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哲学概论(第13版)

国内生产总值
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以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有缺陷的。例如,非市场交易活动(如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得不到反映,无法说明人们的幸福与安全等非市场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无法反映一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重复计算,等等。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替代它的经济指标。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2002年,美国人均GDP4万美金,中国人均GDP2000美金,只是美国人的1/20。如果GDP是人均经济,就是说中国人的经济享受是美国人的1/20。但是实际上一个上海人的生活质量和美国纽约人的生活质量,绝不存在20倍的差异。那么高达20倍的GDP差异从何而来呢?
根源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工业的效率可以持续提高,因为可以用技术与机械来代替劳动力。但是服务业的效率很难提高:甚至随着服务质量的提高,它的效率还会降低。比如医生给病人检查的时间不可能越来越短。
就长期而言,随着效率的提高,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收入会上升。然而服务部门劳动者的收入也必须同步提升,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当老师、医生、警察了。结果就是:同样的服务能够换到越来越多的工业品。和我们父母相比,如今电视机和电话非常便宜,大学学费和医疗费用却十分昂贵。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GDP差距。如果单从工农业进行比较,这种差异要小得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与服务价值在不断提高,而器物的价值在不断下降。与之相应的是,代表实体经济的工农业在GDP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服务业、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工农业是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它是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代表了社会的现状。而服务业、第三产业是非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的精神与文化需要,它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代表了社会的长期发展潜力。制造业与服务业是密不可分的,世界上具有先进制造业的国家,其服务业也相对先进。制造业是服务业的物质基础,而服务业引导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没有先进的制造业也就没有先进的服务业,没有先进的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阻碍。所谓科教兴国、金融兴国、文化兴国等发展战略,也就是要通过先进的服务业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传统社会主义夸大物质生产与劳动价值,否定服务业价值的狭隘价值观是不对的,它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资本主义夸大服务业、第三产业,特别是夸大金融与虚拟经济的价值,从而通过第三产业、金融业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财富也是不对的。
以前资本主义通过工业制造品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农产品进行不平等交换,从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而现在它们通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进行不平等交换,通过资本运作与控股权直接剥削全世界。要改变这种价值的不平等交换,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改变物质产品交换的不平等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先进的服务业,必须建立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金融服务体系,改变发达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支持国际货币与金融中心的多元化,加强金融的自主控制与自主发展。农业能够让人生存,工业能够让人温饱,只有服务业才能够让人富裕。
中国GDP增长奇怪的现象:一是中国经济高增长多年,依旧是发展中国家;而日本、韩国等高增长多年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些国家的增长速度还不如中国。二是重投资,轻消费。中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35%以上,其他国家投资率一般在30%以下,美国只有15%左右。消费是其他国家GDP的绝对主体,并且消费引导了社会的投资,提高了投资效率。
中国投资的问题表现在,一是重复投资与产业结构趋同。中国由于传统政治体制造成的各地条块分割,以及各项经济指标与官员个人的政绩升迁挂钩,各地区竞相发展利润大的产业,导致了大量重复建设。各城市之间的生产布局重复、产业结构同化、职能同化、特点同化的现象突出。这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各地的相互竞争与拆台,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由于缺乏合理的区域分工,使得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无从实现。
二是贪污腐败与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贪污腐败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降低了社会运行的效率,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竞争力。地方保护主义就是官商勾结,妨碍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投资的主体,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这就必然导致各地官员强化资源配置本地化和保护本地市场。而西方之所以没有中国这么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与其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达有关。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私有制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推动中国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出路。
中国的投资市场化程度低,决策权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随意性大。这表明,中国把更多的GDP做低效或无效的投资,而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没有大的提高。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经济类型是高投资、低消费,高增长、低发展,高GDP、低收入,这是政府及相关的国有经济投资低效的结果。如果一边是GDP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增加的是一些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因为只有有效GDP存量才是真正的财富。
从灾后重建能够看出GDP的缺陷性,一方面是灾后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重建提高了社会的GDP总量,可见GDP本身并不能够反映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GDP代表了经济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而并不能够代表社会的财富总量。社会的财富总量是一种存量,而GDP是一种增量。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衡量经济发展包括增量与存量、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四类指标。
古代社会是一种以存量为主的经济价值观,并且形成了重生产,轻消费;重储蓄,轻投资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模式,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只有通过储蓄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安全稳定。现代社会是一种以增量为主的经济价值观,它形成了以消费引导生产、市场引导投资的经济行为模式,现代社会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实际价值就是实际生活质量,它重视经济的公平与福利,重视环境保护与道德文化,有利于人民利益,但是生活质量难以用货币与经济价值来衡量。名义价值就是用货币来衡量的经济价值,它重视经济的效率与发展,但是容易引起两极分化。生活质量指标之所以不受重视,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差异,另一方面还与生活质量指标具有主观性、分散性,而难以统计,不太准确有关。存量指标与之相似。
存量指标难以统计是因为财富存量极为分散。存量指标不太准确一是因为产品具有使用期限,存在着损耗与折旧问题。一台产品使用多年之后,能够折算成多少价值,这种折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因为资源价值实现难以量化。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也是财富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能够算成多少价值,这也具有主观性。而增量指标不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企业的集中生产使得增量易于统计,另一方面产品价值增量具有明确的市场价格,不存在折旧与实现问题。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经济评价指标有关,应该从片面重视增量指标与名义价值,转变为重视增量与存量、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共同发展。
企业与产权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企业是个历史概念,它是生产力与法制发展的产物。古代的企业是一种不规范的手工业,现代的企业是一种法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大工业。
企业的作用表现为,第一,企业形成了社会的现实生产力。生产实践过程是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共同运动过程,需要不同资源与主体的全面参与和生产过程的连续运行才能够完成。单一的要素、主体与生产阶段都不能形成完整的生产实践过程与现实的生产力。
在社会中,现实生产力的代表是各种企业与社会组织。在企业之中,各种人才、资源、工具等客观有形的生产力要素与管理、科学技术、文化等主观无形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从而构成了社会的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实践过程。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与企业,大企业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跨国公司是国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企业是协调供需关系,促进生产力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体。社会的发展需要商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平衡,如果生产大于需求或者需求大于生产,都将会造成供需矛盾和浪费。所以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而这个职能依靠科学技术或者劳动者本身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企业,才能够在社会范围内调节生产实践,促进商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均衡发展。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计划调节,都是建立在企业与管理基础之上的。
第三,企业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实现了商品的升级换代,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与产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的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企业经济,因为没有企业就没有市场与商品。商品经济的特征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人才、资本、技术组织起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促进生产要素、主体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企业起着核心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内部往往并不缺乏资源、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条件,但是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充分组织、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结果就是抱着金山喊穷。这些说明建立起促进先进生产力和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制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仅仅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并不一定是经济大国,资源的优势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才能转换为经济优势。资源只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而且一国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而经济却是变化发展的。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与企业水平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一个国家的资源与劳动力数量所决定的。
在历史上,古代中国比西方具有更好的教育、资金与技术条件,但是却没有发展出现代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历史问题。要解释这个问题,简单的从生产要素来讨论显然难以成立,而必须从企业因素来解释。缺乏促进科技发展与商品经济关系形成的社会条件是古代中国没有发展出商品经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现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类似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往往并不缺乏资源与劳动力,它们缺乏的是科学技术与促进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缺乏的是先进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与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这是它们经济落后的社会原因。
企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企业构成了社会的现实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与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企业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与风险,促进了社会商品的交易。
企业本身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与外部的公开市场相比,它具有长期稳定性与规范性。企业为劳动者与商品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合约,形成了稳定的市场需要与产品,从而稳定了社会经济关系与秩序。市场和企业(也就是计划)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机制,无论是运用市场交易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的行政协调机制都是有成本的,当企业组织行政协调费用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扩张,使原来由市场交易进行协调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变成由内部行政协调的一个企业。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20:00 +0800 CST  
西方企业理论单纯从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的存在,具有片面性。企业与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具有生产的功能,而这一功能是市场无法取代的。企业可以把公开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可能节约交易费用,但交易费用的存在与否及其大小,并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是为了提高效率与利润,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节约成本。
企业的规模取决于科学技术、市场需要、资本与管理。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市场需要越大,资本越多,管理效率越高,企业的规模也就越大。科学技术是企业的客观基础,市场需要是企业的主观基础,资本是企业的社会基础,管理是企业的个人基础。
大企业的发展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垄断,而恰恰在于缺乏合理的市场垄断,市场相对分散,企业规模过小。有人以为市场竞争就是众多企业的竞争,而实际上现代市场竞争早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性竞争,表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所以中国的经济改革并不是要取消一切垄断,而是要将以往的不合理的行政垄断转化为合理的市场垄断,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规模效益。只有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扶植中国自身的企业家与跨国公司,加快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的整合,做大做强企业,才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强大作出贡献。否则,众多的中小企业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在跨国公司的强有力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企业的市场地位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市场占有率,它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二是产业依存度,它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益。要做大企业,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要做强企业,就必须减少企业的产业依存度,提高企业对于自身产业的高低端、上下游的控制能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形成企业与产业的共同发展。如果只是简单的做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那是不可能会有很高的利润的。
以大促小是社会生产力与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只有大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大型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也容易形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因为小企业往往只能利用资源的部分价值,资源的其它价值成分就会被抛弃,造成环境污染。
企业的规模关系到社会成本。小企业表面上经营成本比大企业低,而实际上一个大企业等同于成百上千个小企业,而这些小企业的整体社会总成本要远远高于大企业。这是因为众多的小企业形成了重复建设,大企业可以只有一个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而众多的小企业就有众多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这些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总成本。所以大企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社会整体效率。
企业的成本包括商品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与市场风险、金融成本,市场风险也就是企业的机会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的效率包括商品生产效率、管理效率与市场占有率、资本利润率。企业的发展,一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降低商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通过管理创新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要通过市场创新来降低市场机会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要通过金融创新来降低金融成本,提高资本利润率。
企业规模扩大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积累,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缓慢。现代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社会外部融资与兼并来扩大发展的。但是厂商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信息传递费用增加,规模过大滋生官僚主义,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了成本大于收益,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厂商的规模必须要与企业的生产力与管理水平相适应,必须随着市场条件与市场竞争而进行调节,以实现企业的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在自然人身上的统一,所有者就是经营者,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由于受所有者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限制,这种产权制度下的企业,其规模不可能很大,组织结构也比较简单。合伙制就是多个业主制的联合,它有助于企业的扩大,但是不同合伙人、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代理问题,因此也可以说合伙制是一种不规范的公司制。
公司制企业中,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者一般不是企业的经营者,而由职业企业家来经营管理企业。这样,在法人企业中就会有三种利益主体,他们是所有者、经营者和一般员工。三者之间在各自利益基础上的相互制约构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
这种法人治理机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体系和监事会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委托人(出资人)监控代理人的一种公司内部制度设计,其核心是以股东大会制约董事会、董事会制约并监控经理人员,监事会监察董事会及经理人员,通过这样一套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权力格局来有效地克服股份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代理问题,提高资本盈利能力。
在股份制公司的内部治理之中,无论是股权过于集中,还是股权过于分散,都会带来问题。股权集中导致大股东完全控制公司,会出现大股东利用权力侵占小股东权利的问题。而在股权高度分散的股份制公司之中,经营者完全控制公司,会出现经营者利用权力侵占股东权利的问题。所以,股份制公司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理,就必须处理好股权的集中与分散,股东控制与经理控制的问题,必须引入第三方的力量,通过必要的外部治理来弥补内部治理的缺陷。
虽然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建立了具有本国特征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公司治理模式正在相互渗透、交融和趋同。因为单纯以某种监控方式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都存在缺陷,只有将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市场价值导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二战后初期,美国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几,70年代中期达到30%,80年代中期上升到40%,进入90年代则发生了根本性转折,首次超过个人股东而居优势。与此同时,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产权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内部普遍推行认股权利,扩了经营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企业出资的原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推出资谁就拥有企业产权的传统做法,技术、人力资本等都已成为企业产权的重要构成。这些发展趋势表明,公司的产权多样化与产权结构的发展,是推动公司治理目标多元化,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互协调的关键。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由单人业主制,向合伙制、公司制方向演变,企业的所有者越来越多,而所有者的权力却越来越小。企业产权的发展并不是变得更为明晰,而是变得更为模糊。如果产权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个体私有企业就应该是具有最高效率的经济组织模式。然而,经济的发展恰恰是从私人企业发展为具有多元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对独立。这就说明产权理论并不完全正确,它并不能够解释企业为什么发展壮大。
企业绩效由企业生产力、企业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竞争关系这三大因素共同决定。企业生产力是企业绩效的内因和核心,市场竞争因素是企业绩效的外因与条件。企业经济关系主要是由产权派生的有关企业资产的权、责、利关系,其主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生产成本。产权与市场对于提高企业绩效的确非常重要。但它们毕竟都是外因,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出路还是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力。
产权与市场竞争都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二者是统一的。产权是竞争的基础,而竞争推动了产权的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什么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得很好?就是因为竞争比较多。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竞争淘汰那些不好的组织与制度,保存那些有益的组织与制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客观主义重视产品生产与生产力,认为供给决定需求,生产力决定竞争力。这种观点只适用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主观主义重视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认为需求决定供给,竞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只适用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个人主义重视私有制与市场自动调节。强调通过市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容易引起两极分化与供需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它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社会。
精英主义重视公有制与国家计划调节。强调供需平衡与公平,容易形成平均主义与大锅饭,不利于提高积极性、创造性。它适用于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不同的财产属性不同,就应当采用不同的产权形式,比如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消费类商品,就应该以私有制为主体,而公共资源与基础建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对于企业而言,基础产业、上游资源性产业应该以公有制为主体,而竞争性、下游消费性产业应该以私有制为主体。
主体的无限自由是由主体的实践决定的,而不是由社会产权制度所决定的。不管社会是什么产权制度,主体不劳动就必然会饿死。产权制度只是主体实现其价值的条件与工具,而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产权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既要保护所有者、投资者的产权,同时也要保护劳动者、消费者的产权。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只侧重于保护资本所有者利益,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只侧重于保护劳动者与公共利益,这些都是不对的。他们都将所有者与劳动者对立起来,看不到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所以无法解决经济内在的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保护产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产权的不合理保护会形成产权垄断,从而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合理的产权保护应该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产权保护不应该妨碍合理的市场竞争,反对竞争的保护就是垄断;二是产权保护不应该妨碍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危害公共利益的产权就是一种经济特权,保护的是特殊利益集团。
产业
产业就是产业链,是指从资源生产到产品生产的相关企业与行业的统一体。按属性经济产业可以分为四大产业,第一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业为基础,包括餐饮业等相关生活服务性行业。第二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采矿、冶炼、加工工业为基础,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与耐用品制造行业。第三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以银行、证券等金融业为基础,包括商业等市场服务性行业。第四产业是文化(创意)密集型产业,以信息产业、传媒产业为基础,包括影视业、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四大产业之间密不可分,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比如工业离不开商业,商业离不开广告业。
社会的具体企业是变化发展的,而整体的产业结构却是相对稳定的。社会产业结构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古代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近代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现代社会以第三、第四产业为主。产业的发展扩大了不同地区国家的经济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比较利益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国家的共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有一个高级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从“一二三四”、“二一三四”结构,最终转变为“三二一四”“四三二一”结构。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各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造成的,而收入差异又是由不同产业的技术差异造成的。
这不仅可以从—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验证,而且还可以从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中验证。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高级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高级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就相对越大。发达国家的第三、第四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无论是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来看,还是从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来看,都占到了一半以上,是规模最大的产业。
产业的发展,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简单否定。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价值,可以满足主体不同的需要,它们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比如说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取消传统的农业与工业,反而促进了不同产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与统一,有利于农业与工业的现代化。单独的生产要素不能构成生产实践,单独的企业与产业也不可能构成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任一产业的存在与发展都要依赖于其他产业,没有发达的传统产业,也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新兴产业。无论是单方面发展传统产业,还是单方面发展新兴产业,都是错误的。只有不同产业的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26:00 +0800 CST  
面对全球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必须要发展新型工业文明,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科学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单靠减少环境资源的使用量,而必须要靠环境友好技术与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
全球环境治理是一个经济与环境技术共同发展的过程。既要反对不顾环境保护的唯经济论,又要反对不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唯环境论。经济发展有助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也有助于经济发展。西方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对立起来,不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这是不合理的,也是难以实行的政策。只有通过经济发展与技术转让,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1)变革消费观念,发展适度消费与循环利用的新消费模式,改变以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模式。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模式。与此同时要提高商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没有高质量的商品就没有高质量的消费,要用商品的质量来取代商品的数量,从而减少商品的数量消费。
(2)开发同环境相协调的技术与产业体系。从技术根源讲,工业革命初期以来,人类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危害,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某些生产技术不无关系。例如,蒸汽机的能源利用效率不到20%,其余的能量全部以废热的形式转变为“熵”。所以我们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统一。
(3)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市场失效的一种表现,需要政府的干预与矫正。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是: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为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下;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增加对各种污染的收费,使污染者完全补偿其污染环境造成损失的成本。
(4)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公众一旦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大多是在公众环境保护运动的冲击下发展起来的。
国土治理是指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达到保护国土资源与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地球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共同组成的。国土治理的目的是通过人类对于自然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树造林、建立生态保护区与引进新物种,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引进新物种的同时,必须注意原有的生态系统,以防止物种引进带来的生态危机。
人类主要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改造来影响生态系统的。在自然环境系统的不同因素之中,又主要是通过对于水系的治理与改造,来影响自然环境的。
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基础。在自然环境因素之中,空气具有高度流动性,而土地具有高度固定性,因此人类对于它们的控制影响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来影响局部的气候,但是整体而言,人类对于气候并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土地主要是通过自然界长期积累而形成,因此它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相对固定的,人类短期内难以改变。
阳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推动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主要动力。因此从根本上讲,控制阳光是控制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手段,然而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无法做到对于阳光的大范围控制,这一点恐怕要到人类的宇航时代才能够实现。
就目前而言,人类能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水资源的治理、调配与改造来实现的。水是生命之源,水具有相对流动性,它既不同于土地的固定性,也不同于空气的超流动性,因此水资源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从古至今,治水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一个地方水多水少都会造成生态危机。缺水就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甚至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多了同样会造成自然灾害,会形成洪水,威胁到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安全。
水资源的平衡是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然而自然界的降水与水资源分布往往是不均衡的。因此就必须通过修建水库、人工河道,组建覆盖全国的水网来进行人工调节,实现水资源平衡,促进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此外,水资源的质量也必须加以重视,只有洁净的水才能够支持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必须通过污水治理改善水资源的质量,防止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
人多地少,人均资源贫乏,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要解决人地矛盾,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相对矛盾,无非是通过减少人口与增加土地这两种途径。历史上西方是通过对外扩张与殖民来扩展生存空间,中国是通过内战来消灭人口。今天这两条道路都难以实行,我们只能够通过计划生育与国土治理来解决中国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计划生育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够取得效果。国土治理是一种积极的方法,能够将原来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土改造成适宜人类与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的沃土,从而提高国土利用率。它建立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机械技术、工程技术、能源技术与经济发展,使得大规模的国土治理成为可能。
国土治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引海治沙、海洋移民。引海治沙就是利用海水治理沙漠化,它可以一举解决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海洋移民就是通过制造巨大的海洋方舟、人造岛屿,使得海洋陆地化,从而向海洋移民。海洋与海水正是地球目前最多的资源之一,然而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还非常低,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基础建设与公民社会
国家的基础建设包括自然生态建设与水电邮运等环境基础建设与科教文卫等社会基本服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水网与电网、交通网、通信网络都是其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水电邮运通畅,就能够实现社会的风调雨顺、长治久安。否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各种病态,影响到社会的均衡发展。
基础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
一是基础建设可以促进资源、资金、技术、文化的自由流动与传播,有助于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二是基础建设可以降低社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是基础建设有助于提高市场需要,使得潜在市场需要变成现实需要。
四是基础建设可以降低环境风险,减少环境灾难、生态灾难的形成。
基础建设一体化是社会一体化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古代社会基础建设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这除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原因之外,还在于统治阶级缺乏基础建设服务人民的动力,而且古代社会的战争、动乱也造成了基础建设的破坏。
生产资料的优先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代社会基础建设的优先发展成为了各国的共识,它与科教兴国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基础建设的优先发展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加速了社会的物资、能源、信息的流通,是社会自由开放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往往具有不均衡、不发达、不配套的特征,显示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水平低下,社会发展不均衡。而发达国家的基础建设具有相对均衡、发达、网络化的特征,它有助于社会的共同发展。
必须警惕基础建设的私有化与商品化,必须坚持基础建设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反对通过基础建设谋利。基础建设不是私有商品,不能够通过市场法则来进行生产与管理。基础建设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不应该成为某些人获利的工具。基础建设的商品化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基础建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收费公路,这种只顾自身眼前利益的脑残做法,使得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受阻,公路收费一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造成了超载等交通安全问题。公路收费与整体经济发展相比较,只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蝇头小利。中国人修建了高速公路,又用收费站把它堵上了,公路不能够自由通行,那还不如不修。
从局限封闭社会走向自由开放社会,从私有特权社会走向公共(共同)发展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共社会排斥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公共社会建立在私有社会基础之上,公共社会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也必须统一起来。
公共社会以公共设施为基础,以公共组织为主体,以公共管理来实现,以公共法治来保障。公共社会就是公有、公益、公权、公治,就是民主法治社会。
公民社会也就是公共社会的特征包括:
1、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的非市场化。城市是公共社会的物质基础,公共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要建立公共城市与公共社区,必须让城市与社区的公共使用面积大于私人面积。同时公共建筑与公共设施必须要免费向公众开放。公共服务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收费的公共服务不是真正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政府垄断的确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公共服务的公益化、自治化来解决。公共社会的本质是公有、公用,它与市场经济的私有、私用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公共服务的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结果必然会导致公共服务的两极分化与不平等现象。
2、公共管理法治化、民主化。公共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要解决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政府能力有限性的相对矛盾,必须要发展公共民间组织,通过公共组织实现社会自治。与之相对应的是要发展公共法律,要加大对于公共管理的监督与规范。
应该建立公共建设的强制购买与拆迁制度,从而保障公共建设的优先发展。公益性与强制性的统一,体现了公益是每个人的义务。儿对于非公益性的私人建设、商业建设,应该通过市场自愿交易,从而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
3、公民享有公共自由,主要包括言论自由与行为自由。
4、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力。没有保障就没有人权,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权的高低。
公共产品与服务是非营利、不收费的。公共产品是由公共出资形成的,产权属于公共所有,所以必须要免费服务于公众。公共产品少量收费只是为了提高公共产品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如水电费。公共产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有盈利,也是属于人民所有的,必须要服务于人民。公共产品的创收与乱收费,损害了公共利益,是一种剥削与压迫,是权力寻租与贪污腐败。
公共产品的发展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市场消费能力。公共产品的意义就是举全国之力,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公共产品越发达,那么这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也就越低,这个国家的商品竞争力也就越高。
公共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从长期与社会整体来看,会增加商品的社会成本,降低商品的价格竞争力,阻碍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因此是得不偿失的。
公共产品收费有利于国家与国有企业,不利于个人与私有企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与发达地区,不利于农村,会加剧地区不平衡;有利于沿海开放城市与对外贸易,不利于内陆城市与内贸内需,会增加国家内部贸易成本,阻碍产业的内部转移。
如果说经济发展的早期,公共产品收费还有一定的理由(有利于公共产品供给与外贸),随着外贸增长速度减缓,内需与内部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公共产品的免费供给将成为大势所趋。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32:00 +0800 CST  
公共产品与社会保障一样,都是一种社会负担与公共消费,它们的投入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公共产品应该与市场商品协调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公共产品过多与过少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基础建设是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而发展的,发达国家也具有基础建设的需求。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与卫星系统成为了发达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方向,成为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
城市化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反映了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有助于社会的改革开放,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社会而言,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开放、自由、文明、规范,小城市比乡村更开放、自由、文明、规范。所以城市化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开放与统一,建设国际大都市有助于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建设国家大城市有助于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与统一文化,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城市化是实现公平与法治的重要途径。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农村与城市的不平等。要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必须通过城市化。
城市生活是一种人口的集约化生活方式,它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基础建设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运行的总成本。从供给方面说,城市由于良好的交通位置和劳动力供给,形成一定地区的比较成本优势,它推动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发展。从需要方面说,城市收入增长与消费市场统一有助于经济发展。供给与需要相互作用,表现出一种乘数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就会形成城市病,导致城市中的贫困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与治安问题。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就会形成社会病,如社会两极分化、城乡二元结构等。为了减少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使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加强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不能夸大城市化所带来的困难。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目标,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标志,所以我们迟早会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因为害怕城市病而不去发展,也不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开始城市化。城市病本身是发展中的产物,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解决。归根到底,要解决城市病必须通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才能够解决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有人将优先发展小城市,限制大城市发展作为中国的发展战略,认为大城市的发展会带来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而实际上恰恰相反,众多小城市、小企业造成地方政府膨胀,社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基础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了贪污腐败问题,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大城市、大企业拥有资金与技术,可以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大型生产工具,可以更好的解决环境与社会问题。
今后的城市化应该走以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共同发展道路。要依托大中城市发展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不断增强大中城市的承载功能和辐射功能,要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中心,周边建设形成若干个中等城市,围绕中等城市聚集和建设起一批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最终在全国几大区域里形成若干个大中小城市协调配套的大城市圈。
城市的发展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相适应。中国的东部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适宜大城市圈的发展,应该走城市集约化发展道路。而西部地区人少地多,经济不发达,游牧业与传统文化也不支持人口大规模集中,因此适宜发展中小型城镇,走城市分散化发展道路。而中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应该走重点大城市发展与区域城镇化相结合的道路。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向少数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长期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居民收入水平高,虽然建设成本高一些,但最终收益还是比中小城市好。二是大城市功能全,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三是大城市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中小城市越来越受到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成为大城市圈的组成部分。四是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所谓“大城市病”现象,从而为大城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例如,城市交通拥挤可以采取发展公共交通与有轨交通等手段加以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已能够有效的控制。
城市的发展是从分立城市发展为城市网络,从污染城市发展为环保城市,从地区城市发展为世界城市,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可以将城市化分为前城市化和后城市化两大阶段。前城市化阶段是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它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人口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集中为特征。而后城市化阶段是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伴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换,以大城市圈与人口的阶梯式分布为特征,体现了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一种前城市化的发展,表现为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一种后城市化的发展,表现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的发展,城市人口与文化的国际化。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即人口从大城市向周边小城镇迁移。但前提在于这些小城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及其他福利都与大城市差异不大,逆城市化是不同地区、城乡均衡发展的结果。中国目前不仅没有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均衡,因此所谓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成功的。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社会发展策略的参考指标。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应该优先发展工业与实体经济,以城市化带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因为城市化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物质需要与市场需要,从而推动工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需要相对饱和,应该优先发展金融业与第三产业等非实体经济,以第三产业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
工业化水平决定了生产力水平,城市化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生产与消费相统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统一,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城市化决定了社会消费水平,是因为:
1.私人消费是建立在公共基础建设基础之上的。电器消费建立在电网基础之上,汽车消费建立在公路网基础之上。没有发达的公共基础建设就没有发达的私人消费。农村缺乏公共基础建设,因此农村消费水平不高。而城市由于公共基础建设发达,有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2.市场规模取决于人口规模,分散的农村市场不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人口,有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3.城市集中了各种商品与服务,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城市市场规范有序,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利。
4.城市集中了人才、资源、资本,有助于创业与生产力发展,从而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市场与消费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是阻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是世界生产基地与世界工厂,然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下,甚至不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种重生产,轻消费;重外贸,轻内需;重投资,轻福利的社会分配制度是一种重工主义、重商主义的经济模式,也是一种不公平的、两极分化的剥削制度,是对中国人民的犯罪。
城市化水平落后还导致中国国内消费不足,中国的工业化是一种外向依赖性的工业化,是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服务的,而不是内生性的,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决定了市场需要与消费,中国要扩大内需,归根到底必须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因为市民相比于农民具有更高的消费水平与消费需要。中国的消费需要不发达正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发达。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一条最终出路。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可以减少农业人口,缓解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发挥中国人力资源潜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全社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经济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支柱,以资本为血脉,以城市化为结果。大城市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大城市代表着更高的消费需求,大城市代表着更高的文化,现代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
社会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必然表现为城市结构的升级,抓住城市化的发展也就抓住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现代经济与社会的竞争就是一种城市化的竞争,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以城市化为中心,只有突出城市,推动大城市与国际城市的发展,才能够抓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调整城市结构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调整城市功能是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必须坚持以城市化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条件,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人口过多导致劳动力成本降低,有利于工业化,而不利于城市化,因为迁移成本大于劳动力成本,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解决的办法,一是政府提供廉租房,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从而降低迁移成本、落户成本。二是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就业率,从而提高劳动力成本。
城市化≠房地产,城市化≠工业化,农民进城只是城市化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与文化生活,实现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使得中国各项社会事业难以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就使得中国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提升人口素质包括教育与城市两种途径。通过城市化,把大量的农村人口集中于城市,置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社会之中,使农民转化为市民,不仅有利于消除对农民的长期社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能够实现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和提升人口素质的目标。
国民素质与文化水平归根到底是由于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决定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富裕了,生活过好了才会有更高的文化与素质要求。所以提高国民素质,并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要反对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与奴民政策,反对通过户口管制限制中国人民的人身自由与城市化发展,这是不利于人民素质与生活发展的。要坚持人的公平与自由,反对愚民与剥削。
一个城市的规模必须与当地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而必须看到一二十年之后,甚至更远的时期,才能够做出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因为城市建设是一种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难以改变的特性,所以它必须反映出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而不能够只顾眼前。否则必然导致城市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陷入建了拆,拆了建的重复建设怪圈,造成社会资源与财富的极大浪费。
要从城市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城市的内涵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城市社区的发展。中国应该发展社区文化与社区公益组织,提供社区服务与互助,以解决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相对矛盾。人生问题单靠个人与国家都不可能解决,在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应该有一个中介组织,这就是社区公益组织,它立足于社区,上接政府,下服务于民众,实现个人与社会、家庭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要建立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的社会治理结构,对应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理论。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36:00 +0800 CST  
市场与计划
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供需矛盾,生产大于市场需要,就会造成产品的积压与浪费;生产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就意味着资源与劳动力的闲置,社会潜在的生产力不能够实现。供需矛盾意味着经济效率下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严重的还会造成经济危机。
要解决供需矛盾,就必须实行经济调节,优化资源配置,使生产与需要之间,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经济调节主要包括市场与计划两种方式。
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期、事后、个体、间接的价格调节方式,它通过市场价格与利润的波动来调节商品生产,实现供需平衡。如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与利润下降,从而减少生产与供给,实现供需平衡,在商品供不应求时则相反。经济发展过热时,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资金供给,从而抑制经济过热。经济衰退时则相反。
市场调节具有经济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能够促进价格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它的作用发挥是有条件的,它依赖于资源无限供给、市场自由竞争与自由流动。资源无限供给与自由流动意味着商品生产是可以随意调节的,市场竞争意味着商品价格是可以自由调节的。而资源的垄断与市场行政管制会造成市场调节机制的失效。市场调节就是通过价格来调节生产,计划调节就是通过生产来调节价格。
产权与法制是保证市场自由竞争的基础。产权对于实现管理、定价、交换与流动都具有影响,没有相应的产权也就没有相应的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法制的核心就是对于产权的规范与保障。但是,产权与法制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社会、国家的产物。市场经济也不是什么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恰恰是政府建设所形成的,没有政府与法治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国家为基础,强大的市场依赖于强大的政府。
计划调节是一种长期、事前、整体、直接的信息调节方式,也就是以需定产的方法,它通过对市场需要的预测来调节商品生产,从而实现供需平衡。市场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计划调节是一种前馈调节。市场调节机制具有滞后性,只有在供需失衡之后,经过价格传导机制才能够发挥调节作用,它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的迅速变化,容易导致市场调节的失败。而计划调节具有前瞻性,当供需还没有失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生产调节,从而防止供需失衡,防止价格波动。
计划调节也是有条件的,它以市场垄断、信息自由流动、经济规律为基础。市场垄断是商品生产计划调节的社会基础,而市场信息与知识是商品生产计划调节的主观基础。缺乏市场垄断就会使商品生产计划调节失效,缺乏市场信息与知识将会导致计划调节的失败。
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计划调节,它们都是建立在商品生产与市场需要的基础之上的,都以供需平衡为目的,市场与计划的区别只是手段的不同。市场与计划本质上是统一的,市场调节也具有信息调节的作用,计划也具有利益调节的作用。市场经营者并不是单纯依靠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他也有自身的计划。但是由于市场经营者本身的分散与控制力弱,所以市场调节才成为了市场经营者的主要手段。而政府因为集中了广泛的信息与权力,所以它有能力实现计划调节。
市场与计划的统一还表现在市场与计划是相互依赖、相互蕴涵的。市场调节是依赖于计划调节的。市场调节依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但是这种市场机制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恰恰是政府与法治发展的产物。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经济法律,形成市场的公平竞争,限制市场主体的非理性竞争形式。从而有助于提高市场经济主体的素质,促进有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计划调节也是依赖于市场调节的。政府调控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向市场主体传递市场信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各种反周期的调节,从而大大的加快了市场经济均衡的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规律与市场自动调节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必须依赖于正确的市场价格体系与主体的自觉选择才能发挥作用。国家并不能代替主体与企业作出具体的决定,而只是改变了主体与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改变了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条件。
市场经济越是发达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越容易成功,反之,市场经济越不发达,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越容易失败。这说明市场与计划可以相互促进与相互转换,能够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
比如说实行产业结构政策,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使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仅靠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而且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干预经济,就能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竞争是统一的。正是因为自由竞争的社会风险太大,所以必须通过信息与利益的引导,加快市场均衡与发展进程。
产业政策与市场调节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提高市场调节的作用与效率,而发达的市场也有助于实现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制定产业政策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市场。政府的产业资助与保护只能是短期的应对策略,建立高度发达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才是长久的经济发展大计。
市场经济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充分的货币刺激,使主体能对市场作出有效的反映。
在肯定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有“市场失灵”的方面。市场机制并不能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原因是:
(1)在市场调节下,企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往往不符合社会经济整体长期利益的要求。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实现公平的收人分配,甚至会导致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这是市场经济与私有经济的根本缺陷,因为市场经济的调节主体是资本家,而资本家是以自身利益出发来进行调节的,其结果必然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劳动者与消费者。
(2)由于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市场调节对企业的外部效应无能为力,往往导致诸如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甚至阻碍公用事业的发展。
(3)市场机制不能调节国防、消防、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这类无利或少利产品,难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供求平衡。
(4)在市场机制下,由于经济主体多元化和经济决策分散化,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商品供求的短期动态,难以反映商品供求的长期动态,市场调节属于事后调节,无法预防偏差和失衡等等,这样必然造成经济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形成经济危机。
(5)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对外扩张与发展,但是缺点是不分敌我,容易资助竞争对手与国家敌人。计划经济具有封闭性,可以区分敌我内外,有助于实现经济保护与国家安全,所以战争期间计划经济是主要形式。
市场经济中个体理性导致社会整体非理性,计划经济中社会理性导致个性丧失。市场经济有利于创新、个性、分工、效率的发展,计划经济不利于科技创新、分工、个性、效率的发展,而有利于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对于经济波动具有放大作用,容易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如在经济衰退之时,市场需要不足,商品价格下降,而投资下降进一步加速了经济需要不足,形成了经济危机,这就是资本家个人理性导致社会整体的非理性。所谓的乘数效应也就是市场机制加速市场波动的效应。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反周期的宏观调控使得市场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但是计划经济只考虑市场整体的供需平衡,而不考虑局部均衡与产品多样化,结果容易造成产品单一化与结构单一化,不能够满足人民多元化的需要,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容易形成平均分配。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制度,这既是它的优势,又是它的原罪,因为资本最大化并不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计划经济有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这取决于政府是否民主法治。独裁的政府与贪腐的政府即使实现计划经济,也与人民的福祉无关,所以独裁的计划经济还不如民主的市场经济。
一般认为政府管制是对市场失灵的补救措施,但是由于存在着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管制机构相对于上级政府或公众的代理问题、管制机构被利益集团浮获问题、管制机构只有有限承诺能力等原因,以价格和行业准入为主要手段的政府管制制度也有严重弊病,如管制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活力不足;政府管制成本及关联费用不断增高,“寻租行为”泛滥;同时政府管制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管制时滞”问题突出等,使得管制的结果与初衷相背离,导致产业效率的低下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政府管制也可能失灵。
计划存在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间存在相对矛盾,这使得计划难以兼顾不同的目标。在计划管理体制中,下层人员缺乏自主性,计划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计划的调整往往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而且计划管理体制本身并不能消除风险与不确定性,加上社会信息在传播与控制方面并不能保证通畅,使得上层统治阶级的计划容易产生主观性,而下层管理者容易形成浮夸与贪污腐败。
单纯的市场经济对于社会政治与文化、道德具有破坏作用,它必然导致政治腐败与文化、道德的堕落。这是因为我们如果单纯使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处理政治、文化、道德问题,就必然会形成资本、金钱对于政治、文化、道德的侵蚀与控制,就会不断的突破道德、文化、政治的底线,形成道德、文化沦丧与政治腐败。
在现实世界之所以没有发生这种现象,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道德还具有很高的水平。这并不是由于资本家的良心发现,而是由于存在政府与法律与人民的力量,它们能够约束、控制商品经济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不仅市场经济会对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具有不良影响,计划经济同样也会对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具有不良影响。单纯的计划经济容易形成垄断与腐败,妨碍社会民主与文化自由。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的破坏是一种从下而上的破坏,是绝对的自由导致的恶。而计划经济对于社会的破坏是一种从上而下的破坏,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的恶。市场经济的弊端表现为资本、金钱价值的泛社会化,是一种拜金主义。而计划经济的弊端表现为权力的泛社会化,是一种权力崇拜、偶像崇拜,是一种拜权主义,也就是俗称的官本位。
要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共同发展,就必须协调计划与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要用民主法治来规范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防止出现资本与权力的泛社会化,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计划与市场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先进社会文化,提高社会民主法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与矛盾。
在古代社会之中,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具有矛盾性。古代社会认为仁与商、义与利不可兼得,因而形成了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价值取向。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仁与商、义与利并没有根本矛盾,它们可以而且应该共同发展。比如说在现代社会之中,建立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都是经济发达国家。
古代社会重义轻利形成的原因:
1、无官不贪导致无商不奸,社会的贪污腐败、官商勾结使得奸商多于仁商。
2、政府反对仁商与仁义。古代社会政府不仁义,也不容许别人仁义。因为这关系到政府的权威与权柄,自从古代田氏代齐之后,政府严管社会慈善活动,平民做慈善是谋逆大罪,所以即使商人想实行仁义也不行。
3、古代社会以农业税为主,而不是工商税,所以形成了重农抑商的价值观。
4、古代社会缺乏诚信与监督,缺乏法治,使得奸商横行。
在现代社会之中,经济与政治、文化是共同发展的,实现了仁与商、义与利的统一,资本增值与社会福利的统一。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税收以工商税为主体,实现了商业、资本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社会传媒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使得奸商难以售其奸,难以遁形。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抑制了贪官与奸商的官商勾结,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鼓励慈善活动,有助于仁商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能够实现经济与福利的共同发展。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41:00 +0800 CST  
私有制对于公有制的优势包括:
第一,私有制有助于市场创新与发展,公有制不利于市场创新与发展。因为私有制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激励了市场创新,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私有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在公有制之中,干的再好也没有相应的收益,于是在公有制企业之中,就会形成墨守成规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的市场创新。国有企业的生产受到了计划指标的限制,这也限制了国有企业利润的发展。
第二,私有制有助于科学决策,公有制不利于科学决策。在私有制经济之中,企业家的任何决策失误,都会给企业家带来损失,这种市场责任机制促使企业家必须依据市场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减少损失。
而在公有制企业之中,干的再坏官员也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因此他们无需根据市场来进行决策,他们的决策更多的是根据上级的需要与指令,因此必然会形成许多违反市场规律的决策。
第三,私有制有助于法治,公有制不利于法治。私有制能够防止官商勾结,防止贪污腐败。因为一旦某一家企业与官员进行权钱交易,就会在市场上形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上其他企业的利益,其他的企业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监督与反对这种官商勾结。而这种市场外部监督机制在公有制经济之中不存在,因为公有制经济之中,官员与商人一体,权钱交易与贪污腐败难以避免。
第四,私有制有助于价格平稳与经济一体化,而公有制不利于价格平稳与经济一体化。在私有制经济之中,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市场价格的高低进行自由流动,从要素价格低的地方转移到要素价格高的地方,这一方面抑制了商品价格的波动,促进了市场价格的均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国内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而在公有制经济之中,缺乏价格机制,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由领导者意志来决定的,结果一方面造成了要素与市场需要的不匹配,造成了生产要素的浪费。另一方面形成了按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国内市场的人为分裂。而且它也无助于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造成了国际市场的封闭与停滞。
第五,私有制有助于民主自由人权,公有制不利于民主自由人权。私有制的实质是人民所有制,它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产权制度,它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更多的财富,拥有更好的生活,也促使每个人自觉的维护自身的权利与财富,反对剥削与压迫。在私有制国家社会形成了勤劳致富的文化,而在公有制国家社会形成了权力斗争、阶级斗争的文化,因为公有制社会财富分配取决于人的权力的大小,而不是人的劳动实践。
公有制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所有制,就是官员所有制。公有制表面上是全民所有,然而人民群众几乎无法从国有企业的利润之中获得任何收益。由此形成了公有制国家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富民穷。私有制国家的富裕一定是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之上的,而公有制国家的富裕是建立在对于人民的剥削基础之上的。
在私有制之中存在着资本家对于劳动者的剥削,这是一种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剥削。在公有制之中存在着不劳动者、少劳动者对于劳动者的剥削,这是一种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剥削。无论是那一种剥削,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劳而获。要反对剥削,就必须要建立多劳多得,收入与劳动相统一的分配制度。
在公有制国家,人民群众的财富与权利受到剥夺,也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因为事实上所有的人民都是无产者与奴隶。从财富来看,人民的土地、房子等等,所有的财富产权都是属于国家的,人民只具有使用权。从人权来看,人民的所有权利,工作、福利等,这些都是国家赋予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收回你的土地、房子,不但不需要付给你补偿,而且还要收你的使用费。国家剥夺你的各种权力,你还必须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了你一条生路。因为除了活着,你一无所有,甚至也许你的生命也是属于国家的。
公有制国家往往标榜自己是最民主、最自由、最平等、最有人权的国家,然而却从来没有见过公有制国家进行过选举,反而存在许多封建君主制之中常见的制度,比如说血亲继承制、职务终身制、权力集中制。这就是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吗?
必须指出的是,私有制优于公有制是在公有制企业行政化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的,其实质是市场化管理优于行政化管理。公有制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实行市场化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效率。实行市场化管理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并不存在效率的区别,中国公有制改革就是由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改革。
决定一个企业有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它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而在于怎样进行管理。私有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垄断降低经济效率,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引进市场价格机制提高经济效率。
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在政治上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因为市场化就是资本化,就是资本决定价格、资本决定传媒、资本决定教育、资本决定一切。完全的市场化必然导致完全的资本主义化,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以国有企业为市场主体,私有制、民营企业只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而不能够作为主体与根本。
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资本对于国家的控制,就是金钱政治。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资本主义革命,就是因为古代中国的商人无法控制国家与军队,从而无法保护自身的资本利益与经济产权,只能够成为国家的附庸,而不能够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自古以来都缺乏资本主义生存的土壤,因为中国从来都是政治主导的社会,而不是资本主导的社会。
中国的公共性产业、基础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应该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的产业可以私有化、市场化。尤其是军队、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应该私有化,军队经商这种脑残政策必然会动摇国本,将党指挥枪变为资本指挥枪,所以军队、公检法这些关系国家根本与社会公正的公共部门都应该由国家供养,不能够假手他人,授人以柄。
国有企业以高工资、高福利、低商品价格、高税收为特征,有利于国家与工人、消费者,不利于资本积累与发展。私有企业以低工资、低福利、高商品价格、低税收为特征,有利于资本积累与发展,有利于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而不利于国家与工人、消费者利益。
私有企业所谓的高效率、高利润率,很大程度上正是建立在对工人工资、福利的剥夺,损害消费者权利与逃避国家税收的基础之上。所以,每一次私有化、市场化运动都是一场资本的盛宴,是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疯狂掠夺。私有企业的“高工资”只是高级管理者的特权,是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普通的员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而且私有企业有破产的风险,这是资本家逃避经济责任的最终手段,它会造成经济关系的混乱,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国有企业有国家财政的支持,破产风险大大降低,有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
私有企业有利于资本的积累与发展,适合于高风险、高竞争的经济领域;国有企业有利于消费与公平,适合于低风险的基础性、自然垄断性经济领域。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都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是效率与公平、市场与计划、私有与公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只讲效率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与社会分裂,只讲公平造成社会停滞不前。效率有助于资本的积累与发展,公平有助于资本的实现与流通,经济发展是一个从效率到公平,从公平到效率的螺旋式发展进程。
由于市场或政府都存在着缺陷,所以政府和市场应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市场与计划都是建立在信息传播与法制基础之上的,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而且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市场与计划的区别只是社会发展手段与方法的不同。
在经济调节理论上有两种迷信。一种认为市场可以实现经济的自动调节;另一种认为计划能够实现经济的自动调节。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片面强调私有制,还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片面强调公有制都是不对的。因为它们都不符合社会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就是社会分配是由工资、利润与税收三者共同完成的。工资代表了劳动者利益,利润代表了资本家、投资者利益,税收代表了统治阶级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市场调节是经济产权的分配所形成的,由于社会经济产权被配置给不同主体,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经济运行与调节机制。消费者形成了经济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生产者形成了经济的商品供给调节机制,投资者形成了经济的金融资本调节机制,而政府形成了经济的宏观调节机制。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消费者、生产者、投资者与政府,同样也离不开这些经济调节机制。只有不同主体与不同经济调节手段的统一,才是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
只有协调并且保障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与政府的利益,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私有制理论片面强调资本家的利益,结果必然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形成剥削与压迫。公有制片面强调政府与公众的利益,结果必然会形成大锅饭与平均分配主义,妨碍个人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运行的两种极端情况,不是“市场失败”,就是“政府失败”。计划与市场手段必须统一,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来实现计划的目标。政府的宏观计划要与企业计划、市场选择相统一。
完善的市场调节是不同主体的共同调节,体现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可以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发展。经济调节是个人消费、企业管理、市场价格调节与宏观调节的统一。个人需要具有多样性,企业具有自利性,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只有宏观调节可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调控能力,形成社会共同实践,反映社会共同利益。个人、企业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并不存在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不同主体的共同调节才能够实现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否定任何一种调节手段与利益都是错误的。
为了使社会经济稳定健康高效的发展,市场与国家都是必要的,这就形成了混合经济体制。混合经济是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主体、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多种市场结构、多种分配方式的混合。实践证明,无论哪一种单一的经济形式,都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我们要坚持产权的多样性,反对单一产权制度。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是片面的,不符合社会的真实情况。产权制度的多样性,源于经济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不同地区、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条件与市场需求,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通过不同的产权制度,才能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我们要建立以国有企业为基础,以私有企业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制度。
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原因:
1、资源与技术。资源与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技术问题。
2、资金与投资。投资与积累并不能够等同,一个社会可以具有很高的资金积累,都是这些资金积累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投资。一是因为缺乏公平,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可以具有高的积累率与储蓄率,都是却缺乏投资;二是因为缺乏技术,三是因为缺乏风险保障。
3、产权保护与法治。缺乏产权保护会损害产权人的利益,不利于经济发展。但是产权垄断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必须通过法治保护产权,防止垄断与不公平竞争。
4、市场需求与分配。不平等的价格体系必然会导致不平等的利益分配,形成两极分化与剥削问题,其客观后果表现为市场需要不足。对于一个经济持续发展,而市场需要不足的社会而言,必然存在着经济剥削与两极分化问题,因为真正合理的价格与分配不会存在市场需要不足的问题。要解决经济剥削与两极分化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法制化,保护劳动者、消费者权利。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防止社会绝对贫困化。
客观主义重视资源与科学技术,重视商品生产与物质资本,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物质生产与物质资本的扩大,就是GDP的提高。
主观主义重视金融资本与资本增殖,重视货币发行与金融投资,认为经济发展就是资本与利润的提高。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44:00 +0800 CST  
古代的货币是一种天然货币形式,由贵金属构成。它通过自身的内在价值、天然信用而行使货币的职能,这在古代缺乏国家信用时是一个优势。但是天然货币具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天然货币的产量、储量是客观固定的,难以反映经济的无限发展。所以,它只适于古代经济长期停滞的社会。
一个国家的黄金储量是相对固定的,而经济却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各国黄金的数量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而且金本位制容易形成拜金主义,认为只有生产黄金或从国外输入黄金,才能增加国家财富,而人民的社会实践却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
历史上的重商主义就是如此,他们认为财富就是黄金,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金银,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外贸易,因此对外贸易要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这样国家就富裕。重商主义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社会实践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社会财富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实践,货币本身并不是社会财富,它只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凭证。
重商主义从错误的财富观出发,认为财富都是从流通领域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增殖的源泉。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贸易交换本身并不能够增加社会整体的财富,只能够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情况。而且各国都要追求贸易顺差,那么顺差从何而来?运用这种理论只能够使国际贸易陷入停顿。
由于天然货币的内在缺陷,它必然会被国家法定货币所取代。现代货币形式是纸币,它是由国家信用保证的货币。纸币具有固定的价值单位,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自由调节供应量,而金币由于总量有限,难以实行货币供应量调节。纸币能够正确反映社会财富的根源,克服了天然货币的缺陷。
纸币可以通过实际价值与发行规模来反映与调节经济的发展,因此纸币对于经济的调节手段比金币更多,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纸币的缺点在于缺乏内在价值,没有金币这样的内在价值保障,因此存在着价值风险。一旦出现国家政治、经济的重大改变或者出现超额发行,都会导致纸币价值的变化,也就是说纸币比金币具有更高的风险性,这是货币危机形成的根源之一。
货币价值的稳定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稳定发展,如果社会生产出现大起大落,必然会导致货币价值的大起大落。古代社会之所以不存在稳定的纸币,与古代社会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产量容易大起大落有重要关系,所以纸币一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虚拟货币,呈现出国家化和虚拟化的历史趋势。国家化是指货币由天然货币发展为国家法定货币,货币成为了经济主权的重要标志;货币的供应与调节由市场自动调节发展为由专门的国家金融机构进行供应与调节,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在信息社会之中出现了电子货币等虚拟货币形式。电子货币是在电脑网络组成的虚拟空间中流通的一种无形货币,它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从货币的发展趋势看,其价值职能弱化,而分配职能强化。货币的价值职能从最初的名副其实逐渐虚化,变得名不副实,甚至成为纯粹符号化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也没有货币实体。但是,一方面电子货币减少了印钞、发行、现金流通、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降低了发行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带来的清算手段的便捷,扩展了市场交易的形式与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换和流通方式。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商品的价格总额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由金融组织的效率所决定。
一个国家的货币需要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只有创造更多的商品,才能够扩大社会的财富,获得更多的货币资产。一个国家货币的实际价值也是由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的。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所以,防止和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实现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而在计划经济中,由于商品价格受到管制,通货膨胀是通过商品短缺与商品管制来表现的。所谓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的说法,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结构性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尽管商品价格不变,但是民众持有的货币并不能购买到商品,要购买商品需要各种票据,如粮票、油票等,实际上计划经济之中的货币被各种票据所取代。这两种经济体系中的通货膨胀本质上都表现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恶性的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货币职能丧失,国家信用、经济秩序的崩溃。恶性通货膨胀常常导致货币替代现象,一是纸币被贵金属替代,二是纸币被票据替代(如粮票、油票),三是本国货币被外国货币替代。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与金融服务决定的。经济实力是国际货币的价值基础,而金融服务是推动国际货币自由流动,实现资本增殖的社会基础,因此国际货币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往往是统一的。
历史上出现的单一国际货币与单一国际金融中心,是由于少数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决定的。它必然形成国际通货膨胀,形成铸币税,从而损害其他国家利益。随着新兴国家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中心。少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但是由一个国家控制、决定国际金融的局面不可能再出现了。
国际储备多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包括:
1)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摆脱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使各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不再只受美国经济变化左右,使世界经济运行不再受一个国家的过大影响。
以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导致货币滥发现象,这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
2)它提供了国际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的手段,减缓了外汇储备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使得各国货币当局在储备资产的选择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3)当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可促使储备货币所在国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
4)它有利于解决外汇储备资产供应不足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之一是中国通过央行在国际范围内发行货币来获得一定的铸币收入。二是大大减少中国国际收支的波动,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就从来不需要考虑其国际收支的危机。三是外贸企业的结算以人民币计价,可以大大减少其面临的汇率风险。同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可为中国在将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获得更多发言权,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立足于亚洲,才能走向世界,要坚持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途径。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要经历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个阶段。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周边国家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为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消除不必要的过时的外汇管制。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中经常项目可兑换是必要条件。可兑换程度越高,资本管制越松,货币国际化才可能走得越远。此外,中国必须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有能力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必须推动人民币计值的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形成储备货币职能奠定金融市场基础,减轻对美元债券市场的过度依赖,给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
价格与利润
经济就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过程。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经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人类的本质就是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无限发展,所以经济代表了人类的本质与力量。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的主观需求也是无限的,然而人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优先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经济就是要通过事物的经济价值来解答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价值多少的问题。经济就是要通过有限的生产与投入,来实现经济价值与产出的极大化,从而更好的满足主体的各种需求,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事物的客观价值是无限丰富的,不同质的,难以相互比较。而事物的经济价值是单一的,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比较。这说明事物的经济价值并不是客观价值的直接反映形式。想通过比较事物的客观价值而决定其经济价值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想通过商品的经济价值比较来确定事物的客观价值也是行不通的。
事物的价值是无限丰富的,经济价值只是事物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并不是全部。要反对将经济价值作为事物的唯一价值的观点。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等都是事物的价值,而且事物的经济价值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事物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多少。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事物的各种价值,要注意使事物的不同价值全面、协调的发展。因为主体与社会的需要是无限丰富的,需要各种不同的价值才能满足。
商品的各种价值是统一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资本增殖,而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实现主体价值的极大化,经济是为主体与社会的价值发展服务的。要实现这一目的,不仅要扩大物质生产,也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与消费文化,扩大社会福利水平。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合理的消费文化会造成商品浪费,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出现经济总量增长了,而主体的贫困反而加剧,社会的福利反而减少,也就是贫困化增长现象。
同时,我们也要反对忽视经济价值,不讲经济效益的思想。经济价值是事物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资源与劳动的持续供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补充和满足社会消费所损失的量。只有将事物的消费与生产、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资源与劳动力、生产力都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为了解决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的问题,使我们的资源与劳动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主体的最大满足,就必须通过事物的经济价值才能确定。事物的经济价值是调节社会实践,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依据。
事物的客观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也就是交换价值)是统一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引导价值。事物的其它价值都需要与经济价值相联系,才能使社会实践进行生产。而经济价值必须以客观价值为基础,才能够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经济价值是事物的客观价值与主体需要相互联系与统一的桥梁。事物的客观价值是不依赖主体需要而存在的,而经济价值是事物客观价值对于主体的社会价值。事物的经济价值并不能直接满足主体与社会的各种需要,而必须通过事物的客观价值才能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
经济价值是客观价值的主观反映形式,是用货币来表示的商品价值,它既不是单纯的客观价值,也不是单纯的主观需要。经济价值或者价格,既是价值的符号与反映形式,又是交换分配与经济控制的工具。价格的双重属性说明只有将生产与消费相结合,将客观价值与主观需要相结合,这才能全面的解释事物的经济价值。
商品交换形成了市场价格,传递了市场信息,促进了市场竞争。商品交换虽然不能够直接创造物质价值,但是它能够减少商品与价值的浪费,增加社会的总效用与福利。
商品交换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而体现劳动价值、交换的公平性是第二位的。等价交换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的,而产权制度本身是不平等的,绝对公平的等价交换并不存在。生产者、所有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存在相对矛盾,交换只能是各方利益的相对均衡。不同产权所有者的相互需要是交换相对公平的基础,市场的竞争也有助于交换的相对公平。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53:00 +0800 CST  
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和服务的交换,而是一组权利的交换,所交易的物品的价值,也就取决于交易中所转手的产权多寡或产权的强度。资源的市场价格是资源的产权价格,同样的资源,权利边界界定程度不同,就会导致其不同的市场价格。比如说中国的城市土地价格与农村集体土地价格的不同,就是因为产权的原因。产权界定清晰是资源的市场价格等于其相对价格的必要前提。
第二,级差利润,这是利润形成的根源。级差利润就是由于商品质量与服务差异带来的利润,商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级差利润也就越高。级差利润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通过提高商品的生产质量与技术含量,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有助于价格的提高。由非竞争的行政垄断形成的垄断利润主要是由于产权垄断所形成的,而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利润主要是由于技术垄断所形成的。
第三,比较成本也就是资源禀赋,这是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从而形成的资源垄断利益。比如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
第四,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包括自身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竞争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这些风险有时候会造成损失,有时候也会造成额外的收益,所以经营者必须要时刻关注市场与经济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以降低各种风险,获得更高的利润。
资本的利润是由于货币所有者放弃了直接消费的权利,而投资于生产经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获得的回报。同时它也是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强制社会积累的结果。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社会消费与积累形成合理的比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润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产物,实际上利润的构成并不仅仅只是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利润是由各种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共同形成的,广义的利润包括劳动价值、投资价值与社会价值三个成分,也就是工资、资本利润(纯利润,狭义利润)、税收。资本家并不仅仅只是剥削劳动者而致富(如果仅仅依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就能够致富,那么奴隶主就应该是最大的富翁了),资本家财富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于资本家占有了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而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并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资本家通过掠夺自然资源价值以及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而获得了利润与财富。
为了防止资本的无限扩张,现代社会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各种产权,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利益,防止剥削与压迫。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来调节利润与工资的比例,从而有助于实现不同主体、产权与利益之间的平等互利与共同发展。
由于存在着市场等价交换原则,所以等量劳动应该获得等量工资,等量资本应该获得等量利润,也就是形成平均工资率与平均利润率,这是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因此任何一种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有助于其它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平均工资与平均利润。利润与工资有一个从垄断利益到平均利益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过程。
经济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就是由谁来决定商品及其价格。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核心是产权竞争。不同产权所有者相互竞价,从而争夺定价权与市场利润。只有产权垄断才会有价格垄断(也就是定价权)。金融霸权建立在军事霸权基础之上。
产权的核心是定价权,包括商品、工资、利率、税率、汇率等定价权,最重要的是商品与工资的定价权。不同的定价权涉及不同的产权与主体,具有不同的经济条件与法律制度,其价格形成机制也就不同。
影响工资价格的因素包括:第一,劳动力的价值与成本。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第三,工会组织与工资协议。第四,货币因素。如通货膨胀与汇率都会对实际工资造成重大影响。
从生产成本角度来看,工资也就是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它取决于维持工人基本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从替代成本角度来看,劳动力与机器、工具是相互替代的,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用以替代劳动力的机器价值。从机会成本角度来看,工资取决于劳动力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
不同产业、不同职业的工资水平是由不同的原因形成的。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言,工资主要决定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因此它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对于知识经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工资主要决定于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因此工资水平较高。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工资决定于资本的垄断,它的工资随着市场垄断与竞争而变化。
在劳资谈判之中,要想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与工资结构,必须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包括政府与社会的影响。这是因为劳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罢工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劳资双方的事,所以必须要限制工会或者资方的不合理权力。必须要防止劳资勾结而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且劳资双方谈判使得谈判容易破裂,容易形成资方或者工会的权力膨胀,造成资本剥削或者福利膨胀,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国际价格与汇率
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生产资料成本(物质资本)相对较高而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相对较低,表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牺牲资源与环境的粗放型发展,以数量扩张为基础的外延性发展。发达国家商品的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低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表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资源与环境友好的节约型发展,以科技与市场创新为基础的内涵性发展。
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营销成本相对较低,表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商品与供给相对短缺的卖方市场。发达国家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营销成本相对较高,表明发达国家是一种需要相对短缺的买方市场。
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税收成本相对较低,表明发展中国家缺乏公共建设与公共福利,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发达国家商品的税收成本相对较高,表明发达国家重视公共建设与公共福利,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
对于商品价格而言,它在不同的国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不同,表现为同一商品不同价格,以及同工不同酬等现象。
如果按照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根源。根据这一理论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这显然无法解释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要解释同工不同酬现象,仅仅从劳动本身来找原因是不够的,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外在社会原因形成的。
(1)生产要素不能够自由流动,尤其是市场需要与金融资本具有国别性,难以在不同国家转移,这是不同国家价格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与直接原因。
不同国家的商品资本成本不同。由于穷国的物价低,所以形成相同的生产力所需要的资本也相应较少,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较低,在同样利润率的情况下,其商品价格也较低。即使是具有相同成本的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国家也是具有不同的价格,说明不同国家的市场需要不同正是导致同工不同酬、相同商品价格不同的直接原因。
(2)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差异,这是不同国家价格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同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各国不同的人力资本与人力成本,形成了同工不同酬,同品不同价现象。低级产业只需要低级劳动力,高级产业需要高级人才。发达国家劳动力培养成本高,导致其劳动力使用成本高。
产业发展对于国内与国外具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对于国内而言,高级产业对于低级产业具有带动作用与补贴作用,会拉动低级产业价格发展,而减少不同产业工人工资差异。这是因为国内的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了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了平均工资与平均价格。对于国外而言,由于生产要素不能够自由流动,这时资本平均利润率不能够形成,平均工资与平均价格也不能够形成,而是形成了国际垄断利润、国际垄断价格与国际垄断工资。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高度不同,价格差异就是产业级差租金,就是发达地区产业寻租的结果。
(3)资源差异。不同国家的资源蕴藏量不同,也会形成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异,这是一种资源级差租金,是资源垄断的结果。这是国家价格差异形成的辅助原因,是少数资源大国高工资的原因,但是由于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这种原因形成的价格差异也是暂时的,会因为资源耗尽而消失。
(4)国家政策原因。一个国家内部如果采取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以及歧视性、等级性的公共政策,如社会福利地区化、等级化,也会在国家内部形成地区价格差异,这是一种政策性级差地租,例如城乡差异。通常人口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是由于公共产品与福利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同一国家内部男女工资不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由于文化与法治原因形成的工资差异。
同样商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资本同样的利润,同样的劳工作同样的工资,这些平均价格、平均利润、平均工资的形成都是有条件的,它们依赖于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流动成本为零、公平公正的产权与法治。
中国的价格与产业政策有利于国有企业与工业化,而不利于民营企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形成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价格体系,尤其是公共商品价格,存在着国有与民营不同价,工业与商业不同价的现象,形成了人民补贴国家,其他产业补贴工业的现象。要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要改变这种价格的扭曲与垄断。
比如说中国的电力价格,就具有工业电价、民用电价与商业电价三种不同的价格,工业电价最低,而商业电价最高。其他的公共商品与服务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这种公共商品对于不同主体的不同价格体系不利于民营企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中国的公共商品与服务价格还存在着地区差异,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政策不同所导致的,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发展。
由于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当他们之间发生贸易时,富国包含少量劳动的产品可以交换穷国包含大量劳动的产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富国剥削了穷国。可是在没有贸易往来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显然不能用国际不平等交换来解释。反对国际贸易,封锁国际市场,也决不会使不同国家的经济差异消失。国际不平等价格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发达国家通过自身的技术垄断与市场垄断,形成国际垄断价格,获得国际垄断利润。不发达国家缺乏生产力,难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只能接受较低的原材料价格。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不能直接消费,只有具备生产、营销能力的跨国企业购买,形成了买家的垄断,降低了原材料的价格。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可以直接消费,具有广泛的国际需要,形成买家竞争,提高了制成品价格。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由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但是显然穷国与富国的汇率差异并不符合购买力理论,发展中国家物价低而且货币汇价也低,发达国家物价高而且货币汇价也高。汇率与物价往往同时涨跌,而不是反向运动。如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时国内物价上涨。也就是说现行汇率制度并不能够真实反映货币的价值与购买力。显然汇率并不只是由购买力决定,汇率是货币的兑换价格,它仍然取决于市场竞争与产权制度。发展中国家缺乏竞争实力与产权保护,因此也就缺乏汇率的定价权。
所以,现行国际货币汇率机制是一种极其反动的汇率机制,它是发达国家通过金融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工具。它存在的真正基础是国际间的强权关系,是殖民地时代武装掠夺的继续。
虽然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着不平等问题,但是要克服汇率剥削,也不可能让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全部升值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有人认为形成统一的世界货币,才是避免汇率剥削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只要存在着国家差异,只要生产资料不能够自由流动,即使是有统一的世界货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地区差异仍然会存在,就如同在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物价水平存在差异一样。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02:00 +0800 CST  
汇率剥削与国际价格剥削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活方式、先进文化的需要与学习,汇率剥削与国际价格剥削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本,就是用资源与劳动去换取技术与管理的过程。只有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汇率剥削与国际价格剥削的问题。
中国已是世界货物贸易大国。然而既是大买主又是大卖主的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只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出现了中国买什么就涨什么,卖什么就跌什么的怪现象。说明我们对于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缺乏了解与利用。
这种现象一是因为我们缺乏价格风险控制意识,只是单纯的被动接受国际市场价格,而没有想到应该主动的干预国际市场价格。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制定长期商业合同,同时有效的影响国际期货市场,因为当代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是通过期货市场来决定的;二是由于我们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团结联合起来。结果导致市场规模优势不能够转化为价格优势,反而被各个击破。我们应该通过商会、行业协会将分散的企业组织起来,一致对外,更好的捍卫我们的利益;三是缺乏国家战略储备与企业储备,从而导致企业难以克服市场波动与风险,丧失了讨价还价的底牌。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就会感冒发烧,受制于人。
在市场经济之中,资本具有最大的定价权,这是因为资本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与卖家,因此资本具有最大的议价能力。虽然资本只是市场上的虚拟买家与卖家,本身并不实际进行生产与消费,但是市场并不会区分实际交易者与虚拟交易者,这就为资本操纵市场价格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在期货市场上,并不发生商品的实际交割,而只是交割期货合约价格与市场售价的差价,这为资本操纵市场价格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但是资本定价权并不是无限的,它只适用于基础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对于小额贸易资本定价权没有意义,对于消费品由于存在着质量竞争与技术发展,资本控制风险太大,其定价权主要取决于消费者。
中国要想获得国际商品定价权,就必须要综合利用实际市场与虚拟期货市场,实现市场竞争与资本控制的统一,才能够有效的影响与决定市场价格,保护与实现自身的利益。
市场与贸易
市场就是主体交易商品的场所,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商品与交易形式。市场集中了主体的经济需求,是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市场的发展表现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商品与交易的多样化,市场的法制化。
古代的市场是一种分散的生活消费市场,市场商品少,交易形式单一,交易不规范,广泛存在着消费欺诈与不合理竞争现象。现代市场是统一的大市场,既包括生活消费市场,也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市场商品品种多样,通过各种交易形式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有各种商品质量标准与消费者保护法规,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对不合理的市场竞争与垄断。
市场与商业的发展,是为了解决供需矛盾,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商业组织的出现,是商品交换独立的标志,也是市场形成的标志。商业组织通过自身的资金、区位、信息优势,促进了商品交换行为的规范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商业组织利润的根源,在于它能克服生产者集中生产与消费者需要多样性之间形成的在时间、地点、价格、品种等一系列供需矛盾,实现商品的社会流动与交换,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结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生产者,商业组织形成买家垄断,对于消费者,商业组织形成卖家垄断,从而形成批零价差。商业组织为生产者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商品的选择,促进了市场竞争,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在自然经济中,生产与消费是直接统一的,而缺乏交换,这表面上最经济,效率最高。但是经济的发展却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为以货币、市场为中介的商品经济,经济运行过程更加复杂,增加了经济运行的直接成本。
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能只看成本,还要看经济运行的产出与效率。经济价值=产出-成本。自然经济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它的效率与产出更低。它缺乏科学技术、生产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工具、科学技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的发展快于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所以商品经济在整体上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形式。
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人才的价值,真正降低社会整体的成本,减少资源、人才的浪费。自然经济的中间环节与直接成本虽然少,但是机会成本高,对资源与人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商品经济的中间环节与直接成本虽然多,但是机会成本较低,能充分实现资源与人才的潜在价值,其增加的运行成本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充分的补偿。
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经济相对繁荣,商业相对发达的时代,但是并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因为古代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是分裂的、矛盾的。只有在西方通过工业革命,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才相互联系统一起来,形成了持续的资本增值活动,推动了商业与产业的共同发展。通过资本主义革命,才在社会中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以商业的发展虽然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与集中,但是资本的积累只有与科学技术与产权制度的发展相结合,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才能够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市场有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主体需要。货币并不等于市场有效需求,市场有效需求是由生产供给决定的,发行钞票并不是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为市场的大小不是由用来交换的货币多少所决定的,而是由用来交换的资源与产品的多少决定的。同样,人的主观需要也不是市场有效需求,人的市场需要是由人的收入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决定的,也就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只有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与主体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市场有效需求。
中国市场需要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供给不足,一方面是市场产品质量低下,缺乏能够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优质商品与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在于缺乏公共产品,妨碍了居民的私人消费。比如说公路建设不足就会妨碍汽车消费。中国缺乏社会养老制度、社会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妨碍居民消费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对供佮直接决定需要的产品经济教条。市场有效需求虽然是由生产供给最终决定的,但是生产供给并不能够直接决定市场需要的数量与结构。市场需要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如果供佮直接决定需要,那么也就不会存在供需矛盾,就不会出现经济危机,也就不需要经济的控制了。
首先,人自身的需要是有限的,一旦市场达到饱和,再扩大生产也不能形成需要,只会造成产品积压。其次,供给创造需要受到产权分配制度的制约,相同的供给、生产,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中形成不同的需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阻碍了供给形成需要,公平分配所创造的市场需要是最多的,而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同样的资金所形成的市场需要是最少的。第三,商品价格本身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价格越高,需要越少。商品价格的高低又与市场竞争习习相关。
第四,企业生产所创造的市场有效需求并不能全部回流到企业本身。企业生产一方面为自身的产品创造了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竞争对手创造了市场需要。所以,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总是离不开市场竞争。只有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市场需要,加快产品的价值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
形成市场需求的途径包括:
1.供给创造需求。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发展,商品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升级。没有商品的创新与发展,仅仅通过收入分配与货币金融的调节,是难以创造有效需求的,只会形成经济的滞涨。
2.分配创造需求。消费水平取决于工资与收入水平,提高工资与福利能够。必须通过社会收入分配来实现投资与消费、资本与工资的协调发展,分配不均衡就会形成收入两极分化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通过金融分配途径也能够创造需求。如消费信贷能够将长期收入转化为即期消费,网络支付能够方便消费的实现。金融信贷是建立在收入分配基础之上的,是对收入分配的金融杠杆放大,它也依赖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3.基础建设创造需求。基础建设是通过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基础建设能够打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隔阂,促进商品的流通,创造新的有效需求。
4.法治创造需求。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与服务,反对消费欺诈与不合理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以保障市场需求的稳定发展。
人的需要是市场需要的主观基础,生产供给是市场需要的客观基础,而分配与金融制度则是联系它们的纽带,也是将人的主观需要转化为市场需要的社会基础。正因为如此,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这个国家的市场需要就越大;同样,也并不是一个国家越有钱,它的市场需要就越大。只有有钱而且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市场需要才能够达到最大。
生产服务于消费,价格决定于市场。谁拥有最大的市场,谁就能够决定市场价格与商品标准,就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霸主。一个自由、公平、规范的市场,本身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它能够吸引资本与人才的进入。分散、不规范的市场,难以全面反映资源与人才的价值,容易形成价格扭曲,导致资源与人才的外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资源与人才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市场的保护与限制,有利于局部、地区利益,但是不利于整体、长期利益,最终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市场是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也是制约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生产与市场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在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形成众多中小企业与分散的市场,形成区域性自给自足的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形成大企业与统一的市场,推动了国际资源、产品与贸易的发展。
市场的统一与规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商品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整合一切资源与人才,促进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在内部取消一切妨碍资源、人才、资本与商品自由流动的体制性因素,促进大市场与大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大市场与大企业是统一的,大市场的发展是以跨越不同地区的大企业为标志的,国际市场的发展则是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
资源有限性、市场有限性是约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市场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市场有限性是资源有限性的集中表现形式。一切经济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对市场的竞争。正是由于存在资源有限性与市场有限性,我们才能理解经济理论中相对成本上升与相对收益下降的经济规律,因为这些规律正是经济有限性的表现形式。
市场越小,也就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小,越不利于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市场经济与规模经济是统一的,经济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融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从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
生产力发展与成本降低之间存在相对矛盾。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往往需要运用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与高素质人才,具有很高的固定成本。生产力发展与成本降低之间的统一,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形成的。因为产量越大,单件产品的相对成本就越低。所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个巨大的外部市场。
市场越大,越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与利润率。反之,如果市场很小,即使企业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也不能够充分发挥,甚至会出现生产越多,利润越少的局面。市场的大小是决定企业、产品效益大小的重要条件。扩展国内、国际市场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根本出路。妨碍发展中国家企业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并不在于经济所有制问题,而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与地方保护主义,在于发达国家的市场保护主义。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07:00 +0800 CST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通过扩展海外市场,乃至于殖民地而实现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受到意识形态与国际形势的影响,谋求在一国内建立门类齐全,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这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由于国内市场的局限性而产生资本相对效益递减,从而阻碍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西方传统经济学认为产权、分配制度是决定企业效率的根本原因,认为只有搞私有制才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是这并不正确。企业效率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力与市场规模。产权制度是通过影响生产力与市场而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在生产力一定,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产权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对经济效率有根本的影响。所以企业产权制度的组织形式必须随着生产力与市场的发展而发展。
市场需要是由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共同组成的。发展内部市场必须要反对两极分化与剥削,反对市场垄断与不公平竞争,实现分配公平与市场竞争的统一。发展外部市场必须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霸权主义,实现国际商品的自由流动与公平竞争。
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看,大凡发展顺利的阶段,自由贸易理论就占统治地位;相反,世界经济转入萧条、停滞时,贸易保护的主张便甚嚣尘上。从一个国家看,经济上处于向外扩张时期,就主张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而处于落后阶段,经济劣势的国家必然要加强保护或闭关自守。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WTO成员国,已逐步放弃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征收高关税为本国产品提供保护。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环保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使得技术壁垒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
数量限制和关税保护手段主要保护的是国内产业与企业,也就是国内生产者的利益,它不利于市场竞争与保护消费者利益。而技术贸易壁垒主要保护的是消费者利益,它通过制定统一的商品标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一视同仁。从而有助于市场竞争与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限制、淘汰了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产品。它有助于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科学、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技术保护手段是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它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发展技术标准的同时,应该确保技术标准的统一性与科学性,反对各国任意设置技术标准。真正的技术壁垒实际上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主观设置的技术标准。什么样的技术标准才是安全、绿色、先进的技术标准?这不应该由一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说了算,而应该由不同国家共同制定能够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归根到底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够克服一切技术壁垒,占领国际市场。
经济安全包括产品安全、企业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产品安全反映了消费者的利益,通过产品技术标准来实现。企业安全反映了企业利益,通过保护企业产权与市场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来实现。产业安全反映了国家利益,通过市场准入、资格审查与贸易保护来实现。其实质就是要加强产业自主性,防止外国公司对于本国公司的恶意兼并与收购,特别是龙头企业,对于这种兼并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与审查,要防止外国企业的市场垄断。金融安全体现了投资者利益,通过保护物价与汇率的相对稳定,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通过反洗钱、金融监管来实现。
必须指出市场保护本身并不等于经济安全。保护并不是安全的根本保证,只有发展才是安全的根本保证。单纯的市场保护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十分危险的。面对竞争,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绵羊变成老虎,才能够真正获得安全与独立。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制定和完善鼓励竞争的贸易政策,在国内外市场上为厂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本国厂商在国际竞争中成长、提高效率,应该是最为可行的贸易政策。
世界市场一体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促进了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这体现了国际生产与国际市场即高度分化又高度统一。产品的投资、生产、经营、消费日益国际化,经济已经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国际,就像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一样,国际经济也必然会取代各国的独立经济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仍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始终是少数,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少数的发达国家,只有依靠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才是国际贸易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量增长幅度大于生产发展速度,出口贸易额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这表明各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主要承担者。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跨国公司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竞争从以国家比较优势竞争为主,转变为以跨国公司竞争为主。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整合国际资源,获取国际垄断利益。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
(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际贸易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又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伴随国际直接投资在21世纪的扩张,投资部门结构也发生变化,从初级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转而投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将进一步趋向于采用兼并与收购。
(3)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贸易结构的高级化是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相统一的,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传统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持续上升。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在全球的普及,信息与技术转移越来越成为生产能力转移的主要手段,从而使生产能力转移的成本越来越低。生产能力转移代替货物贸易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的出口成为推动制成品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现代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目前服务贸易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20%,其中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发展最快。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三大类服务贸易中,商业服务年均增长达9%,快于运输业的4%和旅游业的6%,这种增长态势仍将保持下去。
(4)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表明了信息经济对于国家贸易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不但体现在贸易的实现形式上,也影响到贸易的实质内容和发展观念。电子商务实现了贸易的网络化、无边界化和个性化,能有效打破自然和人为限制,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互动交流性强等特点,代表着21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当前世界各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不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鸿沟。在电子商务提供的历史机遇面前,那些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国家将处于落后的地位。
(5)国际贸易的法制化加快,更加重视绿色环保。国际贸易将在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经贸组织体系日趋健全,各种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法规相继制定和通过,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国际自由贸易组织与协议,有效的克服了各国的市场保护主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就是自由市场,贸易一体化就是市场一体化。由于多边自由贸易协议难以达成,因此发展区域自由贸易区成为了现实的选择。以经济大国为核心,以区域自由贸易区为重点,形成了亚美欧三大自由贸易区,推动了经济的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共同代表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投资与金融
资本与投资
投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社会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工资、利润、税收并不一定自动转化为投资,绝大多数要经过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才能够转化为投资,形成资本与积累。
资本是货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货币只有通过投资形成社会生产力,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增殖。货币与资本自身是无法流动、增殖的,是主体的实践与需要推动了货币与资本的流动与增殖。所以资本增殖过程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利益,是主体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础。
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制度不同,同一货币在不同国家所形成的资本也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结构与运行方式。这是由于货币可以自由流动,而构成生产力的资源、技术与工人却难以自由流动,这就形成了不同国家投资效应的不同。
相同的货币在不同的国家的购买力与资本效率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拥有巨额货币储备,也难以得到先进技术与人才,难以形成先进生产力。货币的购买力与投资能力受到国家生产力、资源的约束,所以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单纯通过举债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发展。而必须通过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也就是说货币政策要与科教兴国政策、产业政策等共同作用,才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投资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资本数量,还取决于投资的方向与效率。市场竞争是绝对的,不同企业、产业之间利润的差异也是绝对的。所谓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平均利润率,只是社会资本整体、长期运行的一种趋势,而不能应用于具体投资。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保证。因为市场有效需求与资源是有限的,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市场供需关系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使生产成本提高,商品价格减少,投资收益也随之而减少。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产业的投资收益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利润,甚至亏损。这就是资本收益递减规律,它意味着单纯通过资本与生产的数量扩张并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投资的成功,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充分供给与有效的市场需要。投资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克服市场竞争的压力,而有效的市场需要,可以使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资本增殖。不形成先进生产力,不满足市场的需要,投资就一定会失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并不在于其内部缺乏生产要素,而在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缺乏管理能力。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导致投资方向失误,加剧了供需矛盾,形成经济危机。
投资与货币政策的前提是存在市场需要与潜在生产力,否则就会出现经济滞涨现象。滞就是因为缺乏生产力发展,涨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能力,通过市场创新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所以投资的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创新。要通过投资推动生产力与市场需要的协调发展,投资要与创新相结合,通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来解决滞涨问题。如果投资只是单纯的扩大产量,就容易形成重复投资,造成投资效率与效益下降。
资本包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国家权力资本。物质资本也就是产业资本,是资本增殖的客观物质基础,金融资本是资本增殖的主观市场基础,人力资本是资本增殖的个人基础,国家资本是资本增殖的社会基础。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与国家资本的投入,而发达国家主要依靠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国外资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致力于引进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与产权制度建设。结果由于缺乏运用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人才,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失败。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11:00 +0800 CST  
投资不仅仅是资本数量上的发展,还表现在投资结构的优化上。必须处理好基础建设投资、企业投资和高技术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以推动社会经济的不同产业、地区的协调发展。
基础建设投资有利于生产与市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投资可以解决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促进总供给与总需要的均衡发展。而高技术风险投资则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基础,形成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只是为别人加工生产,是没有出路的。
基础建设投资依赖于国家,企业投资依赖于企业,高技术风险投资依赖于金融。基础投资风险小,高技术投资风险大,它们都是为了经济的长期发展而进行的。企业投资风险适中,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它们的协调统一,也就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统一。
资本的自由流动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之间存在相对矛盾。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社会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但是对于公共事业与投资周期长的领域,资本往往并不愿意进入。只有通过国家投资或者产业优惠才能解决资本与社会的相对矛盾。
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内部与外部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内部的剥削与外部的掠夺而实现的。在现代社会之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自身积累、金融、引进外资等方法实现。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国际资本流动是为了追逐国际垄断利润,这并不一定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所以要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动,使之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相统一。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差,应该选择风险较小的引资方式,例如支持国外的直接投资与长期投资,而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入。
发展中国家如何吸引外资绝不是优惠政策所能解决的,它更多地取决于投资环境的好坏,一般来说,宏观政策稳定、法律制度环境健全、基础建设条件好的,投资环境就好些,吸引的投资就多。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制定优惠政策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资流入规模有限,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这表明,决定外资流入的首要条件不是政策优惠,而是投资环境。过份强调和突出政策优惠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会损害国家利益,并产生内资与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内资外流再回流,经济结构畸形等问题。
必须处理好国外资本与国内资本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市场与投资机会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国内资本的投资渠道,扶植民族资本的形成与发展。国外资本只是国家发展的有益补充,它不可能取代民族资本的主导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全部依靠国际资本推动,外贸外资依存度过高,就有成为经济殖民地,丧失经济自主权的危险。我们引进外商投资项目要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取舍标准,对外商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要实施反垄断措施。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共同发展的趋势。引进外资需要加大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直接投资往往和间接投资是相伴随的,对金融资本流入的限制会阻碍直接投资的进入。随着兼并收购在FDI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限制国内企业向外商发行或出售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也变相地限制了直接投资的流入。
同时,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融合,也使得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带有了间接投资的流动性与投机性的特点,这使得资本市场的开放成为一柄双刃剑。因为一些“热钱”可能会趁机进入,进行高风险的投机活动,从而加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一国经济在国际化进程中,首先是对外贸易发展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因此外贸依存度会显著上升。但当外贸依存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依存度却逐渐上升并最终超过外贸依存度。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受到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而对外直接投资是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进入国外市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际投资与国际分工取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国际资源配置,扩大国际竞争力,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都是夕阳产业,产业转移总是滞后于其国内产业结构成长的阶段。发达国家真正的高新技术既不可能被“替代”,也不可能被“引进”,发展中国家制定的“进口替代战略”与“引进外资战略”,充其量只能说是发达国家实行的主动转移产业战略的一种催化剂。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真正实现赶超战略,就必须改变作为发达国家技术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促使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战前国际资本主要以间接投资形式出现,到了二战后,直接投资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国际资本流动中官方融资比重显著下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私人资本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集团之间贸易投资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为寻求市场和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将产业内的分工扩展为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传统的资本流动理论是以利率收益为核心的间接投资理论,它对这种海外直接投资无法解释。直接投资并不取决于东道国的利率水平,很多情况下东道国的利率并不高于母国利率。海默是最早注重到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之不同的西方学者,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型跨国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海外直接投资乃其拥有东道国企业无法比拟的垄断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他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邓宁的折衷理论是有关FDI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FDI的进行取决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三方面因素。
金融与信用
金融的本质就是通过信用工具聚集资本,以进行投融资与风险管理,从而优化经济结构,降低经济运行风险,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是信用的社会组织形式,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功能。金融与信用的作用表现在:
1、信贷职能,它一方面通过资本信用促进生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消费信用促进消费发展,从而有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
并不是任何货币都可以形成资本,进行资本增殖的。任何投资都要形成社会生产力,才能进行资本增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源与资金的持续投入,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投资的规模与期限也在日益扩大。个人投资在数量与时间上难以保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于是就形成了社会资金闲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矛盾。
金融组织有利于解决资本的供需矛盾。金融组织通过信用工具将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金融借贷资本,克服了个人投资在时间、数量上的局限性,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殖。
信用能够通过消费信用促进消费发展。消费信用有助于实现个人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消费信用通过将人的长期收入转化为即期消费,从而提高了人的生活水平。对于个人而言,他的收入是长期的,而消费,特别是大宗消费则是一次性的,这就形成了长期连续性收入与即期一次性消费之间的矛盾,比如说一个人年轻时期的消费需要旺盛,但是他的积蓄较低,而当人年老时,消费需要较低,但是积蓄较高,这就是人的积蓄与消费之间的相对矛盾。消费信贷有助于实现一个人一生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当然它也依赖于人的收入预期与商品市场,没有合适的收入预期与消费品,消费信用也难以形成。
2、投资职能。投资者与金融组织通过分担投资风险而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风险,个人缺乏经济信息,难以单独面对经济风险。金融组织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经济信息,有助于控制、克服经济风险,提高投资的成功率。金融组织的出现,加剧了经济竞争,也促进了经济的集中。
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财富构成会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货币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与实物财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
将货币存入银行是最安全的,收益也较小。直接投资或投资于证券,周转快,风险大,收益也大。随着社会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与投资途径的不断完善,个人储蓄意愿日益减少,而风险投资与直接投资需要日益提高,促进了经济与金融的发展。
3、市场调节职能,促进经济整体平衡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与经济泡沫。金融组织与金融工具是市场调控的主要手段。从天然货币到信用货币的发展,并不单纯只是一种货币革命,还是一种经济革命。它改变了经济运行的模式,将市场自动调节模式改变为以金融组织、宏观调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克服私有经济的局限性,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从表面上看,货币是由金融组织提供的,好像国家财富是由金融组织创造的。而实际上货币的价值根源于人民的社会实践,金融组织的作用是将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用货币表现出来。社会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过程与货币供给过程三者是统一的过程。
4、经济服务职能,提高经济安全性与经济运行效率,如代收代支。由于信用流通工具代替货币,大大节约了流通费用。
古代的信用形式以高利贷为代表。高利贷利率为什么高?1、商业利润高,商人作为高利贷者,高利贷利润必须赶上商业的利润,而商品经济越不发达,商人利润越高;2、放贷风险大,贷款人要承担很大风险,因为农民借贷为了消费,还贷能力有限,放贷风险很大;3、货币资金供给极其有限;4高利贷需要无弹性。农民、小手工业者非借不可。
高利贷并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单纯的生息、剥削工具,古代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古代产业资本生产力发展长期停滞,社会经济自给自足,缺乏潜在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所以金融资本难以形成产业资本,反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破坏作用。现代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是统一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广泛存在着潜在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所以金融资本能够推动产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共同发展。
信用对经济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现代社会主体之间债权债务交错,有一个环节断裂,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的信用联系造成很大的危害。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这些资产或商品的需要急剧膨胀,极大地超出了供给,而信用对膨胀的需要与价格给予支撑,使经济泡沫的出现成为可能。金融危机就是由金融泡沫破灭形成的社会债务危机与信用危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用法规体系,这是一切信用活动的社会基础,它保证了社会信用关系的稳定发展。信用法规引导了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惩罚了失信行为,维护了社会金融秩序,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是信用组织体系。信用组织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信用实体组织,也就是各种金融组织与机构,它们是推动社会信用关系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类是信用中介服务组织,它是为信用实体组织与信用主体之间进行联系与服务的各种组织。信用中介组织的发展,是由于信贷活动本身的高风险形成的,它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第三类是信用监管组织,它是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安全稳定发展,实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组织保障。
三是信用产品体系。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的不同信贷产品与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建设。
中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健全社会信用组织,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更多的信用产品,是中国信用与金融发展的长期任务。
征信是指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经营水平、财务状况,所处外部环境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偿债能力)所作的综合评价。信用征信系统可以为经济活动决策依据,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良好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建立。征信企业的产生和运营是企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环节。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15:00 +0800 CST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征信及查询信息体系,企业的信用记录分散于工商、税务、审计、银行、保险、法院等各个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当中,居民没有个人基本信用档案可供资信证明查询。要建立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以有效解决社会经济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和不对称的问题。
中国金融的问题表现在:一是缺乏合理的投融资渠道,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一方面是中国超过13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缺乏直接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也缺乏融资途径。
二是当前资金向国有企业、大企业集中的现象。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却严重供给不足。这与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资金流向仍然受到政策影响有关。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不平等地位加剧了这一趋势。只有通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推动市场公平竞争,才能够解决。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资金在金融市场上不能自由流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是三个分割的市场。我们应该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发展以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的共同发展。
按大类来分,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类,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企业要承担资金的利息与本金。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在风险控制上各有优势与缺陷。股权融资会产生大股东与经营者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道德风险,债权融资会产生股东、经营者侵占债权人利益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两种方式的合理组合,通过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三方力量的均衡,才能更好的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第一,综合经营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中国若不实行综合经营,必将面临不对等的竞争,面对国际综合金融集团,中国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因仅有单一资本、单一业务范围,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第二,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商品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所需资金越来越大,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新金融商品的承销,也无法满足企业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居民多样化的金融理财服务,相反,综合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更能吸引客户。与此同时,金融的混业经营必然要求金融管理的混业监管。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发展,放松外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前提下,各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便形成了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国际化,是指交易的参加者不受国籍的限制,表明金融资产面值的货币也不受任何限制。
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网上银行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种全能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网上交易将突破以往金融业务的时空局限,改变与客户的联系方式,从而削弱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网点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将有大批非金融机构通过网络进入网上金融体系的部分领域,竞争程度大大提高。此外,网络交易能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为陷入困境的传统金融资本业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新路。网络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服务方式,它必然会给未来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利润获得途径、运作方式、技术手段、风险约束机制等方面带来变革。
经济金融化
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先有短期金融业务、后有长期金融业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产生了融资证券化的发展,导致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超过间接金融所占比例。这种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券化的反映。
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经济,货币、金融工具只不过是媒介,不能脱离物质生产与产业发展发展的需要。在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中也有所谓“虚拟经济”,如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但这部分脱离物质生产与交换的货币,必有一部分社会的物质产品与之相对应。然而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牙买加”体系时代,在货币发行制度中再也找不到“物”的影子,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想发多少货币就发多少货币,由此导致世界货币发行膨胀起来。
到1997年,世界贸易额当年为6万亿美元,而当年世界货币交易额为600万亿美元,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额只占到1%,可见世界货币运动与物质产品生产流通的关系分离到了何等程度!
既然物质生产与流通所产生的货币需要是如此之少,那么庞大的货币需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产生于股票、债券、外汇和地产等这些虚拟经济的交易。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券商、外汇交易商和房地产商等,以自己手中的证券、外汇与地产等向银行作抵押申请贷款,获得现金后再到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这些抵押品在炒作中升值后,又可以向银行申请得到更多的贷款,进行新一轮的炒作,如此循环往复,一方面形成巨大的货币需要,另一方面在货币的支撑下使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起来。在美国,70%左右的银行贷款是流向股市的,再加上房地产等方面虚拟经济的需要,与物质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需要只占不到1%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国际货币已经膨胀到如此地步,却没有发生严重的、持续的国际性通货膨胀呢?
首先,过度发行的货币主要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导致资产价格膨胀,而不会大规模进入物质生产与流通领域,导致物质产品价格的膨胀。当然,资本市场的溢价也会刺激消费,从而引起虚拟经济领域中的货币向物质经济领域回流,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但二者远非对等的关系,有关分析资料显示,1996~2000年这5年中,美国居民的资本市场溢价收入高达11万亿美元,但平均每年由此增加的消费购买只有不到1000亿美元,还不足美国年度GDP的1%。所以由资本市场回流的这部分货币,根本不足以导致物质生产与交换领域中的通货膨胀。
其次,一般而言,本国储蓄不足会导致贸易逆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外资流入就必须动用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告罄就必须限制进口,强制实行贸易平衡。
但对于拥有国际货币地位的国家来说,即便本国的净储蓄为负值,只要在全球范围内储蓄是稳定和增长的,就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进口需要,而不会由于本国过度发行货币而引发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实际是利用本国硬通货的国际地位,向接受这些货币的国家征收“铸币税”。
在此条件下,必然是利用国际收支经常项下的逆差向世界输出货币,购买本国所需要的商品。西方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已完全脱离了物质生产。发达国家的实物经济增长很少,美国自80年代以来,实物经济几乎没有增长。西方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获得财富,其手段一是以低廉的价格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另一种是要求开放资本市场,直接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财富。
一个世界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本国居民可以不事生产,仅凭美元的霸权地位就可以把他国居民创造的物质财富据为己有,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为何如此紧张美元的国际地位。而没有“硬通货”地位的国家如果过度发行货币,仍会导致物质经济领域的通货膨胀。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也就是金融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对应于资本市场化,是一种自由竞争性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对应于资本国家化,是一种国家垄断性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对应于资本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一种国际垄断性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市场竞争,依靠优势性产品来获得经济利益。例如石油国家通过石油获得利益。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国家综合实力基础之上的国家垄断竞争,其特征是关税壁垒与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殖民地获得廉价的资源与原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获得垄断利益。
帝国资本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国际分工与国际金融基础之上的国际垄断竞争,其特征是以国际货币为核心的金融霸权与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帝国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国际汇率不平等进行资本输出,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技术与环保标准来保护自身的产业与市场,获得国际垄断利益。
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仅仅只是资本与经济的单方面发展,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政治与军事全球化为保护伞,以文化与意识形态输出为支持的社会综合发展,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发展从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与军事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在自由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仍然是发展物质产品生产,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庞大的货币资本已逐步独立于物质经济之外,虚拟经济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从而改变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许多基本运行规律,也使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发生了变化。
例如,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增长是否强劲,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乃至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国际储备是否充足,这些在传统经济中决定汇率的重要项目,现在统统显得无关紧要,而是否可以引入大量国际资本、是否可以保持本国货币的强势,才是决定汇率乃至本国经济繁荣还是萧条的关键。日本经济尽管可以保持国际竞争力,尽管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日元仍然一路走贬,而美国经济尽管制造业凋敝、经常项下的逆差巨大,却仍然可以保持美元的坚挺和经济的繁荣。
在这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资本世界的主要矛盾,也是大国利益斗争的目标,已从一战、二战时争夺生产物质产品的资源与销售市场,转变为争夺国际资本与金融霸权,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照样可以锦衣玉食。
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之间的统一。英美之所以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经济泡沫化,就是因为它们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缺乏内在的联系,钱全部被金融资本家拿走了,金融无法反哺实业,结果造成产业两极分化、畸形发展,金融繁荣而实业凋敝。相反,德日通过金融与实业的联合持股,金融反哺实业,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持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与活力。美国之所以还能够保持繁荣,是因为美元霸权的原因,一旦丧失了美元霸权,美国就会迅速衰败,归根到底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
所谓的虚拟经济就是泡沫经济,股票的价值越偏离其代表的经济实体的价值,就表明其泡沫化程度越高。一个国家股票泡沫化程度越高,它的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也就越多,因为它们所持有的股票,没有人能够接手,这些泡沫股票的价值永远也不可能全部得到兑现。股票的泡沫化程度是与其流动性成反比的,泡沫化程度越高,其流动性越差,其股权结构越集中。
上市公司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金融资源,是公司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公司的海外上市就是国家利益的流失,所以必须要警惕中国公司的海外上市。要让国外公司到中国来上市,争夺国际金融主导权,而不是相反。
西方国家的虚拟经济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高收入和大规模对外投资为基础的,国家信用如国债和货币发行是虚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货币金融政策是虚拟经济的主要调节杠杆,这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
而在发展中国家,虚拟经济往往是以工业基础不完善、出口增长波动、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为前提的,资本流入和被动的货币扩张成为虚拟经济扩张的主要支持力量,货币金融政策调节虚拟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是由外来资本拉动促成的,更具有外生性、泡沫性和敏感性与易崩溃的特点。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19:00 +0800 CST  

分配具有间接财富效应,能够通过影响生产而间接创造财富。一是因为合理的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效率,二是因为合理的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会刺激生产与财富的发展。所以,表面上分配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是从社会整体长期而言,分配是实现生产与财富极大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分配制度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生产与经济的发展。要实现社会生产与财富的极大化,一方面要通过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合理的分工分配与规范制度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生产具有间接福利效应,一是因为生产与财富的发展是社会福利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够减少资源与时间的消耗,从而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条件;三是因为产品功能的提高与新产品的创新能够刺激新需求与福利的发展。所以,虽然生产与财富的发展并不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但是从社会整体长期而言,社会福利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虽然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只是单纯的生产发展。它表现为生产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利润的增加,并不一定会缩小贫富的差距。增产不增收,经济发展而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存在的。这些问题仅仅通过生产本身是不可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分配制度来进行调节。
分配制度为生产力发展服务与为人民利益服务是统一的,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够实现主体与社会的无限自由与价值。无论那一种分配方式都必须符合生产力与人的价值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生产力的集中发展与人民需要的无限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分配的集中与效率,而人民利益要求分配的分散与公平。
社会的自由与发展是第一位的,绝对的,而社会的公平与安全是第二位的、相对的。在安全与自由、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安全防范措施与制度不利于自由,如安检;而自由会扩大环境风险,不利于安全。公平会扩大消费,减少积累,从而不利于效率与发展;效率与发展会增加社会的积累,减少消费,从而形成两极分化,而不利于公平。
自由有助于效率,公平有助于安全。自由有助于创新与发展,从而提高效率。效率能够提高生产与积累,从而有助于提高选择的自由。公平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从而有助于社会安全。安全能够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
社会分配的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如果每个人都平均分配社会资源,那么主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利于企业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样,如果社会分配高度集中,形成两极分化,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方面必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反对平均主义与大锅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必然形成奖懒罚勤的制度,必然导致社会停滞不前。必须通过多劳多得的竞争分配制度以及等级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剥削与压迫。先发展的有责任带领后发展的实现共同发展,如果先发展的无视责任,不仅不帮助人民群众,反而通过剥削与压迫限制与阻碍别人的发展,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代的分配制度是不公平、不规范的。劳动者丧失了一切劳动资料、权力,成为统治阶级的奴隶,无法实现与保护自身的价值。而统治阶级集中了社会的资源,对人民实行剥削与压迫,形成了两极分化、等级化的分配制度。现代社会中,分配制度是相对公平、规范的。社会赋予不同主体以不同资源与权力,保障了主体的正当权益,促进了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社会分配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益与公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阻碍了经济发展,再公平的分配也是没有意义的。公平是效率的必要保障。因为不公平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与经济危机,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社会分配包括产权分配、收入分配、金融分配、公共分配四种形式。产权分配、收入分配是社会分配的微观基础,而金融分配、公共分配是社会宏观再分配形式。
产权分配即权力分配,收入分配即利益分配。产权分配决定了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调整产权分配,对产权结构进行优化。古代的社会财富主要是由产权分配与公共分配所决定的,古代社会以统治阶级为核心,通过暴力战争来扩大自身的资源与产权。现代的社会财富主要是由于收入分配与金融分配所决定的,现代社会以市场为核心,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来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分工与分配上有四种主导思想。
客观主义强调按劳分配与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就是收益与付出的劳动贡献相统一,这是一种公平的分配方法,但是必须要区别一般劳动与有效劳动,以及不同质的劳动,以防止滥竽充数。有效劳动就是生产合格产品及相关配套产品的劳动。按劳分配并不能够简单的按照劳动时间来进行分配,而必须按照有效劳动时间来进行分配,也就是按照劳动生产率来进行分配。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也不能够简单的等同起来。客观主义认为高产出获得高分配,多劳(产)者多得。
主观主义强调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就是按照主观意愿自由分配,包括按照情感与关系来进行分配。主观主义认为高需求、高情感、高关系可以获得高分配,多缘者多得。
个人主义强调按能力与技术分配。个人主义认识到不同的能力与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与功能,其价值不能够简单的用产品数量与劳动时间来进行衡量,但是个人主义夸大了能力与技术的作用,认为高能力、高技术获得高分配、高收益,多能者多得。
精英主义强调按权力、资本分配与计划分配。精英主义强调传统利益集团与既得利益集团在社会分配之中的主导作用,也就是统治阶级应该继续在社会分配获得大头,以实现统治阶级的稳定与发展。精英主义认为高权力、高资本、高资历获得高分配,多权者多得。
按资本(产权)分配的市场经济与按权力分配的计划经济表面上水火不容,但是二者都是一种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分配形式,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甚至能够相互转换。现代的跨国公司通过公司内部价格(也就是内部计划经济,内部价格管制)来获得国际垄断利润,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有企业(也就是外部市场竞争)来扩大统治阶级的权力。
社会收入分配
社会收入分配一般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初次分配是一种微观分配,以效率为导向,主要表现为资本与工资的博弈。初次分配是一种企业内部分配,它将企业收益分为工资、利润、税收、风险基金等不同部分。市场分配是一种企业外部分配,形成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初次分配形成了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最终形成了产品与服务,而市场分配则是企业购入生产资料,实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根本途径。初次分配必须要依赖于市场分配,没有市场分配,企业就没有收益,就会倒闭。市场分配也必须依赖于初次分配,没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就没有可供交换的资金与产品。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本分配都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都必须服从于按市场分配,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各种要素都应根据其在生产过程中贡献的大小来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信息和管理等要素在现代的生产和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次分配是一种社会再分配,以公平为导向,主要通过财政税收进行。按劳分配主要反映劳动者个人利益,按资本分配反映了资本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它们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财政分配一方面以公共理性克服了个人理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以社会理性克服了经济理性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金融分配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再分配形式。金融分配由于不涉及货币的所有权转移,因此人们往往并不将它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形式。但是从货币的使用权来看,金融分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分配形式,它是将各种收入集中转化为社会资本的关键环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它的金融发展程度是统一的。对于市场经济而言,金融分配处于核心地位,正是金融资本的运动带动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分配的意义在于促进货币的集中、流动与资本增殖,提高货币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次分配是在企业与政府之外的社会分配形式,主要通过个人与社会组织的捐赠、慈善形式实现,是一种不定期、非强迫性的自愿分配形式。它是社会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在一些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等三次分配的总量大概占GDP的3%-5%。发展慈善事业在改善贫困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缓解贫富阶层的社会矛盾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初次分配以效率为主,一方面表现为工资分配的结构,具有工人的相对低工资与管理者的高工资的特征。另一方面表现为工资与利润的结构,具有相对低工资与高利润的特征。二次分配与三次分配以公平为主,主要表现为分配的无偿性。财政分配具有强制性,三次分配具有自愿性。而这些收入的取得与使用都具有无偿性,是一种无偿的转移支付形式,主体无需付出劳动与商品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收入,这一点与初次分配形成鲜明的对比。
商品是社会财富,其中的价值来源是多样的。既包括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也包括自然资源价值与投资价值。自然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最终根源,是其他价值的物质基础,其他价值都是对自然价值的分配而形成的。自然价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而劳动价值与投资价值取决于产权与分配制度。劳动价值属于劳动者,投资价值或资本价值属于投资者,自然价值属于全人类、全社会所共有。它们分别通过工资、利润、税收进行反映与分配。
工资、利润与财税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主体,工资与利润构成了社会的初次分配,财税构成了社会的再次分配。初次分配以市场与效率为主,以促进社会竞争与发展。而再次分配要以社会公平与保障为主,以降低社会竞争与发展带来的社会风险。
计划经济片面强调公平,在初次分配上进行市场价格与工资的管制,不利于社会竞争,难以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而资本主义片面强调竞争与效率,造成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形成了社会经济危机。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效率与公平、市场机制与社会福利制度的统一,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工资与利润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在不断降低,而税收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它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克服私有产权的局限性,缓解社会不同主体、地区、阶级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与稳定发展。
由于工资反映了人民的消费需要,具有刚性,利润反映了资本增殖的要求,具有弹性,二者的比率并不容易保持稳定,极易出现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一旦社会的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形成经济危机。税收对于工资与利润都有影响,但是对利润的影响更大。它有助于克服资本无限增殖的欲望,促进社会消费与积累保持合理的比例。
分配制度建立在市场价格机制基础之上,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起作用。尽管分配政策的改变最终必然会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来,但是政府并不能够通过直接定价来改变社会分配结构。因此,税收与财政作为一种转移支付手段,就成为了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分配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通过调节工资、利润和税收的比例关系,实现个人、企业与国家利益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与剥削现象。
社会收入分配的形式经过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实物分配到货币分配、股权分配。实物分配就是直接分配物质产品。实物分配是所有分配的物质基础,其它的分配形式最终都必须通过实物分配来实现,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分配范围与中间过程的不同。实物分配可以分配的产品范围较少,缺乏中间过程,这种分配难以体现利益分配的多样性,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26:00 +0800 CST  
税收政策目标包括效率和公平。不同的国家对这些政策目标的侧重不同,从而会影响到它们对税制结构的选择。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贫富悬殊、分配不公问题十分突出和严重,为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征收社会保障税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起到减小收入差距、抑制贫富悬殊的作用。所以,注重发挥宏观效率和税收公平目标,就必然会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迅速发展本国经济的历史任务,需要大量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作保证。商品税税额多少不受经营者盈利水平高低的影响,税源及时、稳定。并且,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在实现税收效率目标上占有优势。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失衡,即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商品课税要比个人所得税大得多,商品税通过差别税率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最终使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提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存在一个最佳的宏观税率。这个宏观税率是纳税人能承受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税率。一国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有:能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上与GDP保持同步或略高的增长;能否保证政府实现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财力需要;是否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要体现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不应高于国际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的选择首先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资料显示,一国宏观税负水平与该国人均GDP呈正相关,人均GDP在26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13%左右;人均GDP在750美元左右的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20%左右;人均GDF在2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23%;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人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30%。可见提高税收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税基,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收才能够随之不断发展。
中国种种不合理的税制安排及财政制度,都促使民众形成税负过重的感觉。
第一,征税的民主程序不够完善。现代税制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征税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但在中国,纳税人难以参与有关税的立法、决策过程,政府则全盘控制征税权力,此种权力未受到有效的限制、约束,税务部门、行政部门可以随意开征新税、调高税率。
在历史中代议制国家的税收征收水平要高于专制王权国家。一般认为专制王权国家很强大,因为国王想要垄断一切,而民主国家的税收征收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因此费时费力,在效率上不如专制国家。事实正好相反,在专制的法兰西帝国,税收汲取能力低于议会制的英国。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专制王权国家征税合法性很低,征收过程很随意粗暴,老百姓的反抗情绪很强,大家千方百计逃税漏税,想征税却征不到税,这是专制王权国家的通病。而代议制国家是通过民主辩论和公共讨论的形式决定税收水平,代表的是公众利益,讲究的是法律程序和合宪原则,因此合法性很高,公众普遍认为征收的税收是服务于整体和公共利益,因此合作程度非常高。
第二,民众的税收支付与福利收益不对称。一个国家,即使税负较重,但只要社会福利水平较高,纳税人的税收满意度依然会较高。在中国民众普遍认为,政府没有提供与自身纳税相称的福利供应。中国的财政一直带有强烈的生产、投资倾向,投入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资源却严重短缺。再加上有限资源的配置又极不公平,普通民众的福利收益较少,其税负痛苦感觉当然较为强烈。
第三,税制灵活性太多,导致税收负担不公平。中国税制的一大特点是名义税率较高,但设置众多减免税项目。税务官员称,这些减免税政策规定会使宏观税负理论上降低10%左右。但是,这些减免税却严重损害了税负的公平性,因为,能够获得减免税的通常是政府照顾的企业和个人,至于那些未获减免优惠的企业和个人,却必须承受较高的名义税率。不公平的税收负担必然会放大普通企业与民众的税负痛苦感。
从各种所有制征税的负担比较,国有重于民营,民营重于外资。内外税统一改革之前外资企业的税负负担比内资企业约低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在工资成本、城市建设维护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进口设备关税等方面享有诸多优惠。这种政策使假合资、假外资大量增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20%是内资出境后再流入的资本。
第四,偷漏税严重,而且越是富翁、权贵越容易偷漏税。
社会的总税务负担是由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两部分组成的。税制改革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规范税收收入,科学合理的界定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界限。但是统治阶级从来都不会单纯的受到税收收入的制约,他们通过各种非税收入来实现其利益的不断膨胀。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经营性收入、政府收费与国债收入。政府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政府出卖、出租各种资源带来的收入,因此它取决于国家的产权制度与主权状态。政府经营性收入对于公有制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国的土地收入,即使是私有制国家,由于各种矿产仍然大部分受到国家支配,因此政府经营性收入也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收费、国债是非税收入的主要部分。对于法制不健全的国家而言,通过国家乱收费来进行创收,是获得非税收入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法治国家而言,由于收费被法制化,发行国债就成为获得非税收入的主要手段。许多人将国债视为一种金融工具,而不是税负(因为国债可以返本付息)。但是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盈余或者超额发行货币来偿还国债,归根结底都是通过社会负担来偿还,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债仍然是一种广义的税负。税收是一种短期、个体负担,而国债是一种社会长期、整体负担。
目前各种行政收费是造成中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低,而政府部门实际集中财力占GDP比重高,企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应该理顺税费关系,建立起以税收收入为主,铺以少量收费的财政收入机制。
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的膨胀,必然增加纳税人的成本,同时加剧了涉税违法行为的产生,侵蚀税基,降低税收收入。财政混乱的弊端表现在:首先,财政分配是国家集中性规模化的分配,预算外收入由于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被分割在不同的部门、行业,难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其次,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大大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必然造成公共分配秩序混乱,为公职人员提供了贪污腐败的土壤。最后,不同地区的收费项目、数额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了经济主体负担上的不公平。也给企业财务上的分配造成混乱,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增加了社会整体的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
提高税收效率的措施包括:
第一,实行单一账户制度,包括国家、法人与个人的单一账户。这种单一账户是实名制的、综合的账户,能够全面反映主体的收支情况,从而为税收提高可靠的经济信息。这种单一账户只有在信息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第二,提高经济的集中度,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众多的个体户与小企业不利于税收的增加,会增加税收成本,降低税收效率。必须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能够减少税收与监管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逃避税的机会与途径。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与审计制度。一切逃避税的手段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通过不做帐与做假账来实现的,而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与审计制度,可以抑制这种做假账的手段,同时这也可以为税收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四,建立廉洁高效专业的税收组织。目前中国的征税成本率高达5%~6%,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三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分别设立国税、地税两套税收征管机构,针对同一纳税人分别进行征税,形成低效率的重复征管,这是征税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今后合并国税、地税机构,进行税款统一征管,分别入库是发展趋势。
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法律体系,依法征税,依法收费。一方面要打击、惩处逃避税的不法行为。中国的所得税比例偏低,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逃税成本低,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打击手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打击政府的乱收税、乱收费问题,要加强对于政府预算与税收的监督,防止贪污腐败与财政浪费。只有管住政府权力的膨胀,才能够管住税收与财政的膨胀。
说到税收与支出,美国是统一税收,分级下发,法定分配。中国是分级税收,层层上交,无序分配。中国应该借鉴美国,应该取消地方政府部门的税收权、收费权,地方政府只能够拥有财政的使用权。税收应该作为一种国家权力与法定权力,而不应该成为地方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乱收费与乱罚款现象,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与贪污腐败现象。一切政府的收费与罚款都必须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进行。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数额和范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也反映着公共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表现出不断扩张趋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是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和财政活动领域拓宽的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但财政支出、特别是公共部门社会福利性支出的过度扩张,使政府财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日益陷入一种“高福利、高支出、高税收、高赤字、高债务”的困境。所以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支出总量水平,缓解财政压力和矛盾,为国家财政运行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财政支出决定社会负担。一个国家的社会负担并不是由国家的税制与税率所决定的,而是由国家政府的总支出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税制改革,只能够暂时的影响社会税负的分配比例,从长期来看,税制改革并不能够决定社会负担的大小。不是税制决定支出,而是支出决定税制。这也正是封建社会之中,税制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原因。由于支出决定负担,因此压缩与规范国家支出才是降低社会负担的根本方法,而税制改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古代社会的政府支出不断膨胀,这才是农民负担不断膨胀的根本原因,而各级官员的贪污舞弊,也是推动农民负担上涨的重要原因。不缩减政府支出,不打击贪污腐败,而妄想通过税法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的支出归根到底都是由农民来承担的。通过税法改革可以短期内减少农民负担,但是统治阶级马上就会发现它的收入与支出也随之减少了,这时政府又会巧立名目来增加农民负担了。所以农民的负担多少并不是由税法决定的,而是由政府决定的,再科学的税法改革也难以撼动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
现代社会农民负担的减少是由于社会开源节流形成的,一方面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工业与第三产业才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廉洁高效的法制政府也抑制了政府支出的膨胀。现代社会发达国家实行的是以工补农政策,以保证国家的农业安全。
经济的均衡发展依赖于生产与需要的平衡,社会的生产与供给主要取决于资源与生产力,具有客观性与刚性。而需要与消费取决于收入分配制度,具有主观性与弹性。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跟不上统治阶级需要的发展,使得统治阶级扩大了剥削与压迫,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社会革命。现代社会生产与需要协调发展,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所以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条件。而以产定需、量入为出,也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分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根本原则。
财政支出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购买性支出,二是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进商品和劳务所产生的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就业以及社会总需要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为主,不是以政府或财政为主。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转移性支出比重较大,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小,政府财政更多地执行收入分配职能。而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私人的力量相对比较弱,政府投资是主体。所以发展中国家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而转移性支出比重较小,政府财政更多地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36:00 +0800 CST  
高税收—高福利并不一定养懒汉,但高税收—高福利加低素质的人群必然会成为养懒汉的制度。所以高税收—高福利必须以高素质—高科技为基础,必须建立在普及教育与现代化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个农业国家是不可能建设成为福利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与工业不发达,因此它们的福利政策往往会成为吃大锅饭的懒汉政策。
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缺到全,从偏到衡。古代社会没有公共的社会保障,只有私人保障,国家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的民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从低到高,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单方面、有限的社会保障到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从不平衡的区域保障到全国均衡的国家保障,体现了地区与民族的平等。
古代社会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而以自身储蓄性保障、家庭保障、社会援助为主,所以社会保障不公平,统治阶级可以获得高的收入与保障,而人民缺乏社会保障,容易陷入绝对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动荡。
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应该从家庭保障、组织保障、地区保障发展为国家保障制度。只有国家保障制度是公平的、普遍的、人人可享有的保障制度。一个现代国家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现代保障制度,没有公平的保障制度必然会成为一种新的剥削与压迫的社会制度。
现代社会保障是统一公平的。现代社会保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恩赐式官办慈善济贫事业,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社会制度。现代社会保障以法律为基础,对于所有的主体一视同仁,体现了政府对于保障人民基本人权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将会从有条件的社会保障发展为无条件的社会保障;从市场经济的辅助措施,发展为对基本人权的保障措施。今后,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将会受到社会保障的保护,它将成为保障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将成为社会自由的社会基础,在没有了生存之忧之后,各种社会自由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自由将会主要以人的主观意愿为基础,而不是像现在受到各种外在社会条件的影响。
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基本上解决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但是社会保障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解决。经济全球化依赖于全球社会保障,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保障具有国别性与不平等性,并不存在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造成全球两极分化,造成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垄断利益,造成各国人民贫困化加剧,造成各国人民反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护全球人民的平等与人权,推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全球化的共同发展,通过国际组织共同协调,建立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成为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
社会的安全保障,除了对于人的社会保障,广义上还包括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条件的保障和安全措施。社会安全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它是抑制与防范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各种制度的综合。它还包括社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与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等。如资源安全包括粮食、石油等重要的战略资源的储备。如国家外汇储备对于金融与经济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的基辛格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为了确保美国的国际霸权地位,美国频频使用粮食、石油和金融三大武器。一旦世界出现了美国地位下降和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的趋势,美国的各种对冲基金就会倾巢出动,轮番疯狂炒高粮食和石油资源价格。这些恰恰是这些新兴经济体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相对过剩的人口与生产能力,以及相对稀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这些都是社会保障与安全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必须通过社会保障与资源储备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稳定市场的价格体系。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1:46:00 +0800 CST  
意识与传播
第一节意识与语言
从信息到意识
信息是物质的映像,是物质相互反映的产物。事物的相互联系必然产生相互作用与相互反映,通过信息可以反映事物的联系与存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信息反映了客观现实,有助于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有助于主体认识与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
信息与事物是相对统一的。一方面,信息是事物的信息,信息反映客观事物,随客观事物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具有相对独立性。事物自身的存在是唯一确定的,而其它事物对它的反映却是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运动与发展,并不直接导致认识的变化,必须要经过主体的认识过程,才能改变主体的认识。事物消亡了,而信息仍然存在于主体的记忆之中。这些都说明信息与事物是相对统一的。
信息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实状态,而且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历史状态与可能状态,是反映、记录与预测的统一。这是因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事物的存在与历史发展都是客观的,可以为人所认识。
信息的预测功能是信息指导社会实践的基础。事物的未来状态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人们一旦掌握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就可以根据事物既有的信息与状态来预测事物的将来的信息与状态。没有事物的存在与规律性,也就没有信息的认识与预测功能,所以信息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物质世界的信息发展经历了:
1、从微观世界物质与信息的直接同一性到宏观世界物质与信息的相对统一性。微观粒子与信息是直接同一的,对于微观粒子的测量会直接改变其生存与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在微观世界里,物质与信息、观测与控制密不可分。这是测不准原理所指出的。
而在宏观世界,物质与信息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对于物质的测量并不改变物质的状态,或者说是测量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相对准确的测量物质的状态。对于物质的观测过程与控制过程也是相对独立的。
2、从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心理。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外界联系与作用的能力,这种物质反映是客观的、机械的,是客观事物根据自身运动规律对外界的反映,其反映特性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性。自从生物界形成后,物质的反映形式就从事物的一般反映形式发展为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
刺激感应性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性的信息反映形式,是反映与反应、信息与价值的统一。生物除了反映外界的刺激之外,还具有积极的适应环境刺激的反应。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都具有趋光性、趋营养性等反应特性。它表明生物具有利用外界信息与资源,以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特性。而一般的自然物质只是被动的反映外界刺激,并不理解外界刺激的意义,也不能够利用环境信息。
高等动物经过进化,出现了各种感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了动物的感觉与心理。高等动物的感觉比刺激感应性要复杂、深刻,能够对刺激物的形态、属性进行各种专门的、准确的反映。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将各种感觉、刺激联系起来,形成了综合的、整体的动物心理。成为动物适应自然环境,进行生存竞争的重要条件。
动物心理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要复杂、深刻得多。动物能够记忆简单的环境信息,并且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相联系,形成条件反射,以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只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是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不受生物控制,它的反应过程是固定不变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的本能行为,是与生具来的,不需要经过学习。条件反射则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由动物自身的生存经验形成的。
无条件反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生理过程。条件反射则是可以改变、发展的心理过程,标志着动物能够利用环境具体信息。条件反射使动物不仅能反映对生存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可以反映那些与生命建立了暂时性、间接性联系的事物和现象,从而扩展了动物的生存范围与生存能力。
3、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意识以思维为主要形式,以语言为思维工具,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反映。
自然物质的反映是直接的,而人的认识是通过各种中介工具的。自然物质的反映是具体的,而人的认识是抽象的。单论感知觉,人比不上许多动物。但是动物只能感受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不能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与价值,而人认识事物并不是单纯反映事物的外在现象,而且还要深入到事物内在的本质与价值。人能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价值认识统一起来,充分的认识与利用事物。
动物只能感知具体的刺激,而不能将不同事物、刺激联系起来,形成对于事物的本质认识。而人能将具体现象纳入认识体系之中,通过理论来组织、理解各种具体现象。动物的认识不能传播、积累、继承,使得动物的认识只能局限于自身,而无法保存与发展。人的认识可以通过语言与社会进行记录、传播、继承,能不断的发展。
动物只能够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人能够选择不同的认识方向,创造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主观认识与目标,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人能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是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之一。
人能够通过意识来构造条件反射行为,这使人能够形成高级的、复杂的条件反射,形成人类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人能够通过意识来提高行为的能力,进行强化与弱化。这使得人的条件反射容易形成与发展。动物的条件反射能力是有限的,它们只能够对具体信号进行分化与强化。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与动物需要之间的统一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动物的条件反射不易形成与发展。而且动物的条件反射只是自身的生存经验,并不能传授给其他个体,也不能遗传,将随着动物的死亡而消亡。
4、信息控制系统,它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信息系统与信息活动形式。信息控制系统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由硬件与软件、外设等组成,软件程序是其核心。
电脑与人工智能的出现,充分说明了信息反映过程的客观性,说明思维、推理并不是人的专利,而是合乎规律的客观物质过程,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只要有相应的硬件、软件,电脑也可以进行信息处理。而且电脑在记忆与计算等方面,具有比人类大得多的优势。
人工智能与意识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运算的速度,而在于思维的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是由人预先编写的,它只能够按照程序进行运行。人工智能运行的结果是否正确,要依赖于程序是否科学合理。一般来说,只要程序正确,操作正确,结果也是正确的。
人的意识在标准化、可靠性上大大低于电脑,不同主体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同的,而且即使方法正确,主体在运算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人为错误。电脑的标准化、可靠性使它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代替人作出准确可靠的判断与控制。但是电脑的机械化、程序化同时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人能够通过学习与思考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而电脑与程序的发展要依赖于主体的发展。
尽管人脑与电脑、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别,但是本质上它们都是一种在高度复杂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智能系统。电脑与人脑的区别只是一种历史的区别,以电脑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来看,电脑与智能机器人完全有可能超过人脑与自然人。
认为电脑与机器人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人脑与自然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无法证明的教条,它将人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的宠儿,将人看作是不可认识的神秘之物和不可超越的绝对主体。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而在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加以改造和发展的。人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个世界当然也包括人类自己。在充分认识人类意识本质的基础之上,我们必然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自然人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现在电脑与机器人的相对落后,只能够说明我们对于人的意识与身体还缺乏高度发达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就没有改造。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各种智力游戏上全面打败了人类,如围棋人机大战。未来的世界是人工智能的世界,是智能生产与智能生活相统一的世界。
意识的本质包括四个方面,从客观来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客观信息与规律的反映,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依据;从主体来看,意识是人的理想与利益的集中反映形式,它形成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意识过程来看,意识是大脑的功能,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信息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与信息为特征;从社会来看,意识是社会得以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基础,任何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都离不开意识的参与与调控,因此,意识形态就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虽然大脑的具体思维过程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解开,但是科学已经证明,主体思维时大脑的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可以将大脑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当大脑的不同功能区受到损伤时,其相应的反映与思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大脑皮层供氧中断,就会丧失知觉。大脑的活动完全停止,人的意识也就没有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意识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世界特有的,但它们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却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反映的映像不能没有被反映的对象,被反映的对象却可以脱离映像而存在。说明意识具有依附性,只能依赖客观世界与客观实践而存在。
意识有时表现为虚假的主观映像,但虚假映像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或者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于同一对象可以形成不同的主观意识。
物质世界具有可识性,人脑也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是客观信息不会自动转换为人的意识,也不可能通过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将主体与客体联系统一起来,促进意识的形成。
事物的可识性与主体的认识过程是统一的。事物的可识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但是可识性并不等于已经认识,要将可识性转换为主体的认识,必须经过主体的认识过程。事物的可识性是绝对的,而主体的认识过程是相对的,具有条件与过程性。
不同人的基因、大脑结构是基本相似的,而他们的意识却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意识的不同,主要并不是由人的遗传、大脑、感知觉等先天因素的不同形成的,而是由于主体具有不同的经历、需要,具有不同的思维能力,是由于他们后天的社会实践与教育不同而形成的。
意识是社会实践与思维活动的产物。意识的形成,是在实践中感受客观信息与经验事实,并经过思维的选择、抽象与组织而形成的。不同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实践经历,具有不同的思维能力与价值倾向,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主观意识。没有人的社会实践与经验事实,就没有相应的意识;没有人的思维活动,也没有人的意识。意识是经验事实与思维抽象的共同产物,无论夸大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主观主义夸大了思维抽象的作用,而否定了经验事实与实践的作用,使得意识活动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寸进。主观主义强调理论的全面性与预见性,认为最好的理论就是能够预言一切的理论。主观主义将认识过程等同于主观想象,通过主观想象与臆断来认识事物,从而颠倒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客观主义夸大了经验事实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经验事实的观测就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将事物的本质等同于现象,结果必然陷入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强调理论的一致性(无矛盾性)与可检验性(就是可证实性)。客观主义将意识等同于科学,否认了人的意识与需要的多样性,无法解释文化与主观价值的重要性。客观主义用事物某一方面、层次的科学认识代替事物的全部本质,难以认识事物的无限多样性,结果必然会随之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而被淘汰。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08:00 +0800 CST  
意识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统一。意识活动的主体只能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脱离个人的意识活动纯粹是一种鬼话。但是通过意识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了社会的共同意识与共同文化。社会意识并不是说社会能够自己思维形成意识,而是通过对个体意识的综合、总结、提高,通过社会的传播与教育,将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共同文化并加以继承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只是被社会所认同与传播的个人意识,社会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意识。
社会意识的形成,是个人意识与文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的意识虽然是主观的、隐秘的,但是一旦个人意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之后,由于语言文字具有客观性与社会性,个人意识也就随之转变为客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成为构建社会共同意识与共同文化的材料。个人意识是社会意识存在的客观基础,社会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
个人主义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否认主体能够认识客体,否认通过现象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个人主义强调理论的独立性与不完全性,认为理论发展与客观现实无关,认为客观事实既无法证实理论,也无法证伪理论。他们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可靠性,贬低科学知识的作用,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个人主义夸大了个人意识的作用,否认存在着统一的科学标准与社会标准,从而陷入了无政府主义与虚无主义。
个人主义强调理论的现实性与价值性,将理论的现实价值大小作为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宗教思想对于社会具有价值,但是宗教并不是真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偷窃、抢劫、剥削与压迫等因为具有价值而被合理化,从而成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理论。
精英主义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个人意识的存在与意义,认为统治阶级与圣人的认识才是唯一正确的认识,任何人都不能够怀疑与反对。精英主义将认识过程等同于对统治阶级意识的宣传教育与学习贯彻过程。
精英主义认为名利权的大小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官员相对于人民是正确的,大官相对于小官是正确的。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统治阶级与“强者”、“砖家叫兽”说它是什么。有钱有势者指鹿为马,那么鹿就是马,不是也是。人民说马是马,那么马一定不是马,是也不是。精英主义的标准就是强权的标准,这种标准尽管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是终归不是客观的标准,必然会被社会的发展所戳穿,被人民所抛弃。
错误的认识也是一种认识,错误的理论也是一种理论,它们也都要遵从认识的一般规律,错误的认识与理论只是人类认识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无非是对客观规律与正确知识的某种夸大与变形,是对认识过程一种分裂与颠覆。而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的认识与理论也是正确认识与理论的基础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社会最危险的,并不是说错话、做错事,而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自由决定选择,竞争决定发展。意识自由、言论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主观基础,是选择不同价值与个性的主观基础。不同认识与理论的竞争是推动意识发展的社会动力,真理越辩越明。事实胜于雄辩,在理论竞争之中,归根到底只有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规律才能够胜出,所以科学理论不害怕竞争,而是欢迎竞争。意识发展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开发民智,凝聚共识。既要有言论自由,也要有比较与鉴别,才能够推动认识与真理的发展。
语言
人的意识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与语言思维活动。符号与语言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所创造的,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结晶与工具。人类创造了符号与语言,并且通过符号与语言来反映世界。
符号是一种不特定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符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意义比较固定,不会随着环境与时间而迅速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的符号往往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够理解与产生效果,离开了语言,其他符号也就难以理解与利用。
意识的形成与独立,是以语言为标志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对客观事物镜像的反映,而是通过语言来反映客观事物。如果没有语言,人的意识就不能形成,而只能停留在动物心理、经验的层次上,所以创造并运用语言是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正如创造并利用工具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一样。
语言不仅是个人思维意识的工具,而且也是社会文化传播、社会管理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没有深刻的认识与理性的思维,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也就无法形成与发展。没有语言,个人意识不可能转换为社会意识,人类文化也不可能得到继承发展。语言是人类理性与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语言的意义:
1、反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语言的内涵与外延就是人类认识与反映事物本质与现象的产物。
2、语言使得人的意识能够独立于环境条件而存在,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事物受到具体环境的束缚,不能自由运动。事物的概念不受具体环境的束缚,可以在人的主观世界中自由联系、运动、组合,形成在自然条件中并不存在的各种可能联系与运动,从而体现了人的精神自由。而动物的心理不能够独立于环境条件而存在。
3、语言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人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主观映像,并且为实现这些理想与目标而进行活动。
4、语言可以记录并传播、存储信息,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它使得个人可以充分借鉴他人的经验与社会传统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活动,使得个人与社会能够历史统一起来。
语言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产物,是以特定符号对事物的标记,具有相对稳定的内涵与外延。人类在客观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相对稳定的主观映像,用一定符号表现出来就成为语言。语言包括四种组成成分,即符号、内涵、外延、使用规范。物质都具有存在、本质、现象、规律,语言的符号、内涵、外延、语法就是对此的一种抽象。一种语言是由一定的符号与相应的联系规则组成的。这些规则包括符号之间的联系与替换规则以及符号与客观信息、事物之间的对应、翻译规则。
语言的意义不在于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语言是客观信息的主观符号,是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的符号。内涵就是对语言的抽象解释,而外延就是对语言的具体解释。对于内涵与外延的字典解释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解释,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真正的内涵与外延不是语言能够解释的,而是由实践与客观世界所决定的。
自然界的信息与符号都是具体的,表象的,与物质存在直接同一的。而语言与意识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的联系。事物与其概念之间是相对统一的。一方面概念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概念并不等于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形成不同概念,而不同事物的同一属性也可以用同一概念来反映。
语言具有整体性与客观性。单一符号只有在语言的整体中才能理解。单个符号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把不同符号相互联系起来,把概念与客观现实相互联系起来,才能充分理解符号与概念的意义。语言不能脱离客观现实而存在。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不可定义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的意义,不能在语言内部定义,它的意义只能在客观实际中理解。因为物质世界才是第一位的,语言概念则是第二位的。语言的意义,归根到底只有客观物质世界才能说明。
任何符号本身并没有意义,符号形成概念,具有意义,是由人类所规定赋予的。语言具有社会约定性,也就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什么事物、意义,都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语言一旦形成,被社会所承认,就不能随意的更改了。所以语言虽然是约定俗成的,但是仍然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延续性。这是由语言的职能决定的。因为语言是认识与传播的重要工具,是社会文化与社会控制的基础。语言的混乱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维持语言的相对稳定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须的。
意识决定了语言,语言也决定了意识。语言就是思维与文化,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对应于一种思维与文化。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还是思维能力与思维过程的客观规定。
语言与思维是相对统一的。一方面,虽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并不等于思维。掌握相同语言的人,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思维与意识。语言并不能决定思维,而是思维决定了人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语言的本质与人思维意识的本质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人的思维、意识可以视为语言的创建与运用,所以语言的本质与思维、意识的本质是统一的。语言只有通过人的思维与实践才能相互联系统一起来。对文本的理解、解释、翻译也同样离不开思维与实践。
语言的意义包括语本意义、语法意义、历史意义与语用意义。语本意义是由语言的内涵与外延组成,语法意义是由语言的符号与词性、语法规范构成。语言的语本意义与语法意义都是相对固定的,而语用意义是语言在语用中的实际含义与词性。它并不完全等于语言的语本、语法意义,而是随语境条件而改变的。历史意义也就是文化传统意义,比如西方人喜欢狗、狐狸,而中国人不喜欢狗、狐狸,狐狸在东西方就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代的语言学主要研究概念的语本意义,是对概念的释义。现代的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及其演变规律。语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也就是要将不同语言的语本、语法、语用意义进行综合,寻找相对应的词汇,使原本与译本之间达到最好的统一。
由于社会之中有无数种语言,所以不同语言的可通约性、可译性成为主体交流的重要条件。可通约性是指不同理论的同一概念是否具有同一意义,可以相互替换。可译性是指不同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否一致,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能否由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
语言的可通约性是不同理论相互联系统一的基础,否定语言的可通约性也就否定了理论与认识的统一性,必然会导致不同理论之间与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割裂。语言的可译性是不同民族与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础,否定语言的可译性,也就必然否定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联系与统一,必然会割裂不同的民族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它本身是可识可译的,语言的可通约性与可译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但是,语言的可通约性与可译性又是由语言的不断发展形成的,是语言发展的历史趋势。脱离了语言的客观性与历史发展性来谈可通约性与可译性,是完全错误的、可笑的。正如可识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认识仍然具有历史发展性一样。
语言的可译性建立在不同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民族的社会实践、文化交流推动的。脱离了社会实践的死语言是难以翻译的,就像古代的许多语言,现代并不存在相对应的翻译字典。语言的翻译过程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语言的翻译,也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新的词汇与语法的发展。
语言的客观性是可通约性的基础,也是不同理论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客观世界是检验理论价值与意义的客观标准,也是语言可通约性与可译性的客观依据。脱离了客观世界与客观实践,那么语言的真实性与可通约性就是不可能的。
语言的互译建立在语言的客观性之上,不同语言虽然符号、语法不同,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唯一性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否定语言的可译性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客观性的否定,也是对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关系的否定与割裂。
客观主义强调语言的客观性,认为客体是唯一的,语言也是唯一的。他们反对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用固定不变的口号来表达思想。主观主义强调语言的主观能动性与多样性,认为语言就是存在,世界因为语言而存在,客观世界只是主观世界的一个投影,主观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他们颠倒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用语言来解释现实,而不是用现实来解释语言。
个人主义否认语言的可通约性、可译性,否定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与现实,认为思想与现实是不可知、不可说的。精英主义强调语言的意识形态性与权威性、纯洁性,认为圣人、强者的言论就是真理,用话语霸权取代了对话。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11:00 +0800 CST  
主观主义认为翻译就是思想的翻译,只要思想正确,可以不受具体语言的限制。主观主义强调意译,否定直译,是一种脱离原著的创译。
客观主义强调直译,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言本身是不断发展的,用固定的关系来反映发展了的语言,无异于刻舟求剑。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同语言之间相互翻译的译文也随之变化,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翻译形式。
个人主义否定语言与作品的翻译,认为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误解与误读,只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精英主义认为存在着一种唯一的译本,否定译本的多样性,强调官译本的权威性、经典性,认为其他的解释就是离经叛道。
语言的发展表现为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反映了人的认识的深化。概念多元化。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概念,满足主体不同的需要。概念标准化、固化。语言的意义越来越固定。特别是科学语言。语言的传播范围国际化。
语言的发展以符号的简化、概念的增多、内涵的科学化、语法的复杂化为特征。语言的发展建立在社会发展与认识发展之上,是从艺术语言发展为日常生活语言、书面语言、科学语言。
1、艺术语言还不是独立的语言,它反映了人的感性心理,缺乏明确的符号、内涵、外延、语法。艺术语言的意义与其作品、环境密不可分,代表了人的感性认识。
2、日常生活语言也就是口语、俗语,它具有一定的符号、内涵、外延、语法,但是同时也具有差异性、地域性、语境性、简易性。口语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语言变化率较大。其词汇量较少,语法也比较简单。口语大量运用缩略语句与语气助词,同时辅以身体动作与表情,因此往往只有在具体生活环境中才能理解其全部意义。口语反映了主体对世界的个体经验认识。
3、书面语言是一种正式语言,具有较确定的符号、内涵、外延、语法。书面语言远比口语确定、复杂,它是在口语基础之上,经过知识分子加工、整理、创造之后形成的语言。书面语言的词汇量大大增多,语法日益复杂。书面语言更多的应用完整语句,并且形成较长的篇幅,用以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了人的社会认识与精神自由。
4、科学语言具有明确的符号、内涵、外延、语法,代表了主体对物质世界的理性认识。科学语言是一种抽象化、形式化的语言,突出的表现为数学符号与逻辑的应用。虽然科学语言在词汇量与语法上比书面语言简单,但是它在概念的内涵上却更复杂,更具有规律性。它克服了语言的模糊性,减少了歧义,而形成了一种科学术语体系,用以全面深刻的反映物质世界的本质。
在科学语言中还形成了人工机器语言,它使语言从人的思维交际工具,发展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控制工具。它促进了人-机-环境的联系统一,提高了机器与环境的可控性。
从艺术语言、日常语言、书面语言到科学语言,代表了语言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艺术语言是世界语言,全世界都能够理解。日常语言是一种民族语言,可以为本民族的主体相互理解。书面语言是一种贵族语言,只在社会知识精英之中流传。
科学是一种形式化的语言,它的符号更加抽象,与它所反映的现实更加遥远,它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才能够全面掌握与理解,甚至于不同专业的人都不一定能够相互理解。科学语言的意义已经很难从符号本身直接进行理解,要理解科学语言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与思维能力,很多人可能根本就看不懂数学公式。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科学语言的掌握成为知识精英话语霸权的语言基础,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成为了打破话语霸权的前提条件。
语言符号是从艺术符号发展为象形文字、拼音文字、表意文字、形式语言,表意文字代表了语言的本质。象形文字通过字形获得意义,拼音文字通过语音获得意义,而表意文字直接通过符号本身获得意义。它可以克服不同字形、语音的主体差异,成为联系社会与历史的纽带。
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表意文字。现代的中国人能够读懂古代的文献,不同地区的中国人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些都是中文的功劳。中文成为中国文化历史延续与民族统一的社会基础之一,而这一点通过拼音文字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拼音文字存在着主体差异、地区差异与历史差异,造成了沟通与阅读的障碍。现代的拼音文字已经向表意文字在发展,因为英语的许多读音已经与文字本身相分裂,不能够反映真实的读音了。
文化的核心就是文字演化,中国的文字演化史是非常清晰的,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有序。西方是一种表音文字,因此它的文字演化缺乏继承性,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字,不利于民族与历史的统一。
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英语的最小单位是词。两个汉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而英语的词就是词。比如汉语的汽车、火车、自行车都有车这个字,于是抓住了共性和个性,共性上加个性就是新概念,可组合性非常强。而英语的bus、car、bike没有任何共性。因此中国人只要知道几千个字就可以表达世界。而英语由于没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每一个事物都要造一个词,描述世界需要极大的词汇量。所以德国的莱布尼兹认为汉语是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
语言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语言内容与表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国际语言的发展,表现为优势语言日益发展,而小语种、方言日益减少,语言日益规范化、标准化。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联系日益加深,客观上需要一种人类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
一种语言的价值不是由使用它的人数多少来决定的,而主要决定于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英语之所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并不是由于使用英语的人最多,而是由于英语中蕴涵着先进的文化,不同的主体与民族都可以从中学习先进文化,传播本民族文化。由于文化是由主体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所以归根到底,语言的价值与发展也是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只有社会实践与生活的不断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丰富生动的语言,才能够实现语言与文化的不断发展。
文化国际化的核心是语言的国际化。必须要警惕英语的国际霸权与文化霸权。如非英语的科技成果与文学作品很难得到国际的承认,只有西方所认可的科技与文学,才是正统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英语在互联网与电脑上的统治地位。尽管存在着中文操作系统,但是这种操作系统并不是完全汉化的,只有应用窗口是汉化的,而其核心结构、后台程序与命令系统都还是英文的。要建立与电脑、网络相适应的中文计算机语言与操作程序,这是中文走向国际化,走向信息社会的基础。
应该减少英语对于中国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取消高考英语科目。应该加强外国文化的中文翻译而不是加强外语教育。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与交流只需要中文就够了,并不需要人人都会用英语。强化英语教育只会强化英语的国际霸权。英语只是少数翻译需要掌握的,学习英语不是中国人的义务。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西方的文化内容,而不是西方的语言。而且外国语言有成百上千种,难道我们每一种都需要学习吗?
无论是建国后的全民学俄语,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全民学英语,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文化不独立、文化被殖民化,必须依赖于其它文化与民族。它表明中文无法独立的行使其职能,表明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低人一等。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华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改革开放使得中华民族在经济上获得了自由,中华民族还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来实现文化上的自由。
如果说在中国长期落后的时候这些语言政策还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当中国已经发展起来,正在走向中华复兴与帝国争霸的今天,这些语言政策已经无法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了。一个全民学外语的民族只能是一个二流民族,被人瞧不起。中国的语言与文化要对外开放,但是前提是中国自身语言与文化的独立自主,绝对不能让其他语言凌驾于中文之上。
全民学英语是一种脑残政策,也是中国人的自卑与自虐。无数人用自己有限的青春与学习时间,花费银子无数,只是为了学习一种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毫无用处的鸟语。这是对自己生命巨大的浪费,也是对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必须改变这种毫无意义的教育与语言政策,将全民学英语改为自愿学外语,由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的第二语言。与此同时要取消英语高考,不应该将任何外国语言作为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内容。高考是对中国公民文化教育的检验,应该以汉语文化与数理化等科学文化作为核心,今后的高考应该只考语文与科学两门,其余的科目都作为会考与选修科目,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有本事让全世界学中文,没本事才会让中国人学鸟语。中国必须要在本国范围内确立中文的主导地位,并且在全世界逐步推广中文与中国文化。语言是民族与文化的核心,扩大本国语言的应用范围是民族与文化发展的核心利益。中文就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核心利益,必须要维护中文的主权地位,有中文才会有中国,有新中文才会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还是中国,没有了中文,中国也就没了。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语。一个国家可以有移民,可以有外语,但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只能够用一种语言来进行表达,一个社会的生活与工作只能够有一种主导语言。语言是一个民族与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基础,语言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语言的分裂必然导致民族与国家的分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里所谓的族,不是指生理意义上的种族,而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其核心就是语言。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以血统作为划分民族的依据,而是以文化和语言作为划分民族的依据。有华入夷则为夷,夷入华则为华的说法。要确立与强化中文的主体地位,努力扩大中文的国际影响。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中文。要建立汉语等级标准与考核,选拔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
国家、民族、文化、传媒的竞争,最终必然表现为语言的竞争,谁掌握了语言,谁就能够控制文化传播与国家民族。语言优势将会成为文化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六经皆史只是表象,六经皆字才是根本。什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经史子集,都是通过汉字进行书写。所以文字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基础,有了文字,就必然会演化出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字给了中国人灵魂,中国人给了中国字生命,中国人与中国字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
美国在经济上通过美元霸权来进行剥削,在政治上通过军事霸权来进行压迫,在文化上通过英语霸权与传媒霸权来进行诱导,在社会上通过美国人权霸权来进行示范,这是美国统治世界的四大法宝与途径。语言霸权是民族霸权与文化霸权的核心,是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工具。
中文应该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中文国际化的威力远大于人民币国际化,而中文国际化的难度也也是巨大的,推动中文国际化的条件:
1、中文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推广中文的国际教育,建立中文国际学校,另一方面推动国际学生交流制度的建立。中国教育要实现内外结合,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
2、中文传播国际化,要将中文传播到世界各地,中文传媒应该成为世界主流媒体。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应该更加重视中文的网络化、信息化。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外国文化的中文翻译,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就必须包容世界文化,中国语言要成为国际语言就必须能够翻译国际语言。
3、建立中文的国际语言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建立中文的科学技术与艺术评价体系。要打破艺术与科学评价标准的西方化、英文化,就必须让中文艺术与科学成为世界一流的标准。
4、中文的国际化应用。中文国际化的政策必须与中国移民政策相结合,因为中文的国际化也就是中国人的国际化。一方面中国人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中国要向世界人民开放。没有中国人的国际化,就没有中文的国际化。
文化竞争的核心,就是语言的竞争。中文的优势表现在它的表达能力与文学魅力,其它语言所能够反映的,中文都能够表达出来,而中文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如诗词歌赋),其它语言却很难表现出来。正是因为中文所具有的特殊优势,相信中华文化必然会厚积薄发,在世界文化之中重新占据优势地位。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15:00 +0800 CST  
思维
思维就是主体根据客观信息与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实现主体目的与需要的过程。科学与理性形成了思维逻辑与思维方式,是人的思维能力的主要标志。
思维具有如下特点:思维是建立在记忆、理解、观测、想象等心理过程基础之上的综合心理活动,体现了客观条件的复杂性与思维目的的综合性。
思维具有间接概括性与科学性。思维的材料不是具体事物,而是客观事物的信息与概念。思维的间接概括性是为了提高思维的效率,因为具体的事物与条件是无限丰富的,这反而妨碍了问题的解决,通过概括,就能够有效的压缩客观信息与条件,从而降低思维的强度,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人的思维是根据科学规律进行的,科学规律是规范思维过程的依据,也是判断思维正确与否的标准,所以科学规律是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科学是人的实践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因此思维必须要遵从科学规律。
思维具有目的性与情感性。思维就是通过既有信息来创造新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实现主体目的的过程。主体的利益是主体思维的核心,而利益又是情感的基础,所以,思维具有目的性与情感性。
思维具有创造性与个性。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思维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主观事物。人的本质在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只有先认识世界,才能够更好的改造世界。人是根据主观世界的设想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如果人的主观创造力不足,那么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难以实现。
人的思维是人的个性的核心,世界上没有两个具有完全相同意识与思维的人,人与人相互区别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意识与思维。人的外貌、行为、地位都是外在可以改变的,而意识、思维、个性则是内在相对稳定的。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思维方式都有可能出错,没有绝对正确的思维与意识。因为人脑本身容易出错,即使人的思维符合科学与逻辑,也不能够保证思维的结果必然正确。即使是电脑也存在着输入错误,所以有人的地方总会出错。
即使思维结果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与外在因素的干扰,这种思维也有可能导致实践的失败。所以,思维正确并不是实践成功的必然保证,而只是实践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根据客观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主客观始终保持动态统一,才能够保证实践的成功。
以思维的材料划分,可以把思维把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外在的、具体的现象与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抽象的、概括的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因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
形象思维分为三种形式。初级形式称为具体形象思维,它是从形象到形象的过程,就是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中级形式的形象思维是语言形象思维,它是从语言到形象的过程,它通过鲜明生动的语言来形成具体形象与解决问题。语言形象思维克服了具体事物形象的束缚,能够将人的主观想象表现为艺术形象,从而扩大了艺术的表现能力。高级形式是科学形象思维,它是从科学到形象的过程,它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将抽象的科学规律与科学概念物化为具体的形象与事物,从而推动实践与社会的发展。
形象思维的特点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如同抽象思维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二)整体性与非逻辑性
如果说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形象思维更加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如传统哲学把人的认识和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大部分,分别由哲学、美学、伦理学来进行研究。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却总是把知、情、意相结合,把人物与环境、情节与故事相结合,形成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正因为形象思维的思维结果存在于完整、具体的形象之中,于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就出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况。也就是说,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形象体系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远远大于作家、艺术家或评论家所揭示出来的思想内涵。
(三)情感性
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这也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之一。在科学的结论中,不应该夹带感情成分,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都是冷竣的、客观的。而形象思维则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为其成果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利的统一,浸透着包容了理智感和道德感在内的审美感情。
为了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和人物形象而违背自己的感情倾向,这在文艺创作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与悲剧性作品。从情感智力角度来看,能够违背自己的感情写出真实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形象,这正是对情感的一种控制,是情商高的一种表现,就是理智战胜了感情。
(四)想象性与创造性
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创造,而获得新形象。
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
抽象思维中也有想象,但抽象思维立足于想象的证实,一经抽象出合乎事物规律性的结论,想象就消失了。任何科学的结论、定理或公式,都不保留想象。只有在形象思维中,想象从一开始就发生并最终保留在艺术作品中。
怎样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1.累积形象材料
在学习与生活中,尽量扩大对自然和人类活动中事物形象的掌握,有意识地观测事物形象,广泛积累表象材料,丰富表象储备。既要重视亲身经历的客观形象。要重视通过传媒获得的间接形象,还要重视在艺术作品之中的艺术形象,因为个人的经历与想象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经历与创造力是无限的。丰富的表象储存无论对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有帮助。
2.重视想象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有了大量的具体形象的记忆,即表象,还必须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它们联结、组合起来,就是用生活的、情感的逻辑将这些想象联结起来,就形成形象思维。正面的情感有助于正面的想象与形象,负面的情感有助于负面的想象与形象,反之也是一样。在艺术创作之中,会出现人物的情感与形象引导思想与故事创作的现象,这是形成艺术形象大于作者思想的方法依据。
3.建构知识整体学习法
建构知识整体学习法,强调建构知识整体结构,有助于大脑右半球功能发挥,能大大提高学习记忆的效果,同时,它也能够极大的促进人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知识整体学习法包括三部分:1.具体学科的整体学习法。在学习每一门功课的时候,必须抓住重点与特征,建立提纲,将不同的知识点连接组织起来。2.不同学科的整体学习法。特别是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规范与人文历史相结合,从而形成对世界与社会的整体印象与看法。3.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整体学习法。要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养成相结合,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检验,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理性思维也就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具有抽象理论性、独立性(精确性)、局部分析性、客观必然性。抽象思维以抽象的语言、概念作为思维的材料,通过规律与理论概括的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抽象思维是相对独立的,不同学科分别研究事物的不同属性、功能、层次。抽象思维以科学规律和逻辑作为思维的依据,不受主体好恶的影响,从同样的条件出发,能够得到相同的答案,具有必然性。任何人只要掌握逻辑规律,都可以通过逻辑规律从前提推理得出结论,也就是说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客观的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哲学思维三种形式。经验思维是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它突出表现为个人的经验总结与经验规律。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经验易出现片面性和得出错误的结论。科学思维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它以科学规律为标志,重视实验验证与数学的应用。哲学思维是对客观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反映。哲学思维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和经验相比,它具有抽象性;和科学相比,它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
在学习和运用抽象思维时要注意:(1)要学习掌握具体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2)要掌握和用好一般科学语言系统。特别是要学好数学与逻辑;(3)学习哲学是训练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哲学是各门知识的综合,它所寻求的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学习哲学能够极大的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4)最根本的是要善于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科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的提出各种问题,并且加以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科学素质,促进科学发展。
形象思维依赖于形象的积累,抽象思维依赖于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的个性通过独特的需要与形象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是人的个性的标志。人的思维是根据科学规律进行的,抽象思维是人的思维能力的标志。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以记忆、理解、观测、想象等智力心理要素为条件。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形象思维包含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在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互补充的,许多大科学家、大作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高度发达。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参加的社会实践与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人的思维从儿童时期动作思维为主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到中学时期即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高中学生的理论型思维已占优势。小学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转变期,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质变期,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思维过渡;高二是思维活动的初步成熟期。在初二,学生的观测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到高二学生的智力基本趋向定型,达到初步成熟和稳定状态。
应该重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相应教育措施,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高质量地完成心理由低层次向高水平的转化。另一方面在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向高级形象思维的转化。两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综合应用,有利于智力的全面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它与单一性、线性的日常思维相区别。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一旦形成与应用,就会转化为常识性、日常性思维。许多在现代是常识性的知识,对于过去而言,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三种形式。灵感思维是一种无意识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偶然性、突发性;个体创造性思维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独创,侧重于独特性与个性;群体创造性思维则是思维与组织制度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思维的创造性与组织合理性同样重要,甚至组织合理性更加重要。因为对于群体而言,从来都不缺乏创造能力,真正缺乏的是发现与激励创造性思维的制度,组织制度的科学、民主、自由比任何天才的思想都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发展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系统集成法,就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优势要素的集成来形成新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许多现代产品就是通过系统集成法完成的,比如说有人擅长于作词,有人擅长于作曲,有人擅长于演唱,将这三者集中起来,就形成了现代流行歌曲。
系统集成法的实质是真善美利的统一,是技术、功能、美观、价值的统一。系统集成法的依据在于不同产品、个人、企业之间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缺陷,而通过优势互补与系统集成,能够创造出相对完善的新产品与新企业,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许多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其优势所决定的,而恰恰是由于其劣势所决定的。正如水桶能够装多少水,是由最低的那块短板所决定的一样。系统集成法能够克服短板效应,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18:00 +0800 CST  
系统集成法是创造新产品的基本方法,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因为社会的优势要素并不会自动的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必须通过权力或者资本的影响才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系统集成法主要是一种社会创造性制度的产物。而且系统集成法主要适用于解决目标与环境条件相对确定的问题,适用于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不太适用于原始创新、突发事件的解决。系统集成法依赖于社会的互利合作,因此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也会导致系统集成法失效。
二是自由联想法或自由想象法。它是将主体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提出来,然后进行比较决策。由于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多人、群体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群体的自由联系与相互启发,就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根据对联想与评价、决策过程的不同控制,它又可以产生各种衍生的方法。
三是现象繁殖法,或者说是嫁接法。它是将事物的材料、形态构造、运动形式与功能等性状进行分解,然后用其它的材料、形态构造、运动形式与功能进行替代和嫁接,形成具有新的材料、形态构造、运动形式与功能的事物。
现象繁殖法就是利用已知的现象、功能来产生新的现象、功能。由于事物的现象与功能是无限的,所以这种方法能够形成无限多的联系与结论。这种方法的依据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是单调的,并不能反映出事物的各种可能性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而通过现象繁殖法能够突破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实现事物与现象的自由组合。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不同事物的联系与转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逻辑思维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形成了以有限的公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而现象繁殖法通过对事物材料、形态构造、运动形式与功能的比较、分析、嫁接,可以形成无限多的物质形态、运动与功能。所以这两种思维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全面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与现象。
直觉思维也就是直接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不是以绝对的必然性为目的的思维活动,而是以最大的可能性为目的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缺乏思维过程,难以用语言表现出来,而且其结论本身也往往并不正确。人的思维一方面以逻辑思维区别于动物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又以直觉思维区别于人工智能。
对于逻辑思维,可以用对或错进行评价,因为它的结论非真即假。而对于直觉思维,难以用对或错来评价,因为许多事物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即使直觉思维的结论是正确的,由于它缺乏思维过程与客观证明,也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价。
由于直觉思维难以被其它人所学习、模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往往容易忽视直觉思维,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这是形成高分低能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会解二次方程,却不知道煮饭要放多少米和水。
要发展直觉思维,必须重视实践经验与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学习。现在有些家长不让学生做家务,不让学生看电视和课外图书,以为这样就可以创造出学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一门心思扎进课本里学习。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技能的培养,重视社会文化与舆论的作用。不良的习惯与错误的舆论会对人的直觉思维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主体错误的心理与情感倾向。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自信心有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所以家长与社会应该更多的鼓励与奖励个人的冒险与创新。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统一的,它们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高。任何思维能力都是建立在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检验基础之上的。有人以为直觉思维是不经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直觉思维是由逻辑思维与实践技能的定型化形成的。主体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统一的,它们能够相互补充,克服各自的片面性,有利于主体的社会实践。这是因为,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前提的完备性与科学规律认识基础之上的。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主体接受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规律的认识也是不完备的,所以想通过逻辑思维直接作出最优的判断与结论往往是不可能的。在客观信息与科学规律不完备的条件下,只有通过主体的直觉与猜测,来作出相对合理的判断与行为。
第二节认知与科学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实践中由感觉器官形成的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不同属性的特殊反映,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知觉是对事物的多种感觉组成的整体反映形式。表象是对事物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再现。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外在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看到红颜色是感觉,看到红苹果则是知觉。知觉是人对许多感觉的综合,因此感觉与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感觉的产生决定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态度、知识、经验,相同的客观刺激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同的知觉。
知觉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认知过程,知觉是所有认知过程的基础。知觉过程往往是视觉、听觉、动觉、味觉等感觉共同活动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
人的感性认识是建立在感知觉功能基础之上的,同时又是受人的意识控制的,与动物的感知具有本质区别。动物的直接感知能力并不比人类低,但动物的感知是具体的、表面的,它们并不能理解全部的客观信息。人的感知是与人的意识统一的。人的感知已经包含了分析与判断,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
知觉是人根据生活历史经验对感官刺激作出的基本判断。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记忆其历史形态与思考其本质价值。人的感知并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感知与认识的统一。只有在认识事物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感知事物。所以人的感知能力是随人的认识而发展的。而动物的感知永远只能够停留在心理经验的水平之上。
动物的感知觉是由遗传与生理所决定的,而人的感知是由人的知识与工具所决定的。人的直接感知能力受到人自身的生理限制,是有限的。但是人能够通过创造、利用观测工具而扩展人的感知能力。
人的感知与操作、工具是统一的,人能够通过各种观测工具与观测活动来获得系统的、全面的经验认识。观测工具扩展了人的感知范围与感知能力,使人的感知能够超越人的生理与遗传规定的局限性,为人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基础。
对于经验本身的可靠性需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经验既可以反映事物的真相,又可以反映事物的假相。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实际上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人对自身的亲身经历也会发生主观的认识错误。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不仅要通过直接的观测,还要与其他人的经验加以对比,还要通过各种客观观测手段加以记录与验证,所谓兼听则明,旁听则暗。
科学理论与认识工具是认识事物真相,克服观测主观性、随意性的重要基础。例如古人认为大地是方的,太阳以地球为中心旋转。这些观点符合当时的观测条件,符合人的主观经验,但是它们都是错误的。当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主观经验之所以容易发生主观认识上的错误,一是因为人的感知觉能力与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当客体超出人的心理能力范围的时候,如过大、过小、过多等情况下,就容易形成错误认识。二是因为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人如果将对于事物某一属性、方面、层次的认识作为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就会出现认识错误。三是因为客体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对于事物的历史认识往往不能够反映事物现在的真实状况,这就容易形成错误认识。
人的各种错觉与社会偏见就是因为人的主观经验的局限性而形成的,人能够通过创造认识工具而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通过经验记录与学习,全面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更加客观的认识物质世界。
人并不感知环境中的一切,而是有选择的反映环境。不同人对于同一环境的感知是不同的。对于不同主体而言,他们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基本相同的,是由人类共同遗传决定的。而对事物与环境的主观映像是不同的,是由主体的认识、价值观所决定的。
动物只是被动的感知事物,而人能主动的认识事物,根据主体的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认识对象与认识工具,认识事物的不同属性与价值。人的感知是有目的、方向性的,是为人的价值发展服务的,并不是单纯为反映而反映。
人的感知,是直接感知与间接认知的统一。人能对语言等抽象符号进行感知,从而极大的扩展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人可以继承并发展人类历史文化,而不必事事躬亲。只要一个人记录下他的认识,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主体的观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社会文化与传播相互联系的。任何观测既是主体的独立观测,又属于人类历史认识的组成。
社会认识是传播记录的别人的认识,还包括历史知识与虚构的文化现象。社会意识比较全面,但是由于材料容易造假与扭曲,因此容易被人误导。由于历史与他人的情况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与自身,因此容易导致历史经验主义与历史教条主义的问题。
人的感知的间接性、选择性、抽象性等并没有改变感知的客观基础性。感知觉与客观现象是一切认识的基础,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无论经过多少中介与抽象,主观认识始终依赖于客观经验与信息。认识工具所改变的只是客观信息的外在信息形式,而不能改变客观信息的内容。认识工具能将人无法直接感知的信息转换为可被人直接感知的信息。例如收音机能将电磁波转换为音频信息播出,人不能直接感知电磁波,却能感知音频信息,从而获得新的信息。但是如果电磁波中没有信息,那么收音机也不可能从中接收任何信息。同样,如果没有客观信息,那么任何认识工具也都不可能给人提供信息知识。抽象的文字信息能够给人以知识,但是文字信息本身是客观信息的反映形式,是人感知客观信息之后记录下来的。没有客观信息,同样没有文字信息。
经验的表现形式
人的经验与感性认识可以区分为不同形态,包括生活实践经验、社会历史经验、文化艺术经验与主观经验。生活实践经验是基础的经验形式,其它经验形式都是建立在客观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但是个人的实践是有限的,个人实践经验也是有限的,而且实践经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加以记录就会消逝。
社会历史经验是由社会历史实践形成的,通过各种社会传播途径而被主体获得。文化艺术经验是在文化艺术欣赏过程中形成的,通过文化传统与艺术作品反映并保存。它们都是将社会实践经验用特定的形式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与实践经验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不同,而且还经过主体的选择与加工,一般更加全面系统,是经验的重要组织形式。
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历史经验、艺术经验,最后都会成为主体的主观经验。主观经验不仅包括各种外在经验,而且还包括主体自身意识、思维所创造的,在外在环境中并不存在的主观经验。因为人的意识并不是单纯的反映外在事物,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创造出新的经验。由于主观经验的能动性,使得它在艺术创作与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通过思想实验提出相对论,就是主观经验作用的重要表现。
既然主观可以创造主观经验,那么是否可以说经验是主观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主观经验是建立在客观经验基础之上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则与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而且人能够通过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学习,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经验创造能力。虽然主观经验在客观环境中不存在,但是它仍然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可能性,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比如说那些妖魔鬼怪虽然不存在,但是它们都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某种变形、组合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以本质上它们都是某种人的隐喻,而鬼怪的世界也是对于客观世界的隐喻。
在历史、艺术、新闻等经验组织形态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反映客观经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选择、组织各种经验。它们的创作要坚持客观真实与本质真实,内容与形式,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也就是真善美利的统一。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7 09:21:00 +0800 CST  

楼主:大哲学家倪明勇

字数:527926

发表时间:2016-07-16 17: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8 19:34:50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