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文白对照及生僻字词注释

原文:
(音欢)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朱国。
译文:
头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目和鸟的翅膀,鸟的喙,正在捕鱼。
另一种说法叫做朱国。

原文:
⑽厌火国在其南,其为人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朱东。
译文:
厌火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着野兽的身体和黑色的皮肤,嘴中喷出火焰。
也有说是在朱国的东面。

原文:
⑾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一曰其为树若彗。
译文
三珠树在厌火国的北面,生长于赤水的岸边,这种树长的像柏树,但叶子都像珠子。
也有说这种树长的就像彗星的样子。


注释:
——
⑽厌——①形声字,本义:一物压在另一物上。笮也。一曰合也《说文》。段玉裁注:笮者,迫也。此义今人字作。乃古今字之殊。厌,合也。眠内不祥也。此合义之一专。㝥下云寐而厌也是也。俗字作。郭云。不厌、不厌梦也。也就是说文认为厌有两个字义,一个是“压”一个是“梦魇”。②饱,满足,后作“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③嫌恶,憎恶。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庄子》。
厌火国——按字面直译:憎恶火的国或火的恶梦之国又或被火压迫之国。不过按其外形描述来看倒像是在玩喷火杂耍的人。或者远古萨满故作惊人之举恐惑众人也未可知。
⑾彗——会意字,本义:扫帚。彗,埽竹也《说文》。按:埽,古同“扫”,打扫。彗星的简称。彗星者,天之旗也《河图帝通纪》。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05 15:14:00 +0800 CST  
原文:
⒀臷(音秩)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译文:
臷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黄皮肤,能够用弓箭来射捕蛇类。
也有说臷国在三毛国东面。

原文:
⒁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一曰在臷国东。
译文:
贯匈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胸口有一个大洞。
也有说在臷国的东面。

原文:
⒂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
一曰在穿匈东。
译文:
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交叉着双腿双脚。

原文:
⒃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一曰在穿匈国东。
译文:
不死民在它的东面,那些人都是黑色的皮肤,长生,不会死去。
也有说是在穿匈国的东面。


注释:
⒀臷——①通耊,古人八十曰耊,泛指长寿的老年人。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汉书》。②古同“迭”,经常;累次。③更替。另:《说文》里没有这个字。
臷国——按字面直译:长寿之国。
⒁贯——会意字,本义:穿钱的绳子。贯,钱贝之贯也《说文》。引申为:贯穿。贯,穿也《广雅》。

窍——形声字,本义:孔,洞。窍,空也《说文》。
⒂交——象形字,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交,交胫也《说文》。
胫——本义:小腿。胫,胻也《说文》段玉裁注:厀下踝上曰胫。
交胫国——按字面直译:小腿交叉的国。现实中的“内八字脚”与之描述相类,造成这种病症一般认为有:遗传原因,生活习惯原因以及缺钙等原因。


⒃民——指事字,本义: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不死民——按字面直译:不会死的普通人。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06 10:47:00 +0800 CST  
原文:
⒄岐舌国在其东,其为人反舌。
一曰在不死民东。
译文:
岐舌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舌头是倒着长的。
也有说是在不死民的东面。

原文:
⒅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一曰在岐舌东,为虚四方。
译文:
昆仑丘在它的东面,丘形四方。
也有说是在岐舌国的东面,山基向四方延伸。

原文:
⒆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译文:
后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后羿射杀了凿齿。在昆仑丘的东面。
后羿持着弓和箭,凿齿持着盾。也有说是拿着戈。

原文:
⒇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一曰在凿齿东。
译文:
三首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一个身体三个脑袋。
也有说是在凿齿的东面。


注释:
⒄岐舌国——岐,同“歧”。物的分支或事有分歧。按字面直译:舌头分叉的国。事实上舌头分叉有可能是一种先天畸形,这类症状虽不常见但也偶有报导。另一种可能是后天手术人为制造的。总之并非什么不可能是事情。远古至今一些原始的部落总保持着一些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审美观,比如割耳,割唇,凿齿等等。这些行起源各不相同,但其表现的形式都是一种对身体的自残。不过话说回来,今天的人们纹身,穿耳洞乃至隆胸整容也未必就高明到哪里去。
⒅昆仑虚——昆。昆,同也《说文》。意为:同辈之人,平等的人,人人等。仑。仑,思也《说文》。意为:思考,思想。又或条理,次序。虚,古作墟。虚,大丘也《说文》。但墟的本义还有市集的意思。按字面直译的话:人人都是智者的大丘或人人都有条理次序的大丘。
我认为昆仑虚,昆仑丘,昆仑山这所有的描述加在一起分明就是一个”远古的超级城市“。只不我们那些仍生活在刀耕火种之下的祖先们无法用他们贫瘠的语言加以描述罢了。
⒆羿——①本义:鸟张翅旋风而上。羿,羽之羿风《说文》。段玉裁注:谓抟扶摇而上之状。②通常指”后羿“,上古神话人物,善射。后,君主,帝王。后羿,按字面直译:飞天之王或冲天之王。


凿齿——本义:一种将缺少门齿视为美奇特的习俗,这种习俗据说源于一种名叫破伤风的致命疾病,因为破伤风又名”锁腭症“,发病时病人神智清楚,但面部肌肉会收缩,以至嘴都无法撬开。只有凿掉门齿灌入流食药物或可得救。在本文当中应该是指一个和后羿争霸的远古部落首领。
⒇三首国——三个脑袋的人,解释不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07 11:02:00 +0800 CST  
原文:
(21)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
译文:
周饶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身材短小,戴帽子系腰带而整齐讲究。
也有说是焦侥国在三首国的东面。

原文:
(22)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译文:
长臂国在它的东面,他们在水中捕鱼,两手各抓着一条鱼。
也有说是在焦侥国的东面,在海中捕鱼。

原文:
(23)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爰有熊、罴(音皮)、文虎、蜼(音位)、豹、离朱、视肉。
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音吃)久、视肉、虖(音乎)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译文:
狄山,帝尧埋葬在山的南面,帝喾葬在山北面。
随葬之物包括: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吁咽和文王也被葬于地地。
也有说是汤山。随葬之物是: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视肉、虖交。
周围是方圆三百里的范林。

原文:
(24)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译文:
南方之神祝融,兽躯人面,驾驭乘座着两条龙。


注释:
(21)周——①象形字,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周,密也《说文》。②稠密,紧密。凡甲,锻不挚则不坚…橐之而约,则周也《考工记》。③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④完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⑤绕一圈,环绕。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左传》。⑥周朝。⑦姓氏。⑧一星期或一段时期。
饶——①形声字,本义:饱。饶,饱也《说文》。②富裕,丰足,肥沃。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孙子》。③宽恕;宽容。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杜甫·立秋后题》。④额外增添。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水浒传》。


短——①会意字,本义:不长。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说文》。按,短,不长也。②指摘缺点,揭发过失。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③不足,缺乏。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清· 徐珂· 清稗类钞》。


焦——①会意字,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焦,火所伤也《说文》。②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焦,臭也《广雅》。③干枯;枯焦。寒暑杂至,五谷焦死《墨子》。

侥——①形声字,本义:僬侥,古代传说中的矮人。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说文》。②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儿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庄子》。
周饶——毕沅注:周饶即僬侥,音相近也。
冠带——冠,帽子。带,束腰带。冠带垢,和灰请漱《礼记》。 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韩非子》。
(22)长臂国——我怀疑原图描述的是类似广东京族人高跷捕鱼的情况。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08 16:58:00 +0800 CST  
原文:
(23)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音酷)葬于阴。
爰有熊、罴(音皮)、文虎、蜼(音位)、豹、离朱、视肉。
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音吃)久、视肉、虖(音乎)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译文:
狄山,帝尧埋葬在山的南面,帝喾葬在山北面。
随葬之物包括: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吁咽和文王也被葬于地地。
也有说是汤山。随葬之物是: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视肉、虖交。
周围是方圆三百里的范林。

原文:
(24)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译文:
南方之神祝融,兽躯人面,驾驭乘座着两条龙。


注释:
(23)帝尧——传说中的上古五帝之一。
喾——本义:穷极。喾,急告之甚也《说文》。段玉载注:急吿犹吿急也。告急之甚,谓急而又急也。喾者,极也。敎令竆极也。竆极,卽急吿引伸之义。
帝喾——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帝尧的前任。
吁咽——
文王——即周文王,姬昌。
离朱——
视肉——
虖交——
范——①一种草。范,草也《说文》。②假借为“笵”法则。范,法也。范,常也《尔雅》。③姓氏。
范林——

(24)融——形声字,本义:煮饭的蒸气上升。融,炊气上出也《说文》。引申为: 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融化。融解。消融。
祝融——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很多,一说是火神,一说是上古部落的首领。祝,向人们解释天意的人,即巫祝。融,人名。连起来意为:名叫融的巫祝。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1 10:25:00 +0800 CST  


卷七【海外西经】
原文:
⑴海外自西南陬(音邹)至西北陬者。
译文:
海外从西南角到西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原文:
⑵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译文:
灭蒙鸟在结匈国的北边,这是种青色的鸟,尾巴是红色的。

原文:
⑶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译文:
大运山高三百仞,屹立在灭蒙鸟的北面。

原文:
⑷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音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音义),右手操环,佩玉璜(音黄)。在大运山北。
一曰大遗之野。
译文:
大乐旷野,夏后启在这个地方观看《九代》乐舞,乘驾着两条龙,飞腾在三重云雾之上。他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着一块玉璜。大乐野就在大运山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后启观看乐舞《九代》是在大遗旷野。


注释:
⑵灭——形声字,本义:本义:消灭;灭亡。灭,尽也《说文》。灭,绝也《尔雅》。
运——会意字,本义:本义:运行;运转;运,移徙也《说文》。
大运山——高只有三百仞,按周制一仞八尺,一尺约17CM。一仞大约在1.3M—1.4M左右。
300仞约等于现代390M—420M。这山真心不高。
夏后启——即夏启,传说中大禹的儿子。禹死后,夏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传说里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儛——舞蹈。儛,同舞《广韵》。
代——形声字,本义:更迭,代替。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九代——传说中的上古乐舞,其形制、舞容等,因文献缺失,难以遽定。一说为马名。郝懿行笺疏:九代,马名。唐朝人薛曜在他的《舞马篇》里写到: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从这些描述上看,《九代》可能是以“马”为主题的一种乐舞。
云盖——状如车盖的云。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魏·阮籍·咏怀》。后引申为:有云纹彩绘的顶盖。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大唐新语》。但在本段经文当中应指状如车盖的云层。因为后文的“翳”即指华盖。
层——形声字,本义:楼房,多层的房。层,重屋也《说文》。
翳——①形声字,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注: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②遮蔽,掩盖。翳,障也《广雅》。本段经文中应取华盖之义。
环——形声字,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环,璧也《说文》。
玉璜——在中国古代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上图为:良渚文化 兽面纹玉璜。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1 15:37:00 +0800 CST  
原文:
⑸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译文:
三身国在夏后启的北面,一个脑袋三个身体。

原文:
⑹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译文:
一臂国在它的北面,一条手臂、一只眼睛,一个鼻孔。有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的斑纹,一只眼睛一只蹄。

原文:
⑺奇肱(音公)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译文:
奇肱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一条手臂三只眼睛,有阴有阳,骑着文马。
有一种鸟,两个头,红黄的毛色,在那人的身边。

注释:
⑸身——象形字,本义:身躯的总称。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三身国——三个身体一个脑袋,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机会能生存下来。解释不了,除非是雕像。
⑹一臂国——一臂一目一鼻孔的人还能勉强解释为是受了伤,连马都是一目一蹄根本无法想像啊。
⑺奇——本义:奇特,奇异。或指单数与偶数相对。奇,异也。一曰不耦《说文》。段玉裁注:异也。不羣之谓。一曰不耦。奇耦字当作此。今作偶,俗。按二义相因。
肱——形声字,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肱,肘臂节也《说文》。引申为:帝王的卿佐。洸洸司徒公,天子股与肱《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奇肱国——根据经文中的描述,“奇肱”应该为独臂的意思。
有阴有阳——由于“阴阳”包含的意义广泛,且无法确定其描述的主体是“奇肱国人”还是“奇肱国人的眼睛”所以历来无人能够进行比较可信的解释。双头红黄色鸟的描述倒像是一种徽章。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2 15:56:00 +0800 CST  
原文:
⑻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
刑天与天帝在这里(奇肱国)争夺神位,天帝斩掉了刑天的首级,然后把他葬在了常羊山。刑天又站了起来没有头,于是以两乳为眼,以肚脐为口,再次拿起干和戚向天帝挥舞起来。

原文:
⑼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鱼(音鳝),祭操俎(音组)。
译文:
女祭、女戚在刑天和天帝大战之地的北面,位置是在两条河流之间。女戚拿着鱼(一种酒器),女祭则捧着俎这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注释:
刑天——一种说法:刑,是指杀戮。天,指天帝。连起来就是:杀死天帝。这与后世黄巾军所喊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差不多。另一种说法:刑,指割、杀。天指头颅。连起来就是:斩首。这种说法认为刑天本无名,被天帝斩首之后以后才人们就以“刑天”来称呼他。总之刑天是一个很吊的人。。。。
帝——这里的“帝”有认为是指黄帝。也有认为是指昆仑山上的那个天帝。究竟是哪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
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有认为是指天帝将刑天的头埋到了常羊山。也有认为是天帝杀死刑天之后将刑天(整体)埋在了常羊山。我感觉按古人的习惯,应该是把刑天的头埋了,身体没管。
干戚—— 干,即盾,用木、皮革或藤类等制作而成。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

上图为:戚。由戚在战场的杀伤效果不如戈和矛,后来逐渐退出战场演变成了礼器。所以上图的“戚”才会有如此繁复花纹。

⑼俎——①指事兼形声字,本义:本义:一种古代礼器,用供祭祀或宴会时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俎,礼俎也《说文》。②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③姓氏。



上图为:商代青铜板式俎。
女祭、女戚——按经文中描述:戚操鱼(音鳝),祭操俎。显然,这是两个正在进行祭祀的祭司,女戚拿着祭品“鱼”,而女祭拿着用来盛装祭品的盘子也就是“俎”。前面我们讲到了“戚”是一种兵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戚”的责任是宰杀准备祭品,而女祭则负责向神或是“帝”献上祭品。她们的名字恰好与她们所做的事相应,这也就说明:女祭、女戚。未必是她们本来的名字。也可能是海经的注释者根据她们的形像起的名字。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4 10:24:00 +0800 CST  
原文:
(音次)鸟、(音瞻)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
鸟人面,居山上。
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
译文:
鸟和鸟,它们的都是青黄色的,所经过的国家必然灭亡。在女祭的北面。
鸟有着人的面目,居住山上。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两种鸟统称维鸟,是青色鸟、黄色鸟聚集在一起的混称。

原文:
⑾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译文:
丈夫国在维鸟的北面,这里的人穿衣带冠身上佩剑。


注释:
——
——
⑾丈夫——①周制八尺为一丈,按字面直译:八尺男儿。所以丈夫即指成年男子。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说文》。按:“一以象簪”,古代男子二十加冠,也就是束发,束发要用一根簪子固定。理解不了的可以参考道士的道冠。②已婚男子。③有身份的人高贵的人。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
剑——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又称:“轻吕”、“径路”。属于护身武器。
丈夫国——按书中描写“衣冠带剑”,这身行头在先秦时代绝对是时髦值爆表了。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4 11:15:00 +0800 CST  
原文:
⑿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音至)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音帐)其面。
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译文:
有一具女丑的尸体,她生前是被十个太阳的热气烤死的。在丈夫国的北面。她用右手遮住自己的脸。
十个太阳高挂在天空当中,女丑的尸体卧于山顶。


注释:
丑——古文中“丑”是地支第二的意思,《说文》里认为“丑”即“纽”是第十二月的意思。不知道古本里头这个“女丑”用的是“丑陋”的丑还是“丑时”的丑。
生——①会意字,本义: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②生存;活。与“死”相对。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本段经文中应该是“生死之生”,“生而十日炙杀之”应该译为:生前被十个太阳活活烤死。
炙——①②会意字,本义:烤肉,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②曝晒。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鄣——①古邑名,为纪国边邑。鄣,纪邑也《说文》。②通“障”,阻隔,遮挡。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关于如何理解经文中描述“女丑”即其发生在其身上的事情。现在学者一般认为女丑是祈雨仪式中被用来献祭的巫,在山上被曝晒而死。根据甲骨文的记载,祈雨时会焚巫或曝巫,运气好的雨及时来了就不用死了,求不来雨就死路一条,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晒、饿死。
我个是这样假设的:女丑是一个拥有“大蟹”的女巫,也就是说她掌握着与“大蟹”有关暴力和权力。“十日”传说是天帝的十个儿子,他们去征讨女丑,并将她打败并烧死在丈夫国以北的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图画的象征意义很可能大于画面的本身意义,这种描述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5 09:57:00 +0800 CST  
原文:
⒀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译文:
巫咸国在女丑的北面,右手抓着青蛇,左手抓着赤蛇。在登葆山上,这里是巫师们来往天上与人间地方。

原文:
⒁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音志),前后皆有首,黑。
译文:
并封在巫咸国的东面,形状像猪,但身体的前后都有一个头,皮毛是黑色的。

原文:
⒂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译文:
女子国在巫咸国的东面,两个女子居住在这里,四周有水环绕着。
另一种说法认为她们是居住在一道大门中间。


注释:
⒀巫咸——十巫之一。巫是他的身份,咸是他的称呼。
登——①象形字,本义:上车。登,上车也。象登车形《说文》。②升,上,从下而上。欲释阶而登天兮, 犹有曩之态也《楚辞·九章》。③成熟,丰收。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④登记,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周礼》。
葆——①形声字,本义:草木茂盛的样子。葆,草盛皃《说文》。②通“宝”。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史记》。③车盖。垂翟葆,建羽旗。齐枻女,纵悼歌《张衡·西京赋》。通“保”。④保持,保护,守卫。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墨子》。
登葆山——“登葆”与群巫所从上下的意思是相互关连的。登,指上升。葆,指天上。
⒁并——会意字,本义:并行,并列。,并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并《说文》。

并封——并,合并。封,封豕(古代一种大猪)。合起来就是,合并的大猪。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现实中这种猪是不可能存活的。我个人感觉,并封更像是一个雕像或者器具。


《猪形酒具盒》 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 战国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5 16:19:00 +0800 CST  
原文:
⒃ 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译文:
轩辕国在穷山边上,那个地方早夭的人都有八百岁。在女子国的北面,人的面目蛇的身体,尾巴盘绕在头顶。

原文:
⒄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
其丘方,四蛇相绕。
译文:
穷山在轩辕国的北面,那里的人拉弓射箭不敢向着西方射,是因为敬畏黄帝威灵所在的轩辕丘。轩辕丘位于轩辕国北部。
轩辕丘呈方形,被四条大蛇相互围绕着。

原文:
⒅此诸夭之野,沃民是处。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
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
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译文:
这里到处都是丰沃的原野,生活丰饶的人们生活在这里。
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在地舞蹈;凤皇生下的蛋,沃野居民食物;苍天降下的甘露,是沃野之民的饮食,凡是他们所想要的都能随心如意。
数不清的野兽与沃野的居民们和平的生活在一起。沃野在四条蛇(轩辕丘)的北面。
那里的人用双手捧着蛋正在吃,有两只鸟在前面引导着。


注释:
⒃轩辕之国——传说是黄帝的故乡。如果黄帝确实是来自轩辕国,以此推论的话当地的人也应该是人类。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经文中所谓“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应该是描述当地的神灵和图腾。
际——①形声字,本义:两堵墙相合缝隙。际,壁会也《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②交会;会合。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易·泰》。③达到,连接。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淮南子》。④交界或靠边的地方。北山陡起,下与河际《徐霞客游记》。

穷——①形声字,本义:极限,尽头。穷,极也《说文》。②贫穷,缺乏衣食钱财。穷,贫也《广雅》。
⒄轩辕丘——从描述上看是一种像金字塔一样的建筑物,“四蛇相绕”应该是指装饰物。这与前面提到的“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相对应。“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则进一步说明该建筑的神密性和宗教性。金字塔并不是埃及独有的建筑形式,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遗迹,只不过埃及的金字塔最多最大更具有代表性。
⒅沃——形声字,本义:浇水,灌溉。沃,漑灌也《说文》。段玉裁注:自上浇下曰沃。
诸夭之野——“夭“通”沃“,即沃野。沃野,肥沃的田野,能够灌溉的田地。颜师古注:沃者,溉灌也,言其土地皆有溉灌之利,故云沃野。
沃民——按字面直译:灌溉的人。
可见轩辕国在当时那就是标准的“发达国家”啊!这些描述让我想起了当年听到的一个关于共产主义实现之后人们生活如何好的段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8 15:45:00 +0800 CST  
原文:
⒆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应为鲤之讹)。
一曰鰕(音虾)。
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一曰鳖鱼在夭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译文:
既可在水中居住又可在山陵居住的龙鱼在沃野的北面,龙鱼的形状像鲤鱼。
另一种说法认为像鰕鱼。
就有神圣的人骑着它遨游在各地的原野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鳖鱼在沃野的北面,这种鱼的形状也与鲤鱼相似。

原文:
⒇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译文:
白民国在龙鱼的北面,白色的皮肤披头着发。有一种叫做乘黄的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狐狸,脊背上有角,人要是骑上它就能活两千年的长寿。

原文:
(21)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郭璞曰“雄”或为“雒”,或曰:雒棠),圣人代立,于此取衣(或曰: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译文:
肃慎国在白民国的北面,有一种树名叫雄常(或雒棠),每当中原地区有圣明的天子继位,那里的人就取雄常树的树皮来做衣服。

原文:
(22)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
一曰长脚。
译文:
长股国在雄常树的北面,披头散发。
另一种说法叫做长脚国。

原文:
(23)西方蓐(音入)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译文:
西方之神蓐收,左耳上有一条蛇,乘驾两条龙。

注释:
⒆龙鱼陵居——从经文的各种描述上来分析,我猜测可能龙鱼的形像可能更接近蜥蜴。
鰕——大鲵,即娃娃鱼。鲵,大者谓之鰕《尔雅》。
神圣——①形容崇高、尊贵、庄严而不可亵渎。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②泛指天神,神灵。国相东莱王璋字伯仪 ,以为神圣所兴必有铭表《水经注》。③帝王的尊称。丽哉神圣,处於玄宫《汉·扬雄·羽猎赋》。
九野——①即“九天”,古人根据不同的星宿所在的位置将天空划分为九块,称之为"九野"。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吕氏春秋》。②九州的土地。疆理九野,经营五山《后汉书》。
神圣乘此以行九野——神灵乘着龙鱼飞行于九天之中。
⒇白民之国——从描述上看,就是白种人。而且方位在西,这也与现实情况相附。山海中描述的人的肤色有三“黄,黑,白”这与现代的观点是一致的。
乘——①会意字,本义:升,登。乘,升也《玉篇》。②骑;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
黄——本义:黄色。黄,地之色也《说文》。
其背上有角——我个人觉得,背上的角倒有可能是类似马鞍之类的东西。绑在兽类身上用来扶乘。
(21)肃——①本义:恭敬。肃,持事振敬也。战战兢兢也《说文》。②衰落,萎缩。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吕氏春秋》。
慎——①形声字,本义:谨慎,慎重。慎,谨也《说文》。②顺从,顺应。夫侵主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管子》。
肃慎之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可能是满族人的祖先。肃慎、燕、毫,吾北土也《左传》。但本段经文里说的是西北,方位上相差比较远,所以未必是指同一部族。
雄常——按字面直译:英雄的旗帜。
圣人代立,于此取衣——圣人,指帝王。代立,指更替。于此取衣,到这里取上衣。所谓帝王之衣,我个人认为这段话就是说:新的统治者上位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武力和统治权的合法性,要来攻杀一通。说白了就是杀人立威,换取军功。
(22)股——形声字,本义:人腿,大腿。膝上曰股,膝下曰胫《论语》。
长股国——大腿很长的人。黄种人相比白人和黑人,身长而腿短这已经是定论了。所以,“长股”未必是指某种长的离奇的怪人,很可能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被发——发不束而披散。孔子见老耼,老耼新沐,方将被发而乾,慹然似非人《庄子》。这也是一种鄙视,意指长股国人是些没有教化的野人。
(23)蓐——①形声字,本义:陈草复生。蓐,陈草复生也《说文》。②草席;草垫。蓐,谓之兹《尔雅》。注:兹者,蓐席也。③蚕蔟。用麦秆等做成,蚕在上面做茧。蓐,一曰蔟也《说文》。总的来说都是指干草。
收——形声字,本义:收取。收,捕也《说文》。按:捕,取也。
蓐收——按字面直译:收取干草。古人云秋收冬藏。所以蓐收又是秋神金神。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淮南子》。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19 14:21:00 +0800 CST  


卷八【海外北经】
原文:
⑴海外自东北陬(音邹)至西北陬者。
译文:
海外从西北角到东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原文:
⑵无(音启)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音启)。
译文:
国在长股国的东面,那里的人没有子嗣。


注释:
——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20 09:12:00 +0800 CST  
原文:
⑶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译文: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他睁开眼睛便是白昼,闭上眼睛便是黑夜,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成风,身体有一千里长。
烛阴神在无国的东面。他的形貌是人的面目,蛇的身体,全身赤红色,住在钟山脚下。


注释:
烛——①形声字,本义:照明用的火炬。烛,庭燎,火烛也《说文》。按:未爇曰燋。执之曰烛。在地曰燎。广设之则曰大烛,曰庭燎。②照;照亮。夫日,兼烛天下《韩非子》。③蜡烛。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李商隐·夜饮》。
烛阴——烛,火把、照亮。阴,暗,黑。连起来就是:照亮黑暗或黑暗中的光明。
饮——会意字,本义:喝。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易经》。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食——①会意字,本义:饭,饭食。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②吃。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
息——①会意兼形声字,本义:喘气,呼吸。息,喘也《说文》。②停止,停息。息,安也《广雅》。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20 10:11:00 +0800 CST  
原文:
⑷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译文:
一目国在钟山的东面,它们唯一的眼睛位于脸部中间。
另一种说法认为它们也有手和脚。

原文:
⑸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音膝),曲足居上。
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译文:
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面,那里的人只有一只手一只脚,膝盖反长着,脚弯曲朝上。
另有人认为是留利国,那里人的脚是反折的。


注释:
一目——故名思意,一只眼睛。而且按经中描述独眼在面部的中间,有关于这种一只眼睛的人的描述东西方神话中均有记载。但从考古上来说,至今未发现过有力证据能证明一只眼睛的人类存在过,甚至一只眼睛的动物都没有。我考虑,有没有可能山海图中描述的是一个戴着诡异面具的人呢?
柔——①形声字,本义:树木可曲可直,柔软。柔,木曲直也《说文》。段玉裁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②柔和;温和。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史记》。③通“輮”。车轮的外周。古者,椎车无柔,栈舆无植《盐铁论》。
厀——古同“膝”。
柔利,留利——两个词都没有实际意义,可能是译音。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29 14:56:00 +0800 CST  
原文:
⑹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音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音愚)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译文:
共工的臣子名叫相柳氏,有九个头,九个头分别吃九座山上的东西。相柳氏所过之处,便掘成沼泽和溪流。大禹杀死了相柳氏,血流过的地方发出腥臭味,不能种植五谷。大禹挖填这地方,多次填满而多次蹋陷下去,于是大禹便在其上修建了众帝之台七镇压这里。众帝之台在昆仑山的北面,柔利国的东面。
相柳氏,长着九个脑袋和人的面孔,蛇的身体而是青色。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因为敬畏共工威灵所在的共工台。共工台在相柳的东面,台是四方形的,每个角上有一条蛇,身上的斑纹与老虎相似,头向着南方。


注释:
共——会意字,本义:同,共享,共用或共有。共,同也《说文》。
工——象形字,本义:工匠的曲尺。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与巫同意《说文》。按:徐锴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否则,目巧也。巫事无形,失在於诡,亦当遵规榘。故曰与巫同意。
共工——从说文的描述中来看,共工实质上也与“巫”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共工和祝融一样也是巫师的代表。他们两个部落的军政权利显然是由祭司集团所掌握的。
臣——①象形字,本义:男性奴隶。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说文》。②辅佐君主的人。仕于公曰臣《礼记》。
相——①会意字,本义:本义:察看;仔细看。相,省视也《说文》。②辅佐,扶助。伊尹相汤伐桀《尚书·汤誓》。③治,治理,管理。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诗经》。④人的外貌,相貌。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相柳——我个人认为相,是职位,柳,是名字。古代人们常常把人的名字和职位同连在一起称呼以示尊敬。实质上和共工,祝融的的原理是一样的。
抵——①形声字,本义:挤,推。抵,挤也《说文》。抵,推也《广雅》。②抵达,到达。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史记》。
厥——形声字,本义:石头或挖石头。厥,发石也《说文》。通“掘”。郭璞注:厥,掘也。
——形声字,本义:山谷,山沟。,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厥为泽——这里的“厥”应该是石头的意思,意即:地面都会塌陷变成沼泽深谷。
腥——①本义:腥气,泛指肉鱼、类及油脂的臭气味。王之厨馔,腥蝼不可飨《列子》。②病猪肉中像星或米粒的息肉 。腥 ,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说文》。
仞——①形声字,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说文》。②通“牣”。满,充满。珍怪鸟兽,万端鳞崒,充仞其中者,不可胜记《子虚赋》。

沮——①本义:水名。②破坏,败坏。妄举,则事沮不胜《韩非子》。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5-29 16:53:00 +0800 CST  
原文:
⑺深目国在其东,为人深目,举一手。一曰在共工台东。
译文:
深目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眼窝很深,举着一只手。
另有人认为是在共工台的东面。

原文:
⑻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译文:
无肠国在深目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个子修长但没有肠子。

原文:
⑼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译文:
聂耳国在无肠国的东面,驱使着两只文虎,那里的人两只手摄着自己的耳朵。聂耳国人悬居海外孤岛,所以能看到在海中出入的各种奇异之物。有两只老虎在它的东面。


注释:
⑺深——①本义:古水名。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说文》。②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周礼》。③玄妙,深奥。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经》。④很,甚,非常。

深目——眼窝深。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人皆深目多须髯《汉书》。东亚人种一般的眼窝较浅,而西亚和欧洲人种则通常眼安窝较深。
⑻肠——形声字,本义:人或动物的肠子。肠,大小肠也《说文》。
⑼聂——①会意字,本义:附耳小语。聂,附耳私小语也《说文》。②通“摄”,牵曳。
聂耳之国——按字面直译:摄着耳朵的国家。
县居海中——县,通“悬”。即,悬居海中(的岛屿)。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6-01 15:04:00 +0800 CST  
原文:
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大阳赛跑,并追上了太阳。但他变的非常的渴需要喝水,于是便去黄河和渭水喝水,但河水和渭水都干了还是不够,于是他向北去大泽喝水。但没能到达,半路干渴而死。他那把弃倒于路边的拐杖化为了邓林。

原文:
⑾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
一曰博父。
译文:
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都非常高大,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黄蛇。
邓林在它的东面,那由两棵大树形成的树林。
另有说法是博父。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6-01 15:07:00 +0800 CST  
原文:
⑿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译文:
禹所积石山在它的东面,是黄河流入的地方。

原文:
⒀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
一曰利缨之国。
译文:
拘缨国在它的东面,一只手握着缨。
另有种说法是利缨国

原文:
⒁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译文:
有一种叫寻木的树有一千里长,在拘缨国的南面,生长在黄河岸的西北方。

原文:
⒂跂踵(音企肿)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
一曰大踵。
译文:
跂踵国在拘缨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材高大,两只脚同样很大。
另一种说法是大踵国。

原文:
⒃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译文:
欧丝旷野在大踵国的东面,一个女子跪倚着桑树在吐丝。


注释:
⒀拘——本义:束缚;限制。故拘系之乃从也《易经》注:拘系,捆绑。
缨——①形声字,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缨,冠系也《说文》。②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鞶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
⒃欧——本义:呕吐。欧,吐也《说文》。
欧丝——吐丝。

楼主 大眼生姜崽1  发布于 2014-06-01 15:32:00 +0800 CST  

楼主:大眼生姜崽1

字数:142003

发表时间:2013-10-23 0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0 18:46:09 +0800 CST

评论数:96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