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忽悠了二千年!乾卦全是天文星占!-《周易·乾卦》的天文星占本义

再说李学勤。

李氏可谓当今之大家鸿儒,高堂之上,其名赫然。笔者与其相比,在古文化这一领域,可能连白丁都算不上:笔者就是一纯粹的民科。只可惜,只可惜,互联网时代恰恰是一个开启民智的时代。官科妄想像过去二千年那样、把控特定领域的知识专有权的难度,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巫,不就如此?!

如此说来并不意味着针对李氏本人。但《十三经注释》之主编,恰是李氏。《十三经》之首,恰是《周易》。《周易》之第一卦,恰是乾卦。乾卦之本义,恰恰就被完全錯读、误读!如此说来,李氏不能说没有责任,尤其是站在今日互联网时代之时点,其咎尤甚!

在古文化领域,笔者位卑言轻,但是,乾卦之龙为龙星、全为天文星占今日盖棺足已备矣!天涯虽小,其亦留名!自此以后,凡不能以龙星释乾卦者、凡不能正确釋读乾卦天文星占之本义者,管你象释还是义理,统属背弃祖宗、一知半解、误人子弟!其罪大矣!呵呵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7 21:52:36 +0800 CST  
前文说过,笔者小文在朋友圈发出后,有人指责这是封建迷信。但其实笔者,当然也包括德沙素、闻一多、夏含夷、陈久金和冯时等诸位前辈,对乾卦爻辞中的吉凶利咎部分,只字未不提!

我们追究的是乾卦之本义。我们想知道的是:乾卦到底是一轮又一轮的腹黑说教,还是天文与星象?!

而我本人要追究的是:为什么二千多年来,乾卦之天文星占本义,无人能识?!

有一天我喝多了之后,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论题。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几乎远古、上古及三代史,就全涉及了!这同时也就回答了一个优秀的北京保安的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岂不快哉!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7 22:37:48 +0800 CST  
2007年5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总理即兴朗诵了一首诗,叫《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7 22:52:26 +0800 CST  
第一次享受删帖礼遇,哈哈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8 13:31:09 +0800 CST  
10、“见龙在田”为春分之象

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和九五“飞龙在天”均有“在”字。《说文》:“在,存也,从土才声。”《说文系传》:“在,存也,从土才声。此与坐同意。”《汉语大字典》“在”有十四义:存在、居于、留在、所在、由于、存问、省视、通“载”、通“哉”,介、副、助词及姓。将“在”理解为“坐”、坐落、座落,应是其本义。

(一)“见龙在田”为春分之象

闻一多先生首释“龙”为龙星“田”为“天田”,并叙《史记天官书》《索隐》引石氏和《封禅书》《正义》引《汉旧仪》曰“龙星左角为天田”。夏含夷先生:“九二见龙在田指春分,龙角始见于地平线之上。”陈久金先生同意夏含夷的释义,并进一步确证其本义为“农历二月春分龙抬头,是先秦时的实际星象。”但陈先生在文中并未将“田”确定为“天田”星。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0:52:30 +0800 CST  
11、即(二)“或跃在渊”盖横跨银河


九四“或跃在渊”,今多通释做跃入地平线之下而不得见。对此,三位前辈对“或跃在渊”解释有异。闻先生据《说文》“龙……秋分而潜渊”认为“‘或跃在渊’,秋分之龙也。”将“渊”解释为地平线之下。夏认为乾卦存在“‘苍龙’的顺时行动,即‘爻辞’的内在逻辑”,“九四”应该是形容“九二”三月与“九五”六月之间的天象,据此认为“‘或跃在渊’的意思,就是苍龙好像从地平线之下的渊水里跳跃起来。”仍将“渊”理解为地平线之下,但将“跃”解释为“跃出”。陈先生认为:“‘或’不如直释作‘域’。‘或跃在渊’,即‘在渊域跃’,为从地平线处跳跃上天之义。”同意夏含夷的时间顺序,将“跃”解释为“跃出”。

马王堆帛书《易》“跃”作“䠯”,帛书《易传释文》作“魚龠”。但查遍魚部、龠部,都找不到“魚龠”这个字,估计《易传释文》是传抄错误或擅自改动。

实际上,如前所述,“在”与“坐”同意,“或跃在渊”即为“或跃坐渊”。“渊”即银河。有将“渊”释为“天渊”星,也无不可,二者邻近。用星图推演公元前1046年前后,在春分过后,随着龙星渐渐升起,银河也在心宿与箕宿之间渐渐升起,此时,龙星横跨银河,二者同时可见。用星图略加示意,如下贴。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0:57:41 +0800 CST  
在春分之后,银河慢慢在夜空升起,龙星横跨银河。此当为二千多年前文王演《易》的夜空星象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0:59:31 +0800 CST  
这是银河吗?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04:50 +0800 CST  
不。这可能不是我们的银河。据科学家推测,银河更有可能是一个棒状星系。它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06:22 +0800 CST  
上图是一个被命名为NGC 1300的棒旋星系,位于波江座,距离我们7000万光年,是一个几乎正面面对我们的星系。

我们至今还不知道银河系的样子,所有可能的样子都是猜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我们可以知道远离我们7000万光年的星系的样子,却恰恰无法确切得知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样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飞离过银河系,从未曾在远处看到它整体上的样子。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沮丧的事情!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17:17 +0800 CST  
先看看漂亮的银河拱桥的照片: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20:35 +0800 CST  
天渊星所在的位置,在图的左下方,临近银河: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23:02 +0800 CST  
要准确理解“见龙在田”、“或跃在渊”和“飞龙在天”,一定要首先准确理解“在”字的含义。

前文说过“在”乃“坐”之意也,比如我们说坐北朝南的坐、坐吉向凶的坐等。这个文字本义,载于《说文系传》。一个坐字,语境中就含有二者同时显现的文义了。这三个爻辞,也就迎刃而解了。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31:28 +0800 CST  
陈久金、夏含夷、何新等都将“渊”理解为银河,但很可惜的是,夏含夷认为是龙星跃出了银河,而陈久金先生认为这不合理(原本龙星就没藏在银河里啊),不认同夏含夷的解释。何新呢,干脆把“或跃在渊”解释成跳进了天上的银河里面、看不见了。

这几位前辈都是没有对“在”字进行追究。可能大家都认为,一个“在”字,有什么好追究的呢?!可恰恰就是这个最简单的字,干扰和影响了前辈对爻辞的准确理解。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38:54 +0800 CST  
再说“渊”。

笔者最初也认为“渊”为天渊星。但是经过推演星图软件,我觉得应该是整个银河。因为天渊星的亮度不足,在夜空应该没有横亘的银河更显眼。但是二者也不矛盾,二者临近,或许天渊星也是命名源于此。

笔者一度认为“渊”在古代是不是特指银河大暗隙(就是银河中较黑暗的那一块,一般认为是星云遮蔽了银心亮光)?有这个可能,但我检索了很久,没有发现古人对银河大暗隙的专门记载。如果在这里将“渊”理解为银河大暗隙,还是有些牵强。退一步,将其理解为整个银河,较为稳妥。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1:49:28 +0800 CST  
在学习乾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古人心里到底有没有神?

我个人觉得,动辄以生殖崇拜、以原始神话来解释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历史记忆,可能是今人的一种自大和傲慢。乾卦就是典型之一例:今人(包括二千多年前孔子时代的今人)完全错读了乾卦!

在这里还有一例更为典型,那就是对山海经中大荒经和海外经的误读:今人以为通篇怪力乱神,其实那是天文方图。在这里推荐大家可以读一读刘宗迪的《失落的天书》。我为什么觉得他言之有理?因为今天我们能够有机会看到子弹库楚帛书。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3:38:53 +0800 CST  
《十三经》之首之《周易》之第一卦乾卦,都被错读成这个样子了,我们今人(包括从孔子时代始的今人)还有什么错不能犯?居然还能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时至今日还能继续以《正义》来为自己标榜。呵呵。真是大言不惭!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29 23:45:56 +0800 CST  
儒教在对一个帝国的安定来说,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就像前阵子非常流行的《万历十五年》里写到的,庞大的帝国只需要每个人安分职守就可以了,不鼓励个体的创造性发展(大致此意)。

但是,儒教正统地位的确立与过往二千年来腐儒的学科蛮横,直接扼杀了这个民族对天文、科技、创新等,原本近乎宗教式的追求与向往。君子不齿,怪力乱神。所有远古、上古、三代之科技努力,一总被扔入这八个字里,只能成为后世矫情文人酒后炫才的谈资,只能成为下里巴人拜神驱鬼的笑料!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0 00:04:54 +0800 CST  
12、“飞龙在天”为夏至之象

闻先生将九五飞龙在天释为春分之象。夏含夷认为是六月天象。陈先生依据“初昏大火中”,大火在龙星之心宿,认为“飞龙在天”为五月夏至天象。之所以有五月与六月之异,是因为存在“岁差”的缘故。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09:10:49 +0800 CST  
stellarium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0:11:03 +0800 CST  

楼主:大梵后人

字数:802

发表时间:2018-01-18 01:01: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5 23:34:36 +0800 CST

评论数:9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