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长期连载)

@毛人凤的毛 2015-08-28 18:51:29.0

你仔细想想,对外争霸的力量来自哪里,如果不能调动一切自身能调动的力量,能争霸么?孙中山搞不定自己的不下,他连革个命都失败了,老蒋的部队不听话各自为阵,金融界等社会各界的力量调不动,他自己的的江山也丢了。
然而,延安却把他们都没做成的事做成了,而且还比他们做的更多,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具体原因,参见我上面说的。
—————————————
中央集权配以专制,办事效率确实是最高的。但是有一点,办好事效率高,办坏事效率也很高!而中国的皇帝,好的有几个?
有集权有制衡,摒弃专制才可能真正强大!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28 22:26:16 +0800 CST  
@毛人凤的毛 2015-08-28 18:57:40.0
不过我很喜欢人民民主专政这个词,霸气,杀伤力强,中国征服世界就靠这几个字。大家拭目以待
—————————————
杀伤力强的东西,往往对自身也有威胁!
慎用!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28 23:01:51 +0800 CST  
⑥内政危机初露端倪
晋襄公能够成为晋霸主二号,一方面因为他处理江湖事务也算是个一等一的好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处理内政稳重。
晋襄公上任之初,沿用了老爹晋文公留下的政治班底:中军将先轸,中军佐先且居,上军将赵衰,上军佐栾枝,下军将胥臣,下军佐箕郑父,新上军将胥婴,新上军佐先都,新下军将荀林父,新下君佐先蔑。
不过没多久,先轸同志因为后悔啐了晋襄公,英勇自杀了。《左传》特别表扬了先轸舍生取忠的高尚行为,不过我倒觉得先轸事件说明两点:第一,晋襄公继位之初,功臣集团有些不拿晋襄公当回事,卿权有做大的可能。试想先轸跟随晋文公十九年,晋文公做的荒唐事儿不少,先轸敢对着晋文公吐口水?第二,卿权做大的势头及时被晋襄公摁住了,虽然没有资料介绍晋襄公做了什么,但如先轸一样功勋卓著也老臣,也要用自杀来弥补过失,看来晋襄公遗传了不少父亲的政治细胞。功臣集团应该是逐渐感受到晋襄公的老练,赶紧收起了锋芒。所以我认为,先轸的自杀与其解释为忠勇,不如解释为懂得政治规矩。先轸明白:在这样的体制下,以下犯上是永恒的政治把柄,即使自己可以躲避清算,也难免有人把这笔账算在自己儿子孙子或家族身上。先轸用最壮烈的方式为自己的过失买单,先且居取代父亲成为中军将。这时候晋卿的格局是:中军将先且居,中军佐赵衰,上军将栾枝,上军佐胥臣,下军将箕郑父,下军佐胥婴,新上军将先都,新上军佐荀林父,新下军将屠击,新下军佐先蔑。这一次晋卿任命采用依次递补的原则,很明显是晋襄公不想触碰晋文公时代利益格局。
晋襄公这时候的表现是成熟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多数政权交替都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与之相伴的要么是腥风血雨的斗争,要么是重重矛盾被积压。晋襄公上台以后顺势而为,不去碰卿族的蛋糕,使晋国政权格局稳定过渡,所以,在江湖风起云涌的时刻,晋国没被风浪打到,反而上下团结,张弛有序地收服了各路大神,稳稳地坐在了老大的位置上。
可是,公元前622年,中军将先且居、中军佐赵衰、上军将栾枝、上军佐胥臣相继去世,考量政治水平分饼工作还是来了。这块大饼到晋襄公手里就更难分了。
为啥呢?因为分饼的标准太不好制定。当年,晋文公分饼依据了:功劳大小、个人能力,忠诚程度等考核指标,又适当吸纳晋献公和晋惠公时代的旧卿族进入政权,才摆平了各种利益之争。但晋襄公却无法照抄照搬老爹的经验。又为啥呢?晋文公执政初期,卿族是依附于晋文公的,只有靠晋文公把饼做大,大家才有更多的利益可分,所以,晋文公对六卿有绝对的把控能力。晋文公执政晚期,创业基本结束,晋国卿族的力量日渐壮大,晋国卿族之间的矛盾,晋卿与国君之间的矛盾已经初见端倪,只是晋文公的锋芒掩盖住了一切。所以,晋襄公不重新分饼则已,一旦重新分饼,积压在晋文公时代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
首先是国君与功臣集团的矛盾。虽然先轸啐了晋襄公一口就乖乖死了,晋襄公也规规矩矩保持既定格局,但晋国在南征北战维护霸权的过程中,我们几乎都只看到晋襄公要么听先轸的,要么听先且居的,要么听赵衰的。很难看到晋襄公独立主张过或拍板过什么事情,这样做君主是不是有点压力,估计只有晋襄公自己才知道。
其次是功臣卿族与献、惠时代旧卿族之间的矛盾。当年,晋文公的处理方式是把功臣摆在政治核心,加入老牌卿族以牵制功臣的力量。晋文公在的时候,这种安排没问题,老牌卿族自知无法和功臣相比,自然甘居其后。但老革命家们一死,排在后面的箕郑父、先都、荀林父等就开始有追求了:总不能让一群毛小子骑在我们头上!
再次是功臣之间的矛盾。功劳最大的几家,先氏、狐氏、赵氏各家都觉得自己家的功劳大,对分饼的期望值很高。
晋襄公很纠结,几经思量以后决定扶植献、惠时代老牌卿族,借机压制一下功臣卿族的力量,于是晋襄公准备提升箕郑父、先都,而让士縠、梁益耳率领中军。结果,消息还没有公布,新任晋卿名单就传得人人皆知。等到晋襄公在夷地阅兵想宣布任职名单的时候,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先克直接跳出来说:狐、赵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国君就忘记了么?虽然先克没明说:俺爹和俺爹的爹,都对晋国有大功,您能忘记他们的功劳不任用我?但他这么一说,晋襄公就明白这是功臣卿族共同的声音,也懂得了功臣卿族的力量已经不是自己想压制就能压制:国君在内廷做的决策或萌生的想法,瞬间就传入这些人的耳朵,可见,自己这个君主已经是在刀尖上讨生活,既然不能打压,就只好拉拢了。于是,晋襄公表示:老一辈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确实不能忘记他们的功劳。晋国六卿成员名单重新确定为:狐射姑、赵盾、先克,箕郑父、先蔑、荀林父,也就是说,狐氏、赵氏、先氏继续占据核心地位,箕郑父、先蔑、荀林父等老牌卿族也继续起牵制作用。然后,晋襄公又裁撤新上下军,以栾盾、胥甲作为六卿的候补队员。
这个安排下来,功臣卿族算是完胜,但斗争尚未结束。功臣卿族在联手抵制了国君的安排,弹压住了老牌卿族后,功臣之间的矛盾又出来了。矛盾的根源在狐射姑和赵盾位置的安排上,狐偃虽然功劳大,但这家伙为人狡猾又高调,不仅后来晋文公不喜欢,估计大臣们都不喜欢。而赵衰呢?人缘不是一般的好,晋国卿族多数都受到过赵衰的举荐,而且赵衰同志多数时候是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举荐人才。所以,受过赵衰恩惠的家族都希望赵衰的儿子能排在狐偃的儿子之前。这一次出面表达意见的是晋襄公的老师阳处父,阳处父是赵衰的老部下,他主动或被主动地向晋襄公打报告:赵盾明显比狐射姑能力强嘛!任用能干的人,才是国家的利益。晋襄公听了阳处父的话,将赵盾和狐射姑位置对调,赵盾做了中军将。
一个强权的国君,需要重点控制的权力应该有哪些呢?答:人事任免权,军权,财权。从这两次人员任命,晋襄公摇摆不定的情况来看,个人以为,晋襄公在分饼过程中的优柔寡断,暴露了其软弱的一面,功臣集团伺机崛起,此后他对内政的掌控力减弱。我并不是凭空胡猜,《左传》记载:赵盾做了中军将以后,军政大权两手抓,制定章程,修订法令,清理诉讼,督察逃亡,使用契约,恢复被破坏的次序,重建已经废弃的官职,提拔被压抑的贤能。政令法规完成以后,就交给太傅阳处父和太师贾佗去推行。这细细碎碎的一串串话,其实就是说赵盾在晋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改革。不过,不要一听说改革大家就觉得亲切,有的时候改革弊政是为了造福人民,有的时候却是某人揽权或铲除异己最佳的借口。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很幸运的去世。因为寿命短,他晋霸主二号的名头得以名垂青史。晋襄公死后,儿子晋灵公继位,晋国终于又乱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29 21:48:40 +0800 CST  
(5)晋霸主二号领导下的江湖动态
①秦国
话说公元前627年的崤之战后,秦晋双方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公元前626年,秦国在彭衙之战中又输了,秦穆公左思右想:既然东进前路艰险,还是回头在西边练练手吧。正好这时候,戎王派使臣到秦国参观访问。使臣的名字叫由余,据说此人的先祖生活在晋国,是周携王的后裔,因周携王被晋文侯杀害了(注意不是晋文公),由余的先祖就逃亡去了西戎。戎王大概是听说秦穆公很贤明,秦国很强大,就让由余去打探打探虚实。
一听说西戎有土老帽来了,秦穆公忍不住要嘚瑟一下,就带由余参观秦国形象工程——雄伟壮丽的宫室。没想到由余鼻子冒着冷气说: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是让鬼来修建,鬼都要再累死一回;你们还让百姓营造,想一想百姓有多苦吧。秦穆公一听,这土老帽居然拿话来堵我!他反驳道:这是文明的象征,懂?你看中原文明国家,不都是借助礼乐的等级规范来统治国家么?国君不搞点特殊待遇,不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那怎么管理国家呢?你们戎族不懂这些,想必治理国家很困难吧!由余一听秦穆公装文明人,忍不住笑了:中原国家一天到晚闹得鸡犬不宁,不就是为了争夺特权利益吗?君主们骄奢淫逸,却依仗着法律制度的威严来压迫下面的人屈服,上下矛盾激化,篡夺屠杀,甚至灭绝家族,不都是你们所谓文明的衍生物?咱们戎族人没文化,但是够淳朴,我们的国家管理就像一个人支配自己的身体一样,没啥方法可言,但咱玩的才是真和谐!由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原贵族打着文明旗帜对民众的欺骗:庄严的礼乐等级背后满是蝇营狗苟,威严的法制背后的全是暴力,反把秦穆公的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答不上话来了。
秦穆公搞完接待工作下来跟内史王廖商量:我以为戎族都是土老帽,结果人家藏龙卧虎啊!戎族是秦国的邻居,有由余这样的人才辅佐戎王,是我国的祸患啊!王廖说:我有办法,由余不是说戎王淳朴吗?那是因为他还没受到中原礼乐的熏陶,咱们给他送点糖衣炮弹过去,看那小子能淳朴多久?戎王一旦喜欢上奢靡腐化的生活,那就没心情管理政事了。然后,我们再留住由余不让他回去,延误他回国的日期。戎王一定会感到奇怪,因而怀疑由余。
秦穆公觉得王廖的主意不错,就赶紧张罗给戎王送去乐工和歌妓,戎王淳朴的心一下被糖衣炮弹炸得粉碎。为了安顿下来好好享受歌舞,戎族整整一年不挪窝。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戎族长期呆在一个地方,这里的青草被啃光了,牛马就会大量饿死,牛马大量饿死,游牧民也就失去了生产生活资料,戎族迅速衰落。这边,秦穆公三天一大宴,两日一小宴请由余喝酒,只等到戎王彻底堕落才放由余回去。由余回去一看戎王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三魂少了七魄,只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狠劝了两次,戎王不听,由余脚底抹油投降了秦国。对此,我想感叹:文化艺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能锻造一颗纯洁的灵魂,也能毁灭一个淳朴的心。其区别只在于,有人是用心灵穿透文艺的灵魂,吸取其养分,有人是用感官触摸文艺的外表,享受其奢华。
公元前624年,秦国气势汹汹深入晋国,占领王官,但秦国只搞了个晋国一月游,再开了个先烈追掉会就灰溜溜回去了。晋军主力回避,但依然牢牢地卡在了秦国东进的关口。公元前623年,秦国把对晋国扑空的拳头转而挥向戎族,由于由余同志熟知戎族状况,帮助秦国出谋划策,秦国迅速平定西戎,增加了十二个属国,拓展疆土上千里。鉴于秦穆公在西边取得的优异成绩,周襄王派召公过带着钲、鼓等器物去向秦穆公表示祝贺。有学者认为,这算是周襄王承认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但个人以为,秦穆公始终没有能染指中原事务,仍只可以算西方一霸。只是在秦晋争霸的过程中,秦国增强了在中原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原举足轻重的大国之一。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这家伙学了一辈子仁义道德,在死的时候用一百七十七活人殉葬,甚至秦国很贤明的大臣奄息、仲行、鍼虎的三个人也被弄去陪葬了。《左传》和《史记》说,百姓对这三个贤人的去世很是伤心,还作了一首《黄鸟》的歌来纪念他们,又借君子之口评价秦穆公:怪不得这小子做不了盟主哦,死了就置百姓于不顾,还拿他的良臣为自己殉葬。秦国这样不爱惜人才,看样子是无法东进了。
《左传》和《史记》为三个贤人唱了一首挽歌,我却想为这些无辜的生命祈祷:假如有来世,假如来世再为人,请一定一定,珍爱生命,远离君主。
秦穆公死了,儿子(yīng)继位,这就是秦康公。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31 17:44:17 +0800 CST  
@angela飞鱼香妈 2015-08-31 17:03:07.0
周末给8岁的女儿讲陶醉的中国史,以前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孩子竟然听进去了。晚上讲完,早上起来还追着我继续,谢谢陶醉!支持你一直写下去!我也一直给孩子讲下去:)
—————————————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放心,我已经做了十二分之一,绝不会半途而废!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31 21:52:37 +0800 CST  
@tianyadagong 2015-08-30 19:19:04.0

嗯,希望有机会能介绍一下秦国的这个制度
—————————————
前面已经讲过一点秦国的客卿制度,以后还会讲到,我争取讲细致清楚一些,让大家可以有个比较!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8-31 21:54:04 +0800 CST  
②楚国
前面我们讲到,公元前627年,晋楚泜水之战。因为阳处父的诡计,双方没真打起来就撤了。
阳处父回到晋国,得意洋洋地交差了。子上回到楚国却倒霉了。原因是太子商臣在楚成王面前搬弄是非,诋毁子上收受晋国贿赂,不战而退,楚成王就杀了子上。此事看起来是小人陷害忠良的苦情剧套路,其实里面包含许多政治纠葛。
据说当初,楚成王想立自己的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您现在正当壮年,老婆又多,楚国选太子都喜欢选年轻的,而商臣这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不得不说,子上的政治道行太浅,居然在立储问题上大胆胡喷:若敖家族功高震主,连楚成王自己有时候都感觉hold不住,子上竟还希望以后立一幼主,估计此时楚成王心里已经在打鼓:再立幼主,这天下就是若敖家的了。楚成王拒绝相信若敖家族,坚持立商臣为太子,子上的悲剧已经定调。
子上被杀了,但他对楚国立储事件的预判却应验了。楚成王老了,对茁壮成长的小儿子王子职越看越爱,就萌生了废掉太子商臣的想法。消息传到商臣耳朵里,小伙子着急了:如果消息属实,自己就危险了。他赶紧找自己的老师商量对策。老师潘崇非常老道的说,你请江芈(一说楚成王的妹妹,一说楚成王的夫人)吃饭,这女人和你老爹关系好,又是个急性子,你席间故意不尊重她,看她怎么说。商臣依葫芦画瓢做了。江芈果然发怒说:怪不得你老爹要废了你!信息确认无误,潘崇告诉商臣他有三条路可以选:第一,规规矩矩侍奉王子职;第二,逃亡出国;第三,杀了老爹自立。商臣毫不犹豫地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楚成王正在宫里吩咐厨师炖熊掌,儿子商臣突然杀进来,楚成王立即明白是咋回事了。楚成王说:反正我逃不掉了,你让我吃了熊掌再死吧,商臣不答应,楚成王上吊而死。
楚成王死后,给他上谥号为“灵”,大约是想取其“乱而不损”的意思,楚成王的尸体瞪着眼睛不肯闭上,大家商量后,为其改谥号为安民立政的“成”,他终于闭上了眼睛。这个玄奇的故事记载于《左传》,不知道中心思想是否可以归纳为:无论多流氓的国君,都一个梦想叫流芳千古?
商臣即位,这就是楚穆王(公元前625—公元前614年)。
楚穆王因为杀了老爹,名声不大好,所以给人以昏庸残暴的感觉。实际上,楚国在楚穆王执政时期,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为楚庄王后来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楚穆王上台干的第一件大事是扶植亲信,排挤若敖家族。他把自己的太子宫赐予老师潘崇,封潘崇为太师,主持国家事务。楚穆王的处理方式很巧妙:楚国的军政二把手,一直是令尹,而令尹的位置,自楚成王执政后,一直都被若敖家族垄断,当年子玉在城濮大战后自杀,楚成王也曾试过趁机剥夺若敖家族的令尹职务,改任蒍吕臣,但蒍吕臣干了仅一年,就在若敖家族的反对声中死去。若敖家族的势力不可小觑,所以,楚穆王表面上不去动若敖家族的蛋糕,继续任用子玉的儿子成大心为令尹,但却让潘崇做太师,宣布太师主持国家政务,实际上分解了若敖家族的权力。
轻松弹压了若敖家族以后,楚穆王加紧了开疆拓土的事业。公元前624年,楚国军队包围江国(今河南息县西南),江国是晋国的小弟,所以晋国的先仆率军攻打楚国以救援江国。但因为晋国和秦国邻居矛盾不断,无心与楚决战。公元前623年,楚穆王趁秦国与晋国交战之机,迅速出兵灭亡江国。公元前622年,楚穆王指责六国(六国是国名,不是六个国家,在今安徽六安北)背叛楚国亲近东夷,派遣成大心和仲归率军灭亡六国。又派遣公子燮率军灭亡蓼国(今河南固始东北)。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晋襄公先后死了,晋国内乱,秦、晋交战不断,中原再次陷入无序状态,楚穆王敏锐地观察到北进的机会又来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1 15:59:42 +0800 CST  
③鲁国
公元前627年,鲁僖公死了,儿子姬兴继任鲁国国君,这就是鲁文公(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9年在位)。鲁文公的水平和老爹鲁僖公差距甚远,不仅管理内政的成绩大幅下滑,外交成绩也被扣分。鲁文公为啥成绩差呢?请容我把扣分的情况介绍一二。
第一,“三桓”活跃。当年,季友杀了庆父和叔牙扶植鲁僖公为君后,不仅没有对两个哥哥的后人赶尽杀绝,还悉心栽培,立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孟孙氏)为卿,赐封地“成邑”(后来孟孙家族长期世袭鲁国司空之职,掌管工程建设)、立叔牙的儿子公孙兹(叔孙氏)为大夫,赐封地“郈邑”(后来叔孙氏世袭鲁国司马一职,掌管军事)。而季友本人,不仅担任鲁相,也获得汶阳及费两块封地(后来季孙氏世袭鲁国司徒一职,掌管土地)。这样一来,以季友为领导核心的“三桓”家族,成为了鲁国政权的实际操控者。尽管史书上记载,季友为人正直,对鲁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对鲁僖公来说,坐在国君的位置上面演木偶戏,应该不太爽。所以,公元前644年,季友和公孙兹死后,鲁僖公立即任用亲弟弟公子遂(字襄仲,因家住曲阜东门而立东门氏,也称东门襄仲)为相,又重用臧文仲,以压制“三桓”的力量。这一措施收效明显,鲁僖公执政中后期,“三桓”鲜见于鲁国政坛,鲁君逐渐重新掌控了国政。
尽管鲁文公上台后也继承了老爹的政治班底,继续任命东门襄仲为相,但明显“三桓”又获得了重用。《左传》记载,公元前626年,鲁文公刚一即位,就派公孙敖(穆伯)作为外交使节到齐国友好访问。公元前625年,鲁文公去晋国求和还没回国,公孙敖又代表鲁国在垂陇和诸侯以及晋国司空士縠结盟,商量攻打卫国的事宜。公元前621年,季友的孙子季文子(季友的儿子不见记载)被派往晋国友好访问。我能理解鲁文公这样的安排不是纯粹犯二:东门襄仲是亲叔叔,又是鲁僖公时代的老革命,估计这家伙没少对鲁文公指手画脚,鲁文公启用“三桓”压制东门襄仲应该是可行的策略。只可惜政治平衡是个技术活,鲁文公水平太差,东门襄仲没有被压制住,“三桓”的力量却又崛起,加上东门襄仲和“三桓”矛盾重重,一再发生摩擦,鲁国政坛危机重重。
第二,自不量力,穷嘚瑟!公元前624年,因为秦晋矛盾激化,鲁国成了晋国拉拢的对象,鲁文公在晋国受到晋襄公的特别礼遇。这让鲁文公的小心肝有点承受不住撞击了:连晋国也要笼络我,哼哼哈嘿!鲁国不把尾巴翘高一点,诸侯国咋知道鲁国的地位呢?公元前623年,卫国派宁武子来鲁国友好访问,鲁文公设宴招待宁武子,在宴席上,鲁文公引颈高歌《湛露》和《彤弓》两首诗。宁武子却跟个没见世面的乡下人一样,埋头苦吃,既不起来还礼,也不唱歌作答。鲁文公一看卫国使者这德行,就派人私下去责问宁武子:卫国人也太土包子了吧?这点礼仪都不懂?宁武子淡定地说:呀,国君的歌曲真是唱给我听的吗?我还以为你们是在练习演奏呢?《湛露》这首歌,不是只能天子唱给诸侯,要求诸侯听候天子命令?《彤弓》这首歌,不是讲述周天子举行宴会,将彤弓赐予有功诸侯的事?鲁、卫两国同为诸侯,我只是前来重温一下过往友谊,贵国用天子招待诸侯的礼仪招待我,我哪里敢还礼呢?《左传》没有记载鲁文公听到宁武子的抢白是怎样的表现。但我相信,鲁文公这次失礼的表现,一定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从东周以来,鲁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就是恪守周礼中规中矩的活着,虽然错过了很多强大的机会,却一直享有特殊的地位。这不是我信口开河,尽管周礼在当时已经不值钱,但周礼和周王是一样的,不值钱并不妨碍大家拿他做正义的幌子。何况,周礼是烂在骨头里,光鲜的外表仍象征着中原的主流文化,它对后来崛起的蛮夷大国晋、楚是很有吸引力的:亲近或招安鲁国,才有进入主流文化圈的感觉。所以,晋国、楚国基本都不跟鲁国真动手,甚至愿意接受鲁国的意见建议:比如鲁国建议楚国释放宋襄公,后来又建议晋国释放卫成公,两大国都答应了。而此时,鲁文公大张旗鼓的玩越礼,终于把鲁国高举的文化大旗给砍了,也等于把鲁国特殊的国际地位给踹倒了。
所以,个人以为,自鲁文公起,鲁国公室开始走下坡路,鲁国的国际地位也日渐下滑。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4 23:03:45 +0800 CST  
tqzrd抢到了残情邪爱的红包,价值0.14个天涯贝【抢红包】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4 23:03:53 +0800 CST  
@悠乎无怠 2015-09-01 16:03:07
有没有人想表扬我很勤奋!哈哈!
-----------------------------
@tianyadagong 2015-09-03 12:12:31
很勤奋,表扬一下!
-----------------------------
@源原_ 2015-09-03 19:56:59
很勤奋,表扬一下!(保持队形~)
-----------------------------
@甘野鹤 2015-09-04 11:09:28
哈哈!好几天没更了!
-----------------------------
终于更新了哈,我要赶紧休息,我一般不超过十一点休息!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4 23:09:23 +0800 CST  
④ 齐、宋、卫、郑
晋霸主二号一统江湖时期,齐国继续是齐昭公(公元前633至公元前613年在位)执政,齐国国际地位江河日下,大家可以暂时忘记它。
宋国依然是宋成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0年在位)执政,也无大事发生。
自卫成公复国以后,卫国的掌门人继续由卫成公(公元前631年—公元前600年在位)担任,卫国除了前面讲的被晋国揍了,也没啥故事。
郑国的执政者是郑穆公(公元前628年―前606年在位),郑穆公是晋文公扶植的国君,所以做了晋国的忠实小弟,这一阶段除了发生弦高退秦师的事情,也无话可说。
小结:晋霸主二号的运气相当好,在他一统江湖的时期,除了秦穆公和楚成王比较能干,鲁僖公有点水平,其他国君都庸庸碌碌,而秦穆公、楚成王、鲁僖公三个国君又正值日薄西山的年纪,给晋襄公留足了施展抱负的空间。有时候,你能考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对手的比分是多少。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6 21:36:35 +0800 CST  
四、晋国衰落,楚庄王争霸
在开始讲述第四幕大戏之前,我们还是预告一下周王室的情况:公元前619年,周襄王去世,儿子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13年在位)继位;周顷王在位六年去世,儿子周匡王(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7年在位),周匡王死了,弟弟周定王继位(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在位),周定王死后,儿子周简王(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72年)继位。
不是我偷工减料省去了对这五位周王的介绍,实在是目前周王室已经衰落得史书都鲜见他们的记载了。毕竟这个王朝依然叫“周朝”,我就把他们当做时间坐标放这里吧。
下面我们继续介绍晋国。晋国作为上一幕大戏的领衔主演,在这一幕戏中的表现不尽人意,不过,因为下一幕戏它还有精彩表演,所以,在这一阶段镁光灯仍会在晋国聚焦。
1.晋国六卿壮大
(1)赵盾揽权
话说晋襄公自知时日不多,临终把赵盾叫到跟前托孤,晋襄公说:太子夷皋年龄太小,需要您的扶持,这孩子成了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不成材,我就怨恨你。赵盾信誓旦旦接受了晋襄公的嘱托。
晋襄公交代完后事放心的去了,赵盾却一转身就把晋襄公遗言忘记了,转而支持公子雍为君。为了获得大臣们的支持,赵盾戴上忧国忧民的面具后召集大臣们商量:国家的兴旺有赖于年长的国君,所以,我们应当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国君。公子雍年长心地又好,襄公很喜欢他;而且公子雍身在秦国,与秦国很亲近,秦、晋是多年的友邦。总之,拥立公子雍是最正确选择。赵盾为啥突然来这一手呢?答:他想通过废立新君来树立赵氏权威。对于我的答案,可能有人会质疑:掌控小孩子不是更容易实现专权吗?又答:掌控小孩子确实更容易,但晋国现在有六卿,虽然赵盾是中军将,居于政权的核心地位,但狐氏家族实力雄厚匹敌赵氏,绝不可能坐视赵氏一家独大。也就是说,如果奉夷皋为君,狐赵两家可能共同执政,赵氏很难独占优势。另外,夷皋是晋襄公指定的继承人,尊其为君不会增加赵氏的政治砝码。而姬雍客居秦国,如果赵氏立其为君,自然会对赵氏感恩戴德,赵盾作为拥立新君的首席功臣,必然是新利益格局的最大受益者。
赵盾说要废立新君,狐射姑立马知道赵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毕竟坏人总是更明白坏人的心思。于是,狐射姑对赵盾说:我同意“国赖长君”的观点,但我支持公子雍的弟弟公子乐。公子乐现在在陈国,他的母亲怀嬴受到两位国君宠幸(晋怀公和晋文公),立她的儿子为国君,百姓必定服从。从狐射姑的回答来看,这家伙的能力和赵盾确实有差距。狐射姑话音刚落,赵盾就立即反驳:公子乐的母亲受到两任国君宠幸叫有面子?这叫淫乱嘛!作为大国的公子,跑到小国去求庇护,这叫没远见。母亲淫乱,儿子没远见,有啥威望?这样的人还做晋国国君,笑死人了!
狐赵两派争执不下,看样子靠开会是讨论不出结果了。赵盾就自顾自派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针锋相对派人到陈国召回公子乐。两大家族各自为政,眼看就要火拼。结果,赵盾玩阴招,派人在郫地把公子乐干掉了。狐射姑火冒三丈:赵盾如此嚣张!不就是觉得自己是晋卿一把手吗?可当年若不是阳处父捣鬼,这个一把手原本是我的啊!狐射姑一冲动,派弟弟狐鞫居杀了阳处父。
狐射姑这事做得太造次了。赵盾派无名氏杀公子乐,案件也发生在晋国境外,这事儿没法追责,大家只能心照不宣。而狐射姑让弟弟擅杀大夫,几天后赵盾就破案了,狐鞫居被杀。狐射姑眼看情况不妙,仓皇逃亡到狄。
赵氏轻松打倒了反对派,牢牢占据了晋国六卿的核心位置。接下来,赵盾知道,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仁义秀”是重要功课。于是,他派臾骈把狐射姑的妻子儿女送往狄国。有意思的是臾骈和狐射姑有过节,在护送途中,臾骈的手下想杀了狐射姑的家人来报复。臾骈说:我和狐射姑有仇与他的家人无关。而且,赵盾讲究仁义道德,把那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我,我怎么能为了私怨不完成任务。也许赵盾本没料到臾骈如此正直,或者说如此聪明。赵盾满口仁义道德,却派狐射姑的仇人去护送其家人,到底是何居心大家都有数。如果臾骈杀了狐氏的家人,等于帮赵盾斩草除根,而此后,赵盾为维护自己“伟光正”的形象,一定会干掉臾骈。臾骈或因聪明、或因正直,救了自己一条小命。
绊脚石狐射姑被轻松拿掉了,到底立谁为国君的问题仍没解决。因为太子夷皋的妈穆嬴又出来闹了,这位母亲一听说赵盾要舍弃自己儿子谋立公子雍,就知道这意味着儿子随时可能丢了性命,于是,她每天抱着孩子在朝堂之上哭:我儿子是晋襄公的嫡子,名正言顺的新君,你们抛弃他在外面求国君,你们准备如何安置太子呢?然后,穆嬴又抱着孩子到赵家去,一边向赵盾叩头一边说:先君捧着这个孩子嘱托给您,话音还在耳边,你却要舍弃他?这一来,赵盾改主意了:首先因为穆嬴占理,立太子夷皋是晋襄公的遗愿,又符合周礼立嫡长子的要求。其次,当初赵盾坚持立公子雍,是想借机铲除异己。现在狐射姑已经被赶走了,公子雍是否回来,对赵盾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再次,尽管公子雍心地善良,性格懦弱,毕竟是个成年人,实在不如小孩子好操控。于是,赵盾决定立太子夷皋为君,这就是晋灵公(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7年)。
晋灵公登上了君主的宝座,公子雍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公子雍已经乐颠颠地请求秦康公派兵护送自己回国,转眼就要到了。赵盾很有意思,他说:如果我们接受秦国送公子雍回来,他们就是客人;不接受,他们就是敌人。我们现在要速战速决痛击他们。赵盾率领中军,迎击秦军,秦军不懂计划没有变化快的道理,没有提前做好作战准备,在令狐遭到晋军突袭,大败而归,公子雍死于乱军之中。可怜先蔑、士会,赵盾安排他们到秦国请公子雍,两人不辱使命把公子雍忽悠着回晋国,正准备欢欢喜喜把家还,突然被自己人一顿狂揍,实在搞不清楚状况,干脆投奔了秦国。
对内干掉了狐氏,对外打败秦国,赵盾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620年,齐、宋、卫、郑、曹、许国的国君都前往晋国拜见赵盾,并在扈结盟,赵氏作为卿大夫和诸侯结盟,很明显,此时,赵盾的卿权超越了君权。当然,这时候晋灵公太小,赵盾代政也是有先例可循的。但是,晋灵公长大后,赵盾是否还政于晋灵公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06 21:37:03 +0800 CST  
(2)赵盾擅政
权力是诱人的蛋糕,闻到香味却能抵制诱惑的人,需要超强的自制力。赵盾同学已经情不自禁,狠狠咬了一口蛋糕,后面会发生什么状况,估计大家用脚趾头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是的,从此赵盾希望独享蛋糕,为了这一宏伟目标,赵盾拿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的豪情,努力战斗在夺权工作的第一线。因为该工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赵盾经过周密分析,决定先从外交抓起。
话说扈地会盟,赵盾以晋灵公继位为由召集诸侯开会。大家紧赶慢赶跑到会场,发现晋灵公根本没来,却见赵盾颐指气使,要求与诸侯盟誓,中原各国心里怯怯地不敢和晋国翻脸,但对赵盾的鄙夷和不满仍忍不住在言谈举止中泄露出来:身为国君,没人会喜欢强权的卿大夫。赵盾敏锐感到,自己如果得不到中原诸侯的首肯,万一反对势力来个里应外合,赵氏家族将会很危险。这时候,郤缺(郤芮的儿子)向赵盾献计:晋国目前人心不稳,想要hold住中原诸侯,必须靠笼络。当年,卫国不肯顺从晋国,晋国就占据了卫国的土地以示惩戒。现在卫国已经顺从,我们把土地还给卫国,卫国一定会成为您坚定的支持者。公元前620年,赵盾以晋灵公的名义将以前抢占的卫国匡、戚两地还给卫成公,同年,又安排人将当初强夺的郑国虎牢边境的土地,归还郑穆公。卫国、郑国国力虽然不强,但毕竟是中原的老牌诸侯,他们亲近晋国,支持赵盾,使中原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赵盾揽权一事:谁在晋国当权不重要,重要的是晋老大愿意给糖吃。
稳住了多数中原国家,赵盾也要秀一秀肌肉了,被找茬的是鲁国。理由是扈地会盟鲁国迟到,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赵盾亲率中军杀气腾腾奔向鲁国,鲁文公赶紧命大夫东门襄仲来与赵盾结盟,并送上彩礼,赵盾与东门襄仲会盟于衡雍。鲁国也被收服了。
赵盾确实有几把刷子,又是糖果,又是拳头。威服各路诸侯对自己擅政保持了沉默。稳定了外部环境,赵盾开始在晋国肃清反对势力。
《左传》的记载很有意思,它说:当初在夷地阅兵时,晋襄公本来想重用献、惠时期的旧贵族梁益耳、士榖、先都、箕郑父等人,结果,先克跳出来,一句话断了这几个人的大好前程。于是先克和梁益耳、士榖、先都、箕郑父等人结怨。公元前619年,先克升任晋卿二把手,太过张狂,强抢了蒯得的田地,蒯得也和先克结怨。因上述两个原因,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联合发动叛乱。奇怪的是,这五个人和先克有矛盾,引发了叛乱,《左传》却说是晋灵公派遣凶手杀死了先克,紧接着晋国政府逮捕并杀死了先都、梁益耳箕郑父、士榖、蒯得。
这真是一笔糊涂账,不仔细读资料,都不明白《左传》到底记载了怎样的前因后果。据我综合上下文分析,得出以下线索:赵盾专权,引起了晋国两股势力的不满。第一个不满的是晋灵公的母亲穆赢,《左传》没有提及穆赢这时候做了什么,只说是晋灵公派刺客杀了先克,但当时晋灵公只有六七岁,只可能由母亲或其他年长的亲人代言。晋国自献公以后,弱化公族力量,除太子外的公子都要出居他国,或者派往边疆,能守在晋灵公身边的亲人应该只有穆赢。第二不满的就是献、惠时期的旧贵族,这一批人在文公、襄公时代,始终被功臣集团压一头,好不容易在襄公末年等到一个出头的机会,又被以赵盾为首的功臣集团给打压了。据说,有共同的敌人,就能变成朋友,因此穆赢和箕郑父等人联合了,他们计划的第一步是派刺客刺杀赵盾的得力助手先克,卸掉赵盾的一只手臂。不得不说穆赢等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晋卿二把手遭刺杀,以赵盾的聪明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果然,赵盾以晋国政府名义逮捕并杀死了先都、梁益耳。同年三月,箕郑父、士榖、蒯得落网被杀。史书没有记载穆赢的结局,但她在这一次斗争失败后,肯定失去了为晋灵公代言的资格,因为在此次事件以后,晋灵公成年以前,我们几乎听不到晋灵公在政坛的声音。
铲除了反对派势力以后,赵盾开始考虑重组晋国内阁,赵氏内阁。公元前618年,赵盾重组晋国六卿:中军将赵盾,中军佐荀林父,上军将郤缺,上军佐臾骈,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甲。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阵容:
赵盾自己继续占据六卿核心地位不用说。
荀林父(因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也称中行桓子)是晋献公首席谋臣荀息的孙子,在晋文公时代荀林父就受封中行将,后又陆续升迁新上军佐,下军佐。这家伙算是献、惠时代的旧势力,按理说他应该和箕郑父、士榖等人一伙,但不知是荀林父审时度势投靠了赵盾,还是他比较安分没有参与两派势力的斗争,也或是赵盾认为需要部分团结传统势力,如果一锅端,这群人很可能狗急跳墙。也可能是几种原因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总之,这一次内斗下来,荀林父不仅没有受牵连,职位还稳步上升。
郤缺是郤芮的儿子,郤芮被晋文公干掉以后,知识青年郤缺被晋文公安排上山下乡,回冀野种田。有一天,这小伙子在田里锄草,其妻送饭到田间,夫妻二人在田间吃着粗茶淡饭却谈笑风生,胥臣看到这一景象,回去向晋文公极力推荐郤缺。他认为:人在穷困之时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豁达的内心境界,所以,郤缺是有品德的君子,应该受到任用,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于是,晋文公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胥臣很有眼光,郤缺后来确实历练成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至于是否有德,那就要看怎么说了。郤缺在赵盾执政以后,为赵盾鞍前马后,出谋划策,成为赵氏第一得力的助手,赵氏投桃报李将上军将的位置给了郤缺。郤氏从此重整旗鼓。
臾骈原是赵氏的家臣,本来没有资格进入六卿,但这家伙智商不错,没有在护送狐氏家人的途中杀害无辜,使他获得了忠义的名声。赵盾看这小子有头脑,所以大胆提拔。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先克是赵盾的死党,先克死了,儿子先榖还小,六卿必须给先氏留一位置,臾骈是赵氏家臣,翻不出赵氏的手掌心,代占个卿位,随时可以腾出来。
栾盾的老爹栾枝,胥甲的老爹胥臣,都是功臣集团的头面人物,在文公、襄公时期,栾氏和胥氏就各在六卿中占一席,现在让两家继续留在六卿当差,等于向大家表明:我赵盾执政也不会亏待功臣集团,大家跟着我好好干吧。
赵盾重组的内阁,乍一看,依然是走功臣集团占据领导核心,传统贵族起平衡作用的老路子。赵盾、先榖(臾骈暂代位置要先克儿子的)、栾盾、胥甲都是功臣后裔,荀林父和郤缺算传统贵族后裔。但这时候,功臣集团和传统贵族的界线逐渐开始模糊:郤缺已经全心全意投靠赵氏,荀林父即使没投靠赵盾,也不是赵氏的反对者。先氏是赵氏死党、栾盾老实没多话说,胥甲是个二愣子提不出建设性意见。六卿终于摒弃前一段的派别斗争,紧密团结在了赵氏中央的周围。
截至目前,赵盾的每一步都掐算得不错,但生活和事业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坎坷,政治家赵盾也会遇到麻烦。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10 17:52:16 +0800 CST  
(3)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堂弟
赵盾做一板砖右一榔头,hold住了晋国。但矛盾总是无处不在,国内喘息稍定,国际社会的问题又来了。
首先是秦康公自从赵盾欺骗后,得了狂躁症,症状是三天两头找晋国掐架,现在,秦国已经认识到跨越崤函的难度,所以,秦军也不大规模进犯,就派小股兵力经常骚扰晋国,搞点打砸抢烧的名堂就跑了。赵盾很是头疼,但鉴于一开始内政问题多多,赵盾也懒得搭理秦国,现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赵盾觉得是时候教训一下秦国了。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又一次向晋国发起突袭,骚扰晋国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永济西南)。这一次闹大了,赵盾亲帅晋国三军全体出征,西进迎敌,直接与秦军对峙于河曲(今山西芮城一带)。上军佐臾骈建议:秦国人长途跋涉来晋国偷袭,每次都是抢了就跑,作战准备并不充分,肯定不愿意打持久战。我们可以深沟高垒和他们对峙,等他们按耐不住退兵时再称机掩杀,一定能打败秦军!赵盾赞同,并命令晋军三军就地驻营,暂时不与秦军厮斗。
秦康公一见晋国三军齐出只为对付秦国出来骚扰的游击队,有些被震住了,赶紧问计于士会,士会本是晋国人,熟知晋国内情,不假思索就说:这应该是赵盾新提拔的臾骈出的主意,想拖垮我们军队,再乘虚攻打。破解之法很简单,赵盾有一个堂弟叫赵穿,这是个不长脑的败家子,他对赵氏家臣臾骈做了上军佐不满,一定排斥臾骈的建议。我们只要派一小股游击部队去骚扰赵穿的部属,赵穿一定会出兵来攻打我们,赵盾袒护家人,肯定害怕赵穿有失,必然率兵来战。秦康公立即采纳士会意见,派遣一支小部队对晋营实行骚扰,赵穿果然领兵出营追逐秦军,没有追上,回营后大骂军士:敌人来你们不打,还等啥呢?军士们回答:元帅下令要等待啊。赵穿嚷嚷着谋略有个屁用,就领着一部分赵氏亲兵攻秦去了。
赵盾一听堂弟追秦军去了,果然全军出战去救,双方交战才一会,赵穿被救回去了,晋国害怕秦国有诈停止进攻。秦国这边看晋军势大,也不想打了,但秦军派使者夜里向晋国下战书:明天我们痛快打一场。臾骈说:使者眼神不安而声音哆嗦,这是害怕我们,秦军想逃跑。我军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上,一定可以打败他们。这时候,胥甲、赵穿两人一心想跟臾骈作对,挡住营门发疯地喊:阵亡将士的尸体还没有掩埋,受伤的人还没有得到治疗就把他们丢弃,这叫心眼坏。不等到约定的日期而把人逼到险地,这叫没胆儿。两二愣子一番说辞倒是义正言辞,但也没想想晋国为何会有士兵死伤,最莫名其妙的是,赵盾居然真的下令晋军停止出击,失去战机。
可气的是,秦军夜里逃走就算了吧,居然没多久又杀个回马枪入侵晋国瑕地。晋国脸丢到太平洋去了。按说这种时候,赵盾先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领导责任,再处置捣乱的赵穿和胥甲,但专权者不想认错,想要护短都是常情,大家也不能太认真。反正那时候没有新媒体,人民不会再微信上天天嚷嚷追责。不过,赵盾也知道,大家不嚷嚷,不代表心里顺服,赵政府不给给大家一个说法,也实在过意不去。于是,赵盾一脸忧虑地召集六卿会议说: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人那里,两坏小子熟知晋国情况,帮助敌国骚扰我们,怎么办呢?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回避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提出新问题。赵盾不提处理自己和赵穿那点破事,却让大家讨论士会通敌叛国该怎么办?为了打掩护,还把狐射姑也拿出来说事,实在是政坛高手。赵盾的招式虽然不错,但晋国六卿也不是吃素的,荀林父接话说:那让狐射姑回来吧,他了解外界的事情,而且狐氏对晋国有大功劳。荀林父政治风格一贯稳健,也不可能不知道狐赵两家不对付,他提议让狐射姑回来,个人认为是真的对赵盾玩乾坤大挪移不爽,故意恶心一下赵盾,好在,有拆台的,就有补台的。郤缺挠着赵盾的痒痒肉说:狐射姑作乱,罪过大,不如让士会回来。士会聪明,且没有罪过。赵盾赶紧下台,拍板立刻让士会回来。
秦晋两国矛盾重重,现在士会是秦国谋臣,不是晋国想召回就召回的。想来想去,晋国准备玩无间道,让魏寿馀(毕万的孙子,和魏犨的关系不详)假装率领魏地的人叛乱,赵盾派人把魏寿馀的妻子儿女抓了,让他夜遁逃去秦国。魏寿馀面见秦康公,请求把魏地归入秦国,接受秦国领导。天上掉了个馅饼,秦康公高兴坏了,立即派兵去接收魏地。秦康公屯兵河西后,魏寿馀说:请派一位懂魏地方言的人跟我去魏地交涉吧。秦康公果然派遣士会。士会在秦国朝堂上被魏寿馀踩了一脚,早心领神会魏寿馀打的小九九。士会逃亡秦国,原本是因为当时没搞清楚晋国状况,现在有机会回归故里,心里肯定是愿意的。士会对秦康公说:晋国人不老实啊。如果我跟过去,他们不让我回来了怎么办,我老婆孩子都在秦国,我不回来他们肯定会被杀掉。秦康公真是个实诚的孩子,他说:如果晋国违背诺言不让你回来,我把你的老婆孩子给你送晋国去。士会放心地跟着魏寿馀渡过黄河,回到晋国。秦康公如约送还了士会的妻子儿女。士会留在秦国的家人都改姓为刘氏。
秦晋这一阶段的斗争,依然算不分胜负,但赵盾三军出动只跟秦国游击队打个平手,后来还被秦国偷袭,晋霸主称霸中原二十年的面子丢了大半。接下来,另一个大国逐渐看透了晋国的疲弱,也蠢蠢欲动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10 17:53:07 +0800 CST  
@tianyadagong 2015-09-11 23:58:36.0
虽然写的很好,可我忍不住想吐槽一下。好像流水账,平淡无味,主次不明
—————————————
您是说全篇,还是说最近这两段呢?还是说晋国这部分?我仔细想想该怎么优化一下!
多谢多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12 06:47:23 +0800 CST  
(4)勉力维持的晋国霸业
秦国屡次骚扰晋国,晋国疲于应付,楚国觉得机会来了。
楚国大夫范山对楚穆王建议:晋国国君年少,赵盾忙着抢班夺权,已经没有精力称霸,我们又可以打北方的主意了。公元前618年春,楚国向晋国的小弟郑国发起压迫式攻击,郑国才接受了赵盾的糖果,立马投降楚国有点说不过去,郑穆公便一边遣使向晋国求救,一边组织抵抗。郑国坚持了好一阵,晋国军队却迟迟不到,郑穆公扛不住了,与楚签订和约。
晋国为何迟迟不发兵呢?一方面是赵盾正在处理叛乱,无暇顾及郑国。另一方面秦国骚扰不断,晋国焦头烂额,赵盾想尽力避免与楚国正面冲突。可作为老大不救自己的小弟,传出去太难听。赵政治家就耍了一把无赖,等到郑国投降后,才召集宋国、卫国、许国组成联军,大张旗鼓去郑国搞了几天野营,一路宣称:不是我不想打,是没碰上敌人!
赵盾的绥靖政策,让楚穆王清晰地认识到,赵盾就剩下那副鸭嘴壳还超级硬。公元前618年夏天,楚穆王肆无忌惮派兵攻击晋国的另一小弟陈国。最搞笑的是,陈国自知晋老大指望不上,就积极组织抵抗,打败了自东夷进攻的楚军。然后陈国以胜求和,主动投靠了楚国。
公元前617年秋,陈、郑、蔡在楚老大的率领下,攻打宋国,宋昭公被迫请求归服。迄今为止,宋、郑、陈等中原国家转而依附楚国。晋文公时代的南方势力范围被楚穆王瓦解,晋霸主地位摇摇欲坠。好在,随着楚穆王常年向北征战,楚国的后方出现了问题,不仅有附属国舒氏的叛乱,更有若敖氏家族的势力膨胀。最关键的是,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了。儿子侣即位,就是楚庄王(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少年国君,楚国内部也潜伏着重重危机。赵盾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了。
赵盾一方面命大夫詹嘉驻军瑕地,防守崤山险关,遏制秦军东进,一方面召回士会,瓦解秦军智囊团。解决了秦国扰骚,晋国作出南向与楚国争霸的姿态,首先是郑穆公受到震慑,通过鲁文公向赵盾投诚,陆陆续续中原诸侯都感觉楚国暂时不靠谱,重回晋国怀抱。公元前613年,赵盾主盟,与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结盟,又狂揍了不主动向组织靠拢的蔡国。公元前610年,赵盾再度主盟与诸侯会盟与于扈,赵盾算是勉勉强强保住了晋国霸业。
(5)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这个题目,我是从《左传》中原文抄袭的。我记得,高中课本也曾经节选此篇为课文。那时候对晋灵公的印象是:这家伙力所能及地在干坏事。
《左传》举了很多例子,诸如:大造宫室豪宅,加重人民负担。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过往的行人,欣赏人们抱头鼠窜的样子,宰了烹饪技术不过硬的御厨。赵盾和士会一干大臣苦口婆心地劝导,但坏小子坚持头上长疮脚底流胧——坏到底。
在这里,我不想为晋灵公平反,国君把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上,就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人们唾弃。可是,我一直认为,每一个问题少年的背后,都有一段畸形的童年经历:或溺爱,或暴力,或放纵,或苦难……尽管没有资料记载晋灵公的童年生活,但我们不难想象,父亲死了,母亲不得不抱着他去朝堂哭闹,去赵家磕头,这一切对年仅四岁的晋灵公的心灵有怎样的冲击。再后来,穆赢可能因为参与叛乱被囚禁或被杀掉,即使穆赢仍留在晋灵公身边,估计只会教晋灵公记住仇恨,很难对其的三观输入正能量。如果赵盾真心想辅佐晋灵公,他有很多亲近晋灵公的机会,也就有很多塑造这孩子正确三观的机会,且小孩子有天然的判断力:谁真心爱护我,谁会威胁我。赵盾不仅没有把他扶植的国君当做国君来培养,甚至涉嫌故意放松晋灵公的三观教育。只有晋灵公成长为昏庸的国君,赵盾才有机会牢牢地抓住权力。可是,晋灵公的成长轨迹,没有按照赵盾的设计运行,小伙子在仇恨和放纵的生活中,长成一个暴君,却并非一昏君,这小子一到执政的年纪,一心想要夺回权力。晋国君权和卿权的斗争终于打响了。
第一回合,公元前610年,赵盾率军讨伐不顺从霸主命令的齐国,大军屯兵齐国边境,晋灵公派人下令赵盾撤军。《左传》批评说:晋灵公收了齐国的贿赂,所以下令撤军。我却认为这件事情表明两个信号,一是十五岁的晋灵公已经懂得利用国君身份,在公开场合弹压赵盾。二是晋灵公想积极寻找外援。事实上,晋灵公的试探获得了小小的胜利,毕竟理论上军权是国君的,国君大张旗鼓下令撤军,赵盾不好公然违背,晋国军队乖乖地回去了。但晋灵公只是政治场上的菜鸟,公开和赵盾叫板并肯定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回合,公元前609年,郑穆公前往晋国朝觐晋灵公,晋灵公借口郑穆公曾经背晋投楚,拒绝接见。实际上,郑穆公是在楚穆王死后,第一个主动向晋国投诚的,只是郑穆公显然是投靠赵盾的国,而不是晋灵公的。晋灵公应该是想疏远郑国,瓦解赵盾的中原同盟。晋灵公这个小屁孩,一再出招刁难自己,赵盾毛了。他也不禀告晋灵公,自己派巩朔代表晋国与郑国讲和,还让堂弟赵穿、大夫公婿池在郑国做人质。郑国的太子夷,大夫石楚也来晋国做人质。第二个斗争回合,赵盾获胜。显然,此时,赵盾已经准备抛开国君意图,独立施政,君臣关系进入白热化。
第三个回合,为了警告晋灵公,赵盾主动发招,于公元前608年,再次派兵攻打齐国,抢得财宝无数。齐国被揍,晋灵公找齐国为外援的梦想宣告落空,按照赵盾的想法,晋灵公应该可以消停了。
可惜晋灵公年少气盛,没有被赵盾的强势吓到,反而选择了更冒险的方式解决问题:刺杀赵盾。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派大力士鉏麑刺杀赵盾。据说鉏麑凌晨时分去赵盾的家,看见穿上朝服的赵盾和衣坐着打吨儿,准备上朝。鉏麑被感动了,一头撞死在赵盾庭院的槐树上。第一次刺杀计划失败!同年9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企图席间刺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感觉现场气氛没对,拉着赵盾离开,赵盾走的时候,埋伏的兵士还没赶到,晋灵公情急放出恶狗去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猛犬。一转眼功夫,士兵集结,提弥明战死。这时候,上天表现了对赵盾的眷顾,晋灵公手下一名武士叫灵辄,曾经受过赵盾的恩惠,看到士兵围攻赵盾,挺身而出,击退伏兵,赵盾脱险匆匆逃亡。
晋灵公轻举妄动,触怒了赵氏集团,弑君惨案终于发生了。二愣子赵穿在桃园突袭杀死晋灵公,并且追回赵盾。此后,赵盾派赵穿前往洛邑迎立晋文公的小儿子黑臀,这就是晋成公(公元前607年—公元前600年)。
在此,我想提前对赵盾做个小结。赵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夺晋灵公的权,居心叵测有据可查。他为袒护弟弟赵穿,不顾大局,自行其是,也证据确凿。但是,《左传》在写赵盾的时候并不是一味贬低,甚至有的地方能明显看出对赵盾的袒护。为何深受礼乐思想熏陶的《左传》作者要替乱臣赵盾说话呢?我分析有三个原因:第一,赵盾对于贫苦百姓的态度是仁慈的,比如他对待快饿死的流浪汉灵辄。第二,赵盾勤政清廉,杀手鉏麑就是被这一点给感化了。第三,赵盾在能力范围内,积极采取外交和军事手腕维护国家利益。总之,赵盾除了夺权弑君以外,他的表现都符合当时的“正三观”取向。因此,《左传》感到对赵盾的评价很为难。在我们的传统史观里,忠君和爱国是一个统一相溶的概念:毕竟国是君主的国,爱君主是爱国的先决条件。赵盾很明显不爱国君,他甚至包藏祸心灭了自己的主子,但他又尽其所能在做维护晋国利益,促进晋国发展的事。我估计《左传》作者是经过多方权衡以后,决定加大渲染晋灵公不君的事实,挽回赵盾的忠臣形象。应该说《左传》的袒护,影响了后世大多数史学家,直至今天的许多文学作品里,赵盾都以忠君爱国的正面形象出现。实际上,我想说: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国的概念:人民才是国家的构建者或者说是细胞,只有呵护国家细胞,维护国家健康发展的人,才算是爱国。至于忠诚,它仅代表诚信与责任感,一个人忠于感情,忠于事业等等都是道德素养的表现,但忠于某人,某家,某姓就是爱国主义的情怀的理论,早应该作古埋藏在历史的故纸堆里。
赵盾是一个政治家,他有政治家的机敏,有政治家的理想,有一定的政治家责任感,还有一些政治家的才干。他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了出格的事,也做了该做的事,仅此而已。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13 18:48:19 +0800 CST  
2.卿权做大成为流行趋势
晋国的赵盾弑君事件,不仅鼓舞了晋国的卿族为彻底打到君权而奋斗,更激励了诸侯各国卿大夫重塑远大理想,一时间,卿权做大成为多国政坛的风向标。
①鲁国
我们前面提到,鲁文公重用“三桓”想要压制叔叔东门襄仲的势力,结果“三桓”的力量崛起和东门襄仲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鲁国的卿权做大的过程,可以借用一个流行的比喻为:狐狸和狼PK,把老虎给拉下马了。这也算是鲁国特色吧!
话说,“三桓”家族自季友、公孙兹死后,消停了好一阵,后来,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即穆伯)受到鲁文公重用,这家伙一冒头,就代表君主和晋国盟誓,此后又多次作为外交大使,出国访问,大有横夺东门襄仲权力的架势。
眼看一场制衡与反制衡的战斗要打响,一个小小的意外——孟穆伯老婆戴己的去世,改变了两股势力的斗争方式。
剧情的进展颇有些诙谐。大约是孟穆伯在老婆死后,再跑去老婆的娘家莒国求亲。莒国拒绝:当初戴己嫁过去,有妹妹声己陪嫁,按照礼制,应该声己为继室。孟穆伯改口说帮堂兄弟东门襄仲下聘,莒国爽快地答应了婚事。公元前620年,孟穆伯被派往莒国出差,他为自己谋了一份兼职工作——替东门襄仲迎娶莒女,然后这小子半路截胡娶了莒女。一场争夺政权的大战,演变成抢老婆的斗争。
孟穆伯积极活跃于政坛,本来已经让东门襄仲感觉自己的喉咙里卡了一口痰,不吐不快!但鲁国政权毕竟是鲁文公的,大侄子要扶植这二百五跟自己作对,东门氏只好任由浓痰堵在喉咙,不好轻易发作。但现在孟穆伯耍无赖抢自己老婆,东门襄仲敏锐的感觉到向孟氏开火的时机到了。他找鲁文公告状,孟穆伯如此不地道,败坏人伦,国君总不能袒护吧。鲁文公迫于东门氏的压力,同意东门氏进攻孟穆伯。注意迫于压力这几个字,老虎表现得软弱,狐狸和狼都感受得很清楚。
孟氏一族岌岌可危。这时候,叔牙的孙子叔仲惠伯为了保护“三桓”的整体实力,积极斡旋。先是劝阻鲁文公不要支持东门襄仲:“三桓”是可以制衡东门襄仲的力量,鲁文公答应了。注意,老虎同志没主见了!“三桓”和东门氏他一个也不想得罪。
鲁文公友情客串演鸵鸟去了,东门襄仲失去国君的支持,势头减弱了,叔仲惠伯立即去找东门襄仲做思想工作:为了个女人不值当兄弟之间开战,把莒女送回去,两人都不娶,就当事情没发生一样吧。“三桓”的精诚团结,使东门襄仲失去了进攻孟氏的底气。加上,孟穆伯同意遣送莒女,“三桓”气焰矮了一头,最关键的是,鲁文公看着两股势力内斗,没有能力节制,反而东倒西歪,给了东门襄仲莫大的鼓舞。对于东门氏来说,见好就收是不错的选择,这场危机总算化解了。
危机的化解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公元前619年,周襄王死了,孟穆伯被派往洛邑出差。过了没几天,晋国说扈地的结盟鲁文公迟到来攻打鲁国。东门襄仲就和赵盾在衡雍,就晋鲁和平友好N项原则进行了磋商,紧接着,东门氏又与雒戎在暴盟誓。襄仲同学趁孟穆伯同学出门的时机,代表国君与大国结盟。这件事即使只是巧合,也会让人浮想联翩:鲁文公被两家人斗成了鸵鸟,极少再冒头出来,现在东门氏又获得晋国、戎族的支持,襄仲同志明显是要在鲁国实现一统江湖的节奏啊。果然,孟穆伯听到这消息,没到王都就逃亡莒国和莒女过小日子去了。“三桓”实力最强的孟穆伯被赶走了,东门襄仲势力再度膨胀,后来,孟穆伯的长子谷(孟文伯)继承了家业,但孟文伯是政治菜鸟,且死得早,接着,孟穆伯的次子难(孟惠叔)继承位置,更是不敢和东门氏作对。据说,后来孟穆伯想回家,孟文伯贿赂东门襄仲帮老爹申请了鲁国的居住权,但却不允许其插足鲁国政坛。孟穆伯觉得呆在鲁国无趣,又跑去莒国,后来客死他乡,请求以卿礼下葬,又被襄仲拒绝。
孟氏与东门氏的斗争,以诙谐的方式开始,以冷漠的方式结束。孟穆伯那些弱弱的行为,虽然很让人不屑,但历史却因为有了孟穆伯这样的人存在,减少了几分血腥的味道。
孟氏失败以后,叔孙氏崛起与东门氏抗衡,这一次斗争又以流血的方式来完成了。
公元前608年,鲁文公死了!鲁文公一死,鲁国的继承人问题也出来了。跟着我一路走来的读者,估计应该知道:“三桓”和东门氏的斗争焦点集中在了立储事件上。此时“三桓”的代表是叔牙的孙子叔孙彭生(叔孙惠伯),叔孙彭生是世子恶的师傅,自然支持世子恶。且叔孙氏的理由很正当,鲁国是礼仪之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需要坚持的,另外世子的妈是齐国人,废长立幼恐怕惹起国际争端。东门氏鼎力支持敬嬴的儿子馁,理由很上不得台面,敬嬴与襄仲关系暧昧。谁获得了最后胜利呢?千万别高喊正义必胜,在历史的长河中正义必胜绝对是小概率事件。所以结局并不意外:东门襄仲杀了世子恶,扶立了公子馁,就是鲁宣公。东门氏之所以敢冒此大不韪有两点原因:一是“三桓”之一的季氏的继承人季文子倒戈,虽然没有资料说明季氏参与弑君事件,但宣公一继位,季文子成为朝堂重臣,被派往齐国访问,证明了季文子至少表态对弑君事件保持中立态度。二是齐国也发生非正常政权交替,齐懿公被杀,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元继位,就是齐惠公,这家伙为了获得邻国的支持,不惜出卖姑姑(或姐姐),与东门襄仲结盟,表示支持鲁宣公。
世子恶被杀后,叔仲惠伯被杀死了而埋在马粪中间,妻子儿女逃亡蔡国。叔牙的另一孙子,叔孙得臣的儿子叔孙侨如继承叔孙氏。鲁文公夫人姜氏回到齐国,天天在大街上哭泣,就是著名的哀姜。
尽管鲁文公时代,政局已经有些失控,但东门氏和“三桓”斗争的时候,鲁文公仍是他们拉拢依靠的对象。东门氏废长立幼成为鲁国卿权超越君权的标志性事件。鲁宣公执政,国君的势力将更加衰微。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17 20:27:13 +0800 CST  
②宋国
卿权做大跟流感一样,飞快地在诸侯国蔓延。连宋国这样特立独行的国家也被感染了。虽然,我没有资料证明,晋国、鲁国的卿权做大,带给了宋国什么直接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有的病毒是会飞的。
为了讲清楚宋国的斗争形势,我们需要温习一下宋国的内政状况。
宋国一直是诸侯中最守旧的国家之一。他们作为殷商遗民, 不仅对殷商的旧制度拼命维系,也对于继承了殷礼的周礼一直坚守。所以,宋国和鲁国一样,一直任用公族执政, 宗法制度稳固, 官制因循旧规, 由强宗大族与国君共执国政。哪些强宗大族呢?有戴公之族、武公之族、宣公之族、穆公之族、庄公之族、桓公之族、襄公之族等公族。他们分别是这些宋某公名下的非嫡子孙,比如,宋戴公死后,其子宋武公继位,庶子公子文为宋国大夫,子文的儿子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这一家族就算戴公之族。
我列举了这么一堆公族出来,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人都能持久分得权力的蛋糕,公族之间经常会发生大PK。比如华督屠杀孔父嘉事件就是公族之间斗争的恶性事件。另外公族与国君之间也会发生大PK,比如前面讲的南宫长万杀了宋闵公。所以,公族发展等于一场淘汰赛,只是一开始,无论是公族之间还是公族与国君之间的斗争虽然激烈,但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直到宋成公去世,宋国的政局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
话说公元前619年,宋成公去世。宋成公的弟弟御杀死太子,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宋后废公。宋后废公理想远大,能力弱小,继位没几天,就受到卿大夫的联合反对并杀害,然后大家拥立成公小儿子杵臼做国君,这就是宋昭公(公元前619年―公元前611年在位)。宋昭公继位的年龄无迹可考,只是从他上任后一系列施政措施来看,他明显是个有政治幼稚病的家伙,现在,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宋昭公幼稚病的症状。
第一次犯病症状:内心藏不住事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有城府。那种还没咬人就先“汪汪”的汪星人,必定倒在棍棒之下。公元前619年,宋昭公继位了。因为在自己继位以前,有宋后废公夺权事件的发生,而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显然有公卿大族的参与,否则,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弑君夺位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所以,宋昭公下决心削弱公族力量,经过再三权衡,他想借力打力,依靠张三打李四,有可能的话,自己再灭了张三。于是,他把宋国六卿(宋国也实行三军六卿):右师公子成,左师公孙友,司马乐豫,司徒鳞矔,司城公子荡,司寇华御事,召集起来开会:我想把穆公、襄公时候的群公子都干掉,你们看行不?出席会议的乐豫、华御事是戴族,鳞瓘、公子成、公孙友和公子荡为桓族。按照宋昭公的逻辑,公族各家之间矛盾重重,我让戴族和桓族去灭穆族、襄族,他们应该会欣然同意。但是,宋昭公显然病得不轻,宋国的六卿都是修炼已久的政治动物,宋昭公这样一发言,不可能没人听出宋昭公的心声。果然,乐豫发言了: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它,那么树干树根就没有遮盖了。你做好国君,大家就会做好臣子,为何一定要杀戮?结果,宋昭公还没动手,内阁会议的内容就泄密了,穆襄两族率领私人武装攻打宋昭公。好在这时候,六卿觉得宋国这一年死了两次国君,再行废立太乱套了,于是赶紧出来调解,最后宋昭公答应不追究穆襄两族的责任,穆襄两族也同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暂时罢兵。这件事算是暂告一段落。只有乐豫前面反对宋昭公屠杀公族,他为了避免宋昭公觉得是自己在泄密,他主动把司马的位置让给宋昭公的弟弟公子卬促成和谈。乐豫是不是欲盖弥彰呢?我没法提供线索,但戴氏在宋国一直实力很强,这一次事件,戴族旗帜鲜明反对公族之间内斗,又促成公族与国君之间的和谈,大大提升了其家族形象,进一步巩固了戴族在公族中的地位是千真万确的。
第二次犯病症状:好了伤疤忘了疼。按理说宋昭公在和穆襄两族火拼以后,应该知道收敛了。但小伙子明显没长记性,居然又跟自己的祖母(宋襄公的夫人,也是周襄王的姐姐)叫板。具体叫板的内容和方式无迹可考,《左传》说,公元前618年,宋襄公对祖母不加礼遇。祖母大人怒了,联合戴族杀了宋昭公的党羽:孔叔、公孙钟离和大司马公子卬。 戴族再一次露脸显示了家族实力。此后华御事(华督的孙子)、华元(华御事的儿子)、以及华耦同志(人物关系不可考)等戴族领头人有的积极替宋昭公决策,有的代替其出席国际盟会(如公元前616年,宋国背晋投楚就是华御事的主张。公元前617年,赵盾召集诸侯前往救郑国就是华耦参加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戴族强大,宋昭公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小。
有一句话叫祸不单行,福不双降。宋昭公幼稚,招来了祸乱,但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一个国君遇到什么事情比失去权柄更糟糕呢?答,有一个杰出的好弟弟。宋昭公弟弟的名字叫姒鲍,这家伙极有政治头脑,不仅天天和公族、六卿混在一起,大肆招揽人才。还知道在国家发生饥荒的时候,把自己粮库的粮食拿出来救灾。这样高情商的人,明显是要受到多数人推崇的。关键是,公子鲍这小伙子还长得一表人才,深受襄公夫人的喜爱。需要说明的是,本小节里出现的襄公夫人,并不是宋襄公的原配而是继室,襄公死的时候,襄夫人还很年轻,几个大孙子都和她没血缘关系。《左传》里说她喜欢公子鲍,是带有一些情色的意思。襄公夫人的感情很执着,尽管遭到公子鲍的婉拒,仍四下活动帮助公子鲍拉选票。
这下结局很明了了:以襄夫人为代表的公室成员站到了宋昭公的对立面;戴族、穆族、襄族等公族已经和宋昭公交过手,剩下的强宗桓族,虽然没有明显和宋昭公对立,但已经不看好宋昭公。据说,桓族的公子寿,本来被宋昭公任命为司城(相当于建设部部长),但这家伙把位置让给自己儿子去干,还跟别人说:国君四面树敌,我干的官位又太接近国君了,很容易惹火烧身啊,但这个官职要是不干了,整个家族势力就会从此衰弱,不如让我儿子荡意诸去背黑锅。在这种情况下,武公之族、宣公之族即使有人支持宋昭公,也肯定不敢轻易冒头了。
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幼稚病已进入膏肓,在重重危机不断示警的情况下,这小子竟有兴趣出去秋游,还未出行,司城荡意诸就收到消息:襄公夫人及公子鲍想暗杀宋昭公。荡意诸应该和宋昭公关系不错,所以劝宋昭公出奔他国。临死之际,宋昭公的幼稚病突然好了。他说:在宋国,我已经没有支持者,国内得不到支持,哪里可能得到国际支援?我是做过国君的人,难道还能去他国做臣子?算了吧!宋昭公把珍宝拿出来厚赏随从后,遭到刺杀,荡意诸也如老爹所愿,做了宋昭公的陪葬品,桓族的进阶的垫脚石。
公元前610年,公子鲍继位,就是宋文公(610年—公元前589年在位)。有趣的是,宋文公一继位,任命弟弟公子须做了司城,公元前609年,公子须联合宋昭公的儿子及武公一族发动叛乱。宋文公召集戴族、庄族、桓族的攻打武族,叛乱很快被平息。
十几年间,宋国接二连三发生着政治动荡,尽管宋国以往也有政局不安的时刻,但却无法和这一阵乱局对宋国产生的影响相比。
第一,几经较量以后,以戴族为首的公族权力的不断膨胀直接削弱了国君的权力。
第二,公子须叛乱之后,戴族、庄族、桓族站入宋文公阵营,等于对宋文公有拥立之功。此后一段时间里,武族,宣族等逐渐衰落,戴族、庄族、桓族三族越来越强,慢慢实现共执国政的局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20 23:30:54 +0800 CST  
③郑国
其实郑国的君权一直是比较强大的。因为从郑庄公开始,国君都对公族严密防范。一是公族参政现象不普遍化,不集团化。比如像公孙阔、公孙获、原繁等公族人物在史籍上都是一晃而过,甚至在郑文公时期,公子、公孙大多被杀或被逐。二是异姓大夫在郑国受到任用的几率较高,如庄公时代的颍考叔、祝聃、瑕叔盈等;郑厉公时代的雍纠、檀伯、高渠弥等;郑文公时代佚之狐、烛之武、申侯等,而这一类异姓大夫不像在晋国里享受世代卿禄,也是在政坛一晃而过。
郑国为何会出现以上情况呢?以我分析,首先是郑国建国较晚,没有大量遗留的公族。其次是郑国开国没多久,就发生郑庄公和叔段的斗争,接下来又有祭足擅行废立事件,为了规避类似问题,历代国君都尽力打压公族,防范卿大夫。所以,郑庄公的几个儿子夺权的斗争,大多是依靠外力支援,很少单纯依仗国内势力。这样的执政思路在郑国一直贯彻得很坚决,发展到郑文公时期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老小子既不相信异姓大夫(如申侯被杀),也不信任叔伯兄弟们,对儿子们也赶尽杀绝,甚至郑穆公都是依靠晋国杀回来的。俗话说:月满盈亏,什么事情做到极致就会走向反方向。到了郑穆公执政的时候,郑国的执政方略开始发生变化。据说,郑穆公回国做太子的过程中,有位叫侯宣多大夫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获得了郑穆公的信任。但侯氏真像一只猴子,郑穆公给了他一根竹竿,他立即蹭蹭往上爬,仗着在竿尖儿上站得高看得远,就不把郑穆公放眼里了。郑穆公不爽,放倒竹竿,从此不再相信异姓大夫,转而重用公族。郑国公族又重新活跃起来,成为郑国政坛的中坚力量。
公元前606年,郑穆公鞠躬尽瘁了。儿子公子夷继位,就是郑灵公(公元前605年,在位不足一年)。郑灵公算是遵守规矩的国君,既没有乱动公族的蛋糕,也没有企图动公族的蛋糕。甚至在一次收到楚国人送的大甲鱼后,赶紧烹调好了和公族大夫们分享。看样子郑灵公已经做好笼络公族的准备了。
据说,郑灵公发邀请函的时候,并没有注明是请大家吃甲鱼,只说有事召见。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归生(郑文公儿子)结伴进宫,两人边走边聊天,公子宋说:你看,我的食指不自觉在动,每次我的食指动,就能吃到美味,今天进宫肯定国君要招待我们。两人进宫看到厨师在切甲鱼,就相视一笑。这一笑被郑灵公捕捉到了,他问:你们笑啥?公子归生就一五一十介绍了公子宋的特异功能。这事儿在不长心肺的人看来,就是一淡笑话,却强烈刺激了郑灵公敏感的小心肝:第一,如果公子宋真有特异功能,那他得食美味就是天意,和国君的恩德无关,这小子就是一白眼狼。第二,如果公子宋没特异功能,那这小子就是在宫廷里安插了眼线,提前知道了吃甲鱼的事情。郑灵公心浮气躁,决心打击公子宋,顺便敲打一下公族:我想让你们吃甲鱼,你们才有甲鱼吃。所以,郑灵公特别吩咐,甲鱼端上桌的时候,漏掉公子宋那份。
尴尬的氛围包裹了整场宴会,公子宋怒了,说实话,公族现在也有能力发怒。他冲到郑灵公面前,用手指头在郑灵公的汤碗里涮了涮,再放进嘴里吧唧舔舔,然后示威:你不给我吃,我还是吃到了。一碗上好的汤,就这样成了洗手水,郑灵公也不干了。《左传》说,郑灵公想杀死公子宋,但想法还没有付诸实践就被公子宋联合公子归生杀掉了。郑国的君权总算被卿权赏了一记重拳。
事发后,没有资料记载大家对这种恶性弑君事件的看法,但从给郑灵公上的谥号来看,公族们应该已经形成了共识:打压公族的国君不是好国君。接下来,公族们开始推选新的君主,第一人选是郑穆公的儿子子良,子良(公子去疾)谦让,把位置给了公子坚,公子坚就是郑襄公(公元前605年―前587年在位)。郑襄公亲眼目睹了公族的生猛,决心学习爷爷驱逐公族,包括自己的兄弟们。因为子良对郑襄公有让位之义,郑襄公认为子良是自己的支持者,于是招来子良说出想法。子良是个聪明人,作为公族的一份子,如果他答应给郑襄公做帮凶,公族胜了,自己就会被当做叛徒和郑襄公一勺烩了。如果郑襄公胜了,公族势力衰弱,襄公同志会不会秋后算账把自己开个小灶给煮了也难说。于是,子良表态,愿与兄弟们共进退。
郑襄公傻眼了:子良兄弟拒绝做傻瓜,他基本就是孤家寡人了。既然得罪不起,就好好拉拢一下兄弟们,自己过几天太平日子吧。自此,郑穆公剩下的七个儿子全部进入政坛,成为郑国叱咤风云的“七良”,因为都是郑穆公的后代,也称“七穆”。郑国卿权膨胀的时代来临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22 17:55:50 +0800 CST  
3.暂时没有跟上流行节拍的诸侯国
①齐国
卿权已经在晋国、郑国、鲁国、宋国强势蔓延,齐国为何要慢半拍反应呢?
我们前面讲过,齐国是老牌诸侯国,分封宗法的遗留问题,在齐国一件不少,早在春秋初年,就有卿大夫废立国君的事件发生。但齐桓公继位以后,管仲在齐国实行改革,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令畅通。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重用异姓卿族(如:管仲、鲍叔牙),一边维护公族(隰朋、国氏、高氏)既得利益,异姓卿族和公族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为齐国君主权威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惜,齐桓公去世以后,他的几个败家儿子有的依靠公族、有的依靠异姓卿族力量夺取政权,卿权终于有机会抬头,只是,这时候齐国的主要戏码仍是公子之间的内斗,公族和异姓卿族都隐藏在公子们身后谋求利益,暂时没有冲到历史的前台。
公元前613年,齐昭公死了,公子商人(齐桓公的儿子)杀死齐昭公的儿子舍,做了国君,这就是齐懿公(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9年)。齐懿公等国君位置等了三十年,等得心肝脾肺肾都坏了,一上任就挖人坟墓,私通臣妻,最后被受害者邴歜、阎职联合起来杀了。齐懿公死后,公子元(齐桓公的儿子)回国即位为君,就是齐惠公(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9年)。齐惠公继位,齐桓公儿子们的内斗总算结束。一直在幕后的公卿大夫们,终于蠢蠢欲动了。
齐惠公在任十年,《史记》没有记载他出彩的政绩,却特别记载他宠幸的公族大夫崔杼,引起了国氏、高氏的不满,公卿大夫之间展开了长时间的斗争,导致齐国卿权做大,但那是下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在此先放一放,留待以后再讲。
②卫国
卫国也是老牌诸侯国,从西周一路发展下来,集聚了强大的公族势力,其执政卿大多在公族石氏、宁氏、孙氏、北宫氏、南氏里产生,早在春秋初年,公族大夫石碏就能擅行废立(杀掉卫前废公州吁,立了卫宣公),可见公族势力已经不可小觑。卫国公族势力历来强大,为何卫国的卿权做大也比同类国家慢半拍呢?答,因为卫国曾经惨遭灭国。卫国复国后地位每况愈下,而且还面临着诸强的觊觎,国君和卿族都知道瞎折腾的结果是同归于尽。所以,卫国卿族与国君迅速走向联合,在卫文公执政的二十多年(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35年)时间里,君臣进入蜜月期。这等于卫国在病毒爆发前,不小心摔缺了胳膊断了腿,所以打了不少抗生素,顺便把感冒病毒也给杀了一大半。
如果大病初愈卫国,能一直贯彻卫文公时期的强身策略,卫国应该可以多挺一段时间,可惜卫成公上台以后,先是杀弟弟叔武,又和大夫元晅去晋国打官司遭到囚禁。导致在卫文公时代树立起的君主威信碎了一地。后来卫成公在宁武子保全之下,得以重回晋国为君。宁氏在卫国的地位凸显,卫国卿权从此抬头,但卿权做大依然是下一阶段的故事了。
4.君权依然强势的诸侯国
对于卿权的掌控,最有效的是秦国。中原卿权和君权混战的时候,秦国内政一直相对平稳。其次是楚国,楚国的卿权虽然厉害,但最终都被君权干掉。
①秦国
秦国为何能有效控制卿权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第一,秦国建国晚,又地处西部边陲,所以受分封宗法制的影响很小。我们仔细分析秦国国君的传承秩序可以看出,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也没有大量实行庶子分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秦国公族力量比较弱小。
第二,秦国不重视宗法,公族弱小,必然大量的引进“外国”人才,即客卿参与管理国家。而且这些客卿,并不享受世卿世禄的待遇,他们的后代,如果能力功勋不特别卓越,依然得不到重用,大多不过三代就自然消亡了。因此,秦国客卿也形不成抗衡国君的独立集团。
第三,秦国受分封制的影响小,较早使用垂直管理的郡县制,一定程度强化了君主专制(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平定冀戎后,就建立了冀县。以后,秦国的边陲重镇,军事要地都设县制,由国君直接掌控)。
所以,秦国自秦穆公去世以后,尽管军事上一直受到晋国的卡压,只能龟缩在西戎自娱自乐,但内政一直相对稳定,公元前620年,秦康公继承君位(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在位);秦康公去世,儿子秦共公继位(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4年);秦共公死后,儿子秦桓公继位(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君位传承顺利,卿权也没有做大迹象。反而导致整个春秋中后期的历史中,秦国的戏份太不吸引眼球,需要暂时去后台休息。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9-28 17:36:45 +0800 CST  

楼主:tqzrd

字数:702656

发表时间:2015-01-23 2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7 14:58:07 +0800 CST

评论数:245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