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战国』越八越文化

我去,这节更新到蛋碎
不提示是哪里不符合要求,找都找不到。。。。。。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4 19:36:00 +0800 CST  
27 禹的抉择

舜禹时期,很多重大政治措施基本都由皋陶策划并实施。
皋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开花,他的光辉思想则在这些伟大业绩中不断形成了『皋陶文化』,也就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
皋陶主张『德治』,这个思想由他的后人『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创立了我们熟知的儒家理论学说。

皋陶则因其卓越成绩,与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
我们都知道的,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能够与这三位首领并称『上古四圣』,足见皋陶的历史地位。
那么就会有人问,既然这么牛,为什么连个一把手的饭票都弄到不?

对于这个问题,禹表示有话要说。
皋陶这么牛,业绩这么辉煌,禹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并且在治水期间,皋陶通过法律的手段为禹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也是治水工作最后能圆满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何况的是,两人在一起战斗的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所有的这些都将表明禹是不会亏待皋陶的。

禹在继位后,在当时接班人的交接基本是通过禅让来完成的情况下,很早便推举皋陶当下一代领导人,并让日后的工作中他全权处理政务,这些都说明皋陶其实是有机会成为一把手的。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了。
什么问题呢?
皋陶在禹之前就逝世了……

『保持呼吸,不要断气』,皋陶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但是却输在了这一最基本的自然法则面前。
如果上天再多给皋陶几十年的时间,也许大中华后来的发展轨迹会完全不同。
蝴蝶细小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而未知的连锁效应,更何况的是像皋陶这样给他一个支点可以翘动地球的巨人。
夏朝最终没能成为皋陶之花,但是却在皋陶的苦心经营下迎来了盛放。

即便如此,后来的事情还是证明了皋陶和禹之间的伟大友谊是经得住考验的。
哪怕皋陶抢先一步删号走人,没有来得及继承禹的位置,禹还是决定把位置传给『伯益』,也就是皋陶的儿子。
『三过家门而不入』时期就已经会叫爸比的启,也没能得到这个接班人的位置。

皋陶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之一。
皋陶在刑罚、法治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的『司法鼻祖』。
『皋陶文化』作为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主张的『法治』和『德治』与我们现在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
还因为『皋陶造狱,划地为牢』这样的典故,作为造狱的先驱皋陶被尊为『狱神』,有志于进监狱发展的同志们不妨多拜拜皋陶,祈求到时候肥皂可以少掉两块。

不过历史更多是记住了尧舜禹这样的明君,但是同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却深藏功与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皋陶仿佛不曾来过一样。
牛叉的人物,往往不需要那么多虚荣的注脚。皋陶低调的来过,然后又低调的离开,留给后来人的却是巨大的文化财富,他相对短暂的一生犹如破茧而出的蝴蝶般灿烂。
蝴蝶他不再飞,蝴蝶他来过这世界。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5 13:26:00 +0800 CST  
28 夏启的野望

禹的禅让符合上古时期的传统,也是众多上古帝王共有的美德之一,禅让制度也成为部落联盟时期权力更迭的一个标志,象征着这个阶段政治上的民主。
但是文化在发展,部落联盟也慢慢发展成为国家这样的形态,社会阶级以及新的势力正在稳步形成,不同阶层开始有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习俗就注定会被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不过对于像一把手交接这样的事情,任何时候哪怕文化不发展,又即便没有新的价值观,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也会使得挑战的也从来都是大有人在……

禹死后,轮到伯益即位,这是旧的禅让规则。
但是禹多年的经营,夏后氏根基已经很深,拥护者很多,所以对于即位人选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的人更倾向于启。
数次的禅让以后,这次有人终于要对旧的规则和传统说不,这个人便是启。

伯益和启之战,注定将打破常规。
启:『我有一个梦想,让百姓都能天天吃烤鸡翅膀』;
伯益:『对不起,燧人氏很早就实现了这个梦想』;
启:『我有一个梦想,让百姓都能天天穿干净衣裳』;
伯益:『对不起,嫘祖很早就实现了这个梦想』;
启:『我有一个梦想,让天下成为我的家』;
伯益:『我早就看穿了你的心肝脾肺肾,你想坐我的位子对不对?』;
启:『不服来打』;
伯益:『来就来』。

我们先来做一个战前分析:
先看伯益,伯益能够作为官方认证的法定接班人,首先是因为皋陶的早逝,并且伯益与皋陶是父子关系,与皋陶有着深厚友情的禹多多少少有一些感情上的因素;
但是伯益能够被选为接班人也并不仅仅因为这一层因素,他早年就因为出色的能力而辅佐禹治水,治水成功后舜把家族女子许配给伯益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此后多年追随禹,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的功绩与声望是最大的优势。
至于启,他的户口本成为了一把双刃剑,禅让制度使得他先天的就被屏蔽在了人选之外,但是在统治者亲九族的时代背景下,启的势力及拥护者数量非常可观,这成为了他敢于挑战传统的最大资本。

战斗从一开始就很激烈,伯益开局领先,启大比分落后,甚至到了被拘禁的地步。但是启还是因为根基深、后劲足,在拥护者的不断支持下,众多势力联合起来对伯益发动群殴,并最终凭借人数上的优势翻盘。
伯益被杀,启夺得权位。
这一刻,启不再是启,而是夏启。

夏启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新纪元。
禹作为夏朝第一任领导人,其思想和作风上其实仍然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风格,更多的将自己以部落联盟首领的身份自居,禅让给伯益的事情也说明了禹没有持续开创一个王朝的计划。
启则全然不同,他不仅仅是篡位成功,而且随后将国家权力据为己有,世代相袭,形成了『家天下』的全新格局。
从这个意义来看,夏启是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6 11:21:00 +0800 CST  
29 家天下

『家天下』这个词现在来看,又是家,又是天下,搞得既温馨且霸气,以至于不少房地产商喜欢拿这样的概念作为噱头来提升楼盘的档次。
但是家天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其渊源以及真正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内容,恐怕很多人都没有仔细的去考虑过。
八卦之余,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词进行还原,看看这个所谓的家天下,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意思。

家天下的源头,便是夏启。
禹以及之前的部落联盟时期,一切财产都归公共所有,甚至包括部落首领都是通过禅让制度而产生,这个时候『私有』这个概念还比较淡泊。
到了夏启,随着各种战争中的俘虏沦为奴隶,部落首领等权贵就变成了奴隶主,夹在中间的则为平民,慢慢的已经开始形成不同的社会阶级,很多东西不再是公共享用而是私人订制。

这样的背景下,夏启不甘心眼睁睁看着伯益接班而挑战了禅让制度这一规则并最终取得成功,夏启随后将国家政权据为己有并打算世代相袭下去,这样就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国家财产最终成为一家私产,世代相传,这才是家天下的实质。
在家天下的体系下,所有的接班人都将来自于同一个家族,王位由父传于子,在政权的交接上就具备了比较好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家天下的出现其实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
而家天下的概念到了西周时期还在进一步的完善,这个时期甚至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这样不管是天下的土地、还是地上的臣民都成为了帝王的私有财产。

夏启以及家天下的出现,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在于夏启以个人意志强行代替了禅让制度,而禅让所体现的是部落联盟的民主,这就标志着公共权力正式开始脱离群众,这实质上就反映了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恩格斯说:『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我想说,我听他们的就好了……

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工具,所以,启的夺权对于部落联盟而言是一个质变,这件事情也就成为了部落联盟与国家的分界。
当然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天下这样的概念放到现在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我们大中华现在所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路线,国家的政治或者说统治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么,人民民主专政,又该如何体现统治呢?
它的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

你看看,你要是人民,你就处于统治地位,你要是反人民,那么对不起了,统治的就是你。
所以现在所推崇的是把整个天下当成一个大的家庭,共同实行家的文化,这是现在的『家天下』理念。
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家天下在大中华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在如何正确理解并使用家天下这个概念上一定要慎重,处理得不好,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7 10:16:00 +0800 CST  
30 甘之战

夏启成功夺权后,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还是要争取更多支持者,毕竟他以这样的方式取得政权显得稍微粗暴了一些,于是夏启召集了各地部落首领,在『钧台』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宴会。
宴会开始时,夏启衷心的祝愿各位部落大大吃好喝好,同时也希望各位大大能够从此安安心心统一服从管理。
但是夏启这样的篡权行为,打破了部落联盟时代以来的传统习俗,还是引起一些部落的强烈不满。

不满的情绪应该怎么表达?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我们可以谴责,不行的话我们就加大力度,变成强烈谴责,效果要是实在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就放大招,不停地谴责……
但是原始部落的一些首领没这么好的脾气,并且文字和文化普及程度还不够,搞一个谴责的通告出来更加费劲,于是他们公然跳出来表示不服,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有扈氏』的首领。

有扈氏的大大脾气爆,同时他犯了一个关键的错误,在双方战斗力的评估上产生了严重的误差,直接就向夏启提出来要求武力来解决这场问题。
夏启经历了与伯益的博弈后已经十分老练,他一点都不着急,打架之前还专门对军队做了一番战前动员:
『同志们,现在开始开会。我十分严肃的告诉你们,有扈氏自己要作死,既然这样,我们现在不得不替上天来惩罚他们。各位听好了,凡服从命令奋勇杀敌的,重重有赏,不听招呼不肯出力的,直接送火葬场……』

夏启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次他抗起了正义的大旗,并提前做好了军队的思想工作,然后在『甘』这个地方与有扈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史称『甘之战』。
结果是有扈氏在轻敌的情况下彻底被虐成狗,首领被歼灭,余下来的族人全部被罚做牧奴。
有扈氏的不满以武力开始,但是却以被武力镇压而结束,成为各个部落面前一个活生生的反面典型,他们用实际的行动向其他情绪上不满的部落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轻易与成为权力中央的夏启抗衡。
于是其他部落即便再有所不满,顶多以后也就只是口头上谴责几句,有扈氏部落反倒为夏启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随后,夏启封这些比较听话的部落首领为『诸侯』,并令他们的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要谨记夏氏的王者地位,并且每年还要向夏后氏按时进贡。
年轻的夏启从最初的野望、到篡权成功、再到征伐不听话的部落,最后终于实现了一统,他走的是一条与其父亲禹完全不同的道路,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演变,实际上也是从野蛮进一步迈向文明的转变,夏启所开启的是大中华的一个新纪元。
但是很可惜的是,美好的日子往往却是短暂的,夏启实现了最初的野心并完成了一统中原的伟业,但是对于国家后续该如何发展以便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夏启已经没有太多的念头。

当荣华富贵逐渐侵蚀夏启骨髓的时候,夏启丢失了曾经的梦想,慢慢抛弃了上古时期的节俭传统,开始了一段骄奢淫逸的腐败旅程。
也许,你可以一辈子不去登山,但在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会使你总想往高处爬,它也会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在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
夏启踏平天下的同时却也意味着他心中失去了这样一座山,也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这为接下来夏朝很一段长时期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8 09:31:00 +0800 CST  
31 富不过三代

当夏启的心中早已失去方向时,即便夏朝的统治逐步进入稳定阶段,但是以夏启为首的这些贵族统治者,开始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持续进步。
更为可怕的事情在于,腐朽的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给夏启的后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严重影响到他们三观的形成,以至于他们也渴望赶快长大,仅仅只为更好的去体会感官上的享受。

夏启一共练了五个男性小号,长子『太康』、次子『元康』、三子『伯康』、四子『仲康』、五子『武观』。
在夏启走完他的一生后,长子太康成为新的帝王。
夏启开了一个好头,年轻气盛的时候便敢于挑战传统而成为了大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帝王,但是接下来却将余生挥霍在了各种享受上,也许他从来都不会意识到这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太康在自幼见识着父辈们的各种腐败的情况下,终于迎来了亲身实践的时刻……
太康即位后,很快就体验到了作为一个帝王的好处,他终日沉湎于声色酒食,政事懒得去搭理,没有多久便搞得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大大小小的部落相继背叛,夏朝很快就危机四伏。
顾着享受生活的太康的完全没有观察形势发展的工夫,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背后有着无数双眼睛随时都在盯着眼前发生的事情,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任何时候,像太康这样沉迷于某些方面而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都是一种悲剧,这种悲剧往往还并不限于他自身,更多的是会伤害到他身边的亲朋。

某一天,太康带着一些家属和亲信跑到洛水北岸去打猎。
结果太康是越打越起劲,越打越高兴,这一去就是一百来天……
太康没事就喜欢幽生活一默,他觉得这样很爽,但是他没有领悟到的是,当生活随便幽他一默时代价会有多惨。
一个帝王为了打猎,出去的时候还花草茂盛,等到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却还在外面打猎,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幽默,也是一个多么大的时机。

这个时机被一个叫『后羿』部落首领看到了。
后羿当时活跃在黄河的下游,是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当他看到太康迟迟不归的时候乘机起兵夺取了夏朝的都城,并派兵驻守在洛水对岸。
各部落首领其实也早已对太康有很大的意见,又惧怕后羿的实力,于是谁也不来帮助。

等到太康终于想起回家,带着猎物兴高采烈的来到岸边时傻了眼。
过去很熟悉,但是太康再也回不去了。
无奈的太康只好在对岸的『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直到27年后病死在这里,一场打猎换来的是终身流落他乡,这个黑色幽默被称为『太康失国』。

太康的几个弟弟见他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岸边苦苦盼候,却始终没有能够等到太康。
悲凉之余,他们共同做了一首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爷比禹说过,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你们这些孙子要用心去治理天下,不务正业是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的;
啊,爷比多伟大啊,太康啊,你就是个坑货啊,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祖先的基业也被人抢了。啊,我们好惨啊;
啊,多么痛的领悟。』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08 09:32:00 +0800 CST  
1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0 19:45:00 +0800 CST  
32 两个后羿

太康失国,后羿上位。
那么,我们新的八卦课题又来了。
后羿放着好好的英雄不当,为什么要放弃『射日英雄』这个身份,跑去抢太康的饭碗。这究竟是因与嫦娥的情变导致人格分裂,还是看不过太康的不作为而决定化身正义解救苍生?
敬请收看本期八卦特刊之『两个后羿』。

我们先来看看后、羿这二个字本身的含义。
古文字中,司、后原先其实是同一个字。
『司』是『父子相继从事某职业』的意思,『羿』指的是射手,形象点的话就是弓箭手,『司羿』便是『世袭的射师』。

从夏启开始,夏朝帝王采用由『司』字反写而造成的新字『后』字作为自己的官方正式头衔,这个头衔一直沿用到夏朝结束,因此『后』也成为夏代最为尊贵的称号。
后羿原本其实是司羿,由于他将太康赶走而曾短暂掌握了王权,所以后世便尊称其『后羿』。
到这里,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夏朝的后羿原本并不叫后羿,比较巧合的是他同样箭术高超,在这一点上『后羿射日』中的后羿比较相似,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把这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那么,『射日』并且与『嫦娥』结为夫妻的后羿又是谁呢?
这个后羿在更早的时候。
据说在尧帝时代,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
这么多太阳一起出现,结果就是土地被烤焦,庄稼全部干枯,人们也是热得简直受不了。由于天气的酷热,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一样的森林里跑出来作乱,在各地残害人民。

没有办法,尧只好从天上请来了神箭手『大羿』帮忙。
大羿用他高超的箭术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并保留了一个太阳,从此以后才变得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
大羿又不断射杀怪禽猛兽,为民除害,民间因此奉他为『箭神』。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后羿其实原本叫做大羿,他才是嫦娥的丈夫。
后来,大羿射日解决了人间的疾苦,也得到了天帝的褒奖,但是却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
最后天帝听信了谗言,决定把大羿、嫦娥夫妻放逐到人间。

流落人间后,嫦娥过不惯人间的清苦日子。
大羿为了嫦娥而从『西王母』那讨来了不死之药,成仙心切的嫦娥趁着大羿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吃下了不死药而飞向月宫,害得大羿最后郁郁而终。
思念之余,大羿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用来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后也纷纷在在月下摆设香案,纪念嫦娥。后来月母被大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大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从此,中秋拜月的风俗流传开来。

到这里,我们的真相不是一个,而是真的有两个后羿。
上古神话时期射日的原本叫大羿,他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商朝初期篡夺王权的则是司羿,由于他只懂得抢江山,而不知道如何去治理江山,没过太久也成为了悲剧。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0 19:47:00 +0800 CST  
33 日食与恐慌

废掉太康之后,后羿迫于各诸侯的压力,倒也没有马上称王,而是先考察一番,然后立了夏启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仲康为王。
名义上,仲康是帝王,夏后氏还把持着国家的大权,但实际上,基本什么事情还是后羿说了算。

仲康在位期间,夏朝国都曾经发生过一次日全食,瞬时白天如同黑夜,当时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这次的日食,成为了大中华、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在当时对大自然还没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下,人民对一些所谓的『异象』往往都会感到莫名的恐惧,认为这是上天即将对地面采取一些惩罚的信号,造成一些恐慌也就属于正常的范畴。

但是是不是到了四千多年以后的今天,科学文化的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出现日食这些天文上的奇观,大家就都能够相当淡定呢?
其实也未必。
2009年7月22日,在长江流域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日全食,这次日全食是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食最长持续时间长6分38.8秒。

很多人都相当期待这次日全食,其中就有一位中科院院士、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提前说,在这次日食期间气温的下降将会超过十五度。
这样的『玩笑』瞬间就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很多网名纷纷嘲笑专家说话不过脑子,认为短短几分钟内气温这样跳水式的突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后来日食的奇观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幸见证到,而温度的问题我尤为关注。原本相当炎热的气温随着『夜幕』来临而迅速下降,仿佛一下子从炎炎夏日就进入到了凉爽的秋天。

当然了,由于各个地区当天气温本身区别很大,有的地方原本温度就不是很高,所以这样气温的反差就来得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这位专家的数据至少在一些天气本身已经比较炎热的地区,似乎能够得到有效的印证。
这就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说明了在目前我们的舆论环境下,信任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些的『权威』通过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差劲的影响,于是专家变成砖家,教授成了叫兽……

造谣只需一张嘴,辟谣却要跑断腿。
砖家叫兽多了,那些治学严谨的专家教授再去说点什么,反倒没有人再去相信,这次日食就是一次典型的信任恐慌。
人们首先不是怀疑你的说法有没有依据,而是直接就先给你贴上了一个『砖家叫兽』的标签,这样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不过这样信任的恐慌问题对于仲康来说问题不大,因为谁敢煽动『灭世』的情绪,仲康就可以收拾谁。
没办法啊,有权,任性……
真正让仲康觉得是问题的,其实还是身份的问题。

毕竟名义上仲康还是夏朝的老大,但是实际上却不过是后羿的傀儡。花天酒地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想要指点江山,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作为正统皇族出身,仲康自然也不甘心只是作个傀儡,也曾一心想要扳倒后羿夺回大权。
仲康曾派大司马『胤侯』征伐后羿的党羽,试图先削弱后羿的左右手,然后再进行最终的反击。
但是仲康终因实力薄弱,第一步还没进行下去就反被后羿软禁起来,有心光复,却落得个无力回天的下场。

仲康因此而终日忧闷,直到最后病死。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1 10:22:00 +0800 CST  
34 后羿陨落

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
到了这个时候,后羿欺负相年幼,并且也不想再继续呆在幕后,于是很快就将相放逐。
这样,后羿正式夺取了夏朝的王位,成为夏王朝继禹、启、太康、仲康和相之后的第六任帝王。

夏朝的基业严格来说,应该是从夏启才开始,但是仅仅传到太康时就已经摇摇欲坠,后来勉强撑到了仲康和相,但是到第六任帝王也就是后羿时就已经面目全非。
说好的家天下,一不留神就被外人夺了过去。
很多类似的事件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几代人辛辛苦苦拼来的基业,往往只需要一代人,甚至是一个人便可以轻易挥霍殆尽。

不过混乱到后羿这里还远没有结束,夏朝的悲剧的后面还会有后羿的悲剧。
再往后一点,则将还会有夏后氏的逆袭。
既然已经提到悲剧,接下来轮到后羿了。

坐阵幕后的时候,后羿还会提醒自己时刻注意仲康,但是等到他将相放逐而走到台前的时候,政治上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威胁,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惜这样警醒的话语要等到战国以后孟子的出现才为人熟知。成为帝王的后羿忘记了当年他是怎样从太康手中夺取王权的,很快便迷失了自己,成为下一个太康。
后羿开始贪恋女色与美酒,变得腐化而堕落。

在用人上,后羿不但没有重用那些敢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反而是逐渐把朝政上的权力逐渐放给了自己的义子『寒浞』。
寒浞从出道开始便声名狼藉,仅仅因为他把后羿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相当到位而得到了这位义父的欢心。
后羿好色,他便从各地挑选了许多能歌善舞的美女入宫陪伴义父作乐;
后羿好酒,他便让各地献数百坛最好的美酒供义父享用;
后羿好打猎,他便从各地挑选了数十匹良马,还培训了上百名打猎高手供义父调用。

后羿认了寒浞为义子,寒浞也拜后羿为义父。
义父享受了义子提供的奢华,义子觊觎的却是义父的位置。
寒浞一面讨好后羿的欢心,一面背后利用后羿给他的权力结党营私,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夺取后羿的政权而准备。

事情的转折在于一个女人。
有一次,后羿外出巡游时看上了一个姑娘,便强行把她招入宫中纳为少妃,这位姑娘叫做『纯狐』,是一位诸侯的女儿。
那一年,姑娘十八,后羿五十八……

纯狐本身就是白富美出身,向往的是跟高富帅之间的美好爱情,所以对这样的婚姻十分相当非常的不满。
很快,纯狐跟寒浞便勾搭在了一起……
三年的时间,这二位黄金搭档将后羿身边的亲信一个一个的害死,到后来朝中大部分都成为寒浞党羽的时候,后羿的时代结束了。

某天,寒浞与纯狐通奸时被酒醉的后羿当场抓住。愤怒的后羿想要杀死寒浞,但此时已经老迈的他哪里是会寒浞的对手,反而被寒浞杀死在了寝宫的床上。
寒浞随后升殿宣布了后羿的几大罪状,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
缘起缘又灭,后羿在位八年,他曾经短暂地达到了帝王这个权力的顶峰,并在夏朝的历史上刻上了自己的印记,不过仅此而已。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2 11:30:00 +0800 CST  
35 反派寒浞

后羿短暂的帝王生涯,即便来得不是那么光彩照人,但是还是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与这一点不同的是,寒浞的篡权称帝一是因为手段更为恶劣,二则因为他本人一生负面评价太多,以至于后来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甚至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之为枭雄,并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
做到帝王这个级别却仍然得不到认可,在某些层面来看这简直就是一种悲哀。那么为一探究竟,我们就一起走进本期八卦特刊之『反派帝王的不归路』。

寒浞先祖曾经追随黄帝,因有功而封于寒『今山东潍坊附近』,其属地称为『寒国』,亦称『伯明国』。仲康七年寒浞在这里出生。
自幼受到父母的溺爱,这直接导致了寒浞从小就养成了胡作非为的习惯。
寒浞对周围邻居一贯作风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的就骂,能抢的坚决抢,十几岁的时候就搞得邻里鸡犬不宁,于是族人纷纷出来遣责寒浞父母。他的父母也没办法,不得不批评了几句,结果竟是寒浞把父母捆绑起来,然后继续出去为非做歹……
这事捅到族长那里后族长大怒,下令将寒浞驱逐出境,并且永远不准再回寒国。当年寒浞只有十三岁。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毛都没还长齐就因为劣迹斑斑而被封号,不知从小就对寒浞溺爱的父母会怎么去想。

寒浞在流亡的过程中听说了后羿夺权的事情,觉得后羿是他的偶像,便决定去投奔后羿。
途中,寒浞在山中一户人家借宿时遇见了高人。高人不了解寒浞的前科,反倒因喜爱他的聪明伶俐而收他为徒。
一年多的时间,寒浞便把技能点加满。
这个时候寒浞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恩,反倒是担心师父再收别人为徒,他便用毒药把师父一家毒死,然后搜刮完师父的财物后一把火把房子连带师父全家人一起烧掉……

到了后羿十三年的秋天,寒浞终于见到后羿并赢得了后羿的青睐。
后羿不顾一片反对声,坚持把他留在朝中,并收他为义子。这里就成为了寒浞梦开始的帝王,也成了后羿梦结束的地方
起先,寒浞处处谨慎小心,一方面用各种手段博取后羿的信任的欢心,另一方面又广交朝中权贵,努力减少自己的对立面。经过多次升迁后,寒浞成了朝中的主政大臣。

后羿纳纯狐为少妃时,寒浞已经有了一妻一妾,并且练了两个男性小号。
纯狐对婚姻十分不满,寒浞随时又盯着后羿的位置,于是两个心怀鬼胎的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纯狐假意对后羿亲热,其实是借机哄骗让他对寒浞委以重任,寒浞则不断收买人心并害死后羿的亲信大臣。

义子与少妃,这样的一对黄金搭档就这样给后羿上了生动而又惨痛的一课。后羿后来总结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不收干儿女』……
事情到这里还远没有结束,寒浞即位后立纯狐为妃,然后开始疯狂的屠杀后羿的族人。
他吩咐手下人将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并加入毒药制成肉饼,然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吃下便被毒死,不吃则用乱刀砍死……
部分族人为了避免被杀害只能纷纷逃往边远地区,留下来的也基本隐姓埋名投靠在其它诸侯门下。
从此,中原地区再也找不到后羿的族人。

寒浞有过自己的父母与邻居,有过自己的师傅,也有过自己的偶像兼义父,但是所有的这些他都没有在乎过,在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的世界。
孤独是什么?
孤独就是哪怕无论你曾经多么的辉煌,别人对你的选择却仅仅是遗忘。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3 10:21:00 +0800 CST  
36 相的挣扎

后羿能够从太康手中抢下权位,说明他比太康厉害。
后羿位置都还没有坐稳,却又马上被寒浞打入十八层地狱,这又说明了他远不如寒浞厉害。
寒浞立国称王后并没有像后羿那样当个甩手掌柜,他的忧患意识要远大于后羿,因为这个时候被后羿放逐的第五任帝王相在逐渐长大,并且发展得还算不错。

被后羿放逐后,年幼的相起先逃往帝丘『今河南濮阳附近』,在夏后氏残余势力的帮助下,相很快具备了一定的实力,随后相又迁到斟灌『今山东寿光附近』。
即便太康和仲康在与后羿的直接对话中先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相却并不甘心背负亡国的命运,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他曾经先后征伐过附近的一些小部落,希望能够在征伐的过程中不断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这些也很显然的被老辣的寒浞看在眼里。

寒浞控制了夏朝的大半江山,在实力上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是他倒没有急于去攻打相,而是随时做好防御工作,以防相随时的反扑。
果然,到了寒浞称王的第二年春天,相就联合了诸侯『斟寻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对寒浞发起进攻。
寒浞早有准备,结果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谁也一口吃不下水,最后相不得不无功而返,此后各自养精蓄锐,这一养就是十余年。

到了寒浞十一年时,寒浞的两个小号『寒浇』、『寒豷』已经长大成人。
个个都是天生神力勇猛善战,还遗传了父亲的机智狡猾,成为寒浞强大的左臂右膀。
在精心准备下,寒浞率先发难。他率领两个儿子向相的领地来了一次突然袭击,打得相是措手不及,不仅爆掉了相大批的财物,还顺便抓获了许多百姓。
双方一来一回,互有攻守,但是相不仅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吃了大亏,这再一次说明了在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中,侦察工作是相当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的事情。

寒浞十二年,寒浞继续加强进攻,并且又换了不同的战术。
他命令寒浇率主力部队去攻打斟灌氏所在的『弋邑』,自己则和寒豷各率一支军队虚张声势佯攻夏都帝丘和斟寻,使得相和斟寻氏进退两难。
这次战争又一次以弋邑的失守和寒浞的胜利和结束。
不过寒浞军队伤亡也较重,因此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休整爆兵。接连吃瘪的相失去了反攻的勇气而是加强防守,这一守又是六年。

寒浞十八年、十九年,寒浞爆兵达到人口上限,开始发动总攻。斟寻氏和斟灌氏接连被勇猛的寒浇击溃,失去左右护法的相元气大伤,只能死守帝丘。
寒浞二十年,寒浞父子兵分三路围攻帝丘。
哪怕相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在寒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二十多年的苦苦挣扎,相始终没能够扭转颓势,随着最后城池失守,相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拔刀自刎。

相结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随着他刀起刀落,他所象征的夏氏王朝也彻底的倒塌,天下彻底归寒,这一刻,夏朝正式灭亡。
为绝后患,寒浞在攻城后进行了残忍的屠城,宫室内外血流成河,这些鲜血仿佛诉说着夏朝的悲戚,又或者好像映照着寒浞的狰狞。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寒浞的原则是没有原则,前进路上的任何阻碍和隐患通通都斩草除根连根拔起。
后羿死了,相也死了,这一刻,天下彻底归寒。

不过冥冥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的意外。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4 12:58:00 +0800 CST  
37 绝处逢生

当寒浞以为夏朝子孙已经被他斩尽杀绝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是,有一个最为关键的人却逃了出去。
这个人叫『后缗』,寒浞屠城的同时,她趁着里里外外一片忙乱偷偷地从城墙下的排水洞爬了出去。

这个后缗是谁呢?
她是相的妻子。
国母级别的人物,亲历着夏朝的灭亡以及残忍的屠城,后缗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出逃,承受着的是莫大的屈辱。

很多人都会以为后缗这样的选择仅仅是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简单认为,贪生怕死的行为还不如上吊自缢来得贞烈。
然而,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当时后缗已经怀有身孕,她承受所有屈辱其实是为了保住肚里的孩子,这个夏朝最后的希望。
有些痛,忍着忍着也就过了;有些耻,熬着熬着也就淡了;但是希望如果失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带着最后的希望,装扮成农妇的后缗逃回了娘家『有仍』。
次年,后缗生一子,取名『少康』。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并且聪明过人。从初懂人事知道祖上失国的惨痛经历后,少康就立下了报仇雪耻、复兴夏后氏的决心。

此后少康发愤图强。
他先是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牧正『主管畜牧』,平时只要有机会就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并且时时警觉,防止寒浞来杀害他。
果然,在少康当上牧正后不久便身份泄露,消息传到了寒浞那里时寒浞大惊,立刻派寒浇带人前往有仍抓捕。

少康得到消息后,只能逃往有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附近』。
有虞氏的首领『虞思』对他还不错。不仅让少康担任庖正『主管饮食』,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他,顺便又给了他一块十里方圆的土地和五百士兵。
这一年,少康十八岁,有了两个老婆,更有了自己的队伍和根据地。

为了壮大队伍,少康与百姓同甘共苦,更为重要的是少康到处宣传先祖禹的功德,不断争取更多的部落支持他的复兴。
很多伟大的人,往往都会有一段隐忍的时光。在那一段时光,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忍受很多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时,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能被那些日子所感动。
到少康三十四岁时,寒浞在位已经五十五年,这个时候的少康已经足够强大,是时候找寻失去的荣耀了,少康向寒国宣战。

随后五年的时间里,少康先后杀死寒浞的两个儿子,收复了中原的大部分领地。
此时的寒浞已经年近八十岁,他不再年轻,也没有了作恶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少康的召唤。
当夏军围城时,寒浞甚至都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他的部下为了生存选择了主动打开城门。寒浞被处以极刑,寒浞的族人也被斩尽杀绝,这是他曾经做过但不够彻底的事情。

寒浞的一生结束了,他的一生很难用失败去形容,毕竟他对于历史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但是他的一生又很难用成功去形容,因为后世对他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八十岁的寒浞,在他老去的那一刻,回望自己的一生,自幼被放逐,拜师而灭门,认做义子而弑义父,亡夏但最后又被夏亡。
也许,寒浞不会有太多的忏意,但是也许也并没有人会试着去原谅他。

夏朝在亡国四十年后终于迎来了复活。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4 12:59:00 +0800 CST  
继续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7 22:28:00 +0800 CST  
38 最早间谍

少康从方圆十里地、五百人口起家,最后终于复国成功,这与少康励精图治和立志复兴夏后氏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寒浞当时所拥有的势力与实力要远大于少康,在战斗力上少康远不如寒浞。
少康最后能复国成功,这其中经历了很多曲折,绝对不是前期辛辛苦苦开矿攒资源,攀升科技树然后暴兵一波流推倒这么简单。

少康为了能够尽量弱化双方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谋划了了各种策略和手段,这其中最为值得称道的是『间谍计』。
相在与寒浞的数次对话中都是在侦察上吃了大亏,无论是相先采取进攻还是采取守势,总是因为慢半拍而贻误战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少康不断在想办法,其中他想到了自己一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她的名字叫『女艾』。

少康告诉女艾,希望她能够深入到敌方内部,以便随时能够观察寒浞的动向,女艾对少康忠贞不二,立刻接受了少康的任务。
女艾受命来了到寒浇,也就是寒浞长子的地盘,她凭美貌与智慧并重迅速获取了浇的信任。
随后女艾秘密地把寒浇这边的情况汇报给少康,又与少康共同拟定了消灭寒浇的行动计划。

当寒浇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女艾偷偷躲在了城里,因为她是一个卧底。
凭借着消息上的优势,少康一举消灭了寒浇。
接下来,少康又乘胜出兵,剿灭了寒浞次子寒豷,老迈的寒浞失去了最为坚强的后盾,至此少康大局已定。

女艾卧底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在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过程中,侦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当时在信息十分闭塞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做到知己知彼,就会为下一步的行动带来非常大的优势,甚至最终引导战争走向胜利。
女艾的任务完成得相当的漂亮,这样少康就成为大中华史上第一个使用间谍的国君,女艾则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间谍。

当然了,在女艾之前有没有类似这样行为的先例呢?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有的。
只是可能我们没有想到,与此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考察期间』的尧舜之间,充当『间谍』的是尧的两个女儿女英与娥皇。

尧把宝贝女儿嫁给舜,显然首先不是基于选女婿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舜的情况,领导班子能不能放心的交接才是第一出发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女英与娥皇也可以算是中华文字记载上最早的间谍,并且还是女间谍。
不过女英娥皇与女艾的最大区别在于,她们虽然肩负考察舜的任务,但是是在真正意义上嫁给了舜。舜的继母及弟弟曾经几次想要加害于他,都是她们共同帮助舜才得以脱险。

后来,舜在一次南巡中不幸死在『苍梧』之野,最后葬在『九嶷山』上。
两位夫人知道后悲痛欲绝,坚持一起到南方去寻找舜。二人来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触景生情,她们的眼泪落在竹子上,竹子因此而挂上斑斑泪痕,变成了『斑竹』,最后女英娥皇痛不欲生,双双跳入了波涛滚滚的湘江,化身为湘江女神。
后世为了纪念她们,尊她们为『湘君』、『湘妃』或『湘夫人』,斑竹也因此被称『湘妃竹』。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7 22:30:00 +0800 CST  
39 少康中兴

自幼饱经各种苦难,但少康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所背负的使命,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复国成功,洗刷了夏朝自太康失国以来百年的耻辱,这其中还包括夏朝长达四十年的灭亡时间。
从后缗幸运逃脱寒浞屠城的那一刻开始,少康变成为夏朝最后也是唯一的希望。
有些人为梦想而生,有些人为爱情而生,少康则为使命而生。

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失去后才会显得弥足珍贵,四十岁的少康同样懂得这个道理。
复国后,少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在他的治理下,夏朝重新恢复了天下安定、文化大盛的局面,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大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中兴二字包含了很多很多。
它意味着国家先前的繁华,然后历经衰败,再然后则重新开始焕发生机,这一点与我们现在经常谈论的『改革』和『革命』又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改革是建立在对前面否定的基础上,需要实行一定的变革,革命则是以更为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的体系来达成改变的目的,但是这两者往往指的都是一种方式,最终效果的好与坏还不一定,中兴却直接肯定了这是一个由坏变好的过程。
大中华历经了清朝以后的革命,几十年前的改革,现在我们所共同期待的是再一次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夏朝历经了仲康和相的挣扎与屈辱,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中间还一度因为相的死去而有过长达四十年的真空期。
夏启如果泉下有知的话,看到自小就受自己的腐化堕落影响而成为大中华『最早昏君』的太康时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太康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的是一个不作为的帝王对国家以及氏族带来的摧毁性,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少康治国的重要性,更少康意识到对于接班人『季杼』的培养同样也是治国方面的头等大事。

季杼年少便如同其太康一样精明干练,早年曾多次协助父亲攻打寒浞,并立下许多战功。
在实力尚不如寒浞次子寒豷的情况下通过计谋诱寒豷是其前期的代表作之一,这一事件与女艾通过间谍的方式制取寒浇共同成为整个复国行动的大转折。
『使女艾谍浇,使季抒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提到的便是这两件事情,季杼和女艾的经历成为早期以弱胜强的典范。

季杼在位后,为了对付东夷部落的弓箭,他发明了一种用兽皮做的甲,这种甲能够抵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这是大中华最早的战甲。
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抗物理伤害能力明显提高,战斗力大增,夏朝开始积极对外扩张。
在少康的基础上,季杼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打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领土,最后终于降服东夷各族,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

在季杼的统治下,夏朝逐渐进入到了鼎盛期,他也将都城从『原』『今河南济源附近』迁到了『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附近』,这掀开了开封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光鲜华丽的第一页。
同样,季杼在接班人『槐』的培养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槐接位于季杼后,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继续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少康后,季杼、槐两代接班人持续发展,夏朝终于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19 17:38:00 +0800 CST  
40 何以解忧

下面,我们出一道简单的思考题。
请说出一个名字以『康』字结尾的历史名人。
随我们一起穿越的朋友自然知道诸如太康、仲康以及少康了,还有没有其他呢?

『苏永康』?
……
好吧,苏永康已经不大活跃于歌坛,算是历史名人吧。活跃于上个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的很多歌手如今都基本淡出,爱一个人好难啊。

不过事情往往就是这个样子,当你不断努力,终于来到顶峰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接下来将很难再去超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让我们在夏朝的顶峰稍作停留,聊聊『酒』这个话题。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
因为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酒的创始人是『酒圣杜康』。
所以悬念已经解开,我们这一期八卦聊的不是太康,也不是少康,更不是苏永康,而是杜康。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杜康,自然也是杜康与少康之间有着很多的联系。
大中华的『酒文化』与『茶文化』由来已久,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的待客方式。
茶文化追求平和优雅,换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低调且内涵。它大致起源于汉朝,到唐朝后开始盛行,『茶圣陆羽』便是这个时期的巅峰人物;
酒文化则更多推崇洒脱与豪迈,也就是奔放且大气,同时酒又寄托了一丝悲壮与哀愁。酒文化的起源更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夏朝时期。

酒究竟何时产生,又是如何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有着一些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仪狄』最先发明酿酒。
大禹时期,禹的女人令仪狄酿酒。
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美酒,然后献给禹。禹尝了之后也的确觉得这个东西很不错,但是他认为酒这个东西太容易让人沉迷,并下了『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一定论,于是禹不仅没有奖励仪狄,反而疏远了她。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杜康在管理粮食期间,无意间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而慢慢发酵,杜康发现后反而坏事变好事,掌握了酿酒的方法。

对于这两种说法,则有着『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样的综合性说法,指的是仪狄造的是类似于现在醪糟的甜酒,而杜康则是用秫酿成的酒。
无论如何,酒至少在夏朝时期已经出现,上古传说时期就已经频繁有关于『酒』的记载,夏启、太康以及后羿等的腐败生活伴随的不仅仅是美色与打猎,也有着纵酒的记载。
仪狄酿酒基本都与禹相关,唯独杜康的真正身份难以被解开。甚至从上古黄帝时期一直跨越到清乾隆年间,都有着关于杜康出生及事迹的记载,跨度如此之大,看来杜康的穿越水平比我们还厉害。

杜康究竟是谁,生活在哪个年代?
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杜康其实就是少康。
年少时期的少康有一段时间主要工作是放牧,但是带的饭菜经常挂在树上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饭菜已经变了味,味道虽怪但也不错,这就引起了他的兴趣。反复琢磨其中道理并不断改进,少康最后竟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

对于一个穿越玩的比我们玩得还厉害的人,我们已经很难解开杜康的真实身份,也许,杜康就是少康。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何以解忧?
恐怕唯有杜康。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20 12:42:00 +0800 CST  
1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21 09:30:00 +0800 CST  
41 桀的命运
九夷来朝,槐树花开。
在少康、季杼以及槐爷孙三代共同努力下,夏朝处在鼎盛时期。每年槐树花开的时候,甚至连远在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部落都要朝觐庆贺,这是夏朝最好的时代。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当太阳升到最高处的时候,那么它就不可避免要开始向西而落,当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也就到了要开始缺损的时候了。
盛世之后,夏朝迎来的是一条漫长的衰弱之路。
槐之后,夏朝历经『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九位帝王,在夏启开启的家天下制度下,夏朝基本沿着父传子的道路传承着王位,不过偶尔也会有偏差。
芒在位期间,大中华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仪式』。
所谓的沉祭仪式,也就是将猪、牛、羊等祭物沉入到河水中,以便企求得到河神的庇护。
不降在位时,因其对儿子孔甲的治国能力持否定态度而打破了父传子的常规做法,将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兄弟扃。
扃死后,立其子廑为帝王。一直等到廑死后,孔甲才终于得到了原先就应该属于他的王位。
事实证明,不降的担心是完全有理由的。好事多磨终于即位的孔甲不但没有丝毫的珍惜,反而是在在位期间肆意淫乱,终日沉湎于歌舞美酒,并且喜好信奉鬼神。
孔甲原本应该在不降之后即位,但是扃和廑的因为不降的『破格录取』而大大缩短了孔甲的在位时间。孔甲在位九年后去世,但是就是这九年,很多部落首领纷纷开始叛离,夏朝国势衰落,逐渐开始走向崩溃。
大中华延绵几千年,历经数个盛世王朝的变迁,哪怕自少康开始很多朝代衰落之后也有过中兴的阶段,但最后却始终逃不出逐步走向灭亡这样的规律。
开国奠定江山的先祖,威震天下,一举开创几百年的基业,但是王位传到几代以后国力就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危机到一定时候终于爆发。
为什么这些后来的帝王比起来要差了这么多呢?
主要原因无非就这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这些后来者吃饱了容易犯困,困了就得睡觉。
第二个原因则是他们睡醒了又会饿,饿了又得忙着吃饱。
……
当这些帝王们从一开始就处在锦衣玉食、美女如云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时,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找到前进的方向了。
反倒是那些自幼就危机四伏,历经各种艰辛,或者内忧外患,时刻不能轻松大意能够有效激发帝王们治理天下的热情。
所以这样就进入到了明君打天下、庸君混日子、昏君瞎折腾,然后等待下一个明君改朝换代这样的循环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层非一日之馋。
从孔甲开始,后面连续三任帝王不仅没有大的作为,反而是在吃了睡、睡了吃这样情况下使得夏朝越来越衰败。
皋、发陆续来了又去了。
到了桀即位的时候,这个循环的条件已经被触发。
『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21 09:32:00 +0800 CST  
42 皇帝的外号
家天下的时代,有什么还能比贵为天子之命还幸运?恐怕很少。
又有什么比作为亡国之君还更悲惨?恐怕更少。
天下原本全都被踩在脚下,但是转瞬又被天下所放逐,失落之大,无以复加。
发死后,桀背负着这样的命运成为了夏朝最后一任帝王,不过没有任何穿越过去的人提前告诉了他这将会是他的命运,在夏朝已经延续了差不多四百来年的时候,他本人也从来没有意识到朝代还会有更迭的时候。
毕竟,夏朝之前,还没有过任何的朝代。
桀,姒姓,夏后氏,名癸『或履癸』,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史称夏桀。
夏桀同前面很多帝王一样,往往被后人所记住的并不是本名而是谥号,所以对于谥号,我们有必要进行简单的八卦。
谥号,首先它是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只有在他死后才会有。
那些喜欢穿越的同志们,当你们穿越遇到岳飞时,如果你叫他岳武穆,他肯定是会觉得莫名其妙的,搞不好还会因为方言的差异而理解成岳五毛,岳飞恐怕就会更加一头雾水。
然后,这个称号是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来综合评定,往往都寓含着善意的评价或者带有一定的评判性质。所以一些看起来不错的称号,说明后人对这位人物有着比较积极的肯定,如果看起来不是很友好,则说明这个人身前口碑不太好。
最后吧,这个人还得有比较高的地位,比如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要不人都挂了,一般也没什么人再操心给他取什么称号的事情。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简简单单的一二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就做了一个概括的评价,往往就成为了后人对其了解的标志性符号,以至于本名反而逐渐被弱化。
不过呢,随着得到谥号的人物越来越多,尤其到了帝王级别的,只要不是很坑爹的小帝王一般都会给长辈们取一个比较上档次的谥号,这样再通过谥号去判定一个人的生平,往往又会有一些的误差,所以我们就又得提『庙号』这个东西。
庙号对于地位更加考究,一般是帝王去世后被供奉于庙中时所称呼的名号。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想得到荣誉称号,还是得先挂掉……二是能被后人供奉,肯定生前是大有作为。
因此一般来说谥号比较普及,到了帝王这个级别的一般都能混到一个甚至多个,但是庙号『审查』更为严格,很多皇帝可能最后就没有,说明他们在位时候的功德还不够。
谥号制度在周朝开始形成,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开始广泛施行,庙号则要更早一些,起源于商朝,但是到了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他觉得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便将其废除,到汉朝以后才重新恢复。
到了网络文化泛滥的现在,就已经不流行这一套,而是想什么时候给你取个什么称号就什么时候取,并且完全看取称号人的心情。
上古的贝利、马拉多拉,退役后一般我们称为『球王』,再如贝肯鲍尔后来我们称为『贝皇』,这些说明了后来人对这些他们的肯定和敬意。
但是看看现在,梅西够厉害吧,我们大中华服的玩家叫他『煤球』……C罗够厉害吧,结果更惨,叫什么『三票』……这从哪看得出来是当世最厉害的两个人啊。
不过这还算好的了,皮克不叫皮克,叫皮渣,哈维不过表情没这么丰富,于是叫面瘫,布斯克茨成名前被认为是关系户,于是叫酱油布,后来发现其实还是很厉害,又改为布教授。历史上最强之一的队伍,活生生的被认为靠假摔在吃饭,于是成了『拉玛西亚影视学院』。
影视学院其实不差了,好歹可以混个影帝当当。你再看看这边,什么本泽猫,伊瓜狗,这个金毛那个兽,好好的『银河战舰』愣是被演变成了『皇家马戏团』。
无语吧,其实,任何年代其实都不缺文化,缺的是把文化当回事的人。

楼主 o弘毅o  发布于 2015-05-22 10:42:00 +0800 CST  

楼主:o弘毅o

字数:750274

发表时间:2015-04-07 04: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8 13:17:59 +0800 CST

评论数:20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