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梦》中的茄子——华夏英魂传与中华大历史》——长篇连载

而作者在这里,借妙玉的口夸范成大的这首诗,未尝也不是在自抒胸襟。《红楼梦》里透露出来的哲学思想,至少在开篇的《好了歌》以及《凡例》里面,是与这首诗不谋而同的。可以说,无论是《好了歌》还是这首《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都达到了由色入空的境界,从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中,看到了世事变幻、沧海桑田的纷繁无常和世人之追求的虚幻,也如所罗门在传道书中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世人所希求的大多无非虚妄,从整个宇宙的角度看,不值一提。而贾府的家庙被称为“馒头庵”,也是对应了《红楼梦》作者以贾府喻中国,则贾府的家庙自然是几千年来曾风流一时的帝王将相的最终归处“终须一个土馒头”。

而这种认为世俗功名利禄之无意义的老庄式思想,遂和遗民坚守气节忠贞的思想一起,再加上之前章节提到的,中华民族上古就有的自然崇拜的萨满式泛灵信仰,构成了中华文明下隐士的三大思想资源。而这三种思想又是互相贯通的,并且在《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有了欣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神奇之处和造化之奥妙的萨满巫风式信仰,才会在巫风盛行的楚地诞生一方面心怀鲲鹏之高远,羡慕鱼龟之自在;又在两相比较之下,笑话人类社会之荒唐扭曲,违背生命本源之道的老庄哲学,并进一步成为后世玄学及归隐思想的主要精神资源;而自然崇拜和老庄思想的盛行,结合气节观念,还可以让文人在政治黑暗和改朝换代之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让他们决绝地选择归隐山林。

而这种认为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社会遂开始变得污浊不堪的观念,也并非没有理由。如果按照自然选择的道理,人的存在状态和他所在的自然环境,天然应该是相适应的,因为不够适应的,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掉。这一推论,大概至部落时代还都是成立的,因为直到这个时代,人类的主要对手还是大自然,人类所追求的美、健康、智慧等种种特征,也是能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能够顺利存活的特点。而自从农业社会发展以来,大自然对人类的淘汰,虽然还时而出现,但已经不再是人类关注的主流了,人类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如何协调统一超过狩猎采集部落人口密度一百倍乃至一千倍的农业社会的问题;大多数人类的所面临的最主要矛盾,不再来自大自然,而来自其他的人类。那么,谁值得活下去呢?这时候大自然说了不算了,人类第一次可以以自己的欲望为准绳出发,改造自然也塑造自己,而这种塑造方式,似乎很大程度上可以按照主观意愿走,例如传承近千年的女子裹脚之陋习,就离自然之美甚远,而更多出于被世俗扭曲的污浊欲望。

同时,人类还处于一个明显的矛盾之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身体和思想还是适应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的体格并不适合农业社会大量的上肢体力劳动,语言能力也只适应小圈子交流;过高的人口密度显然也提高了每个个体的紧张感,因为从心理上人类依然觉得原始部落几十个人在茫茫旷野中行动的感觉最为舒适;而过高的人口密度也带来了现实影响,不仅是疫病容易传播带来的公共卫生隐患,更有大量增加的暴力冲突以及强奸抢掠事件,最终导致频繁的战争以及女性从主流社会的退出,到了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堆里,几乎看不到几个女性。可以说,人,尤其是女人,生而不适应这个农业革命之后形成的“社会”。而士大夫作为相信人性高贵的坚守者,认社会为污浊而退居山野,追求人类天性之舒展,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而且,如果这个时候冷眼旁观作为一个群体的人类的状况的话,有的时候,这副图像,确实未必是美的,它可能会让人想起成大群的旅鼠,想起某个大爆发的生物种群,这种集体性的繁杂纷纷,恐怕与人之区别于其他物种而成为地球的灵长所依赖的认知万物的灵性,与认知革命爆发时仰望星空的神性,关系甚微。而古代越是文学、艺术、哲学造诣深刻的文人高士,就越能理解人性的高贵和可贵,也就越对人类社会的给个体人性带来的压抑之处极为敏感,对其丑恶不公之处深恶痛绝,因而产生对社会建构即功名利禄的排斥厌恶感和对儒家所谓有学问之人必须入世求功业之论的反感,最后遂彻底拒绝入仕而回到中国文化里崇尚自然主义和修身养性的传统中而成为隐士。

所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其归隐原因大致也离不开乐田园山水,厌世俗纠缠,恶政治黑暗这三大类型。从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而隐居首阳山,到老子见世道混乱而骑青牛出函谷关,再到庄子弃漆园吏不做而纵情山水之间,早在中华文明的脉络多少还可以被儒家的道德观念解释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隐士文化的先行者给后人提供了最早的思想借鉴;而到后来,秦国崛起,旧时代政治话语体系之基础被从根本上动摇,遂前有陈胜吴广戍卒之叫,后有汉朝家天下之治,使政治权力在几个人、几个家族之间,如被扔来扔去的玻璃杯一样在半空晃荡,最后终于在争权夺利的时候被扔到地面摔破了,遂有三国之乱世的产生。而到三国魏晋时代,从魏文帝曹丕大笑禅让制不过如此,再到司马家族公然放弃一切表面上的伪饰而用赤裸裸的强权高压解决一切问题,旧时代塑造的能令士大夫认同的政治神学体系的外衣至此已经被当权者弃之不顾,而外衣之下政治斗争丑陋的真容则不能更明显了。

所以,隐逸文化虽然在上古即有根脉,但直到魏晋时期才真正第一次形成风气而在士大夫中间形成共鸣。竹林七贤即为这一时代隐士的典型代表。而三国魏晋之后到南北朝的大乱世,失去政治神学包裹的政治实体,终于连这个架子也崩溃了,天下第一次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和黑暗之中,东晋也开始了政权被各个豪门世家轮流把持,“司马氏”们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于是士大夫们在这样混乱的政治风气下,自然继续崇尚隐逸出世的隐士作风。而至于隋唐,由于武将节度使治国的架构,导致安史之乱的乱世之后,一并连世家也被屠灭,取而代之的是武人所组建的高度军事化的政权纷纷成立。而此时的政治已经堕落到“有军队就能黄袍加身”的地步了,各个小国的皇帝几乎都是只会带兵打仗的老军头,就算是能传几代也很容易被新的军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五代十国时代这种崩塌到仅仅以暴力和强权至上的政治状态,自然会导致更多的士大夫选择逃离昏暗的中央政治,进入游山玩水,谈玄论道的隐士王国中。

总之,中国的隐士文化,于先秦萌芽,于秦汉发展,又在魏晋达到了一个小高峰,此后,随着乱世的持续的政权的野蛮化而不断发展,至五代十国又达到了第二个高峰。直到宋朝太祖赵匡胤统一之后,不但杯酒释兵权限制功勋军头的权力,而且开始崇儒重文,大量启用文人官僚的同时压制武将;这样一来,就有很多在前朝隐逸的文人入仕新朝,并把他们在隐士时期的思想、哲学以及文学趣味带进了社会主流,使得宋朝遂成为一个以隐逸文化为时尚的朝代。

宋朝以隐士之风为主流的文化特征,还和宋朝诗词的另一大显著特点不谋而合,那就是对梅花的推崇。中华文学艺术作品,秉承自上古的自然主义风格,诞生了大量以树木花卉,飞禽走兽为主题的咏物诗词,和其他古老文明诗歌仅仅以宗教和爱情为主线的特点构成了鲜明的差异。进一步,不仅仅是以花鸟动物为题材写诗,中国古代的神话,小说、戏曲中,也有大量动植物通过修行成为精怪进入人间,甚至与主人公发生一段绮丽凄绝的爱情故事的内容。


这样的故事,其实远不能以封建迷信四字一言以蔽之,论起源,它们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祖先在东亚大地上跋涉之时,对山川树木,飞禽走兽从新鲜的好奇、探索再到熟悉之后的了解与尊敬,并上升到宗教式的崇拜,希望能通过萨满仪式让它们的灵性和精魂和自己合而为一的古老信仰。即使在进入以人与人的斗争为主要矛盾的农业社会之后,由于生产生活依然需要和自然保持密切的接触,对动植物的信仰也就一脉相承传了下来,成为东亚、美洲、以及古埃及等地的共同信仰底层的一部分。

这种信仰强调一种从人的全面认知出发,从整体和情感上去感知、去理解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大地上的精灵们,甚至与其发生共情的。这种观念或者听起来突兀,但试想起来,也是“大有意趣”的。比如,著名的词牌名蝶恋花,蜂蝶儿真的恋爱着花朵么。还真有可能,试想在昆虫尚未出现的时代里,开花植物也是不存在的,而只有当昆虫家族大繁荣之后,植物才进化出了开花的本领,用亮丽的花瓣和甜蜜的花蜜,来引诱会飞的昆虫帮自己传粉;而植物本来也是只结没果肉的裸果的,只有当走兽泛滥之后,才用果肉引诱走兽来食,帮自己传播种子。植物和动物昆虫之间的这种关系,显然不是简单的有你没我的竞争关系,更可以说是一种跨越数亿年之久的共生,一种联结,甚至、一种大尺度上的情感。

从目前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从几十亿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出来的这个事实来看,所有幸存到今天的生灵,无论种类,都是在自然造化中,摸爬滚打了几十亿年的产物,有着共同的求生之欲望和发展之空间,那么说它们和人类也许会多少有在生物层面上可以共通的特质或者情感,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而中国历史上大量涌现的咏物诗和精怪神话,就是先人从作为生物体的情感角度出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在某个层次的存在的一种理解和表达。当然,咏梅诗也不例外。虽然到后来诗者往往更多是借梅咏志,抒发自己的抱负感怀,但梅花独特的气质、风骨和美感芳香,从来都是从我们的眼鼻直通心胸,再猛地浸透整个灵魂的。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2 16:19:42 +0800 CST  
梅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蔷薇科,小乔木或灌木,树干比较光滑。先花后叶,花是碟形的,有的单瓣,有的重瓣,颜色则从白色到粉红色,叶片卵圆形。在中国的梅花,由于其对最低温度的要求,在北宋以后大多分布在南方。一般来说,江南的梅花最为著名,以至于人们用梅来指代梅雨时节这个专属于江南的物候现象。江南的梅花通常在冬春季开花,五六月份结果。而岭南的梅花则在入秋之后开花,正如《红楼梦》中薛姨妈的骨牌令“十月梅花岭上香”。

梅花在古人诗句中出现,最早可见于诗经《摽有梅》中。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曹风·罚骸》胞鸠在桑,其子在梅。”


可见古人最早注意到梅,是和梅树结的酸甜可口的梅子不无关系的,梅子可以用盐渍好,做成酸咸甜的盐梅来做调味品和零食吃。所以才有曹操军队望梅即可生津止渴的传说。对酸甜可口的梅子的喜爱,也使人们不但开始大量种植梅树,而且注意到在梅子结成以前,梅花花瓣纷纷落地,零落于风中之态。秦汉以来现存的第一首咏梅花诗,就是鲍照咏落梅的《梅花落》。

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首诗不仅是诗经以后第一首咏梅诗,而且也第一次提炼出了为后世不断传诵的梅花之特质。首先是梅花的花期最早,花先于叶,所以往往在雪未化尽之时,就已经傲雪凌霜盛开,可见梅花具有忍耐、坚韧,不畏艰难,甚至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而另一方面,在春暖花开,春光明媚的时候,在桃花梨花招摇妩媚之中,却再看不到梅花的身影了,原来梅花早已经香消玉碎,被吹散零落在风中了,她虽然有傲霜的风华之姿,却又是柔弱无助的;所以梅花又被认为是单薄孱弱,在凌厉的风霜雨雪之下楚楚可怜的。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2 23:08:25 +0800 CST  
梅花这种既坚强不屈,又楚楚动人的意象,就让人很自然地把它和那些怨女哀妇的形象相结合。如同样是南北朝诗人徐陵所做的《梅花落》,就把落梅随风飘荡的形象和倡家怨女孤苦无依,沉浮随人的悲情命运,通过她在楼上镜台前观看落梅时的含怨自哀之情而相联系起来了。
徐陵《梅花落》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
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
倡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
啼看竹叶锦,篸罢未成裁。


当然,人们对梅花花瓣被吹落四散的惋惜之情之深,也很大一部分来自对梅花在枝头盛开,傲雪凌霜之坚韧秀美之风姿的喜爱,并进一步在逆境之中以梅花自比,与梅花共情相怜。就像隋炀帝时代一位不得见遇的宫女侯夫人,感怀梅花的同时自哀身世,写下了这组咏梅诗。


春日看梅花
其一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其二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这里,梅花在冰雪时的一点绽放,让诗人在孤独凄清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情的同时,也让诗人开始怜惜梅花在寒风中,虽然冰清玉洁、素艳芳香,但是却孤单寂寞,无人赏识她的天真纯洁;而在梅花凋谢之后,春日温暖熙和的阳光才真正到来,给大地群芳迎来自由盛开的春天。


这组《春日看梅花》的诗篇,为后世带来了更多的梅花意象,首先在寒冬独自开放的梅花,她必然也是孤独的,才貌气质无人知晓与赏识,再是梅花早开虽然也会早谢,但同时她又是大地终将春暖花开的先行者,她的早开和早夭从而也有了一种积极的意义,让人在怜惜感叹的同时,又获得了一种为更大的境界而舍己的超越之感。


侯夫人在这里,显然也是借梅花而抒发自己的身世与心志,让人对这位孤独宫女一生的命运倍感怜惜。无独有偶,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的宫闱怨女,惊才绝世,美貌无双,同样因为自己的命运和梅花的相似同一性而被后人记住。这个绝世才女就是梅妃。传说,梅妃如古代才女谢道瑥一样才华横溢,同时又气质淡雅,姿态明丽秀美,就像一株娟静典雅的梅花。而她自己也极其喜爱梅花,在她住的地方都种满了梅树,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梅亭,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梅妃就终日赏梅花下,到傍晚依然恋恋不舍,似乎她的整个灵魂都和梅花合而为一了。

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澹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

梅妃虽然曾经因为才貌德出众而获得过唐玄宗的欣赏和宠爱,但是这种基于品貌优秀而产生的欣赏,在全方位的宫廷斗争中,终究敌不过杨贵妃给他带来的那属于笼罩整个李唐皇室的文水武家女人的激烈的情感(杨贵妃的杨家即武则天的母家,杨武两家同为文水豪族而世代通婚,杨贵妃亦与武则天、武惠妃等人有亲缘关系,唐玄宗看到杨贵妃的时候多半会想到自己的奶奶和年轻时的爱妻。)、依恋、和烟火气,而最后被打入冷宫走完了她寂寞的后半生,所以她的人生既有和梅花同样的秀美,同样的风致,其归宿也是和梅花一样的寂寞和凄清,而她在孤独中数十年的坚持自我、不肯动摇,也像极了梅花在寒冬傲然开放的丰姿。在人们欣赏梅花,也叹息梅花和自己的同时,就很难不想到这位和梅花一样灵魂、一样命运的女子。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3 09:03:25 +0800 CST  
在这种想象中,古代的文人逸士们心中的梅花形象,也就越来越立体拟人化,到了以神怪幻想小说而著称的唐朝,大文人柳宗元终于把这种对梅花的想象神话化,写下了一个“梦遇梅精”的故事:

唐·柳宗元《龙城录》:“隋开皇中,赵师雄遣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yà,迎接)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夜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共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在这个故事中,隋朝一位叫赵师雄的官员被派遣到岭南的罗浮地区,一天晚上在松林里喝醉之后,就见到一位衣着缟素,妆容淡雅的女子过来迎接他,师雄和她交谈之下,发现她不但语言高雅清丽,而且全身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扑鼻。师雄于是就和她一起来到旁边的酒家里喝酒言欢,兴致畅谈,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更是来了一个穿着绿衣服的小孩子,在一旁嬉笑歌舞,看上去也是十分有趣,于是师雄很快醉倒了,迷迷糊糊感觉有点冷风拂面。很久以后已经到了清晨,师雄起来看,才发现自己是在一株大梅树下睡着了,而树上有一直绿羽毛的小鸟一边欢跳啾鸣一边瞅着他。师雄看着斜落的月光,不禁感到一丝惆怅。

这里,男主人公是一位被调到岭南的官员,而当时岭南还是偏远荒蛮的边陲之地,被上级派遣到岭南,就相当于远离了政治中心。几乎和流放边疆无异。所以这个和梅仙相遇快意痛饮的如梦似幻的故事,其本质也是一个孤独失意的士大夫在仕途失意,被流放边陲后,只能与梅花青鸟相对,在和梅花神交的过程中也看到了自己落寂但坚忍的灵魂的心理历程。师雄遇梅的神话故事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表明梅花的形象在中国文人的想象世界中,已经丰满生动到可以完全拟人化了,而且失意官员遇梅仙并与之畅谈的传说,也是在官场里遭受挫折的士大夫们,开始用梅花的精魂来象征自己独立的士子人格和高雅而自如的灵魂姿态的体现。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3 16:53:40 +0800 CST  
于是到了宋朝,梅花终于进一步开始彻底成为隐士的象征,而这个转变的过程,就和我们要找的这位妙玉前世有很大关系了。而这个人,就在李纨抽中的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的原诗里面:

宋-王淇《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林和靖,即林逋,字君复,因为去世以后被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遂被后人称为林和靖,浙江奉化人。北宋著名隐士、诗人。


林和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人,更可以说是一位极具天才的艺术家,无论是诗词还是书画,都因其遒劲俊逸的风骨和别出心裁的构思而令人叹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 "逋工于画" ;陆游在《跋林和靖帖》中盛赞: "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 ,时名家则赞之为"墨妙青囊秘"。黄庭坚云:“林和靖诗句自然沉深,其字画尤工,遗墨尚当宝藏,何况笔法如此,笔意殊类李西台而清劲处尤妙 ”。苏轼作《书林逋诗》也提到“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3 21:39:33 +0800 CST  
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而范仲淹在《寄赠林逋处士》里,还用 “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来形容林和靖的隐士生活,又与《红楼梦》作者对妙玉“金玉质”的评价相对应。

可见妙玉这个法号,大约来自林和靖绝妙如冰玉般的书法和诗词。而《红楼梦》里同样提到,妙玉文墨极通,也就是书法和文笔双绝。

今年十八岁,取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02:58:57 +0800 CST  
书载林和靖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而这也和妙玉孤僻冷淡的性格相符。
《红楼梦》里的妙玉还有洁癖,受不了刘姥姥这样的俗人。而史传林和靖也是个有洁癖的人,正如他在诗里把自己的居所形容为“洁庐”一样“湖上青山对洁庐,坟头秋色变萧疏“。

不过,林和靖给后世留下的最大的遗产还是他对梅花意象的进一步发掘,他的咏梅诗《山园小梅》可以说达到了古往今来咏梅诗的最高峰,同时也确立了梅花在文人想象中代表隐士的地位。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如果说,汉字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像图片一样的直接表达复杂系统的能力,那么林和靖的诗词,可以说是把这种魅力发挥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地。就如这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细细品味之下,这句诗每个字竟都如一枚多面的闪耀光芒的晶莹钻石,两两交汇之下混合出不同的色彩光泽,又融在一起织出奇妙的霓虹来。唯有水浅,才能见其清,唯有清才能见其影之疏,也唯有疏影才能用横斜二字精妙的表达;而“疏影”状其神清骨秀,“横斜”传其遗世独立不折不屈,“水清浅”则为梅之“疏影横斜”做背景,衬托其高洁、灵动、温润;唯有黄昏时月下的微光,才能和暗字遥相呼应,但又能和水影树枝之间光影浮动的韵致符合,而中间一个香字,更是将全句从景物描写一下子升华到了对梅花之神韵的点睛上,原来朦胧之中浮动的不仅有梅影,有月影,有月光,更有梅花清幽淡雅之香气隐隐而起;于是梅花的孤高标致,清朗风骨,以及落落寡合之下的淡雅风韵都在这一句诗里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接下去一句却又是生意盎然,妙趣横生的描写霜雪中的鸟儿也小心翼翼地歪头瞅着梅花偷看的可爱模样,以及诗人想象如果有蝴蝶能看到梅花这幽雅清香的模样,会是多么的如醉如痴。开头结尾更是点出了诗人不慕繁华,和梅花一同享受冷清却悠然而闲适,与大自然之美好合而为一的隐士生活的态度。


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陆羽爱茶,苏东坡爱竹,周敦颐爱莲,郑板桥爱画,林和靖爱梅,无一不是有癖之人。所以妙玉林和靖对梅的爱,也是对她自己作为一个隐士之人生志向与追求的爱。所以梅花的形象到了林和靖之后,其隐者的身份和特质才真正确立起来:梅花不慕繁华,悄然在冰雪冷清中开放的特点,和隐士不求世俗功利,独自隐居在寂寞孤独中欣赏自然、追求人生与艺术的至高至远境界相仿;而梅花的仙风道骨,清淡芳香也代表了隐士于淡泊恬静中暗合自然之道的至美。

所以《红楼梦》中的妙玉,她的居所栊翠庵里也有十几枝红梅花,人与梅花相映红,人之风骨品格也与梅花精神相合一。

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著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08:53:08 +0800 CST  

当然,在考证出林和靖和妙玉的关系以后,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妙玉所在的大观园的栊翠庵和林和靖生前隐居的所在地——杭州西湖孤山的同构性了。据书载,林和靖在四十岁以后,就选择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孤山即西湖中心的一个小岛。我们现在已经明了,大观园里的景物指向一幅中国地图,而在大观园刚建好后,贾政等人从大观园南门进入之后,没走多远就到了一处所在。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这一处于是被宝玉提名为”沁芳“,此处的桥遂被命名为沁芳桥,亭子叫沁芳亭。
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注意这里宝玉是四顾一望,即是看了周围的风景以后,才根据四周的景色提了对联。

而贾政一行人来到了大观园较北处之后走不动了开始往回走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大桥,原来就是”沁芳“水源的来处,所以被宝玉起名”沁芳闸“。

说著,引客行来,至一大桥,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边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即名‘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也就是说,大观园里的水,是从沁芳闸引入,从沁芳亭流出,由贾府人专门建造的。正如贾珍在怡红院后面所解释的:

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只见清溪前阻。众人诧异:“这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凹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


那么,让我们现在从文本里跳出来一点点,“大观”一下,在已知大观园即抽象中国地图的前提下,大观园里挖的人工河,或者说沁芳河,会不会在中国历史上有所对应呢?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11:32:52 +0800 CST  
熟悉中国历史的话,应该不难想到中国是有条贯穿传统中华核心区域的人工河,即大运河。

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北起北京,南至宁波,途径天津、河北、山东省、安徽省、江苏、浙江诸省市。隋唐大运河则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余杭(今杭州),途径现在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诸省。




所以,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起点或者说源头是北京,往南走了一段以后,分岔为两段,一段到西南方向直达洛阳(探春住处,秋爽书斋),又从洛阳引下去,和之前的一段在南京附近汇合,最后到达重要终点站杭州。而大运河的这个形状,和贾珍描述的沁芳河的形状也完全合得上。

所以,如果沁芳河即大运河的话,那么沁芳源作为沁芳河南端的重要终点,自然也对应着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的终点段重要城市——杭州了。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13:45:10 +0800 CST  
根据之前的考证,探春在洛阳,也就是大运河三角形的西南顶点,而惜春在开封,也就是沿着大运河西南顶点往东南方向不远处。红楼梦里面人物在大观园的行动,也就多沿着大运河——沁芳河的轨迹在走。宝玉本在南京,也就是大运河——沁芳河的东南交叉点上,而他出门经常要绕过的沁芳亭,就是大运河的出海口不远的杭州了,而杭州也就是妙玉原型林和靖的隐居之处。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14:03:25 +0800 CST  
就让我们再来细看下,《红楼梦》里对“沁芳源”的描述:

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可见沁芳源的主体是一个大水池子,周围有白石环绕,池子上有三孔石桥,桥上还有亭子。考虑到沁芳源是对杭州风景的抽象总结,那么这个大池子,当然就多半是杭州的代表景点,西湖的象征了。注意西湖也确实有座堤名为白堤,是“西湖三堤”之一(另两座是“苏堤”与”杨公堤“),旧日以白沙铺地,呈白色,故而得名。而西湖上,当然也有三孔石桥和桥上的亭子。
西湖风光



我们再看宝玉提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现在看来,这对联应该就是在描写西湖的风景了。西湖的堤岸上,当然都是种着柳树的,而湖上划船的篙杆也是和柳条一样翠绿的;宝玉既然是站在西湖岸上看到了隔岸盛开的花朵,那么,这些花朵自然应该在一个湖心岛上。

而西湖中间,还真有一个湖心岛, 那就是孤山。孤山是杭州西湖中的一座天然岛屿,四面环水(外西湖与北里湖),在唐朝之前,孤山也是西湖唯一的岛屿,故得名为“孤”。而相传妙玉前世林和靖就隐居在孤山对面西湖旁边的放鹤亭里。林和靖生前在孤山及其附近遍种梅花,所以孤山四周也定然是梅香扑面的。元朝诗人马致远在《新水令· 题西湖》套曲中就提到了孤山与梅花及林和靖的关系: “但是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厦,有林和靖是邻家。”



这样看,妙玉所居的拢翠庵,应该也与宝玉所题诗的地方不远,更何况“栊翠”也与“绕堤柳借三篙翠”的意境暗合。所以,妙玉在大观园里的住址栊翠庵,不但就在沁芳亭畔,而且也即抽象的杭州西湖孤山对面的林和靖居处“放鹤亭”。


栊翠庵离沁芳源上的沁芳亭很近这点,在《红楼梦》中也有几处暗示,比如宝玉所住怡红院的位置,按照和大运河的对应关系,相当于是在金陵南京一带,而宝玉每次在大观园内行动,似乎都要先走到沁芳亭(杭州),再顺着原型大运河的沁芳河脉络往上走到其它各处。而走到沁芳亭一带似乎也是顺着一条山脉先往下走,走到离沁芳亭最近的拐角处,再转过去往上(北)走的。例如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中,宝玉就是先顺着山坡走下去,走到拐角处以后,回头就可以看到妙玉栊翠庵里的红梅了。

宝玉此时喜欢非常,忙唤起人来。盥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带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庭来。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似装在玻璃盆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著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又如宝玉刚过沁芳亭,就看到岫烟迎面向沁芳亭走来来找妙玉说话:
刚过了沁芳亭,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宝玉忙问:“姐姐那里去?”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4 19:24:27 +0800 CST  
可以与我们的考证相应证的是,西湖的孤山在历史上一直有”蓬莱仙岛“或者”小蓬莱“的称号,“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林和靖的诗集中,也多次用“蓬莱”“蓬瀛"来形容孤山。

湖上晚归
[宋] 林和靖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这首诗讲述诗人在傍晚从西湖上泛舟回家时,看到了远处的山形,就估计是离西湖的小蓬莱瀛洲——孤山,不太远了。

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仙尉


璚树摇岑掠眼新,鲜飙时复飏珠尘。
此中自是蓬莱阙,何处更寻姑射人。


又如这首诗里,林和靖在冬天的雪中身处孤山,一面欣赏雪景,一面写下了这首诗准备送给好友,在这首诗里,林和靖先是描写了雪中的孤山玉树琼花,时而摇落片片新鲜雪花,时而又在风中扬起如珠玉一般的雪尘的胜景,而后半句更是直接点出,孤山就是蓬莱,还需要去其他地方寻找姑射仙人么?(仙人就是自己)
而在“芦雪广联诗”一回里,李纨罚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的诗,而宝玉的诗起首第二句就是“寻仙问腊到蓬莱”,可见妙玉也确实住在“蓬莱”即孤山旁边。当然这首诗:

酒未开罇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丫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后四句实际上描述的也是直接描写林和靖之风骨,第五六句描写林和靖绝世离尘的仙姿俊朗,七八句则描写这位诗人在长期的隐士生活下,难免瘦骨嶙峋,令人心生怜惜,而孤山旁边也确实有林和靖经常去拜访的禅院灵峰寺,日常去佛寺里和相投的和尚讲禅说法,也是林和靖重要的生活部分。”槎丫“描述的是骨头突兀于皮下,好像树杈子一般,只适合来形容老头子瘦弱的样子,要是来形容贵家妙龄少女的肩膀,恐怕就大为不妥了。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5 11:14:41 +0800 CST  
林和靖可以称得上是天才诗人,而《红楼梦》的作者明显也对他的诗风仰慕之至,特别是林和靖诗中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气息和灵趣的部分,有很多地方被化用在了黛玉的诗词里。例如这首《秋怀》
《秋怀》
霏霏烟雨拂西窗,缃帙披残卧缥缸。
林木细分山去削,水波微动鹤丁樁。
凉沈欲睡何妨纵,静壮诗魔未易降。
搔首旧游堪入画,一樯如练下澄江。


在这首诗里,诗人的住所窗外烟雨霏霏,树林微动显出孤山山顶,水波荡漾,仙鹤在啄着什么东西。于是诗人昏昏沉沉半睡半醒之间,静静等待着作诗灵感的降临,不过要是诗魔许久不至的话,还是干脆畅意睡去吧!这首诗不禁让人想起了黛玉在潇湘馆的生活日常,如《秋床风雨夕》“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无赖诗魔昏晓侵“等片段。

此外,妙玉在大观园里居所的名号“拢翠庵”大概也取自林和靖诗词中大量使用的“翠"字, 如这首《翠微亭》:

翠微亭
[宋] 林逋
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擬归。
旅怀何计是,西崦入斜晖。


还有一首讲初春西湖风景的:

湖上初春偶作
[宋] 林逋
梅花开尽腊亦尽,春暖便如寒食天。
气色半归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门船。
文禽相并映短草,翠潋欲生浮嫩烟。
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


这里不仅提到了西湖岸边垂柳带来的一片翠色,而且连湖中的水草和湖水本身也是碧波荡漾,翠潋欲生,在这一片翠绿中的诗人居所,自然也符合”拢翠庵“这个名字的意境。而且第三句中提到了”文禽“即色彩鲜亮的水鸟,而《红楼梦》中大观园刚建起那一年的春天,黛玉也曾经在沁芳桥观赏过文彩闪灼,好看异常的水禽。

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闪灼,好看异常。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5 13:55:42 +0800 CST  
湖山小隐二首
[宋] 林逋
道着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
琴僧近借南薰谱,且并闲工子细抄。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这第二首诗第一句令人联想到妙玉在凹晶馆联诗时所做的:”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而下句“林萝拥翠微”又符合林和靖几乎无诗无翠的特点。第二局的”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也可见林和靖在佛道两方面都有修为,和妙玉虽然是带发修行的尼姑,但师父精通道教方术,栊翠庵里也住着道姑的特点相符。 而林和靖在另一首诗《送丁秀才归四明》中也提到了他对道家秘籍,即”清真隐秘文”的熟悉: 有似东浮沧海君,乘槎泛泛逐归云。 蛟绡市得能为寄,拟写清真隐秘文。“同时,林和靖也有一首诗《送遂良师游天台》里提到了他研究佛教原典“贝叶符文”的计划。
送遂良师游天台
送谢氏昆仲归闽中. 清邵才高云与机,林间文会忽相违。 南中草木正黄落,但羡冥鸿两两飞。 送遂良师游嘉禾. 贝叶松枝想暂闲。


而《红楼梦》里的妙玉一样爱好贝叶遗文,也有道家秘籍先天神数的师传。“因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年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著。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


总之,从林和靖的诗词来看,他可以说是自在自得,充满诗情画意地隐居在西湖的青山、绿水、红梅、文禽,修竹、闲鹤、鸣猿之间,朝游夕归,饱览西湖美景,或者读书于秋窗斜晖之下,或者研究佛教原典,或者研究道家秘术,闲时写诗、作画、书法、吟词,可以说过着精神上极为充实满足的神仙一般的日子,当然这是以他物质生活上的贫寒和世俗生活上的寂寞为代价的。就像他在《赠崔少微》一诗里的自述一样。

意想殊为适,形骸固可忘。
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5 17:08:16 +0800 CST  
闲适平淡的隐居生活里,除了美景与艺术足供遣怀,也少不了淡雅清香的茶可以细细品味。林和靖传世的诗篇中亦有二十余首茶诗,可见他对茶文化的喜爱以及对茶道研究之深。

《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这里林和靖提到的将茶饼磨成粉末后,加上香料烹制的喝法,是宋朝时常见的与今天日本的抹茶颇为类似的烹茶手段;而世间绝品好茶也往往不被大众了解,就像真正的大师人才难以被世人赏识一样;说到这里,诗人不禁打开茶经,一边阅读,一边油然而发《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里对联上所说的古今之情,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位才子高士和他们的崎岖命运,不禁感慨不已。宋朝时,茶文化已经达到高峰,又与在同一时期发展成熟的中国化佛教禅宗相得亦彰而形成了茶禅,在隽永悠淡的茶香之中闲闲酌饮,一边享受着味蕾与嗅觉细胞被植物之神妙自然之精华包裹的无限快感,一边谈禅论道,讲古说今,浓浓的禅意便随着青烟翻腾而上。僧院饮茶遂成为惯例,在僧侣们集体喝茶之前会击一道鼓,称为"茶鼓" 。


林和靖亦有诗云"春烟寺院献茶鼓",可见常常流连于寺庙里与高僧谈佛理的诗人也对茶鼓十分熟悉,而被僧人们邀请共同品茶聊天,享受其中禅意之妙趣的林和靖也写诗记录了其中况味:“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盱眙山寺起,横飞过野塘。”


《红楼梦》中贾母带着刘姥姥和众姐妹们一起游大观园那天,最后的节目就是到妙玉的栊翠庵里品茶,妙玉更是请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到后屋喝体己茶,这茶用的水可不一般,是梅花上的雪水。古人认为花上的雪来自于天而未受过尘埃的侵染,又沾了花香,因而最为洁净清香。既品茶于寺院,又怪不得宝玉感觉此茶“轻浮无比”连声称赞了。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6 11:33:05 +0800 CST  
在林和靖的隐居生活中,除了山川翠色,红梅冷艳给他带来在大自然中的安慰以外,他还养过两只仙鹤和猫作为陪伴的宠物,甚至让他的童子在有客人来拜访时就把仙鹤放出来让它们在天空盘旋,好让在西湖附近泛舟或者访禅的林和靖知道有客人来了。关于鹤,林和靖也有一首咏鹤的诗《荣家鹤》流传下来。


荣家鹤
[宋] 林逋
种莎池馆久淹留,品格堪怜绝比俦。
春静棋边窥野客,雨寒廊底梦沧州。
清形已入仙经说,冷格曾为古画偷。
数啄稻粱无事外,报言鸡雀懒回头。

这首诗里,林和靖用充满欣赏的语气描绘了鹤的清冷品格和仙风道骨,以及独自悠闲啄稻,不理鸡雀的自在生活,可以说作者也从自己养的鹤身上看到了自己悠然闲淡,沉浸于自然和人文世界,以及舒适的隐士生活之中,甚至连普通访客都懒得搭理的形象了。无论是梅花还是仙鹤,在林看来,其风格气质都与他的隐士生活产生了一种深层的和谐统一,也因此林和靖遂讲它们视为密友,而不仅仅是宠物,故而世人有林和靖“梅妻鹤子“之说。

而林和靖对于他养的猫儿,可以说是宠溺了,日常去钓鱼时,如果掉到了小鱼就带回来给猫儿吃,看着猫猫吃饱了躺在花丛里打滚睡大觉的舒服满足样子,诗人心头也油然而生一种专属于猫奴的欣喜兴致: 猫儿啊,咱们家既然穷得连老鼠都不来,你也就不用干活了,天天在我家白吃我给你钓的鱼,不也挺好的么?

《猫儿》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当然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来,在林和靖的日常生活中,垂钓也是他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正如下面这首诗句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傍晚垂钓于溪边的情致。

《小隐》
门径独萧然,山林屋舍边。水风清晚钓,花日重春眠。苒苒苔衣滑,磷磷石子圆。人寰诸洞府,应合署閒仙。

"苒苒苔衣滑"这句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妙玉联诗中的”露浓苔更滑“.


所以,妙玉林和靖的隐居生活虽然孤独绝尘,但也有自在随性,悠然自得,沉醉于西湖之千面胜景和四周可爱生灵的一面,以及纵情于琴棋书画之中,谈禅悟道的惬意。人生至此,似乎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如果林和靖的人生仅仅是作为一位虽然孤独贫寒,却也高洁自适的知名隐士的一生的话,那又如何解释《红楼梦》里的判词和歌曲中,对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和太高人亦妒,过洁世同嫌的评价呢?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7 02:32:10 +0800 CST  
@阿拉顶顶 2019-12-16 22:43:13
翻开《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自叙便引发了我的沉思。就像红楼梦,为何作者开篇就写“哭”?
稍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身处的时代,读完了前二十回,心中有了答案,但不知是否是正解。
刘鹗,号老残。虽说《老残游记》被定位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但我想《老残游记》是否不仅仅是部小说更是作者对自己的梦(一种理想状态的自我)的叙述,一个自传。
之所以这么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刘鹗号老残这一事实,更是因为对......
-----------------------------
写得有趣,其实《红楼梦》的主题,以及谋篇布局,无不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史,小说史的发展一致,从唐人笔记到《临川四梦》到《西游记》到《西游补》到红楼梦,一以贯之,而老残游记也借鉴了颇多《红楼梦》的内容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7 16:05:01 +0800 CST  
我们的考证到此,对《红楼梦》作者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目的也看得越来越清楚了,《红楼梦》的表面一层虽然也是一本很好的世情小说,但是这个看似完满的表层,却是为《红楼梦》本身作为一本谜语之书,它背后的诸多谜进行铺垫的。读《红楼梦》小说当然也可以仅仅留在这个表层来欣赏作者的巧妙布局,但是如果想了解作者的真意,也就是“谁解其中味”的真味,非要从《红楼梦》的书中走出去,走进中华文明史这本大书不可。


同样,要想理解《红楼梦》作者对妙玉的人生评价和命运安排其背后的真意,我们又需要在解开《红楼梦》表面的书里蕴含的谜语之后,再走进中国历史中,去重新打量,理解林和靖的一生。


公元967年,林和靖出生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的一个书香世家里,林和靖的爷爷林克己是吴越国通儒院的学士,以学问闻名。林和靖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学渊源的书香官宦之家,又自幼生长在身为吴越国大臣的爷爷的护佑教养之下,可以想象,他人生中最早的志向和底蕴是基于儒家和吴越国的,长大以后按照儒家的期待治国平天下,将自己的才学货与帝王家,像爷爷那样做个吴越国的大学士,不仅应该是林和靖长辈对他从小的教诲,也应该是幼小的林和靖在努力学习时内心重要的动力来源。


然而,在林和靖刚刚十一岁,差一点成为少年的时候,却出了一件对他和他们家族来讲,影响都极为深远的大事:吴越国国王不堪忍受北宋的压力而主动投降,吴越国遂被北宋吞灭。虽然吴越国亡国这一段历史,因为国王的主动投诚而少了兵刃之灾,其实远远算不上血腥,但是对本来身处吴越国政治核心圈子的林和靖家族来说,身处其中受到的打击和影响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毕竟吴越国向大宋投降,也意味着吴越国自己的统治集团要向新的大宋中央称臣,更要被新派来的来自北宋的官僚集团和那些转向更快的,也更容易被新政权信赖的来自更底层的原吴越国被提拔的士人控制和边缘化。


于是,林和靖家族此后,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吴越国留在北宋的遗民。遗民是这样一类人,在政权更替时,他们往往因为和前朝的关系,或者无法被新朝相信而难以入仕,或者因为无法从感情上、思想上接纳新政权而归隐不仕,这部分人遂被称为新朝遗民。最早的遗民大约可以追溯到不能接受周朝而逃到首阳山的商朝遗民伯夷叔齐,自秦汉之后,随着中国政权如走马灯一般的不断交替,遗民群体在历史上自然也是逐渐庞大。根据史书记载,林和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林和靖从小跟着他爷爷长大。那吴越国灭亡时,林和靖的爷爷如果还活着,作为吴越国的通儒院学士和一位已过盛年的老人,恐怕是断难以接受这一巨变的,虽然他的具体态度和对林和靖的影响,书上并没有记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林和靖本名林逋,字君复。逋在说文解字中,就是逃亡的意思,也和遗民的遗意义相合;而君复自然不用说,有光复旧君的意思。林和靖这个名字和号究竟起于何时虽无可查考,但这名字里的遗民意味是相当明显的,甚至是和“反清复明”一样把恢复旧政权为奋斗目标的遗民。让人想起了《天龙八部》中名字就承载了光复慕容家族基业之重的慕容复。也许,是在吴越国灭亡以后,林和靖在爷爷病床前,按照爷爷最后的愿望,才改了这样一个把国恨家仇铭记于心的名字?这个名字背后真正的血泪之悲细节,我们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了,但它蕴含的遗民意味还是相当明显的。大约也因为这个原因,作者也给妙玉安排了一个向贾母献茶,并点出了“老君眉(没)”三个字的情节。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锺,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家即抽象的中国,那么贾家的老祖母贾母即代表中国的国体了,而贾母“不吃六安茶”即隐喻“国体欠安”,而妙玉又点出缘故,因为“老君眉(没)”了,吴越国不但政权已亡,而且老国王也早就去世了。

实际上,旧吴越国不仅其灭亡时是上层皇家主动选择了向北宋投降,也使得他们本身也不具备多少光复的政治号召力,而且较为和平的政权交替和北宋当时的强大实力也让底层缺乏反抗中央政府所需的仇恨和意愿。对林和靖来说,这个加于他的“君复”的号,除了记载下祖辈的血泪情怀,恐怕并没有什么可以在现实实现的基础。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7 16:07:14 +0800 CST  
而这时候的史书,用四个字来形容林和靖“少孤力学”,少年,孤儿,生活环境艰难孤独,却拼命努力地学习,然而这时候他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好好学习,长大和爷爷一样在吴越国通儒院做学士“的童年理想断然是不能实现了,那么”好好学习,长大在北宋做官“呢,似乎也是和自己意味着逃亡隐逸的名字和光复旧君的号相悖的,对少年的林和靖来说,童年构筑在家国情怀和孔孟之道基础上的较为完善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和努力的方向,在他十一岁以后,就确确实实出现了一个缺口。为了弥补这个缺口,少年林和靖不仅读被视为正典的四书五经,更是和宝玉一样杂学旁收,了解当时中国各个流派的学问,所以他此时努力学习的目标,已经远远超过了求功名利禄本身,而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宇宙的真谛,社会的真相,和自我的本真。少年时期是人心智迅速变化的时期。接触到的人与事和自己的思想发展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一生的人生观的塑造。林逋在少年时期的老师是一个叫陈抟的人,喜欢道家文化、黄老哲学。这段求学经历对他以后的归隐影响是巨大的。

于是,少年林和靖就这样度过了一段埋头在家中读书学习的时光,以他聪颖好学的程度,当林和靖到了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可以说已经学有所成。于是,这时候青年的林和靖又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去报名参加北宋的科举。

这时候,相信极为聪颖通透又读破万卷书的林和靖,断然不至于被他祖辈的经历和思想而束缚住。对于入不入仕这件事,他的信仰应该还是以儒家为基础的,按照儒家的思想,是否出来做官,主要看当时的政权是有道的,还是无道的。那么,北宋政权究竟是算有道还是无道的呢?从小一直在家中读书的林和靖,对这个世界恐怕也是懵懵懂懂,作为孤儿的他,也不用肩负什么服从赡养长辈的责任。于是,这时候的林和靖,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离开当时所谓正轨的决定:放弃参加科举考试,先去看看这个更大的世界再说。


于是二十二岁的林和靖放弃科举,少年出游,徜徉于江淮之间。此时的林和靖,是个饱读诗书,才学渊博,思慕游侠的翩翩少年郎。如此的少年俊秀,去游历刚刚统一,尚属于全盛时代的北宋王朝的核心腹地,他遇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他有没有收获挚友,收获爱情?有没有遭遇欺骗,历经艰险?他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对北宋究竟是有道无道这个问题,他获得了确定的答案了么?


对这些个问题,相信背后一定是一个个有泪有笑的故事。从林和靖这段时间的诗词来看,他也曾经有过少年豪侠的时光:

《赠任懒夫》
未肯求科第,深坊且隐居。胜游携野客,高卧看兵书。点药医闲马,分泉灌晚蔬。汉廷无得意,谁擬荐相如。


可见林和靖也曾经有过少年胜游,夜读兵书的游侠时代,那时的他一定也有如同卧龙一样渴望被荐入朝,做一番事业的壮志。然而这种雄心壮志似乎后来逐渐又平淡了,会不会和他在这混沌浊世里的游历有关?也许他看到了苦难的底层百姓,混乱的底层管理;也许他从基础政府的腐败看到了朝廷上缺少人才的现实,而这种事实又让他对蝇营狗苟地讨好考官钻科举之狗洞的行为提不起兴趣而最终选择了归隐之路。


而这漂泊江湖的二十余年里,林和靖想必也有过心摇意动的感情经历。
就像林和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词: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长相思》


其背后的故事虽已不得而知。但又有传闻说,林和靖在自己的墓里放了一只玉簪,也许,他真的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但却是悲剧收场,而林和靖后半生遂再未娶,梅妻鹤子,独自度过一生。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8 07:55:31 +0800 CST  
至于对入仕和道统的问题。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大约也让林和靖下定了不主动求仕的决心,那就是“天书降临”事件。

在林和靖看不清楚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的时候,大宋朝的皇帝,实际上也在焦灼地寻找理由,为他的统治的政治合法性背书。而这种寻找,最终自然也必须归结到宗教或者自然哲学这种第一性的信仰体系上。而鉴于中国传统皇帝乃是受命于天的思想,从大自然中寻找证明天子合法性的“祥瑞”也就成了一幢能讨皇帝欢心的美差。


特别是在林和靖所在的宋真宗时代,从珍稀蘑菇到花朵,到奇兽异鸟,各式各样的“祥瑞”层出不穷。到公元1004年,宋辽交战。北宋本来先拔头筹获得开场胜利,然而,担心继续打下去会导致政权不稳,影响自己位置的宋真宗却不败而败,主动向辽国投降。为了平息朝野的舆论,皇帝遂和当时的丞相,一起导演了一出"天书降临",即宣称这投降书,也是上天降下的“祥瑞“,所以代表了“天意”的戏。又为了粉饰这出闹剧,朝廷号召天下才子写文章,对这投降书”祥瑞“歌功颂德,当时已经因为出众的文采而有一定名声的林逋也在被朝廷直接点名写文章的名单上。凭林和靖的才学,也许递上一篇奉承之作,马上就会有高官厚禄到手,但他没有。因为真宗的做法和整个让林和靖感到寒心,他内心希望追随的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的帝王,而不是一个为了自保皇位而安于现状、屈辱求和的君主,同时,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在一个颠倒黑白,真假不分,指鹿为马,一切以讨好皇帝为核心的朝堂上做官;更不要说,他希望服务的是一个有道的政权,而不是一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靠迷信瞒和骗混日子的政府。从这时起,林逋彻底地打消了主动参加科举入仕求官的计划,并在几年之后到西湖孤山隐居。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让妙玉林和靖选择隐士生活的原因,更像是一种洁癖,他在自然和艺术中浸淫得越深,对美的感知越敏锐,就越无法忍受在浑浊虚假的官场里应酬打转,讲违心的话。特别是对”天上降下一本投降书“,这样荒唐已极的事情,林和靖选择的是站在真和美的一面,而坚决不向虚伪和丑陋妥协。直到他临终前,也还以自己当年在此事上的不妥协态度为自豪,写进了他的临终诗里,这也是他一生的风骨和坚守的体现。


湖上青山对洁庐,
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所以林和靖真真是一个将自己的人生和灵魂打造成一块绝妙无暇的美玉,以至于与当时已经污浊的尘世已经格格不入的人。就像《红楼梦》里的妙玉一样已经达到“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的境界。
楼主 darkingwing123  发布于 2019-12-18 12:03:18 +0800 CST  

楼主:darkingwing123

字数:213736

发表时间:2019-11-25 00:43:3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5 23:59:47 +0800 CST

评论数:7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