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8)武则天怎么应付厉害的刘仁轨--04


高宗离世后,武则天干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却始终没有忘记刘仁轨。按《资治通鉴》,武则天与裴炎联手废掉李显之后,派人带信给刘仁轨,恭维他是当代萧何,请他继续镇守长安,说:“昔汉以关中之事委萧何,今托公亦犹是矣。”刘仁轨这时便不客气地小小反击了一下,一则以年纪大了为由请求退休,二则提到了汉朝吕后的故事,要太后引以为戒。(《通鉴》:太后与刘仁轨书曰:“昔汉以关中之事委萧何,今托公亦犹是矣。”仁轨上疏,辞以衰老不堪居守,因陈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戒。)

武则天那时候可能听人说吕后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但还是耐着性子,以十分恭谨的语气写了一封回信,特地让侄子武承嗣(当时任秘书监)送交刘仁轨。这封信在《全唐文》中收录,是这么写的:

“今以皇帝(李旦)谅闇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戒,复辞衰疾。又云‘吕氏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愿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

武则天首先解释自己大权独揽的原因,是因为儿子李旦暂时不宜执政,自己先代理一段时间再说。然后她表示看到了刘仁轨说的“吕后故事”,非常惭愧,她无意做吕后,但是一定会引以为戒。武则天还把刘仁轨大大恭维了一番,高帽子一顶接着一顶,什么“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云云。最后,武则天请刘老相爷再辛苦辛苦,不要辞职,为国家继续效力。

这封信显然收到了预定效果。刘仁轨继续留守长安,而且也没有再啰嗦了。在正史上,他便成了武则天的众多宰相之一。《唐会要》上列出武则天时代的七十八人宰相名单,刘仁轨排第一个。

直到几个月后扬州兵变,裴炎被杀,刘仁轨才又发作了一次,恶告了姜嗣宗一状。武则天与刘仁轨虽彼此防范,却又心有灵犀,配合极为默契。刘仁轨这一告状,武则天立刻如他所愿,拿了姜嗣宗的一条命来安抚他。

扬州叛乱,刘仁轨站在了朝廷这边,当然也就是太后这边。按刘浚墓志,刘浚在叛乱期间受朝廷委派,担任“江左五州简募宣劳使”。我觉得刘浚实际上就是朝廷的江左临时宣传部主任,而且宣传得法,成功地瓦解了叛军的思想,“开恩信,制权宜,无不倒戈,有如破竹。”刘浚还上表预言徐敬业兵败后一定会从海上逃跑,如果徐敬业不入海,他刘浚就自缢(“因表言敬业若不入海,即当自缢”)。后来的事情正如他所料。扬州叛乱平定后,刘浚自然立功获赏。

扬州叛乱平定,武则天再次改元,年号“垂拱”。刘仁轨在垂拱元年初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武则天废朝三日,令在长安的百官前去吊唁,赠刘仁轨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赐实封三百户,谥号文献,陪葬乾陵。

应该说,刘仁轨走得及时,没有赶上武则天女主临朝这个难题。他儿子刘浚赶上了。按其墓志,武则天在垂拱年间极力拉拢大臣,那时候如果谁上表支持太后,肯定会受到重用。但是刘浚来了个冷处理,说“忠臣守节,不附邪谋,死而后已,未敢闻命。”于是第二年他就被人告了密,长流岭南,并在广州去世(新旧唐书都说是为酷吏所杀)。

武则天使用酷吏及鼓励告密的手段是垂拱二年开始的。到四年后的永昌元年,刘浚等几家就恢复了资荫,那时武则天尚未称帝。由此也可见武则天当时的手段是大棒加胡萝卜,软硬兼施。但刘浚之妻李氏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即使在恢复资荫之后也坚决不许儿子们在武则天的朝廷里做“伪官”,只是守着家乡田产安安静静过日子,直到中宗复辟后才又出来做官。

从武则天的角度来说,她要应付的就是成批成批的刘仁轨、刘浚、以及李氏。她既有这样的决心,便有相应的非常手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2:22:14 +0800 CST  
◇◆◇◆◇◆◇◆

刘浚的墓志铭,贴出来。

资料来源:“三秦游”网站,乾县乾陵陪葬墓

(转贴) 刘浚系刘仁轨之子。该墓志1960年6月出土于乾陵陪葬区范围内,在今杨家洼村西北侧,地陷而出。正方形,石灰石质,边长0.775米,厚0.15米。共36行,每行37字,约1300字。

墓志铭正文:
大唐故学士、太子中书舍人、上柱国、河间县开国男、赠率更令刘府君墓志,家臣等纂序,外孙王进撰铭,孙子英书。

公讳浚,字德深,汴州尉氏人也。后汉章帝子河间孝王开十九代孙,曹州使君之孙,尚书左丞相、司空、文献公之子。公利用崇德,精义入神,清明在躬,终始典 学。年十七,从文献公平百济,功授熊津都督府参军,累迁太子通事舍人、宫门郎、著作左郎、秘书郎、尚书郎、秘书丞。朝廷选士,学士以公为诸儒最。是以龙楼 借其羽翼,麟阁推其校理。参卿外郡,起草南宫。孙楚能名,田观才望,覆存于此。文明岁,敬业作乱,继杨王师未捷,授公江左五州简募宣劳使,开恩信,制权 宜,无不倒戈,有如破竹。因表言敬业若不入海,即当自缢。飞奉不日,果如所料。虽孙膑削树,陈汤屈指,不足俦也。制曰:允膺入骏之荣,克定五湖之俗。随加 朝请大夫兼赉□马锦。无何丁文献忧。(待续)

。。。。。。。。。。。

开头一段介绍刘浚的家世,说他是东汉河间王刘开的第十九代孙。我觉得这多半是在攀高枝,并不可信。两唐书的《刘仁轨传》都没有提到他家是东汉皇族的后代。《新唐书》还说:“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所以我认为刘仁轨就是个寒门子弟。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3:24:50 +0800 CST  
《刘浚墓志铭》,接上:

太后俾宗族之臣,崇吊问之礼,拟为改革,潜欲禅篡,收率土之望,光大臣之家,既作威福,令表劝进,事若风从,功当隗始。公曰:忠臣守节,不附邪谋,死而后已,未敢闻命。翌年,权被密奏,长流岭南,终于广州。春秋四十有七。延载元年,殡河南午桥东原。
。。。。。。。。。。。

前面说刘浚因为在平定徐敬业的叛乱中立了功,受到武则天的表彰,还升了官。但文献公(刘仁轨)去世了,刘浚为父亲丁忧,暂时去职。这一段借着说,当时太后已经有篡权的苗头,并在拉拢大臣,但是刘浚拒绝合作。

“公曰:忠臣守节,不附邪谋,死而后已,未敢闻命。”--我想刘浚当时不敢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这几句是子孙替他写墓志铭时的夸大。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4:08:23 +0800 CST  
《刘浚墓志铭》,继续:

夫人陇西太君李氏,绛郡公六代孙,故右卫将军杨休之长姊,丽如朝舜,操若寒筠,年甫初笄,奉嫔高旌。每因戚属欢会, 文献辄褒扬行能,命公持杯就劝,使满座而崇德也。及文献夫人老疾,公与夫人亲侍汤药,岂遑懈怠,年逾十年,日勤一日。天后召文献夫人曰:年老抱疾,儿女在 傍。对曰:妾有男及妇,殊胜于女。太后嘉之。及文献夫人薨,公终礼谒见。高宗曰:常见皇后说太夫人,云卿夫妇俱能至孝,忠臣取于孝子,岂志卿乎。公归自 朝,言及于内,誉闻家国,足谓光荣。
。。。。。。。。。。。。

这段介绍刘浚的夫人李氏。李夫人出身名门,陇西李氏,南北朝时绛郡公李成礼的六代孙女--这个"绛郡公"我是现查的。然后又说她是“右卫将军杨休”的长姊(她到底姓李还是姓杨?)。

总之李夫人的家庭背景很强,道德水平也很高,以实际行动孝顺婆婆,美名传到了天皇、天后的耳朵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4:17:06 +0800 CST  
《刘浚墓志铭》,继续:

及公枉殁南荒,夫人携幼度岭,行哭徒跣,扶榇回乡,寒暑四年,江山万里,一朝至正,谁不嗟伏。夫人之舅,太常崔公,夫人妹婿,使君王公,皆当时贵杰,各与昆季谋议,遣子女供承,冀染清规,争求近习,其钦望也如此。太后自永昌之后,宽典行焉。如公数家,例还资荫。夫人诫其 子曰:用荫足免征役,不可辄趁身名。汝祖父忠贞,忘身殉国,吾今食周粟,已愧明灵,汝傥事伪朝,如何拜扫。二子亲承训诲,甘守乡园。神龙之初,中宗监国, 诏书夜过,夫人夙兴,因率二子入都,修祠诣阙。时有亲表愚昧,非笑是行,数日之间,果有恩命,各授斑秩,咸惊讶焉,其为有识见也如彼。属以往缠瘴疠,患渐 膏肓,皇上特降金丹,亲题药法,名医不绝,中使相望,生也有涯,命不可赎,以开元十七年六月三日薨于道政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九。临绝之际,叹曰:古有失 行者耻见亡灵,所以用物覆面,后人相习,莫能悟之,吾内省无违,念革斯弊。
。。。。。。。。。。。。。。

前面说刘浚拒绝接受太后的笼络,所以很快就被人陷害,流放岭南,死在广州,享年四十七岁。这段说李夫人带着幼子去岭南接回灵柩,前后历时四载。

墓志说,永昌之后太后就放宽了政策,给一些人家恢复了资荫,包括刘浚家。永昌元年离武则天称帝还有一年多,这则史料可以佐证武则天当时的严厉打压政策是时断时续的。

李夫人不许儿子们“事伪朝”,但是一听说中宗监国,马上就带着两个儿子进京等着朝廷派官儿。一开始亲戚们还笑话她,可没过几天,任命书果然就下来了,于是大家都佩服她的见识。

李夫人于开元十七年病逝,春秋七十有九,应该算长寿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4:32:45 +0800 CST  
子孙敬遵遗训,内外弥仰贤明,至翌日,上令中使赙绢布六百段,仍问卜葬之所。二 子口奏父母遗愿,并请归祔先茔,伏诏曲临,便允所请。制曰:故太子中舍人刘浚俾荣充奉之礼,宜加宠饰之命,可赠太子率更令,以十八年五月十九日合葬于文献 公陪乾陵旧茔西次,礼也。父母临址,存亡事君;夫妻同穴,始终全义。嗣子秘书少监晃、次子祠部郎中昂、吴子罔极泣血过礼,故圣旨屡降,以恤之曰:毁不灭 性,忠可移君。闻者荣之,莫不哀仰朝流,故吏兴纂徽,奠猷嗣子家臣,乐通遗阙,外孙王进长,自谓阳授翰如写,乃为铭曰:

豢龙有氏,斩虵方贵。礼乐相承,衣冠不坠。实惟司空,迈德于公。文武其道,清白其风。输忠两闱,历职八政。人为羽翼,调护克圣。出拥伯铃,淮海以定。旋遭 悯凶,古莫追踪。后其来吊,权以协从。俾书章表,以劝登庸。义不苟活,志不可夺。窜身岭外,没齿天末。生妻稚子,既少且孩。他乡异县,谁不哀哉。山长海 阔,万无一回。卓哉夫人,贞操绝伦。涉水万里,乘舟四春。扶榇携幼,来归洛滨。不事伪主,有奉明神。训诲其子,光荣及身。天何不憗,剧掩穷尘。龙泉剑合, 马封新。小子幸存,夫人之力。叹之鹜,生以羽翼。痛其蓼莪,恩深罔极。愧无外孙之词,辄述渭阳之德。
(墓志铭全文完)
。。。。。。。。。。。。。

李夫人去世后,唐玄宗派了宦官前来慰问,并问起丧葬事宜。两个儿子请求父母合葬,并且“归祔先茔”,意思是与刘仁轨葬在一起。玄宗批准了。前面说刘浚葬在“河南午桥东原”,到这时就迁葬,与李夫人合葬与乾陵刘仁轨墓的附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0 14:40:03 +0800 CST  
@元豹儿 @感秋华而泪

昨天太晚了下网,现在又回来啦。看你们讨论,我觉得这个门第问题还真是越来越有意思。我琢磨了一下,也许刘仁轨真的是东汉皇族的后代,但是到他那一辈完全衰落了,这完全可能。

我觉得这里面的关键是,当时的人们是不是把刘仁轨视为名人的后代。也许在他穷的时候,没人理会他。后来他发达了,大家就承认了。所以刘浚就能娶到出身名门的李氏。李氏的舅舅又姓崔,可见她家一直是士族大家那个圈子里的。刘浚是靠老爸刘仁轨的努力给带进这个圈子里的。

其实武则天的文水武氏也是类似情况。文水武氏出自姬姓,是周平王少子的后代,这可不是武则天自己编的,文水武氏一直就这么说的。但是那又怎样?武则天照样被当时人认为“地实寒微”,武家在当时就是被视为庶族。

所以,刘仁轨即使真的是河间王的第十九代孙,当时可能也照样被视为庶族。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1 08:05:14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9)开言路,设铜匦,上访太后给路费--01


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的垂拱元年,对武则天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上一年,即嗣圣/文明/光宅元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等到新年伊始,扬州叛乱平定了,裴炎、程务挺等心头大患都被她除掉了,就连一直放心不下的刘仁轨也在一开年就病逝了。武则天消除了近在眼前的威胁,立刻着手布置她的长远策略。

上一年废李显、立李旦,武则天曾把年号从“嗣圣”改为“文明”。几个月后高宗终于在乾陵入土为安,武则天又把年号从“文明”改为“光宅”。平定徐敬业叛乱后,再改一次,从“光宅”改为“垂拱”。武媚娘同志虽然是个改元狂魔,但是她的年号也不是随便改着玩儿的,总归有些含义在里面。

“光宅”二字出自古老的《尚书》序言,说当年尧将要禅位于舜时,“聪明文思,光宅天下”。武则天用光宅二字,说儿子李旦把治理天下的大权拱手相让,是个明智的举动。伴随着改元“光宅”,是一系列“改头换面”的形式文章,易旗帜、易服色、易官名。尽管此时离称帝还有好几年,但她已在昭告天下:太后将要主导一个全新的开始。

“垂拱”二字也出自《尚书》。尚书的《武成篇》里有一句:“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是古代统治者追求的一种高妙境界。要想达到垂拱而治,一把手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躲在幕后,让系统自己运转起来,替他/她办事。所以,垂拱而治要求很高的技术含量。

她要垂衣拱手,那谁来干活儿?自然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咯。此时的武则天把眼睛盯着整个官僚队伍。从高层到基层,她有一个通盘考虑。这支队伍要公私兼顾,于私,不能反对她这个最高领导;于公,得为国家好好工作。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武则天双管齐下,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她的胡萝卜就是官爵、禄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她给大小官员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待遇,也是一个让才子们大显身手、自我实现的机会。事实证明,天下俊杰之士是热烈拥抱这种机会的。

她的大棒则是严厉的监督、筛选、以及竞争机制。她对官员们搞的监督办法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而且是自下而上的。她借助了基层百姓的力量。

垂拱元年二月,武则天下了一道命令:“朝堂所置登闻鼓及肺石,不须防守,有挝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 这实际上就是百姓对官员的一种监督。所谓“登闻鼓”和“肺石”,都是老百姓直接喊冤的途径。谁觉得有冤情要向皇帝(太后)陈述,要么就敲响朝堂西边的登闻鼓,要么就站到朝堂东边的肺石上。现在武则天命令说,登闻鼓和肺石跟前不许有人防守,如果有人来喊冤,御史必需出去接待。

垂拱二年,武则天又推出了两条“新政”:一是设置铜匦,鼓励老百姓和下层官员给她写信,二是鼓励老百姓直接找她上访。
(待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1 12:39:36 +0800 CST  

感谢煮酒,感谢编辑的鼓励!

谢谢各位读者盆友们!

顺便,试试能不能用表情符号。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1 22:33:20 +0800 CST  
~~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9)开言路,设铜匦,上访太后给路费--02

综合《资治通鉴》与《唐会要》上的记载,垂拱二年三月,武则天忽然下令:制造铜匦。三个月后,这个铜匦就铸造完毕,安置在朝堂之上。

铜匦是武则天时代的一个新发明,具体设计者鱼保家是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承晔是当时审问宰相裴炎的负责人之一)。这个铜匦到底什么样子,因为没有什么图形流传下来,所以只能猜测。“匦”就是指箱子,铜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铜箱子。我认为它的块头肯定不会小,立在皇宫的某一显眼之处,外观上必定有种威慑的力量,形成视觉冲击,让朝臣们望而生畏,不过也势必增加君臣之间的敌意。

按《唐会要》,铜匦共有四个小箱子,拼成一只大箱子。铜匦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开口,染上不同的颜色,接纳四种不同的上书。

东方为青色,木位,主春,叫“延恩匦”,接收有关改善民生的好建议。太后说:“有能告朕以养人及劝农之事者,可投书于青匦。”

南方为红色,火位,主夏,叫“招谏匦”,接收时政批评谏议。太后说:“有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者,可投书于丹匦。”

西方为白色,金位,主秋,叫“申冤匦”,顾名思义是给人伸冤用的。太后说:“有欲自陈屈抑者,可投书于素匦。”

北方为黑色,水位,主冬,叫“通玄匦”,接收其它各种五花八门的上书。太后说:“能告朕以谋智者,可投书于玄匦。”--这是四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只,史家们认为与告密有关。《资治通鉴》上解释说:“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说穿了,铜匦就是一只大型意见箱,投书可进不可出。设立之初,铜匦甚至可以直接等同于“太后邮件箱”,因为武则天说,她会亲自阅读所有投书。

很快有人通过铜匦投书来告密。它的设计者鱼保家就死在自己的这个伟大发明上。鱼保家可能是一位能工巧匠,热心于各种发明创造,可惜政治觉悟太差了。结果在铜匦投入使用之后不久,被人投书揭发说,他当初曾经给徐敬业的叛军制造过武器,造成了官军的重大伤亡。于是武则天毫不留情地把他杀了。(资治通鉴)

后世史官们极力把铜匦描绘成告密工具,好像除了搞恐怖统治之外别无它用,其实这是史官们的刻意抹黑。虽然确实有人通过铜匦来告密,但也有很多人通过铜匦来进谏、伸冤。陈子昂就曾经通过铜匦投书,批评女皇对大臣的刑罚太严苛;被誉为“大唐最牛老百姓”的苏安恒通过铜匦投书,要求女皇快点儿退位,早日恢复李唐江山(武则天虽然没理会,但还是对苏安恒赏赐了一番);法律专家徐有功给女皇提意见,其中一条是批评她没有好好利用铜匦,对冤情处理太慢。

基层的意见要想“上达天听”,在哪个朝代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铜匦是意见上达的一条方便渠道,比登闻鼓和肺石更安全、更有效率。不但武则天对于铜匦投书非常重视,后代唐朝皇帝、甚至宋朝皇帝,也都很重视,并且一直在改进对它的管理。

比如到了玄宗朝,《朝野佥载》的作者张文成被御史李全交所害,判了死罪。他儿子张不耀通过铜匦投书,请求代父受死(《全唐文·卷260·请代父死表》),说:“伏愿陛下采舆人之诵,听左右之言,乞不滥无辜,庶冤魂重返,即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不任酷裂之至,冒死投匦以闻。”后来张文成被放了出来,不知道他儿子的这份上表是否起到了作用。顺便说句,《朝野佥载》一书搜集了很多武周朝黑材料,真假难辨,但有多条被《资治通鉴》采用。

总之,铜匦是武则天搞出来的一个好东西。那么她到底有没有滥用呢?或者说,武则天时代的铜匦投书,究竟多少是恶劣的告密,多少是忠良的谏言,多少又是冤情申诉呢?很遗憾,我们今天不可能看到科学的统计数据。所以我们对于武则天时代铜匦的评价,自然只能是屁股决定脑袋了,无论是赞是骂,怎么说都能找到史料支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2 11:42:09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我认为武则天动心思称帝就是垂拱二年,她开始推出铜匦,并且启用酷吏的时候。这时候她曾经说过要还政于李旦,但是李旦推辞。于是她就当仁不让地,越来越明显地准备自己做皇帝了。


说到玄宗朝以后的酷吏,我觉得跟武则天时还是有点儿不一样。武则天就是专门提拔了一批人,让他们审案--通常是她指定的案子,也就是“制狱”。这些酷吏如果按照正常途径根本做不了官儿,完全是她破格提拔的。但是李隆基并没有这么做过。当然玄宗朝也有手段残酷的御史,但是他没有酷吏政策。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2 13:01:15 +0800 CST  

但是涅,说到酷吏的那些残酷手段,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讲武则天的这些酷吏,史书上列出了好多酷刑的名目,可是没说具体那些人遭受过这些酷刑。

然后,周兴被来俊臣请君入瓮,一吓唬,周兴就认罪了。

索元礼发明了一种夹脑袋的铁笼子,但是史书上提到受这种酷刑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是索元礼自己。他被下狱时,狱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后,索元礼一看到这个铁笼子,就伏罪了。所以他也没有身受此刑。

来俊臣很凶恶,可是史书上没有直接说他对谁谁用过那些酷刑,反而说他直接杀人。来俊臣是不经正当程序就直接杀人。王弘义也是这样。

侯思止折腾过魏元忠,结果被魏元忠几句话一吓唬,他就老实了。

狄仁杰被来俊臣下狱,但他马上自污,所以也没受过酷刑。

史书上有名有姓记载死于酷刑的,倒是参与神龙政变的五王中的三个。

我只能说,正史上记载的酷吏,政治立场太强,并不是一种真实客观的记录。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2 13:10:39 +0800 CST  
~~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9)开言路,设铜匦,上访太后给路费--03

武则天在垂拱二年推出铜匦的前后,还有一条政令,就是鼓动天下老百姓进京上访,结果可能是促成了一次相当壮观的上访潮。这次上访潮到底发生在何时,持续了多久,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

《资治通鉴》和《新唐书》都提到了这回事,都把它放在设置铜匦这件事后面来说,都是在控诉“武太后大兴告密之风”这个上下文当中来说,由此推测,上访潮确实是武则天针对官僚队伍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它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太后耍权术整人。

《资治通鉴》上说:“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新唐书》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桀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又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在所给轻传,供五品食,送京师,即日召见,厚饵爵赏歆动之。凡言变,吏不得何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客馆。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故上变者遍天下,人人屏息,无敢议。”

这两段记载其实都是史官们夹叙夹议,目的是指控武则天鼓励告密、滥发官爵。不过总归透露出一个史实:武则天规定,老百姓要进神都上访的,有关部门不许阻拦,并且要允许上访百姓使用国家的驿馆,一路上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送他们去见最高领导--太后。太后会接见他们,不管种田的还是打柴的,一律接见。如果来不及接见的,让他们先在城里的公家招待所住下。凡是胆敢阻挠百姓上访的公务员,将会受到惩处。而这些上访百姓们告状或者提意见、建议,太后听着顺耳了,会给奖励,给他们官儿做。如果所告不实,却并不给予处罚。

想想看,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多大的好消息啊。告不告状都是其次的,这不等于是拿着公费上神都洛阳旅游一趟嘛?农夫樵夫们只要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从有关部门拿到旅行介绍信,骑着公家提供的马匹(驿马),住进公家招待所(驿馆),在招待所里面吃上五品官儿才能吃到的饭菜(供五品食),肯定有酒有肉,然后在好吃好喝之余,还能见到传说中的太后,在太后跟前说错话了也没有关系,太后说她不怪罪。这种好事儿谁会落下啊?所谓的“四方告密者蜂起”,其实毫不奇怪。以常理推测,很多人未必是告密,就是贪个小便宜、赶个热闹罢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09:46:11 +0800 CST  



也来贴张图,勉强表示上访渔樵在路上的情景。
不知道是谁画的,画得挺好。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11:48:43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俺把《旧唐书 酷吏列传》的相关章节读透,对老百姓的事情是只字不提哦。可《资治通鉴》和《新唐书》倒是记录老百姓的事情,但似乎把他们有意写成刁民,又不敢全盘丑化,可见宋朝史官内心的挣扎啊。毕竟人家女皇无愧于天下苍生。
。。。。。。。。。。。。。。

其实酷吏和铜匦、老百姓上访是不同的几码事。史官故意把这些事情搅在一起,然后无形之中就给全盘否定了。铜匦本身是好政策,所以一直沿用下去了。百姓上访,公家免费招待,这个事情除了要花钱之外,我看也是大好事,当然肯定不能长期搞下去。

不过我倒有点儿怀疑史书上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武则天难道真的对这些群众都接见了?见得过来吗?

(单独拉出来回贴,我想快点儿翻页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13:01:4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9)开言路,设铜匦,上访太后给路费--04

如果我们暂时把“告密”这件事放一放,就能看到这次上访潮给武太后带来的更多好处。上访潮让一部分百姓直接体验了一次国家福利--驿馆。

唐朝的驿馆系统相当发达,平时主要是接待官员、公务员、以及军情传递人员等等,因为作用重大,所以政府在这套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很多。每个驿馆都有专人负责,里面不但有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招待所,还有一个庞大的马厩。大型驿馆配备的马多达七十五匹,驿馆可能还会专门划出一大片土地来种植驿马的饲料。遍布全国各地的驿馆,正是这个大一统国家最为直观的象征。

所有这些平时无缘使用驿馆的百姓,在这次上访途中会亲身体验到国家的力量,而这个国家的统治核心,就是那位端坐在紫帐后面的太后。用皇权时代的观念来说,这是她的国家,而他们是她的子民。对于大多数上访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充满正能量的经历。这些上访百姓无形中就成了武太后的宣传员,为她的“德政”大做广告。换句话说,武则天利用公款,打着不知道什么冠冕堂皇的名义,为她自己搞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公关。

从驿馆设置的情况来看,长安到洛阳这两京之间的驿馆最为密集。以常理推测,上访百姓也会以两京沿线最多。几年后她公然搞女人称帝,而关中居然还有很多老百姓出来支持她,正是这类亲民活动打下的基础--她的亲民活动不止这一次。

至于说告密,可是我们现在看不到武则天当时的诏令究竟是怎么写的--是单纯地鼓动百姓告发官员,或者还有很多其它内容?从史料中侧面透露出来的信息,这次上访运动搞得很成功,大批百姓顺利到达洛阳,见到了太后。以常理推测,这类事情能搞得成,离不开官员和基层公务员的配合。如果此举真的直接触犯了官员们的利益,恐怕就会寸步难行了。所以我推测这很可能是一场老百姓、官员、太后三方共赢的活动,官员们好好接上访的渔樵,可能会受奖励。

从各种史料推测,这次上访潮的主题也不全是告密,起码有一部分人是毛遂自荐去的,向太后要官儿作。

按《资治通鉴》,垂拱元年五月,武则天颁布一条政令,“制内外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她不但要官员们推荐人才,而且号召百姓们进行自我举荐,以增加民间人士的上位机会。这些“自举”究竟有什么结果,史书上没说,但我们知道,她执政的这些年政府公务员人数确实大大增加了,为此还引来不少批评。由此推测,垂拱元年五月的这道政令并非一纸空文。

当然,正史上指责武则天鼓励告密,想来也不全是污蔑。武则天时代最臭名昭著的几位酷吏,正是通过告密,通过在太后跟前毛遂自荐,走上历史舞台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22:20:54 +0800 CST  
既然说到驿站,转贴一篇科普小文章。

转贴:《古代财政养育的驿站》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讽刺唐玄宗为了买笑爱吃鲜荔枝的杨贵妃,动用国家驿站运输系统,不惜国家财政的血本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

驿站,是国家出现以后,政府专门为传递公文和军情所设置的通信机构,至今已有4000年历史。其建设和营运费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出。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递,故在春秋时期,人们把边境内外传递文书的机构叫做“邮”。邮距为25公里,是一个成年人当天能往返的距离。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所设置的“十里一亭”,既是乡以下以维持治安为主体的行政构架,用于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职能,而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时人称之为“邮亭”。这种“邮亭”就是秦代以步行递送的通信机构。

鉴于步行递送的“邮”速度有限,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汉初“改邮为置”,即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传递区间由春秋时的25公里扩大为150公里。为了扩大功能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汉代还逐步将单一置骑传送公文军情的“驿”,改造成为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职能的机构。今绍兴市区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的“兰亭”,即为浙江地区汉代早期驿亭的遗址,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而名播海内外!

到了开放的唐代,国际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和官员公差往来大为增加,朝廷干脆改驿为馆驿,以突出其迎来送往的“馆舍”功能。在盛唐时,全国有馆驿1643个,从事驿站工作的人员有2万多人,其中80%以上为被征召轮番服役的农民。

由于财政对馆驿支出安排费用有限,而实际耗费巨大,为保证正常运转,唐代前期一般由政府指定当地富户主持,并任命其为驿将或捉驿(“捉”即掌握、主持之意),从事对驿丁的管理、馆舍的修缮、接待和通信工作及其月报的报送,并负责出资弥补驿站的亏损。而有些头脑灵活的驿将则利用馆驿社会交往之便从事商业活动,不仅可达到“以商补亏”的目的,而且还有利可图。定州富户何名远利用负责政府3个馆驿管理之便,雇人兼营工商业,由于经营有方,不数年即“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成为名闻遐迩的工商巨贾。

(来源:星岛环球网 编辑:王瑜)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22:48:50 +0800 CST  

贴个驿站的图,纯属娱乐。估计现在也找不到真正的唐朝驿站遗迹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23:04:05 +0800 CST  

重新发驿站照片,估计是仿古建筑吧。图片来源:网络。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3 23:09:02 +0800 CST  
~~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50)兴酷吏,武则天最大的政治污点

《资治通鉴》里总结说:“太后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每除一官,户婢窃相谓曰:‘鬼朴又来矣。’不旬月,辄遭掩捕、族诛。”

启用酷吏,是武则天称帝之路上的一个非常手段,对她改朝换代十分有效,但也充满了邪恶。

酷吏的出现大约是垂拱二年之后的事情。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武则天改元“垂拱”。从《资治通鉴》上看,垂拱元年还算平静,但是垂拱二年之后,武则天设置了铜匦,又开始鼓动老百姓上访,其中一个内容是告密,朝堂上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

《资治通鉴》说完铜匦和百姓的“告密”上访,紧接着就写到酷吏问题:著名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被武则天破格提拔,专门擅长制造冤狱。

酷吏们的惯用手段,其一是广泛牵连,抓到一个人,必定要引出几十乃至上百人,搞成大案;其二是网罗一批无赖之徒,形成一个整人团伙,专门告密,如果想陷害某人,就让好几个人一起告发,“证据”凿凿,让被整之人逃无可逃;其三是动用酷刑,对犯人进行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酷吏们发明的刑具,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各种名号,肉刑又有“凤皇晒翅”、“驴驹拔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等种种名目,听起来就让人闻名而丧胆,如果身临其境,犯人往往宁可认罪自污,求个早死早解脱。

武则天在启用这些酷吏之初,对种种令人发指的行径不是采取措施进行制止,恰恰相反,是给予鼓励,让酷吏们升官发财,以助长他们的气焰,最终目的是要震慑百官。需要指出的是,酷吏现象并非集中爆发,而是时断时续的,因为武则天一直在掌控这支邪恶队伍。索元礼大约在垂拱二年开始得势,而来俊臣要到几年之后才出来。

综合几本正史上的资料来看,索元礼可能是第一位被武则天树立起来的酷吏典范。他是个胡人,不过族裔根本不是问题。这个胡人看来非常熟悉当时的政治行情,借着上访言事的机会见到了太后,投其所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是立刻受到赏识。武则天给了他一个“游击将军”的官儿。这是一个武散官职位,从五品下,官阶不低。

武则天让索元礼做的具体工作就是审案(推案)。他审问的不是一般案件,而是一类特别案件叫做“制狱”。“制”就是皇帝的命令,制狱,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太后)钦点的案子。当时把这类特别犯人安排在洛州牧院--大概是洛州地方政府所在地,索元礼就在那里审问这些犯人。

根据新旧唐书的酷吏传,索元礼生性残忍,办案时动用残酷的刑具,有一种是用铁笼夹住犯人头部,以致有人脑浆迸裂而死。他又大兴诬告,每审一人,就逼迫犯人咬出几十上百人。而他因为办案有成果,竟然受到武则天的奖励。有了索元礼这个榜样,后来的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便跟着学样,甚至更上一层楼。索元礼一度混得十分得意,连到处耀武扬威的太后男崇薛怀义都拜他为干爹。但是没过几年,武则天为了平息众怒,就下旨把索元礼给抓了起来。审问索元礼的狱吏拿来当初他自己发明的铁笼来威胁他,索元礼便认了罪,死于狱中。

正史上说,被索元礼杀戮的人数达到几千人。这个数字不知道有没有夸大,不过他审理过的犯人基本上默默无闻。周兴、来俊臣二人才是真正卷入了高层政治,成为武则天对付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的两匹猛兽。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24 09:58:38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