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7.12大战(亦称松毛岭战役)歼越军3000余人

1984年老山7.12大战(亦称松毛岭战役)




1984年7月12日,坚守中越边境老山地区的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及配属部队,在炮兵支援下浴血奋战14个小时,坚决粉碎了越军精心策划的代号为“MB-84”计划的加强师规模反扑,歼敌3000余人(关于此战歼敌数字我军战史记载不一,3000余人是越方在战后报告中承认的数字),取得了十年对越作战的一次最大胜利。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2:50:00 +0800 CST  
转帖




越南方面自从1984年4月28日丢失老山诸阵地后,黎笋就给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下了指示,要求务必死战夺回。西北边境二军区司令武立下令迅速在河宣省省会河江市开设二军区前指,由二军区副司令黎威密兼任河江前指司令,开始进行反攻准备。不久,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赶到河江市,与武立、黎威密等高级将领进行紧急磋商,其间以克利夫达上将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团也密切参与。经过多次策划后,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代号为“MB-84”的战役计划,企图发动一次大规模反攻,将松毛岭、那拉地区定为主攻方向,首先打开突破口,然后逐点攻击收复老山地区各主要阵地。因为制定战役计划的会议是秘密在河宣省一个叫北光的小山村召开的,因此这个计划又被称为“北光计划”。


此后,在总参支持下,二军区迅速调兵遣将,增设了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除补充了老山前线受重创的步兵313师兵员外,还陆续增调了步兵314师818团(欠7营),步兵356师师部带153团、149团、876团、150炮兵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2个营,368炮兵旅2个营进至老山地区。并补充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1个旅又2个连抢修前沿公路,加紧指挥系统工事构筑。同时频繁对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侦察,其要实施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日益明显。



6月11日,越军先后向老山中国军队阵地发射各种炮弹8000余发,并从偷袭开始发起团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经过19个小时战斗,越军的攻势都被中国军队挫败,损失180余人,空手而归。


6月19日,越军高层召开了第二次北光会议,通过了二军区的战斗决心。又从纵深抽调步兵316师174团,步兵312师141团,步兵10师66团,一军区198特工团1个营,步兵312师炮兵1个营,步兵10师炮兵2个营进至河江地区,使总兵力达到了6个师级建制的10个步兵团,以及14个炮兵营、2个特工团,共计4万余人,其中一线兵力达1.8万人。这其中包括了越军两大主力步兵师步兵312师和步兵316师的各1个精锐步兵团,显见越军高层对此次反攻寄予的厚望。同时还加紧向河江前线调运囤积作战物资,仅从6月12日到22日,即向前线部队补充各类炮弹3万余发、各类枪弹200余万发。越军针对6月11日战斗中中国军队的作战特点,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战手段,并进行了反复训练,决心在第二阶段进攻中一举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对于越军积极调兵遣将的动态,昆明军区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已基本掌握。为粉碎越军即将发起的大规模反攻,第14军前指根据6月11日防御作战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越军进攻作战的特点,对其再次进攻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作出了判断。第14军前指认为,越军最有可能的主攻方向是老山战区中部的松毛岭和那拉地区,一旦将其拿下,即可西进老山主峰阵地,东攻八里河东山地区,能够重新夺回老山战区的主动权。而越军的第一波攻击目标,仍会选择第14军在老山战区最前沿的侧翼暴露阵地。如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与那拉地区前沿的142号、145号、146号、150号、169号等高地,都是态势突出,多面侧敌,与越军控制的前沿阵地相距仅有100-300米,未形成有效的防御纵深,易遭越军依托既占阵地的多路围攻。据此,在昆明军区前指的有力领导下,第14军首长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决定增调部队进入老山战区参战,同时调整部署,与敌针锋相对,将主要兵力兵器配置于老山战区的西区和中区,部分兵力兵器配置于东区,并采取多种措施,加速进行防御作战的准备。


在火力计划上,第14军炮兵指挥所于防御前沿4公里范围内计划了三道拦阻线,40师炮兵指挥所在清水河至河江公路区域计划了19个拦阻点(线),军师炮兵指挥所计划火力300余个,各炮兵群补充计划640余个。各火力计划明确区分了大小炮射击区域,尤其注意了各级炮兵火力的衔接,从而使炮兵可以在火炮射程范围内的不同距离上都可以有效打击来犯之敌。


根据第14军前指的指示,各部队加紧整修加固工事,补充各种作战物资,加强阵地的警戒防备。同时针对防御正面宽、纵深浅的战场态势,重新调整了兵力,采取少摆多屯、及时补充的方法,第一梯队营、连只展开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兵力,其余屯于阵地内作为预备队,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连续抗敌轮番攻击。并加强了战场侦察,对当面越军实施昼夜观察和监测监听,基本上掌握了越军的动向。工兵部队也用火箭布雷车向老山战区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大量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000米、纵深宽500米的雷区障碍带。至7月10日,各部队的作战准备已基本就绪,随时准备抗击越军的大规模进攻。


至7月10日,第14军前指指挥的部队已有7个步兵团的18个步兵营,越军则有10个步兵团的34个步兵营,敌我对比为1.8:1;炮兵中方15个营,越方14个营,敌我对比为1:1.1。在炮兵火力上,越军共部署76毫米以上身管火炮180余门(152加农炮、130加农炮、105榴弹炮、122榴弹炮、85加农炮、76.2加农炮),中方共部署85毫米以上身管火炮174门(152加榴炮、130加农炮、122榴弹炮、122加农炮、85加农炮)。此外双方还有数量较多的火箭炮和迫击炮。


从7月11日夜到12日凌晨,越军攻击部队秘密经清水口子向老山前沿渗透集结。此次反扑越军在老山至八里河的8公里正面上同时展开了步兵4个团另1个营和2个特工团兵力,平均每公里步兵1.5个营,依托968、551、411、251、156等高地,采取秘密开进和展开、特工开路、偷袭与强攻结合、正面进攻和侧翼迂回牵制结合、多方向、多梯队、连续进攻的战术手段,在四个方向上实施了八路营级规模的凶猛冲击。其中以步兵316师174团进攻那拉地区150号、169号、149号和142号、145号、146号高地方向(越方称为233高地、685高地);步兵356师876团进攻松毛岭662.6高地、634高地方向(越方称为772高地);步兵356师149团进攻老山主峰1072高地方向(越方称为1509高地);步兵312师141团在步兵313师266团1个营协同下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越方称为1030高地);198特工团和821特工团以营连为单位分多路引导各方向步兵冲击。


与之相比,第14军在一线部署的步兵单位有40师120团(欠3营)加强118团2营防守老山主峰地区;40师119团防守662.6高地(松毛岭主峰)、那拉地区;41师122团、边防15团防守八里河东山地区;40师118团(欠2营)、41师123团为军师预备队。同时一线各守备部队还加强有较多炮兵单位。



综观以上双方兵力兵器对比,总体上应该是旗鼓相当才对,越军怎么会在7.12大战中败得那么惨呢?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2:52:00 +0800 CST  
首先,越军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协同经验,特别是和中国军队这样的对手相比。





越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宣传队发展起来的,开始的时候一直处于地下游击和串联状态。到了抗法战争中期,在中国的帮助组建和军事顾问团的指挥督促下,越军大量整编成师团单位,进行了若干有一定规模的运动攻防战,甚至还打出了奠边府战役这样反复争夺的大规模阵地攻坚战。当时一是有身经百战的中国军事顾问团指导,二是法军不具备很强的空中优势,所以越军能进行一定规模的野战攻防。到了抗美战争时期,美军的空中优势完全把越军打怕了,因而一般很少进行师一级建制部队的野战攻防,主要采取隐蔽渗透的小分队游击战和偷袭战。在战争的中期和后期,越军也实施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攻势,如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1972年的“复活节攻势”,都出动了10万人以上的部队在较大战线上发起全面进攻。然而越军指挥层难以驾驭这样大规模的正规作战,拘泥于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战法僵硬,部队、兵种之间协同较差,导致很快打成乱仗,处处出击,处处失利,强攻硬打,伤亡惨重。加上制空权不在手里,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只能打打停停,最后均不得不主动收手。在元气大伤之后,一定时期内难以组织规模较大的作战,只得继续进行小打小闹的游击战和偷袭战。这样打了十几年,越军练出了游击战的深厚功力,长于利用有利地形实施快速袭击和伏击作战,打了就跑,缺乏正规战经验,很少进行反复争夺的恶战。越军的基层指挥员较为擅长小规模的独立作战,不擅长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高级指挥员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和经验,也不擅长各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当然,越军在击垮南越之战及侵柬作战中也实施了大兵团作战,但因对手较弱,很快就一败涂地,使得其在大兵团作战上的弱点并未得到充分暴露。而后来当与擅长大兵团作战的中国军队临阵对决时,越军就很快被打出了原形。特别是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越军在大兵团作战组织能力上与中国军队的差距体现得非常明显。


到了1984年7.12大战时,正是由于越军在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上发生了致命失误,使其于四个方向上发起的八路营级规模进攻未能同时实施,各方向战斗打响时间相差1个半小时以上,导致加强师规模的全线进攻变成了各方向的分散独立战斗。在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打击下,越军处处攻击,处处失利。当进攻受挫后,往往战斗队形得不到及时调整,密集拥挤,常遭中国军队火力杀伤,难以保持连续强有力的冲击。越军指挥层在战场指挥协调上态度消极,发生失误后难以纠正,反而破罐子破摔,致使各部队沦为自发的行动,充分暴露了其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和经验的欠缺。


其次,因为多年的穷兵黩武,越南积累的家底已经越来越薄,支援前线的力度大打折扣。7.12大战仅仅打了一个白天,越军储备的弹药和粮食即告不足,后济乏力。根据战后审问越军俘虏得知,其部队进入冲击出发阵地时,每个人只配发了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和一袋熟米,很多人没有鞋穿。还有越军老兵后来回忆说,他们在战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在7月11日下午,只有米饭拌咸盐,5、6个人才能分吃一罐200克的鱼罐头。越军的后勤供应之匮乏由此可见一斑,有耗无补,缺乏持续作战能力。打到当天晚上,由于前线严重弹药不足,甚至发生了某步兵师强行截留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弹药车的事情。


最为关键的是,越军的重型火炮数量虽然与中国军队不相上下,但在弹药供应上却天差地别。越军的小口径炮弹供应还算跟得上,但大口径炮弹国内不能自产,只能靠苏联支援,加上储备不足,使用起来捉襟见肘,火力越打越弱,终于难以和中国军队炮兵对抗。再观中国军队,除了坚守各阵地的部队越战越勇,炮弹可劲打之外,第14军前指还命令从后方的建水燕子洞仓库向前线抢运炮弹。当时除了动用预先抽调的200多辆军车之外,还征用了800多辆地方车辆,川流不息地进行抢运,至12日晚前沿即补充恢复到了战前的炮弹储备数量。此后抢运仍昼夜不停地进行,大口径炮弹在前线仓库堆积如山,第14军已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炮兵全天发射各种炮弹3万余发,消耗弹药1261.11吨,以及时、准确、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不愧为“战争之神”的美名。据战后统计,越军伤亡的60%为中方炮火所造成。



最后的结论是:越军的失败非战之罪,而是与中国在综合国力军力间的巨大差距所致,这是当时怎么也无法弥补的。


多说一句,7.12大战的战火遍及老山战区全线,松毛岭是其中越军两处主攻方向的一处,把整个作战叫成松毛岭战役或松毛岭之战都是不准确的,这一点网友们不可不知。据我军战史记载,这一战的正式称呼为“船头地区防御作战”。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2:53:00 +0800 CST  




根据各方的情报,我判断越军应该于7月12日凌晨将会有所行动,越军共计6个团的兵力。于是我军加紧准备,囤积弹药。我军某师119炮群赵扣斌团长在凌晨时就准备好了2.5个基数的弹药。

凌晨3时,指挥部给出三个点,命令119炮群进行扰乱性射击,打一个齐射。而赵团长认为,一次齐射太少。通过电台联络前沿阵地,但前沿的答复是没有情况。于是赵团长对着沙盘问步兵团长张友侠,假设越军凌晨5点出击,按步兵常规,部队现时应该在那里?张团长指出,只能在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只能在阵地前500米以内,不会以外。但指挥部给的点是1000米以外。于是赵团长报告了炮兵指挥部并说明理由,得到指挥部的同意后,赵团长决定了三个点,6个炮连一起给干。隔了十分钟后,又打第二次。前沿再次报告:“没有反应!”于是发射照明弹,但前沿答复依旧。于是,大家都认为是情报有误,虚惊一场,除了一线警卫部队外所有部队都放松了警惕并沉沉睡去。






然而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照明弹起时,严密伪装的越军蜇伏如前,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

凌晨5点,越军偷偷地摸了上来,一瞬间,全线开火。由于越军是偷袭,我守卫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紧急呼叫炮火支援。但越军已经摸了上来,敌我交错,赵团长不敢开炮,怕打了自己人,参谋提醒:封锁阵地前沿,打后续梯队。赵团长恍然大悟!




瞬间,119炮群发出怒吼。火箭炮一口气打了13个齐射、85加农、100迫、152榴,甚至师属的坦克营的坦克也一字排开,就在阵地前200米处分六个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整整一个上午,越军都没能靠近我阵地,2.5个基数的弹药全部干进去,在指挥所里的步兵团长张有侠一听炮弹没了,当场就昏了过去,他一的个步兵团,没有炮火的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攻击。幸好赵团长在早晨一开炮,就马上命令从红河州调出的470台卡车去拉炮弹。




由于没有的炮火的支援,尽管士兵们拼死守卫,但越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64高地。下午13时,炮弹运到,119炮群重新发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64高地,一下子就收复了164高地,越军一个营数百人,只剩下6人活的,164阵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






164阵地的失利并没有使越军退缩,相反更凶猛地冲上来。6个团一批一批往上冲,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我方士兵的机枪、炮弹像割草一样把越军一批一批地击倒,鲜血把山坡都染红了。

712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尸体把山坡都盖满了。712松毛岭大战,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国威。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3:06:00 +0800 CST  

上南下北,黄色为现在国境线,红圈为当年松毛岭主要战场。我军在84年4.28夺回后,之后为防御方。
两国90年代划界中,该地划给越南。





小红圈为各个高地,一般为一个排把守,整个松毛岭老山方向,我为一个团防守,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发起的抢夺中,越军出动了6个团,最后以死近4000人的代价,无功而返。巨受挫。
此图为上西下东,左南右北,为第一图放大扭转。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3:17:00 +0800 CST  




老兵B:我以前呆过的313师是第二军区的主力师。几乎每次大的战斗,313师都有参加(全师或一部分)。84年7月的那场仗那时我还不是313师的士兵,但也听很多老兵讲过。这是一次血腥的,长时间的战斗。313师和兄弟单位战胜中国北京军区的37军。313师师长当时还是个团长,在总结出:“以猛火力来对付中国的人海战术 ”的经验后,第二次获封“军队英雄”封号。(我们的阵地装备一或几队14.5mm军口径的ZPU_2平射)虽是长时间的战斗,但在一次战斗中的阵亡烈士人数(如你上面所述)达到3700人的话那就很难相信。清水河,蝙蝠洞,瀑布或者中国所称老山的1509地区的地形虽然可以展开几个团,但不能在同一天同一场战斗中同时作战。你曾提到1300高程,那么你也应该知道那里的坡度是怎么样的了?中国战

至于为什么河江地区时常驻有几个师,原因很简单:各个单位轮番上阵,结束后撤回后线补充军力和弹药。。。此外还有各个二线部队,其中还有个朋友在上面提到的1080坦克营。

你们看地图的右边。685高地是老兵A驻守的地区,离1509只有1.5到2公里。我和你对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你可不可以帮助确定一些资讯吗?比如356和313的三个团是不是在1986-7-12日同时进攻1509,或是分多日多批次轮番进攻?只打1509或连带其他高地?你提出的伤亡数量是在7月12日那天,或是一次长时间的战斗的总伤亡数。对于356师,2000是牺牲人数还是伤亡总数(牺牲+受伤)。




多谢你邀请,虽然很想去,但我工作忙无法与你同行。有机会经过那鸡,浪平如你能帮我照几张照片放到这里来那将非常的感谢!

关于丢失1509不能简单归结为313打得很差或是师长指挥差!那是313已经尽全力长时间守住阵地,伤亡比例大,武器弹药消耗快而很难补充。。。总之,很多原因,我的朋友!带兵的人有时胜有时败,无人敢说自己百战百胜。你能肯定你认识的那位“副司令”不曾败过?

毒药:好的,我一定照相然后放到这里给你欣赏。

我也要说明在先,为什么我不愿意公布那些我询问过的人的名字,因为一些海外的反共组织拿来当作宣传材料“访问老战兵。。。”(即逃亡海外的前南越政权--译注)




下个星期我已经约了一位312师,一位316师。在河江上将有356师的兄弟接待。我想将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网友丁:“毒药”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但那些“听说”的故事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我们可以听和参考。






毒药:原则上,在了解过去不太远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人们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研究资料和寻找当事人。

正如大家所知,第一个方法,我们没有双方的正确的资料,所以我们常常把收集来的事件材料拼接在一起然后做出推断。第二个方法是寻找当事人。这个方法有局限性,因为每个人根据其个人理解和参加条件的不同,所叙述都不同。更深一步,寻找真相是带着个人性质,所以只能是“阿A”这么说“阿B”那么说。寻找当事人也是一种方法,所以大家别小看“听说”的故事。




老兵C:不知道“毒药”朋友在哪里找到那些资料,但我认为这些消息只有那些直接参加过的,特别是在河江的第二军区作战部才算是正式。

我只记得那场战斗我们营作为后备梯队,从海防调来的一个营进攻(982年初已在这里,我们D5,E2,F314被叫做983)。但损失一、二百已经太多更何况上千,因为到河江的道路相当差,后勤无法为这么一场战斗提供保障。我本身当时在剖洞里统计伤病和烈士。单位的烈士陵园(全团)正坐落在进入河江市前那座桥和木棉树的左边的山头上。现在只剩下一半,另一半已经刪平要搞建设了。在那里那个阶段很难集中进行营级的进攻因为两边的炮火都很猛。在那段时间我们营伤亡很少,只是到最后要守住在685和400才开始有伤亡!称作师级参加,但事实上在据点上只有属于三个连的一部分,剩下的是运输兵沿着812高地,蝙蝠洞驻扎,团部在浪平,师部在北光!我营接受阵地的时候只有约200人,后来(85年8月在参加MK85战役之后)才接收到从迷灵、广治来的新士兵才算满员(300人)。

还有,当时的各个参战单位(313,314,356)都是第二军区的,不是中央军。主要交战地区在1509和685高地周围属胃川县,几平方公里,但其他各警戒单位要沿着边界地区驻扎一直到安明-广坝。。。和一直到黄树皮这边。

在那段时间中国只向河江市炮击过三次,其余只限定在3公里处一直到边界。从3公里处到清水镇的居民全部撤离。

1985年8月1日我走路从浪平到蝙蝠洞,经过清水镇(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要背弹药到蝙蝠洞,也因为那天是中国军队成立的日子,所以他们没有开炮,背弹药像是去游玩,不像平时那样要躲,跑,或要爬过812高地)_




毒药:实际上当我读到“中国炮兵中校的回忆”时,当中有提到3700这个数字。我方的资料却没有,只好向在当时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人来求证而已。而他们怎么说,我只是十分忠实的转述,并没有做出什么结论。不是吗?十分肯定的是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我还会和更多人见面。

(原文:……单位的烈士陵园(全团)正坐落在进入河江市前那座桥和木棉树的左边的山头上。现在只剩下一半,另一半已经刪平要搞建设了……)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4:42:00 +0800 CST  




314师老兵: 你们要知道,84-85年在河江地区发生的只是一场边界冲突,不是一场战争。每当波尔波特在柬埔寨被打击时,我们在那里就要准备迎接中国炮击,他们说“给越南放血”,中国人的这句话也说明了这场冲突的性质。1979年河江方面也没有大的交战,因为中国人也知道从那个方向不能攻向河内,并且那时候在河江地区也没有什么重要目标。单边国道,险阻,路况特别差,客车从早上6点出发要到第二天的早上4,5点钟才到河内。卫兵们只要在两个点设卡就几乎可以把逃兵全部抓住,向那里运送粮食,武器极其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后勤供应和哪里找来那么多的兵来牺牲。

而且象我们这些长头发,颈和手戴着铜圈,像土匪一样的兵,死一个都很难。中国的传单打过来说“越南兵战斗很顽强,但人肉能挨得过钢铁吗?我们只借清水这个地方来销毁堆得像三座山的生锈炮弹而已,然后撤军”,“685高地顶部有一个金矿,我们用直射火炮射击,把山头削低,露出金子后过去拿,然后归还越南。越南士兵不要阻拦。”

至于每天如果不用去背弹药,我们都去采茶,制成那时候在河江最著名的“阵地茶”。去挖泥蜂(现在是贵重药材),有一次大家组织去挖得10公斤的蜂蛹,比重新夺回400高地的4洞难多了。如果想象羊羔一样死的话,还有那个士兵有精神坐在中国的直射火力下的旧坦克上,互相呼唤准备和敌迫击炮弹赛跑,在“阴府”瀑布洗澡?在“磨肉机”和中国的12.7mm高机子弹兜着玩?隐藏在“水管”处数着炮弹的节奏然后,穿越蝙蝠洞盆地前的水田?

事实上,在清水参加战斗那段时间,我们仍感到比在北光参加训练舒服多了,身体很疲惫但战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谢谢你们对那段也许让我们有着少许自豪的经历的关心。



29军450炮团老兵:昨天阿兰(毒药--译注)一直催着我来这里参加讨论,但我实在想不出太多的东西来说。

314师老兵提起“阵地茶”令我想起被炮火挖得凹凸不平的茶山。你83-85就在那里,比我早。我85年底86年初才从黄莲山过来接替在风光机场的168炮旅。你听说过我们的单位吗?130炮。在那里一年半,我只上过清水一次,因为我们的观察哨设在那里,余下的时间都在下边。中国的炮打过来就钻到洞里,结束后我们就出来开炮,如此而已。

我在29军450炮团。





314师老兵: 清水还是812,因为在清水不能观察,我有一次也上了炮兵观察哨所?

我们阵地上经常听说到风光,但我经常到市里去,都经过那里,大约在4公里或5公里处见到几门大炮摆在路旁。那时看见你们坐着Kraz就很羡慕。有一次跟车从市里返回朗平,进入一个82炮基地(好像现在叫82炮为“高举轻打”)。122炮弹在经过我们头顶的时候还炸响了一下才落到中国士兵驻守的地区。好像有一次因为炮弹受潮,掉到反镜面地区我们的藏兵洞里,有一些122炮兵要上来挖交通壕(正因为如此当听到河江方面的炮弹出膛声时都要跑进洞里,至于中国那边取决于哪个炮兵阵地开火来判断要不要进洞,不然照样采茶和捡菜)-对不起,各位130炮兵,你们打得很好,中国炮兵在接近他们的藏兵洞区域只敢使用迫击炮!



29军450炮团老兵: 正是812,我记性很差只是大概听说。我们接替168炮旅,只上人,不拉炮过来。我们的大炮是152mm,只比“战场之神”差一点点。

我们炮兵行军时比步兵舒服,因为公路直通阵地。那时打仗像过节一样热闹,都是年轻的士兵,很调皮。每次开火时嘴里都嘟囔着“不知道中敌还是中友”呵呵。原来你们害怕自己的炮兵甚于敌人的,真是好笑。





314师老兵:并不完全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的洞口向着河江,所以如果炮弹射程不够的话很容易落到洞口。而在高程1100和800的各个中国炮只能越过头顶落到山脚下。只怕敌人在侧面的炮兵,他们的炮弹就可以落到洞口。所以听到炮弹出膛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要不要躲避!

说中国的炮兵是越南的老师,但那时只见他们向整年不见人影的山头炮击。在那些敌我争夺很接近的地区他们只敢使用小型迫击炮(82),而我们连105都打。105炮弹听着很有趣,出膛的声音就像K54但我们这里炮弹爆炸声音隆隆,不像那些长炮管的82,出膛时象雷声,但炮弹爆炸象手榴弹。但有一次也遭到敌人82炮的射击,开始因为不见烟冒出来,以为是用穿甲弹在射击我们路旁的直射炮洞(也是82)。见到我后他们改用爆破弹,那时只知道趴下,炮弹爆炸后拼命跑,数到十后再趴下。那个镜面地段长约2公里幸好没事,退伍的时候全身没受一点伤,还拿到特工的一枚“弹球”回到河内,现在不知放在那里!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4:45:00 +0800 CST  




312师老兵(《除夕夜之战》作者。退伍后留学苏联学习法律,现在在河内开时装公司):

“毒药”别相信中国人的话。事实上1984年7月12日我们有损失但并没有达到3700人那个程度。中国炮兵同志的文章有对有不对。他们所称的老山是一个山脉,拥有多座山峰,最高的那座就是1509,然后逐渐减低一直到庐江边。最后那段有几座石山像是倒扣的碗,我们好像叫姑X(英文发音--译注)。所以,当他们说老山那就是全部战场而不只是1509 。而你们只想到1509的主峰,那地方最多只能放一个连镇守。我不清楚江那边的玻汉,还有1030,他们是否也算到老山里面?+

1984年7月12 日我们使用几个师和几个独立团同时参加战斗,进攻被占领的各个高地。每个单位负责一个方向。好像老兵B的313师负责1509方向。356师全部投入战斗(而不是2个团),负责攻打685,772,400。全部战线大约20多个高地。



3.关于1991年2月13日最后的交战。我在网上搜索,也发现有几个关于这次交战的消息,但都不太可靠。正如你们都知道的,1987年几乎没有步兵之间的冲突,炮兵也逐渐稀落并完全停止。不知道这个时间是不是真的发生?如有的话那是怎么回事,我们这边肯定是省部队的那个营。谁知道的请告诉我们。

29军450炮团老兵:很久才见到312师老兵重出江湖,你知不知道谷奈高地上的37直射阵地是哪个单位的吗?

312师老兵:你在豆我玩那!西面的谷奈,阴府瀑布,无名高地……我不知道,特别是炮兵我更不知道。

29军450炮团老兵: 314师老兵,因为你在上面所以才说105炮出膛声象K54,但是炮手们为了避免耳聋都要张开口。第一次实战,当然是130炮,连续炮击1个小时。几十门同时怒吼,几天之后我们这些新兵耳中好像有群峰在飞舞。什么都听不见。后来习惯了,都知道转过身去不让声波直接灌进耳孔里。我是炮兵所以没能拿到什么东西回来做纪念。130弹壳太大不能塞进背囊。如真能留住什么东西那真是不错!



网友甲(资深网友,匿名长山,金星和Cpcliusi讨论过):根据316师师史:1979年3月316师配属第二军区29军(滔江兵团),在西北地区方向担任主要的战略防御任务。 1984年河宣方向的战事越来越激烈。为执行军区的命令,1984年6月22日,师向174团下达开赴河宣地区接受战斗任务。 1984年6月24日,经过200公里高山深谷的跋涉行军,174团到达集结地点并紧张展开和兄弟单位的协同作战。1984年7月12日凌晨2点,团的基本作战力量已经逼近前沿战线,准备出发进攻。 1984年7月12日凌晨3点,进攻战役的枪声响了。虽然敌人的火力很猛烈但是部队很坚强,勇敢,增强战斗决心。b1营方向,特工穿插深入到A2突入帐篷区但是被发现,特工开枪进攻,1连下令冲锋,冲过突破口前的空地紧逼A2高地。 3营由黄友专指挥。10连和11连刚刚接近战壕。听到A1和A2响起枪声,B区的敌人疯狂地射击和向前沿扔手榴弹。团部下令3营离开集结地发起冲锋。敌炮兵开始向B去炮击。争取这个时机,9连越过石壁在B1高地后展开。在敌炮火停止炮击的间歇,3营的各个进攻队伍一起冲过突破口,勇猛进攻,将敌人从B1击退。9连也及时直接进攻B1北面,消灭正在向山顶增援的敌人,为11连占领B1和向B2发展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丢失B1后,敌人利用后方的大炮和直射火炮集中向B1炮击,工事损毁严重,我方战士有些伤亡。同时敌分成多路连续反击想重新占领B1。在这里11连和9连顽强战斗,连续击退数倍于我的敌人的进攻。在反击失败后,敌出动有重火力掩护的多路突击小组,突入B1的侧翼。警戒组由一等兵陈文进负责。他沉着等到敌靠近才扔手榴弹,消灭走在前面的敌人,剩下的敌人拼命地向上冲,直达战壕边上。受伤后,陈文进边鼓励队员边消灭敌的两个火力点并英勇牺牲。连续几次进攻失手,敌又用炮火进行连续2个小时的炮击。11连连长受伤,副连长指导员上来接替指挥,两次受伤仍然坚持组织和指挥部队战斗。这时,2营2连上来支援,配合战斗。营长黄友专在B1直接指挥战斗。三次受伤仍不肯离开战斗岗位,之后被敌炮火击中,牺牲在阵地中。3营与团部完全失去联系。团参谋长潘岭同志率同通讯组接受命令前去指挥战斗。在进发的路上被敌炮火击中,英勇牺牲。

1984年7月12日整个下午,敌仍然不断向我阵地炮击。阵地上我方力量不多,但敌仍不敢组织进攻。到17点30分,为了巩固力量,部队撤离B1。

战役结束,174团获奖一等功勋章。

1984年8月,174团(316师)离开渭川前线回到新的驻地。到1988年9月,316师的148团,174团和187炮兵团又接到开赴渭川接替325师。这个时期冲突逐渐减少,174团也逐步减少在各个阵地上的人数。

1989年5月,316师撤离渭川。大概之后是313老兵的师上来接替。



通过这个资料可以看出1984年7月12日,174团直接参加战斗的部队只有3个连(即总人数的1/3)。如果根据《战斗经验》这本书,各战例中所描写的我方连队只有70-80人。

313老兵:那时我们捡到中国的一些传单,上面写着:“再见325师,欢迎316师,这些生锈的炮弹留给313师”呵呵!听着可怕吗?但在我看来他们也很一般。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4:48:00 +0800 CST  




网友甲(资深网友,匿名长山,金星): 根据《312师师史》, 1984年6月,第一军312师165团4营和141团和一些炮兵单位炮兵、工兵调动到渭川前线,参加夺回1030高地战斗。 1984年7月3日,312师的各个参战单位到达渭川。只有担任掩护的炮兵直到1984年7月10日才到达。作战单位要求上级将进攻时间退后2-3日但被否决。1984年7月11日17时,各个单位进入指定位置。1984年7月12日早上4时30分部队在出发前沿展开。同日10时30分我方才开火进攻,但到16时司令部下令停止战斗。

141团只能让1和4营撤回,2营上去防守阵地(也许我们也占领了一些阵地)。

从1984年7月13日到1984年8月底,(第一军312师)141团2营和(第二军区313师)166团4营配合,顽强战斗保卫防御阵地。(大概这次战斗使得313老兵的池Sir第二次获封英雄称号)。 好像以前有人说过我们在1030损失了300人。




1984年8月底,312师撤离渭川。1987年8月312师(缺209团)得到加强一个48步兵团(第一军390师)第一军308师的2个营和其他一些兵种单位,又接到命令到渭川接替第二军区的356师。31师担任玻汉地区,清水三岔路口,1100一直到812高地的防御任务,直到1988年4月才撤离。

这次战斗结束后,312师得到第二军区授予“出色完成防御任务”锦旗,165团获一级战功勋章,165团4营2连获二级战功勋章。




我有个感觉就是84-85年之后的那阶段,我军和敌方都在利用河宣边界地区的战场练兵。参战的部队很多,从河宣省部队,第一军区,第二军区,第三军区,首都军区,广宁特区的主力师和团到国防部主力。中国方面全部七大军区都有部队参战。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6 14:50:00 +0800 CST  
https://gss3.baidu.com/6LZ0ej3k1Qd3ote6lo7D0j9wehsv/tieba-smallvideo-transcode/17348475_f4290f263c9bcec6c207982ba3017fd0_3.mp4


该视频中,有个信息,在这个区域越军阵亡超过2K,至今仍有数百当年战死的越军坟墓或遗骸在这些地方。
注意,其中的1509就是我方称为松毛岭的高地,现在该地属于划界后的越南。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7 01:18:00 +0800 CST  
越方有老兵称,7.12在1509高地阵亡600余,估计这个数字仅包括攻击老山主峰1072高地(越方编号1509)。
其他各高地,比如169高地(越方称为223高地)也发生极为激烈的炮战,尤其169高地被越军认为潜伏有我军炮兵观察哨,因此在攻击主峰失利后,以团级竭力强攻169高地,而被我军炮群屡次覆盖,其伤亡惨重甚至超过老山主峰方向。从越军方面的回忆看,我军确实掌握这次7.12越军的编成和各部投入方向,我军宣称打击的几个越军团级建制,的确从越方得到证实。
另外我军有材料称,7.12这次,打死越军1300多,另打伤2K多,3700是伤亡加一起的数字。
而我军损失小得多,当然这次是越军主攻,我军依托既有阵地防御,而且还有相控阵反炮兵雷达加成,越军吃大亏,完全合理。而且从7.12后,越军基本没有师团级别的攻击作战,基本就是小股特工队了。

楼主 kangzhuang0630  发布于 2019-02-27 07:31:00 +0800 CST  

楼主:kangzhuang0630

字数:13407

发表时间:2019-02-26 20: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01 16:48:39 +0800 CST

评论数:1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