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门客·杂】【分析】从玄机艺术手法细节和大框架看张良刻画

一楼大良镇楼~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0:22:00 +0800 CST  
秦时里的逻辑是非常非常严谨的,并没有留下很多猜测余地,尤其是主线和各个支线非常连贯。大良的理念想法也是已经定了的。玄机的艺术手法好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但其实并不是那么深奥,观众只要细心是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的,相当有章法,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强加于玄机。大线和人物刻画融为一体,无法割裂。所以,说人物刻画之前,先要把玄机主线理清楚。首先,要明确是的,秦时内涵性质是武侠剧。目前看来,秦时主要大线有反战,民众生存(也就是民生。政策,民心向背都是分支),诸子百家生存(这个偏重门派内部矛盾和传承局势),还有侠义本身也算是秦时一个大的主要话题,。如果把这些重要大线和支线,用概括的话题串联起来的话,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个人觉得还是“生存”二字最合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用来解决生存问题的,都是各门各派给乱世开药方。反战,民生,政策,百家文化传承,改朝换代的过程,等都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方法或难题之一。这些无一不是扣着生存这个话题。因此,个人主观理解主旨就是,身为历史中人要去自己不断探索,想办法如何解决生存这个大难题。良子也多次提到生存二字,后面会着重提及。特别要提及的一个和良子有很大关系的支线就是:民心向背重要支线和桑海民心问题。这条支线是他的主张之一,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就会误会良子。接下来会仔细说。我详细写过一个帖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贴图微整理+提醒】民心向背重要支线和桑海民心问题http://tieba.baidu.com/p/3354165042?see_lz=1&pn=1另外着重要说的就是反战和生存两条线,这也是良子最重要的责任。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0:27:00 +0800 CST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0:27:00 +0800 CST  
下面有重点的说一下民心向背这条支线,一开始玄机只是通过民众对于大秦的厌恶,害怕和牢骚这些细节来体现。然后齐心问题,墨家尚同的定义也早有介绍,上下齐心为国为民。大秦齐心的方式,根据扶苏所说,主要是“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一”,所以采取统一文字的方式。小跖也说过“必须运用我们的集体智慧想办法出去”,集体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良子看中的。良子和伏念辩论的时候也说过:“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难道就天下太平,民众就安居乐业了?《孟子公孙丑下》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心向背支线从子房这里,正式从暗中细节着墨,改成明线矛盾冲突。接着,通过逍遥子“我们行的是大道,顺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道”,再次提起这条支线。所以,玄机把民心和齐心问题彻底丢给了良子来解决。【这是让良子肩负的第一个难题】。良子还有好多难题和矛盾,后面慢慢说。那么现在良子反秦这边解决齐心问题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能齐心协力,还是和良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联合的基础有关。



然后,通过孟子里的一段,说一下反秦这边的联合的基础。简而言之基础就是利益和爱都有。
《孟子·告子下》曰:“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这段大概意思就是:“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利’呢?”

孟子这段主要是说如果纯粹只是心怀利害关系来对待别人,那么别人也会来这么对待你,国家一定会灭亡。如果心怀仁义来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此对待你,天下就没有不归服的。当然,秦时的侠义是讲利益的。
儒家一向以仁义和礼待人,子房也是非常讲义气的(不过他也没有只讲义气没理智,意气用事),所以反秦这边的联盟和大秦那边的勾心斗角不同,虽然墨家流沙儒家人宗都有生存的利益需要,要争取一线生机,但是联盟并不是因为纯粹的利益关系,仅此而已,是有侠义的传承和兼爱的。侠是有力量的人帮助弱小的人。义者利他。这就是侠义。侠义和兼爱都是需要传承的。月儿介绍的兼爱是“人与人相互爱护” ,子房也说过仁者爱人。单说国学,“兼相爱,交相利”,爱和利益并不完全冲突。“兼爱”,即“爱无差等”,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身份等级的贵贱,普遍地,平等地相爱互助。“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玄机的表达也是兼爱是平等和相互的。
反秦这边如果只是单纯以利益关系联盟,一旦利益冲突严重,必然会破裂导致联合失败,人心不齐。但是子房联合墨家流沙时,还是入情又入理,有生存利益需要,但也以侠义和爱来联合。之前儒墨的联合也是如此。这大概也是联合最大的极限了。子房也是会一直努力坚持这个原则的。
而且,能齐心不光是联合的基础,子房处理矛盾的方式是非常好的。子房虽然有时候兵行险招, 但是他是也懂得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论语.庸也》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如果能达到中庸,那就是最高的道德!子房的中庸之道,主要是在于处理分歧方面。噬牙狱救人时体现的最明显。流沙主张不救人,而墨家和子房想要救人。子房折中了所有人的意见,包括庄叔说的,不能因为救人再损伤反秦残存的力量,然后才做出的最后安排。调和折中能处理好矛盾,而且还能综合所有人意见,然后做出最佳选择。也许中庸之道不能解决所有的矛盾,但确实也是非常有用的。这也是他的处世之道。
接着,接着说一下几点误区。首先,给反秦这边平反下。桑海的情况是,大秦统一,唯有齐鲁之地是不战而降,而且局势上,其余地区纷争不断,只有齐鲁之地相对平缓,是个特殊情况,所以才有繁荣。良子辩论时说大秦没有赢得民心,也并非是平白无故的虚言和诽谤,而是真实的情况,民众确实不喜大秦,六国遗民并没有得到安抚,反而社会矛盾丛生。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0:43:00 +0800 CST  
然后,说一下良子为啥需要人心齐,需要民心和法家权术的最根本原因。法家权术用的好了,也是可以上下齐心的好办法。
治国的话,君臣,君民一心是很重要的。以统治者国君的角度来看,韩非《功名》也有提到: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做君主的,天下合力来共同拥戴他,所以地位稳定;天下齐心来共同推举他,所以身份尊贵。
但是《难三》篇也有: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意思就是:况且事物众多而个人智寡,寡不胜众,个人智力难以普遍了解事物,所以要利用事物来治理事物。臣下多而君主寡。寡不胜多君主难以普遍了解臣下,所以要依靠人来了解人。君主虽然需要齐心,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毕竟君主只是一人之力,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因物治物,个人理解也就是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治理,所以需要因人知人,也就是韩非一直强调的法家的“术”来管理臣下。这也是需要法家术的原因。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引用一下余华清《权术论》的观点,除了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权术,还有一种权术定义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艺术、 调节人际关系的技巧、 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手腕, 等等。此种意义上的权术, 往往是长期政治斗争和生活斗争的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其中包括相当部分的人类理性的精华。诸如思辩的火花、 逻辑的缜密、 语言的感染、 心理的分析、 矛盾的协调、 人才的考课使用方法, 等等”。秦时里良子更偏向于这类。

这点秦时里体现的也很好。不管是当时子房联合流沙时只是一人之力,还是嬴政一人之力治理国家,全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越一个人的力量,这也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比如噬牙狱救人,良子也不可能分身,顾得了儒家这边,就不可能亲自去救人等等,这种情况会很多。所以这是齐心和法家术的必要性。如果不齐心,肯定是不能成事的,甚至会事与愿违。反秦这边用人,安排等等,都是需要的。
那么法家的术,具体来讲,《韩非.定法》一篇: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意思就是,权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与之相匹配的官职,按照官职名分来责求实际功效,掌握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能力。所谓的杀生的权柄,具体操作也就是《二柄》一篇的二柄。此篇有: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明君用来控制臣下的,不过是两种权柄罢了。两种权柄就是刑和德。什么叫刑和德?杀戮叫做刑,奖赏叫做德。简而言之,二柄就是惩罚和奖赏两种手段

秦时里,法家的术具体来讲,就是参照韩非提出的流沙理念,术是用来知奸,明辨奸邪。这就是用途。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07:00 +0800 CST  
然后说一下反战这条大线。【反战也是玄机让良子解决的相当重要的第二个难题】。反战这条大线还要从故意对历史和国学的几处篡改说起,这是玄机成心的,在提醒观众这个重要的话题。首先,就是对于墨学非攻定义的改变。【非攻就是反对战争,所有的战争,无论为了什么原因,只要打仗,就会使老百姓受苦。兼爱呢,就是说人与人要相互爱护,有力的就用力帮助人,有财的就用钱财分享。】【班大师:本门祖师爷十分反感兵家孙子所创立的杀戮方法,认为那是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根源。】【班大师:墨家主张“非攻兼爱”。祖师爷认为,要获得胜利,并非一定要通过杀戮: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对了,还有墨子退楚的故事,也是反战的话题。
秦时里对于【非攻】和历史上有一些不同。秦时里墨家是反对【所有】战争的。历史上,墨家不光反对不义之战,也主张以【有义之战征不义之战】。不义之战为【攻】,有义之战为【诛】。禹征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都是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不是为自己求富贵享乐的义举。墨子赞同“诛”,反对“攻”。因为“诛”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仁义之举,“攻”则相反。正义战争,墨子是支持的。
第二个改变就是玄机让长平之战发生在嬴政吞并六国的战争阶段。秦时里面蓉姑娘所说的12年前长平之战前,韩国已灭亡。良子也提过,“长平之战,坑杀战俘就超过四十万”。所以,良子并不是“栽赃”嬴政,而是玄机要篡改历史这样设定,说明反战问题。
秦时里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改变,为什么反复再三地强调反对所有战争杀戮,强调“要获得胜利,并非一定要通过战争”,还有长平之战为何会穿越到嬴政时期,不是玄机不熟悉墨学和历史,就是为了“反对战争杀戮”服务。接着,玄机反战这条线就是以具体的战场描述,和辩论的方式来展现。目前涉及反战话题的辩论一共有三场。伏念和良子君子之道的辩论,燕丹和六指黑侠的辩论,龙且和钟离昧的辩论。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12:00 +0800 CST  
反战这件事,具体到良子这里有几处。第一处是君子之道辩论的时候。




关于反战这个难题,秦时里大秦处理的非常不好,闹得六国遗民不满,矛盾丛生。目前除了黄石天书的传说,并没有成功解决的案例。良子现在有一些理论,但是实践起来肯定是有阻碍的。只能之后看他如何一点点解决,又或者会有什么新的理念。君子之道这集,除了之前说的良子提过长平之战以外,还有伏念质问他的那句话,说良子是要举兵造反。。这里特别要好好说一下!首先,举兵造反就真的绝对不可以吗,我觉得还要看情况。


龙且也说过,百姓有权利选择有尊严的生活,而现在大秦的情况,华夏之内,民不聊生,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剧烈,政治不清明,确实百姓有举兵造反的权利。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必须要保有这样的权利。
然后当时伏念质问之后,良子坚定的说,“我没有”,当时很多人诟病他犟嘴。。但是从玄机角度看,从人物刻画看,确实没有犟嘴。。

从玄机角度看,子房后来反秦这边行动的大框架,确实是以儒家这边为主,而且他特意有私心为了儒家求人
另外,从局势上说,儒家确实别无选择,不是某个人主观上能左右的。如果儒家交人,灭顶之灾的是整个生存的局势。。从人物刻画说,良子主观上,确实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和应付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他才说“我没有”。既然是主观上,那么从客观上,从噬牙狱救人这次来看,只要是他个人能力范围之内能做的,不违背他原则的(原则性问题后边会仔细说),他都会去做他真的是说到就努力去做!!并非是虚言和犟嘴~他会尽全力!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23:00 +0800 CST  
良子关于反战现在有一点理论和历史的借鉴,就是黄石天书的传说和以战止战的理念。实践上效果如何还要看。玄机现在局势为主,提的并不多。
黄石天书,蚩尤的故事。这也算是良子作为历史中人的以史为鉴吧

蚩尤氏好战,所以给百姓带来连年的战火~并不是百姓想要开战的。




民众也参与到大战之中,反抗压迫的战争,也是正义的战争~ 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更多人的利益和需求,也是侠义的精髓,帮助的人越多,就是将侠义之道传播给越多的人。能够帮助全天下的人,就是大侠。蚩尤氏既然是战火的源头,击败了他自然大地又恢复了和平和生气。这算是以战止战的经典案例吧~ 因为不可能有绝对的和平,也没有绝对的战争,按现代的理念就是:战争与和平既统一又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两者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和平可以转化为战争,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所以,只要找到了战争的原因和源头,解决了矛盾,应该就可以有获得和平的机会~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27:00 +0800 CST  
接着高亮说一下良子重中之重要解决的第三个,也是非常重大的问题!【那就是生存问题】!!这个好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必须要强调的是,生存,不光是良子人物刻画的执念和目标之一,也更是贯穿整个秦时的重中之重的话题!乱世,谁都想要好好有尊严的生存。民众如是,诸子百家如是,良子也如是。前边也说了,个人主观理解秦时整个主旨就是,身为历史中人要去自己不断探索,想办法如何解决生存这个大难题。无论是齐心民心问题,还是政策,反战,改朝换代的过程等等,都最终是为了解决这个大事。秦时里,良子既然已经挑起了民心,反战,政策(后边会细说)的大梁,自然生存大事也是要由他解决。生存问题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一个是民生问题,另一个是诸子百家传承的问题。话句话说是民众生存、社会发展问题,和诸子百家内部矛盾、生存局势问题。诸子百家的局势很复杂,我会单独说。先从民众和良子刻画的角度说一下。



所谓民众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民生了。第一次提到生存话题的人是良子,第一次辩论到这个话题是在君子之道那集,正式提到民生是以剑论道良子讲剑来历的时候。





民众安居乐业,保障民众的利益,民众的生机都是民生范畴。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30:00 +0800 CST  
从人物刻画和良子的角度讲,除了前边提到的辩论之外,他提过很多遍生存二字。


小四第二集,庄叔提到了新时代的生存问题,子房反驳庄叔流沙成为嬴政的兵器,是为了在新时代生存的优雅借口。


后来子房感叹为了生存淡忘了最初的本意。目前,前后几句话分段断句有分歧。



联系一下小四第二集和天九流沙理念方面。之前抛开天九分析过这段对话重要一段的断句,但是没有联系天九是因为剧情没有提的很完全,然后也并不清楚玄机两边连贯性有多少。现在联系一下天九,顺便说一下有疑问的地方。这层就当是半个疑问层吧。也为继续看天九做一个临时整理。现在整理是基于天九流沙理念和秦时连贯基础上。玄机一再说天九是独立IP。。和秦时是互相独立的长篇故事,但是部分角色和故事背景有重叠。但是重叠多少,是不是真的填秦时坑,或者对秦时有没有修正的地方,还是要再看看。
小四第二集,子房感叹为了生存淡忘了最初的本意。目前,如果结合天九剧情,唯一的一种断句就应该是:

卫庄:子房,你在逃避什么?▍断开
张良:或许,就是这样为了生存,而一点点淡忘了最初的本意。
卫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断开
张良:流沙创立之初的誓言。
卫庄:天地之法,执行不怠,即便没有国家的依存。
这样理解起来就是:子房听了庄叔的反问,感叹自己或者流沙已经忘了最初的本义。那么最初的本义具体是什么呢,就是庄叔说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流沙创立之初的誓言,也就是天九里韩非说的,天地之法执行不怠。这两个还是不太相同的。本意那句主要是说公平性,说明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而流沙创立的誓言,主要说的是天地之法的执行~庄叔是在接着子房的话,或者提醒他并没有忘记流沙的本意。然后提到流沙创立的誓言,庄叔也是接着说了天九韩非的那句话,他也并没有忘记。
但是这样断句有一个疑问就是:既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句话在天九里还没有出现,也不是流沙创立当时韩非说过的,为什么良子下一句接着说的是“流沙创立之初的誓言“呢??还是说,提到了法的公平性之后,让良子想起了流沙的创立?而且为什么说道最初的本意,庄叔只提了这句话?

庄叔是还在坚持韩非创立流沙时的理念,天地之法执行不怠。而接下来良子是有反驳庄叔的,“法的贯彻,正是为了安国定邦”,他显然和庄叔,也和韩非创立时的理念有些分歧。韩非的天地之法显然更加大气,“即便”,表示假设的让步,没有国家依存也可,并没有具体强调法的目的和用处。而良子是把法的作用更加具体化了,就是对于国家的用处,目的是安国定邦,是法对于解决生存问题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是更加实用主义一些。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5 21:49:00 +0800 CST  

然后,良子再一次提及生存问题,就是纵横谈判的时候了。诸子百家都要争取一线生机~




就连良子吟诗,也是以诗载志~玄机真真是有心了~生存是一场战斗,也是他现在在努力的事情,也是他重要而且必须要做的事,也是唯一的长路~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33:00 +0800 CST  
然后,既然解决生存问题是重中之重,从君子之道看一下,良子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具体有哪些理念。
由于民生和政策和制度都有关系,而玄机让良子解决的【第四个难题就是政策和制度方面】,所以一起来说一下。
良子的理念,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不是单独某一家的理念,和民心,孟子的民本,政策,君主,改朝换代都有关系,而且还是个动态的标准,是他不可以后退的原则和底线。低于这个标准就要改朝换代。一个个来说。
先从君子之道来看一下良子的底线。首先要把君子之道他的政治主张单独摘出来说。

1,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难道就天下太平,民众就安居乐业了?《孟子 公孙丑下》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第一个改朝换代的标准是:民心向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原文本来是说反战的问题,玄机这里主要是说民心向背。君主,没有民心,人心涣散,民众安居乐业就不可能,民生问题就无法解决。低于这个标准不可以~这是良子理念的一个重要基石。
2,《孟子 尽心下》中教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国家社稷,才有君王。
这条特别重要,是良子制度理念的重中之重,是基石。涉及到改朝换代,涉及到国家存在的意义。先从国学的角度说一下。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集注》朱子曰“ 社,土神。稷,谷神。建国则立坛壝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贵也,而得其心者,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诸侯无道,将使社稷为人所灭,【则当更立贤君】,【是君轻于社稷也】。盛,音成。祭祀不失礼,而土谷之神不能为民御灾捍患,【则毁其坛壝而更置之】,亦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之意,【是社稷虽重于君而轻于民也】。”【更立贤君,变更社稷,都是换的过程】~而且这种换的过程,客观规律上是根本无法避免的,皇帝也是人,也有寿命,朝代也是人治,是人治就有缺陷,有缺陷就会灭亡。

《孟子·告子上》:" 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赵孟之所贵,指名位而言。人人有贵于己者,便是个人所固有的价值。所以 “民为贵”的“贵”不是说人民与君主的地位相比尊贵与否,而是以民为最有“价值”,【民心的向背可以决定社稷,即国家政权的安危存亡。】 到底社稷国家是否能够存在,一切就要完全系于民意之上。人民对于天子和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天子虽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利,但是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坐稳天子之位。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这也是一种对民众力量充分的信任,信任民众可以最终能够选择出真正为民而立的社稷。孟子“民贵君轻” 将民众视为国家兴衰存亡和政权得失的根本,明确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
那么从秦时的角度来说,良子认为朝代更迭是必须的,民众的生机是比社稷君王更加重要的,是国家的前提,也是君王存在的前提。这是匹配当时制度的基石,是绝对不可逾越,颠倒的底线和原则。不坚持这个民贵君轻这个基础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历史上这种事也是很多。必须要说的是,好多人觉得秦时里这句话太假大空,根本不可能真的做到,毕竟是君权时代,希望渺茫,但是就因为这样,就不会有人努力去做去实践吗,不是的,良子是愿意的如果真的没有人去做,那么时代也就不会进步了。而且玄机显然也并不打算荒废这个理念,这已经是民生线的一部分了。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35:00 +0800 CST  


【加上君子之道那集,民贵君轻玄机让良子重复了三次】,和范增对话就说了两次。只要是重复的,都是玄机非常重视的。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是相对于大秦现在法家制度的改革。如果只有法家君权至上的制度,而没有民本主义是绝对不行的!民生问题并不能解决。现在就对比一下大秦的情况说一下。


首先,良子是相当明白,君主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的。普天之下都是君主的土地,都是君主的臣民。所以,对于这种一直要延续的时代来说,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他作为历史中人无法超越的。这也是良子之所以对于君主提出诸多要求,有诸多底线的原因。他并不是只要民,不要君权时代,并不是空中楼阁,但是缺陷问题必须要解决。
秦时里具体看一下大秦暴露出来的,法家君主集权的缺陷。前边也提到了,大叔评价嬴政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是一个人,却做了超越一个人的事。君主说白了只是一人之力,这是最根本的。人不可能真的控制每一个未知因素,并不是每个决断都能正确。就算有法家的权术辅佐,比主观臆断要好很多,也是有极限的。君主的想法搭配最高的权力,确实足以做出巨大的改变,但是这种权利本身就是毒药,是争权夺利的源头。而且君主一个人的想法毕竟不够全面也有主观因素。嬴政政策并不想要安抚六国遗民,吞并六国战争代价也相当大,统一包容度不够,并没有保证文化多样性和诸子百家的传承等等,都是问题,结果弄得社会矛盾丛生。其次,君主个人并不受律法绝对的约束~并没有任何方式能彻底解决出现昏君暴君的问题。
那么,民贵君轻和君主制度是不是完全不能相容,不是的!民贵君轻并没有抛弃君主制度,这是良子很大的一个优势。君民两方必须有缓和解决矛盾的办法,也必须有侧重的一方。国家职能就是要保证民众的生存!这是底线。
其次民本主义和改朝换代的过程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约束。秦时里也是隐含了改朝换代的逻辑,不符合良子的标准,就要换。秦时里,大秦把嬴政权利推向了峰值,也就等同于把民众踩到了最低。

单从国学上来说,民贵君轻也并不是帮助君王笼络人心的借口。孟子不单是民贵君轻,万章上还有:“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还有:“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不能让天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不能让天子把诸侯的职位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推荐给诸侯,不能让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这个人。从前,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把天下给了他罢了。”),也就是说,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给予他天下。从尧舜的例子来看就是:【天接受天子+人民接受天子】这才能行。而且这章孟子还引用了泰誓: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朱熹注解:“天无形,其视听皆从于民之视听。民之归舜如此,则天与之可知矣”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39:00 +0800 CST  
3,师兄所言固然有理,但是圣贤师祖还有这样的教义——【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之徒处于王位,就会让他祸害广大无辜的民众。
这句话信息量也很多。首先,良子这个标准是直接针对君主个人的,涉及君主方面。第二·,他对于君主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仁“这个要素。第三,如果不能达到“仁”的标准,后果是祸害天下民众,也就是对民生极其不利~民众会受苦。君主既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若是个不仁之徒后果要多严重都是可能的。这是不能再退后的底线。
墨家有兼爱,那么秦时里,具体什么是仁?就是良子说的【仁者,爱人】仁的定义是良子给的!这也是玄机费的心思~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42:00 +0800 CST  
4,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如果一个君王如果一个君王不能爱惜自己的百姓,不能爱惜人民的生命,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秦吞并六国,天下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不下百万,长平之战,坑杀俘虏就超过四十万,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万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
这段要说的很多。先说一下涉及的问题:有政策,民生,和仁这个要素。政策问题不光是辩论这一句,会从良子整体政策思路和大秦方面来说

先说一下这句:【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此句,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人民;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钱穆曾经评此句:本章孔子论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敬于事,不骄肆,不欺诈,自这以信。不奢侈,节财用,存心爱人。遇有使于民,亦求不妨其生业。所言虽浅近,【然政治不外于仁道,帮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领导群伦】。此亦通义,古今不殊。【若昧忽于此,而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钱穆论语新解》)。钱穆还专门说了“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良子此句确实有反驳法家的意味,不光是对大秦政策有异议。【治国之本,并不是以律法权术为重,而是要以儒家“仁”这个要素为主。】,节用而爱人这点嬴政确实做得不太好,节用方面大秦大兴土木,修驰道,矿坑,城墙,蜃楼,等等全都是不惜国力民力,用的也都是六国遗民。爱人这点,长平之战坑杀俘虏,政策上也不安抚六国遗民。所以,这两点良子说的全是先是情况,并不算是诬赖嬴政
敬事而信,嬴政敬事确实是做到了,也算是个勤勉的皇帝,守信问题玄机并没有提及。总之,良子的标准就是:合格的君王就要爱惜自己的百姓,爱惜人民的生命。当时有月饼提及,为什么玄机选择这样看似重复,意思如此相似的排比放在辩论里,会不会显得太啰嗦?但是现在仔细想想,“爱惜百姓”主要是从仁爱的主题来说,“爱惜人民的生命”,应该是从民生的话题来说。玄机逻辑确实严密~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良子此句,主要还是呼吁儒家“仁”这个要素,还有仁政。具体措施,国学里孟子提的很多,仁政也是孟子的主要主张。但是秦时里还在理论阶段,并没有实践,所以并没有细节。但是主要宗旨良子是说了的,就是以爱人,爱民为基础的政策。古代只有实行仁政民众才不会受苦,民生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没有仁政,别说民生问题,社稷天下都保不住~

原文出处是孟子《离楼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是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诸侯国家的兴衰存亡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够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庙;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拼命喝酒一样。)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47:00 +0800 CST  
现在从良子整体思路说一下政策问题。除了儒家的仁政是不可动摇的基础之外,治国政策上良子当然也是对诸子百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别家现在主要是:良子还是肯定了法家治国政策上的作用的。最后,我想点评一下良子对于法家整体的态度。

庄叔认为天地之法并不需要依托于国家,而良子恰恰想法相反,安邦定国的政策是少不了法的贯彻的,也是他肯定法家的地方之一。秦时里,反秦这边只提到这点,大秦方面,“法”除了指法家整体,主要指的是朝廷律法。不知道天九里面会不会有很详细的理念。先介绍一下古代“法”的概念吧。 在《吕氏春秋·察今》就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商君书也有: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举事而材自练;行赏而兵强。此三者治之本也。(古代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会强大。这三个方面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法的作用很多,只要用好了,政策效果会很好,会强国安邦。所以,良子用法来安邦定国是很有道理的。管子和韩非都给过定义。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所谓法,就是由官府明文公布,赏罚制度深入民心,对于谨慎守法的人给予奖赏,而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进行惩罚。)
良子虽然天九里是流沙的元老之一,但是现在大良对于法家是相当理智的!前边也提到,法家理论的一个很大的不足在于过度依赖君王个人的能力(所以良子看清了这点,要依靠团结的力量,联合反秦这边,依靠天下人),而且法家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主张用行赏来导制百官;强调依法治国,不重视道德的作用(所以良子要以“仁”为要素,主张仁政为本,但又不废弃法家。)大秦法家实践的过程中缺陷良子已经看到了,并且给开了药方,提出自己的异议。法家权术良子也并没有废弃,前边也说了他需要权术的原因。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引用一下余华清《权术论》的观点,除了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权术,还有一种权术定义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艺术、 调节人际关系的技巧、 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手腕, 等等。此种意义上的权术, 往往是长期政治斗争和生活斗争的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其中包括相当部分的人类理性的精华。诸如思辩的火花、 逻辑的缜密、 语言的感染、 心理的分析、 矛盾的协调、 人才的考课使用方法, 等等”。秦时里良子的用人更偏向于这类。良子用人,统筹安排,心理战,调和矛盾等都是现代权术概念范畴。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50:00 +0800 CST  
简明扼要从大秦的角度看一下法家政策的优缺点。也可以为良子的理念做个参考。
秦时里的话,大秦赏罚也是非常成熟,已经和律法挂钩,而且非常细致。

扶苏知道是荀夫子救了自己所以赏赐。按照大秦律例赏赐,肯定是大秦律法早就有写明救人要赏赐多少。而且有司看来是专门掌管奖惩的部门,显然制度上非常成熟。

噬牙狱诱计划失败,扶苏也说要对李斯章邯要做出符合律法的惩罚。大秦法度确实很严。

法家齐心上,也是有优势的。战争对于民众和士兵本来是件最痛苦的事,最不愿意做的事,但是法家能用赏罚鼓励战争。
秦时里的话,蒙恬这次也是有用赏罚。“活着回去的晋升一级”,这就是奖赏。当然,这次齐心也不光是奖赏的作用,更重要的也是有军人勇猛坚毅,舍生忘死的品质。那些石头可都是烧红了的石头啊!士兵愣是一点点挖开了一条路!有的还是用手扒开石头的~这也是团结的强大力量~
个人觉得大秦的情况,《管子》一书是有一些启示的。
首先政令方面,《管子.牧民》一篇就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下令於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使民於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所谓把政令下达在流水源头上,就是要顺民心。所谓把人民使用在无所争议的岗位上,就是要尽其所长。)所谓顺民心,也是指天下人共同的意愿。《牧民》也有: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所以,大秦政策上,治国之本还是要以“爱”为主,光是刑罚,镇压和杀戮,并不能使民心畏服,政令推行。

统一方面:统一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改进。统一要增加文化包容度。然后,统一要避免社会矛盾激化。求同存异也是一种统一。《管子.形势》一篇也有: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万事的本性,内容虽有不同,但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民力方面:龙且说过,大秦所用苦力都是六国遗民,所以要合理使用民力。《管子.修权》一篇有:“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敌之勿谋己,不可得也”(轻易兴师动众,使民过劳,就造成民力枯竭。赋税繁重则人民怨怼朝廷,民力枯竭则政令无法推行。人民怨怼,政令不行,而求敌国不来侵略那是办不到的。)这就是不惜民力的后果。大秦现在不修养民力,不惜民力,社会发展慢,一旦大秦朝廷挡不住狼族入侵,民众单独靠自己自保的可能性反而会变得很低!比起前一种情形,对于华夏来说,这也是最危险的一种状况!良子也说过,“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大秦不节用的话,会影响各个方面。民力不是用之不竭的,这是客观规律,必须要顺应。《修权》也有: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於其间,则上下相疾也。(土地上产财富受时令限制,人民花费劳力,有疲倦的时候。但是人君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以“生财有时”的土地,和“用力有倦”的人民,来供养欲望无穷的君主,这中间若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上下之间就会互相怨恨)

法方面:大秦法在于度的不合适。调整宽严的话,《管子.七法》一篇有: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鉉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不明白规律,而想要立法定制,就好比把测时的标竿插在转动者的陶轮上,摇动竹竿而妄想稳定它的末端一样。),法要是能和客观规律配合,顺应民心,宽严适时调整适应,就会很好弥补这个问题。总体来说法要达到的效果,《法法》篇也提到: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法律制度一定要合于治国之道,号令一定要严明,赏罚一定要信实坚决,这都是规正人民的准则。)秦时里,大秦对于“治世“做的还是不错的。所谓“治世”,就是: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一切都用法度来判断。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51:00 +0800 CST  
高亮!!总结一下,良子政策,民生,制度方面的总体思路吧。君子之道的四段,分别涉及民心向背,民贵君轻,明主仁君,仁政四点。
良子是以【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和唯一仅有的,决不可以动摇的对于君王的标准,明主仁君】为基准的。玄机用了几回“只有”,“唯”这种词,是不特指的,并不光是针对嬴政。或者更简单的说,【是以“仁”这个要素为准绳,以民贵君轻,民心的向背为基石,并且不是以哪一个国家朝代或哪个君王具体个人为限制】。之所以说民心向背和民贵君轻是基石,因为是根据制度最根本的缺陷做出的调整,“民”这个要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而明主仁君和仁政,都是有“仁”这个要素。而且【民心向背,国家政策是否以民为本,施行仁政,君王是否有道,是否是明主仁君等】,都是会变的。这肯定是一个【衡量动态的标准】。每一条其实都是最最基本的底线,不可动摇,不可后退,少了任何一条都不可以。再加上法家和其他百家可用的理念为辅。【所以三师公的理念,是以这个衡量动态的标准为准绳,从孟子国,民,君这三个最基本要素着手,融合百家其他可用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民众的生存。】
良子所依靠的显然从根本上也从来不是某个国家朝代(因为即使是社稷君王也会有失去职能作用的时候,所有君主集权朝代无一例外,而且在制度方面是永远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这样反而会不停损害民众利益,仅仅依靠某一个国家朝代也不可能就解决一切问题),而是以民贵君轻的思想,和民心的向背为基石。这样无论国家好与不好,民众都不会吃亏。有的问题甚至不是哪朝哪代,哪个君王个人就能够永远解决的。社稷君王的作用,职能,意义,要比哪朝哪代,和哪个君王个人可要重要,而且是绝对不能变的。社稷君王可以换,但是民众永远是换不了的。
所以,【现在玄机一个让良子解决的问题一共有四个:民心向背,反战,政策、制度,诸子百家局势和民生的大问题】这么多矛盾,玄机都拉到良子这里让他解决了,这几项几乎囊括了秦时里所有的重要的主线和支线啊。良子真的是任重道远~

小五第一集最后翟大让人耳朵怀孕的朗诵,也是良子以诗明志,这么多问题要解决,身为历史中人,他也在奔波中探寻着自己的答案~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09:54:00 +0800 CST  

关于良子这句话,解决一个君子之道这集一直遗留的一个问题。当时好多人问,为什么良子只提了长平之战,反战的问题,政策上只提了敬事而信,节用爱人?大秦政策具体缺点细节没说?


现在,玄机已经让朱家,白屠说了大秦征集民夫,以及其不合理之处,龙且也说过大秦大兴土木的问题。那么这两点为什么良子和伏念辩论的时候没有提及?这是大秦政策具体的缺陷啊。
个人现在理解就是,良子并不是没有提,只是没有具体说。良子说的敬事而信,节用爱人,是个大的概括,提纲挈领,大兴土木,为了修各种工程征民夫,都是不节用,不爱惜民力的体现。辩论吵架的时候,说得很细,似乎也不太合常理。那么,细节上大秦是怎么不节用,不爱惜民力,怎么大兴土木,怎么征民夫的,就要放在具体情况里刻画,用过修长城的场景,农家角度,龙且角度等等来说的,并没有接着让良子说而已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11:36:00 +0800 CST  
然后,高亮说一下良子对于秦时武侠这个主题来说玄机给的地位。
先介绍一下侠义的意义吧~《墨子·经上》曰:“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注曰:“谓任侠。”这是说,侠是以“任”为行为方式,即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的人。唐人李德裕之作《豪侠论》上说:“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这说明侠与义的关系,即侠以义为本,如果舍去了义,就不能称其为侠,故此有侠义之说。二者不可缺其一,缺少其一会出大问题,少了一者也不能称其为侠义。
侠主要指的是依靠自己个人的能力,通常采用非正常的手段帮助弱者惩治强者来抱打不平,且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得失而又不期望别人知情报答的非常人。以个人的能力指凭借自身能力,而不是攀附权贵或者依赖祖宗福荫,更不是行使自己手中的职权;非正常的手段通常是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不是很温和的手段,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当世之文罔”;惩强扶弱、见义勇为、抱打不平是侠的主要表现;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祸患得失为人出头,打抱不平,做好事而又不期望受自己帮助的人报答是侠的又一大基本特征;侠之为非常人,即侠有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也就是说侠有超越常人的智勇胆识节义(勇并不是一定要武艺超群,指的是要有不怕死、敢作敢为的勇气)。
侠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


“侠”,说文解字原文:俜,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俜。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俜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甹也。按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经传多假侠为夹。凡夹皆用侠。从人。夹声。从二人之夹。非二入之也。胡颊切。八部。
解释一下就是:【俜,夹持之意。侠,就是二人的夹持。】

所以,当时大叔像明宝宝介绍侠字定义的时候,解释是:这个字的左边,是一个“人”字,它表示一个人的行为。而右边,是一个“夹”字,是一个大的人带着两个小的人。它是说,有力量的人,帮助弱小的人


帮助的人越多,传播侠义之道,能帮助全天下的人,就是大侠~这是秦时里的定义~


“义”字说文解字原文:己之威仪也.从我羊.羛,《墨翟书》义从弗.魏郡有羛阳乡,读若錡.今属邺,本内黄北二十里.宜寄切〖注〗臣铉等曰:此与善同意,故从羊.文二 重二。
义字,就是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采用“我(有利齿的戌,代表征战)、羊(即“祥”,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 会义。羛,《墨翟书》上“义”字采用“弗”作边旁。造字本义: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
刘熙《释名》里的解释是:“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义,也有合适的意思。


玄机官微还特地用孟子的浩然正气和舍生取义来解释“义”~

楼主 pengmingrant  发布于 2017-05-26 11:38:00 +0800 CST  

楼主:pengmingrant

字数:127182

发表时间:2017-05-26 04: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12 10:46:34 +0800 CST

评论数:15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