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看似哲学,超越哲学

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可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解析: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可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译文为,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实际上这是对现实社会的描述,世俗人一辈子在喜怒、美丑、善恶、好坏、隐显、收放等所有二元对立的事务中忙碌不停,因为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必须接受世间法的规范,兼顾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有办法改变。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译文为: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译文很准确,只是仍然看不懂。关于这一段,有人说这是"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还说"老子也说了一些牢骚话,使人感到愤世嫉俗的意味"。看了这些话,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里,我告诉大家实相:这一段描绘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没有加任何色彩的--得道者--我们没法理解很正常,如果大家都能理解,那反而不正常了。

用我们的意识思维想象得道者,要么把他想象成庙里的神,或者神话故事里的形象;要么就以自己的凡俗之心去画蛇添足、涂脂抹彩,结果还是离不了凡俗的形象。就像科幻电影,再怎么想象也离不了地球人的身影。

所以,我们这些世俗人是见不到真正的得道者的,如果见到了,那一定是假的!现在,90%以上的学佛修道者花了很多时间、金钱去找师父,最后找到的都是邪师,因为即使把真正的得道者摆在他面前也不会认识,相反,他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去找,结果找到的不是邪师那才是怪事。

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得道者呢?别着急,死后就可以。因为中阴身、动物灵体等所有的虚态众生全都有五通,他们只认光,一点不会错。遗憾的是,中阴身尽管能看到,要是没有特别的因缘,是无法靠近得道者的,所以只能干着急。人真是麻烦,中阴身的时候啥都知道,却没法修行,而一旦入胎为人之后,就被"识"障住了,不能自主,只能被业力牵着走,于是,相应邪法也就难免了。

得道者身上的光是非常强的白光甚至是彩色光,别说开天眼的人,就连因附体而有神通的人都能看到得道者身上的强光。所以,得道者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多虚态众生找他超度、加持,也有些虚态众生则是要求呆在他身边沾光、闻法,包括动物灵体也是这样。对虚态众生来说,只有光和法才是宝贝,而我们世俗人则只认货币,即使要法也只要邪法,真正的法则送他都不要,没办法,都是业力使然啦!再说,修行越高,护法就越厉害,但不管护法多强,防护网多严密,以至于任何邪魔都没法靠近,但即使是这样,有缘分的众生都可以自由出入,直接去找修行高人。在那个空间,缘分就是通行证。所以,人缘、法缘对所有的众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很多人偏偏花高价去追邪师?因为他过去世结的就是邪法缘,今生该受报了!

不少人打坐的时候可以看到佛菩萨,其实假的多,因为这个级别的修行人还很难让菩萨与他相应。事实上,一个动物灵体都可以化成佛菩萨骗人,辨别的标准就是光,假的尽管样子很美,但身旁就是暗淡无光的,而真的菩萨哪怕不显身,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不是特别情况,真正的佛菩萨是不会现身的。有人跟我说,他去拜见六祖,结果只看到现代公园里一张三条腿的破凳子,还一动一动的;他去拜见佛陀,人影都没见到,只有一杯"牛奶"从他头顶上灌进去;他去拜见药师佛,只见电闪雷鸣,出定后受伤的手就不痛了;他去拜见阿难,看到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财神模样人,只送了他一个字;他去拜见神会,就是《六祖坛经》里提到的那个小孩,大成就者,结果,嘿嘿,不能说了。看了这些,大家明白了佛菩萨是什么样子了么?对照庙里的雕塑去找能找得到么?

现在搞临终关怀的助念团体很多,一群非常善良的人,只可惜被邪师害了。这些人因为长期与鬼打交道,身上阴气重,有时候确实能看到一些虚态的东西。助念的时候,有的说看到阿弥陀佛来把死者接走了,因此更加坚定自己做的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业。依我看,如果哪个死者真能感动阿弥陀佛直接显身来接,那他一定是个至善之人,或者积累了无量阴德的人,但现实中这样的人好像不好找。所以,菩萨显身是假的,妖魔鬼怪化成阿弥陀佛的形象来骗他们倒是真的。

为什么助念没有作用呢?因为助念者心虽善,却是愚善,没有正知正见,也就是没有正能量,好比火箭的推力不够,在上面绑一万个窜天猴行吗?有个男士也是专门搞助念的,他妻子有阴阳眼,每次丈夫接到需要助念的电话,家里就来一屋子鬼,所以非常烦这事。我知道,这是真的。他们见了我,我跟他们聊了一阵,信了,但回去就变卦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被鬼控制了,成了鬼的傀儡!他们还质问我:如果是我父母死了我会不会给他们助念?我毫不犹疑地说不会,但我会好好修行,等有能力的时候再超度他们。

有位朋友在定中见到济公,济公将他带到一个特别的地方,那里很多人在跪拜,跪拜完之后就被戴上枷锁,从一道门往下走,走的时候大家还很高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济公给他展示现代学佛修道人的下场。注意,枷锁是自己戴上的。业力就是枷锁,我们不断的造业,不断的给自己套上枷锁,直到临终的时候,枷锁也戴牢靠了,自动去阎王那里报到了,天道就是这么运转的。

如果有人问,人世间那么多冤假错案是怎么回事?在我们世俗人看来,那确实是冤假错案,如果站高一层看,天大的冤枉都是他过去世造下的因果,只是这一世以冤假错案的表象让他受报罢了。有意思的是,这位朋友的亲人也是学愚痴佛的,我跟他说,你千万别帮他消业,随他去,因为你给他消业越多,他的能量就越大,然后造业也就更大,越弄越麻烦,唯一的办法是等他死后超度他。

"我独异于人",按理说老子到了这个程度,找人帮着包装、推广,使得追随者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高,哪怕是免费做公益,实际上也赚得盆满钵满。可是,老子为什么骑着青牛独自走了呢?因为他"独异于人",也就是他已经高到世人看不懂的程度,反而弟子都没有了。这就好比一块奇石大家都争着去看,甚至想据为己有,但天上那么多星星谁会去想把它摘下来呢?

"而贵食母。"我们把"食母"解释为"得道"是不确切的。得道者固然"食母",但所有的众生,包括动植物都在"食母"。因为十法界都是"道"这个妈生的,而且我们一生的食物包括精神食粮也全部是"道"化生出来的,还有,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了"道母"。

老子"贵食母",是因为他明道、得道了。而我们不"贵食母",是因为我们"食"了却不知道它的来源,我们忘恩负义啊!当然,如果有谁拍着胸脯说:"我就是吃了我自己的!"他要真明白了他所说的那个"自己",那就可以与老子握手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0 20:20:00 +0800 CST  
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解析: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意思是,万事万物的形质,都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这几句话非常明确的说明"道"是"空"的,但这个"空"又不是顽空,而是"空"中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老子在这里的描述跟佛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完全相符的。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当然,这种"信验"用现代科学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检验不到了,也正因为如此,"道"这个东西最难让科学界的泰斗们接受,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开始做这方面的探索。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意思是,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们知道,"道"是无名的,那为什么又"其名不去"呢?意思是说"道"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所以假其名曰"其名不去"。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意思是,我是怎么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我们一直以为"道"是虚无缥缈的,恰恰相反,"道"是最实的,是离我们最近的,我们只有悟道后,站在"道"的顶端俯瞰整个宇宙,才能真正了悟宇宙的真相。而且,只要站在"道"上处事,大小事情都迎刃而解。

我一直对河图洛书很好奇,却找不到有价值的文字资料,于是去请教得道者,得道者就直接去看,看后他说,河图是很多黑的和白的东西在转,中间有个缝隙,像太极又不是太极,他钻进缝隙里面想看个究竟,它们就乱了。洛书是一个方的平台,四周是四条龙,龙还会转,他准备到平台上打打坐,一上去平台就往下沉。原来神秘的河图洛书无非都是极强的能量场,但都是"一"散为阴阳二气后的产物,所以能量再强也承载不住他这个得道者,只能往下沉。由此看来,只要站在"道"的立场看问题,什么事都一目了然。

本人干不了什么大事,最多也就做几个素菜。我做菜从来不是我一定要做什么味道,而是充分尊重那个菜,看它要发挥出什么味道,我只是它的助理,配合它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哪怕我没见过的菜,根本不知道它的属性,也能做出超出想象的味道来。

有人问我:"你见过道吗?"我说,当然见过,热乎乎的。他楞了。我又说,比牛还大。他更摸不着头脑了。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条鱼啊,特别的精进,每天努力的找水,结果淹死了。他以为我逗他,再不说话了。

人是很奇怪的,越是不明白的东西越想弄明白,或者说越是不明白的东西越是装明白。就说《道德经》吧,千百年来研究它的人不计其数,常常争论不休,单是唯物还是唯心的问题,争到现在也不分伯仲,有人说"道"是唯物的,也有人说"道"是唯心的,也有人摆出高姿态:"争什么呀,是一不是二"。我说,错了,是万!佛经、道经上都说得明明白白,难道你没看么?这下轮到他傻眼了。当然,其他的纷争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别以为把《道德经》背下来了就明白了"道";别以为知道了"道是宇宙本体"就明白了"道";别以为讲《道德经》有多少受众、多少粉丝就明白了"道"。

再反过来说,别以为三岁孩子说不出"道";别以为一根芦苇承载不起"道";别以为拉磨的驴就上不了"道"。最后,别以为哑巴就说不出"道";别以为聋子就听不见"道";别以为我这么胡说八道就不是"道";也别以为我这么胡说八道就真是"道"......

"道"为什么难懂?因为我们老是用意识去思维。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尽可能地放下更多的梯子,希望能给更多人上"道"的机会。我敢说,不管有没有信仰的人,只要他放下成见,沉下心来看这本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最起码不会被各种邪说所骗了。至于悟性高的,守着这本书可以开悟,根本就不需要满世界找师父。

然而,实际情况我也知道,真能接受这本书的人肯定少之又少,很多人根本就看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业力要牵着他去上当受骗,甚至要牵着他去三恶道。我们一个个看似都是自由人,实际上都是身不由己的业力的傀儡。不少人也非常想消业,而实际上是以消业的形式继续造更大的业。更可怕的是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我曾经写了一首小诗,不针对任何人,却把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框进去了,标题是:
我们总是背道而驰

除了自己
没有人能帮自己
可我们偏偏老是向外面奢望
除了自己
没有人能害自己
可我们偏偏不愿把责任承当
自大自狂是我们的通病
而自卑则是另一种自狂
我们常常踌躇满志地
奔向衰亡
我们常常哀怨嗟叹地
放弃珍藏
因为愚痴
我们常常快乐地接受因果报应
以为那是通向天堂
因为愚痴
我们常常痛苦地拒绝他人之手
以为那是遭遇魔王
其实我们本来就
具有佛陀的智慧
可我们偏爱自作聪明的小伎俩
其实我们本来就
具有老子的大道
可我们总是为了求道远走他乡
修道者越修就离道越远
学佛者越学就越发痴狂
我们总是自以为怎么样
却一辈子也走不出迷茫
正因为大道至简
才使我们复杂的脑袋没了主张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1 20:29:00 +0800 CST  
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阀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解析: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译文为: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这里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解释,大家都是生活经历丰富的人,随便就可以在生活中抓到大把的事例与之对应的,况且,老子并不是为了阐述这些事,只是拿他们举例,用以证明"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道理。当然,如果大家能够把这些事例直接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受益无穷的。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译文解释为: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这么解释是错误的,因为前面列举的六个例子都还是处在二元对立之中的。试想,"曲"了就会"全",那"全"了之后是不是又会"曲"呢?同样,"少"则"得",那"得"了之后会不会"少"呢?所以,只要事物还处在阴阳对立中,就会无休止的转换,就会有理不清的是非,打不完的仗。老子站在"道"的高度,显然是不会在二元对立中论是非的,所以,他主张"抱一"。

"抱一"就是与"道"合一,不在"二"的层次玩了,也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离"道"。我们一提起"道",立马将他推向天边,老想着"道"是"宇宙的本体",离我们太遥远了。实际上,这根本就没有悟道。如果真到了"抱一"的层面,行住坐卧无不是"道"。"道"是圆的,怎么转怎么圆,怎么转怎么对!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译文为: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这几句跟上面一样,还是举例。

现实中,如果大家能够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事业、家庭,乃至于精神层面的提升都是大有好处的。但老子绝不是为了就事论事,他是为了推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现在我们重点说说"不争"。要理解"不争"容易,但要做到就太难了。我们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一定要争个脸红脖子粗,一方是得理不饶人,而另一方则觉得委曲,忍不下这口气,也非争不可。不仅如此,生活或工作中,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好像都离不开一个"争",甚至可以说生活就是"争"。

为什么说"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从理上说,"争"是双方的事情,当你"不争"了,"争"的另一方也就没法依存了。然而,这好像没什么意义,因为理上说没人能与我争了,事实上是我放弃了,也就是说我并没有得到想"争"的那个事物。所以,这一句如果只是在这个层面上解释,是不行的。事实上,那些在讲台上劝别人不争的人,往往名利、地位已经比大众高很多了,这些难道不是"争"来的?所以,这里面实在有不少虚伪的成分。

现在问题是,难道老子也是这样的人?当然不是。老子说"不争"是在"道"的层面说的。当一个人得道之后,十法界都是他的,这时候他还需要争什么?而且即或想争,他还能争什么?除非他想窜出十法界之外。

再说,即使再有更多的人得道,也丝毫不影响他拥有十法界,因为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拥有十法界。这么说可就不好理解了。打个比方,我一个人就把整个天空看得一览无余,但并不影响其他所有人都看到整个天空。当然,实际上还不是这么简单。所以,老子是在"道"的层面说"天下莫能与之争"的。

回到现实中,现在要真做到不争,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之前已经争够了,要么就是不想活了。这个社会很现实,只要涉及到财色名利,哪有不争的?况且,正当的"争"也不见得是坏事。所以,做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没有必要唱高调,行行善、行行孝,做个好人,即使在生活和工作中适当的争一争,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没关系的。我们都是俗人,首先要活得真实。当然,我们还是要向着"不争"的方向努力,因为只有"不争"才可以"争"一切,只有"不得"才可以"得"一切,这是"道"的境界。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的解释是: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这么翻译是不对的。就这些事例,我们这些世俗人都想得明白,比如委曲求全这个成语谁不知道?还要老子在末尾再强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吗?

所以,这一句的真实意思是,上古所说的"曲则全"这一系列的事例都是真的,我们不能在二元对立中纠缠了,要全身心的归一,归"道"。如果解释这一章只在前面列举的具体事例上大说特说,而最后没有归到"道"上,那就只能算胡说八道了。

道家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说,理论上是对的。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炼一辈子还停留在第一步,特别优秀的能上到第二步。因为这些都是有为法,靠有为法消业每进步一点点都是很难的,而我们的生命往往又没法支撑我们几百年上千年不断的修下去。后面两步几乎没几个人能达到,因为那是无为法,但凡还有半点"炼"就成不了。

有个问题很少有人想:我们为什么爱好佛道?因为我们累世历劫修过不知道多少世,阿赖耶识里有这个种子,但既然如此,怎么今生又背着这个肉壳子来了呢?!如果我们还按照过去世的修法,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是修不成?所以,我就想,决不能走过去世的老路了,一定要想办法坐电梯!那么,电梯什么样?按钮在哪里?原来菩萨就是电梯!"善"就是按钮!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2 20:29:00 +0800 CST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3 20:33:00 +0800 CST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析:译文是好懂的: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的、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都是短暂而不能持久的。如果自我炫耀,急躁冒进,反而达不到目的。

我们为什么总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因为我们有欲望!这不是简单的指性欲,而是对万事万物的贪求,因为有贪求,所以我们就是凡夫俗子,就是六道里轮回不休的众生。学佛人都知道有六道,于是求解脱,但抱着贪求心去求解脱,除了增添更多的业力,恐怕没有太多别的作用。

有些邪师还鼓励弟子们要善贪,就是要以善的名义去抓取,还说这是出离苦海的基石。他们让人们在时间、金钱和注意力上不断加大投入,结果投入越多就越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像赌博一样,越是亏空就越想还本。于是,邪师们就利用各种仪式,各种说教,将越来越多的渴望庇佑的人拢在旗下,使得他们的名望越来越大。结果通过大家的贪求,实现了他们的财富自在。

接下来的问题肯定是:"那该怎么办?"别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真的是一切皆苦吗?我在现实生活中受过很多苦,但回过头去看,觉得这些苦才构成了我精彩的人生。推而广之,三恶道真的那么可怕吗?站在"不死"的历史长河来看,只不过就像演员演戏一样,演绎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而演员本身是不会因为角色的苦乐而苦乐的,除非入戏太深。所以,"苦"只是方便说,是为了引导众生去觉悟。听说天人的寿命极长,而且只有乐,没有苦,我也曾向往这样的生活,然而,后来一想,整天啥事没有,只是乐,而且想结束这种乐都不可能,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啊!

再反过来看,"苦"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因为有苦,我们才会觉悟;因为有苦,我们才有七彩的人生。苦就是乐,这是绝对的真理。可笑的是,我们这些人总想出离这个五浊恶世,去另一个极乐世界。六祖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殊不知,追求出离的心当下就在五浊恶世,而放下就是极乐世界。

这里有个问题,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呢?从相上说,肯定有!它是阿弥陀佛用自己的功德化生的。所有的星球都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而极乐世界则是以虚态的形式存在的,问题是,极乐世界可真不是那么容易去的,要么与阿弥陀佛有很深的缘分,要么心里真的纯净到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了,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业力自然拉扯着我们妄想纷飞,不能自已,尤其是临命终的时候,各种债主、鬼使都来了,只能随业流转。由此看来,想以妄想心、贪求心,凭着一句"阿弥陀佛"就往生极乐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还是少点妄想,踏踏实实地修行为好!所谓出离,是出离自己的贪嗔痴慢疑,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苦可以出离的。因此,当听到出离、解脱之类的词时,我就无语,就好比自己造个监狱将自己关在里面,然后再千方百计的越狱,这才是无法出离的、真正的苦啊!

我这么说,可能有人又会想:"既然有求皆苦,如果把有求的欲望灭了不就行了?"我说没这么简单。第一,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得到;第二,"想灭掉欲望"本身就是欲望,如何才能把这个欲望也灭了?佛说:"贪嗔痴即戒定慧",话是再明白不过,但谁要真要去"贪嗔痴",除了造业,恐怕成不了戒定慧。所以,学佛修道得动真格的,首先要明理,这明理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现在学习《道德经》,就是为了明理,但如果又被某些人带到沟里,冤不冤啊!当然,这也是因缘,没办法的事。所以,我解完这个《道德经》后,很可能会隐居起来,免得被唾沫淹死或者被砖头砸死。我可怕死,因为我还有欲望。

老子把我们的妄想、欲望比作"余食赘行",但如果能顿悟:"妄想即真如",那当下不就是佛吗!所以,我们要是真把《道德经》领悟了,很多疑问也就自然消除了。《道德经》是法界的真理,老子借现象界的一切事物说"道",其实说的都是高深的无为法,我们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去对老子评头论足,这造业可大了。当然,如果一时顿悟不了也没关系,慢慢来,谁都有个过程。

修行其实非常简单,第一,要知道成佛或成道是咋回事?所以先得悟道。第二,打算怎么走?是坐飞机呢,还是火车呢,还是步行?这些方式都可以到达,只是时间快慢而已。第三就是行动。当然,像"企者""跨者"那样行动是不行的,那是背道而驰。《道德经》为什么是顿悟法,是实修经典,因为他不仅把"道"从不同的角度说了个透,还教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搞懂,甚至被人误导了,可怜!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5 20:34:00 +0800 CST  
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析:先看看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一个无法琢磨的"道"被老子描绘成这样,实在难为他了。一开始,老子就特别强调"道"里面是"有物",但这个"有"不是有个实实在在的有形物质,而是"混成"。所以,"有物混成"就是佛法里说的"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如果反问"怎么可能非空非有?"那我只能无语。因为"有物",所以我也常说道学就是一门大物理学,甚至说这个世界就是物质的,自己就是个唯物主义者。这时候有个大师马上反驳我说:物质和精神是一不是二。他却不知道,我说的物质其实已经包含了精神。

然而,如果认为"空"里面有极微小的粒子,那也是错误的。谁都知道光有波粒二象性,何况光速以上的东西,怎么可能老是拿眼前的所见所闻去类比?传统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宇宙,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也就是说,当天地万物还没有之前,就有这个"道"。"道"独立存在,不依靠外力推动,能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之本源。要对"道"有这么清晰、深刻的认识,只有老子和佛陀的大智慧才能达到,从科学的角度是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么高深的认识的,因为建立在有形物质基础上的科学只能在光速以下玩,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超光速。

这里还要特别注意一下这个"独立",我们因此很容易把"道"理解为无穷远处的一个孤立的东西,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说它"独立",是因为它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就好比"空",不管科技多发达,我们都无法将"空"挪动半步。注意,"道"在"独立"的同时,又是"周行"的。

生活经历丰富的人都会觉得,很多事情并不是人为能够把控的,而是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操纵,正因为这样,各种宗教就诞生了。实际上,十法界并没有一个主宰者,而是一切都随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那个"道"的自然力在转动,一切的成住坏空都由"道"说了算,而"道"却偏偏是"无为"的,你说奇怪不?所以,关于这一点,用世俗的思维是理解不了的。就说六道轮回吧,也不是有个谁在主宰,任何事物但凡有主宰者,就一定会有不公平,于是麻烦就没完没了。而事实上,法界是绝对公平的,哪怕是下地狱,都是我们自己主动上门。否则,需要下地狱的人那么多,而又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靠着黑白无常去抓,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抓不过来呀。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十法界就没有一个背道而驰的,大家都乖得很呢!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只是形象的描述,不要以为"道"跑到天边又折回来。"道"是非动非不动的!若说它动,它本无形,怎么动?若说它不动,万物都是它生的,不动怎么生?为什么说"远曰反"?第一,一切都在周而复始的生灭变化,从"道"中来,终究又回到"道"中去,所以说"反"。第二,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道"总跟着你,不离左右,就好像月亮跟着你走一样,所以好像"反"。

平常我们喜欢说谁离德叛道,这是站在我们人的角度说的,从"道"的角度来说,随你怎么转,你都是在"我""道"中玩而已。所以,从"道"的层面来说,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对错的,但从现实的层面看,谁造的业谁承受,一丝一毫都跑不了,这也是"道"。

关于"人亦大",《德道经》说是"王亦大"。别说,长沙王还真用了心,以为这一改,自己就可以得道了,于是书名也干脆改成《德道经》。我曾经也一度想得道,于是把《德道经》给背下来了,后来发现只是被大师忽悠了一把而已。当然,也怪自己太贪心,不用脑子,试想,老子站在"道"的高度,怎么会重视"王"呢?而"人"就不同了,他是个整体概念,佛说"天地之间,人我最大"。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道",就是"佛",天地都是"我"生的。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可怜,把一个这么伟大的"我"忘得一干二净,还好意思去点评指引我们回归的老子!

修行人请注意,一定要在这个"我"上下功夫,别以为这个"我"是这一百多斤的肉坨坨,如果明白不了这个"我",再怎么用功也是白搭。

这一章最难懂的是"道法自然"。然而,市面上最耳熟能详的也是"道法自然",似乎谁都懂,所以大家都喜欢用这个词。普通人基本上都是把"道法"当成一个词,理解为道的方法、道的法术,与真实义相差十万八千里。而在文化界,虽然对"道法自然"的理解不会这么幼稚,却全部钻入了高深的"黑洞"里。试想,"道"既然已经是至高无上的了,它怎么还去取法、效法自然呢?实在说不通。所以,有人解释成"道就是自然",理没错,但从文法上说不通;有人解释成"道纯任自然",看这意思好像是"道"在"自然"之上,但不管控"自然",随它去,这就连理都不通了。还有人解释成"道法自","然"是语气词,意思是道法自己,看起来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一个本"空"的"道"还怎么去向自己取法呢?所以,终究还是说不过去。

注意,如果"道法自然"是佛经中的用语,直接解释成"道"就是"法","法"就是"自然"是最究竟的,因为在佛经中,"法"指的是一切事物。但在《道德经》中,包括所有的道家经典中,都不会把一切事物叫做"法",我们再回到本章,结合前后文的意思就更不能这么解释了。要知道,佛家和道家从根本上说虽然是一样的,但表述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有些词语的意思不能混淆。那么,"道法自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这个"法"依然是取法、效法的意思,"道"就是取法、效法自然的,怎么解释?

第一,我们老是把"道"理解为宇宙最顶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是认了个死"道",没有真正明"道"。其实,"道"遍满法界!哪个人不是"道"?哪个事物不是"道"?哪个虫子不是"道"?所有的这些"道"的最高师父是不是就是自然?是不是都得向自然取法?所以说"道法自然"。

第二,尽管"道"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如果十法界都没有了,我们都成佛了,都呆在"道"中,如如不动,整个一寂灭道场,就连"道"也"没"了,那还说什么呢?反过来,正因为有了法界、有了自然,才能把"道"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要是没有"自然",哪里还有"道"可言?用大白话说,是"道"反而沾了"自然"的光,是"自然"显了"道",所以说"道法自然"。

这两点非常关键,谁要是把它理解透了,他就真正上"道"了,反之就只能是个嘴皮道人。还有,千万别把这个"自然"理解为我们平时眼见为实的大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十法界,就是"道",如果想到"自然"之外觅"道",犹如骑驴找驴。
再说,从文字上看是"道法自然",但千万别因此就认为"自然"比"道"还高。要真正理解"道法自然",上文的"反"字非常重要。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就是一个"反",修道的秘诀也就是一个"反"字。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回头"就是"反"。遗憾的是,我们实际上总是"反"不过来,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的误解。后面我还会重点讲"反者道之动"。当我们真正明白了"道法自然"之后,就要把"道法自然"也扔掉,剩下一个真我,"我"就是"道","我"就是"自然",这才真正理解到"家"了!
这里,我们先来玩玩,从相上来反一反,给大家提供一个逆向思维的引子。现在我把李清照的那首词改几个字,让它反过来:

甜甜蜜蜜,暖暖温温,慵慵懒懒嘻嘻,春暖宽衣时候,最好调息,三杯两盏药酒,敢敌它,百病来袭,燕来也,正欢心,还是旧时相识。
满树红花堆积,鲜艳美,路人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废寝忘食,新枝更兼露雨,到清晨,鲜艳欲滴,这次第,怎一个福字赞得!

看看,心境是不是转了180度?当然,真正的"反者道之动"可不是这么简单。
言归正传。现在,整个地球人已经把"法"自然做到了极致,只是没有了"道"。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一起努力赶紧把这个地球毁灭了吧,至于因果,咱们AA制如何呀?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6 20:22:00 +0800 CST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解析:这一章的关键就是轻与重、动与静。无疑,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

但我们的专家却认为:"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作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的关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因素。"这一说法实在可笑,西方的辩证法出台才几百年,而且只是《道德经》中的一点皮毛,而专家们却要用辩证法来辩证老子,岂不是本末倒置!

有一次,我跟一个斜眼朋友在一起,当时他脸对着侧面,眼珠子却使劲瞪着我,我至今都不明白,在他自己看来,他当时到底是正眼看我还是斜眼看我?回过头来,我觉得这位专家很像那个斜眼朋友。

要把握这一章,其实只要把握两个字:阴阳。任何一个事物都有阴阳,而且任何事物都是阴决定阳。对于轻、重来说,轻属阳,重属阴;对于动、静来说,动属阳,静属阴。中医的关键也是辨别阴阳,"文革"时期那么批四旧,唯独不敢批中医理论,因为要把中医的阴阳理论推翻了,全国的中医全部都要关门!
再说用功能治病,其实原理非常简单:一个病自身也有阴阳,用功能把阴性的病气去掉了,阳性的病灶就"没法活"了,所以病就好了。我给大家说个实例,有个修行朋友,怎么修都断不了欲,不得已用了个傻招:他用功能将睾丸的灵直接拿走了,结果他就成了太监一样,对性生活没有半点反应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体的大小器官都有相应的灵,也就是说,人身上有大大小小无数个灵,这些灵有组织、有部门,管理严密、精准,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由很多程序协同工作。这位朋友跟我说,他只剩下肉怎么也断不了,我心里就暗笑,因为他是个老虎附体,老虎怎么可能断肉呢?还是这位朋友,他的徒弟曾经是个精神病患者,任何医院都没招了,他也治不了,只好把患者的主灵直接拔掉,换上一个童子的灵,结果他那徒弟虽然有阴阳眼,却一时是大人的表现,一时又纯粹是孩子的表现,非常痛苦。我举这个朋友的例子看似不正经,却是阴决定阳最好的例证。

还有,太极的核心也是阴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太极,而且任何小事物里面也还是有太极,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无限多的大小太极"堆积"而成的。当我们明白了阴阳之道后,就知道该怎么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了。对工作来说,只有踏实、稳重地把握好自己,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情。对修行来说,如果有扎实的修行基础,就能够在历缘对境中灵活运用。这都是"重为轻根"的实例。

再说"静为躁君"。若不想被躁动牵扯,就要能静得下来,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当我们在烦躁的时候,如果心能够稳定下来。就会有缓冲的空间,不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当然,以上这么说,还仅仅只是就事论事,还没有上升到"道"的高度。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我们把"辎重"解释为行李、财物,这是外相的解释。其实,真正的"辎重"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根本。"终日行"就是日常生活和工作,包括我们的妄想。"不离"就是我们的"心"要能看住自己的妄想,别让它跑了,也就是常在觉中,这才算"不离辎重"。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这一句好像谁都明白,但我说谁都不明白,因为我们的心跑去当国王去了。其实,这个"万乘之主"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王,"以身轻天下"就是我们的妄想满天飞,不受"万乘之主"的管控了。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表面上的解释是,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从修行上来说,只有有足够的定力,当各种景象出现时,才能够不为所动。禅定中什么景象都有可能出现,都是正常的,不用害怕,也不要惊喜,但不能随着境象跑,一跑就麻烦了。《楞严经》里50种阴魔怎么来的,不都是因为定力不够吗?

学习这一章只要能够把着力点放在"重"和"静"上面,不管我们修行也好,应付世间各种各样复杂的事物也好,都绰绰有余。当然,"重"和"静"其实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根本,就是我们的自性,就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总之,真明白了怎么说都一样。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这里的"根"和"君"实际上都是我们的真我,也就是我们的自性,而真我和自性也就是佛。大家知道,佛是如如不动的,别说"轻"和"躁",哪怕生一点点妄想,真我就立马变成假我,也就是变成凡夫了。而我们世俗人,哪怕是很有涵养的人,也没有几个不"轻"或者不"躁"的。我们为什么总是有理不清的烦恼,都是"轻"和"躁"这两个离德判道的家伙惹的祸!

这一章是儒家比较喜欢的,好像比较符合他们的胃口,而实际上从儒家的角度解起来就只能穿凿附会。其实,老子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要我们回归空无本性!

密宗有无数的秘法,越往上越厉害,甚至那些害人的邪法也非常厉害。道教也有很多六耳不传的东西。我们且不说邪法,即使是遇上正法,一层一层去修,也没有止境。因为这些法都是有修有证的,越修就感觉越爽,越爽就越去抓更厉害的法,于是抱的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人也越修越牛,以为那是在向彼岸靠近,实际上早已被法所缚,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虽智大迷"!

我曾经也这么走过,后来一反思,这些法就好比一艘艘法船,一艘比一艘好,我们乘着这些法船去三界旅游,越游越来劲,以为自己越修越有本事。可是,我们恰恰忘了一件事,我们修行目的是什么?哪怕我们把三界游个遍,回来不还是凡夫!所以,我心一横,将所有的法船统统抛弃,哪怕只有一个竹筏或者一根芦苇,只要能去彼岸就行。佛陀明确告诉我们"实无一法可说",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但问题又来了,彼岸在哪里?禅宗说此岸就是彼岸,绝对正确,但等于没说。而那些大师们自己也不知道,却能啰里啰嗦的说上三天三夜,结果将人统统引到大洋深处,葬身在百慕大三角,还以为成就了!这里,我斗胆的告诉大家,去彼岸的路简单得难以置信,就一个字:歇!歇的当下就是彼岸!

老子反复给我们强调处下、不争、无事,整个《道德经》的核心也是处下、不争、无事。儒家将他们解说成为人处世的方法,美其名曰处世哲学,结果"人"越"做"就越虚伪!我们不要以为老子也在教我们做人,错了!处下、不争、无事就是歇,就是无上的秘法!谁都知道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苇"就是一丁点力,也就是说一丁点力就可以到"彼岸",而这一丁点力是什么呢?就是处下、不争、无事,就是:歇!我反复的说善,说歇,善、歇这两个字已经包含了修行的全部密码!而且,这两个字还可以融为一个字,因为善的究竟义就是不动,不动当然就是歇了。看看,修行简单到什么程度!

我们多少人花钱花时间求秘法,修秘法,结果被害得惨不忍睹,而老子早已将秘法说得明明白白,我们谁信了?还有,禅宗的拈花微笑也将秘法说得明明白白,却成了很多大师、法师的口头禅,成了他们换取名利的工具!修行原本是非常简单的,而一旦融入我们的后天意识之后,就变成了难上加难的事了。害得佛陀要说出三藏十二部,害得《道德经》尘封千年,难见天日。我们都被自己的意识给害了。不说了,说这么多早就不是"无事"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8 20:08:00 +0800 CST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解析: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意思是,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符合于自然,善于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无可挑剔。但是,仔细去想一想就会发现,真找不到那种"善闭""善结"的实际方法。所以,简单的从现象界去理解是不行的。

走路不会留下痕迹,莫非有飞檐走壁的轻功?不是的。"善行无辙迹"就是没有"我"在行善、"我"在布施的念头,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多大功劳,甚至做了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如果谁真做到了这样,功德、福报大得很。再进一步说,"善行无辙迹"就是在"无我"的状态下,也就是在"道"的境界,做什么事情都不造业。反过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现在不少人非常会说话,圆融得很,搞得皆大欢喜,我们说这种人"善言无瑕谪"也可以,说他圆滑也不为过。可以肯定,老子是不会表彰这类人的。从说法的角度来说,"善言无瑕谪"就是直心说法,不做思维。在这种状态下说出来的法妙不可言,因为不是你的心意识在说,是你的本来,也就是你的自心佛在说法,说出来肯定"无瑕谪"了。反过来,在动意识的情况下讲法,讲得再好也是魔说。

"善数不用筹策",这也不稀奇,现在的人心算能力都非常强,脑子转得贼快。毫不谦虚的说,本人就是一个特别会算计的人,问题是,凭我少有对手的算计能力,搞到现在依然两手空空,所以,老子是不会鼓励这种"善数"的。"善数不用筹策"的真实义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什么都不计较了,还需要什么"筹策"呢?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当了冤大头,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抢不来。法界是绝对公平的,一切恶缘都是自己招的,一切福田都是自己种的,哪里会有什么冤呢?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这可不是用世间法能解释得通的。这个"门"实在太厉害了,谁脑海里能想象出这样的门来?有人说电子门可以做到,我说你太聪明了,老子得向你学习。修行人不是都向往闭关吗?躲在山洞里闭关只是个闭关相,而真正的闭关就是"一念心静"。哪怕走在闹市里,哪怕忙忙碌碌,只要一念心静,对任何事务"无所住",连魔王都拿你没任何办法!这才是真正的"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别因为没绳子就想到手铐,如果我们的思维永远在相上跑,就永远不能悟道。这个"善结"就是结善缘,不管是世间福报还是出世间福报,都是我们结善缘结来的,哪里是挖空心思能够获取的!反过来,如果造恶业,那也"不可解",星星无数,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没有一颗是错的,只是各自承担各自的使命;众生无数,都在自己业力的轨道上运行,也没有一个是错的,只是各自承担各自的因果。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是真不敢做坏事了。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思是,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在这里,老子对宇宙观察得非常深入,发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是大家的反面教材。当然,这只是表层的理解。

为什么"故无弃人"?因为每个人的本来都是佛,将来也总有一天会成佛。现在不管他高贵还是低贱,也不管他善良还是恶毒,都只是个业报身,只是个因缘相,从根本上来说,十法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合道的。我们平常说谁离德判道,是从相上说的。从相上说,恶一定有恶报!

问题是,既然老子说"无弃人",佛陀为什么说"实无众生可度"呢?这一点不矛盾。一,众生的本来都是佛,不需要度。二,众生只是我们的妄想生出来的,是空,是幻,就像电视剧里的坏人,我们费尽全力也改变不了他的任何言行,关掉电源,什么事都没了。三,度众生的心是妄想心、凡夫心,凡夫如何度众生呢?四,真正的度众生是度自己内心的众生,一念觉即度尽众生。五,在无住的状态,哪怕度尽所有众生,也好像没度一样。

为什么"故无弃物"?因为十法界就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从星系到众生再到微尘,互相之间都是由"业力"牵连着的,万有引力也是"业力"。学佛人一听说"业力"就起鸡皮疙瘩,其实,这个"业力"就是"道"。我们就生活在"道"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任何事物都是"道"生的,当它完成使命后,最终都回归"道"中,所以没有弃物。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有时候反面的老师比正面的老师更有价值,看到老师错了,尽管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但自己就不会重蹈覆辙了。所以,至今为止,我一直感恩我所有的老师和师父,没有他们正面和反面的教育,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这里,我重点说说"虽智大迷"。现在整个地球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狡猾,一个比一个奸诈。我们有能力将铁疙瘩扔到火星上去,有能力制造威力无比的核武器,有能力将一个大型图书馆的全部资料压缩到一个芯片里面,我们甚至有能力把地球凿穿。然而,就是这么聪明能干的几十亿人,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是不是真正的"虽智大迷"!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十法界却不知道,然后在眼前这点可怜的财色名利上争个不休、抢个不止,这是不是"虽智大迷"?老子真了不起啊!早已把我们洞穿了!遗憾的是我们不醒悟啊!

我们总以为人类多高级,是地球的主宰。其实,站高一层看,人类就好比粪坑里的蛆,把屎当美味,那些上层人就好比抢到了很多新鲜屎,吃饱喝足了,在那里乐的蛆。下层人就好比没抢到屎,只能喝尿的蛆。若问我是哪一类?我当然也是蛆,不同的是,我是明明知道自己在吃屎喝尿的蛆。这个比喻实在恶心,但如果有一个人通过恶心之后能走出"大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19 20:13:00 +0800 CST  
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解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译文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译文看似清楚,但大家看起来还是雾里看花,其实真实的意思很简单:只要谦卑、处下,像溪涧一样处在底下,就会慢慢回复到婴儿的状态,而婴儿的状态就是"道"境。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译文为: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这一段的真实义是,不与人家争光,也不去炫耀,而是任劳任怨,甘做无名英雄,这样就可以"复归于无极",还是回归于"道"境。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译文为: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这里的真实义不妨用过去的口号来解释,叫做"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即使被排挤、被践踏、被攻击,甚至背黑锅也无所谓,这样就可以"复归于朴",依然是回归"道"境。

上面三点都是渐修法门,逐步地做减法,逐步的向内求,目的都是为了悟道、得道。但问题是,只怕我们很难做到,所以,我现在降低一个层次,讲讲吃亏是福的道理。现在学佛的、搞传统文化的人最喜欢说这句话,但真要他吃亏他还不乐意,因为他不懂。为什么吃亏会是福呢?

第一,我们为什么吃亏?因为我们该吃亏,用大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业报现前了,还了这笔债反而会更顺利。法界是绝对公平的,绝对不会像现实中一样搞出很多冤假错案来。
第二,我们吃亏了,不仅我们自己知道,旁人其实心里都明明白白,从而看出我们的人品,以后有什么好事都愿意与我们合作。
第三,害我们吃亏的人心里也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人是这样,我们越跟他争,他反而要争到底,甚至把我们搞惨了他才解气,当我们甘愿吃亏之后,有句话叫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反而会有些过意不去,以后有可能在别的事上反过来帮我们。
第四,我们要真吃了亏而能心平气和的承受,这可不是简单的事,以这样的心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和修行,将会一帆风顺。
第五,我们吃亏了却心甘情愿,当下就在极乐世界。

所以,修行其实很容易,但世人往往在最容易的事上做不到。很多修行人总是在求什么秘法、加持、灌顶,总之,老是幻想着有一股巨大的神秘力量噗通一下灌入他体内,于是身体好了、事业顺了,而且开悟了......。

要我说,我们不妨反观一下自己的心,我们心里是不是装满了贪嗔痴慢疑?这时候,即使佛陀、老子亲临现场给我们加持,能灌进去吗?所以,修行关键的是清理自己的垃圾。就连那些搞直销、传销的人都知道劝人空杯,因为我们空杯了,他们才能把传销的理念灌输给我们。

如果我们还在求秘法,那我告诉大家,很多所谓的秘法都是术类的东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真正的秘法就在佛陀的拈花微笑中,在《六祖坛经》中,在《心灯录》中。如果我们一时还悟不到,那就不妨踏实一点,只要我们时时处处能保持一份孝心、一片爱心,这就算最好的修行。遗憾的是,很多人基本的东西做不到,却总想着找捷径成佛或者往生极乐世界,试想,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去佛国,那佛国的贪腐比现实社会还要严重!

"朴散则为器",意思就是你经过修行,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成才了、成器了,就像一根木头做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器皿,有价值了。当然,这只是字面的意思,真实义是,既然"朴"已经是"道"了,那"散"则是"道"的"用",也就说,已经成就了,可以妙用无方了。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这里千万别把"官长"理解为现实中的官员,这个"官长"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的心王真正当家做主了,不像世俗人那样都是业力的傀儡了。

"故大制不割","大制"就是十法界,"不割"就是没有界线,没有分别,也就说打成一片了,也就是说念念常在觉中,也就是说常不离佛!

特别补充:说说文字的加持力。有人非常敏感,特意去感觉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哪怕这么优美的散文,却立即使他难受。原来文章虽美,作者毕竟是世俗人,能量级依然是负数。那么,现在的很多大师就别提了,那人一听他们的名字就发抖,因为这类大师早已在地狱里办了护照,属于双重户籍的人了。有人说:"那我见了那些大师怎么还满心欢喜呢?"很简单,苍蝇喜欢什么?别以为我在骂人,本人曾经就比苍蝇还脏!

反过来,成就者写的任何文字都是正能量的,何况是究竟法。比如达摩祖师的《悟性论》《血脉论》,湛愚老人的《心灯录》。这些法宝不仅仅是理上究竟,文字间还存有作者的清静意识流,当我们不用意识去读它们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接受这些大成就者的加持。有人又说:"我怎么感觉不到呢?"请问苍蝇会喜欢桂花香吗?

若有人反问:《佛道一如道德经》这本书怎么样?说实话,本人胆小,怕下地狱,所以特意请得道者逐字逐句地看过,也就相当于开光了。谁要以这本书为基础,再去看《悟性论》《血脉论》《心灯录》,如果被负能量所染,我负责。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0 20:24:00 +0800 CST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1 20:28:00 +0800 CST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析:"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战争结束了,但那么多人的怨气、杀气还在那里搅,更有数十万的冤魂在那里飘,使得那里的气场恶劣得很,人呆在那样的环境,除了倒霉还是倒霉。

佛教人士最喜欢说因果报应,老子也同样肯定因果报应的存在。关于因果,有两个极端,一者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不择手段地捞取个人利益;二者是我们这些学佛人,老是把因果挂在嘴上,却不知道自己时时在受报,我们的贫困、疾病、愚痴不都是过去世造下的大业报吗?

我们以为学佛了就是大福报,其实现在绝大多数的佛教徒哪里是学佛,迷得一塌糊涂,全是在受愚痴报啊!而且,我们更不知道自己时时在造业,别以为念佛号就不造业,别以为不杀生就不造业,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业啊!

有个道场的仓库里进了一只大老鼠,他们不敢杀,怕背因果。聪明的负责人决定买只猫来捉老鼠,他认为猫吃老鼠就是它们的因果,大家都可以置身事外。可因为他们吃素,也只给猫吃素,结果猫被养死了,接下来再买一只猫,又死了,第三只猫终于活了,可它早已经退化到不懂得捉老鼠了,只知道爬到人身上求亲昵。没办法,他们又买了一个套老鼠的笼子。看看,为了一只老鼠,动了多少杀心,难道这不是造业么?若有人问我,那该怎么办?我说咋办都行。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了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了却不逞强。

其实,这一段解释只有三个字:守本分。这似乎接受不了,哪怕是农村目不识丁的老太太都知道"守本分"的道理,还需要老子用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吗?确实,"守本分"的道理谁都懂,却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因为自私的本能,我们在分享利益的时候,总不免要多咬一口。多咬一口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就造了一个业,使得本来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起了一个波澜,这个波澜接下来就会激荡,就会扩散。于是,"因"就产生"果","果"又是新的"因",因果报应就会没完没了,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就永无出头之日。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蝴蝶效应大家一定听说过,但在大家的心里,这就是一个理论,谁都不会把它当真。其实,不仅因果报应会像蝴蝶效应那样越滚越大,我要说整个宇宙就是蝴蝶效应吹出来的,谁信呢?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这个道理谁都认可,只是因为我们的贪欲,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弄到了"壮"的地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曾经说,十法界就没有不合"道"的事,因为都是"道"生的,既然如此,这里怎么明明说"不道"?很简单,"不道"也就是"道",只是要承担"不道"的因果而已。这个弯能转得过来吗?如果转不过来,说明我们学的是"死道",若问,"道"还有死活吗?当然有了,就这问的当下,"道"已经死了。

这一章表面上说打仗,实际上还是说"道"。只要懂了"道",好解得很。我们千万不能离开万事万物去觅"道",事实上很多人恰恰就是这样,结果始终找不到"道"。而且,"其事好还"本身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这么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转动着的,正因为老子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劝诫大家要守本分,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可惜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都没做好。所以,学习这一章,就要学会做任何事情都把握一个"度",否则的话,"物壮则老",也就是要歇菜了。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总是躺在外面的竹床上纳凉,仰望星空,总以为最亮的星星就是最大的,还以为流星是星星在拉屎。错了吗?没错,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就是那样的。同样,解《道德经》也是如此,千百年来,解《道德经》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认为《道德经》讲治国的,可以解析为一部治国的书;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修行的,通篇都在讲怎么修;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谋略的,甚至可以解析成一部专讲阴谋诡计的书;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为人处世的,比《厚黑学》更为全面、深刻......

总之,谁都有自己的见解,因为大家都在"仰望星空"。《道德经》是专门讲"道"的,而"道"就像星空,就在那,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说。所以,任何人解《道德经》都不能说他错,只是说明他在什么层次,或者说,《道德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不是"道",而是解《道德经》的人的原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2 20:35:00 +0800 CST  
第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解析:这一章表面上就是说用兵的,文字也比较好懂: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也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要以丧礼的仪式对待战死的人。

有个得道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突然动了个念,想到了老家那个自古以来的大战场,尽管他身在千里之外,谁知老家的土地爷立马现前,将他带到地下看成堆的白骨。看完之后也没太在意,不料眼前立时出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在列队、演习、庆功等等,他立马就超度他们。以往超度,不管来者是各类动物还是人,都是人家来找他,也就是说是冲着他来的,但这一次因为是土地爷请他去的,那些官兵全然不知道他的存在,只顾自己忙活,所以超度起来特别费力,幸好关公及时出现,指挥他们怎么走,才将他们全部超度了。事情完成后他的脸色都变了,人也非常疲乏,直到第二天才完全恢复。听完后我感叹不已,尽管这是个现代战争的场面,但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这些官兵竟然都不知道自己战死在沙场!他们的鬼魂又重新集结成一只部队,依然整天忙着打仗的事,多么可怜!大概土地爷也被他们搅得不厌其烦了,所以来请老乡帮忙超度。我问他怎么还有关公呢?他说关公是个小天神,民间将他当财神供,实在是好笑的事。

好了,现在是和平年代,没仗打了,我也没有能力纸上谈兵,就说点小事吧。有一种能飞的虫子叫打屁虫,只要你伤害了它,或者以为你会伤害它,就会放屁,那屁特别难闻,要是那个屁沾到手上或衣服上,什么香皂、洗涤灵都洗不掉。我住的地方打屁虫特别多,到了秋天降温的时候,打屁虫一群一群地往屋里面钻。
为了对付它们,我备了一个专用的扫把。其实,我是最不喜欢用扫把的,更不想扫打屁虫(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我是左撇子,平常干什么都是用左手,但扫打屁虫就只用右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扫把用完之后,我总是格外把它藏在屋外的角落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其实,干这种事我是一百个不情愿(不得已而用之),每次干完之后心里总是不舒服,但是外表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能让人看出来(恬淡为上)。
有时候费了很大功夫搞干净了,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尽管我尽量避免伤害它们,但"事故"时有发生,搞得我一身臭烘烘的,别人老远就知道我杀打屁虫了,都尽量避开我(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因为右手上有臭味,我总是将右手揣在兜里(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不得已弄死了打屁虫,我就找个地方埋起来(言以丧礼处之),并且在埋的地方设上标志,以免别人碰了又臭他一身(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我这么说,有人已经火冒三丈了,也有人会说我在玷污经典要下地狱,还有人已经乐不可支了。确实,我是在玩,但我不纯粹是逗大家玩或者故意激怒某些人,我想以玩的形式让大家明白,看经典不要着在文字相上,不要咬文嚼字。
别以为老子说到侯王就是讲治国,说到用兵就是讲打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既不当侯王也不用兵,难道就不能学《道德经》了?我反复强调,老子什么都不说,就说"道"。这一章同样不离"道"。

什么叫"兵",别老想着打仗的事,现在我们就把那个相离了,我们的妄想就是"兵",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妄想,无时无刻不在造业,先不把自己内心这个"兵"降服了,而去猜测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到底是主战还是反战,有意思吗?大家反观一下自己,自己的内心何时停止过战争?所以,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为什么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左"为"主"为"静","右"为"次"为"动",我们不管处事还是修行,都是宜静不宜动,因为一动就是妄想,就是心意识用事。但有道之人不管怎么用心,都能够守住根本,这时候的"动"则是"静"中的"动",也就是动静一如了。这个状态就是佛祖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的"心"就不是妄心了,而是真心,是妙用!

真正的修行绝不限于读经、打坐、念佛、拜忏、放生等,如果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守住根本,那才是真正的修行。有句话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说得就是这个意思。而我们一些学佛人倒好,一个劲地除妄想,结果以妄除妄终不离妄。最后没办法了,只好求阿弥陀佛去了,想凭一句佛号去极乐世界。其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这样就能去极乐世界,但已经做了那么多功课了,如果不信,今生在世间也没有得到什么,那就真的啥也捞不着了,于是只好自欺欺人。有意思的是,时间久了,自己也能把自己骗了,这时就真的"极乐"了。

为什么强调"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因为不管是你产生了邪念,还是在妄想的驱使下造了什么恶业,都必须赶紧忏悔,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忏悔,否则,那些因果业力可没人帮你承受。所以,想骂我的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否有闲功夫管别人的事?你自己内心的那些打屁虫是不是清理干净了?

关于忏悔,再多说两句。忏悔是一个很好的消业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在修行的初始阶段,没有更好的消业办法,只有忏悔。其实,很多人也认可忏悔,点上香,盘上腿,像模像样地在那里忏悔,问他效果怎么样,他说忏悔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只在嘴上忏悔,没在心上忏悔。他起心动念不是悔恨自己的过失,而是想通过认错这种廉价的方式交换回来一个好东西,看看,我们任何时候都在打算盘,都在计算得失,这不就是在用兵吗?而且,打算盘这个心当下就在造业,还如何忏悔得了?结果当然就会大打折扣了。
还有些人每天忏悔,翻来覆去还是那点破事,每天在"佛"前叨唠一遍,把忏悔当成了生活。问他效果怎么样,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效果。但是,如果哪天不做一遍忏悔就像没过这一天,当他在道场分享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坚持每天忏悔,而其他的人听了还觉得他修行真精进,并随喜赞叹,于是他就更觉得忏悔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了。唉!真让人哭笑不得。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5 20:31:00 +0800 CST  
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析:这一章表面上看又是讲治国的,只是单从治国上解,就把它看小了。对老子来说,关于国家、民族,乃至地球的事都是芝麻小事,他只是拿这些芝麻小事来说"道",可我们因为太喜欢芝麻糊,结果总是忘了"道"。

"道常无名,朴"。说"道"无名,我们又偏偏叫它"道";说它有名,"道"又只是它的假名。说它"朴",它又比任何东西尊贵;说它尊贵,它又可以被我们踩在脚下,甚至可以呆在粪便中。所以,说"道""无名"也好,"朴"也好,都只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述,我们千万不能着在文字相上认死理。

"虽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以为"道"就真的小。"道"是无相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对这样一个"东西",谁拿它都没招。没有任何一位国王能够改变大自然的法则;没有任何一位神通广大的法王能够要太阳向他称臣;没有任何一位霸王能够要地球向他下跪。所以"天下莫能臣"。然而,我们切莫以为"道"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任何一个事物,只要它还有争斗,就一定有失败的一天,"道"因为"不争",所以"天下莫能臣"。

"侯王"是谁?好像谁都懂,这里,我提高一个层次,侯王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若是回归真如,那就不会因为产生妄想而造业了,这就是"若能守之"。"守"字非常关键,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守",六祖说"无二相、念真如"也是"守"。若是不懂"守",不会"守",说明修行还没入门。

"万物将自宾",注意这个"自",不是有意的要谁臣服,而是自然而然地臣服于"道"。修行到这个境界,就是妙用无方了。也就是我们的真如可以把控全局了,一切随我们做、随我们想,没有什么事物可以阻拦得了的,自在洒脱得很。有意思的是,哪怕一个弱女子,平时一个毛毛虫都怕得不得了,一旦得道后,在那个空间,任何凶猛的东西向她扑去,她都丝毫不会害怕,而那些东西也还真没有敢动她的。

常有人问我什么东西能不能吃?高档衣服能不能穿?想买宝马对不对?我就说,"道"是"无不为"的,关键是你要明"道",与你想干什么、要干什么没关系。
"天地相合"就是天人合一,"以降甘露"就是可以直接吸取宇宙能量。听说修行到一定层次,因缘福报具足时,真还可以吃到法乳和甘露,不是用嘴吃,而是直接从顶轮灌入中脉。吃到这种宝贝后,整个人的能量立马大大提升。此外,练气功采气也是为了吸宇宙能量,但这样吸取能量是有限的。

"民"就是我们的自心众生,就是我们的妄想,"莫之令而自均"就是不用有意去除妄想了,到这个境界妄想即是真如,还用除吗?所以轻安、自在得很。"自均"就是妄想跑不出真如的管控了,不会出去造业了。就好比家里养的鸽子,随它们怎么飞,各归各的巢,各养各的小鸽子,不会出任何乱子。
我在闭关的时候写了一个偈子:
不除妄想不求真
痴痴傻傻无事人
扫却佛魔无着处
横卧冬雪又立春

连佛一起扫却,是不是太狂?不!修行就应该这样。要知道,有佛必有魔,有句话说:十个修行九个魔,剩下一个差不多,这不是危言耸听,修行人修来修去最后基本都在魔道上。看看《楞严经》里的五十种阴魔,都是因为有所住,也就是说"住"就是魔。而佛魔是一体两面的,现在连佛一起扔掉了,哪里还有魔?修行人之所以着魔,都是因为有所求,有所住,就这一"动",就成了魔王的形象代言人了!

按理说闭关是需要高人护关的,大家以后闭关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否则凶多吉少。我闭关因为找不到护关人,只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要真能做到"无所住",魔王也拿我没办法。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当我们修到一定的层次,有了感应,有了功能的时候,千万不可乱用,不可在他人面前显摆,要懂得退隐之道。我就亲眼见过不少修行朋友,因为用功能而把自己害得很惨的,有些甚至把命都丢了。比如某某功头领的司机,为了忠于头领,改姓张,他功能不错,可以直接用天眼看清患者的病情,与医院的化验结果完全相符,令人不得不服。他开医馆十年,红了十年,而自己却在四十岁左右得直肠癌走了。另有一位朋友,常用功能帮人看事、治病等,我见他的时候已经病得不成人样了。我本来是想去拉他一把的,而他依然如以前一样好为人师,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显摆那点功能,心里还是希望我帮助他,但又放不下面子,我知道,他的命运也就那样了。

还有,修的层次越高,意念力的能量越大,这时候一不留神动个念,也许就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为什么菩萨不敢动念?到了菩萨级别,那个意念力可是不得了的!

所以,接下来继续要我们向"道"学习,不要逞能,要处下。"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正因为"道"总是处在最低的位置,让大家踩在脚底下,任其蹂躏、糟蹋,也毫不在乎,所以最终一切都像水一样自然归于它。注意,这里说"譬道之在天下",只是为了方便表述,事实上,"道"就是"天下","天下"就是"道",没有"道"在天下的道理。

"道"是不争的,"道"是处下的。所以,我们修道的核心不是打坐,不是诵经、持咒,不是烧香、拜佛,而是要按照"道"的品德去行道,如果真正能够虚怀若谷、与世无争,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那还有什么"道"可修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6 20:55:00 +0800 CST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析: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译文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这样翻译从文字上来说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老子最反对的是"智",这种"智"也就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具有的世智辩聪,也就是小聪明,我们被自己的小聪明害惨了。老子高瞻远瞩,早就知道我们要被"智"所害,所以反复提醒,遗憾的是我们看不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聪明,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大智慧。有句话叫做认识一个人难,认识自己更难,还有几分靠谱。

就我们的人体而言,经络、穴位到底是怎么回事?科学发展到如今,只是承认了有,还是解释不了。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现在的科学不敢完全否认了,甚至有科学家开始偷偷研究,但依然模棱两可。为什么同样是人,性格、命运会相差那么悬殊?由此看来,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太少了。

然而,佛陀、老子早已经把这些问题洞穿了,可惜我们学不懂!我们对法界有多无知,对自己就有多无知,反过来,如果能够完全彻底地把自己搞明白,也就明白了十法界。明白自己才是大智慧!"自知者明"的"明"就是破除"无明"之后的"明",就是开悟!不开悟的人哪怕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依然只是小聪明而已。

不过,有些人确实很"自知",觉得自己悟性不够,要开悟恐怕很难。再说极乐世界又那么好,于是退而求其次,追求极乐世界去了。又不要读经,又不要打坐,只要凭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想法实在是把我们世俗人的小聪明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实中别说做买卖,哪怕交友,我们都考虑投入产出比,而现在竟然将这一招用到出世间来了。我们怎么不想一想,要是这样能去极乐世界,那极乐世界岂不个个都是人精!那既然大家都是人精,各种争斗岂不是更厉害?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译文为: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译文从文字上看很清楚,但想想还是模糊。这句话的真实义就是,要战胜别人并不是难事,要战胜自己就太难了。

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用钱、用权势、用武力就能够让别人臣服,但是要真正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太难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被自己的因果业力捆绑着,不管我们表面上多牛,我们都是业力捆绑下的囚徒!再大的权势、再多的金钱也解脱不了!而要挣断这根绳索,除了行善、修行,别无他法。

有人说,我有钱有势还要改变什么命运?请问,生老病死哪一个我们能用金钱和权势解决?所谓家大业大,金钱和权势如果不善于应用,只是造业的工具而已,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阎王那一关我们是想凭本事闯过去呢?还是凭金钱买通过去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迷信,随便,到那时不信也得信。

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或贫穷,或疾病,这时候,谁都渴望得到特别的帮助,但能如愿以偿的实在少之又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弱者实在值得同情,但如果谁能看到他们的过去世,也许会发现他们过去世其实是很风光的,而且落到今生这个样子也是有原因的。那我们再反推,现在市面上的风光人物下辈子会怎么样呢?所以,风光也好,困苦也好,都只是暂时的假象,我们只要不跳出轮回,就只能永远在苦乐间摇摆。当我们乐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多了不起,谁要告诉我们将来要受苦,基本上是不会信的,而当果报现前的时候,谁又救得了?所以,我们的苦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选择的。如果不觉悟自心,即使谁能救得我们眼下一时之苦,接下去无尽轮回之苦谁来救?观音难救世间苦,就是这个道理。

"知足者富"。这个"富"不是世间财富的"富",是精神上的快乐安详。我们的幸福指数与欲望是成反比的,不在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乎我们感觉够不够。哪怕我们有十个亿,如果我们觉得在千亿富翁面前抬不起头,就依然是穷人。

再说很多人虽然富有,但内心无时不被苦痛、烦恼、不安困扰着,生活过得很紧张、很忙碌,这些钱对他们到底是一种束缚,还是一种快乐呢?这样的"富"有意义吗?所以,真正的富有是内心的安详、自在、快乐,即所谓知足常乐。

"强行者有志"的"强行"是什么意思?不是努力读书,拼命搞事业就算"强行",更不是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叫"强行"。所谓"强行"就是我们把世间的人事看明白了,觉得这样无止境的轮回没有意思,扔掉不玩了,挣脱业力的束缚,以至于最终与道合一。这可是大丈夫的行为,也只有这样才算"强行"。

"不失其所"就是不迷失我们的依止处,知道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也就是了悟了生死大事,这时候的轻安、自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拟的。"不失其所者久"的"久"就是跟十法界融为一体,不生不灭了。这时候,我们的肉身反而是个累赘,还要他干什么呢?扔掉这个肉壳子,剩下真正的"我",这个"我"就是"道",就是"佛",就是"上帝",所以说"死而不亡者寿"。

当然,世俗人扔掉肉壳子后,也同样有个"我",只是这个"我"还债务缠身,还是一个带着枷锁的奴隶,还在服劳役。这一点谁都可以不信,但再不信也没法阻挡他去亲身体验。

佛陀在《法华经》里把我们比喻成火宅中疯玩的孩子!有些人还沾沾自喜,以为他不在火宅中,他学佛了,是个佛子,殊不知他学的是愚痴佛。若问,佛还有愚智之别吗?有啊!愚痴佛满世界都是,智慧佛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悟。
这个世界很奇怪,大凡能进监狱的,很多都是有本事的人,甚至是大人物。同样,大凡能下地狱的,很多都是学佛修道的人,甚至是大师!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7 20:10:00 +0800 CST  
第34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解析:

在学术界,关于"道"的属性,最典型的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的观点。持唯心论观点的学者认为,"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持唯物论观点的学者认为,"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它虽然是耳、目、触、嗅诸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仅凭人们的主观臆想的精神性概念。

我百分之百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两种观点都是绝对错误的,这不是打六十分还是八十分的问题。可怜我们的学术界,那么多饱学之士前仆后继的研究,竟然没有一人能够真正懂得"道",实在是很可悲的事!

关于"道",《心灯录》上这么说:"斯道本来现成,不用求,不用学,无你用心处。一有用心处,则远之又远矣,愈用心愈远,若当下一歇便是。只想正歇之时,诸念皆空。当此诸念皆空之时,有一明明不空者,而知诸念之空,这是个什么?可以大悟矣。"这话已经把"道"的老底给揭穿了,可是能懂的人屈指可数!

我们研究"道",总是想找一个事物来类比,要是这么去类比,亿万年也找不到"道"。尽管老子也打了很多比喻,他只是指引我们去悟道而已。有一次,我给小狗扔一块肉,小狗没有看到,我就用手指给他看,结果小狗使劲瞪着我的手指,并且一个劲的摇尾巴,我没办法,只能用手捡起那块肉,再次喂给它。遗憾的是,"道"毕竟不同于那块肉,老子智慧再高,也没有办法把"道""喂"给我们。

"道"无边无际的存在,我们就浸泡在"道"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道"?"道"跟我们是一体的,更深入的讲,我们就是"道"的化身。地球、太阳等等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化身,所以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译文为: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长养万物,却不去主宰万物。

这一句是对"道"客观的、真实的描述,老子以有相的事物去描述无相的"道",说得非常贴切。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为"道"歌功颂德,"道"不需要任何人为它歌功颂德。再说也不要以为老子借"道"的品德来为我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就像我们老说羊跪乳是懂得感恩,这是瞎说,因为不跪着吃不到。大智慧的老子不会对我们进行那种**教育的。

但反过来,如果谁真成道了,他就自然具有上面那样至高无上的品德。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成道后也一样。为什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译文为:常常无私无欲,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译文很明白,但是,我们不要因为老子说"小"就往"小"上想,说"大"就往"大"处看,这就跟小狗看我的手指一样了。一个无相的"物",说它大也可以,说它小也可以。如果谁顺着这个指引悟到了,就会哈哈一笑,早已离了"大"还是"小"的问题。

离相是最关键的,着任何相都是离德叛道的,只要一离相,还有啥说的,就他了。所以佛说"离一切相即诸佛"。其实,很多学佛人都想离相,就是离不了,为什么离不了呢?因为"想离相"本身就是个"相",这个"相"还怎么离?所以,真正的离相就是无住。

打个比喻,我看见美女了,如果我动个念:赶紧离相,那还能离得了吗?早就着了!正确的做法是,美女也看了,什么都看了,只是没往心上去,就像风吹过一样,无影无踪,这才是真离相,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得悟道,守住自己的"道",自然就离相了。

特别补充:禅宗是真正的心法,但后来把"心"丢了,变成了狂禅,以为意识到"自心是佛"就了不得了,于是靠背着一些佛语、禅语到处卖弄。与他们初步接触的时候,还以为他们有两下子,谁知除了那些似是而非的语录,并无半点实修实证。当然,说他们没有实证也冤枉,有些人打坐也能看到一些东西,其实这与实证相差十万八千里!现在这一类人相当多,他们虽然嘴上过了一把瘾,却不知道自己因此造下了无量大业,这种大业将使他们累世不得开悟,更可怕的是连做人的机会都没有了!可怜他们过去世也修过不少,现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往下堕落,还没法度他们,奈何!

还有个别人,法理上是透的,绝对明心见性了,但正因为明白了"自性"是如此的"大",当回到现实中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个"大"与肉身这个小我产生一点点的黏连,尽管只有一点点,却使小我立马"大"了很多,于是一切人事物都不在他眼里了。事实上,我们的自性确实牛翻了天,但这个自性不是某些人专有的自性,而是人人都具有的,完全同等的自性。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可牛皮哄哄的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不自为大"的道理,这个"自"是指小我,只要我们觉得肉身这个小我很大,就不可能究竟成就!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8 20:29:00 +0800 CST  
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解析: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直译过来就是:谁掌握了大"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安泰、宁静。

译文看似明白,实际上反而把我们搞糊涂了。照这么说,现在多如牛毛的政要、大款、大师、法师、明星、网红都是"执大象"的人了?这显然说不通。反过来,古往今来,有很多成道者,往往都是默默无闻的,即使有点影响,弟子也寥寥无几。

就说老子本人吧,谁是他的徒弟?达摩祖师把禅宗带来中国,也没听说出了多少书,带了多少弟子。就连因一大事因缘出世讲法49年的佛陀,其当时的影响也远不如现在的当红明星,甚至讲到最根本的时候,很多原来剃度出家的僧人都退席了,更不要说拈花微笑,也就是佛陀的看家宝贝,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在当时仅仅迦叶尊者一人悟得,其余大众皆茫然。现在张三丰、济公的影响倒是比较大,但那是影视剧的功劳,人们追的是他们的武功和神通,与"道"没关系。他们都是"执大象"的人,为什么反而没有"天下往"呢?

大家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带来了什么样的种子,就一定会趋向什么样的人物。末法时代,我们的种子都已经不纯了,甚至已经转基因了,直白的说就是我们的心"邪"了,自然会对那些外道邪师趋之若鹜,因为邪师们手里总是摇晃着一些诱人的东西,正好符合我们的贪求,于是大家"一见钟情"。

据统计,《道德经》是全世界发行量占第二的书,仅次于《圣经》,而实际上《道德经》要排第一,因为绝大多数《道德经》都不是正规出版,是结缘散发的。然而,好道者多,悟道者却凤毛麟角。因为我们不懂"道",自然就无法判定对方有没有"道",即使有"执大象"者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认他,所以,根本不可能"天下往"。

既然得道者没人理,邪师们反而信众无数、名利双收,那这一章好像就说不通了。其实不是说不通,是我们理解着相了。我们老是在人相上去想,以为得道者手里摇晃着一个"道",天下人就通通跑去了。要知道,"道"是"淡乎其无味",再怎么摇也白搭。"天下往"的意思不是大家都去追偶像一样追,而是成道者是与十法界合一的,是一体的,是对任何事物没有分别心的,不管他跟我们的距离是远是近,都是融通的,就好像在一起一样,也就是零距离,这时候,"不往"就好像"往"了,所以叫"天下往"。

还有,我们总以为做了坏事、恶事才是造业,实际上造业最大的就是我们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的妄想,我们的妄想一旦发出,就会在法界不停地转、不停地搅,直到结成"果"为止,而"果"同时又是新的"因",没完没了,害人害己。而得道者就没有妄想了,他的一切言行都是妙用,所以不会造业,不会伤害任何人事物,这么一来,当然就"往而不害,安平泰"了。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再来看"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就不难理解了。"乐与饵"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对累世历劫着相惯了的我们来说,正好相应,而邪师们手里总是招摇着"乐与饵",于是我们这些"过客"就被吸引了,纷纷投靠他了。

而"道"则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东西,既不招苍蝇,也不引蜜蜂,我们自然也就将它扔到无何有之乡了。作为世俗人来说,谁会放着一桌子的美味不吃,而在那里呼吸空气呢?除非他有病。然而,对修行来说,"乐与饵"是最大的麻烦,它将勾引着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永远不停的打转。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见。谁得道后都会大跌眼镜,求道求得那么辛苦,原来就是"这个",于是无语了,于是吃饭去了,上厕所去了,于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去了,毕竟"用之不足既"啊!原来什么都没有即是什么都有,"道"的作用真是无穷无尽啊。

特别补充:关于邪师,有必要说明白。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邪师?因为有太多的众生需要邪法,所以说,邪师也是应使命而生的,毕竟邪道也是道啊。再说,虽然邪师的心邪、法邪,但他们的自性跟佛陀和老子的自性是完全相同的,等遥远的将来世,他们把身上邪的外壳脱掉了,照样可以成佛成道,所以佛说,众生平等,无有高下。那么,我为什么老是愤愤不平的骂邪师呢?其实不是恨他们,我是想以此提醒大家少传邪法,少学邪法。从根本上说,业也空,罪也空。但是,空就是有,因果报应可是真实不虚的,三恶道的苦也是真实不虚的!邪师们因为无明,为了眼下可怜的一点名利,而要去三恶道受无尽的苦,值得吗?就好比一个人因为一念之差犯了重罪,结果把一生都葬送掉了,可怜啦!我曾经有个师父,功能很强的,我因此拜他为师,后来才知道他是老鼠精附体。他对我很好(老鼠精是能够发现潜力股的),送了个治病的宝葫芦放在我体内,前不久想起这事,才把宝葫芦扔了。谁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那个老鼠精的儿孙都附体在我身上,超度还不现身,也就是说,他们藏着不让人知道,毕竟呆在我身上比超度去别的地方更好,幸好因缘成熟,上面将他们收走了。我说这些是要告诉大家,邪师、邪法的可怕,很多附体的师父自己不知道有附体,还以为自己修出了本事,而且他们的人品也不错,就像我这师父,但结果还是害人害己的。

也许有人会反问:你说别人邪,是不是为了强调自己正呢?我坦白的告诉大家,我现在不读经、不持咒、不打坐、不拜佛,总之,就一无事闲人,你说是正还是邪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29 21:03:00 +0800 CST  
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解析:

有一辣妹(茅),非常漂亮,非常有才能,而且还是富二代。很多男士想打她的主意,结果都碰了一鼻子灰,要么被奚落,要么被挖苦,要么被愚弄......垂涎欲滴的男士们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其貌不扬的男士(盾)悄悄地开始了他的战略计划:

第一,(盾)制造谣言说,(茅)不敢去参加选美,怕输不起。高傲的(茅)哪里受得了这个,于是连连报名参赛(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但各种潜规则搞得她疲惫不堪,最终退赛了。当然,她的失落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盾)继续制造谣言说(茅)没本事,只能花父母的钱。被激怒的(茅)立马开起了公司,租房、装修、进货等等,搞得她头晕脑胀(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茅)想请个助手,(盾)来应聘,以百分之百的求职者的形象出现,他说出了经营方针,开出了不低的工薪要求,(茅)答应了。(茅)见多了献媚的男人,对(盾)这种不把她放在眼里的男人反而另眼相待。(盾)的参与使得公司很快正常运转起来,此后,(盾)慢慢成了公司的支柱,而(茅)却越来越像助手。

第三,(茅)看出了(盾)的能力,要给(盾)一半股份,(盾)却坚决不要(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说不愿意被别人说他是靠女人发家的。(盾)除了工作,从不多看(茅)一眼。而(茅)却反而动心了,于是反过来追(盾),结果就不用说了。

第四,(盾)的实力也强了,而(茅)的小姐脾气终究是免不了的,想分手还没那么容易,于是,(盾)领着(茅)经常去社交场所玩,在公共场所总是极力的夸耀(茅)、推举(茅),(茅)沉浸在那种高档的玩乐中,玩伴逐渐多起来,经不住别人的勾引,跟人家好上了,(盾)当然就顺水推舟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现实生活中,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几乎谁都在动脑筋、想办法,总之,这是一个谋略满天飞的世界。二战前期,日本疯狂扩张,妄想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结果差点亡国,这不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吗?前苏联就是被军备竞赛拖垮的,这不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吗?鄂尔多斯的新城区本来是一片美丽的草原,非要在那里建起一座城市,结果沦为鬼城,这不是"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吗?那些贪官们本来日子过得非常的滋润,却还不满足,结果锒铛入狱,身败名裂,这不是"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吗?

在这一章里,我们不要以为老子足智多谋,而且不乏诡计,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的。老子只是冷眼观察世间百态,将它如实地呈现出来而已。当然,呈现出来也是为了说"道"。物极必反绝对是真理,老子从中看出了蹊跷,所以提醒我们做事不要太过,以免走到事物的反面。说到"对立统一",大家都很认可,因为这是西方进口来的理论。其实,老子早就说得比"对立统一"深刻得多,微妙得多,明晰得多。老子这种洞察力就叫"微明"。

上面的四条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阴阳"二字,阴消阳长,阴长阳消,周而复始,没完没了,这就是太极,而太极则是无极生的,无极也就是"道"了。所以,老子是站在"道"的顶端俯瞰这一切的,与诡计有什么关系?

"柔弱胜刚强"特别有意思。我们总想着要强大,要阳刚,但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我们还总以为是自己努力不够,要么就怪自己命不好,却不知道,十法界都是虚的决定实的,阴的决定阳的。我们把阴阳的关系颠倒了,怎么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呢?如果我们想要做事物的主宰,就必须呆在"阴"里面才行。然而,一个人要展现刚强的一面,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逞能是人的本性。如果要展现柔软的一面,这就很不容易了!这往往需要涵养、需要智慧、需要历练。

"柔弱"不是畏惧、不是无能,更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能量内聚,不从外相上展现为傲慢、刚强。真能表现柔弱的人,一定是社会上的佼佼者,更有可能是大智慧的有道之士。特别注意的是,这里说的"阴"绝不是什么阴谋诡计,阴谋诡计再隐藏都是属"阳"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话与前文好像不搭界,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要藏,要守柔。"国之利器"可以理解为国家的尖端武器,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能力、财富等。总之,任何好东西只要昭示于人,就容易招来争斗,招来抢夺,于是不得安宁。虽然现在大家都明白"做人要低调"的道理,但往往容易得意忘形,结果搞得不可收拾。

特别补充:关于造业,大家往往把它理解为干坏事,其实,干什么事就造什么业。比如我爱打仗,死在战场上,投胎长大之后再上战场,就这样一世又一世的戎马倥偬,要是哪一世没仗可打,还觉得不自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造的是爱打仗的业。推而广之,爱种地就造爱种地的业,爱养猪就造爱养猪的业,总之爱什么就造什么业。有人说:我就爱当官,爱当老板,这不一世一世享尽荣华富贵?真聪明!但问题是,要是为富不仁,同时又造了大恶业,恐怕得先堕落到三恶道检讨检讨再说,而且一去可能就是几百年、几千年。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想到,既然干什么都是造业,看来唯一的路就是修行了。看似正确,但我们知不知道修行造的是修行业呢?有的人第一次读到某部经就非常高兴,非常感动,因为他过去很多世都读这部经,造了爱这部经的业,使得"老朋友"相见还热泪盈眶的。有的人在家里老是不安心,一出家就踏实了,因为他累世多次出家修行,造了出家的业。所以,相应某部经典也好,出家修行也好,并不代表他善根有多深厚,只说明他造了这方面的业。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6-30 22:26:00 +0800 CST  
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解析:

"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太阳照鲜花,也照狗屎;风雨滋养万物,也带来洪涝灾害;大地长养万物,也有地震、火山;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要理解"道"的"无不为"并不难。

很多人一定会想,要是我们也能"无不为"就好了。生活中,哪怕是什么宗教信仰都没有的人,也必须遵守太多的规矩、太多的约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工作也有工作的纪律,另外还有道德层面的约束,礼仪方面的约束等等。如果有信仰,约束就更多了,要吃素、持戒、礼拜、忏悔、做功课等等。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反复地倡导学"道",但干嘛不能学"道"的"无不为"呢?这里,我坦率的告诉大家,我学道就是为了像"道"那样"无不为",那种境界,多自在、多洒脱啊。生活中本来就拘束够多了,如果学道越学束缚越多,那傻子才会学道!

而现实中,一些学佛修道的人,除了得到了很多仪轨、很多禁忌,以及自我安慰,实在没有得到更多的好处。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只要持守那一套陈腐的东西就是学佛了。打个比喻吧,一个人腿折了,需要打上石膏,捆上夹板,时间一长,他们以为石膏和夹板就是他的腿。他们的师父也不懂,因为师父也带着石膏和夹板,而且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腿,不仅如此,他甚至炫耀自己有那样的腿,并且教别人怎样绑上石膏腿。久而久之,大家就把石膏腿当真腿,没有石膏的腿便不算腿了,就像过去不裹脚的女人嫁不出去一样。

但是,大家绝对不能听我这么一说,就"无不为"去。要知道"无不为"的先决条件是"无为",也就是遵道。有个修得很高的人,可以时常呆在自性家园,修到这个程度,起心动念就不造业了,因此他就老想着整大事,反正不造业嘛,怕什么!不过,我想反问他一下,你那想整大事的动力是哪里来的?难道那不是过去世留下来的业吗?我知道你能呆在自性家园,但当你想整大事的时候,无意中就让小我当家了!所以,"无不为"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只能呆在"道"中,顺着"道"的法则自然运作。十法界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高人用小我意识兴风作浪!

由此看来,悟道一定要悟透,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现实中,很多人别说悟透,拿个皈依证,再灌个顶、持个咒,或者再来点神神叨叨的东西,就以佛子自居,造了大业还不知道。

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里,我们别把"侯王"落在人相上,我们还把"侯王"看作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如果能守真如,那就"万物将自化"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万事万物就可以按照各自的轨迹自行发展,而不会出任何问题。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心意识都是妙用,哪怕心意识跑遍法界也不造业,只有这时候才可以真正的"无不为"了。打个比喻,不管你放多少羊,只要你有足够的管控能力,你的牧羊狗也非常得力,羊群就可以自由地吃草,不会出任何问题。所以,一定不能去掉"侯王若能守之"这个先决条件。

"化而欲作"就是虽然悟道了,但是还有业习在,我们的妄心还会时不时的出去溜达,甚至干点坏事,这时候就要"镇之以无名之朴"。打个比喻,我们放牛,牛要吃别人的庄稼了,赶紧把它拉回来。"无名之朴"就是"道",就是要赶紧回到"道"中,因为"道"中是万无一失的避风港!

这里要注意这个"镇"字,"道"是"空"的怎么拿去"镇"呢?所以千万别把"镇"当"镇压"解,只要一"觉",立马就"镇"住了。或者有人反驳我:"我们本来就在道中,难道还有不在道中的事物吗?"说实话,这一招真厉害,我只能举手投降。但是,如果说这话的人本身没有悟道的话,那就等于放屁,因为只有得道之人才可以在"道"中"无不为"。

"镇之以无名之朴"之后,有欲望也不算欲望了,都是真心,都是妙用,所以说"夫将不欲"。这个"不欲"绝对不是禁欲。有人禁欲不成,干脆把自己阉割了,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太监个个都成道了。由此看来,修行人禁欲也只是初始阶段的方便法,相当于折腿人的石膏、夹板而已。道家有"漏丹"一说,把那点真精当成无上的宝贝,以为漏掉了就修不成了,这是绝对错误的。漏多了对身体有影响是真,但与修行是否成就无关。我们生活在欲望强烈的六道,哪能无欲?当我们修行超出欲界,达到相当高度之后,不需要任何有为法,"丹"自然不漏了。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到了"不欲"的时候,自然就"静"了。这个"静"可别当平常的"安静"解,这个"静"就是"道"。当我们在"道"中的时候,看一切都是合道的。或者说,在佛眼里,万事万物都是佛,所以说"天下将自定"。这里的"定"绝对不是不动,而是随它怎么动都是"定",这个"定"也就是没有出入的大定、本定。"心净则国土净"。这时候,我们的世界就是真正的净土。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某一个人成道了,世界上就没有坏人、恶人了,没有战争了。世界依旧,只是我们没有分别心了。这就是佛国,这就是极乐世界。

这里还要注意一下"自定"的"自"。我们诵经、持咒、打坐都是为了"入定"。但凡有"入"必有"出",所以习禅定还是二法。很多禅定功夫非常高的人并没能究竟成就,原因就在这里。要知道,我们的真我本来在大定中,不需要"入",只是因为受业的牵扯,"晃荡"起来了。当我们达到"不欲以静"的程度后,就"自"定了。我们习禅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达到"自定",如果执着于禅定,那是不究竟的。

特别补充:道家有修成"纯阳之体"一说,还说这个时候就可以有"身外身",比如自身在北京的家里睡觉,另一个身体却可以在香港旅游。说出来谁都不信,但不少好道者还在往这个方向追。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所谓修成"纯阳之体"就是性体修成纯粹的光体。普通人的性体几乎是黑的,因为所有的业力和附体的颜色都是黑的或暗的,集在一起,性体自然就黑了。当修行将所有的业力和附体都清理干净之后,性体就变成纯粹的白光之体了。黑暗谓之阴,纯白谓之纯阳,"纯阳之体"就是这么来的。

再说"身外身",当我们修到一定境界后,灵体会从头顶出去,进入虚态世界,而虚态世界甚至比电影《阿凡达》里面的景象还神奇。这时候,你本人还是像以前一样吃饭、睡觉、工作,而灵体则在虚态世界随意玩,好像跟实体的人毫不相干一样。而且,每个人的灵体的形象和性格是有差异的,这个灵体就叫"身外身"。如果肉身能够分出身外身的话,那你本人在地震灾区救灾,而"身外身"却在别处抢银行,这不乱套了吗?实际修行中,往往是先修出"身外身",再逐步修成"纯阳之体",而真正修成"纯阳之体"后,也就是所谓的得道了。还有,"身外身"和"纯阳之体"并非一个东西,从相上来说,他们是有差异的。再说,"纯阳之体"也不能住,因为到究竟圆满时,你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你,所以你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光的,但这时候你若动个念,想显任何相都可以,毕竟一切都是"你"生的啊!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01 21:08:00 +0800 CST  
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析:

"道"难懂,"德"也难懂。因为"德"最容易受儒家"品德"的误导。实际上,老子所说的"德"跟儒家的"品德"是有天壤之别的!从相上说,"道"就是"空","德"就是"色"。《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道""德"是一元,"道"是体,"德"是用。从性上说,"道"就是佛,"德"就是心,"即心即佛"。所以,"德"就是"道"。

现在有了这个明晰的定位,对这一章就不难解释了。这一章显然是说心性的。很多人把"上德"说成是上等的德;把"下德"说成是下等的德。那什么是上等的德?什么是下等的德?估计他自己都模糊。

其实,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中,"上德"就是真心;"不德"就是无住、就是不着相;"有德"就是"道",就是佛。连起来解释是:真心不着相就是佛。"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其中的"下德"就是妄心,"不失德"就是着相,"无德"就是众生。连起来解释是:妄心着相就是众生。综合起来,众生离相就是佛,着相就是凡夫!
上面的解释是站在"道"的层面说的,下面回到世俗人的层次来解释。"不德"不是缺德、没有道德,是他做了却让大家看不出来,也就是积了"阴德"。当他在做的时候,也没有"我"在做的感觉,没有自我标榜"我在行善、我在布施"等等。像这种人反而是"是以有德",是真正的有品德,真正有道德。

而"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呢?当我们做了善事之后,就赶快要拍照留念,还要接受表彰和奖励,这是下等质量的行善、布施。它是有条件、有所求的,叫做"下德"。"不失德"是因为他总要展现"阳德",这样反而"无德"。"有心为善不为德"就是这个意思。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就是真心,就是道,就是佛,当然是无为的。"无以为"呢?不是不作为,而是做了等于没做一样,因为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都离了,哪里还会有"为"的想法、"为"的感受呢。就像大自然的阳光雨露、风火雷电、四时更替等等,所展现出来的都是"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呢?则是妄心,是在小我的支配下的。"无为"是口说"无为",嘴上讲无我、无私,内心却是有所求的。因为时时有个"我"在,所以是"有以为"。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深入去观察,不管一个人表现得多谦卑、多礼貌、多有学问、多大贡献,只要揭开他表面的面纱,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私货,甚至是外表越"公"的人,里面的东西反而越"私"。没办法,因为他们都属于"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一类。

"上仁"呢?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得道,还是凭妄心做事,但已经是超人格层面的人了,就像德蕾沙修女那样。他们的"为之",却是用超越国家、超越种族、超越宗派的心态,以无我、无私的精神很认真、很积极地做,做了还觉得没做,就叫"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呢?这样的人是很讲义气的,比如张飞、关羽这一类。"为之而有以为",他们会积极去做,但是分别心特别重,为朋友两肋插刀,爱恨都非常分明,而且背后也是有条件、有所求的。事实上,现实社会"上义"的人都已经很少了,往往只能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人们为了个人的现实利益,都"上礼"去了。

"上礼"的人就是交际、应酬的能人,他们处事非常得体,但如果没有符合他背后的要求,就马上跟你翻脸,所以他对你好、对你礼貌、对你服务特别周到,背后都是有目的。这就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现在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来往,都非常"上礼",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文明呢,还是一种悲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社会一旦离道以后,将不可避免的逐层堕落。从表面上看,地球人类是向前发展的,科技的进步,物质的繁荣,文化的兴盛,无一不证明这一点。然而,这种表象的发展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堕落。古往今来,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后来还有礼学,结果怎么样呢?谁都知道,只是梦想而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堕落"这个概念。不要以为老子看到未来社会将逐级堕落下去,就会灰心丧气,就会捶胸顿足。他只是客观的说出了社会的运行规律而已。难道堕落不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吗?所以,堕落也是发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当我们站在道的层面去看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好坏对错,一切都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转圈而已。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没有想着怎么样来拯救这个社会,而是骑着青牛走了,走得那么洒脱。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说"德"也是"道",那为什么从"道"到"德"也算堕落呢?因为"道"是空,是如如不动,而"德"则是在这"空"里"动"了一下。这一"动"似乎也无关紧要,所以它还是属于"道"的范畴。然而,就这一"动",就连动起来了,于是生出天、生出地、生出佛、生出众生、生出宇宙万物。所以,由"道"到"德"是实实在在的堕落!

当我们最后来强调"礼"的时候,忠信的品德都几乎已经丧失殆尽,只剩下礼仪这种虚假的表面功夫,而且这个"礼"也终究维持不下去。我们号称礼仪之邦,现在"礼"不是都快丢尽了吗!所以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再看"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什么叫做"前识者"?当一般人还看不到的时候,他就能够看到。就像社会上有神通、有预测能力的大师、大法王,后面就会跟着很多崇拜的信徒。但是,这只是"道之华","华"就是支流末节,对大道而言,这只是雕虫小技。我们着在这些神通上,不但不能悟道、证道,还往往会长养我慢、迷惑信徒、抓取名利,因此造下很多恶业。当我们修出了一点小功能,沾沾自喜,到处显耀的时候,老子却严峻的指出,这是愚笨、愚痴的开始。现在类似这种有点小神通的人多得去了,但结果都不妙。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大丈夫"就是解脱自在的大智慧者,他是"处其厚,不居其薄"的,何为"厚"?"上德"为"厚","无为"为"厚"。何为"薄"?"下德"为"薄","有为"为"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何为"实"?踏实修道、悟道为"实",舍去诱惑,守住根本为"实"。何为"华"?卖弄神通为"华",空口说道、传道为"华"。

若要真正做到"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那就只有像六祖说的"无二相,念真如"了。不管我们学佛还是修道,这六个字是重点的重点,核心的核心!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切记切记!如果是不修行的普通人,那根本就是"善",只要能够坚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修行却赛过一般的修行人,切记切记!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02 20:25:00 +0800 CST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解析:

什么叫"一"?有人定义"德"是"一","道"是零,这是僵死的教条。"一"可以是"德",也可以是"道",也可以是万物。都知道说万法归一,请问"一"归何处?说归零或者归万法都可以。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意思是: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

什么叫"得"?我们最容易把它理解为得到,错!天、地、神、谷、万物本来就是"道"的化身,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道",它还需要得什么"道"?再说,天、地、神、谷、万物何曾失去过"道"?既然没有失,如何来"得"?我们为什么使劲求道却始终不能得道?就是因为我们老想"得",却不知道,"道"是不可得的,不得才是真得。如果这个话我们听不懂,那就怪不得我们不能得道了,或者说我们的"神"被蒙蔽了。

说到"神",我们总是遮遮掩掩,这里,我给大家揭示真相,着相地说,神是天地间各个层级的虚态众生,包括我们死后的灵魂以及动物灵体,总之种类及其繁多,能量也相差悬殊。"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真的,但我们不必害怕,因为没有特别的因缘,"神"是不会妨害我们的。

从根本上说,"神"就是我们的真心,而真心就是"道",这么说来,"神"那当然就"灵"了。所以,这一段的真实义就是天本清,地本宁,神本灵,谷本盈,万物本生,就这么简单。但问题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老子反而要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反复强调"得一"呢?因为我们的头脑太复杂了,老是想得"万",财色名利什么都想得,最后还想究竟成就,结果当然全得泡汤。要知道,一即万,万即一,"得一万事毕",所以,老子借助天地万物打比方,强调"得一"的重要性。所谓"得一"就是觉悟自心,就是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认识了本来面目也就认识了十法界。所以,"得一"也就是得道,名为得道,实无可得!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表面意思是,侯王得道了,肯定就清静无为了,不会折腾老百姓了,天下自然就和平、安宁了。现在我们再把"侯王"解释为"心"。我们的心是最不安分的,真的非常像个猴王,上蹿下跳没个完。当我们的心一旦"得一",也就是一旦明道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心",一切都是"我",想蹦出"我"之外还没招,自然就"为天下正"了。这个"天下正"跟前文的"天下将自定"是一个意思。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意思是: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

前面说得"道",这里接着说失"道",问题是,我前面刚说过,它们是不可能失去"道"的,现在不仅失去"道"了,还这么恐怖!而且,现实中我们也亲历或听说了很多可怕的天灾人祸,这怎么解释?所以,一旦把"道"学死了,转个弯又自相矛盾。就像魔方,不会玩的人绞尽脑汁也还不了原。这里我就带大家转吧,不要老是着相在天、地、神、谷、万物上面,不是他们失"道"了,是我们人自身失"道"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杀盗淫妄、贪嗔痴慢造成的!天、地、神、谷、万物就好像是电影的屏幕,显示的是我们自心的贪婪和丑恶!

遗憾的是我们还不知道赶紧自省、赶紧忏悔!如果有谁说,我们"人"也不可能失"道"的!说得对,100分。我们的本来就是"道",只是因为沾染的业力太多,假名说失"道",就像过去老式厨房的灯泡,灯泡本亮,只是沾染的油垢太多,变得不太亮了。

接下来的"侯王无以为正,将恐蹶",也是人心的问题。这里,我们不要把侯王看高了,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自比侯王,而且我们的"心"才是真正的"侯王"。试想,我们是不是除了管理工作、家庭、生活的很多事务,还管理着自心的无量众生?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虚态众生,都是一个妄念发射塔,欲望随着妄想发射到法界,各自带着不同的能量。于是,无数的能量体在十法界不停的搅动,搅出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就永无宁日。

我们为什么要行善?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跳出自己设置的这张烦恼网。这也就是我们得人身最大的意义。那么,到底要怎么修行呢?老子教了我们一个原则:"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总的原则还是要守柔、处下、不争。为了说明这一点,又拿侯王举例:"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侯王站在社会金字塔的顶尖,只有阳,没有阴了,就像《易经》的乾卦,到第六爻就亢龙有悔了。所以,聪明的侯王就知道往下和合,自称孤家寡人,这是非常明智的,否则物极必反!

"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译文为: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硌硌坚硬像山石。看了译文还是觉得"致誉无誉"不好懂,这也难怪,因为这已经是"道"的层面了。打个比喻吧,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肯定是地球上绝对的主人,一切都是你的,那时候你还有得失荣辱的感觉吗?

回到现实中,我们都是世俗人,本人曾经也是名利的疯狂追求者,而且是一个很有手段的追求者,哪怕走上所谓的修行路,我都一度只是为了追求神通,因为有了神通再加上我的运作能力,心想一定能玩个翻天覆地。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随我怎么谋划,就是干不成。后来没招了,想凭着自己的文笔写写相声小品、影视剧本等混口饭吃,说实话,我写的东西还真幽默,却怎么也换不到饭票。坦白的说,我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走上修行路的。所以,现在不管谁迷也好,追求邪法也好,我都能理解,毕竟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有幸的是,我遭遇了那么多邪师却没有被染着,因为我会去反思,发现不对立马拜拜!现在回过头去看,贫病交加才是我的大福报!

特别补充:关于开悟,大家都觉得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一说"道",我们立马想到无穷远处那个不可琢磨的东西,却不知道"道"就在我们眼前最近最近、最浅最浅处,所谓悟道,无非就是彻底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整个宇宙。现代科技为什么对宇宙还那么无知?因为我们对自身这个"人"还太无知了!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做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而不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把大家搞得云里雾里。所以,我们不搞半点宗教迷信,也没有任何戒律规范。生活本来就已经杂事缠身了,我们还何必自己捆绑自己!我们之所以难以开悟,是因为我们老是想开悟、求开悟,总以为开悟会像是晴天霹雳那样震动,或者会像中了六合彩那样惊喜,总之顿时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大家都在等待、在寻找、在向往这种感觉的到来。其实,有些人开悟会有短时间的兴奋,有些人甚至啥感觉也没有。因为我们本来就活在"道"中,就像鱼本来就生活在水中,哪里会因为见到水而兴奋不已呢?

楼主 东埭村委会  发布于 2018-07-03 20:18:00 +0800 CST  

楼主:东埭村委会

字数:153199

发表时间:2018-05-26 16: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3 23:00:29 +0800 CST

评论数:1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