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岂无凭: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从改革的准备谈王安石改革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的第二年,赵顼改年号为“元丰”, 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失去了王安石,赵顼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由宋神宗、王安石二人主导的改革戛然而止,同年,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

历来名家对王安石的改革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就是他的改革是强国利民之法。然而为什么这样变法最终落得了如此下场?这也许是王安石人生最后十年的最大的困惑。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场改革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3 12:03:03 +0800 CST  
一、权力准备方面

在这方面这场改革做的还不错,改革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准备也做得不够。宋神宗那边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班人掣肘;王安石呢,也有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再加上变法的任务量巨大,主导者又急功近利。

这种情况就如扛东西,没扛东西之前,估计自己能扛100斤,其实只能扛80斤,装东西的人也急切想尽快运完,结果装了120斤。造成只能负重80斤的人扛了120斤的东西,开始还能摇摇晃晃起步,到最后累坏了。谚语总结为:勤快人跑起槽、懒人跑起劳(勤快人搬东西量力而为,少扛多跑,地上都踩出了槽道,懒人一口吃个大胖子,超负荷扛,结果累坏了身体,身体劳伤)。这时如果能及时做出调整,采取循序渐办法,倒也不成问题,结果宋神宗想当唐太宗,王安石还说不够,您应该是尧、舜一样伟大的人,而他自己则连魏征、诸葛亮都瞧不上,以皋、夔、稷、契自况(蔡东藩语)。也就是不仅不作调整,还自吹自擂,越扛越重,最终不堪重负。

所以说,这场变法倒不是没有进行权力的准备,也不是准备不够好,而是对自己准备过于自信,步子迈得太快,超出了自己权力掌控的范围,加重了权力的负担。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3 17:18:56 +0800 CST  
二、人才准备方面

人才方面,王安石本人倒是过硬的,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宋神宗也不错,支持的力度也大,在王安石被逼辞职后,还独撑大局,强力推进改革。但改革不是独角戏,一两个绝对完成不了,越伟大的构想越是需要更多的人来落实。

王安石怎么做的呢?他把凡是不反对他的人视为改革阵营,把对他提建议、批评的人统统划为反对阵营;对改革阵营的人,极力扶持、提拔,对反对阵营极力打压、报复;对改革阵营的人护犊子,不准人反映他们的问题,即使有贪污也不查。

造成改革阵营人良莠不齐,如:
曾布(活跃的政客);
吕惠卿(声名狼藉,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
邓绍(两面人,先后服侍吕惠卿和王安石);
舒曼(与邓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王雾(王安石之子);
谢景温(王安石姻亲);
蔡卞(王安石女婿);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
吕嘉问(王安石手下的贸易霸主)。

而反对阵营则是人才济济,很多都是名臣名家:
司马光(反对派之首,大史学家);
韩琦(元老重臣);
富弼(老臣);
范镇(元老重臣,苏家“叔伯”辈好友)
还有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文彦伯、张方平、吕晦、曾公亮、赵护、苏子由、吕公著、韩维、王安礼(王安石弟)王安国(王安石弟)、刘挚、孙觉、李察、刘恕。

国家治理出现问题,就需要改革良策,但良策还需良才用。就如刀一样,拿在好人手中就能防身驱贼,握在强盗手中就会夺财害命;同样是良药,在良医手中就会药到病除,在庸医手中就会加重病情;同样的国家政策,在好官治下会政通人和,在贪官治下则是民不聊生。

改革也一样,改革这把手术刀在良才手中可以革除疾病、利国利民,在贪官、坏人掌握下,则有可能伤及无辜、害国误民。

王安石选人不慎、用人不察、察而不惩,在人才准备方面是不及格的。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3 17:22:10 +0800 CST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全球疫情得不到控制,对世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中国这种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4 07:39:03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4 07:39:47 +0800 CST  
三、财政准备方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国家,但朝廷常常为财政开支而头痛,为什么呢?因为宋朝造就了史无前例的“三冗”问题。

冗员: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加上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同时,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以丰厚的俸禄养士。于是宋朝的官僚队伍不仅数量庞大、机构臃肿,而且效率极其低下,腐败严重,加上丰厚的官僚俸禄开支,到宋神宗时,宋朝的一年的财政勉强能支付官员的俸禄。

冗兵: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使得兵将不相习。所以宋朝的军事体系庞大、兵士多,但战斗力不强、开支巨大。

冗费:冗员、冗兵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形成庞大的低效率的费用支出,即冗费,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

所以王安石变法大多就是为了改善和增加国家财政的,一开始就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然后又立青苗法、农田水利条约、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等等。要说,王安石是做了充分的财政准备。

但宋神宗、王安石过于心急,想短时间就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只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这点有点像我们熟知的惟GDP政绩观一样。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导致国富民贫,而这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免役法百姓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1072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

王安石的财政政策先是急,不注重经济成长的规律,过快追求国家财富的快速增加,只要有利可图的国家都归国家来实施,包括放贷;然后偏,在政策的落实中,不允许别人对政策提意见,也不注重政策执行落实过程中的偏差,导致政策越走越偏;最后腐,良法还需良人,王安石没有做好政策的防腐败工作,只注重政策的推行和结果,使得腐败在改革中大量出现。再好的美食如果腐烂了,就不能吃了,再好的政策如果腐败了,就会成为恶政、苛政、暴政。

所以,王安石变法的财政准备只能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有个美好的愿望。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5 14:26:57 +0800 CST  
四、制度准备方面

制度准备方面,王安石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下了功夫,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立青苗法、农田水利条约、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等等。这些制度建立在其对国家积弊清醒的认识上,有其地方执政的思考和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但也只能说明紧紧是开了一个好头而已。

制度的准备不仅包括制度的出台,还包括在制度的落实执行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完善,而王安石呢,人身攻击任何对其制度提出异议的人,以至于他十分敬重的人、亲人、朋友先后从提意见,到最后反对。

任何制度不可能一开始或一直完美,随着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王安石的执拗和抱残守缺,使得制度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5 15:06:41 +0800 CST  
五、机制准备方面

中国的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一种是间接的腐败:即:执行不彻底,在有的人身上执行了,有的人不执行;执行不公正、不公平,相同的制度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标准。一种是直接腐败,就是利用制度搞权力寻租、贪赃枉法等。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改良的机制,使得制度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

旧制度不一定都是坏的,新制度也不一定就是完美的。同样是清朝的制度,在于成龙手上就可实现良好的效果,在和珅之流手上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同样,变法在王安石实施是一个效果,在吕惠卿之流实施下会出现另一种效果。

王安石在机制准备上,仅仅是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至于制度的改良和防腐败机制,到没有看到。

改革,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结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5 15:07:09 +0800 CST  
所以,从五个方面的准备来看,王安石变法是不充分的,导致其改革,起步之后,阻力越来越大,最终失败。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5 15:10:09 +0800 CST  
孕育新绿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5 20:22:16 +0800 CST  
《礼记•中庸》说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常常决定了一件事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改革工作,不仅要立新,即立新规、新政,推行新思想,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社会经济的新发展。还要革旧,即革除积弊、腐败,改造和革除旧的利益集团、官僚集团,改造旧思想。所以,改革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很多改革,是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或强行推行的,有些准备的稍微充分些,改革就走得远一些;有些没做什么准备,改革就失败的很快。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7 10:57:55 +0800 CST  



满分为五星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7 15:34:02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08 15:19:45 +0800 CST  
山林幽兰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11 15:15:29 +0800 CST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进行改革,改革者就会发现:
怎么改着改着,问题会越来越多?
反腐反着就反到改革阵营的人了?自己倚重的人也出现问题。
人才哪去了?有用的人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没有用。
反腐败不仅没巩固自己的权力,反而引起了整个官僚集团的不满和反对,群众也对反腐败不满意。改革者里外不是人。
财政、经济问题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减少,支出却越来越多。
改革的措施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最后改革本身也成了问题。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16 10:28:52 +0800 CST  
才发现,五项准备工作中,人才准备不见了,不知道是我发了没通过,还是我没发?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16 15:33:58 +0800 CST  
二、人才准备

没有人,谁来实施改革?

人的工作主要有招人、育人、励人、赛人、筛人,也就是人才的录用储备、培训教育、鼓励激励、竞争机制、过滤机制,在改革准备阶段重点是招人。

招人是人才的招揽储备,就是将流落到社会上的人才招揽到改革阵营中、埋没在官僚集团中的人才挖掘出来,为改革出谋献力。虽然朝代在改革之时,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构及人员臃肿的问题,面对的是精简机构、人员的问题。但越是在此时,人才越是得不到任用,出现庙堂之上,碌碌无为、平庸之辈汗牛充栋,而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埋没在乡野的情况。所以越是要改革,就越是要加大人员的吸纳、储备,通过招揽人才,吸纳社会人才、改善官僚集团,也增加社会就业。至于怎么既把人才吸纳进来、又实现机构人员精简、更提升工作效能,这在后面的改革措施中再说。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16 15:34:13 +0800 CST  
四月雪。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21 18:38:45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23 15:15:00 +0800 CST  
人这个字最简单,但人的问题最不简单。从今天开始谈谈人的问题。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4-23 15:15:31 +0800 CST  

楼主:治国这条路

字数:71564

发表时间:2019-12-12 01:18: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7:49:09 +0800 CST

评论数:3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