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心理哲学——“我”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所谓的发达国家总是高唱要帮助发展中国家,但是在紧要关头偏偏就要为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这里存在着一个被人们忽视了的问题,那就是自然的“利我主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3:39:00 +0800 CST  
自然本身是“利我”的,它不知道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植物、动物和人从某一个方面来说都是自然的,既然是自然的,他们也同样是“利我”的,但是在“利我”的程度上有所不同。植物是绝对的“利我主义”;动物就不同了,动物已经出现了母爱,就说狼吧,狼不仅懂得维护自己儿女的生存,而且也会爱护其他的小动物,比如对人类的幼儿喂养,历史中出现的狼孩就是例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3:42:00 +0800 CST  
不过动物的“利他”是初始的和简单的,是动物文化发展的沉淀。人类从其本身来看是“利我”的,但是人类文化的发展,逐步地使人类从“利我”行为向“利他”行为发展。整个人类历史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3:45:00 +0800 CST  
而且,任何一个人从小到老的成长过程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一个幼儿起初是不懂得什么“利他”,但是随着年龄和身体的成长,在父母亲的培养下,在周边文化的熏陶下,在社会教育下就会建立不同程度的“利他”行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养、不同心理素质的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利他”行为。一句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就是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就说明某些领袖们和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们实际上有更大的“利我”行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3:50:00 +0800 CST  
以上所阐述的就是自然的“利我主义”,无论植物、动物或人都有着这种本能的自然“利我主义”。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也代表了人的心理特征是从自然的“利我主义”向自觉的“利他”行为渐进。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影响,自觉的“利他”行为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意志特别坚强,有的就显得薄弱。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3:56:00 +0800 CST  
那些在“马哲思想”熏陶下锻炼得十分坚强的干部,有的仍然在糖衣炮弹的袭击下摧毁了原来的高尚意志,成为贪官污吏,这些就是意志薄弱的人。而雷锋、焦裕禄这类人就是意志特别坚强的人。我们应该承认人之初是自然“利我主义”的,这是发展的规律。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4:02:00 +0800 CST  
人类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人类历史的初级阶段;因为,“利我”的思想是那么的实际,“利他”的理想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这正如,前几天的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中的希拉里和特朗普的“骂战”;说明了民粹思想也是自然“利我主义”的社会性质。
或许,再过几千年或几万年,那时的人类发展到高级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的和谐社会,人类就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利他”境界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4:21:00 +0800 CST  
《心理哲学——“我”的意义》
♥第三章:“我”的困惑?♥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11:00 +0800 CST  
人是从无到有,最后再从有到无。《圣经》尽管是神话,但是它却说过,人来自尘土,归至尘土。我们中国也有古人言: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我”对死亡都感到奇怪和害怕。人们对他们来到世界之前没有生活在世界上一点不疑惑,但是他们担心的是死后不存在非常害怕。就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有一段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就是引起学者们注意的一个关于对死亡害怕的例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13:00 +0800 CST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朱生豪共译出莎士比亚悲剧、喜剧、杂剧与历史剧31部半。
下面引用他的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中一段论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26:00 +0800 CST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27:00 +0800 CST  
【死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唔,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自己的一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29:00 +0800 CST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30:00 +0800 CST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都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种考虑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32:00 +0800 CST  
哈姆雷特的独白实际上就是莎士比亚本人对“我”的哲学思考,所不同的是他利用哈姆雷特的嘴说出自己对死亡的疑惑。哈姆雷特从这个独白里一方面表现出对死亡的疑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死亡的害怕。他想了解死亡是什么,究竟死亡带走了一切的不幸和困难呢,还是像做梦一样的死呢?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33:00 +0800 CST  
如果像睡眠一样的死亡能够消除一切人间的不幸,本来是可以用一把小刀结束自己的生命。一般来说,人们都有怕死的思想,哈姆雷特当然也不例外。死亡是不是和做梦一样呢?死亡是不是像睡眠一样可以忘记人间的一切不幸呢?如果是这样,不是就可以用一把小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34:00 +0800 CST  
自杀后就要死亡,可是死后究竟是什么,他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死后的人又复活。所以死亡无论如何是一个谜团。正因为惧怕死亡,所以他和其他的人一样,自己的意志受到了迷惑。他知道他这样做就是一个懦夫。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49:00 +0800 CST  
柏拉图在他的《申辩篇》里谈到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看法,西塞罗在他的《图斯库伦辩论集》也谈到过对死亡的看法,他和朋友们讨论了不少名人的死,如什拉曼尼之死,普鲁图斯、麦提鲁斯、普里阿姆和庞贝等人之死,以及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死是不幸的,但为了斗争取得胜利就不能怕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50:00 +0800 CST  
当你处于暴君的虐待之下,你甘心接受虐待还是英勇地和暴君抗衡呢?西塞罗提到普鲁图斯的例子,他不恐惧死亡,他宁愿在战斗中倒在战场。这就是在紧要关头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同样会做如此的思考。哈姆雷特想他究竟应该在叔父的淫威下慢慢地死去还是和他作一殊死的斗争?这时他处在怀疑和两难之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51:00 +0800 CST  
古希腊诗人荷马在《伊里亚特》里也说过:“睡眠是死亡的兄弟。”对死亡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特别是古罗马的西塞罗,他引用其作品《图斯库伦辩论集》中关于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在临刑前对陪审团作了一篇演说,其中有如下的话:“我怀抱着崇高的希望被送往死亡之路,是因为我的善良。死亡之路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要么死亡带走所有一切的感知,要么经过死亡的道路从这一处到达另一处。由此,假如感知全部消除,死就像睡眠一样,这是最平静的休息,再不会受到梦魔的烦恼。善良的诸神啊,这只有死才能获得这种平静。处于如此令人满意的长夜究竟要多久呢?假如这即将来临的无限绵延的时间像睡眠一样,谁又能比我更加幸福呢?假如这个传说是真实的,死亡是通向彼岸的过程,那儿是这里的逝者所住的地方,可真的令人快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6-26 16:57: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3734

发表时间:2016-06-26 20: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0 11:57:50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