
X 0



最后一次处理:


0 0
X 0



上面画出的这个过程,就是这个二维生命,试着用交换节拍排列顺序的方式,来体现自己 的过程,目的是让二维观察者,可以认为,它是“圆”的:意思是,若这个过程在瞬间发生,二维观察者将一定会看到无论实拍的那一部分还是空拍的那一部分,都是实的,无论观察者所站的视角有多么偏斜(范围在四分之一周角之内)。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5:47:00 +0800 CST  
0 0 X 0 X 0
X 0 X 0 X 0
0 0 0 0 X 0
X X X 0 X 0
0 0 0 0 0 0
X X X X X 0


不去掉外面一圈,而是把整个过程画在一张图上,就是上面的结果。


然后,去掉所有的0,也就是空拍(因为不起作用),就得到如下结果: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再去掉那些从外向内看,被盖住的X,就得到如下结果:


A X
X
X
X

X X X X X



确实,这一点都不“圆”。但是这个逻辑,保证了在每一个可能的n上,实拍都包住了中心(A)。
你可能会说,倒数第二行上有缺口,使得整体未能实现目标。


也确实如此。但造成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而如果问这个缺口到底有多大,你就可以放心了。
因为它的大小,正好是1/(i+1),也就是0,漏出到网口之外的0。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5:57:00 +0800 CST  
更正一下:
0 0
X 0
这个结果并不正确。


实际上
X 0
X 0
形式,要求它里面的那一圈,实拍和空拍要交换。而里面的那一圈,去掉右边两个空拍和下面一个实拍,就剩下一个实拍了。
X



而它就是
τ = 1+(1/3)(...)


等号右边的第一个1。后面所有括号里面的1+,都是比例变换的意思,除了这个1之外。


具体来说,我们还是回到2的展开式:


2= 1 + 0.5 * 2 = 1+ 0.5 * (1+ 0.5 *2) =1+ 0.5*(1+0.5*(1+0.5*2)) = 1+0.5*(1+0.5*(1+0.5*(1+0.5*(...))))


我们把一个周期的长度当做单位1来理解(其实就是半径为1),那么最外层,也就是极限i的那个层次上,L型路径的长度为2。


这个长度中,只有实拍是真正的长度,它是2的一半,还小一点,也就是n/(2n+1)*2。
这个实拍,在去掉了最外层之后就变成了次外层空拍的长度,而次外层的周期长度,仍然是1。
因为此时次外层空拍和实拍的横纵关系已经交换,所以使用周期长度加上次外层空拍长度,
得到的确实就是次外层的相对长度(相对于最外层的2而言)。而这个相对长度,再乘以
一半小一点的比率,求得次次外层的实拍长度。再加上次次外层的周期长度……


就是这样,从最外层,一直计算到最内层。得到的结果,就是最内层,相对于最外层的路径长度。
最外层路径长度为2,最内层的相对长度,用1为单位计算的结果就是1.57左右的那个值。


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们并不用关心i到底有多大,正如,一个角的大小,和构成角的线段长度没有关系。
只要i可以足够大,或者说,我们把一条线段可以分得足够细,那么线段之间构成的角度,就可以认为
是最内层的那个相对长度,因为此时,半径和半径已经相互约去了,或者说,周期的大小不重要,
因为被约去了。


而这时候,就多了一种度量方式:先前你可以度量一个长度,用重复次数的方式。现在你可以度量另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是从一个维数,升到它的下一个维数的过程中,保持旋转不变性的前提下需要的实拍数量和周期
大小的比例关系。这个关系大约就是1.57比1。


是什么意思?
二维观察者看着那个二维生命,似乎什么变化都没有,它的投影值只是一条线段。但它实际上发生了维数的提升。
而为了保持这种不变的假象,它使用了维数交换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实拍总量的要求,是周期长度的约1.57倍。



或者说,它能够以这种方式,提供这么多的实拍给观察者看,观察者就可以认为它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过。


这就是转过90度,或者对应弧度为π/2的含义。


而如果二维生命以此种方式,提供约6.28倍周期的实拍总量,它连续提升四个维数的过程,原则上来说,对于二维观察者而言,也一样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有趣的是,它此时已经不是这个位面上的二维生命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是这个二维生命,平白无故的消失了。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6:25:00 +0800 CST  
维数差异就是角度的本质。维数提升(相对提升,也包括相对下降)就是转动的本质。


既然如此,那么宇宙之中,无穷无尽的物质结构都在旋转之中,也就是它们都在维数(或者密度)提升的过程里面,可是,谁也没看到某个东西平白无故就消失了啊?


而这个问题,只有一个解答:就像是,一切震动的密度必须提升,否则震动就会因为其它震动的密度提升,而相对的减小存在的可能性;完全一样的理由:所有一切都在提升过程中,大家提升的速率又差不多,由此,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东西平白无故消失的结果。


然而,请意识到,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通常”而已。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6:32:00 +0800 CST  
上面我们分析了“圆”是什么的问题。准确的说,是四分之一圆弧的长度和半径之比,到底是什么意思。
分析过程中提到了一个方法:维数交换。


第一维和第二维互相交换,反复进行。


但是,本质上这个过程是没法进行的。至多只能作为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


因为,如果真的出现维数交换,那么就要在,周期,周期中的偏移量,以及持续进行的时间这三个相互独立的变量之外,再增加一个交换周期。也就是引入新的维数,而这个维数还不是几何意义上的维数,只是无关性的体现。


但若没有交换呢?虽然说数值还是那个数值,但是对于观察者而言,它真的会看到残缺的景象(实拍存在,空拍缺失),而不是完美的过程。换句话说,确实需要一个机制,哪怕在二维空间,也必须增加这么一个维数,才能保证圆的圆满。


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真的加上这个维数,也就是说,二维空间不够了。
加上一个维数,对于二维空间而言,无非就是增加一个薄薄的页面而已。


我们知道维数提升的过程,是单向的,没有说提升上去又下来的理由(存在的概率不能减小),那所谓维数交换就不会出现。而为了保证交换的结果会出现,我们就必须引入两个 提升过程。让它们在空间重合在一起。它们各自都是在从低维数提升到高维数,但是此过程的低维数和彼过程的高维数在空间上重合,反之亦然。


这就可以实现维数交换才能提供的效果:也就是在平面之中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旋转不变性都会被保证。


由于密度,也就是维数的提升可以定义为顺着时间发生的正方向,那么,这两个过程,虽然各自都在提升,都是走正方向,但是低维数和高维数重合,高维数和低维数重合的现状,就造成了两个不同的空间方向。


这两个空间方向显然都不是在二维平面里面的。因为本质上旋转不变性所对应的密度或者维数提升,就不是能够被限制在平面里面的。而空间上的逆向对齐,加上时间上的正向对齐,就得到了空间上的反向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定义了“垂直”于二维空间的另一个维数,这个维数首先已经有了两个方向,取其中一个为正方向,另一个就叫做反方向(负方向)。


有了三维上的两个方向,又有了平面上的旋转方向,我们其实就已经得到了,叫做“手性”的东西。
左手螺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说的就是手性。


如果说周期性,创造了周期和偏移量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维数,那么手性创造了第三个维数。
这里说的维数,是在“不相关”意义上的维数,不是空间的,长宽高的维数,这个维数更基本。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05:00 +0800 CST  
上面我们分析了“圆”是什么的问题。准确的说,是四分之一圆弧的长度和半径之比,到底是什么意思。
分析过程中提到了一个方法:维数交换。


第一维和第二维互相交换,反复进行。


但是,本质上这个过程是没法进行的。至多只能作为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


因为,如果真的出现维数交换,那么就要在,周期,周期中的偏移量,以及持续进行的时间这三个相互独立的变量之外,再增加一个交换周期。也就是引入新的维数,而这个维数还不是几何意义上的维数,只是无关性的体现。


但若没有交换呢?虽然说数值还是那个数值,但是对于观察者而言,它真的会看到残缺的景象(实拍存在,空拍缺失),而不是完美的过程。换句话说,确实需要一个机制,哪怕在二维空间,也必须增加这么一个维数,才能保证圆的圆满。


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真的加上这个维数,也就是说,二维空间不够了。
加上一个维数,对于二维空间而言,无非就是增加一个页面而已。


我们知道维数提升的过程,是单向的,没有说提升上去又下来的理由(存在的概率不能减小),那所谓维数交换就不会出现。而为了保证交换的结果会出现,我们就必须引入两个 提升过程。让它们在空间重合在一起。它们各自都是在从低维数提升到高维数,但是此过程的低维数和彼过程的高维数在空间上重合,反之亦然。


这就可以实现维数交换才能提供的效果:也就是在平面之中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旋转不变性都会被保证。


由于密度,也就是维数的提升可以定义为顺着时间发生的正方向,那么,这两个过程,虽然各自都在提升,都是走正方向,但是低维数和高维数重合,高维数和低维数重合的现状,就造成了两个不同的空间方向。


这两个空间方向显然都不是在二维平面里面的。因为本质上旋转不变性所对应的密度或者维数提升,就不是能够被限制在平面里面的。而空间上的逆向对齐,加上时间上的正向对齐,就得到了空间上的反向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定义了“垂直”于二维空间的另一个维数,这个维数首先已经有了两个方向,取其中一个为正方向,另一个就叫做反方向(负方向)。


有了三维上的两个方向,又有了平面上的旋转方向,我们其实就已经得到了,叫做“手性”的东西。
左手螺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说的就是手性。


如果说周期性,创造了周期和偏移量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维数,那么手性创造了第三个维数。
这里说的维数,是在“不相关”意义上的维数,不是空间的,长宽高的维数,这个维数更基本。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08:00 +0800 CST  


这个图显示的就是上面所说的,用于替代维数交换的合成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认为人有两只手,就意味着空间从来就有两种手性。因为直到此时,左手和右手(左旋和右旋)仍然是没法区分的。图中,上下两个旋向,都是左手的。


上面的旋向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密度(维数)从低向高提升,在靠近你的半圆,密度从右到左意味着从低到高,远离你的半圆,密度从左到右,意味着从低到高。


下面的旋向和上面的是完全一样的。但只是,它们的密度高低的方位交换了。


这张图表达的方式,就是上面说的,一个圆,不使用维数交换的前提下,也能提供完美表现的方式。
也就是说,得需要两个重合的圆,两组相互抵消的方向,才能实现。


由于相互抵消,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是没有手性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20:00 +0800 CST  
但是,如果引入时间零点,并把时间零点之前的部分认为是负的,后面认为是正的,那么手性就出现了。



换句话说,手性就是这么定义的:
密度从低到高自动提升(体现为旋转),是必然发生的。但此时,左边高还是右边高,是有两种可能的(决定了平面上的旋向,但若无另一个维数,两个旋向没有差别)。而此时,是在时间零点之前还是在时间零点之后,也是有两种可能的(这就是第三个维数的作用)。


也就是说,手性,是时空一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27:00 +0800 CST  
为什么总有4个维数?
构成一切结构离散的点,作为第0个维数。
周期性同时产生了周期和偏移量两个维数,分别作为第1和第2维数(在连续系统中体现为圆)。
密度的自然提升,空间密度的不均匀分布,以及时间随着密度提升的方向性,三者共同决定了第3个维数(手性是第三个维数的特征)。



这实际上是比虚数单位i的四次循环而构造四维空间,更为本质的原因。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33:00 +0800 CST  
既然引入了时间零点,结合先前对费米子的讨论;
你可能已经发现,手性和电性都依赖于时间量子的划分。


但是,只有电性,是无法构成手性的。电性只提供了密度提升过程中的时间方向,但是没有提供空间密度不均匀的分布。不过没有关系,除了电性震动构成电性震动层次之外,还有电磁震动构成下面的子量子层次。而下面的子量子层次才是决定手性的关键。


为了观察到稳定的圆,或者说为了保证旋转不变性,我们不得不 引入两个反转的圆。到底哪个是顺时针,哪个是逆时针旋转,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两个反转才是有意义的。而如果一个顺时针旋转,那就要求另一个必须逆时针旋转,才能保持旋转不变性。


也就是说,若你能操作其中一个圆,则同时可以操作另一个。


这说的是,纠缠态?还是,量子隐态传输?


老实说,我不知道。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48:00 +0800 CST  
我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两个圆,都“不够圆”。(也就是说,这些原理已经可以应用在量子层面上了)


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定制”任何一种“圆形”,哪怕它是“三角形”的。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18:50:00 +0800 CST  
必须用两个圆来合成一个圆吗?


是也不是。如果你所说的圆,是运动的轨迹,那么就不需要维数交换,也就不需要它的等价物。但如果所说的圆是一个静态的几何对象,那确实需要两个圆来合成它。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始终在说,旋转的本质是密度提升,那具体是怎么提升的?


出发点A,我们给一个坐标,按照这种i=5的情况,我们让j=i+1=6,来表示完整的周期。
则可以写出:

A=j+6 (在数量上,A=5,若0为第一个数)

也就是出发点为第一行的第六列。
目的地则是
B=6j+1 (在数量上,B=30,同样0为第一个数)

也就是第6行的第1列。


提升的过程,就是通过A乘以j,使得坐标所表示的向量转过90度,
那就是
Aj = (j+6)*j =j*j + 6j



j起的是i的作用,它在数量上确实等于6,但在概念上则等于-1,所以它的平方就是1。
由此上面的式子就可以成立了。
Aj = (j+6)*j =j*j + 6j= 1 + 6j = 6j+1 = B



显然,这个提升过程,是需要乘以周期的,而这时候周期是6。
这个例子中,6是一个很小的数,但是,它的本意却是一个极大的数(因为它来自于i,而i是有限计数器计数能力的上限,而且我们已经假定了这个计数器 有很强的计数能力)


也就是说,维数提升一个单位,需要乘以巨大的周期数值。


而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圆的结构”,从A到B,则不需要乘以周期。

只需要加上周期的大约τ=1.57倍然后再减去1个周期就行了,也就是大约加上0.57个周期。
减去1个周期是因为在过程中出现了周期那么多个空拍,由于τ的限制,空拍是不应当加上的。

也就是说,
A+(τ-1)j=B


这两件事情,究竟是如何统一在一个事件之中的呢?


其实,秘密就在于“环绕”。


比如说,X是一个不大的整数,n也不太大。
但是X的n次方,作为指数运算的结果,就可能非常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了超出观察者能力极限i的若干倍。
而这么大一个结果,投射到观察者的观察区域里面,只要不是正好落在观察者的零点上,
就一定会落在观察者的观察范围之中。那么这个投射结果,就相当于,


X^n mod (i+1) = Y
显然Y不会比i+1更大。如果X也没有i+1这么大的话,X和Y其实都在观察者的范围之中了。



正如我们写
x+1/x=0
的时候,没法像
x+1 = 0
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个 mod n,
也就是
x+1 = 0 (mod n)
这个写法是最好的写法,但是没法用于非整数的形式。


那么现在遇到的情况,也是没法写mod (i+1)的。但不管写不写,都是一个意思,就是“环绕”,或者说投射过程中的
环绕。


回到A和B,
Aj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数,但是正如它乘以了j,它一定大于j,所以若要投射到周期之中,则一定出现的是
Aj mod (i+1) = C
其实这个C也不用考虑,它就是0,因为Aj意味着周期的整数倍。


可是,情况不是如此简单,真正使用的不是Aj,而是Ai。因为Aj之中,含有空拍。
空拍对于所观之物而言是构成周期的一部分,但对于观察者而言,却不是构成有效
作用效果的一部分,所以观察者观察到的数量不是Aj,而只能是Ai。
那么,不难理解,Ai mod (i+1) 是一定不会等于0的。


由此继续分析,上面的,

A+(τ-1)j=B
在这里的意思就应当是,
(B-A) mod j = τ-1
(30 - 5) mod 6 = 25 mod 6 = 1 = τ-1
τ=2


因为这是离散条件下的结果,τ等于2,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这到底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所观之物的提升,是一个内在过程,应当乘以j,就必须乘以j,小于这个数达不到提升维数的要求。
但是,这个艰难的过程,对于观察者来说,却是“很轻松就能做到的”,因为观察者发现,从一个坐标或者状态转移到另一个坐标或者状态,只需要走(τ-1)j,也就是大约1.57周期那么长的距离。就像是本来要乘以一百万才能实现的事情,对于观察者而言,只需要加上一百五十七万就能做到了。


这意味着:由于观察者的有限性,也由于所观之物的周期性,大量的,本质上差异极大的的震动都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中得到投射,而它们看上去又都差不多。


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之中:那些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可能就在你的身边,而真正需要的,是一双能够识别它们的眼睛。


有了这些基础,这个方程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i很大(这是我们希望的,i很小的情况一般我们不把它当做i来理解,因为那正是量子的领域),而e作为一个比2大比3小的数,当做底数,它的i次方,将会特别的大。但是i所体现的,观察者和所观之物的周期性,有限性,
保证了这么大一个数,最终还是要投射到周期里面。


第一个方程所表达的是,以e的极度(最小单位为1/i)致密的方式进行指数增长,经历π=3.14个周期长度之后,得到的数量,在
x^2+1=0
所定义的周期结构中投射的结果,是全部的实拍。


第二个方程所表述的是,以e的极度(最小单位为1/i)致密的方式进行指数增长,经历π/2=1.57个周期长度之后,得到的数量,在
x+1/x=0
所定义的周期结构中投射的结果,是全部的实拍。




确实,这两个表达式,都很“完美”;然而,当你意识到,这些表达式含有如此之多的信息量的时候,你是否会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更简单一些呢?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21:06:00 +0800 CST  
真的是,需要乘以一百万的事情,只要加上一百五十七万就能做到吗?


确实如此。其实加上一百五十万就能做到。
因为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一百四十九万,只能向下求得到一百万;而一百五十万,则向上求得到二百万。


一百万的周期,加上舍入之后的一百万的偏移量,得到二百万。
这就已经超出了周期的限制,从一个维数,提升到两个维数了。


因为,观察者并不那么在乎,到底二百万是两个维数,还是一百万的平方,才是两个维数。
毕竟可以认为,二百万是两个维数的开始,一百万的平方是两个维数的终结。


实质上,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而已。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21:18:00 +0800 CST  
我猜你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说的这些,你自己都能明白吗?


老实说,不全明白。或者说,这个明白不明白,非常难定义。
如果明白意味着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那么,我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但随着我继续写下去,你会看到,越来越接近看得见摸得着的程度,直到你自己去实验,真正发现它)。


而如果明白,就意味着一种方式,使用这种方式的话,那种彻底没法知道的事情,能变成可以知道(暂时不说能不能理解)的,若你愿意,还可以变成能够理解的,那么可以说,我基本上是明白的,至少我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不全明白,则说的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那么清晰。


比如狭义相对论,在思考了24年之后,我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虽然还不是完全满意,但总比24年前只能接受,无法辩驳的情况要好。


再比如π的含义,13年了,直到一个月前中断的时候,还没有今天这么清晰的理解。所以如果 一定要说明白,也只是刚刚明白而已。


那么反过来说,我完全不明白吗?
也不是。非但不是不明白,反而是非常明白:很多概念,实际上从来就明白。比如震动和生灭,周期性等等,这些观念近乎与生俱来。然而问题出在,就是对不上号。


我假定,这并非我一个人的感受。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本质上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问题,都变得这么复杂,用这么大的努力都无法彻悟,一定有什么原因。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争取把另一个去年才想明白的问题写出来:基于虚数单位的理论,试解黎曼猜想。

楼主 yyl_new  发布于 2018-04-17 22:34:00 +0800 CST  

楼主:yyl_new

字数:195276

发表时间:2018-02-16 11: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18 19:25:07 +0800 CST

评论数:61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