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看似哲学,超越哲学

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解析:

我们先来看看公认的译文:“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如果有人通过这段译文真正明白了这一章的本意,那这个人真是“神”了。实际上,再有学问的人,也会被这一段文字搞懵的,所以,这样的翻译看似把文言文翻成了现代文,其实毫无意义!我们必须穿透文字本身去看它的真实义。

“治大国,若烹小鲜”,通俗的解释是: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不能老是在锅中翻滚。看得出来,这是专家学者们在书房里研究出来的结果,可能他们从来不需要亲自下厨。其实,煎鱼翻有翻的做法,不翻有不翻的味道;治国稳有稳的好处,改有改的必要。况且,这里的“小鲜”不管是小鱼也好,大鱼也好,蔬菜也好,都没关系。

老子在这里要讲的既不是治国,也不是下厨,而是用“治大国”比如做大事,“烹小鲜”比如做小事。一个“若”字就说明,做大事和做小事是一个“道”理、一个方法。而这一个方法就是没有方法!这好像说不通,没有方法怎么做事?这个问题要看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

如果站在世俗人的立场,做一个事都有很多种方法,更何况做各种各样的事呢,所以,做事的方法真是多如牛毛。正因为方法太多,所以我们的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可遗憾的是,这并不解决问题。相反,我们的社会越发展问题就越多,不得已,只能用更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之前发展带来的问题,而这“更进一步的发展”则又带来更多更多的问题,如此下去,何时是个头?所以,必须“以道莅天下”。

“以道莅天下”在这里是承上启下的。如果能“以道莅天下”,那情况就绝然不同了。“以道莅天下”简单的说就是要站在“道”的立场,但说来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就难上加难了,一个不开悟的人根本就认识不了“道”,谈“道”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我们在这里降低一个层次来说:如果我们站在“道”的立场,这时候就没有小我了,不是我想怎么做,我要怎么做,而是把小我摆到一旁,看那个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就是顺乎那个事本身的“道”去做。比如做菜,不是我要做什么味道,而是怎么做才能充分做出那个菜本身的味道。治国也是一样,不是我要治理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是什么样的方针政策才适合现在的国情!

当所有的事情都遵从于“道”的时候,无限多的方法就变成了“一个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万法归一”。而且,这“一个方法”并不是从我们意识里出来的,而是事物本有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心意识做事了,所以又叫做“没有方法”。如果这时候非要说有“心”,那也是直心启用。平常说“直心是道场”,是在这个状态下说的,如果把做事不经脑子、说话口无遮拦当成“直心是道场”,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说的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其实,这个“没有办法”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现实社会,我们免不了要学习各种本领,以应付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无可非议的。遗憾的是,现在的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尽管我们经常充电,还是免不了要落伍!怎么办?如果我们能够达到“没有方法”的境界,就能触类旁通,甚至毫不相干的事,也拿起来就会,就好像早已学过一样。

这好像是个难以做到的理想境界,实际上要做到一点并不难,甚至比我们经常学技能容易得多!我们也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算是真正在“道”中,否则,“道”只是我们装饰脸面的一个工具而已。

所以,学道不能玩虚的,何况“道”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个能踏踏实实落地的东西。很多人以为学道只是一种信仰,与生活和工作没什么太大关系。恰恰相反,我们就生活在“道”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道”,只是我们不认识它而已。

为什么“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呢?很多人提到“鬼”“神”,总是遮遮掩掩,不说吧,文中分明说“神”论“鬼”;说吧,又怕落入迷信,遭人呛白。这是因为他自己心里有鬼,他也搞不清到底有没有鬼神。

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实相:民间传说的鬼和神是假的,但人确实有“灵”,而且人死后“灵”以虚态信息体的形式存在,但不是民间传说的鬼或神。至于此文中,老子根本就无意谈神论鬼,这里的“鬼”就是指我们的妄心,“神”就是指我们的妄念,模糊一点讲,都是我们的妄想!当我们“以道莅天下”,也就是在“觉”中的时候,虽然妄心存在,但妄心生不起妄念,所以“其鬼不神”了。

然而,只要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动念。作为世俗人,我们的妄想无时不在造业,而业力正是绑定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永无出头之日的锁链。修行人都明白这一点,所以都想除妄想,但奇怪的是,妄想这东西越想除越除不掉,结果反而增添了许多烦恼,也就是增添了许多妄想!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以道莅天下”,也就是回到自己的自性家园,念念在觉中,时时在道中,那再多的妄想也不造业了,也就是不害人害己了,所以“其神不伤人”了。

如果不明白再打个比喻,妄想比作我们的孩子,抱在手里不撒手固然安全,但孩子终究是要下地乱跑的,没关系,只要他没跑出你的安全范围,他再怎么玩都没关系。而你看管孩子的那个注意力就叫做“觉”。

再看“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从文法上看,实在很别扭,怎么能把鬼神与圣人相提并论呢?但既然是老子说的,估计很多人都憋着不敢说出口。其实,这里文法没问题,只是我们不能理解罢了。当我们在觉中的时候,妄想就是真如,鬼神就是圣人,无二无别。圣人常在道中,还怎么可能造业、怎么可能伤人呢?这里的“伤人”我们粗俗的把它理解为伤害自己和他人也可以,其实,它的真实义就是“造业”。

再说,“圣人”不是称谓,也不专属于特定的人,世俗人只要在道中,能“以道莅天下”就是圣人、就是佛,这就是所谓的一念成佛!圣人是不除妄想的,所以,他不会伤害妄想,反过来,妄想跑遍十法界,也依然在圣人的“管辖”范围内,丝毫动摇不了圣人的觉,所以说“两不相伤”。我们都梦想着去极乐世界,却不知道这种“两不相伤”的境界就是极乐世界,这就是佛国。

而佛国就是“德”,就是“道”,当然就“德交归焉”了。注意,这里的“德”千万别跟世俗中的“品德”相提并论,所谓的“以德进道”纯粹是偷换概念的伪命题,他把儒家的“品德”偷换成老子所说的“德”了。在《道德经》中,“德”是“道”的显化,也可以说“德”就是“道”。我们提倡行善积德,自然善有善报,但若想“以德进道”,就好比用一粒粒的沙子去垒长城,不可能!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25 20:27:00 +0800 CST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26 20:23:00 +0800 CST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解析: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意思是:“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道”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当一个人悟道后,就会发现十法界处处都是无价之宝,而这种“宝”绝对不是可以用财色名利来比拟的。这时,他内心的轻安、自在、快乐是难以形容的,所以说“道”是“善人之宝”。这个“善”不是简单的善良,是悟道的标志。

那什么叫“不善人”?不要简单地用世俗人眼里的坏人、恶人去框它,宽泛地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全部是“不善人”。这不是像宗教说的我们有原罪,而是因为我们不明道。只要不明道,不管有多大学问,都属于愚夫一列。然而,即使我们不学道、不悟道,“道”对我们也决不另眼相待。相反,我们就生活在“道”的怀抱里,所以说“道”是“不善人之所保”。

大家可别因为被列入“不善人”队伍而愤愤不平,以为将我们与那些真正的坏蛋“关”在一起是一种侮辱,反观一下吧,我们还有贪嗔痴慢疑吗?就这五点,哪一点是属于“善”的?再说眼下的争辩,“善人”还需要争自己是善人么?

再说了,“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要知道,法界是平等的善待所有众生的。我们之所以被划入“不善人”的行列,是因为我们有业力,我们的本性是与老子、佛陀一样“善”的,所以,怎么会被抛弃呢?法界是个大舞台,我们披着不同的业力外衣演绎不同的角色,若是演坏人,就要受各种各样的折磨,也就是说要自讨苦吃;若是演好人,发善心、做好事,就会得到善的因缘,逐步提升。

而且,我们随时可以进入善人的行列,“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意思是: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看看,这不是很好的善行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世间法,如果能事事处处都能够“美言”“美行”,人缘关系肯定会非常好,事业、家庭自然和顺。

而且,这样还会增长我们的善根,增加我们的福德,不知不觉,即使不修行也胜似修行了。从相上说,修行资粮是需要累积的,只有不断的累积,才能见到正法,得到正法。现在绝大多数修行人为什么都在邪道上?还不都是自己的恶业所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佛道人士都认为自己修的是正法,别人修的是邪法。

其实,判断法的正邪的唯一标准是看他是否能离相,而要懂得离相就只有开悟,没开悟的人是没法判断法的正邪的。所以,所有的修行人其实都只是随着自己的业力因缘走而已,所谓的判断、选择依然是业力的指使,没办法,业力就这么牛!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意思是: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这句话只有悟道了才会明白,否则打死也不会信,更不会拿现有的物质利益去换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过,如果谁真想悟道,就必须用超越世间思维的思考方式来看待一切事物。如果总是着在相上,拿世间的事物去类比,是永远不可能开悟的,“反者道之动”啊!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译文为,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表面意思是,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入善。这里,我们千万不要理解为只要求“道”就可以得“道”,干了坏事也只要求道,“道”就会保佑我们,这是宗教迷信,是愚蠢的行为。

这句话的真实义是,不管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纯净的,都是不染一物,也不坏一物的,它的上面是不沾染任何功过是非的。“道”并不是善良人的专利,不善人也同样受“道”的保护。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道”,“道”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说“有罪以免邪”。还有,我们的真我就是“道”,一切都是他生的,一切都又归于他,这不就“得”了吗?而且,从“道”的角度看,一切都是“空”的,包括“罪”也是“空”的,这不就“免”掉了吗?

既然如此,“道”当然就“为天下贵”了。所以,修道、悟道是天下最尊贵的事,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得道”更为重要。然而,对世俗人来说,只要“贵”就麻烦,因为大家都会想尽办法去求,殊不知,“道”是“求不得”的。“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了生活没有“道”。如果我们放下应有的承担去求道,那是背道而驰,怎么可能得道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27 20:23:00 +0800 CST  
第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解析:

要理解这一章,一定要把握禅宗“无二相”的思想。“为无为”,就是有为法的修身、养性、处事,是为了达到“无为”的境界。“事无事”,就是现在工作是为了将来不必工作;现在努力修行,是为了将来“不必修行”。“味无味”就是今天体会酸甜苦辣是为了明天达到一切淡如水的境界。

当然,这还只是为了方便理解而做的粗浅解释,如果仅仅解释到这里为止,那就曲解了老子的真意了。实际上这三点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要我们离相,“为”不要着在“为”相上,“事”不要着在“事”相上,“味”不要着在“味”相上。这三点仅仅是代表,目的是为了要我们“离一切相”。

“大小多少”,就是大中有小、多中有少。当我说大的时候,其实里面已经包含了小,说多的时候,里面已经包含了少,反之亦然。所以,从根本上说,“大”就是“小”,“多”就是“少”,反之亦然。

“报怨以德”,是个重点、难点。一些专家学者坚持要将“报怨以德”放在79章,可以肯定这是错误的,因为放在79章,从文字上看,表面上通顺,实际上把道理给扭曲了。而放在这里呢?表面上好像不搭界,其实都是在说禅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怨、德。看看,全部是对立统一的。

专家学者的意思是“以德报怨”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安可以为善”。事实上,一个修行人如果“报怨以德”这一关都透不过去,那还怎么可能往下修!当然,开始并不容易。真正要做到“以德报怨”,需要有相当的慈悲心、包容心。对于众生的攻击、批判,要没有任何的嗔心,依然善待他们。

开始的时候,往往是需要压抑或忍耐的,这比较难熬,而且忍是有限量的,忍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爆发出来。但是,当到达一定境界后,就会发现“怨”是哪里来的?不就是自己那个真如生出来的吗!一觉!“怨”自然空掉了,原 来“怨”就是“道”,“怨”就是“德”,那还有什么可怨的!哪里还需要“压”、需要“忍”?所以,“报怨以德”不是说谁把我害惨了,我还要笑嘻嘻的去给他洗脚,这么理解就太片面了,甚至是太傻了。其实,只要把这个“怨”放下,不搁在心里,当下就是“德”了。积德就这么简单!

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还处在世俗人的心态的时候,不要以为“报怨以德”是自己吃亏,人家占便宜。相反,对方有没有收获不一定,而你当下就增加了无量的功德、福报,赚大了!我们不是都想积德却难以积德吗?当我们从心里把“怨”化了,本身就变成大“德”了,哪里是需要你去支付“德”。而且,即使支付也是好事,钱是花一分少一分,而“德”则是越支付越多,越抓取越少。所以,修行就是要透过一层一层的烦恼境界,只有障碍才是修行的机会,如果一路顺风,怎么修啊?

“图难于其易”很好懂,就是难事从简单的做起。但说来简单,当我们遇到一个大难事的时候,最大的难题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找不到这个“易”,不知道如何下手,结果手忙脚乱、心烦意乱,越弄越糟!怎么办?这个时候,必须冷静下来,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自己本身的“道”,而你的心意识一起,已经离德叛道了。注意,绝对不要把“离德叛道”理解为做坏事!当我们不在“道”中时候,怎么可能找到对方的“道”呢?反过来,只要一歇,立即就回到“道”中,于是,轻而易举地就找到那个“易”了。

“为大于其细”也是同样的道理。“细”是什么?就是一个事情的穴位、开关。中医真了不起,现代科技都找不到的筋络、穴位,我们老祖宗千百年前就找到了。不要以为老祖宗是通过勤奋研究出来的,那个时代什么仪器设备都没有,仅仅凭着自身一人,怎么研究?所以,老祖宗是悟道的人,他们在“道”上,轻而易举的就能找到那些穴位、开关。

现实中,大家好像都明白“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道理,也都希望做什么事情都能找到捷径,但实践起来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我们不在“道”中,想凭心意识达到这样的目的,怎么可能呢?再者,从根本上说,十法界就没有“难”事,也没有“大”事,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的自性佛生出来的,再大再难的事也逃不出我们那自性佛的手掌心。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就是有修、有证的人。我们是凡夫,所以,从国家到单位再到个人都想努力做大做强。为什么老是想“大”呢?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想“大”,想成圣、成贤、成佛、成道,谁知只要有这个念就是凡夫,哪里成得了?反过来,要是没有“小”,“大”也就不存在了。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大师、法师,一个比一个牛,而且脚下或多或少都有一帮追随者,但如果他们自认为是圣人、贤人,身、口、意清净,戒行清净,总之什么都很好,如果有这样的观念,就表示他们还是凡夫。

这里要强调一下“成其大”,不要简单的理解为成为伟大的人、做伟大的事。“成其大”是证道、成道,当发现十法界就是自己的家,一切万有都是自己的闲家具,这才算真正的“成其大”!奇怪的是,这个时候,反而不觉得自己“大”了,因为到那时自然就忘了自我的存在,也就是“无我”了。这里,不要以为圣人仅仅是“不为大”,他同样也不为小,也就是“无事”,也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不是用心意识能够理解的,只有达到无为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他。

“夫轻诺必寡信”。一个人如果轻易承诺别人,就很容易开空头支票,从而失去信用。反过来,如果重诺怎么样呢?从世俗的角度讲当然好,但很多时候想重诺结果却无能为力,从而不得已而失信。所以,只要我们用心意识做事,就不可能不出问题,因为我们太“小”,很多东西不由我们掌控。

“多易必多难”。如果我们平常总是以轻忽的心态做事情,阻碍、灾难就会更多。因为只要有“易”,自然就有“难”了,这是对立统一的。我们一辈子在“难”“易”中来回纠缠,最后通通被难倒了。一个人不管多无能,都能够把自己作死!这话听着恶心,回想一下是很有道理的。

凡事有难必有易,有易必有难,只要在难易上纠缠就一定没完没了,所以“圣人犹难之”,这个“犹难之”不是怕难,它的真实义是“不动”,当达到“不动”的状态时,“故终无难矣”。而我们世俗人就是因为做不到“不动”,心意识老是在那里转个不停,所以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会有犯难的时候,就像孙悟空翻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

特别补充:为什么不要怨人?因为人没有好坏之分,干坏事的是人背后那个业力。比如一个人扔个石头砸中我,我总不能怪那个石头,而是要怪扔石头的人。本人就是个业力特别重的人,因此很多时候往往很讨人厌,尽管我自己也知道毛病不少,但是总是改不了,后来把业力消掉之后,那些毛病自然就无影无踪了。再说,我们之所以在某人面前吃亏,也是有因缘的,总之是自己的业报现前。现在既然受了这一报,这个业力也就消了,岂不是好事?反过来,如果我们怨恨心一起,且不说那个事到底是谁的错,我们当下就又造了一个新的业力,而这个业力终究又会回来报复我们自己。我们之所以轮回不止,就是因为业力像滚雪球一样没完没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28 20:26:00 +0800 CST  
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解析:

我们先看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解决问题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这一章是大家普遍能够接受的,不管是走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同样都非常实用,因此,大家也非常喜欢这一章。尤其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乎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如果有了译文的情况下再解释来解释去,就把大家当小学生看待了。所以,我也“为大于其细”,在这里,仅仅只说养生这一个话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这就叫做上医治未病,也就是预防胜于治疗。在我们还没有产生疾病之前,就要注意运动、饮食,以及心理的调节,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疾病消除于未然。很多学佛人轻视这个色身,看似是放下了有形的东西,其实是对无形的东西抓取得更厉害了,结果呢?根本上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悟到,而身体却搞坏了,只好大把大把地吃药,这说明,他对这个色身还是没有放下。

事实上,一个真正懂得修行的人,养身就是养心,就是修行,所以,那些嘴上说别人贪图色身的人,基本上是不懂修行的,都属于盲修瞎练那一类。

生命在于运动是真理,生命在于静止更是真理,需要运动的是色身,需要静止的是我们的心。所以,静坐绝对不是修行人的专利,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尤其是工作繁忙的人,如果能够每天抽点时间静坐,对健身是大有好处的。很多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就是坐不住,因为杂念太多,而且越除越多,这是因为不懂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打坐绝对不是要除杂念,石头没有杂念,它能成佛吗?打坐的要诀是把心守住,也就是要“觉”,在觉的状态下,还怕它什么杂念呢。

就普通大众来说,对健身都是很重视的,在这上面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很多金钱,可遗憾的是生病者却不见少,相反,医院的生意总是蒸蒸日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在乎这个身体了,于是,有钱的人就吃大量高档的补品,包括食补,没钱的人也就用各种道听途说来的补法,由于本身又不懂得营养搭配,结果越补就越是营养失衡,我们的绝大多数病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所以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本人是非常注重养生的,也很重视补,只是我的补法与众不同,我是用最普通的食物使营养趋于平衡。当然,很多有为法我都去实修实练,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结果发现只要做法得当,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超乎想象的是无为法,当我们的心能够彻底放松的时候,那才是最好的修身。说实话,普通大众练有为法肯定达不到我这样的火候,无为法就更不用谈了,症结就在一个“执”字上,用功不当,瞎执着了!

还有另一种情况,刚开始练功都挺卖力,也有一定效果,但后来发现再练下去也就那样了,而且时间一长,惰性也来了,于是慢慢放弃了。其实,养生前期都好办,关键在后期,剩下那一点尾巴就是不肯“走”,因为那是病根,怎么会轻易离去呢?要真正去根可得加把劲。所以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病是什么?就是业力。我们所有的病都是我们自己该得的,如果彻底去根了,那就相当于改变命运了,而要改变命运,就需要来点真东西,靠着广场舞以及大众常用的那些招是很难达到的。

本人也办过几次养生班,既没有好吃的,也没有任何功法,只要傻子一样跟着我转,所以每次办班的头一两天几乎没人信,因为那简直是忽悠,但到第三天大家都信了,因为一个个都真真实实的好转了。若问有什么秘诀,其实非常简单,我就是尽可能的把大家往“道”上引导,让大家自己用自然的能量疏通筋脉,排出体内垃圾,这么一来,身体当然就会迅速好转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事实上,我们世俗人很多时候是与之相反的,以为越新奇,越难得到的补品或奇术就越好,而把最简单,最实用的东西扔到一边,结果,自己的身体反而被钱给作坏了。“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现在养生的市场非常大,从业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大量的广告、营销包括恶意的手段将人们纷纷带到沟里,追根究底,还是只能怪自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其实,养生的最大秘诀就是遵从自然,人体就是小宇宙,用天眼看,整个人体系统奇妙得难以想象,我们的所有疾病都可以在那套系统的驱使下自动康复,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健康问题这么多呢?因为我们“为”得太多了,而所有的“为”都是业啊!当然,如果我们能做到“无为”,也就是圣人了,那还说啥呢。如果一时做不到“无为”,起码要知道,然后慢慢向它靠近,想投机取巧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一章我从养生方面就这么解了,如果我是个民工,或者是个老板,总之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位,我都能将它在自己的领域解析出来,这就是“道”的魅力。大家学道,就是要这样慢慢去行道,久而久之,机缘成熟也就悟道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29 20:30:00 +0800 CST  
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就是一个法则,守住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与现实事物相反,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要以为老子是推行愚民政策,他是要我们去掉世智辩聪,然后返璞归真,回到敦厚、朴实的本性上来。看《道德经》一定要注意,老子绝对不是就当时的社会现状就事论事,他的大智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所以,他说的很多事就像在说我们现代的社会一样。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很成问题?口口声声要开发学生智慧,搞来搞去还是填鸭式的教育,与开发智慧无关。很多人看出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反过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结果矫枉过正,问题更大!还有更邪的,帮孩子开天眼,让孩子有些特异功能,说是“开发”智慧,学费还非常高。这里,我告诉大家真相,用一定的方法教孩子观想,或者某些有附体的老师直接给孩子加持,是很容易使孩子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的,看到的这些东西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孩子自己的意识造出来的。实际上,看到的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属于真正开了天眼。而且,天真的孩子本来对现实世界都还看不清,再加上虚态的一些景象,只能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再说,孩子用“天眼”是要消耗能量的,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总之,即使孩子练出了某些功能,也与智慧毫无关系,后患无穷倒是真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还以为自己家出了个神童,可怜!

这一章表面上是说治国的,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老是说治国的事,我总觉得是放空炮,所以不说了,我们把这一章解析成修行的顿悟法如何?“国”就是我们的本来,我们的自性家园;“民”就是我们的妄心;“智”就是我们的妄念,也叫妄想。“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能让我们的妄心一个劲地去攀援外在的事物,而是要让它收敛,也就是要往内走,去找自己的真心。

事实上,哪个修行人都想把妄心这个家伙收拾了,但是,妄心这个家伙说多顽皮有多顽皮,很多人打坐总想努力克服妄想,结果还是妄想满天飞,最后只能举手投降!毕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想除掉妄想的心本来就是妄想,以妄除妄,终不离妄,所以这是用功上的错误,“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现在我们反过来,我们要是能识达本心,能够如六祖说的“守真如”,那妄想即是真如,还要除什么呢?所以“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就算到家了。修行就这么简单,只是越简单我们越是做不到而已。

刚开始,我们尽管也知道了守真如,但是,妄心随时会跑出去,没事的,跑了又抓回来,所谓修行,干的就是这事,这就叫做“常知稽式”。久而久之,妄想就跑不出真如的管辖范围了,到这一步就是“玄德”,说白了就是得道了。得道就这么简单,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即或信了,也往往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累世历劫的业习在牵着我们按照原来的轨道运动,就像火车在轨道上前行,没法随意调头,也就是做不到“与物反矣”这一步。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专家、大学者把《道德经》解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他们的“车”惯性太大,“反”不过来。解《道德经》重在一个“反”字,修行也重在一个“反”字,众生如果能“反”过来就是“佛”。

着相全是业,
枉费万世修,
离相即是佛,
当觉乐悠悠。

若问,如果真的反过来了,是不是会像左撇子改用右手一样别扭?不可能!只要一“反”,奇迹就发生了,“然后乃至大顺”,舒顺得难以言表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合道了,十法界有什么事物能够挡住“道”的!回到现实中,我们平时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看似成绩也不小,实际上都是逆水行舟,前进一步算一步,而且要时时用力顶着,否则就会后退。现在,我们不管官多高、钱多厚,是不是都感觉很累?因为都是背道而驰,怎么可能不累呢!赶紧“反”吧!

我们常常高喊着要解脱。若问怎么解脱,很简单,“反”过来就是解脱。在现实中,我们被各种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束缚,难以自在,好不容易熬到修行,结果又被各种法所束缚,于是,越修越紧绷,越修越找不到真我,照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可能得到解脱?

要知道,“道”是圆的,怎么转都是对的。我解《道德经》已经接近尾声,大家不妨回顾一下,不管我正说还是反说,有一处自相矛盾的没有?有一处不能圆通的没有?我真正否定过什么人事物没有?真正强调过什么法没有?我只是通过表象的是是非非将大家往“道”上引领,当我们一旦明道后,哪里还有是非,都是梦幻泡影而已!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真正的修行决不是越修就将自己捆绑得越紧,而是越修越简单,越修越自在,越修越洒脱。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在洒脱,不能“以道莅天下”,很多根本上的解析是出不来的。若问:你一个凡夫,竟敢像老子一样“以道莅天下”?我说:我们的佛性与佛陀、老子无二无别,若不能与他们并肩而立,我们怎么可能悟道、证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开悟?一方面,我们在世间个个都是“强梁者”,都是自以为了不得的狂人;另一方面,我们又跪在佛像面前乞求怜悯,永远不敢站起来与道比高、与佛齐名,这才是我们的症结所在啊!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30 20:17:00 +0800 CST  
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析:

这一章似乎不用解析了,以百川归海来比喻我们做人要处下不争,通篇说的就是“处下”二字。问题是,谁信呢?所以,如果不把这个道理说透了,恐怕谁都不愿意处下。

第一,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是大家认可的,如果我们不处下而偏要处上,麻烦肯定少不了,人性就这样,没办法。
第二,是我们的心处下,而不是人处下,当我们的心虚怀若谷的时候,我们散发的能量场是柔和的、包容的,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否则,哪怕不与人正面接触,自然会有人看我们不顺眼,于是明里暗里修理我们。
第三,不是都想消业吗?处下是很好的消业方式,该受的不该受的我们都受着,不要以为吃了亏,法界是绝对公平的,自有回报我们的时候。反过来,如果我们非要在上面嘚瑟,不仅造新业,还要消耗我们原有的福报。
第四,平常说半瓶子晃荡,只有内心空虚、底气不足的人才需要外在的强势来掩饰,如果我们真能踏踏实实处下,说明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充实的。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的时候,是愿意处上呢,还是愿意处下呢?而且,这个处下又不是要我们当懦夫、当**、当社会蛀虫。相反,它是教我们稳稳当当地“处上”的。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译文为: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受人民尊重,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我的妈呀,原来处下竟然有这么大油水,那不处下才是傻子呢!看看,世俗人就是这么聪明,只要有名利可捞,做孙子又何妨。确实,现在很多人功成名就,真不是靠实打实的真本事得来的,都是因为会为人处世,我这里并没有非议的意思,相反,处世哲学做到位了,本身就是真本事。而那些技能虽强,却往往不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为人处世的本事,当真正走近那些人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性格都有很大的缺陷。

性格决定命运是真理,要改变命运就得改变性格,要想改变性格不妨好好的学学《道德经》,谁学谁受益,与信仰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不妨看看身边那些成功人士,仔细比对,发现他们实践《道德经》非常到位。当然,这只是最表层的,说白了,都是在“做人”,都是“装”。而且,这样装的结果,第一是又苦又累,因为他本心不想那样做。第二,这只是演戏,狐狸尾巴终究会露出来的,因为他连自己都骗不过,还想骗过法界?所以,别看他表面上很成功,背后都有很多辛酸的。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风云突变。由此看来,这个成功也只是个泡泡而已。

而老子是要我们真心处下的,不是在那里“做人”。我们也只有真正处下,才能真正的积功累德,才能真正的明道、悟道,因为“德”在低处,“道”也在低处。我们为什么是凡夫俗子,就是因为我们一天到晚在那里装,在那里算,要是装来算去能得到幸福快乐也罢,实际上最终都是一场空。

老子最后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本章的要旨,前面通过比喻在相上说“处下”的好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我们升华到“道”的境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已经在第22章讲过了,这里再着相的说几句。当一个人善到相当的程度后,法乳、甘露等等世人见不到更得不到的能量加持都会给他,哪怕众多同修坐在一起,那些能量长时间的从他头顶上灌入,即使旁人能看见,谁也抢不走,这就是“莫能与之争”。而且,菩萨还可能给予他各种各样的法器,同样谁也抢不走,“莫能与之争”。所以,我为什么反复说“善”,因为善到极致可以不争而争一切,也就是所谓的得道了。

“道”不是靠“做人”能得来的,也不是能从哪里求来的,如果真正把“处下”“不争”的道理悟透了,当下一歇,不就自然回到了自性家园么?我们的自性家园可牛了:天堂是自家的餐厅,地狱是自家的厕所,三界是自家的院落,遗憾的是,因为没能悟道,想出家的全被锁在家里,想回家的全都忘了密码,其实,回家就是出家,密码就是yinianqingjing(一念清静)。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31 20:18:00 +0800 CST  
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解析:

“道”是实相无相的,正因为它无相,所以可以说它大,也可以说它小。任何一个东西只要它有相,就不可能说它大,因为只要说出它的“大”,肯定就可以找出一个比它更大的东西,于是他马上就小了。连老百姓都知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大过“天”的。所以,从禅的智慧来说,大就是小。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意思是:天下人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这一句理解并不难,难的是真正从中切入进去,因为要是真正能进去,也就悟道了。

试想,法界有多大,“道”就有多大,而这么“大”一个东西,竟然能够进入任何细微的地方,实在不可思议。然而,我们的麻烦正是在这“思议”上,思议乃古今之人一大梦场。由朝而暮,由生而死,无日无时不在思议之中,无时无日不在大梦之中。只要将此思议一歇便是菩提。也就是只要一离相,我们马上就可以“捉住”“道”,所以说“离一切相即诸佛”,成佛就这么简单。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个“我”即是“道”,也是老子,这不足为奇,关键的是,这个“我”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我”,哪怕是个**,哪怕是个十恶不赦的人都是同等的“我”,要是明了这个“我”,还说啥呢,想多吃块猪头肉就吃吧,反正有“我”呢,怕啥!

“我”实在不得了啊,第一大法宝就是“慈”,我们可别以为这又是思想品德课,哄孩子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法宝呀。我们只要提到法,就马上联想到秘密、神奇、威力无比,我说如果有这样的法,那一定是害人害己的邪法,而真正的法就是这么朴实。从表象上说,慈包含着柔和、爱惜的意思,它是我们本真的善的体现。从根本上说,真正的“慈”就是“平等”:众生平等,是法平等,而真正的平等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否则,如果只对某一方慈,势必就会对另一方不慈,那也就算不上真正的慈了。只要这个真正的“慈”一旦发光,也就是我们的本性一旦发光,业障将灰飞烟灭。

大家不是都想消业吗?这么好的法宝干嘛不用?再从相上说,就我接触的修行人中,根基越好的人越慈悲善良,不管他外在的表现怎么样,里面的东西是非常善的,而且这种善不是学出来、装出来的,是本来固有的。反过来,某些人不管他装得多慈善,起心动念全是邪的。

“俭”是“我”的第二大法宝,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我们很多修行人都说不知道如何修,要是每时每刻都能这么去做,那不是最好的修行吗?当然,这只是浅层的解释。“俭”之所以成为法宝,是因为它也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我们的自性不染一物,给它上面加任何一点东西都是累赘,都是堕落,实在是“俭”到了极致,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

所以,只要我们返本还原,欲望、妄想就会自动唰唰的掉落,根本不用我们有意去除。欲望是修行人最麻烦的事,很多人为此伤透脑筋。据我的经验,尤其是走顿悟法门的,没有必要除欲望,随它去,到一定的时候,欲望会自动消失,因为“俭”发光了。

“我”的第三个法宝是“不敢为天下先”: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按理说难度系数为零,人人可以做到。但问题是,我们都是背道而驰的俗人,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做不到,连佛陀都感叹说我们刚强难化,没办法,慢慢来,修行不就是为了由刚强变为柔和么。当然,这么说只是为了方便初学者。

从根本上说,“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自性这个系统自带的文件。我们的自性遍满法界,如如不动,哪里还有先后之别?只有当我们堕落为六道众生的时候,才会争先恐后的轮回不止。

所以,总结一下,“慈”就是“平等”;“俭”就是“本来无一物”;“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如如不动”。就这么简单。

“慈故能勇”,从相上说,慈就是仁者无敌。一个真正慈悲善待一切众生的人,自然会展现大丈夫气势。打个比喻,就像神话里的观音菩萨,是不是很慈悲,是不是能量无比?从根本上说,当一切平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无所顾忌,可以任意放肆?这就好像全天下没有一个管我的,我能不“勇”吗?

“俭故能广”,从相上说,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节俭、惜福,事业就会越来越兴旺,家庭就会越来越和谐,关于这一点,农村的老人们都会认可,可遗憾的是我们做得越来越差。从根本上说,当我们的欲望、妄想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的天空将会越来越宽广,自由度将会无限地伸展,直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这时候,十法界都是你的,这还不“广”吗?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从相上说,如果我们少冲动,不争夺,不逞强,就反而做事能够游刃有余,同时受到他人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如如不动的就是佛、就是“道”,他们是不生不灭的,当然就“能成器长”了。

再说,“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是我们的本性,而本性是“无为”的。“勇”“广”“成器长”则是本性的妙用,而本性的妙用是“无不为”的。所以,“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综合起来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说,解《道德经》如果不能守在“道”上,老是在相上解释来解释去,说得再好都是废话。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上面几句明白了,这一句就好懂了。“舍慈”“舍俭”“舍后”的意思就是我们把根本丢了,也就是把“无为”丢了,只剩下“无不为”了!看看现实社会,大家为什么这么多纠结,这么多烦恼,这么多苦痛,不都是我们自己“无不为”干出来的吗!我们给自己修了一条死路啊!当然,这个“死”不是说毙命了,而是说我们像顽石一样不开悟,只能在六道里打滚,虽然活着,却跟其他动物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最后,老子回过头来强调这个“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简单的说是我们人格魅力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就是正能量增加了很多倍,自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了。但是,细想一下还有疑问,为什么到了“慈”的境界还要“战”,还要“守”呢?因为到了这个境界“战”也是“慈”,“守”也是“慈”。比如修行人的护法,按理说应该处处向着他才对,但如果他乱来,打他最狠的也是他的护法。所以,我们就别用世俗心去揣摩了。最后为什么单提一个“慈”呢?难道另两个没那么重要?不是的。要知道,“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三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自性所显,有了一个就有了三个。只要回到自性家园,“本自具足”啊!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译文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我们要照这么解释下去,解释得再好也没用,而且估计也没人会相信,因为对照世间的事物就会越想越不对。这里说“天”,仅仅是不得已的表述方式,我文章里也说过“老天爷”。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有个“天”要救谁不救谁,而且还拿着法器去保卫。如果一定要说有“天”,那“天”就是我们自己。所以,这句话的真实义是:若想自救,唯有慈!也就是唯有回到“道”中。如果还不懂,也赶紧别想了,歇即菩提,歇即“慈”,“慈”早已保护着我们了,如果还要思来想去,那又离道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1 20:33:00 +0800 CST  
第68章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3 20:24:00 +0800 CST  
第69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这一章毫无异义是说用兵打仗的,只是有点不可想象,请问谁能想象实际战争中“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是什么情形?况且,打仗的事离我们老百姓太远,估计大家没什么兴趣。

然而,打仗真的离我们远吗?我们世俗人哪个不是战斗一生,最后灰溜溜地走的?好斗应该是人的本性,记得小时候最大的享受就是看打仗的电影,小伙伴们在一起也总是模仿电影里剧情打仗。现在的孩子则是玩电脑游戏,当然全是打打杀杀的。那我们成年人呢?同事之间,亲友之间,甚至家庭内部是不是都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明争暗斗?不管我们的人品好不好,我们逃得脱吗?所以,如果按这个思路说下去,那就没完没了,我也就不说了,今天只说我们自身真我跟假我的战斗。

真假孙悟空的戏编得绝对精彩,而且非常的高深。我们每个人都有真我和假我,如果谁说没有,那是因为他的假我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已经不知道有真我了。按理说,人应该真我当家才对,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假我掌权,而且往往是一辈子掌权。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辛苦,而且还常常烦恼不断,不都是假我害的!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个“吾”就是假我,我们不管是争财富、权力、名利,还是争异性、面子等等,不全是假我在做主!所以,别说想成道,哪怕是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都必须要假我退位,不能让它为主,不能让它在前。只要假我一退,自然就到了六祖说的“守真如”的状态了。看看,修行就这么简单。

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什么意思呢?从相上说,就是不会像以前那样强势了,不会那样显摆了。虽然还要有防人之心,但自然与人和谐相处了。虽然还要面临各种竞争,但不用使心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从根本上说,这时候之所以“无行”“无臂”“无兵”“无敌”,是因为不着相了,也就是真我当家了,“行”“攘”“执”“扔”都只是真我妙用,不会再被假我牵着跑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外面有什么干扰,而是自己的假我随时会跳出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个“敌”就是假我,只要它一跳出来,我们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就立马会被遮盖,于是又成凡夫了。

我们修行人都想成道、成佛,却不知道,真我当家就是佛,假我当家就是众生,一念成佛就是这么来的。既然如此,那真我怎么样才能当家呢?慢慢来,时时谨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只要假我出来就赶紧让它退回去,时间越久,假我就越老实,最后彻底投降了也就成道了。

现在问题来了,“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我们一直要假我退位,但结果却是“哀者胜矣”,难道最后还是假我取得了胜利?注意了,这里是关键的关键,我只说要假我退位,却从没说过要真我如何如何,事实上,真我但凡有一点举动,他就不是真我,而是假我。

反过来,只要假我一歇,就是真我。所以,我们将“我”分为真我和假我两个,只是为了方便解说,它们实际上是一个“我”。这个“我”一歇就是真我,一动就是假我。所以,假我一旦吃亏变成“哀者”的同时就变成了真我,这么一来,“哀者”胜了也就是真我胜了。而且,“胜”也是个方便说,当真我、假我变成一个“我”,如如不动了,还到哪里去找“胜”者?

注意,这一章表面上是说打仗,实际上还是借打仗的事说“道”,强调“三宝”的重要性。“三宝”是道宝,在解析67章的时候我就很费劲,如果仅仅只就现实社会的现象夸夸其谈的说“三宝”,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这绝对不是老子的本意。解析《道德经》有一个原则,不管哪一章,如果不能归到“道”上,那说得天花乱坠也白搭。听说德国人平均4人有一本《道德经》,但我知道,《道德经》一旦翻译成外文,就只能剩下一张皮,因为核心的东西是没法翻译的。而我们现在有幸通过《道德经》了悟宇宙真相,回归自性家园,可我们有多少人会真正珍惜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4 20:29:00 +0800 CST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老子真了不起,把一个难以捉摸的“道”讲得那么明白,那么透彻,遗憾的是我们就是看不懂。千百年来,无数学术泰斗、修行高人扑在《道德经》上,却反而使它越来越扑朔迷离。我现在用现代的语言将“道”做了一个诠释,可是有几人真的会珍惜这本书?

“吾言”如果简单的翻译为“我说的话”就太肤浅了。“言”就是“道”,所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意思是说“道”实在是容易了解、容易知道。睁眼所及无不是“道”,所以“易知”,举手投足无不是“道”,所以“易行”。老子在这里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道”是简简单单的,法界没有秘密!密宗的秘法也好,道家六耳不传的秘法也好,说穿了都还属于术类,只是术的层次有深有浅,当彻悟根本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术只不过是一些玩意儿。

那为什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因为我们太聪明了,于是非要到幽深处去找“道”,好比非要乘坐豪华游轮般的法船,驶向太平洋深处去找“彼岸”。我这么说出来谁都觉得可笑,可实际上我们都在这么做!

说个故事,三个人去看戏,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一个斜眼。看完回来,人家问戏怎么样?盲人说,只听见唱,没见人影;聋子说,演得还不错,就是哑巴不会说话;斜眼说,演得也不错,唱得也不错,可惜戏台偏了。

别笑人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是这样的,总是以“自我”的视角看问题,当然就看不到真相了。这个故事里,戏就好比是“道”,他就真真切切的摆在那里,没有做半点掩饰,按理说应该“甚易知”,而我们一旦把自己的心意识加上去之后,“道”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道德经》不仅仅是针对地球的,它是法界的真理,不受时空影响的。遗憾的是老子的这些智慧语言被我们当做哲学、玄学、空谈理论来研究、来批判,以此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很少有人去实修实证。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我们不愿意归零,不愿意如实回头面对自己,最终无一例外将会被“自我”击倒。

老子所说的是真理实相,是有根有据的,绝对不是画饼充饥,也绝对不是幻想出来的蓝图。“言有宗,事有君”,它是经得起考验,经得起验证的,当下我们就可以去求证,只是我们不愿意去做。为什么呢?“夫唯无知”啊,“无知”就是真的不知道,就是愚痴,累世历劫以来,我们被“无明”障碍得太深了!

“不我知”就是不知“我”,也就是没有识达本心,当然就不能明白《道德经》的真实义了。有一句话叫“自古圣贤多寂寞”,《永嘉证道歌》也提到“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所以,希望大家慢慢静下来,抛开过去的很多观念,重新再来,否则,永远也“不我知”、不知“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了解“我”的人很稀少,能够进一步效法“我”的人更稀少。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真正明道、悟道的人是很珍贵的。注意,千万别把这个“我”当人相,以为老子是说他自己。这个“我”就是我们的自性佛!我们学佛修道一定要学会离相,着相修行除了造业没有任何好处。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为什么要“被褐”?外面穿着粗布衣服,吃的也是粗茶淡饭,是不是也像某些大师那样在作秀?当然不是,到了那个境界自然就是那样了,因为他已经无我了,哪里有半点心思去考虑吃穿,自然也就不会做任何刻意的表现了。

《永嘉证道歌》里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这个“无价珍”也就是“玉”,也就是“道”。“道”是如此的珍贵,与之相比,哪怕是最高档的衣服都只是“褐”!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得道者一定就打扮成乞丐的样子,哪怕他开豪车,住豪宅,他也不会着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上面,反过来,外表装扮得很有“道”的大师一定是假的,充其量只是个优秀“演员”。

再说,我们不要把“怀玉”理解为藏着舍不得,实际上是送给我们,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接不到。如果我们真能够得到那个无价珍宝,自然也就瞧不起世间的那些荣华富贵了,就好比一个千亿富翁不会把宝马当回事。

这一章文字很好懂,没什么争议,但我却感触很深。解析《道德经》到现在,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道”说得让更多的人懂,尽管我使尽了全力,但我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本书,要完全理解就更别希求了。“道”为什么难懂?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我们总是要去分析、判断、研究,结果越动脑筋就离道越远,但即使这样还不够,还要把研究的成果拿出来教育、影响别人,并美其名曰度人。于是,一个明明白白的“道”就这么被糟践了。

我原本是一个很狂的人,但这本书我确实说得很婆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而这与个人的名利毫无关系,因为我知道这本书的价值。然而,这个时代,越有价值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抛弃,越是垃圾的东西就越是容易被接受,想想似乎很难过,不过也没关系,真正有缘的人哪怕百年之后还是能得到它的。法界是很玄妙的,该留下的东西一定灭不掉,该灭掉的东西一定留不下。就像《心灯录》,作为皇帝下令要禁毁的书,就像很多已经失传的书一样,按理说是很可能销毁掉的,可偏偏流传至今,而且真正有缘的人都得到了它。《佛道一如道德经》虽然没法与《心灯录》相提并论,却是一个很好的接引人的梯子,读了它再去读《心灯录》就容易多了。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就没有一本书把《道德经》解析透了的,就像老子说的,“天下莫能知”。现在我将它解析出来,不敢说百分之百符合老子的愿意,但可以肯定没有离“道”,否则,业报可是大得不可想象的。说实话,我真希望多几个人推广这本书,因为谁推广谁受益,与我没关系。反过来,如果我是为了个人哪怕一丁点的利益而动这个念,那无疑是造大业!

这本书更多的是给人种善根的,认真看过并能从心里认同的人,阿赖耶识里很多业力就被消掉了,哪怕后世也很难与邪法相应了。这本书发完之后,我也就没事了。若有人想真正跟着一起同修,那他就得问问自己:善到什么程度?心胸宽到什么程度?对《心灯录》的认可达到什么程度?否则的话,我们还是相互祝福,各行其道为好。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5 20:27:00 +0800 CST  
第71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解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我们处在无明的世界里,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被**在苦海里面,但是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知道这些“不知道”,那就是“尚”了,说白了,那就好办了,那就有希望了!因为找到了问题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就知道修行的重要性了。
再提高一个层次,“知”就是“明”,“不知”就是“无明”,如果我们“明”了这个“无明”,那就破除了“无明”,也就是真正的“明”了,是个真正的觉者了,我们的业障就如狂风吹散乌云一样,烟消云散了。
反过来,如果我们处在无明的状态,本来不知道,但是我们好为人师,喜欢逞强,于是装作知道,夸夸其谈,甚至讲经说法,这就造业无量了,当然是大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意思是: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为什么那些得道者没有缺点呢?因为他们常常会自我警惕,不想欺骗众生,也不会欺骗众生,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众生有益的就讲,对众生无益的就不讲。因为他们不喜欢做假,不喜欢自欺欺人。当然,这只是浅层的解释。
从根本上说,“病”就是“漏”,只要我们的六根还在向外攀缘就是“漏”,只要还在“漏”就是“病”!这么说来,我们这些世俗人都是病入膏肓的人。若问,难道圣人的六根就不动吗?如果真不动,那不是圣人,而是木头。不同的是,圣人的六根不管怎么动,都在真如的管控中,也就是说,圣人知道自己的六根在动,这种“动”就属于妙用,而我们则不知道自己的六根在动,这就叫“大无明”,“漏”得没边。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简单地说,圣人能够念念常在觉中,这时候妄想就是真如,随他怎么动念都不造业,所以“不病”了。但这么说好像已经没意思了,毕竟我们是世俗人,够不着。所以,不如给大家说说现实中的“病”。
因为西方经济的一时领先,我们很多崇洋者就觉得什么都是西方的好。比如身心灵一类的东西,现在非常盛行。尽管都知道西方的心理医生得精神病的比例比常人高得多,大家对这一行还是趋之若鹜,追根究底,还是为了钱。
我们也不想一想,为什么心理医生反而更容易得精神病呢?因为所谓的精神病往往都是阴性信息干扰了我们的性体系统,就像电脑染上了病毒,与硬件毫无关系。阴性信息的类别是非常多的。万物皆有灵,而几乎所有的灵都是阴性信息。还有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形成的执念也是阴性信息。心理医生自己没有正知正见,却常与心理疾病患者打交道,感染阴性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就说家族系统排列吧,首先理论就说错误的。表面上看,每个人确实有无限多的祖先,但实际上,并不见得所有祖先都与自己有业的牵连。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同时每个人又与海量的众生有着业的牵连,哪怕表面上看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实际上他们之间的业缘却非常深。所以,认为我们健康和财富是由众多祖先决定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家族系统排列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现场的灵验让很多人没法怀疑。事实上,主导的老师和参与的助理往往都是阴性体质的人,很容易招来妖魔鬼怪、孤坟野鬼等虚态灵体,大家自觉不自觉的成了这些灵体的傀儡,被它们推动,还美其名曰“遵从背后道的指引”,实际上精气神都被这些灵体耗去了,吃了大亏还不知道,还以为主导老师本领高强,甚至主导老师自己也这么认为。这时候,如果谁用天眼看,就会发现整个场面被众多的虚态信息体搞得乌烟瘴气。然而,既然有很多的灵体在场,有时候也能帮着解决点问题,毕竟所有的灵体都是有五通的,于是大家就更深信不疑了,却不知道自己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告诉大家一个总原则,所有关于身心灵的活动现场,只要出现某些超自然的现象,让人觉得很“神”,绝对就是有众多的虚态低灵在场。所以,如果不是修行高人,千万不要做与“灵”有关的工作,你属阳,它们属阴,你驾驭不了它们,而它们尽管未必有害你之心,但自然而然就要耗你的能量,你承受不起的!这就好比从事有隐性剧毒的工作,开始得点小钱还很高兴,等身体搞坏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6 20:28:00 +0800 CST  
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析:

译文的解释是这样的: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这个翻译还是相当正确的。老子借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说明修道、成道是唯一的出路。既然译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没有必要啰嗦了,不如剑走偏锋,来玩玩。我曾把“民”解析为“心”、“妄想”之类,今天,我把这个“民”解析为一个特别的东西:附体。

现在有附体的人太多了,我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有各式各样附体的人。盗贼是谁都恨之入骨的,而附体就相当于盗贼,而且这个盗贼就住在我们身体这个“家里”,你说多麻烦。所以,很多人被附体整惨了,还不知道自己有附体,总以为是身体有毛病或心理有问题。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就是附体在我们身上,我们管控不了他,也没有机缘碰到高人能收拾他的,于是他就反客为主了,我们成了他的傀儡。我们以为自己有点功能,可以瞧点事,看个风水,治点病,实际上都是附体所为。有个中医,治病相当神,说他特别想打坐,就是坐不了,只能坐十几分钟,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只能笑笑。因为他身上就有附体,治病的神力也是靠这个附体。

有附体的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非常差,自己往往也能感觉到不对劲,但任何医药都解决不了,这是“大威”之一。“大威”之二是我们要为此承担因果,因为是我们在贪图名利。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总的意思是不要轻易的跟附体对抗,有些用符咒等法术收拾附体,也相当于杀生,而且还怕没杀得了他,反而招来报复。附体为什么会呆在我们身上,因缘非常复杂,善缘、恶缘都有。有些功能强的附体呆在人身上,其实是想通过看事、治病积德,为将来转人身积累资粮,但由于附体毕竟是个动物灵体,没有智慧,加上被附体的人往往利用功能抓取财色名利,于是造大业就不可避免了。但大多数附体呆在人身上是不得已,实际上就好像是被囚禁在人身上一样,他其实想走,一是没地方去,二是走不动。

这时候就需要外力的帮助。而我们世俗人哪里有那种能力去帮他安家落户呢?这就好比某个人流落他乡被人收留,帮着干点活,吃个饭,对流浪人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内心是不安的,他无时不想回自己的家,或者想有个自己的家。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把附体超度了。然而,说到超度更麻烦,现在庙里的所谓超度几乎都是骗人的,真有本事做超度的只有得道者,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如果去找得道者,不受骗才怪!我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绝大多数学佛修道的人都被邪师骗了,而且被骗了还不知道,还在那里感恩,很可怜的!

找得道者超度是需要大因缘的,可遇不可求。自己好好修行才是关键,我们修得越好,附体也受益,甚至他还反过来助我们,时机因缘一到,他也就离开了。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附体呆在我们身上,就相当于家里多口人吃住,他也是众生之一,而且没有大的因缘是不会呆在我们身上的。所以,我们不要把他当敌人,去想办法除掉了,怕反而招致麻烦。反过来,如果以感恩的心、平和的心对待他,事情有可能会好转。

说来说去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前面所说自己踏实修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附体都受益。所以,附体看哪个人真是个大根基的修行者,往往会反过来成为他的护法。就好比现实中,那个人可能会成为权贵或大款,很多人是不是会反过去追随他?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附体的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的动物灵体都有可能附在人身上。修行人身上是最容易招附体的,因为动物灵体也想修行。所以,修行人身上有附体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大惊小怪。随着我们修行的提高,有些附体自然会离去,有些附体会被超度,总之身体会越来越干净。当我们把所有的附体都了结了,就剩下自己的本心做主了。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自然就“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了。注意,以我们的凡俗心要求自己“不自见”“不自贵”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道”的层面了,用有为法是不行的。

所以,修行是人生的第一大事。能顿悟更好,不能顿悟就慢慢从行善、行孝做起。能专修更好,不能专修也没事,生活就是个大道场,只要我们有心,无处不是修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的抛家舍业去修行,因为有些因缘是必须了的。再就是千万不要去求功能,不要去幻想成佛,幻想去极乐世界。把当下的人做好,把当下的事做好,就是最好的修行。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7 20:52:00 +0800 CST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析: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敢”就是逞强,以为自己有多大能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杀”不要简单的理解为杀头,更可悲的是活着却如行尸走肉。像我们一辈子痛苦不断、烦恼不断,到最后都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就是“勇于敢则杀”。所以,这一句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世俗人,如果我们看了还在笑,以为是说别人,那跟阿Q有什么区别?

“不敢”不是懦弱,而是守柔。“活”不是简单的活着或生活,而是“长生久视”。所以,“勇于不敢则活”就是要“至虚极,守静笃”,把以往向外抓取的心收回来,转而守住自己的心,别让他乱跑。

“此两者,或利或害”?现在要我们回答,估计都会说第一种是害,第二种是利。但这只是书面答案,相当于闭卷考试一类。当回到现实生活中实行开卷考试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全部反过来了,因为大家都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地实施第一种方案,都在“勇于敢则杀”的道路上厮杀。到了这时候,人们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根本就不由自主。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业力所为,真的不能怪我们,因为我们只是业力的奴隶。

我们理智上选择第二种,而实际行动中全部选择了第一种,这就像“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那么,“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到底是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谁知道其中的玄妙?其实,大自然这个“天”是不做任何选择的,十法界就那么自由自在的运转,我们利也好、害也好,对它没有半点妨碍。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没有天理了吗?有啊!真正的“天”就是我们自己,既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自己决定的,谁还能干涉呢?这就好比我们的左脚不停地往前迈,却希望右脚停下来,这可能吗?

“是以圣人犹难之”,看看,就连圣人这样的大智慧者都感到为难呢,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因果业力,圣人也不可能人为地改变我们的业力轨道啊!毕竟因果是不空的,自己造的业只有自己来承受。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大自然从来不争,但谁能把大自然胜了?“不言而善应”,大自然从来不说话,但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在给我们示法?“不召而自来”,大自然从来不需要我们召唤,依然是法尔如斯地运转,春天几时迟到过?太阳几时休息过?

“繟然而善谋”,大自然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是它成就的?这么一解释,估计大家对“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已经没有多少疑问,然而,更大的疑惑是:“天”怎么这么有能耐呢?当我们没有办法解答了,就人为的塑造一个大力神:天主、真主、上帝等等,于是宗教就诞生了。

而佛陀和老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也看到了大力神,再往前追一步,发现这个大力神竟然是我们的自性!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是什么?就是十法界的“场力”,万有引力只是其中的一丁点,这个问题可以借助现在的互联网去理解。整个天网那个无形的、巨大无比的场力也可以叫做业力,这么看来,我们平时对“业力”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业力无形无相,却遍满法界,万事万物都受它的控制,所以说“疏而不失”。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这个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吃早饭的业报身,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可怜!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要修行,大自然就是最高深的师父,它常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它请法,不断地消解小我,直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特别补充:修行贵在持之以恒。有时候三五年还是原地踏步,有时候却一个月能低十年的修行,这大概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而且,修行没有先后可言,有些看似修得很好了,但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有些人虽然起步晚,进步却非常快。坦率地说,本人的修行速度就超越了绝大多数同修。但难以置信的是,我带教的人中竟有超过我的,没办法,各自的因缘福报不同。再说,修行的起步阶段学邪法是正常的,没关系,只要能归到正道上,邪法就是我们的垫脚石。可怕的就是执着于邪法为正法,犟死牛,不回头。对这类人,就只好等他们在三恶道呆够,“刑满释放”后再去度他们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8 20:16:00 +0800 CST  
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解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人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这里有个问题,一般人是很怕死的,蝼蚁尚且贪生呢,人怎么可能不怕死呢?事实上,人真不怕死,谁都知道自己将来要死,但大家依然一路凯歌地奔向死亡,很少有人想一想,人生注定是一条死路,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逃离这条死路?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意思是,假如人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现在医院、药店越来越多,生意都非常红火。别的生意竞争都很厉害,唯有火葬场不需要打广告。而墓地的价格更是高到很多人都死不起了。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不同意了,文中说的是“为奇者”,你说的是广大良民。我说,我们六道众生都是“为奇者”,都是自取灭亡!我们生生死死不知道多少轮回了,谁警醒过?谁觉悟过?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意思是,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这个“司杀者”是谁?是自然法则,是“天道”。这里,大家千万别着相的把“天道”理解为“大力神”。

“天道”是一个绝对公平、公正的法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力量,随着宇宙诞生初始的那一念妄动,就有了“天道”。牛顿惊叹于星系运转的神奇,找不到答案,于是追上帝去了,却不知道这正是“天道”所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竟然是如此的不同,也如此的无常,却不知道这也是“天道”所为。总之,十法界一切事物都无不遵从于“天道”。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掌管”这个“天道”的竟然是我们的自性!打个比喻,在一个转动的圆盘上,一切事物都得随着它转,而驱使圆盘转动的是圆心。而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圆心是没有数值大小大小的,也可以说它是空的,不动的,一个不动的圆心驱使着圆盘不停的转动,“天道”就是这么运行的。关于“天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只有彻悟后才能真正明白。有些修行高人以为成就后想干什么都行,甚至可以胡作非为,其实,他还是没懂“天道”。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司杀者”理解为掌管权势统治阶层,事实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管他多么的仁治,都是“代大匠斫”者!毕竟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只是因为幸运的取得了权势,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就可以生杀予夺了,大错特错!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看看朝代的更替,看看家族的兴衰,看看个人的成败,我们这些“代大匠斫者”,有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没有?我们以为自己是正义之士,是在替天行道,自己是好人,别人是魔王,而对方也持同样的观点,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糟糕,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为什么难解?因为我们老是用自己的心意识去分析、研究,说到“司杀者”“大匠”之类,最高就只能想到国王了,也难怪,世俗人的眼界就只能看这么远。所以,哪怕是学富五车的大文豪解《道德经》,如果不能跟老子一样站在“道”上看问题,都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一章要按这么说下去,似乎都是大道理,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多大关系。现在换个说法,我们把“民”解析为“妄想”。我们绝大多数修行人是不是都想把妄想给灭了?要知道,妄想是灭不掉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要是妄想怕灭的话,它出一个灭一个,出两个灭一双,那修行何其简单!

“常有司杀者杀”,这个“司杀者”是谁呢?它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所有的妄想都是它的儿孙,只有它能管控得了妄想。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要真如直接灭妄想不就得了,还搞那么多麻烦事干嘛。事情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虽说真如能够管控妄想,但是,如果他真想管控,只要一动念,真如自身立马变成了妄想,所以说“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真如变成妄想之后,就是以妄想来除妄想了,结果除来除去还是妄想。那么,妄想能干什么呢?除了造业,实在干不了别的,所以说“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照这样修行的人往往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灰心丧气,最后没招了,干脆彻底放弃修行了。当然,不修归不修,面子还是要的,于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哎呀,想成佛,想成道都是一样的贪,做个平常人,该吃吃,该喝喝,生活就是修行嘛。自心就是佛,直心就是道场,只要不坑人、害人,凭良心做事,不就是很好的修行吗?你看看那些和尚、道士……”

看看,说得还好像是那么回事,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吃亏就吃亏在这个“好像”上,拿了一点相似佛法当究竟的东西,除了遗憾终生,只能造业无量。

若问,那到底怎么除妄想呢?答案是:无妄想可除,守真如就是除妄想!真修行人一定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09 20:16:00 +0800 CST  
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译文看似很清楚,又是治国爱民的事,在我们世俗人眼里,治国爱民是天大的事,但在老子眼里,只能算鸡毛蒜皮的小事。老子总是借事例说“道”,而我们却把事例当真。
现在还有不少人,尤其是年长一些的人,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还很怀念,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穷、都饿,平等,而现在尽管富裕得多,但人家比自己富百倍,所以心里反而不平衡了。不过,如果要谁返回到过去的生活,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想回去的。所以,我们现在不是真生活得不如意,而是“欲贪”太大,搅得我们难受。
我们就是“欲贪”的化身。现在,我们把“民”直接解析为“欲贪”,那么“其上”自然就是“心”了。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心”和“欲贪”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体用关系,“心”是体,“欲贪”是用,如果这一点把握不了,后面的就不好理解了。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我们的欲贪经常搞得我们难受,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想要抓取的东西太多了,车子、房子、孩子、面子、事业、朋友……我估计,即使再怎么静下心来,也没有人能够把我们所需要的条目一一列举清楚,既然如此,怎么可能不心慌意乱,怎么可能不“饥”呢!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恬淡、舒适,没有人愿意心慌意乱的。所以,静下来的时候就说服自己:也没有必要贪那么多,差不多就行了。但是这种说服并没有用,因为大家都在捞,而且捞得比自己多很多,心里怎么平衡得了?一方面想停下来过安逸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好了还想好,多了还想多,这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好比我们想用手掌去抓东西,却希望手背呆在原地不动,可能吗?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我且不说那些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冒法律风险的不法之徒,就说我们这些良民,也一个个都被“欲贪”牵引着,不得自在。首先我承认,我就有“欲贪”,对面的你真的没有吗?“欲贪”这家伙胆大妄为,不怕死,没有它不敢干的事,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心”是幕后黑手,是“心”在指挥、在操纵,“心”想要抓取太多太多,“欲贪”敢说个“不”字吗?
“心”和“欲贪”永远就是这么狼狈为奸,也不知道经历了几万年还是几亿年,终于碰到了佛法,碰到了《道德经》,机缘成熟,经得道者开示,于是明白了,于是老实了,双双向“真如”缴械。
原来只要是为了“生”,就有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只要一停下来,自然就是真正的“生”了。这就到了“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的境界了,也就是说,终于解脱了。
特别补充:按理说,《道德经》是非常严肃的,甚至是神圣的宝典,而我在解析的过程中,却不乏嬉笑怒骂之词,别以为这是狂妄,实际上是真正的自在洒脱。真正的自在洒脱是装不出来、演不出来的,只有在彻悟“此我”之后,把肉身之我视若微尘,才能无所顾忌。
追溯自己的前世,本人最初是由乌龟转人身的。所以,如果谁叫我乌龟***,我也会哈哈一笑。为什么我会这么“厚颜无耻”呢?因为众生平等,因为万法皆空!当我们真正证到了那个境界,自然上等诸佛,下等草芥,哪里还会有贵贱之分呢!
反过来,如果谁还要努力地宣传、推广、包装自己,说明他里面还有见不得人的私货、假货,哪怕他把自己吹上了天,也依然是个十足的凡夫!这是一个虚假的社会,如果谁要走世间路,好像不吹还不行。但如果谁真要走修行路,请把所有虚假的伪装全部扔掉,因为这些全是障道的祸根!修行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但凡我们还觉得自己有点什么,就有“小我”在,有“小我”在,就有“我执”在,有“我执”在就依然离道十万八千里,怎么可能悟道、得道呢?所以,真要修行就要把自己彻底归零,只有归零才能消业,只有归零才能最终与法界融为一体。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10 20:15:00 +0800 CST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析:

译文容易懂: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这一章无非还是通过现象界的状况阐述守柔、处下的道理。数学里面的极限是有助于我们推理的。试想,柔弱的极限是什么状况?就是“空”,就是“道”。所以,这一章同样是用现象界的事例引领我们入道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老在文字上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今天这一章就不解析了,不如随我去游山玩水如何?

初春的阳光里,枯萎的草丛下,鲜嫩的小草使劲从粘土里、从石缝里钻出来,看似弱不经风,却是那么的坚韧。死与生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虽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但是,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生死,生就是死,死就死生,这是它们的生死之道。

顽皮的孩子爬到桑树那柔软的尖尖上采食鲜红的桑葚,身段如猴一般敏捷,远处的老奶奶边跑边喊:“快下来,别摔着了!”虽说是跑,却比走还慢,显然,她已经老态龙钟了。我真想把画面做个剪辑,仅仅留下孩子的矫健,以体现“人之生也柔弱”的温馨。但我也知道,谁也剪不掉“其死也坚强”的无奈。这是人类的轮回之道。

风是那么的轻柔,我看不见它,只感觉它温柔的抚摸着我的脸。然而,傍边那棵大树分明就是不久前被风倒的。喜鹊把窝垒在高高的枯树杈上,夫妻双双来回的奔忙,给嗷嗷待哺的小喜鹊喂食,就这一副画面,就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喜鹊的繁衍之道。

潺潺的小溪发出轻快的歌声,穿过热闹的红树叶和落花林,带走了世外的梦呓。落花的声音轻柔有力,决绝地离开枝头,只为看一眼滋养它的大地。那跳来跳去的小动物就像在弹奏自然的乐章,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是在宣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自然之道。

虽然,我看到了很多“坚强”,看到了很多“死亡”,但是,我的心是柔软的,这就够了。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一切都遵循天道的旨意。草木枯荣、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沧海桑田、出生入死……

我这根本就不是在解析《道德经》,我是在“生”的乐园里感受“死”的凄美;在“道”的怀抱里享受“德”的乳汁。《道德经》其实不用解,我们若是明了“道”,怎么着都是“道”,我们若是不明“道”,怎么着都是离德叛道。所以,不如偷一偷懒,大家一起投入自然的怀抱,因为那就是“道”。

老子在这一章仍然是通过比喻强调处下、不争、无事这一核心论点。我前面说过,处下、不争、无事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歇!也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歇”,才能真正去实践“一苇渡江”和“舍一得万”,才能最终达到“道法自然”的境地。

还有,老子在多个章节中反复强调“正”,以至于“为天下正”。修行难,不是难在法理,也不是难在用功,而是难在“正”,也就是心正。在中低阶段,修行人有一点点杂染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大碍的。但是,到了高层之后,只要心里有一点点偏私,很可能就会转变成为大魔头。就像万丈高楼如果有一点点不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前面说过修行最难的是心胸宽广,这里又重复地说“歇”,然后还回过头去说“正”,似乎越说越乱,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胸宽广到能包容十法界的时候,心才能真正的歇下来,而只有当心真正歇下来的时候,才能算真正的“正”。否则,但凡有一点点“动”,自然就会产生某些偏向,也就是某些偏私,而这一点点偏私,就可能成为佛与魔的分水岭。为什么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原因就在这里。

无意间,我们已经将“法”说到了“无法”处,为什么佛说“法尚应舍”?为什么达摩祖师说“不舍智慧名愚痴”?当我们还处于中低层的修行阶段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些,但修到高层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参详这些话,并真正做到,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的!

特别补充:我们反复地说“歇”,那歇在什么地方呢?答:歇在无立足之地处!若问:无立足之地还能歇?答:不仅能歇,而且这是唯一能安安稳稳地歇下来的地方。谁要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真正的开悟了,如果不懂,千万别思维,别寻找,既然那个地方无立足之地,怎么可能凭心意识找到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11 19:34:00 +0800 CST  
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解析:

译文还是要看的: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天之道”非常有意思。我们的老祖宗把千差万别的事物归类为五种属性: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一个相生的过程。如果总是一直相生,刹不住车怎么办?法界就这么奥妙,就给它来个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很奥妙的关系。

这么一来,十法界尽管不断地生灭变化,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使所有的事物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老子举张弓射箭为例,“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都是为了说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于是利用风水、姓名等对自己的八字的五行做些补救,也是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实话告诉大家,要是碰上真有本事的人帮忙,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也远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大,何况现在从事这行业的忽悠者多。

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个“人”指的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世俗人都喜好“锦上添花”,谁如果有钱有势,我们就给他送礼,巴结他;如果他走麦城,我们就尽可能地躲避他。本人因为曾经风光过,也走过麦城,所以两种境况都感受得真真切切。回过头去看,风光也只是一场梦,落魄也只是一阵风。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们世俗人为什么老是没有多余呢?因为我们贪心不足,不管我们有多少车、多少房、多少钱、多少孩子,我们还是要往前追求,所以也就注定要烦恼一辈子。而得道者呢?哪怕他看似什么都没有,但他觉得有手可以干活,有脚可以走路,有空气可以呼吸,有水可以喝,有大自然的美景可以看,有健康的身体,有快乐的心情……总之,什么都有!当然,这只是表象的解释。

从根本上说,得道者拥有十法界,万事万物都只是他家里的闲家具,不管他怎么舍出去,无非是从这间房搬到那间房而已,还是他的。有个人我告诉他守真如,守着守着,有一天突然笑了:十法界都是我的,我还守什么呀!这就是真修行,开始就得“守”,但“守”道一定时候自然将“守”扔了,于是,大自在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说得道者品德高,是站在我们世俗人的小我角度说的。对得道者来说,连“德”都不住,连得道的心都没有。反过来看我们世俗人,哪怕拥有整个地球的财富都属于无穷小,因为法界无穷大的。所以,我们是真正的穷人,抓取一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么,我们世俗人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穷困”面貌呢?当然有!试想,我们两条腿是凭着努力工作换来的吗?两只眼睛是凭着博士学位换来的吗?整个生命是凭着挖空心思换来的吗?要这么想,我们就拥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无一不是法界赐予我们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换位思考,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欠缺什么。我们之所以“穷困”,都是小我之心害的。

注意,只要不悟道,不管多了不起的人都只是“小我”。事实上,想悟道、得道的人多如牛毛,问题是,大家全是以小我之心去求开悟,谁知只要我们的意思一动,早已离道十万八千里,还怎么可能开悟呢?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自恃己能、居功自傲是我们世俗人的事,对得道者来说,他有没有才能、有没有功绩,自己都没有什么感觉,有就像没有一样,怎么会像我们世俗人一样自以为了不起呢?

最后说“其不欲见贤”。一个人但凡觉得自己“贤”,就一定会表现出来,得道者因为无我,所以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如果把他解释为不爱表现自己,那是错的。现实中确实有不爱表现的人,但依然是凡夫心,不能与得道者相提并论。

关于“得道者”,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世俗人要么将得道者神话,要么用“人”的优秀品格往得道者身上套,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得道者但凡只要有这个肉壳子在,就会有人相上的某些缺点,有时候看起来甚至一点也不优秀,就像个普通人,根本不是我们头脑中高大上的形象。

而且,就算是得道者某些业报也还得受,比如六祖就曾遭行昌暗杀未遂。六祖深知其中的因缘,明知道行昌来暗杀他,不仅不恨他,还早早的准备好十两银子,待讲法毕,弟子们离开后,他静待兴昌出现,说是只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兴昌幡然悔悟。待机缘成熟后,六祖又收他为徒,取名志彻。

要知道,但凡有得道之心,他就还是个凡夫,所以从根本上说,无道可得,无佛可成。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没有佛,没有菩萨,那也是错的,因为不得而得是真得!听高人说,他经常跟各个佛菩萨打交道,佛菩萨们还给了他很多世间得不到的东西,听得我心都痒痒,只是没法判断真假。不过从他帮我处理完某些问题之后,我的身体立马有明显反应来看,他说的是真的。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12 20:08:00 +0800 CST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析:

泡一杯清茶,淡淡的,顺手拿起《道德经》,随便翻开一页,正好是第79章,无心的看看。因为无心,所以慢,因为慢,所以心越来越清静。书中掉下一张纸,拿了一看,原来是那张遗忘很久的借据,我甚至有点怀疑,这真的是借据么?我似乎不愿意回答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我正沉浸在傻傻的混沌中。我享受这种状态。

这的确是一张借据,好像有上十年了吧,曾经为了讨债,三番五次的上门,结果钱没要到,还结下了冤仇。钱不多不少,真要上法院,还没那份心情,所以也就撂下了。我甚至巴不得没有那张借据,那样,就好像没人借我的钱一样,我也就彻底死了那份心。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意思是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有残余的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还真是这样,本来我刚开始处在那种极其恬淡的状态中,现在心里还是起了些涟漪,虽然不大,但是有。

当时他借钱是因为结婚,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后来也偶尔碰过他,互相勉强打个招呼,我也懒得提那个事了。我不富有,但即使要回那笔钱,我就真能提高生活水平吗?真能增加幸福快乐吗?

我又想起了昨晚的梦:我走到一个地方,有些迷糊,连白天晚上都分不清。我问路人,也没人给我明确的回答,我意识到是我的魂魄出走了,于是努力的使自己清醒。一番挣扎后,我回到了自己的身躯旁,发现有人在抢救我,我大声的叫喊,阻止他们的行动,但他们似乎感觉不到,还是把针扎进了我的身体里面。也就在这时,我醒了。原来这只是一场梦。

然而,当我早上真正醒来之后,发现上述所描述的整个过程竟然全是梦,也就是我在梦中还在做梦。现在我说这个事的时候,肯定是清晰的。绝对是清晰的。然而,真的清晰吗?人生本是就是一场大梦,我们一辈子活在梦中,何时能醒悟呢?于是,我拿起打火机,把那张借据烧了,不是为了烧钱,而是为了烧梦。

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圣人,还要什么“左契”呢?反观现实社会,干什么都要一系列的手续,一系列的凭据,哪怕结婚都要有婚前财产公证,但结果怎么样呢?除了将一大批律师送到富人的阶层,实在没看到解决其他什么问题。

老子还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意思是说,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我们都是世俗人,没有圣人那样的境界,但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宽心一些,债务的纠缠也是有因缘的,我要是累世历劫没有欠别人的,今生也不存在别人欠我的,所以有些事还是糊涂一点好,就当还了业债了。人都有难处,何必得理不让人呢!一切就如昨晚的梦,让它过去吧,我要我的清茶。轻轻的喝一口,真好。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躁得让人没有闲暇来反思这种浮躁,谁都讨厌这种生活,但似乎谁都身不由己。现实中,所谓的修行人我也见过不少,人前一副大师的派头,口口声声劝人放下,但自己却想离苦得乐、成佛、成道,贪了今生贪来世,这不是背道而驰么?然而,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事,我只要我当下的恬淡和宁静。

关于什么是“天道”,我之前已经阐述过。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话看似好理解,但细究起来却有问题。“天道”既然“无亲”,也就“无疏”了,也就是说“天道”没有分别心,但既然没有分别心,那为什么又只与善人呢?给恶人不也一样吗?原来,所谓的“天道”不是真有个外力在主宰,是我们自己在主宰自己。我们行善造的是善业,得的是善报,但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老天爷偏爱某个人一样。

关于善,我反反复复的提到,因为我的切身感受实在太深。《心灯录》上说:“世尊每每呼吾人为善男子善女人,又云诸上善人,又云非前世有善根,不能得闻斯道,又云彼于前世前世,已供养过诸佛菩萨,所以今日闻此法,乃能信解受持,又云修道者有二严,能明斯道谓之一严,再修善谓之二严,如车有两轮,方可行远。”既然如此,我干嘛还那么较真呢?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不就是行善么?现在的我是那么的轻安、那么的自在,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这不就是“常与善人”么!

修道者都免不了要求道,其实,道在生活中,离了生活没有道。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点滴融入家庭、融入生活、融入细节,才使人生变得充实而快乐。原来,高尚的生活并不是用金钱能买来的,只要用一颗爱心去善待一切、笑对一切,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根本用不着向远处、高处去寻找。

这是一个多彩的、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归根结底,无非都是为了自在和快乐。可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的路上,却很少得到结果。反过来看,现在的我不正生活在自在与快乐中么?“大道至简”,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当我们放下外在的奢华,回归眼前的恬淡,回归自己的本心的时候,看似世界小了,实际上,一片前所未有的蓝天将向我们展开。

轻轻的放下《道德经》,够了,老抱着它干嘛,它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既然已经引领我进入了更高、更大的蓝天,那就尽情的享受吧。此时的我还需要什么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14 20:13:00 +0800 CST  
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析:

先看看译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一章文字似乎比较好懂,没有太多疑义,只是没有人愿意回到这样的社会去。因此,这一章也是被批得最严重的章节,说老子对现实社会失望了,却找不到出路,因此幻想这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拟社会。

事实真是这样吗?老子是常常“以道莅天下”的人,以他那了悟宇宙的大智慧,对地球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看得明明白白,怎么可能生出这么低级的幻想!所以,不是老子错了,是我们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是我们理解错了!

这一章是文章快结束的部分,老子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道境、一个佛国、一个极乐世界!说到极乐世界,马上就会有一大帮人站出来反对:不对,极乐世界是佛陀说的,那里黄金铺地,连鸟都是黄金的。没错,佛陀是这么说的。

但佛陀说的是童话版。在佛陀眼里,我们都是火宅里的顽童,都是可怜悯者!不得已,他只好设了个化城。

世俗人不是贪吗?佛陀就利用了我们的贪心,以引导我们往前修行。然而,我们实在是太贪了,总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听说凭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于是迷相念佛着趋之若鹜,真让人哭笑不得!

按理说,喜欢童话故事的几乎都是孩子,可偏偏向往佛陀童话版极乐世界的人不计其数,而向往老子现实版极乐世界的人几乎没有。不仅如此,还往老子头上泼粪!幸好老子早已去了三界外,否则也怪可怜的。

现在问题是,老子说的跟佛陀说的真是同一个极乐世界吗?绝对没错!错就错在我们总以凡俗的心思考问题,以为极乐世界比现在的酒吧、歌舞厅、演唱会还乐,比吸食毒品还乐,而且没有副作用。总之,以为会整天乐得合不拢嘴。依我说,如果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那不是极乐世界,而是十九层以下的地狱!不信大家按自己想象的乐一天试试。

知道真实的佛国是什么样吗?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拥有十法界,那还需要用甲兵来争斗吗?想去哪里动一念就到了,那还需要乘舟舆吗?你动一个念我知、他知;他动一个念你知、我知;我动一个念你知、他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往来交流吗?这时候说是不往来,实际上已经是一体,还怎么往来?

再说“重死”。重死就是重生,也只有“重死”才能了悟生死大事,了悟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只有这时候,我们才会活得坦然、活得潇洒,既珍惜生命,又不会贪生怕死。而现实中,我们由于对死的未知、恐怖,于是努力地抓取妻财子禄等一切身外之物,就像落水的人拼命地用手乱抓,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结果搞得身心皆苦,反而糟蹋了生命。

还有结绳记事,它描述的是没有宗教、文化等污染的时代,这是以大自然为师,看大自然说法的时代。我们以为这是**,实际上这是大智慧支配下的超然状态。看看动物界,太多的超能力,我们人类能达到吗?我们总是从“现在”、从“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把超出我们思维的东西全部否定掉了。

如果我们能够涤除各种污染,回到很纯清、很宁静的心灵世界,自然就能够看清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要知道,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高级、越难做到,电脑程序那么复杂不就是0和1吗?

至于“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不难理解。庄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头抱着瓦罐从井里打水浇地,非常辛苦,效率也非常低,有人路过,说帮他安个井架,他断然拒绝了:你这是害我,有了井架是方便多了,可我的贪心也更大了,我还会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于是就没完没了了。所以说,只要有贪求,麻烦就来了。

在这个信息时代,手机、电脑这么发达,我们满足了吗?交通这么发达,我们满足了吗?物质这么丰富,我们满足了吗?所以,发展越好,贪求就越大,而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为什么我们现在问题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我们渴望得到的更多!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是佛的境界,而老子分明说的是“民”。我们可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知道离了众生没有佛?或者我们以为老子所说的佛境界与我们无关。错得离谱!老子描述的就是我们曾经的生活、曾经的世界,我们本来都是佛!只是因为一念妄动,才堕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也许有人还会反驳:既然堕落了,也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我就喜欢现在这样的社会,怎么办?非常好办。要知道,佛陀并不是要我们去他那个童话版的极乐世界,老子也不是要我们回到他那现实版的极乐世界,他们真正的意思是要我们活在当下的极乐世界!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否则这一章节就没有现实意义!

那怎么才能活在当下的极乐世界呢?非常简单,不在乎我们喜欢别墅,不在乎我们追求名车,总之不在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贪求,只要我们在这些过程中能够“无所住”,那我们当下就在极乐世界!

“无所住”是《金刚经》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才能“无所住”?举个例子,我在闭关的时候,天那么冷,又没有吃的,还那么寂寞,而我的时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过得快,其实手机一直放在旁边,我经常看时间,但并不因此就住在时间上,觉得难熬,这才叫真正的“无所住”。我只能说到这,因为“无所住”是必须要自己去体会的,空话没有半点用!

所以,真正的学佛修道不是要我们禁这个、戒那个,是叫我们明理、叫我们开悟、叫我们回到自性家园!这时,“无为而无不为”,多么地潇洒、自在、轻安!也只有这时,才算是真正的解脱!我们学习这一章,只有领会到这里,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只是玩嘴皮子的游戏而已!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8-15 20:28:00 +0800 CST  

楼主:东埭村委会

字数:153199

发表时间:2018-05-26 16: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3 23:00:29 +0800 CST

评论数:1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