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岂无凭: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五、机构改革

(一)途径: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我们常常说弯道超车,如果用在过程上,这无疑是违规并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结果上的要求,并无可厚非。我曾与朋友在假日期间一同旅游,旅游景点人很多,我们进去后就被分开了,我随着人流,一直到中午才游玩了一半的项目,在休息区,遇到朋友,他说已经玩完了所有项目。原来他进来后,就没有跟随人流,而是选择了与相反的游玩路线,基本上没有排队,所以很快。在这个千年左右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走捷径,那就是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二)措施:加、减、乘、除、分、合(略)。
有些改革是不能也没必要宣传的,那样会暴漏目的,引起被改革对象的抵制和反对,特别是机构改革,不仅人心惶惶,而且徒增阻力。

(三)机构改革与国家竞争

我们现在比较火的话题是国家竞争,其实国家竞争与机构也很紧密,做好了机构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首先要做好长期竞争的准备。我们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又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进入了目前这个社会。我们在每个社会的都会经历很长时间,有的几万年,有的几千年,虽然随着发展,每个社会的时间在缩短,但至少有千年左右。我们目前还处于这个社会的起步阶段,后面的路还长,竞争才刚刚开始,有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不要为眼前的一些小事所迷惑、所耽误、所激怒,在乎一时的输赢,国家应该着眼更远大的目标,树立长期竞争的准备。

其次是要保证健康。我在《内忧与外患》中说过,古今中外,导致一个国家真正灭亡的原因不外乎内忧和外患两个因素。但中国历史上真正因外患灭国的只有宋、明两朝,而且都是在内患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外患趁虚而入,才导致国家的灭亡的。所以国家之间的竞争,首要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健康。国家怎样保持健康?就是要反腐败。从中国历史上的兴亡来看,国家所有的内患的源头是腐败,使内患得不到治理并迅速发展的也是腐败,只有根除国家机体上的腐败,才能保证国家的健康。不然,不用别人用力,自己就倒下了。

再就是练好内功。就如体育竞赛一样,要击败对手,就必须保证自己比别人更强更高更快。个体的强大依靠科学的训练等实现。国家不仅要健康,更要强大,国家的强大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健全制度,优化其运行机制,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良好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过多地注重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下放松了内功的修炼。前段时间的原油宝事件,也充分暴漏出我们自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市场竞争,我们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目前的疫情和一些国家的去全球化,就相当于比赛的暂停休息,是值得我们充分利用练好内功的机遇。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15 17:52:17 +0800 CST  
自己强大了,何惧脱钩?盛唐繁宋时,谁敢与我们脱钩?(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16 09:56:28 +0800 CST  
以鄙人在基层二十多年的工作来看,大多数确实如此!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17 11:10:07 +0800 CST  
日常打卡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18 11:20:18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22 16:58:22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23 20:35:29 +0800 CST  
每个人都在忙,向着深渊的方向。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5-26 15:27:25 +0800 CST  
积极的财政政策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1 11:47:53 +0800 CST  
(一)第一种积极财政
第一情况就相当于通过战争取得了一大片土地,但这片土地由于战乱濒临荒芜,堰塘也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没什么水,而自己在战斗中也筋疲力尽,家中也没什么粮食。这时候一是要把水库修好,然后把小沟以及小水潭的水引到比较大的堰塘来;二是种地也只能种距离堰塘比较近的、土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块;三是种地也只能种粮食等作物,要先解决吃饭问题。这种模式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发挥规模优势,以有限的精力保障条件好的土地的种植、主要作物的灌溉。
这种财政模式在特殊时期是积极的,它的积极之处在于: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最紧要的问题,使国家快速从战争创伤中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经济的复苏。当然,这种模式的弊病也是明显的:一是国家在集中、使用过程中浪费、损耗严重,效率低;二是大部分土地处于缺水状态,个体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越到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越慢;三是经济发展单一,国家竞争力不强。
所以这种积极财政模式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能迅速解决生存问题,但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需要及时的调整。我们的调整过程有点长、有点慢。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3 15:04:41 +0800 CST  
(二)第二种积极财政
由于第一种积极财政弊端越来越明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发展已经失去“积极”作用,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实行新的积极财政模式。也就是我们目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
这时候吃饭问题已经解决,有精力解决其他问题了。先是加大基建力度,对堰塘进行了加固,大的堰塘改建为水库,修建了长长的堰渠,有的地方还安装了管道,将水引到土地的各个角落,对所有的土地进行了开垦,把所有的土地利用起来,土地上也不全是粮食了,,栽了水果等经济作物,还搞了养殖业。种的粮食、作物以及畜禽产品也有了剩余,进入市场去卖(商业),还加工产品成各类产品(工业),赚得的钱用于投资、消费、借贷、建观光园等(三产)。
这种财政模式的积极之处在于: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库区、渠道建设)和不断增加财政支出(水量),将财政(水)引导至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增速高。弊端就是投入大,一是基础建设本身的投入大;二是渠道和管道管理不够,乱接乱开口子现象严重,私人截留、偷水漏水的情况多(腐败);三是分配不合理,地势低的地方水多,地势高的地方水量不足,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的竞争力不够(成本高)。
总之,就是需要不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才能维持高速发展。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3 17:43:28 +0800 CST  
(三)第三种积极财政
第二种积极财政模式很难长期保持,水库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水量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特别是一旦遇到枯水期,国家水库不足,就会出现缺水状况,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现如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第二种财政的积极性已经大打折扣,需要进行改革,实行第三种积极财政政策。这种积极财政政策模式有三方面。
一是开源。现在的形式就如遇到了枯水季节,整个自然界都缺水,所以想在开源上做多大文章很有限,只有把自己的生态系统建好了才有源可开发、挖掘,而建好生态系统又需要水。唯一可开源的就是把私接管道、乱开口子,流进私人堰塘水库的水利用起来。
二是节流。这个节流并不是减少原有渠道的供水,而是要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用水,减少道路浇水、景观等非必要用水,把所有的水用在土地上。具体就是要充分考虑投资(用水)的意义,像以前那种单纯以投资拉动经济的烧钱行为,如建泰坦尼克号、第一大ⅹⅹ等无脑建设行为,到处是光伏、路修不久又重修等重复建设行为,还有一些肥上加膘的政策补助行为,以及民众深恶痛疾的形象工程行为……都必须要停止。
三是改革供水系统。首先要维修渠道,把漏洞堵了,整治乱接管道、乱开口子的情况,要保证有限的水全部用在土地上,不能被私人贪污截留。不然的话,不仅会造成缺水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就会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其次是要建立滴灌系统。改革那种大水漫灌的模式,铺设管道,实行滴灌,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保证所有的土地得到灌溉,建立起科学的、精准的、高效的现代化财政模式。
在这种积极财政模式中,反腐败是关键,但核心是改革,是建立起现代国家财政模式。
为什么反腐败是关键?因为三方面都涉及反腐败,开源要从腐败挖潜,节流要反腐败,改革更要堵住腐败的漏洞。其实,所有的腐败行为,都是为了捞取更多的利益,最终的落脚点都在钱上。工程项目领域钱最多,所以这块唐僧肉是腐败最严重的。我看到有些地方注意到了这个领域,开始打击工程项目领域腐败。但打击这个领域的腐败一定要慎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就是制度准备、机制准备、人员准备,也不是一个地方能做好的事。不然的话,要么只反了个皮毛,要么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情况倒不大可能出现,毕竟,像海瑞那样为堵漏洞而挖堰渠的人不多。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3 17:43:40 +0800 CST  
严管是厚爱,严有时候也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对财政也一样。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3 17:51:49 +0800 CST  
财政财政,国之大政也,所以国财的收、管、用一定要做好。历朝历代出问题就出在这上面的。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04 16:58:21 +0800 CST  
中美争端:风物长宜放眼量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12 15:32:39 +0800 CST  
中美争端: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美之间的争端是不可避免的。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再怎么韬光养晦也避不过。中美之间的争端也没什么可怕之处,竞争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从人类社会阶段的发展来看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不同的社会阶段,每个社会阶段的治理的制度、组织机构都在不断地进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初步出现了组织和制度的雏形,治理以道德为主,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以部落为主。由于治理的制度、组织机构的落后,我们人类在这个阶段经历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进入奴隶社会,文字开始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国家这个概念,有了成文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奴隶社会的国家治理制度、组织机构,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从目前的记载来看,这个社会阶段在中国大概持续了2000年左右的时间,但在世界范围来看,有的持续到近代,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还有些原始部落仍处在奴隶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国家治理的制度、机构开始不适应发展需要,出现了封建社会,对原有的社会制度、治理进行了优化,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机构,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这个时间段也持续2000多年的时间。
公元18世纪左右,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机器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距今已近200年时间。现代社会的治理、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但难言已经健全完善,应该说大家都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其实每一个社会阶段,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亦或是其他社会,每种社会形态会有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这些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是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即改良),最少也要经历几千年的发展。
所以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不要为一时的冲突和纠纷而惊慌失措,要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
竞争,才刚刚开始。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12 16:03:49 +0800 CST  
二、从社会阶段的内部发展来看
人类的每个社会阶段内,不管是几千年还是上万年,会存在不同的朝代或者国家,但他们最基本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对这个社会阶段的制度和组织的修修补补而已。
如中国的封建社会,变来换去的朝代有几百个之多,但大家都是封建社会,没有那个朝代能跳出这个圈圈。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对封建社会制度、组织进行的完善和改革,有时候改革的结果还不一定比前朝强。托克维尔也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也说道,法国大革命虽然迅速摧毁了旧制度,但很快就把它拾起来,并变本加厉地对它进行了强化。
只有在一个社会阶段交替之时才能发生制度、组织的根本性变革,比如封建社会替代奴隶社会。所以,在一个社会阶段中的革命,并不是对制度的革命,而是对社会制度、组织的掌管者——朝代的革命。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原因无外乎两个:内忧外患。
外患就是外敌入侵,导致国家灭亡,但这似乎算不上主要原因,因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算得上外患并亡国的也只有两次——元灭宋、清灭明。即使这两次,也是内部动乱到了相当程度,国家已经摇摇欲坠,才导致外敌入侵并窃国,特别是明朝,其实农民起义已经将明朝灭亡了,清朝只是摘取了胜利果实而已,如果当时国内政治强盛,这两次外患未必能成功。
如果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僵化、腐化,得不到改良,就会引发矛盾,就会导致一个朝代或国家的灭亡,所以在一个社会时段会有不同的朝代更替。所以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不是外患,而是内忧,也就是内患,是腐败导致的内患,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真正的敌人。
敌人,最大的敌人,一直是我们自己。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12 16:04:03 +0800 CST  
三、从社会发展的未来来看
在这场漫长的竞争赛中,我们首要的是保持健康,健康是身体的本钱,健康也是一个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生存的本钱,也就是要控制并消除腐败,才能保持国家肌体的健康;其次是发展,要建立制度的改良机制,使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匹配并促进社会发展,才能避免以前社会阶段那种城头变幻大王旗保的局面,使政体得到长期的稳定;最后才是超越,要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高效的、文明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只有这样的超车才稳妥,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衷心地期待和祝愿国家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12 16:04:12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13 08:14:00 +0800 CST  
哈喽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24 10:29:11 +0800 CST  

楼主 治国这条路  发布于 2020-06-26 22:37:11 +0800 CST  

楼主:治国这条路

字数:71564

发表时间:2019-12-12 01:18: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7:49:09 +0800 CST

评论数:3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