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门客·杂】【分析】从玄机艺术手法细节和大框架看张良刻画

伏: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小圣贤庄只专心研修学问,不涉军国政治。身为读书人,不该对自己的君王妄加评断,敏于事而慎于言,要知道福祸无门,唯人自取。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必定是先伤害了自己,别人才能伤害他。
张:那现在的百姓又做了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而陷入到莫名的危难之中?


这段主要还是小圣贤庄的职能问题。伏念的话原文是:《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个人是挺喜欢这句的。“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原文是:《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意思是:所以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人们才侮辱他;家必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国才会讨伐它。

之前良子评价嬴政不是个仁者,所以不应该在高位,因此伏念说不该对君王妄加评断。他对于小圣贤庄职能的定位就是读书人,只研修学问。不过虽然说伏念说不关心军国政治,但是他其实也并没有放松这方面~伏念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不顾及诸子百家其他各派和民众的生存,和现今的局势么?并不是~

小三李斯到访儒家时,颜路还觉得有些突然呢,但是伏念却说还在意料之中~

还有,他和荀夫子说的是【目前】帝国严密监控桑海,【这些天】军队进驻,可见伏念也是密切关注大秦在桑海的动向呢~╮(╯▽╰)╭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6:13:00 +0800 CST  
伏:你所说的处在危难之中的人,却正是与帝国君王对抗,要将芸芸众生陷于战乱水火之中?
张: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如果一个君王不能爱惜自己的百姓,不能爱惜人民的生命,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亲吞并六国,天下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不下百万,长平之战,坑杀俘虏就超过四十万,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万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
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后面还有两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庙、家族就会遭受灭亡;百姓如果不仁,就会失去生命!
张: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段主要是涉及反战和治国的话题。伏念指责反秦这边是要开战,但是桑海只是个特殊情况,大多数六国遗民都是吃不饱饭,相当贫困,生存很成问题。从农家和东郡的情况都是能看得出来的。

在三师公说到如果一个君王不爱惜自己的百姓,不爱惜人民生命的时候,伏念也是沉默了些许,镜头给的时间也不短~ 大秦的所作所为,还有政策形势,国家职能和现状他应该是全都看在眼里的吧,只不过是碍于掌门人的责任和身份,不想和墨家有什么瓜葛和牵扯,以免危及儒家罢了~ 伏念第二句话已经是对良子相当警告了,但是即便如此,面对良子说的大秦的情况,伏念也是无言以对,因为从玄机角度看,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啊。大秦开战统一之后,并没有做到节用爱人,政策也有问题。这里要说一下,伏念并没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给大秦辩护,去掩盖事实,粉饰太平,也是和良子一样实事求是,所以他才会沉默。如果情况真的是有偏颇,伏念自然是要反驳。
伏念第二句原文是出自《孟子.离楼上》: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卿大夫不仁,不能够 保住祖庙;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6:14:00 +0800 CST  
关于伏念和良子的辩论对于天明烧鱼的处置,并没有明说,但是也算是涉及了一些。
张:那现在的百姓又做了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而陷入到莫名的危难之中?
伏:你所说的处在危难之中的人,却正是与帝国君王对抗,要将芸芸众生陷于战乱水火之中?
涉及的主要是这两句。良子说的百姓,是指天下人,当然也是包括墨家和天明烧鱼的。所以,伏念紧接着说的就是处在危难之中的两个孩子和墨家。算是有些偷换概念。

“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国家社稷,才有君王”,良子这句民众的生机,有月饼觉得也是在说天明烧鱼的生机,也可以这么理解吧,并不算错。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6:18:00 +0800 CST  
荀:十年,还不能算好久吧?我听你们吵来吵去,又是家法,又是国法,好像就是为了两个小孩。
伏:他们,都是叛逆之后。帝国重金通缉的重犯!
荀:所以,你要把他们交出去?
伏:目前整个桑海城都在帝国的严密监控之下。最近这些天,更是大量的军队进驻。这两个小孩正是帝国通缉的重犯!从上次相国大人来到小圣贤庄之后……
荀:……李斯?你打算把孩子交给这个人?
伏:这是为了儒家上下的……
荀:李斯为了帝国上下,为了辅佐他的主子,为了他的官运,可以杀害自己的同门师弟韩非;而你,为了儒家上下的安危,要动用家法对付自己的两位师弟——子路和子房?
伏:师叔!
荀:你还记得当年小圣贤庄藏书楼的那场大火吗?
张:(苍龙七宿的秘密!)
荀:他走过的路途满是鲜血与枯骨,而你打算把两个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人?

然后,说一下荀子和伏念的辩论。也要为良子和荀子明确几点。首先,荀夫子之前就是知道天明少羽和墨家有关系的~伏念也是直截了当说两个孩子是重金通缉犯~这是要明确的~那么荀子为何觉得不应该交人他是觉得,李斯为了帝国的利益,为了自己升官和仕途可以杀害同门师弟韩非,是极其自私和不择手段的~ 而伏念为了儒家自己平安,为了要交出两个孩子,却要对付自己的两位师弟。所以,这么处置,到底和李斯的这种不择手段的狠辣之人有何区别?从观众角度看,这么做不仅对诸子百家别派生存局势影响极大,而且对于儒家来说就算两个师弟被逐出师门,影响就没有了吗,就不会有别的弟子有异议?怕也不会。


然后,荀子提到了重点,儒家的局势:藏书楼~之前也说了,颜路和伏念说过,李斯正在追查儒家苍龙七宿的秘密,这也是根本原因。而这场大火,就和这个秘密有关~良子之前也和颜路说过韩非被害的原因,他也是有考虑这点。如果秘密落入李斯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说荀夫子也是考虑了儒家安危和局势的,并不是盲目无脑滴护着颜路和子房~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6:19:00 +0800 CST  
伏:师叔,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护小圣贤庄的安危,延续先师圣祖的传世儒学。这也是我身为儒家掌门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只有我来承当。我不敢偷懒,也不能让任何人来替我分担!即便是我非常尊敬的师叔,您老人家。
荀:你是儒家掌门,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在你做决定之前,我还有一句话。
伏:师叔,请讲!
荀: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不是自己有的,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如果你把这两个少年交给李斯,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想必你也清楚!但是,无论如何,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你。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这段主要是说伏念要交人的原因,还有荀子最后的态度。

伏念主要是考虑儒家安危还有延续传世儒学,伏念也是相当有责任感的,儒家需要保证文化的传承,这同样也是诸子百家其他门派的愿望~ 掌门人的责任不可偷懒,不可推卸,也不可分担~所以这个决定必须要伏念决定。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什么叫尚志?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这里的“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朱熹集注:“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当为农工商贾之业,则高尚其志而已。尚志是孟子一个观点。“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标准就是“居仁由义”,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修身精神。荀子主要是说:交出天明烧鱼等待他们的将是失去生命,这是非仁义的。非其有而取之,是说李斯觊觎儒家秘密已久吗?荀子也并不是不辨是非,不顾儒家安危之人~ 他也并不是威胁伏念,只是提醒他,他的一念之差,将会影响两个孩子的生死啊~他一开始就是开门见山和伏念争论要不要交人的问题。

最后,说一下荀子的态度。荀夫子也意识到,现在儒家内部意见相当不统一,所以为了避免不同·主张影响团结以及以后儒家局势,需要一个最终的决定~ 而荀夫子最终选择信任伏念,尊重掌门人的决定。一旦伏念决定,儒家所有人不能再有异议~ 他本人自然也会遵从~荀夫子一番话只为提醒伏念,让他慎之又慎滴考虑,让他明白这个决定的严重性,让他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6:20:00 +0800 CST  


班大师在尚同墨方那集也说过,上下齐心,为国为民。上下齐心是方法,为国为民是目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也是侠义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可是,不只是墨家有尚同哦,伏念的决定也是儒家的尚同


“那现在的百姓又做了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而陷入到莫名的危难之中”,子房在说这句话时,行礼的手也不禁靠的更加紧了。伏念这话确实触及他的原则了,他是相当关心民众的~伏念其实也是一样齐国首先是躲过了统一吞并的攻伐之战才得以幸存的~所以桑海能够繁荣。而且其余地区纷争不断也是事实。局势平缓是齐鲁地区特别的优势~ 从伏念的分析里能够看出,他也是很心疼民众的。感觉伏念说“唯有齐国是不战而降“的时候,心情是有些沉重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7:26:00 +0800 CST  

君子之道这集,良子一共有两次欲言又止,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咽回去了。。第一次,是伏念说道“你就要不惜生命的代价?你不惜的是你自己的生命,还是整个小圣贤庄的生命?”的时候。良子是因为伏念在气头不好详细解释,还是因为尴尬所以不说话了?第二次,是荀子说“如果你把这两个少年交给李斯,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想必你也清楚”,良子又是欲言又止。是想说关于天明烧鱼的事?但是为啥又不说了?这是个谜团。



然后,关于是不是良子把荀子请来的,从正常人的反应和常理来说,看良子的反应,应该不是~首先,是伏念先看到荀子后,他的表情很吃惊。紧接着然后,良子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虽然跪着也是回身去看到底是谁或者怎么回事。良子的反应是比颜路还要大些的。所以,如果良子提早知道荀子要来,按理说是不会这种反应的。他事先应该不知情。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7:27:00 +0800 CST  


接着,说一说良子这次到底是不是任性了吧~前边讲过前三部的局势,救墨家的事确实也是局势所迫,天下大势也并不是他个人能够左右的。诸子百家也确实遇到了大危机。如果不想办法,也确实要出大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所作所为并没有任意妄为。良子也一直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承担了很多责任,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但是,他之所以说自己有些任性,就是因为他个人的力量也是太小了,他也不可能超越人的能力范围,能时时刻刻保证不出任何差错,没有任何风险~~局势险恶,谁能保证没有个万一?所以他对于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两件事,也是非常难以抉择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7:28:00 +0800 CST  


再说说良子对于自己身份定位的问题~他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虽然以前张家在韩国是五代相韩的朝廷中人,但是他现在就是一介平民而已~历史沉浮,他对于这种身份的落差,是已经把心态放的很平了呢~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1 17:52:00 +0800 CST  
前边说过,儒家和诸子百家的生存局势,也是良子反秦的原因之一。儒家生存,师门安危也是良子最最放不下的。


良子说过,【舍生取义,大义是他视如生命的事情之一】~另一件事,是和大义的选择有矛盾的事,也不会是别的事,【就是儒家安危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2 21:13:00 +0800 CST  
前边也说了良子反秦的原因,有一点要强调一下~他反秦不是因为非要选择诸侯社稷,而永远不要天下,他和墨家一样,反秦是因为不实行仁政~这是他的底线,而大秦并没有做到。
然后高亮来看一下良子对于对于统一个国家职能这两件事的态度~要单独拿出来说!这两件事的关系是谁更重要?完全相辅的,还是完全相左或不相干的?(也就是统一一定就有国家职能和仁政,还是统一和国家职能并不一定相干?)

首先,前边也说了,“一个君王”,玄机并没有特指谁。





虽然,良子说过,烧鱼会再次扬起楚国的大旗,很能理解六国人的愿望,而且龙且也说过,大秦再好,六国人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但是先看一下他的观点,不要断章取义!诸侯相当于六国,君王相当于大秦,分分合合良子并没有说一定是诸侯的社稷好,还是君王的天下好!他虽然是六国人,但是玄机并无让他偏向诸侯社稷的意思,也就是在他看来,分和都是可以的,也并无强制的规定。但是!!君王和天子都是君主啊,所以他的强制要求是:君主必须要实行仁政!要坚持他动态的标准~这才是他强调的底线!这样才能保证国家职能,生存问题才能解决。
总之,良子对于国家职能和统一这两件事,并不是和大秦一样,非要弄成对等条件~而且他也没有完全反对统一。他对于君主的态度,一方面是不能完全像法家一样,太过于依靠君主个人能力,也对于君主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底线原则。不过他的理想具体是天下还是社稷还要往下看~如果良子想要帮助更多的天下人,应该是要天下的。但是玄机还是有很大变数,而且他的理想也在和理想磨合中,所以还要往下看。良子的选择,对于玄机的主题立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2 21:27:00 +0800 CST  



然后说一下小三里,大良询问颜路关于符号的事~首先,必须声明的是,大良是询问颜路这件事的,他自己并没有下结论。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配音里,【符号】两个字明显就是升调的,是个疑问句。语气是很明显的。其次,大良是询问的目光看着颜路,是一种商量和询问的意味。然后颜路的回答就是:还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符号一定与阴阳家有关。大良只是提了一种可能性而已,颜路觉得有不确定因素,但是也肯定了大良那个可能性的一部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3 19:47:00 +0800 CST  





接着说一说良子和小跖的互信吧~秦时里,互信展现最清晰的就是这次了。这次互信的背景对于大良是很关键的。噬牙狱救人是很凶险的,良子一开始是非常没有自信的,但是盗跖说“那也是我自己的决定。不过我相信子房一定会有办法的”之后,良子眼神里感觉是一种释然和豁然开朗~他不仅自己揽过去风险,给良子减轻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还是相信良子一定会有办法~这真的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而且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小跖把安危交给大良,大良也同样信任小跖的能力~当时反秦这边是找不到出口的,但是良子对小跖是信任的。只要给小跖一点时间,多一些耐心,他是能办到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3 20:23:00 +0800 CST  



前边提到了良子联合的基础,现在说一个关于联合基础非常重要的事情吧,涉及到联合的根基之一,是良子非常需要注意的~然后还有良子和流沙三观理念非常不同的地方~说庄叔这两句话之前,先看一看流沙和良子观念不同之处吧。



首先,关于良子对于侠义,兼爱,利益这三者,他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关于侠义和兼爱,为了民众和诸子百家生存的大义,是他比生命还重要的两件事之一~兼爱的话,玄机给的人设就有【虽身为儒家弟子,性格、见识上却反而与墨家慷慨济世的教义相投。】。所以,侠义和兼爱是良子的基础~ 而利益方面,良子虽然并不排斥讲利益,从利益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他讲的是天下人的公利,只不过偶尔有些私心~但是,利益可不是良子唯一最基础的价值观~对他来说,只有利益没有侠义和爱(仁爱和兼爱都是爱)是万万不行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6 09:49:00 +0800 CST  








而流沙,不是完全不讲爱,没有爱,但是流沙主要看中的就是利益~流沙的思考方式就是利益的行为动机~而且,庄叔还是和以前韩非五蠹里的理念一样,是非常不喜欢侠义之人的,认为他们是国家最大的乱源~而且,利用价值也是庄叔非常注重的一件事。当然,注重利益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但这就是良子和现在流沙基本想法的分歧~
然后,回过头来看看最初截图庄叔那两句话~当时噬牙狱反秦这边想要救人但是庄叔说墨家实力不足就不要救人了,否则是要失败的~失败的话,那就是涉及反秦这边的利益了!流沙是看重利益的,所以,失败就是没有什么利益的状态。庄叔也对章邯说了,流沙不和失败者合作。所以,流沙也不不想连自保或者成功的利益都没有的。那么,对于反秦这边联合的基础之一,也就是利益方面,是必须不可缺少的~流沙是讲利益的,如果失败的话,反秦人心不齐那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是良子要注意的。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6 10:08:00 +0800 CST  



接着,说一个关于秦时里,本来不该有的怪现象吧~也顺便说一说我个人的一点推测和想法。良子说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玄机让良子把诸侯和天下并提已经是有些刻意了,而且连明宝宝也是如此。良子说的算是泛泛而论,而明宝宝就直接指名道姓,把周天子和嬴政相提并论了。按理说玄机并不是不懂,但还偏要如此安排,那就是有些意图想要传达给观众了吧。个人推测觉得,玄机想要指出的问题,是不是并不光是局限于天下和诸侯之分,而说的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吧~更像是贯通说君权时代制度问题。而且历史中人并不会这两种阶段分得那么清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良子的理想更是和秦时立意有关系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6 18:57:00 +0800 CST  





然后说一说良子是怎么解决矛盾和理念分歧的~这种能力,对于联盟和事情成败都是非常关键的。顺便也说说良子处世之道之一。
子房处理矛盾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子房虽然有时候迫不得已兵行险招, 但是解决矛盾和分歧方面,他是也懂得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论语.庸也》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如果能达到中庸,那就是最高的道德了!引用一下余秋雨《君子之道》一书里的理解就是:中庸思想要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执”,是指执行和掌控,也就是说把两端掌控住了,只取用两端之间的“中”,才可能有利于万民。子房的中庸之道,主要是在于处理分歧方面。噬牙狱救人时体现的最明显。流沙主张不救人,而墨家和子房想要救人,两边都有自己的道理。墨家和良子主要是为了朋友,不想抛下伙伴,也为了照顾大局和各方利益,而流沙主要是从利用价值和事情的可执行性,成功可能性方面分析。前边也提到了,子房折中了所有人的意见,包括庄叔说的,不能因为救人再损伤反秦残存的力量,然后才做出的最后安排。调和折中能处理好矛盾,而且还能综合考量所有人意见,然后做出最佳合适的选择。也能处理好不同价值观的人之间的关系,毕竟不是每个人想法理念都一样。虽然中庸之道不可能解决所有分歧和矛盾,但是确实是让人从理性方面逐步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7 17:29:00 +0800 CST  
接着看一下,在小三墨家机关城出事之后,到小四君子之道之前,随着局势的恶化,良子这段时间心情的变化吧/(ㄒoㄒ)/~~


墨家出事的时候,子房说过,天下大势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不管他是否愿意,从小五第五集看,尽管有时候他自己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没有自信,局势所迫,形势不好,他也不得不想办法~这并不是他个人主观上弄够左右的了的~既然局势已经这样,他只能是积极去想办法面对~


所以,颜路说的没错,子房从一开始努力的事,关于民众和诸子百家的生存,都是重要而且必须的,都是迫在眉睫,相当重要的大事。


而且小四第二集,他多愁善感多少也和局势有关系~他也委婉的质问了庄叔,成为嬴政的兵器,这似乎并不是流沙创立的原意吧。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9 16:09:00 +0800 CST  

之后,尤其是李斯找他喝茶之后,良子的压力更是倍增了~他显然是非常情况最近局势的严重性才会如此。而且到了君子之道,他甚至说了舍生取义,这也并不是犟嘴和玩笑话,良子也没有心情去拿这种事开玩笑。他是真的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由此可见,他的压力是越来越升级的,心情也是不太好~毕竟这一线生机确实相当难争取~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9 16:18:00 +0800 CST  
然后,从良子对天明烧鱼的细节,来看一下他识人,看人的本事吧~这也是他谋略的基础之一。




烧鱼与龙且他们见面之后,一直心情不好。明宝宝被罚站之后,良子说【很快】就会有人来陪你一起站了。然后,果不其然,烧鱼跟伏念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空话之后,就被罚站了。。╮(╯▽╰)╭良子知道烧鱼会被罚站,一是因为了解楚国这边的情况,二是因为了解烧鱼的性格~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6-19 16:55:00 +0800 CST  

楼主:pengmingrant

字数:127182

发表时间:2017-05-26 04: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12 10:46:34 +0800 CST

评论数:15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