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漫谈】 —— 祖先的世界。

古籍及名人考:
《玉篇》——南朝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所撰的一部训诂学方面的字书,共30卷。《玉篇》之体例仿《说文解字》,但比之《说文》进行了较多改进。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信大家从小就多有接触,我就不再多加复述了。
《墨子》——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该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谷梁传》——是《榖梁春秋》、《春秋榖梁传》的简称。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具体成书时代和作者不详。据考证该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谷梁俶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据此传说可见,我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口口相传的,越是远古出书就越是奢侈艰难。
我估计这书绝对不可能出于秦代,所以我就把这书的年代标到了战国末年。大家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1 10:47:00 +0800 CST  


原文:
⑹又东四百里,曰亶爰(音胆园)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音毛),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音聘母),食者不妒。
白话文:
(离开柢山)向东四百里,有座亶爰山,
这山里水很多,但却不长草木,山很陡峭人无法攀爬上去。
有一种兽,它的样子像狸,但长着像人头发一样的长毛,它的名字叫类,雌雄同体,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产生嫉妒之心。

漫谈亶爰山:
亶——①形声字,本义:很多的谷物。亶,多也《说文》。注:“”与“榖”两字只有一笔之差,前字左下角是“禾”意为:各种谷物的总称,今字作“谷”。后者左下角是“木”字,意为构树。②厚道,忠实。亶,信也;又,诚也《尔雅》。③姓氏。④郭璞注:亶音蝉。这与字典里读音不同,如何取舍大家请自便。
爰——①会意字,本义:引,援引。爰,引也《说文》。按:“爰”与“援”二字在《说文》里同音同义。②改易,更换。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尚书》。③曰,叫作,称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④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或货币单位。古训出处不详。⑤介词,于是。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
亶爰之山——按字面直译:大量谷物引进的山或者交换大量谷物的山,似乎可以理解为粮食市场?考虑到这里草木不生,倒是真的要引进粮食才行啊!
当然也可能是“亶爰”也可能是个词组或者译音,只不过我无从了解它的意思罢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1 14:38:00 +0800 CST  
狸——形声字,本义:山猫,野猫。狸,伏兽,似貙《说文》。段玉裁注:伏兽,谓善伏之兽。卽俗所谓野猫。
“狸”这个字与许多动物都能搭上边。比如:貉、黄鼠狼、灵猫,狐等。
这些动物即有猫科的也有犬科的。
《尔雅》里写道:貙獌,似狸。按:经查“貙”,类似豹,而“獌”则似犬。
因为古籍众说纷纭,所以狸究竟是特指哪种动物很难说清楚。
不过这些与“狸”字有关系的动物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基本都是中小型的食肉动物。

髦——①会意字,本义:头发,特指头发中的长毫。髦,发也《说文》。段玉裁注:发中之秀出者,谓之髦发。汉书谓之壮发。
状如狸而有髦——按字面直译:样子像狸还长有头发。不过一般各版里都译为“长有像长头发一样的毛”。
自——象形字,本义:鼻子。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今义从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义。
在向他人表达“我”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手指本人脸部(即头部正面)的中央位置,即鼻部位置,于是“自”(即鼻子)渐渐成了第一人称。


牝——①形声字,本义:雌性的禽兽。牝,畜母也《说文》。②阴,阴性的事物。肾者,牝藏也《黄帝内经》。③女性生殖器。男露其牡,女张其牝《神异记》。
牡——①会意字,本义:雄性的禽兽。牡,畜父也《说文》。②阳,阳性的事物。牝常以静胜牡《老子》。③男性生殖器。男露其牡,女张其牝《神异记》。
牝牡——①雌雄。②阴阳。③男女。
自为牝牡——即雌雄同体。是在一个动物体中雌、雄性状都明显的现象。
雌雄同体在低级动物中较为常见,比如软体动物、昆虫、节肢动物等,
这一现象在高级的动物比如果鱼类、爬行类、鸟类动物中也有发现。
虽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也存在这种现象,但往往是以病变突变的形式出现在极少的个体身上,通常不具备遗传性。
也就是说哺乳动物一般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雌雄同体,即使有也是个例而不是群体。
妒——形声字,本义:妇人嫉恨丈夫。也指嫉妒别的女子的姿色。妒,妇妒夫也《说文》。
类——①形声字,本义:同一种属的事物,种类。类,种类相似,唯犬为甚《说文》。②相似;像。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论衡》。
当然,在本段经文中的描述“类”是一种长着“人的长发”,外形与“狸相似”的走兽。
如果“类”做为一个名词的来用的话,应该可以理解为“一个样儿”。
那么自然中找的到与之相似的动物吗?
有的,它的名字叫做熊狸。

特征对比:类————熊狸
1.兽————哺乳动物。
2.状如狸————灵猫科,别名熊灵猫。
3.有髦————其毛被黑色蓬松长而稀疏,非常像黑白色人发,耳端的簇毛长达5厘米。
4.自为牝牡————雌性熊狸的性器官因长有的原因,看上去长得像雄性的性器官。雌雄不分可不就都是“一个样儿”吗?
5.食者不妒————药用价值不详。
如上所述,熊狸与“类”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还有一点,熊狸分布在我国西南和南部边境地区。而“类”出没的亶爰之山也位于山经的南部偏西的地方。
6.不过亶爰山的环境描述是“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这里的条件看上去挺艰苦。而现实中熊狸主要生活在热带丛林和一些草原地带。也就是说从生存环境上来说,熊狸是不适合生活在亶爰山地区的。
综合考量的起来的话,“熊狸”从外形上与生存的地理位置上都与“类”是非常近似,但由于生存环境的迥异,我们并不能完全认定。
不过熊狸的存在无疑说明“类”是完全可能在现实里存在过的。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1 14:56:00 +0800 CST  
古籍和名人考:
《尚书》——儒家经书之一,又称《书》或《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已不可考。
它是一部先秦文献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讲话记录为主。
《汉书·艺文志》提到:“《古文尚书》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
如果照此推算,那么《尚书》最少也是周代的产物了。
《神异记》——神话志怪小说集,晋代王浮撰。原书已散佚。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1 15:23:00 +0800 CST  


原文:
⑺又东三百里,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音博施),佩之不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音别伏),食之无卧。
白话文:
(离开亶爰山)向东三百里,有座基山,山南多产玉石,山北长着许多奇怪的树木。
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羊,却长着九条尾巴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面,它的名字叫猼訑,佩戴它 (的皮、毛、角、齿)能使人心中不生恐惧。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却长着三个头、六只眼、六只足、三对(或只)翅膀,它的名字叫,吃了它就不想睡觉。

基山漫谈:
基——①形声字,本义:墙的地基。基,墙始也《说文》。②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高者必以下为基《淮南子》。③基础;事业的根本。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经》。
基山——按字面直译:墙根儿山。是说当地有很多类似残墙断壁吗?
又或者如下图一样千万风化而成的形似断墙的山石吗?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2 09:44:00 +0800 CST  
羊——①象形字,本义: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羊,羊兽也《说文》。②“祥”的本字。羊,祥也《说文》。③姓氏。

九——①指事字,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朱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说文》。朱骏声注: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②泛指多数,数量大。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
耳——①象形字,本义:负责听力的器官,耳朵。耳,主听也《说文》。②耳状的东西。高宗时,有雉登鼎耳而雊,武丁惧而修德,位以永宁《史记》。③助词。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礼记》。

目——①象形字,本义:眼睛。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说文》。段玉裁注:瞳,重也。重童子也。大意为:突出了瞳子的形象。②目光;眼力。目,视也。凡注视曰目之《博雅》。③孔眼。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④条目。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背——①形声字,本义:脊背。背,脊也《说文》。②事物的后面或反面。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③反叛;背弃;违背。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史记》。

畏——①会意字,本义:厌恶。畏,恶也。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说文》。②担心,害怕。畏,惧也。恐也《广雅》。
佩之不畏——按字面直译:佩戴它就不会心生恐惧。也就是说让人变的勇敢,当然这也可能是有心理暗示的效果,比如俗语“吃了豹子胆”就和这个类似。
猼——①古犬名。猼,犬名《广韵》。②古兽名。猼,兽名。似人,有翼《集韵》。
訑——自得的样子。訑訑,自得貌《正韵》。又《孟子》: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於千里之外。
猼訑——按字面直译:自鸣得意的狗或自以为是的怪兽。郭璞曰:猼訑,音博施。
关于这种奇特的怪兽倒底是什么自古以来就争论不出个结果,
郭璞也只给其注了个音而已。
“九条尾巴四只耳朵”以及“眼生于背部而不是头部”,这特征只可能出现在节肢动物或者昆虫等这样的低等生物身上。
而“其状如羊”应该是形容这种怪兽的体形大小,可能不是描述它的外貌。
也有人认为“其目在背”,是说这种动物背上有一种形眼睛的花纹,用以迷惑和恐吓敌人。
就我个人而言对此无法解释,
但我认为假如作者所述是实,至少它绝对不应该是一种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2 09:57:00 +0800 CST  
鸡——形声字,本义:报时的家畜。鸡,鸡,知时畜也《说文》。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

足——①会意字,本义:人的下肢,脚。足,人之足也。在下。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说文》。②支撑器物的脚。鼎折足,覆公餗《易经》。③充实;完备;足够。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
卧——会意字,本义:躺下休息。卧,休也《说文》。
食之无卧——按字面直译:吃了就不想休息睡觉。看上去似乎是像咖啡,茶,烟等等,这类可以提振精神的效果。
——古鸟名,未知其详。郭璞也未能对此作任何说明。
关于,我的一些看法如下:
"六足”是昆虫或节肢动物的特征,
“六目”则可能是复眼。
“三首”或也可以解释为它头部长着“三叉戟”一样的器官,对昆虫或节肢动物来说这不是不可能。
但“三翅”却让我无法理解,因为昆虫有通常有一对或两对翅膀。
但三对翅膀的就没有了。
如果是三只翅膀那就更无法解释了。
也有人认为“六足、六目”是作者的观察有错谬。如下图:

但这种说法有一个但无法绕过去的问题是:这一“兽”一“鸟”,作者或当地人他们吃过。
吃都吃了怎么会出现观察错误的可能呢?
总之,在基山出现的“猼訑”和“”这一兽一鸟确实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或许将来会有人给出合理的解释吧。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2 10:39:00 +0800 CST  
古籍及名人考:
朱骏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著有《说文通训定声》等书,为清儒《说文》四大家之一。
《广雅》、《博雅》——仿《尔雅》体例的训诂书之一。三国魏时张揖撰。隋代曹宪作音释,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自称所著为《博雅音》。所以这两书实为同一本书。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一生遍注儒家经典。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诗谱序》是他的作品之一。
《搜神记》——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干将莫邪》、《董永》等名篇即出自该书。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的字典。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
《集韵》——汉语音韵学著作,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广韵》、《韵略》两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完稿。
《正韵》——全称《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由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4 10:14:00 +0800 CST  

原文:
⑻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音霍)。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音儒),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原书既如此),食之不疥。
白话文:
(离开基山)向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南盛产玉石,山北则出产青雘。
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样狐狸但却长着九条尾巴,它的叫声像人的婴儿,会吃人,吃了它就不会遭到邪气的侵袭。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斑鸠,叫声就像人在责骂人,它的名字叫灌灌,佩戴它(的羽毛、骨
头)就不会被迷惑。
英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注入即翼泽。
河中出产一种名叫赤鱬的鱼,它长着鱼的身体人的面目,它的声音像鸯鸳,吃了不会生疥疮。

青丘山漫谈:
雘—— 本义:红色的矿物颜料,泛指好的彩色。雘,善丹也《说文》。段玉裁对此的批注为:凡采色之善者皆偁雘。
“善”在这里是形容词,意为:好的优秀的,而“丹"字《说文》的解释是“巴越之赤石”通常认为是指朱砂,当然也可以认为是指其它红色的矿物颜料。
所以结合段玉裁的批注,“善丹”二字意为:质地优良朱砂或者上品的红色颜料。
清朝人吴任臣在《山海经广注》里补充道:雘,盖赤石脂之类。现在网上的百科一般都引用了他的这种说法。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清楚的是,朱砂和赤石脂不是同一种矿物。
朱砂又称丹砂,主要成份是硫化汞。
赤石脂则是硅酸盐类矿物,主要成份是含水硅酸铝。
郭璞曾说:雘,赤色者。可见“雘”的着重点在于颜色,而不在于具体是什么矿物。
青雘——按字面直译:色泽艳丽的青色矿物颜料。一般认为是石青石,也就是蓝铜矿石。古训出处没找到。

丘——①象形字,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说文》。②泛指山。微夫斯之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恧乎《汉书》。③坟墓。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④废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

青丘之山——按字面直译:蓝色土丘之山,当然也可以译为东边的土丘之山,但这里是南山经在南方,所以“青”应该不东方之意。加上这里盛产青雘,因蓝色矿物而得名也是很有可能。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8 10:04:00 +0800 CST  
狐——形声字,本义:难以捕捉的狡猾野兽,狐狸。狐,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说文》。翻译过来就是说:狐狸,是一种妖兽。鬼怪乘附其上。狐狸有三种品徳:毛色中和,小狐在前大狐在后,死则头朝出生时的山丘。
可见许慎或者说古人对于狐评价是非常高的,可谓又爱又恨。一方面认为狐狸神秘诡异难以捉摸,另一方面又认为狐狸具有非常高尚的德行。
“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内涵,《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意思是说:人的行为不被情绪所左右叫做“中”,但同时每每情绪表现都恰到好处叫做“和”。人的修养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地步,那么不论他到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论从事何事都可以生活的很好了。
如果非要用用一个字总结的话,我感觉就是“仁”。
“小前大后”,一般认为是指狐狸体形前小后大,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解释与“德”字不符。我看动物世界的时候记得狐狸在遇险的时候总是让小狐先逃大狐断后,不离不弃。这种表现可谓之“义”。
“死则丘首”,是说狐至死都不忘出生之地,不忘根本。这说的是狐狸的“忠孝”。
“仁义忠孝”,一生中能做到这四个字的人已经了不得了,何况它还只是一只兽。
可能正因为狐是一种如此神奇的动物,才使得惜字如金的许慎老先生这样大书特书吧。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实际上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
婴——①会意字,本义:妇女颈饰,即项链。婴,颈饰也。从女賏。賏,其连也《说文》。按:賏,表示将许多贝壳串连成贝链。②系到颈上;戴。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荀子》。③缠绕,反复盘绕其上。白霓婴茀,胡为此堂《楚辞》。④指初生儿,婴儿。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能——①象形字,本义:熊。不过许慎认为“能”是外形似熊的另一种动物。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说文》。②才能,能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诗经》。③会,能够,善于。能而示之不能《孙子兵法》。

能食人——按字面直译:能够以人为食。也就是说可以捕食人类,战斗力很强啊!不过“能”带有选择性,能够以人为食,但未必去吃人,主要看心情。
者——①会意字,煮和诸的本字。本义:生火煮食,聚众漫谈。②别事词,相当于“这”。者,别事词也《说文》。段玉裁注:凡俗语云者个,者般,者回皆取别事之意。③指代人或指代事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④某某人,特指从事某事的人。例:行者,智者,记者。
蛊——①会意字,本义: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为蛊《说文》。②传说中的一种人为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端午日,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本草拾遗》。③神智惑乱的疾病。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左传》。孔颖达注: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④用符咒之术毒害人。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日夜毁谮,贵人母子遂渐见疏《后汉书》。⑤诱惑;迷乱。孔某(指孔子)盛容修饰以蛊世《墨子》。
食者不蛊——按字面直译:吃了(九尾狐)的人,肚子里不长寄生虫或不会被迷惑心智。
状如狐而九尾——按字面直译:样子像狐狸但长着九条尾巴。这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尾狐”的最早出处了。
不过有趣的是,山海经的作者少有的没有提到它的名字或者说没有给它名命。
所以“九尾狐”三个字实际是后人给起的。
山经里的描述过的怪物们,多长出几个脑袋几只手脚尾巴甚至身体的为数不少,
有些勉强能解释有些就没办法理解了,不能解释的怪物大多都是因为作者对其的描述语焉不详,
“九尾狐”就属于这种情况。
虽然我们无法了解它倒底类属何种,但我至少可以了解到它与人的关系是互相捕食,这说明其并非神话中人们幻想出来的怪物,先民既知道它的危险“能食人”,也晓得吃了它可以”不蛊“。
这说明先民对“九尾狐”只有“畏”却没有“敬”,并没有将之神化。
不过我实在是想像不出九条尾巴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九尾狐的疑问还是等待人们的新发现吧。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8 10:19:00 +0800 CST  
鸠——形声字,本义:多种鸟类的泛称。鸠为五鸠之緫名《说文解字注》。
鸠,特指哪种鸟古人说法不一,
仅《诗经》就有“关关鴡鸠在河之洲”、“于嗟鸠兮,无食桑椹” 、“维雀有巢,维鸠居之”等等,
这三句诗分别描述是鱼鹰、斑鸠和布谷鸟。
所以“鸠”在本段经文中特指哪种鸟,我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的。
不过《说文》里明确的说:鸠,鹘鵃也。
《尔雅》里说:鶌鸠,鹘鵃。
《左传》里明确解释说:鶌鸠,一名鹘鵃。今之班鸠也。
陆玑注释《诗经》时也说:鹘鸠,一名班鸠,似鹁鸠而大。按:鹁鸠,即鸽子。
可见“鸠”多数时候都应该是特指斑鸠。
斑鸠,在我国分布很广,似鸽但体形较小。

若——①会意字,本义:顺从,今字作“喏、诺”。若,顺也《尔雅》。②像,相似,与……一致。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③择捡菜蔬。若,择菜也《说文》。④古代香草名。若,一曰杜若,香草《说文》。
呵——①形声字,古字作“诃”,本义:大声的怒斥。怒责。诃,大言而怒也《说文》。②笑声。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唐·韦庄·菩萨蛮》。
灌——①形声字,本义:古水名。灌,水,出庐江雩娄,北入淮《说文》。②浇;灌溉。灌,浇也,渍也《广韵》。③丛生的树木,灌木。灌木,丛木。又,木族生为灌《尔雅》。
惑——①形声字,本义:心乱,不明确。惑,乱也《说文》。②困惑,不解。以此为政,不亦惑乎《吕氏春秋》。③迷惑,蛊惑。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
佩之不惑——按字面直译:佩戴它就可保心神不乱,不会被蛊惑。
灌灌——鸟名,未知其详。“灌灌”似乎是个拟音词,比如“关关鴡鸠”里的“关关”二字就是“鴡鸠”的叫声。
按书中描述“灌灌”是一种长的像鸠,但叫声像是骂人的鸟。
这两点其实都是可能在现实里存在的,
不过很遗憾我未能找到类似的鸟。
也许曾经存在过,又或者还藏在深山人未知吧。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9 10:15:00 +0800 CST  
英——①形声字,本义:花。英,艸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说文》。大意为:不结果的花叫做“英”,另一种说法认为“英”特指黄色的花蕊。②杰出的人。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③精华。沈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英水——按字面直译:花河或黄花河。该水是流向南方的。
即——①会意字,本义:入席就餐。即,即食也。徐锴曰:即,就也《说文》。②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③登上;走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④连词,介词。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即翼之泽——按字面直译:就食翅膀的湖泽。翼又指鸟类,那么就是“捕鸟为食的湖”。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鸟类就食的湖泽”。
不管怎么说,仅就字面的字义来说“即翼之泽”应该是有许多鸟类的吧。
山海经里的词语常常出现宾语前置的现象,有时候把两个字的字义倒置一下才会变的有意义。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词有我们未知的特定意义。
中——指事字,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说文》。
鱬——古鱼名,具体指何物未详。袁珂注:鱬,音儒。盖人鱼之类。袁珂所说的“人鱼”可能是指娃娃鱼。
人——象形字,本义:人类。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说文》。
面——象形字,本义:脸。面,颜前也。象人面形《说文》。注:先秦无“脸”字,魏晋时期才出现,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才广泛使用。
人面——按字面直译:人脸。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鸯鸳——鸟名,两个字都指同一种鸟,但通常“鸳”在“鸯”前。不知道此处经文是写错了还是另有他义。
鸳鸯,学名中国官鸭。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杂食性。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叫声与野鸭相近。

疥——本义:疥疮,又名疥癣。是一种疥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非常的刺痒。疥,搔也《说文》。段玉裁注:疥急於搔。因谓之搔。俗作瘙。礼记释文引说文疥,瘙疡也。
赤鱬——未知其详。按字面直译:红色的人鱼。
仅靠经文的描述,我们分析出的东西不多:
1.这是一种水生动物,是鱼类的可能性较高。
2.能发出声音,可能有发声器官。
3.它的肉可能有一定毒性,因为治疗疥疮的药物通常有微毒,以便杀死疥虫。
4.这种怪鱼最大的特点无疑就是“人面”了。那么现实中有没有长着“人面”的鱼呢?
实际上人类的面部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动物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类似的经历,会把一些事物联想成人脸的形状呢?
山经里不乏用“人面”二字来形容的奇特动物。
但我认这绝不是说这些怪物就赫然长着一长人类的面孔。
而是说这些动物的头部具有与人类面部相似的外形特征而已。
我认为所谓的“状如鱼而人面”就和我们现代人把一些动物名命为“猴面鱼”、“猴面鹰”、“鬼面狒”等等是一个道理。“人面”和“猴面、鬼面”一样只是为了突出该动物特征的形容词。
例如下图的这些鱼类: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09 10:28:00 +0800 CST  
古籍及名人考:
吴任臣——清代历史学家、藏书家。曾担任《明史》纂修官。著有《周礼大义》、《字汇补》、《春秋正朔考辨》、《礼通》、《托园诗文集》,另有《山海经广注》。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孙子兵法》——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所著,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尊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用辩证的哲学思想解释了战争,时至今日无人超越。
《本草拾遗》——唐·陈藏器撰。药学著作。共十卷。原著早已散佚,但佚文可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后汉书》——是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唐·韦庄·菩萨蛮》——韦庄,唐末五代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唐末诗坛的“华岳三峰”,又与温庭筠同为唐末五代“花间词派”的先导。
《吕氏春秋》——是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正字通》——明代崇祯末年张自烈撰。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所分部首与梅膺祚《字汇》相同,凡214部。部首次序和每部之内的字次都按笔画多少来排,这也跟《字汇》一样,但是《字汇》注释比较简单,而《正字通》繁博得多。
《论积贮疏》——汉代贾谊的名文之一。《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文题为后人所加。是贾谊23岁时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诗人。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0 10:23:00 +0800 CST  

原文:
⑼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音村)于东海,多沙石。
汸(音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音育),其中多白玉。
白话文:
(离开青丘山)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箕尾山,大山的尾部蹲崌于东海之岸,山上多沙石。
汸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淯水,水中出产白玉。

箕尾之山漫谈:
箕——会意字,古时“箕”“其”通用,本义:簸箕。箕,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说文》。
簸箕,是是一种铲状器具,从古至今的变化都不大。是一种扬米去糠的器具,也可用以收运垃圾,南方称之为“撮箕”。

箕尾——星宿名,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末二两宿。
“箕宿”有四颗星,九月上旬黄昏,出现在南方地平线附近,黄道与银河交会处。形似簸箕故名“箕宿”。
“尾宿”,七月中旬至下旬的黄昏时分,会出现在南方地平线附近。
《庄子·大宗师》里有这样的描写: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傅说”据传是位古人,他飞升后成为天上的星宿。简单的说就是以人命名的星星。
它位于箕宿和尾宿之间,所以被庄子漫浪的称为“骑箕尾”,寓意为乘龙飞升。
箕尾之山——按字面直译有两种可能:1.外形象簸箕尾部的山。2.箕尾星宿之山。
箕尾山在经文的地理上位于南山经的最东面也最后一座山,临于东海。
而箕尾二宿,位于位于天空的南面,而又恰好是东方青龙的末端。
所以,这很可能是先民以星宿在天空中的方位来描述箕尾山的地理位置。
当然也可能二者兼具,由于这山形似箕尾,又恰好位于东南,因而得名。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南山经的起点最西边的招摇山也与星星有关。
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我认为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其实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当人们要进行远距离的旅行时,
古人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方向的准确,
尤其是在向陌生地区进发的时候这一问题特别关键甚至是致命的。
在指南针发明之前,星象学也就是天文学知识,几乎是人们在黑夜中保证行动方向的唯一办法。
山经的路线,大都是直线。而且行程之艰远超乎想像,即有陆路又有水路,但无论多远多难都有较详细的记录。
同时又有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各条线路与线路之间竟然几乎没留下任何明确的关联信息。
比如说,南山经,南次二经以及南次三经之间在纵坐标上的关系就没有任何记录。
这说明作者只能也只敢往着一个方向前进,因为一旦偏离,想走回原来的线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诗经》里有这样的诗句: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可见我国古人对于箕宿星和北斗星的认识是非常早的。
有趣的是南山经恰好西起于“招摇”,又东止于“箕尾”,恰好与诗经里所提到的两个星宿相合。
总而言之,我认为招摇山和箕尾之山的得名都很可能源于天上的星座。
我们的祖先真是即坚毅智慧又充满浪漫情怀啊。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0 15:08:00 +0800 CST  
踆——①通“竣“,停止,结束。踆,音逡。与竣同。止也,伏也《正韵》。②倒踢。以足逆蹋曰踆《类篇》。③通“蹲”。踆,音尊。蹲也《集韵》。
其尾踆于东海——按字面直译:箕尾之山的尾部结束于东海或箕尾之山的尾部蹲踞于东海。
郭璞对此注释道 :“踆”古“蹲”字,言临海上;音存。按郭璞的意思翻译成“蹲踞于东海边”比较恰当。
沙——①会意字,字亦作“砂”,本义:水中细散的石粒。沙,水散石也,水少沙见《说文》。②古水名,沙水。楚东有沙水《说文》。
石——①象形字,本义:山上的石头,泛指所有石头。石,山石也,象形。凡石之属皆从石《说文》。②假借为,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
沙石——按字面直译:沙子和石头。
多沙石——按字面直译:大多是沙子和石头或有许多沙子和石头。
这说明当地很贫瘠植被不多,这种情况海边很常见。
有次我去福建平潭,当地人自嘲说:平潭岛好是好,光长石头不长草。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汸——①古水名。汸,音芳。与淓同。水名也《集韵》。②通”滂“,形容水势浩大。货财浑浑如泉涌,汸汸如河海《荀子》。
淯——古水名。淯,水。出弘农卢氏山,东南入海,或曰出郦山西《说文》。按:弘农即今河南灵宝。
山经中未能说明“淯水”的源流和方向,且就其所处的方位来看与《说文》所说的“淯水”显然只是同名而已。
白玉——按字面直译:白色的玉石。
古时特指白璧,《礼记·月令》中说:〔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即指的是白璧。
不过本段经文中显然是指白色的玉石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0 15:19:00 +0800 CST  

原文:
⑽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音义),糈(音胥)用稌(音涂)米,一璧稻米,白菅(音尖)为席。
白话文:
概括起来从鹊山的首峰招摇山直至箕尾山。总计十座名山,行程约二千九百五十里。
这里山神(图腾)的样子都是鸟的身体而龙的头。
这里祭祀山神仪礼是:将一块顶玉璋和一只牺牲(毛)同时幽埋地下(祭坛),祭神的精米要用稌米,要一块玉璧和精选的稻米,用白菅草来制做的山神的坐席。

南山经总述:
凡——①象形字,本义:全部,一切。最大限度地囊括。凡,最括也《说文》。②总共。计凡付终,务本饬末,则富《管子》。③纲要,概括之辞。请略举凡,而客自鉴其切焉《长杨赋》。④平常,普通。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三国志》。

至——象形字,本义:到,到达。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象形《说文》。

里——①会意字,本义:里弄;街巷。里,居也《说文》。②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各有社《周礼》。③量词,长度单位。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谷梁传》。④通“裏“,汉字简化时与”里“字和并。本义:衣服内层,引申为内部,与”外“相对。裏,衣内也《说文》。段玉裁注:引伸为凡在内之偁。

在本段经文中“里”,显然指的是长度单位。
但山海经里的“一里”换算为现代的多少长度呢?
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有如下论述: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1800尺。
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即新莽铜嘉量)、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
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
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
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虽然梁方仲先生把周秦汉三代的里制已经考据的很清楚了,
但《山海经》是否也可能套用这一里制,这个暂时没人说得准,
不过《山海经》的“北次三经”曾经出现过“三百步”这个词,
不如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暂且放一放到时候再说吧。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6 10:21:00 +0800 CST  
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南山经有十个段落,最后一段为前九段的总结。
在第一段出现了鹊山和招摇两个山名,所以有纪录的名山共十座是没错的。
但总里程书是说“二千九百五十里”,实际只有“二千六百五十里”,还有三百里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
关于里程数量有出入的问题在后面的山经当中也时有发生,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山海经》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其间朝代更迭,重修多次错谬难免。
想来我们只要记得这里有出入就可以了,说不定将来有什么重大考古发现,自然就能真相大白了。


——关于山经里“山名”的——
南山经的总结,作者说“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
整个南山经描述了从大海的西岸到大海的东滨的广大地域,
难道在这其中只有竖亥口中的九山一峰?
这不可能啊,我们知道,山通常都是一座连一座的就像股票的K线图。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竖亥只拣出了其中最高或者最突出的山。
设想下,竖亥面对着这苍莽的群山大地,
如果漫无目的的瞎走,他很快就会迷失自己。
所以每到一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一个座标。
而在那个荒蛮的时代里,除了天空中的日月和繁星,还有什么比的高山大岳更合适当作地标呢?
所以,书中所记录的山未必是当地唯一的一座,但必然是当地最醒目最具特色的那座。
举个栗子,比如“青丘山”所代表的含义,就与我们现代人在地图上标注城市地名的道理应该是相通的。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6 10:25:00 +0800 CST  
神——①会意字,本义:万物的创造(主宰)者。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②泛指所有神灵。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礼记》。③掌控肉体的灵魂、意识。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④绝妙的,奇异的。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
皆——①会意字,本义:口径一致。皆,俱词也《说文》。②都,全,一致地。宾少进,主人以宾三揖,皆行《仪礼》。
龙——象形字,本义:传说中拥有超自然能力的神兽,鳞甲动物之王,中华民族的象征。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
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过,从古至今争论不断。同样在山海经里的“龙”也是如此。
有人说“龙”在山海经中反复用来形容其它的动物,说明“龙”为作者所常见,所以因该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
但同时令人困惑的是,“龙”从来没有在山经里以任何形式单独出现过。
在山经里你绝对找不到“某某山,某某水其中有龙"的描述。
假如龙真实存在并为古人所常见,为什么却又从来没独立出现过呢?
相比之下虎、豹、象、犀、猴,熊、罴、马、羊、牛等等野兽都曾经单独出现过。
所以就我看来,山海经里的“龙”和其它地方的“龙”也差不多——谁都知道,但谁也没真的见过。

由上图可见,“龙”的形像是渐变的,由简到繁的。
也就是说即使“龙”真的曾经存在,它的本体与我们所认为的形像肯定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按字面直译:南山经这些地区的人们所敬奉的神(图腾)都长着鸟的身体龙的头。
那么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鸟身龙首”的图腾呢?
据说居住在我国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省境内畲族同胞,就把龙头凤做为自己的民族图腾之一。不过呢,资料不多,我不是很肯定。
畲族生活在东南地区,从大的方位来说倒是和南山经对上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6 10:28:00 +0800 CST  
祠——①形声字,本义:春祭。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说文》。②主持祭祀活动。凡内祷祠之事,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周礼》。③祭神祭祖的庙堂。祠,神祠也《汉书 》。
之——①会意字,本义:生长,滋长。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②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之,适也《广雅》。③代词。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韩非子》。④助词。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礼——①会意字,本义:举行祭拜活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②维持社会秩序与人际和谐的规范与准则。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尊敬、厚待。聘名士,礼贤者《礼记 》。③敬重的态度、言行。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④表示敬重的赠品。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 》。
毛——①会意字,本义:须发,皮毛。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②通“芼”,草木;五谷。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公羊传》。
用——象形字,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用,可施行也《说文》。
璋——形声字,本义:古玉器名,形状像半个圭。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用以表示瑞信。剡上为圭,半圭为璋。<礼>: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说文》。

瘗——①埋藏;隐藏。瘗,幽薶也,《说文》。②埋物祭地。有年瘗土,无年瘗土《吕氏春秋》。高诱注:祭土曰瘗。
毛用一璋玉瘗——毛,指献祭的牺牲。郭璞对此的注释为:言择牲取其毛色也。
也就是说郭璞认为“毛”指牲畜的毛色,献祭的牲畜要选好的。
健壮牲畜毛色泽油亮,而老病的枯稿。如果用后者祭神肯是大不敬了。
不过袁珂认为:毛谓祀神所用毛物也,猪鸡犬羊等均属之。此言“ 毛 用一璋玉瘗”者,以祀神毛物与璋玉同瘗也。郭注不确,诸家亦竟无释。
袁先生不但否定了郭璞的说法,还批评了其他前辈不能指出,真是个妙人。
就我个人而言也同意袁珂先生的看法这里的“毛”即是后面经文里提到的“毛物”,所谓“毛物”就是动物类的祭品。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6 10:40:00 +0800 CST  
糈——①形声字,本义:粮食。糈,粮也《说文》。②特指古代祭神用的精米。巫咸将夕将兮,怀椒糈而要之《离骚》。王逸注:精米所以享神也。
我们吃的粮食都经过脱壳筛选深加工的,所以米粒饱满晶莹剔透。
但要知道,仅仅在十几二十年前,由于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人们淘米做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剔除米粒中的沙粒石子,夹沙饭一不小心能崩掉半颗牙。
可以想像,早几千年前的人们为了吃一顿干干净净的米饭得花多大的力气?
所以不要小看这个“糈”字,写起来轻巧,做起来可是大不易啊,
精选的米代表着人们对于他们所祭祀的祖先和神灵们的满满敬畏。
稌——①本义:稻子。稌,稻也《说文》。②特指粳稻和更为珍稀的糯稻。许曰沛国禝稬。而郭朴曰。而稍分轻重耳。今沛国呼稌。然则稌稬本一语《说文解字注》。
一——指事字,本义:数词,最小的正整数。万物的起始。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璧——形声字,本义:平圆而中有孔的玉器。璧,瑞玉圜也《说文》。
《尔雅》中写道: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所谓“肉”是指边,“好”是指孔。也就是说圆环形玉器的玉质边双倍于孔径的称为“璧”。


稻——会意字,本义:水稻。稻,稌也《说文》。
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
稻的栽培已知起源于约西元前8200年南中国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带,另有考古发现在约西元前8200年前的中国大陆湖南。
在我国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
每个亚种又分为“早、中稻”和晚稻两个“群”,每个群又分为水稻和陆稻两个“型”,
每个型再分为粘稻和糯稻两个“变种”以及一般栽培品种。
糯稻是粘稻淀粉粒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异型。
籼型糯稻叫小糯或长粒糯,粳型糯稻称大糯或团粒糯。

米——象形字,本义:去壳的谷物。米,粟实也《说文》。
一璧稻米——按字面直译:一块玉璧和一些稻米。
有人认为这句与之前的“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意思相重叠,很可能是后人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造成的“衍文“。
不过郭璞等人的注释中并未提出这个疑点。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5-03-16 10:44:00 +0800 CST  

楼主:大眼生姜崽1

字数:88324

发表时间:2015-01-22 18: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2 11:53:22 +0800 CST

评论数:6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