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漫谈】 —— 祖先的世界。


原文:
⑻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音霍)。
(音史)水出焉,而南流入于虖(音乎)勺,其中多黄金。
白话文:
(离开浮玉山)向东五百里,有座成山,山形四方上面有三座祭坛,
山上产金玉,山下产青雘。
(音史)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入于虖勺泽(或河),其中多黄金。

漫谈成山:
成——①会意字,本义:实现,完成。成,就也《说文》。②平定;停战和解。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左传》。
成山——按字面直译:成就之山或平定、议和之山。但按郭璞的解释,应该译为:层层重叠的山。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3 14:28:00 +0800 CST  
三——指事字,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是特殊指事字。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
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
天地二极“二”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
三,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所以“三”又代表天地万物,有众多的、一而再的等意思。
坛——①会意字,本义:古代为祭祀、朝会、盟誓而筑的高台。坛,祭坛场也《说文》。按: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大意为:清除整理的平地叫场或者墠,在墠上筑起土台称为坛。坛必须建于墠之上。但墠上不一定非要建坛。
②自然形成的像坛的地势。③坛子,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

三坛——按字面直译:三个高“坛”。
一般来说古人建“坛”都是独立一个的,这是为了突出站在坛上的人。
但也有特殊情况,古人会在同一个场地上建起三个高坛。
比如《尚书·金縢》里就记录了一个“三坛同墠”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周灭商的第二年,天下还不稳定,但武王得了重病。
于是周公就在同一个“墠”里筑起了三个高坛分别祭祀“大王、王季、文王”三代周王的在天之灵,
并向这三位先王祷告说:我愿意用自己的命换武王的命。
周公高尚行为感动了神灵,于是武王第二天病就好了。”
可见“三坛并立"是有例可循的。(顺便说下,武王死后,周公后辅佐的王叫作“成王”。)
四方而三坛——按字面直译:(成山)山的形状是四方的而山的上面有三个高坛。
但郭璞认为:四方而三坛,形如人筑坛相累也;成亦重耳。大意为:四方三坛,是说这成山的外形尤如人们筑坛层层累叠,而且"成"字也有重叠的意思在里面。

——未知其详。郭璞云:音涿。“涿”字今念“桌”。但袁珂说:藏经本水,王念孙校郭注,昔涿作音豕(音史),是也。
水——一条正南流向河流。 未知其详。
虖——古通“乎”,呼哮的声音。虖,哮虖也《说文》。
段玉裁认为:哮,豕惊声也。唬,虎声。通俗文曰。虎声谓之哮唬。疑此哮虖当作哮唬。
大意为:哮,是猪惊叫的声音。唬,是老虎的声音。《通俗文》说老虎的叫声称之为“哮唬”,我怀疑此处许慎所说“哮虖也”即是指“哮唬”。(即:虎啸)。

清人罗含章在《闻滇中事》有如下诗句:如以肥羊饲猛虎,羊尽虎饿仍哮虖。此句中“哮虖”显然也是指虎啸之意。
但我未能找到清代之前的关于“哮虖”一词的解释。
不过总结来说,“虖”字显然是指很响很凶猛的声音。
勺——①象形字,本义:古代舀酒器,后泛指舀东西的器具,有柄。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实,与包同意《说文》。②量词。
虖勺——按字面直译:呼哮的勺子或者虎啸的勺子?我理解不能。
从经文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位于成山以南的一处水泽当然也可能是条河流。
有意思的是再向东二千多里还会有一座以“虖勺”名命的山。
如此看来“虖勺”可能某物或某人的名称也不一定。
其中多黄金——水盛产黄金。也就是说这河里有沙金。
郭璞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今永昌郡水出金同糠,在沙中。


沙金,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3 15:17:00 +0800 CST  

原文:
⑼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音负)石。
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音决)水。
白话文:
(离开成山)向东五百里,有座会稽山,山形四方,
山上出产金玉,山下出产砆石。
勺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于湨水。

会稽山漫谈:
会——①会意字,本义:集合,会合。会,合也《说文》。②晤见,会面。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③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④必然,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稽——①形声字,本义:停留;阻滞。稽,留止也《说文》。引申为囤积。不轨逐利之民畜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说文》。②考核;核查。凡稽畱则有审愼求详之意,故为稽考《说文解字注》。
会稽之山——按字面直译:会合停留的之山或集会核考的山。
《国语·鲁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禹致羣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大意为:大禹命令各部落首领按时到达会稽山,防风氏的头领迟到了。于是大禹因此将其处决。
可见,“会稽之山”得名于大禹下令会合稽考的事件而来的。
这个故事里所谓的“群神”其实就是各部落的头人,
大禹一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届凡人,怎么可能指挥的动“神”,乃至下令杀死“神”?
可见远古部落的统治者均有自我神化的倾向,自称为“神”的代理人或本身就是“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绍兴东南部有会稽山,但从地理和外形上看都与经文中所述不符。
所以应该是同名两个不同地方。
砆——石名,本义:一种像玉的石头。古通“玞”。砆,同玞《正字通》。
砆石——古石名。《司马相如·子虚赋》曾写道: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昆吾,瑊玏玄厉,碝石碔砆。
张揖对此注释道:皆石之次玉者。碝石白如冰半。有赤色,武夫赤地白采,葱茏白黑不分。
郭璞亦说:砆,武夫石,似玉。今长沙临湘县出之,赤地白文,色葱茏不分了也。
也就是说,张揖和郭璞都认为,砆石就是指“碔砆”,而碔砆是一种红底白纹,但色泽浓厚不通透的似玉石材。
那么“碔砆”在现代指什么石材呢?
清人谢堃在他所著《金玉琐碎》中写道: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地,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按谢堃的意思“碔砆”很可能是指“腊石”。
腊石根据色泽分为黄腊石、红腊石、黑腊石等。
从感观上看确实与郭璞等人的描述十分接近。但到底是不是,我也拿不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3 15:31:00 +0800 CST  
古籍及名人考:
《通俗文》——东汉末服虔撰。这是我国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已亡佚。
《闻滇中事》——清人程含章(又名罗含章)所作,未能找到全文。
《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金玉琐碎》——清代戏曲作家谢堃,是一本金石文玩赏考之书。
张揖——东汉训诂学者,《广雅》的作者。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4 15:05:00 +0800 CST  

原文:
⑽又东五百里,曰夷山,
无草木,多沙石。
湨(音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白话文:
(离开会稽山)向东五百里,有座夷山,
山上草木不生,只有沙石。
湨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于列涂。

夷山漫谈:
夷——会意字,本义:平坦或东方的人。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说文》。
“夷”是古代中原王朝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但为什么会有“平坦”的意思呢?
对于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注解:夷,平也。此与君子如夷,有夷之行,降福孔夷传夷易也同意。夷卽易之叚借也。易亦训平。故叚夷为易也。
大概的意思为:“夷”之所以会有“平坦”的意思是因为古人把“夷”字假借为“易”字。“易”字的训诂为“平”。所以“夷”字因此有了“平坦”的意思。
因为太长,我没有全部都引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下。
夷山——按字面直译:平坦的山。
今湖北宜昌古名“夷陵”,据清《东湖县志》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故名其地为夷陵。
也就是说古人因为“夷陵”的地势平缓而为之命名。
所以据此我猜测“夷山”的得名是否也是如此呢?
湨水——从描述上看,源于会稽山的勺水是并入了湨水之后一起流注入列涂了。
列——①形声字,本义:分割,分解。今作“裂”。列,分解也《说文》。②依序摆放,并排在一起。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礼记 》。③横排,一行。画荒,火三列,黻三列《礼记》。④众,各。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史记》。⑤姓氏。
涂——①形声字,本义:涂水。涂,水。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渑《说文》。②通“涂”,海边淤泥,滩涂。涂,泥也《广雅》。③道路。今作“途”。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荀子》。④涂抹;粉刷物品。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尚书》。
列涂——按字面直译:分裂的涂水或各个滩涂。从字面上推测似指是多个相连的小型的湖沼的统称。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5:23:00 +0800 CST  

原文:
⑾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白话文:
(离开夷山)向东五百里,有座仆勾山,
山上多产金玉,山下草木繁盛,没有鸟兽,没有水源。

漫谈仆勾之山:
仆——“”简化后并入“仆”字。①仆,本义:向前跌倒。仆,顿也《说文》。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②,本义:仆人,供役使的人。,给事者也《说文》。
勾——本作“句”,《说文》没有收录“勾”字。本义:弯曲,钩子。删除,勾销。
仆勾之山——按字面直译:向前跌倒的钩子之山或者向前跌倒的仆人之山。无法理解。
不过蜗牛的古名“仆累”,不知道“仆勾”是否也有类似的意思,是否是古代某种动植物的别名?
多草木,无鸟兽,无水——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却没有鸟兽,即使是没有水源,这也不科学啊……无法理解和解释。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5:26:00 +0800 CST  

原文:
⑿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
无草木,无水。
白话文:
(离开仆勾山)向东五百里,有座咸阴山,
山上没有草木,没有水源。

咸阴山漫谈:
咸——咸与简化后合并为“咸”字。
①咸,会意字,本义:普遍都,全部。咸,皆也,悉也《说文》。②汉典里另有说法认为“咸”字从戌( 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引申为终,终结的意思。后暨武王 ,诞将天威,咸刘厥敌《尚书》。注:咸刘,谓斩尽,灭绝。③通“感”,感应,感受。心亿则乐,窕则不咸《左传》。
④盐的味道。,衔也。北方味也《说文》。注:咸味,在“五行”中对应北方,故许慎称之为“北方味”。
咸阴——按字面直译:总是阴暗。当然前面我们讨论过“阴”不仅仅代表“暗”,它与“阳”是对立统一的,它代表所有“阳”的反义。
举个例子,秦朝都城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而得名“咸阳”。
而“咸阴”的意思正好与“咸阳”相反。
咸阴山——古人逐“阳”而居,咸阴山全都属“阴”显然不是什么宜居之地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5:29:00 +0800 CST  
因为本段经文提到了“咸”,而许慎又提到了:,衔也。北方味也。
这些话牵扯出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被称为“五行”的理念。
东南西北中,青赤黄白黑,酸甘苦辛咸。这些字我们基本都在前面遇到过并解释过了。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五方,五色以及五味”,
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山经的行文中关于“方位、颜色、味道”的描述只运用过这十五个字。
所以我感觉有必要简单的整理一下“五行”理论的产生及其运用原理。

以方便大家理解。
——————————————————————————————————————

——浅谈“五行”——


五,四加一之和。
行,道路。
连起来的字面意思大约可称为“五种道路”。

我感觉可以理解为“五种规则”更恰当,五种天地万物之间关联运行的规则。
华夏先贤一直试图从根源上解释这个世界,“五行”就是这其中之一。
怎样把自己思考总结出的,抽象的世界观解释给普罗大众无疑并不轻松。
所以一些贤人就选择了一种“数物合一”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比如《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等。
因为“数”是一种并不真实存在却无处不在的真理,它是天生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且广为大众所熟知运用的。
而“物”是具象的,可见的。比如“金、木、水、火、土”。
“数”与“物”的结合比较完美的解决了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转换问题。
老子因此只用了三个数就概括了这个世界的起源,
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十进制,但却没能创造出“零”。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这个概念。
老子口中的“无名”,其实就代表着“零”——没有。
以此类推“有名”代表着从“零”中诞生出来的“一”。
“一生二”代表着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也就是“阴”和“阳”。
“阴阳”在对立冲突矛盾而又互相依存的运行中产生了“三”,三代表着所有因“阴阳”大道自然运转演变而来的万事万物。
不得不承认的是老子的学说与当代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却远比后者更加深邃玄奥。
“五行”理论的产生早于老子(公元前五世纪),
可能早在西周末年(公元前八世纪)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就已经产生。
再后来人们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到了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五行”因此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思想。
“五行”理论因其简明而富于哲理的体系很快便为大众所接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渗入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
许慎在《说文》中所提到的:“,衔也。北方味也。”其实就是“五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融合进了“五行”理论,其原理大约如下: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又根据华夏的地理特征用五种颜色代表了“五方”,其原理大体如下:
东方,古多水泽,由于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青色。
南方,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中原,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多承黄色。
西方,土地大多荒碱故为白色。
北方,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在把“五行”理论融合入“方位”、“颜色”之后,
“五行”理论继续细化将“味道”、“音律”、“人体器官”等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罗了进来。
“五行”理论虽然朴素而富于哲理,但必竟有时代的局限性,到了后来人们将之生搬硬套到各个领域难免漏洞百出,也因此逐渐丧失活力。
不过无论如何“五行”理论对现在和未来的人们都相当有借鉴意义,更是我们了解与理解先贤思想的一道重要窗口。

其实不论是“五行”又或是“阴阳”、“太极八卦”等等,
都不用看的太过神秘,把它们解释刻画为“玄之又玄”神秘主义,更是荒谬绝伦别有用心!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种“公式”,
正如数学公式用来解答数学问题,
“五行”、“阴阳”则是祖先创造出来用以解释万事万物运行的“公式”。
公式可以被证伪乃至被推翻,
但祖先们追求大道至理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推崇以及敬畏。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6:04:00 +0800 CST  

原文:
⒀又东四百里,曰洵(音寻)山,
其阳多金,其阴多玉。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名曰(音环)。
洵(音寻)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音恶)之泽,其中多芘蠃(音皮螺)。
白话文:
(离开咸阴山)向东四百里,有座洵山,
山南盛产金子,山北盛产玉石。
此地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羊但却没有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名叫
洵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于阏之泽,水中其中盛产紫螺。

洵山漫谈:
洵——①形声字,本义:水名。濄为洵《尔雅·释水》。注:濄,古水名。②水中的旋涡。洵,涡水中也《说文》。③假借为“恂”,诚然,确实。洵有情兮 子以爱之《诗经》。④通“泫”。流泪的样子。请无瘠色,无洵涕《国语》。
洵水——按字面直译:中间有旋涡的河流。
洵山——看上去似乎是因水得名的山。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6:11:00 +0800 CST  
口——象形字,本义:进食发音的器官。嘴巴。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无口——按字面直译:没有嘴巴。
不可杀也——郭璞对此的注释为:不可杀,言不能死也;无口不食,而自生活。
但我觉得如果按字面直译的话还有两种可能:
1.人们想杀它,却杀不死它,比如它的皮甲太坚硬原始的武器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2.人们可以杀了它,但却遭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比如击杀它时它会从身体内爆出巨毒的汁液,于是他们警告后人不要去动它。 如果作者是这种意思的话的,似乎反而更合理些。
因为有郭璞的定性,所以现在各版都是依此注释为: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
我个人认为,其实理解为:无法杀死或者禁止杀害,也是完全可以的。
——郭璞云:音还,或音患。未知其详。
从已知生物学知识的角度来讲,这种动物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地球地上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无论是高级还是低级,只要有生命“新陈代谢”和“生老病死”都是不避免的。 而作者却告诉我们没有嘴,也不会死。
作者在山经里给我们描述的反常识的生物不在少数,但像这样的反的如此彻底的绝对不多。
当然,它也许能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进食也未可知,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它就绝对不可能是一种“羊”。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6:14:00 +0800 CST  
阏——①会意字,本义:阻塞。阏,遮拥也《说文》。②遏止;阻抑。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吕氏春秋》。③闸板,水门。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汉书》。④汉朝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如大阏(音胭)氏。
阏之泽——按字面直译:“阻塞而形成的水泽”或者“人工水门的水泽”。
也就是说即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堰塞湖”,也可能是指人为制造的水库。


芘——①本义:草名或木名。芘,艸也。一曰芘茮木《说文》。王念孙认为“芘茮木”是“芘芣”即锦葵,但段玉裁认为不是。②同“庇”。庇护。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庄子》。
蠃——会意字,本义:土蜂或螺。蠃,蜾蠃也。一曰虒蝓《说文》。
蜾蠃,即土蜂。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
虒蝓,即螔蝓,水螺。蜗牛,陵螺也,形如螔蝓,壳如小螺,热则自悬叶下《中华古今注》。
古人对于蜗牛和螺丝傻傻分不清楚,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查考。

芘蠃——紫色的螺。郭璞对此的注释为::芘蠃,紫色螺也。
郝懿行补充道:郭云紫色螺,即知经文芘当为茈,字之讹也。古字通以茈为紫。
也就是说,郭璞认为:“芘”是“茈”字即紫色的意思,“蠃”是指河螺。合起来就是“紫螺”。
可以确定的是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有紫色的螺,不论是海中还是淡水中都有,当然它们比较少见。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19 16:52:00 +0800 CST  

原文:
⒁又东四百里,曰虖(音乎)勺之山,
其上多梓枬(音紫楠),其下多荆杞(音经岂)。
滂(音旁)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白话文:
(离开洵山)向东四百里,有座虖勺山,
山上多产梓树和楠树,山下则荆杞丛生。
滂江从这里发端,奔腾向东(约一千五百里)流注于东海。

虖勺之山漫谈:
虖勺之山——按字面直译:呼哮的勺子之山或者虎啸的勺子之山。无法理解。
这座山与前面成山所提到的虖勺(泽)同名,不知道那个“虖勺(泽)”与这个“虖勺山”有什么关系,但是方位上两地相差二千多里无法联系到一起。可能只是同名吧。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12:00 +0800 CST  
梓——①形声字,本义:梓树,又名楸树。梓,楸也《说文》。郭璞也认为:梓,山楸也。②木匠。由于梓木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家具,所以古人有时把木匠称作“梓”。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考工记》。

枬——又作“柟”,即楠树。
郭璞对此的注释为:柟,大木,叶似桑,今作楠,音南。
不过郭先生注释的语焉不甚详细。
相比之下,明初李时珍的描述就清楚多了∶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叶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凋,新陈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色赤者坚,白者脆。其近根年深向阳者,结成草木山水之状,俗呼为骰柏楠,宜作器。
但即使如李时珍写的如此详细,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种类似的树木来。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楠”其实是古人对于多种类似树木的统称。
明朝末期谷泰所著《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
也就是说到了明代通常把楠木分为:紫楠,金丝楠以及水楠三种,前两者为优。水楠较次。
到了现代,楠木是对樟科楠属和润楠属中材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植物的统称,
全世界种类多达百种,我国约有68种,3个变种。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16:00 +0800 CST  
荆——①形声字,本义:灌木名。荆,是古人对丛生带刺灌木的一种统称。《说文》里与“楚”字互训:荆,楚木也。楚,丛木也,一名荆。②又特指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种类很多,有牡荆,黄荆,紫荆等。枝条柔韧,可编筐篮;果实可入药。

杞——形声字,本义:灌木名,枸杞。杞,枸杞也《说文》。郭璞也认为:杞,苟杞也,子赤。

其上多梓枬,其下多荆杞——按字面直译:这座山上大多生长着梓树和枬树,而山多是荆树和杞树。
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植被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
以此推测:
虖勺山上的气候应该是温润的土质较为肥沃,因为这是梓树和楠树茂盛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而荆与枸杞则喜生于沟边渠旁,对环境要求不高,
这则说明虖勺山下是个水网遍布蓁莽荒秽的地方。
由此我推测虖勺山地区的是个地势变化复杂且落差较大的地方,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我的推测而已。
滂——形声字,本义:大水涌流。滂,沛也。今俗别作霶霈,非是《说文》。
滂水——按字面直译:大水涌流的河。
从经文的描述来看滂水在整个南方山经(南山经,南次一经,二经)记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河,
全长超过一千五百里,并有鹿水和泽更水汇入,蜿蜒向东直入海。
整个南山经记录有向西的河、向东的河、向南的河,但似乎没有向北的河(待查)。
按照水往低处走的特性,南方三经似乎应该是北高南低的这么一个大的地理形势。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22:00 +0800 CST  

原文:
⒂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
无草木,多沙石。
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音旁)水。
白话文:
(离开虖勺山)向东五百里有座区吴山,
山上没有草木,只有沙子石块。
鹿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滂水。

区吴山漫谈:
吴——会意字,本义:大声说话,喧哗。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经》毛传:吴,哗也。
“吴”是古代中原地区对于东南文化的统称。
《史记》里记载有一个“吴大伯奔荆蛮”的故事。
大概的意思是说:周文王的大伯吴太伯,为了成全父亲传位给三弟(即周文王的父亲)的心意,
放弃继承权,南奔荆蛮,建立国家自号句吴。
所以后世吴姓之人都尊吴太伯为祖。
到了汉代许慎在《说文》里这样写道: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
也就是说许慎认为:“吴”首先代表吴姓人群。其次表地域。最后才是吴字的本义“大声说话”,并且还转义为了“说大话”。
PS:关于“句吴”的意思,一说是因为太伯有“文身”,“句”通“勾”。
一说是因为吴人的方言习惯把“吴”念成“句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吴大伯吸收的荆蛮中“句姓”最多,所以合称为“句吴”。
我个人认为第三个说比较合理。
区吴之山——按字面直译:吴人生活的区域之山或者区姓吴人之山。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28:00 +0800 CST  

原文:
⒃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
上无草木,多金石。
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白话文:
(离开区吴山)向东五百里,有座鹿吴山,
山上草木不生,盛产金石。
泽更河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滂水。
水中有一种野兽,名叫蛊雕,它的外形像雕却长着角,它的叫声音像婴儿,会吃人。

鹿吴之山漫谈:
鹿吴之山——按字面直译:鹿大声叫喧哗的山或者鹿姓吴人的山。
泽——①形声字,本义:常年积水之地,湖泽。众散为弱,川壅为泽《左传》。②光泽,光亮湿润。泽,光润也《说文》。③滋养,惠及。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
更——①会意字,本义:改变,变更。更,改也《说文》。②更换;替代。更,代也《方言》。③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后变成计时单位,一夜为五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三更到客船《枫桥夜泊》。④ 愈加,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黄鹤楼》。
泽更之水——按字面直译:湖泽改变而成的河流。
看上去似乎是说这河以前是个湖泽后来变成了河,也就是说山下曾经有一片较大的水域罗?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33:00 +0800 CST  
水有兽焉——按字面直译:水里有一种野兽。这句话说明“蛊雕”是生活在水中的兽类,前面我们考证过古人以四足为兽,二足为禽。也就是说“蛊雕”是一种水生的四足动物。
雕——①形声字,本义:大型鹰科猛禽的统称。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皂雕《埤雅》。②雕刻,治玉。玉谓之雕。雕谓之琢《尔雅》。
雕,是鹰科雕属鸟类的统称。体形巨大而凶猛。

角——①象形字,本义:牛羊等动物头上长出的坚硬的自卫器官。角,兽角也《说文》。一般来说只有草食性动物才有角,但是这未必绝对。②比试;角力。习射御,角力,执弓挟矢以猎《礼记》。③像角的尖头状硬实的事物。翦发为鬓,男角女覊《礼记》。④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斗,斛也,角,量也《管子》。⑤两线相交或两面相交所夹的空间。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是——①会意字,本义:正,直。是,直也《说文》。②肯定,确定。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③对的,正确的。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管子》。④此,这,这样。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经》。
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按字面直译: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可以确定它会吃人。
之前我们在青丘山看到作者对“九尾狐”有一段几乎与此一模一样的描述,
只有一个字不同,九尾狐是“能食人”,
而蛊雕则是“是食人”。
九尾狐能食而未必一定要食,
蛊雕则是确定一定肯定要食。
虽然只一字之差,但这就是业余玩家和职业选手之间的差别了。
蛊雕——按字面直译:蛊虫一样的大雕或者邪毒的大雕。
按书中的描述它们生活在水中,
同时又被认为是兽类,
然后外形又像大雕这样的鸟类,
它长着角但又会吃人。
这些特点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当中它们是互相矛盾的。
而且在已知的动物当中也无法找到类似的生物。
我个人猜测,它或许是头部(尤其是喙部)特别类似鹰类的某种水栖爬行动物。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3 10:40:00 +0800 CST  

原文:
⒄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
无草木,多博石,无玉。
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
白话文:
(离开鹿吴山 )向东五百里,有座漆吴山,
山上没有草木,山上盛产用来制作棋子的博石,但不产玉。
漆吴山处于东海之滨,在其上远望是片丘陵,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休息的地方。

漆吴之山漫谈:
漆——①形声字,本义:漆树。椅桐梓漆,爰伐瑟琴《诗经》。②古水名。漆,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东入渭。一曰入洛《说文》。③生漆、油漆。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④姓氏。
漆吴之山——按字面直译:漆树和吴人之山或者漆姓吴人之山。
但此地无草木,那么“漆”就应该与漆树无关了,
那么相对来说“漆吴”是指漆姓吴人的可能性更高些。
区吴,鹿吴、漆吴之山——区,鹿,漆三字皆为姓氏,所以我猜测是否这三座山的命名分别来源于当地最大的吴人部族的姓氏。因为区吴、鹿吴、漆吴这三个词没有查到其它任何的意义。看上去倒类似吴大伯奔吴后建立的“句吴”。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7 16:32:00 +0800 CST  
博——①形声字,本义:大,宽广的。博,大通也《说文》。②渊博,知识丰富。多闻曰博《荀子》。③古代的一种棋,原字作“簙”,简化后与“博”字合并。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棊也《说文》。
博石——按字面直译:宽大的石头或者制作棋子的石头。郭璞对此的解释为:博石,可以为博棊石。显然郭先生认为这里的“博”通“簙”。(注:棊,即棋)
博棋,又称六博或陆博。出现年代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甚至更早。《楚辞· 招魂》中写道: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王逸对此的注释为: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棊,丽而且好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象棋最早的出处,其实这里的“象棊”意为象牙做的棋子。

多博石,无玉——按字面直译:盛产博石,但没有玉石。这说明博石不是玉的一种。
南北朝鲍宏《博经》中曾记载:(六博)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
假若“博石”确实如郭璞所说是指用来制做棋子的石材的话,那么博石的颜色应该逃不出黑白两色。
也就是说博石是一种纯黑或纯白的质地较好但又次于玉石的石材。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7 16:35:00 +0800 CST  
处——①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处,止也。得几而止《说文》。②居住;生活。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经》。③处所;地方。处,所也《广韵》。
东海——按字面直译:东边的大海。
我们现代所说的“东海”是指“东中国海”,只是中国海的一部分。
经文中所指的“东海”其意义应该与现代我们所说的“东海”是不同的,它应该是指所有位于大陆东边的海洋。
处于东海——按字面直译:停止于东海。也就是说位于东海边上。
丘——①象形字,本义:自然形成的高土堆,或者四面高而中间低的地势(盆地)。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说文》。②泛指山,尤指小山。小陵曰丘《广雅》。③坟墓。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

丘山——按字面直译:小土山。
但我认为从经文总体描述来分析的话“丘山”应该是指岛屿,该岛与漆吴山隔海相望。山经及海经都没有“岛”这个字,但实际山经中很多所“谓”的山,按现代的概念都应该称为岛。很可能当时并没有产生“岛”这种概念。
光——①会意字,本义:使空间明亮的能量。②光芒,光亮。光,明也《说文》。③明亮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④荣耀;昭著。乐只君子,邦家之光《诗经》。⑤无遮碍,裸露。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宋·郑清之·咏茄》。
载——①形声字,本义:乘坐。载,乘也《说文》。②承载;负担。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③年,岁。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④祭祀。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⑤词缀。嵌在动词前边。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其光载出载入——按字面直译:那里有光芒忽出忽入。
这里的“载”字类似“载歌载舞”里的“载”字,是文言文助词。
有前辈将其译成“乎明乎暗”,我觉得非常到位。
郭璞对此注释为“神光之所潜耀”,大意也是如此。
惟——①形声字,本义:思考;思念。惟,凡思也《说文》。注:凡思,凡是与思考想关的字词的总称。②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③通“唯”,只有,只是。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尚书》。④助词,无实意。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次——①形声字,本义:停止不前或品质低劣。次,不前,不精也《说文》。②第二,居其次。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③顺序,次序。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④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⑤临时驻扎和住宿。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左传》。杜预注:次,舍也。
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按字面直译:那里会放出乎明乎暗的光芒,(我)想来那里可能是太阳休息的地方。
似乎有点把光芒忽明忽暗理解为太阳打呼噜的意思?
郭璞对此的注释为:是日景之所次舍。按:日景,太阳光芒或太阳光下的影子。次舍,休息的所在。
从整句经文的意思来看,作者应该是没有登上过“丘山”的,所以我认为“是惟日次”的“惟”字应该有“思考,猜测”的意思在内。
望丘山——有人认为“丘山”是指一片丘陵。
但我认为漆吴山本身已经到了东海边上,作者由西而来站在漆吴山眺望不可能是在往西回望,只能是望向东边。
如此“丘山”必是指海中一岛。因为如果丘山与陆地相连,那么它为何发出神秘的光芒,又是否是太阳休息的地方,作者只需要前去一观即可,何需猜想?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4-27 16:54:00 +0800 CST  

楼主:大眼生姜崽1

字数:88324

发表时间:2015-01-22 18: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2 11:53:22 +0800 CST

评论数:6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