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1)太子李显--03

【太子纳妃】
上元二年,李弘死,李贤成为太子。两年后的仪凤二年,李显被改名叫李哲,同时从“周王”变成了“英王”,授雍州牧。李显此前的“洛州牧”一职在一年后给了弟弟李旦。没过几年,到了永隆元年(680年),李贤被废,李显随即被立为太子。当时他仍叫李哲,直到二十年后武则天把他从房陵召回洛阳,再次立为太子,才又把名字改回李显。但为叙述方便,就称他为李显。

就在被立为太子的这一年,李显的长子李重福出生。可他是庶长子。这个尴尬的身份在后来引发了诸多政治问题。这是后话。

又过了一年,开耀元年(681年)七月,李显又纳了一位太子妃韦氏,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韦皇后。韦氏的家门是京兆韦氏,属于高门大族。但是韦氏自己的小家庭似乎并不起眼。她的祖父韦弘表在太宗一朝只是曹王府典军,她父亲韦玄贞只是普州(今四川境内)的一位参军,都是小官儿。尽管如此,李显对韦氏却非常有感情,其夫妻恩爱并不亚于高宗、武后。

开耀元年李显纳妃,与此同时是太平公主下嫁。两件喜事差不多同时在长安城举办,让高宗十分开心。《全唐诗》收录的李治诗作中,有一首就是《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高宗不但自己诗兴大发,还要大臣们也凑热闹,来个君臣同乐。于是《全唐诗》中还能看到好几首《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这次写奉和诗的大臣包括胡元范,刘祎之,郭正一,裵守真。当时,一批高宗朝后期的老臣如张文瓘、来恒(来济的哥哥)、戴至德、许圉师都已谢世。郝处俊也在这一年去世。如此,写奉和诗的这几人都可视为后起之秀,是朝堂中的新鲜血液。实际上高宗本人也在两年后去世,武则天紧接其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这几人都曾获得重用。但他们终究因为和太后不是一条心,结果被贬得贬,杀的杀。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高宗直到最后都牢牢地掌握着朝中的人事大权。这批新秀,包括北门学士之一的刘祎之,都是忠于高宗、忠于李唐的。胡元范一口气写了三首《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其中第三首的最后一句说:“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其对皇帝大表忠心的姿态好像有点儿肉麻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15 11:57: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1)太子李显--04


【李显这个太子学了乖】
李显从永隆二年起成为太子,到弘道元年高宗驾崩后继位,为时不过三年多。这是高宗朝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他整个在位期间的一个低谷时期。高宗本人身体越来越糟糕,对群臣的驾驭能力减弱,边境战事不断(吐蕃寇边,突厥复叛),再加上天灾一场接着一场,大家都疲于应付。这也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时期,似乎所有人都在观望。就连武则天居然也安于守拙,除了怂恿高宗封遍五岳之外,并没有搞什么别的花样。

身为太子的李显,大概是牢牢吸取了前面李贤的教训,完全收敛了锋芒。其实应该说李显是在消极应付。他既没有李弘那样的强烈责任感,也没有李贤做太子之初那种跃跃欲试的活力。他的表现可能让高宗和武后比较失望。《资治通鉴》上特别记载了一件事,说李显的东宫有个官员田游岩,任太子洗马,但无所事事,结果被一个武将(右卫副率)蒋俨斥责了一番。蒋俨批评田游岩说:“主上让你辅佐太子,这是多大的信任!而今的太子正值青春年华,但是表现不怎么样(“圣道未周”),连我这样不才的人都会进谏,可你身居其位,却整天悠哉悠哉,这不是白拿俸禄不干活吗?”说得田游岩竟无言以对。

《全唐文》收录有初唐大臣崔融的多篇文章。崔融是李显做太子时的太子侍读,成了李显的笔杆子,整天替他写进表。我们看看崔融当时写的上表,诸如《代皇太子上食表》、《代皇太子请复膳表》、《代皇太子请起居表》、《代皇太子贺白龙见表》、《代皇太子贺嘉麦表》等等,可知李显当时对高宗非常恭谨孝顺,起码表面上是这样。李显对母亲的态度也与李贤不同,最起码不再公然对抗了。崔融有一篇《代皇太子贺天后芝草表》,祝贺东都洛阳的太原寺舍利塔屋下长出灵芝。太原寺是武则天为母亲杨老夫人祈福而建,长出灵芝,李显也要祝贺一番,可见官样文章是做到了家。

李显也并非只是搞这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他也有爱民之举,曾慷慨地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拿出来分给贫人。当时关中地区地少人多,而均田制是按人口授田的,因此土地早就不够分了。崔融的《代皇太子请家令寺地给贫人表》中就说:“但关辅之地,萌庶孔殷,丁壮受田,(未)能充足,所以水旱之岁,家室未丰。正末端本,思有裨助,臣家令寺有地九百馀顷,特请回授关中贫下等色。”高宗是否批准了李显的这次善举,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这表现出李显的善意。

李显在做太子期间,唯一一次可能要冒点儿政治风险的举动,是上表请求善待哥哥李贤。李贤自被废后就被押解到长安城幽禁,到了开耀元年十一月,又被流放到巴州。巴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巴中,其实离长安并不太远。李贤启程之日,李显派人送行,得知李贤和男女仆从衣衫单薄,实在过意不去,特地给高宗上表,请求每年春秋两季按季节为李贤添补衣物。崔融的《代皇太子请给庶人衣服表》中说:
“庶人不道,徙窜巴州,臣以兄弟之情,有怀伤悯,昨者临发之日,辄遣使看,见其缘身衣服,微多故弊,男女下从,亦稍单薄。有至於是,虽自取之,在於臣心,能无愤怆?天皇衣被天下,子育苍生,特乞流此圣恩,霈然垂许:其庶人男女下从等,每年所司,春冬两季,听给时服。”

后来李贤在巴州身亡,就地安葬,武则天从未动过他的墓。直到神龙后李显再次继位,才把李贤的墓从巴州迁葬到乾陵陪葬。

永淳元年(682年),关中又闹饥荒了,一斗米要卖到三百文。高宗、武后再次前往洛阳,留下李显监国,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政。太子与天皇、天后两地分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八月,天皇才把太子召到东都。李显的庶长子李重福此前刚刚被封为唐昌王,这时就留下来看守长安,由老臣刘仁轨辅政。

李显在永淳二年十月抵达东都。十二月,高宗驾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

没有人能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想都无从想象。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16 10:23:03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2)废李显,一场神速政变--01


唐高宗一旦去世,武则天就面临着一场危机。她是有能力掌管天下的,但她缺一个合法的身份。“天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头衔,不属于正规的皇权机制。高宗在时,愿意给天后多大的权力就给多大权力,可是高宗一旦不在了,“天后”便空有其名。至于她的皇太后身份,只有当皇帝是小孩子时才有用。李显当时已经二十七岁了,太后参政怎么也说不过去。

那就只有采用强硬手段--夺权!武则天想必早已看明白了这一点。对于新皇帝李显,她是翻脸无情,毫不犹豫,一旦发现机会立刻抓住,出手就是稳准狠,直接废了他的皇位。撇开道义上的是非不谈,单纯地看她这次宫廷政变,干得实在漂亮。唐朝从头到尾发生过多次政变,基本上都要杀人见血,唯独这一次,虽然也动用了羽林军,但兵不血刃,又因为动手的时机早,引起的朝堂震动也相当轻微。

但是,仅凭武则天的一人之力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这次政变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李显本人得不到群臣拥戴,是他迅速下台的重要原因。本来李显当上太子就是个意外,不但他本人意外,大臣们也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做太子的三年期间,也曾有机会监国,身边也有辅政大臣,但事实证明,这几位大臣后来没有一位真心拥戴他。

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这里。按《资治通鉴》,永淳元年(682年)四月,高宗、武后再一次离开长安去洛阳,留下太子看守当时正在闹饥荒的长安。三位重臣留下来辅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这三人中,刘仁轨只是反对武则天,但未必支持李显;薛元超又是看不惯太子游猎,给他提意见,后来被高宗召去了洛阳,不久退休;还有一位裴炎,事实证明他是李显最大的敌人。

高宗、武后那次到了洛阳之后,立刻重新调整宰相班子,提拔起一批新人,如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等。这里高、武又发明出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因为新提拔的这几人都是四品以下的官阶,但是又想让他们担起宰相职责,于是就来了一个“同平章事”。

这一批朝堂新秀,不管心里对天后有什么看法,因为同在洛阳,经常会打交道,自然彼此熟悉,配合默契。相反,远在长安的李显对于这个新的权力核心来说就是一个外人。而高宗迟迟没有让李显接触这几位新晋大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17 13:02:39 +0800 CST  
@suhaoshanghai 2016-02-17 16:29:14
比芈月更牛的女人 —— 武则天
说到武则天的心狠手辣,必须要提到她杀害自己女儿嫁祸王皇后的故事,但是史书并无确切记载。654年(永徽五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

二圣临朝
在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高宗李治的风疾日甚,经常不能临朝视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产生了裂痕,甚至差点导致武后被废,但是最终都因为武则天的软硬兼施,导致她保住了皇后的地位。在两人共同执政的过程中,武则天也提了很多有利的政策,积累了很多的执政经验,而且武则天还撺掇高宗到泰山封禅。
-----------------------------

矮油,我家5妹哪里有这么厉害呀。杀了亲生闺女居然没有任何后果,还能成功上位,然后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还都不能把她怎么地 :D

然后5妹跟老公吵架了,马上都要被废了,给她软硬兼施一下,就不但不废了,还二圣临朝了。。。

正史中的5妹就是个外星人,简直太神通广大了。

顺便,微信公号是不是能挣钱啊?我也考虑弄一个。。。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17 23:48:13 +0800 CST  
~~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2)废李显,一场神速政变--02


……永淳元年(682年)四月,高宗、武后再一次离开长安去洛阳,留下太子看守当时正在闹饥荒的长安。三位重臣留下来辅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这三人中,刘仁轨只是反对武则天,但未必支持李显;薛元超又是看不惯太子游猎,给他提意见,后来被高宗召去了洛阳,不久退休;还有一位裴炎,事实证明他是李显最大的敌人。

高宗、武后那次到了洛阳之后,立刻重新调整宰相班子,提拔起一批新人,如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等。这里高、武又发明出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因为新提拔的这几人都是四品以下的官阶,但是又想让他们担起宰相职责,于是就来了一个“同平章事”。

这一批朝堂新秀,不管心里对天后有什么看法,因为同在洛阳,经常会打交道,自然彼此熟悉,配合默契。相反,远在长安的李显对于这个新的权力核心来说就是一个外人。而高宗迟迟没有让李显接触这几位新晋大臣。

李显与天皇天后两地分居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永淳二年八月,高宗才把李显召到洛阳。但是这次把太子叫到身边,用的理由很有意思:是说准备封禅嵩山,而不是因为高宗身体不好,准备交待后事。

这事儿值得好好琢磨一下。

唐高宗当时确实有意搞嵩山封禅,甚至还想封遍五岳,但是早在一年前,也就是永淳元年七月,一个名叫李善感的小官儿就给高宗进谏,指出“数年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总之是说现在国家的情况这么糟糕,皇帝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劳民伤财搞什么封禅。高宗虽然没听他的意见,但“亦优容之”。《资治通鉴》写到这里还要讽刺几句,说自从褚遂良、韩瑗死后,二十几年就无人再敢直谏,直到这时李善感进谏,天下都高兴了,说这是“凤鸣朝阳”。我说资治通鉴同志简直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过这里不讨论凤鸣朝阳的问题,还是继续说李显。

高宗在永淳二年八月召李显赴东都,说是要准备嵩山封禅,但这恐怕只是个借口。当时条件根本不适合,不但因为各种内忧外患,而且高宗的身体明明一天不如一天。说封禅,骗谁呢?

果然,李显这次到洛阳就来得磨磨蹭蹭。高宗八月己丑日召他来,他到十月己卯日才抵达洛阳,一共拖了五十天。想想一年前高宗、武后从长安到洛阳,还是带着一大群随从,路上还要防范强盗,结果十几天就到了。看起来,李显对东都也怀有隐隐的戒心。皇帝和太子之间并不和谐,只是没有撕破脸而已。

李显十月份来到洛阳,一个月后,高宗就下诏说来年不搞封禅了。随即高宗病重,下诏太子监国,以裴炎、刘景先、郭正一辅政。高宗一连十天在嵩山的奉天宫养病,宰相都不得见,李显也见不到皇帝。只有武则天留在高宗身边的。(资治通鉴)

高宗终于从奉天宫回到洛阳,在天津桥与百官打了个照面,以安定民心。又过了十几天,高宗宣布改元弘道,强撑病体宣读大赦诏书,本来想到则天门楼上去宣读,但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上马,只得把百姓叫到殿前听宣。当夜高宗便在贞观殿驾崩了,临终前只有裴炎获得召见,授遗诏辅政。(资治通鉴)

想想当年唐太宗临终时的情形,太子李治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都在场,李治痛哭,长孙无忌还要想方设法帮助新君顺利登基。而今高宗去世之前,太子竟然缺席!如此缺乏先帝的扶持,李显这个皇位怎么坐得稳?

受命辅政的裴炎,首先配合的却是太后。高宗去世后三天,裴炎就上奏说:太子还没有正式继位,不能发布敕令,希望天后给中书门下发布“天后令”。这个“天后令”恐怕是武则天第一次以她自己的名义发布的命令,以前从未有过。就这样又过了四天,也就是高宗去世的“头七”过后,李显才算正式登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0 12:11:32 +0800 CST  
~~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2)废李显,一场神速政变--03

李显初登帝位,自然明白自己的弱势处境。不过那时的李显并不甘心,还是企图一拼的。其实李显年轻时也是一位雄姿英发、野心勃勃的皇子。几年前明崇俨议论几位皇子时就说过:“太子(李贤)不堪承继,英王(李显)貌类太宗”。多年后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之后,见李显迟迟不肯诛杀武家子弟,还发牢骚说:“主上昔为英王,时称勇烈……”

李显上台后立刻着手培植属于他自己的心腹。他很快把太子妃韦氏立为皇后,然后把岳父韦玄贞从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可见以前韦氏做太子妃时,韦玄贞丝毫没有沾光,官职没有动过。接着李显把韦氏的一位很远的远亲韦弘敏提拔为宰相。

李显还想接着给自己人加官晋爵。他想让岳父继续升官,担任侍中(门下省长官)。如此一来,韦玄贞眼看着一跃就会成为宰相。李显又想给自己乳母的儿子授个五品官,让他成为中级干部。但这两项任命都遭到了裴炎的抵制。此时裴炎正担任中书令(中书省长官),刘景先为侍中。裴炎和 刘景先 做搭档,中书门下两省合作得不错。现在皇帝想让韦玄贞顶替刘景先的位置,裴炎当然不乐意了。

不管裴炎反对给韦玄贞升官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心,反正他能说出正当理由。而李显确实理亏,所以才说了一句气话:“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把天下给老丈人都没关系,何况一个侍中呢?

从李显这种表现可以看出,他对当皇帝这件事有严重误解,以为只要坐上龙椅,就可以想干啥就干啥。

裴炎一直心怀叵测。他听到李显这句话,简直如获至宝,立刻就去找太后商量。然后两人就联手发动了政变。

《资治通鉴》对这次政变说得比较详细。二月的戊午日,由太后把皇帝和文武百官都召集到了乾元殿,然后禁军到场了--两位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xu4)带兵进殿。接着由裴炎和中书侍郎刘祎之(祎,yi1)宣读了“太后令”:把皇帝废为庐陵王。随即有人把李显扶下了宝座。李显问:“我何罪?”武则天说:“谁让你想把天下交给老丈人了。”李显这次做皇帝,在位不到两个月,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赶下了台。

从政变过程看,武则天与裴炎早已达成了默契,一直在等候废掉皇帝的机会。她不但与裴炎、刘祎之等大臣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且得到了禁军的支持。参与这次政变的羽林将军程务挺,几个月前才被唐高宗派为单于道安抚大使,准备和突厥人打仗,不知何时竟被召回东都。

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发令,一下子就废掉了通过正当程序登基的皇帝,而且几乎没有人反对。对比一下,此前的玄武门政变、此后的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无不杀得血流成河,所以这次废李显的政变实在是个奇迹。

这起码能够说明武则天当时在朝中的威望--那么多年的“二圣临朝”,长期与高宗一起坐在朝堂上亮相,到这时就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时她还没有启用酷吏,别人对她还谈不上惧怕,都是心甘情愿让她出来主持大局。只不过群臣的这种心甘情愿是有限度的,她同样不能为所欲为。就在废掉李显的第二天,武则天把四儿子李旦扶上了皇位。她仍旧是太后,太后才是她的合法身份。

但是身份已经无法限制她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1 09:52:34 +0800 CST  

谢谢青梅师弟,谢谢南山,

感谢天涯煮酒!:D

祝网友们猴年快乐,万事如意!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2 22:58:48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3)凤飞九天,太后临朝--01


回顾武则天的参政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是一点一点越卷越深。我一直在想,武则天到底是什么时候决定和儿子争权的,又是几时想起来称帝的,是因为某几件事情的强烈刺激,充当了催化剂?还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有了这种异想天开的念头?

不管怎样,当弘道元年高宗去世、她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她抓权的决心已经无比坚定,随之表现出来的胆识和手腕也让人越来越吃惊。唐高宗去世的头一年,如同所有江山易主的时期一样,大事一件连着一件,光年号就改了三次。这些大事包括:李显被废、李旦被立、李贤之死、高宗下葬、改官名、易服易帜、李敬业起兵造反、裴炎被杀、程务挺被杀、以及李敬业谋反的平定。


【悄然易主】

高宗刚去世时,因为有裴炎的合作,武则天便以太后的身份开始有条不紊地颁布命令,史称“临朝称制”。首先是封赏。她给当时在世的李氏诸王加官晋爵。比如韩王李元嘉,是唐高祖的儿子,当今皇帝李显的叔祖,武则天加授为太尉;另一位叔祖霍王李元轨授司徒;舒王李元名当了司空;越王李贞,是唐太宗与燕德妃的儿子,李显的伯父,授太子太傅;纪王李慎是太宗与韦贵妃的儿子,李显的叔叔,此时授太子太保。


当时朝中的几位重臣也都升了官,如刘仁轨、岑长倩、魏玄同、刘景先(即刘齐贤)等。特别是裴炎,当时俨然已是群臣领袖,不但做了中书令,并且一改惯例,把政事堂从门下省搬到了他的中书省。所谓政事堂就是宰相们一起办公议事的地方,从唐太宗时起就在门下省,此时改到了中书省。这一变动固然反映出裴炎当时的权势比一般宰相更大,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更深的意思。

太后显然也能够调动军中将领。先帝驾崩后,她同时派出四位将军分别赶往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个大都督府,加强这四大州的守备。

这时的政治格局因此变得相当诡异。明明有一个皇帝在,可是一切似乎都掌握在太后手里。问题是皇帝李显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摆设。在来年正月改元“嗣圣”之后,李显也开始行驶手中大权。可惜他运用权力的结果却是声言要把天下送给老丈人韦玄贞,结果被太后和权相抓住了把柄,趁机联手废掉。不久李显一家就被流放,先是到了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后到房州(今湖北十堰附近的房县)。韦玄贞不久前才升为豫州刺史,可能人还没到任呢,却转眼被废为庶人。

其实李显这次被废,不幸之中也有幸运。他只是被赶下皇位,并没有被杀,甚至还有一个郡王的封爵(庐陵王)。虽然史书上极力渲染李显后来对母亲的畏惧(以凸显武则天的残暴),可实际上李显这位废帝能够在流放之地安然渡过十几年,离不开武则天的刻意保护。唐朝诸位废太子废帝,如李承乾、李忠、李贤、李重茂、李瑛,被废之后都很短命。李承乾因谋反而被废,在流放第二年就去世了;李忠主动辞职,但辞职五年后被废为庶人,又过四年被赐死;李贤因涉嫌谋反被废,四年后被逼自尽;李重茂是李显的幼子,登基后随即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废掉,一年后就不明不白地死去;李瑛在玄宗朝做了二十多年太子,终因宫廷内斗而被废,随即被唐玄宗赐死(当然了,这个黑锅肯定是全部让武惠妃来背)。

实际上,就连没当成太子的李泰,因为始终都有追随者,被流放之后也没有活过十年。李显这次被废,王妃韦氏的娘家人也是下场悲惨,父母兄弟都遭流放,并且都惨死在流放地。如此一对比,李显一家能够在房陵一直平静地生活下去,直到被武则天召回,实在是个特例。这也是后来他与母亲能够和解的基础。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3 10:39:5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3)凤飞九天,太后临朝--02


【悄然易主】

李显被废,李旦紧接着被立为皇帝,改元“文明”。李旦被立,未必是武则天的本意,很可能是她与裴炎他们几个政变合作者达成的一个妥协。李显被废之后,本来还有一位两岁的皇太孙李重照。这个孩子不但是真正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可以让武则天更加冠冕堂皇地搞太后称制。可是武则天放着孙子不立,却改立已经纳妃生子的李旦,把她这位生性淡泊的小儿子也扯进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这是何苦呢?

李旦继位后不久,皇太孙李重照即被废为庶人。之后朝廷任命了两位新宰相:一是王德真,出任侍中;二是刘祎之,本来是中书侍郎,现在给他加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两人都与李旦有渊源。李旦在登基之前是豫王,而王德真是豫王府长史,刘祎之是豫王府司马。

从正史上看,王德真、刘祎之还都与裴炎有过交集。按《大唐新语》,王德真是裴炎的舅舅。他在几年前就被高宗提拔,与裴炎、崔知温一起当过宰相,但不久罢相,到李旦的王府做长史去了。刘祎之在不久前废黜李显的小政变中,与裴炎一起协助过太后。

裴、王、刘三位,在接下来的几年都遭到了武则天的清算。从这样的官场轨迹来推测,武则天初为太后之时,其实是不得不倚重这几位大臣,并且隐忍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立已经成年的李旦为帝。

大臣们没有意识到太后要大权独揽的强烈意愿,也低估了她的能量。不过,恐怕最令他们失望的是李旦本人。李旦无疑是个傀儡,但他这个傀儡心甘情愿地受制于母亲,而不是权相。

远在长安的元老重臣刘仁轨冷眼观瞧东都局势,然后给武则天带话,半是规劝半是警告地说:“太后要记得当年吕后的教训哦。”武则天回答说:“没办法啊,我也不想当吕后,可是皇帝现在太伤心了,我先代他管管再说(资治通鉴:今以皇帝谅闇(an)不言,眇身且代亲政)。”--人家皇帝自己都要老妈帮他管理天下,臣子们又能怎么样呢?

就在废皇太孙为庶人之后,武则天又抓紧时机做了另一件事:处理流放在巴州的李贤。她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到巴州去查看李贤,但是丘神绩到了巴州之后,李贤便自杀了,年仅二十九岁(虚岁三十一)。《资治通鉴》上称是武则天暗中指使丘神绩逼迫李贤自杀的,其实这也只是史家的猜测。不过我认为这次史家猜得有些道理。在得知李贤的死讯后,武则天虽然也在洛阳的显福门举哀,又把丘神绩贬为叠州刺史,将李贤追封为雍王,但是她很快就把丘神绩召回洛阳,官复原职。而对于李贤的身后事,武则天相当冷漠,将他就地安葬在巴州。李贤的三个儿子被软禁在洛阳的皇宫里,据正史上说是常受鞭打。武则天即便没有赤裸裸地指使丘神绩逼杀李贤,起码也是暗示了吧?

有了李旦的合作,武则天便经常在紫宸殿上垂帘听政了。因改换天子而雄心勃勃的几位重臣当然是不满的,可是太后也有她的不满。紫宸殿属于内朝,她和群臣见面又要隔着一道帘子,哪怕就是一道纱帘,也是隔着一层。从形式上来说,她这个一把手就显得不正规,不正式,不正统。以武则天对外在形式的执着追求,她是不会在紫宸殿上待得太久的。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归葬高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4 13:19:0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3)凤飞九天,太后临朝--03


【修筑乾陵】

高宗于永淳二年/弘道元年的十二月驾崩,临终遗命葬在长安。可他的灵柩一直停在洛阳,直到次年,也就是嗣圣/文明元年的五月份,才由李旦护送回到长安,又等到这年八月,才终于葬入乾陵。乾陵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颇费民力。当时朝廷决定将高宗安葬到长安,还遭到不久前刚刚进士及第的青年才子陈子昂的谏阻。

陈子昂给皇帝和皇太后上了一份《谏灵驾入京书》,极力劝她把高宗就地安葬在洛阳。这封上书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却成为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因为里面详细分析比较了长安、洛阳两大都城的利弊,认为洛阳优于长安。武则天因为这封上书特地召见了这位来自四川的读书人,并立刻给了他一个“麟台正字”的官职,相当于中央档案馆的校对员。这当然是一个小官儿,不过对于刚考中进士的人来说是完全正常的。

陈子昂的上书也透露出一些修建帝王陵墓的情况。他预测说:“山陵初制,穿复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今欲率疲弊之众。兴数万之军,徵发近畿,鞭朴羸老,凿山采石,驱以就功,但恐春作无时,秋成绝望,凋瘵遗噍,再罹饥苦,倘不堪弊,必有逋逃,子来之颂其将何词以述?”

陈子昂说,要修这个山陵的话,必然会征用土木工匠,又要动用数万士兵,从长安附近地区征召百姓,老弱病残都得出力,凿山采石,劳役繁重,如果春天动工,秋天未必能完,到时候百姓受不了了,必有逃亡,劳民伤财,给先帝的颂词该怎么写呢?

看起来,修建乾陵确实是一项艰巨工程,特别是当时国家财政状况并不好,不但接二连三地遭灾,还要应付边境的零星战事。自从永淳元年高宗带领朝廷从长安来到洛阳,大唐周边的敌对势力就一直蠢蠢欲动,吐蕃、突厥都趁机骚扰。因为突厥的攻势猛烈,朝廷甚至一度打算放弃丰州,幸亏被唐休璟坚决阻止了。

尽管困难重重,武则天仍然坚持完成高宗的遗愿。高宗在临终前曾说:“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旧唐书·高宗本纪)话都说得这份儿上了,事情再困难武则天也要办。回想两人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高宗李治大力支持她参政问政,可以说是把她扶上马、又送了一程。没有唐高宗,就没有武则天。不管后人怎样想象这对帝后夫妻的强弱关系,这一基本事实总是不变的。

武则天派了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负责乾陵的具体营建,又派霍王李元轨、侍中刘齐贤为技术指导,因为这两人都熟悉丧葬礼仪。韦待价是一员武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婿。李道宗当年被高阳公主谋反案牵连,丢了性命,韦待价也遭贬官。他后来被高宗启用,屡建边功。韦待价算是朝中一位“亲武派”,颇受武则天信任。他这次奉命修建乾陵,显然是指挥得法,居然赶在入冬之前完成了主要工程。到八月份,唐高宗便风风光光地下葬了。

武则天为乾陵的营建着实花了一番心思,下了一番血本。据考证,从高宗去世到在乾陵下葬,一共历时273天,而唐朝诸帝从驾崩到下葬的平均时间为208天。高宗的下葬时间比一般的唐帝更长,显示乾陵工程的浩大和艰巨。此外,民间也有绘声绘色的传说,说袁天罡和李淳风同时接受了武则天的命令,在长安附近寻找风水宝地,结果两人同时找到了梁山的主峰。袁天罡在穴眼处埋下一枚铜钱,而李淳风在穴眼处打下一颗钉,然后两人都回去复命。后来武则天差人一查看,李淳风的那颗钉子正穿过袁天罡那枚铜钱的方孔之中。这个故事说明,老百姓认为武则天为乾陵选了一块好地方。

武则天早已亲自撰写了高宗天皇大帝的《哀册文》,又在高宗的陵前破天荒地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撰写了碑文,即《述圣纪》,为丈夫歌功颂德,也为自己的哀思有个寄托。可是,高宗下葬,她并没有跟到长安。长安好像始终不属于她。

借得彩凤双飞翼。华夏之凰,要洛阳腾空而起。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5 12:49:15 +0800 CST  
◇◆◇◆◇◆◇◆

本节参考文章:
《也论唐乾陵的营建者及始建时间》,作者:李阿能、赵维娜(乾陵管理处)

。。。。。。。。。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5 12:55:17 +0800 CST  
贴两张图:



乾陵全景。乾陵占地面积很大,模仿当时的长安城,也有城墙和东南西北四门,每道城门前面都有一对石狮子--据说石狮镇门就是从乾陵开始的制度。





乾陵石像。图片来自网络。这张照片上有游客,可以大体感觉一下石像的高度。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6 04:46:0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3)凤飞九天,太后临朝--04


【改元光宅的大赦令:要变天了】

八月份刚刚把高宗安葬好,就要准备变天了。武则天在此时的策略就是:快快快。她要让明里暗里的反对者措手不及。她要占个位置。龙椅现在是李旦坐着,这不要紧。她可以小小地改变一下系统,重新装修装修。李旦是一把手,可她是总设计师。

这年二月废李哲(李显)、立李旦时,把年号从嗣圣改为“文明”。到了九月,忽然下诏再度改元,把“文明”改为“光宅”。趁着改元,颁布了太后的一系列最新指示,这便是重要的《改元光宅赦文》。

在这篇改元赦令中,武则天以“朕”自称,首先对唐朝三帝高祖、太宗、高宗进行一番追诉赞美,说高祖的功绩在于扫荡了前隋,太宗的功绩除了继续打仗、制订新朝礼乐、开太平气象,而她丈夫唐高宗则是一方面开疆阔土,一方面济世安民。她丈夫的仁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恩泽,以至于“茫茫众俗,宁知覆焘之恩;蠢蠢庶氓,孰辨陶甄之力?”

接下来她强调了自己揽权的合法性--高宗遗命:“以社稷之大任,属荒眇之微躬,钦奉遗言,载深悲惧。”然后轻描淡写地交待了一下她废黜李显的事儿--娃儿不听话,所以教育他:“遂以兹菲德,开导嗣王,式综万几,载宣风化。”

接着武则天便开始一条一条地宣布她的新命令了。首先就是改变各种外在形式:“自今以后,旗帜皆从金色,仍饰之以紫,画以杂文”;供奉帷幕则用紫色;兵府的旗帜改用黑色;官员的官服也做出修改,八品以下从青色改成碧色;五品六品七品清官,入朝时要“常服裤褶”。

洛阳本来称为东都,现在改名“神都”。洛阳宫改名“太初宫”。

对百官冲击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是官职名称的再次修改。首先是尚书省,相当于国务院,下面有功能明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她把尚书省改为“文昌台”,两位长官左仆射、右仆射改称文昌左相、文昌右相。

下属的六部尚书,最重要的吏部尚书,相当于人事部长、组织部长,改为“天官尚书”;
户部,当时掌握着经济大权,其长官称“地官尚书”;
礼部尚书改为“春官尚书”,
兵部尚书改为“夏官尚书”,
刑部尚书改为“秋官尚书”,
工部尚书改为“冬官尚书”。
这种“天地春夏秋冬”的命名,并不是太后心血来潮想改当幼儿园老师,她也是有讲究的,依据的是《周礼》,反映的是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

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长官原来叫侍中,现在改为“纳言”。中书省长官中书令,改为“内史。”纳言和内史都是隋朝的官名。武则天与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母亲算是个隋朝皇族,她执政后又定都洛阳,而两个重要的政府部门--凤阁、鸾台(中书、门下),其长官的官名也改用了隋朝的旧称。

其余的文职武职也有相应改动。非常重要的御史台,改名的同时一分为二,变成了左、右肃政台。左肃政台专门监督京官,并在打仗时做监军。右肃政台专门巡查地方,相当于中央特派员。

京官五品以上的清要官,每天在章善门、显福门等衙门有一人值班,太后说她要随时找值班的官员谈话,“亲访政道,详求得失。”

改了官名,接下来是追封。这次封的是李唐皇室的祖宗太上老君的母亲,给她上了个尊号叫“先天太后”,然后所有老君庙里都得把先天太后的像补上。等她后来自己称帝之后,地球人才都明白过来此举的深意。

又在洛州界内重修以前的帝王陵墓,以及忠臣名人的坟墓。又宣布优待忠臣名将的后代,不仅是唐朝的,以前朝代的也算在内。

给两京地区减免徭役赋税;对前一阶段参与修建乾陵的百姓进行安抚,免税一年;放宫女,让她们和亲人团聚。已经放了还没走的,继续放;全国的户口增多了,要从行政上解决,增加州县的设置,以便管理--析置州县,可以看作国家实力增长的一个指标。

求贤。太后要求京官和地方长官每位举荐一人。

赦文的最后才说到大赦,除了有些罪名不能赦,其余都赦免。有些官员丢官的,也可重新叙用;给民间长寿老人赏赐;民间孝子贤孙、义夫节妇,都有抚恤。

改元诏书发布之后,朝堂气氛很快就紧张起来。武承嗣这时早已被提拔到了重要岗位,并且开始发挥他的作用。按《资治通鉴》,在改元之后,武承嗣又向太后提议:追武家祖宗,立武氏七庙。太后居然答应了。

按规矩,只有天子才可以为祖宗立七庙,太后这是想干嘛?裴炎这时候实在忍不住了,立刻抵制:“太后你有私心哦。当年吕后的事情还记得吧?”

武则天说:“别给我提吕后!她是把大权交给活人,我只是追念一下先祖,怎么啦?”(吕后以权委生者,故及于败。今吾追尊亡者,何伤乎!)

裴炎说:“这叫防微杜渐。歪风邪气不可长!”(事当防微杜渐,不可长耳。)

太后很生气。可是她做了让步,只是追封了自己的五代祖,在老家文水建了五代祠堂。

就在这时,真正的考验来了: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2-28 14:05:28 +0800 CST  
@有你的日子11001 2016-03-03 01:18:11
睡不着
-----------------------------

那我贴一段让人昏昏欲睡的古文,你读读看是否有用哈。

。。。。。。。。。。。。。。。

《旧唐书》志第二 礼仪二

永徽二年七月二日,敕曰:“上玄幽赞,崇高而不言;皇王提象,代神功而理 物。是知五精降德,爰应帝者之尊;九室垂文,用纪处天之业。且合宫、灵府,创 鸿规于上代;太室、总章,标茂范于中叶。虽质文殊制,奢俭异时,然其立天中, 作人极,布政施教,其归一揆。朕嗣膺下武,丕承上烈,思所以答眷上灵,聿遵孝 享,而法宫旷礼,明堂寝构。今国家四表无虞,人和岁稔,作范垂训,今也其时。 宜令所司与礼官学士等考核故事,详议得失,务依典礼,造立明堂。庶旷代阙文, 获申于兹日;因心展敬,永垂于后昆。其明堂制度,令诸曹尚书及左右丞侍郎、太 常、国子秘书官、弘文馆学士同共详议。”

于是太常博士柳宣仍郑玄义,以为明堂之制,当为五室。内直丞孔志约据《大 戴礼》及卢植、蔡邕等义,以为九室。曹王友赵慈皓、秘书郎薛文思等各造明堂图。 诸儒纷争,互有不同。上初以九室之议为是,乃令所司详定形制及辟雍门阙等。

明年六月,内出九室样,仍更令有司损益之。有司奏言:

内样:堂基三重,每基阶各十二。上基方九雉,八角,高一尺。中基方三百尺, 高一筵。下基方三百六十尺,高一丈二尺。上基象黄琮,为八角,四面安十二阶。 请从内样为定。基高下仍请准周制高九尺,其方共作司约准一百四十八尺。中基下 基,望并不用。又内样:室各方三筵,开四闼、八窗。屋圆楣径二百九十一尺。按 季秋大飨五帝,各在一室,商量不便,请依两汉季秋合飨,总于太室。若四时迎气 之祀,则各于其方之室。其安置九室之制,增损明堂故事,三三相重。太室在中央, 方六丈。其四隅之室,谓之左右房,各方二丈四尺。当太室四面,青阳、明堂、总 章、玄堂等室,各长六丈,以应太室;阔二丈四尺,以应左右房。室间并通巷,各 广一丈八尺。其九室并巷在堂上,总方一百四十四尺,法坤之策。屋圆楣、楯、檐, 或为未允。请据郑玄、卢植等说,以前梁为楣,其径二百一十六尺,法乾之策。圆 柱旁出九室四隅,各七尺,法天以七纪。柱外余基,节作司约准面别各余一丈一尺。 内样:室别四闼、八窗,检与古同,请依为定。其户依古外设而不开。内样:外有 柱三十六,每柱十梁。内有七间,柱根以上至梁高三丈,梁以上至屋峻起,计高八 十一尺。上圆下方,飞檐应规,请依内样为定。其屋盖形制,仍望据《考工记》改 为四阿,并依礼加重檐,准太庙安鸱尾。堂四向五色,请依《周礼》白盛为便。其 四向各随方色。请施四垣及四门。

辟雍,按《大戴礼》及前代说,辟雍多无水广、内径之数。蔡邕云:“水广二 十四丈,四周于外。”《三辅黄图》云“水广四周”,与蔡邕不异,仍云“水外周 堤”。又张衡《东京赋》称“造舟为梁”。《礼记·明堂位》、《阴阳录》云: “水左旋以象天。”商量水广二十四丈,恐伤于阔,今请减为二十四步,垣外量取 周足。仍依故事造舟为梁,其外周以圆堤,并取《阴阳》“水行左旋”之制。

殿垣,按《三辅黄图》,殿垣四周方在水内,高不蔽日,殿门去殿七十二步。 准今行事陈设,犹恐窄小。其方垣四门去堂步数,请准太庙南门去庙基远近为制。 仍立四门八观,依太庙门别各安三门,施玄阃,四角造三重魏阙。

此后群儒纷竞,各执异议。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请为九室,太常博士唐等 请为五室。高宗令于观德殿依两议张设,亲与公卿观之。帝曰:“明堂之礼,自古 有之。议者不同,未果营建。今设两议,公等以何者为宜?”工部尚书阎立德对曰: “两议不同,俱有典故。九室似暗,五室似明。取舍之宜,断在圣虑。”上以五室 为便,议又不定,由是且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3 02:02:14 +0800 CST  
@元豹儿 2016-03-03 02:16:17
写点好玩的东西,纯娱乐。关于皇帝岳父的八卦,昨天写曹操想起的。
曹操是汉献帝的岳父,其实他不止把曹皇后嫁给了献帝,还组团送了两个女儿去做曹贵人,三料岳父。
尔朱荣把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孝庄帝元子攸,在此之前,英娥妹子本来是孝明帝元诩的妃子,孝明帝死后,英娥和武则天一样做了尼姑,后来成了元子攸的皇后。元子攸被尔朱荣堂侄尔朱兆杀掉后,英娥妹子的新生儿子被摔死在床前,尔朱兆又立了元晔为皇帝,把......
-----------------------------

我的天,看得眼花缭乱。你昨天那篇文我还没消化掉呢 :DD

但是可以说说最大的感受:那时候的贵族女性还是相当幸福啊。争权夺利,被杀的男人,女人不管是做女儿的还是做妻妾的,似乎一般都不会有事,特别是做妻妾的,丈夫被杀之后就接着找下家好了。比比后来的女人,简直幸糊的不要不要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3 02:41:49 +0800 CST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4 23:39:0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4)骆宾王《讨武曌檄》的神逻辑--01


大才子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也算是篇流传千古的名篇了。但这里不讨论它的文学价值,因为此文首先是一篇政治宣言,而且是一篇战争宣言。遗憾的是做为一篇政治宣传,它是完全彻底的失败,不但不能起到打击敌人的作用,反而可能加速了己方的灭亡。

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篇短文。

文章一开头便是例数敌人的种种罪状,策略是对的,可惜字里行间充斥着激烈的人身攻击,而且是男人骂女人的惯常手法。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骆宾王说武则天性格差,出身低,这倒没什么。可是接下来就狗血了,提起她在太宗朝的往事,抓住一女曾事二夫的宫廷秘闻大作文章,说得口沫横飞津津乐道,估计那时候要是有条件的话他会亲自导演三级片了。“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用了汉武帝初见卫子夫的典故,说武则天当年如卫子夫这般,以卑贱的下女身份,趁着皇帝“更衣”(上厕所)的机会勾引太宗皇帝。又说她后来“秽乱春宫”。春宫指太子李治的东宫,所以骆宾王说武则天勾引完了老皇帝,又去勾引小太子,还妄图在后宫争宠,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最后不但把正宫王皇后给陷害了,还让天子陷入了聚麀(you1)乱伦之境,一堆公鹿里面有那么一头母鹿。

总之,这几句文采斐然的描述,说到底不过是重复着男权社会对女人的一贯践踏,一面艳羡皇帝对六宫粉黛的独霸,一面把情欲带来的麻烦全部推给女人,口诛笔伐之际还洋洋自得--这还是在风气相对公平的初唐。

檄文接着说武则天杀了姐姐,杀了哥哥,杀了皇帝,杀了母亲。这么多罪状,倒确实是人神共愤,天地难容。可是罪状一下子列得太多,而且过于骇人听闻,特别是说她“弑君鸩母”,未免发力过猛。发力过猛,往往会反过来伤及自身,因为这样的攻击会显得缺乏信誉。也许骆冰王这里是另有所指,是指控武则天杀害了孝敬皇帝李弘和国母王皇后,但是他说得过于言简意赅,谁又会细想?大家只会觉得他是为了攻击敌人在信口开河罢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4 23:41:0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4)骆宾王《讨武曌檄》的神逻辑--02


接下来终于讲到当前政治了。檄文说:“(武氏)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这里提到了当今皇帝--这本是李敬业这次起兵的最大理由,是他们造反的全部合法性之所在。可是这一段跟前面的人身攻击连起来读,问题就来了。武则天是谁呀?那不是皇帝他亲娘吗?无论李敬业是想扶持庐陵王李显,还是已经“幽之于别宫”的李旦,武则天都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老妈。

前面刚刚把皇帝的亲娘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兴致勃勃地提到了她的乱伦问题,现在啥意思啊?你们说这个淫荡的女人跟两个皇帝搞乱伦,可是你们想要扶持的“君之爱子”,偏偏就是皇室乱伦的产物--骆宾王同志,你真有必要拿公鹿母鹿说事儿吗?不要说李显、李旦与母亲多多少少还有感情,就是闹得最僵、下场最悲惨的李贤,看到这些外人如此嘲弄他父母的私生活,李贤就一定高兴吗?

这些文字充斥着男权社会对家庭关系的肤浅理解,一旦碰到有权力欲的女人,就把夫妻完全对立起来,把母子完全对立起来。其实这种观念相当有代表性,到今天也依然这样。这就是为什么这样一篇文章到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还被奉为经典。

檄文接着开始夸赞自己一方了。“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这里说到了李敬业的出身,又有问题了。骆宾王说李敬业是公侯冢子,出身高贵,前面说武则天出身低下,地实寒微。可是当时能够看得懂这篇檄文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两位的出身差不多嘛,不都是寒门新贵?武士彟是个卖木材的出身,可是李敬业的爷爷李世绩最初也不过是草莽英雄。李绩后来是凌烟阁里的功臣,可人家武士彟也被唐高祖封了什么国公,后又被唐高宗一路追封追赠,都变成“太原王”了。况且武则天的母方是弘农杨氏隋朝皇亲,好像更能跟高门士族沾上边哦。

檄文接着号召天下,追随李敬业起兵反武。李敬业是正义之师,所到之处必然胜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檄文又向天下英雄发起责问:

“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最后这几段确实写得好,文思泉涌,气势澎湃,所以就连一贯爱才的武则天也禁不住叹息:这样的人才怎么没有为我效力呢?怎么跑到敌人那边去了呢?宰相失职啊!但是武则天能够如此泰然,也是因为她首先看穿了这篇檄文的外强中干,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堪一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4 23:46:23 +0800 CST  


估计在太后眼里,这篇檄文是这样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5 02:31:3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5)扬州起兵,李敬业来势凶猛--01

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还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李敬业的叛乱。这场兵变虽然不到三个月就平息了,但在开始时却是来势汹汹,十来天就聚集了十万之众,横行于江淮富庶之地。哪个在台上的一把手面对这样的形势会不心惊胆颤?说不怕那都是装的。

李敬业是英国公李绩的孙子,以长孙的身份袭了他的爵。按《新唐书》,李敬业曾担任过太仆少卿,属于皇家后勤部门。后来他又担任眉州刺史,跑到了剑南道,看来可能是遭贬官了。嗣圣元年,也就是他起兵前夕,又“坐赃,贬柳州司马”,因为贪污而遭贬,从眉州调到岭南道的柳州。但他没有去柳州赴任,而是跑到了扬州。

当时有一批遭贬官的人都聚集在扬州,包括李敬猷(李敬业的弟弟)、魏思温、唐之奇、杜求仁、以及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这一伙满腹牢骚的官场失意者,怎么一下子都跑到扬州去了?史书上没说,但以常理推测,可能是早有预谋,早就在私下联络。

扬州这里有折冲府(军府)。

李敬业究竟何时起兵?虽然《资治通鉴》把事情放在武则天改元“光宅”之后,可是按《旧唐书·李敬业传》,他在嗣圣/文明/光宅这一年的七月,就开始暗中谋划,指使监察御史薛仲璋来到江都(扬州)。如果真是七月份,那当时武则天正忙着安葬高宗,尚未颁布改元光宅的大赦令,洛阳还没叫神都,旗子也还没换成金色。她也还没有企图建立武氏七庙。

不管怎样,武则天从废掉李显开始,她已经给了反对者一个起来造反的充分理由。李敬业第一个抓住了机会,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悍然起兵了。

这次扬州起兵的经过其实相当精彩。如果他们成功了的话,“李敬业智取扬州府”大概会被编成一大本精彩演义,被无数后人津津乐道。

这伙人当中的军师是魏思温。他本来当过监察御史,这时候已经被贬成了平头老百姓。决定起事之后,他联络了自己在洛阳的朋友--监察御史薛仲章。薛仲章 便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扬州视察工作,官儿小职权大。魏知温 又指使一个叫 韦超 的,到薛御史那里告状,说扬州长史 陈敬之 谋反了。薛御史趁机把 陈敬之 给抓了起来。

这样一来,叛党就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扬州地方政府。

过了几天,李敬业出场了,乘坐专车来到扬州。他一连撒了好几个弥天大谎。首先他谎称自己是新上任的扬州司马(他本来是柳州司马);接着他声称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了。高州在岭南道,是个羁縻州,当地首长冯子猷就是冯盎的孙子。人家好端端地,并没有谋反;李敬业接着说,他奉了密旨,要发兵讨伐高州的叛军。

李敬业不愧是英国公的孙子,见过各种大世面,冒充个奉旨平叛的扬州司马大概不在话下。总之,扬州府现在完全到了他手上,要钱要钱,要兵有兵,要武器有武器。扬州府有一位非常称职的干部,名叫孙处行,担任录事参军,是负责核对各种文件的。他察觉事情不对,拒绝合作,结果立刻被李敬业杀掉了。这下子,扬州府的各级公务员都乖乖就范了。倒霉的旧领导陈敬之,这时也被李敬业手下人杀掉。

(待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3-06 12:32:34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