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哲学概论(第13版)

本质真实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过程性来选择、组织各种经验。这是因为,各种经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将各种经验杂乱无章的排列在一起,或者只是片面的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阶段与过程,尽管这样也可以认识现实,但是不利于主体认识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客观经验与信息要与真善美利等主观的意识形态相统一,是因为任何经验都蕴涵着理论与意识形态,都要接受理论的组织与引导。脱离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是不存在的。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判断是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进行断定。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人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次上,而必须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物质现象、经验事实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脑并不能储存全部客观信息。只有将无限的经验事实抽象、概括为有限的理性认识,人才能在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感性认识是杂乱无序的,难以形成对于事物的整体认识。感性认识具有主观多样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性认识是不同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重复、不可移植的。感性认识具有功利性、情感性,不同的情感与利益会形成不同的认识与决策,这是导致感性认识具有主观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理性认识是一种体系化的经验组织形态,能够让人更好的认识与掌握物质世界的本质。理性认识具有客观统一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现象的本质认识是一样的,理性认识具有可重复性、可复制性。理性认识具有规律性、客观性,理性认识不以人的情感与利益为转移。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人的思想意识也是多样性统一的,感性认识代表了认识的多样性,理性认识代表了认识的统一性。人的思想意识主要是通过理性认识而获得统一的,而追求理论的无矛盾性,也就是统一性也成为了理论重要特征与目标。各种终极理论、统一理论体现了人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物质世界的企图。
感性认识具有自发性、心理性、局限性、不规范性。感性认识是从自身的情感与价值出发,因此具有自发性、心理性、局限性。而且感性认识的用语不规范,更多运用口语、俗语,而不是应用规范的科学术语来进行表达。
理性认识具有历史性、抽象性、系统性、规范性。理性认识是由知识分子应用规范的科学术语表达与思考的,知识分子从社会整体与客观实践出发进行思考,克服了个人情感与价值的束缚,而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理性认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必须通过专业的教育与学习才能够掌握,而感性认识并不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只需要日常生活就能够自发的掌握。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多样性,所见即所得,但是容易形成片面的经验认识,将对事物有限的认识夸大为唯一的认识,从而导致个人经验主义。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理性认识通过抽象的符号与概念全面反映物质世界,但是也造成了理性认识脱离客观现实的可能性,容易将某一方面、层次的理性认识夸大为全部的认识,从而导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具有内在联系,经验主义就是个人的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就是社会的经验主义。
对人而言,认识事物的现实状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事物的将来的运动与发展,从而指导人的实践,这就需要依赖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虽然具体真实,但也具有滞后性,只能够跟随客观事实而变化。同时感性认识是杂乱无序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难以指导人类实践。理性认识具有组织性、规律性,成为人认识世界和指导人类实践的客观依据。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经验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组织形式。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测客观事物,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把现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物质现象是认识事物的依据,但是从物质现象出发,并不能直接发现理论。理论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对物质现象的抽象思维,才能发现蕴涵于物质现象之中的客观规律。
一般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价值认识,是从观测-理论-实践,而现代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从实践问题-理论-观测检验,这与上述认识次序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经验事实并不是理论形成的唯一途径,一种理论的形成,并不一定要具有事实依据。从基本前提与逻辑出发,可以通过逻辑推演而形成各种理论。
实际上思维与逻辑是形成理论的主要途径。而从经验事实直接得出理论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从苹果落地而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基本是不可能的,而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解释苹果落地则是很容易的。这是因为经验事实是无限分散、孤立的,单从少数事实出发,并不能得出科学理论。
具体的经验事实具有局限性、片面性,并不能反映物质世界无限丰富的本质。科学的无限发展不可能只局限于即有的历史经验,我们也不可能等到技术与客观条件成熟之后才提出我们的理论。通过思想实验,主体可以提出各种理论假说,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并不是直接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所以,现代科学往往是通过理论的发展,带动观测与实践的发展。
理论的优先发展,并不是对经验事实的否定,而是提高了经验事实的价值。经验事实虽然不是理论形成的必然条件,但是经验事实却是检验理论真伪的客观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仍然是经验事实决定了理论。
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统一的,一方面是客观决定主观、实践决定制度,通过科学实践推动理论发展,通过经济实践推动市场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推动制度发展,这是基本的、初级的发展模式,它的效率较低,同时风险较小。通常形成于社会发展的早期、初期。另一方面是主观引导客观、制度引导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科学发展,通过市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这是高级的、成熟的发展模式,它的效率较高,同时风险也比较大,可能发生重大失误,通常形成于社会发展的晚期、成熟期。归根到底,主体的能动性与引导能力必须要建立在客观规律与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而且客观实践仍然是检验一切主观认识与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
理性
理论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比较、分析、归纳、演绎而得到的。比较是一切认识的起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也就不能形成任何认识。比较是将不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过程。比较的结果将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是认识事物的具体层次。要深入认识事物,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归纳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归纳就是更高层次上的比较、分类。
当人能够容纳两种不同的认识与价值,并且能够客观的,或者说是能够通过实践的检验比较它们的异同,认识它们各自的条件性与优劣,那么就可以说主体具有了理性。理性就是对不同认识与价值的比较与取舍,只有通过比较鉴别,才能获得科学的、客观的认识。非理性则是拒绝一切与自身不同的认识与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或者是通过主观的信仰来检验不同的认识与价值,以迷信代替理性。
归纳主义坚持一切认识都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认为演绎不是科学的方法。第一,演绎不能给人以新的知识,因为它的结论已经包含于前提之中。例如,从金属能导电推出铁能导电,并没有告诉人新的知识。因为金属能导电,就是铜能导电、铁能导电……。
第二,演绎的结论正确必须以前提正确为条件,而要证明前提正确,又必须证明另一个前提的正确……。事实上任何理论本身都不可能证明自身的正确,只有客观的实践与事实才是保证理论与推理正确的根本依据。
第三,演绎具有不完全性。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指出在任何包含初等数论的一致的形式系统中,存在不可判定的真命题。它说明了演绎方法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够从公理出发推出一切客观真实的结论。而且形式系统的和谐性、一致性在系统内部也是不能证明的。
演绎主义夸大了演绎的作用,否定归纳的科学性。他们认为第一,归纳具有或然性,即使归纳的前提完全正确,其结论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演绎在前提正确的条件下,能够保证结论的必然正确。这是因为归纳是从部分、有限推出全体、无限,从过去推出未来,这是缺乏逻辑与科学保障的。
第二,归纳的结论具有多样性,甚至相互矛盾。从相同的经验事实出发,可以提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正如绿蓝悖论(归纳悖论之一,指所有在某一时刻以前为绿颜色的物体,在某一时刻以后将成为蓝颜色的物体)所指出的。
归纳主义夸大了经验事实的作用,是一种经验决定论。例如,有人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木桩之上,就认为还会有兔子撞死在木桩之上,这实际上是将偶然性夸大为必然性。如果每个人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那么就不会有统一的科学存在。
第三,任何观测都是在意识与科学指导下进行的。人的观测具有目的性、主动的,而不是盲目的观测,至于实验更是有计划的行动。所以并不存在纯粹的归纳主义,或者说归纳并不能单独存在。如果坚持归纳主义,那么我们就只能够等待事实出现,然后再加以反映。而无法预先把握它,更不可能控制它。
归纳主义看到了理论对于经验事实的依赖性,但是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简单化,认为经验事实直接决定理论,否定了人的意识能动性。演绎主义看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与价值,但是夸大了理论的作用。认为存在不言自明的公理,认为从公理出发能够预言一切,否定了认识的过程性、发展性。
演绎是建立在归纳基础上的,是从抽象到具体。演绎的结果,不是对具体现实的简单重复,而是形成在可能世界中的模型。它是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但是尚未存在的可实现模型,是指导人类实践的理论依据。主体的实践,是在归纳、演绎基础上,寻找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主观模型,并在现实中实现的过程。
归纳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的前提与方法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归纳从经验材料中概括出来的。演绎是指导归纳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这突出的表现为理论对于观测的引导。归纳结论正确与否,要靠演绎进行解释与论证。例如,金属能够导电可以用电子的运动来解释。
实际上归纳的反向是一种演绎,演绎的反向是一种归纳。我们既可以将归纳用演绎来表示,也可以将演绎用归纳来表示,所以二者只不过是同一思维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否定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不同部分、方面、过程与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综合是将事物的不同方面、部分、过程与阶段联系起来加以认识。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分析以综合为指导。整体的运行依赖于不同的要素、层次与阶段,而不同要素、层次、与阶段的意义、作用与价值只有在整体之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个体与局部、阶段有助于认识整体运行的细节,提供更好的控制方法与工具。认识整体有助于理解局部与个体发展的趋势,自觉的将个体与局部的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统一。
分析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单一属性与个性,能够提高认识的效率。科学的分科就是一种分析方法,因为认识事物的不同属性需要不同的条件、工具与历史过程,我们不能够希望一次就认识事物的全部本质,科学分科有助于我们对于事物单一属性认识的深入发展。
综合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整体属性与本质,克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分析与科学往往容易将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当作事物的本质,容易以偏概全,容易否定对于事物的其他方面的认识,造成不同认识与学科之间的矛盾。综合方法通过协调事物不同的认识从而能够克服学科的片面性,形成对于事物整体全面的认识。哲学就是一种综合。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23:00 +0800 CST  
客观主义否认科学的相对性、阶段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对真理的认识。他们将具体的科学认识作为绝对真理,从而妨碍了科学的无限发展。物质的运动与发展是有规可循的,但决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科学虽然发达,但是那种能够解释一切、决定一切的科学是不存在的。认为从世界的初始条件与客观规律出发,就可以决定世界的一切细节与过程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这种所谓的“科学”也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真理,具有客观性、唯一性(决定性);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价值,具有主观性、多样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1、对象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倾向性。自然科学研究客观现象、自然现象,对象是没有情感与生命的事物,无情感倾向与阶级倾向。社会科学研究主观现象、社会现象,对象是具有情感、意识与生命的人,具有情感倾向与阶级倾向。
2、自然科学主要运用演绎法,具有一致性与必然性;社会科学主要应用归纳法,具有矛盾性与经验性。
3、自然科学具有客观性,与主体和宣传教育无关,不管人承不承认,客观现象总是要符合客观规律。社会科学具有主观性、社会性,与主体和宣传教育具有很大的关系,具有意识形态性。在不同的文化与教育条件下,对于同一社会现象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
4、自然科学具有历史一致性与必然性,而社会科学具有历史发展性、主观可变性。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可重复性。而社会科学与社会现象往往不可重复,难以复制,具有复杂性与发展性。
科学理论就是能够被经验证实,具有不同研究范围与分工,具有逻辑统一性与历史发展性的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非科学无法被经验所证实,而是通过人的主观信仰来支持;不具有特定的研究范围,而是妄图解释一切;不具有逻辑统一性与历史发展性,而是强调其完备性,是不可置疑性的意识形态。
科学的特征是精确化、数学化、逻辑化、实证化。科学通过精确的,具有明确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来反映物质世界。科学对于数学的应用是科学发达程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而前科学与非科学的特征则是相反,通过不精确的形象与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缺乏内在逻辑与外在实验验证,没有使用数学这种科学语言。而是使用形象化的语言,通过猜测与信仰来达到对于自身思想与观点的证明。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区别就在于现代社会用科学与实证取代了经验与信仰。
科学规律的本质包括四个方面:
1、真理是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形式,具有客观规律性。
2、真理是经验的组织形式,是主体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工具,具有意识形态性。
3、真理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与思维的逻辑形式,具有逻辑性。
4、真理是成功实践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具有规范性。真理能够预测事物的未来运动与发展,引导社会实践,创造新的事物与价值,具有价值性。真理的发展具有社会历史性。
凡是真理必然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具有社会的价值,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信赖。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真理的客观性基础之上的。主观主义认为真理只是提高思维效率,组织感觉与经验的工具。但是那些能够解释一切的伪科学与宗教理论并不是科学,相反科学理论往往具有自身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的才是真理。他们的观点为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人民提供了依据,特权思想可以为统治阶级带来价值,但是并不是真理。信仰主义认为社会大众都相信的就是真理。这就混淆了真理与宗教信仰的区别,宗教为大众所信仰,但是并不是真理。
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客观观测、思维抽象与实践检验、教育传播等阶段。客观观测形成了感性认识,思维抽象形成了理性认识。但是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只是人的主观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主观的认识才能证明为客观真理;只有通过教育传播,科学思想才能为社会所掌握接受,形成社会意识。实践检验使主观意识转变为客观真理,教育传播使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
理论真实有三个不同的尺度。一是本质真实,也就是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符合,真实反映事物的运动与发展。
二是逻辑真实,或者说是解释真实,这是理论相对于不同语言—逻辑体系的真实性。任一公式,总有一个语言体系使之相对真实,也总有一个语言体系使之相对错误。只有用同一语言—逻辑体系才能讨论不同公式的相对真实性。例如二进制中1+1=10,而在十进制中这是错误的。
三是社会历史真实性,或者说是理论的主观真实性。它是由于不同主体、国家之间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的。由于社会主体知识与能力的差异,社会主体各自所相信的理论并不不同,或者说同一理论在不同主体的主观置信度不同。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十分突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鉴别不同理论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伪科学或舆论压力的影响,难以选择正确、科学的发展途径。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要通过科学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归根到底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判断各种理论的真伪。
可检验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本质区别。不可检验的科学是毫无意义的,否定理论的可检验性,也就否定了理论本身。真理是不怕检验的,只有伪科学、宗教理论才害怕检验。对理论的检验只会推翻不科学的思想,而促进真正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检验并不是对真理的否定,而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方法。任何理论都不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否则也就无须检验了。只有物质世界、客观实践才是检验一切认识的根本标准。
对理论的检验是实践检验、理论检验、历史检验的统一。实践检验是客观过程,具有最高说服力。但是任一实践都只是对理论在有限条件下的有限检验,单一实践本身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理论的真伪,而只能说明在实践条件下理论的相对优劣。其次,实践检验也并不能限制其他更高级的科学理论的存在与发展。例如对牛顿力学的检验并不能限制相对论的发展。最后,实践检验具有很高的成本与巨大的风险,这些因素限制了实践检验的应用。
对理论的逻辑论证只是将理论的真实性转换为基础理论的真实性,并不能为理论提供绝对的证明。基础理论的真实性,归根到底还是由客观实践所决定的。理论论证的优势,在于容易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的检验,能够提供对理论整体的检验,而且成本相对低廉。
在科学理论的评价上,除经验的直接支持以外,逻辑统一性原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所谓的逻辑统一性就是科学理论的效率性。爱因斯坦提出,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地理解全部经验事实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把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减到最少,也就是要尽可能地寻求逻辑的统一,尽可能地减少逻辑元素。
历史主义者十分注重对科学理论作逻辑与历史统一性的整体评价,而不是单个理论的评价,他们把“范式”(库恩)、“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研究传统”(劳丹)或“背景理论”(费耶阿本德)这样的“大理论”当作分析科学的基本单元。在历史主义者看来,科学的依据并不只是经验事实,或者说除了经验事实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处于某个“大理论”核心,代表该“大理论”的根本的价值观念或价值标准。
主体的检验能力总是相对有限的,而理论的发展是无限的。有些理论我们暂时还无法直接检验,只有通过主体的历史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检验方法,全面检验各种理论。而且历史的检验,说明任何理论都不能摆脱被检验、被证伪的可能。
衡量一种理论的优劣,真理性是最基本的,但是真理性并不是理论优劣的唯一标准。一种理论的优劣,除了要解释已有的经验事实以外,还必须提出更多的可供观测的经验事实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理论的预见性和指导性也很重要。
在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许多新的理论、假说的提出,其真理性当时往往难以证实,而且科学假说往往并不全面、完整。但是它们能够引导、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之中,玻尔提出的原子稳态假说与量子跃迁假说。尽管后来的科学发展指出这些假说并不十分准确,但是它们仍然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科学假说的发展,不能够因为科学假说的主观性、猜测性、片面性,而否定科学假说的作用。必须通过理论的完善与实践的检验来发展科学假说,促使科学假说发展为科学理论。
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表现在:
一是科学的分化与深化,表现为科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例如数学的发展是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研究有限对象到无限对象,从研究确定性对象到模糊性对象,从研究确定性过程到随机性过程。
科学的发展使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化、深刻,人对事物的的认识是从外在的形态发展为内在的结构,从对现象的认识发展到本质的认识,从对事物宏观层次的认识发展为微观层次与宇观层次。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对象、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分化是由于新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所形成的,而数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火车头。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是科学研究的客观基础,研究方法与数学理论则是科学研究的主观基础。
科学建立在工具与数学基础之上,工具是科学客观性的基础,数学是科学抽象性的标志,工具与数学相结合,客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就形成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二者缺一不可。评价一种科学的水平就是通过其所运用的技术与数学水平来进行衡量。
二是科学的发展是不同学科统一的过程。科学的统一体现在不同学科的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科学实验与技术发展。经验可以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也可以推动经验观测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共同发展。科学可以推动技术的发展,而技术也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比如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日心说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不同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交叉,促进了科学的统一。原因在于事物具有复杂的属性,必须通过不同的方法加以认识。例如人具有社会性,也具有自然属性,所以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认识,这也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统一是科学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与价值的统一。一方面科学转化为技术的周期日益缩短,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实践的需要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实践的发展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古代的人们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去从事生产劳动,但由于科学理论的不发达,技术应用被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十七、十八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但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联结日趋紧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于生产中去的时间是65年,电话为56年,无线电通讯为35年。而20世纪以来,雷达为15年,喷气发动机为14年,电视为12年,集成电路为2年,激光器仅为1年。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社会的一体化。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与改造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下半叶,其主要标志是机器代替手工工具,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使资本主义进入了使用机器进行大生产的阶段。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运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人类从此开始进入电气化的阶段。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则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发展和运用,人类从此又进入了利用原子和电子的新阶段。
与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规模、深度、扩展的范围及其影响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个别部门(动力部门和加工部门),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则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部门和领域,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办公、服务,乃至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只限于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展开,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则突破这一范围,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32:00 +0800 CST  
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并不是在严格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许多技术都是能工巧匠创造的,这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相对独立性。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体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进程。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并决定其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工艺首先是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目前以纳米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发展,未来的生产方式不再是电子—机械组合式生产,而是信息—基因—纳米一体化生产,是信息控制、基因设计与纳米生产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方式,是通过基因培养巢生产的机电一体化生命与工具。
三是科学与社会的一体化,也就是科学的组织化与国际化。科学研究的组织化、计划性,表明科学研究从个人的自发兴趣,转化为社会的自觉需要,社会组织与社会需要成为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社会提供了科学发展所需的材料与工具,提出了科学研究的课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古代的科学主要是科学家个人的兴趣与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成本与风险日益提高,个人越来越难以负担高昂的科研费用。而且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一切科学问题,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投入与科学分工,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于是就出现了科学分工与科学组织的发展。
不仅在一国范围之内,科学研究的组织化得到发展,在各国之间,科学研究的组织化、一体化也在不断加强。许多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及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超出了国家和区域的范围,涉及到全人类的利益,因此必须多国进行合作加以解决。
与科研组织化相应的是科学评价的社会化与专利化。古代科学研究不需要社会评价,只是科学家的自娱自乐。但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需要社会评价,往往需要传媒的发表与社会的奖项来进行肯定。如诺贝尔奖。那些具有经济价值的科学技术还会申请专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科学评价的社会化有助于加强科学监督,减少学术造假,同时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扩散。
尽管经济发展与科技研究投入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也并非成正比。例如,英国和美国所花费的科研经费是西德和日本的3倍,但经济发展速度却不及西德和日本的一半。因此,重要的并不完全是科研经费的多少,而是要创建一个适合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
由于科学的发展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科学没有专利,具有普遍性。所以科学研究的收益没有保障,各国主要将技术与应用研究作为重点。但是科学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轻科学重技术,还是轻技术重科学,都是不对的。只有保持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合理的比例,才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应该提高科学研究的现实性、经济性与科研效率。一要推动科技产业化,要做好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科研资源,更快的获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二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要通过企业与社会、国家的共同投入,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
四是科学教育与学术自由。科学教育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而学术自由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力。
科学发展必须要反对学术专制,实现学术自由。科学研究是从“为什么?”开始的,如果社会不让人问为什么,学术只能够有一种正确答案,那么就不会有学术自由,也就没有学术进步。学术自由包括教育独立、科研独立与多元评价制度。
为了克服学术自由带来的学术腐败,有必要建立学术监督机制。学术监督的任务不是对于学术自由的干涉,而是要确保科学研究经费的落实,反对贪污腐败,反对学术造假与学术剽窃。
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现代科学体系,其原因在于:
一是学术笼统而缺少专科研究。中国历史上尽管有经史子集的区别,但是这种划分只是一种按照时间与著作者进行的简单划分,侧重于人文与历史,而不是按照内容进行的本质划分。尤其是缺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分类。而西方早在希腊时代后期已经初步形成了这种分门别类的科学分科体系。
所谓科学,就是分科之学,有分科方有专门的研究。没有这种分门别类的专业性研究,学术就缺乏专业分工,就难以获得专深、精密、系统化的研究和进步,研究的成果也难以积累起来。
中国古代缺乏数学、逻辑的发展,中国传统学术在方法上注重于语言及文字分析,而忽视逻辑和概念的分析。当然,没有逻辑演绎方法并不等于没有逻辑思维,每个人的思维都不可能没有逻辑,但是没有抽象的逻辑演绎方法,那么人的思维也就难以发展为体系化、规范化的科学体系。
理性与科学的区别,就如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区别。理性具有经验性、模糊性,而科学具有工具性、确定性(也就是数学性)。任何主体都具有理性,知道是非善恶,大小多少。但是具有理性并不等于能够发展出来科学,只有西方将理性与数学、工具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这是西方社会的最重要的历史贡献。科学性建立在工具性与数学性基础之上,所以科学技术与数学的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现代科学体系?爱因斯坦在给友人斯威策的信里谈到:“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项伟大成就为基础的,即:希腊哲人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是不足为奇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发现竟然做出来了”。
“我们推崇古希腊是西方科学的摇篮。在那里,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这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步推进,以至它的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质疑的”。爱因斯坦那么高度评价欧几里德几何的公理系统。但是他接着指出:“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用纯粹逻辑方法所得到的命题,对于实在来说是完全空洞的”。所以,仅有形式逻辑还不够,要走出科学实验这一步,纯粹理性(概念、定律、结论)与经验知识相结合,才成就了近代科学。
二是科学的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缺乏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儒家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些爱搞发明创造的人被称做是奇技淫巧,并被归类到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去。所以有聪明才学的人都不以科技方面有所长为荣,那些不钻研做官技术而钻研科技技术的人永远不会得到荣誉,也进入不了上流社会。
再加上意识形态干扰,学术问题政治化,圣贤的经典和皇室成了绝对不准怀疑和触犯的最高权威,“离经叛道”和对皇帝的“大不敬”是随时可以置人死地的严重罪名。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和学术自由自然就被摧残殆尽了。
在西方却不太一样,古希腊时期,人们把研究自然界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人们崇敬自然界,把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看作是智慧的表现,研究自然界是获得智慧的途径。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蕴藏着真理。古希腊的学者大都专心研究自然界,以获取智慧。他们为研究自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地位和财物。学者们把掌握科学真理看作高于一切的胜利。他们醉心于研究自然,非常注意和关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古希腊学者并不满足于解释自然现象,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做更高的概括抽象,形成了自然哲学,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事物,以说明整个世界,就形成了既能解释自然又能解释社会的哲学理论。
儒学是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意识形态,尽管儒学包含了一些民主与科学的萌芽,但是从儒学出发,是难以形成现代民主与科学出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的积弱难返。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通过“百家争鸣,独尊科学”而实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是缺乏科学教育与积累。中国的教育在古代社会之中是最发达的,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也是最狭隘的,完全缺乏科学技术与民生的内容,主要是人文与艺术教育。因此中国古代虽然教育发达,但是社会仍然缺乏管理与实干的人才,而并没有从教育的发达之中受益。学非所用,教育与实践相分裂的结果,造成了教育的发达与民众的愚昧同时共存,甚至可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愚昧,越是所谓圣贤越反对科学技术,如老子、孔子都有反对科学技术的言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为了读书人的标志。
由于中国古代的缺乏科学教育,所以即使古代中国人在数学与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社会往往并不承认他们的价值,他们的成果也不能够通过教育与社会得到传播。这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得不到有效的继承与发展,是导致科学没有在中国形成的重要原因。
西方的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这是西方文化后来居上的原因之一。在西方中世纪,有保护教师利益的行会,大学享有特权,逐步发展出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制度。在中国,从太学、国子监到县学的官学系统一直是统治者的教化工具,即使是民办的书院也没有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改变教学内容的强烈愿望。以大学独立、学术自由为标志的现代大学自然不可能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来。
四是缺乏工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古代中国虽然科学不发达,却是一个技术大国。但是中国的技术主要是农业技术、军事技术、医学技术、文化技术,是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发明。惟独缺乏工业技术,工业技术就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投入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技术。工业技术是工业革命的基础,也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与历史前提,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工业革命与工业技术基础之上的。
由于缺乏工业技术,中国人虽然首先发明了火药与大炮,但是却并没有进入热兵器时代。由于缺乏工业技术,古代中国虽然是当时经济与商业最发达的国家,却没有形成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中国古代的工业只是手工业,只是作坊式的小生产。
中国工业的不发达一是由于古代文化相当排斥技术,尤其是机械技术的发展。二是由于小农经济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自给自足经济,这种经济形态阻碍了工业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人力成本低廉,阻碍了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一是因为西方文化鼓励技术与科学发展;二是因为西方游牧经济不能够自给自足,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获得生活必需品,从而有利于工业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因为西方人少地多,人力成本较高,有助于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原因与动力,市场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原因,也是更高层次的原因,因为实践需要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动力。马克思说过,实践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市场需要集中于统治阶级身上,与广大的农民无关,所以古代中国虽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是却缺乏有效市场需求,古代中国的市场需要主要是一种统治阶级的奢侈品需要与文化需要,而不是民众的生活消费需要与工业产品需要。
西方经济较为公平,没有古代中国那么高的剥削,正因为如此,西方虽然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但是却有较高的有效市场需求,正是广大人民的市场需要推动了西方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管理
人的意识是真善美利的统一,而真是善美利的基础、根源与动力,是一切认识与价值的客观依据,没有真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不可能会有高水平的善美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方法、途径,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各种需要,包括善美利。如照相机能够让人更好的保存美,影视与网络能够让人更好的创造美。另一方面,善美利是真的目的,引导与规范了真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善美利。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的管理,防止科学技术被用于危害人类。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38:00 +0800 CST  
科学技术的价值:
第一,认识世界。
科学是人的自由与价值的客观依据。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可以通过事物有限的信息,而推断出更多的信息。理论可以组织、创造信息,主体通过理论可以预测、控制事物未来的运动。例如根据欧姆定律I=U/R,我们只需要知道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中的任意两个数据,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第三个数据,控制任意两个条件,就可以控制第三个条件。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与控制的工作量,提高了认识与控制的效率。
交通技术决定了人身自由,信息技术决定了信息自由。所以科技决定自由,法律保障自由。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可以提高主体认识、控制事物的能力,减少环境的风险。事物的规律越多,认识与控制事物的条件也就越少,认识与控制事物的方法也就越多,主体的自由与价值也就越大,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也就越大。所以,认识是主体自由、价值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没有主体的自由与价值。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在更大范围与更高层次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使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思维与方法上为哲学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材料与依据,提高了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二,改造世界。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三种不同的文明与社会形态,就是以不同科学技术作为标志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了历史的趋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关系。科技进步使劳动力构成与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革命,实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世界的经济强国无一不是科学发达的国家,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的依赖性表明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的阶段,超越了因人而异,盲目的、经验的发展阶段。
有三种不同的社会治理理念,科技治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社会治理是科学、道德、法律的共同治理。古代社会由于科学不发达,社会调节主要依赖于道德与法律,而现代社会之中,科学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生产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的行为模式,交通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的交际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的认知模式。在现代社会之中,科学正发挥着基础性、主导性的作用,科学对于社会的影响,正在超过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成为社会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与社会的趋同性与相似性。
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政治法律与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而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社会物质基础。政治法律制度与文化必须适应、引导并促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制度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治理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优的治理结构。科学技术、法律与文化都是社会治理所必须的,缺一不可。
在现代社会之中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成为不同国家的共同认识与共同需要,其背后代表着人类理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代表着人的自然理性与客观理性,法律制度代表着人的社会理性与主观理性。科技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客观基础,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社会保障。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利用,这个必然包括自然规律,也包括社会规律与思维规律,随着人类对于各种规律的不断认识与深化,主体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就一定可以实现。
第三,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形式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形式,但是主观的文化必须以客观的科学作为基础,科学技术是不同文化的共同部分,文化是由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来进行客观衡量的。违反科学的文化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注定要灭亡的。科学意识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科学意识的民族必然是落后的民族,只有尊重科学的民族才能够自尊自强。
科学认识是对各种错误思想与方法的批判武器,是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每种科学的诞生,都伴随着许多主观幻想、伪科学的破灭。在历史上,科学的发展曾经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革命,是对抗主观主义与宗教的有力武器。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西方社会摆脱宗教神学精神束缚的思想革命。
科学是文化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核心,一种文化要想长期存在下去,就必须依靠科学。西方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这是西方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重要原因。西方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根源之一,西方人创造了现代文化与现代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没有任何其他文化与民族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我们都是西方文化的追随者、继承者,所有的现代文化都是在西方科学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
一种文化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归根到底要靠这种文化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中华文化的复兴,仅仅依靠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归根到底,必须要依靠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依靠文化的竞争力与吸引力,这才是一个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文化先进性的客观标志。
第四,科学是整合人的心理与利益、意识与行为的依据。科学是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也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依据。科学形成了人的思维规范与行为规范。逻辑就是人的思维规范,道德与法律就是人的行为规范。
科学的客观规律性是主体社会公平的基础,它意味着实践的成败与主体的身份、地位无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客观基础与根源。在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不公平的,只有科学真理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任何主体不论其身份、地位、种族、阶级、国籍如何,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而违反客观规律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就打破了一切种族主义、封建等级制度的偏见与歧视。
科学技术为实现人的自由平等提供了工具与方法。机器工具的应用减少了人的体力不平等,信息工具的应用减少了人的脑力不平等。古代社会缺乏科学技术,因此形成了各种宗教、政治不平等,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而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也日益公平、民主、自由。
科学是一切社会秩序与结构的基础,是文化与教育的基础,也是法治的基础。因为科学是判断价值的标准,也是判断错误与损害的标准。每一种科学技术都是一种社会调控的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的需要与价值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权与民主的发展。
人的平等、自信等心理素质源自于人的理性与能力,归根到底源自于科学。科学的客观必然性形成了人的平等与自信,最终形成了人的民主与人权观念。科学的自由与批判精神形成了人的独立、开放、进取的精神。
科学是人信心的根源,我们可以不相信宗教、权力、金钱、感情,但我们不能不相信科学与真理。唯有科学是我们必须要相信的,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科学与我们同在,科学从来不会离弃我们。信科学,得永生。
理性与科学是可靠的,可以预期的。而感性与文化是不可预期、不可靠的。所以我们的认识与决策必须要依赖于科学与规范,才能够获得长期的成功,才能够把握自身的命运。否则依赖于关系与情感,就会难以控制自身的命运,就会成为情感的牺牲品。科学与规范是信任的客观基础,而关系与情感是信任的主观表现。没有科学与规范,社会就会缺乏诚信。
科学是自主性、自信心的基础,缺乏科学知识的人,往往会成为他人或者宗教的奴隶与信徒。中国人历史上之所以具有奴性,就是因为中国古代普遍缺乏科学教育与科学知识,所以就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缺乏批判与反思精神。
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素质与能力发展的基础。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人民的社会价值、是非判断能力与创造能力。缺乏科学知识的人无法鉴别各种思想与方法,必然形成盲从与迷信。古代社会中各种迷信与谣言十分盛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古代人缺乏科学知识。
科学理论一旦形成,其主观认识价值是相对固定的,而其客观社会价值却是随主体与社会条件而改变的。同一理论对于不同主体、国家的实践价值并不相同,这是由各国资源条件、劳动者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共同文化,而资源、教育、技术、市场却是有国界的,所以同样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与价值。
科学技术虽然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是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是有条件的。科学技术必须与主体相结合,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科学技术为主体所掌握、利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科学技术要与市场文化相结合,要通过科技创新、市场创新满足不同的市场需要,不能够适应市场的产品必然会被淘汰。科学技术要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社会应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与制度,提高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科教兴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革命并不等于社会革命,从科技革命到社会革命是有条件的。科技革命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科技革命只有实现教育化才能够推动人的素质发展。科技革命只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科技决定论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它重视技术与数据,认为技术决定价值,数据决定成败。它否认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无视社会环境与主观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这是错误的。比如技术含量高并不一定导致商品销量高。军事数据占优势并不一定导致战争胜利。
技术发展经常发生一些不可预期的后果,超越了技术应用本身的直接目的;同一技术在不同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下采用可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显示了社会对于技术的影响。技术和社会是一种互动关系,无论是技术决定社会还是社会决定技术都是不对的,只有技术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
科学技术具有重大的价值,但科学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价值并不能够代表一切价值。而且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科学带来的问题包括:
(1)环境与生态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够实现对人的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环境与生态的改变,形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这些形成了科学功利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对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通过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民主等人文价值的实现,要实现科学与人文、功利与福利、市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2)技术控制与人的异化问题。
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容易形成人的异化问题。异化问题的实质就是社会分工、社会控制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间的相对矛盾。要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以及人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文化、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3)技术风险,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风险与经济风险。成功的技术选择可以让企业与国家迅速发展,而不成功的技术选择也可以让企业与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企业与国家的灭亡。
(4)武器与恐怖主义问题。
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日益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人类所面临的科技风险也日益扩大。科学技术具有客观性,既可以用于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未来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天灾或战争,而是少数掌握高科技的恐怖份子。所以人类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监管,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相统一,促进科学技术的和平利用。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44:00 +0800 CST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的播种以及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和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与社会、伦理和法律等因素联在一起,与公众的态度、价值标准和日常生活联在一起。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治理机制,也就是使各有关利益方(政府、科学界、企业、民间组织、公众等)相互协调的机制,使科学走向民主化,确保科学为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的健康和福利服务。
科学治理包括:
1制度化的咨询
合法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咨询体系是科学决策的社会保证,是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和可靠性的保证。在发达国家,科学咨询占有比较高的地位,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咨询体系,在最高决策层、立法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三个层次都设有科学咨询机构。
智库的发展是科学咨询的客观基础,同时智库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咨询不可能以科学家个人咨询为主,因为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认识具有主观性、片面性。智库拥有更多的资源与人才,可以获得更客观、更全面的社会认识,应该成为科学咨询的主体。智库将各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为科学决策服务。一个国家智库的发展水平是科学决策水平的客观标志。
西方的智库是西方社会实现精英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西方的公司、智库、政界之间存在着旋转门,也就是精英循环机制,这是西方社会稳定的机制之一。
2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
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带来了对环境和健康新的危险。因此,需要认识、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当一种科学技术应用行为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环境时,就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即使因果关系在科学上还没有充分得到验证,也要公开可能的危险,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原则为防止对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并会带来更有理性和明智的解决方案。
3公众参与
当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伦理和社会议题时,需要公众参与争论、参与决策。近年来,随着欧洲和美国一系列争论和惊慌(转基因食品、基因疗法、疯牛病、口蹄疫等)对公共的影响,社会要求研究人员对科学研究给出更多的负责任说明。
同时,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商业化的支配愈加严重,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投入很大部分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许多科学家还在各种私人企业兼职,与之有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产品还不成熟就被推到市场,或者受到商业利益影响隐瞒一些关键信息。随着商业利益越来越渗透、影响到科学研究,传统上认为科学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相信科学家的观念不再有效。
各国的政府都开始寻找更有效与公众交流和传递科学信息的途径,恢复公众的信心,公民参与决策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公共参与必须形成真正的对话,改进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要使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学家必须听取公众意见。
4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对研究的规范
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负面效果,并对社会伦理的严重挑战,所以科学家的研究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科学活动,它还具有社会责任。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包括基本的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应对其科学研究本身的行为负责,一旦意识到此类研究会威胁到人类生存,或者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就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终止此类研究;二是科学家应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将自己意识或预见到的、由研究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负责地告诉公众。
但是,单靠科学家自身的行为是不够的,因为在研究开始时可能比较难以断定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或者科研活动受到其他方面的利益(如商业利益)的支配而可能故意隐瞒信息。因此,必须对一些敏感领域的研究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比如说,对于相对危险的科学研究必须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科研活动污染到社会;对于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对于危险性较高的技术,要防止其不合理的扩散。
对科学的治理表明,要使科学技术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长期有益,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就不再只是包括科学和创新两方面的内容,还要加入第三个因素“社会”或“公众”,实现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教育
教育与社会
人的形成是人从生物个体发展为社会主体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每个人刚出生时只是单纯的生物个体,还不能够独立的生存,只能够依赖于家庭与社会才能够生存与发展。人的形成包括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是人个性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人的形成需要经济、社会与教育,经济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教育是形成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核心因素,社会是形成人的个性的外在条件。
人的形成是在人的遗传基础上,通过教育与学习过程而形成的,是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遗传基因给了人无限发展的潜力,但是要将人的潜力转换为现实能力,就要通过教育与实践。教育形成了人的社会意识与实践能力。缺乏教育的人是愚昧野蛮的,与野兽并无二致。
主体只有在学习、继承历史优秀文化基础之上,才能有所选择与创新,形成主体的个性与能力,否则就只能按自身内在本能而活动。虽然每个人所受的教育基本相似,但是每个人的个性、能力却不同。所以教育虽然重要,但也只是人个性、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而不能决定人的个性,归根到底,人的个性是由人自觉选择形成的。
人类的历史文化是无限的,而教育所传播的只是其中的有限的、优秀的部分。教育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社会对人的意识与能力的需要与控制。教育的选择性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使人在有限的教育过程之中,获得更全面、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虽然教育所传播的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并不一定会全部用到,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教育的作用。教育不仅要教实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教基本的科学与文化,要扩大主体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教育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提高主体应对风险、适应社会的能力。主体不可能在面对风险、实践任务时才开始学习,因为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教育是一切社会治理的基础,任何社会治理手段都不能脱离教育基础而存在。因为教育是人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与社会。社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先进性之上,社会的缺陷也必然体现在教育的缺陷之上。
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教育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防止了文化的流失与人才的断档,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加剧了社会竞争与社会流动,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专制社会必然会形成愚民政策与奴化教育,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而民主社会必然会形成智民政策与人权教育,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稳定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而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一个缺乏教育的社会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与科学性,这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这也就是科教兴国战略。
缺乏教育的文盲必然是法盲,只有接受教育的人才能够懂得契约与法律,才能够知法守法。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法治社会,教育是法治社会的必要前提。法制对人的影响是外在的、强制的,而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内在的、自觉的。内圣才能够外王,没有坚强的内心就不会有外在的坚持,中国文化从来就是重视素质教育与内心道德,现代社会更应该如此。法制影响人一时,教育影响人一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实现科教兴国,才能够实现依法治国。
教育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核心,认识一个民族与国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与教育的内容。一个教育不发达的民族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教育是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行为,而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的。教育的缺陷必然导致民族文化与意识的缺陷,进而导致民族行为与道德的缺陷。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性,首先必须要改变这个民族的教育。教育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缺乏教育的民族必然会被淘汰。科学与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观动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
教育的国际化是人类共同发展的社会基础之一。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政治一体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公平与自由,而教育与文化的一体化有助于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可以说是国际一体化的主观基础。教育国际化意味着要理解国际社会与国际文化,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国际精神。教育国际化有助于不同民族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国际社会文化。
国家要富强,教育应该先行。教育投资不应当由现实的生产条件决定,而应当由生产与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因此教育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走在生产发展之前,这是现代生产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先行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在当代生产高度科学化的条件下,科学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高等学校在传授已有的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应该加强与生产部门的联系,为生产企业提供新科技、新工艺,以及所需的人才。应该更加注重不同学科、学制的选择,以适应科技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社会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教育现代化表现为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思想和价值观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等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所需要的人才,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高素质的人才来运行与实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现代科学与文化素质,那末社会发展的畸形与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教育才能使民众理解现代化的必要,掌握现代化所需的技能,才能使民众成为社会的建设者。
教育的发展并不仅仅在于教育普及与数量上的发展,更在于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结构的发展。教育内容与结构的畸形发展,必然会造成学非所用,学而无用的不合理现象,成为教育无用论的社会基础。就会出现教育发展了,但是社会仍然缺乏可用之才的局面。教育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来调整教育结构,才能够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育的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而社会的现代化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现代人才发挥作用的基础。如果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素质低下,就会丧失文化与国家的独立性,而成为发达国家与文化的附庸。而教育的发展高于社会能够提供的发展机会,就会造成人才外流、人才倒挂等不合理现象。
出现学非所用、人才外流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会发展落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与发展机会。人往高处走,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越发达,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其次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与文化垄断,使得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内容僵化,所以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文化与教育的开放与自由才能够提供人才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历史上,宗教-文化-教育革命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只有打破传统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的束缚,树立起以科学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西方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宗教革命与文艺复兴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化也是建立在废除科举、儒学,实行现代科学教育基础之上的。
没有现代教育改革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有些宗教国家通过石油收入可以具有很高的人均收入与社会福利,但是他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因为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教育与人的现代化转变,其他的现代化都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是难以为继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47:00 +0800 CST  
教育与评价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它集中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面、系统、持续的教育体系,适应并满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但是学校教育成本高,班级、课程与评价标准相对固定,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社会教育是分散的,缺乏体系性、连续性,对个人学习自觉性要求很高。不同主体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往往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而难以量化,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终生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的无限发展。
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种主要形式。发展中国家往往以为教育的发展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往往距离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实十分遥远,而且高等教育的成本远远大于基础教育。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教育的实效,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体系。
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因为应试教育与理论考试在经济成本上是最低的,而技能教育与技能考试、艺术教育与艺术考试的成本较高。所以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大量投入,素质教育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
发展中国家办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方法应该是灌输型的而非启发型的,目的应该培养普通工程师而非学术大师。欧美顶尖大学主要是培养领袖与大师的地方,因为他们工业基础建设都完备了。但是发展中国家基础一穷二白,培养工程师远比培养领袖与大师更加重要。没有煤电钢油、坚船利炮,再优秀的领导人也不过是李鸿章这种“裱糊匠”,这就是中国和印度工科非常吃香的原因。
培养工程师必须通过文理分科、填鸭教学、统一教材、考试本位、大学行政化的应试教育体系。从工科的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讲公式、做习题、考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工程师走人。工科的教科书全世界都是统一的,谁写都是那些公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而不能够培养出学术大师的原因。
培养学术大师要通过文理综合、启发与自由教学、自编自选教材、实践考验、大学学术化的素质教育体系。大师是怎么炼成的?新思想、新理论会在已出版的教材里吗?新思想、新理论能够通过考试得到吗?教材是思想的墓地,考试是思想的枷锁。所以大师的教材都是自编的,是与时俱进的,已出版的书籍只能够参考,而不能够作为标准。
大师不是考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大师就是文明与社会的带路人。科学的发展不存在标准答案,既有的理论是用来超越的。培养大师就是要鼓励新思想、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要不怕犯错,一个错误的新理论对于文化的价值大于一个正确的旧理论。
科学给人理性,赋予人逻辑论证与实验实证方法。文化给人情感,赋予人想象力。失败是成功之母,想象是理性之母,科学的发展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培养大师应该文理综合,历史上的科学大师无一不精通文化,甚至是文化大师。科学源自于神话与宗教,对真的信仰源自于对神的信仰,科学的发展就是要实现神话与幻想,就是要让人成为神,科学就是人类超凡入圣的工具。
对于领导而言,科学给人原则性与一致性,而文化给人灵活性与包容性,所以培养优秀的领导人也应该文理综合。过于理性的人容易容易死板,容易钻牛角尖,容易将事情简单化、理想化,容易陷入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过于感性的人容易冲动,也容易改变,容易陷入冒险主义与投降主义。
人才的数量很重要,但是人才的结构与知识、能力的结构也很重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人才的知识与能力不仅仅包括书本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重要的方面。片面的教育必然产生出片面的人才。
历史上中国高等教育过细过窄的专业划分,反而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中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学习二个(或二个以上)专业方向。它让本科生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现在中国普通高校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学校与大学的意义:
1、传播知识与文化,实现人的社会化。
2、科研创新,生产知识与文化。大学是传播社会知识与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社会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核心之一。大学是基本的科研组织形式,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发源地。为了更好的实现大学的科研创新,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选拔优秀人才,建设科研基地,改革科研体制。既要进行科学的科研计划,又要给与大学言论自由与学术自由。
3、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之中,个人早期的社会关系是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校是个人适应社会的基础与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精英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最好建立社会关系的地方之一,这是大学独有的区位优势与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大学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利益与发展。而且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团队组织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之一。
4、建立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形成人的个性与理想。大学一般位于都市附近,有助于大学生通过大城市进行市民教育与公民教育,也就是俗称的见世面,开眼界。这些是通过书本、家庭与小城市所无法完成的,是大学的区位优势。大学与城市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核心,大学能够传播理论知识,而城市能够传播先进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才能够形成人的个性与理想。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又要有社会的正义。没有理论的世界观是肤浅的,没有正义的世界观是扭曲的。只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够形成公正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
客观主义认为经济决定人的价值与素质。人总是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的地方,也就是城市化。所以城市化决定了人的价值与素质。价值决定素质。主观主义认为文化教育决定人的价值与素质。素质决定价值。
个人主义认为自由竞争与人权决定人的价值与素质。人的价值与素质是人的自由选择,不受他人与社会的干涉。精英主义认为社会控制决定人的价值与素质。法治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保护人的正当利益,所以法治水平决定了人的价值与素质。
教学过程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主体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它包括教学阶段、学习阶段与考核阶段。教学阶段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的过程。学习阶段是学生理解与内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过程。应用与考核阶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检验、考察教育成效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教育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有限。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经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不同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极大,所以没有一种教材或者教学方法可以完全适应所有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对他们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材与教学进度,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有四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灌输式教学法强调教师与书本的权威性,否定学生的个性与自觉性。它完全依赖于课本与讲解,通过机械记忆掌握知识。强调通过奖优罚劣来控制学生进行学习,将学习视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责任与工作,通过频繁的考核来对学生进行奖优罚劣,考核内容强调难度与广度,形成对于少数学习尖子生重点照顾的精英教育,不利于教育公平。灌输式教学法夸大了教师与教材的重要性,容易形成盲目相信权威与书本的书呆子,形成学生眼高手低、学非所用的现象,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自由式教学法一方面强调教师的自由发挥,不能受教材与书本的束缚。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个性与自觉性,认为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而否定教师与教材的作用。自由式教学法强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核内容简单而集中,使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顺利通过,从而有助于教育的公平。自由式教学法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进取,浅尝辄止。
启发式教学法则是从提出问题与任务开始,通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教师在旁边进行启发与引导。启发式教学法综合了学生的自觉性与教师的引导性,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法。但是它并不适用于高成本与高风险的知识教学,如许多化学实验具有爆炸性、危险性,这时就不能够采用这种教学法。
竞技式教学法通过竞争、竞技来选拔人才,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与相互学习,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竞技式教学法能够实现学习与奖励的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竞技式教学法的缺点一是容易将激励作为学习的目的,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而忘记了学习本来的目的;二是容易形成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道德缺失问题。
灌输式教学法侧重于书本知识与既有的方法与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由式教学法侧重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容易形成偏科。启发式教学法依赖于教师的魅力,依赖于良好的交流与情感,强调平等、公平。竞技式教学法依赖于个人能力,依赖于临场发挥(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团队合作,强调自由竞争与利益。启发式教学法具有高成本,竞技式教学法具有高风险。
表面学习法也就是记忆学习法,通过记忆书本获得既有的知识与技能,而深度学习法也就是理解学习法,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与主体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形成理论体系与技能体系,进而能够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表面学习法是深度学习法的基础,深度学习法是表面学习法的综合,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人的表面学习与记忆,只有理解才能够更好的记忆。没有基本知识技能也就没有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在学生小时候强调基本功锻炼是有道理的。深度学习法往往依赖于课外知识与社会知识,因为单纯的书本知识本身缺乏相互联系,所以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活动与阅读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限制课外活动与放任课外活动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兴趣学习法强调广泛的学习与兴趣,通过兴趣爱好来带动相关的学习。任务(目标)学习法通过达成一定的目标与任务来进行相应的学习与活动。兴趣学习法具有自发性,缺乏特定的目的,往往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阅读。任务学习法具有自觉性,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兴趣学习法是任务学习法的基础,因为人的行为目的是建立在兴趣爱好基础之上的。任务学习法是兴趣学习法的深化,它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导人的兴趣爱好的发展,使兴趣爱好与人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
不同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都有其优缺点,必须根据不同知识与主体、环境、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方法。浅显的、直观的知识可以通过记忆来掌握,抽象的、间接的知识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学习,与科学无关的生活与文化知识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第一次接触的知识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法进行学习,而复习就可以使用记忆来学习。穷人必须要学会生存的技能,而富人就可以追求实现自身的兴趣爱好。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50:00 +0800 CST  
教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既有教师的辅导作用,又有学生的自觉主动性。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抹煞学生的主动性,是应当坚决反对的。但学生中心主义否定教材的系统性,否定教师的作用,也是错误的。
随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不断提高与书本知识的日益抽象,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因素,学生日益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外在的,是对家庭、社会需要的反映,教师全面控制指导着学生的发展。而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是为自身的目标学习,教师只能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由于教师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对教师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要尊重与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个性。教育的目标是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个性发展的统一。
要将掌握理论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能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理论的学习。要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融合起来。要防止“重理论,轻能力”或“重能力,轻理论”的错误教育方法。
古代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它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
近代教学的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个别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我们应该将不同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教育形式。大班授课,把两个以上的班组合在一起,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优秀的教师授课。小班研究,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管理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个别教学,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作业包括指定的与自选的两部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更好的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要求的统一。
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要加强中小学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但在高中阶段以后,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分科深化的课程体现出巨大价值,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应试教育是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标准,通过书面考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是选拔出学科分数的“精英”,将学生按分数的高低进行“优”、“劣”排队,其作用是鼓励极少数,挫伤大多数,使大多数的学生作为学习的失败者被淘汰。应试教育中单纯以分数论英雄,这抹杀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评价标准是人的发展,评价指标是人格发展、智力发展和技能发展的统一。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育标准。不允许将学生按“优”、“劣”进行排队,不准公开对学生的评价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凭对于个人的就业影响越来越大。社会重视知识与能力,能够提高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书面考试的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可能决定人生的价值。唯成绩论、唯文凭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发展是全面的。不能单纯只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加强生存实践知识与安全法律知识。由于现代社会传播的发达,现代青少年从传媒上获得的信息远比从家庭、学校得到的要多,其心理发展快于生理发展,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盲目自信的现象,在实践中容易遭受挫折。所以要支持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与挫折。
中国现行考试方式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考试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大众化的统一考试多,独立考试、因材施考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
以前高考的改革只是高考形式上的改革,而缺乏内容上的改革。高考重视科学知识,而忽视人文素质;重视历史知识,轻视现实生活常识与职业技能,这就必然会导致教学的片面化,形成应试教育体制。高考应该建立科学知识、职业技能、文化艺术为主的三大内容与评价体系,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艺术考试相结合,从而确实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应该逐步取消高考制度,代之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和文化标准等级考试,如中文等级考试制度。这是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等级考试是一种标准化、渐进性、可重复的考试制度,也是一种底线管理的考试制度。而高考是一种主观性、一次性的考试制度,也是一种上限管理的考试制度。而且标准化、等级化、专业化的考试制度也是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应该推动教育与考试的国际统一标准,这有利于国际文化与人才的交流与统一。
古代教育是对奴才的教育,现代教育是对领导的教育。古代教育重视人的品德,而不是人的才能。品德的核心是忠孝,古代教育就是培养忠臣孝子的教育,所谓君子也就是君主的儿子,实质上就是君主的奴才。
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创新能力与团队能力(也就是领导能力)。古代教育强调尊师重道,因此不能够质疑与反对圣贤的论述,将死记硬背视为人最大的才能,结果教出来一些只会背书的书呆子。现代教育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与领袖,要成为圣贤就要重视创新能力,要成为领袖就要重视团队能力。会背经典不算本事,会写经典才算本事。个人品行不算本事,能够团结带领众人才算是本事。
古代教育更重视考试成绩,现代教育更重视竞赛成绩;古代教育更重视日常礼仪,现代教育更重视舞台表演。竞赛能够体现人的实际动手能力,表演能够体现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现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更重视通过各种游戏、竞赛、表演来体现人的综合素质,推动人的能力形成与发展。
教育改革
中国大学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利于高校形成一个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我们要确定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和校内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大学管理模式。
中国大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学、科研与学校管理缺乏分工,大学缺乏精神独立和学术自由。强烈的行政干预对科学和创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政府官员为科学家确定科研重点,科学家主要追随官员意志,从事能够显示官员英明的研究项目,而不是由科学家来主导研究项目。这种科研政策和科技体制的目的,就是要科学家“早出成果、出大成果”。面临着这种巨大压力,作为理性的选择,科学家只能去搞一些短平快的东西、一些确定性很强的项目,而对于不确定性很大的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则是能避则避。在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经济决定科研的管理制度下,怎么可能会出现重大的基础创新呢?
要解决学校管理与科研发展的矛盾,就必须通过教育制度改革,使得学校管理与科学研究相对独立。要确立科研人员不得为官,行政管理人员不得参与具体科研活动的管理制度。要割断大学行政官员与科研活动的直接联系,防止科研活动的官僚化。
学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的制度化与后勤的市场化,推动教学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科研的独立化、产业化,促进科研的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科研制度,科研活动的立项、经费与考评不能够由大学行政官员直接决定,而必须由科研组织和专门的科学委员会来决定,从而防止科研管理变为行政管理。要加强大学研究与产业、企业发展的联系,要优先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科研需要,加大企业对于科研活动的投入,从而使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发展。
我们要扩大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权,明确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真正落实高等教育法中的规定,“政府宏观管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政府对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在结构布局、发展方向、规模质量等重大问题上进行管理。赋予高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各项权利,使高校能及时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特点来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人才产出结构与人才市场需要之间的自动平衡。并根据市场需要来扩大教育规模,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作用,使高校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学校的环境建设、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软件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对于学校公用的图书、仪器设备全校统一规划,统筹配置,改变按院系重复设置的情况。缩小非专任教员工在教员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降低校内的师生比,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目前教师评价的问题在于:
第一,重视教师的外在能力与社会成绩,而忽视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个人魅力。传统的教师评价注重的是外在的结果,而忽视了发展的过程。教师能力的形成与成绩的获得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支撑教师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不在于金钱的刺激,而在于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将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既要重视教育的成绩,更要重视教师人格与能力的发展,应该通过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制度,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第二,重视数量标准而轻视质量标准。量化标准要求教师或科研人员在学位上达到某种水平,要求每年必须发表论文数篇,要求课时数量等等,而没有考虑数量背后的质量,结果一方面导致滥竽充数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也是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的制度根源。一些教师或科研人员在学位、论文著作和积累课时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从而使其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投入减少,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今后应该减少数量标准,而强化质量标准,形成人人重视论文质量,而不是数量的科学标准。
第三,重视单向的考核,而忽视了双向的考评。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单向的学校对于教师成绩的考核,其评价主体与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出教师之间的差异。而交互式的教师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学校领导对教师单向度的“判决”式的评价。在评价时吸纳更多的参与者,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本人都是就评价的主体,并注重评价过程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需要与评价标准,因此,这种交互式的评价能够更全面的反映出教师的个性特征,也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在评价实践中要把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社会评价、学校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评价制度。
中国的中小学学业过重,一是因为教育与社会资源不足形成的恶性竞争。二是因为教育过度市场化导致的,学生不仅学校课业重,而且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
三是因为社会负担重,导致家长无法有效的监管孩子,只有把孩子交给学校与社会。学业过重的背后是家长过劳,要救救孩子,先要救救大人。家长过劳是因为产业过重,只有实现产业结构从工业为主到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从生产拉动到消费拉动的转变,只有实现社会的平等自由,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与孩子的问题。
四是因为缺乏法治,缺乏青少年保护。使得学校与教师、家长的权力过大,侵蚀了青少年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要建设公益性的青少年保护组织,改变学校与家长在教育上独大的局面,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治理孩子与教育的社会结构。
教育的发展
1、教育内容从片面走向全面,更加重视科学教育与技能教育。
古代教育侧重于道德与人文教育,而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一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这是古代社会科技与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二是因为愚民政策,人民无知就是德,这是为了保证统治阶级的垄断地位,减少竞争。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突出,中国古代教育几乎完全没有科学与技能教育的内容,这极大的限制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没有形成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因之一。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53:00 +0800 CST  
现代教育侧重于科学与技能,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科学与技能成为教育的核心,这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客观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与技能在教育中的地位还会越来越高。
主观主义认为文化决定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客观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教育,重视科学教育。个人主义认为个性决定教育,强调因材施教,重视生活与技能教育。精英主义认为统治阶级决定教育,重视教育的意识形态与规范教育。
2、教育由私人教育转为国家教育,由教育不平等转为相对公平。教育的对象由青年学生扩大到全体社会主体,形成了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古代教育不平等,教育只是少数贵族与宗教的权力,而最需要教育的广大人民却缺乏教育。在教育公平性上,中国古代要比西方古代好得多,这是由于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化,中国古代是通过教育来控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
现代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教育服务于人民,人人都具有受教育的权力,表现为全民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受教育权成为一种基本的人权,人们认识到教育是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的手段。
美国学者马丁·科罗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时进入大众阶段,超过50%便进入了普及教育阶段。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50%,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中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已达40%,而中国高等教育现仅处于大众教育起步阶段。必须要警惕新时代的愚民政策。中国的教育长期得不到发展,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其客观效果就是造成了新的愚民政策。
发展教育就要建立合理的大学学费标准,完善奖助贷教育政策。从国外经验来看,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因此降低学费是必要的,以避免“有钱人受教育”和“受了教育更有钱”的教育马太效应,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政策扶助力度,在市场急需的相关专业领域,国家应加大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
应试教育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其深层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中国愿意上大学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大学的招生数量。这必然要形成过度竞争,过度竞争自然要向中、小学蔓延扩展,从而形成和加剧了应试教育。只有普及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
3、教育信息化,它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教育的成本。
以多媒体、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覆盖范围,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促进了教育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提高了师生教学活动的效率,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成为可能。提高教育过程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教育市场化、国际化,与教育市场化相对应的是教育的自主化,只有教育的相对独立、自主教学,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是从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式教育,市场化的教育也就是开放式教育。开放式教育包括生源开放、教师开放、学分开放、管理开放等许多方面,它一方面可以让一个国家的学校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只是各自为战。另一方面可以让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改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脱节的局面。
开放式教育必然是标准化、自由化与民主化、国际化的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标准化考试才能够让教育内容在各个学校之间相互衔接,只有通过自由化才能够让学生与教师自由选择与流动,只有通过民主化的学校治理才能够让学校与社会共享权利,只有通过国际化才能够创造国际一流的教育与学校。
开放式教育的核心是要建立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建立标准化、等级化的知识与技能认证考试系统。如中文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司法资格考试等等。
教育的发展,是从应试教育发展为素质教育,从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教育的对象日益扩大,内容日益全面。
古代的教育是统治阶级控制社会文化、思想的工具,具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标准、过程,不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完整知识体系,而要求学生适应僵化的教育体系,束缚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传统应试教育是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它以考什么来决定教什么,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身心素质片面发展。应试教育是一种限制性教育,它将教育内容限制在应试部分,而忽视了其他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由于应试教育内容单调,脱离社会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形成学非所用、高分低能的现象。这表明应试教育的社会效率低下,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学生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精英教育是一种高限管理的教育,它追求出现更多的高分精英。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优生,而忽略了差生,从而加大了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精英教育中的精英,有一些是由于遗传、天赋所形成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恰恰是由于教育过程本身不平等所形成的。
教育的精英并不等于社会的精英。当精英们的学习专业与职业不一致的时候,这种问题会更多。教育精英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身专业的理想职业,这是由于精英教育本身并不是按照社会需要来进行教育的,教育与社会脱节,必然会形成教育精英与社会脱节。
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不受教育内容与考试的限制,而是教导人所需的一切知识。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推动学生与社会共同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教育内容、标准、过程,它的教育内容、标准、过程都是随社会发展而改变的,注重教育过程效率与教育社会效率的共同发展。素质教育将书本知识的掌握与主体实践能力的形成相统一,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能创造性的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习过程与社会化过程相统一。
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不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以弹性学分制、课程多样化设计为特征,打破了固定的课程体系、班级体系,让教育体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不是相反。
大众教育是一种底限管理的教育,它追求人人都可以达到教育的最低要求。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差生,有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大众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平等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均衡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精英教育以教育效率优先,不利于教育公平。大众教育以教育公平优先,不利于教育效率。精英教育是一种窄而深的教育设置,它适合于科学研究。大众教育是一种宽而浅的教育设置,它适合于基础教育。
第四节意识形态与传播
价值与自由
人的意识是真善美利的统一,也就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价值认识与规范认识的统一。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发展为价值认识、规范认识的过程,是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与发展认识的过程,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统一的,事物的客观规律不仅仅是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同时也是主体思维活动的逻辑规定,是主体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古代社会由于缺乏科学发展,从而造成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分裂,科学与技术的分裂。古代社会由于是人治社会,权大于法,从而造成了价值认识与规范认识的分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裂。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通过工业化与市场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现代社会是一种法治社会,法大于权,从而实现了价值认识与规范认识的统一。
认识世界并不是主体的根本目的,改造世界为主体的利益服务,才是主体的根本目的。人的意识并不单纯只是反映世界,还要在主观上把握世界,反映主体的需要与价值。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仅仅在停留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还要继续发展为价值认识与规范认识。价值认识是客体是否符合主体利益的认识。规范认识是主体与社会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的过程规定。这些认识都与实践过程密不可分。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又是为了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就要在实践中对客体的价值进行评价。价值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作用,是事物对个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价值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客观事物是价值的现实基础。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体的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标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价值评价也是变化发展的。而真理认识对于不同主体而言则是基本相同的,这是真理与价值的区别之一。真理是普遍的、客观的,价值是特异的、主观的。
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由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客体属性是多样的,人们的价值选择也就必然是多样的。但是主体的价值选择并不是主观任意的,价值选择要受到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最终是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为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必然就是客观规律性,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自由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要获得自由,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必然。如果对客观必然性没有正确认识,那就只能盲目地接受必然性的支配,而谈不到什么自由。正确地认识了必然,就有了获得自由的前提。但是,仅仅有了对必然的认识,而不在实践中利用必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仍然是不自由的。
自由建立在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基础之上。事物价值的多样性是自由的客观基础,主体需要的多样性是自由的主观基础,而事物之间的联系性、统一性是实现自由的途径。比如说,从甲地到乙地,可以通过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途径,可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搭乘公共汽车或者私家车等等不同的交通工具。事物之间的联系途径越多,那么主体的自由也就越多。
自由是为人的价值发展服务的。自由与价值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与利用之上。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了选择自由,主体的能力决定了主体的价值实现。主体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断发展是主体自由与价值发展的基础。实践是形成人的认识与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创造人的价值与自由的根本动力。
人的自由与必然是统一的。这里所说的必然,一方面是指科学技术、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必然也包括社会规律与社会规范。人的实践不遵守自然规律就不能够成功,而人的实践不遵守社会规律与规范,同样也难以获得成功。实践的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与价值的发展,随着人的自由与价值的发展,也形成了各种风险与利益矛盾,只有通过法治才能够规范人的实践行为,减少实践的风险,调节社会的利益冲突。
主体的自由建立在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与实践基础之上,依靠社会规范与社会制度加以保障,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科学是自由的客观基础,需要是自由的主观动力,实践是自由的根本动力,规范与制度是自由的社会保障。
科学使人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获得改造事物的方法与勇气。自由是建立在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是为了推动世界更加合理、公平、多样。科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克服社会对人的束缚与奴役。科学将是非对错的标准建立在客观实践之上,从而打破了一切主观标准与精神奴役。
谁对谁错不是由少数人决定的,也不是由主观所决定的,而是由客观规律与客观实践所决定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才是科学最大的社会意义。科学是自由、平等、人权的客观基础,发展科学就意味着扩大人的自由、平等、人权。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55:00 +0800 CST  
精神奴役是一切奴役的主观基础,精神自由是一切自由的主观基础。精神奴役就是假丑恶贪,精神自由就是真善美利。理想是自由的最高推动力,而现实是自由的最大阻力。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会受到现实环境、身份地位的限制。而理想使得人得以超出各种现实的束缚,实现精神自由与主观满足,激励人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越高,可以选择的资源与产品也就越多,人的自由也就更多。古代社会之中主体缺乏社会自由,而具有人身依附性、等级性,被束缚于家庭、社区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主体缺乏生存资料,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家庭与社会的地位与关系。
这种依附性、等级性,不仅仅体现在古代社会,还体现在当代的国家关系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生产力,而不得不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依附于发达国家,接受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主体的社会自由,独立自主是有条件的,是以经济的独立为基础的,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基础之上的。
自由与公共、开放是统一的,国家公权力的发展是自由的社会保障。私有意味着封闭性,一个社会私有资源越多,可供人们自由活动的公共空间也就越少;一个社会私人组织越多,人们的公共利益也就越少。婚姻自由意味着婚姻的开放,信息自由意味着信息的开放。有多大的自由就需要多大的开放,扩大开放有助于自由的发展。无论是公有还是开放,都是一种公共秩序,都建立在公权与法治基础之上,所以国家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自由。
自由是对必然与规范的掌握与应用,所以自由的发展依赖于教育与法治的发展,而愚民政策与专制制度不利于社会的人权与自由。缺乏知识的人容易形成依附性人格,因为他们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缺乏成功实践的方法。民主制度形成了社会竞争与社会流动,有助于人的个性与自由。而专制制度形成了社会垄断,不利于人的自由发展,而容易形成依附性人格。
教育和传播是社会自由发展的主观基础。主体认识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主体的创造力与价值。自由是一种价值的选择与实现过程,而主体认识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主体正确的认识事物的价值,从而更好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与社会价值,实现人的无限自由发展。
对自由与权力的认识,最终反映为价值观的认识。价值本身就意味着取舍,意味着不同的实践与产品是不同的,而绝对自由是以价值的绝对平均、同一为条件的。绝对的自由必然导致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目的与手段的冲突。因为社会生产力是有限的,并不能实现主体绝对的自由与利益。文明的进步,就是表现为主体自觉的限制不合理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自由与权力的发展,通过法制来调节不同的利益与矛盾。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与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主体的自由只能是建立在社会共同利益与共同实践基础之上的相对自由。
人类的道德与文化本质上都是人的自我约束。人的文化是自由与规范的统一,既不是人的绝对自由,也不是单纯的规范与命令。比如说,狗吃屎是狗的自由与权力,而人吃屎就是对于人的一种侮辱。动物的弱肉强食是一种自然机制,而人的弱肉强食就是一种野蛮了。绝对自由主义者将人等同于禽兽,而绝对规范主义者将人等同于没有情感的机器,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持自由与规范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主体与社会相统一,经济与环保相统一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没有自由就没有交流与理解。没有宗教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宗教,没有言论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思想,没有行为自由与人身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人生,没有文化与艺术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文化与艺术,没有法律的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人权,没有道德的自由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人性。
自由就是受控制,个人自由就是受个人控制,家庭自由就是受家庭控制,国家自由就是受国家控制。不受控制也就没有自由,也就意味着要接受偶然性、盲目性的支配。所以自由就是一种权力与规范。人类追求自由,就是要控制一切,获得更多的权利与保障。无论是自由、公平、权力、正义、规范,它们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理性、必然性,对应于事物的可识性、可控性。
自由是建立在公平、平等基础之上的,而公平又是建立在权力与规范基础之上的。没有平等的自由是一种虚假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绝对自由就是如此。资本主义的自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自由,是建立在两极分化与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自由”,是少数资本家的自由,而不是全人类的自由。社会主义的自由是一种真实的自由,是建立在公平、民主、法治基础之上的相对自由。
一方面自由就是受控制,另一方面自由就是可选择,自由就是控制与选择的统一,也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统一。不同社会会有不同的规范与权力体系,分配与选择模式。
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个人本位,东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家庭本位。绝对的个人本位、家庭本位、国家本位都是不对的,应该根据不同主体、事务、条件选择不同的规范与权力,组织方式与行为方式。
选择什么本位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的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西方的长子继承制形成了个人本位,东方的家庭平均分配制形成了家庭本位。在现代社会之中,国家分配与国家保障成为主体,因此形成了国家本位。
自由取决于认识,自由取决于实践,自由取决于个人,自由取决于规范。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最高目的就是自由。自由是言论自由与行为自由、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统一。
客观主义认为自由就是价值,自由就是必须,人活着就需要衣食住行这些必需品,社会的生产力与经济水平决定了人的自由水平。自由并不是无条件的,自由是存在成本的,要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要实现人的价值,价值的发展就意味着自由的发展。科学与必然是人潜在的、主观的自由,但是科学本身并不等于人现实的自由,正如知道怎么游泳并不等于会游泳,只有通过人的实践创造价值,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主观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必然,就是科学与理性、道德与规范。自由建立在成功基础之上,而成功建立在科学与规范基础之上。违反科学与规范,人的行为就必然会失败,也就会丧失人的自由。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个人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可选择,就是人的自觉与自愿,是人的自我实现。自由就是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选择。违背人意愿的事必然会失败,也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有志走遍天下,无志寸步难行。
精英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受控制,自由就是社会的需要与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违背社会大多数人意愿的事必然会失败,也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自由就是组织、规范与权力,没有组织、规范与权力就没有自由。有权走遍天下,无权寸步难行。
个人主义就是积极自由,也就是人有做什么的自由与权力。精英主义就是消极自由,也就是人有不做什么的自由与权力。国家自由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之上,而个人自由依赖于国家的保护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全面自由是个人自由与国家保障的统一,是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个人自由建立在个人资产基础之上,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国家保障建立在公共财政基础之上,通过计划经济来实现。所以共产主义并不是单纯的计划经济与公有制,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个人与社会、市场与计划、民主与集权的统一,割裂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而是教条主义。
社会意识
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是统一的。个人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微观基础,社会意识是个人意识的社会产物。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是这种统一并不是直接的相互转换,而是通过教育、传播等中介过程形成的。个人意识通过传播形成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通过教育形成个人意识。
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实践与生活自发的、直接的产物,而是经过知识分子加工的精神与文化产品,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个人的心理是受个人意识所控制的,社会心理同样也是受社会意识所控制的。社会意识虽然是从社会实践、社会心理发展而来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社会主体,影响、引导社会心理与社会实践的运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上层建筑迟早也要发生变化。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种生产关系确定之后。需要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给予保护,在思想观念上给予认同。即用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说成合理的,提出一种观点,让人们接受它,并自觉按照它的要求去做。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极力宣扬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因为私有制、资本家个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基本占有形式,否定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就否定了私有制的合理性。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由极少数人垄断社会最多资源和资本,而大多数人失去一切。自由主义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意识形态,正是这种社会不公平分配的意识形态辩护工具。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一方面促进它的形成、巩固、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排斥、打击、压制和清除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东西。
并非每一种对社会存在起维护作用的社会意识都是先进的,也非每一种对社会存在起破坏作用的社会意识都是落后的。判断一种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取决于它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发展。按照这个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起破坏作用,却是先进的;中国封建时代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虽然对封建社会起维护作用,却是落后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并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就高。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个领域却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国家,例如18和19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产生了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抽象性与理论性、历史继承性,它与社会心理不同,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形式,因此社会心理与社会现实之间往往是直接同步变化的。而社会意识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直接的反映形式,所以它的变化并不直接与社会现实的变化相一致,往往会具有超前或者滞后与社会现实的情况。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它必须继承前人提供的思想材料和成果,不可能割断历史。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也有助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现实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同步的,而必须经过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的中介联系,才能够将社会现实与社会意识相结合统一起来。社会现实的发展必须经过知识分子的认识与思维抽象才能够转换为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统治阶级的政治宣传与教育才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熟悉,才能够引导社会心理与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够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
如果一个社会的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不思进取,思维僵化,那么这个社会的意识与文化就必然也会停滞不前,社会的意识形态就会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并且妨碍社会现实的发展,最终必然会被社会现实的发展所推翻、淘汰。
只有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这才能够保证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不断与时俱进,保持社会意识与文化的先进性,从而促进社会心理与社会实践的不断进步,实现社会现实与社会意识的共同发展。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以社会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与基础。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意识真伪的物质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统治阶级功过的根本标准。脱离了社会实践的社会意识与宗教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违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是反动腐朽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坚决反对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01:00 +0800 CST  
有信息就有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传播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必要条件。传媒能够反映社会不同主体与阶级的思想,是不同主体与阶级相互联系、沟通的中介。传媒并不只是属于某个主体与阶级的工具,而是社会共同工具。
客观现象是主观认识的基础,但是客观现象并不能够自动的转变为主观认识;个人意识是社会文化的基础,但是个人意识并不能够自动的转变为社会文化。只有通过信息传播的中介,才能够实现客观现象转变为主观认识,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文化,没有信息传播就没有认识与文化。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如果不加以采集、存储就会流失,不加以利用就会浪费。对信息的采集、存储、传播、加工、利用构成了信息生产方式。任何社会实践都依赖于信息生产,但是人们的一般社会实践并不是专门的信息生产,对于信息的利用具有自发性、有限性、短期性,容易造成信息的流失与浪费。传媒等信息组织的出现,使得信息生产活动从一般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独立出来,是人类信息生产方式的重大革命。传媒组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利用率,减少信息的流失与浪费。
传媒组织可以克服社会信息的不对称性,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促进主体的信息自由与信息平等。主体所拥有的信息往往是主观、片面、个体的,不同主体的信息是不平衡的,统治阶级拥有更多的社会信息。传媒能够将分散的社会信息进行采集、组织,更好的满足不同主体对信息的需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沟通。没有传媒也就没有信息自由与公平。
事物具有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事物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生产实践加以利用,事物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社会传播加以利用。通过传媒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弘扬主体与事物的文化价值,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批判落后的社会文化,减少腐朽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社会文化的优胜劣汰,促进了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传媒是社会共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工具与标志。传媒通过社会传播与文化批判,吸收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统一的社会文化。没有传媒就没有统一的社会文化。
传媒是社会统一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传媒可以加速社会运行的速度,提高社会运行的质量。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传媒的支持。没有传媒,社会的存在、运行与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传媒的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且主体与社会发展越快,发展水平越高,对信息传播与传媒组织的依赖性也越高,在信息社会之中,人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信息传播,信息与传媒成为保障主体自由与价值的基础。
政治与经济对于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政治决定了文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水平,但是它们都不能决定具体的社会文化。只有传媒才是社会文化传播发展的工具,才能形成活生生的社会文化。现代媒体成为塑造和推广国家形象、进行社会教化进而形成社会共识,维护国家安全和谋取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传媒组织一方面要反映客观信息,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的认识与实践,促进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些功能,一方面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依赖于主体对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传播技术可以改变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等外在形式,但却不能决定信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信息内容是由人所决定的,传媒内容的发展,要求媒体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传播技术只是信息传播的硬件,媒体人才是决定传播内容的主体与灵魂。传播的发展,不仅要发展传播技术,更要提高传媒的组织、实践水平,提高社会信息传播的质量。
客观信息是无限的,也是无限分散与无序的。而人需要的是有效信息,即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相关性、全面性、科学性的信息。客观信息的无限性与有效信息的有限性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使客观信息成为有效信息就需要信息生产实践活动。信息生产就是为了从客观信息之中选择与创造有效信息而进行的信息的采集、存储、分类、分析、选择、传播、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信息生产使得客观信息成为分门别类、全面深刻、具有高度时效性与相关性的信息产品,进而通过信息产品的消费与利用引导主体与社会的发展,创造与实现客观价值。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三个方面。事实真实是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整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准确把握真善美利、假丑恶贪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对于事实的报道要与这一事实现象在社会整体中的情况相一致。本质真实是指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与之相反的是信息扭曲,一是虚假信息对于真实信息的扭曲,二是局部信息对于整体信息的扭曲,三是表面信息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扭曲。
新闻传播的内容要求全面深刻。要全面就必须反对片面,反对以某个人、阶级的利益与意见作为评价社会现象的标准,而必须以社会整体利益与意见作为评价社会现象的标准。如果只提供自己赞成的意见,不报道甚至歪曲报道自己反对的意见,这样就会丧失公信力。要深刻就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认识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现象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闻传播要求及时,不及时的新闻难以反映真实的情况,难以发挥新闻的价值。但是过于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同样容易导致新闻的失实。如果说新闻报道不及时导致的失实主要是因为客观事实的发展变化而形成的,那么抢新闻引起的新闻报道失实,主要在于媒体的责任。传媒在传播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具有把关的责任,必须将那些虚假的、伪造的新闻过滤掉。如果传媒组织过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而对新闻缺乏必要的审核,那么就容易导致假新闻的出现。
传媒的功能包括:
(1)反映与认识功能:传媒全面反映社会生活,是人认识社会的主要途径。传媒真实、全面、及时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其他途径所不能够比拟的。个人实践是有限的,难以认识社会的整体面貌。艺术全面但是不真实,科学深刻但是不全面,教育全面、深刻但是不及时。所以传媒对人们了解生活环境、做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批判与引导功能:传媒在反映社会的同时,也对社会进行批判与引导,使社会按照传媒所希望的方向与方式运行,这就是传媒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媒介是意识形态的阵地,它是社会领导者统一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正确的社会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减少社会运行的成本。错误的社会舆论与意识形态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危机与分裂。所以传媒的控制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娱乐功能:娱乐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的身体与精神上的高层次需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很大。健康的娱乐能够放松紧张的情绪,消除身体的疲劳,陶冶情操,娱悦身心,使人得到更好的休息,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4)文化与信息产业功能:传媒是社会的文化中心与信息中心,因此它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不可取代的优势。
大众传播不仅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同时还具有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具体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1.剥夺人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大众传媒让受众认识全世界,但是却不能够让受众认识邻居与社区。受众对于远在天涯的国际大事了如指掌,而对于近在咫尺的社区事务却毫不知情。大众传播提供大量的通俗产品,让社会成员沉溺于其间,在猎奇和消遣娱乐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成了一群冷漠的人。
大众传播以每天持续不断宣传的方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客观的辨别力,从而不假思考地顺从现实,顺从媒介所提供的思维方向和行为模式,认同媒介的价值取向。造成受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逐渐远离现实,把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
2.造成人性的异化,包括人的功利化与同质化。由于大众大部分是只接受了普及教育的人,因此就要求大众传播必须提供非常通俗的产品,能被普通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在这种媒体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通俗化、大众化、没有个性色彩。同时,大众媒介的接受不需要文化水平的支撑,所以,大众的文化学习的热情渐渐下降,导致大众的文化水准也会下降。
3.虚假宣传与报道。传媒为了提高收视率往往不惜制造虚假新闻,为了经济利益,而作虚假广告,夸大商品的功能与价值。这些都会造成混乱与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激化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造成社会动荡与危机。这是传媒的负面沟通作用。传媒对于社会的正面报道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传媒大量的负面报道,传播内容之中的黄赌毒黒、暴力犯罪等内容,可能会降低人们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认同感,甚至会导致模仿犯罪行为发生,这是传媒的负面教育作用。
要解决传媒的负面作用,放弃传媒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通过传媒的发展,逐步解决人与信息之间的相对矛盾。首先,要加强深度报道,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真实面貌的认识。其次,要通过发展信息搜索与信息服务职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满足主体的各种信息需要。最后,要大力倡导人们读书爱书、不断学习,要促进信息化社会与学习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传媒的负面作用,归根到底并不是由于传媒导致的,而是由于社会本身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的。社会是传媒的物质基础与客观内容,传媒的一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形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传播。有社会病才会有传媒病,一个停滞不前、矛盾分裂的社会,即使进行传媒控制也是没有用的,只有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才会有传媒的和谐与发展。传媒可以加速或者减缓社会的发展,但是传媒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传媒虽然可以帮助主体认识世界,引导主体的意识与行为,但是传媒并不能代替主体作出选择。传媒的引导作用与主体的自觉选择是统一的。传媒为主体的选择提供了信息条件。但是决定人行为的是人本身,传媒是通过主体的自觉选择而影响人的。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以及对社会及文化造成的影响。评价传播的效果不能够仅仅看发布了多少信息,因为信息必须被受众接收、理解、赞同,才能够发挥效果。评价传播的效果必须将信息量、认知度与支持度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全面反映传播的效果。
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范围×传播频率×利益相关性×社会行动能力。
媒体公信力主要并不取决于传播能力,而在于社会的执行力。信任是言行的统一,言而无行就是言而无信,口头上说的天花乱坠,行动上却难以实现,这就会导致信用的破产。
舆论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在于宣传范围与人数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的行动能力与实践能力。主观的舆论只有成为客观的社会实践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否则舆论就成为了空谈。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舆论之所以缺乏影响力,并不是因为舆论控制能力差、传播人数少,而是在于缺乏行动能力,缺乏将舆论转变为国家行为与制度的能力,所以舆论难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传播的效果优劣要看传播是否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团结与统一,有助于社会的民主与法治。
对于主观精神的控制是建立在对客观物质的控制基础之上的,只有客观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才会有主观精神的公平合理。如果一个社会在客观分配上剥削压迫人民,却在主观精神上宣扬仁义道德,那么这些宣传是无效的,也是可笑的。
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在物质文明建设基础之上,没有物质文明的公平与发展,就没有精神文明的公平与发展。脱离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是可笑的、虚假的,脱离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是丑陋的、缺乏生命力的。
道德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主观的道德建立在客观的社会分配之上,只有改革客观现实才能够改变主观精神。儒学将道德完全归之于心理修养是不对的,没有看到道德的客观现实层面,离开客观现实空谈道德是没用的,发展社会道德必须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09:00 +0800 CST  
传媒的独立与自由是传媒社会评价与社会监督的基础,正如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传媒的独立与自由包括:
1.保障言论自由,反对信息垄断。公共信息应该实现信息公开。
2.保障采访自由与新闻自由。反对限制记者采访的行为,反对限制新闻报道的做法。
3.媒体独立,不受他人与社会的影响控制,保障专业化的媒体人独立进行传媒活动。
4.传媒内容独立自主,不受政府与其他人的审查。
在保障传媒的独立自由的同时,也要强调传媒的责任。传媒的虚假乃至于伪造的新闻报道,对于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传媒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违法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传媒通过社会监督与批评教育,可以提高社会素质,减少社会弊端,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传媒既要对统治阶级进行监督教育,也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监督教育。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人民群众,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都需要进行批评教育与监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就是传媒的社会责任。
中国传媒的问题,一是缺乏传媒独立与言论自由。官府对于传媒控制太严,以至于新华社发表的新闻都转帖不上网。越是进行媒体控制的社会,传媒越缺乏公信力,人们宁可相信小道消息也不愿意相信权威媒体。因为传媒不独立,而与官府沆瀣一气,缺乏独立的言论,也不愿意批评政府。
二是缺乏新闻监督。新闻监督一方面体现在传媒对于社会的批评,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对于传媒的反应。中国的舆论监督往往石沉大海,被人忽视。因为社会缺乏行为自由,权贵阶级不愿意作出不利于自身的改变。
权贵阶级就是特殊权力集团与特殊利益集团(既得权力者与既得利益者),也就是特权集团与特利集团,不受监督、缺乏竞争的垄断权力必然会形成特权,不受监督、缺乏竞争的垄断利益必然会形成特利。缺乏监督是形成特权特利的条件,而特权特利一旦形成,它们又会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控制,排斥与反对监督,从而造成舆论监督日益无所作为,流于形式。
三是传媒缺乏专业性,媒体素质良莠不齐。媒体官僚主义与行政化严重,对于社会麻木不仁。媒体管理者不关心媒体质量,也不关心媒体人的素质,只关心自身的利益与权力,媒体成为了政府的附庸。
四是缺乏传媒法制化。媒体人缺乏相应的权力与地位,导致传媒生存困难。一方面是新闻内容性审查过于严苛,导致新闻监督无力;另一方面是缺乏新闻真实性审查,导致新闻造假盛行。一方面缺乏信息公开,政府与公共信息成为了不可触摸的黑幕;另一方面缺乏信息保护,难以保障信息提供者的权利,甚至出现了被检举人没事,而检举人进监狱的怪象。
社会传播是受众与传媒的多次沟通过程。传媒具有自身的选择与把关,受众也有自身的选择与把关。传媒可以影响受众,而受众也可以影响传媒,归根到底还是受众决定了传媒。受众决定传播,传播引导受众。
社会的信息自由是有条件的。信息本身并不能够自由流动与传播,信息的流动是由主体推动的,是为主体利益服务的。主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使信息朝有利于主体的方向改变。所以传媒信息即包含客观信息与客观价值,也包含主观信息与主观利益。那些标榜“绝对客观”的传媒都是骗子。
传播自由是真实信息的自由,而不是虚假信息的自由,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是传播自由的基础。传播自由与对信息的检验控制是统一的。对信息的检验控制是为了减少虚假、不科学的信息,而促进真实信息的自由传播。信息的安全就是对信息真实性的检验,确证过程。
对于社会传播而言,一方面要反对将传媒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反对传媒与信息专制,坚持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另一方面也要反对信息的绝对自由,反对虚假信息与垃圾信息,坚持传媒的社会责任与信息真实性审查。必须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真理性,客观性与社会性,自由与责任相结合,从而使信息传播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社会信息是无限的,而能够被传播的信息是有限的。新闻传播的内容并不只是单纯的客观信息,还包含媒体对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对社会信息与传播的控制是为了保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这是因为传媒并不仅仅只是信息工具,它还是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
不同国家、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反映评价往往并不相同,表现出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新闻事业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承担起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民身心健康的责任和社会义务。政治意识决定媒体意识,媒体意识决定文化意识。
大众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需要,从而造成传媒歧视。传媒歧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利益而忽略了传媒的社会责任。
传媒歧视有碍于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由于传媒市场狭窄拥挤,媒体定位趋同,产品必然趋同,大量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的信息产品充斥着传媒市场,这就是传播的同质化。传媒歧视将加剧社会的知识信息鸿沟,破坏平等公正原则,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使得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沟通者的角色功能严重丧失,同时也使得传媒的公信力严重丧失。
传媒是经济性与文化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客观主义强调传媒的经济性与产业价值,主观主义强调传媒的文化性与主观价值,个人主义强调人民性与个人价值,精英主义强调阶级性与社会价值。
传媒≠国家意志,传媒≠人民意志。无论是将传媒作为国家、政党的喉舌,还是作为人民的喉舌,都是片面的。传媒挟持政府以令人民,与挟持民意以令政府,都是不对的。
传媒是政党的喉舌与工具,更是社会的喉舌与工具;传媒是统治阶级的喉舌与工具,更是人民群众的喉舌与工具。传媒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更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福祉。既要反对传媒专制化,无视人民群众的死活,对人民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又要反对传媒自由化,不顾稳定与发展的大局。
传播与网络
社会传播的发展包括:
(1)口语传播。口语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与人类社会发展,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口语传播通过人际间面对面的接触,通过身体和声音得以传播,具有直观直觉、形象生动的特点。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口语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因此,口语传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没有电话等传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近距离信息传播。
(2)文字传播。文字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的缺点,能把传播内容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经验、知识的积累不再依赖人有限的记忆力,有助于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因此文字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核心标志。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的产生发展了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文字传播缩短了社会时空的距离,同时也把传播引向了隔膜和疏离。文字是一种沉默的和匿名的传播媒介,其表现性和反馈性差。由于只有掌握了文字才能进行文字传播,古代大部分缺乏教育的劳动者被排除到文字传播领域之外,文字传播成为少数读书人的文化特权。
(3)印刷传播。印刷术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手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通过书籍、报刊等出版物,知识与信息在普通民众中传播开来,使得统治阶级通过知识垄断、信息封锁以加强统治、愚弄民众的企图宣告破产。印刷媒介在满足社会知识与信息需要的同时,又提出了信息的时效与更新等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逐步诞生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
(4)大众电子传播。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省钱、省力的空中通道,使信息传播成为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全球传播。
电子传播既具有口语媒介的直观性质,也能像文字符号一样保存。同时,由于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形象得以传播,从而消除了书面印刷媒介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它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新的飞跃。电子媒介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和民主性,使得它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最有效的手段。
(5)智能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手机等智能信息终端为主体,以互联网相互连接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既具有电子媒介的快速高效,又具有多功能、多媒体、互动性等许多新的特征,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重大革命,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客观标志。
传统的各种媒介与信息传播方式,它们尽管都能够传播信息,但是各种媒介与传播方式之间却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不能够直接沟通,从而导致社会的信息资源被各种媒介所分割,成为一种分散的信息资源。使得人们利用信息的成本很大,妨碍了信息的社会综合利用。网络传播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打破一切信息流动的障碍,将分散的社会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将各种传播媒介集成为一体化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整体,这就为人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网络的存储、传播、检索、加工信息的功能使人获得与利用信息的成本降低,从而为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技术条件。传统的媒介尽管可以存储、传播信息,但是没有网络的检索与加工能力,使得存储的巨量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时代。语言传播使人类可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动物世界进入了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思想记录下来,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播。语言是流动的历史,文字则是凝固的历史。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文化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知识与思想的扩散,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则将信息传播由国内传播发展为国际传播,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国际化、全球化。网络传播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财富的源泉。可见,每一次传播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而且从物质到精神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古代社会的信息传播以个体传播为主,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直接传播与书籍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范围都是有限的,而且传播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传播内容容易失真。古代的社会传播过程受到统治阶级的控制,主要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图,而人民群众的声音难以通过社会传播途径进行传播。
现代社会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它扩大了传播范围,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传播的安全与效率。现代社会传播从对象来看,是大众传播。从内容上看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从传播过程来看,它能够充分的反映社会不同主体、地区、阶级的声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言论自由一方面是言论表达、传播形式的自由,另一方面是言论内容的自由。现代社会一方面通过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传播形式与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保障了人的信息自由与言论自由。
不同信息传播具有不同的主体、客体、传播途径与传播内容,具有不同的信息价值与传播效果。为了满足人民的信息需要应该综合应用不同的传播方式,不能够偏废哪一种传播方式。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12:00 +0800 CST  
影响舆论形成的因素有:①公众对舆论所涉及的事件或问题的关心程度。一个事件如果与公众的需要、愿望、已有的观念和态度关系不大,公众对其关注的程度就不会高,也就难以形成舆论。对于社会事件的舆论如果与传统舆论或习惯相矛盾,将会引起更多的讨论。例如各种关于改革的话题。
②舆论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极大的影响舆论的形成。一个闭塞的、信息沟通渠道少的社会不易形成公众舆论。而现代社会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舆论更容易形成,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助于实现传媒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③社会对舆论的控制。社会的各种组织如政府、党派、大的团体等可以通过宣传工具来制造或控制舆论,它影响到舆论的形成与发展。
舆论会形成舆论压力,对于社会主体及其行为具有教育、引导、控制的作用。舆论能够指导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使个人言行与舆论所代表的公众意见保持一致,阻止与舆论不一致的个人行为的发生。
虽然舆论在法律上并不具有强制性,但舆论可以作出道德上的判决。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社会舆论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促进健康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限制不健康舆论的传播。当然舆论的作用也不可夸大,它并不能代替法律与政府。
信息与传播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与主流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相统一的信息传播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统一,与主流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相反的信息传播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统一,会造成社会价值观混乱,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冲突与社会动乱,最终形成社会革命与国家分裂。
必须要警惕打着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颜色革命、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就是西方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和平演变,在其中西方传媒扮演了推波助澜甚至是幕后主使的作用,它们或者直接上场,或者通过受西方控制的本地传媒,来进行片面宣传、虚假宣传,以制造社会阶级与民族的矛盾与分裂,最终达到颠覆与分裂国家政权的目的。
它们一方面通过反政府、反社会、反理性的片面宣传,破坏社会的秩序与法治,造成社会的停摆甚至动乱。另一方面通过民主改变一切,民主就能够过上西方人的生活这种神话来蒙蔽与欺骗人民,从而达到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目的。事实上民主化运动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对付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自尊自信,增强人民对于社会与未来的信心。二是要加强法治,反对官僚主义与贪污腐败。三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因为和平演变而闭关锁国。四是要发展生产力与教育,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善阶级与民族关系,实现社会的团结与统一。
面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宣传与造谣,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进行控制与审查,要打击虚假信息与宣传,宣扬正确的、客观的信息与文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已经难以完全控制社会的信息传播,完全消灭反对意见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必须要积极稳妥的进行不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要集中民智与民意,推动社会改革,顺应人民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人民服务,这才能够与时俱进,长治久安。
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之中,个人的态度是无序的、分散的,也是隐蔽的,非理性的,这并不是舆论。舆论一方面将分散的个人态度集中起来形成公众态度,从而表达了公众的利益倾向。另一方面舆论也具有引导作用,这种作用突出的表现为舆论能够将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层面的态度转变为相对理性、建设性的公共利益需求,从而实现了社会不同主体与阶级的对话与合作,能够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
民众的态度往往具有情绪化、破坏性的特征,因为民众相对于统治阶级与既得利益集团,往往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是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民众难以认识到自身的合理利益与权力,也难以找到实现自身合理利益的社会途径与方法。民众的认识是肤浅的,态度是盲目的。这种态度并不能够帮助他们,也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所以民众的态度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事件与矛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法制建设,来达到缓和与预防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权力与监督是统一的,监督就是民众对于社会的批评与批判。与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等其他监督手段相比,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及时性和民主性。司法监督、行政监督都是少数人的、滞后性的监督,而且监督者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往往与不法分子利益相关,形成了官官相护的保护网,不利于实现监督。
舆论监督可以迅速将违法、腐败、不良行为公开,使得这些行为在损害较小的时候,就被披露和制止。民众人数众多,而且他们与不法分子没有利益关系,因此民众的监督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舆论监督要与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相结合,单纯的舆论监督作用并不大。因为舆论监督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发现问题,必须通过经济审计与司法监督来发现问题背后的真相,从而解决问题。舆论监督是一种文化监督,审计监督是一种经济监督,行政与司法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只有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归根到底,要通过议会监督行政与财政,议会要管好政府。
舆论监督的前提是公民享有知情权与言论自由。公众知情是监督的前提条件,信息越透明,监督越有效。个人的监督能力是有限的,而人民群众的监督能力是无限的。个人监督要想成为社会监督,就必须通过社会传播让人民群众知道。所以新闻与言论自由是社会监督形成的必要条件。信息自由决定舆论监督,没有信息自由也就没有舆论监督,信息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舆论监督水平。
有人认为负面新闻会影响社会安定,其实腐败与犯罪才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对腐败予以揭露,使腐败越来越少,才是社会长治久安之计。加强舆论监督不仅不会激化矛盾,反而有利于促使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如果因为要维护少数人而压制舆论的批评,使得问题与矛盾越积越多,社会和国家只会变得更加不稳定。舆论的肯定,并不见得就能成为历史的肯定,舆论的批评,并不见得就会成为历史的批评。我们能限制舆论的批评,却无法限制历史的批评。勇于接受舆论批评的政府,必将赢得历史的好评;而不愿听取舆论批评的政府,必将受到历史的批评。
舆论监督能够使政府廉洁高效,而政府的廉洁高效也有利于舆论监督,二者是统一的。越是科学与民主的管理,它的公开性也就越高,反之,越是经验与专制的管理,它的公开性越低。公开性就是透明性,就是可监督性。
权力不平等形成了信息不平等,信息不平等也形成了权力不平等。只有公开才会有公平与公正,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与公正。信息就是光明与秩序,没有信息社会就会陷入黑暗与罪恶。假丑恶贪是相互联系的,假是丑恶贪的社会基础,要消灭社会丑恶现象,首先必须要消灭制假、造假现象,必须通过信息公开与法律打击来消灭社会虚假现象。
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与公正。这是因为公平与公正都需要客观信息。社会越公开透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也就越多;反之,社会越不公开透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也就越少。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社会的信息发达程度成正比。越是文明社会,信息越是自由开放。越是封建落后的社会,信息越是闭塞扭曲。信息不自由必然会产生假丑恶贪现象,而假丑恶贪现象也必然会害怕信息传播,造成信息扭曲。
古代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生活相分裂,信息传播不符合社会生活面貌,形成一种扭曲、浮夸、谄上欺下的传播文化,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生活相统一,信息传播符合社会生活面貌,形成真实可靠、公平公正的传播文化。
古代社会一方面美化统治阶级的功绩,将人民与下属的功绩放到统治阶级身上。另一方面掩盖统治阶级的错误,将统治阶级的错误转嫁到人民与下属的身上,为尊者避讳。甚至统治阶级还会歪曲历史,伪造历史。现代社会传播功过分明,既不夸功,也不隐恶,强调传播与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古代社会传播以正面报道为主,强调遮丑、避讳。现代社会传播以负面报道为主,强调揭丑、监督。
古代社会是统治阶级监视人民,而人民没有权力来监督政府与统治阶级。古代社会通过警察与特务机关监视人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人民没有人身自由与言论自由,动辄得咎。现代社会人民监督统治阶级,而统治阶级没有权力监视人民。人民拥有行为自由与言论自由,而政府与统治阶级必须要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的监督。
民意调查起源于西方的市场研究,后来被广泛的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问题上,成为社会控制与决策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政治与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通过民意调查可以了解人群中持某种意见的强度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测出人群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有助于社会正确决策。任何社会决策要想做到现实可行和有预见性,就必须了解民意,做出顺乎民意、合乎现实的正确决策。
从事民意调查统计工作,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保证,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采集、分析,否则就会错误的反映民意。片面的、不科学的民意调查必然会形成错误的结论,误导社会的发展。
基于科学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民意调查使得民意的表达更趋结构化和理性化,它呈现了民众意见的分布形态,使少数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可能。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民意调查是一种更为客观公正地发现和表达民意的渠道。它使媒体只发布少数精英分子意见的传媒垄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是民主的社会基础。
民意调查只是反映了民众的判断和好恶,民众的判断和好恶也有对错之分,所以,民意并不总是正确的。传媒在发布民意调查结果时,需要因势利导,使社会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又影响政策议程。无论是民意、舆论,还是议程,它们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必须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民主法制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媒介的意见是自己设置出来的,脱离人民的追求与客观实际,就难以产生持久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作为发现民意的一种崭新手段,民意测验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往,民众只是选举政府的官员,然后由他们掌握决策大权。如果民众对官员的决定不满意,也只能等待下次选举时将他们撤换。政府官员在任职期间可以违背民意,我行我素。即使他们真诚地想代表民意,也往往不能正确判断民意的所在。借助于民意调查,民众不再仅仅是间隔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时时把他们的意愿通过媒体表现出来,政府官员有责任根据民意调查的结果调整自己的立场与决策。
媒介如果只是围绕权力从事精神生产,必将使意识形态距离社会现实越来越远。只有人民的政治意识即民意,才能使上层建筑贴近生活、反映实际,从而指导实践,并能有效地纠正意识形态的错误。社会发展必须有新的思想为指导,但这不可能到原有的政治框架和意识形态中去寻找,只有到社会实践,到社会舆论中去发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民意调查。
历史
历史是社会的文化记忆与文化遗存,每个人都是一定历史与文化的产物,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掌握程度,成为了人社会化的标志。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产物。
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创新的统一是人的本质。人类的发展就是因为人类能够通过历史来积累各种知识与财富,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人类整体历史的基础之上生存与发展,正是历史赋予人现实的地位。而动物无法保持生存经验与物质财富,因此动物永远只能是动物,无法进步。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19:00 +0800 CST  
历史的本体是无法直接认识的,也是无限的。我们能够认识的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限的文物与文化。历史的本体就是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实践,是人类创造了历史,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手中继承历史文化,创造自己的历史,然后将它们交给下一代人,这是人类的历史实践与历史责任。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责任与文化传统,认为不是历史决定文化,而是实力决定文化,它们将国际强势文化作为文化的典范,而否定自身的历史与文化,数典忘祖,猪狗不如。
历史是现实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历史并不是现实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是无限的,现实是有限的,然而恰恰是有限的现实创造了无限的历史,现实实践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决定论将历史作为事物的本质,认为现实社会是由历史所决定的,认为事物的发展就是对历史与传统的不断回归,从而形成了历史宿命论与循环历史观。它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与历史所决定的,是固定不变的,否认人的行为实践能够改变历史,这是古代社会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思想工具,是完全错误的。
历史决定论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教条主义。事物的本质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事物的发展所决定的。事物的本质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物质世界的本质恰恰在于打破历史的局限性,创造新的事物与世界。历史代表了事物的过去,但是历史绝不是事物的将来。总之,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由历史决定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历史虽然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是不均衡的。它表现在一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历史文化对于人的影响、价值大小是不同的。如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历史时期与历史文化的认识与评价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与历史价值具有多样性。
历史可以分客观历史与历史意识、个人史与社会史。
客观主义认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强调如实的认识历史。客观主义往往会把有限的历史事实作为全部的历史,否定一切历史猜想与历史虚构。但是仅仅通过有限的文物并不能够认识全面的历史,而且并不存在绝对客观真实的历史事实,所谓的历史事实与历史文物,都有可能是伪造的,并不一定符合真实的历史。例如中国古代历史就有许多矛盾与冲突的地方,所以历史事实的认定本身就是主观的。
主观主义认为历史就是历史著作与历史文化,历史是由历史著作创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著作说什么。主观主义往往通过虚构来编造历史,来达到他们的主观目的。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有篡改历史,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行为。
客观历史与文化历史并不能够等同,但是它们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文化是对历史的主观解读。作为历史事实,中国的三皇五帝是否存在,这是个问题。但是作为历史文化,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伪造的历史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古代民族大多认为自身是神的产物,这种宗教历史文化并不能够简单的归之于历史事实。
个人主义认为历史就是个人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社会实践创造了历史。个人主义认为历史通过人民影响现实,民心向背决定了历史的进程。历史的进步体现在民主与人权的进步之中。
精英主义认为历史就是社会史,就是少数英雄与统治阶级的意志与行为,英雄与统治阶级创造了历史。精英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好恶决定了历史的进程。历史的进步体现在统治阶级权力的发展之中。
历史观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文化观与历史观。不同的价值观对应于不同的历史观,表现不同的历史价值与历史评价。我们要建立立足世界,反映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标准的先进历史观,推动人类社会的统一与发展。
历史观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从重视英雄到重视人民
传统的历史著作,注重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描述,仿佛历史是被几个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所决定。中国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正史”,基本反映了这一传统。而现代历史观重视人民的作用,历史不再只是帝王将相的舞台。现代历史更加注重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及其变迁。历史世俗化,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了历史的中心。
第二,从重视道德人文到重视科技经济
传统的历史基本被政治、军事史所笼罩,社会经济史非常薄弱。古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其领导者的道德与意志所决定的,圣人出,则国家兴;恶人出,则国家亡。现代的历史则是以经济与科技为核心的,领导者的言行都不过是国家利益的反映。这种差异是因为古代国家竞争以军事竞争为核心,而现代国家竞争以经济、科技竞争为核心。
短时段的历史,是以个人行为和事件推动的,变化迅速,非常有戏剧性,一场宫廷政变一瞬间就可以“改变历史”。传统的历史主要讲的是这部分历史。长时段的历史,则被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所推动,比如工资的浮动周期、技术的变化、人口的升降等等。长时段历史的节奏,常常需要十年甚至半个世纪才看得出来。
第三,从重视民族历史到重视世界历史
古代的历史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对外界的关注也只是关注国家的周边,那时候还不可能形成世界历史观。世界历史观是与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相统一的,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与文化传播是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由一盘散沙逐步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与之相对应的是历史也开始按照国际分工与地位来进行描述。
第四,从循环历史观发展为先进历史观,体现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进步
古代的历史就是治与乱、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看不到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只是历史的不断循环,古人用天道循环来解释这种现象。这种循环历史观归根到底是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停滞的产物,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这种循环历史观。现代社会用民主取代了专制,用科学取代了迷信,推动了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全球共同发展的先进历史观。
要正确的认识历史,首先必须掌握客观、全面的历史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对伪造历史与割裂历史。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综合价值观作为评价历史事物价值的标准,反对以单一价值作为评价标准。最后要将历史认识、评价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与趋势相结合,要通过认识历史来促进现实社会的发展。
传播与历史是统一的,传播是短期的历史,历史是长期的传播。传播形成了舆论批评与舆论监督,历史形成了历史批评与历史监督。也许苍天能够饶恕那些罪恶滔天的人,但是历史绝不会饶恕,这就是中国人不信宗教,而相信历史的原因。你可以逃避道德、法律、宗教的审判,但是任何人都逃不开历史的审判。
历史价值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事物对于当时当地的影响与价值,这是短期历史价值;另一种是历史事物对于现在乃至于将来的影响与价值,这是长期历史价值,这才是历史价值的主要部分。有些事物在当时当地具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异时异地缺乏影响,成为了昙花一现的历史现象。有些事物在当时当地缺乏影响,而在异时异地具有极大的影响,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实。
事物的历史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而改变的,也就是随着时间与范围而改变,具有自身的历史规律性。事物要想具有长期的历史价值与历史生命力,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基本价值与世界普遍价值,也就是要符合真善美利的社会基本价值与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世界普遍价值。那些反科学、反人类、反文化的邪教组织与法西斯政府尽管可以兴盛于一时一地,但是总归免不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成为历史的反面教材。
历史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价值。事物的价值多少,并不一定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公正的评价,而必须通过历史来评价。真善美利、文化、法律、宗教等这些都是社会的价值观与评价标准,同时它们也都是一种单一的、现实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综合价值、长期价值。只有历史才能够反映事物的长期综合价值,这是历史价值与历史评价的优点。
但是历史价值与历史评价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容易扭曲与遗漏,导致真实的历史难以认识,导致了历史的片面性、主观性。二是历史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垄断性,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历史无法记载。即使是所谓的现代平民史观,也不可能记载每个人的具体一生。所以历史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历史是死的,而人与世界是鲜活的、发展的。
古代社会之所以重视历史价值,是因为:
(1)古代社会存在着文化垄断,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发展。许多时候人的价值在当时当地得不到承认,而在异时异地得到承认,历史成为了实现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迫害,许多人选择在死后才发布其作品。
(2)一种文化创新要得到社会的承认,需要进行宣传教育。但是一方面古代社会缺乏信息传播技术,另一方面也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这就造成了文化传播的缓慢与延迟,使得历史成为了实现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3)重视历史价值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现实价值,正如重视死人的祭奠是为了凸显活人的尊荣一样。统治阶级之所以重视历史价值,是因为绝大多数历史文化价值都是掌握在统治阶级、贵族与大家族手中的,因此统治阶级必然要维护自身的历史垄断地位,推崇历史价值与血统、道统的重要性,而忽视、贬低新生事物与文化的价值。
(4)历史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相对发达,形成了古代诗词的辉煌。反而导致现代社会缺乏写古诗词的诗人,更多的是写现代诗的诗人。历史形成了历史文化标准与历史门限,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基础。
古代社会强调历史价值的固定不变性与权威性,强调历史价值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古代社会认为历史与传统的价值大于现实的价值,认为后人只能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古代社会强调本国历史与文化的价值,否认其他国家与文化的价值,否认文化交流与学习的必要性,容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与宗教的冲突。
现代社会强调历史价值的多样性与发展性,认为现实价值大于历史价值。从整体上看,任何价值都是随着时间与发展而下降的,历史价值也不例外。历史价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减少的。所以一个民族即使创造了再多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文化,如果因此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就必然会被别人所超越,被历史所淘汰。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够在历史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历史可以依靠,但是不能够依赖,一个民族的命运并不是由历史所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实践所决定的。
现代社会强调历史对于现实社会发展的价值,重视对历史的创新与发展,而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将历史视为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现代社会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价值,强调通过交流与学习来实现世界的历史统一。现代社会认为国家之间的历史矛盾与问题不能够只考虑历史条件与历史事实,还必须要考虑到现实的条件与事实,必须通过交流与谈判来解决,必须反对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
颜色革命与舆论战
颜色革命,或者民主革命,就是在美国的民主、人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蛊惑下,由舆论、民意主导,形成的社会革命。颜色革命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制造对现政权不利的舆论。利用政权自身的问题,比如说腐败、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上的失误,大肆把这些东西放大,还有一些是无中生有,招摇撞骗,最终把现政权妖魔化。
第二步是建立政治组织,反对派没有组织的话,就没有办法形成强大的力量去反对现政权。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23:00 +0800 CST  
第三步是找领袖。物色有影响的、具有一定号召力的自由主义分子和亲美人物。或者这个人对美国很友好,原来可能很没有影响,很平庸,也没有什么能力,美国通过包装、宣传让这个人变得越来越有魅力,成为反对派的领袖。
第四步是找时机。利用某个突发事件,或者利用选举机会,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组织示威、游行、集会、罢工、罢课、占领广场、冲击政府机关等“街头政治”活动,迫使政府交权。
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有意识形态的因素,更有现实利益的需求。通过民主改造有关国家,美国至少能收获三重利益。首先是根除恐怖主义威胁。其次,是确保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利益。通过“民主”革命或改造上台的政府,大都会执行对美友好的政策,为美国利益在全球的实现提供协助。第三,防范可能对美国霸权构成威胁的地区大国的崛起。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因为美国鼓动“颜色革命”,就不跟它合作了,甚至闭关锁国。我们有很多方法去防范颜色革命,必须认识到民主、民意的局限性,要在舆论上更加强调民生与发展。民主化运动是一种政治优先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要用经济优先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来反对它。
颜色革命,或者说民主化运动的结果并不好,这是因为靠民主化运动上台的当权者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以为民主制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二是以为西方发达国家会因为民主化改革而对本国进行经济援助,三是当权者大多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特征,其推行的政策往往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形成冲突,容易造成社会矛盾乃至于社会分裂。
实际上民主制度并不能够包治一切社会问题,外国的经济援助也只是杯水车薪,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够依靠某种政治制度或者外国的经济援助,归根到底,国家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与统治阶级的开拓创新。民主化国家的当权者缺乏实干的经验与勇气,为了满足它们崇洋媚外的心理,就只能够贪污或者卖国,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人民,其结果当然只能是个人遗臭万年,国家四分五裂。
美国民主化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主化运动走的是上层社会精英路线,恰恰违背了民主本身的要求。走上层路线固然见效快,但是如果底层人民没有改变,那么国家的命运也难以改变。
输出“民主”并不能改变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反而会造成西方国家之间的离心离德,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并不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美国的实力与霸权,在颜色革命与国际战争的历史进程中越来越低,这是冷战结束之后的客观事实,也证明了美国民族化运动的不得人心。
民主化运动还会导致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势力的发展,这是因为美国是通过扶植反对派来颠覆国家政权的,而反对派本身良莠不齐,其中就包括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势力。基地组织与其他的伊斯兰恐怖组织在发展的初期都接受过美国的援助。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广泛的宗教基础,那么民主化运动就容易导致宗教极端势力的上台,例如埃及的穆兄会。
科学、教育、传媒、历史构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也是社会传媒与评价体系。话语权也就是评价权。我们认识与评价一个人,主要是通过社会传媒来实现的。谁控制了传媒,就能够控制舆论与文化,进而影响控制政治与社会。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原因之一就在于儒家控制了社会的教育与传媒、历史。教育影响人的一生,传媒舆论是社会的耳目,历史是对人的盖棺定论。儒家对于人的言行、生死具有评价权、话语权,这是儒家文化霸权的基础。而在现代社会,随着言论自由、传媒自由与现代教育的发展,儒家丧失了传媒的话语权、垄断权,也就丧失了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功能。至于所谓的儒家复兴运动,也只是徒劳而已,因为儒家再也难以垄断传媒与话语权。
现代战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舆论先行。舆论战、外交战成为了现代战争的风向标与指挥棒,舆论的动向直接影响到战争的动向与过程。
清朝学者龚自珍研究历史得出结论:“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任何一个侵略者要灭亡一个国家、一个种族,或者通过战争,或通过文化,而消灭其文化,则更具隐蔽性、腐蚀性和有效性。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否定了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的恶果。
要消灭一个国家,先要抹杀其历史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动摇其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否定历史,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态。要消灭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就要抹黑历史文化中的标志性人物与事件。现在兴起的历史翻案风,其背后就有国外势力的支持。比如为秦桧翻案,认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再如全盘否定毛泽东、邓小平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些都是为了否定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成绩,从而使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丧失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当一个国家再没有一个正面形象,而反面形象成为了主流,或者说当国外势力所支持的“舆论领袖”引导了社会舆论的时候,就意味着国家的舆论安全受到了挑战,意识形态就有分裂崩溃的危险。一个国家要坚持意识形态统一,牢固控制社会舆论,为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发展服务。一个国家社会舆论的混乱失序,对内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失败,对外为国外势力干涉国家内部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总而言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一个国家的舆论与意识形态,必须要支持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发展。要为国家的正当利益与正当行为进行辩护,要对违反国家安全与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判。
古人认为战争必须出师有名,否则就难以获得胜利,这表现在当代就成为战争双方的新闻战、信息战,谁控制了传媒,谁就能控制社会意识形态与舆论,谁就能够拥有“正义”与“民心”,谁都要高举着人权、自由与民主的旗号对其它国家人民进行屠杀与奴役。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参与的每一场现代战争之中,我们无不看到新闻媒体对于战争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或者阻止战争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社会一般是战争在舆论与历史之前,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为胜利者的歌功颂德。而现代社会舆论先于战争,强调师出有名,为正义而战。其原因一是为了占据道德的高点,二是因为要找出别人的错误总是比较容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不宣而战一般是弱者的战法,是一种利益优先的战略;先舆论后实战是强者的战法,是一种政治优先,注重长期利益的战略。
在舆论宣传上,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全对或者全错。我们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以社会实践为依据,全面认识事物的是非利弊,以兴利除弊,充分利用各种事物的价值。
话语权的实质是评价权。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只有成功者才有评价权与话语权。道德的话语权掌握在道德成功者手中,文化的话语权掌握在文化成功者手中,传媒舆论的话语权掌握在现实社会成功者手中。所谓成功者也就是社会的名人与权贵,对于国家而言,就是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也就是帝国主义与超级大国。
争夺话语权的根本方法就是发展自身实力,成为成功者与领导者。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有资格批评没道德的人,只有有钱的人才有资格批评没钱的人,只有有权的人才有资格批评没权的人,只有有文化的人才有资格批评没文化的人。
其次就是要抬高自己,抹黑别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英明神武,把别人说的一钱不值、面目可憎。西方媒体之所以要妖魔化中国,就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第三就是要团结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在国家内部要有主流媒体,要能够影响与控制国内舆论。如果国内传媒观点长期分裂,必然导致话语权旁落。连国家内部都不能够相对统一,更谈不上争夺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上要有朋友,说话要有人支持,这样说话才有份量。
舆论斗争要实现四反四清,五讲四美三热爱。对于反党、反国家、反民族历史、反人民利益的言论要坚决反对,对于党政机关、教育传播、文化艺术、法律暴力组织之中的反动人员要坚决清除出去,这就是四反四清。
舆论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真相与谣言的斗争。有人以为尽快发布真相,就可以战胜谣言,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因为谣言是没有成本的,也不需要调查取证。而真相的获得,需要物资成本与时间成本,需要调查取证,因此真相在速度上是比不过谣言的。
而且即使发布了真相,也并不一定能够战胜谣言。因为在一个缺乏公信力的社会之中,人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意相信官方所谓的真相。由此可见,提高政府与传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才是解决真相与谣言斗争成败的关键。
真相要战胜谣言,第一要提高政府与传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要做到取信于民,为人民服务,真正以人为本的政府与传媒,人民群众当然愿意相信。相反如果政府与传媒空口说白话,口惠而实不至,就会失信于民,被人民群众唾弃。甚至有一些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隐瞒真相,如关于地方与政府的负面新闻。有一些传媒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制造根本不存在的新闻,这些都会严重损害政府与传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第二要尽快发布事实真相,还清白于人间。同时要通过事实真相来反驳各种谣言,消灭谣言存在的土壤。
第三要提高人民群众自身的素质,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要加强信息传播的把关能力,防止谣言的扩散。
最后要通过法律途径打击造谣传谣的行为,不能够让造谣传谣者逍遥法外,不然谣言就会层出不穷,会破坏社会正常的文化与秩序。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28:00 +0800 CST  
性格与人生
第一节心理与自我
需要与价值
需要就是实现主体的目标与价值,获得心理满足的要求,它是主体自身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人作为生物必然有求食、睡眠、繁衍等客观要求,而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形成交往、尊重、秩序等各种社会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人的大脑之中,就形成了人的主观需要。
需要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外在的社会要求必须为主体所感知和认同,才能够成为个体的需要。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只有转化为个体的内部需要,才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所以宣传和教育对于需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虽然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具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需要是在先天的本能需要基础之上形成的,以周围环境中的具体事物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动物只能够以自身的本能作为需要,没有超出自身生理与繁殖之外的高级需要。
而人的需要主要并不是本能需要,而是主体自觉认识到的价值需要,是在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的,包括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人并不是消极的以自然界固有的事物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满足需要的对象,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认识与能力而无限发展的。
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能规定、社会规定与主体自觉意识共同组成的,归根到底是由人自身决定的,而不是由遗传或社会决定的。人能够自觉认识、控制人的需要,而不是单纯接受本能、社会需要的控制。
人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情感需要、个人需要、社会需要的统一。生理需要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情感需要反映了人的主观属性,个人需要反映了人的个性多样性,社会需要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并不能相互替代。
客观主义强调人的物质与生理需要,否定人的主观需要,认为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一样的,认为需要是由客观条件与遗传本能所决定的。客观主义将人的需要等同于动物的本能需要,将经济性作为人唯一的价值与需要,结果必然会造成人的异化与拜金主义。
主观主义强调人的精神与文化需要,人的理想信念就是需要。主观主义忽视物质需要,认为主观价值得不到满足,人就生不如死。主观主义将主观价值凌驾于其它价值之上,结果必然会成为吃人的礼教。如主观主义强调不食嗟来之食,忠臣孝子贞妇,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主观主义一谈到食色就以为俗不可耐,这并不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人的自然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它,也不能否定它。
个人主义强调人的个人需要,认为需要就是人的兴趣爱好,它割裂了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联系,认为人的需要是一种互不相关的个人选择。个人主义只想到个人享乐,无视社会责任,结果必然成为纵欲主义,是极不道德的。
精英主义强调人的社会需要,认为统治阶级与圣人对于人的要求,就是人的需要,否定个人需要的存在与意义,结果必然会成为禁欲主义。精英主义强调克己复礼、大公无私,就是要求人不能够有自己的需要,要求人成为唯命是从的机器与工具,全心全意为统治阶级服务,做统治阶级的狗奴才。
人的需要与价值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单一的需要与价值来评价他人,必然会形成畸形的、变态的价值观、人生观。人对于美、情感、金钱等的需要都是合理的,这些因素都是构成人的价值与幸福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将它们夸大,甚至为了某一种需要与价值而否定其它的需要与价值,比如说唯美主义、伦理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畸形的价值观就是完全错误的。人的各种合理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而不能夸大或者否定哪一个,否则就会不利于主体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主体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的精神需要发展快于物质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发展快于个人需要发展。随着人的发展,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在需要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客观性,物质产品的发展是逐渐的、客观的,难以满足主体日益增长的主观需要,而精神产品较少受到生产力与资源的限制,发展迅速,可以更好的为主体服务。另一方面人的物质需要是可以满足的、有限的,比如说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都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需要则是无限发展的,这也是精神需要日益重要的原因。
现代社会中个人的需要主要是通过社会产品来满足的,个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所以主体社会需要的发展快于个人需要的发展,或者说,这是个人需要发展在社会中的特殊反映形式,因为社会需要归根到底是为个人需要而服务的。
主体的自然需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社会产品加以满足的。如人的衣食住行都是通过社会来满足的。所以人的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是统一的,人的自然需要是社会需要形成的基础,社会需要是保障自然需要实现的社会规定。自然需要的满足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它规定了社会必须提供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反之社会也规定了自然需要实现的社会形式与社会过程。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人生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目标都可以成为人的需要。这是由于人的需要是无限的,而人的实践能力相对有限,并不能实现所有的目标。人的需要随人的能力与社会条件而改变。人的发展不是主体的单独发展,而是主体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所以人的需要也不能仅仅反映个人的主观需要,同时也必须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因为主体的个人利益而忽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也不能因为社会利益而侵害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行为自由。人生价值的选择应该是客观价值与主观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需要的形成与发展:
1、需要随着生理发展而发展,比如人的性需要就是随着生理的成熟而发展的。
2、需要随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而发展,比如人的艺术需要就随着人的欣赏能力的提高而发展。
3、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而发展,因为人的需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满足的。
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价值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人的需要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前人们需要的是电灯、电话、电视,而现在人们需要的是电脑、数字电视、手机……,这些需要都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市场需求结构升级的客观基础,市场需求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社会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4、需要随着社会组织与社会规范而发展。人的道德水平、法律观念对于需要和动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面对相同的诱惑,不同道德主体的动机和行为是不同的。道德和法律也就是社会价值观体系,它对于个人的价值观和需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它引导着个人需要和价值的选择。社会组织也对个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形成产生作用。个人在社会组织之中往往会以组织要求作为自身的需要。
主观意识对于需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意识都会形成人的需要和动机。意识形成动机需要经过人的选择,这是因为在现实环境条件下,主体能够实现的需要是有限的,主体必须通过价值选择,形成合理的需要和动机,以实现主体价值的极大化。
需要与人的实践、社会条件相结合,就形成动机。动机是现实的需要,是可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长期稳定的,而动机是短期易变的。动机往往是与具体实践、环境条件直接相关的,随事件而产生和消亡,而需要并不直接与实践相关。虽然需要是实践的主观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够实现,都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只有现实的需要才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动机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共同形成的。动机=现实需要=环境资源×主观需要×个体能力÷社会成本。环境资源是形成动机的客观基础,客观资源越多,资源价值也就越少。主观需要是动机的主观基础,主观需要越高,动机越强。个体能力是动机的个体基础,个体能力越高,价值目标就越容易实现。社会成本是分配动机的社会基础,社会成本越高,需要越少。
要提高现实的需要与动机,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
(1)认识与开发环境资源。人的需要归根到底必须通过环境资源来满足,如果环境条件缺乏,那就难以形成动机。环境资源越丰富,形成的动机也就越多。
(2)提高目标的价值。通过广告宣传可以提高目标的主观价值,通过限制产量或者限制行为,可以提高目标的客观价值。
(3)提高主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主体内在的知识与技能,也包括主体外在的经济购买力与政治权力。
(4)降低社会总成本。对于社会不需要的产品与行为,可以通过提高成本的方法来进行治理。比如提高烟草税可以减少吸烟行为,法律就是通过提高犯罪行为的预期成本而降低犯罪率的。
激励就是以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作为目标来激发动机与行为的过程。激励=物质生产×主观需要×个体能力×社会分配。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物质生产是激励的客观基础,主观需要是激励的主观基础,个体能力是激励的个体基础,社会分配是激励的社会基础。社会对于人的激励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符合每个人的劳动贡献,符合社会的公平公正。
激励与满足=条件×手段×过程×目的
条件越好,手段(也就是方法与能力)越多,过程(历史)越顺利,目的越充分,对于人的激励与满足越多。
条件就是动力,没有条件就没有动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方法就是动力,没有方法就没有动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程就是动力,没有过程就没有动力。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共赢。目的就是动力,没有目的就没有动力。思想有多远,你就可以走多远。激励就是要创造新的条件与方法,更好的实现过程与目的。
人的价值
在世界上有四种存在与价值,即天地人我,天是主观价值,地是客观价值,人是社会价值,我是个人价值。在所有的价值之中,我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佛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人的价值就是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生的意义就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就是要开发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实现与捍卫自己的价值。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与改造外在的世界与社会,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认识与改造内在的自我。世界与社会是因我而存在的,是为我服务的。我们要认识与改造人内在的能力与需要,进而通过外在的世界与社会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与发展,我们要推翻一切妨碍自我价值实现与发展的束缚,为自我的存在与发展而奋斗。
个人是小我,社会是大我,心灵是本我,宇宙是超我。人是宇宙之子,人是社会之子,人是父母之子,人是宇宙之神,万物之灵。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个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任何认识都只是对于我的认识,任何价值都是属于我的价值。自我与人权的存在与发展高于一切,所谓的神权、君权、主权、政权等等,都不过是人权的一种扭曲与变形而已。任何国家、制度、文化都不能够决定人的价值与命运,都不能够干涉与限制主体的自由与权力。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有大智慧。没有任何个人、社会、国家、神仙能够决定人的生死,杀人者人恒杀之,人要杀我,我便杀人;国要杀我,我便屠国;地要杀我,我便灭地;天要杀我,我便毁天。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生存竞争永远是一切矛盾的最高阶段,生存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千法万法,都不过一条活法而已。直面生死,才有大解脱。
人的价值虽然大,但是在人的需要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此人不得不依赖于社会与世界而存在与发展。人只能够通过社会与世界来实现人的价值,人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与改造体现了人的本质与价值。
社会意识不过是个人意识通过一定的社会程序、制度的选择、集中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只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意识形式。社会实践不过是个人实践通过社会的组织与管理而形成的,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实践形式。个人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个人意识与实践是社会意识与实践的根源。社会对个人的引导、控制是以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32:00 +0800 CST  
人的意识是社会意识的根源,人的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根源,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根源,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根源,人的权力是社会权力的根源。社会安全的基础是个人安全,社会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社会规范的基础是个人自由,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素质。与此同时,人的矛盾也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人的矛盾包括个人内在矛盾与社会外在矛盾、环境矛盾。个人内在矛盾就是人的需要与能力,认知与情感、态度之间的矛盾。社会外在矛盾就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环境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人的内在心理矛盾依靠道德规范,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依靠法律规范,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矛盾依靠科学技术。
自由是为人的价值发展服务的。只要主体的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不妨碍其他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由,都是正当的,都是主体的自由,应该受到社会的肯定和保护。自由与价值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与利用之上。信息决定了人的认识,实践决定了人的价值,规范决定了人的自由。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了选择自由,主体的能力决定了主体的价值实现。主体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断发展是主体自由与价值发展的基础。实践是形成人的认识与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创造人的价值的根本动力。
人的需要是主观的,如果没有客观的价值刺激来满足,人的需要不可能长期保持。人的主观需要是无限的,但是可以实现的需要却是相对有限的,是由社会条件与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实践决定了人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要决定了实践。
实践形成了人的需要与价值,实践也成为检验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人的价值不是靠神或其他人的赐予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地位决定的,是主体自觉选择并通过实践实现的。遗传、环境与社会是主体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但是没有人的实践,再好的条件也不会创造价值。是人的实践改造了客观环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主体的自由与价值。不同的条件与地位影响到主体的价值选择,但是并不能决定主体的价值,高官厚禄可以使人流芳千古,也可以使人遗臭万年。主体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再好的条件与地位也不能创造价值。
主体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客观条件与环境。主体自身并不具有无限价值,主体的无限价值与自由,是主体改造与控制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果。动物只能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它们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人的价值是无限的。
主体并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价值,主体的价值选择必须建立在现实条件基础之上,必须以客观规律为依据,是环境条件、客观规律与主观需要的统一。脱离环境与社会条件,主体将不能实现任何价值。要将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统一起来,全面的认识人的价值。
客观主义将人的价值完全归之于客观环境与社会条件,而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主观主义则将人的主观需要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主观主义的价值是虚幻的,不能实现的。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自我为核心,但是个人的价值总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死亡,个人拥有再多的权力与财富也不能带走。精英主义将民族、阶级价值作为唯一的价值,否定个人价值的存在与发展,但是没有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是根本不存在的。
要反对以阶级出身、种族为标准的价值观,反对种族歧视、阶级歧视,还要反对以意识形态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主体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不能作为主体价值的标准。只要主体奉公守法,不管他的种族与意识形态如何,都是社会的好公民。不同的种族、阶级之中都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在统治阶级之中也具有好的领袖和坏的领袖之分,所以单纯的种族、阶级标准并不能够区分人的好坏与价值。
人的平等只能是真善美利的平等,而不能是真善美利与假丑恶贪的平等。那种不讲是非善恶,将人的平等绝对化的个人主义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族主义、等级制,为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辩护的精英主义思想,违反了人的平等,也是错误的。
只有实践才是决定主体价值的客观标准。主体具有不同的种族、地位、职业,以及不同的信仰、思想、个性,但是任何遗传条件、思想条件、环境条件与社会条件都不可能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所决定的,实践才是创造一切认识与价值的根本动力。人的各种自由与价值是由实践决定的。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主体的自由与价值才能不断扩大。
古代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矛盾的,因为统治阶级垄断了社会资源、权力、文化,个人要生存,就只有卖身为奴,成为他人实现价值的工具,而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也不是由个人实践决定的,而是以统治阶级的价值标准、好恶来决定的。古代个人的价值难以实现,也缺乏保障,而容易被扭曲与剥夺。
实现人的价值必须要综合利用个人与社会资源,因为个人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实现的价值也是有限的。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是共同发展的,因为存在着社会保障与社会流动,使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协调发展。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由与价值得到充分的保障,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决定自身的行为与价值选择,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实现人的价值必须要通过创新与宣传,创新形成个人价值,宣传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许多时候个人价值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就是因为缺乏宣传与营销。在一个缺乏言论自由与行为自由的专制社会之中,必然会抑制创新与发展,从而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只有坚持自由竞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够有效的减少人才的浪费与流失。
古代社会由于文化专制,许多人选择死后发表作品,甚至是至死不发表作品。因为古代社会创新不仅不会给人带来利益与荣誉,反而会带来杀身之祸、灭族之灾。这造成了古代社会的隐士与人才埋没现象。今人高于古人的地方,不在于人的身体与基因,而在于文化积累与社会的开放自由。社会从来就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正是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制度。只有打破文化与权力的垄断封闭,实现言论自由与民主法治,才能够为人的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自身是形成人的需要、价值观的决定因素,因此保持先进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成为每个人的重要责任。先进的价值观能够推动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将会毁灭人的一生。主体的困难与失败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制度加以帮助、救济,但是一个人如果自甘堕落,任何社会制度、社会条件都不能拯救他。
毒品、邪教等社会丑恶现象对于社会具有巨大的危害,它们正是通过对人心灵的控制、摧残而危害社会的。人是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而一个具有错误价值观的人,不仅不会为社会创造财富,反而会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发展的定时炸弹。百育德为先,德育是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一个人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高超的技能,但是不能没有善良的心灵。只有树立先进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主体不断的上进,促进主体与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价值观是决定个人价值与命运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民族、国家、人类价值与命运的重要条件。树立客观价值与主观价值相统一,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相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价值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它需要先进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支持,需要社会规范与制度的保障,依赖于先进文化才能够实现。人的价值选择应该是情理法利的统一,不能单纯追求自身的幸福。主观情感虽然重要,但是不能因此而违反客观规律与社会责任。违反科学、民主、自由、利益的价值观是反动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个人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对于个人而言,自己永远是最高贵的。而对于他个人与社会而言,人的社会地位是存在尊卑的,阶级地位是不同的。这是个人自尊、自信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还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个人理想与社会传统文化的矛盾。人的个性、情感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个人与社会并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对谁错的绝对标准,面对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的价值选择不应该是一方单纯的服从或者命令另一方的过程,而应该是不同价值主体的平等协商与共同规范过程,应该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过程。
因为事物的价值与主体的需要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事物的价值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次序。那些固定的、教条的社会价值观是不对的,并不存在某一事物价值的绝对优先。为什么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必然是个人利益退让?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时,坚持用民主与法律手段来解决才是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
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但是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人与人、个人与社会本质上是联系与统一的,不能够割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夸大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是统一的,所以阻碍个人的发展也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愚人者自愚,欺人者自欺,贫人者自贫,奴人者自奴,因为个人与社会是荣辱与共,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基础,社会是个人的保障。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个人自由与价值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依赖于社会的保障,依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法治。古人云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但是国家不治,何以修身;天下不平,何以养性。天下不义,个人何以独善其身,所以要实现个人的自由平等,就必须推动社会改革,反对剥削与压迫,解放全人类。
人的本质与价值是与社会、世界的本质与价值相统一的。离开社会就不能够认识个人的存在与意义,离开客观世界就不能够认识主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够解放自我;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有认识物质世界,才能够认识自我;只有改造物质世界,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与价值。
自我与异化
自我意识的形成:
1、自我感知与自我激励。人们常由自己的意识与行为为来判断自我观念,我需要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自我感知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激励。人具有与自己历史保持一致的心理惯性,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人,就会通过自我暗示与激励做好自己,保持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
2、社会评价与社会比较。他人的评价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你认为自己的有钱、有文化,就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进行比较来检验。
3、自我标志与自我归属,自我标志就是给其他事物打上自我的标志与标记,而自我归属恰恰相反,是将自我打上其他不属于自我的标志,是自我被标志。交际就是人与人的相互标记。人对于属于自己的事物,往往会打上与众不同的个人标志,如姓名。不仅个人重视自我标志,而且社会的组织、地区、民族、国家也具有各自的标志。这些标志一方面相互区别,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形成标志体系。
不同的文化与本位形成了不同的标志秩序。西方是一种个人本位的文化,因此西方的名在姓前,地方在国家之前,姓名在职务之前。中国是一种集体本位的文化,因此中国的姓在名前,国家在地方之前,职务在姓名之前。古代社会更加重视血缘标志与文化标志,现代更加重视国家标志与个人标志。
4、个人权力与自我控制。人权是自我的核心,人权的意义在于个人自治,不受任何外在的干涉。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行为的自由。自我控制是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的统一。人通过自我选择来实现自身的自由与价值,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对人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成功让人奋进,失败让人转进。
自我感知是本我,自我标志是超我,自我控制是小我,社会评价是大我。客观主义重视自我标志与客观价值,主观主义重视自我感知与主观理想,个人主义重视自我控制与自我实现,精英主义重视社会评价与社会地位。
人的自我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一是取决于人的能力,能力越大,自我越大。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地位,人的权力与财富越大,自我越大。三是取决于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关系越好,自我的归属感越强。扩大自我范围,影响与控制其他事物,这是每个人的内在需要。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37:00 +0800 CST  
人的自我观念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因为自由取决于必然,自我取决于社会。一个人、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必须依赖于自身的发展与实践,否则,缺乏生产力、缺乏实践能力就只能够依赖于别人。别国,成为别人的附庸,也就谈不上有自我观念。只有自强不息,通过自身实践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独立自主,掌握自身的命运。
既要尊重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人权,同时也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将个人置于他人与社会之上,本身就违反了人的平等与人权原则,是一种个人的独裁与特权,与社会的独裁与特权一样是错误的。享乐主义无视他人的苦难,只顾自身享受,缺乏助人为乐的思想,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
人的自我对于人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它突出的表现为归因中的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更重视人本身的言行,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其原因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往往倾向于内部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部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内在因素,行动者高估外在情境因素的作用。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因为成功完全是由于自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才能让别人给你较高的评价。
与自我标志相反的是去自我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的姓名不可以随便提及,尤其是父辈与君上的名讳,从而形成了一种避讳的文化现象,就是自我去标志。古人用字号、官职等来称呼别人,是对个人标志的故意忽略,而更重视人的社会标志、集体标志与文化标志。
偶像崇拜是一种典型的去自我现象。偶像崇拜是对自我的一种外化与异化,偶像是自我的替代品。有自我无崇拜,有崇拜无自我。偶像崇拜是自我压抑与社会压抑的产物,是自我缺乏自由、无法自我实现的产物。之所以年轻人容易形成偶像崇拜,一是因为年轻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二是因为年轻人缺乏社会自由,三是因为年轻人的欲望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从而容易自我否定,转而通过偶像崇拜或者幻想来自我麻醉。
自我标志的核心是人本身,包括人的身体与意识,人的身体与意识都是变化发展的,而人往往希望身体与意识能够永垂不朽,于是就通过外在的事物来记录自己的身体、行为与意识,从而间接达到永生的母的,这就是社会文化的起源之一。去自我化就是自我束缚,自我束缚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缺乏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束缚与压迫。所以解放生产力、解放文化、解放社会也就是解放自我。
与人格、自我相反的是去个体化现象,它是指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我控制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不会做的行为。去个体化的原因主要来自:
一是匿名性。主体越隐匿,越缺乏外在特征,越不容易被其他人辨认出来,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对于群体而言,群体外在特征的一致性越高,个体的匿名性也就越大。对于个体而言,个体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与平时的基本特征差异越大,匿名性就越高。比如许多罪犯蒙面作案;在狂欢活动之中使用假面具;互联网的匿名性往往会使得人们展现出另一个自我等等。
第二是自我意识的降低,比如因饥饿、干渴、失眠等生理原因所导致的精神恍惚状态,或者酒精、迷幻剂、毒品等造成的特殊精神状态,都会导致个体对于自身控制能力的消弱。这些方法也是刑讯逼供常常采用的方法。
第三是社会控制的失效。人的行为通常是受道德意识与社会规范控制的,一旦这种控制被消弱,错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就会导致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做出不道德与反社会的行为。
社会控制的失效一般发生在社会环境剧烈改变的时候,最典型的是在战争中,战败国的社会秩序往往会崩溃。在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也会出现暂时的社会控制失效。在异地、异国旅游的时候,由于主体的匿名性,以及缺乏熟人与传统文化的监督,主体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放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群体活动中的失控现象。比如足球流氓活动,许多街头运动中的骚乱现象,这些社会失序与混乱现象都有去个体化的原因,实际上是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人的各种人格与心理因素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人的心理的均衡与统一就十分重要。人的各种需要的均衡发展是心理均衡的主观基础,人的需要与能力、社会生产力的统一是心理均衡的客观基础。人的人格与社会的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与价值观相统一则是心理均衡的社会基础。
人的个性特征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由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每个人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形成了个性的独特性。正如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生理性与心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共同组成的。自然遗传规定了人的本能需要。人的自然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也不能靠主观想象来满足。人要生存就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资料,这是人的自然规定,也是社会、实践的基本职能。人的个性、社会需要是在人的自然基础上形成的。自然需要的实现依赖于人的理性与社会生产力。人的理性与意识能够认识世界,通过人的实践创造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各种需要与理想。
个性的存在,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具有个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人的个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社会条件,就没有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个性,个性是在社会中形成发展的。人的个性依赖于社会实践与教育,这是人的共性。只有社会发展了,才能形成更多的个性与自由。人性的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人的社会化并不是单纯的社会对人的影响,社会化是一个双向互动、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人的个性与共性是统一的。个性的自由反映了主体人生价值选择与发展过程的多样性,每个主体都有自主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力。主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主体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否则社会联系、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主体之间具有共同的本质、共同利益。主体之间只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这就是人的共性—社会性。
世界上最难认识的是人本身,这是因为人具有思想与意志,使得人的选择与本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对人的认识总是暂时的、有限的、历史的,而真实的人本身是无限发展的。即使是每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都是困难与变化的,一个人十岁时的自我认识与二十岁、三十岁时的自我认识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更谈不上预测自己。所以认识自己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伴随我们终身的,因为我们时刻都在作出选择,人的本质在于人的选择。认识自己就是选择一个自己,就是认同我们选择的原因。
虽然个性是解释主体行为差异的主观原因,但是个性并不是主体差异的唯一原因。人的个性是可以认识、控制、改变的。个性是从人的历史行为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它只能代表人的过去,而不能决定人的将来。人的命运归根到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主体决定了个性,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主体,更何况并没有两个个性完全一样的人。
一方面人的问题会导致社会的问题,所有的社会矛盾背后都有人的价值与需要矛盾。另一方面社会问题也会导致人的问题,社会的缺陷会导致人的缺陷。人的异化正是由于社会规范与社会分工的不公平与不均衡形成的。
绝对的自由导致绝对的变态,绝对的情感导致绝对的花心,绝对的规范导致绝对的荒谬,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冷漠是一种无言的歧视,荒谬是一种合法的背叛,就是用形式正确来掩饰实质错误,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代社会是一种组织型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组织之中。组织交往的片面性、强制性,造成了人的片面与冷漠,人与组织的冲突造成了社会的荒谬。
人的异化是相对于正常化而言的,那么谁来断定人的正常化是什么呢?异化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但是异化概念本身蕴涵着意识形态,因为对不同的主体或者标准而言,异化与正常是不同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的异化,所以与其说是异化,不如说是教化,异化只是不好的教化与发展而已。
要解决异化问题必须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够将小众文化视为异化,要宽容各种合理的小众文化的发展。比如古代将同性恋视为一种精神病与犯罪,而现代社会认识到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少数文化。另一方面要坚持主流文化的底线,要反对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愚民文化的发展。
要解决人的异化必须通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割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片面依赖科技工具理性,是当代社会陷入文化危机,造成人的异化、精神空虚的重要根源。只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既重视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又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强调理想和信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
情绪与态度
情绪是主体外在环境刺激与主体价值目标相比较而形成的主观价值体验。人的情感活动是内在的心理感受与外在的态度,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社会的规范要求相统一的综合过程。环境刺激、价值刺激是情绪形成的客观基础,主体的知识是情绪形成的主观基础,个人的价值目的是情绪形成的个人基础,社会的评价标准则是情绪形成的社会基础。
由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素质与需要,他们对于同一事物的情绪往往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通过主体对于事物的情绪反应,察觉主体的素质与需要,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会沟通与适应。
情绪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无论不同民族与地方的儿童或成人,都是通过快乐表示情况良好;通过痛苦表示急需改善的不良处境;通过悲伤和忧郁表示无奈和无助;通过愤怒表示行将进行反抗的主动倾向。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
随着人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化,情感内在体验和情绪外显行为的联系变得复杂起来。表情可以被修饰,从而产生情感体验与表情的不一致性,这是感情和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情在个体发展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表情的显露从先天性向社会性转化,当主体有意识的隐藏自身的真实情感时尤其如此。因此认识一个人不仅要查其言,更要观其行。
比如说,微笑的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令人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笑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信号,所以在有人的场合人会有更多的微笑。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情绪的传递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它能使语言的不确定性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在一些场合,人的思想或愿望不宜言传,也能够通过表情与动作来传递信息。从通讯交流的发生上说,表情信息的交流出现得比语言要早得多,情绪是高等动物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也是前语言阶段婴儿与成人互相沟通的唯一渠道和手段。
超语言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比如同样的一句话,却会因为重音的不同、停顿的不同或者是语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心理学家发现,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语言的线索常常会泄漏一个人的真正企图。许多研究发现,当人们说谎时,声音的平均音调比说实话时高,这种差别不大,听觉无法区分,但音谱仪能正确测出某人说谎。其次,回答简短、反应间隔长、讲话错误多、紧张等均认为是说谎者的特征。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42:00 +0800 CST  
情绪就是动机,情绪属于心理意识中的控制系统,对于生理活动与言行起着组织与控制作用。情绪与意志都是心理控制系统,区别在于情绪控制属于心理与个人层次,是对个人局部、短期、现实利益的反映,具有感性、内在性、个体性;而意志控制属于意识与社会层次,是对社会整体、长期、根本利益的反映,具有理性、规范性、组织性。
生理内驱力是激活生物行为的动力,而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例如,人在缺水时产生补充水分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激发行动。这时所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成为激发人行动的强大动机。
此外,生物的本能反映,或者内驱力带有生物节律活动的刻板性。例如呼吸、睡眠、进食均按生物节律而定时,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例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定会发生攻击,厌恶一定引起躲避等。
情绪的动机功能还体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这一点通过兴趣表现出来。严格说来,认识的对象并不具有对活动的驱动性,促使人去认识事物的是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与集中,支配感知的方向和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
有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及强度。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曲线呈倒“U”型,过低或过度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上述结果表明,情绪执行着监测认知活动的功能,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情绪起着不同程度的组织或瓦解认知活动的作用。
情绪本身并不能够直接决定实践的成败,实践的成功与否,归根到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由于人的主观好恶。但是情绪能够极大的影响实践的成败,这是因为人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理智性的人,他还是一种情感性的人。好的情绪可以促进社会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而坏的情绪妨碍社会沟通,提高了人的失误率,降低了工作效率。
人的言行是由智商与情商、认知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共同决定的。人的非理性成分很大,人有许多言行是靠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支配。在对环境事件的反映中,情绪经常是最活跃的因素。对人的支配和影响,情绪经常起主导的作用。这种主导性如果带来切合实际与切合自身情况的认识和情绪,就能导致良好适应的后果;但如果带来不切合实际和自身情况的认知并加重负性情绪反应,则能导致适应不良。
人的认知与情感是统一的,认知能够改变情感与态度,而情感与态度也能够改变认知。绝大多数社会偏见都存在情感的作用,比如说爱情就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形成的令人着迷的错觉。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识并夸大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失误则往往归之于环境条件;而对于我们厌恶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识并夸大他们的缺点,对于他们的失误则往往归之于主观故意与能力不行。寓言故事疑邻盗斧就是对此的绝好描述,怀疑邻居盗斧的村夫觉得邻居的一言一行都像是盗斧的,而找到斧子的村夫再看邻居的言行都是正常的了,这就是情感对于认知的预设作用。
情绪的心理控制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米。这说明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情绪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影响人的行为上。人们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承重担。而消极情绪状态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渴求,也更易产生攻击性。
人的情感与需要取决于人的认知与价值,而人的认知与价值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决定的。正是由于实践的发展扩大了人的认知与价值,推动了人的需要与情感的不断发展。而人的情感与需要也反作用于客观实践,人的情感与需要能够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
人的情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方面与层次进行讨论,即感性情感(情绪)、理性情感、人际情感与社会情感,也就是激情、感情、人情、态度。
感性情感也就是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感性情感是人对生活现实的即时反映,是生理本能性、现实刺激性与环境传染性的统一。感性情感以人的本能与生理反应为基础,是人受到现实环境刺激而形成的,主要取决于人的兴趣爱好。感性情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同样它也具有传染性,容易感染其他人的情绪。
理性情感就是理智感、道德感、规范感,它是由人的意识判断与选择形成的,取决于人的科学与理性。感性认识形成感性情感,理性认识形成理性情感。感性情感反映了短期、具体的价值判断,理性情感反映了长期、整体的价值判断,具有间接性、抽象性、长期性。感性情感主要影响人的短期情绪,理性情感能够在长期影响人的情绪反映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感性情感容易受到人际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影响,形成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价值选择。而理性情感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一致性,不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是根据客观规律与证据形成长期一致的价值判断,因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谓大义灭亲就是指的理性情感。
人际情感包括亲情、友情。人际情感以个体为中心,是个体在初级生活圈(即家庭与初级组织)的人际交往之中形成的。人际情感由个人的喜恶与道德决定,通过人际关系表现出来,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社会情感包括职业情感、地区情感、阶级情感、民族情感、宗教情感、国家情感等。人际关系决定人际情感,社会关系决定社会情感。社会情感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样它也不会因为个别事件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情感由利益与规范决定,通过社会评价与社会态度表现出来,是影响社会稳定团结与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情感关系的因素:
1、利益与成败决定情感。屁股决定脑袋,相同的地位与利益有助于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有助于建立合理的情感关系。而不同的地位与利益阻碍情感的交流,不利于建立合理的情感关系。成功能够增加伙伴之间的友情,而失败减少伙伴之间的友情。
2、兴趣与理想决定情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什么样的兴趣就有什么样的朋友。
3、距离与交流决定情感。人不会对遥远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情感的基础在于同情,在于感同身受。而同情的基础在于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感受与同情,也就没有情感。
4、关系与规范决定情感。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的情感具有重要影响,组织关系对于组织成员的情感具有重要影响,社会规范对于社会成员的情感具有重要影响。
客观主义认为是客观环境刺激与行为形成了主观的情感。因为打,所以恨;因为亲密,所以爱。
主观主义认为是主观情感形成了客观生理变化与行为。因为恨,所以打;因为爱,所以亲密。
个人主义认为是个人能力决定了个人情感。不同职业、素质、能力的人面对同一事件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如医生面对病人的情绪反应就不同如普通人。
精英主义认为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制度决定了人的情感。不同文化、阶级的人面对同一事件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面对金融危机,股民的情绪反应就不同如普通人。
人具有七情六欲,这显示了人的情感与需要的多样性,但是最基本的情感只有两种,就是爱与恨。情感道德的核心就在于爱恨与价值的统一,必须在科学与价值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合理的情感与道德。爱真善美利,恨假丑恶贪,爱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恨一切无价值无意义的事物,这就是情感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情感上,溺爱与吹毛求疵都是不对的。溺爱者夸大了人的优点,忽视了人的缺点。溺爱就是护短,认为所爱的什么都好,连缺点与失误也不能够批评,否则就是不够爱他。溺爱表面上是对事物的爱护,而实际上掩饰了事物的缺点,不利于事物的长期发展。所谓宽是害,严是爱。一味的表扬不一定有利于主体的发展,善意的批评往往能够指出主体的不足,有助于主体改变自身的行为,有助于主体的发展。
我们对于事物的情感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基础之上,对于事物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必须客观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理性的情感。而那些非理性的情感,则违反科学、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将对事物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建立在主观偏信、不公正之上,结果只能够自欺欺人、夜郎自大,必然会造成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吹毛求疵者夸大了人的缺点,忽视了人的优点。吹毛求疵者认为主体一无是处,对于主体的进步与成绩熟视无睹,反而认为主体发展得太慢。这些难免会影响到主体的积极性,使得主体的努力不能够得到正确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人至査则无朋,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宽容朋友的缺点。所谓不拘一节用人才,对人的使用应该是发挥其优点,而减少主体缺点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如果非要让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去当演说家、公关,那只会对主体与工作造成伤害。
溺爱者夸大了事物的优点,而否定了事物的缺点。吹毛求疵者则相反,夸大了事物的缺陷,而否定了事物的优点。溺爱者是奸佞之徒,吹毛求疵者是暴虐之徒。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它们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片面的价值观,不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的价值,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与恨是统一的,有爱就会有恨。对于宗教的狂热会形成对于异教徒的痛恨。对于家庭的狂热会形成对于破坏家庭的痛恨。对于职业的狂热会形成对于阻碍职业的痛恨。对于民族的狂热会形成对于异族的痛恨。对于国家的狂热会形成对于异国的痛恨。
对任何人与事物,我们必须支持他们的正当利益与发展,这是爱的基础,而反对他们的不正当利益与行为,这是恨的基础。我们爱祖国、爱社会、爱朋友、爱亲人并不是爱他们的所有的方面,而必须指出他们的优点与缺点,与他们共同发展。
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人身患长期慢性病或者身体残疾,往往会导致人精神上出现自卑、自闭、精神偏执等一系列不良精神状态,对于处于心理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观基础。良好的情感有助于主体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情感则损害主体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
为了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会调节情绪:
(1)自我鼓励法。也就是用合理的人生目标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一方面我们要减少不合理的欲望,知足常乐。最大的精神负担莫过于名缰利锁。一个人要学会乐观,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命运就能够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会随波逐流。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人生的道德与理想,道德与理想本身就能够给主体最大的信心、勇气与满足,是人的精神动力。
(2)意识调节法。人的意识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价值是整体的、历史的,用一两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让“理性的我”战胜“非理性的我”。
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首先必须承认不良情绪的存在;其次,要分析产生这一情绪的原因,并弄清楚究竟为什么会苦恼、忧愁或愤怒;最后,如果确实有可恼、可忧、可怒的理由,那么,就要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它。
(3)能量发泄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的时候,应当允许有节制的发泄,把闷在心里的一些苦恼倾倒出来。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这些有助于身心健康。当然如果不良情绪经过发泄还不能够改变,这就需要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因此,当青年人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主动找亲人、朋友诉说内心的忧愁,以摆脱不良情绪的控制。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46:00 +0800 CST  
(4)注意转移法,是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掉。遗忘是心理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时间是抚平一切心理创伤的良药。一般情况下,能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强烈刺激的事情,通常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要很快将它遗忘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心理转移,即设法使自己的思绪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方面上,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这就可以冲淡以至忘却烦恼,使情绪逐步好转起来。转移法包括环境转移、工作转移、心理转移。
环境对人的情绪、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改变环境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你存在不良情绪时,不妨到外面走走,看看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旷达胸怀,欢娱身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很好的效果。
环境调节法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环境。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地方的工作与生活不愉快,可以换一个新的职业与居住地。人挪活,树挪死。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城市,能够减少许多人生的烦恼。
心理换位也就是和对方调换一下角色。比如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产生了不满、敌对、嫉妒等强烈情绪时,如果能调换一下角色,想一想假如我是对方该怎么办,就容易理解对方的做法,从而改变一些自己的原有看法,减轻消极情绪。
态度
态度是情感的外在社会表现,而情感是态度的内在心理基础。情感是内在的态度,态度是外在的情感;情感是个人的态度,态度是社会的情感。一方面情感与态度是统一的,一定的情感必然表现为一定的态度,没有好的情感也不会有好的态度。
另一方面情感与态度又是相对独立的,相同的情感可以形成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可以形成相同的态度。情感是个人的、隐蔽的,很难表现出来。而态度却是社会的、外在的,它必然要表现出来。一个人内心即使非常讨厌另一个人,他的身份与角色却迫使他不能直接表现出这种情感,而必须表现出符合他身份与角色的态度。
态度更多的取决于社会的分工与分配制度,具有社会性、阶级性。情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性格与喜好,具有个体性、关系性。情商高、人缘好的人往往能够将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态度独立、隐藏起来,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而情商低、人缘差的人往往容易将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态度混淆起来,从而造成沟通的矛盾与障碍。因为个人情感与社会态度并不总是能够协调统一,当两者发生矛盾冲突到时候,如果放任自己的情绪,被强烈的情绪支配,往往不利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导致实践的失败与冲突。那些人缘好、交际广的人,往往是善于溜须拍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自私自利与不尊重别人的人,很难有好的人缘。
态度体现了社会角色对于人的情感的重要制约与规范作用,这是社会稳定与秩序的要求。个人情绪的紊乱会导致个人心理的失衡与病态,社会态度的紊乱比个人情绪紊乱的危害更加巨大,它会导致一个国家的秩序与文化的巨大矛盾与冲突,因此需要对于态度进行协调与控制,形成统一、合理的社会态度,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文革之所以失败,与它对传统的社会关系、社会态度的颠覆与冲突具有重大关系。
社会态度包括个体态度、文化精英态度、媒体态度与国家态度等不同层次,由于他们的身份地位与角色分工不同,因此他们的社会态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个体态度更多的反映个体的情感,文化精英态度更加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联系,国家态度主要反映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媒体态度则是上述各种态度的综合,具有多元性与意识形态性。
社会态度的形成是由于:
1,利益决定态度,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利益关系。工人对老板态度好,不是因为工人喜欢被剥削,而是因为他需要这份工作。国与国之间的态度也是如此,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态度,而不会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与历史来决定国家态度。一个国家的态度背离国家的利益,必然会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因此我们必须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表现态度的依据。
2,文化传统。人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态度也不例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造成了我们对于许多事物态度的差异。比如说中国人重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而西方人更加重视人的独立与个性。由于知识分子与名人、明星对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他们的态度对于社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3,社会规范,其核心是权力与财富的分配制度。社会的职业分工与阶级分化不仅形成了社会的利益分配与行为秩序,也决定了社会的态度与文化。社会态度首先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态度。上层社会从来都是社会的风向标,他们的喜恶与表态可以影响一大批人。人民从来都是盲目与盲从的,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与独立的生存能力,而只能够依附于社会。所谓势利眼、趋炎附势现象,恰恰说明不同社会地位对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4,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之中,决定社会态度的主要是大众传媒的态度。这是因为,无论是个人态度还是国家态度,都必须经过大众传播,才能成为被广大民众接受的公众态度。态度与舆论具有统一性,态度是个人的舆论,舆论是社会的态度。社会对于事物态度的转变有助于主体的态度转变,因为个体态度与社会态度有保持一致的需要。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盲从的,谁控制了传媒,谁就能够控制社会的态度与舆论,因此各国的统治阶级无不注重对传媒的控制。但是大众传媒主要还是反映了民众的态度,这有助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问卷调查中表现的态度与在实际生活中表现的态度往往并不一致。这是因为人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本身就是多样的、变化的。在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态度只是主观态度的一般情况与倾向。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现实情境具有多样性,所以主体的态度与行为也具有多样性。
性格
人性与人格都是对于人的整体特征的表述,因此又常常合称为性格。不过人性侧重于人的内在心理特征,而人格侧重于人的外在行为与社会特征。人性是人格的内在依据,人格是人性的外在表现。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性格具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若把这些特征具体归类,可分为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既是指个人对集体、社会的态度;对劳动和工作的态度;对他人和自我的态度,如忠诚、勤奋和谦虚,或相反的虚伪、懒惰和骄傲等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既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方式和调节水平方面的特点:自觉性、果断性、独立、坚强和自制,或相反的盲目性、依赖性,易受暗示,怯弱等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既是指人在对情绪控制方面所具有的稳定的、经常的特点:乐观和温和,或相反的悲观和暴躁等等。
性格的理智特征既是指个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特点:观察事物细微深刻,善于独立思考和深谋远虑,或相反的片面肤浅,人云亦云和率性偏执等等。
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由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总的心理倾向,属于道德品质类,是一个人性格的本质属性,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特征。一个在态度特征中具有优良品质的人,在意志、理智、情绪方面的特征也将是良好的,反之亦然。
古代的人性论主要体现在对人性善恶与理性的争论上。认为人性本善的理论,强调人的共性与社会性,认为人具有社会理性,而忽视、否认人的个性与个人理性。认为人性本恶的理论,强调人的本能与个性,认为人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否认存在社会理性与社会利益。
性善论与性恶论这两种理论都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来讨论人性,将原本变化发展的人性看作是固定不变的人性,无法解释人的发展与差异,是极其片面的。古代人性论反映了古代社会长期停滞的特征,由此而产生的人性论也是主观教条的。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只是古代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它们都将人分为愚人与圣人,认为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统治社会的主体。古代的性善论有利于人民的社会参与,而性恶论否认主体参与社会的能力,导致了宗教对世俗的控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剥削阶级的本性都是坏的,一切无产阶级的本性都是善的。这与剥削阶级认为人民群众是愚蠢的、性恶的,统治阶级是文明高贵的思想一样,都是错误的。用阶级性善论、性恶论来论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事实上,任何阶级的成熟与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且人性与阶级性、社会性、民族性这些社会的心理与意识形态特征,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生产力、社会实践所决定的,都是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同样也决定了社会心理与社会价值观。
人的个性与人的种族、阶级、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人的个性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在任何民族、文化之中,都存在着不同个性的人。教条主义者将人的个性与文化、国家联系起来,割裂了不同个性之间的联系,也为种族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不是人的人性、阶级性决定了社会的剥削与压迫,而是由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人性、阶级性、社会性。主体的人性、阶级性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与阶级性。
要改造人的精神,仅靠文学与艺术是不够的,而必须通过科学教育与民主法治。不铲除假丑恶贪赖以滋生的土壤,没有真相与法治,历史的丑剧与闹剧还会不断的上演。
所以,我们要改变人性、国民性,改变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改变我们的认识与实践方式。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先进社会文化,推动民主法治的发展,自然也就能够推动人性、国民性的发展。
现代的人性论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与价值的反映。客观主义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与物的关系,认为人是经济人。客观主义认为价值决定情感,利益决定关系。因此只要经济发展了,就能够解决个人与社会所有的问题。
主观主义强调人的情感,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认为人是文化人。主观主义认为情感决定价值,关系决定利益。因此只要处理好天地君亲师这些人伦关系,社会就能够长治久安。
个人主义强调人权,认为人是自我实现人,强调人的多样性,因此重视人的自由与竞争,强调天赋人权。个人主义认为能力决定权力,竞争决定地位,人的命运取决于自我选择与个人实践。
精英主义强调人性,认为人是社会人,认为权力决定能力,地位决定命运。性者,命也。精英主义重视人性,实际上就是要人相信自身的命运与身份地位相关,命运(人生)天定,非由人为,要人安天认命,这样统治阶级永远都是统治阶级,人民群众永远要受奴役。
人的价值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经济人理论片面强调人的经济需要与经济价值,文化人片面强调人的兴趣爱好与文化价值,自我实现人理论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与个人价值,社会人理论片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需要,都是不对的。而且人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需要也不相同。用固定不变的人性来反映人的需要与价值是不对的。人是复杂人,应该用综合的、权变的、发展的观点来反映人的需要与价值。
复杂人认为每一种人性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并不存在最好的人性,而且单一的人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因此对同一套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情况、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应该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组织环境条件,灵活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反对因循守旧,用固定不变的方法应付错综复杂的管理实际。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50:00 +0800 CST  
一个组织整体效能的提高,需要每一个体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到合理地使用人才,使“人得其职,人尽其才”。在人事安排上应该注意:
(1)人员的选拔与任用要尽量做到使其能力水平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相一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搞好工作。当一个人的能力低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时,他会感到一种不能胜任的压力;相反其能力高于工作所要求的水平时,他就会感到一种自己的能力抱负得不到充分施展的压抑感。
(2)用人一定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什么工作用什么人,一般要先考虑这个人的长处,看他能干什么,而不要先考虑这个人的短处,看他不能干什么。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是不相同的,只有着眼于人的长处和优点,才能发现人才,敢用人才,而且用得住人才。
领导者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地安排工作,使员工们各展其长,各避其短,利用各自能力的优势,产生交叉互补效应,就一定会实现整体的最佳组织效率。
(3)根据工作的要求,对人员进行培训。任何一项工作对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员工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工作需要,特别是新员工与新干部。因此,领导者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在岗的职业教育与能力训练,以提高其适应性,从而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4)既要充分信任员工,又要有适度的竞争与监督。首先要用人不疑,让下属具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不能够对他的工作指手划脚。但是这并不是说放任不管,所以也要有适度的竞争与监督,要通过对工作的奖惩制度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从而推动员工之间的合理竞争。对于少数不胜任工作的人,对于不干正事的害群之马,应该予以降职乃至开除,这样才能够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人格理论是一种需要人格理论,将人格按照不同的需要的个体表现特征区分为本我、自我、大我、超我,分别是本能需要、个体需要、社会需要、客观规律对于个人行为的规定与表现形式。现代的人格理论是一种外在社会角色型人格理论,不同的社会分工与场合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场合分为公共场合、工作场合、私人场合、主观世界,分别对应于公共人格、职业人格、私人人格、精神人格。人格理论也就是个人的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就是社会的人格理论。
公共人格取决于公共关系,核心是阶级关系与法律关系。私人人格取决于人际关系,核心是家庭关系与朋友关系。职业人格取决于职业关系,核心是组织关系与市场关系。精神人格取决于精神自由,核心是理想与道德。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同一个人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人格特征。人在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合就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比如说那些贪官在公共场合极力宣扬反腐败,而在私下里却大肆贪污腐败。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人的网络人格往往也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格特征。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之中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自由与社会地位,不同的场合与环境对人的社会要求不同。
人的各种人格是统一的,但是也存在着相对矛盾。公共人格与私人人格存在着个人与社会的相对矛盾,职业人格与精神人格之间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对矛盾。人格的协调有助于人的健康与幸福,而人格的分裂,对于个人而言会造成精神病,对于社会而言会造成社会文化分裂。
古代社会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因此人的公共人格与私人人格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社会的虚伪与伪善,社会文化的分裂。统治阶级口头上爱民如子,私底下贪污腐败。人民口头上温良恭俭让,私底下骂娘。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因此人的职业人格与精神人格存在着矛盾,表现为宗教与迷信的盛行。
现代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缓和与生产力发展,使得人的各种人格相对统一,表现为共同文化与统一的法治的发展。大众传媒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个人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品生产与市场需要、职业与理想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有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性格形成的原因:
1、遗传与生理决定人的性格。遗传决定人的气质,生理发育决定人的本能与生理需要。年轻人活泼冲动,老年人沉稳保守,这是有生理原因的。
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但是仍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生发展的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主要就是由遗传所决定的。遗传因素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它的作用。
在人格发展中,自尊、幸福感是最容易变化的人格部分,也是受社会环境影响最大的部分。价值观、个人风格是相对易变化的,也是受个体影响最大的部分。人格特质(如内向/外向,焦虑水平,压抑感等)则是最稳固的部分,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部分。
遗传是能力的自然前提,遗传的缺陷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但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还是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教育与实践活动。一个人尽管具有优秀的遗传天赋,如果不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不从事有关的实践活动,那么相应的能力是不会得到发展的。相反,遗传上虽然有些缺陷,但是经过教育与实践锻炼,仍然可以提高相应的能力。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天才论者认为知识只是少数天才才能够掌握、创造的。这些错误理论,早以被教育的发展所戳破。而且越是优秀人物往往更加重视学习,绝不是所谓生而知之的天才。
2、家庭与教育决定人的性格。
文化与教育是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必须有社会环境作为条件,这是人的心理形成与动物心理形成的本质区别之一。动物只需要自然条件就可以成活,而人的形成还需要社会环境。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脱离社会环境的婴孩是不能够形成人的心理意识的。例如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狼孩,只能算人形野兽而已,而且它们再也无法通过学习而形成人的意识。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造就了不同人格特征:第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第二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第三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
3、生产力与社会制度决定人的性格。
农业社会的人格以依附性人格为主,工业社会的人格以独立性人格为主,信息社会的人格以创造性人格为主。人的能力越大,性格越倾向于开拓进取;能力越小,性格越倾向于保守封闭。工业社会的人看农业社会的人懒,无组织无纪律。信息社会看工业社会的人呆,无个性无时尚。
人的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条件与社会分工所决定的,而纯粹的个人行为是很少的。工人上班,农民打工,学生上学这些其实都是社会所规定的,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社会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人。
4、理想与个性决定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归根到底是由人自身决定的。
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精神分析理论片面强调个体的生物性,而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片面强调环境文化的作用,这些都是错误的。
心理活动是在遗传与环境条件基础上,由主体自身的选择所决定的。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社会条件与教育,都不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心理活动的直接决定因素在于主体自身。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决定他人心理的想法,主体的心理是由主体自身决定的。
没有人生理想与目标的人,即使有再好的社会条件,也只能虚度光阴。具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的人,即使没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也能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与进步。
如果说古代社会是因为缺乏外在条件而阻碍了人的发展,那么在现代社会之中,各种条件与机会都不缺乏,但是人自身缺乏理想与自制能力,也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比如说现代社会的富裕病、肥胖症,就是因为人难以控制自身的食欲造成的。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阻碍人的发展,如嗜酒、烟瘾、网瘾等。
主观主义认为性格决定行为,行为适应于性格。有什么性格就有什么行为模式,性格改变了,行为模式也就改变了。主观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主观的需求与理想,人的需求与理想改变了,人的性格与行为自然也就会随之而改变。
客观主义认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适应于行为。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性格,行为改变了,性格也就改变了,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从而影响、改变自身的性格。
个人主义认为能力决定性格,性格适应于能力。有什么能力就有什么性格,没有能力的人也就没有性格。能力改变了,性格也就改变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来完善个人的性格。
精英主义认为权力决定性格,性格适应于权力。有什么权力就有什么性格,没有权力的人也就没有性格。权力改变了,性格也就改变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权力来完善个人的性格。
心理均衡与发展
心身关系是人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必须坚持心身一元论,坚持人的身体与意识的统一性。没有脱离身体的意识,也没有脱离意识的身体。必须反对心身二元论,它认为意识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这完全是一种鬼话。
意识的核心是认识,身体的核心是行为实践,身体与意识的统一性也就是知行合一。人的本质在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实践(行为)就是改造世界,所以人的本质就在于知行合一。
其次,身体与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意识活动与身体活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意识活动并不能归结到生理、物理的活动之上。另一方面,在身体休息的时候,意识可以继续活动,而且意识也并不能够控制身体的一切活动,心跳、呼吸与人的生长发育都不是意识直接控制的,而主要受到遗传与本能的控制。
最后,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心身的统一性。人心理的平衡与发展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实践的统一,主观的需要只能通过客观的价值才能够满足,主观的理想只能通过客观的实践才能够实现。心理与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既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人的需要、性格、能力等心理要素,归根到底都是由人的实践所决定的,脱离了实践就只能够在主观或者身体方面寻找心身的统一性。
需要是价值的主观反映,价值是需要的客观依据。人的需要就是各种价值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形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的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统一的。人的价值是无限发展的,所以人的需要也是无限的。由于价值观影响到人的需要形成,所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条件。
需要与价值之间的联系与转换是通过实践来形成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价值,从而产生了各种需要。需要又进一步推动了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形成了各种产品与价值,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在它们的相互转换与发展过程中,还伴随着情感与认知,它们一起构成了心理过程。实践是需要的客观基础,需要是实践的主观动力。需要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是推动人的心理发展的核心。
人的心理的均衡是相对的,是建立在实践与发展基础之上的。心理的均衡不仅仅是单纯的主观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需要的满足,而这一点仅仅依靠主观与心理技巧是不可能解决的。心理的均衡不仅仅是主观的均衡,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生产物质产品,获得心理满足。主观的需要只能够通过客观的价值来满足,主观的理想只能够通过客观的实践来实现。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心理均衡,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是一种空想。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10:56:00 +0800 CST  

楼主:大哲学家倪明勇

字数:527926

发表时间:2016-07-16 17: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8 19:34:50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