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忽悠了二千年!乾卦全是天文星占!-《周易·乾卦》的天文星占本义

13、“亢龙有悔”盖“亢宿有晦”

------“亢龙有悔”说亢奋的龙会后悔。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晦”在古代天文中有特定的含义。

帛书《易传释文》作“抗龙”。闻先生释“亢龙”为直龙,曰“龙欲卷曲,不欲亢直,故‘亢龙’则‘有悔’”,并释“悔”为“凶”。夏含夷认为“亢”即龙脖,为龙头已入地平、龙脖尚在地平以上之象。陈先生对此予以否认,认为:“‘九五’时龙正位于天上的最高处,紧接着‘上九’便将龙角潜入地下,从时节变化来看,是没有那么快的。故仍以旧解为是。”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2:44:44 +0800 CST  
13(续前)“亢龙有悔”盖“亢宿有晦”

由此,夏含夷将“亢”释为亢宿,但不理解何谓“有悔”;陈先生从时间顺序上不认同夏含夷的解释,所以认为“旧解为是”。实际上,结合星图的模拟,就能够理解“亢龙有悔”盖为“亢宿有晖”、“亢宿有晦”。

何新认为“悔”通“晦”1。“晦”或被错抄为“悔”。“晦”有“雾”、有月末最后一天等义,但在古代天文知识中,“晦”为“朔”前一日之义,为月相之一2。月相主要有“既死霸”、“哉生霸”、“朏”、“既生霸”、“望”、“晦”、后代又有“弦”3。

1、何新著《天行健——<周易>新考》。

2、张闻玉:《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附录:“古代天文历法浅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591页。

3、张汝舟著《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西周考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64页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2:47:12 +0800 CST  
13、(续前)“亢龙有悔”盖“亢宿有晦”


从星图模拟来看:在夏至过后,随着日期的推移,龙星角宿在傍晚逐渐隐入落日的余晖中而不可见;当落日余晖转暗,角宿也就已落到地平线以下;此时西天仅可见亢宿与丝许余晖。笔者不才,不能推算望朔,不能确定此时是否也是“朔”之前一日,是否也盖为“亢龙有晦”。用星图略加示意,如下: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5:04:26 +0800 CST  
我学习乾卦时,最不忍读前人对“夕惕若厉”与“亢龙有悔”的解释。“夕惕若厉”我在前面已经解读了,其被误读的关键在于“月”字被隶变为“夕”字了。而“亢龙有悔”之所以被误读,也在于,原本描述自然现象的“晦”字,被讹传或通假为“悔”,人为得加入了主观色彩,最终描述天文的爻辞又变成了一通说教。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8:18:09 +0800 CST  
再者,对于“亢龙”的解释,我非常奇怪为什么前人都没有将它解释为“亢宿”,甚至连陈久金先生也没有解释为“亢宿”,除了一个老外夏含夷。夏含夷将“亢龙”解释为龙的脖子,其实这就是亢宿的本义。我的印象中,好像冯时教授也没释为亢宿(不确定)。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18:27:42 +0800 CST  
最后,就是这个“晦”字。笔者自始坚信乾卦不是说教,所以,我同意何新将“悔”训定为“晦”的意见。后来,在读张汝舟老先生的文章时,张老先生提到“晦”在古代是指月相用词中“朔”日之前一日。

综上,“亢龙有悔”的真正含义,应该更加接近于“亢宿有晦”。这盖为本爻辞的本义。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20:35:51 +0800 CST  
下图就是民国才子张汝舟老先生。张老先生少年得志,惜乎中年遭遇文革,改开后满腔热情但没几年就骑鲸西去,一生际遇让人唏嘘!我在张老先生身上,能够感受过去知识人士的骨气、傲气和不济。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1-31 20:41:50 +0800 CST  
亢龙有悔,到此解释完了。总结来说,就是龙星之角宿隐入落日余晖,仅能看到亢宿。晦,为“朔”日的前一天。爻辞只是天象,没有主观情绪,更不是说教。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12:43:20 +0800 CST  
在这里要介绍几个古代天文上的时间点:

1.昏(见)与旦(见)

一般来说,昏指日落后三刻;而旦则指日出前三刻。另外一种称呼是偕日升、偕日没。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日落后或日出前二刻。但是据张汝舟先生分析,此时日光太强,不适合观测。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12:47:38 +0800 CST  
《大戴礼记·夏小正》 • 《鹘冠子》 “斗柄指东 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 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 天下皆秋 ...

这里,斗柄指东、南、西等,均指昏时观测时的现象。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12:53:52 +0800 CST  
2.见

张汝舟先生认为“见”专指旦见、晨见,也就是日出前三刻。我个人觉得:(1)日出时间每天都在变动,准确定时日出前三刻,对古人来说,不去日落后三刻容易掌握;(2)结合乾卦,“见龙在田”是昏时星象,不是日出前三刻的星象。

所以,我认为“见”,可以指昏见,也可以指晨见,不应该是晨见的特指。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12:57:43 +0800 CST  
3.中流伏内

张汝舟先生以闹钟面对南方是指针指向12点至9点,来比喻中流伏内的含义。12点、11点、10点和9点分别对应中、流、伏、内。比如“七月流火”,此处之“流”,即“中流伏内”之“流”。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19:48:45 +0800 CST  
今天看到某投资大佬引用乾卦,地下还是一对算命的,还是一堆“夕惕若厉”君子警惕,我就感到非常得悲哀。看过此贴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把乾卦本义传播出去。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要把中国古人对天文观测近乎宗教式的追求精神,传播出去,以告慰我们自己的祖先!他们没有那么愚昧、没有那么腹黑!只是,他们说的,我们已经看不懂了而已。

说到这里,我的心里就特别堵的慌!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22:19:54 +0800 CST  
酒喝多了,多说几句。

笔者是做律师的,也已经做到了超然的位阶。虽然在文史领域位卑言轻,但对乾卦本义,笔者不吹牛,没人比我更了解其本义。几个月前开始,我茶饭不思,时时刻刻都在琢磨乾卦的每一个字。我所追求与企盼的,绝非钱财著权,我只希望我们对乾卦的误解到此为止,我只希望我们对古人近乎宗教式的天文求索精神从今还始,再回到我华夏族人中来!

我也请各位有缘朋友,将乾卦本义传播出去,同时把我们祖先仰望星空的天文精神,传播出去!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的子孙势必还会再次错失光学望远镜的发明与利用,势必再次落后于西人。有一天,当地球的末日灾难来临,只有华夏子民还留在地球上,这想起来就让人痛哉痛哉!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22:38:23 +0800 CST  
每次看《权利的游戏》,我也特别堵的慌。

《权游》里所有吸引我们的要素,在我们的古文化里,全都有:龙、巫、可杀但不杀的仁政、长城、战国等等。可是我们就是没人能写出一部像《权游》这么经典的史诗般的作品。

在《权游》里,有神木崇拜、有乌鸦族。这在我们的上古史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比如鸦通丫,丫为山海经中的圣木曼兑,为日表(天安门前的华表不是装饰,是天文测量工具),为建木!

哪儿有什么神话,全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懂古人了而已!我们早就丧失了古人天文精神了,只剩下孔子及其后世腐儒望文生义的说教和愚昧的霸道。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23:09:34 +0800 CST  
说帝武乙“嚢血射天”是暴虐无道,才被“大雷震死”。TMD,全世界可能没有第二个民族对自己的祖宗这么进行贬损的,呵呵。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1 23:20:27 +0800 CST  
本帖絮絮叨叨,也就快要结束了。其实就像在深夜里与古人对话一样,同时也是在红尘闹市里与自己对酌。在本帖快要结束之际,我会新开一文学贴,故事来源于自己的律师职业经历。这个故事会是一个现实、灾难和科幻的集合,名字暂定为《怨憎会,爱别离》。能写成什么样,全靠修行了。

本帖也将慢慢沉入浩瀚星河,待有缘人沙海拾贝,待'彼时且聊真义,勇敢向前!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2 00:17:18 +0800 CST  
14结束语(1):二十八宿暗藏古人警戒语


约在公元前1056年,文王所演《易》之第一卦“乾卦”,至春秋时,已经无人能识。《史记·历书》曰:“幽、历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这里所谓的“畴人”,就是天官畴人。这可能是文明历史上的第一次倒退了。

殷商其实是一段非常独特的存在:我们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他们却驾乘中国最早的马车,杀入羌戎、百濮文化圈,留下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周人说大邑商“有典有籍”,但直至今日我们还尚未见到。或许过去的答案在未来。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2 13:04:06 +0800 CST  
14结束语(2)二十八宿暗藏古人警戒语


我在学习古代二十八星宿的时候,发现古人在星宿名中藏有语重心长的告诫。这个似乎一直被我们后世子孙忽视了。将四象二十八星宿按太阴、少阴、少阳、太阳顺序排列:

北宫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宫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

东宫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宫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这个背起来颇为费劲,为了能够较轻松得记住这个星宿名,我反复揣摩了一个晚上,终于找到了很好的谐音记忆法。一口气诵下来,居然发现藏有古人深刻的教诲。仍按上面的顺序,用谐音标注:

斗牛女虚危室壁;

挎篓喂猫鼻子伸;

校勘提防新危机;

精轨留心长亦真。

“校勘提防新危机;精轨留心长亦真。”——古人这是在告诫我们后人:要时时校勘验证,防止发生新的危机;在精确测量的时候要留心时间长而且数据真。井鬼之鬼乃圭、归、规、轨、晷。

酒后,我向老婆炫耀:

我是参透古人在二十八星宿所藏告诫的千古第一人,不服来辩!

老婆哈哈大笑而去!

(正文结)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2 13:06:23 +0800 CST  
朋友们以后如果要背诵二十八宿名,用下面这个谐音法,会非常简单。秘籍只传授给与本帖有缘的朋友们。哈哈:

斗牛女虚危室壁;

挎篓喂猫鼻子伸;

校勘提防新危机;

精轨留心长亦真。
楼主 大梵后人  发布于 2018-02-02 13:14:59 +0800 CST  

楼主:大梵后人

字数:802

发表时间:2018-01-18 01:01: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5 23:34:36 +0800 CST

评论数:9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