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心理哲学——“我”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完,便把致命的毒酒杯放在手上,口里念念有词,似乎他不像是被推进死亡之人,倒像是正升到天堂的人。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苏格拉底的心灵如此的平静呢?因为死就像睡眠一样,死后就得到最平静的休息,再不会受到梦魔的烦恼了。而哈姆雷特在他的独白里更加发挥了这一个思想。他在探索着死亡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如梦一般可以带走一切的烦恼,和消除一切的不幸,如果是这样,本来就可以用一把小刀自杀。他思考到是不是应该自杀的问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59:00 +0800 CST  
在此,我突然想到了流星……
两头无尽的沉沉黑暗,中间有一段稍纵即逝的光明。用自己的身躯划破夜的黑暗,再把化为灰烬的躯体融进夜空。
我问自己,“生和死”是什么?
这正如,南柯梦醒人犹在,人生梦醒“我”是什么状态?
昙花一现枝犹在,人生一现后“我”是什么状态?
是那无尽的黑暗吗?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18:00 +0800 CST  
当黑暗将生命吞噬,留下来的又会散落何处?
人一生的存在,不管持续多久,意义都是一样——置身于无穷的黑暗中,设想光明。
我知道此刻我正活着,但一定有一天,有一刻,有一瞬间,我也将完全停止思想,像划破夜空的流行一样,拖着疲惫的尾巴,坠入天际。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19:00 +0800 CST  
而那时,我不在了,一切都随我而毁灭了。整个世界会在我断气的瞬间,与我一起毁灭,为我殉葬——在我的意识形态里完全结束。我是世界绝对的中心,绝对的君王,世界为我殉葬,让我享受至高无上的待遇。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20:00 +0800 CST  
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未知生焉知死”,当然这是否能够代表孔子的生死观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至少它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生死态度。生的事情你都还没弄明白呢,死你管它干什么?在我们看来生的问题永远搞不明白,那死的问题你根本就不用想了。与此相对的是基督教的一种观念,或者说宗教的一种观念,它其实是从人对死的思考来展开的——未知死焉知生?你对死后的东西不弄明白,那你这个生的意义在哪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25:00 +0800 CST  
海德格尔说:“死是人之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超不过的可能性。”
很重要一点啊,海德格尔把死亡看做是可能性。为什么?毫无疑问对我们大家各位来说它是可能性,因为我们还活着。但这种可能性很特殊,这种可能性是当一切可能性都不一定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你生来就注定。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29:00 +0800 CST  
海德格尔还说了,说他可以替别人去承担危险,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死亡是替不了的!能不能说你替我承担了危险你失去了生命,从此之后我不死了?我该死还是要死的,死是一丝一毫也拿不走的!我们平时不要总是说“无奈无奈”,如果你看过临终人的目光你就知道那才叫真正的无奈!因为没有人能帮你了,你抓任何稻草也没有用啊——最本己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33:00 +0800 CST  
无所关联的。面对死亡一切都解脱,一切关系都不起作用。确知而不确定的。其实人终有一死人不是不知道,逻辑上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人是有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有死的”,三段论就给我们摆在这儿了。但我们是不是真的就思考它?没有,“人是有死的”这句话一听就过去了。确知人终有一死,不确定究竟那一天来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你要是赶上地震、海啸,按正常情况下你说人能够活几十年,但是不确定啊,有各种不确定因素,车祸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各种的污染、疾病,很多的因素,不确定,就像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它哪天落下来,你不知道。超不过的。死亡是人生之大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34:00 +0800 CST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只有死亡的鼻尖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的紧迫。一旦死亡的阴影稍稍放下他的爪子,我们立刻恢复自己的败家子本性。骄纵,懒惰,懦弱,缩在自我的临时棚户里得过且过,偶尔避想窗外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个自我在勇敢奔跑,脚下的道路充满危险并因危险而瑰丽。】
因此,“我”的困惑其实就是“向死而生”的理解。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7:45:00 +0800 CST  
《心理哲学——“我”的意义》
♥第四章:“我”的概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17:00 +0800 CST  
上面我说我不知道我究竟是谁,其实,无论是谁都会发生同样的疑惑,“我是谁?”或者“谁是我呢?”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小小的“我”,可是“我”究竟是从何处而来,又将去何处?我就是我,是独特的我,是史无前例的我。尽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我,但是每一个我都不同,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东西,所以每一个我都要把握住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我。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0:00 +0800 CST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观察过一个幼童,她正在独自玩耍得起劲时,她的父亲在门口问:“宝宝在房间里吗?”因为她这时不希望有人打扰她的游戏,所以答道:“不在。”虽然她的回答已经告诉别人她在房间里,而她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房间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和现象呢?这可以说是“我”的初始异化。因为每个个体的我在不同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我的异化。什么是我的异化呢?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1:00 +0800 CST  
我的异化是指外表的我和真实的我不同。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感受。我们知道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会使自己身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例如,竹叶青蛇在竹林里就像一根小细竹枝一样发出嫩绿的颜色。人类运用异化的我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用异化的我掩饰原有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3:00 +0800 CST  
上面的叙述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研究过“我”,对“我”有不同的理论,最出色的研究者之一是弗洛伊德,他认为每一个个体有三个不同的“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实际上就是指动物的本性,或者说是原始的我。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5:00 +0800 CST  
本我指的是动物的基本欲望和冲动,是绝对的自由,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不起作用的。本我唯一的特点就是获取快乐,求得个体本身的生存和繁殖。本我是无意识的,是不为个体自身所觉察的。自我就意识到“我”的存在,从无意识的绝对自由原则进步到现实原则,是有意识地满足本我的需要,同时保护个体自身不受到伤害。超我是自我的升华,因为人们在社会里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逐步有意识地使道德规范内化,并逐步形成对一定文化的价值观念,以此来检查、督促、批评以及管理个体的行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6:00 +0800 CST  
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求。实际上,从本我到超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利己倾向向利他倾向的发展过程。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超我行为是不同的,因为在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文化教养和不同的民族特征,不同的个体就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素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7:00 +0800 CST  
“我”这个概念在某种情况下不一定是指个体的我,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因为任何一个集体或者世界,都是“我”的组合。前面说过,我本身也有斗争,因为我具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特征。由几个小我组成的家庭,也属于我,是我家,一个家庭的意见也会有不同。一个单位,构成我单位,同样具有单位我的集体精神。我地区、我省、我国等,实际上都是一个集体我。在某个方面都有集体意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29:00 +0800 CST  
小我从出生经过发展成长到死亡,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确定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和人类的发展过程几乎相同。个体的认知和人类的认知也几乎相同。人们常常只看到小我,忽视大我。整个世界的人就好像一个人体身上的细胞,各自分工合作完成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哪一部分的细胞效率高,生命活动就旺盛;哪一部分弱,就说明这个部分的生命活动相对衰弱。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30:00 +0800 CST  
许多理论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归根到底各种理论最基本的本质却是一样的。比如,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1908---1970年)的人本主义的本质也脱离不了从自利到利人的发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从生理需求开始,发展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互尊敬的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34:00 +0800 CST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于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8:38: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3734

发表时间:2016-06-26 20: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0 11:57:50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