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梦》中的茄子——华夏英魂传与中华大历史》——长篇连载

不过,林逋的隐居生活也并非毫无交游。他虽远离官场,但并不是彻底与世隔绝,而是很乐意和与自己才华匹配的友人交往,进行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故而林和靖因为文章书法、诗词作画的才华极高,在他孤山隐居之时,实际上也已经是名满天下,与当时众多名士都有往来,他也经常和这些朋友们一起在西湖诗酒唱和,湖边垂钓,宋朝诸多高官如范仲淹、宋祁、梅尧臣等,都有和林和靖交往的记录。


所以,这时候的林和靖可以说是“大隐隐于世”了,实际上他的访客从来没有断过,有慕名而来的各地文人。也有奉真宗皇帝旨令前来慰问的地方官员。鉴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隐士受推荐入仕的传统,甚至在科举制度成熟以前,先做隐士、出名以后被推荐做官,是士子从政的主要路线之一,以至于唐朝时,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都被渴望做官的所谓隐士们挤满了。而现在的林和靖,已经做了隐士,并且也出了名,这三步路只差最后一步了。那么这时候的林和靖,是否也动了做官的心思呢,应该是有的。毕竟,儒家归隐的标准,所谓有道无道,这也是一个相当主观的说法,而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才是儒家知识分子一直以来追随的主流价值观。林和靖的成长环境和家学渊源都是儒家的,从他对侄子的教诲来看,他自己虽然因为早年改朝换代的震动和对北宋政坛之污浊的不堪而难以低声下气走这条路,实际上也是不反对朋友后辈们读书入仕的。那他自己呢,或许林和靖此时对当宋朝的官,恐怕有没有那么反感了,毕竟在和他来往的官员朋友中,也不乏德才兼备,才华横溢的人。而他们一定也对林和靖进行过多次劝说,让他考虑走那条由隐者到高官的路。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9 08:24:15 +0800 CST  
于是后来还真的出现过这么一次机会,就是宋真宗皇帝在听闻林和靖的才名之后,就派驻守当地的官员去孤山探访,考察林和靖的真实才行。这本来应该是林和靖即将真正走出山野进入朝堂的最后一步了,可惜的是,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个不欢而散的结果。


《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林逋隐居西湖,朝廷命守臣访之。逋投一启,其文则偶俪声律之式也。”守臣看了后,认为林逋:“草泽之士,不友王侯,文须格古。功名之事,俟时致用,则当修辞立诚。今逋两失之矣。”结果,“乃以文学保荐,诏下,赐粟帛而已。


林逋隐居西湖时,朝廷派守臣王济前往拜访,林逋听说朝廷有意令其出山,就投了一个帖子,该帖子上的文章,用的是古代华美的骈文体,甚至还像古诗一样声律对仗都很工整(这是当时绝大部分宋朝文人都做不到的)而讲的内容却是对当下的时事的看法。可王济看了之后,既不为林和靖能做出这当世罕见的格律俪文而感叹,也不为他身在山林却心怀世事的念国之心而赞叹,却评价说”本来作为一个山野之中的隐士呢,就应当疏远王公贵族,写文章效法古人,好好给我们讲讲古代的事情也就罢了;你要是想求功名呢,就要写点有诚意的文章,不要用这么古老,这么艰深的修辞方法,通俗易懂一些好让我们看出你的诚意来。难道你一介布衣,不好好的卑躬屈节,展现自己的诚意,还想让我们这些王公大臣在你面前甘拜下风么?所以,老林啊,你这文章啊,我看呢,简直是两不靠。”王济的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直接了当的把林逋的进阶之路给封死了,王济回去复命时,只讲了林和靖的文学才华,而没有提及他的政治才能,于是宋真宗也只赏赐了林和靖“粟帛”小米和绸子,而没有让他出来做官。


这个事情呢,细想其背后的含义,也是能琢磨出很多门道的。王济对林和靖的态度,首先是不赞成他用古体骈文格律,二是不赞成他谈世事,这两个看不上背后,没有既成的偏见应该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这种偏见大约在王济第一次拜访孤山前就形成了。而王济对林和靖的整体态度明显是负面的,可见当时在杭州士人官僚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一派对林和靖看不惯的舆论风气,而王济也明显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在不欣赏林和靖的人看来,林和靖不过是一个想当官才去做隐士出名的虚伪的官迷,和一个天天显摆一些谁都不懂的东西,以显得自己很高大上的伪君子。他们觉得,林和靖一个不做官的人,行为言却论处处显得自己比官员们要清高,然而一举一动似乎还总是想出名,想求官,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人品很差,让人反感么?又想入世为官,又不肯向我们低头,总是显得很清高的样子,这不是在做梦么?


而这件事情在《红楼梦》里面,也有对应。那就是妙玉在宝玉生日那天写了个帖子恭贺他的生日,宝玉不知道怎么回贴,去找黛玉时遇到了岫烟。妙玉的这个帖子遂被岫烟评价为不伦不类,不合礼数,可见妙玉依然是一个“放诞诡僻”的人。

睛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给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红笺纸,上面写著:“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喜得笑道:“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本有来历!我正因他的一件事为难,要请教别人去,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凑合,求姐姐指教!”说著,便将拜帖取给岫烟看。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理数!


这里,《红楼梦》中以林和靖为原型的妙玉,身为一个尼姑,给宝玉这样的大家公子生日写帖子贺喜,好像也不太合适。当然宝玉的意象里,似乎本来就有国家的象征,所以妙玉给宝玉贺寿这事,也可以对应林和靖上书国家,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为国效忠的志愿。不仅如此,一般人写贺寿的帖子,总是对对方恭称,对自己用谦称,而妙玉虽然大体修辞没错,却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自己取的别号,看起来十分托大。这就像林和靖的时事帖子内容虽然没有大问题,但是却用了宋人很少懂的偶俪声律,让读他高深文章很困难的官员感到受到了侮辱贬低一样。所以,就像妙玉的帖子被蚰烟认为不伦不类,林和靖的文章也被王济认为是作为隐士内容太贴近现实,而作为入仕自荐贴又显得态度不真诚,不谦卑,太以才华自恃,总体看来不伦不类,在那个人人都向权势低头的时代,和主流格格不入,所以不适合做官。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9 13:39:26 +0800 CST  
可见,无论是妙玉还是林和靖,除了数位才学相投的挚友外,在俗世中的名声都是不佳的,正所谓《红楼梦》判词里“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在一个主流人群都趋炎附势,庸众成堆的环境下,一个不赞同主流价值观,却又出了名的极富有才华的人,其他人要么是彻底被他折服,承认他的伟大之处;要么就只能嘲讽他不合世俗的怪癖,以保卫自己既有的价值体系了。而在理学体系形成和科层官僚体系取代世家之后,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推崇平庸从众风气,服从陈腐社会规范的习惯,是断然不会有人慧眼识珠提拔林和靖的,甚至,林和靖后半生遭受了不少来自社会舆论的嘲笑和冷眼。


例如,有个同时代的大诗人许洞就很看不上林和靖,许洞也是一个很自负的名士,他曾经做诗讽喻林和靖道“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病猕猴,豪民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也就是说,你林逋不过是寺庙中一只饥饿的偷斋饭的老鼠,山林间一只咳嗽的病猴;一旦有有钱人来给你送钱送粮,你就像一只肥鹅一样伸长了脖颈等着吃等着拿;而当我们好人老姓们给你面子来拜访下的时候,你又像一只王八一样缩头躲着不肯见我们。据说,许洞这诗一出,因为够味道够毒辣,在余杭地区马上就得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呼。不少人看了以后都拍手称快,觉得这次终于揭露了这个大装逼犯的真面目。

天才卓绝,才华无双的林和靖,最终却选择归隐并获得这种尴尬的社会评价,也和他身处的大时代不无关系。宋朝之前,官吏大半来自世家,隋唐虽然有了科举制度,然而因为世家的数代积累的读书风气和高素质女性持续内部通婚形成的极高家庭教育水准,以及在裙带关系上的优势,通过科举制度进入朝堂的子弟中依然以世家占压倒性多数。自唐末五代开始,此前显赫的世家大族在军阀的屠戮下逐渐消亡,而宋朝取士均出于科举,从此宋朝朝廷就由一个新的阶级——官僚士大夫阶级把持。他们多来自各地小地主子弟里读书较为出众的一批人,然而这种出众怕是远不能和旧世家精英的涉猎广泛或者造诣深刻相比,只能说是更加地应试化庸俗狭隘化;另一方面,兵变上台的宋朝皇帝出于对被篡位的恐惧,不仅限制武将权力,更是通过严密的等级制度和思想控制对文人官僚进行了奴才化培养,也使得官场内部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刻板专制的风气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最后的世家子弟的林和靖自由读书求得的学问大多与科举无关,也就很难获得除少数精英以外的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首肯了,更为倡导理学的思想控制者所不喜,也被科层官僚体制下的官员忌惮又看不起;他身为知识分子而坚持的崇尚完美求真求善的道德情怀,在他们看来更是不切实际,与世道难合而显得突兀尴尬;身处这样尴尬的社会环境里,林和靖无论是进取还是退后,似乎都显得不是那么自然合群,而他最终按照白莲宗的教义采取了彻底的弃绝世俗功利的态度,可能也是在这种狭隘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了。



当然,历史总会大浪淘沙,让无数小人们声名俱灭,也淡化了诗人的一点人性中的矛盾和弱点,而让真正的美好历久弥新,至今我们记得的,依然是林和靖留下的不朽之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那些或大或小的委琐不堪,无不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气质美入兰,才华堪比仙的妙玉林和靖,给后世留下的财产,永远是他天才绝伦的艺术创作和高风亮节的人格之美。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0 17:42:19 +0800 CST  
当然,从这首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妙玉林和靖在民间的声誉实在算不上好。就像妙玉对粗鄙俗气的刘姥姥从头到脚都看不起,甚至把刘姥姥喝过的杯子直接送人一样,林和靖一定也拒绝了不少没什么才华的看客闲人的来访,引来他们的嫉恨和抱怨,最终导致了在当地民众中的负面评价。正如红楼梦曲中对妙玉的评价“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一般,林和靖在艺术和道德上远高于世俗标准的洁癖,也让他在世人看来实在是难以亲近而最终被大家团结起来排斥取笑了。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0 21:38:30 +0800 CST  
当然,从这首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妙玉林和靖在民间的声誉实在算不上好。就像妙玉对粗鄙俗气的刘姥姥从头到脚都看不起,甚至把刘姥姥喝过的杯子直接送人一样,林和靖一定也拒绝了不少没什么才华的看客闲人的来访,引来他们的嫉恨和抱怨,最终导致了在当地民众中的负面评价。正如红楼梦曲中对妙玉的评价“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一般,林和靖在艺术和道德上远高于世俗标准的洁癖,也让他在世人看来实在是难以亲近而最终被大家团结起来排斥取笑了。

说到刘姥姥,不由想到妙玉对刘姥姥的鄙视态度,其实和黛玉把刘姥姥打趣成母蝗虫颇为一致。而妙玉请薛林喝茶时给宝钗一个题字很浮夸,却明显是假货的杯子(宋元丰五年四月,根据苏轼年谱,这时候他在流放中,根本不可能在眉山),却给了黛玉一只小小的点犀䀉,不由让人想起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想想也是,出尘绝俗的妙玉应该是和同样目下无尘的黛玉更为投缘吧,而在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之后,又是妙玉出来称赞她二人联诗清雅无比,请她们到庵里喝茶并为她们的诗收了一个清幽中隐隐透出孤独悲凉的结尾。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著“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著“点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二人接了看时,只见他续道:
香篆销金鼎,冰脂腻玉盆。箫憎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空帐悲金凤,闲屏设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缚,木怪虎狼蹲。贔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极!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后书“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1 08:44:49 +0800 CST  

历史上的林和靖,作为前朝遗民生活在北宋早期,虽然生前饱受非议,他身后留下的绝妙诗词书法却逐渐被后世人欣赏称赞奉为至宝,而他的梅花诗里塑造的高雅淡泊的隐士形象也将梅花的意蕴推向了一个高峰。靖康之耻以后,杭州成为南宋国都,杭州西湖的梅花则从隐士进一步升华为了在冰雪之中饱受摧残却傲然对雪含芳的遗民之象征,成为了历经战乱流离之苦的士大夫们的精神安慰。







而最后南宋亡于蒙古,最后一任出城投降的皇帝汉恭帝,少年时就被迫离开杭州,一生致力于学习藏传佛教,最终五十多岁时在大都北京写下了这首怀念杭州的林和靖与梅花的绝命诗。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1 15:33:11 +0800 CST  
然而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林和靖妙玉的隐士哲学,应该是一种结合了儒隐,禅隐,和道隐的,三教合一的归隐,其中更偏重儒隐和禅隐。而这其中并不是没有矛盾的,如来自儒家的隐逸思想使得林和靖一直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入仕新朝和忠贞于前朝之间挣扎;而来自佛教的隐逸思想,主要是北宋初年兴起的“净土宗”,在强调尘世污浊的同时,又给出了属于个人的解脱之道:只要此生天天念佛,就一定可以在死后去一个洁净无垢的净土世界。佛教中这种只强调自我解脱而放弃改造社会又强调社会污浊肮脏而引起人的避世之心的思想,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消极和极端,同时又不能不和儒隐的思想构成矛盾。可以看到佛隐对于林和靖的影响是,他的隐逸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杜绝世俗,甚至可以说是反社会的隐法,他虽然研究并精通佛道,但从未加入任何一个世俗的僧庙道观;他爱好诗书绘画,但是写一张扔一张,彻底杜绝自己诗书传世的念头。;但是,林和靖临终前又以未为封禅书作颂,保全后世名声而颇感安慰,这是不是又与他立志弃绝一切世俗名誉的想法冲突呢?

最近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但是,林和靖临终前又以未为封禅书作颂,保全后世名声而颇感安慰,这是不是又与他立志弃绝一切世俗名誉的想法冲突呢?而对自己的侄儿们,林和靖更是希望他们努力读书科举并入仕,走世俗功名的道路。可见儒家入世的思想其实也在他心中深深扎了根而不可能断绝。更何况,作为心志高洁,曾经攻读兵书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匡扶天下解民困苦的理想也是不可能被完全淡忘的。


所以,林和靖的思想中,是有着诸多矛盾之处的,这也导致了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互相矛盾的观念和行为。就如妙玉判词“欲洁何曾洁”,视世俗来往为污浊的林和靖,实际上从来没有断绝过和高官显宦的交流,也从未拒绝过他们赠送的钱粮,更会在需要的时候,帮助自己赏识的人举荐做官。

逋尝客临江,时李谘方举进士,未有知者,逋谓人曰:「此公辅器也。」及逋卒,谘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刻遗句内圹中。

同样,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林和靖实际上从未在内心深处放下出世立功,显身扬名的念头,但另一方面,他又做不到放下自己的尊严,低三下四地去讨好皇权和上司。避世不甘心,入世又受不了世俗丑陋,这个深层矛盾也是林和靖一辈子在挣扎的痛点。和更上古的庄子,陶渊明能真正淡然自适于隐逸生活的作派不同,林和靖所在的宋朝,实际上早已无法有出世隐者的容身之处了。按照林和靖的知识和阅历,以及交游圈子,他不可能不知道北宋面临的险恶的地缘环境是如何的危险,早年读兵书、游江淮时的豪情壮志,也应该始终存在他心底。所以林和靖表面上的谈禅论道恐怕也是“云空未必空”。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1 17:57:13 +0800 CST  
然而,我们必须说然而,时代不同了。不同于探春山涛所在的魏晋,名士之风可以得到尊重,想当隐士可以一找就找到七个志同道合的,想入仕才华也被得到赏识的竹林七贤的魏晋时代;从前面对迎春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文明到宋朝,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庸人主导,天才和有魄力的人被排挤,是非真假也越来越难分辨、文化、宗教界处处一团浆糊的情况,林和靖所在的真宗朝的各种“祥瑞”闹剧,也说明如此。林和靖的洁癖也好,不能合于世俗也罢,远远不能仅仅以他个人的性格缺陷而解释之,更可以说是一个平庸荒唐的时代里,容不下有真知灼见的天才的悲剧。林和靖这一生的悲剧性不仅是他个人的,更是属于历史和时代的。一个才华绝世,有心报国的人,竟然最后落得个孤寂度日,隐逸终生的结局,不由得不令人叹息。正如这《红楼梦》曲子里唱的,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那《红楼梦》作者为何又给妙玉安排了一个和他的人生追求反差极大的结局呢?明显的是,作者对妙玉林和靖身上来自净土宗的消极避世思想本身是反对的。对人,既然已经生于污浊、罪恶的世界中,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这里几乎没有中间地带。不是你改变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改变你。仅仅想自保,自己找个干净去处获得解脱,那可以说是“天尽头,无处有香丘”,不可能的。在后来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下,这样的地方可以说是基本不存在的。就像《红楼梦》作者给妙玉安排的结局一样,浊世中的一块无暇美玉,最终还是被污泥吞噬了。可见对于妙玉林和靖、迎春张继先这样仅仅追求自我完善和超越,希望通过不理是非清净修道而保全自身的文人们,《红楼梦》作者多少是有一点批评和讽刺的态度的。只是迎春是糊涂而执迷于自己的道学,妙玉则是有报国之心却因厌恶世俗太甚而摇摆不定,对此,作者在如实描绘出他人生追求之深层矛盾的同时,也用“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暗暗表达了惋惜之情。






于是,在我们经历了一番中国历史文化的梦幻以后,再回头看妙玉林和靖,这个才华绝伦,人格高洁,如一块精致美玉一样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天才诗人、他对自然生灵的爱好,对虚假荒诞的厌恶,对艺术与宗教世界的探究,都是真切而强烈的;他与世俗的落落寡合以及强烈的避世倾向,和内心深处对经世济民的盼望构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


就像《红楼梦》中,对妙玉自诉的记载: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管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的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的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人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所谓的畸人便是与世俗相悖而与天道相和的人。时代让林和靖成长为一个追随天道却无法符合世俗标准的人,他厌弃世俗,可又彻底摆脱不了世俗;他也有心改造世界,却又无法按世俗要求改变自己的本性,终于在最后,和世俗经济走上了相看两厌的结局,终老于孤寂的隐士生活,然而,这真的是他青少年时期想要的人生么,他心中真的没有一点改造世界的意愿么?我们在了解了林和靖的一生之后,对他的这种在天道和人道之间挣扎矛盾的心境,也不得不报以一声长叹。













参考:


林逋撰.《林和靖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别集108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481页


赵齐平著.《暗香疏影——说林逋〈山园小梅〉(其一)》〔A〕.《宋诗臆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78-95页

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第50页

(宋)王称撰.《东都事略(四).第一百十八卷.隐逸传一百一》.有载:"逋临终有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曾无封禅书。'卒年六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第1823页


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宋辽金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13页


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钟婴著.《林和靖与西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1 22:33:45 +0800 CST  
自古艰难唯一生:李纨与贾兰在华夏举世大劫中拯救百万苍生之壮举与名节之争议;《红楼梦》中哲学,情感与美学高峰的真正来源,其身或不可恕而其心却化为《红楼梦》之二女神,此世之友谊能否弥补前生之不朽遗憾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句诗来自康熙年间的诗人邓汉仪《题息夫人庙》。诗曰:"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自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息夫人,是春秋时陈国贵族之女,姓妫,嫁到息国做国君夫人,息夫人回娘家陈国探亲,路经蔡国,就去顺便探望嫁与蔡哀侯为夫人的姐姐,结果姐夫蔡哀候贪恋息夫人美貌,在宴席间对息夫人轻薄无礼,息夫人大怒,回国向息候哭诉。息候盛怒之下,就去和楚国密谋,计划一同灭亡蔡国。于是蔡侯兵败被俘,为了报复息候,遂向楚文王进馋言,极力赞誉息夫人貌美如花,倾国倾城.好色的楚文王便以武力将息夫人抢去做夫人,息候愤郁而死,息国灭亡。

息夫人怀念故国,思念息候,虽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便是有名的楚成王.楚王恩宠她,但她三年中不与楚王说一句话,楚王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语出<左传.庄子十四年>。对息夫人的结局说法纷纭,有记载是忧郁而死。《列女传》一说息夫人趁楚国出游时伺机跑去见守城门的息侯,夫妻二人双双自杀,鲜血溅满桃花,后人为纪念她,在汉阳城处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庙,不过这就有演义之嫌了。

息夫人虽然贵为王后,但是依然在姐夫蔡侯对她的非分之想,丈夫息侯的嫉妒心,楚王企图霸占她的欲望,这三个男人的欲望心和企图心交织成的阴谋和暴力的漩涡中,命运不由自主,只能成为被他们抢夺和霸占的战利品。她只有以沉默为反抗工具,大约因为在男权封建社会,她若开口控诉,怒斥男人们的不安分,愚蠢自私和贪婪狠毒导致了两个国家灭亡和家庭离散的下场,定然是那个社会所不容的。然而后人亦不肯放她的灵魂安宁,不断有男人出来说,她的美貌才是导致男人们为了得到她而亡国丧命的祸乱之源, 就像三个小男孩打成一团都怪玩具太好玩一样。
两千多年后的邓汉仪,作为一位文人,不幸生于政权更替的明清之际,和女子一样,命运不能做主(不能选择为哪个政权效忠,就像女人不能选择跟随哪个丈夫一样)。出于传统知识分子的节义观念,他虽然未在明朝做过官,即使入仕清朝也不存在一臣侍二主的失节之问题,但也因为内心对明朝的认同而参加过复社的反清活动。在反清不成后,他最终放弃了古代知识分子希冀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理想,终身未仕。在守节观念和入仕抱负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邓汉仪无论放弃哪一个,可想而知都将终身面临心理上的遗憾和矛盾不舍。而更为悲哀的是,邓汉仪苦守了大半辈子的明遗民操守,晚年时却因为才名不幸被康熙皇帝强行要求参加博学鸿词考试,他故意写了格式不通的作品,果然顺利落第,然而还未来得及窃喜,就被康熙皇帝加授内阁中书舍人的头衔,连做一个完全彻底的守节遗民也不可能。

所以就可以知道,邓汉仪在写这首诗时,代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他那时候一定在无数次追问自己,为什么不去死呢,为什么要忍屈受辱,不能遂志地活着?然而邓汉仪终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和息夫人一样,屈辱矛盾地在清朝统治下过完了一生。不过,偏偏是邓汉仪这样,作为读书人一直在被国家供养,被师友接济,衣食无忧的人在想着要不要去死,内心被礼教浸润形成的死节思想和自己的求生欲角斗着,感慨着死的艰难。而那个时代以及之前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却有更多更多的人,连生死都无法由自己做主,想求生而不得。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2 19:23:19 +0800 CST  
与息夫人类似的故事还有五代时,蜀国后主孟昶有位妃子费氏,称花蕊夫人。青城人,以才色入选蜀宫。乾德三年(公元965),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打后蜀,孟昶投降。

后花蕊夫人随孟昶归宋。途经嘉陵江西岸的葭萌驿时,花蕊夫人心绪悲苦,执笔题壁一词:“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不料,才写下二十二个字,押送的军骑促行,无法写完。

后来有无名氏戏续下半阕:“三千宫女如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恩爱偏”。有人评说续篇:“不仅虚空架桥,亦且狗尾续貂。”显然,这样轻浮庸俗的语句,放在花蕊夫人悲伤沉郁的前半阙诗之下,可谓佛头着粪了。鲁迅先生说过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花蕊夫人的失国之悲和离家之恨,以及即将遭受的屈辱,在他人眼里微不足道,却被揣测为她巴不得要面圣受宠,可谓悲矣。

后面花蕊夫人面见赵匡胤时,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才色兼备,遂令其赋诗。花蕊夫人悲愤地诵了一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从此留名历史。

当时两军对垒时,后蜀兵十四万,宋军仅数万人,而蜀国官兵却没有战斗意志,最后落个亡国投降的结局。对此,花蕊夫人自然是满腹哀怨的,作为深处后宫中的女子,她自然没有机会参与决策,而如果有机会,想必她是一定要反抗到底的,然而这十四万蜀国男人,为什么都没有一个女人的勇气和血性呢?也许就和题亵渎诗的无名男人,缺的不是脑子,是心灵和情感。

花蕊夫人此诗,毫无献媚屈服之意,反而满满是壮怀激烈的亡国之痛之怨,却获得了宋朝上下的欣赏,无非是虽然双方立场不同,情感却可以互通,花蕊夫人作为投降政权的妃子,没有讨好大宋,却作诗直抒胸臆,以人格和真情获得了赞赏以及千古芳名。

可惜的是,传说由于花蕊夫人的杰出才貌和突出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宋太祖的感情,眼看着就要通过这份感情获得权力时,最终被皇弟赵匡义(即宋太宗)借一次宫苑狩猎的机会一箭夺了性命。就如红楼梦里用情感获得地位的秦可卿最终也蹊跷死去一样。也许想用感情获得人心的人,和用铁和血换来地位的人,之间的矛盾确实是本质的。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3 14:06:04 +0800 CST  

在失国之后,究竟要不要南宋末年,由于一位妃嫔的亡国词,曾经还惹起了笔墨是非。

德祐二年(公元1276)二月,谢太皇太后偕宋恭宗赵上表投降元朝。三月,元统帅伯颜将南宋的谢、全两位太后、帝、诸大臣以及三学学生等,俘虏北上。

其中,后宫一位王昭仪,名清惠,亦在俘虏之列。据清人《词苑丛谈》卷六引录,北上途中,王昭仪题《满江红》词于驿馆墙壁: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朝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关河百二,泪霑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愿嫦娥相顾肯从容,随圆缺。”



这首诗里王昭仪回忆了旧时胜景芳华和失国之恨之哀,最后又归结到了月上,也就是说,希望有如月神嫦娥一般超越冷静的世界,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变换无常和大起大落。


然而,当南宋的最后一个丞相文天祥看到此词以后,对末句颇有非议,认为这种超越性的态度将影响她守节当烈女,所以大叹“可惜”,认为“从容圆缺”之语太“少商量”,干脆为她代作词二首。
其一的词末几句改为“想男儿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新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其二的词末几句改为“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原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不难看出,文天祥的改动之意无非让她舍身殉国,守身如玉。据载,后来王昭仪抵上都,向元世祖忽必烈恳请出家,获准当女道士,号沖华,没有去死但也远离了世俗纷争,如月一般进入了哲学和宗教的世界。而文天祥最终确实拒绝投降,以身殉国,作了《正气歌》流传后世。不过他的子侄辈也入仕了元朝,如果真从月亮的角度看,几百年后,当年的敌人们的血统已然融合,只是后人们继续在新的贪嗔痴愚中挣扎,不亦悲夫。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4 13:19:11 +0800 CST  

无辜而不得不死的人的例子,有历史上被迫殉葬的妃嫔、宫女们,由于明朝恢复了殉葬制度,皇帝死后都会有妃嫔宫女们在宫中被缢死,然后再装敛入棺从葬。殉死时,其状甚惨,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中记载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死后逼殉宫女的悲惨情景:“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李朝世宗实录》中还特别记载了有个朝鲜选献的韩氏宫人,临终时对守候在身边的乳母金黑连呼“娘,吾去!娘,吾去!”话声未落,便被太监踢开木床,一命呜呼。

在为明宣宗生殉的十位宫妃中,有一名叫郭爱的宫人,进宫不到一月,就被迫殉葬。《明史·后妃传》中载:“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贤而有文,入宫二旬而卒。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词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这些被迫殉葬的宫女嫔妃们,生前恐怕没有心情宫斗,更没有想过应不应该去死的问题,她们只是像嫩柳娇花一般单纯地眷恋生命和亲人,在这场如梦幻般短暂荒唐的人生里,在伸向她们的屠刀绳索前面,依然留恋着生命,依依不舍。

还有一位被皇帝判定必须死,却认为自己没有理由死,然而又傲然接受自己必死命运的奇女子。黄巢攻入长安后,屠杀贵族高官“天街踏遍公卿骨”并强迫他们的女儿填充自己后宫。黄巢覆灭以后,感化战区司令官时溥,派使节押解黄巢以及他家属的人头,连同侍女、小老婆,抵达成都。唐帝李俨登大玄楼受降,询问黄巢侍女、小老婆道:“你们都是皇亲国戚,高官贵爵家的女儿,世代承受国恩,为什么顺从盗匪?”最前面的一位女子回答说:“盗匪猖狂,叛逆凶恶,我们政府出动百万雄师,结果仍被击败,连皇家祖庙都保护不住、连最高领袖都被迫流亡巴蜀,而今,陛下却拿不能抵抗盗匪的重罪,责备一个女子,请问,把那些高官显要,置于何地?”李俨目瞪口呆,不再多问,把她们绑赴街市刑场,全部斩首。路人纷纷献上酒食,其余女子都陷于悲痛恐怖,或昏迷不醒,或饮酒沉醉,只有最前面的那位不饮酒、不哭泣,一直到刽子手行刑的时候,神色不变。

可惜这位女子没有留下姓名身份传世,不过她既然是这一群姬妾中的领头人,想必本来也是出身极为高贵的世家贵族,或是官宦豪门家里的千金大小姐。不过既然生逢乱世,连皇帝都仓惶出逃,四处狼狈鼠窜,什么侯门千金,命运也就不如猪狗了。但是连资治通鉴作者都特意记下了这位无名女子的言语神态,不仅是因为她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我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死这么一个让世人和皇帝都目瞪口呆,从未想过的问题,而且在四周陷入杀人或是被杀的混乱恐怖中时,只有她神色不变,冷冷地,也许还带着一丝微笑地审视着周围的荒唐,这种冷峻淡定可能也让执行官员感到了一点慌乱,他们固然可以瞬间杀死这个女子,却无法理解她的精神世界: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看到的是男人们耀武扬威,趾高气扬,整个社会结构以他们的欲望为中心而建立;之后,又有一波本来低阶的男人,打进来杀死了高阶的男人,又把她们据为新皇帝的战利品,无论新老皇帝其实对绝大多数女人连眼瘾都过不了,但他们却要誓死追求或者捍卫占有数千姬妾的权利,直到死于对欲望的疯狂追逐或是其他男人的杀戮,而自己父兄从属的那帮男人又杀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杀光这些自己那些已经被敌人杀害的往日同事好友甚至亲人残存的女儿们,这些男人们,无论哪一方,都是何等的贪婪、痴迷、和疯狂,她虽然身陷漩涡其中,却因为看清楚了他们肆意暴力之下的愚昧昏妄而不再惊恐害怕。就像花蕊夫人写诗反唇相讥那些输了战争丢了国家还想把责任推给她的无耻软弱男人一样:“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种精神世界,大概就是和香菱淡然平和面对薛家乱局,或是《红楼梦》作者纵观中国历史后发出“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场,反认他乡做故乡,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从高远之境看起,内心洞察一切人心的细微阴暗,既以赤子之心无偏私地审视所有人的得失成败,又以老熟玩世之心态笑观人性的愚蠢浅薄,受限于痴心和欲望,贪婪和恐惧,执念和教条之中而引发的种种闹剧一样吧。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4 17:16:06 +0800 CST  
当然,死还是不死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战争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就更为敏感了。
如李陵投降匈奴全家被杀一事。李陵是李广之孙,自然虎爷无犬子,李陵从小精于骑射,爱兵如子,善于团结人,年纪轻轻就能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建立奇功《汉书》说: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
此时李陵年纪应该不到20岁,年少成名,人生经历与霍去病如出一辙,年纪轻轻就能自统一军,可见武帝对其的信任。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带三万骑兵出击匈奴,李陵主动请缨要求以少击多,干扰单于兵力,遂配合李广利带领自己的五千精兵出击。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阑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李陵带队跨越大漠一路向北,至浚稽山遇到匈奴主力,且战且退九天,深入敌后以少胜多斩首匈奴1万多人,最终因为给养耗尽,亦无增兵救援且被包围,最终力竭而降。

当大家听说李陵竟然没有去死而是投降了之后,满朝文武都把责任推给了李陵,汉武帝勃然大怒(“群臣皆罪陵,上怒甚”)。只有司马迁一个人为其说话,还惨遭腐刑。后来汉武帝又听说李陵在为匈奴训练军队,遂杀了李陵全家。后李陵在匈奴地25年,屡受封赏;面对汉使劝其回国,一句“吾已胡服矣”究其原因,是“丈夫不能再辱”

李陵的一生可谓悲壮,身为遗腹子,爷爷、叔叔,父亲都死于非命,可谓年少失怙、武帝的看顾虽然让他年纪轻轻就能屡建奇功,然而李氏家族虽为陇西豪强,在朝中却是人丁凋零,加上先辈和自己都不善经营人际关系,导致缺少照应,让他在朝堂政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而又遇上汉朝匈奴相争的大形势和多疑暴戾的汉武帝,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在汉朝看来是彻彻底底的大悲剧和大失败。

然而,如果抛开汉朝的角度看,李陵为什么没有选择死,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要当汉奸能解释的。首先作为爱兵如子的将领,李陵的手下对他来说,更像是弟弟,是战友,而带领着这五千人在大漠里驰骋,还要在匈奴的大本营去击败他们。李陵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要集中在如何带领手下在艰苦的环境里生存上。只有最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才能在这极端恶劣的条件里活下来,战胜之。

所以整场战役中,李陵的心态大部分时候是在求生,也许是历经了高温缺水,疲劳乏累的艰辛,也许是时时在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之下,然而也有愉悦,或许是同伴生还的快乐,或许是战场杀戮的快感,虽然最后耗光了补给,但总是杀掉了于自己兵力数倍的匈奴人,就是赴死也没有遗憾了吧。

然而匈奴王的反应出乎了他的意料,试想如果是一队杀戮了大量汉人的匈奴人将领被俘,汉朝会怎么处置他呢,千刀万剐都不足惜吧。然而匈奴王的反应却让李陵大大出乎意料,鉴于李家三代人的战绩都被匈奴熟知,而李陵这次突击的表现又实在是英勇,李陵一旦投降以后,在匈奴人里得到的是英雄待遇,还娶了匈奴公主。

李陵会这么看这个情况呢,一种是继续用汉朝的价值观去套,爷爷我们杀够本了,不亏,等着给我一个痛快的就行。。。怎么,不仅不杀我还把我当座上宾?还把公主嫁给我?不行了让我笑一会儿,这些人是傻么,还是疯了,我带人杀了他们一万多,他们不杀我还对我怎么好。。。等等我是不是应该自杀一下好对得起汉武帝。。。好吧我拼命自杀,他们拼命救我?。。。再让我笑一会。。。算了我也疯了好了。。。

当然,在正常的环境和人性下面,更可能出现的是李陵这个孤独长大的青年,这个带领大家在最艰苦环境中凭着少年人的血勇和团结杀出重围的人,和他的对手匈奴人不打不相识,毕竟战斗的过程也是最深刻地了解对方的过程,所以最终,在情感上,他们可以达到互相理解的状态。而匈奴在草原上朝不保夕,雪灾一来就面临大规模死亡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更了解死之容易和生之艰难,男人之间的战争既不涉及妇女儿童,在决出胜负或者一方投降后更会冰释前嫌而不再报复,毕竟作为人类,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清楚,理解你的敌人并不是简单的叛徒行为,人类毕竟不是野兽或者木石,即使是人类之间的战争,那也有一个人与人之间战争的前提。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战争了几千年,最终终于学会了贸易,杀胡口变为贸易边关杀虎口,这其中李陵的经历岂不是其中一个关节?然而李陵在汉朝给他家族数代积累的名声终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在同乡之中也成为了耻辱,不过这又如何呢,据说李陵在匈奴的后代最终成为了后来入主中原的鲜卑部落。汉朝也不过是天下的一部分而已。

《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记载:
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
”自是之后, 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6 07:35:49 +0800 CST  

而被认为应该死却没有选择死的人,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清朝有位叫汪景祺的才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汪霖,曾任户部侍郎,其兄汪见祺,曾任礼部主事。汪景祺少年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但仕途坎坷,久困名场,一直熬到康熙五十三年才考中一个举人,雍正二年初,汪景琪由京城往西安投奔时为西安布政使的胡期恒,胡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亲信,汪由胡而得求见年。曾给年羹尧写信,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此信名为《上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陕甘总督年公书》收录于汪氏所著《西征随笔》。后被年羹尧延请入幕,在年羹尧的西宁大营中,当过两年幕僚,随年西游,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称年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又说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并献给年羹尧收藏。汪景琪本一生蹉跎,最终终于通过抱年羹尧大腿成为了他的幕僚。
然而年羹尧最终倒台,而汪景琪写的大拍马屁之文也到了雍正手里,就在年羹尧被恩赐自杀的同时,雍正又下旨道:“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应当处以极刑。今大臣定拟立斩具奏,姑从其请,著立斩枭示,妻孥分别发遣。” 不过这里要说的其实是汪景琪的妻子,因为丈夫的过失,她被发往宁古塔,赐披甲人为奴。试想一名妇女这样被流放远地在古代怕是贞洁难保,而汪家家境殷实,家人不忍其受辱,就对押运官使了钱,在她登船的梯子上取走一块木板,希望她自己懂事,主动失足落水而亡。但她坚持自己爬也爬上了船。

把这件事记录下来的文人可能也是感觉此事颇为特别,对汪的妻子来说,前方是天寒地冻的边疆,可能还要受到侮辱,丈夫已经被皇帝杀头,她为什么还是赖着不肯死呢?不过就像明朝的官员奇怪造反的饥民为什么不乖乖去死还要做无谓反抗一样。处于安稳高位的人理解不了颠沛流离的人,封建社会里安尊处优的男人理解不了从小饱受屈辱的女性的坚韧,可能就像我们理解不了家里乱爬的小强生命意义何在吧!其实每个耽于自身处境的人,都是非常局限的,对这个繁杂纷呈的生命世界,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在异类民族和疆域之中,很难说完全没有生机吧!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6 16:14:03 +0800 CST  
@小什么小呀 2019-12-26 14:09:58
查了一下,茄子在唐时也被称为“落苏”,很像上海这边的叫法!隋炀帝定名为“昆仑紫茄”确实是个泊来物种!
-----------------------------
So de su ga. 很有趣!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6 16:21:50 +0800 CST  
就从这生死二字说起,为什么有的人百般求生,可最终还是要死;有的人明明可以吃饱穿暖,却要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上挣扎不已;有的人自己不死,却千方百计让别的人死;又有的人想让别的人生,结果别的人却想让他死呢?这真的是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解读了李纨和贾兰前世原型的一生经历以后,我感到对于这个问题,真正的解答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情:对于注意力只在自己的身体和欲望上的无情之人来说,放弃求生欲主动选择自身躯体的死亡,固然是困难的;但对于有情之人来说,为自己的感情所系之事物放弃生命并不困难,而难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所爱活下去。所以,虽然原诗是自古艰难唯一死,但对于李纨和贾兰,我却偏偏要说,她们的一生可以用自古艰难唯一生来概括。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7 08:26:41 +0800 CST  
在《红楼梦》原文中,李纨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低调到缺乏存在感的人物,她在前八十回中出场次数其实不少,参与的故事也很多,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非常之浅,甚至很难让人想起来她究竟有什么性格特点。在《红楼梦》开场的设定里,是这样说的。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所以,在《红楼梦》中的李纨,其表层身份是一个青年丧偶,生活朴素简单的寡妇,她在大观园里的日常生活,无非抚养幼子和带着小姑子们读书做针线而已。而在前八十回的情节中,李纨除了主导了大观园诗社的组织并担任裁判,以及后期参与了大观园的管理和改革之外,似乎也没有做什么让人能对她的个性产生深刻印象的事情,而且由于李纨为人和蔼,心慈面软,她的行事为人让人也只能觉得这是个老好人,而对她的性格操守却不是看得很真切。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7 20:34:28 +0800 CST  
然而,作者在《红楼梦》判词和《红楼梦》曲里,给李纨在后半部的命运安排,却是非常不平凡的。根据作者的安排,李纨在后面要披凤冠霞帔,成为朝廷命妇,而贾兰更是会腰悬金印,出将入相,成为一代重臣;虽然他们到头来都是好景不长,特别是贾兰,会在达到顶峰以后不久便去世;而作者更是辛辣地指出,贾兰这个短命的命运,可能和他母亲李纨为了“莫受老来贫”而做了不大积阴德的事情有关,而李纨贾兰母子的命运起浮,到头来也不过是“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荣华随云散,像古来将相一样,真相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只能让后人记住一个空荡荡的名字,他们真实的人生、情感、经历、和爱恨也将被人忘怀,留下的只是被扭曲的笑话作为谈资,而名字将成为后来的说书人史学家编排演义的蓝本。这么看,李纨贾兰之原型,一定也是能让名字流传后世之人,他们究竟是谁呢?

而且,李纨虽然在前八十回,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深刻影响,但她在大观园里的住所稻香村,却是和宝玉、黛玉、宝钗的住所并列的被元妃额外看重的四大处之一。而稻香村虽然命名为稻香,却只在外围糊着点稻杆,里面却是几百株喷火蒸霞一般的红杏,这里究竟又暗示了关于李纨这个人物,怎样的真相呢?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8 11:40:25 +0800 CST  
与之前一样,要弄清笼罩在李纨/贾兰母子身上的谜团,还是需要先解开《红楼梦》作者为她们设定的谜语,从而找到她们的前世来源才行。但是对李纨的情况来说,想解开她的前世之谜,我们还必须先解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纨究竟在《红楼梦》里,代表中国文化史上的哪一种人物,才行。当然,李纨代表的形象,绝不仅仅是个寡妇,就像妙玉的形象代表,远不仅仅是尼姑一样。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8 16:01:45 +0800 CST  

回答这一问题的难处,在于《红楼梦》作者对李纨这个人物所代表的真实文化意象究竟为何,是隐藏得非常深,非常隐晦的。在前八十回的日常文本中,几乎看不到多少端倪。本来,《红楼梦》中还有一个透露真实感情的渠道,就是《红楼梦》里的诗,可是李纨虽然身兼大观园诗社大总管兼总裁判,却一首成形的诗都没有做过。除了她的侄女李纹,倒是做过一首红梅诗。根据我们之前的考证结果,《红楼梦》里对姓氏的安排其实也是大有深意的,同一个姓的人,往往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就像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一样。那么,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李纹这首诗的分析,推出《红楼梦》里的李家、特别是李纨,究竟代表着哪一派人物。这首诗是: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李纹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28 19:54:25 +0800 CST  

楼主:darkingwing123

字数:213736

发表时间:2019-11-25 00:43:3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5 23:59:47 +0800 CST

评论数:7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