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岂无凭: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从今天开始,试着来谈一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18:49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0:24 +0800 CST  
一、王莽的哀嚎

“苍天!你已将天命授予我,但为什么不替我消灭反贼!如果是我有大错,就请用雷电击死我吧!”

王莽跪伏在祭天大典的案前,向苍天发出悲痛的哀嚎。

王莽知道,如果不能解决眼前的危局,那些书写历史的人,将会把自己钉上篡位的耻辱柱上,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就会化为灰烬,会被人说成是伪装、投机,今天的祭天大典也会被后世所嘲笑。但王莽有太多的委屈和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当皇帝为什么比当大臣还要难?为什么有利于群众的改革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为什么有些改革措施越来越难实施?为什么从万众期待到了众叛亲离?为什么自己从“当世圣人”、“道德楷模”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篡位者?这些委屈和疑惑,他自己想不明白,他身后那些匍匐在地、痛哭流涕的大臣们也没有答案。既然找不到答案,那就以天的儿子身份,将这些委屈说给天吧,将这些疑惑告知天吧,此刻的哀嚎,王莽是真诚的、悲痛的,它是王莽内心委屈的释放,也是他最后的一丝幻想和依托,希望以此得到冥冥天意的启示和帮助。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和帮助王莽,他的20万大军被几万人的义军击溃,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纷纷沦陷,最后在乱军中被杀,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并用巫法镇住,一方面告诫朝臣宗亲谋逆者的罪恶下场,另一方面也希望朝中太平,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1:26 +0800 CST  
王莽到底是怎么一个人?他干了哪些事?

一、少年时光——王莽是个好孩子

王莽早年丧父,在好强的母亲教育下,节衣缩食供王莽求学。王莽不辜负母亲的期盼,勤奋钻研儒学,并立下大志,决心以古人为榜样,行圣贤之道,匡时济世。

王莽不仅学圣贤之道,也在生活中认真践行。他对母亲尽孝,对长兄的遗腹子视如己出;他为人慷慨,经常周济别人;他恪守古礼,路上遇到年纪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躬身等长者走过,才直起身子;每次去见师长,他都郑重其事地沐浴,然后穿戴整齐,带上礼品……周围的人无不夸赞王莽。王莽做这些,并没有要表演给谁看,不是为了挣得赞誉,也没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他只是认真的践行古代圣贤提倡的“克己复礼”,将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1:59 +0800 CST  
二、中年时代——王莽是个好官

成人之后,王莽在伯父的推荐下,步入政坛。当官后,他并没有官气十足,依然对任何人都和和气气,谦恭有礼;爱听精通典籍,学问出众;他严格要求自己,清廉自守,一尘不染。在处理政务时,不掺杂私心、不偏不倚、处事公道。

王莽给当时腐败的官场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逐渐声名鹊起,公元前8年,汉成帝拜王莽为大司马。

位居高位后,王莽谨记古训,更加谦恭谨慎,经常把家财拿出来分给下属和穷人,广泛听取意见,招有贤德的人做官。他希望以身作则,扭转社会奢侈的风气。在工作、生活中厉行节俭,上下班乘坐的马车、穿的衣服,都俭朴得不能再俭朴。有一次,大臣们到王莽府上探视,其夫人到门外迎接,竟因为穿的是粗布衣衫而被众人当成仆人。

汉哀帝继位后,王莽被解职。回到封地王莽闭门不出。期间儿子王获因为一件小事杀了一名奴婢,王莽逼令他自杀。此事轰动朝野,王莽被誉为当世圣人。在群臣和民众的要求下,王莽再次得到起用。

再次辅政后,王莽遵循儒家理论,不搞裙带关系,不封王氏子孙,而是尊崇皇族,平反冤假错案,解放了一批皇族后裔,赢得了刘姓皇族的拥护;王莽号召官员们节俭度日,与百姓共患难,并带头捐款100万钱,捐地30顷,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百姓流亡,王莽在灾区普遍减收租税,抚恤灾民。撤销皇家呼池苑,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还在长安城中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推行德政,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对照《周礼》记载的方法,在全国建立仓储制度,储备谷物,做赈灾之用;按照上古传说,改革官制,设置“四辅”,加封周公、孔子等圣贤的子孙;大兴教育,广建学校,扩大太学招生量,太学生数量很快翻了几番,突破一万人;还在各地征召“异能之士”,鼓励创新发明,培养和发现能工巧匠。

通过不懈地努力,腐朽衰败的大汉王朝,终于焕发出一丝生机,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在变化在发,社会正统价值观念得以弘扬,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王莽赢得了群众的肯定,赞誉王莽为当世的“道德楷模”,成为民做主、信得过的官员和领袖。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2:29 +0800 CST  
三、半推半就——王莽当上皇帝

那时人们对腐化堕落的刘姓皇族子孙已经失去了信心,王莽越努力,取得的成绩越大,人们就越对刘姓天下不满,他们认为只有王莽掌握更大的权力,才能实施更好的政策,才能让国家和社会得到更多的实惠,于是千方百计表达对王莽的支持,通过各种途径为王莽升官、加封,获得权力。

王莽说自己女儿不够资格参选皇后,结果大臣纷纷上书、几千儒生守候在宫外,要求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在群臣的要求下,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后来觉得宰相不够大,将西周时代伊尹(官职阿衡)、周公(官职太宰)二人的称号合起来为“宰衡”,提议加封王莽为宰衡,短短几天就有8000人上书朝廷支持;再后来,又要求授王莽九锡,该提议收到48万件民众上书,王公大夫等官员902人支持,几乎占了全部;汉平帝死后,由于皇帝才2岁,大臣要求王莽摄政,太皇太后王政君坚决不同意,但大臣们一再请求,她只好让王莽当了“假皇帝”,成为实际的皇帝;后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

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王莽“新朝”的政权出现了,在历史上众多的篡夺政权中,王莽的篡汉是最和平的,不仅有官僚集团、地主阶级的支持,还有广泛的群众支持。据记载,当时长安城内外,一派喜气洋洋,百姓自发地穿上新衣,大肆庆祝。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2:59 +0800 CST  
四、实施改革——王莽有幅好蓝图

当上皇帝后,王莽遵循周礼、效仿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土地改革:农民和农业是国之根本,此时地方豪强对土地的兼并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王莽推行王田制。他规定,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要立刻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治理游手好闲,对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们服劳役,在服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人权改革:王莽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原有的奴隶,一律恢复自由民的身份。一道令下,三百六十万奴隶获得了自由。

财政改革:实施五均六筦。
“五均”: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五均官的任务:一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二是管理市场的物价,如果物价过高,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有点像建设时期的计划经济调控,或者是西方社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经济。
“六筦”:将酒、盐、铁、铸钱权等收归国有,实行国有制。甚至还强制劳动,针对无业游民,制定惩罚措施,规定每人每年缴纳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政府强迫其服劳役,并在劳役期间供给饮食。
王莽下令“开赊贷”,张五均。老百姓因丧葬或祭祀需要,可以向政府贷款,只需归还本金,不收利息。如果因从事农业、商业生产向政府贷款的,政府收取纯利润的十分之一做利息。

经济改革: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粮食布帛之类的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按照成本价收购;求过于供时,政府立刻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民生改革:贫苦百姓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年息为贷款额的10%,杜绝高利贷对百姓的盘剥。建设廉租房,提供给无房可居住的百姓。

货币改革: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黄金一律不得流通,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保证普通百姓不至于受到盘剥,又剥夺了豪强财富。

官制改革:按照古代记载,改革官名,实施新官制;实施浮动工资制。从皇帝到百官,全都实行“浮动工资制”,如果天下丰收,皇帝就享有全额的生活费,如果出现天灾,或者治理不当,就按比例扣减生活费。百姓丰衣足食,官员工资就高,百姓饿肚子,官员也要跟着挨饿;惩治贪官:下诏清查所有官吏的家产,发现贪污者,没收所有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补充国家财政经费。建立举报制度,对举报查实的予以重奖;听取意见:建王路门,面向四方设谏大夫,听取百姓意见。

王莽还异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他亲手解剖了人体以促进医学进步,并发明了一种原始的游标卡尺,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

这些政令合起来看王莽确实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棋手,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从内容看,这些政策不仅有利于中央,也有利于民生,甚至有些像社会主义,以至于现在的人去看王莽的改革,认为王莽是一位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者。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4:11 +0800 CST  
我们今天说王莽是篡位者、野心家,无非是从其失败的结果得出的。如果我们不以结果来评价王莽,就不难得出他是一个好人、好官、好皇帝:从个人品质来看,王莽知书达礼、恭俭孝顺,近乎于道德上的完人;从个人目标来看,王莽勤身博学、立志高远、天下为公;从为官来看,王莽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政绩卓著;从改革措施来看,王莽革除时弊、惩治贪腐、注重民生。他的好多理想一直到近代才得以实现,也说明了他理论的先进性,以至于我们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穿越者。他当上皇帝的过程就像民主选总统一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当时推行选举,他会高票当选的。他的改革,也不是全凭空想,远有古代的实例,近有汉武帝的示范,更有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
假如王莽的改革实施成功,我们还会这样评价他吗?
那么,为什么一个好人、好官、好皇帝实施的有着先进理念、实践基础、美好蓝图的改革,换来的却是风起云涌的反对和起义,以至于向天发出哀嚎,最终在乱军中被杀?这是王莽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4:31 +0800 CST  
二、嘉庆的困惑

嘉庆皇帝以抓和珅为开端,厉行节俭,减少出行随从仪仗,禁止大臣进贡古玩字画,迅速树立皇帝的节俭形象,一缕缕政治新风,绵绵不断地从紫禁城吹散出来。

树完新风之后,嘉庆亲政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反腐败。他清除了和珅的党羽,对贪官发现一个,撤换一个,绝不手软。从嘉庆七年到嘉庆十年,几乎每个月都有重要的人事调整。全国的省部级高官,都被轮换了个遍。大大小小的贪官,查出了几十个,全国十一个总督被他撤换了六个。

官场贪风一时有所收敛,然而,高潮过后,一切如旧:亲手树起来的廉政模范,一个接一个地陷入腐败之中;官员们腐败“前仆后继”,前任刚因腐败得到处理,又发现继任者继续腐败;腐败向底层全面扩散,所有的基层干部都成为权力寻租者,一些普通公务员甚至成为腐败案的主角,一个省财政的办事员通过私刻公章竟贪污白银31万两;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社会上所有大事小情,都需要用钱开路,否则寸步难行;编外人员充斥政府机关,他们巧立名目,向农民收取各项税费;各地基层政府财政亏空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四处举债、负债运转。

在政务处理方面,虽然自己殚精竭虑、孜孜不倦,但却发生二百多名天理教教徒攻进了紫禁城的丑闻,不得已向全国臣民下发了朱笔亲书的《遇变罪已诏》;兵部尚书带在身边的兵部大印不知道被谁偷走了,一查竟然是三年前就丢了,一直被隐瞒,最后的调查也不了了之;皇帝亲自为科举武进士举行传胪大典,竟然是太监忘了开宫门,致使武状元和武探花不得其门而入;普通老百姓竟然能潜入紫禁城,深入大内,宫门外居然有人放羊,宫门鹿角之上,有人乘凉闲坐,不远处树林里有小贩们举行野餐,席地喝酒吃肉;自己煞费苦心写成的《宗室训》,发给每个宗室,命令让他们学习,居然没发到宗室手上。

面对如此局面,耐心极好的嘉庆皇帝也渐渐陷入焦躁。上谕中开始出现连篇累牍的斥责、抱怨甚至痛骂。他弄不明白:为什么和珅倒下了,贪腐更严重?为什么他翻遍史书找找到的良方,总是不见效?为什么自己越努力,形势就越遭?

到后来,嘉庆皇帝越对扭转社会大势丧失了信心,他看到自己的每次努力都无济于事,自己的每项措施都适得其反,补漏洞却越补越大,反贪腐却越反越贪,他也看清了大清朝的危机已经病入膏肓,被这种可怕的病相吓倒,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让这个重病病人死在自己手上,这是他绝对不敢承担的历史责任。于是他放弃了改革,不允许任何人提及新政。奉行“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极力“守成”、“法祖”,每天都死按实录办事,再没能做出更大的作为。

为什么嘉庆扳倒和珅易如反掌,取得良好的开端,而在推行改革中却困难重重,以至于自己最后彻底失去信心、因循守旧,使大清朝错过改革,一天天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沉沦?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9:31 +0800 CST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改革,从某一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改革的历史,它们每一次出场,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疑惑。

从今天开始,试着来谈一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29:55 +0800 CST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改革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一个沉重的命题,还是一个悬而未解的命题。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一个朝代、一个政权,要保证健康、稳定、长期执政,就得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已经是被历史一次次证明的真理,是一个被历史证明的、必须进行的命题。

改革,是一个政权的自我完善、修正的过程,是一次改正治理、革除积弊的机会,是抢在革命之前的自救,是一个政权与死神的赛跑。

无需过多赘言。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0:31 +0800 CST  
二、改革是必须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国家或者说政权建立后,就要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国家治理,主要就是通过制定法规、制度、规则、政策(因为这些大多以制度形式出现,以下统称制度)等,将自己的治国理念贯彻进去,然后根据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官僚队伍,去保障和落实这些制度。所以制度及其运行是国家治理的核心。

但这些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制度本身就不完善,特别是国家制度,很容易存在有些地方没管到、有些地方又管得过多的情况;还有些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存在漏洞,容易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的结果;有些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变得不适应,原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后来制约了社会发展,比如明清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抹杀;有些制度缺少制衡和监督,得不到公正执行,容易产生腐败……总之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忽视和逃避,需要执政者不断地去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纠正、完善制度,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让他们发展扩大。即对国家治理进行改善,使之良性运转,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改良。


所以,国家治理并不是必须经过改革,如果把改良工作做好了,矛盾和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是不会走到改革的地步的。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1:08 +0800 CST  
改革

当我们未能发现国家治理中的萌芽性、苗头性的问题;或者对国家治理中存在、发现的问题,不正视和认真研究解决;更或是用不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和矛盾,致使问题和矛盾继续存在和发展。那么国家治理就会失去改良的机会、改良不彻底甚至失败。国家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就会积累、发展、扩大,成为大问题,矛盾不可调和,显现出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威胁到国家执政基础,逼迫我们采取措施。对这些威胁到国家和执政的问题、矛盾进行改变,对长期形成的积弊进行革除,这个过程就是改革。

所以,改革是改良没有进行或改良失败的结果。


革命


当国家治理进入改革阶段,如果没有进行改革,或者改革不彻底、不成功,就会出现:国家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继续存在;矛盾和问题因改革得到暂时缓解;不成功的改革引发新的矛盾;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展四种结果。国家和社会运转的问题和矛盾就会进一步积聚,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失去控制、爆发,旧朝代会被推翻,被一个新的朝代所取代,这个新制度替代旧制度、新政体推翻取代旧政体的过程就是革命。


所以,革命是不改革或改革失败的结果。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2:53 +0800 CST  

总的来说,制度及其运行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和形式,制度本身就是为了预防问题、限制问题、解决消化问题的而产生的,如果我们不去不断地修正完善,那么制度本身的作用不仅得不到发挥,反而会成为产生问题的源头。制度就像钻石一样,需要不断地切割、打磨,才能呈现出最终的晶莹剔透。

制度经历产生、试行、修改、废除四个阶段,也刚好对应了国家治理的建立、改良、改革、革命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改革并不是必经的结果,在走到改革这步之前,我们还有一条改良的道路。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4:10 +0800 CST  
改良到哪去了?


我们常说,“你的良心让狗吃了”,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好像没听到历朝历代有什么改良,常常听到的见到的就是某某改革,那么为什么没经历改良这个阶段,就直接到了改革?也被狗吃了吗?


我们中学曾学过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个案例其实形象的说明了国家治理的几个阶段。

改良这个阶段。就相当于我们有时候不注意卫生,皮肤有时候会生出一些小红痘痘;或者不注意饮食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经常高盐高脂高热饮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出现血脂、血糖、尿酸升高等苗头性问题;或者相当于不注意姿势和使用,腰椎颈椎偶尔不舒服。

这时候病在腠理(皮肤),症状轻微,甚至没有异常,如血压、尿酸逐步升高,平时就没有症状,不去做检查就很难发现,即使做了检查,或者是发现了一些症状,由于对生活、工作没有影响,我们常常忽视这些问题,认为都是一些小毛病,没人会去重视。即使发现了,我们也只需要注意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习惯,抹点膏药,不需要进行治疗,就会得到控制、保持健康。

所以改良和这个阶段的病症一样,一是很难发现,二是容易被忽视,常常得不到纠正、预防或治疗。

这样就会导致我们继续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得不到预防、改正和治疗,疾病就会像扁鹊说的那样“深入到肌肤、肠胃(指疾病进一步发展)”,症状逐步显现。小红痘痘就会发展成脓包,血压升高就会变成高血压,腰椎不适就会发展成腰椎间盘突出,影响到我们的行动、工作、生活,不治理有可能危及到生命,这时候就必须采取治疗措施。个体的疾病治疗就相当于国家治理的改革。

当治疗不彻底、不正确,或者说我们继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脓包会继续扩大、增多,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高血压就会引发心脏病、脑溢血,腰椎突出导致瘫痪。最终各种疾病恶化导致人死亡,这就相当于革命。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4:40 +0800 CST  
改革与改良的区别:


1. 改良是主动的,是及时发现问题,主动改变自己不良习惯、采取小的措施就能预防和治疗的,具有预防性、前瞻性。改革是被动的,是被问题和矛盾逼迫不得不进行的措施。
2.改良针对的是隐性的问题,容易被忽视。改革针对的是显性的问题,容易被重视。
3.改良耗费少、困难小,改革耗费大、难度大。
4.改良的效果比改革好。
5.改良比改革温和,不会引起大的社会矛盾和动荡。
6.改良失败的后果相对小一些,会向改革方向发展,还有补救的机会,改革失败的后果严重,最终会引发革命。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5:25 +0800 CST  
改良这么好,为什么一直没见人提及,而常常直接发展到了改革的地步呢?

一是前面所说的改良阶段存在的问题具有隐匿性。特别是在国家治理中,这些问题不显著,影响轻微,易被忽视、被掩盖,即使出现了,也常常被当成个案。

二是改良阶段存在的问题容易被阻隔和过滤。国家治理的政策措施最终的落脚点是群众,政策或国家治理好不好,有没有问题,最先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是群众和最基层的官吏,只有他们最能、最先发现问题,但这部分人没机会说、不能说、不敢说,他们与最高决策者的距离犹如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所以矛盾和隐患就这样存在下去,得不到改善和纠正。

三是在封建集权制度下,为了维护权威性,是不允许谁质疑国家治理及制度的,即使发现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敢发表意见,发表这些意见或文字经常被定性为很严重的罪行,上可以杀头丢性命,下可以入狱,谁还敢说?改良阶段存在的问题不到难以调和、很明显的地步是谁也不会去触碰、去戳破。






四是改良阶存在的制度不完善、不公平的问题,需要改良的地方,正是利益集团利用制度漏洞,搞腐败大发其财的机会,他们会拉拢腐蚀官僚,维持制度现状,如果完善了、公平了,他们就失去了利用制度谋取利益的机会,所以他们是不允许别人质疑制度、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允许去完善制度、堵住漏洞的。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基本上都失去了改良的机会,没有经历改良这个环节,直接到了改革这个阶段。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7:35 +0800 CST  
其实,即使到了改革阶段,利益集团和官僚集团也会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和矛盾,一是尽量不让问题和矛盾显现,采取各种维稳措施,极力维持现状,继续利用制度的缺陷和漏洞大发其财;二是利用各种手段和资源压制矛盾,尽量不让矛盾和问题在自己任内或制下爆发,以免影响自己利益和仕途;三是当问题在一个地方爆发后,其他各地会不约而同地一起爆发,引发连锁反应,将问题做大,致使国家应接不暇,无力追究责任,只能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是现实中的一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是怎样改良不见了的。(以下省略1909字〈不计空格〉,一字千磅〈英镑、税后〉):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与改良的区别:

1. 改良是主动的,是及时发现问题,主动改变自己不良习惯、采取小的措施就能预防和治疗的,具有预防性、前瞻性。改革是被动的,是被问题和矛盾逼迫不得不进行的措施。
2.改良针对的是隐性的问题,容易被忽视。改革针对的是显性的问题,容易被重视。
3.改良耗费少、困难小,改革耗费大、难度大。
4.改良的效果比改革好。
5.改良比改革温和,不会引起大的社会矛盾和动荡。
6.改良失败的后果相对小一些,会向改革方向发展,还有补救的机会,改革失败的后果严重,最终会引发革命。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8:41 +0800 CST  
四、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改革也有许多条路,一个问题就有一条解决的道路,但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来看,改革是一条不好走的路。

一类是对矛盾和问题视而不见,逃避改革:

1.统治者认识不到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有的是智商和水平有问题,如胡亥、司马衷之流。当然也有智商高的,比如乾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但对自己帝国脆弱的、虚假的繁荣信心满满,沉浸在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美梦中,挥霍无度、纵容腐败,给清朝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2.被利益集团、官僚集团所控制和蒙蔽,看不到真实情况,所以也就没有采取改革措施,这个在古代帝王中不算少数。
3.看到了问题,但不敢动利益集团,怕激怒利益集团,加速自己的灭亡。
4.看到了问题,认为都是些小问题,不影响统治,只要在自己任上不出问题就行。
当然走逃避道路的国家下场是很不好的,要么直接灭亡了,要么将国家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灭亡。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9:06 +0800 CST  
还有就是认识到了国家治理中的问题,选择进行改革,大概有这么几种:


1.用人不当。认识到改革,但没有选对合适的实施者,如王安石选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而王安石认为这些人拥护改革,不加以约束,反而因为他们支持改革极力提拔和袒护,这些人在现实中扭曲改革措施,利用改革捞取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激发新的社会矛盾,给反对力量提供了口实,致使改革走向极端,功败垂成。

2.脱离实际。认识到了改革,但提出的措施不切合实际,改革成为华丽的梦想和口号,像肥皂泡一样稍迅即逝,如王莽改革。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王莽本身是一个道德楷模,所推行的改革也具有理想性,很多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穿越性”,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但这些政策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当时实情,得不到落实,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3.缺乏技巧和智慧。面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但没有政治策略和智慧,一味蛮干,结果激发了矛盾,造成改革功败垂成,如晁错的削藩,只看到了诸侯做大的危险,看不到削藩的风险,实行时不讲究策略和技巧,将所有藩王推向对立面,引发七国之乱。还如王安石,在推行改革中听不得不同意见,一味蛮干,将司马光等政治家推向改革的对立面,也使改革在落实过程中弊端丛生,腐败大行其道,改革扭曲走样,使改革昙花一现。

4.改革缺乏强力支持。改革者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和阻力就停止,如宋仁宗、嘉庆改革。宋仁宗赵祯任命了范仲淹、富弼等一批贤良能干之士进行改革。改革初期,在宋仁宗赵祯和贤良干吏一同努力下,新政卓有成效。但是,新政触犯了许多贵族和掌握实权者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了极大的反对,面对越来越大的阻力,宋仁宗赵祯竟然选择了放弃。所以这场由宋仁宗赵祯发起,范仲淹、富弼等贤良干吏呕心沥血进行的改革只持续了一两年。

5.改革者内部意见不一致。内讧、贪污严重,致使改革失败,如唐顺宗改革集团的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内讧,改革领袖王叔文通过干部提拔搞腐败,王伾则在贪腐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给钱就办事,同时改革集团在政策上意见不一致,致使这次“既有利于民众,又有利于朝廷”的革新运动,仅持续了100多天就失败了。

6.没有斗过利益集团。被利益集团赶下台来,如周厉王、王莽。周厉王改革主要有:打破传统,不再从周召两大政治家族选用卿士,而是唯才是举,任用了经济专才荣夷公和军事干才虢公长父;肢解大的诸侯国,向各国派出周王室的直属官员;强化法治,淡化礼制等。这些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触动了贵族利益,招来了贵族阶层和诸侯国代理人的联合反扑,周厉王被流放。

7.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全面出击,手忙脚乱,失去重点,致使解乱的改革成为添乱。如崇祯改革过于频繁,朝令夕改。

8.未有效控制和根除腐败。改革是革除积弊,是反腐败的,但有些人参与改革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是在改革中搞腐败、捞取利益。比如王叔文、王伾,以及王安石变革中得到重用的吕惠卿等,造成新旧利益集团一方唱罢一方登台的结果,改革成为过家家,旧的腐败带来的伤痛还未痊愈,新上来的人又开始腐败,以至于群众认为腐败不如不反,毕竟原来的已经喂得差不多了,不彻底的反腐败迅速消耗民众的信心,改革走向失败。

9.改革急于求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有些改革者心急,不顾民力、财力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更多过高的改革目标,梦想一夜变天,很短时间就完成改革,致使改革不仅不惠及民众,反而成为民众沉重的负担,如秦始皇、隋炀帝等。隋炀帝开科举、挖运河,做了大量功泽千秋的工作,但过度使用民力,超出民众承受范围,加上三征高句丽,引发农民起义。秦始皇也一样,都是在改革中目标远大、任务繁重,加上急于求成,致使改革成了对自己的革命。

10、改革得不到坚持。有没有成功避开上述所有陷阱,成功进行改革的呢?历史上还是有一些政治家,特别是那些开国之君,还有像朝代中期的雍正、唐宣宗、齐桓公、张居正等,对实际情况比较掌握,他们制定改革措施得当,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改革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这条路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继任者不坚持或悉数废止。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的宦官干政的危害,特地制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铁牌,但明朝却成为宦官干政最严重的朝代。汉景帝为削藩差点连江山都丢了,最后不得不杀了晁错,直到汉武帝才想出天才的“推恩令”,将藩王大患去除,可是后面的朝代又有几个吸取了教训?唐朝藩王变成了节度使,明朝藩王吃垮了国家财政,清朝的八旗比藩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19-12-11 17:39:25 +0800 CST  

楼主:治国这条路

字数:71564

发表时间:2019-12-12 01:18: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7:49:09 +0800 CST

评论数:3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