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帝王史学术报告厅




上官覆灭

眼看昭帝进入十岁,这位聪明而又机智的少年收获了爱情。

初,霍光与上官桀相亲善。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决事。光女为桀子安妻,生女,年甫五岁,安欲因光内之宫中;光以为尚幼,不听。盖长公主私近子客河间丁外人,安素与外人善,说外人曰:“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于足下。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忧不封侯乎!”外人喜,言于长主。长主以为然,诏召安女入为婕妤,安为骑都尉(《资治通鉴》始元三年十一月)。

汉昭帝的始元三年(前84)十一月,史料介绍说,当初霍光与上官桀的关系亲密时,每当霍光值班休假离开皇宫回家,上官桀经常代替霍光裁决政务。霍光的女儿是上官桀的长子上官安(前126—前80)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现在有五岁,上官安想通过霍光的关系使女儿进入后宫,霍光认为外孙女年纪还小没有同意。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与她儿子的门客丁外人(今河北省沧州河间市人)私通,上官安平时与丁外人的关系很好,就对丁外人说:“我女儿容貌端庄,如果能得到长公主的帮助,入宫成为皇后,我与父亲在朝中当官,就有皇后作为依靠,此事的成败全都在您。按照汉朝的惯例,公主常常嫁给列侯,您丁外人到时又何愁不能封侯呢!”丁外人听上官安说要封他为侯,这样就好娶盖长公主,心花怒放,就将此事告诉了盖长公主,公主表示赞同,于是让汉昭帝颁布诏书,将上官安的女儿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并任命上官安为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管保卫皇帝安全的羽林骑兵部队)。
到了始元四年(前83)三月,汉昭帝刘弗陵立只有五岁的上官婕妤(前88—前37年闰八月初八,幼名小妹)为皇后。

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赦天下。
西南夷姑缯、叶榆复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将益州兵击之。辟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太守,乘胜与辟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馀人。冬,遣大鸿胪田广明击之。
廷尉李种坐故纵死罪弃市。
是岁,上官安为车骑将军(《资治通鉴》始元四年三到十月)。
春,正月,追尊帝外祖赵父为顺成侯。顺成侯有姊君姁,赐钱二百万、奴婢、第宅以充实焉。诸昆弟各以亲疏受赏赐,无在位者。
有男子乘黄犊车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有经术、明于大谊者。”繇是不疑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为不及也。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本夏阳人,姓成,名方遂,居湖,以卜筮为事。有故太子舍人尝从方遂卜,谓曰:“子状貌甚似卫太子。”方遂心利其言,冀得以富贵。坐诬罔不道,要斩(《资治通鉴》始元五年正月)。
夏,六月,封上官安为桑乐侯。安日以骄淫,受赐殿中,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子病死,仰而骂天。其顽悖如此。
罢儋耳、真番郡。秋,大鸿胪广明、军正王平击益州,斩首、捕虏三万馀人,获畜产五万馀头。
谏大夫杜延年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时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延年,故御史大夫周之子也(《资治通鉴》始元五年六月)。

公元前83年三月二十五日,十一岁的汉昭帝下诏,立上官氏为皇后,为了庆祝,大赦天下犯人。
在今天的云南省,西南夷姑缯、叶榆两个民族再次反叛汉朝,朝廷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益州的军队征讨。可是吕辟胡屯兵之后不去进攻,导致叛乱者杀了益州太守,并乘胜与吕辟胡所部交战,汉军战死和溺水死亡的多达四千余人。公元前83年十月,朝廷派大鸿胪田广明前去征讨。
廷尉李种因被指控故意为死罪犯人开脱罪名,被当众斩首。
公元前83年这一年,上官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汉昭帝的始元五年(前82)正月,刘弗陵追尊外祖父赵父为顺成侯。顺成侯有位姐姐名叫赵君,汉昭帝赠送了二百万钱与奴婢、住宅等,用来充实她的财产。赵家兄弟们也都按照血缘的亲疏得到赏赐,但没有给赵氏家族封爵、任官。
有一位男子乘坐黄牛犊车,来到未央宫北门,自称是卫太子刘据,公车(有待诏公车,在公车府随时准备皇帝征召。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征的人)将此事上奏。汉昭帝下诏书命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等官员一同前往辨认。长安城中的一般官员和百姓前去围观的多达几万人。右将军王莽为了防止发生混乱,派兵守在宫门前。前往辨认的丞相、御史、中二千石等官员,谁也不敢发言。京兆尹隽不疑最后赶到,他命令部下将该男子逮捕。有人对他说:“是否真是前太子还不能确定,暂时不要处理!”隽不疑斩钉截铁地说:“各位又何必怕他是卫太子!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卫蒯聩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后来他的儿子卫辄继位,拒不接纳父亲卫蒯聩回国,此事得到《春秋》的肯定。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当时没死,如今即使是自己回来,也是国家的罪人。”于是,他将该男子押送到诏狱。汉昭帝与大将军霍光听说后,称赞隽不疑说:“公卿大臣就应当由这种精通经典、明白大义的人来担任。”因此,隽不疑在朝中名重一时,其他身居高位的人都自认为不如他。后来经过廷尉审讯,竟然是骗局。那位自称是卫太子的人本来是夏阳县人(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韩城市芝川镇西少梁村),姓成,名叫方遂,住在湖县,以占卜为业。卫太子的一位侍从曾经请他占卜,并对他说:“您的身材相貌都很像卫太子。”成方遂因此起了坏心,希望借此取得富贵。成方遂被定为“诬罔不道”的罪名腰斩。
公元前82年六月,汉昭帝封岳父上官安为桑乐侯。上官安日益骄纵淫乱,汉昭帝召岳父到殿中,上官安却吹牛说汉昭帝请他到宫中喝酒,回家后又对门客炫耀说:“我与女婿一起喝酒,非常高兴,看到他的衣服与饰物华贵的程度,恨不得派人回家想将自己的东西烧掉!” 上官安的儿子因病去世,他竟然仰面骂天。其狂妄、想夺皇权的野心昭然若揭。
汉昭帝撤销了儋耳(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真番(治所在今朝鲜国礼成江与汉江之间。汉武帝公元前109年灭卫氏朝鲜之后设置)二郡。
秋季,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率兵征讨在益州叛乱的姑缯、叶榆两部落,共斩杀、捕获叛乱者三万余人,缴获牲畜五万余头。
谏议大夫杜延年(原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当初经历过汉武帝的奢侈和多次兴兵出征给国家财政留下的困境,现在他多次对大将军霍光提示说:“连年收成不好,背井离乡的百姓还没有全部回家,应当恢复孝文帝时的治国方针,提倡节俭,执政宽和,顺从天意,取悦民心,年景就会跟着好转。”霍光采纳了他的建议。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霍光的表现不凡,上官安的野心已经晾晒到了阳光下,他们翁婿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斗争呢?
公元前80年八月,汉昭帝改“始元七年”为“凤元元年”后,史料介绍了上官桀父子堕落与造反的过程。

上官桀父子既尊,盛德长公主,欲为丁外人求封侯,霍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又桀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冬月且尽,盖主为充国入马二十匹赎罪,乃得减死论。于是桀、安父子深怨光而重德盖主。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帝兄不得立,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
旦遣孙纵之等前后十馀辈,多赍金宝、走马赂遗盖主、桀、弘羊等。桀等又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敞无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无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近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
桀等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旦置驿书往来相报,许立桀为王,外连郡国豪桀以千数。旦以语相平,平曰:“大王前与刘泽结谋,事未成而发觉者,以刘泽素夸,好侵陵也。平闻左将军素轻易,车骑将军少而骄,臣恐其如刘泽时不能成,又恐既成反大王也。”旦曰:“前日一男子诣阙,自谓故太子,长安中民趣乡之,正讠雚不可止。大将军恐,出兵陈之,以自备耳。我,帝长子,天下所信,何忧见反!”后谓群臣:“盖主报言,独患大将军与右将军王莽。今右将军物故,丞相病,幸事必成,征不久。”令群臣皆装。
安又谋诱燕王至而诛之,因废帝而立桀。或曰:“当如皇后何?”安曰:“逐麋之狗,当顾菟邪!且用皇后为尊,一旦人主意有所移,虽欲为家人亦不可得。此百世之一时也!”会盖主舍人父稻田使者燕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敞素谨,畏事,不敢言,乃移病卧,以告谏大夫杜延年;延年以闻(《资治通鉴》元凤元年八月)。
九月,诏丞相部中二千石逐捕孙纵之及桀、安、弘羊、外人等,并宗族悉诛之;盖主自杀。燕王旦闻之,召相平曰:“事败,遂发兵乎?”平曰:“左将军已死,百姓皆知之,不可发也。”王忧懑,置酒与群臣、妃妾别。会天子以玺书让旦,旦以绶自绞死,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馀人。天子加恩,赦王太子建为庶人,赐量谥曰刺王。皇后以年少,不与谋,亦霍光外孙,故得不废。
庚午,右扶风王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元凤元年九月)。

凤元元年(前80)九月,上官桀父子既然地位已经尊贵,十分感谢盖长公主,就想兑现与丁外人的承诺,谋求昭帝与霍光同意——封丁外人为侯,可是霍光不同意。上官桀父子又请求任命丁外人为光禄大夫(不同时期地位与品级有区别,这时秩比二千石,相当是皇帝的顾问,有散骑侍郎后,光禄大夫的职能有了变化。如唐朝光禄大夫从二品,唐朝紫金光禄大夫为正三品,唐朝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宋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想让丁外人能得到皇帝的召见,霍光仍然不许。盖长公主因此怨恨霍光,而上官桀、上官安几次为丁外人谋求官爵都没有达到目的,觉得脸上无光。上官桀的岳父宠爱一个名叫充国的人,担任皇室医院院长(太医监),因私自闯入宫殿被定为死罪。当时,处决犯人的冬季即将过去,长公主为充国交纳二十匹马赎罪,使其免除死刑。于是,上官桀父子更加怨恨霍光,对盖长公主感激涕零。汉武帝时代,上官桀已经位列九卿,地位高于霍光,等到上官桀父子同时担任将军,昭帝的皇后又是上官安的女儿,而霍光只是皇后的外祖父,霍光却反而专权,因此上官安父子与霍光争权。燕王刘旦觉得自己是汉昭帝的三兄,没有继承皇位,所以常常心怀怨恨。御史大夫桑弘羊创立盐、铁、酒类专卖制度,自认为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有功,也想为子弟求取一官半职,却遭到霍光的拒绝,因此他也怨恨霍光。于是,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组成了统一战线,他们与刘旦串通一气,密谋除掉霍光。
再说刘旦派孙纵之等人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快马等前往长安,前后十余批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等人又命人伪造燕王上书,书中声称:“霍光出外接见郎官和羽林军时,就像皇帝出巡一样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负责皇帝膳食与国宴安排的官员)为自己提前安排饮食。”又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苏武公元前81年二月回国,笔者下一节介绍)只不过给了典属国(负责属国与民族事务,秩二千石,与大鸿胪一职雷同。可能苏武一时回国,为感激他忠于国家,临时封)一职;而大将军霍光的长史杨敞并没有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另外,霍光还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是否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非常之举令人怀疑。因此,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进入宫廷,跟随在皇上左右,监督奸臣的行动。”燕王刘旦的这封假信,等到霍光在宫中值班休假回家才借机上奏昭帝。上官桀本来想交给朝中有关官员去查办,由桑弘羊与大臣一起逮捕霍光。但上奏之后,昭帝却扣留。第二天早晨,霍光入朝听说此事,停留在画室(近臣集会谋划国事的地方)不敢贸然进殿。汉昭帝问:“大将军在什么地方?”左将军上官桀急不可耐地说:“因燕王控告大将军的罪行,所以他不敢进殿。”昭帝下令说:“召大将军进来。”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十四岁的汉昭帝安慰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道奏章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听了如释重负,连忙说:“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呢?”
“将军去广明亭(位于长安城东郊)接见郎官是最近的事,选拔调动校尉也不到十天,燕王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何况将军要是谋反,也用不着选调校尉。”
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说完,尚书和左右官员都对昭帝的聪明才智而感到震惊。后来发现呈递奏章的人逃走,汉昭帝下令加紧追捕。上官桀等人心中害怕,对汉昭帝说:“区区小事,用不着穷追不放。”汉昭帝不听。后来上官桀的同党中有人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立即怒斥道:“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托付他辅佐我,谁再敢诬蔑大将军,就拿他是问!”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说这件事。
尽管阴谋集团第一次交锋失败,但是他们不甘心又卷土重来。上官桀等人密谋,由盖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埋伏武士将霍光杀掉,然后趁机废掉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刘旦设置驿马传书,往来递送消息,许诺事成后封上官桀为王,并对外联络了数以千计各个郡国的豪杰。刘旦将这一计划告诉燕国丞相,这位名叫平的丞相警示说:“大王以前与刘泽合谋,事情还没有成功,消息已经走漏,是因为刘泽平时轻浮,又好欺凌下属。我听说左将军(上官桀)一向办事不稳重,车骑将军(上官安)又年轻骄横,我担心他们与刘泽那时一样成不了事,还担心事成之后他们背叛大王。”宰相的意思是要刘旦稳重,而刘旦却飘飘然而自信地说:“前些日子有一男子到皇宫门前,自称是前太子,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集结喧哗。大将军感到害怕,派出军队保护自己。我本来算是先帝现在的长子,天下信任,还怕别人反对吗!”后来他又对燕国臣子说:“盖长公主告诉我,只是担心大将军霍光与右将军王莽。如今右将军王莽去世,丞相田千秋又有病,大事必然成功,不久就可证实。”于是,他命令燕国臣子一律准备进京当皇帝的行装,好随时进京即位。
正当刘旦做着当皇帝的美梦时,上官安却密谋将刘旦引诱到长安杀掉,然后再废掉汉昭帝,拥立其父上官桀为皇帝。有人问他:“对皇后怎么处理?”上官安丧心病狂地说:“追逐大鹿的猎狗,会顾及兔子吗?何况因皇后而获得尊贵的地位,一旦皇上移情别恋,即使想当一名普通的百姓,也不可能了。这是百世难逢一时的好机会!”上官安的意思是不管女儿的死活,他还设想假如昭帝移情别恋,女儿不会有好下场,来安慰自己罪恶的灵魂。正遇到盖长公主的一位舍人的父亲(名叫燕仓),这时担任稻田使者,他了解到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就将此事告诉了农业部部长(大司农)杨敞。杨敞平时为人谨慎怕事,不敢奏报,就上书称病回家,同时将此事告诉了谏议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将此事上奏。
公元前80年九月,汉昭帝下诏,命令丞相田千秋率领中二千石大臣抓捕孙纵之、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连同他们的宗族全部杀掉。盖长公主自杀。刘旦得到消息后,召自己的丞相前来商量说:“事情已经败露,是否立即发兵造反?” 丞相阻止说:“左将军已被处死,老百姓都已经知道,不能发兵!”刘旦忧愤懊恼,摆设酒筵,与臣子和妻妾诀别。正好昭帝下达诏书责问刘旦,刘旦用王印上的绶带将自己绞死,刘旦的王后、夫人等二十多人也一起自杀。汉昭帝加恩,赦免燕王太子刘建,废为平民,给刘旦追加谥号称“刺王”。上官皇后因年纪幼小,没有参与政变,加上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废黜。
公元前80年九月初二,右扶风(三辅地区之一。右扶风行政区是汉武帝改主爵都尉设置,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东南)王(此人有争议,《汉书》认为他是公孙贺的字,说是暴胜之推荐给武帝。公元前99年,《资治通鉴》天汉二年五月记载:“暴胜之为直指使者,所诛杀二千石以下尤多,威振州郡。至勃海,闻郡人隽不疑贤,请与相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深纳其戒;及还,表荐不疑,上召拜不疑为青州刺史。济南王贺亦为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多所纵舍,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子孙有封,吾所活者万馀人,后世其兴乎!”从这一史料来看,应该是王贺,其字是不是“”还有待考证)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接替了桑弘羊。
综上所述,燕王刘旦、上官父子、桑弘羊、盖长公主都是贪得无厌的小人,他们为名利可以不认骨肉亲情,结果丢了性命。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07 11:55:58 +0800 CST  


英灵悄然

霍光这些天在关注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因为辽东郡的乌桓部落(公元前206年,冒顿单于打败东胡部落后,因东胡残余占据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的乌桓山而得名)造反。

冬,辽东乌桓反。初,冒顿破东胡,东胡馀众散保乌桓及鲜卑山为二族,世役属匈奴。武帝出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至是,部众渐强,遂反。先是,匈奴三千馀骑入五原,杀略数千人;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汉复得匈奴降者,言乌桓尝发先单于冢,匈奴怨之,方发二万骑击乌桓。霍光欲发兵邀击之,以问护军都尉赵充国,充国以为:“乌桓间数犯塞,今匈奴击之,于汉便。又匈奴希寇盗,北边幸无事,蛮夷自相攻击而发兵要之,招寇生事,非计也。”光更问中郎将范明友,明友言可击,于是拜明友为度辽将军,将二万骑出辽东。匈奴闻汉兵至,引去。初,光诫明友:“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乌桓时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后匈奴,因乘乌桓敝,击之,斩首六千馀级,获三王首。匈奴由是恐,不能复出兵(《资治通鉴》元凤三年冬月)。

公元前78年冬,辽东乌桓部落造反。一百多年前,匈奴冒顿单于(前234-前174)打败东胡部落后,东胡残余势力分别占据乌桓山(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大兴安岭山脉南端)、鲜卑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本地人称“蒙格”),形成了乌桓、鲜卑两个部落民族,世代臣服于匈奴。汉武帝时代曾派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左翼,将乌桓人迁徙到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东)、右北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南)和辽东的塞外地区,命令他们为汉朝侦察匈奴人的动向。汉朝还为乌桓人设置了护乌桓校尉,负责对乌桓人的监督和统治,使他们不能与匈奴建立联系。从此,乌桓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就起兵造反。
在此之前,匈奴人派三千多名骑兵入侵五原郡,杀掠数千人;后来又派数万骑兵南下,沿着汉朝边塞移动,一路进攻汉朝设在边塞以外的堡垒,掳掠边塞官员和百姓。当时,汉朝边疆各郡的烽火报警设施严密,匈奴人扰边没有什么收获,所以很少再来侵犯。后来汉军俘虏了一些投降的匈奴人,得知乌桓人曾经挖掘过单于的祖墓,引起匈奴的怨恨,正派二万骑兵袭击乌桓。霍光想发兵迎击匈奴军,征求护军都尉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反对说:“乌桓连续几次犯我边塞,如今匈奴人去袭击他们,对我们很有利。再说匈奴人很少前来侵扰我们了,我国北部边疆所幸无事。蛮夷民族自相攻打,而我们却发兵迎战,这是招来兵乱,并不是什么好计!”霍光又向中郎将范明友征求意见,范明友说可以迎击,霍光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二万骑兵从辽东出塞迎击匈奴。匈奴得到汉军出塞的消息退走。范明友北伐临行时,霍光曾告诫范明友说:“我军不可空手而归,如果部队落在匈奴军的后面,就去袭击乌桓。”乌桓人刚刚受到匈奴军的打击,范明友趁乌桓人疲惫之机发起攻击,杀了六千余人,取得乌桓三名首领的头颅。匈奴人因此十分惊恐,从此不再向汉朝出兵。
元凤四年(前77)正月初二,刚刚进入十八岁的昭帝举行了成年加元服(古人一般从十一岁到十七岁左右举行成人仪式。内容是改变发型、服饰,停止叫小名等)的典礼。

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
甲戌,富民定侯田千秋薨。时政事壹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自守而已(《资治通鉴》元凤四年正月)。
夏,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成。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会赦,太常轑阳侯德免为庶人(《资治通鉴》元凤四年五月)。
六月,赦天下。
初,杅冞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贰师击大宛还,将赖丹入至京师。霍光用桑弘羊前议,以赖丹为校尉,将军田轮台。龟兹贵人姑翼谓其王曰:“赖丹本臣属吾国,今佩汉印绶来,迫吾国而田,必为害。”王即杀赖丹而上书谢汉。
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官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其弟尉屠耆降汉,具言状。骏马监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诏因令责楼兰、龟兹。介子至楼兰、龟兹,责其王,皆谢服。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会匈奴使从乌孙还,在龟兹,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匈,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
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丞相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资治通鉴》元凤四年六月)。
秋,七月,乙巳,封范明友为平陵侯,傅介子为义阳侯(《资治通鉴》元凤四年七月)。

汉昭帝举行成人仪式后,正月初九,富民侯田千秋去世。这时,国家政务全部由霍光一个人决定,田千秋虽然身居丞相高位,但只能谨慎做人求得自保。
公元前77年五月初十,汉文帝的祭庙正殿失火。汉昭帝与群臣一律身穿素服,与中二千石将作监(负责修建宫殿皇城等设施的官员,笔者套用现代官职称其为建设局局长)率领的五校令(指左、右、前、后、中五位校令,秩六百石)所属工匠修复,六天后完工。宗教礼仪部部长(太常)以及负责管理、守卫祭庙的令丞、郎官等有关人员,全部因此事被以大不敬的罪名遭到弹劾。正遇昭帝六月大赦,太常、轑阳县侯(国都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江德被免除官爵,贬为平民。
当初,杅冞国(位于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派太子赖丹到龟兹国(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去当人质,二十四年前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国回来时,将杅冞国太子赖丹带到长安。现在霍光采用桑弘羊以前的建议,任命赖丹为校尉,率领汉军前往轮台国屯田。龟兹贵族姑翼对龟兹国王说:“赖丹本来是我国的臣属,如今却佩戴汉朝的印信、绶带前来,在临近我国边境屯垦,必然会给我国造成危害。”于是,龟兹王派人杀了赖丹,然后上书朝廷谢罪。
楼兰(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部)国王去世,匈奴最先得到消息,就将在匈奴充当人质的楼兰国王的儿子安归护送回国,当了楼兰王。汉朝派人前往楼兰国传达天子的诏令,命令新即位的楼兰王到长安朝见,楼兰王推辞。楼兰国位于西域的最东部,靠近汉朝,中间隔着白龙堆沙漠。此地缺乏水源、牧草,以往楼兰国经常负责派出向导,命人背水担粮迎送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者。因多次受到汉朝官员和士兵的欺凌,楼兰国逐渐对汉朝产生了戒备与恐惧之心,不愿再与汉朝来往。后来,又受了匈奴人的离间,多次拦杀汉朝使臣。楼兰王安归的弟弟尉屠耆投降了汉朝,将实情作了汇报。担任骏马监的北地郡人傅介子出使大宛国,汉昭帝下诏命令他顺路去责问楼兰、龟兹两国。傅介子来到楼兰和龟兹,责问两国国王为何背叛汉朝,两国都表示道歉。傅介子从大宛国回来又到龟兹国,正好匈奴使臣从乌孙返回到龟兹,傅介子率部将匈奴使臣杀了。傅介子回国向朝廷作了汇报,汉昭帝封傅介子为中郎,改任平乐监。
傅介子对霍光说:“楼兰、龟兹两国多次反复,不杀就无所惩戒。我经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经常接近外人,我愿意借机去刺杀他,以此向西域各国显示汉朝权威。”霍光听了,调整其思路说:“龟兹国路远,先到楼兰去试试。”
随后,霍光将此事向昭帝作了汇报。傅介子率领卫士,携带金银财物,宣称要将这些金银财物赠送给外国,借此名义来到楼兰。楼兰王不愿亲近傅介子,傅介子假装离去,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让翻译对楼兰国王说:“我这次带来的黄金、绸缎等礼物,一路对各国进行赏赐,贵国大王如果不来接受,我就离开这里到西边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宝等给翻译看。翻译回去向楼兰王作了汇报,楼兰王贪图汉朝财物,傅介子与他坐在一起饮酒,故意将金宝等礼品陈列出来。一直喝到陪同人员都醉了,傅介子才对楼兰王神秘地说:“我朝天子让我秘报大王。”于是,他将楼兰王带到后帐,屏退侍从密谈。突然,两名壮士从背后刺杀了楼兰王。楼兰国的贵族、大臣和随从人员吓得四处逃散。傅介子宣布说:“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汉军立即就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会招来灭国之祸!”随后,傅介子将安归的人头砍下,用驿站快马送到长安,悬挂在未央宫北门外。
汉昭帝立尉屠耆为楼兰王,改国名为鄯善,并为其雕刻印章、赠送宫女,准备了车马、辎重,由丞相率领文武百官送至长安城横门(横门是汉长安城北城墙西侧城门,未央宫位居横门正南方)外祭祀路神,随后举杯喝酒饯行。在饯行的酒宴上,尉屠耆向汉昭帝请求说:“我久居汉朝,如今回国势单力薄,何况先王安归的儿子还在,恐怕我被他报复杀害。我国伊循城(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城东四十公里米兰镇)的土地肥沃,希望陛下派一位将军在伊循城屯田生产粮食,使我能借重兵威。”于是,汉昭帝派了一位司马,带着四十名干部到伊循城负责屯田,好以此来安抚鄯善国王。
公元前77年七月二十三日,汉昭帝封范明友为平陵侯,傅介子为义阳侯。
从公元前76年(元凤五年),到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史料记载了如下的事。

夏,大旱。
秋,罢象郡,分属郁林、牂柯。
冬,十一月,大雷。
十二月,庚戌,宜春敬侯王薨(《资治通鉴》元凤五年四到十二月)。
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
夏,赦天下。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冬,十一月,乙丑,以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蔡义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元凤六年一到十一月)。
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资治通鉴》元平元年二到四月)。

公元前76年夏大旱。
秋天,汉朝撤销了南方的象郡,将其地分别划归郁林(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桂平市西南十里古城)、牂柯(治所在今贵州省贵阳市附近)二郡。
公元前76年十一月,不是下雨的季节却出现异常的春天惊雷。
十二月初六,宜春敬侯王去世。
元凤六年(前75)正月,昭帝募集各个郡国服劳役的人修筑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玄菟郡(治所在大致在今朝鲜咸镜南道)二城。
夏季,大赦天下。
乌桓部落再次侵犯边塞,汉朝派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部抵抗。
公元前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汉昭帝任命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郡人蔡义(今河南省焦作沁阳市人)为御史大夫。
元平元年(前74)年二月,汉昭帝下诏,将七岁至十四岁百姓交纳的人口税减少十分之三。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在未央宫去世,他没有儿子。
昭帝英明的灵魂悄然离去,笔者想找到他的死因,然而没有如愿。我为失去这样一个英明而亲善民众的好皇帝而悲哀,只好用我苍白无力的笔,泼墨在公元前74年四月中旬的时光里,举办一场笔墨祭。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08 10:05:52 +0800 CST  
海昏之谜
——废帝刘贺传

引言


废帝刘贺,是汉武帝的第五子刘髆的儿子。生于公元前93,卒年不详(《汉书》《资治通鉴》没有记载刘贺死亡的时间,笔者试图找到刘贺的墓志铭得出死亡时间,也没有找到)。百度搜“海昏侯”词条,说刘贺死于汉宣帝的神爵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9年。那么刘贺终年应该是三十四岁。其死期与死因是历史之谜(2016年,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从刘贺胃部提到了香瓜子,瓜子地方有结晶,据推测是食用了剧毒的瓜子而死)。在位二十七天(即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一至公元前74年六月二十八日),史称汉废帝。公元前63年三月,汉宣帝下诏,重新封已经贬为平民、定居在昌邑国(宣帝废除国,改立山阳郡)的特殊公民刘贺为海昏侯,由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城(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迁到了海昏县(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北)。死后安葬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
公元前97年四月,汉武帝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正月刘髆去世,刘贺继任昌邑王。这就是我们在汉武帝时代的《资治通鉴》中,对刘贺仅有的了解。《汉书》没有将刘贺列为帝王,我们了解刘贺只能从班固所编撰的《汉书.武五子传第三十三》的记载中去了解。尽管刘贺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作为,但由于他的墓葬因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墓室沉入水中,所有陪葬保存下来,其财富让今人叹为观止。原因是霍光贬刘贺时,归还其财产,只贬为有二千户汤沐邑的特殊平民,并且在央视《国家记忆》国史节目留下了档案。
据考古报道: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2011年4月15日至2015年10月3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解剖了以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墓园。其中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黄金、金器,包括数十枚马蹄金、麒趾金、两盒金饼等等大量宝藏,可堪称我国考古史上挖掘宝藏之最。
2017年5月2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传来新消息,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已完成扫描,为文字释读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刘贺生前当皇帝不称职,贬为海昏侯陪葬奢侈的考古信息。史料虽然说他生前不爱读书,死后却陪葬了《齐.论语》,是他被废除后担心被杀、借《齐.论语》装装门面学习,还是当年霍光为了废除刘贺,而强扣在刘贺头上的“帽子”呢?我们无法知道,只觉得齐国版本的《论语》出现,使世人意外。加上他的死亡时间与死因成为历史之谜,所以笔者以《昏侯之谜》为题,给他写下这篇传记。
让我们回到《资治通鉴帝王史》的体例中去。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09 06:30:23 +0800 CST  


赴京即位

笔者笔祭汉昭帝之后,再次提起笔,到历史的深处寻找新的历史足迹。

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朗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嗣。”言合光意。光以其书示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乘七乘传诣长安邸。光又白皇后,徒右将军安世为车骑将军。
贺,昌邑哀王之子也,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武帝之丧,贺游猎不止。尝游方与,不半日驰二百里。中尉琅邪王吉上疏谏曰:“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街,驰骋不止,口倦虖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虖车舆,朝则冒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也,又非所以进仁义之隆也。夫广厦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勤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欣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街橛之间哉!休则俛仰屈伸以利形,进退步趋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美声广誉,登而上闻,则福禄其臻而社稷安矣。皇帝仁圣,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戈猎之乐未有所幸,大王宜夙夜念此以承圣意。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纤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国之福也。”王乃下令曰:“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其忠,数辅吾过。”使谒者千秋赐中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其后复放纵自若(《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四月)。

这时,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只有广陵王刘胥(汉武帝第四子)还活着,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商量立谁为帝,大家都认为应当立广陵王。广陵王本来因行为不合礼法而有损于道德,所以汉武帝不喜欢他,这让霍光感到不安。有一位郎官上书说:“周太王废弃年长的儿子太伯,立太伯的弟弟王季为继承人;周文王舍弃年长的儿子伯邑考,立伯邑考的弟弟周武王为继承人。这两个事例说明,只要适合继承皇位,即使是废长立幼也可以。总之广陵王不能继承帝位。”这道奏章的内容正合霍光的心意。霍光将奏章拿给丞相杨敞等人传看,并提拔上书的郎官当了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太守。四月十七日当天,由上官皇后下诏,派代理大鸿胪职务的少府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驾着七辆驿站快车,到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迎接昌邑王刘贺到长安昌邑王的官邸。霍光又禀明上官皇后,调右将军张安世改任为车骑将军。
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他是一位狂妄而放纵的人,他在昌邑国的所作所为毫无节制。比方说,他在为爷爷汉武帝守丧期间,仍然外出游玩狩猎。他曾经出游方与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张黄镇古城集村),不到半天时间就驾着马车飞奔了二百里。昌邑国的中尉王吉(琅邪郡人)上书对刘贺说:“大王不喜欢研读经书,却专爱游玩享乐,驾着马车不停地驰骋,口因吆喝而疲倦,手因挥鞭而疼痛,身体因马车颠簸而劳苦,清晨冒着露水雾气,白天顶着风沙尘土,夏季忍受炎炎烈日,冬天被刺骨寒风吹得抬不起头来,大王总是以自己柔弱之躯,去承受疲劳痛苦的熬煎,这不能保全宝贵的寿命,也不能促进高尚的仁义品德。在宽敞的殿堂中,细软的毛毡上,在明师的指导下研读经书,讨论上至尧、舜,下至商、周的兴盛,考察仁义圣贤的风范,学习治国安邦的道理,欣然发奋忘食,使自己的品德修养每天都有新的提高,这种快乐难道是驰骋游猎所能享受到的吗?休息时做些俯仰屈伸的动作以利于身体,以散步、小跑等来运动下肢;吸收新鲜空气,吐出腹中浊气锻炼五脏;一心一意积聚精力,调和心神。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养生,怎能不长寿呢!大王如果留心于此道,心中就会产生尧、舜的志向,身体也能像伯乔、赤松子一样长寿。如果大王一度美名远扬,朝廷得知就会福禄一起到来,封国也就安稳了。当今皇上(指昭帝)仁孝圣明,至今思念先帝不已,对于修建宫殿别馆、园林池塘,或享受巡游狩猎等事,一件也不要去做,大王应该日夜想到这一点,让皇上满意。在诸侯王中,大王与皇上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论亲,大王就如同是皇上的儿子;论地位,大王是皇上的臣僚。因此,大王一人兼有两种身分与责任。大王施恩行义,如果有一点不周全,就会被皇上知道,都不是国家之福。”刘贺看了来信之后,下令说:“我的所作所为确有懈怠之处,中尉甚为忠诚,多次弥补我的过失。”于是,刘贺让侍从千秋奖赏王吉五百斤牛肉、五石酒、五捆干肉。然而,刘贺仍然没有改过。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改过的刘贺,起程去长安,要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郎中令山阳龚遂,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无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似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常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有行义者与王起成,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
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龚遂,遂曰:“此天戒,言在侧者尽冠狗也,去之则存,不去则亡矣。”后又闻人声曰:“熊!”视而见大熊,左右莫见,以问遂,遂曰:“熊,山野之兽,而来之宫室,王独见之,此天戒大王,恐宫室将空,危亡象也。”王仰天而叹曰:“不祥何为数来!”遂叩头曰:“臣不敢隐忠,数言危亡之戒;大王不说。夫国之存亡,岂在臣言哉!愿王内自揆度。大王诵《诗》三百五篇,人事浃,王道备。王之所行,中《诗》一篇何等也?大王位于诸侯王,行污于庶人,以存难,以亡易,宜深察之!”后又血污王坐席,王问遂;遂叫然号曰:“宫空不久,妖祥数至。血者,阴忧象也,宜畏慎自省!”王终不改节。
及征书至,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王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王吉奏书戒王曰:“臣闻高宗谅闇,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大将军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尝有过。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无以加也。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
王至济阳,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过弘农,使大奴善以衣车载女子。至湖,使者以让相安乐。安乐告龚遂,遂入问王,王曰:“无有。”遂曰:“即无有,何爱一善以毁行义!请收属吏,以湔洒大王。”即捽善属卫士长行法。
王到霸上,大鸿胪郊迎,驺奉乘舆车。王使寿成御,郎中令遂参乘。且至广明、东都门,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王曰:“我嗌痛,不能哭。”至城门,遂复言,王曰:“城门与郭门等耳。”且至未央宫东阙,遂曰:“昌邑帐在是阙外驰道北,未至帐所,有南北行道,马足未至数步;大王宜下车,乡阙西面伏哭,尽哀止。”王曰:“诺。”到,哭如仪。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玺绶,袭尊号,尊皇后曰皇太后(《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四到六月)。

郎中令龚遂(山阳郡平阳县人,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人),忠厚刚毅,一向坚持原则,一方面他不断劝刘贺走正路,另一方面责备昌邑国的丞相、太傅(刘贺的老师)没有尽到责任。于是,龚遂引经据典地陈述利害,说到厉害处时声泪俱下。因龚遂不断地指责刘贺的过失,而冒犯了刘贺。刘贺甚至捂着耳朵起身离去,说:“郎中令善于羞辱人!”刘贺曾经与他的车夫和厨师有一段时间娱乐,不仅失去了主仆尊严,而且大吃大喝,还毫无节制地奖赏他们,龚遂入宫哭着用双膝走到刘贺面前,连刘贺的左右也全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而刘贺却有些生气地说:“郎中令为什么哭!”
“我为社稷的危亡而痛心!希望大王给我一个单独交谈的机会,我将详细地陈述我的看法!”刘贺命左右退出,龚遂才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刘端(前165—前107,汉景帝刘启之子。为人残暴凶狠,又患阳痿病,一接触女人,就因此病几个月。他有一个宠爱的年轻人,任为郎官。这个年轻郎官不久与后宫有淫乱行为,刘端捕杀了他,并且杀死他儿子和母亲。后来不务正业,凡是前往胶西任相国、二千石级的官员,如果奉行汉朝法律管理政务,刘端总是找出他们的罪过报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过,就设诡计用药毒死他们。去世因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封国废除)为什么会因大逆不道而亡国吗?”
“不知道。”刘贺说这话时,仍然带着怒气。龚遂没有计较,而是继续陈述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一个专会阿谀奉承的臣子名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像夏桀、商纣一样残暴,而侯得却说胶西王像尧、舜。胶西王对侯得的阿谀谄媚非常高兴,经常与他住在一起。正因为胶西王只听信侯得的谗言,所以落得断子绝孙灭国的下场。如今大王亲近奸佞小人,已经逐步沾染恶习,这是存亡的关键,不能不慎重对待!我请求挑选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郎官与大王一起生活,坐下时诵读《诗经》《尚书》,站立时练习礼仪举止,这对大王是有益处的。”刘贺可能担心灭国,所以勉强同意了。随后,龚遂选择郎中张安等十人跟随刘贺照顾起居。可是没过几天,张安等人就被刘贺全部赶走了。
除此之外,刘贺曾经见到一只白色大狗,脖子以下长得与人相似,头戴一顶跳舞艺人戴的“方山冠”,没有尾巴。刘贺就此事询问龚遂,龚遂解释说:“这是上天的警告,寓意是您的左右亲信,都是戴着冠帽的狗,赶走他们就能生存,不赶走他们就会灭亡!”后来,刘贺又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仿佛在喊:“熊!”刘贺定眼一看,果然见到一只大熊,可是他的左右却谁也没看到。刘贺又问龚遂,龚遂借题发挥说:“熊是山中的野兽,竟然到了王宫,又只有大王一人看到,这是上天警告大王,恐怕王宫将要空虚,是危亡的征兆!”刘贺听了这样凄凉的结果,仰天长叹说:“不祥之兆为何接连而来!”龚遂叩头说:“忠心使我不敢隐瞒真相,所以几次提到危亡的警告,使大王感到不快。然而国之存亡,又岂是我的话所能决定的呢!希望大王好好想想。大王诵读《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说只有‘人事’恰当,‘王道’才能盛行。大王的所作所为,与《诗经》的哪一篇相符呢!大王身为诸侯王,行事却比平民百姓污浊,想使生存困难和灭亡是容易的事,希望大王深思!”后来,刘贺又发现自己的王座上出现血污,他再问龚遂,龚遂大声说:“妖异之兆不断出现,王宫空虚就在眼前!血为阴暗中的凶险之象,大王应有所畏惧,谨慎反省!”尽管龚遂忠诚,尽管异端凶兆层出不穷,然而刘贺始终不改自己的品行。
等到朝廷征召刘贺继承皇位时,上官皇后的诏书到达昌邑王宫时,已经天黑,刘贺在火把下打开诏书。第二天中午,刘贺一行向西前往长安,黄昏时到达定陶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走了一百三十五里,沿途不断有随从的马匹累死。王吉上书对刘贺说:“我听说商朝的高宗武丁在守丧期间,三年没有说话。如今大王因昭帝之丧而被征召,应当日夜哭泣,千万不要发号施令!大将军(霍光)有仁爱、智勇、忠信的品德,天下无人不知。他侍奉孝武皇帝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过失。孝武皇帝去世时,将天下与年幼体弱的昭帝托付给他。大将军扶持昭帝时,昭帝还在襁褓中。他代替昭帝发布政令,教化万民,使国家得以平安,即使是周公、伊尹也不能超过他。而今昭帝没有儿子,大将军考虑可以继承皇位的人,最终选择了您。由此可见,大将军的仁义与忠厚胸怀,是多么宽广啊!我希望大王能依靠大将军,将国家的政务全都委托给他,大王只是垂衣拱手地坐在皇座上就行了。希望大王常常想到我这番话!”
刘贺一行来到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部),派人寻求长鸣鸡(报晓的叫声长鸣),并在途中购买积竹杖(聚竹合成的手杖,可能借“积”与“吉”,“竹”与“祝”的谐音)。经过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东北)时,刘贺派一位名叫“善”的大奴(指成年男性奴仆)用衣车(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是一种前面开门后面用帷幕遮掩的车子)运载美女。来到湖县(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西北),朝廷派来迎接的使者,以衣车之事责备昌邑国宰相安乐。安乐转告龚遂,龚遂向刘贺了解情况,刘贺抵赖说:“没有这回事。”龚遂强调说:“如果大王并无此事,又何必为了庇护一个奴仆、最后破坏礼仪呢!请将善逮捕,交给有关官员惩处,以洗清大王的恶名。”无奈之下,刘贺只好派人将善抓了,交给卫士长处死。
刘贺抵达长安以东的霸上(即灞上。位于今西安市东,因在灞水以西的白鹿原上而得名),朝廷派大鸿胪(负责皇家事务与民族事务)到郊外迎接,引导刘贺换乘皇帝所乘的御车。刘贺命昌邑国太仆寿成驾车,郎中令龚遂相陪。即将到达长安以东广明亭前的东都门时,龚遂建议说:“按照礼仪,奔丧的人看到国都应该痛哭。前面就是长安外郭的东门了。”刘贺不想哭,找借口说:“我的咽喉疼,不能哭。”随后,他们一行到达长安城门前,龚遂再次提醒他。刘贺说:“内城门与外郭门一样。”当他们即将到达未央宫东阙时,龚遂迫切地说:“昌邑国吊丧的帐幕在阙外御用大道的北边,帐前有一条南北通道,马匹走不了几步,大王应该下车,朝着未央宫门阙面向西方伏地痛哭,哭泣时要极尽哀痛之情,方才停止。”刘贺这才说:“可以。” 于是,刘贺步行上前哭拜。
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一,二十一岁的刘贺接受皇帝玉玺,即位当了皇帝,尊称十四岁的婶婶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这就是刘贺到长安的过程,那么,明天还会发生什么荒唐的故事呢?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09 10:50:42 +0800 CST  


王将相 废除迷踪

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七,已经去世五十天的汉昭帝终于被安葬。

壬申,葬孝昭皇帝于平陵。
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相安乐迁长乐卫尉。龚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酒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旒,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王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之,以问遂,遂曰:“陛下之《诗》不云乎:‘营营青蝇,止于籓。恺悌君子,毋信谗言。’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宜进先帝大臣子孙,亲近以为左右。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谗谀,必有凶咎。愿诡祸为福,皆放逐之!臣当先逐矣。”王不听。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犹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王不听。
太仆丞河东张敝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年,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王不听。
大将军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六月)。

安葬了汉昭帝,刘贺淫乱寻乐更是没有节制。他把原昌邑国的官员全部召到长安,有些人得到破格提拔。昌邑国的宰相安乐被任命为长乐宫警卫团长(卫尉)。龚遂见安乐,哭着说:“大王当了皇帝以后,日益骄横放纵,劝他起不了作用。现在还是昭帝的丧期,他却每天与亲信饮酒作乐,观看虎豹搏斗,还在大夫所乘的貂皮轩车(有屏障的车。 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后亦泛指车)上戴着王公的九旒冕,坐在车上东奔西跑,其行为与王道相违背。古代制度宽松,大臣可以辞职隐退,如今我想离去不能,想装疯又怕被识破,死后还要遭人唾骂,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您是陛下原来的丞相,应该极力劝他。”
就在这时,刘贺梦见在殿堂西面台阶东边,堆积着绿头苍蝇的粪便,约有五六石,上面覆盖着瓦片。刘贺问龚遂,龚遂解梦说:“陛下所读的《诗经》中,不是有诗句说‘绿蝇往来于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吗?陛下的左侧奸佞之人很多,就像陛下在梦中见到的苍蝇粪便一样。因此,陛下应该选拔先帝的大臣子孙作为左右。如果总是不忍心抛开昌邑国的旧臣,重用一些进谗言和阿谀奉承的人,必有祸事。希望陛下能反祸为福,将这些人全部逐出去。我应当是第一个。”可是刘贺不听。
太仆丞(掌管皇帝车马和马政的常务副主任)河东郡人(据《后汉书•郡国志第十九•郡国一》记载, 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禹王城,管辖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绛邑、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获泽、东垣、解县二十县,没有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也就是当年的槐里县。可是百度词条认为张敞是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张敞(?—前48,祖父张孺曾担任上谷郡太守,父亲张福曾是汉武帝的光禄大夫。张敞起初是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于为官清廉,又先后补任为甘泉仓长、太仆丞,颇为当时的太仆杜延年所器重。后来成为看守刘贺的官员)上书对刘贺说:“孝昭皇帝早逝,朝中大臣忧虑惶恐,所以选择贤明的人承继帝位,到东方迎接陛下时,唯恐跟随您的随从车辆行动迟缓。如今陛下正当盛年,又是刚刚即帝位,天下人无不擦亮眼睛侧耳倾听,盼望看到陛下施行仁政。然而,辅佐国家的重臣尚未得到您的褒奖,而昌邑国拉车的仆从却首先获得了升迁,这是大过错。”刘贺不听。
再说大将军霍光见此情景非常忧虑,就单独向亲信、旧部以及大司农田延年征询对策。田延年建议说:“将军身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既然认为此人不行,何不禀告太后,改选贤明的人呢?”霍光点头说:“我正想如此,古代是否有先例?”田延年举例说:“当年商朝的宰相伊尹,为了国家将帝王太甲(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废黜,后人因此称颂伊尹忠心为国。如今将军若能这样做,也就成为汉朝的伊尹。”霍光听了,连忙让田延年兼任给事中(往往是一种加官,凡是加此职者,可以出入禁宫,霍光让心腹田延年由大司农兼任,就是为了不让人怀疑他要废除刘贺),与霍光提拔起来的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谋划此事。
霍光为废除刘贺,从田延年处找到了理论依据。接着他废除了刘贺。

王出游,光禄大夫鲁国夏侯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礻夭言,缚以属吏。吏白霍光,光不举法。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言:“在《鸿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侍中傅嘉数进谏,王亦缚嘉系狱。
光、安世既定议,乃使田延年报丞相杨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厢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
癸巳,光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敛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馀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
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曰:“丞相臣敞等昧死言皇太后陛下:孝昭皇帝早弃天下,遣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衰,无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为书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召内泰壹、宗庙乐人,悉奏众乐。驾法驾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王离席伏。尚书令复读曰:“……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者。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臣敞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臣敞等谨与博士议,皆曰:‘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五辟之属,莫大不孝。’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由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宗庙重于君,陛下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臣请有司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庙。”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下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称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左右。”光涕泣而去(《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六月)。

刘贺外出巡游,光禄大夫夏侯胜(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西汉“大夏侯学”的开创者)挡在车驾前劝阻说:“天气久阴没有下雨,预示臣下有不利于皇上的阴谋。陛下要到哪里去?”刘贺大怒,认为夏侯胜口出妖言,命人将其捆绑治罪。负责处理此事的官员向霍光报告,霍光没有处罚夏侯胜,还误以为是张安世泄漏了计划,连忙去责问张安世。但张安世并没有泄漏,于是召夏侯胜前来问话,夏侯胜解释说:“《鸿范传》(即《洪范》。出自《尚书.周书》。但其文没有“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伐上者”这句话。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马楠在《洪范五行传作者补证》中说:正西汉言《洪范》一篇说总于《汉书•五行志》。《五行志》首列"经曰",即《洪范》经;次列"传曰",为《洪范五行传》;又次为"说曰",载董仲舒、刘向、刘歆。眭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等人说。《洪范五行传》作者,或云伏生、或云刘向、或云夏侯始昌。如果慎查考,作者并不是刘。该文发表在《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01期)记载‘君王有过失,上招天罚,常会使天气阴沉,此时会有臣子谋害君主。’我不敢明说,只好说是‘臣子有不利于皇上的阴谋。’”霍光、张安世听了吓了一身冷汗,因此更加敬重精通经典的儒生。侍中傅嘉多次说刘贺,刘贺将傅嘉关进了监狱。
面对刘贺的疯狂无知,霍光、张安世的计划已定,就派田延年去通知丞相杨敞。杨敞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听了又惊又怕,冷汗直冒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唯唯诺诺。田延年起身去换衣,杨敞的夫人匆匆从东厢房出来对杨敞说:“这是国家的大事,如今大将军的计划已定,派大司农来通知你,你不赶快答应,表示你与大将军同心,就要先被杀了!”田延年换衣返回,杨敞的夫人连忙插话说:“一切听大将军的吩咐。
公元前74年六月二十八日,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宣布说:“昌邑王行为放荡,恐怕会危害国家,大家说怎么办?”群臣听了都大惊失色,都保持了沉默。田延年见大家不说话,离开席位走到群臣前面,手按剑柄对大家说:“先帝曾将幼年的昭帝托付给大将军,并要大将军对国家大事自作决定,是因为相信大将军忠义贤明,能够保全刘氏江山。如今朝廷被一群奸佞小人搞得乌烟瘴气,导致到了危亡的时刻;何况大汉历代皇帝的谥号都加了一个‘孝’字,为的就是江山永存,使宗庙祭祀不断。如果汉家祭祀断绝,大将军即使不幸为国牺牲,又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必须立即作出决定,群臣中最后响应的,我请求用剑将他斩首!”霍光听了,连忙点头呼应说:“大司农对我的责备非常正确!国家不安宁,我应当受到处罚。”参加会议的人从霍光的表态听出了门道,都叩头说:“万民的命运,都掌握在您大将军的手中,一切听从大将军!”
霍光随即带着群臣去见外孙女上官太后,向她陈述了刘贺不能承继皇位的理由。于是,上官太后乘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禁止皇宫各门不许放走昌邑国的大臣入内。刘贺见了太后,随即准备乘车返回温室殿。此时禁宫中的太监已经分别把守门扇,刘贺进入温室殿门就被关闭,昌邑国群臣不能入内,刘贺问道:“这是干什么?”霍光跪下说:“皇太后有诏,不许昌邑国群臣入宫。”刘贺有些生气地说:“逐渐吩咐下去就行了,何必如此!”霍光命人将昌邑国群臣驱赶到金马门(宫门名。学士待诏处)外。车骑将军张安世命令羽林军将二百多名昌邑国官员逮捕,全部押送到高等法院监狱。霍光命令曾在汉昭帝时担任过侍中的太监看守刘贺,并嘱咐说:“一定要严加看管!如果他突然死了或者自杀,就会让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杀主的恶名。”此时,刘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废,对看守说:“跟我前来的人犯了什么罪,大将军为什么要将他们关押起来?”
刘贺的声音刚落,皇太后召他见面。刘贺听说太后召见,胆怯地说:“我犯了什么错,太后为什么召见我?”太后身披缀有宝珠的短衣,盛装显得十分庄重华丽,她在武帐中坐下,数百名侍卫手握兵器,加上持戟的期门(皇城护卫部队之一,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设置,多至一千人,期门仆射是负责人,下属官有给事期门等职)武士排列在宫殿下面。文武百官按照品级高低依次上殿,然后召昌邑王上前伏于地下,听候宣读诏书。
(内容发不上)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09 12:43:12 +0800 CST  
霸王兼治
——宣帝刘询传




汉宣帝刘病已(公元前64年五月改名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祖父是“戾太子”刘据,父亲是刘进。生于公元前91年,卒于公元前49年十二月初七,终年四十岁,在位二十五年零一百三十八天(前74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前49年十二月初七)。谥“孝宣”,庙号“中宗”(公元43年正月十五日,东汉光武帝刘秀追尊宣帝刘询为中宗),葬于杜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鸿固原上)。从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到刘询,他算西汉第十位皇帝。
太子刘据曾娶史家女儿封为良娣(“良娣”是封号,在太子妻妾中品级是较高者),史良娣生了皇孙刘进。刘进娶王氏女儿封为夫人(级别紧次于太子妃),王夫人生宣帝刘病已。刘病已生下才几个月,王夫人遭巫蛊事的牵连,太子刘据、史良娣、刘进、王夫人都遇害。刘病已虽然在襁褓中,收系郡邸狱(指汉朝在京城长安王侯、郡守府邸中所设的监狱,由主管民族事务、接待宾客的大鸿胪主管)。而丙吉担任最高法院书记(廷尉监),因调查巫蛊案件来到了郡邸监狱,他因怜悯刘病已的父母死得无辜,派二位女囚徒扶养,一位女囚犯是淮阳郡人赵征卿,另一位是渭城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十公里处)人胡组,她俩轮换哺乳,丙吉还私下提供衣食,视刘病已为亲生儿子。
巫蛊事件之后,到汉武帝的后元二年(前87)大赦,这时武帝生病,往来于长杨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与至周县五柞离宫之间,望气者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立即派人分别调查宫中监狱,不管是罪轻还是罪重的犯人,全部处死。内谒者令(内宫侍卫负责人)郭穰在夜晚来到郡邸狱,被丙吉拒之门外,刘病已才幸存下来。因昭帝大赦,丙吉将刘病已送到了外祖母史良娣家。这就是宣帝的早期经历。
后来昭帝下诏,刘病已由掖庭(古代宫城中一条南北向的中心线,再向东西两侧延伸其余的宫殿区,同时在中央的子午线上,除建有君王上朝议政的朝堂,还有帝后的寝宫,而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所建的嫔妃所居的宫区和帝后寝宫相辅相成,就像两腋护卫帝后的寝宫,因此这两处宫殿群统称为掖庭,往往泛指嫔妃所居宫室,主管官员称掖庭令)收养,掖庭直接受宗正(皇家刘氏宗亲管理局局长)管理。宗正的下属掖庭令张贺曾经跟随过刘据,他思念刘居往日对他的恩情,对宣帝照顾得无微不至。宣帝长大娶了暴室啬夫(掖庭令下属官员,负责监管宫女囚犯,因此,也称暴室狱)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到了昭帝的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底,刘贺被废。七月初,霍光等大臣将十八岁的刘病已从尚冠里的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由于刘询年少时到京都三辅地区(指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了解民情,因此对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刘询当皇帝以后的施政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宣帝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官员队伍的纯洁,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与王道兼用”,反对专任儒术 。这一点,在班固所撰的《汉书.纪•元帝纪》中有如下记载: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以上原文中“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是指太子刘奭长大后,曾陪同宣帝宴饮说:“陛下用刑太残酷,应该用儒生。”宣帝拉下脸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为此,宣帝甚至于想废除太子刘奭。由此可见,宣帝是多么重视王道与霸道兼用啊!在霸道的法律规则上,宣帝可以无情地杀人。像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这些公正、正直、清廉的好官,都因“罪” 被处死或自杀。
宣帝在对外关系上,神爵二年(前60),他派赵充国平定西羌,开始设置金城属国(国都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当年的金城县),安置投降的羌人 。这一年,汉宣帝封郑吉为安远侯。郑吉在西域中部设立都护府,修筑乌垒城(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乌垒城离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二千七百余里。如此一来,匈奴更加衰弱,不敢与汉朝争夺西域,从此匈奴人取消了自己为管辖西域,所设置的僮仆都尉。汉朝都护负责督察西域三十六国,如果发生事变,就会上奏朝廷,如果能安抚就安抚,不能安抚就讨伐,从而使汉朝的号令得以颁布于整个西域。到宣帝的甘露三年(前51)正月,由于匈奴内乱不断,呼韩邪单于率部来长安称臣。这是匈奴历史上第一位到长安朝拜中原皇帝、并且称臣的单于。到了汉元帝刘奭时代,呼韩邪娶了元帝的宫女王昭君。
除此之外,刘询是一位纯朴、忠诚的人。比方说,公元前74年九月要立皇后时,因刘询在当皇帝之前,娶了许平君,一年后生下长子刘奭(《资治通鉴》说是数月后,与《汉书》的时间不一),封许平君为婕妤。这时霍光有一小女儿叫霍成君,霍成君是上官太皇太后的姨妈,公卿大臣商量立皇后时,心中都认为霍光辅立宣帝有功,应该立霍成君为皇后,但因上官太皇太后是霍光的大女儿所生,所以都不敢明说。汉宣帝下诏,寻找微贱时用的宝剑,大臣都懂了宣帝的心思,只好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
刘询还是一个让人生恨的人。公元前71年,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太守赵广汉被任命为首都长安市市长(京兆尹)。赵广汉能当京兆尹,是他正直聪明,对手下的能力、特长以及是否能尽力办事的人,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如有人蒙骗,他就立即抓捕,谁也别想逃脱。审讯定案,往往力求证据确凿,让罪犯无法抵赖。赵广汉还特别善于了解事情真相,市井中一些细小的不法之事,他都知道。比喻说,有几个长安少年曾在偏僻的空房中商量抢劫,话没说完,赵广汉派来的人已经将他们逮捕。因此,人们认为他发现坏人、揭露隐秘如同神探。赵广汉担任京兆尹期间,长安政治清明,官员和百姓赞不绝口。老辈人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没有一个京兆尹能比得上赵广汉。就是这样一位精明强干的长安市市长,在公元前65年冬天,因他出于个人的怨恨,将一位名叫荣畜的男子判了死刑。有人上书朝廷告发此事,汉宣帝命丞相、御史负责审查。赵广汉怀疑丞相魏相的夫人曾杀了婢女,就想以此事来威胁丞相放他一马,可是魏相却加紧了审查。赵广汉在被逼的情况下,只好亲自率领长安市的官员、士兵进入丞相府,召丞相夫人前来,让相夫人跪在院中接受盘问,并抓走了相府奴婢十余人。魏相上书宣帝为自己辩白,汉宣帝命廷尉负责处理。经调查证明,是魏相自己因一名婢女犯有过失,加以责打,送出丞相府以后才死,并非像赵广汉说的那样。汉宣帝厌恶赵广汉犯上鲁莽的行为,下令将赵广汉逮捕,关押在廷尉狱中。官员和百姓听说赵广汉被捕,数万人纷纷守在皇宫门前号哭。其中有人说:“我活着对皇上并无益处,情愿代替赵京兆去死,让他留下来照管小民!”结果赵广汉还是被腰斩。
尽管刘询对赵广汉无情,想以此显示自己的公正,但他并不是公正的人。公元前53年正月,杨恽被杀之后,公卿大臣上奏,弹劾京兆尹张敞,说他是杨恽的朋党,不应该再担任长安市市长。宣帝爱惜张敞的才华,特将奏章压下。就在这时,张敞派絮舜调查某事,絮舜私自回家说:“张敞的京兆尹最多再干五天,我怎么能再为他去调查!”张敞听说后,立即派人将絮舜逮捕下狱,不分昼夜地审讯,最终被定死罪。絮舜临刑前,张敞派长安市长办公室主任(主簿)拿着自己写给絮舜的话:“我这个‘五天的京兆尹’究竟怎么样?冬季已经过去,想多活几天吗?”然后将絮舜斩首示众。正好遇到立春,朝廷派调查冤狱的使者到全国去了解冤情,絮舜的家属抬着絮舜的尸体,将张敞写给絮舜的话附在诉状上,向使者控告张敞。使者上奏宣帝,称张敞滥杀无辜。宣帝想将张敞从轻发落,就先将以前弹劾张敞是杨恽朋党的奏章下发,将张敞贬为平民。张敞到宫门前交还印绶,然后逃走。随着张敞的撤职,京城的官员对工作懈怠,百姓对官府不敬,在几个月内,多次出现敲响追捕盗贼的警鼓,并且冀州(东汉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后又移治到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三国魏移治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旧城)还出现了大盗。宣帝想到张敞的工作能力,派人前往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张敞的家中召他回京。此时张敞正遭受重案弹劾,家人看到宣帝派来的使者都吓得痛哭,只有张敞笑着对家人解释说:“我是一个逃亡的平民,这样的身份应该由郡中派人来逮捕我。如今朝廷派来使臣,这是天子要起用我。”张敞得意地说完,连忙打点行装,跟随使臣前往长安公车府(受理冤假错案的地方,也是入京会试成员上书论事的机构),上书宣帝说:“我以前有幸位列九卿,担任京兆尹,被指控杀了下属絮舜。絮舜本来是我平时待他很好的官员,曾经几次加恩宽恕他的过失。他认为我受到弹劾会被免职,我派他去调查案情,他竟然回家睡觉,说我只能再当五天京兆尹,实在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因其态度恶劣,借法令杀了他。我残杀无辜,判案故意不公,即使伏法,也死而无恨!”宣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冀州刺史。
这就是宣帝,他的法外是能施恩的,如果他对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法外施恩,会受到人们更加敬重。可是他竟然将恩施在了一个名目张胆杀官员的张敞身上,让我们看到宣帝为人不公的一面。
刘询还是一个苛刻的人。公元前65年,少府宋畴只因说:“凤凰飞集彭城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没有飞到长安,不足以赞美”而受到指控,被宣帝贬为泗水国(汉武帝在元前113年设置,以古代泗水流经郡境而得名。国都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凌城村。第一任国王是汉武帝的十四弟刘舜的儿子刘商)当了国王的老师。
刘询还是一位防范心理很强的人。比方说,刘贺本来被废除,宣帝已经即位十年,心中对刘贺时时提防。他给时任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区东南)太守的张敞写信,命令张敞严防一些反政府势力的人劫持刘贺另立中央。他要张敞注意观察昌邑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与刘贺来往的人,并命张敞不得将这道诏书公布出去。张敞上奏刘贺的起居行止,说:“原昌邑王肤色青黑,身体瘦弱,眼睛很小,鼻尖塌陷,胡须眉毛稀少,身材高大,有肢体萎缩的病症而行走不便。我曾与他交谈,想在说话时观察他的内心活动,就借用恶鸟引诱他说:‘昌邑县的猫头鹰很多。’刘贺说:‘是啊,以前我西去长安,一只猫头鹰也没有;回来到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部)时,又听到去时猫头鹰的叫声。’我观察他的衣着、言语、行止,就像一个糊涂的白痴。我曾经对他说:‘你父亲昌邑哀王(刘髆)的歌舞宫女张脩等十人都没有儿女,留守在你父亲的墓地,请你放她们回家。’他说:‘宫女守墓,有病的不应医治,相互打架杀伤的也不应处置,我想让她们早日死掉。太守为什么要放她们走呢?’可见刘贺天生就是喜欢看别人作乱被打死的人,自始至终看不到他有仁义之心。”因此,宣帝知道刘贺不值得担心。所以第二年(前63)三月,封刘贺为海昏侯。
尽管刘询有一些过失,但是他还算是我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其国力在西汉时期算是最强盛的。
鉴于宣帝采取王道与霸道治国,所以笔者以《霸王兼治》为题,给他写下这篇传记。让我们回到《资治通鉴帝王史》的体例中去。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0 07:02:44 +0800 CST  



是非迷雾

这一章我们会产生一些迷惑,让我们从刘贺被废除、霍光选择新的接班人开始。

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邴吉奏记光曰:“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窃伏听于众庶,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列位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义,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杜延年亦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六月)。

刘贺被废黜后,霍光与张安世以及各位大臣商量,决定重新确定皇位继承人,但一时没有定下来。就在这时,丙吉上书霍光说:“当年将军曾侍奉孝武皇帝,孝武皇帝临终前将襁褓中的孤儿和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孝昭皇帝又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人,全国上下都非常担忧,急切盼望听到新主继位。给孝昭皇帝发丧的时候,将军以大义为昭帝选出接班人,后来发现所立不当,又以大义将其废黜,天下人无不为此事佩服。如今,社稷、宗庙全部系于将军的一举一动中。我曾听百姓议论,了解到民间对现在的诸侯或身居高位的皇族成员都没有好评。而奉遗诏养育在掖庭的武皇帝曾孙刘病已,我以前在郡邸狱负责时,见他年纪幼小,如今已有十八九岁了,通晓儒家经术,很有才干,举止规矩,性格谦和。希望将军对他的主要方面详细考察,再参考占卜的结果,看看让他承继帝位是否合适。可以先让他进宫,看看是不是有这些优点显示,这样好让天下人都知道,然后再决定大计。若能如此,天下就太幸运了。”杜延年也知道刘病已的品德好,劝霍光、张安世立为皇位的继承人。

秋,七月,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猎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侍御史严延年劾奏“大将军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奏虽寝,然朝廷肃然敬惮之(《资治通鉴》元平元年七月)。
八月,己巳,安平敬侯杨敞薨。
九月,大赦天下。
戊寅,蔡义为丞相。
初,许广汉女适皇曾孙,一岁,生子奭。数月,曾孙立为帝,许氏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拟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许氏。霍光以后父广汉刑人,不宜君国;岁馀,乃封为昌成君。
太皇太后归长乐宫。长乐宫初置屯卫(《资治通鉴》元平元年八到十一月)。

公元前74年七月,霍光坐在庭中,召集丞相和丞相以下的大臣,共同议定皇位继承人。霍光再次会同丞相杨敞等人上奏上官皇太后说:“孝武皇帝的曾孙刘病已,这时刚刚进入十八岁,学习《诗经》、《论语》、《孝经》,行为节俭,仁慈友爱,可以作为孝昭皇帝的继承人。为此,我们冒死奏明太后!”皇太后下诏:“可以。”霍光派宗正刘德来到尚冠里(长安城中的里名,西汉贵族聚居区之一)刘病已的家中,护送他洗澡,更换太后所赠送的衣服,由太仆用轻便车辆将刘病已迎接到皇家刘氏宗亲管理局(宗正府)斋戒。七月二十五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上官太后(《汉书.五行志》说上官六岁立为皇后,《资治通鉴》是公元前83年三月上官氏被立为皇后,现在应该不到十七岁),被太后封为阳武侯。随即,由群臣向刘病已奉上皇帝玉玺、绶带,刘病已正式即帝位,拜谒汉高祖的祭庙,尊称十四岁的上官太后为太皇太后。
皇帝的人选刚刚定下,让人生疑的第一件事发生。侍御史严延年上奏,弹劾大将军霍光说:“擅自废立君主,不守人臣之礼,是大逆不道!”此奏虽然没有结果,但群臣都对严延年的勇气肃然敬畏。
也就是说,霍光在废除刘贺的问题上,有不公之处。不然作为了解真相的侍御史严延年,不会无缘无故地弹劾霍光;大臣也不会敬重严延年。更加蹊跷的事是:废除刘贺时,奏章中所提到弄假的主角之一杨敞,是一位胆小的人,到了八月初五去世。这给后人一种被吓死或被杀人灭口的感觉。
公元前74年九月,汉宣帝大赦。
九月初三,霍光任命蔡义(?一前71,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接替杨敞担任丞相。
除了严延年的风波,在霍光小女儿的婚姻上,也让霍光有想法。
当初,许广汉的女儿嫁给刘病已,一年后生下刘奭(前74—前33,即汉元帝)。数月之后刘病已当了皇帝(《汉书.纪•元帝纪》记载:“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封许氏为婕妤。这时霍光有一小女儿,与太皇太后是外甥关系,所以公卿大臣商量立皇后时,心中都认为应该立霍光的小女儿,但没大家有明说。汉宣帝下诏,寻找微贱时用过的宝剑,大臣都懂了皇上的心意,只好奏请立许氏为皇后。十一月十九日,许氏被立为皇后。霍光认为许广汉是受过刑的人,不适应当封国的国君。一年多以后,才封许广汉为昌成君。
太皇太后由东宫迁回到长乐宫定居。长乐宫开始驻军保卫上官太皇太后。
汉宣帝的本始元年(前73)春,霍光因复杂的政治生态,和小女儿没有当上皇后,不知道是以退为进,还是真心让贤求得自保。

春,诏有司论定策安宗庙功。大将军光益封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车骑将军富平侯安世以下益封者十人,封侯者五人,赐爵关内侯者八人。
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为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五月,凤皇集胶东、千乘。赦天下,勿收田租赋。
六月,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有司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曰戾夫人。”皆改葬焉。
秋,七月,诏立燕刺王太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光既诛桀,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皆尚严酷以为能;而河南太守丞淮阳黄霸独用宽和为名。上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乃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资治通鉴》本始元年一到七月)。

公元前73年春,汉宣帝下诏,命令有关部门议定对迎接他当皇帝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如大将军霍光增加一万七千户食邑,加上霍光以前的食邑,共有二万户。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以下,增加封邑户数的共有十人,封为列侯的共有五人,赐封关内侯爵位的有八人。
大将军霍光在朝堂上以头触地,郑重请求归政于皇上,宣帝不肯接受。朝中各项事务都先向霍光报告,然后上奏。汉昭帝时,霍光的儿子霍禹和霍光兄长的孙子霍云都被任命为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被任命为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由胡人、越人组成的军队,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西宫卫尉;霍光的兄弟、女婿、外孙全都参加朝会,担任国务院下面的局长(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职。霍氏一家的亲戚骨肉结成一体,在朝中盘根错节。昌邑王被废以后,霍光的权势越来越大,每次朝见,汉宣帝总是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甚至有些礼遇过分。
公元前73年五月,发现有凤凰聚集于胶东诸侯国(国都在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朱毛村)、千乘县(治所在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旧镇西南五公里处)。汉宣帝以为是不吉的征兆出现,下诏大赦,免收这两地的田赋。
公元前73年六月,汉宣帝下诏说:“已故的皇太子(刘据)葬在湖县,没有谥号,不能享受每年四季的祭祀。应当为他议定谥号,建立陵园。”随后有关部门上奏说:“按照礼仪规定,做了某人的继承人,就成了这个人的儿子,所以不能再祭祀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尊重祖先的大义。陛下作为孝昭皇帝的继承人,继承祖宗的香火,我认为陛下的父亲应定谥号为‘悼’,母亲称为‘悼后’;故皇太子定谥号为‘戾’,史良娣称为‘戾夫人’。”全部重新选择墓地安葬。
公元前73年七月,汉宣帝下诏,立燕剌王刘旦的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广陵王刘胥的小儿子刘弘为高密王。
当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霍光杀了上官桀以后,遵从汉武帝时的制度,以严刑峻法管制部下。因此,很多官员都以严法苛政来表现自己,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太守丞黄霸(前130—前51,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历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黄霸自幼攻读法学。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职。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出任丞相,后世常将黄霸与龚遂,并称为“龚黄”)却以仁政闻名天下。汉宣帝在民间时,了解到百姓都受官员执法苛刻的困苦,听说黄霸执法宽松公平,将其召到长安,任命为最高法院审判长(廷尉正),让黄霸多次裁决疑案,群臣都认为他办案公平。
汉宣帝的本始二年(前72)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认为执法公正、废除刘贺的主谋之一、霍光的心腹田延年自杀。

春,大司农田延年有罪自杀。昭帝之丧,大司农僦民车,延年诈增僦直,盗取钱三千万,为怨家所告。霍将军召问延年,欲为道地。延年抵曰:“无有是事!”光曰:“即无事,当穷竟!”御史大夫田广明谓太仆杜延年曰:“《春秋》之义,以功覆过。当废昌邑王时,非田子宾之言,大事不成。今县官出三千万自乞之,何哉?愿以愚言白大将军。”延年言之大将军,大将军曰:“诚然,实勇士也!当发大议时,震动朝廷,”光因举手自抚心曰:“使我至今病悸。谢田大夫晓大司农,通往就狱,得公议之。”田大夫使人语延年。延年曰:“幸县官宽我耳,何面目入牢狱,使众人指笑我,卒徒唾吾背乎?”即闭阁独居斋舍,偏袒,持刀东西步。数日,使者召延年诣廷尉。闻鼓声,自刎死(《资治通鉴》本始二年春)。
夏,五月,诏曰:“孝武皇帝躬仁谊,励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联甚悼焉。其与列侯、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庭中,皆曰:“宜如诏书。”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有司遂请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帝巡狩所幸郡国皆立庙,如高祖、太宗焉。夏侯胜、黄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尚书》,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资治通鉴》本始二年五月)。

公元前72年春,大司农田延年因罪自杀。史料记载田延年的“罪”是因为他在汉昭帝发丧时,雇用民间车辆,田延年谎称这些车费涨价,贪污了三千万钱,被与他有仇怨的人告发。霍光召田延年询间,本来想为他开脱。可是田延年拒不承认,说:“没有这回事!”霍光强行说:“既然没有此事,就应当深入追究!”监察部长(御史大夫)田广明对太仆杜延年说:“按照《春秋》大义,可以用功劳掩盖过失。当初在废黜昌邑王时,如果不是田延年站出来,大事不能成功。如今就只当是他自己向朝廷乞求赏赐三千万好了。希望将我的这番话禀告大将军。”杜延年把田广明的话告诉了霍光,霍光说:“确实如此,田延年真是勇士。当初在决定大事时,多亏田延年挺身而出,震动朝廷。”于是,霍光抬手按在自己的心口上,说:“当时的情景,使我至今还心有余悸(给人一种做作表情,霍光此时心理,谁也说不清)。请你代我向田大夫道歉,让他明白告诉田延年,到监狱去会得到公平的裁决。”田广明派人通知田延年,田延年果然说:“就算朝廷有幸宽恕我,我又有什么脸面进入监狱,让众人对我指点而讥笑,让狱警、囚犯在我背后唾骂呢!”于是,他一个人住在大司农办公机关旁边的屋子里,紧闭房门,袒露一臂,拿着刀在屋中徘徊。几天后,朝廷使者前来召田延年去廷尉。田延年听到开读诏书的鼓声自刎。
也就是说,田延年没有罪,是霍光在背后捣鬼。霍光现在一手遮天,他有权让田延年不进监狱。他把田延年送进监狱,知道田延年性格刚强,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让田延年为尊严自杀,是他的目的。这段历史记载耐人寻味。
公元前72年五月,汉宣帝下诏说:“孝武皇帝奉行仁义,振兴武力,功德盛极一时,但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却与他的功德不相称,朕感到非常难过。有关官员应与列侯、二千石、博士共同议定。”于是,群臣齐集朝廷讨论此事,大家都说:“应该按照诏书的意思去做。”唯独长信宫上官太皇太后的管家(少府)夏侯胜反对说:“孝武帝虽然有征服四夷、开疆拓土的功绩,但使得将士大量死亡,人民财力枯竭,而他却奢侈无度,百姓流离失所,国家人口死亡过半,再加上蝗灾常发,数千里不见草木庄稼,以致民间出现杀人食用的惨景,积累下来的弊政至今还没有消除。武帝并无恩泽于百姓,不应该为他创作祭祀的音乐。”公卿大臣一齐责备说:“这是皇上的诏命。”夏侯胜坚持说:“虽然是诏命,也不能认同。人臣的大义应当坚持原则,直言无讳,不能因苟且偷生而阿谀奉承。我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使死了也不后悔!”因此,丞相、御史等人上奏,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诋毁先帝,是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另外,丞相府长史黄霸附合纵容夏侯胜不肯举报。于是,将夏侯胜和黄霸逮捕下狱。由主管官员出面,奏请宣帝给曾父亲孝武帝建庙号称为世宗庙,以《盛德舞》《文始五行之舞》作为汉武帝祭祀时的祭乐。凡是汉武帝生前出巡到过的郡、国,一律建庙祭祀,与高祖刘邦、太宗刘恒皇帝一样。夏侯胜、黄霸长期被关在狱中,黄霸想跟夏侯胜学习《尚书》,夏侯胜认为已经犯下死罪,学也没用,所以推辞。黄霸却坚持说:“即使早晨明白了真理,晚上就是死了也无遗憾。”夏侯胜欣赏他的学习精神,给他讲授《尚书》。在狱中经历了两个冬天,一直不倦地传授。
综上所述,霍光废除刘贺之后,行为诡异,不管是杨敞还是田延年的死,都让人觉得迷雾重重。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0 12:27:38 +0800 CST  


霍光失节

我们看完了长安权臣的斗争,再去西域看看乌孙。

初,乌孙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娶。岑娶胡妇子泥靡尚小,岑娶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翁归靡,曰:“泥靡大,以国归之。”翁归靡既立,号肥王,复尚楚主,生三男、两女。长男曰元贵靡,次曰万年,次曰大乐。昭帝时,公主上书言:“匈奴与车师共侵乌孙,唯天子幸救之。”汉养士马,议击匈奴。会昭帝崩,上遣光禄大夫常惠使乌孙。乌孙公主及昆弥皆遣使上书,言:“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精兵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先是匈奴数侵汉边,汉亦欲讨之(《资治通鉴》本始二年五月)。
秋,大发兵,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馀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三万馀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三万馀骑,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三万馀骑,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馀骑,出五原;期以出塞各二千馀里。以常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共击匈奴(《资治通鉴》本始二年七月)。

公元前72年五月,史料介绍说,当初,嫁到乌孙的汉朝公主去世(公元前105年三月,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为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由于昆莫年老,语言又不通,所以想让公主嫁给他的孙子岑娶。刘细君上书汉武帝,汉武帝要她遵从乌孙国的风俗,岑娶最终娶到了刘细君。昆莫去世后,岑娶即位,称为昆弥王),汉朝又封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再次嫁给乌孙王。乌孙王与胡族妻子所生的儿子泥靡(?-前53,是乌孙国的昆弥,称号狂王)年纪还小,乌孙王临死前,将国家政权交给叔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前60),并且嘱咐说:“等泥靡长大以后,你要把政权还给他。”翁归靡号称肥王,又娶堂嫂刘解忧为妻,并生下三儿二女。长子名叫元贵靡,次子名叫万年,三子名叫大乐。汉昭帝时,刘解忧公主曾上书说:“匈奴与车师国联合进犯乌孙,盼天子救援!”于是,霍光秣马厉兵,准备进攻匈奴。遇上昭帝去世,汉宣帝派光禄大夫常惠出使乌孙。刘解忧、乌孙王翁归靡都派人上书汉宣帝说:“匈奴又接连派出大军袭击乌孙,还派使臣来恐吓说,‘速将汉朝公主刘解忧交出来!’企图断绝乌孙与汉朝的联系。乌孙王愿意派出五万精锐骑兵抗击匈奴,请求天子派兵来救援。”在此之前,匈奴曾几次入侵汉朝边塞,汉朝也正想出兵。到了秋天,汉朝派出五路大军,以御史大夫田广明临时担任祁连将军,率领四万多骑兵,从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东南)出塞;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领三万多骑兵,从张掖郡出塞;前将军韩增率领三万多骑兵,从云中郡出塞;后将军赵充国临时担任蒲类将军,率领三万多骑兵,从酒泉郡出塞;云中太守田顺临时担任虎牙将军,率领三万多骑兵从五原郡出塞。这五路兵马约定各路出塞二千余里。另外,派常惠为校尉,携带宣帝的符节督促乌孙军从西域共同出击。
到了汉宣帝的本始三年(前71)正月,匈奴人听说汉军前来,连忙逃走。

戊辰,五将军发长安。匈奴闻汉兵大出,老弱奔走,驱畜产远遁逃,是以五将少所得(《资治通鉴》本始三年正月)。
夏,五月,军罢。度辽将军出塞千二百馀里,至蒲离候水,斩首、捕虏七百馀级;前将军出塞千二百馀里,至乌员,斩首、捕虏百馀级;蒲类将军出塞千八百馀里,西至候山,斩首、捕虏,得单于使者蒲阴王以下三百馀级。闻虏已引去,皆不至期还。天子薄其过,宽而不罪。祁连将军出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斩首、捕虏十九级。逢汉使匈奴还者冉弘等,言鸡秩山西有虏众,祁连即戒弘,使言无虏,欲还兵。御史属公孙益寿谏,以为主可。祁连不听,遂引兵还。虎牙将军出塞八百馀里,至丹馀吾水上,即止兵不进,斩首、捕虏千九百馀级,引兵还。上以虎牙将军不至期,诈增卤获,而祁连知虏在前,逗遛不进,皆下吏,自杀。擢公孙益寿为侍御史。
乌孙昆弥自将五万骑与校尉常惠从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佗七十馀万头。乌孙皆自取所虏获。上以五将皆无功,独惠奉使克获,封惠为长罗侯。然匈奴民众伤而去者及畜产远移死亡,不可胜数。于是匈奴遂衰耗,怨乌孙。
上复遣常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资治通鉴》本始三年五月)。

公元前71年正月十八日,奉命出征匈奴的五位将军从长安出发。匈奴人听说后连忙带着老弱,驱赶着牲畜远逃。因此,汉军收获不大。
到了五月,汉军撤军返回。度辽将军范明友出塞一千二百多里,到达蒲离候水(今蒙古国西南部拜特拉格河),斩杀、俘虏共七百多人;前将军韩增出塞一千二百多里,到达乌员,斩杀、俘虏共一百多人;蒲类将军赵充国出塞一千八百余里,向西到达候山,共斩杀、俘虏匈奴单于使臣蒲阴王、以及以下三百多人。以上三位将军因听说匈奴人已经退兵,所以没有到达预定目标就撤军。汉宣帝认为他们的过失并不严重,所以没有处罚。祁连将军田广明出塞一千六百里,到达鸡秩山,斩杀、俘虏共十九人,正好与从匈奴回来的汉朝使臣冉弘等人相遇。冉弘等人说鸡秩山以西有匈奴军,但田广明却警告冉弘等人,让他们隐瞒事实,准备撤军。御史属官公孙益寿劝阻田广明,认为不能撤军,田广明不听。虎牙将军田顺出塞八百多里,到达丹余吾水,斩杀、俘虏共一千九百余人。汉宣帝认为田顺没有到达预定目标返回,还虚报战果;田广明明知敌人就在前面,却畏缩不敢拼杀,下令将二人治罪,二人自杀。宣帝擢升公孙益寿为侍御史。
在西域,乌孙王率领五万骑兵,与校尉常惠一起从西面进入匈奴地区,攻打匈奴右谷蠡王的大本营,俘虏壶衍鞮单于父辈贵族以及单于的嫂子、居次(匈奴王侯的妻子)、名王(匈奴诸王中名位尊贵者)、犁汙都尉、千长、骑将、以及以下官员共四万人,缴获马、牛、羊、驴、骆驼七十多万头。乌孙国将他们俘获的人、畜等全部留下。汉宣帝因所派的五位将军都没有什么功劳,只有常惠出使乌孙有很大战果,所以封常惠为长罗侯。然而,匈奴经此打击,民众伤残逃亡或在长途迁徙中死亡的牲畜不可胜数,从此国力衰弱,所以怨恨乌孙。
汉宣帝又派常惠携带黄金财物前往乌孙,赏赐有功的乌孙贵族。常惠因此上奏,说龟兹国在公元前77年六月曾经杀了校尉赖丹(原杅冞国太子,汉昭帝封为校尉,率领汉军前往轮台国屯田,被龟兹王派人杀害),还没有受到惩罚,请求顺路去征讨。汉宣帝没有同意,大将军霍光却暗示常惠可以见机行事。常惠率领五百人到达乌孙,回国时,征调途中经过的龟兹以西各国的二万军队,还命副使征调龟兹以东各国二万军队,以及乌孙七千军队从三面进攻龟兹。在三路大军对龟兹国形成包围之前,常惠先派人前往龟兹,指责他们攻杀汉使。龟兹王道歉说:“此事是我国先王在世时的事,误听贵族姑翼的话而做出的错误决定,我是无辜的。”常惠坚持说:“既然如此,大王将姑翼捆来,我就饶了你。”于是,龟兹王将姑翼逮捕,送到常惠处,常惠将姑翼斩首,然后返回。
我们提前介绍了乌孙国与汉军抗击匈奴的事,大将军霍光为什么与常惠背着宣帝有小动作呢?也许我们回头了解许皇后的死因,或许能看出一些问题。

春,正月,癸亥,恭哀许皇后崩。时霍光夫人显欲贵其小女成君,道无从。会许后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衍夫赏为掖庭户卫,谓衍:“可过辞霍夫人,行为我求安池监。”衍如言报显,显因生心,辟左右,谓衍曰:“少夫幸报我以事,我亦欲报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显曰:“将军素爱小女成君,欲奇贵之,愿以累少夫。”衍曰:“何谓邪?”显曰:“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成君即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贵与少夫共之。”衍曰:“药杂治,当先尝,安可?”显曰:“在少夫为之耳。将军领天下,谁敢言者!缓急相护,但恐少夫无意耳。”衍良久曰:“愿尽力!”即捣附子,赍入长定宫。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太医大丸以饮皇后,有顷,曰:“我头岑岑也,药中得无有毒?”对曰:“无有。”遂加烦懑,崩。衍出,过见显,相劳问,亦未敢重谢衍。后人有上书告诸医侍疾无状者,皆收系诏狱,劾不道。显恐急,即以状具语光,因曰:“既失计为之,无令吏急衍!”光大惊,欲自发举,不忍,犹与。会奏上,光署衍勿论。显因劝光内其女入宫(《资治通鉴》本始三年五月)。
六月,己丑,阳平节侯蔡义薨。
甲辰,长信少府韦贤为丞相。
大司农魏相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本始三年六月)。

公元前71年正月十三日,恭哀许平君皇后去世。这时霍光的夫人(名叫“显”)想让小女儿霍成君代替许皇后,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正好许皇后怀孕身体不适,有一位平时与霍家关系密的女医生名叫淳于衍,曾入宫为许皇后治疗。淳于衍的丈夫(名叫“赏”)担任掖庭护卫(负责嫔妃宫室门户看守),其丈夫对妻子淳于衍说:“你可先去拜访霍夫人,向她辞行,趁机为我请求安池监(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陈直认为,《百官表》中少府属官记载:“上林中十池监”,安池为十池之一)一职。”淳于衍按照丈夫的话去了。霍夫人于是心生一计,屏退左右,为了表示亲切,她称淳于衍的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说:“少夫有事托我,我也有事想拜托少夫,行吗?”淳于衍说:“夫人吩咐,什么事都行!”霍夫人见淳于衍为丈夫求职心切,知道是说话的时候了。于是,霍光的夫人托出了肮脏的交易说:“霍将军一向最爱小女儿成君,希望她成为最尊贵的人,我想把此事委托少夫你来成全。”淳于衍一时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有些迷惑地说:“此话怎讲?”霍夫人解释说:“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九死一生。如今皇后即将临盆,可以趁机下毒药将她除掉,我女儿霍成君就能当皇后了。如蒙大力相助,事成之后,当与少夫共享富贵。”淳于衍一听,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连忙推辞说:“皇后吃的药,都是各位医生一起决定的,还要命人先尝,怎么行呢?”
“这就看少夫了。霍将军统领天下,谁敢乱说话!即使有什么事,也有霍将军保护,只怕少夫不愿帮忙。”霍夫人说这话时,既有威逼,又有利诱,让淳于衍沉默思考了很久,才说:“我愿意尽力效劳。”
于是,淳于衍将毒药附子捣碎,带入长定宫。皇后生产后,淳于衍取出附子,掺到御医为皇后开的丸药中。不一会,皇后说:“我感到头昏发闷,药里莫非有毒药?”淳于衍硬着头皮镇定地说:“没有。”皇后更加烦闷难受,最后去世。
淳于衍出宫来见霍夫人,互相祝贺,但霍夫人也不敢马上重谢淳于衍。后来有人上书朝廷,控告各位御医对皇后没有尽心诊治,汉宣帝命令将所有为皇后治病的御医,以大逆不道的罪名逮捕,囚禁到诏狱。霍夫人十分害怕,就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霍光,并且说:“既然我做出了如此失策的事,只能让主审法官不要逼迫淳于衍!”霍光大惊,想自己举报此事,可又于心不忍,犹豫不决。正好主管部门向朝廷奏报有关皇后病逝一案的处理意见,霍光就在奏章上批示,此事与淳于衍无关,应免于追究。霍光夫人趁机劝霍光将女儿送入皇宫。
以上就是霍夫人与淳于衍的肮脏交易。试想,如果霍光是一位光明磊落、公正无私的人,他的夫人能干出这样卑鄙龌龊的事吗,霍光如果是正义之士,他会去遮盖真相吗?最后他与夫人到了同流合污的地步。
同年六月十一日,丞相、阳平侯蔡义去世。
六月二十六日,上官太皇太后长信宫的管家(少府)韦贤接替蔡义担任丞相。
与此同时,大司农魏相(?—前59,字弱翁,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先后担任茂陵县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谏议大夫、大司农等职。治郡有方,深得民心)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我们把目光投向西域。我们把

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馀,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馀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滋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是岁,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桀相朋党。广汉为缿筒,受吏民投书,使相告讦,于是更相怨咎,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名,由是入为京兆尹。广汉遇吏,殷勤甚备,事推功善,归之于下,行之发于至诚,吏咸愿为用,僵仆无所避。广汉聪明,皆知其能之所宜,尽力与否;其或负者。辄收捕之,无所逃;案之,罪立具,即时伏辜。尤善为钅句距以得事情,闾里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其发奸扌適伏如神。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治京兆者莫能及(《资治通鉴》本始三年六月)。

公元前71年冬,壶衍鞮单于率领几万骑兵袭击乌孙,抓走了不少乌孙国的老弱百姓。正准备撤退时,天降大雪,一天内的积雪一丈多厚。大雪使大批匈奴士兵与牲畜冻死,活着回去的还不到十分之一。于是,丁令国(即敕勒,属于北方游牧部落,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敕勒人最早生活在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附近。留居在原来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趁匈奴力量衰弱攻其北部,乌桓人进攻其东部,乌孙人攻其西部,三国一共消灭了几万匈奴人,再加上饿死的,使匈奴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三;缴获数万匹马以及大量的牛羊,这些牲畜占匈奴牲畜的一半。从此,匈奴更加虚弱,原来臣服于匈奴的西域国家全部背叛,不断对其进攻骚扰,残余的匈奴人却无力反击。不久,汉朝趁机派三千多骑兵,分三路俘虏了几千匈奴人返回。壶衍鞮单于在无力报复的情况下,更是迫切地想与汉朝和亲,如此一来,汉朝的边塞基本安宁下来。
公元前71年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太守赵广汉被任命为京兆尹。颍川地区的豪杰拉帮结派成风。赵广汉设置了一个竹筒,接受官员和百姓的举报,鼓励人们彼此揭发帮派。当地人因此相互结怨,以至不法帮派瓦解,盗贼不敢作乱。
赵广汉能当京兆尹,还有如下的原因。早就有一些归降的匈奴人说,他们在匈奴时就听说过赵广汉的名字。赵广汉对属下关怀备至,遇有功劳总是归之于部下,他的行为是出于至诚,所以官员都乐于受他差遣,即使是死也在所不辞。赵广汉很聪明,对部下的能力、特长以及是否尽力办事的人,都了如指掌。如有人蒙骗,他就立即抓捕,谁也别想逃脱。审讯定案,往往力求证据确凿,让罪犯无法抵赖。赵广汉还特别善于了解事情真相,比方说,市井中一些细小的不法之事,他都知道。有几个长安少年曾在偏僻的空房中商量共同抢劫,话没说完,赵广汉派来的人已经将他们逮捕。因此,人们认为他发现坏人、揭露隐秘如同神探。赵广汉担任京兆尹期间,长安政治清明,官员和百姓赞不绝口。老辈人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没有一个京兆尹能比得上赵广汉。
综上所述,在汉宣帝即位后,有一批仁人志士帮他,这就是霍光在后世还被人称颂的原因。至于霍夫人害死许皇后的事,后面的史料会有定论。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1 10:04:42 +0800 CST  

霍家失势

既然霍夫人害死了许皇后,不知道真相的汉宣帝刘询立了霍成君。

春,三月,乙卯,立霍光女为皇后,赦天下。初,许后起微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及霍后立,舆驾、侍从益盛,赏赐官属以千万计,与许后时县绝矣。
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同日地震,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馀人。北海、琅邪坏祖宗庙。诏丞相、御史与列侯、中二千石傅问经学之士,有以应变,毋有所讳。令三辅、太常、内郡国贤举良方正各一人。大赦天下。上素服,避正殿五日。释夏侯胜、黄霸,以胜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刺史。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无威仪,或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建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后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
五月,凤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广川王去坐杀其师及姬妾十馀人,或销铅锡灌口中,或支解,并毒药煮之,令糜尽,废徙上庸;自杀(《资治通鉴》本始四年三到五月)。

汉宣帝的本始四年(前70)三月十一日,宣帝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大赦天下。
由于许皇后出身在平民家庭,被封为皇后的时间又不长,她的侍从、车马、服饰等都非常节俭。等到霍成君当了皇后,车驾、侍从等日益增加,她对下属的赏赐数以千万计,与许皇后有天壤之别。
公元前70年四月二十九日,地震造成四十九个郡国发生灾难,有的地方山崩毁坏城郭、房屋,死亡六千多人,北海(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东南五十里)、琅邪(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诸城市)两郡的太祖刘邦、太宗刘恒的祭庙也被地震损坏。汉宣帝下诏,命令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官员等,向精通经书的学者广泛征询应付灾害的办法,不要有所避讳。又命三辅、太常、中原以内的郡国各地举荐贤良、方正各一人。大赦天下。汉宣帝身穿素服,避开皇宫正殿五天。释放夏侯胜、黄霸,任命夏侯胜为谏议大夫兼给事中,黄霸为扬州刺史。
夏侯胜是一个正直、纯朴、平易近人的人,看上去不像是当官的相,有时竟然称皇帝为“君”(战国晚期,君是诸侯对下面兄弟和有臣臣子的封号,诸如春申君、孟尝君等),或在皇帝面前直呼别人的表字,而汉宣帝因此却更亲近他。有一次夏侯胜晋见汉宣帝,出宫后将汉宣帝讲的话说给别人听,汉宣帝责备夏侯胜,夏侯胜解释说:“陛下的话说得好,所以我才转告别人。昔日帝尧的话天下传扬,至今还被人背诵。我认为陛下的话值得传扬,所以才外传。”每当朝廷商量国家大事,汉宣帝知道夏侯胜直率,就会说:“先生发表高论时,不要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不久,夏侯胜重新担任上官太皇太后长信宫的管家,后来又改任为太子刘奭的老师。夏侯胜一直活到九十岁才去世,上官太皇太后特地送去祭奠仪式钱二百万,并为夏侯胜的死穿了五天孝服,用以报答师恩。这让天下儒生引以为荣。
公元前70年五月,有凤凰聚集在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东南五十里)的安丘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安丘市南部高地上)、淳于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镇驻地西南四公里杞城村)。
广川王刘去(也称刘去疾,汉景帝刘启的曾孙,广川惠王刘越的孙子,广川缪王刘齐的儿子)被指控杀老师和姬妾十余人。他杀人的方式特别残酷,或将熔化的铅汁、锡水灌入被害者口中,或将被害者肢解,再掺上毒药烹煮,使其尸体腐化。汉宣帝废除刘去的王爵,将其流放到上庸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东南),刘去自杀。
汉宣帝的地节元年(前69),史料记载了如下的事:

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
楚王延寿以广陵王胥,武帝子,天下有变,必得立,阴附肋之,为其后母弟赵何齐取广陵王女为妻,因使何齐奉书遗广陵王曰:“愿长耳目,毋后人有天下!”何齐父长年上书告之,事下有司考验,辞服。冬,十一月,延寿自杀。胥勿治。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
是岁,于定国为廷尉。定国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资治通鉴》地节元年一到十二月)

其一,公元前69年正月,西方天空出现异星;
其二,楚王刘延寿(?—前69,西汉第一任楚元王刘交的第六世孙。父亲刘纯)认为,广陵王刘胥是汉武帝的第四子,一旦天下发生变故,肯定会被立为皇帝,于是在暗中帮助刘胥,为自己王后母亲的弟弟赵何齐娶了广陵王的女儿为妻,还派赵何齐送信对刘胥说:“希望您密切注意,争夺天下的事不要落到别人的后面!”赵何齐的父亲赵长年向朝廷告发,汉宣帝命有关部门调查,刘延寿认罪。十一月,刘延寿自杀,刘胥免予追究;
其三,公元前69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现日食;
其四,公元前69年这一年,于定国(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担任廷尉。于定国能提拔为廷尉,是因为他善于处理疑难案件,不仅执法公平而且十分谨慎,同情鳏夫、寡妇,凡是罪证不确凿的,从不轻易判决。人们赞扬他说:“张释之当廷尉,天下没有蒙冤的人;于定国当廷尉,人们自己就相信不会被冤枉。”
汉宣帝的地节二年(前68)三月,霍光去世。

春,霍光病笃。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三月,庚午,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中二千石治冢,赐梓宫、葬具皆如乘舆制度,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土,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下诏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籓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资治通鉴》地节二年春)。

公元前68年春,霍光病重,汉宣帝前往探视流泪。霍光上书谢恩,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封地中分出三千户,封给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时任奉车都尉)为列侯,以此延祀霍去病的香火。当天,汉宣帝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
三月初八霍光去世。汉宣帝与皇太后(指上官太皇太后)前往霍光灵堂祭悼,命令中二千石官员负责修建霍光墓,宣帝为霍光送来了棺木、葬品,与皇帝安葬的用规格一样;给霍光追谥号为“宣成侯”;征调三河地区(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士兵为霍光挖墓穴,将棺木下葬后,用土堆起坟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南位镇);安排三百户农民为霍光守墓,设置墓长、墓丞负责祭祀。随后,宣帝下诏,免除霍光后代子孙的赋税、徭役,让他们继承霍光的封爵、食邑,世代不变。
再说御史大夫魏相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奏,其中说:“国家最近丧失了大将军,应当对另外有功的大臣明示尊崇、表扬,以镇抚各个诸侯国,不要让霍光离世后的大将军之位空缺,以免引起朝臣争权。我认为应任命车骑将军张安世为大将军,不要再让他兼领光禄勋的事务;任命张安世的儿子张延寿为光禄勋。”汉宣帝也想重用张安世。公元前68年四月十七日,宣帝升任张安世为大司马(这里就是大将军的代名词)兼任车骑将军,主管国务院(尚书)的事务。
汉宣帝想报答大将军霍光拥立自己的大德,封霍光长兄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让他以奉车都尉的身份主管尚书省的事务。除此之外,魏相还通过昌成君许广汉向汉宣帝又上了一道秘奏,其中内容说:“《春秋》讥讽由贵族世代为卿的制度,厌恶春秋时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和鲁国季孙氏专擅国政,都使国家陷入混乱。我朝自从孝武帝后元年间(前88—前87)以来,皇室无力控制各级官员的俸禄,朝政大事都由职权最高的大臣来决定。如今霍光虽死,但他的儿子还是右将军,侄儿掌管中枢事务,兄弟、女婿都身居要职,霍光的夫人显,以及她的其他几位女儿都能在上官太皇太后的长信宫出入,甚至半夜也能叫开宫门。霍氏一门骄奢放纵,恐怕会逐渐失控,所以应该设法削弱其权势,消除他们可能会萌发的阴谋,以此来巩固刘氏皇家万世的基业,也是保全功臣后代子孙的措施。”按照朝廷的惯例,凡是上书都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由主管尚书事务的人先打开副本审阅,如果所奏的事不妥,尚书负责人可以扣留。魏相又通过许广汉向汉宣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防止阻塞言路而蒙蔽皇上。宣帝认为魏相的建议正确,下诏命魏相担任给事中,全部采纳了魏相的意见。
由于宣帝在民间成长,了解下层人民的艰难困苦。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执政,他为了励精图治,每隔五天就会召集群臣听取意见。从丞相以下,群臣各自就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再将他们陈述的意见分别下达有关部门试行。凡是担任侍中、尚书(这里的尚书,是指尚书省的司局级官员,不是尚书令。213年十一月,曹操在尚书台设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在尚书令的领导下,成为尚书令管理的各部部长)的官员,有功应当升迁或有特殊成绩,就加以重赏,甚至涉及到这些有功人员的子孙,长久不变。中枢机构严密,法令与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办事。至于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高级地方官员,汉宣帝总是召见当事人询问,观察对方的抱负和打算,再考察他的行为,看是否与对方当初说的一样。凡是查出言行不一的,一定要追究其原因。汉宣帝经常说:“老百姓之所以能在家乡安居,主要是政策公平,处理诉讼合乎情理。能与我一起做到这一点的,不正是那些优秀的郡太守和封国丞相等二千石官员吗!”汉宣帝认为,郡太守是治理天下的关键,如果郡守变换频繁,就容易引起百姓的不安。百姓知道他们的郡太守将会长期留任,不能不听他的号令。所以凡是地方二千石的官员,治理地方有成效者,汉宣帝总是正式颁布诏书加以勉励,增加其官阶俸禄,赏赐黄金,甚至被封为关内侯,遇有公卿职位空缺,就按照他们平时所受奖励的先后、大小,依次挑选补任。因此,汉朝这一时期称职的官员最多,号称宣帝中兴时代。
我们把目光投向匈奴。

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以右大将女为大阏氏,而黜前单于所幸颛渠阏氏。颛渠阏氏父左大且渠怨望。是时汉以匈奴不能为边寇,罢塞外诸城以休百姓。单于闻之,喜,召贵人谋,欲与汉和亲。左大且渠心害其事,曰:“前汉使来,兵随其后。今亦效汉发兵,先使使者入。”乃自请与呼卢訾王各将万骑,南旁塞猎,相逢俱入。行未到,会三骑亡降汉,言匈奴欲为寇。于是天子诏发边骑屯要害处,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分三队,出塞各数百里,捕得虏各数十人而还。时匈奴亡其三骑,不敢入,即引去。是岁,匈奴饥,人民、畜产死者什六七,又发两屯各万骑以备汉。其秋,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其君长以下数千人皆驱畜产行,与瓯脱战,所杀伤甚众,遂南降汉(《资治通鉴》地节二年春到秋)。

公元前68年春,壶衍鞮单于去世,他的弟弟左贤王即位,号称虚闾权渠单于。虚闾权渠单于封右大将的女儿为大阏氏,废除了壶衍鞮单于宠爱的颛渠阏氏,引起颛渠阏氏的父亲左大且渠的怨恨。这时,汉朝认为匈奴已无力侵扰边境,将塞外各城的屯田士兵取消,使百姓休养生息。虚闾权渠单于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召集贵族商议,想与汉朝和亲。左大且渠想破坏此事,对虚闾权渠单于说:“以前汉朝使臣前面来,大军就会跟随在后。如今我们也效法汉朝的办法,先派使臣到汉朝,然后发兵袭击。”于是,左大且渠请求虚闾权渠单于派自己与呼卢訾王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南下沿汉朝边塞一带打猎,相互会合后就一起进攻汉军。但是,匈奴两路大军还没有到达边塞,恰好先有三名骑兵投降了汉朝。宣帝得到了匈奴入侵的阴谋,下诏征调边疆骑兵防守各个险要,派大将军府的军监治众(匈奴族卢水胡人,迁居到今陕西省咸阳市。著名将领)等四人率领五千骑兵,分三路出塞数百里阻击,分别俘虏了数十人返回。这次俘获少的原因是:匈奴人见有三名骑兵逃跑,不敢进入汉朝边境就撤军。
公元前68年这一年,匈奴发生饥荒,民众、牲畜死亡十分之六七,只好征调二万骑兵,分两路防备汉军袭击。
公元前68年秋,以前西嗕部落(匈奴种族之一)定居在匈奴王庭东部地区,这时数千人驱赶牲畜迁徙,与匈奴边防军相遇,相互交战伤亡惨重。随后,西嗕部落向南归顺了汉朝廷。
随着匈奴势力的逐渐瓦解,宣帝少了一份担忧。可是霍光的夫人却贼心不死。

夏,四月,戊申,立子奭为皇太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阳侯。霍显闻立太子,怒恚不食,欧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
五月,甲申,丞相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贤始。
六月,壬辰,以魏相为丞相。辛丑,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太子外祖父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示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由是见器重(《资治通鉴》地节三年四到六月)。
霍氏骄侈纵横。太夫人显,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絪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采丝輓显游戏第中;与监奴冯子都乱。而禹、山亦并缮治第宅,走马驰逐平乐馆。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仓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显及诸女昼夜出入长信宫殿中,亡期度。
帝自在民间,闻知霍氏尊盛日久,内不能善。既躬亲朝政,御史大夫魏相给事中。显谓禹、云、山:“女曹不务奉大将军馀业,今大夫给事中,他人壹间女,能复自救邪!”后两家奴争道,霍氏奴入御史府,欲躢大夫门;御史为叩头谢,乃去。人以谓霍氏,显等始知忧。
会魏大夫为丞相,数燕见言事;平恩侯与侍中金安上等径出入省中。时霍山领尚书,上令吏民得奏封事,不关尚书,群臣进见独往来,于是霍氏甚恶之。上颇闻霍氏毒杀许后而未察,乃徙光女婿度辽将军、未央卫尉、平陵侯范明友为光禄勋,出次婿诸吏、中郎将、羽林监任胜为安定太守。数月,复出光姊婿给事中、光禄大夫张朔为蜀郡太守,群孙婿中郎将王汉为武威太守。顷之,复徙光长女婿长乐卫尉邓广汉为少府。
戊戌,更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绶;罢其屯兵官属,特使禹官名与光俱大司马者。又收范明友度辽将军印绶,但为光禄勋;及光中女婿赵平为散骑、骑都尉、光禄大夫,将屯兵,又收平骑都尉印绶。诸领胡、越骑、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以所亲信许、史子弟代之(《资治通鉴》地节三年十月)。

汉宣帝的地节三年(前67)四月二十二日,汉宣帝立长子刘奭为太子,派丙吉担任他的老师,太中大夫疏广为辅导老师(少傅)。改封太子的外祖父许广汉爵位由昌成君升为平恩侯,霍光的侄孙霍云(?—前66,霍去病之孙。时任中郎将)为冠阳侯。
霍光的夫人听说刘奭当了太子,气得吐血说:“刘奭是皇上即位之前当平民所生,怎么能被立为太子呢!如果将来皇后生了儿子,不是只能当诸侯王吗?”于是,霍夫人又教皇后霍成君毒死皇太子。皇后几次召太子前来给食物他吃,但太子的保姆和奶妈总是先尝了之后再让太子吃,皇后拿着毒药,却无从下手。
公元前67年五月二十九日,丞相韦贤(约前148—前67,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人。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因年老多病请求退休。汉宣帝赠送了一百斤黄金和一辆由四匹马拉的安车(古代王公大臣才有资格乘坐四匹马拉的安车),允许他辞官回家。西汉丞相退休,是从韦贤开始(原来是终生制)。
六月初七,宣帝任命魏相为丞相。六月十六日,任命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前45,道家。字仲翁,号黄老。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人。自幼好学。早年在家教书,收了大批弟子。后来被朝廷征为博士、太中大夫)为太子老师(太傅),疏广的侄儿疏受为少傅。
太子刘奭的外祖父许广汉,因太子年幼向汉宣帝建议,让自己的弟弟许舜监护太子。宣帝询问疏广对此事的意见,疏广反对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其师、友必须由天下优秀的人来担任,不应只与其外祖父许氏一家亲密。何况太子有太傅、少傅教导,其他官属已经齐备,如今再让许舜监护太子,将使人们感到浅陋狭隘,不是向天下传扬太子品德的好办法。”汉宣帝认为疏广的话很有道理,就转告丞相魏相,魏相摘下帽子,恭敬而坦诚地说:“疏广这种高超的见识,是我和其他一些官员所不及的。”疏广因此受到汉宣帝的器重。
霍氏一门在朝中的势力强大,所以他们骄横奢侈。太夫人霍显(霍光夫人)大规模地兴建府第,又制造同皇帝御用规格一样的辇车,车上绘着精美的图画,连褥垫都是用锦绣图,车身涂上黄金,为了防震和巅波,车轮外缘用皮革裹着丝绵,由侍女用五彩丝绸拉着霍显在府中游玩取乐,不仅如此,这位胆大包天的夫人,竟然与管家冯子都淫乱。除此之外,她的儿子霍禹、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也同时扩建府第,常常在上林苑平乐馆(也称平乐观。南朝齐谢朓 《泛水曲》:“罢游 平乐苑 ,泛鷁 昆明池 。”)中骑马奔驰追逐。霍云几次在朝会时,称病私自出游,带着许多宾客,到黄山苑围猎,派奴仆去朝廷报到,却无人敢指责。霍显和她的几个女儿昼夜随意出入上官太皇太后的长信宫。
汉宣帝在民间时,就听说霍氏一家因长期地位尊贵,不能自我约束。霍光去世,宣帝亲政以后,让御史大夫魏相担任给事中。霍显对霍禹、霍云、霍山说:“你们不设法继承大将军的事业,如今御史大夫当了给事中,一旦有人在他面前说你们的坏话,你们还能挽救自己吗!”后来,霍、魏两家的奴仆因争夺道路引起冲突,霍家奴仆闯入御史家,要踢开魏家大门,魏相为此叩头道歉,霍家奴仆才离去。有人将此事告诉霍显,霍显等才开始感到忧虑。
魏相担任丞相以后,多次在汉宣帝闲暇时受到召见,太子刘奭的处公许广汉和侍中金安上也可以自由出入宫廷。这时,霍山主管尚书事务,汉宣帝下令允许官员、百姓直接向皇帝呈递秘奏,不必经过尚书令,群臣也可直接晋见皇帝。这些都使霍氏家人非常恼怒。汉宣帝听说不少关于霍显毒死许皇后的传闻,只是没有调查,于是将霍光的女婿范明友(时任度辽将军、未央卫尉,封平陵侯)调任光禄勋,将霍光的二女婿任胜(时任诸吏、中郎将、羽林监三职)调到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安定郡担任太守。几个月后,又将霍光的姐夫张塑调出京师,担任蜀郡(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太守,将霍光的孙女婿王汉(时任中郎将)调到武威担任太守。稍后,又将霍光的大女婿邓广汉(时任长乐宫卫尉)改任为长乐宫少府。十月十四日,改由张安世担任卫将军,兼任未央、长乐两宫卫尉,长安城十二门的警卫部队和北军(西汉设置长安城的禁卫军时,长安城南驻军称南军,由卫尉统领【也就是相当现代中央警卫团领导】﹐长安城北面驻军称北军,由中尉统领。中尉不仅负责首都长安以及周边地区的军事防务,还代理相当现代首都北京公安局局长的事务,负责长安城治安)都归张安世统领。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却不让他戴大司马的大官帽,而是戴小官帽,并且没有授予印信和绶带,撤销他以前指挥长安城防部队的兵权,只让他的官名和霍光一样为大司马。又将范明友的度辽将军印信和绶带收回,只让他担任光禄勋一职。霍光的另一个女婿赵平本来为散骑(皇帝的侍从)、骑都尉(汉武帝时开始设置,主管单位是光禄勋,待遇秩比二千石,职责是监管羽林军骑兵,羽林军骑兵人数不定)、光禄大夫(相当于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后世散骑侍郎是皇帝的随从顾问),赵平还管理长安屯田部队,如今将赵平的骑都尉印信和绶带收回。所有统领胡人和越人骑兵、羽林军,以及未央、长乐两宫卫所属警卫部队的将领,都改由汉宣帝信任的许、史两家子弟担任。
由此可见,霍家一门失去了军权、政权和管理权,这将是一个覆灭的信号,那么,霍氏一门又是怎样覆灭的呢?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1 12:42:28 +0800 CST  


霍氏覆灭

在霍氏覆灭之前,还有一些故事正在发生。

初,孝武之世,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究民犯法,奸轨不胜,于是使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烦苛,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廷尉史巨鹿路温舒上书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繇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夫继变乱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无嗣,昌邑淫乱,乃皇天所以开至圣也。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以应天意。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导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唯陛下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上善其言(《资治通鉴》地节三年十月)。

当初,汉武帝由于战争需要征调频繁,导致百姓贫困触犯法律的人很多,因此社会治安混乱,对那些占山为王的武装势力没有力量平息。汉武帝命张汤、赵禹之类酷吏制定法令,定出“明知有人犯法而不举报”或“长官有罪,其僚属连坐”等惩罚的有关条例。对犯了给人定罪过严或栽赃陷害的官员,往往从宽处理;而对那些从宽释放犯人的官员却加重惩罚。所以后来很多奸诈狡猾的官员玩弄法律,竟相引用、比照这些苛刻的条例,使法网日益严密,律令更加繁琐严厉,法律文件堆积得主管官员根本看不过来。因此各个郡、国在引用法令时出现混乱,有的罪行相同而处罚各异,奸猾官员借机进行交易,索取贿赂。想使罪犯活命,就会套用能让罪犯活命的法令;想置于其死地,就套用使其非死不可的条文。人们议论法律,都认为冤屈太多而感到悲愤。
廷尉史(高等法院庭审法官)路温舒(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通过举孝廉担任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上书汉宣帝说:“我听说春秋时,齐国出现姜无知(即公孙无知,?—前685,姜子牙的后人,齐国第十二代国君齐庄公姜购的孙子,齐僖公弟弟夷仲年的儿子)杀了齐襄公(即姜诸儿,齐僖公的长子,齐桓公异母兄。春秋齐国第十四任国君,前698―前686年在位。曾与嫁给鲁桓公的妹妹文姜通奸,鲁桓公与文姜到齐国省亲,兄妹又重温旧梦,被鲁桓公发现,齐襄公杀了鲁桓公。公元前686年年十二月,齐襄公到贝丘打猎,因受到野猪的惊吓,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等人发动政变,在姑棼行宫杀了齐襄公)之祸,却使齐桓公(即公子小白,?-前643,齐襄公之次子,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元前685年继位后,在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因此兴起;晋献公(即姬诡诸,?—前651,晋武公的儿子)因听信骊姬的谗言而废除太子生申,造成晋国发生灾难,却使晋文公(约前697 -前628,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狐姬。春秋五霸之一)后来称霸;近世我朝从刘如意以下的赵王不得善终,吕氏一家作乱,却使孝文皇帝被尊为太宗。从这些往事看来,祸乱的发生,往往能造就圣贤。大乱之后,必然会出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变革措施昭示上天。孝昭皇帝去世时,没有后嗣,昌邑王刘贺淫乱,这正是上天为造就圣贤的明君开辟道路。我听说《春秋》将正统继承称为即位,因此尊重正统,正统帝王对治国开端必须慎重。陛下刚刚登上至尊之位,与天意正相符合,应当改正前代的失误,以显示是继承正统,删去繁琐的法律条文,缓解百姓的疾苦,用以顺应天意。我听说秦朝有十项重大失误,如今有一项还存在,就是司法官员严厉苛刻。刑狱是治理天下的大事。处死的人不可能复生,截断肢体的人也不能再复原,所以《尚书》中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如今法官并非如此,他们上下相争,都以苛刻为贤能,判刑严厉获得‘公正’的美誉,而执法宽松的人,却往往多有后患。所以,负责司法的官员都想将案犯定为死罪,并非憎恨犯人,而是保全自己的方法在于致人于死地。因此,死囚的鲜血在街面上流淌,受刑的囚犯一个接着一个,处以死刑的人每年数以万计。仁慈圣明的人对此感到悲哀,太平盛世不能到来都是这一原因。按照人之常情,天下平安就愿意长寿,天下混乱就希望早死,严刑拷打之下,什么口供得不到呢?所以每当囚犯无法忍受痛苦时,审案官员就会修饰供词进行暗示;审案官员为了使囚犯的供词对自己有利,就干脆明白告诉案犯应如何招供;他们怕向朝廷奏报时遭到批驳,就想方设法使定案的理由充分。上奏之后,即使是古代司法始祖皋陶听了,也会认为该犯是死有余辜。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是因为屈打成招,罗织捏造的罪行既多且明。因此俗话说:‘即使是在地上画一个圆圈作为监狱,也不能进去;将木头人当成审讯官,也不要去面对。’这些都是人们对严刑酷法痛心疾首的悲愤之词。希望陛下减省法令,放宽刑罚,太平之风才能呈现。”汉宣帝认为路温舒说得很有道理。
同年十二月,宣帝下诏,其内容算是对路温舒的奏章作了回复。

十二月,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尉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每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而决事,狱刑号为平矣。
涿郡太守郑昌上疏言:“今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律令一定,愚民知所避,奸吏无所弄矣。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召权而为乱首矣。”
昭帝时,匈奴使四千骑田车师。及五将军击匈奴,车师田者惊去,车师复通于汉;匈奴怒,召其太子军宿,欲以为质。军宿,焉耆外孙,不欲质匈奴,亡走焉耆,车师王更立子乌贵为太子。及乌贵立为王,与匈奴结婚姻,教匈奴遮汉道通乌孙者。
是岁,侍郎会稽郑吉与校尉司马憙,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发城郭诸国兵万馀人与所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车师,破之;车师王请降。匈奴发兵攻车师;吉、喜引兵北逢之,匈奴不敢前。吉、憙即留一候与卒二十人留守王,吉等引兵归渠犁。车师王恐匈奴兵复至而见杀也,乃轻骑奔乌孙。吉即迎其妻子,传送长安。匈奴更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馀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郑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往田车师地以实之。
上自初即位,数遣使者求外家;久远,多似类而非是。是岁,求得外祖母王媪及媪男无故、武。上赐无故、武爵关内侯。旬月间,赏赐以巨万计(《资治通鉴》地节三年十二月)。
春,二月,赐外祖母号为博平君;封舅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
夏,五月,山阳、济阴雹如鸡子,深二尺五寸,杀二十馀人,飞鸟皆死。
诏:“自今子有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治。”
立广川惠王孙文为广川王(《资治通鉴》地节四年二到五月)。

公元前67年十二月,汉宣帝下诏说:“近年来,官员舞文弄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都是朕的过失。刑法处理不当,使有罪者更是作恶,无辜者遭受严刑处罚,父子兄弟悲伤愤恨,我对此十分难过。如今派廷尉史参与各郡的司法事务,但职权小、俸禄少,应该再设置廷尉平(法院执法监察官)四名,俸禄为六百石。务必使审判公平,以符合朕的心意!”于是,每年秋天对一年的案子作最后判决时,汉宣帝经常到宣室殿(未央宫前殿正室,宣帝斋居与重臣商量国事的地方),住在那里斋戒,亲自裁决。从此,对各类刑罚案狱的判决号称公平。
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太守郑昌上奏说:“如今皇上亲自对刑罚诉讼作最后的判决,即使不设廷尉平,司法也会公正;但是要想为后世确立规范,不如对《国法》从新修订。各项律令一经确定,百姓就知道怎样才能守法,奸猾的官员也就无计可施了。如果目前不从根本上纠正,只是靠设置廷尉平在末端补救,一旦朝政疏懈,陛下对判决案狱有所倦怠,廷尉平就会揽权弄法,成为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郑昌的意思是担心皇位更替,或者宣帝受到奸臣蛊惑,没有一本正宗的国法为准绳是不行的。
再说昭帝时,匈奴曾派四千骑兵以围猎为名前往车师国。后来汉朝派五将军出击,在车师打猎的匈奴骑兵因惊恐而撤走,车师国再次恢复了与汉朝的联系。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得知后非常恼火,召车师国太子军宿前往匈奴,想扣下作为人质。军宿是焉耆国王的外孙,不愿去匈奴当人质,就逃往焉耆,于是车师王改立另一个儿子乌贵为太子。乌贵当了车师国王以后,与匈奴结成婚姻国,并建议匈奴截断汉朝与乌孙国的联系通道。
公元前67年这一年,侍郎郑吉(?―前49,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汉将领,多次出使西域)和校尉司马喜,率领被免除刑罚的罪犯在渠犁国(位于今天的新疆中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屯田积粮,征调汉朝在西域各地城廓屯田士兵,以及西域各属国的兵力共一万多人,会合郑吉率领的一千五百名屯田士兵共同攻下了车师国,车师王乌贵请求投降。虚闾权渠单于听到消息,派兵报复车师军,郑吉、司马喜率部北进迎战,匈奴军不敢向前逼近。郑吉、司马喜留下一名候官率领二十名士兵负责监视车师王,自己率部返回渠犁。车师王害怕匈奴再派军队前来杀他,轻装骑马逃到乌孙国,郑吉将车师王的妻子、儿女接到渠犁,用驿站快马送往长安。匈奴改立车师王乌贵的弟弟兜莫为车师王,召集车师国残余的百姓向东迁徙。郑吉开始派官员和三百名士兵到车师国屯田,用以充实该地人口。
汉宣帝自从即位以来,多次派使者查访外祖父的消息。然而,因时间相隔太久,查访的大多虽像而实际不是。公元前67年这一年,找到了其外祖母王媪和王媪的儿子王无故与王武。汉宣帝封王无故、王武为关内侯。短短十天时间,对王家的赏赐数以万万计。
公元前66年(汉宣帝地节四年)二月,宣帝封外婆为“博平君”、舅父王无故为平昌侯、王武为乐昌侯。
同年五月,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东南)、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西北四里)下的冰雹如鸡蛋一般大小,冰雹砸在地面的深度二尺五寸,有二十多人被冰雹砸死,当地的飞鸟也全部丧生。
汉宣帝下诏说:“从今以后,凡是儿子窝藏父母、妻子窝藏丈夫、孙子窝藏祖父母的,一律不治罪。”
宣帝立已故的广川惠王刘越(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一子)的孙子刘文为广川王。
随后,史料介绍霍氏叛乱覆灭的过程。

霍显及禹、山、云自见日侵削,数相对啼泣自怨。山曰:“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发扬大将军过失。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雠之。今陛下好与诸儒生语,人人自书对事,多言我家者。尝有上书言我家昆弟骄恣,其言绝痛;山屏不奏。后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使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益不信人。又闻民间讙言‘霍氏毒杀许皇后’,宁有是邪?”显恐急,即具以实告禹、山、云。禹、山、云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于是始有邪谋矣。
云舅李竟民善张赦,见云家卒卒,谓竟曰:“今丞相与平恩侯用事,可令太夫人言太后,先诛此两人。移徙陛下,在太后耳。”长安男子张章告之,事下廷尉、执金吾,捕张赦等。后有诏,止勿捕。山等愈恐,相谓曰:“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然恶端已见,久之犹发,发即族矣,不如先也。”遂令诸女各归报其夫,皆曰:“安所相避!”
会李竟坐与诸侯王交通,辞语及霍氏,有诏:“云、山不宜宿卫,免就第。”山阳太守张敞上封事曰:“臣闻公子季友有功于鲁,赵衰有功于晋,田完有功于齐,皆畴其庸,延及子孙。终后田氏篡齐,赵氏分晋,季氏颛鲁。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讥世卿最甚。乃者大将军决大计,安宗庙,定天下,功亦不细矣。夫周公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方其隆盛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宠故大将军以报功德足矣。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明,请罢霍氏三侯皆就第;及卫将军张安世,宜赐几杖归休,归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之,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霍氏世世无所患苦。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今两侯已出,人情不相远,以臣心度之,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之心。夫近臣自危,非完计也。臣敞愿于广朝白发其端,直守远郡,其路无由。唯陛下省察。”上甚善其计,然不召也(《资治通鉴》地节四年五月)。
禹、山等家数有妖怪,举家忧愁。山曰:“丞相擅减宗庙羔、菟、蛙,可以此罪也。”谋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禹。约定,未发,云拜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会事发觉,秋,七月,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太仆杜延年以霍氏旧人,亦坐免官。八月,己酉,皇后霍氏废,处昭台宫,乙丑,诏封告霍氏反谋者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皆为列侯。恽,丞相敞子;安上,车骑将军日磾弟子;高,史良娣兄子也(《资治通鉴》地节四年六到八月)。

公元前66年五月,霍光的遗孀霍显和儿子、侄孙霍禹、霍山、霍云看到霍家的权势日益削弱,多次聚在一起痛哭流涕。霍山挑拨说:“如今丞相(魏相)掌权,他又受到天子的信任,将大将军生前的法令全部更改,还专门宣扬大将军的过失。又有那些儒生大多数人出身贫贱,从偏远的地方来到京城,衣食无着,却爱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一向痛恨他们,但如今皇上却专爱和这些迂腐的儒生谈话。他们都上奏,纷纷指责我们霍家。曾经有人上书说我们兄弟骄横霸道,言词十分激烈,这封信被我扣留了。后来上书者越来越狡猾,都改成秘奏,皇上总是让中书令(类似现代中央公办厅厅长。这是史料第一次出现中书令职称)出来取走,并不通过尚书令,这分明是日益不信任我了。又听说民间纷纷传言‘霍氏毒死许皇后’,难道有这回事吗?”霍显听了吓一跳,就将实情告诉霍禹、霍山、霍云。霍禹、霍山、霍云吃惊地说:“果真如此,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皇上将霍家女婿都贬职流放,就是这一缘故。这是大事,一旦被暴露必遭严惩,怎么办?”于是开始有反叛朝廷的阴谋。
霍云的舅父李竟有一位好朋友叫张赦,看到霍云一家人惊慌不安,就对李竟说:“如今是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许广汉当权,可以让霍太夫人向上官太皇太后出面说说,先将这两人杀掉。废除当今皇上,改立新君,全由太皇太后来决定。”后来被长安男子张章告发,汉宣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和执金吾(“中尉”改名)处理,逮捕了张赦等人。随后宣帝下诏,禁止抓人。霍山等人更加恐慌,商量说:“这是皇上尊重太皇太后,所以没有深究,但已经可以看出不妙的苗头,时间长了还会爆发。一旦爆发就是灭门之祸,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命霍家女儿各自回家告诉自己的丈夫,霍家各位女婿都说:“大祸一来,我们谁也跑不了!”
正好霍云的舅父李竟因被指控结交诸侯王而治罪,审问中供词涉及霍氏家族,汉宣帝因此下诏说:“霍云、霍山不适合再在宫中供职,免职回家。”就在这时,山阳郡太守张敞上密奏说:“我听说春秋时期,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国,赵衰有功于晋国,田完有功于齐国,都受到本国的酬劳,并延及子孙。但是后来,田氏篡夺了姜氏齐国政权,赵氏瓜分了晋国,季氏专权于鲁国。因此,孔子在鲁国《春秋》中,追踪考察各国的兴衰存亡,严厉批判卿大夫世袭制度。当年,大将军霍光作出重大决策,使宗庙平安、国家稳定,功劳也不算小。周公辅政才七年,就归政于周成王,而大将军掌握国家的命运长达二十年。在他执政的鼎盛时期,威严震撼天地,势力侵凌日月。应由朝臣明确提出‘陛下褒奖宠信已故的大将军,已经报答了他的功德。而近期辅政大臣专擅朝政,外戚势力过大,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别,请求解除霍氏三侯的官职,让他们以侯爵的身份回家;对卫将军张安世,也应该送他几案与手杖,让他退休,以列候的身分担任天子的老师,由陛下时常召见慰问。’陛下下诏表示对他们施恩,听从大臣所请。群臣再据理力争,然后陛下予以批准。这样一来,天下人肯定会认为陛下不忘旧勋的功德,而群臣又知礼节,霍氏一家也可以世世代代无忧无虑了。如今,朝中听不到直言,而使陛下自己下诏,这不是好策略。现在霍氏两侯已被赶出宫廷,人情大致相同,因此以我的心来猜度,大司马霍禹和他的亲戚、僚属等必然会心怀畏惧。使天子的近臣恐慌自危,这不是万全之策。我愿在朝中公开提出我的意见,作为陛下实施这一策略的开端,只是身在遥远的山阳郡,无法实现,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宣帝对张敞的建议十分欣赏,然而,为了让张敞看管好废帝刘贺没有召他来京。
霍禹、霍山等人的家中多次出现怪事,全家人都非常忧虑。霍山提议说:“丞相擅自减少宗庙祭祀用的羊羔、兔子和青蛙,可以以此为借口向他问罪。”于是,密谋让上官太皇太后设宴请来博平君王媪,召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及其属下作陪,然后让范明友、邓广汉奉太皇太后之命将他们铲除,趁机废掉汉宣帝,立霍禹为皇帝。密谋已定,但还没有实施,汉宣帝任命霍云为玄菟郡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就在这时,霍氏的政变阴谋被发觉。
公元前66年七月,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人被捕,霍禹被腰斩,霍显以及霍氏兄弟姐妹全部被当众处死,因与霍氏有牵连而被杀的有数十家。太仆杜延年因是霍家旧友,也被免除官职。八月初一,霍成君皇后被废,囚禁在昭台宫(位于上林苑,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在秦朝宫苑旧址上扩建)。八月十七日,宣帝下诏,将告发霍氏政变密谋的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封为列候。其中杨恽是前丞相杨敞的儿子,金安上是前车骑将军金日磾弟弟的儿子,史高是史良娣哥哥的儿子。
随着霍氏集团叛乱的覆灭,还有些什么霍光生前的故事会披露出来呢?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2 09:37:44 +0800 CST  


成败得失

历史的经验教训总有人不听取,贪,没有道德底线,必会财空人亡;贵,不注意自身休养,必会破产流浪。霍光的夫人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何至于灭族呢?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后十二岁,霍后复徙云林馆,乃自杀(《资治通鉴》地节四年八月)。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东南)人徐福就曾说:“霍氏必亡。凡是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他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该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如此上书三次,天子知道了,但是没有采纳。后来霍氏一家被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有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草,这位客人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草搬到远处,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没有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共同抢救,幸亏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答谢救火的邻居,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的人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话,就不用杀牛摆酒,也不会发生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烟囱移走柴草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等客人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的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意见,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子也不会阴谋叛乱。现在事情已经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草’的远见,使他的功劳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汉宣帝这才奖赏徐福十匹绸缎,后来任命他为郎官。
汉宣帝刚刚即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汉宣帝心中十分畏惧,有如芒刺在背,感觉霍光在他身边很不舒服。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同车陪乘,汉宣帝才觉得轻松。等到霍光去世,其宗族覆灭,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汉宣帝乘车时就已萌芽了。十二年后,霍成君皇后又被迁到云林馆(位于上林苑中)囚居,自杀身亡(葬昆吾亭东。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是当年上林苑的东南边界)。
到了公元前66年九月,汉宣帝关注了盐业。

九月,诏减天下盐贾。又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县、名、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资治通鉴》地节四年九月)。
十二月,清河王年坐内乱废,迁房陵。
是岁,北海太守庐江硃邑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勃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勃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故昌邑郎中令龚遂,上拜为勃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勃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勃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锗、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钅且,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各以口率种树畜养。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狱讼止息。
乌孙公主女为龟兹王降宾夫人。绛宾上书言:“得尚汉外孙,愿与公主女俱入朝。”(《资治通鉴》地节四年十二月)

公元前66年九月,汉宣帝下诏,降低天下盐价。又下令各个郡、国,每年将本地因受刑或病,饥饿而死的囚犯的户籍、姓名、官爵的信息呈报朝廷,由丞相、御史对地方官员考评,对官员政绩排出等级上报宣帝。
十二月,清河王刘年(曾祖父是刘登【?-前133,汉文帝刘恒孙,代孝王刘参的儿子】。刘年的父亲刘汤去世,刘年继承爵位)因被指控乱伦,被废除了王爵,贬到房陵县定居。
公元前66年十二月,北海郡太守朱邑(?―前61,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以治理地方政绩和个人品行排名第一,被调到京城担任大司农,勃海郡太守龚遂也调到长安担任水衡都尉(汉武帝在公元前115设此职。掌管上林苑和铸钱等事)。龚遂能从刘贺案中被贬牵连,一跃进入高官行列有如下原因。
当初,勃海郡周围各郡遇受灾荒,百姓受饥,盗贼并起,二千石官员无力制止。汉宣帝下令征选有能力治理的官员,丞相、御史举荐前昌邑国郎中令龚遂,汉宣帝任命龚遂为勃海郡太守。宣帝召见龚遂时说:“你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勃海郡,平息那里的盗贼呢?”龚遂从容地说:“勃海郡地处海滨,远离京师,得不到圣明君主的教化,当地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地方官员却不体恤,所以才使陛下的子民盗取陛下的兵器,在小池塘中耍弄。如今陛下是想派我去镇压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呢?”汉宣帝见龚遂说到了要领,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我征选贤才,当然是为了安抚。”龚遂见宣帝说出了方案,接过话题说:“我听说治理乱民就如同整理一团乱绳,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先将紧张的局势缓和下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严格的法令约束我的行动,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同意了,并奖赏了黄金。龚遂乘坐驿车来到勃海郡界,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军队前往迎接。龚遂要军队返回,并下达文书给所属各县,说:“将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员一律撤销,凡是手持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人,一律视为良民,地方官员不得刁难,只有手持兵器的才算是盗贼。”然后,龚遂独自驾车前往郡衙门就职。盗贼听到新太守的命令后,立即解散,抛弃兵器弓弩,拿起镰刀、锄头当了良民,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龚遂下令打开官仓,赈济贫苦百姓,选派品行优良的官员对百姓们进行安抚。龚遂发现齐地风俗奢侈,人们喜欢经营工商业,不愿参加农业劳动,就以身作则,提倡勤俭节约,引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按家庭人口的多少,规定必须种树若干,养牲畜若干。凡是有带刀持剑的人,让他们卖剑买牛或卖刀买牛犊,并且幽默地说:“你为什么把壮牛和牛犊佩带在身上呢?”经过龚遂的治理,终于使勃海郡内各家各户都有了积蓄,狱案也大大减少。
公元前66年十二月,嫁给乌孙国王的汉朝公主刘解忧的女儿成了龟兹国王绛宾的夫人。绛宾上书宣帝说:“我有幸娶汉朝外孙女为妻,愿与公主的女儿同到长安朝见。”
到了汉宣帝的元康元年(前65)正月,龟兹国王与夫人来到了长安。

春,正月,龟兹王及其夫人来朝;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赏赐甚厚。
初作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
三月,诏以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赦天下。有司复言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夏,五月,立皇考庙(《资治通鉴》元康元年一到五月)。
赵广汉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蜂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终以此败。广汉以私怨论杀男子荣畜,人上书言之,事下丞相、御史按验。广汉疑丞相夫人杀侍婢,欲以此胁丞相,丞相按之愈急。广汉乃将吏卒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收奴婢十馀人去。丞相上书自陈,事下廷尉治,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第乃死,不如广汉言。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臣生无益县官,愿代赵京兆死,使牧养小民!”广汉竟坐要斩。广汉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资治通鉴》元康元年冬)。

龟兹王与夫人前来长安朝见宣帝。宣帝授予印信、绶带,封其夫人为公主,并赠送十分丰厚的礼物。
汉宣帝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杜陵),并将丞相、将军、列候、二千石官员以及拥有一百万以上家产的人迁到杜陵县(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乡南五里。因宣帝墓名而得县名)定居(用意是宣帝死后,陵区繁荣昌盛)。
公元前65年三月,宣帝下诏,因有凤凰聚集于泰山和陈留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一带,又有甘露降于未央宫,所以大赦天下。
有关官员再次建议说:汉宣帝的父亲刘进应该尊称为“皇考”( 《说文》释义:考,老也。《释名》父死曰考。 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父皇的称呼。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 已故的母亲称先妣,已故父母合称考妣。而汉宣帝这时以昭帝为皇考)。同年五月,宣帝为父亲刘进修建了皇考庙(按照封建礼制,宣帝应该认昭帝一脉,不应该为父亲修庙)。
公元前65年冬天,史料记载说,首都长安市市长(京兆尹)赵广汉喜欢重用那些世代为官的子孙中刚开始当官的年轻人,专门锻炼他们坚强的工作能力和敢打敢冲的锐气。这些年轻的官员有胆有识,办事雷厉风行,不畏权贵,但有些人最终却因遭遇阻力为国殉职。赵广汉出于个人的怨恨,将一名叫荣畜的男子判了死刑。有人上书朝廷告发此事,宣帝命丞相、御史负责审查。赵广汉怀疑丞相魏相的夫人曾杀了婢女,就想以此事来威胁丞相放他一码,可是魏相却加紧了审查。被逼的情况下,赵广汉只好亲自率领长安市的官员、士兵进入丞相府,召丞相夫人前来,让丞相夫人跪在院中接受盘问,并抓走了相府奴婢十余人。魏相上书宣帝为自己辩白,汉宣帝命廷尉负责处理。经过调查证明,是魏相自己因一名婢女犯有过失,加以责打,送出丞相府以后才死,并非像赵广汉说的那样。汉宣帝厌恶赵广汉犯上鲁莽的行为,下令将赵广汉逮捕,关押在廷尉狱中。官员和百姓听说赵广汉被捕,数万人纷纷守在皇宫门前号哭。其中有人说:“我活着对皇上并无益处,情愿代替赵京兆去死,让他留下来照管小民!”然而,赵广汉最终被腰斩。赵广汉身为京兆尹,廉洁明察,以威严抑制豪强,使小民各得其所,受到百姓的思念和歌颂。
宣帝时法律苛刻,可以说是高压政策,我们从少府宋畴说的一句话,就被贬官能看出。

是岁,少府宋畴坐议“凤皇下彭城,未至京师,不足美”,贬为泗水太傅。
上迁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萧望之为平原太守。望之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之不究,悉出谏官以补郡吏。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上乃征望之入守少府。
东海太守河东尹翁归,以治郡高第入为右扶风。翁归为人,公廉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其为扶风,选用廉平疾奸吏以为右职,接待以礼,好恶与同之;其负翁归,罚亦必行。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故尤得名誉于朝廷(《资治通鉴》元康元年冬)。

公元前65年这一年,少府宋畴只因说:“凤凰飞集彭城,没有飞到长安,不足以赞美”而受到指控,被宣帝贬为泗水国(汉武帝在元前113年设置,以古代泗水流经郡境而得名。国都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凌城村。第一任国王是汉武帝的十四弟刘舜的儿子刘商)国王的老师(太傅)。
汉宣帝征选通晓政务的博士、谏大夫担任郡太守和诸侯国丞相,任命萧望之(约前114—前47,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后来迁到今陕西省西安市。历任大鸿胪、太傅等职)为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村)太守。萧望之上书说:“陛下爱护百姓,唯恐恩德不能遍及天下,将朝中谏官全部派到各个郡国,掌管地方事务。但朝中缺少直谏的大臣,就不能使陛下了解朝政的得失,这正是所谓只忧虑末梢而忘记了根本。”于是,宣帝征调萧望之到长安担任少府。
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太守尹翁归(?-前62,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因治理一郡成绩优异,被调到长安担任右扶风(政区名。汉武帝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京兆、左冯翊三个京郊行政区,代替项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边所设三国,合称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东南。三国曹魏以右扶风辖区改置扶风郡)一职。尹翁归为人正直、廉洁精明,对郡中官员和百姓的好坏以及奸人的罪状无不知道。他对右扶风下面每个县的情况都有专门记录,亲自到各县处理政务。凡是遇到下属处理事务过于苛刻或者过急,他就命其稍加平缓;如果属下办事稍有懈怠,他会亲自查阅有关记录督促。尹翁归对那些临时拘留关押的罪犯,都会在秋冬考核官员政绩的大会上进行审讯,或者借巡视各县之机进行盘问,而不在闲暇无事时。他逮捕罪犯,目的在于以一儆百。因此,官员和百姓全都佩服他,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心怀恐惧,只好改过自新。尹翁归出任右扶风长官之后,选用清廉公正、疾恶如仇的官员担任高级职务;待人接物注重礼节,无论自己喜欢还是厌恶,都同样对待;但对违抗命令者,一定处罚。然而尹翁归为人温和谦虚,从不认为自己官高有能力而瞧不起他人,因此,在朝中尤其受到人们的称赞。
综上所述,不管是霍氏覆灭,还是龚遂的沉浮,不管是赵广汉因一次徇私被腰斩,还是宋畴只因说:“凤凰飞集彭城而没有飞到长安”被贬官,不管是朱邑的政绩第一,还是尹翁归谦虚谨慎的工作能力,他们的成败得失能让我们深思,公正无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是当好官员的根本,否则,就会遗臭万年。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3 05:19:35 +0800 CST  


西域杂记


我们把目光投向西域。

初,乌孙公主少子万年有宠于莎车王。莎车王死而无子,时万年在汉,莎车国人计,欲自托于汉,又欲得乌孙心,上书请万年为莎车王。汉许之,遣使者奚充国送万年。万年初立,暴恶,国人不说。
上令群臣举可使西域者,前将军韩增举上党冯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苑诸国客至伊循城。会故莎车王弟呼屠征与旁国共杀其王万年及汉使者奚充国,自立为王。时匈奴又发兵攻车师城,不能下而去。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从鄯善以西皆绝不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喜甏皆在北道诸国间,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更立它昆弟子为莎车王。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奉世乃罢兵以闻。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奉世遂西至大宛。大宛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说,议封奉世。丞相、将军皆以为可,独少府萧望之以为:“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资治通鉴》元康元年冬)。

当初,嫁与乌孙王的汉朝公主所生的小儿子万年,受到莎车国(国都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国王的宠爱。莎车王死时没有儿子,而万年却在长安,莎车人既想与汉朝和好,又想取得乌孙国人的欢心,就上书朝廷,请求汉宣帝立万年为莎车王,汉宣帝同意了。于是,宣帝派奚充国护送万年前往莎车。万年刚当上国王,就异常残暴,莎车人十分不满。
这时,汉宣帝命群臣举荐能够出使西域的人。通过前将军韩增的举荐,上党郡人冯奉世(?—前40,今山西省长治潞城市人。汉武帝末年,以贤良身份选为郎官。汉昭帝时,按功劳次序补任武安县令)以卫候的身份担任使者,携带皇帝授予的符节,护送大宛等国客人到达鄯善国伊循城(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米兰镇)。却遇上前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徵,联合邻国势力杀了万年和以前来莎车国的使者,呼屠徵自己当了莎车王。此时,匈奴再次出兵攻打车师国都城,没有攻下撤兵。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西域北路各国已归顺了匈奴。”于是,派兵攻打莎车南面的各国,与各国结盟背叛汉朝,使西域三十六国从鄯善国以西的各国全部与汉朝绝交。此时身在西或的都护郑吉、校尉司马都在莎车国北面各国之间,冯奉世遇到这样的局面,与副使严昌商量,根据目前形势,认为如果不立即攻打莎车,那么莎车将会强盛,到时就难以控制了,导致危害整个西域。于是,他们以皇帝授予的符节征调西域各国军队,南北两路共调来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莎车城被攻下,莎车王呼屠徵自杀,首级送到长安,改立前莎车王的侄儿为莎车王,冯奉世率部将跟随莎车被叛汉朝各国全部平定,上奏朝廷。汉宣帝召见韩增说:“祝贺将军,你举荐的人非常出色。”
冯奉世随后西去大宛,大宛王听说他杀了莎车王,对他恭敬的程度超出了所有各国的使者,因此,大宛国向汉宣帝进献了一匹名叫“象龙”的名马,冯奉世带回长安。汉宣帝非常高兴,与朝臣商量,想封冯奉世为侯。丞相、将军等人都同意,只有少府萧望之反对说:“冯奉世作为朝廷的使臣,有指定的任务,而他却违背使命,擅自用皇上的名义征调西域各个属国的军队,虽然建立功勋,却不能让后人效仿。如果封冯奉世为侯,以后奉命出使的人将会以他为榜样,争着征调各国军队,以图建功于万里之外,使国家在外族多生事端,此风不可助长。因此,冯奉世不宜封侯。”宣帝认为萧望之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任命冯奉世为光禄大夫。
也就是说,萧望之的说法并不客观,冯奉世本来就身负皇帝的使命,在关系到国家尊严的时刻,做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却被萧望之否认了。
元康二年(前64)正月,宣帝为立新皇后犯愁。

春,正月,赦天下。上欲立皇后,时馆陶主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爱幸。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慎者(《资治通鉴》元康二年正月)。
二月,乙丑,立长陵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封其父奉光为邛成侯。后无宠,希得进见(《资治通鉴》元康二年二月)。
五月,诏曰:“狱者,万民之命。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矣。今则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奏不如实,上亦亡由知,四方黎民将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属,勿用此人。吏或擅兴徭役,饰厨传,称过使客,越职逾法以取名誉,譬如践薄冰以待白日,岂不殆哉!今天下颇被疾疫之灾,朕甚愍之,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
又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其更讳询。”
匈奴大臣皆以为“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由是数遣兵击车师田者。郑吉将渠犁田卒七千馀人救之,为匈奴所围。吉上言:“东怀去渠犁千馀里,汉兵在渠犁者少,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上与后将军赵充国等议,欲因匈奴衰弱,出兵击其右地,使不得复扰西域。
魏相上书谏曰:“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车师,不足致意中。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也。出兵虽胜,犹有后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按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为此非小变也。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上从相言,止。遣长罗侯常惠将张掖、酒泉骑往车师,迎郑吉及其吏士还渠犁。召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者,立以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以郑吉为卫司马,使护善阝善以西南道(《资治通鉴》元康二年五月)。

公元前64年正月。汉宣帝想立皇后。这时馆陶公主刘施(宣帝长女,下嫁于永)的母亲华婕妤以及淮阳宪王刘钦(宣帝第二子)的母亲张婕妤、楚孝王刘嚣(宣帝第三子)的母亲卫婕妤都受到宣帝的宠爱。宣帝想立张婕妤为皇后,但一直没有决定下来,鉴于前皇后霍成君企图害死皇太子的教训,他就挑选后宫中没有生下儿子、并且行为谨慎的人立为皇后。二月二十六日,宣帝立长陵县(西汉帝王在自己陵墓所在地设的五个陵县之一。是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195年设置。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王婕妤为皇后(?—前16。因其父王奉光被宣帝封为邛成侯,后人称其为邛成皇后),让王氏作为皇太子的母亲,肩负养育太子刘奭的责任;封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少时喜欢斗鸡,汉宣帝在民间时几次与王奉光相见,因此宣帝早就与其相识)为邛成侯。王皇后因没有受到宣帝的宠爱,所以很少能见到宣帝。
公元前64年五月,汉宣帝下诏说:“刑狱关系到万民的生死。只有能使生者不抱怨,死者不怀恨,才是称职的官员,如今却不是这样。有的官员用诈使巧,玩弄法令,断章取义,对法律条文作出不同的解释,判决案件轻重不公,又不如实上奏,连朕也无法了解真相,四方万民还有什么指望呢!二千石官员要分别督察自己的下属,不得录用这样的人。还有的官员擅自征用义务劳工,派他们去装饰宾馆、驿站,使过往的使者和官员称心如意,好让这些路过的官员替负责装修者称颂政绩,这种超越职权征用义务劳工,是在违反中央的规定。类似如此情况,就如同踩在薄冰上等待太阳出来,是非常危险的!现在不少地方有瘟疫流行,朕十分担心,凡是受灾严重的郡国,免除百姓今年的田租赋税……听说古代天子的名字,民间都不常用,容易避讳,所以我改名为刘询。”
匈奴大臣认为:“车师土地肥沃,又靠近匈奴,如被汉朝得到,在那里大量垦田积谷,必为我国之害,所以一定要将车师国从汉朝手中夺过来。”于是,虚闾权渠单于多次派兵袭击在车师屯田的汉军。郑吉率领在渠犁屯田的七千多名士兵前来援救,反而被匈奴兵围困。郑吉派人向宣帝报告说:“车师距渠犁一千多里,在渠犁的汉军兵力单薄,难以援救车师,希望能增派屯田军队。”汉宣帝与后将军赵充国等人商量,想趁匈奴国力衰弱,出兵袭击其西部地区,使其不能再骚扰西域各国。
公元前64年五月,丞相魏相上书反对说:“我听说为别人解救危险的动乱,铲除凶残的暴力,可以称之为‘义兵’,仁义之兵可以称王于天下。如果受到敌人的侵略,不得已应战,称之为‘应兵’,也可以取得胜利。为了一点细小的仇恨,忍不住愤怒而出兵,称之为‘忿兵’,忿兵往往失败。贪图别国的土地、财富而起兵,称之为‘贪兵’,贪兵是无法取胜的。自恃国家强大,企图在敌方面前显示自己的兵威,称之为‘骄兵’,骄兵必亡。这五种情况出的结果不仅是人事所为,而实际上也是上天的意志。最近匈奴人曾向我国表明善意,要将他们俘获的我国百姓送回,又没有入侵我国边境。虽然与我国争夺车师屯田,但我认为不足介意。现在听说各位将军想兴兵匈奴,恕我愚昧,不知此兵名义何在?如今边境各郡都很贫困,百姓中的父子共穿一件狗皮或羊皮衣,靠野草、野果充饥,他们对自己的生存常常感到担心,难以征调他们去打仗!《老子》说‘军事行动必然会出现灾年’。就是说百姓们以他们的愁苦怨恨之气伤害了天地间的阴阳协调。所以一旦兴兵,即使取得胜利,也会带来后患,恐怕灾害从此会产生。如今各郡太守、各个封国丞相多数人不称职,世风尤其不正,水旱灾害不时发生。就在今年,儿子杀父亲、弟弟杀哥哥、妻子杀丈夫的共二百二十二人,我认为这种情况绝不是小事。现在陛下左右的人不为此事担忧,却想发兵到遥远的蛮夷之地去报复细小的怨忿,恐怕正如孔子所说‘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国(国都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柏林镇固城村。西周风姓古国),而在萧墙之内。’”汉宣帝认同了魏相的观点,只派长罗侯常惠率领张掖、酒泉的骑兵前往车师,接郑吉所部返回渠犁。又召来前车师太子、正在焉耆国当人质的军宿,立为车师王;将车师国百姓全部迁徙,让他们迁居到渠犁,将原车师国地区让给匈奴。汉宣帝任命郑吉为卫司马,负责鄯善国以西地区的安全。
到了宣帝的元康四年(前62)八月,汉朝与乌孙国又产生了矛盾。

车师王乌贵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汉遣使责乌孙,乌孙送乌贵诣阙。
初,武帝开河西四郡,隔绝羌与匈奴相通之路,斥逐诸羌。不使居湟中地。及帝即位,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先零豪言:“愿时度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后将军赵充国劾安国奉使不敬。是后羌人旁缘前言,抵冒度湟水,郡县不能禁。
既而先零与诸羌种豪二百馀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赵充国,对曰:“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壹也。往三十馀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匈奴数诱羌人,欲与之共击张掖、酒泉地,使羌居之。间者匈奴困于西方,疑其更遣使至羌中与相结。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馀,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藉兵,欲击善阝善、敦煌以绝汉道。充国以为“狼何势不能独造此计,疑匈奴使已至羌中,先零、罕、幵乃解仇作约。到秋马肥,变必起矣。宜遣使者行边兵,豫为备敕,视诸羌毋令解仇,以发觉其谋。”于是两府复白遣义渠安国行视诸羌,分别善恶。是时,比年丰稔,谷石五钱(《资治通鉴》元康四年八月)。
义渠安国至羌中,召先零诸豪三十馀人,以尤桀黠者皆斩之;纵兵击其种人,斩首千馀级。于是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怨怒,无所信乡,遂劫略小种,背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安国引还,至令居,以闻。
时赵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乃大发兵诣金城。夏,四月,遣充国将之,以击西羌(《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三到四月)。
赵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遣骑候四望峡中无虏,夜,引兵上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岂得入哉!”
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捕得生口,言羌豪相数责曰:“语汝无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善为兵;今请欲壹斗而死,可得邪!”初,罕、幵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幵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其疲剧,乃击之(《资治通鉴》神爵元年六月)。

车师王乌贵逃到乌孙,乌孙国收留了他。汉朝派人责问乌孙王,乌孙王将乌贵送往长安。
五十多年前(前121),汉武帝因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开辟了河西四郡(指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切断了羌族人与匈奴人的通道,并驱逐羌族各个部落,不让他们居住在湟中地区(指位于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武帝派兵驻进湟水流域时,设置西平亭,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位于青海省东部,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大通—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为羽状水系。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中部地区从此列入汉朝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郡管辖)。等到汉宣帝即位,派光禄大夫义渠国人(国都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镇西沟村一带)安国巡视羌人各部。先零羌人(羌族部落之一,原居牧于湟水下游地区至庄浪河流域等地,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先零羌与封养羌、牢姐羌解仇结盟,与匈奴人勾结,联合十万多兵力攻打汉朝的令居、安故,围枹罕)部落首领对安国说:“我们希望能时常北渡湟水,到没有农田的地方放牧。”安国同意了,并上奏朝廷。可是后将军赵充国弹劾安国“奉使不敬”。此后,羌人以汉使曾经许诺为借口,强行渡过湟水,当地的郡县无力禁止。
不久,先零部落与其他羌族部落首领二百多人和解了怨仇,彼此交换人质,共同结盟发誓。汉宣帝听说后,就此事征求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建议说:“羌族人之所以容易控制,是因为其部落各自有首领,彼此之间多次互相攻打,势力不统一。三十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时,也是先解除自身内部的仇怨,然后联合进攻令居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与汉朝对抗,我军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平定。匈奴人多次引诱羌族人,企图与羌人联合进攻我张掖、酒泉地区,让羌人在张掖、酒泉定居。近年来,匈奴西部地区受到困扰,我怀疑他们又派使者到羌族中部与各个部落联系。我担心西域羌人事变并不局限于此,他们还会和其他部落再次联合,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一个多月以后,羌人首领狼何果然派人到匈奴去借兵,企图进攻鄯善国与敦煌郡,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赵充国敏锐地说:“狼何不可能独自订出此计,我怀疑匈奴使者已经到达羌中,先零、罕、开(原文“罕”字上有类似皿字头。原文“开”字与现代开字相似,只是中分开)等羌人部落才会解除仇恨,订立盟约。等到秋季马肥时,必然有事发生。陛下应该派人巡视边塞防御,预先下达命令,设法阻止羌族各个部落或化解仇恨,瓦解他们的联盟,以此揭露他们的阴谋。”于是,丞相、御史再次上报宣帝,再派安国巡视羌族各部,区分各部的善恶。
到了汉宣帝的神爵元年(前61),三月,安国到达羌中,召集先零羌部落三十多位酋长前来,将其中最强硬和最狡猾的人杀了,又派兵袭击杀了一千多先零羌人。因此,引起归附汉朝的各个羌族部落和归义羌侯杨玉的愤恨,他们不再信任汉朝,劫掠弱小种族,侵犯汉朝边塞,攻打城池,杀伤官员。安国以骑都尉的身份率领二千骑兵防备羌人,进军来到浩亹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西南河桥镇。浩亹水。也称阁门河,当代称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入今甘肃﹑青海二省,在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遭到羌人袭击,损失了大量车马、辎重和武器。安国撤军到令居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附近),然后上奏朝廷。
此时,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汉宣帝认为他已老,派丙吉前去问他谁能担任大将。赵充国自荐说:“谁也不如我。”宣帝感动,再次派人对他说:“你估计羌人会怎样,应当派多少人去?”赵充国客观地说:“百闻不如一见,行军打仗难以遥测,我愿赶到金城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绘制地图,制定方略,再上奏陛下。羌人不过是戎夷的一个小分支,他们逆天命背叛朝廷,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将此事交给老臣来办,不必担忧。”汉宣帝见对说得条理清楚,觉得用对了人,开心地笑着说:“行。”于是,宣帝调动大军前往金城县。公元前61年四月,赵充国率部到金城县攻打西羌。
公元前61年六月,赵充国到达金城县,等骑兵集结到一万时,准备渡过黄河,但是,他又担心遭到羌军的拦截,就利用夜色派出三名军校率部首先偷渡,渡河后立即抢占阵地,到了即将黎明时,大军才依次渡过黄河。羌军约一百名骑兵出现在汉军附近,赵充国立即下令说:“我军现在兵马劳乏,不能追击,这是敌人的精锐骑兵,还怕他们是敌人的诱兵。我们此战的目标是要将敌军全部消灭,不能贪图小利!”
赵充国派人到四望峡(即今八盘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因四面瞭望都是河而得名。北部庄浪河注入黄河,东部黄河出峡流向新城川,西南部黄河自永靖进峡,西北部湟水汇入黄河)侦察,发现峡中没有敌人。夜晚,赵充国率部穿过四望峡,抵达落都山,召集各位军校、司马,惊喜地说:“我知道羌人不懂用兵的秘诀了。假如羌人派出几千人堵住四望峡,我军怎么进得来呢!”
赵充国经常注意向远处派出侦察兵,行军时一定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扎营时一定使营垒坚固,他老成持重,爱护战士,必须预先制定出作战计划,然后再战。他率部向西到达都尉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玉门市西),每天都用丰富的饮食让将士吃饱,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他出力。羌军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汉军从抓到的俘虏口中得知,羌人各部首领多次相互责备说:“告诉你不要造反,如今天子派赵将军前来,赵将军已经八九十岁了,善于用兵,现在我们就是想一战而死,办得到吗!”
再说当初,罕、幵两部首领豪靡当儿派弟弟雕库向汉朝西部都尉府报告说:“先零部落企图造反。”几天后,先零羌人果然造反。雕库的罕、幵同族有不少人在先零部落中,于是,汉朝都尉将雕库留下作为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无罪,就将雕库放回做瓦解敌人的工作。让雕库转告羌人各部首领说:“朝廷的大军前来,只杀有罪的人,请你们自相区别,不要与有罪者同死。天子要我告诉各部羌人,犯法者只要能主动捕杀同党,就可免罪,仍然按功劳大小奖赏数量不等的钱财,并将被捕杀者的妻儿和财物全部赏给他。”赵充国想以此来瓦解羌人联合叛汉的人计划,等到他们疲惫不堪时,再发起进攻。
综上所述,所有的西域叛乱,都与匈奴有关。那么,赵充国又是怎样平定先零羌人为首的叛乱呢?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3 12:21:20 +0800 CST  


知恩图报

上一节我们为了介绍西域的政治生态与文化,提前介绍了公元前61年的事,现在我们再回到元康二年(前64)五月中去。

魏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相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与御史大夫丙吉同心辅政,上皆重之。
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会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则辞引使者丙吉知状。掖庭令将则诣御史府以视吉,吉识,谓则曰:“汝尝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汝,汝安得有功!独渭城胡组、淮阳郭征卿有恩耳。”分别奏组等共养劳苦状。诏吉求组、征卿;已死,有子孙,皆受厚赏。诏免则为庶人,赐钱十万。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
帝以萧望之经明持重,议论有馀,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为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于三辅,非有所闻也。”望之即起视事。
初,掖庭令张贺数为弟车骑将军安世称皇曾孙之材美及征怪,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及帝即位而贺已死,上谓安世曰:“掖庭令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也。”上追思贺恩,欲封其冢为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贺有子蚤死,子安世小男彭祖。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先赐爵关内侯。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上曰:“吾自为掖庭令,非为将军也。”安世乃止,不敢复言。
上心忌故昌邑王贺,赐山阳太守张敞玺书,令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敞于是条奏贺居处,著其废亡之效曰:“故昌邑王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臣敞尝与之言,欲动观其意,即以恶鸟感之曰:‘昌邑多枭。’故王应曰:‘然。前贺西至长安,殊无枭;复来,东至济阳,乃复闻枭声。’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臣敞前言:‘哀王歌舞者张脩等十人无子,留守哀王园,请罢归。’故王闻之曰:‘中人守园,疾者当勿治,相杀伤者当勿法,欲令亟死。太守奈何而欲罢之?’其天资喜由乱亡,终不见仁义如此。”上乃知贺不足忌也(《资治通鉴》元康二年五月)。

公元前64年五月,史料记载说,魏相喜欢翻阅汉朝的故事和宰相能随便阅读的奏章,然后多次列举汉朝建国以来推行的、对国有利的措施,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警世名言,奏请宣帝批准实施。丞相府的官员因公事到郡国或休假从家中回到相府,魏相都要他们将各地发生的奇闻异事作汇报。如果有的地区出现反动武装势力或自然灾害,郡府没有向朝廷报告,总是由魏相上奏。魏相与御史大夫丙吉同心协力辅佐朝政,宣帝对他俩都很倚重。
丙吉是一个沉稳、忠厚的人,不炫耀自己的功劳。自从宣帝即位以来,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宣帝的抚养之恩,所以朝中无人知道他的功劳。正巧一个名叫则的掖庭宫的女婢,让丈夫上书朝廷,陈述自己对宣帝曾有抚育之功,宣帝命掖庭令(负责管理嫔妃居住的掖庭宫领导人)负责调查此事,女婢在供词中提到丙吉了解当时的情况。掖庭令将女婢带到监察部来见丙吉,丙吉认识她,对她说:“你当年抚育皇曾孙时(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因照顾不周,我还曾责打过你,你有什么功劳!只有渭城县人胡组、淮阳郡人郭徵卿对当今皇上有恩。”于是,丙吉分别将胡组等当年共同抚养的情况上奏宣帝。宣帝下诏,命人寻访胡组、郭徵卿,但她们已经去世,只有子孙在,都受到丰厚的赏赐。宣帝还下诏赦免则的官奴婢身分,使她成为平民,奖赏十万钱,并召见她询问当年情况,宣帝这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大恩,丙吉却一直没有透露,因此,宣帝对丙吉的贤德十分感动。
汉宣帝认为萧望之善于筹划,老成持重,很会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有当丞相的才华,想仔细考察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又任命他为京城地区三辅之一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东汉末始改置冯翊郡,治所高陵县。三国魏移治临晋县,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长官。萧望之本来担任少府,现在从宫廷被降职到京郊,担心皇上对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上书宣帝以有病为由辞职。宣帝派金安上向萧望之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考察你治理一方的能力。你以前当平原郡太守的时间太短,所以再调你到左冯翊试用,并非听到什么不利于你的议论。”萧望之立即起身到左冯翊上任。
在昭帝时代,掖庭令张贺多次在弟弟张安世(时任车骑将军)面前称赞皇曾孙的才干,并谈到与皇曾孙有关的一些奇异征兆。张安世总是禁止他说这些,认为上有年轻的昭帝,不应该称赞皇曾孙。到汉宣帝即位时,张贺已经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初无故称赞我,将军制止他是对的。”汉宣帝追念张贺对自己的恩惠,想追封张贺为恩德侯,为张贺安置二百户守墓。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张贺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张彭祖幼年时又曾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宣帝准备封张彭祖为侯,先让他当关内侯。张安世对张彭祖封侯一事坚决推辞,还请求减少为张贺守墓的户数,逐渐减为三十户。汉宣帝解释说:“我这样做本来是为了掖庭令,并不是为你!”张安世这才不敢再说。
汉宣帝心中对原昌邑王刘贺时刻提防,给山阳郡太守张敞写信,命令张敞严防一些反政府武装劫持刘贺发动叛乱,注意观察到昌邑县往来的人员,并命令张敞不要将这道诏书公布出去。张敞上奏谈到刘贺的起居与言行,说:“原昌邑王肤色青黑,眼睛因身体瘦弱显得很小,鼻尖塌陷,胡须眉毛稀少,身材高大,因肢体痿缩行走不便。我曾与他交谈,想通过对话观察他的内心,就借用恶鸟引诱他说:‘昌邑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的猫头鹰很多。’刘贺说:‘是啊,以前我西去长安,一只猫头鹰也没有;回来到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部)时,又听到去时猫头鹰的叫声。’我观察他的衣着、言语、行止,就像一个白痴。我曾经对他说:‘你父亲昌邑哀王(刘髆)的歌女张脩等十人都没有生儿女,留守在你父亲的墓地有些无辜,请你放她们回家。’他说:‘宫女守墓,有病的不应医治,相互打架杀伤的也不应处置,我想让她们早日死掉。太守为什么要放她们走呢?’由此可见,他天生就是喜欢看别人乱吵被打死,自始至终看不到他有仁义之心。”因此,宣帝知道刘贺不值得担心。
到了宣帝的元康三年(前63)三月,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

春,三月,诏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
乙未,诏曰:“朕微眇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皆与朕有旧恩,及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厥功茂焉。《诗》不云乎:‘无德不报’,封贺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将彭祖为阳都侯,追赐贺谥曰阳都哀侯,吉为博阳侯,曾为将陵侯,玄为平台侯,舜为博望侯,延寿为乐成侯。”贺有孤孙霸,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者,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吉临当封,病;上忧其不起,将使人就加印绋而封之,及其生存也。太子太傅夏侯胜曰:“此未死也!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今吉未获报而疾甚,非其死疾也。”后病果愈。
张安世自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安世谨慎周密,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岁馀,上闵安世年老,复征延寿为左曹、太仆(《资治通鉴》元康三年三月)。

在介绍这段史料之前,我们先了解海昏的意思,江西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黎传绪在《解说海昏国》一文中有如下的解释:

说到“海昏”,人们很难理解它的意义,作为地名,为什么叫海昏?据我们查考的历史资料,没有任何解释,于是似乎成了千古之谜。其实从文字学来考察,可以准确判断。“海”,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湖”。至今云南、西藏等地还把“湖”叫作“海”,至于“中南海”“北海”更为人们所熟知。“昏”字,在甲骨文中写着:一个侧立着的伸出一只手的人,手下面是一个太阳,从今天的“昏”字的字形还依稀辨认出来。所以,“昏”字的本义就是黄昏。古人依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辨别东西方向。“東(东)”字的字形是太阳刚刚升起到树干,因此表示“东方”。那么,太阳落到人的手下的“昏”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示“西方”了。因此,把“海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湖西”“鄱阳湖的西面。”

黎传绪先生的解释让我们扩大了视野,至于是否合理,读者可进一步考证。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3年三月,宣帝下诏,封原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公元前63年三月初二,汉宣帝下诏说:“朕当平民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宫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都对朕有旧恩。还有已故掖庭令张贺对朕辅导教育,使朕研习儒术,恩惠卓著,功劳最大。《诗•大雅•抑》中有‘无言不仇,无德不报’的诗句,如今特封张贺的养子张彭祖(时任侍中、中郎将两职)为阳都县侯(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追谥张贺为阳都哀侯,丙吉为博阳县(国都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邱家店镇后旧县村),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张贺有一个孤孙名叫张霸,年仅七岁,被任命为散骑、中郎将,同时封张霸为关内侯。凡是汉宣帝从前的老相识,下至当初在郡邸狱中服劳役的妇女、曾对他有抚育之恩的人,都被授予官爵、土地、房屋、财物,分别按照恩德的深浅予以报答。
丙吉在受封时生病,宣帝担心他一病不起,准备派人将博阳侯的印信送到他的身边,让他能在生前看到。太子太傅夏侯胜安慰宣帝说:“丙吉不会死!我听说凡是积有阴德的人,必然能在生前受到回报,并延及子孙。如今丙吉还没有得到陛下的报答而病重,这场病不会夺走他的生命。”后来丙吉果然痊愈。
张安世认为他们父子都被封侯,权位太盛,就向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保管这笔钱,高达数百万。
张安世是一位谨慎考虑问题周密的人,每次与宣帝商量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到宣帝公布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没有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生气地说:“为国家举荐贤才,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他与此人绝交。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升职,他求张安世为自己说话。张安世非常反感地说:“你的功劳皇上是知道的,作为臣子,怎么能自己说长道短呢!”然后没有答应。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
张安世见自己父子的地位尊贵显赫,内心深感不安,就为儿子张延寿请求宣帝,让他出任地方官。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东南马岭镇。与义渠国相邻)太守。一年以后,汉宣帝见张安世年老,又将张延寿调回担任左曹、太仆。
以上史料都是谈的知遇与报恩的故事,不管是宣帝还是张世安都用良心书写报恩文化。下面疏氏叔侄有另外一种报恩的形式。

夏,四月,丙子,立皇子钦为淮阳王。
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即日,父子俱移病,上疏乞骸骨。上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故人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广、受归乡里,日令其家卖金共具,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或劝广以其金为子孙颇立产业者,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馀,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
颍川太守黄霸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浮淫之费。其治,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录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聪明识事,吏悄不知所出,咸称神明,豪厘不敢有所欺。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顷之,坐法,连贬秩;有诏复归颍川为太守,以八百石居(《资治通鉴》元康三年四月)。

公元前63年四月十四日,宣帝立皇子刘钦为淮阳王。
皇太子刘奭这时十二岁,已经通晓《论语》《孝经》。太傅疏广对少傅疏受说:“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知道行止的人不会遇到危险。’如今我们官至二千石的高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如果再不离去,恐怕将来会后悔。”于是,他们叔侄当天就以身患疾病为由,上书宣帝请求退休。汉宣帝批,在原有级别退休待遇的基础上,多奖赏了二十斤黄金,皇太子也赠送五十斤黄金答谢恩师。公卿大臣和老熟人、旧朋友在东都门外临时搭建的帷帐中,设宴为他们叔侄送行,前来送行的人所乘的车就有几百辆。沿途观看的人都称赞说:“疏氏大夫叔侄真贤!”有人甚至感动到流泪。
疏广和疏受回到家乡,每天都命家人变卖黄金宴请族人、旧友、宾客取乐。有人劝疏广用黄金为子孙购置一些产业,疏广解释说:“我这样做难道是年迈昏庸不顾子孙吗?我想过,我家原来就有土地房屋,让子孙在上面勤奋耕种,就足够供应他们的衣食,过着与普通人同样的生活。如今再去增加产业,让他们有了盈余,只会使子孙懒惰懈怠。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是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无法教化子孙,就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产生怨恨。再说这些金钱是皇上给我养老的,所以我愿与乡亲、族人共同享受皇恩,用以度过我的余生,不是很好吗!”族人听了,都心悦诚服。
再说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太守黄霸,他命令郡内驿站和乡官一律养鸡、喂猪,用以救济鳏夫、寡妇和穷人;后来又在农村实行军事化管理,设置父老(指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师帅(古代职称。《周礼》所载兵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以命卿为军将。每军五师,每师二千五百人,以中大夫任师帅。另外,太平天国在地方上也用军事编制,每二千六百三十一家设师帅一人)、伍长(是古代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伍也是古代军队中最低层的军官。现代一班十二人),教育百姓行善防恶,务农养蚕,节衣缩食,积累财富,植树造林,饲养家蓄,不要将钱财浪费在虚荣或无益的地方。黄霸治理地方,既杂且细,开始时似乎觉得繁琐,黄霸却能集中力量贯彻执行。黄霸接见下属和百姓时,从交谈中寻找线索,了解潜伏的问题相互参考。黄霸聪明能判断事情的真相,下属与百姓不知道所以然,都称赞他为神,不敢有丝毫欺瞒。由于黄霸精明,坏人纷纷逃出颍川郡。黄霸对下属首先进行教育和感化,如有人不听,再对其施刑,力求保全他们。比喻说,许县(治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县丞年老耳聋,颍川郡督邮(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传政令兼司法等事务)向黄霸作了汇报,想让县丞回家。黄霸反对说:“县丞是清官,虽然年老,但还能下拜起立,迎来送往,只不过有些耳聋,又有什么妨碍呢!应该好好帮助他,不要使贤人失望。”有人问黄霸这样做的原因,他解释说:“频繁地更换重要官员,会增加送旧迎新的费用,奸猾官员也会借机藏匿档案,盗取财物。公私费用耗费过多,全部要由百姓承担。新换的官员也未必称职,有可能不如原任,就会徒然增加混乱。治理的方法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员。”黄霸外表宽厚,内心明察,很得人心,郡内户口年年增加,政绩天下第一,因此汉宣帝征召他出任京兆尹。不久,因被指控违法,连续受到降级处分。后来宣帝下诏,让他重新回到颍川郡,以八百石工资待遇(太守应该是二千石工资待遇)担任太守。
综上所述,宣帝在处理赵广汉与黄霸的事上过于草率。既然黄霸有如此好的口碑,一定有冤情。好在宣帝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3 14:28:56 +0800 CST  


走入误区

汉宣帝的元康四年(前62),除了第六节笔者介绍汉与乌孙国又产生了矛盾的内容外,下面的史料介绍了宣帝时代的教化与贤人。

春,正月,诏:“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资治通鉴》元康四年正月)
右扶风尹翁归卒,家无馀财。秋,八月,诏曰:“翁归廉平乡正,治民异等。其赐翁归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
上令有司求高祖功臣子孙失侯者,得槐里公乘周广汉等百三十六人,皆赐黄金二十斤,复其家,令奉祭祀,世世勿绝。
丙寅,富平敬侯张安世薨。
初,扶阳节侯韦贤薨,长子弘有罪系狱,家人矫贤令,以次子大河都尉玄成为后。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既葬,当袭爵,以狂不应召。大鸿胪奏状,章下丞相、御史案验。案事丞相史乃与玄成书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闻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玄成友人侍郎章亦上疏言:“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资治通鉴》元康四年七到八月)。

公元前62年正月,宣帝下诏说:“年纪在八十以上的人,除犯有诬告、杀人、伤人罪以外,其他罪一律免予处罚。”
右扶风长官尹翁归去世,由于他当官清廉,家无余产。到了八月,宣帝下诏说:“尹翁归廉洁公正,政绩优异,赠送尹翁归儿子一百斤黄金,作为安葬祭祀的费用。”
随后,汉宣帝命令有关部门调查汉高祖的功臣后代失去侯爵的人,共查出槐里县公乘(公乘是爵位名,秦汉时期,公族爵位有二十等,公乘为第八级。槐里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东南十里阜寨镇南佐村附近)周广汉(西汉开国名将周勃的曾孙,周建德的儿子)等一百三十六人,每人赠送二十斤黄金,免除这些人家的徭役、赋税,让他们用这些钱与优惠待遇,负责祭祀祖先,世代延续下去。
公元前62年八月十一日,民众的好官张安世去世。
当初,扶阳节侯韦贤(约前148—前67,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人。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被朝廷征为博士,担任给事中,进宫向昭帝传授《诗》,迁升光禄大夫詹事、大鸿胪。宣帝时,封关内侯,后来迁升长信宫少府)去世时,韦贤的长子韦弘因罪被逮捕入狱,韦家假托韦贤生前有令,以次子、大河都尉韦玄成作为韦贤的继承人。韦玄成深知这并不是父亲的本意,假装疯癫躺在粪尿中,胡言乱语傻笑。
韦家安葬了韦贤后,韦玄成应当继承扶阳侯爵位,但他却继续装疯。大鸿胪向宣帝汇报此事,宣帝命丞相、御史调查是否属实。负责调查的丞相史写信给韦玄成说:“古人辞让爵位,都写了辞职报告,说明自己的仁义行为,因此才能留芳后世。如今你却只是毁坏容貌,忍受耻辱而伪装疯癫,就像微细的光亮照不到远方,你所能得到的名声微不足道。我一向愚昧浅陋,勉强为丞相办事,希望能听到一些外界对你的评论。不然的话,恐怕你会因清高而受到伤害,我就成了检举你的小人。”韦玄成的朋友(名叫“章”,时任侍郎)上书说:“圣明的君主为国家尊崇礼让行为,应当优待韦玄成,不必违背他的意志,使他安于清贫的生活。”而丞相、御史以韦玄成本来没有疯癫为理由,弹劾了韦玄成。汉宣帝下诏,阻止弹劾,命令韦玄成承袭爵位。韦玄成迫不得已,只得奉命袭爵。宣帝欣赏他的清高气节,任命他为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太守。
汉宣帝的神爵元年(前61)正月,三十岁的宣帝学曾祖父汉武帝,开始去甘泉宫郊祭泰一神。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初,上闻褒有俊才,召见,使为《圣主得贤臣颂》。其辞日;“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弩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及至驾啮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且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忄妻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子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锡壤而光祖考。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递钟,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行溢四表,横被无穷。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休征自至,寿考无疆,何必偃仰屈伸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眇眇绝俗离世哉!”是时上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一到三月)。

宣帝郊祭泰一神以后,三月前往河东郡汾阴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今万荣县西南四十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祭祀后土女娲神。这次祭祀,宣帝仿照武帝的旧例,小心谨慎地遵守斋戒祭祀之礼,又采纳方士的意见增修神祠。宣帝听说益州有金马神和碧鸡神,可以通过祭祀请到长安,于是派谏大夫蜀郡人王褒(前90—前51,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携带宣帝授予的符节前去寻找。
当初,宣帝听说王褒有才华召见了他,让他写了一篇《圣主得贤臣颂》。文中说:“贤才就像是国家的工具,录用的官员要有品德和工作能力,办事就有快速效益;使用的工具锋利,不仅省力而且质量可喜。所以说如果工匠使用的工具不锋利,即使劳筋动骨也没有好效益;只要使用精巧的工具,就能铸造出干将宝剑(干将是春秋吴国著名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后命干将为他铸宝剑。后与其妻莫邪为楚王铸成两把宝剑,一把称干将,另一把称莫邪)。假如派传说中眼力好的离娄去测量,鲁班去削木,即使是测量百丈面积,修建五层高台也不会有失误,这是因为用人得当。蠢人骑劣马,即使勒破马嘴,抽坏马鞭,也不能前行;否则,让精于骑术的王良(《淮南子•览冥训》:“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高诱注:“王良,晋大夫邮无恤子良也。所谓御良也,一名孙无政,为赵简子御。”)骑上名马,由善于改进车辆的韩哀侯驾驶去周游天下,即使是万里,也不过喘一口气的工夫就能到达。为什么这么快呢?因为人马相得益彰。所以说身穿凉爽麻布衣的人,不会在盛夏受到暑热的痛苦;身穿温暖柔软的貂、狐皮衣的人,不会担心严冬的寒冷。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应的工具而易于防备。臣贤君子就圣明,就等于君王有了治理天下的锋利工具。西周姬旦为了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洗一次澡要束起三次头发,所以才会出现监狱空闲的盛世;齐桓公在庭院中燃起火炬,是为了不分昼夜地接待贤士,所以才能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由此看来,作为君王,只有首先不辞劳苦去访求贤才,然后才能享受所得贤才给他带来的安逸。作为人臣也是如此。昔日贤明有能力的人在没有受到君王赏识之前,所献的谋略君王不用;所陈的建议君王不听;当官不能施展他的能力,遭到排斥也并非有什么过失。所以伊尹曾经背着饭锅、菜板去做厨师,姜太公曾经操刀杀牛,百里奚曾经自卖,宁戚(宁姓始祖,今河南省新乡卫辉市人,早年怀有经世济民的华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是齐桓公时代与管仲、鲍叔牙齐名的辅臣之一)曾经放牛,这些伟大的政治家都经历过忧患,等到他们遇到圣明的君主,出谋划策都符合主上的心意,所提出的建议立即被君王接受,无论进退,都能显示其忠心,担任官职不辱使命,接受君王的官爵、土地光宗耀祖。所以世间必须先有圣明智慧的君王,然后才有贤能的臣子。虎啸而兴风,龙飞而生云,蟋蟀到秋天才鸣叫,甲虫在阴湿处才会出现。《易经》说:‘飞龙在天,有利于选拔贤才。’《诗经》说:‘济济贤才,生于周国。’所以世道太平,君主圣明,才俊之士自会来临。君王在上面鼓励大家,人臣就会在下面聚精会神,即使用伯牙演奏他的‘递钟’名琴,逢蒙使用他的‘乌号’神弓,也不足以比喻君臣之间的融洽。所以圣明的君主必须等待贤臣来辅佐,才能光大功业;贤臣只有等待圣主的赏识,才能显示才华。上下互相需要,彼此欢欣,这是千年一次的际遇,言论见解无所猜疑,就像羽毛遇到顺风,巨鲸纵横大海一样得意。如果这样,有什么违法活动不能禁止,又有什么命令不能执行呢!圣贤的教化,必将传播四方,永无穷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必处处观望就能明白,不必时刻侧耳就已经听清,使天下太平的责任已经尽到,安乐悠闲的愿望已经实现,祥瑞自然降临,寿命自然无疆,何必像彭祖那样俯仰屈伸(指到处祭祀拜神的形体动作),像王侨、赤松子那样呼吸吐纳(指寻仙登山累得喘气),去寻觅与世隔绝的仙境呢!”王褒写这篇文章时,汉宣帝正在沿着汉武帝的老路,寻找神仙,所以王褒在文章中特别提到。
除了王褒之外,张敞也上书劝宣帝不要走汉武帝求仙的老路。

京兆尹张敞亦上疏谏曰:“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上由是悉罢尚方待诏,初,赵广汉死后,为京兆尹者皆不称职,唯敞能继其迹;其方略、耳目不及广汉,然颇以经术儒雅文之。
上颇修饰,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外戚许、史、王氏贵宠。谏大夫王吉上疏曰:“陛下躬圣质,总万方,惟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言听谏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也。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臣闻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言之,故宜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所以正身,所使所以宣德,此其本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空言也。王者未制礼之时,引先王礼宜于今者而用之。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窃见当世趋务不合于道者,谨条奏,唯陛下财择焉。”吉意以为:“世俗聘妻、送女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 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又言:“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无益于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上以其言为迂阔,不甚宠异也。吉遂谢病归(《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三月)。

京兆尹张敞也上书对宣帝说:“希望明主经常忘掉乘车骑马的嗜好,疏远方士的虚言妄语,留心于帝王之术,太平盛世可望出现。”于是,汉宣帝将担任待诏(职称。意思是在皇帝身边,随时听候诏令办事的人)的方士全部罢免。
自从四年前(公元前65年冬)京兆尹赵广汉被腰斩以后,担任京兆尹的人都不称职,只有张敞能有赵广汉的政绩,他的谋略、观察能力不及赵广汉,但能以经书写出儒雅的文章。
汉宣帝除了开始求仙信神之外,还喜欢注重修饰,他的宫室、车马、服饰都超过汉昭帝时代。外戚许、史、王三族尊贵受宠。谏大夫王吉(?—前48,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今山东省青岛即墨市温泉镇西皋虞村人)上书说:“陛下以圣明的资质总揽万方事务,专心考虑天下大事,将要实现太平盛世。每次下诏百姓就如同生命重新开始一样欢欣鼓舞。我想,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陛下对百姓最大的恩德,却不能说是行政的根本。想使国家大治的圣主,并不经常出现,而如今的公卿大臣有幸遇到圣明的您出现,所以他们言听计从,但是没有能力制订出建立万世基业的长远规划,没有辅助陛下创立可与夏、商、周三代媲美的太平盛世。当今的政务主要着眼于朝会、财政报告、审判、处理诉讼案而已,这并非是建立太平盛世的基础。我听说百姓虽然软弱,却无法战胜他们;虽然愚昧,却不能欺骗他们。圣主独处深宫,所作出的决定恰当,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歌颂,失当就会被天下人纷纷批评,所以陛下应该小心挑选身边人,审慎选择执行命令的官员。使身边的助手能端正陛下的言行,执行命令的官员能宣传陛下的圣德,这才是君王的根本要务。孔子说:‘使君王平安、百姓得到治理,没有比推行礼教更好。’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君王,在尚未制定出新的礼仪之前,应引用古代圣明君王制定的、与当今情况相适应的礼仪实施。我希望陛下能上承天心,发展大业,与公卿大臣以及儒生一起研究古代的礼仪制度,推行圣明的君王制度,使全体百姓都能达到仁义、福寿的胜境。果真如此,风俗怎会不如周成王、周康王时代,寿命怎能不像殷高宗武丁呢!以上内容,仅仅是将我所看到的当前人们所追求的、不合于正道的现象分别上奏陛下,请陛下裁决。”除此之外,王吉还认为:“当今世俗娶妻、嫁女的费用没有节制,使贫苦的人无力承受,以至于不敢生孩子。再有列侯娶天子的女儿,称为‘尚公主’,国人娶诸侯王的女儿,称为‘承翁主’,从名称上就有了让男子事奉妇女,丈夫屈从妻子的意思,这是颠倒了阴阳,所以才多次发生女人乱礼的事。古人在衣服、车马方面,严格规定了尊卑贵贱;如今却上下不分,混为一团,人人各自随着喜好改变风俗习惯,所以贪图财物、追求利禄成风,甚至为了名利连死都不怕。周朝之所以能不用刑罚而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都将邪恶禁止在发生之前……舜、汤不用三公、九卿的后代,遴选皋陶、伊尹,不仁之人自然远去。如今却使庸俗官员的子弟因其父兄的关系得以担任官职,这些人大多骄横傲慢,不通古今,无益百姓。应该公开征选贤明的人才,废除保荐子弟为官的‘任子令’;陛下的外戚家庭和故旧,可以赏赐丰厚的财物,不适应让他们身居重要官位。除去‘角抵’游戏,减少乐府艺人,节省尚方(秦汉宫廷官署名,专门为皇家制造器物的机构,兼采办)的用度,在天下人面前明确表示提倡节俭。古代的工匠不雕刻细致的装饰,商人不贩卖奢侈物品,并不是古代的工匠和商人唯独贤明,而是政令教化使他们如此。”宣帝认为王吉的话迂腐可笑,并不重视,于是王吉以有病为借口,辞职回家。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宣帝也开始相信鬼神,他想学汉武帝,去寻找长生不老仙药。好在他艰险即时有所觉悟。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4 06:27:13 +0800 CST  


走入误区

汉宣帝的元康四年(前62),除了第六节笔者介绍汉与乌孙国又产生了矛盾的内容外,下面的史料介绍了宣帝时代的教化与贤人。

春,正月,诏:“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资治通鉴》元康四年正月)
右扶风尹翁归卒,家无馀财。秋,八月,诏曰:“翁归廉平乡正,治民异等。其赐翁归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
上令有司求高祖功臣子孙失侯者,得槐里公乘周广汉等百三十六人,皆赐黄金二十斤,复其家,令奉祭祀,世世勿绝。
丙寅,富平敬侯张安世薨。
初,扶阳节侯韦贤薨,长子弘有罪系狱,家人矫贤令,以次子大河都尉玄成为后。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既葬,当袭爵,以狂不应召。大鸿胪奏状,章下丞相、御史案验。案事丞相史乃与玄成书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闻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玄成友人侍郎章亦上疏言:“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资治通鉴》元康四年七到八月)。

公元前62年正月,宣帝下诏说:“年纪在八十以上的人,除犯有诬告、杀人、伤人罪以外,其他罪一律免予处罚。”
右扶风长官尹翁归去世,由于他当官清廉,家无余产。到了八月,宣帝下诏说:“尹翁归廉洁公正,政绩优异,赠送尹翁归儿子一百斤黄金,作为安葬祭祀的费用。”
随后,汉宣帝命令有关部门调查汉高祖的功臣后代失去侯爵的人,共查出槐里县公乘(公乘是爵位名,秦汉时期,公族爵位有二十等,公乘为第八级。槐里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东南十里阜寨镇南佐村附近)周广汉(西汉开国名将周勃的曾孙,周建德的儿子)等一百三十六人,每人赠送二十斤黄金,免除这些人家的徭役、赋税,让他们用这些钱与优惠待遇,负责祭祀祖先,世代延续下去。
公元前62年八月十一日,民众的好官张安世去世。
当初,扶阳节侯韦贤(约前148—前67,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人。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被朝廷征为博士,担任给事中,进宫向昭帝传授《诗》,迁升光禄大夫詹事、大鸿胪。宣帝时,封关内侯,后来迁升长信宫少府)去世时,韦贤的长子韦弘因罪被逮捕入狱,韦家假托韦贤生前有令,以次子、大河都尉韦玄成作为韦贤的继承人。韦玄成深知这并不是父亲的本意,假装疯癫躺在粪尿中,胡言乱语傻笑。
韦家安葬了韦贤后,韦玄成应当继承扶阳侯爵位,但他却继续装疯。大鸿胪向宣帝汇报此事,宣帝命丞相、御史调查是否属实。负责调查的丞相史写信给韦玄成说:“古人辞让爵位,都写了辞职报告,说明自己的仁义行为,因此才能留芳后世。如今你却只是毁坏容貌,忍受耻辱而伪装疯癫,就像微细的光亮照不到远方,你所能得到的名声微不足道。我一向愚昧浅陋,勉强为丞相办事,希望能听到一些外界对你的评论。不然的话,恐怕你会因清高而受到伤害,我就成了检举你的小人。”韦玄成的朋友(名叫“章”,时任侍郎)上书说:“圣明的君主为国家尊崇礼让行为,应当优待韦玄成,不必违背他的意志,使他安于清贫的生活。”而丞相、御史以韦玄成本来没有疯癫为理由,弹劾了韦玄成。汉宣帝下诏,阻止弹劾,命令韦玄成承袭爵位。韦玄成迫不得已,只得奉命袭爵。宣帝欣赏他的清高气节,任命他为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太守。
汉宣帝的神爵元年(前61)正月,三十岁的宣帝学曾祖父汉武帝,开始去甘泉宫郊祭泰一神。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初,上闻褒有俊才,召见,使为《圣主得贤臣颂》。其辞日;“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弩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及至驾啮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且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忄妻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子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锡壤而光祖考。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递钟,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行溢四表,横被无穷。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休征自至,寿考无疆,何必偃仰屈伸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眇眇绝俗离世哉!”是时上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一到三月)。

宣帝郊祭泰一神以后,三月前往河东郡汾阴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今万荣县西南四十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祭祀后土女娲神。这次祭祀,宣帝仿照武帝的旧例,小心谨慎地遵守斋戒祭祀之礼,又采纳方士的意见增修神祠。宣帝听说益州有金马神和碧鸡神,可以通过祭祀请到长安,于是派谏大夫蜀郡人王褒(前90—前51,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携带宣帝授予的符节前去寻找。
当初,宣帝听说王褒有才华召见了他,让他写了一篇《圣主得贤臣颂》。文中说:“贤才就像是国家的工具,录用的官员要有品德和工作能力,办事就有快速效益;使用的工具锋利,不仅省力而且质量可喜。所以说如果工匠使用的工具不锋利,即使劳筋动骨也没有好效益;只要使用精巧的工具,就能铸造出干将宝剑(干将是春秋吴国著名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后命干将为他铸宝剑。后与其妻莫邪为楚王铸成两把宝剑,一把称干将,另一把称莫邪)。假如派传说中眼力好的离娄去测量,鲁班去削木,即使是测量百丈面积,修建五层高台也不会有失误,这是因为用人得当。蠢人骑劣马,即使勒破马嘴,抽坏马鞭,也不能前行;否则,让精于骑术的王良(《淮南子•览冥训》:“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高诱注:“王良,晋大夫邮无恤子良也。所谓御良也,一名孙无政,为赵简子御。”)骑上名马,由善于改进车辆的韩哀侯驾驶去周游天下,即使是万里,也不过喘一口气的工夫就能到达。为什么这么快呢?因为人马相得益彰。所以说身穿凉爽麻布衣的人,不会在盛夏受到暑热的痛苦;身穿温暖柔软的貂、狐皮衣的人,不会担心严冬的寒冷。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应的工具而易于防备。臣贤君子就圣明,就等于君王有了治理天下的锋利工具。西周姬旦为了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洗一次澡要束起三次头发,所以才会出现监狱空闲的盛世;齐桓公在庭院中燃起火炬,是为了不分昼夜地接待贤士,所以才能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由此看来,作为君王,只有首先不辞劳苦去访求贤才,然后才能享受所得贤才给他带来的安逸。作为人臣也是如此。昔日贤明有能力的人在没有受到君王赏识之前,所献的谋略君王不用;所陈的建议君王不听;当官不能施展他的能力,遭到排斥也并非有什么过失。所以伊尹曾经背着饭锅、菜板去做厨师,姜太公曾经操刀杀牛,百里奚曾经自卖,宁戚(宁姓始祖,今河南省新乡卫辉市人,早年怀有经世济民的华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是齐桓公时代与管仲、鲍叔牙齐名的辅臣之一)曾经放牛,这些伟大的政治家都经历过忧患,等到他们遇到圣明的君主,出谋划策都符合主上的心意,所提出的建议立即被君王接受,无论进退,都能显示其忠心,担任官职不辱使命,接受君王的官爵、土地光宗耀祖。所以世间必须先有圣明智慧的君王,然后才有贤能的臣子。虎啸而兴风,龙飞而生云,蟋蟀到秋天才鸣叫,甲虫在阴湿处才会出现。《易经》说:‘飞龙在天,有利于选拔贤才。’《诗经》说:‘济济贤才,生于周国。’所以世道太平,君主圣明,才俊之士自会来临。君王在上面鼓励大家,人臣就会在下面聚精会神,即使用伯牙演奏他的‘递钟’名琴,逢蒙使用他的‘乌号’神弓,也不足以比喻君臣之间的融洽。所以圣明的君主必须等待贤臣来辅佐,才能光大功业;贤臣只有等待圣主的赏识,才能显示才华。上下互相需要,彼此欢欣,这是千年一次的际遇,言论见解无所猜疑,就像羽毛遇到顺风,巨鲸纵横大海一样得意。如果这样,有什么违法活动不能禁止,又有什么命令不能执行呢!圣贤的教化,必将传播四方,永无穷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必处处观望就能明白,不必时刻侧耳就已经听清,使天下太平的责任已经尽到,安乐悠闲的愿望已经实现,祥瑞自然降临,寿命自然无疆,何必像彭祖那样俯仰屈伸(指到处祭祀拜神的形体动作),像王侨、赤松子那样呼吸吐纳(指寻仙登山累得喘气),去寻觅与世隔绝的仙境呢!”王褒写这篇文章时,汉宣帝正在沿着汉武帝的老路,寻找神仙,所以王褒在文章中特别提到。
除了王褒之外,张敞也上书劝宣帝不要走汉武帝求仙的老路。

京兆尹张敞亦上疏谏曰:“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上由是悉罢尚方待诏,初,赵广汉死后,为京兆尹者皆不称职,唯敞能继其迹;其方略、耳目不及广汉,然颇以经术儒雅文之。
上颇修饰,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外戚许、史、王氏贵宠。谏大夫王吉上疏曰:“陛下躬圣质,总万方,惟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言听谏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也。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臣闻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言之,故宜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所以正身,所使所以宣德,此其本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空言也。王者未制礼之时,引先王礼宜于今者而用之。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窃见当世趋务不合于道者,谨条奏,唯陛下财择焉。”吉意以为:“世俗聘妻、送女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 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又言:“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无益于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上以其言为迂阔,不甚宠异也。吉遂谢病归(《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三月)。

京兆尹张敞也上书对宣帝说:“希望明主经常忘掉乘车骑马的嗜好,疏远方士的虚言妄语,留心于帝王之术,太平盛世可望出现。”于是,汉宣帝将担任待诏(职称。意思是在皇帝身边,随时听候诏令办事的人)的方士全部罢免。
自从四年前(公元前65年冬)京兆尹赵广汉被腰斩以后,担任京兆尹的人都不称职,只有张敞能有赵广汉的政绩,他的谋略、观察能力不及赵广汉,但能以经书写出儒雅的文章。
汉宣帝除了开始求仙信神之外,还喜欢注重修饰,他的宫室、车马、服饰都超过汉昭帝时代。外戚许、史、王三族尊贵受宠。谏大夫王吉(?—前48,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今山东省青岛即墨市温泉镇西皋虞村人)上书说:“陛下以圣明的资质总揽万方事务,专心考虑天下大事,将要实现太平盛世。每次下诏百姓就如同生命重新开始一样欢欣鼓舞。我想,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陛下对百姓最大的恩德,却不能说是行政的根本。想使国家大治的圣主,并不经常出现,而如今的公卿大臣有幸遇到圣明的您出现,所以他们言听计从,但是没有能力制订出建立万世基业的长远规划,没有辅助陛下创立可与夏、商、周三代媲美的太平盛世。当今的政务主要着眼于朝会、财政报告、审判、处理诉讼案而已,这并非是建立太平盛世的基础。我听说百姓虽然软弱,却无法战胜他们;虽然愚昧,却不能欺骗他们。圣主独处深宫,所作出的决定恰当,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歌颂,失当就会被天下人纷纷批评,所以陛下应该小心挑选身边人,审慎选择执行命令的官员。使身边的助手能端正陛下的言行,执行命令的官员能宣传陛下的圣德,这才是君王的根本要务。孔子说:‘使君王平安、百姓得到治理,没有比推行礼教更好。’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君王,在尚未制定出新的礼仪之前,应引用古代圣明君王制定的、与当今情况相适应的礼仪实施。我希望陛下能上承天心,发展大业,与公卿大臣以及儒生一起研究古代的礼仪制度,推行圣明的君王制度,使全体百姓都能达到仁义、福寿的胜境。果真如此,风俗怎会不如周成王、周康王时代,寿命怎能不像殷高宗武丁呢!以上内容,仅仅是将我所看到的当前人们所追求的、不合于正道的现象分别上奏陛下,请陛下裁决。”除此之外,王吉还认为:“当今世俗娶妻、嫁女的费用没有节制,使贫苦的人无力承受,以至于不敢生孩子。再有列侯娶天子的女儿,称为‘尚公主’,国人娶诸侯王的女儿,称为‘承翁主’,从名称上就有了让男子事奉妇女,丈夫屈从妻子的意思,这是颠倒了阴阳,所以才多次发生女人乱礼的事。古人在衣服、车马方面,严格规定了尊卑贵贱;如今却上下不分,混为一团,人人各自随着喜好改变风俗习惯,所以贪图财物、追求利禄成风,甚至为了名利连死都不怕。周朝之所以能不用刑罚而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都将邪恶禁止在发生之前……舜、汤不用三公、九卿的后代,遴选皋陶、伊尹,不仁之人自然远去。如今却使庸俗官员的子弟因其父兄的关系得以担任官职,这些人大多骄横傲慢,不通古今,无益百姓。应该公开征选贤明的人才,废除保荐子弟为官的‘任子令’;陛下的外戚家庭和故旧,可以赏赐丰厚的财物,不适应让他们身居重要官位。除去‘角抵’游戏,减少乐府艺人,节省尚方(秦汉宫廷官署名,专门为皇家制造器物的机构,兼采办)的用度,在天下人面前明确表示提倡节俭。古代的工匠不雕刻细致的装饰,商人不贩卖奢侈物品,并不是古代的工匠和商人唯独贤明,而是政令教化使他们如此。”宣帝认为王吉的话迂腐可笑,并不重视,于是王吉以有病为借口,辞职回家。
从以上的史料来看,宣帝也开始相信鬼神,他想学汉武帝,去寻找长生不老仙药。好在他艰险即时有所觉悟。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4 10:45:48 +0800 CST  


充国献忠

第六节我们谈到赵充国在四望峡征战,赵充国想以罕、幵两部首领豪靡当儿的弟弟雕库去瓦解羌人联合叛汉势力的计划,等到叛乱羌人疲惫时,再发起进攻。就在这时,宣帝又派来了六万将士。

时上已发内郡兵屯边者合六万人矣。酒泉太守辛武贤奏言:“郡兵皆屯备南山,北边空虚,势不可久。若至秋冬乃进兵,此虏在境外之册。今虏朝夕为寇,土地寒苦,汉马不耐冬,不如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分兵出张掖、酒泉,合击罕、幵在鲜水上者。虽不能尽诛,但夺其畜产,虏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大兵仍出,虏必震坏。”
天子下其书充国,令议之。充国以为:“一马自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随而深入,虏即据前险,守后厄,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为夷狄笑,千载不可复。而武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先零首为畔逆,它种劫略,故臣愚册,欲捐罕、幵闇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天子下其书,公卿议者咸以为“先零兵盛而负罕、幵之助。不先破罕、幵,先零未可图也。”上乃拜侍中许寿为强弩将军,即拜酒泉太守武贤为破羌将军,赐玺书嘉纳其册。以书敕让充国曰:“今转输并起,百姓烦扰,将军将万馀之众,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争其畜食,欲至冬,虏皆当畜食,多臧匿山中,依险阻,将军士寒,手足皲瘃,宁有利哉!将军不念中国之费,欲以岁数而胜敌,将军谁不乐此者!今诏破羌将军武贤等将兵,以七月击罕羌。将军其引兵并进,勿复有疑!”
充国上书曰:“陛下前幸赐书,欲使人谕罕,以大军当至,汉不诛罕,以解其谋。臣故遣幵豪雕库宣天子至德;罕、幵之属皆闻知明诏。今先零羌杨玉阻石山木,候便为寇,罕羌未有所犯,乃置先零,先击罕,释有罪,诛无辜,起壹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计也。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今罕羌欲为敦煌、酒泉寇,宜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发之行攻,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先零羌欲为背畔,故与罕、幵解仇结约,然其私心不能无恐汉兵而罕、幵背之也。臣愚以为其计常欲先赴罕、幵之急以坚其约。先击罕羌,先零必助之。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先零得施德于罕羌,坚其约,合其党。虏交坚党,合精兵二万馀人,迫胁诸小种,附著者稍众,莫须之属不轻得离也。如是,虏兵浸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由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罕、幵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先零已诛而罕、幵不服,涉正月击之,得计之理,又其时也。以今进兵,诚不见其利。”戊申,充国上奏(《资治通鉴》神爵元年六月)。

汉宣帝的神爵元年(前61)六月,刘询已经调动中原内地各郡六万军队,酒泉郡太守辛武贤为此事担心,他上奏说:“各郡军队都驻扎在南山(指祁连山。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张掖市境内,也称张掖南山),使北部边疆空虚,其势难以长久。如果等到秋冬季节再出兵,那等于是敌人远在边境之外的策略,如今羌人日夜不停地侵扰,当地气候寒冷,汉军马匹不能过冬,不如到七月上旬,携带三十天干粮,从张掖、酒泉分路出兵,合击鲜水河(今雅砻江左岸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巴颜喀喇山南麓,北源称泥柯河,流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在甘孜州炉霍县与南源达曲汇合后称鲜水河)畔的罕、幵两部羌人。虽然不能全部歼灭,但可夺其畜产,掳其妻儿,然后凯旋,等到冬天再去进攻。只要我大军频繁出击,羌人必定震惊恐惧。”宣帝将辛武贤的奏章交给赵充国,让他发表意见。赵充国认为:“每匹马要载一名战士三十天的粮食,即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再加上行装、武器,难以快速追击。敌人必然会估计到我军进退的时间,只会稍微向有水草的地方退却,隐藏到山林中。到时如果我军随之深入,敌人就占据我前方的险要,扼守我后方的通路,断绝我军粮草,必然会使我军有伤亡危险的忧患,到时会遭受夷狄人的嘲笑,这种耻辱千年也无法报复。而辛武贤认为可以掳夺羌人的畜产、妻儿等,这恐怕是一派空话,不是最好的计策。先零人是整个羌族部落叛逆的祸首,其他部落只是被其胁迫,所以我计划舍弃罕、幵两部昏昧不明的过失,暂时隐忍不说,先讨伐先零部落,以此震动羌人,他们将会悔过,反过来向善,再赦免其罪。然后挑选了解他们风俗的朝官,前往羌地安抚和解。这才是既能保全部队又能获取胜利,保证边疆安定的上策。”
宣帝将赵充国的奏章交给公卿大臣讨论,大家都认为:“先零兵力强盛,又依仗罕、幵帮助,如不先攻下罕、幵,就能进攻先零。”于是,汉宣帝任命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就地任命酒泉郡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诏嘉勉辛武贤的建议,并写信责备赵充国说:“如今到处都在向前方输送军粮,使百姓受到打扰,将军率领一万多大军,不及早利用秋季水草茂盛的时机,争夺羌人的牲畜、粮食,却要等到冬季再出击,但那时羌人都会积蓄粮食,多数藏于深山中,据守险要,而将军的士兵只能忍受寒冷之苦,等到战士手足皲裂难道会有利吗!将军不念国家耗费巨大,只想拖延数年而取胜,哪位将军愿这样!现在诏令破羌将军辛武贤等人于七月进攻罕、幵,将军率兵同时出击,不得再有迟疑!”
赵充国见朝臣否决了他的作战计划,连忙上书宣帝说:“陛下上次来信,打算派人说服罕羌人,大军将会前来,不去征讨罕羌,以此来瓦解羌人联合叛汉的计划。所以我派开部首领雕库去宣示天子的盛德,罕、幵两部羌人都已听到了天子的明诏。如今先零羌首领杨玉凭借山中树木、岩石自保,并寻机出山骚扰,而罕羌并无冒犯的行为,现在陛下却要放过有罪的先零,改为先打无辜的罕羌,一个部族起来叛乱,却给两个部族留下伤害,实在违背陛下原来的计划!我听说兵法上有:‘不足以进攻,用于防守的力量却能有余。’、‘善于打仗的人,能主动引诱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误诱’句,如今罕羌想进犯敦煌、酒泉,我军本应整顿兵马,等待敌人前来,坐着用引诱敌人的战术,以逸击劳,这才是取胜之道。现在我担心敦煌、酒泉二郡兵力单薄,不足以防守,却出兵湟中发动进攻,放弃敦煌、酒泉引诱敌人的战术,这是被敌人所引诱,我认为不利。先零羌想背叛我朝,所以才与罕、幵化解怨仇,缔结盟约,但其内心深处不能不害怕汉军一到,罕、幵背叛他们。我认为先零时常希望能先为罕、幵解救危急,以巩固他们的联盟。先攻罕羌,先零人肯定会援助他们。现在罕羌人的马匹正肥,粮食正多,攻打恐怕不能造成伤害,而正好使先零有机会施德于罕羌,巩固其联盟,好号召其党羽。先零巩固其联盟之后,会合二万多精兵,胁迫其他弱小部族,归附者逐渐增多,像莫须羌人之类的弱小部族,要想脱离其控制就不容易了。一旦如此,羌人兵力就会逐渐增多,要征讨他们,就需增加几倍的兵力,我担心国家的忧烦困扰,当以十年计,而不只二三年了。按我的计划,先讨伐先零,罕、幵之流就不必出兵而归顺。如果先讨伐了先零,罕、幵等部仍然不肯屈服,等到明年正月再攻打他们,不但合理,而且适时。现在进攻,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利益!”
公元前61年六月二十八日,赵充国上奏朝廷。到了七月初五,汉宣帝下诏,采纳了赵充国的作战计划。

秋,七月,甲寅,玺书报,从充国计焉。
充国乃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懈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罕;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馀人。虏马、牛、羊十万馀头,车四千馀两。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上诏破羌、强弩将军诣屯所,以十二月与充国合,进击先零。时羌降者万馀人矣,充国度其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充国子中郎将卬惧,使客谏充国曰:“诚令兵出,破军杀将,以倾国家,将军守之可也。即利与病,又何足争?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来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充国汉曰:“是何言之不忠也!本用吾言,羌虏得至是邪!往者举可先行羌者,吾举辛武贤;丞相御史复白遣义渠安国,竟沮败羌。金城、湟中谷斛八钱,吾谓耿中丞:‘籴三百万斛谷,羌人不敢动矣!’耿中丞请籴百万斛,乃得四十万斛耳;义渠再使且费其半。失此二册,羌人致敢为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今兵久不决,四夷卒有动摇,相因而起,虽有知者不能善其后,羌独足忧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
遂上屯田奏曰:“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所用粮谷、茭稾,调度甚广,难久不解,役不息,恐生它变,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馀枚,在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畮;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畜,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上报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孰计其便,复奏。”
充国上状曰:“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心离,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馀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畔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先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堕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又亡惊动河南大幵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隍峡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伸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唯明诏采择!”
上复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将军孰计复奏!”
充国复奏曰:“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先零羌精兵,今馀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畔还者不绝。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可期月而望。窃见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馀里,乘塞列地有吏卒数千人,虏数以大众攻之而不能害。今骑兵虽罢,虏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山河而来为寇;亦不敢将其累重,还归故地。是臣之愚计所以度虏且必瓦解其处,不战而自破之册也。至于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闻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诚令兵出,虽不能灭先零,但能令虏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释坐胜之道,从乘危之势,往终不见利,空内自罢敝,贬重以自损,非所以示蛮夷也。又大兵一出,还不可复留,湟中亦未可空,如是,徭役复更发也。臣愚以为不便。臣窃自惟念:奉诏出塞,引军远击,穷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亡尺寸之功。偷得避嫌之便,而亡后咎馀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七月)

赵充国接到诏令后,率部前进到先零驻军地带。羌人在前沿阵地屯兵已久,对汉军的防备失去耐心而松懈,这时见汉军突然到来,惊慌之中抛弃车马、辎重,企图渡过湟水,可是道路狭窄阻碍了罕羌军的行军速度,赵充国率部故意缓行驱赶。有人对赵充国建议说:“要取得战果,推进速度不宜迟缓。”赵充国解释说:“这是走投无路的敌兵,不能逼得太急。缓慢追击让他们觉得有求生的余地,就会只顾逃跑,不会回头抵抗;逼迫太急他们就会回头死战。这就是兵法中‘穷寇勿追’的道理。”各位军校认为有道理。
结果羌人掉入水中淹死的有几百人,投降以及被汉军所追杀的有五百多人,汉军缴获马、牛、羊十多万头,车四千多辆。汉军追罕羌到其居住地,赵充国下令不得焚烧他们的村落和割草放牧的田地。罕羌人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打我们!”因此罕羌首领靡忘派人前来对赵充国说:“希望能让我们回到原来的地方。”赵充国上奏朝廷,没有得到回信。靡忘亲自前来投降,赵充国赠送饮食,派他回去宣传朝廷政策。由于赵充国宽待靡忘,护军将军以及以下将领都提出反对意见说:“靡忘是国家的叛贼,不能擅自放走!”赵充国批驳说:“你们这样说都是担心有人告发,只是为了自我保护,并不是为国家着想!”赵充国话没有说完,诏书到了,内容是让靡忘将功赎罪。后来没有对罕羌用兵而平定。
宣帝下诏,命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在本年十二月与赵充国会合,进攻先零羌。
这时,羌人投降的已有一万多人,赵充国估计羌人必败,想让骑兵回去,以步兵在羌地屯垦,等待羌人疲惫后再去消灭。奏章写好没有送出,正好接到汉宣帝命令他们进军的诏书。这道诏书与赵充国屯垦等待敌人疲惫,再去消灭的战略意图相反,如果按照赵充的国战略执行,就是违抗皇命。因此,赵充国的儿子赵卬感到害怕,就让幕僚对父亲阐明利害关系说:“假如出兵会损兵折将,倾覆国家,您坚持己见防守,待敌疲劳消灭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利与弊的区别,又有什么值得与朝廷争执的呢?一旦违背了皇上的旨意,派御史前来责问,您本身不能自保,又怎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呢!”赵充国见儿子软弱,叹息说:“这话是多么不忠!如果是原来就采纳我的意见,羌人能发展到这一步吗!以前推荐先去西羌巡行的人选,我推荐了辛武贤;而丞相、御史又奏请皇上,派安国前去,结果坏了大事。金城、湟中地区谷价一斛八钱,我曾对司农中丞耿寿昌说:‘只要我们购买三百万斛谷物储备,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而耿寿昌只请求购买一百万斛,最后实际只有四十万斛,安国第二次出行,又用去一半。这两项计划都没有实现,才使羌人敢于反叛。这正是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今战事长期不能结束,如果四方归降的蛮夷突然动摇,借机相继起兵造反,即使高明的人也无法收拾,岂只是羌人值得忧虑!我誓死也要坚持我的意见,皇上圣明,可以向他陈述我的忠言。”
于是,赵充国只好再次上书请求屯田,并且说:“我率领的将士、马牛、粮食、草料必须在广大地区征调,羌乱长久不能解除,徭役不会休止,还担心发生其他变故,为陛下增加忧虑,确实不是朝廷克敌制胜的上策。何况羌人反叛,用智谋瓦解比较容易,用武力镇压比较困难,所以我认为进攻不是上策!据我估计,从临羌县(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南)向东至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盐锅峡镇)的浩亹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西南河桥镇)羌人旧有的私田和公田,民众没有开垦的荒地,约有二千顷以上,其驿站多数损坏。我以前曾派兵入山,砍伐林木六万多棵,堆积在湟水岸边。我建议撤除骑兵,留下一万二百八十一名步兵,分别驻扎在要害地区,等到河水解冻,木材顺流而下,正好用来修缮乡亭,疏浚沟渠,在湟中以西修建七十座桥梁,使鲜水一带的道路畅通。明年春耕时,每名屯田士兵分三十亩土地;到四月草木长出后,征调郡里骑兵和属国胡人骑兵各一千,到草地为屯田者充当警卫。屯田收获的粮食,运到凉州金城郡,增加积蓄,节省大量费用。现在大司农运来的粮食,足够一万人吃一年,谨呈屯田地区以及所需用具清单。”
宣帝下诏,要赵充国拿出方案说:“如果按照将军的计划,羌人叛乱何时可以剿灭,战事何时结束?仔细研究作出最佳方案,再次上奏!”
赵充国上奏说:“我听说帝王的军队,应该不受什么损失就能取得胜利,所以重视谋略,轻视拼杀。《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并非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应该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蛮夷外族的习俗虽然与我们的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他们希望能回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害怕死亡与我们一样。现在羌人丧失了他们肥美的土地和茂盛的牧场,逃到遥远的荒山野地,为自己的寄身之地而发愁,骨肉离心,人人都产生了背叛先令的念头。而此时陛下班师罢兵,留下一万人屯田,是在顺应天时、地利,等待战胜羌人的机会。羌人虽然没有被我军立即剿灭,然而可望在一年之内结束战事。羌人已在迅速瓦解之中,前后共有一万七百多人投降。这些投降的人正接受我方教育,回去说服自己的同伴不再与朝廷为敌的共有七十批,这些人正是瓦解羌人的工具。我谨归纳了不出兵而屯田的十二项有益条款:
第一,九位步兵指挥官和一万名官兵留下屯田,进行战备,耕田积粮,威德并行;
第二,因屯田而排斥羌人,不让他们回到肥沃的土地上,使其部众贫困破败,以促成羌人相互背叛的趋势;
第三,居民得以一同耕作,不破坏农业;
第四,撤除骑兵,包括战马一个月的食用,能让屯田的士兵维持一年,并可节省大量费用;
第五,春天来临,调集士兵,顺黄河和湟水将粮食运到临羌县,向羌族人显示武威,这是后世抗敌的资本;
第六,农闲时将以前砍伐的木材运来,修缮驿站,将物资输入金城郡;
其七,如果现在出兵,冒险而没有必胜的把握,暂时休整,使叛羌流窜于风寒中,遭受霜露、瘟疫、冻伤困扰,我们坐着得到必胜的机会;
第八,可以避免遭遇险阻和深入追击,使我将士伤亡的损失;
第九,对内不使朝廷的威严受到损害,对外不给羌人可乘之机;
第十,留下军队屯田还不会惊动黄河南岸大部落而产生新的事变,导致增加陛下的忧虑;
第十一,修建隍峡的桥梁,使隍峡到鲜水的道路畅通,以便控制西域,扬威千里之外,使军队从此经过如同经过自家的床头一样容易;
第十二,大费用既已节省,就可以不征徭役了,以防止出现预想不到的变故。留兵屯田可得此十二项便利,出兵攻打失此十二项,请陛下明确下诏,作出抉择!”
汉宣帝再次回复说:“你说可望一年之中结束战事,是说今年冬季吗?还是何时?难道你不考虑羌人听说我们撤除骑兵,会集结精锐,攻袭骚扰屯田的士兵和道路上的守军,再次杀掠百姓,我们将用什么来制止呢?请将军深入思考之后再次上奏。”
赵充国再次上奏说:“我听说军事行动以谋略为根本,所以算胜多于少算失败。先零羌人的精兵,如今剩下不过七八千人,丧失了原有的土地,分散于远离家乡的地区,因挨饿受冻不断有人叛逃回家。我认为他们崩溃的时间可望以日月计算,最远在明年春天,所以说可望于一年结束战事。我看到北部边疆从敦煌直到辽东,共一万一千五百多里,边塞的官员和守边战士共有数千人,敌人多次以大军入侵,都没有取胜。现在我们湟中即使撤除骑兵,而羌人见我方有屯田的精兵不敢乱来。从现在起,到三月底,羌人的马匹将会瘦弱,必不敢将妻儿丢给其他部族,远涉山河前来骚扰;也不敢将其家属送到家乡。这正是我预计他们必将就地瓦解、不战自破的策略。至于羌人小规模地骚扰、掳掠,偶尔杀伤百姓,原本就无法立刻禁止。我听说打仗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能轻易与敌人交手;进攻如果没有必取的把握,就不能轻易劳师动众。如果发兵出击,即使不能灭亡先零,但能禁止羌人小规模的骚扰活动,就可以出兵。如果同样不能禁止,却放弃坐着取胜的机会,采取危险的行动,最终还是得不到好处,等于是白白使自己内部疲惫,贬低国家威严,导致损害自己。再说我大军一出,返回时不可再留,而湟中地区又不能无人驻守,如果这样,徭役又将兴起,我认为实无益处。我想,如果尊重奉行陛下的诏令出塞远征,用尽天子的精兵,将车马、甲胄散落在山野中,即使立不下尺寸之功,也能为我自己苟且偷生避免嫌疑,过后还不受指责。然而,这些个人的好处却是对陛下的不忠,不是明主和国家之福!”
综上所述,赵充国要以自己的忠诚,为国家安全减少开支,他不顾朝中群臣反对,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提出了屯田守边、与残敌作最后一战的建议。这样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开支,也为国家一劳永逸作了长远规划。那么,他会如愿以偿吗?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4 15:10:41 +0800 CST  


掌控西域

时光一天天流失,朝廷认识、支持赵充国的官员一天天增多。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魏相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必可用也。”上于是报充国,嘉纳之;亦以破羌、强弩将军数言当击,以是两从其计,诏两将军与中郎将卬出击。强弩出,降四千馀人;破羌斩首二千级;中郎将卬斩首降者亦二千馀级;而充国所降复得五千馀人。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资治通鉴》神爵元年七月)。

赵充国每次上奏,汉宣帝都请公卿大臣讨论研究。开始,认为赵充国意见正确的人为十分之三,后来增加到十分之五,最后到十分之八。汉宣帝质问开始不同意赵充国意见的人,为什么要改变观点,这些人都叩头承认自己原来的意见不对。最后丞相魏相对赵充国佩服说:“我对军事上的利害关系开始不了解,后来赵将军曾多次阐明了自己的计划方略,这让我感觉他的意见经常正确,我担保他的计划一定能成功。”于是,宣帝回复赵充国,嘉勉并采纳了赵充国的计划,又因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多次建议发动进攻,所以也同时批准,下诏命令他们两位将军与中郎将赵卬率部出击。许延寿出击招降四千多人;辛武贤斩首二千级;赵卬斩首、招降共有二千余人;而赵充国又招降了五千余人。汉宣帝下诏撤军,只留下赵充国部在羌人区负责屯田。
以上记载的是公元前61年七月的事,接着史料介绍大司农朱邑去世。

大司农硃邑卒。上以其循吏,闵惜之,诏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是岁,前将军、龙頟侯韩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丁令比三岁钞盗匈奴,杀略数千人。匈奴遣万馀骑往击之,无所得(《资治通鉴》神爵元年冬)。

朱邑去世,汉宣帝因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好官,在可惜的同时下诏,赠送一百斤黄金给他的儿子,作为安葬祭祀费用。
公元前61年这一年,汉宣帝任命前将军、龙侯韩增(?—前56,刘邦时代韩王韩信的玄孙、按道侯韩说的儿子。韩说被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杀了之后,由其长子韩兴嗣爵,后来受到巫蛊事件牵连,也被杀害。韩增年少担任郎官,历任诸曹、侍中、光禄大夫,汉昭帝时官至前将军,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宣帝,增加一千户食邑)接替已故张世安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丁令国(即敕勒国,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高车、狄历、铁勒等。生活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北魏迁到今山西省朔州市一带。公元531年,北魏镇南大将军斛律金【488—567】因敕勒人长期以来受到鲜卑化,用鲜卑语演唱: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而闻名于世)连续三年出兵劫掠匈奴,杀掉、掳掠数千人。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派一万多名骑兵前去攻打丁令军,但没有收获。
汉宣帝的神爵二年(前60)二月,凤凰飞集长安,并降下甘露。

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资治通鉴》神爵二年二月)。
夏,五月,赵充国奏言:“羌本可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饥饿者五六千人,定计遗脱与煎巩、黄羝俱亡者不过四千人。羌靡忘等自诡必得,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
所善浩星赐迎说充国曰:“众人皆以破羌、强弩出击,多斩首、生降,虏以破坏。然有识者以为虏势穷困,兵虽不出,必自服矣。将军即见,宜归功于二将军出击,非愚臣所及。如此,将军计未失也。”充国曰:“吾年老矣,爵位已极,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馀命壹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卒以其意对。上然其计,罢遣辛武贤归酒泉太守官,充国复为后将军(《资治通鉴》神爵二年五月)。
秋,羌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及诸豪弟泽、阳雕、良儿、靡忘皆帅煎巩、黄羝之属四千馀人降。汉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馀皆为侯、为君。初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诏举可护羌校尉者。时充国病,四府举辛武贤小弟汤。充国遽起,奏:“汤使酒,不可典蛮夷。不如汤兄临众。”时汤已拜受节,有诏更用临众。后临众病免,五府复举汤。汤数醉句羌人,羌人反畔,卒如充国之言。辛武贤深恨充国,上书告中郎将卬泄省中语,下吏,自杀(《资治通鉴》神爵二年秋)。

公元前60二月,宣帝因凤凰飞到长安,并降下了甘露。让我们想起公元前65年,宋畴只因说:“凤凰飞集彭城,没有飞到长安,不足以赞美”而受到指控。所以宣帝为了让天下人庆贺凤凰飞到长安的吉兆而大赦。
同年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族部落本来有五万人,前后被斩首共七千六百人,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在黄河、湟水中淹死以及饿死的有五六千人,计算后剩下跟随其首领煎巩、黄羝一起逃亡的不过四千人。现已归顺的羌人首领靡忘等人保证可以擒获煎巩、黄羝等人,所以我请求撤销屯田部队。”宣帝批准。
赵充国率部返回时,他的好友浩星赐前往迎接,并且嘱咐说:“大家都认为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出击功劳最多,所以才使羌人失败逃亡。然而,有见识的人认为羌人已到穷途末路,即使不发兵出击,也会很快自行投降。将军见到皇上时,应该将功劳归于辛武贤、许延寿,你自己不要与他们相比。这样做对你并没有损失。”赵充国觉得浩星赐还不了解自己,客观地说:“我七十多岁了,爵位也到顶了,怎么可能为避免夸耀一时的功劳而起嫌疑,去欺骗皇上呢!军事措施是国家大事,应当让后人了解这次争战所用的方法。我如果不利用自己的余生为皇上明白地分析军事上的利害,一旦去世谁能再对皇上说这些事呢!”最终赵充国还是将自己的看法奏明宣帝。宣帝认同了他的观点,免除辛武贤破羌将军职务,让辛武贤仍然回到酒泉郡当太守。赵充国恢复了后将军的职务。
同年秋天,羌人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同将先零首领犹非、杨玉杀了。羌族各个部首领弟泽、阳雕、良儿、靡忘等人分别率领煎巩、黄羝所属四千多人归顺了汉朝。宣帝封若零、弟泽两人为帅众王,其他人都被封为侯、君。开始设置金城属国,安置归顺的羌人。
宣帝下诏,要大家担保推荐护羌校尉人选。此时赵充国正在生病,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共同保举辛武贤的小弟辛汤。赵充国听说后连忙从病床上起来,上奏说:“辛汤酗酒任性,不能派他负责蛮夷事务,不如派辛汤的哥哥辛临众担任护羌校尉。”此时辛汤已经接受印信和宣帝授予的符节,宣帝下诏,改任辛临众。后来辛临众因病免职,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再次保举辛汤。辛汤多次在酒醉之后虐待羌人,使羌人再度反叛,正如赵充国所料。辛武贤深恨赵充国,上书朝廷,告发赵充国的儿子赵卬泄露了中枢机密,赵卬被捕自杀。
也就是说,赵充国因忠诚遇到了小人。下面又有一位因忠诚正直而自杀的大臣。

司隶校尉魏郡盖宽饶,刚直公清,数干犯上意。时上方用刑法,任中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微,儒术不行,以刑馀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又引《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孙,官以传贤圣。”书奏,上以为宽饶怨谤,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旨意欲求禅,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讼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九月,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资治通鉴》神爵二年八到九月)。

司隶校尉(班固《汉书.表•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司隶校尉,周官,武帝征和四年【前89】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元四年去节。成帝元延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然而,征和巫蛊事件时,我们在《资治通鉴》中没有看到司隶校尉一职出现,这是第一次出现,是后世御史中丞的前身。但东西两汉到晋初,还设有司隶校尉部 ,负责监察京畿各郡,正如《汉书》所言,监察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指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东北】地区官员违法犯罪。公元前8年四月,在何武的提议下,成帝改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三公为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取消御史大夫,以司隶校尉取代。公元前5年四月初二,朱博提议恢复御史大夫,自己由司空改任为御史大夫,司隶校卫又只负责监察三辅、三河、弘农郡了。东汉有时只设司隶校尉,取消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那么司隶校尉就是监察部部长。到晋安帝,司隶校尉就没有延用了。隋朝只设御史大夫,没设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就直接代替了御史中丞,负责监察全国官员。唐朝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同时设置,那么御史大夫只负责监察全国高官,办理要案,御史中丞的职权就是国家监察部长,级别低于御史大夫)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人盖宽饶(前105―前60 )刚直公正,多次冒犯宣帝。此时,宣帝正注重刑法,任命盖宽饶为中书官。盖宽饶上密奏说:“如今圣贤之道逐渐衰微,儒家经术难以推行,把宦官当作周公、召公,把法律当作《诗经》《尚书》。”另外,盖宽饶还引用《易传》说:“五帝将天下视为公有,三王将天下视为私有。视为私有则传给子孙,视为公有则传给贤圣。”奏章呈上,宣帝认为盖宽饶恶意诽谤,将其奏章交中二千石官员处理。这时,执金吾强词夺理地说:“盖宽饶是想让皇上将皇位禅让给他,简直是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同情盖宽饶忠诚忧国,因讨论国事词不达意,所以遭到文官的陷害,于是上书为盖宽饶鸣冤说:“我听说山中有猛兽,人们因此而不敢去摘采野菜;国家有忠臣,奸邪之辈因此而不敢抬头。司隶校尉盖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陛下亲属许、史两家的庇护,下无作为皇家近侍的金、张(指金安上,张世安)两家的支持;而身负监察职责,秉公行事,所以仇人多而朋友少。他上书陈述对国事有益的意见,却被有关官员弹劾,处以死刑。我有幸能跟随在各位大夫之后,身为谏官,不敢不说出自己的看法!”汉宣帝不听。到了九月,盖宽饶被交给狱吏审判。盖宽饶用佩刀自刎于未央宫北门下。人们都为他的死感到惋惜。
我们指导目光投向匈奴。

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将十馀万骑旁塞猎,欲入边为寇。未至,会其民题除渠堂亡降汉言状,汉以为言兵鹿奚鹿卢侯,而遣后将军赵充国将兵四万馀骑,屯缘边九郡备虏。月馀,单于病欧血,因不敢入,还去,即罢兵。乃使题王都犁胡次等入汉请和亲,未报。会单于死。虚闾权渠单于始立,而黜颛渠阏氏。颛渠阏氏即与右贤王屠耆堂私通,右贤王会龙城而去。颛渠阏氏语以单于病甚,且勿远。后数日,单于死,用事贵人郝宿王刑未央使人号诸王,未至,颛渠阏氏与其弟左大将且渠都隆奇谋,立右贤王为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者,乌维单于耳孙也。握衍朐鞮单于立,凶恶,杀刑未央等而任用都隆奇,又尽免虚闾权渠子弟近亲而自以其子弟代之。虚闾权渠单于子稽侯犭册既不得立,亡归妻父乌禅幕。乌禅幕者,本康居、乌孙间小国,数见侵暴,率其众数千人降匈奴,狐鹿姑单于以其弟子日逐王姊妻之,使长其众,居右地。日逐王先贤掸,其父左贤王当为单于,让狐鹿姑单于,狐鹿姑单于许立之。国人以故颇言日逐王当为单于。日逐王素与握衍朐鞮单于有隙,即率其众欲降汉,使人至渠犁,与骑都尉郑吉相闻。吉发渠犁、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吉至河曲,颇有亡者,吉追斩之,遂将诣京师。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上封吉为安远侯。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馀里。匈奴益弱,不敢争西域,僮仆都尉由此罢。都护督察乌孙、康居等三十六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不可者诛伐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握衍朐鞮单于更立其从兄薄胥堂为日逐王(《资治通鉴》神爵二年九月)。

匈奴虚闾权渠单于率领十多万骑兵沿汉朝边塞围猎,企图掳掠汉朝边境。大军到达之前,正好有一个名叫“题除渠堂”的匈奴人前来投降,将此事报告汉军,宣帝封他为“言兵鹿奚鹿卢侯”,并派后将军赵充国率领四万多名骑兵驻军沿边九郡,防备匈奴入侵。一个多月后,虚闾权渠单于因生病吐血撤军。随后,他派“题王都犁胡次”等人到长安请求和亲,还没有得到答复,虚闾权渠单于去世。虚闾权渠单于即位时,贬黜了颛渠阏氏,原因是:颛渠阏氏与右贤王屠耆堂通奸。右贤王参加龙城大会之后离去,颛渠阏氏告诉右贤王单于病重,暂时不要远离。几天后单于去世,掌权的贵族郝宿王(名叫刑未央)派人召各位王爷前来,这些王爷还没有到达,颛渠阏氏与弟弟且渠都隆奇(时任左大将)商量,立了右贤王,称为握衍朐鞮单于(?—前58年十一月)。握衍朐鞮单于是乌维单于(伊稚斜单于的儿子,公元前105年去世)的曾孙。
握衍朐鞮单于即位后,凶恶残暴,杀了刑未央等人,重用且渠都隆奇,又将虚闾权渠单于的近亲子弟全部罢免,用自己的子弟代替。虚闾权渠单于的儿子稽侯没有当上单于,逃到岳父乌禅幕那里。乌禅幕本来是西域康居、乌孙两国之间的一个小国的国王,因多次受到匈奴入侵,就率领几千人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前85,且鞮侯单于的儿子。公元前96年父死继位)将自己弟弟的儿子日逐王的姐姐嫁给乌禅幕为妻,让乌禅幕率领原来的部众,迁居到西部地区。日逐王先贤掸的父亲左贤王本来应当继任单于,而让位给狐鹿姑单于,狐鹿姑单于曾许诺将来再传位给左贤王,因此,匈奴人大都说日逐王先贤掸应该在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后继任单于。日逐王平时就与握衍朐鞮单于有矛盾,想率部归顺汉朝。他派人前往西域渠犁国,与汉朝骑都尉郑吉取得联系。郑吉调动渠犁、龟兹等国五万人,前去迎接日逐王率领的一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跟随郑吉来到河曲(指黄河在今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弯曲地区)。途中有很多人逃走,郑吉派人追击杀了,随后带领日逐王等人来到首都长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这时,论功劳郑吉攻下了车师国,招降了日逐王,威震西域。于是,宣帝让他兼管车师国以西的西域北路,所管辖机构称为“都护”。汉朝设置都护官职是从郑吉开始。汉宣帝封郑吉为安远侯。郑吉于是在西域中部设立都护府办公机构,修筑乌垒城(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乌垒城离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有二千七百余里。如此一来,匈奴更加衰弱,不敢与汉朝争夺西域,从此匈奴人取消了管辖西域的僮仆都尉。汉朝西域都护负责督察乌孙、康居等三十六国,如果发生事变,就会上奏朝廷,如果能安抚就安抚,不能安抚就讨伐,从而使汉朝的号令得以颁布于整个西域。
由于日逐王先贤掸归顺了汉朝,握衍朐鞮单于改任先贤掸的堂兄薄胥堂为日逐王。
我们把目光投向乌孙国。

乌孙昆弥翁归靡因长罗侯常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诏下公卿议,大鸿胪萧望之以为:“乌孙绝域,变故难保,不可许。”上美乌孙新立大功,又重绝故业,乃以乌孙主解忧弟相夫为公主,盛为资送而遣之,使常惠送之至敦煌。未出塞,闻翁归靡死,乌孙贵人共从本约立岑娶子泥靡为昆弥,号狂王。常惠上书:“愿留少主敦煌。”惠驰至乌孙,责让不立元贵靡为昆弥,还迎少主。事下公卿,望之复以为“乌孙持两端,难约结。今少主以元贵靡不立而还,信无负于夷狄,中国之福也。少主不止,繇役将兴。”天子从之,征还少主(《资治通鉴》神爵二年九月)。

乌孙昆弥王翁归靡,他通过汉朝大臣常惠(宣帝封他为长罗侯)上书说:“愿意立汉朝外孙元贵靡(?-前51,是乌孙昆弥翁归靡和楚公主刘解忧的儿子)为继承人,希望能让他再娶汉公主为王后,结成两代婚姻,与匈奴断绝关系。”宣帝下诏,让公卿大臣商量此事。大鸿胪萧望之认为:“乌孙离我国遥远,难保不发生变故,不能答应。”宣帝认为乌孙王在平定匈奴的战争中新立大功,又毅然断绝了与匈奴的关系,封乌孙公主刘解忧的妹妹刘相夫为公主,给了丰厚的嫁妆,命她嫁到乌孙,派常惠护送刘相夫到敦煌。还没有出边塞,听说翁归靡去世,乌孙贵族按照原来的约定,立刘解忧与岑的儿子泥靡为王,称为“狂王”。于是常惠上书说:“希望将少公主暂时留在敦煌。”常惠赶到乌孙,责问为何不立元贵靡为王,并且说如果不立元贵靡,就将少公主刘相夫接回长安。宣帝命公卿大臣商量此事,萧望之再次反对说:“乌孙人鼠守两端,难以约束。如今少公主因元贵靡没有被立,让少公主返回,这不是我朝对不起夷狄,而是国家之福。少公主如果不回,又将兴起徭役(意思是引起战争,要征调民众义务支援前线)。”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意见,召回了刘相夫。
综上所述,汉宣帝尽管采纳了赵充国的战略决策,取得了征讨羌族的全面胜利,但他对赵卬、盖宽饶的事处理不公。他让郑吉担任都护,掌控了整个西域三十六国,使匈奴无力入侵,也算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4 16:44:39 +0800 CST  

十二

逐渐昏庸

随着太子刘奭进入十七岁,三十四岁的汉宣帝为刘奭举办了成人加冠礼。

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皇太子冠(《资治通鉴》五凤元年正月)。
秋,匈奴屠耆单于使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二万骑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是时西方呼揭王来与唯犁当户谋,共谗右贤王。言欲自立为单于。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后知其冤,复杀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闻之,即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亦自立为乌藉单于。凡五单于。屠耆单于自将兵东击车犁单于,使都隆奇击乌藉。乌藉、车犁皆败,西北走,与呼揭单于兵合为四万人。乌藉、呼揭皆去单于号,共并力尊辅车犁单于。屠耆单于闻之,使左大将、都尉将四万骑分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自将四万骑西击车犁单于。车犁单于败,西北走。屠耆单于即引兵西南留闟敦地(《资治通鉴》五凤元年七月)。
匈奴呼韩邪单于遣其弟右谷蠡王等西袭屠耆单于屯兵,杀略万馀人。屠耆单于闻之,即自将六万骑击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兵败,自杀。都隆奇乃与屠耆少子右谷蠡王姑瞀楼头亡归汉。车犁单于东降呼韩邪单于。
冬,十一月,呼韩邪单于左大将乌厉屈与父呼遬累乌厉温敦皆见匈奴乱,率其众数万人降汉;封乌厉屈为新城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是时李陵子复立乌藉都尉为单于,呼韩邪单于捕斩之;遂复都单于庭,然众裁数万人。屠耆单于从弟休旬王自立为闰振单于,在西边;呼韩邪单于兄左贤王呼屠吾斯亦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在东边(《资治通鉴》五凤元年八到十一月)。

汉宣帝的五凤元年(前57)正月,刘询像曾祖父汉武帝一样追求长生,他前往秦朝在咸阳修建的甘泉离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城北的甘泉山南麓),祭祀了泰一神。然后为皇太子刘奭举行加冠成人典礼。
同年七月,匈奴屠耆单于派先贤掸的哥哥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率二万骑兵驻扎在东部地区,防备呼韩邪单于入侵。这时,匈奴西部呼揭王前来与唯犁部落当户(匈奴人的酋长)合谋,一起陷害说右贤王想自立为单于。屠耆单于杀了右贤王父子,后来才知右贤王冤枉,就将唯犁当户杀了。呼揭王因害怕而叛逃,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听说后,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也自立为乌藉单于。如此一来,匈奴一共有了五位单于。屠耆单于率部向东进攻车犁单于,派都隆奇带兵进攻乌藉单于。乌藉、车犁两位单于战败,向西北退走,与呼揭单于联合,共有四万人。乌藉、呼揭都去掉单于称号,共同辅佐车犁单于。屠耆单于听说后,派左大将、都尉两人,率领四万骑兵分别到东部驻军,防止呼韩邪单于入侵,自己率领四万骑兵向西进攻车犁单于。车犁单于兵败,向西北撤退。屠耆单于连忙率部转向西南,退到闟敦(位于今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地区定居。
到了汉宣帝的五凤二年(前56)八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派弟弟右谷蠡王等人向西进攻屠耆单于,斩杀、掳掠共一万多人。屠耆单于听说后,立即率领六万骑兵袭击呼韩邪单于。结果屠耆单于兵败自杀。都隆奇与屠耆单于的小儿子姑瞀楼头(时任右谷蠡王)逃到汉军营地投降。车犁单于向东归降呼韩邪单于。十一月,呼韩邪单于的左大将乌厉屈与父亲呼遬累乌厉温敦看到匈奴内乱不止,率领数万人归顺了汉朝。汉宣帝封乌厉屈为新城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这时,李陵的儿子又拥立乌藉都尉为单于,被呼韩邪单于杀了。随后,呼韩邪单于重新定都龙城,但只有几万人。屠耆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在匈奴西部边疆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左贤王呼屠吾斯也在东部边疆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前36,名呼屠吾斯,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匈奴东部第一任单于,曾打败大宛、乌孙等国,强迫四方各族进贡,一度威震西域短暂复兴,最后被汉朝远征军消灭)。
介绍完匈奴分裂,我们回到五凤元年七月。

汉议者多曰:“匈奴为害日久,可因其坏乱,举兵灭之。”诏问御史大夫萧望之,对曰:“《春秋》,晋士逾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前单于慕化乡善,称弟,遣使请求和亲,海内欣然,夷狄莫不闻。未终奉约,不幸为贼臣所杀;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彼必奔走远遁。不以义动兵,恐劳而无功。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如遂蒙恩得复其位,必称臣服从,此德之盛之。”上从其议(《资治通鉴》五凤元年七月)。

公元前57年七月,汉朝讨论匈奴的形势,多数大臣认为:“匈奴人危害我大汉王朝多年,可趁其衰弱内乱的机会,出兵消灭。”汉宣帝下诏,征求御史大夫萧望之的意见,萧望之反对说:“《春秋》记载,晋国征讨齐国时,听说齐侯去世而撤兵。君子重视不乘敌国丧乱去进攻,认为其恩足以使孝子心服,其义足以使诸侯感动。匈奴前任单于仰慕我大汉的礼仪教化,一心向善,自称是我朝的小弟弟,派使臣请求和亲,使天下人感到欣慰,四方夷狄外族无不知晓。不幸的是,还没有缔结盟约,他已被奸臣所杀。目前如果去征伐,是乘人之危而幸灾乐祸,他们肯定要向远方逃遁。我们兴此不义之师,恐怕会劳而无功。应该派使者前去吊丧,并扶助他们于衰弱之中,为其解救灾难,这样四方外夷听说后,都会尊敬我国的仁义。假如能使匈奴人因汉的恩德复位,必定会对我朝称臣,这才是天子的盛德。”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
公元前57年十二月,著名的儒家出身的好官韩延寿被杀。

冬,十有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韩延寿代萧望之为左冯翊。望之闻延寿在东郡时放散官钱千馀万,使御史案之。延寿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馀万。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敢不问,而为延寿所拘持。”上由是不直延寿,各令穷竟所考。望之卒无事实。而望之遣御史案东郡者,得其试骑士日车服侍卫奢僭逾制;又取官铜物,候月食铸刀,效尚方事;及取官钱帛私假徭使吏;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延寿竟坐狡猾不道,弃市。吏民数千人送到渭城,老小扶持车毂,争奏酒炙。延寿不忍距逆,人人为饮,计饮酒石馀。使掾、史分谢送者:“远苦吏民,延寿死无所恨!”百姓莫不流涕(《资治通鉴》五凤元年十二月)。

公元前57年十二月初一,出现日食。
韩延寿代替萧望之担任左冯翊郡长官时,萧望之不知道是出于忌妒还是公正,当他听说韩延寿在东郡太守任上,曾发放一千多万钱,连忙派御史前去调查,韩延寿听说后,也派人调查萧望之在左冯翊任上发放属于廪牺令(管理供宗庙祭祀的谷物、牲畜等物资)的一百多万钱。萧望之上奏说:“我的职责是总领天下监察事务,听到有人检举,就不敢不过问,却受到韩延寿的要挟。”宣帝因此认为韩延寿不对,下令调查到底。结果指控萧望之动用官钱一事并没有根据,而萧望之派到东郡的御史却查出韩延寿在考试骑兵的那一天,招待奢侈,超过了规定;还动用官铜仿照尚方铸造御用刀剑的方法,到月食发生的那天铸造;除此之外,韩延寿动用官钱,私自雇用管理徭役的官员;并加装自己车辆的防箭设施,花费在三百万钱以上。韩延寿竟因此被指控犯有“狡猾不道”的罪,斩首示众。在行刑时,数千官员和百姓送他到渭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人们扶老携幼,抱住韩延寿的囚车车轮不放,争相进奉酒肉。韩延寿不忍拒绝,全部喝下,共计喝了一百二十多斤(其实多数是从嘴边流在地下),韩延寿让原来的部下分别向前来送他的百姓致谢说:“辛苦各位远程相送,我死而无恨!”送行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
这就是汉宣帝的兼用霸道治国的恶果。至于韩延寿是否有以上的“罪”,我们先不说,仅凭他治理颖川、冯翊的功劳以及百姓对他的爱戴,就能看出韩延寿的功大于过。而萧望之只是一个投机的政客,他在西汉王朝覆灭的历史轨迹中,没有扮演过中流砥柱的角色。
汉宣帝的五凤二年(前56)正月,刘询前往甘泉祭祀泰一神以后,发生了如下的故事:

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
车骑将军韩增薨(《资治通鉴》五凤二年正月)。
五月,将军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大将军。
丞相丙吉年老,上重之。萧望之意常轻吉,上由是不悦。丞相司直奏望之遇丞相礼节倨慢,又使吏买卖,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请逮捕系治(《资治通鉴》五凤二年五月)。
秋,八月,壬午,诏左迁望之为太子太傅;以太子太傅黄霸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五凤二年八月)。

公元前56年正月,汉宣帝前往甘泉郊祭泰一神之后。车骑将军韩增去世。同年五月,宣帝任命许延寿为大司马兼车骑大将军。
丞相丙吉年事已高,汉宣帝很尊重他。然而萧望之却经常轻视丙吉,这让宣帝不高兴。丞相司直上奏弹劾萧望之,说他对丞相傲慢无礼,还曾派属下给萧家做买卖,被派者私下贴钱共十万三千,请求宣帝逮捕萧望之。八月初二,宣帝下诏,将萧望之贬为太子太傅,改任太子太傅黄霸为御史大夫。
这就是小人萧望之,难道宣帝不反思韩延寿的功过吗?到了十一月,宣帝又听信谗言,贬了一位清廉官员。

光禄勋平通侯杨恽,廉洁无私;然伐其行能,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人有上书告长乐罪,长乐疑恽教人告之,亦上书告恽罪曰:“恽上书讼韩延寿,郎中丘常谓恽曰:‘闻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易,胫胫者未必全也!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又语长乐曰:‘正月以来,天阴不雨,此《春秋》所记,夏侯君所言。’”事下廷尉。廷尉定国奏恽怨望,为訞恶言,大逆不道。上不忍加诛,有诏皆免恽、长乐为庶人(《资治通鉴》五凤二年十一月)。

杨恽(时任光禄勋,封平通侯)是一位廉洁无私的人,其弱点是爱夸自己的才干,为人尖刻,好揭他人隐私,所以在朝中结怨很多。杨恽与太仆戴长乐不合,有人上书控告戴长乐的罪行,戴长乐怀疑是杨恽指使,也上书控告杨恽说:“杨恽上书为韩延寿辩护,郎中丘常对杨恽说:‘听说你为韩延寿辩解,能救他一命吗?’杨恽说:‘谈何容易!正直的人未必能保全!我也不能自保,正如人们所说,老鼠钻不进洞,是因为洞内储存的东西太多。’他还曾对我说:‘正月以来,天气久阴不雨,这类事《春秋》上有过记载,夏侯胜也说到过。意味着将有臣子犯上作乱。’”此事交给廷尉处理。最高法院院长(廷尉)于定国上奏,弹劾杨恽心怀怨望,恶言诽谤,大逆不道。宣帝不忍心杀人,下诏将杨恽、戴长乐全都贬为平民。
五凤三年(前55)正月二十六日,博阳侯丙吉去世。

春,正月,癸卯,博阳定侯丙吉薨。
班固赞曰:古之制名,必由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虖哉(《资治通鉴》五凤三年正月)!
二月,壬辰,黄霸为丞相。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功名损于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长史、守丞对时,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知鹖雀者,问之,皆阳不知。丞相图议上奏曰:‘臣问上计长史、守丞以兴化条,皇天报下神爵。’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史、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知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史、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皆以法令检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天子嘉纳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霸甚惭(《资治通鉴》五凤三年二月)。
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民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三月,上幸河东,祠后土。减天下口钱;赦殊死以下。六月,辛酉,以西河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处匈奴降者。广陵厉王胥使巫李女须祝诅上,求为天子。事觉,药杀巫及宫人二十馀人以绝口。公卿请诛胥(《资治通鉴》五凤三年二到六月)。

对于丙吉去世,《汉书》的编撰者班固发表评论说:古代确定一件事物的名称,必定从与此相类似的事物中得来,远的取之于其他事物,近的取之于自身。所以在儒家经典中,将君王比喻为头颅,臣子比喻为大腿和手臂,表明君臣一体、相辅相成。因此君臣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古今的通常之理,自然之势。近观汉朝丞相,高祖开创基业,萧何、曹参政绩第一;宣帝中兴汉朝,丙吉、魏相最有声望。当时各级官员的降黜、升迁都有相应的标准,各类机构健全,公卿大臣大都称职,礼让之风在兴起。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们的政绩、名誉不是偶然取得的。
公元前55年二月,黄霸被任命为丞相。黄霸的才能主要深得民心,当了丞相以后,声誉比当郡守有所下降。这时,京兆尹张敞家的喜鹊飞向丞相府,黄霸以为是神雀,与大家商量,准备上奏宣帝。张敞上奏说:“我看到丞相要求与中二千石的大臣以及博士等,要向来京汇报工作的各个郡国上到长史、郡丞,询问了解民众兴利除害、推行教化的情况,让他们逐条回答。有报告当地农民谦让田地界线,男女不走一条道,路不拾遗,以及能举荐当地孝顺的子孙、贞节妇女的人数,列为一等,让这些列为一等的人先上殿向陛下汇报;虽然举出、却不知其人数的,列为二等;说不出这方面政绩的,列在末等,列为末等的人要向丞相叩头谢罪。丞相虽然没有明说,但心中却希望他们也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长史、守丞对答时说,我家有一群喜鹊飞到丞相府,落在屋顶上,从丞相以下,看到的有数百人。那些从边远地区来的官员大多知道是喜鹊,但丞相问他们,却都装作不知道。丞相与人商量,准备上奏说:‘我问各个郡国来京汇报工作的长史、守丞的情况,都说礼义教化大兴,所以上天派下神雀以回报陛下的盛德。’后来知道喜鹊是从我家飞来,才停止上奏。各个郡国官员都暗中嘲笑丞相虽然仁厚有智,但有些轻信奇闻怪事。我并不是诋毁丞相,只是怕群臣谁都不敢说明此事,而各个郡国的长史、守丞又担心丞相指责,回去后废弃国家法令,人人执行自己的条令,这样竞相增多,会使原本纯朴的风气变得日益浮躁,导致人人变得虚伪,严重者甚至做出出格的坏事。假如京师长安率先倡导农民互相谦让田地界线,男女不走一条路,路不拾遗等事,实际上对区分廉洁、贪婪、贞节、淫乱的行为并无益处,反而让虚假的政绩列为天下第一,这当然是不对的。即使是封国先以虚假的政绩欺骗朝廷,也不算是小事。我大汉承接了秦朝的各种弊端,加以变通而制定法令,目的在于鼓励善行,禁止奸恶,条理详实周密,已不能再有增加。所以我认为,应该派地位尊贵的大臣明确指示各个郡国的长史、守丞,回去转告各地二千石官员,在保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以及廉洁官员时,务必选出得当的人,处理郡国事务都应以朝廷的法令为依据,不得擅自修改。如有敢于靠弄虚作假来欺世盗名者,必须先杀,用以明确显示朝廷的好恶。”宣帝对张敞的建议极力赞赏,召集各地来京汇报工作的官员,派侍中按照张敞的建议,去发布宣帝的指示。这让黄霸深感惭愧。
另外,乐陵侯史高因以外戚的身分以及对宣帝的旧恩,担任侍中,地位尊贵显赫,黄霸推荐史高担任太尉。宣帝派尚书召见黄霸,不满地说:“太尉一职早已撤销。你的职责是负责教化,让隐情上达,使国家无冤狱,城乡无盗贼。将相一类官员的任免是朕的事。侍中、乐陵侯史高,是朕的亲近大臣,朕对他非常了解,你为何越权保举?”宣帝说完,要尚书令听取黄霸的回答。黄霸摘下帽子谢罪。数日之后,汉宣帝才下令不再追究黄霸。从此以后,黄霸再也不敢提建议。然而,从汉朝建立以来,说到有能力治理百姓的好官,黄霸的政绩仍然位居第一。
公元前55年三月,宣帝视察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到今天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祭祀女娲后土神。下诏减少天下人头税,赦免天下死刑以下的罪犯。
六月十六日,宣帝任命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南)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
与此同时,宣帝设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安置投降的匈奴人。
广陵王刘胥让巫师李女须诅咒宣帝,求神灵保佑他自己当皇帝。此事被人发现,刘胥用毒药将巫师李女须以及二十多名宫女毒死,企图杀人灭口。公卿大臣请求将刘胥处死。到了五凤四年(前54)春,刘胥自杀。
综上所述,宣帝走上了汉武帝求仙的道路,只是没有像汉武帝一样到泰山、大海去求见神仙,但他年年乐此不疲地祭祀太一神。对于韩延寿的死,萧望之的投机,他应该负有责任。至于黄霸,也许是为了迎合宣帝的凤凰吉兆,他将喜鹊飞集丞相府视为吉祥,这是宣帝的主要责任,如果宣帝不崇拜凤凰,如果宣帝是唯物主义者,黄霸至于把喜鹊视为吉兆吗?这些都说明宣帝由明变昏。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5 13:32:16 +0800 CST  
十三

有失公平

公元前54年春,随着汉武帝的第四子刘胥自杀,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汉宣帝毒死了刘贺,难道说刘胥是因为汉宣帝变昏庸,让这位叔祖父有了觊觎皇权的野心吗?我们把目光投向匈奴。

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以边塞亡寇,减戍卒什二。
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言:“岁数丰穰,谷贱,农人少利。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上从其计。寿昌又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上乃下诏赐寿昌爵关内侯(《资治通鉴》五凤四年春)。

公元前54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派弟弟右谷蠡王到长安当人质。宣帝因边塞安宁,将守边的战士减少十分之二。
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西汉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精通数学,修订《九章算术》,又用铜铸造浑天仪观天象,著有《月行帛图》等。《日月帛图》232卷,《月行图》2卷失传)上奏说:“因连续几年丰收,导致谷价低廉,所以农民获利少。按照以往惯例,每年从函谷关以东地区运输粮食四百万斛供应京师,需用六万士兵运粮。应该从三辅、弘农郡、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等地购买粮食供应京师,这样就能节省从函谷关以东运粮的兵力一半以上。”宣帝采纳了耿寿昌的建议。耿寿昌再次上奏说:“命令沿边各郡一律修建粮仓,在粮价低时加价购进,粮价高时减价出售,这就是‘常平仓’。”百姓因此受益。宣帝下诏,封耿寿昌为关内侯。
到了四月,杨恽的故事再次发生。

杨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以财自娱。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有材能,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常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酒后耳热,仰天拊缶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又恽兄子安平侯谭谓恽曰:“侯罪薄,又有功,且复用!”恽曰:“有功何益!县官不足为尽力。”谭曰:“县官实然。盖司隶、韩冯翊皆尽力吏也,俱坐事诛。”会有日食之变,驺马猥佐成上书告“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章下廷尉,按验,得所予会宗书,帝见而恶之。廷尉当恽大逆无道,要斩;妻子徙酒泉郡;谭坐免为庶人,诸在位与恽厚善者,未央卫尉韦玄成及孙会宗等,皆免官。
臣光曰:以孝宣之明,魏相、丙吉为丞相,于定国为廷尉,而赵、盖、韩、杨之死皆不厌众心,惜哉,其为善政之累大矣!《周官》司寇之法,有议贤、议能。若广汉、延寿之治民,可不谓能乎!宽饶、恽之刚直,可不谓贤乎!然则虽有死罪,犹将宥之,况罪不足以死乎!扬子以韩冯翊之愬萧为臣之自失。夫所以使延寿犯上者,望之激之也。上不之察,而延寿独蒙其辜,不亦甚哉!
匈奴闰振单于率其众东击郅支单于。郅支与战,杀之,并其兵;遂进攻呼韩邪。呼韩邪兵败走,郅支都单于庭(《资治通鉴》五凤四年四月)。

杨恽自从公元前56年十一月失去官爵以后,一年多来,他在家中经营产业,以创收财富寻找快乐。杨恽的朋友孙会宗(时任安定郡太守)写信劝他说:“大臣被贬之后,应当闭门在家感到惶恐不安,以示可怜。不应该经营产业,交结宾客沽名钓誉。”杨恽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的儿子,很有才干,年轻时就在朝廷中崭露头角,这次罢官是受到暖昧语言中伤造成的,所以他内心不服,他给孙会宗回信说:“我暗中思量,自己的过错太大,行为对礼法已经有亏,将会长期做一名农夫度过余生,所以带领妻儿从事农桑,想不到因此又受到讥评!人们情绪上所不能禁止的事,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阻止。所以就是最尊贵的君王或最亲的父亲,为他们送终守孝也有结束的时候。我得罪了皇上,前后算起来已有三个年头,当农民劳动辛苦,每年三伏、寒冬煮羊炖羔,用酒一斗自我犒劳,酒后耳热,仰面朝天,敲着瓦盆,放声吟唱,诗中写道:‘南山有地,杂草丛生,种豆百亩,只剩下没用的豆秸,人生及时行乐,什么时候才算富贵呢?’就算是荒淫无度我也不知有错。”除了孙会宗劝杨恽保持臣节之外,他哥哥的儿子杨谭也对叔叔说:“你的罪并不大,又曾经对国家有功,将来还会再被重用。”杨恽泄愤地说:“有功又有什么用?不值得为皇上尽力!”杨谭见叔叔甘愿沉沦,似乎是同情地说:“皇上确实如此。司隶校尉盖宽饶、左冯翊韩延寿都是为国家尽力的好官,都因小事被杀。”正巧四月初一出现日食,一位名叫“成”的养马头目上书控告杨恽说:“杨恽骄傲奢侈,不思悔过。四月初一出现的日食,就是因为杨恽的关系。”宣帝把奏章交给廷尉,经过核查,发现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信,宣帝因此对杨恽深恶痛绝。廷尉判处杨恽大逆不道的罪腰斩;妻、儿流放到酒泉郡;杨谭受到牵连,也被贬为平民。其他几位与杨恽关系好的在职官员,如未央宫卫尉韦玄成和孙会宗等,都被免职。
司马光对这段史料评论说:以汉宣帝的英明,加上魏相、丙吉当丞相,于定国当廷尉,而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的被杀都不能使众人心服,这实在是汉宣帝善政的最大污点!《周官》上关于司寇职责的规定,有“议贤”、“议能”,像赵广汉、韩延寿在治理国家方面,能不说他们有才能吗!而盖宽饶、杨恽刚强正直,能不说他们贤明吗!既然他们贤能,那么即使真有死罪,也应该宽恕,何况他们的罪还不至于死呢!扬雄认为,韩延寿诽谤萧望之是自取其祸。但韩延寿之所以冒犯上司,是因为萧望之的逼迫。汉宣帝不察究竟,使韩延寿独受其罪,不是太过分了吗!
也就是说,司马光与杨雄为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鸣冤。
再说匈奴闰振单于率部向东进攻郅支单于。郅支单于杀了闰振,兼并了闰振单于的军队,于是郅支单于接着进攻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兵败退走,郅支单于建都龙城(位于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市以北)。
到了汉宣帝的甘露元年(前53)正月,宣帝除了到甘泉宫郊祭泰一神外,史料记载了公卿上奏弹劾京兆尹张敞。

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杨恽之诛也,公卿奏京兆尹张敞,恽之党友,不宜处位。上惜敞材,独寝其奏,不下。敞使掾絮舜有所案验,舜私归其家曰:“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昼夜验治,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舜家载尸并编敞教,自言使者。使者奏敞贼杀不辜。上欲令敞得自便,即先下敞前坐杨恽奏,免为庶人。敞诣阙上印绶,便从阙下亡命。数月,京师吏民解驰,枹鼓数起,而翼州部中有大贼,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敞独笑曰:“吾身亡命为民,郡吏当就捕。今使者来,此天子欲用我也。”装随使者,诣在公车上书曰:“臣前幸得备位列卿,待罪京兆,坐杀掾絮舜。舜本臣敞素所厚吏,数蒙恩贷。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便归卧家,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伤薄欲化。臣窃以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敞贼杀无辜,鞠狱故不直,虽伏明法,死无所恨!”天子引见敞,拜为冀州刺史。敞到部,盗贼屏迹(《资治通鉴》甘露元年正月)。

公元前53年正月,杨恽被杀之后,公卿上奏弹劾京兆尹张敞,说他是杨恽的朋党,不应该再担任首都长安市市长。宣帝爱惜张敞的才华,特将奏章压下。就在这时,张敞派絮舜调查某事,絮舜私自回家说:“张敞的京兆尹最多再干五天,我怎么能再为他去调查!”张敞听说后,立即派人将絮舜逮捕下狱,昼夜审讯,最终被定死罪。絮舜临刑前,张敞派市长办公室主任(主簿)拿着自己写给教训絮舜的话:“我这个‘五天的京兆尹’究竟怎么样?冬季已经过去,想多活几天吗?”然后将絮舜斩首示众。正好遇到立春,朝廷派调查冤狱的使者,絮舜的家属抬着絮舜的尸体,将张敞写给絮舜的教训话附在诉状上,向使者控告张敞。使者上奏宣帝,称张敞滥杀无辜。宣帝想将张敞从轻发落,就先将以前弹劾张敞为杨恽朋党的奏章发下,将张敞贬为平民。张敞到宫门前交还印绶,然后逃走。随着张敞的逃走,京城的官员对工作懈怠,百姓对官府不敬,在几个月内,多次出现敲响追捕盗贼的警鼓,并且冀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还出现了大盗。宣帝想到张敞的工作能力,派人前往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张敞的家中召他回京。此时张敞正遭受重案弹劾,家人看到宣帝派来的使者都吓得痛哭,只有张敞笑着对家人解释说:“我是一个逃亡的平民,这样的身份应该由郡中派人来逮捕。如今朝廷派来使臣,这是天子要起用我。”张敞得意地说完,连忙打点行装,跟随使臣前往长安公车府,上书宣帝说:“我以前有幸位列九卿,担任京兆尹,被指控杀了下属絮舜。絮舜本来是我平时待他很好的官员,曾经几次加恩宽恕他的过失。他认为我受到弹劾会被免职,我派他去调查案情,他竟然回家睡觉,说我只能再当五天京兆尹,实在是忘恩负义伤风败俗。我因其态度恶劣,借法令将他杀了。我残杀无辜,判案故意不公,即使伏法,也死而无恨!”宣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冀州刺史。张敞到任后,盗贼不敢出现。
这就是宣帝,他在法外是能施恩的,如果他对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法外施恩,会受到人们更加敬重。可是他竟然将恩施在了一个名目张胆杀官员的张敞身上,让人们看到宣帝为人不公的灵魂。
对于宣帝滥杀,太子心中不平。

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淮阳宪王好法律,聪达有材;王母张婕妤尤幸。上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宪王,数嗟叹宪王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宪王,然用太子起于微细,上少依倚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死,故弗忍也。久之,上拜韦玄成为淮阳中尉,以玄成尝让爵于兄,欲以感谕宪王。由是太子遂安。
匈奴呼韩邪单于之败也,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计,劝令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如此,匈奴乃定。呼韩邪问诸大臣,皆曰:“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长诸国。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虽如是而安,何以复长百蛮!”左伊秩訾曰:“不然,强弱有时。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郅支单于亦遣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资治通鉴》甘露元年正月)。

公元前53年正月,皇太子刘奭因温顺仁厚,喜欢儒家经术,看到父皇任用的官员大多数是精通法令的人,依靠刑法控制臣下,曾在陪同父皇宴饮时,从容地说:“陛下过于依赖刑法,应该重用儒生。”宣帝生气地说:“我大汉自有大汉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与‘霸道’兼用,怎能像周朝那样,单一用所谓‘礼义教化’的儒家王道治国呢!何况俗儒不识时务,喜欢肯定古人古事,否认今人今事,使人分不清何为‘名’,何为‘实’,让人在仁、义、礼、智、信中不知道要遵守的是什么,怎能委以重任!”宣帝说完,觉得刘奭过于仁义,将来治国会失败,叹息说:“败坏我家基业的人将是太子!”
再说淮阳王刘钦(?―前28,宣帝次子)喜欢研究法律,因聪明对法令了解透彻,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少年。他的母亲张婕妤特别受到宣帝的宠爱。因此,宣帝疏远太子,疼爱起了刘钦,曾几次称赞刘钦说:“真是我的好儿子!”有意要立刘钦为太子,但因刘奭是宣帝微贱时出生,靠刘奭的母亲许皇后娘家照顾,加上即位后许皇后又被霍显暗害,所以不忍心废除刘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宣帝任命韦玄成为淮阳国警卫团团长(中尉),原因是:韦玄成曾让爵位给哥哥,宣帝想以此感动、教育刘钦。这样太子的地位才稳定下来。
匈奴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以后,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单于出谋,劝他向汉朝称臣,请求汉朝帮助他平定内乱。呼韩邪单于征求大臣的意见,大家都反对说:“不行。我们匈奴的风俗,历来崇尚力量,耻于服侍别人,靠马上征战建立国家,所以威名才传遍蛮夷各国。战死沙场,是壮士的本分。如今我们内部兄弟争权,不是哥哥得到,就是弟弟得到,即使是战死,仍有威名,子孙永远统辖蛮夷各国。汉朝虽然强大,仍然吞并不了我们,我们为何败坏先祖的制度,向汉朝称臣呢?使历代先王蒙受羞辱,这样会被各国耻笑。即使能因此而得到安定,又怎么能再统辖蛮夷各国!”面对大家的反对,左伊秩訾王反驳说:“不对,强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如今汉朝正盛,乌孙等国都已经向汉朝称臣。我国自从且鞮侯单于(?—前96)以来,势力日益削减,尽管刚强不屈到了今天,但是却没有一天得到安宁。如今只要向汉朝称臣,就能安定生存;如果不肯屈服,必然陷入危亡的处境。还有什么计策比这更好呢?”各位大臣不断对左伊秩訾王提出质问,最后呼韩邪单于接受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率部南下,向汉朝边境靠近,派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长安当人质。郅支单于也派儿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到长安当人质。
综上所述,宣帝法外施恩有失公平,他在杨恽与张敞的问题上判若两人,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5 17:16:25 +0800 CST  
十四

西和北顺

公元前53年二月二十一日,宣帝第一任皇后的叔叔许延寿去世。

二月,丁巳,乐成敬侯许延寿薨。
夏,四月,黄龙见新丰。
丙申,太上皇庙火;甲辰,孝文庙火;上素服五日。
乌孙狂王复尚楚主解忧,生一男鸱靡,不与主和,又暴恶失众。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至乌孙。公主言:“狂王为乌孙所患苦,易诛也。”遂谋置酒,使士拔剑击之。剑旁下,狂王伤,上马驰去。其子细沈瘦会兵围和意、昌及公主于赤谷城。数月,都护郑吉发诸国兵救之,乃解去。汉遣中郎将张遵持医药治狂王,赐金帛。因收和意、昌系琐,从尉犁槛车至长安,斩之。
初,肥王翁归靡胡妇子乌就屠,狂王伤时,惊,与诸翎侯俱去,居北山中,扬言母家匈奴兵来,故众归之。后遂袭杀狂王,自立为昆弥。是岁,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通渠积谷,欲以讨之。
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以自处!”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破羌将军不出塞,还。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翎侯民众,汉复遣长罗侯将三校屯赤谷,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大昆弥户六万馀,小昆弥户四万馀。然众心皆附小昆弥(《资治通鉴》甘露元年二月)。

许延寿去世一个多月后,新丰县(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发现黄龙(黄甲鳄鱼。可能可能怀疑当年陕西省是否有鳄鱼,从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石峁遗址发现鳄鱼骨板就能证明)。
公元前53年四月初一,太上皇刘进的祭庙失火;四月初九,汉文帝祭庙失火。为此,宣帝穿了五天孝服。
乌孙狂王泥靡又娶母亲刘解忧为妻(公元前72年五月,史料介绍说,嫁到乌孙的汉朝公主刘细君去世,汉朝又封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再次嫁给乌孙王军须靡。军须靡与匈奴族妻子所生的儿子泥靡的年纪还小,乌孙王临死前,将国家政权交给叔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嘱咐说:“等泥靡长大后,你要把政权还给泥靡。”翁归靡号称肥王,又娶叔婶刘解忧为妻,并生下三儿二女。长子名叫元贵靡,次子名叫万年,三子名叫大乐。泥靡这次娶刘解忧,也算娶堂嫂),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鸱靡。狂王与刘解忧公主关系不和,加上暴戾凶恶不得人心,导致众叛亲离。汉朝派魏和意(时任卫司马,由卫尉领导,秩比千石)、任昌(封卫侯)为副使来到乌孙。刘解忧介绍情况说:“狂王给乌孙带来灾难,杀他很容易。”于是设宴,派武士刺杀狂王。但剑锋刺偏,狂王只是受伤骑马逃走。狂王的儿子细沈瘦带兵将魏和意、任昌以及公主等人包围在赤谷城(乌孙国首都。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伊什提克城)。过了几个月,汉朝都护郑吉征调西域各国军队前来救援,细沈瘦才撤围逃走。汉朝派中郎将张遵带着医药给狂王医治,并赏赐黄金丝帛;用枷锁将魏和意、任昌铐上,从尉犁城装上囚车押回长安杀了。
当初,乌孙肥王翁归靡与匈奴妻子生的儿子乌就屠,在狂王受伤时惊恐不安,与乌孙各位翎侯一齐逃走,藏在北方的山中,扬言他母亲的娘家匈奴会派兵前来,所以乌孙百姓纷纷归附了他。后来乌就屠杀了狂王,自立为王。这一年,汉朝派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人来到敦煌,疏通河道,储存军粮,准备征讨乌就屠。
当初,刘解忧的侍女冯嫽能帮助刘解忧起草文书,冯嫽了解汉朝与西域各国事务,所以冯嫽曾携带皇帝授予的符节为公主出使各地,因此西域各国对她尊敬,称她为冯夫人。冯嫽是乌孙右大将的妻子。右大将与乌就屠是密友,所以郑吉派冯嫽劝乌就屠说:“汉军即将出击,乌孙必将被汉军所灭,你不如归顺。”乌就屠惶恐不安地说:“希望汉朝封我为小王,使我得以安身。”宣帝征召冯嫽到长安,亲自了解乌孙的情况,然后派冯嫽乘坐锦车,携带宣帝授予的符节作为正使,以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使,护送冯嫽回乌孙,传达宣帝的诏令,命乌就屠到赤谷城去见长罗侯常惠,立刘解忧与大禄所生的长子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授予印信绶带。
这时,破羌将军辛武贤还没有出塞,立即撤回。后来乌就屠不肯将翎侯的部众全部归还,宣帝又派常惠率领三位军校的部队驻扎在赤谷城,为元贵靡、乌就屠划分人口和地界,大昆弥元贵靡管辖六万多户,小昆弥乌就屠管辖四万多户。然而,乌孙民众全都心向小昆弥。
汉宣帝的甘露二年(前52)正月,刘询立第三子刘嚣(宣帝共五子,他们是刘奭、刘钦、刘嚣、刘宇、刘竟)为定陶王(国都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春,正月,立皇子嚣为定陶王。
诏赦天下,减民算三十。
珠厓郡反。夏,四月,遣护军都尉张禄将兵击之。
杜延年以老病免。五月,己丑,廷尉于定国为御史大夫。
秋,九月,立皇子宇为东平王。
冬,十二月,上行幸萯阳宫、属玉观。
是岁,营平壮武侯赵充国薨。先是,充国以老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资治通鉴》甘露二年一到十二月)。
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原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有司议其仪。丞相、御史曰:“圣王之制,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匈奴单于朝贺,其礼仪宜如诸侯王,位次在下。”太子太傅萧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外夷稽首称籓,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书》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万世之长策也。”天子采之,下诏曰:“匈奴单于称北潘,朝正朔。朕之不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
诏遣车骑都尉韩昌迎单于,发所过七郡二千骑为陈道上(《资治通鉴》甘露二年十二月)。

宣帝立刘嚣为定陶王以后,下诏大赦天下,减少百姓的人头税三十钱。
在南方,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的官民造反。到了四月,宣帝派护军都尉张禄率部去镇压。
御史大夫杜延年因年老多病,被免除职务。五月初一,最高法院院长(廷尉)于定国被改任为监察部部长(御史大夫)。
公元前52年七月,宣帝立四子刘宇为东平王(国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西北)。
公元前52年十二月,宣帝巡游萯阳宫(秦朝修建的离宫之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属玉观。
公元前52年这一年,营平侯赵充国去世。在此之前,赵充国因年老请求退休。宣帝送给他高级安车,并赠送安车上配套的四匹马,另外还奖赏了黄金,然后免除了他的职务,让他回家休养。每当朝廷有四方外夷的战略大事,赵充国仍然作为顾问参加决策。
在匈奴,呼韩邪单于抵达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边塞,表示愿意献出本国珍宝,于甘露三年正月到长安朝见汉宣帝。汉宣帝下诏,要主管官员商量朝见仪式。丞相黄霸、御史大夫于定国都说:“按照古代圣王制度,先京师而后诸侯,先诸侯而后夷狄。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贺,其礼仪应与诸侯王相同,位次排在诸侯王之后。”太子太傅萧望之反对说:“单于没有按照汉朝的正朔(这里指匈奴没有按照汉朝的历法年号,与中国还不是一统),本来就不是我大汉王朝的臣子,应该称为同等的国家,不应该用臣子的礼仪对待他,让呼韩邪单于在朝见陛下时,其位次在诸侯王之上。外夷向我国低头,自愿居于藩属地位;我国谦让,不以臣子的礼对待他,为的是笼络,显示我国的谦虚大度。《尚书》中说:‘戎狄外族很难驯服’,说明外夷的归附反复无常。如果将来呼韩邪单于的子孙突然像飞鸟远翔,像老鼠潜伏,不再前来进贡,也不能算是我国背叛的臣子,这才是万代的长远策略。”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下诏说:“单于自称我国北方藩属,将于明年正月初一前来朝见。朕的恩德不够,不能受此隆重大礼。应以国宾之礼相待,使单于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拜谒时只称臣,不称名。”
宣帝下诏,派车骑都尉韩昌前去迎接呼韩邪,征调沿途七郡二千名骑兵在道路两边迎接。
汉宣帝的甘露三年(前51)正月,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赞谒称籓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盭绶,玉具剑、佩刀,弓一张,矢四发,棨戟十,安车一乘,鞍勒一具,马十五匹,黄金二十斤,钱二十万,衣被七十七袭,锦绣、绮縠、杂帛八千匹,絮六千斤。礼毕,使使者道单于先行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其左右当户群臣皆得列观,及诸蛮夷君长、王、侯数万,咸迎于渭桥下,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单于就邸长安。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观以珍宝。二月,遣单于归国。单于自请“愿留居幕南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汉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将骑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诏忠等留卫单于,助诛不服,又转边谷米糒,前后三万四千斛,给赡其食。先是,自乌孙以西至安息诸国近匈奴者,皆畏匈奴而轻汉,及呼韩邪单于朝汉后,咸尊汉矣(《资治通鉴》甘露三年一到二月)。

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宣帝,他在拜见宣帝时,自称藩臣而不称名字。宣帝赠送了冠带、官服、黄金、印玺、绿色绶带,玉石装饰的宝剑、佩刀、一张弓、四十八支箭,十支有套的长戟,安车一辆,鞍辔一套,十五匹马,二十斤黄金,二十万钱,衣衫被褥七十一套,锦锈、绸缎、各种细绢八千匹,丝绵纺织原料六千斤。朝会典礼结束后,宣帝派人带着呼韩邪先到长平阪(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地)饭店下榻,宣帝也从甘泉离宫(宣帝正月去甘泉宫祭祀泰一神,笔者省去了前面的原文。这一段故事是倒叙)到池阳离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62公里处三原县嵯峨乡天齐原上)下榻。宣帝登上长平阪,下诏命单于不必参拜,允许单于的随从官员列队参加欢迎仪式。这次会见,宣帝让蛮夷各国的国君、各地的诸侯王、列侯等数万人参加,这些人员全部到渭桥两边夹道迎接。汉宣帝登上渭桥,众人齐呼万岁。随后呼韩邪单于移步长安国宾馆下榻。宣帝在建章宫设宴款待单于,请他参观汉朝国库的珍宝。
公元前51年二月,宣帝送单于回国。单于请求说:“希望迁居到大沙漠以南的光禄军事要塞(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与乌拉山分界的山峡之中,山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样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好退到汉朝受降城自保。”宣帝派长乐宫警卫团团长(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骑兵,同时还征调边疆各郡数以千计的士兵、马匹,送单于出朔方郡鸡鹿塞(位于今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西北)。并且下诏命董忠等人留下保卫单于,帮助单于征讨不服其统治的匈奴人。为了战争需要,还为呼韩邪单于转运边疆的谷米、干粮,前后共三万四千斛。在此之前,从乌孙国以西一直到安息国(位于今伊朗国东北部),与匈奴接近的西域各国都畏惧匈奴,轻视汉朝;自从呼韩邪单于朝见宣帝之后,这些国家全部听从汉朝的号令了。
随着呼韩邪单于的归顺,汉宣帝觉得功成名就,他将十一位功臣在未央宫麒麟阁(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三千米处,当年长安城西南角)绘制肖像,以此激励后人。

上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其次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凡十一人,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资治通鉴》甘露三年二月)。
三月,己巳、建成安侯黄霸薨(《资治通鉴》甘露三年三月)。
五月,甲午,于定国为丞相,封西平侯。太仆沛郡陈万年为御史大夫。
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帝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
乌孙大昆弥元贵靡及鸱靡皆病死。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资治通鉴》甘露三年五月)。
冬,至京师,待之一如公主之制。后二岁卒(《资治通鉴》甘露三年冬)。
元贵靡子星靡代为大昆弥,弱。冯夫人上书:“愿使乌孙,镇抚星靡。”汉遣之。都护韩宣奏乌孙大吏大禄、大监皆可赐以金印紫绶,以尊辅大昆弥。汉许之。其后段会宗为都护,乃招还亡叛,安定之。星靡死,子雌栗靡代立(《资治通鉴》甘露三年冬)。

公元前51年二月,宣帝因四方戎狄臣服,想到辅佐大臣的功劳,派人在麒麟阁上,为他们绘制肖像,肖像下注明官爵、姓名,只有霍光的肖像下面没有名字,只写“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表示宣帝对霍光像父亲一样敬重),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曾担任宗正,霍光曾派他迎接宣帝入宫当皇帝)、梁丘贺(今山东省潍坊诸城市枳沟镇乔庄村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萧望之、苏武十一人,他们都为国立过大功,闻名于当世。他们的功绩可以与古代的方叔(西周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召虎(即召穆公,周朝诸侯国召国君主之一。《史记》记载,共和辅政是周公、召公的功劳,这里的召公就是召穆公召虎)、仲山甫(也称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然家世显赫,但他却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担任周宣王卿士,位居百官之首,封于樊地,成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 媲美。
公元前51年三月初七,建成侯黄霸去世。五月十二日,御史大夫于定国接替黄霸担任丞相,同时于定国被封为西平侯。太仆、沛郡人陈万年(?—前44,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接替于定国担任御史大夫。
宣帝下诏,命儒家学者讲述他们对五经的解释相同与不同之处,由萧望之等人公正上奏,再由宣帝作出裁决。结果,决定以梁丘贺注解的《易经》、夏侯胜、夏侯建注解的《尚书》、梁赤注解的《春秋》作为范本,分别设置博士。
乌孙大昆弥(意思是乌孙大国王)元贵靡(刘解忧与大禄所生的长子)、刘解忧与狂王泥靡生的小儿子鸱靡病死,刘解忧上书宣帝说:“我年纪已老,思念故乡,希望能让我返回,死后能葬在故土上!”宣帝非常同情她,派人将她接回。冬季,刘解忧回到长安,接待她的礼仪与真正的公主一样。两年后去世。
元贵靡的儿子星靡继位,但年纪还小。冯嫽上书宣帝说:“我愿出使乌孙,镇守西域,安抚星靡。”宣帝派她出使乌孙。都护韩宣上奏,说乌孙的大禄、大监等大臣都可赠送黄金印信、紫色绶带,让他们尊贵,辅佐大昆弥星靡。宣帝批准。后来段会宗(前84―前10,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接替郑吉担任西汉第二任都护,帮助乌孙招回叛逃流亡在外的乌孙人,使乌孙安定下来。星靡死后,他的儿子雌栗靡代替了大昆弥。
接着史料介绍了宣帝的另外一件吉事。

皇太子所幸司马良娣病,且死,谓太子曰:“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太子以为然。及死,太子悲恚发病,忽忽不乐。帝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娱侍太子者,得元城王政君,送太子宫。政君,故绣衣御史贺之孙女也,见于丙殿。壹幸,有身。是岁,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缊皇孙。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大孙,常置左右(《资治通鉴》甘露三年冬)。

皇太子刘奭所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重,临死前对太子嘱咐说;“我死并不是因为寿命已尽,而是被其他妃妾轮番诅咒。”太子认同了她的说法。等到司马良娣去世,太子因悲伤与怨恨生病,其症状是闷闷不乐。宣帝为了给太子治忧郁症,命王邛成皇后(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在后宫妃嫔的娘家女子中,挑选既可以照顾太子又能使他开心的女子,最后选上了元城县人(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王政君(前71-公元13,阳平侯王禁的次女,母亲李氏。后来成为了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从皇后、皇太后到太皇太后执政61年【前49-公元13年在位】),送入太子宫。王政君是前绣衣御史王贺的孙女。太子在丙殿初次见到王政君,一经宠爱,怀上了刘骜。这一年,王政君在甲馆画堂生下刘骜。因是嫡皇孙,汉宣帝非常疼爱,为长孙取名叫刘骜,字大孙,常常将他带在身边。
从以上史料来看,宣帝西部征服了乌孙,北部匈奴归顺,还添了长孙,可以说是喜事不断,然而,往往乐极生悲,进入四十岁的他,却死于非命。
楼主 许雨浓A  发布于 2020-03-16 05:24:13 +0800 CST  

楼主:许雨浓A

字数:804604

发表时间:2018-12-22 03:00: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1 09:16:34 +0800 CST

评论数:1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