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门客·杂】【分析】从玄机艺术手法细节和大框架看张良刻画



然后,四公子问,关于姬无夜调动禁军巧合的疑问,是相国还是韩非让他来问的,他也是回答的很有技巧。良儿还是坚持之前说的,是自己心中的疑问~这就说明,这次还人情并没有别人的立场夹杂,而是良儿自己主动的~光是说清楚是自己主动的还不行的,相国和韩非共同的疑惑还是要说明缘由~还是都要提~


流沙开会一开始,良儿就已经点明了现在朝局情况一个特别危险的征召,韩王与外界隔离了~这也是祖父和韩非共同有疑问的原因~良儿此话,一是回话韩宇说明原因,二也是借此话机会,点明现在现实的紧急情况,从当务之急的事情出发,从而请动韩宇~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7 17:02:00 +0800 CST  
接着,来系统滴总结一下良子谋虑详细的各个方面吧~有瑕疵的话,子房毕竟也只是一人之力,没法突破人认知的极限,而且他还在成长期。分析是在剧情逻辑看懂的基础上,有总结也有细节。会涉及局势,但是小四小五局势具体事件会单独拿出来说。会涉及子房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不足之处。谋虑方面,前边也多少提及了,大概是:用人,权术(统筹安排),心理战,兵法,联合,知己知彼等等~兵法和联合前边已经非常详细说过,就不赘述了。主要说说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其他几个领域。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08:00 +0800 CST  
首先,先说一下子房的【大局观】,也就是对于大局的分析和把控能力~这算是他最强的强项之一~我也会结合天九里,良儿的思维说一下。这方面他非常注意,这根弦一直紧绷着,无论局势怎么变换,他确实能看透大局,目前为止分析还没有出错过。结果上看,确实避免了一些危险因素,解决了一些问题,除了农家的事比较复杂,道家的事还没有弄清楚,其他基本上在他预料的结果之内。兵分两路也确实是有需要的。

大局上,子房是好多线都在关心,联合之后,①蜃楼,②天宗,③儒墨、人宗、流沙和楚国,④农家,基本上是这四线。帝国内部的动向自然也是要关注的。列举一下子房大局上的几次分析和行动~
①子房在机关城对于局势的看法&收留天明烧鱼进入儒家的应对之策


一个道家弟子脱口而出:大秦【向来】利用各大门派的矛盾以毒攻毒,而小一里月神也和嬴政说过,“六国诸子百家中,有许多门派在此汇聚,但是,这个漩涡之下,暗流涌动。他们原本教义信仰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完全敌对,为了颠覆大秦霸业才勉强聚在一处。就像一群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如果没有食物,他们自己就会互相撕咬起来。”,大秦正是利用了这种矛盾,这也是其向来对诸子百家各派的政策和目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12:00 +0800 CST  
局势是这样,来看一下子房的分析和应对之策。

机关城的时候,燕丹问子房对于局势有什么看法,子房当时一针见血,嬴政就是让诸子百家自相残杀。说的确实是现实的情况。既然是大的局势,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好应对


当时李斯已经建议嬴政把注意力转向儒家,而大叔的分析也是儒家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子房为了大局,团结盟友,只好先帮助墨家到桑海,安排天明烧鱼~庖丁说过,“以天明烧鱼的情况,待在儒家确实最为安全”。


后来反秦这边调查农家纵横的分析也证实,从墨家的事开始就是诸子百家的一次大危机,各门各派都会被波及。子房的分析确实是不错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14:00 +0800 CST  
然后既然是收留了天明烧鱼,对策的效果如何,就要看一下儒家目前的局势是如何的~
先看一下大秦这边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小四里李斯说没有证据,但是有线索,应该说的就是丁掌柜~


李斯:墨家已经穷途末路,楚国项氏四处流亡,盖聂叛逃江湖,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背后支持,他们又如何能够兴风作浪?扶苏:你是指……李斯:诸子百家中门生最广,势力最强,名望最高的儒家,而儒家的力量又集中在桑海之城的……扶苏:你是说小圣贤庄?李斯:正是。扶苏:儒家读圣贤之书,广传尊王亲君之道,父皇陛下也对他们相当重视。这样推测……可有凭据?李斯:臣下正在收集证据。扶苏:有线索吗?李斯:刚好有一条线索

小四零号白虎那集当时李斯和扶苏对话是这样的。请注意,扶苏当时问的是有没有证据,李斯说正在搜集,也就是还没有证据~ 但是他说刚好有一条线索~ 也就是罗网刚抓的庖丁~ 但也就只有这一条线索~李斯赵高能趁着良子和庄叔这边纵横谈判的空档抓人,主要还是因为反秦这边势弱~而且当时也并没有联合

子房去机关城的事,具体情况嬴政还是不清楚的,李斯所禀报的,只是情报有所提及。【情报≠证据】。否则要是真的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情报查实了,李斯第一次去儒家的时候,见到子房,肯定就治罪了,他也不可能和公孙玲珑辩论~



李斯和嬴政说的是,【情报提到】,机关城行动儒家有参与~【也根本没有指名道姓】,【既然都没提是谁】,更别提有任何证据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25:00 +0800 CST  

小五第三集李斯说的也是【如果】有了真凭实据,也就是【他现在根本一点证据都没有】~╮(╯▽╰)╭
小五后边,逻辑也是连贯的。借用小高这句话,对比一下农家的状况,来好好说一下【儒家现在具体现实的处境】~

小高说的是,现在儒家【被盯上】,【如履薄冰】,为什么是这样的用词,而没有用危险,生死攸关之类的形容词?仅仅只是如履薄冰的程度?【就是因为: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证据和把柄留下】,让李斯,赵高和章邯有任何对付儒家的由头和理由!!这点非常重要~证据就是真实,实实在在的证据,和情报,谣言,疑心都不同。赵高也就是看到了这点,才拿伪证嫁祸儒家!所以,儒家千万不要有任何证据在大秦那边(包括伪证和真的证据),只要有证据真的会有大麻烦!



现在就来对比看一下农家一旦有了证据之后,到底是何种下场~没错,一旦有了叛逆证据的后果就是:章邯可以随时报告嬴政,彻底清缴农家十万子弟!!这是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证据的事并不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千万要重视,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务必要重视哦~

之前扶苏就说【不可就此断言】心存异心,之所以不可断言,也还是因为儒家并没有任何证据,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断言了~所以,小高说儒家现在:如履薄冰,玄机逻辑上是很吻合的~
结果上看,总结一下就是:去机关城的事和收留天明烧鱼的事情,从大秦的角度来看一直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不留下任何实质性证据,是子房一直做的非常不错的地方,还是要一直坚持~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35:00 +0800 CST  
既然是有关收留天明烧鱼的事情,那么就来看一下他们隐藏身份的特殊逻辑吧~
这还要从子房带着天明少羽参观住处和床榻之后,少羽叫的那一声“三师公”说起~玄机后面说的这些话,可别当成耳旁风,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少羽:张先生。张良:以儒家的辈分来算,你们应该叫我三师公。天明:诶?三师公?你有那么老吗?少羽:【这也是我们隐藏身份的方式之一?】张良:不错。
当时烧鱼和良子的对话是这样的~烧鱼刚叫了一声张先生,良子就让他换个称呼~叫“三师公”。而且烧鱼追问,这是不是他们【隐藏身份的方式】,良子肯定了。对,亲们揉揉眼睛,并没有看错。单单只是一个称呼就是隐藏身份的方式。一共有两个方式。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2:37:00 +0800 CST  

现在说一下第二个隐藏身份的方式~就是穿儒家衣服~
这还要从明宝宝试穿良子给准备的儒家衣服开始。
少羽:你可以出来了吧。(天明衣衫不整地走出)天明:穿好了。嗯!少羽:啊?天明:嘿嘿,嘿嘿嘿嘿。怎么样啊,是不是很有学问的样子?少羽:啊?!天明:兄台,小生这厢有礼了。少羽:啊?哈哈哈哈哈……天明:笑什么?这不是挺帅的吗?少羽:哈哈哈哈哈……天明:唉呀,不穿了不穿了,我本来就不喜欢这种东西。少羽:诶诶,这可不行,一定要穿。张良先生要我们穿这个,是有他的用意的。天明:有什么用意?少羽:你看。(案上一个锦囊)天明:是不是又要猜谜语了?少羽:嗯。
当时天明烧鱼对话是这样的。天明穿好了衣服出来可是不会穿,衣衫不整。天明不喜欢,就不想穿了。╮(╯▽╰)╭


但是,烧鱼立马阻止了天明!为什么呢?因为良子这么安排是有用意的。
两个人看着良子给他们的锦囊,后来天明就和胖大妈辩论了。那么为什么非要穿着儒家衣服去辩论?良子用意就是隐藏他们的身份~所以,两个孩子即便见了大秦的贵宾,也是不会暴露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3:05:00 +0800 CST  


而且,衣服的逻辑,在小四里也是连贯的,玄机逻辑并没有问题~ 明宝宝即使抢了小狗狗的肉包子被围观也是没关系的,因为他穿着儒家的衣服,有儒家弟子的身份啊~而且请注意那位路人是如何说的:【这就是儒家弟子】~



而且,班老头让明宝宝护送黑龙卷轴时也说了~【你作为儒家弟子】,是有行动自由的~就是儒家子弟的身份~小四可不光是一堆堆毫无用处的镜头凑集数~
所以按照玄机这个逻辑的话,子房让天明和胖大妈辩论,并不是【成心暴露天明烧鱼身份】~他是事先就把天明少羽隐藏身份的事安排处理好了的,明宝宝也是以儒家弟子的身份去和胖大妈辩论~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6:09:00 +0800 CST  

关于天明烧鱼隐藏身份,还有一个更加奇怪的逻辑~就是烧鱼和同学这段对话。
当时明宝宝不小心说了一句墨家巨子,掩饰了一下成了木匠锯子.
子聪:刚才那个家伙,忽然说到什么木匠、锯子、刷子的,子明这个傻瓜还真是好笑,哈哈哈!子思:不过你别说,我一听还真吓了一跳。少羽:哦,怎么了?子思:桑海街上贴满了通缉告示,都是一些可怕的叛逆分子。其中就有墨家巨子。子明说的木匠锯子,与墨家巨子听起来还很贴近呢。那不是很吓人吗?少羽:原来是这样,的确好笑。子聪:哦对了,听说,最新的通缉告示上,还有两名少年。其中一个和子羽还有点儿相似呢。子思:别胡说了。把子羽和叛逆分子扯在一起。子聪:啊,对不住对不住。子羽别生气啊。少羽:一句玩笑而已,没关系。我若真是叛逆分子,那你说这话可要遭殃咯。


这段对话诡异原因就在于:首先,玄机明确说儒家一个弟子是【相当熟悉通缉画像】的~说说有墨家巨子之类也就罢了,居然【【当着少羽的面】】,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子羽和通缉画像里的一个少年很像】~旁边的人还在劝阻~ 是不是超奇怪?他看不出烧鱼就是子羽!
那么整体来看,玄机想说的就是:子房让天明少羽平常三师公,三师公叫着,再穿上儒家的衣服,就等于是有了儒家弟子的身份~有了儒家弟子身份之后,天明少羽就算是在熟悉通缉画像的人面前,也绝对不会暴露身份~不管是在街上,人群里,只要有了儒家弟子的身份,就不会被怀疑~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6:10:00 +0800 CST  
②墨家和流沙的联合&反秦的联合基础。子房第二次大局的策略就是:墨家和流沙的联合。
墨家和流沙的谈判只有两个种结果,要么庄叔同意联合,要么子房只能拼尽全力保住墨家。这两种结果都在他考虑之内~联合之后反秦内部是否能够齐心也是子房需要操心的。前面已经提了联合的基础和现在的效果。从小四小五整体局势和儒家方面需要出发,谈一谈联合的【必要性】。还有我个人一点理解。
就算反秦这边没有办法,让纵横去噬牙狱救人,大秦那边有疑心,子房联合各派的策略确实是绝对绝对必须的,诸子百家都有大危机,无法自保是玄机设定的现实情况和实情。儒家想要自保,联合各派是有现实需要的。子房目前为止,所有的策略和决定都是有其必须性和现实情况原因的,也是局势所迫,大局上也绝非耍小聪明。既然从墨家三天机关城破这事开始,就是诸子百家所有门派的大危机的开始,就根本不是一家之事。所以儒家这边伏念一开始想要不论军国政治就能自保确实是不太可能了。跳出角色观点和门派关系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只是墨家的事,大秦或别的门派也并未有任何针对儒家的可能性,儒家确实可以以静制动,先置身事外,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子房说过,天下大势不可能置身事外,大的局势是谁也躲避不了的。所以纵横联合的时候,子房强调单靠流沙墨家任何一方都不足以自保。儒家势力没有农家大,没有墨家机关城的保护措施,若是再对大秦以毒攻毒的手段没有意识,就更是被动和不利了。以儒家自己的实力同理也是无法自保的。


小高也说过,儒家是要争取合作的盟友。农家不慎中了赵高用神农令挑起内战,除掉扶苏最大后台的阴谋,儒家被嫁祸和刺杀扶苏案有关,(假扮李斯的刺客说花了【这么多年】时间才找到人皮面具,刺杀案并不是以害死扶苏为目的,而就是要嫁祸儒家,所以赵高也是蓄谋相当久的了)墨家三天机关城破,这些都是大的局势。不联合的话,子房也不免有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分身乏术的时候,难免让大秦那边有机可乘,而且有什么紧急情况,大秦那边出其不意的时候也很难应对,到时候连求帮忙的人都没有,很难有回旋的余地。并不是子房非要在儒家和反秦这两边权衡(他本来就有些怕两难全的选择),而是自保确实缺了哪边都不行。儒家如果觉得靠自己逞强,一派之力就可以自保实在是不太可行。
所以说,我个人同意伏念后来不交人的决定。大叔后来也意识到,墨家机关城破大秦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儒家。纵横弄清楚农家神农令的情况和赵高的阴谋之后,对大局的分析和判断也是非常准确和清晰的。子房说过,嬴政就是要诸子百家相互残杀,这对于大局的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不论是大叔来到桑海之后对于儒家会成为目标的判断,纵横去过农家之后对大局的判断,子房在机关城时和纵横联合时所说,还有伏念对于桑海局势自己的判断,综合所有这些,反秦这边大方向上,确实是没有问题的,儒家势单力孤,这样才有自保,争取一线生机的可能性。
就像噬牙狱救人时,虽然有运气因素,但纵横是有实力的,大秦那边再有计划也没成功。关键时刻还是要拼实力。但是反秦这边确实就是实力很弱,庄叔也说过,墨家这边实力就是不行。就是光靠儒墨的实力自保也是不够的。就拿噬牙狱救人来说,如果不联合确实危险。赵高胡亥已经到了,内除扶苏,连嬴政都保护不了的地步,外除最大江湖势力的农家,通过让农家内斗就达到目的的地步。局势所迫,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但是联合也并非是百分百的保障,毕竟大秦势力太庞大了,赵高越来越肆无忌惮,万一要是碰上一边倒的局势也很危险。子房联合纵横的时候也说合作也是争取【一线生机】。就看反秦这边现在如何规避一些风险了。/(ㄒoㄒ)/~~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6:38:00 +0800 CST  
③是对帝国内部,蒙恬去边关,嬴政东巡的整个关联把握~



谈到章邯的时候,良子是把最近帝国内部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连起来了。首先是因为北方狼族进犯蒙恬从桑海调走,边关有人防守了,但是桑海就空虚了。可嬴政又派了章邯接手桑海,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为了抓捕叛逆分子的话,帝国还有罗网,阴阳家在桑海。军事方面帝国还有其他军队调动,未必是要直属陛下的影密卫。章邯是直接接受嬴政指令的,也不是来接替蒙恬辅佐扶苏的。那么,最有可能,就是为了嬴政本人东巡做好准备~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6:41:00 +0800 CST  
④关注蜃楼&道家人宗

伏念问子房烧鱼天明他们在哪里,子房推测应该是在蜃楼,他一直在关注。


子房在儒家比武的时候也说过,天宗甘为帝国效力,耐人寻味。他是有些疑惑的~从现在来看,道家两支确实有些问题。道家是因为理念之争,所以会分裂,观妙台要有天人之约,决定两边存亡。晓梦知道逍遥子密保的秘密,而她说大秦只是路过的树荫,并不归属与这棵树,也不是当大秦爪牙,但是具体为什么要为大秦效力还有待填坑。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09 16:46:00 +0800 CST  
⑤子房对于海月小筑刺杀案,和咸阳陷害扶苏谋反之事的分析


之前逍遥子已经想到,会不会和帝国内部争权夺利有关,海月小筑的刺杀就是针对儒家


子房自己也分析,扶苏是嫡长子,要继承皇位,但是并不代表别的人没有其他想法。他对于权力之争还是有【政治敏感度】的~即便扶苏是未来的继承人,已成既定事实,再进一步,就算嬴政没有昌平君的顾及,立了扶苏为长,未来皇位已定,但是帝国内部其他想要争权夺利的人,也还是会照样掀起风浪/(ㄒoㄒ)/~~

而且,良子也是讲利益的~他不排斥从利益方面来考虑和分析。谁获益最大,自然也就是刺杀扶苏,嫁祸儒家的人。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27:00 +0800 CST  

章邯说海月小筑案有余波,应该是指刺杀案的制造者或幕后推手,有可能和流言有关系,而扶苏有篡位之心的流言,显然又是针对扶苏。


所以,子房当时分析,从帝国内部的角度来看,海月小筑不仅是针对儒家,而是一石二鸟。涉及帝国皇位权利之争。从刺杀扶苏,到散播针对扶苏的流言,扶苏被外放的事,都是相同的目的。赵高胡亥不搬到扶苏是不会罢休的。这正是现实情况。


而被提及的昌平君,和以前整个涉及各国各派的青龙计划计划也有关。扶苏到底和昌平君有什么关系,后来子房也有问楚国这边。纵横那边分析透彻了这个问题,昌平君是扶苏的长辈。整个线索逐渐清晰起来。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29:00 +0800 CST  
⑥噬牙狱救人对于时机和两边局势的顾及很细致周到,尽量掌控大局~

当时的情况是,赵高陷害就是有意用庖丁和儒家扯上关系,儒家和墨家的联系也是可能从庖丁那里找到证据。李斯和章邯也是用庖丁说事,所以救人是肯定的。不想办法解决的后果,首先,儒家这边李斯不怀好意,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事,噬牙狱那边,不救人的话,首先,对墨家来说会更加是一个打击和削弱,对儒家来说,也许会通过丁掌柜这条线索,取得有儒家帮助墨家叛逆的真凭实据~ 对反秦大局来说,诸子百家自保会更困难~ 这是大局。
首先是大良对于噬牙狱救人和李斯扶苏造访儒家时机的考量~
关于反秦这边计划的【时机】问题~
这次儒家和噬牙狱【两边都有危险】~ 所以这次的时机的问题要从两边说~
儒家这边,子房说过,李斯对儒家来者不善,情况紧急,必须要想办法~

然后,噬牙狱那边也是绝好的救人时机~





玄机为何特意重点强调了一下【包括关押庖丁小跖的噬牙狱】,就是为了说明扶苏抽调兵力戒备,确实对噬牙狱的部署防御有影响。噬牙狱本就和别的监狱不同,帝国会极为重视,若连它都守备有所松懈,可见是个救人的好时机~玄机除了强调噬牙狱外,还特意强调了,救人是需要扶苏去儒家这个时间空隙的~选在这个时候救人,一是因为儒家那边扶苏李斯要来,二是只有扶苏去儒家这个空档才有可能救人。就像玄机【子房一开始选择六打一就是必输之局】这个设定一样,必须要有这个【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后面还会提这个逻辑关系),才有可能救人。设定是不能被改变的,也是反秦这边的困局~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32:00 +0800 CST  
然后就是具体局势的把握~这次计划的【大框架】就是:围魏救赵

所谓围魏救赵就是: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她)撤兵的战术。
那么关键词就是:袭击敌人的后方据点。那么具体在秦时里所谓的后方据点就是:噬牙狱

然后子房为何单独说的李斯,首先李斯已经觊觎儒家苍龙七宿的秘密,赵高虽然陷害儒家和扶苏刺杀案有联系,但是李斯才是掌控实际权力之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叔也曾分析过,扶苏其实并无实权。

必须要强调的是反秦这边的计划是一个双向的计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可能忽略小圣贤庄和噬牙狱任何一边,如果忽略任何一方就是【计划性的失误】了。因为要两边是都要照顾到的~噬牙狱不救人,是对缓解儒家局势没有任何帮助的,没法围魏救赵,会留下证据针对儒家,儒家这边不打时间差,不拖延,噬牙狱救人也是无法成功的。所以儒家这边嘴遁拖延时间的话,虽然被李斯看出目的,但子房在扶苏和李斯这边,也并没有留下证据~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36:00 +0800 CST  
子房这次虽然对大局安排很周到,但是计划本身还毕竟是有条件的,所以就有不足之处和失手可能的。他也是为此有些担心~前面说了,只有扶苏去儒家这个空档才有可能救人。所谓必要条件,就是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

那么,既然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A而未必有B,【有了子房嘴遁的拖延,救人未必成功】。换句话说,子房嘴遁的拖延,不是能保证救人百分百能成功的,但是没有子房嘴遁的拖延,救人是必然不行的~ 所以子房才会担心,他可以保证儒家这边尽力争取时间,但是,但是万一要是噬牙狱那边不顺利的话,那也是要出大问题的~不过,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不到放弃的时候~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37:00 +0800 CST  
⑦为了农家,荧惑之石的事,兵分两路的决定。
先说一下反秦这边兵分两路的原因吧。
第一个原因:庖丁带来章邯调兵去东郡的消息。但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消息子房才有这个决定。
第二个原因:楚国范增龙且这边,要注意秦国的动向,已经让龙且先去调查荧惑之石。这是军情所需,后来也是收复了楚国很多旧部,积蓄了反秦这边兵力方面的实力。这也是目前反秦这边实力主要的增长~


第三个原因:侠魁不在,神农令却重现江湖,事情蹊跷。

第四个原因:大量农家弟子向东郡集结,几乎六大堂的人都出动了。


最后,这三种情况同时出现,非常奇怪。子房听了所有人分析,综合意见决定兵分两路。分头行动也是反秦这边一起商量的,并不光是子房一个人的决定。关键是墨家,楚国,纵横都觉得事情不对劲,不弄清楚情况,实在是没法安心~只有了解清楚了,才好做下一步应对,否则也是很容易出错。
从反秦两边整体来看,整个的计划就是:农家这边纵横调查神农令内容→东郡这边和龙且接头,探查农家的动向和争夺荧惑之石的情况→说服农家停止争夺荧惑之石,挽回自相查杀的局势

总体上兵分两路的重要性:①是军情需要,东郡的变动和荧惑之石的事,可能会影响楚国这边,兵力方面的部署 ②是掌握一下主动权,墨家这边能主动劝说农家放弃争夺荧惑之石的机会,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去了就能有挽回农家自相残杀局势的机会,不去机会就为零。不管是农家的事,还是荧惑之石的事,纵横和小高逍遥子两边都可以主动了解一些情况和情报~范增也说要掌握秦国的动向,儒家这边也需要掌握局势情况~③是了解情况对于整个局势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更能规避风险。
总体来说,东郡这边并没有太过危险,棘手和难办的状况,计划基本上实行还算顺利,钟离昧没有太过为难反秦这边~也没有和秦军发生很大的冲突~ 农家这边,也真的调查清楚了神农令的内容,虽然不太顺利,遇到了危险情况,不过清者自清,纵横安全上二叔中了一根毒针,幸好暂无大碍。后来两边汇合之后的情况,提到小四小五具体局势的时候会说~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39:00 +0800 CST  
然后总结一下,大良大局观的一些【最基础的因素】~首先,他是不排斥用“利益”二字来思考问题的。而且他更加注重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各方利益都尽量顾及到。比如农家的事,墨家流沙的联合,对诸子百家生存大局的分析。
其次,他是尽量思虑周全,各方面去协调,各种情况也要考虑,这样才有把控力度。比如噬牙狱救人的统筹安排。
第三,也是良子很擅长的地方,就是他是非常有【政治敏感度】的。他对于嬴政东巡和章邯安排之间联系的分析,对于帝国内部皇位之争,还有海月小筑刺杀案于扶苏外放联系的分析都是如此。而且,他是非常警惕李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的。权利这个东西确实是毒药。



而且从他和伏念对话里也是能看出来的。刺杀案发生之后扶苏来儒家已经很巧合,而且不是宫廷侍从送的拜帖,这是不符合常规的。所以朝廷到底是什么用心啊,就很让人不安了。他也是从大的情况和细节着手,觉得这事不太对劲。


儒家并不和海月小筑刺杀案有关系,完全是罗网陷害,所以是无辜的。但是即便没有刺杀扶苏,帝国内部也保不齐有人煽风点火,恶意陷害扣帽子,未必无心。╮(╯▽╰)╭


不光是良子,伏念的政治敏感度也是很好哒~他连帝国内部的矛盾都是知道的~确实是高手!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7-10 16:42:00 +0800 CST  

楼主:pengmingrant

字数:127182

发表时间:2017-05-26 04: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12 10:46:34 +0800 CST

评论数:15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