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哲学概论(第13版)

自序 哲学与眼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两种现代哲学理论,而且也是经过社会历史实践检验的哲学理论。只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加以综合,吸取社会历史实践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才能建立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
从哲学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来看,二者都属于现代哲学,与古代哲学具有根本区别。发展科学与价值、民主与自由是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目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与途径。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
最根本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身具有相互学习、融合的历史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标志着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学习借鉴过程,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繁荣,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思想与方法,从凯恩斯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到公共财政的发展,都表明了资本主义早已不是自由资本主义,而是转变为福利资本主义。
当代社会的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标志着不同社会制度与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统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主题。哲学的发展必须反映国际社会相互融合的趋势,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这些现实的经验与问题,共同推动了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不同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与统一。
邓小平虽然没有写下系统的哲学著作,但是由他所推动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比任何哲学著作都要深刻生动的多。邓小平打破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观教条,形成了以三个有利于为客观标准的实践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成为我哲学创作的重要依据。本书的理论核心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认识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的统一。
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他的眼界、思考范围与方式要比他的具体哲学理论更加重要。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是对于哲学家的金玉之言。
认识事物有两个基本方向,一种是通过对于事物既有的历史与内部分析来认识事物,另一种是通过对事物可能的未来与功能创新来认识事物。研究历史的是历史学,研究现实的是社会学与政治学,分析事物的是科学,但是它们并不是哲学。哲学家并不仅仅研究历史,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他要看到未来。所谓“观测决定理论,观测渗透理论”,一方面历史与局部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对于未来与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哲学家对于未来的认识也决定了他对于历史的认识,哲学家对于世界整体的认识决定了他对于局部的认识。
面向历史与局部的认识方法强调事物是什么、干什么,这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法,它试图从历史与局部的认识来反映事物的全部本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面向未来与整体的认识方法强调事物应该(可以)是什么、应该(可以)干什么,通过世界与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来认识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本质不仅仅需要发现,更需要创造。
面向历史的方法从事物本身的历史形成过程来认识事物。但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无限丰富的,历史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有限的本质,由此而形成的认识也必然是有限的。而且历史信息本身就是不全面的,还容易受到歪曲,由这种方法形成的认识也必然是片面、扭曲的。
面向未来的方法从物质世界的无限联系与可能性出发来认识事物。通过创造新的事物、新的中介与过程来丰富、完善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事物的历史是有限、固定的,而事物的发展则是无限丰富的。
事物的内部联系是有限的,事物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也是有限的,单纯从事物内部、个体来认识事物也是有限的。只有面向世界,从事物与物质世界的无限联系出发,只有通过创造事物新的价值与功能,才能充分认识事物无限丰富的本质。面向历史的认识具有滞后性,面向未来的认识具有超前性;面向内部的认识具有封闭性,面向外部的认识具有开放性。
实践的实质在于对物质世界的重新建构,实践就是改造世界。对于一个正在不断运动与发展的事物,认识它的最好方法是参与它的发展与建构。认识物质世界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认识自我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认识社会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每个人都从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利益进行考虑的时候,又怎么会认识到世界的精彩呢?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百年,即使整个人类的历史也只有五千年。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得出万年之后的人类是什么样子,又怎么知道我们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呢?
当今人类发展还是相当低级的,同时当今的世界也是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哲学家不可能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要解决人类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主体自身的创造与实践。
我相信这将是一本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著作。感谢大家,感谢网络,感谢父亲母亲,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
倪明勇(男1976-)
邮件地址 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夏湾小区228号
邮政编码 431700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00:00 +0800 CST  
哲学基础与原理第一节哲学基础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客观世界、主观意识、个人生活、社会历史的本质认识与系统概括,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统一。
由于哲学研究物质世界,科学也研究物质世界,不解决哲学与科学的分界问题,就会混淆哲学与科学。在古代社会之中科学成为哲学的婢女,而在现代社会之中,科学的发展导致了哲学无用论,这些错误观念就是因为混淆了哲学与科学。
哲学包容科学和文化,并将它们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形成理论化的体系,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世界。哲学一方面通过抽象性与感性的文化艺术相区别,另一方面又通过系统性与具体的科学、人们自发形成的经验的世界观相区别。
哲学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理论层次。哲学原理是哲学的根本观点与方法,代表了哲学的抽象性。而各种部门哲学是应用哲学原理考察不同的物质、社会现象与历史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代表了哲学的系统性。
现代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的发展,要么过于抽象,成为谁也看不懂的玄学。要么过于具体,使哲学人文化。这些都不利于哲学的健康发展,只有将哲学原理与部门哲学理论相结合才能够全面、深刻的表现物质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哲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哲学内容从哲学体系之中独立出来,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有人认为哲学已经没落了,实际上部门哲学的发展,正是现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不管象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等学科如何独立,它们始终是哲学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科学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与体系才是真正的哲学。
部门哲学的发展,体现了哲学原理在不同领域内的发展,有助于哲学体系的具体统一。标志着哲学从大一统的思辨性形而上学,发展成为具有科学性,具有内在结构的哲学理论体系。部门哲学的发展,有助于哲学基本原理与不同的社会现象的联系与统一,有助于哲学与社会实践更好的结合,促进哲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哲学的理论基础与认识来源。物质世界是哲学的客观基础,文化意识是哲学的主观基础,个人生活是哲学的个体基础,社会历史是哲学的社会基础,哲学著作是哲学的历史基础。哲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历史基础之上,反映它们的联系与发展。
不同的哲学具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对象与哲学研究方法,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理论体系与哲学发展历史。客观主义重视客观物质现象,强调实践与生产力的重要性。主观主义重视主观意识现象,强调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性。个人主义重视个人生活现象,强调道德与性格的重要性。精英主义重视社会历史现象,强调规范与制度的重要性。
哲学要吸取一切合理的观点,而不执其一端,就像在微观世界之中,粒子都具有波粒二像性一样。任何事物都具有许多不同的属性,是不同属性的多样性统一,这是哲学观察事物的基本角度。而教条主义就是不能够兼容并蓄,割裂了事物的不同属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哲学以研究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比如说儒学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本身是统一的,都属于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是统一的,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来观察与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与规律。当我们从物质客观角度来看世界的时候,就是世界观与本体论,它是不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统一;当我们从主观意识角度来看世界的时候,就是认识论与思想观,它就是正确的思想从何而来的根本观点;当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时候,就是人生观,它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当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时候,就是社会观,它是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发展的理论。
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规范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哲学的核心就是一切认识、价值、规范与实践的历史统一,就是实践决定价值与产品,实践决定文化与意识,实践决定规范与制度。一切从客观实际与社会实践出发,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理论、价值、文化、规范的根本标准。
哲学的本体论就是物质世界本身,物质世界的联系、运动、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本体,也是哲学的客观根源,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高于哲学的存在与发展。客体决定主体,哲学的来源决定了哲学的内容与理论。
主体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形成认识论,也就是哲学的主观形式。物质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而认识是主观的、多样的。主观服从于客观,所以物质世界与社会实践是检验不同哲学的客观依据,只有符合物质世界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哲学才是科学的哲学。
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受物质世界的发展程度以及主体的认识能力制约的。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与主观认识条件的限制,哲学总是具有局限性:
1、客观局限性。由于事物与社会都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一旦我们将事物有限的历史作为事物全部的本质,就会造成错误与局限。要克服客观局限性,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来不断完善我们的认识。
2、主观局限性。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哲学认识与理论,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可以穷尽对于哲学与世界的认识,任何哲学家与哲学著作都只是哲学无限发展的一个历史环节,这就是哲学的主观局限性。要克服主观局限性就必须批判与借鉴传统哲学理论,将哲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推动哲学认识的不断发展。
3、价值局限性。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如果哲学只是片面的代表一部分的人与利益,而否认其他的人与利益的存在,那就会形成价值局限性。要克服价值局限性就必须协调不同的主体与利益,将哲学理论与规范制度相结合,实现哲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方法局限性。哲学的局限性还表现为哲学本身有自己的方法与范围,它只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认识,哲学也不能取代其它的意识形态。哲学理论主要是一种纲领性的理论,并不能直接指导具体实践,它不可能给出事物具体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只能表现事物的一般特征与发展过程,难免挂一漏万。哲学并不是反映一切、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
要克服方法的局限性就必须将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经验方法相结合。只有通过科学才能表现与验证哲学思想,才能形成对事物具体结构与运行过程的完整认识。先进的哲学必须反映科学、文化、社会的发展,将科学、文化、社会的发展成果融入哲学体系之中,实现哲学与科学、文化、社会的共同发展。
传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多样性,而认为存在一个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最优的制度或者理论。而现实社会之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不同的阶级利益,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的多样性与理论的单一性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
理论的单一化、教条化体现了哲学的局限性。一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不能够形成不同物质形态、地区、民族的普遍联系与共同发展,从而造成了主体对于物质世界与社会片面的认识,这是哲学局限性的客观社会历史基础。
二是由于哲学家不能够突破不同主体、阶级、民族、国家的利益差异,形成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从而导致哲学家片面强调某一主体、阶级、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与价值,这是哲学局限性的价值基础。
三是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而形成的,哲学家割裂了哲学与科学、文化的内在联系,脱离了科学来研究哲学,脱离了实践来研究理论,这是哲学局限性的方法基础。片面的方法形成了片面的认识,单一的思维形成了理论的教条,这是哲学局限性的个人主观基础。
经验主义夸大了哲学的局限性,因而否认存在共同的世界观,否认哲学能够解释世界,认为哲学死了。他们只承认个人的世界观,也就无法比较不同的世界观,无所谓是非对错。教条主义否认了哲学的局限性,认为自身的哲学理论是完美无缺的,也就否认了哲学继续发展的必要性。承认哲学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定哲学,而是要求哲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全面、深刻、发展。
哲学是统一的意识形态
哲学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哲学是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核心,是团结与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工具。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个主流的意识形态与哲学才能够稳定发展,否则必然导致社会的矛盾与分裂。
意识形态是真理与信仰的统一,其中真理是信仰的客观基础,而信仰是真理的主观体现。没有真理基础的信仰就是盲目的宗教迷信,没有信仰支持的真理就是一纸空文。无论是真理还是信仰,都是建立在客观实践基础之上的,真理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信仰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所以意识形态不能够脱离客观实践,而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客观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否则就会被客观实践所淘汰。
意识形态性就是理论的倾向性,就是理论为谁服务的问题。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最高指导原则,哲学意识形态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来体现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价值性,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一种价值。意识形态的统一就是价值观的统一。
真理的选择只有对错之分,具有客观性。而价值的选择并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为对与错,各种不同的价值选择都具有相对合理性,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主体不同的利益,而具有主观性。
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反映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代表主体不同的利益与价值,具有不同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过程。自然科学追求真与知识,社会科学追求善与正义,人文艺术追求美与关怀,经济学追求利益与价值。真善美利是四种基本的意识形态与价值。
人的不同利益是统一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是统一的,因此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也是统一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真善美利的统一,也是不同主体与不同文化的统一。
只有统一的思想理论,才有统一的行为规范与社会实践。理论的统一性,一是完全统一性,也就是一致性、无矛盾性与全面性,它要求没有无用的前提与公理,也没有推不出的理论。这是自然科学的追求目标。二是相对统一性,它并不要求绝对的一致性、无矛盾性,而是要求理论要具有共同的认识与价值存在。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就是一种相对统一性,也就是通过求同存异,扩大交流减少分歧,增加社会共识与共同利益。
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观动力,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一方面要强调百家争鸣,强调思想与学术自由,反对思想与学术垄断。历史上,宗教与封建统治者就是因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妨碍了社会与科学的发展。意识形态反映了人的价值与自由,而且意识形态是主观的,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我们不能够禁锢意识形态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生产力与主体需要实现意识形态的发展,使意识形态能够反映社会实践和主体的自由与利益。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观,任何思想都必须建立在客观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之上,那些违反客观实践的伪科学与违反人类社会、违反人类基本利益与伦理的邪教思想,都必须坚决加以反对和批判。在社会精神领域,必须要有核心价值、主导思想,才能够使社会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与道德力量。
意识形态的价值,第一,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认识物质世界、人、社会的一种角度与方法。第二,每一种意识形态都蕴涵着主体的理想与追求,成为指导主体社会实践,改造物质世界与社会的依据。第三,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满足主体的不同心理需要,体现了人的精神自由。第四,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与时代风貌、民族心理。
艺术动之以情,使人通过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科学晓之以理,使人通过科学规律认识世界。政治规之以法,使人通过法律制度组织起来。经济诱之以利,使人通过利益实现自身的价值。历史传之以名,使人通过名声闻达于世。道德成之以礼,使人通过风俗习惯完成人生。宗教信之以神,使人通过信仰神灵获得心安。哲学统之以智,使人通过统率诸法而生智慧。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03:00 +0800 CST  
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相应的规范与价值。客观主义强调客观价值与客观规律(也就是客观规范),主观主义强调主观价值与思维逻辑(也就是主观规范),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与个人道德(也就是个人规范),精英主义强调社会价值与法律规范(也就是社会规范)。
真善美利对实践有不同的要求。真要求人的行为合理,善要求人的行为合法,美要求人的行为合情,利要求人的行为合利,也就是行为实践要有理有利有情有义。
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其实质就是真善美利,仁就是利人,信与义就是道德与法律规范,礼就是合情,智就是合理。这体现了儒学具有朴素的系统论观念,其内容具有包容性与多样性。这也体现了东方哲学具有的系统整体主观特征,与西方哲学的科学具体客观特征相区别。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通过意识形态而合理化,意识形态则通过社会制度而合法化。新的社会制度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使其得到合理化,而新的意识形态必须通过社会制度改革而转变为一种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人们在意识形态的帮助下,实现对新的文化与制度的内化与社会化。当人们相信一种新的制度更合理、更公正,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的为之奋斗,这样所激发的热情和带来的效益都是巨大而持久的。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变迁过程中保持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
哲学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统一,而各种社会制度与文化正是将哲学与社会联系统一起来的社会中介。合理的制度能够将个人的实践转变为社会共同实践,将个人利益转变为社会共同利益。合理的制度能够克服各种左与右的干扰,确保社会根本利益得到贯彻与实现,是实现先进思想的社会保障。
认识与实践,思想路线与组织路线相脱节,是导致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如何用合理的制度来反映先进的思想,保证科学思想在社会上得到正确的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人民主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思想还需要合理的制度与社会文化才能落实。没有科学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实践,思想就会变成空洞的教条,目标就会成为空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家的工作与法官是相似的,他们都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只是哲学的范围要远远超过法律的范围。法官只审判人的行为,而哲学家审判一切。哲学就是判断一切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判断一切事物存在合理性与发展可能性的理论。
哲学家是世界的裁决者,哲学家必须自觉的认识自身的职责,自觉的独立于一切利益主体与社会组织之外,不能为这些人的利益与需要所左右,要凭着自身的认识与理性,为推动世界的公平公正进行裁决。
哲学的超功利性,也就是独立公正性,正是哲学家作为世界裁决者的角色要求。我们认识世界,不能够从个人、局部的利益出发,而必须以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不同的主体、组织、阶级与国家的利益与认识,从中找出科学的规律,指导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
哲学既为人民群众服务,也为统治阶级服务;哲学既为劳动者服务,也为资本家服务。但是哲学家并不能够偏袒社会利益矛盾的任何一方,他必须找出能够使所有人和组织和平共处、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哲学的超功利性并不是无原则性,哲学也有自身的价值追求,就是追求真善美利,追求公平公正与民主自由,追求一切有价值的事物。而反对假丑恶贪,反对贫困、愚昧与落后,反对剥削与压迫,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
真善美利是四种主要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真善美利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归根到底真善美利是统一的,真善美利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哲学是抽象的方法论
方法有哲学方法、科学方法、经验方法之分。哲学方法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科学方法是解决科学问题、抽象问题的方法;经验方法是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方法。哲学方法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它能够指导科学与实践的发展,体现于一切认识与行为、规范与制度之中。
哲学虽然是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但是哲学认识并不能取代经验认识与科学认识,哲学方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价值与作用范围。具体的生活问题可以用生活经验加以认识解决,科学问题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解决。哲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具体生活问题与科学问题,只有涉及事物整体、长期、根本的战略问题,才能应用哲学进行研究。
哲学以全面、深刻、发展为特征,与经验、科学相区别。经验全面但不深刻,科学深刻但不全面。科学主要的方法就是公理演绎方法,但是根据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任何具有充分表现能力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全的。这样就说明了科学本身具有局限性。哲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克服形式系统不完全性的束缚,通过牺牲确定性而获得了更多的表现能力,形成相对全面的理论体系。这是哲学与科学区别之一。
从方法上看,经验具有尝试性、偶然性,科学注重规范性与实验方法,哲学注重思维抽象。从语言上看,经验具有直观肤浅的特征,科学具有抽象性、符号性,而哲学包括从经验到术语的各种语言。哲学概念源于生活与科学,但又高于生活与科学,是经过哲学抽象而形成的,代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由哲学家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经验主义将生活语言直接作为哲学语言,创造一些连自身都不明白的,没有内涵的概念。而教条主义将科学语言直接作为哲学语言,无法充分表现事物的无限内涵。
哲学与经验、科学有巨大不同,但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统一的。真正的哲学是实践哲学、科学哲学与社会历史哲学的统一。哲学不是无源之水,哲学认识是从经验与科学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实践与科学为哲学发展提供了各种材料、方法。没有实践经验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抽象的哲学是肤浅的。但是哲学发展也要克服经验与科学的局限性,将各种经验与科学材料联系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哲学研究是一个严肃、艰苦、长期的过程,不是单凭某个导师的主观分析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必须将哲学分析与现实条件、历史发展相结合,通过实践的发展来促进哲学的发展。对哲学理论、方法的滥用并不是对哲学的尊重,哲学的庸俗化、简单化只能导致哲学价值的丧失。
经验主义将哲学理论与具体生活问题直接同一,使哲学经验化、庸俗化,它表面上重视哲学而实际上否定了哲学。经验主义研究诸如“猫与鼠”“狗与骨头”的哲学关系,提出诸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的大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引经据典,但是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无助于社会的发展,反而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枷锁。
教条主义将哲学与科学相混淆,用科学来注释哲学,结果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被淘汰。哲学与科学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具有独立性,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过程。
用科学取代哲学和用哲学取代科学都是不对的。从科学认识到哲学理论需耍经过哲学家的思维抽象,从哲学分析到科学规律需要经过科学家的理论与实验证明。哲学家的思维抽象不能取代科学实验,而科学实验的局限性也不能否定哲学的抽象分析。
哲学只有在正确反映物质世界本质的基础上才能引导科学的发展。只有将实践作为检验科学与哲学的客观标准,才能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也只有客观实践才能统一各种主观的意识形态。
主体对于哲学理论的学习也要同实践与科学相结合。要提高主体的哲学素质,必须提高主体的综合素质。哲学教育要与生活教育、科学教育相结合,单纯依靠对哲学理论的死记硬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不可能形成先进的世界观,没有任何生活技能,不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也不可能形成先进世界观。
哲学是发展的实践论
哲学是建立先进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的科学依据。没有哲学,世界就会黑暗,思想就会迷茫,人生就会悲剧,社会就会纷乱。所以每个人、每个国家都需要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能够指导我们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只有在哲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学习哲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慧,也能够开阔人的胸襟,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哲学有巨大的认识与方法价值,但是哲学的认识与方法价值是有限的,哲学并不是主体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与社会选择某种哲学意识形态,并不能决定主体与社会的价值与命运,决定主体命运的是主体的实践。实践是第一位的,而一切认识,包括哲学都是依赖并服务于实践的。实践是形成与检验一切认识与方法的根源。
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提出改造世界的各种方法。哲学只有被主体所认识并接受,形成自觉的社会实践之后,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主体通过哲学来认识世界,哲学通过主体来改造世界。哲学依赖于主体与社会而存在与发展,也必须服务于主体与社会。
一种哲学的理论价值是由其创始人创造的,对不同主体与社会,哲学的理论价值与认识价值是基本相同的,而其实际的社会价值却是随社会条件、社会实践而变化发展的,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的社会实践决定的。
哲学理论只有与社会条件、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主体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那些安于现状、反对发展的哲学理论是反动腐朽的,例如所谓“贫穷的社会主义”理论。
哲学是科学的实践论,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也就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价值的统一。哲学价值的实现条件:
首先,要具有理论的先进性,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民的社会实践只有建立在客观科学的理论之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一种哲学即使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不符合客观规律,那么这种哲学也是必然会被淘汰的。例如宗教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等等,它们在理论上赋予人民群众各种利益,但是在实践上却无法实现,甚至会损害社会的利益,因为违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其次,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掌握。
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一致的情况是十分普遍的,而且越是抽象的认识与价值观越容易遭到变形与扭曲。比如说谁都知道要弘扬真善美利,反对假丑恶贪,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假丑恶贪并没有消失不见。知道了哲学的基本原理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实践的成功。这是由于哲学是抽象的理论,而实践是具体的物质活动。哲学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需要借助于各种中介,共同作用于人的意识与实践,从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抽象的哲学认识与价值观必须通过教育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通过社会生产力与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道德与法律来改造社会,才能够将抽象的认识与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人的意识与行为。
最后,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完善。
哲学在认识与方法上的价值实现离不开科学与实践。先进的哲学要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相结合,否则哲学就会成为书本上的教条。哲学对实践的指导是以社会条件为基础,以科学规律为依据,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社会制度为保障进行的。没有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发展,再好的哲学也不可能实现应有的价值。甚至还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枷锁,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如此。
一种哲学的先进性、科学性,不是由掌握这一哲学的人数多少决定的,也不是由哲学家的阶级出身或名气大小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发展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哲学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哲学理论的根本依据。一切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哲学也不例外,只有伪科学理论才害怕实践的检验。哲学的先进性,取决于哲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民主与法治的发展。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06:00 +0800 CST  
每种哲学都声称自己是科学的、先进的,而否定其它哲学理论,我们应该相信那一种哲学呢?只有客观实践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决。事实胜于雄辩,理论的批判比不上实践的批判。脱离社会条件与实践来说哲学的先进性,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先进的哲学总是从实践的发展中总结抽象出来的,而不是由主观想象出来的。资本主义哲学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新的哲学总是在对旧社会的批判中形成,而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发展的。
在思想上、口头上推祟哲学,而在实践中背离哲学,并不能提高哲学的价值。哲学不是思想的玩物,哲学的价值在于促进主体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中。有些国家虽然重视哲学,但在社会实践中,却将哲学教条化,阻碍社会的发展。相反,有些国家虽然不重视哲学理论,但在社会实践中,却能有所突破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高于哲学的发展,主体的价值高于哲学的价值。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哲学的发展,没有主体的价值就没有哲学的价值。
要消灭各种愚昧与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一方面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通过社会教育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另一方面,归根到底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推动物质世界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灭贫穷与社会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的民主公平富强。各种错误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存在,其客观根源正是在于社会的贫困与不平等基础之上。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不改造客观世界,再多的宣传教育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对于真善美利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人自身的认识与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生产力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也就意味着真善美利的需求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与保障,由此就形成了各种矛盾冲突,形成了假丑恶贪。归根到底,只有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才能够消除各种矛盾冲突,更好的实现社会的真善美利。
要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对事物的新认识,反映到哲学体系之中,而将过时的方法与错误的认识从哲学体系中剔除,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克服教条主义,保持哲学的先进性。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理论,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根本途径。
有人将哲学研究简化为对哲学历史著作的批判,而无视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结果是使哲学研究日益脱离实际,成为空洞抽象的教条与书斋哲学,被人民所排斥。哲学研究不是批判几个历史上的哲学家就能实现的,而应该将哲学批判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将哲学理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哲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哲学必须面向现实和实践,要为主体与社会的发展而服务。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哲学流派
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与发展?物质世界也就是物质系统如何形成与发展?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系统的自组织问题。世界是物质的多样性统一,这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而质量互变原理认为系统的形成是由于量变引起质变,垄断竞争原理认为是竞争形成了垄断与秩序,组织控制原理认为是权力与控制形成了秩序,这些哲学原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了回答,共同形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随着物质形态的不断发展,物质之间的联系与统一问题也日益复杂。高级物质形态与低级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同时也说明世界观与人生观、社会观是统一的,社会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核心问题。
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是哲学的两对基本矛盾,也是哲学四大流派的根源。客观实践决定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控制客观实践。主观依赖于客观,客观服务于主观。社会决定个人,个人推动社会。个人依赖于社会,社会服务于个人。这是哲学对于这两对基本矛盾的基本观点。世界的发展就是实践与意识、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螺旋式上升。
客观与主观问题的核心是生产实践,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核心是阶级分配。生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分配是人与人关系的核心,因此也可以说生产与分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者说生产与需求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与需求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身与心的问题,对于社会而言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问题。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具有客观存在性、无限多样性、整体联系性、历史发展性,也就是说世界是物质的存在、联系、运动、发展的统一,违反任一属性都将导致对世界的错误认识。
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否认世界的客观存在性,认为世界是主观与理念的产物,认为物质的运动不过是精神运动的投影,是由主观或神来推动的。主观主义的认识、方法、价值都是主观的。主观主义在主观想象中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但是并不能真正在实践中实观,所以他们也只有在主观中自我满足、孤芳自赏。
经验主观主义认为存在就是感觉,感觉就是存在,它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象的关系。而理性主观主义认为存在就是理念,理念就是存在,或者说存在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它颠倒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
现代的主观主义是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用语言的存在解释物质世界与社会的存在,认为存在就是语言,语言就是存在。语言哲学片面夸大语言符号本身,颠倒了语言与语言对象、语言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语言分析方法的依据在于,事物的语言与逻辑反映了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定性。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去直接分析社会现实与实践,而是本末倒置,从分析语言与逻辑而间接的反映社会现实,或者根本就脱离现实,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实际的意义。
主观主义的弊病在于它们脱离了本体论来讨论认识论,脱离了社会实践来讨论语言哲学,结果他们找不到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只能求助于人的信仰。
主观主义具有自发的辩证法倾向,它们都是承认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统一的,但是它们将这种统一性归之于世界的主观统一性。经验主观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共同的感觉,理性主观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客观精神,语言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语言,语言的整体就是世界。
经验主观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主体的感觉派生出来的,人们只能够在主观感觉的层次上认识事物,否认理性认识的存在。理性主观主义具有彻底的可识性,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派生出来的,主体既能够在感觉上认识事物,也能够在科学与理性层次上认识事物。语言哲学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语言的产物,人们只能够在语言层次上认识物质世界。
存在主义就是现代的经验主观主义。如果我们将存在主义中的存在用主观精神替代,就会发现二者如出一辙。存在主义之所以不敢自称经验主观主义,就是因为经验主观主义已经被批倒批臭了,所以他们要用存在取代精神,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
经验主观主义将世界的存在归之于人的精神与人的存在(后者就是存在主义)。经验主观主义将人的心理投射到世界,从而形成了心理主义的世界观。传统的经验主观主义将人的正面的、理性的心理投射到世界,形成了相对正面的世界观。而现代的存在主义将人的负面的、非理性的心理投射到世界,从而形成了世界的荒谬感、焦虑感、孤独感等负面的世界观。
主观主义只会在空想中认识事物,用想象来解决问题。主观主义在实践之中往往倒向个人主义,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其理论与实践脱离,搞双重标准、多重标准。主观主义者自身并不相信其理论,也不实践其理论,他们是虚伪、伪善的。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否认世界的无限多样性,将某一特殊物质形态、物质层次作为世界的本质、本源与发展动力。客观主义的认识、方法、价值都是教条的、有限的,并不能实现主体的无限自由与发展。
经验客观主义将事物外在的环境、遗传、文化夸大,形成了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理性客观主义将事物内在的科学、逻辑、结构、制度夸大,形成了科学主义、逻辑主义、制度主义。
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历史统一,客观主义的错误就在于:
第一,客观主义以偏概全,用事物一部分现象、本质来代表事物全部的现象与本质,看不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层次是无限丰富的。客观主义以不变应万变,强调天变道亦不变。试图用极少数的、固定不变的逻辑、结构来解释无限丰富与发展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结果必然是到处碰壁。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性格与社会的发展是由所处的环境与气候条件决定的,其错误在于,环境条件很少变化,并不能作为迅速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原因。遗传决定论与之相似,遗传基因可以决定人的生老病死,但是不可能决定人的成败,更不可能决定人的具体行为。
文化决定论认为人的性格与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的文化决定的,这颠倒了人与文化,实践与意识的关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的实践才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相反。制度决定论与之相似,是人决定了制度,而不是制度决定了人。
科学决定论将事物的本质与发展归之于某一具体的物质层次与相应的科学规律,而看不到不同物质层次具有不同的本质与规律。逻辑主义与之相似,实际上微观世界的逻辑不同于宏观世界,人类社会的逻辑不同于自然世界,所以逻辑主义也是错误的。
第二,教条主义在实践中往往倒向精英主义,因为他们需要暴力来维护他们的教条与戒律。他们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只满足于既有的认识、价值、规范,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以不变的认识、方法来面对一切问题,结果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束手无策,被历史所淘汰。
教条主义表面上推崇科学理论与圣人言论,而实际上是对科学理论与圣人言论的阉割与利用。他们只利用科学理论与圣人言论中对自身有利的部分,而忽略、反对其它的部分。最终从根本上教条主义还是反对科学与实践无限发展的。
教条主义者以固定标准来认识事物与价值,凡是符合其教条标准的都是对的、好的。而不符合其教条的,即使是事实,他们也视而不见,一概加以否定。教条主义者抱残守缺、刻舟求剑,他们以教条标准取代了实践标准。不仅如此,教条主义还疯狂攻击与扼杀与自身教条不一致的其他认识、价值、规范,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垄断地位的思想武器。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否认世界的联系统一性,认为物质与意识是相互独立的本原,物质运动与意识活动没有联系,否认主体能够认识与控制世界。个人主义的认识、方法、价值都是多元的、相互割裂的,他们否认存在统一的认识、方法、价值,他们评价事物的价值具有多重标准,是造成利益矛盾与社会矛盾的思想根源之一。
个人主义形成的原因在于主体认识与利益的多样性、多元性。个人主义对于同一种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对于同一种矛盾运用不同的标准与规范进行解决。个人主义夸大了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而否定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与统一性。
个人主义的特征,一是认为事物发展的各种原因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是相互独立的;二是认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结果对于原因没有任何影响,最后必然会出现一个绝对的第一推动力与绝对的最终结果。它们割裂了事物发展的不同原因与过程,这并不符合事实。
系统决定论认为事物发展的原因虽然是多样的,但是又是统一的,事物发展的各种原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正是整体的、综合的原因推动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发展过程。而且事物发展的原因与结果也是相互转换、相互决定的,不存在绝对的原因与结果,事物发展的结果正是事物继续发展的原因。任何事物都不能够脱离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结构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动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脱离于发展过程之外的绝对原因与绝对结果。正是因为原因—结果(新的原因)—新的结果……的因果互变过程推动了物质世界的共同发展过程。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10:00 +0800 CST  
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的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彻底的反基础、反整体、反标准为特征,实际上就是彻底的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认为没有普遍的标准,一切都是可以的。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否认世界的历史发展性,将事物的秩序归之于暴力、强权,认为通过暴力、强权可以实现一切目的,而无需理会环境条件、客观规律与个体的意愿。精英主义的认识、方法、价值都是围绕着统治阶级而形成的,认为任何违反统治阶级意志的都是反动的。他们相信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只有暴力与权力才是社会的唯一推动力。
古代的精英主义是宗教哲学,现代的精英主义是极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宗教哲学往往具有不可识性的特征。许多宗教是以人与神的区别为基础的,它们并不认为普通的凡人能够认识世界,或者普通的凡人能够成为神。它们认为人只有在神的指引下,才能够认识世界,才能够取得实践的成功。
尼采认为上帝死了,人类的命运由超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言论,表面上是对宗教哲学的否定,实际上只是将社会发展的原因由神的意志转换为超人的意志而已,因此意志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宗教教条。
精英主义将主体的自由与价值完全归之于主体的意志、暴力,夸大了主体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而否定了客观环境条件与社会条件的作用。由于精英主义脱离了物质世界与社会实践来讨论主体的自由与价值,所以说精英主义的自由与价值是一种无法实现的主观自由与价值。
而且这种价值观必然是一种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与资本家辩护的价值观,是为少数“强者”“成功人士”辩护的价值观。因为它把主体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归之于主体的意志或者能力,用意志来解释成功,用成功来解释意志。因此它必然会忽视广大的人民群众,忽视民主、人权与公平,它在社会实践上必然表现为剥削与压迫,在社会制度上必然表现为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
哲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不同派别,而且在理论层次上分为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社会主义,分别对应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价值认识、规范认识阶段。经验主义强调发展的外在环境因素,理性主义强调发展的内在本质原因,历史主义强调发展的内在个别原因,社会主义强调发展的外在社会原因。经验客观主义强调客观环境条件,理性客观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历史客观主义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教育,社会客观主义强调经济制度与规范。经验主观主义强调文化环境,理性主观主义强调文化作品分析,历史主观主义强调人的文化素质与教育,社会主观主义强调文化制度与规范。经验个人主义强调人权与自由,理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素质与能力,历史个人主义强调人民的素质与教育,社会个人主义强调民主制度与规范。经验精英主义强调统治阶级的权力与权威,理性精英主义强调统治阶级的素质与能力,历史精英主义强调统治阶级的教育与监督,社会精英主义强调国家与法律制度。
主观主义、客观主义、个人主义、精英主义侧重于主体性、结构性的原因与分析。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社会主义侧重于过程性、功能性的原因与分析。
客观主义又称为现实主义,它重视客观的、现实的利益。现实主义容易同流合污、苟且求生,容易被现实与利益收买,从而丧失前进的方向与理想。现实主义具有闭关锁国的倾向,强调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思想与苟且偷安的鸵鸟心态。
客观主义也就是唯物主义,它重视物质生产与客观价值。客观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就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客观主义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是物质实践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客观主义强调客观性与科学性,强调客观条件差异与技术差异,强调为客观利益与经济利益服务。
主观主义又称为理想主义,它重视主观的、理想的秩序,但是容易忽略客观条件与环境的多样性,容易形成一刀切的死脑筋,往往缺乏可实现性,但是主观主义往往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具有很高的迷惑性。
主观主义也就是唯心主义,它重视理性分析与理想信仰。主观主义追求精神自由与精神价值,认为客观事物只是精神的载体,失去了精神也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
主观主义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主观主义强调理想性与文化性,强调主观需要差异与文化差异,强调为文化与理念服务。
客观主义强调价值与效率,主观主义强调需要与目的。但是并不存在脱离主观需要的客观价值,也不存在脱离客观价值的主观需要,需要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是需要的基础,需要是价值的目的,脱离了需要的价值与脱离了价值的需要都是难以理解、难以长存的。效率与目的是统一的,没有效率的目的与没有目的的效率都是无意义的。在司法上有所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它说明了效率对于正义的意义。而成语南辕北辙说明如果方向错误,效率越高离目标越远。
个人主义又称为自由主义,它重视人的自由与平等、人权,强调竞争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个人主义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有助于社会的竞争与发展,但是过度的竞争与自由也容易造成社会的混乱与矛盾。
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所以谁也没有权力命令谁,每个人都应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人与传统的束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个人努力,个体素质与个人自由形成了个体差异。个人主义重视个体内在素质能力差异与个人自由,强调为独立人权与民主自由服务。
精英主义又称为权威主义、保守主义,它重视等级性(也就是阶级性)、权威性、服从性,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否认人民群众的价值与作用,认为人民群众要服从于统治阶级与社会精英,服从于传统与圣人。精英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没有价值与意义的群氓,只有少数的社会精英、圣人、英雄才能够把握自身的命运,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精英主义具有保守与守旧的特征,不敢超越传统,实质上代表了既得利益集团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因为既得利益者害怕别人来挑战他的地位与利益。精英主义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但是过度的稳定也会造成社会的死气沉沉,丧失发展的机遇。
精英主义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社会制度与规范,是社会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精英主义强调个人的外在身份差异与地位差异(也就是阶级差异),强调为政权与统治阶级服务。
个人主义强调创新与自由竞争,具有激进主义特征;精英主义强调传统与服从权威,具有保守主义特征。创新与传统是统一的,创新是传统的基础,传统是创新的结果。一切文化传统都是古人创新的结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传统。竞争与垄断是统一的,竞争是垄断的基础,垄断是竞争的结果。
错误的世界观是对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错误认识形成的,它们或者颠倒了客体与主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形成了主观主义;或者夸大了物质世界与客观实践的某一个具体环节、层次而形成了教条主义;或者分裂了客体与主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形成了二元论;或者分裂了哲学的目的与过程、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而形成了权力意志论。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哲学上的分类与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哲学的特征,但是不同哲学思想与体系都是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在客观主义著作之中仍然包含着一些合理的猜测,而在主观主义著作之中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物质现象与客观规律。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公平的对待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四个哲学流派虽然各执一词,失之偏颇,但是它们是四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与角度,所以正确的方法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它们,而必须兴利除弊,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考察事物,只有将它们统一起来,才能够获得对于世界全面深刻的认识。
错误的哲学理论不仅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相与价值,也无法解释事物之间的矛盾与主体的失败。经验主义用主观来解释矛盾与失败,认为矛盾与失败是由于主体劣根性、文化劣根性形成的,人性决定了主体的命运。教条主义对于主体的矛盾与失败,则归之于环境条件与社会制度,认为主体实践不能改变环境与社会的束缚,社会制度与环境条件决定了主体的命运。它们都不能真正认识矛盾与失败的原因,也就不可能找到克服矛盾与失败的方法,因此他们常常认为在环境、人、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从而回避自身的失败。
对事物的矛盾分析方法与对事物的价值分析方法往往是统一的。因为事物的成功与失败其根本原因是统一的,不能认识事物的成功,也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失败。事物之间的矛盾与主体的失败是可以认识、改变的。主体的失败是由于主体与环境、社会之间存在相对矛盾,单纯从主观或客观条件来寻找主体失败的原因都是不对的。克服风险与矛盾的方法与发展事物价值的方法是共同的。科学认识与社会实践是克服风险、矛盾,实现主体发展的根本方法。
实践与发展是哲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因为只有实践与发展才能改变主体的命运,克服主客体之问的相对矛盾,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也只有实践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批判一切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只有用客观的实践才能打破一切主观主义的妄想,揭示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相。客观主义者以偏概全,只有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无限发展才能打破一切教条。只有用统一的理论与文化才能批判个人主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方法。只有用人的公平民主自由,才能够克服精英主义的谬误,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根源于古典逻辑,即从一对矛盾的前提出发可以推出所有命题,也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蕴涵着整个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解释一切物质现象。但是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是错误的,因为事物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事物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否定,古典逻辑的否定概念只是一种主观上的抽象。任何否定都只是相对否定,因为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本质联系,这不是任何否定能够割裂的。物质世界的否定是物质世界本身。
矛盾分析方法将事物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某一根本矛盾,认为是矛盾的某一方面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另一方面阻碍了事物的发展。这种方法容易混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区别,将事物的联系、运动、发展简单化。矛盾分析方法将事物分解为相互矛盾的部分,再拼凑起来,就以为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而忽略了事物的无限联系、无限层次、无限发展。
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将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作为世界的根本矛盾,而思维与存在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也不是物质世界的根本矛盾,因为人与意识的存在是极其短暂的,没有人与意识时就有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本质,只能是物质自身的联系、运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将资本主义政权、阶级、社会的本质归于私有制,认为它们的关系是固定不变、对抗的。但是产权制度并不是阶级、政权、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根源,必须用主体的价值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明阶级、政权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阶级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主体与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
马克思主义看到了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限与矛盾,但是又将不同阶级、私有制与公有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夸大。马克思主义提出通过公有制与无产阶级专政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但是靠单一阶级、单一产权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只有不同阶级、不同产权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一切社会问题与矛盾。
马克思主义将客观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完成了哲学的本体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构成了统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意识与民族独立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12:00 +0800 CST  
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与客观主义相区别,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马克思主义是客观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绝不是最后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存在许多缺陷。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缺陷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克思不可能为自己死后几百年的社会发展指明道路,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哲学自身的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片面强调经济性、阶级性是有问题的,实际上经济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阶级性只是社会性的一部分。认为解决经济与阶级问题就能够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是错误的,也是难以成功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只能够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进行革命,才能够实现社会发展。但是不同阶级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矛盾,而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具有不同的过渡形式。暴力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是社会过渡的形式之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暴力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减少,而改革、科技革命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加。而且暴力战争只有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单纯的战争并不能够实现社会的发展。
阶级斗争不是解决阶级矛盾的根本方法,协商与合作、民主与法制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需要民主与法治。暴力战争恰恰是因为缺乏公正与公平、民主与法治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打着全民民主的旗号,但是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与自由还比不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除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这个根本原因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缺陷。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片面强调经济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而且在经济上片面强调公有制,忽视了经济的多样性。结果导致了经济上垄断的统治阶级在文化上进行垄断与独裁,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多重垄断与束缚,严重制约了社会的民主与自由。二是因为无产阶级(共产党)专政思想与民主法治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专政思想强调专政权力高于法制,导致权力难以受到法制制约;另一方面专政思想片面强调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违反了民主法治原则。对于民主法治而言,它并不在乎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而强调的是公民的平等与法治。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实际上是用意识形态原则取代了民主法治原则,它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因为马克思本人是支持民主的。
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阶级、国家、法律的本质,其阶级、国家消亡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阶级、国家的本质必须从社会生产力、社会实践的发展中才能说明,它们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强化,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将国家定义为剥削阶级的工具,会随剥削阶级的消亡而消亡,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法律、制度是保障民主与人权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虽然重视民主与人权,但是却不重视法律与制度,其结果是导致民主与人权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马克思主义将无产阶级国家的权力视为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使政治权力演化为政治暴力。
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价值观相区别。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大体上是正确的。它将不同的认识形式与过程相统一起来,将归纳与演绎、原因与结果、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这些都是正确的,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实践论是统一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观、价值观上过于狭隘。如果马克思坚持将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实践形式、不同的阶级统一起来,认为不同的阶级具有各自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与价值,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以共同实践将不同的认识、价值、组织、阶级、国家制度统一起来,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遗憾的是,马克思割裂了实践与价值、组织、阶级、国家的关系,片面强调暴力革命与物质实践,忽视了其它的实践与价值,在社会发展观上倒向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阶级将会消亡,从而形成公平、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只能是空想共产主义。以阶级斗争始,而以阶级消亡终,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这也是错误的。
社会矛盾的不同并不是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恰恰在于不同阶级与分工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于不同主体、阶级的社会共同实践与共同利益,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与共同发展的方式。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并不是消灭阶级与社会分工,而是通过社会分工与阶级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联系与发展。
系统哲学以物质的联系、运动、发展为特征。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同物质形态共同联系、运动、发展的统一,而这一原理在社会之中就表现为不同主体、组织、阶级通过社会实践相互联系与共同发展。系统哲学摒弃了单一阶级专政、暴力革命、单一产权等错误观念。摒弃了单一结构、单一过程的教条。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多样性,有利于主体与社会选择不同的价值与发展道路。必须通过不同主体、地区、阶级的共同实践来改造物质世界与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片面强调矛盾性、阶级性、对抗性,不利于社会的团结与和谐,造成了个人与社会、认识与价值的矛盾与分裂。系统哲学则强调联系性、统一性、共同性,强调通过共同实践形成共同认识与共同价值,有利于个人与社会、认识与价值的统一。
系统哲学否认事物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否认不同阶级之间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矛盾不是物质世界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物质世界本身的普遍联系才是物质世界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暴力革命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同阶级的共同利益与共同实践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系统哲学认为不同主体、阶级、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哲学的发展
古代哲学的特征:
第一,古代哲学与经验、科学还没有完全独立。古代哲学用直接经验来解释世界,试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古代哲学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科学论证和理论体系,难以科学的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与发展过程,而充满各种主观想象、猜测,用主观想象将各种经验、现象联系起来,将具体与抽象直接同一。
古代哲学缺乏统一的哲学体系,其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矛盾的。因为古人缺乏对意识与社会的客观科学认识,不能够在认识论与社会观贯彻客观主义,只能够用宗教与神灵来解释意识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形成了客观世界观与主观社会观、客观方法论与主观认识论之间的对立。
第二,古代哲学由于服务于统治阶级而忽视了人民群众,从而造成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在西方,哲学以宗教神学出现,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神,实际上是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统治。对于科学文化,他们以异端邪说为理由进行残酷的迫害。在中国,哲学以儒学为特征,它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
第三,古代哲学大多是封闭、循环、保守的形而上学体系,古代哲学主要是由少数贵族知识分子提出的,为统治者进行辩护的经院哲学,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其社会历史观往往是一种循环历史观,从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为统治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选择哲学及其内容,而排斥其它的哲学与内容,形成了文化垄断,这样就使得哲学难以自由发展。即使有先进的思想,也被教条化、形式化,成为束缚人思想行为的宗教与教条。只有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打破文化与学术垄断,哲学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古代的哲学往往将现实政治和社会关系、制度进行神化,是一种对现实生活隐蔽的、歪曲的反映。如君权神授。古代哲学由于没有认识到科技和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它们的社会发展观、价值观都是主观的、虚幻的,不可能实现。如古代的仁义道德与礼教。
第四,古代哲学具有民族中心化的倾向,他们用本民族的发展来解释世界的发展,认为本民族、本国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是最好的,否定其他制度与文化的存在,容易造成不同文化与宗教的冲突与战争。
现代哲学的特征:
第一,现代哲学将客观与主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完整的哲学体系。因为现代科学提供了从自然到意识、个人到社会的客观科学认识,再也不需要用宗教、神灵来解释意识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现代哲学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从而实现了个人与社会、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现代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缓和与生产力发展,使得各种哲学相对统一,表现为共同文化与统一法治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第三,现代哲学以联系、运动、发展为特征,有利于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与民主法治的发展。即使是最保守的现代宗教也不排斥科学技术,各种文化与哲学实现了共同发展。
现代社会由于现实与发展是统一的,所以现代哲学能够真实的反映现实。现代哲学的发展观、价值观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与法治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哲学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证。
第四,在现代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可以信仰不同的哲学与宗教,而其它人和国家不能够加以干涉。现代哲学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与社会制度,世界的统一与发展必须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这些思想有助于不同民族与文化的相对公平与共同发展,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哲学的发展条件:
1、客观世界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材料。公私混合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验,也充分暴露了传统哲学的不足之处。
2、科学理论,尤其是数学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大统一理论找到了不同物质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原理。
3、传统哲学与部门哲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赖以成长的养料,也提供了批判的对象。
4、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社会环境。而哲学的制度化,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系统哲学的发展建立在现代科学、现代社会、现代哲学的发展基础之上。社会的发展为系统哲学提供了客观实践经验,科学发展为系统哲学提供了理论工具,哲学的历史发展为系统哲学提供了分析的材料。哲学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所推动的,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广度决定了认识的广度,实践的深度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哲学随着主体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全面深刻,能够更好的反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本质规律。
哲学的发展是从一元决定论到二元决定论,从多元决定论到系统决定论。一元决定论将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归之于唯一的原因。如主观主义、客观主义,其方法为“一切是一”。一元论难以说明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多样性,它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成为机械论,要么成为诡辩论。
二元决定论也就是矛盾决定论,它将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归之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注意到了事物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与发展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二元论将事物的结构与发展生搬硬套在一对所谓的矛盾之中,结果时灵时不灵。矛盾方法用于分析简单的问题还可以,但是对于多对象、多关系的复杂问题就陷入了困境,束手无策。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15:00 +0800 CST  
矛盾方法一方面难以反映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结构与环境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矛盾方法过于强调事物的矛盾性与斗争性,它难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要么强调暴力专制,要么大搞群众运动,发动群众起来建设与斗争,结果搞得天怒人怨,人人自危。
多元决定论就是“一分为多,各行其是”,多元决定论看到了事物的多样性,但是它因此而否定了发展的规律性,认为事物都是相互孤立的个体,在发展的原因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个人主义的世界是一种分裂、偶然的世界。它缺乏重点,无从把握大局,具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苟且偷安倾向。多元决定论要么成为绝对自由主义,要么成为绝对功利主义,“各顾各,不为错”。
系统决定论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其方法就是“一分为四,合四为一”,系统决定论从客观与主观、个体与整体等方面,从内在结构、外在功能、发展过程、现实问题等方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系统哲学一方面克服了一元论、二元论的机械性、简单性,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多元论的随机性、个人性,是对物质世界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哲学的重大发展。
系统决定论在多元与重点之间形成平衡,多元不是无规律、无关系、无秩序的多元,而是有规律、有秩序、有组织的多元,是有重点、可以把握的多元。
学习哲学的方法也就是哲学发展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哲学理论必须要适应并引导客观实践的发展。就是要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不能够脱离条件来谈方法。要根据价值目的来选择方法,不能够脱离目的来选择手段。
2、理论联系科学,哲学理论必须根据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改变原有的哲学理论。以适应并引导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3、理论联系个人,哲学理论必须要适应并引导个人的发展。就是要量力而行,不能够脱离人的素质与能力来选择方法,不能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4、理论联系社会,哲学理论必须要适应并引导社会的发展。就是要将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变为社会规范与社会制度,推动社会的改革发展。
不同主体、民族、国家有不同的哲学,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与价值观。虽然他们的哲学名称不同,表达各异,但只要符合世界的本质,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是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的唯一反映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能取代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哲学发展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哲学体系各有其优劣。这是因为同一物质现象可以通过不同的理论来进行解释,每一种哲学体系都包含着合理的内容,也都有其局限性。美国的实用主义、英法的理性主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值得其他民族学习借鉴。在哲学发展中,认为“唯我独革”是难以取得进步的。
哲学并不是某个主体、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共同文化。哲学是从人类共同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是为人类共同发展而服务的。哲学家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超越不同民族、国家、制度的局限性,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人类共同文化、价值标准,为人类共同发展而服务。
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价值论的发展过程,从对外在事物的关注转向对主体与价值的关注。朴素客观主义将具体事物与具体物质形态作为物质世界的本原,这是错误的。物质世界具有无限的物质形态与物质层次,所以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与对物质世界本质与价值的认识是统一的,是随着社会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这样,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就转化为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哲学也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因为人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度与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是统一的,主体对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原问题就转换成为一个实践与认识的限度问题。
自邓小平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之所以成为哲学现代发展的核心,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需要,因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解决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必须找到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些都要通过价值观才能够解决。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理论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经过实践的检验,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难以实现社会的团结统一与稳定发展。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新的价值观,能够团结和带领不同阶级、民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价值观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哲学不再关注物质世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只是人们认识到主体本身是推动认识与实践发展的动力,要认识物质世界的本原,必须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只有赋予主体更多的自由与权力,才能够更好更快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以价值观为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实践来认识与改造世界。
第二节哲学原理
规律是方法的理论基础,方法是规律的具体应用。哲学方法是哲学原理的具体应用,科学方法是科学规律的具体应用,思维方法是逻辑规律的具体应用,社会实践方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应用。
哲学基本原理也就是哲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是一切规律与方法的抽象与总结。
多样性统一原理就是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主体的文化、民族、阶级,就是国家必须要统一。无一不稳,无多不活。没有统一与主流,就没有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没有社会的创新与发展。多样性统一原理指出,事物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多样、自由,因为统一是不可能改变的,事物的发展主要就是多样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质量互变原理认为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生活消费与投资积累的关系。既要重视传统,又要改革传统;既要重视稳定,又要重视发展;既要重视消费与公平,又要重视积累与投资。既要重视教育,又要重视科学。
垄断竞争原理就是事物的价值由市场与竞争决定,反对垄断与强权。垄断竞争原理蕴含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
组织控制原理就是只有科学才是合理的,只有通过控制与规范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团结与力量,就是最优化、科学化、专业化原理。组织控制原理蕴含着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原理。
多样性统一原理是所有原理的核心,垄断竞争原理说明事物的多样性源自于自由竞争,组织控制原理说明事物的统一性源自于组织与规范,质量互变原理说明事物的多样性(质变)与统一性(量变)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因此这些原理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各自表述的侧重点不同。
质量互变原理对应于客观主义,多样性统一原理对应于主观主义,垄断竞争原理对应于个人主义,组织控制原理对应于精英主义。四种哲学体系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整的解释世界。
质量互变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就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的改变会让一种事物转变为另一种不同性质的事物。量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可以用数字表示的规定性。量同事物本身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它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是经常变动的。
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质是量的内在根源,量是质的外在表现,没有脱离数量与现象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数量与现象。对事物质和量的认识形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
不仅质和量之间是统一的,而且质和量本身也是多样性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质的统一体。例如:一个人的体质好不好,这是生理方面的质;一个人的脾气好还是坏,这是心理方面的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怎么样,这是社会方面的质。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例如一个人,个子的高矮、体重的胖瘦、肤色的黑白、年龄的大小、知识面的宽窄等,就是这个人的多方面的量。
质与量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质就是长期、整体的量,量就是短期、局部的质。质量互变就是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过程。量是指总量与结构(分量),质是指功能与价值。质量互变就是结构与功能、数量与价值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变。所以不同量与质的事物与问题,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扫一屋以手,扫天下以法。
质就是本质,就是事物的必然性、决定性、绝对性、无条件性。量就是现象,就是事物的偶然性、自由性、相对性、条件性。事物是质与量、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也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它表现在任何认识、价值、方法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历史统一,一方面认识与价值是对历史的发展与超越,代表了我们对于事物本质新的认识与利用水平,是反对与批评旧的认识与价值的武器。另一方面并没有绝对的认识、价值、方法,任何认识与价值都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必然会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而被修正,只有改革、修正、发展才是绝对的。
质和量的统一包括动态平衡与度两种情况。动态平衡体现了事物的量对于质的规定,不同的量会形成不同的动态平衡,当量改变的时候,平衡态就会改变,重新形成新的平衡。
度则体现了事物的质对于量的规定,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坚持适度原则,超过一定的度不行,达不到一定的度也不行。
质就是物质,量就是信息,变就是能量,度就是作用。质量互变原理也就是物质—能量—信息—作用的大统一原理。
质也就是本质关系,量也就是生产量,质量互变原理也就是生产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一切发展(质变)都是建立在生产力(量变)基础之上的。数量决定关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实现社会关系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1+1=2是量变,1+1>2是质变。质量互变原理的核心就是规模效应与整体效应,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数量改变了规模,而规模决定了结构与功能,决定了效率与效益。对于个人而言,通过柴火就能够解决能源问题。而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就必须通过发电站、炼油厂等能源工厂来解决其能源问题。这就是由于规模而导致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都依赖于市场规模,因此可以说是规模决定了技术与效益。而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力与效益就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规模效应并不全是好的,比如环境污染就是一种对社会不利的规模效应。规模效应的好坏取决于具体条件与对象。对于一方有利的规模效应,对于另一方不一定有利;一定条件下有利的规模效应,在另一条件下,也许就会变得不利。对于社会而言,规模效应总是有利有弊的。比如技术进步提高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会提高管理成本。这就要求我们控制规模,形成适度规模,以兴利除弊。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指事物在原有性质范围内,数量的增减和程度上的改变等。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质变与量变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互转换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质变,在更大的范围内只是量变。同一变化,对于这个对象与系统而言是量变,而对于另一对象与系统而言是质变。同样是一张饼,对于饱汉而言可有可无,而对于饿汉而言就是救命稻草。
量变和质变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与前提,没有一定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质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量变决不能代替质变,只有质变才能实现旧质向新质的转化,使旧事物转变为新事物,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推动事物继续向前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开始了新的量变,构成了世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质变与量变都有两种实现过程与路径,即和平、缓慢的方式与暴力、迅速的方式。也就是说革命也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进行,而改革有时候也需要使用暴力。过程的快慢、剧烈程度并不是质变与量变的根本区别,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结果的质变与稳定程度。钢铁生锈虽然缓慢,但却是质变。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17:00 +0800 CST  
革命与改革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其过程是否使用暴力,而在于其结果是否改变了社会的属性。古代的朝代更迭并不是社会革命,而只是一种社会改革,因为它们只是不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更替,并不是资产阶级革命。
相反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都是一次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因此日益富强、民主、自由,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革命。中国的和平崛起改变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模式,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模式,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协调发展,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革命。
有些人用过程的激烈程度作为质变与量变的判断标准,从而得出了暴力=革命,更大的暴力等于更高的革命,“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观点,混淆了暴力与革命的区别,这是导致恐怖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重要理论原因。
暴力并不等于革命,暴力有革命的暴力,也有反革命的暴力。革命有时候通过暴力来实现,但是更多的时候革命是通过和平演变、渐变的形式而实现的。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网络革命。判断是否革命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与民主法治的发展,是否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在于是否使用了暴力。单纯的使用暴力进行破坏、屠杀与压迫,实行殖民主义与专制霸权,这不是革命,而是恐怖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质量互变原理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自主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统一。一方面重视独立自主,重视自身的创新与积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重视社会关系与文化交流,通过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自力更生是量变,改革开放是质变。自主发展是量变推动质变,共同发展是质变推动量变。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组织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与竞争的统一。保障有利于公平与稳定,竞争有利于创新与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政治发展上就是统一优先,兼顾民主。
质量互变原理蕴含着协调发展原理,事物的发展,必须要在局部改变基础上维持整体、全局的均衡与稳定,也就是要实现改革、稳定、发展的统一。如果过分侧重于某一部分、层次、方面,就必然会打破整体的均衡,从而形成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分裂与解体。在事物的发展速度与稳定性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要想实现事物的稳定发展,就要防止发展速度的忽高忽低,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防止过快、过热的发展,要在速度与稳定之间找到均衡。
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具有一个相对均衡的速度,高于或者低于这个速度对于事物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说,事物发展的早期速度较快,而到了成熟期发展速度就会下降,更加重视内在质量的提高。
多样性统一原理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原理既是哲学的本体论,又是哲学一切方法论的基础,多样性统一也就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任何存在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任何联系都是普遍联系的组成部分,任何运动都是永恒运动的组成部分,任何发展都是共同发展的组成部分。任何行为都是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任何认识都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任何价值都是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任何规范都是社会规范的组成部分。
事物的多样性也就是事物的差异性与个性,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属性。
第一,事物之间具有广泛的差异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要素、结构、运动形式与发展过程。正是因为事物存在着这种差异性,我们才能够将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事物的差异性形成了事物不同的个性与特殊本质,而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要认识事物之间的这种差异。
第二,事物的多样性表现为事物的独立与自由,表现为事物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独立是生存的独立,自由是选择目的与利益的自由。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存在基础与条件,具有不同的目的与行为,这就是事物独立自主的生存与发展权力。
第三,事物的多样性突出的表现为事物的存在、认识、利益之间的矛盾性与竞争性,也就是事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与利益竞争、权力竞争。
事物的统一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共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同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与共同发展。
第一,任何事物之间总是具有相似性。既没有绝对的同一,也没有绝对的否定,世界上不存在两个绝对一样的事物,但是也不存在两个绝对不一样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相似与相异的统一。事物之间的统一性是由世界的物质性所决定的,任何事物不管它们多么复杂、差别多大,都是由物质、作用、能量、信息所共同组成的,这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
第二,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以统一的整体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其他事物不存在了,事物自己也就不存在了。事物总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里,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相对运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都包含着在一定条件下向其他事物转化的可能性。
第四,事物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处于永恒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且它们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发展。事物的发展以环境为条件,同时也推动了环境的发展变化。
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都是其构成要素的多样性统一。多样性统一原理指出,片面强调统一性,试图消灭多样性是不可能的;片面强调多样性,否定统一性也是错误的。统一是差异中的统一,离开多样性的统一性,只能是僵死的、凝固的统一性;多样是统一中的多样,离开统一性的多样性,只能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
多样性统一原理告诉我们,夸大统一性,企图寻找没有多样性的大同世界,逃避一切矛盾与斗争的想法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夸大多样性,矛盾性,将矛盾与斗争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不对的。坚持多样性统一原理,一方面要反对分裂主义,坚持统一与开放。另一方面要反对专制主义,坚持民主与法治,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从矛盾与分裂发展为联系与统一,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多样性是世界的现实基础,统一性是世界的必然趋势。多样性是相对的,统一性是绝对的;矛盾与冲突是相对的,利益与联系是绝对的。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就是内耗与浪费。多样性只有建立在统一基础之上,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之上,才是有利的,否则只会增加社会矛盾与冲突,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立统一原理夸大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阶级性、对抗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将消灭多样性、阶级性作为达成统一性的手段,结果害人害己,造成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分裂,不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多样性统一原理认为在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多样性与统一性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统一是通过多样性的自由选择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消除差异性来实现的同一。消灭多样性、阶级性所形成的只可能是同一性,与此同时也就消灭了由多样性带来的系统整体性。
多样性统一原理认为增强统一性,并不需要消灭多样性,恰恰相反,统一性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之上,整体性建立在个体性基础之上,系统性建立在要素性基础之上,社会性建立在阶级性基础之上。消灭了多样性、个体性、要素性、阶级性,同时也就消灭了统一性、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
组成系统整体的各组成部分、要素越是发展,差异越大,它们的相互联系与共同利益也就越大,所形成的系统整体效应也就越大,而由相同的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只能是一盘散沙。
所以,多样性统一原理将统一性的发展建立在多样性的发展基础之上,支持、鼓励多样性与统一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系统性与要素性、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共同发展,这就是一种包容性发展,而不是对抗性发展。统一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各种独立意识形态的充分发展基础之上,统一的国家建立在不同主体、地区、阶级的充分发展基础之上。
矛盾的解决,一方面在于求同存异与平等互利,通过利益交换来克服矛盾与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在于引入第三方机制,通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裁决来克服矛盾与利益冲突。因为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方面解决矛盾。冲突方单方面解决矛盾往往会导致矛盾的激化,所以要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裁决。
多样性统一原理即包含了求同存异的内涵,又包含了第三方协调的内涵,因此多样性统一原理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原理由于只有对立双方,因此难以独立公正的解决矛盾与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成为一方消灭另一方,结果造成了矛盾的激化,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入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形成第三种方法与第三条道路,这就是多样性统一原理高于对立统一原理的地方。它意味着我们的认识与方法可以多元化,可以有第三种选择,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数学来解释,对立统一就是在任意两个不同的数之间不存在第三个数,多样性统一就是在任意两个不同的数之间总是存在第三个数。多样性统一原理应用于政治就是权力的分立与统一原理,就是三权分立与主权统一原理。
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有其存在与发展的不同条件与历史,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事物多样性的要求。违背具体化、相对化原则必然导致教条主义。例如有些人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私有制与三权分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公有制与无产阶级专政,结果抹煞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抹煞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别。这些人说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但是一碰上具体问题就晕头转向,无法理解事物的具体发展过程。
所谓的辨证法,就是指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而认识事物。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我们的目的。所以辩证法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条件具体分析。就是一切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与主体的不同目的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出可行的方法与客观的规律,指导我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事物的多样性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启示在于:
第一,任何认识与价值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不是无条件、绝对的。规律性与条件性是统一的,规律的条件性就是客观规律得以成立的物质基础。价值同样具有条件性,事物价值的条件性就是事物价值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客观环境。脱离了具体的条件,事物的价值与认识也就失去了意义。
事物认识与价值的条件性指出,任何认识与方法都存在着潜在的、可能的价值,不存在完全没有价值的认识与方法。也就是说绝对的真善美利或者假丑恶贪并不存在,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个认识与方法的价值,而不能够随便的否定任何认识与方法。即使是假丑恶贪,如果应用得当,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具有正面的价值。相反,即使是真善美利运用不当,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具有负价值。
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认识与方法才具有合理的价值。这就是说各种事物与方法都必须各得其所,各种人才与方法都必须各尽其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价值极大化。价值的条件性突出了对认识与方法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客观要求,这是社会管理与控制的客观基础。
第二,物质世界发展的动力只能是不同物质形态、物质层次的共同运动与共同发展,任何单一的运动形式与单一的物质形态、物质层次都不可能实现物质世界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是社会的共同实践,任何单一的实践形式与单一的社会组织、单一的阶级都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发展的原因与动力是无限多样的,发展的途径与过程也是无限多样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19:00 +0800 CST  
事物的统一性要求对于同一类现象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就是整体化原则。例如所有的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反对割裂不同的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违背整体化原则必然导致理论研究的分裂与二元化,例如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解释。只有在历史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认识现实问题,只有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够说明事物的相对差异。
事物的统一性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启示在于:
第一,任何认识归根到底是统一的。任何现象不管是真相还是假象,都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形式。没有绝对的、不可知的假象,任何假象都包含着事物的一部分真相,都是事物客观规律的特殊反映形式。也就是说事物的各种现象是统一的,而且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也是统一的。不存在不可认识的现象与事物。
第二,任何价值归根到底是统一的。任何方法与实践其根本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多样性统一原理就是一体化原理、统一战线原理,就是要通过统一战线最终实现社会一体化、世界一体化,也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多样性统一原理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多党协商制度与统一战线制度。
统一战线就是统一自身,分化敌人。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喜欢与服从,统一战线并不是要统一所有人,而是要统一、团结大多数人民,反对少部分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反面教育,揭露阴暗面,与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是统一的。批评教育少数害群之马,能够更好的凝聚民心与社会共识。
统一战线包括不同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的联合与统一,统一战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可以说统一战线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之一。团结就是力量,统一就是正义。只有最大的团结与统一,才具有最大的力量,而力量是实现正义的基础,所以团结与统一就是正义。
多样性统一原理蕴含着和谐原理,是对生态平衡原理的深化。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组成的,合理的世界观就是要促进世界的不同物质形态共同发展,就是要实现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组织形式共同组成的,合理的社会观就是要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社会组织的和谐发展。人生是由不同的人生阶段形成的,合理的人生观就是要促进不同主体的共同发展,促进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多样性统一原理在方法论上表现为:
第一,要善于抓住事物的重点,促进事物的发展。根据重点的不同,抓重点又可以分为抓大放小、以大促小、以点带面、围点打援等具体方式。
抓重点的方法对于迅速化解矛盾,促进事物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在重视事物的重点与焦点、难点,重视发展主要阶段的同时,容易忽视事物的其他方面与阶段,往往容易形成两极分化与社会不平等,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等与主体权力地位的不平等。
第二,要善于团结大多数,促进事物的共同发展。顾名思义,所谓的主要事物也就是少数重点事物,相对应的次要事物也就是大多数的普通、一般事物。主要的重点事物在规模上要比次要的一般事物大,但是它们毕竟只是少数。而次要的一般事物在总量上要比主要事物要多,因此尽管它们的个体力量弱小,但是一旦它们组织、联合起来的力量可以超过主要事物,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主要事物与次要事物相互转换的基础。重视与团结大多数,也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说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就是农村包围城市,这就是通过对于农民的团结与组织而形成的。
重视多样性与公平性的方法有助于社会的共同发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它在促进社会的公平的同时,会降低社会整体的发展速度。而且这种方法的实现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多的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因为抓重点与促公平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缺点,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垄断竞争原理
垄断竞争原理也就是等级秩序原理,它们反映的对象不同。在自然系统之中表现为等级秩序原理,在社会系统之中表现为垄断竞争原理。
垄断竞争原理是从进化论发展而来的。进化论可以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来概括,这种思想比较保守、消极,它难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垄断竞争原理也就是物竟人择,强者生存。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生存法则。人类出现以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主要是由于环境选择所决定的。而人类出现之后,天择变成了人择,种植改变了植物的进化过程,养殖改变了动物的进化过程,使得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的选择。因为人类对于生物界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人类成为了自然环境的控制者,同时也就成为了生物的控制者。
发展必然会导致事物的优胜劣汰,优胜劣汰反映了发展的不均衡性,那么孰优孰劣呢?谁应该“优胜”,谁应该“劣汰”?对于自然而言,优胜劣汰是通过物竞天择,通过生存竞争与环境选择来进行的。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优胜劣汰是通过社会实践与社会选择来进行的。
垄断竞争原理是不平衡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统一,是通过部分主体、地区、阶级的优先发展,带动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的差异性形成了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利益的共同性、整体性形成了发展的相对公平。
垄断性就是不平衡性,它突出的表现为等级性与阶级性,表现为主体在权力与财富、资源上的分配不平等,少数人拥有绝大多数权力与财富、资源。竞争性就是不稳定性,它表现为自由选择与创新,表现为主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与选择不同的权力与财富。
垄断竞争原理与系统的稳定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有关。发展依赖于竞争,发展的结果会扩大垄断。发展速度过慢,系统就会亡于外部竞争;速度过快,系统就会亡于内部竞争。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度发展速度,相应的也有适度竞争与适度垄断。
竞争包括:
1、内部竞争,也就是零和竞争。它以争夺既有利益与权力为主,特点是利益此消彼长,一方多占,另一方就会少占。它主要适用于封闭停滞的社会。
2、外部竞争,也就是对外扩张。它以争夺环境资源为主,适合于环境资源丰富的社会。
3、规范竞争,也就是制度竞争。它是用一种更加民主、公平、合理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内部团结,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浪费。但是制度本身并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它只能够改变社会的分配方式,增加人民的主观满足感。
4、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这是竞争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事物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将事物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无限发展。竞争优势的核心就是创新优势。
必须要将竞争与斗争相区别,竞争强调的是通过合法的、形式多样的创新来实现目的与价值,有利于社会的共同发展。斗争强调的是通过非法的、单一的暴力斗争来实现目的与价值,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竞争强调和平、法治与创新,而垄断强调暴力、对抗与斗争。社会的发展从强调暴力斗争到强调和平竞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竞争并不反对等级与垄断存在的合理性,并不试图消灭等级制度,而是强调精英循环,从而保持等级与垄断的先进性。斗争则完全否定等级存在的合理性,试图通过暴力斗争来消灭等级制度,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所谓的阶级斗争也只是用一群统治阶级去替换另一群统治阶级而已。
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处于竞争之中,所以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斗争只是局部的、短期的,只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竞争是合作性与对抗性的统一,但是归根到底合作性>对抗性,共同利益>特殊利益,因为竞争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原因一是竞争是有限的,竞争目的与竞争手段、竞争优势都是有限的;二是竞争是多元的,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斗争;第三,最重要的是竞争与合作可以相互转换,竞争者可以变成合作者,从而实现利益的共同发展。现代社会之中,兼并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正是竞争者相互合作而形成的。
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有利的、有效的,只有建立在公平与规范基础之上的竞争才是有效的。竞争包括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良性竞争就是正当竞争、公平竞争,恶性竞争就是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竞争。剥削与压迫,还有欺诈与犯罪,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竞争。单纯的竞争并不一定会导致发展,因为存在着恶性竞争与反向竞争。只有将竞争与法治相结合,也就是说竞争要与反垄断、反剥削相结合,才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恶性竞争也就是垄断的危害表现为:
1.造成两极分化,扩大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2.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造成市场秩序混乱,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创新与新产业的发展。
3.污染自然环境,损害人的健康,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
4.造成社会道德滑坡,利欲熏心,人兽不分。
竞争包括互利双赢的合作性竞争;与赢家通吃的对抗性竞争、零和竞争。但是不管任何竞争形式,都需要进行规范,才能够形成良性竞争。有人以为对抗性竞争就不需要规则,这是不对的。现代社会通过法律来规范各种对抗性矛盾,防止矛盾的扩大化,防止合作性竞争发展为对抗性竞争,促进对抗性竞争转变为合作性竞争,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垄断有利于垄断者利益,有利于社会短期的统一、稳定,但是太多的垄断必然会造成社会缺乏自由与活力,造成社会的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垄断者的更换,也容易形成因人而异、大起大落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竞争有利于多数人利益,有利于社会长期的公平与发展。但是太多的竞争容易造成社会的矛盾冲突,甚至是社会分裂、战争。竞争虽然短期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竞争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才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因此竞争有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竞争是用短期与局部的不稳定实现社会整体长期的稳定,垄断是用短期与局部的稳定导致社会整体长期的不稳定。
垄断与竞争并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垄断与竞争相统一的过程,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正是垄断与竞争相对均衡的产物。一方面竞争是垄断的基础与前提,垄断者并不能够垄断一切,特别是垄断并不能够消灭竞争,竞争是必然的、绝对的,垄断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另一方面垄断是竞争的必然产物,事物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少数的优胜者与垄断者。
人们总以为私有制、市场经济是反对垄断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垄断与两极分化,垄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发展必然表现为少数人集中了社会大部分资源,从而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它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效率,与此同时也必然会造成社会不公平与两极分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垄断程度远大于中国。
等级制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无论古今中外都存在等级制度,说等级制度不存在,那就是自欺欺人。既然社会始终存在着等级制度,那么就必须要建立一种相对合理的等级制度。建立一种公开透明、民主竞争的规范的等级制度,这一方面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社会监督。
垄断必然表现为一种等级与权力,所以垄断竞争原理也就是阶级竞争、权力竞争原理。垄断竞争原理表明,在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平等与等级现象,但是这种不平等与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竞争改变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24:00 +0800 CST  
公平、平等建立在竞争基础之上,而不是不讲是非对错的绝对平等。阶级平等建立在阶级竞争基础之上,民族平等建立在民族竞争基础之上,文化平等建立在文化竞争基础之上。
一切主体、认识与价值的先进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竞争来改变的。只有竞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变的,一切差异性、先进性、等级性都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竞争是绝对的,垄断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竞争与相对垄断(相对先进)的统一。任何垄断者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不能够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否则就必然被淘汰。
垄断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必然归属,因此否定垄断、拒绝垄断是毫无意义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必须要找出一种相对合理的垄断,判断一种垄断是否合理的依据包括:
第一,垄断是否形成于公平竞争,是否具有相对应的民主制度。非竞争性垄断与非民主性垄断是不合理的。
垄断不可能消灭,但是垄断并不可怕。垄断本身有利有弊,它虽然不公平,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要让垄断兴利除弊,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公平的竞争与竞选制度,对于经济而言就是市场竞争,对于政治而言就是竞选制度。
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而形成了竞争性垄断,这种垄断并不排斥竞争,而是提高了市场竞争的门限。非竞争性垄断则不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形成的,而是通过强买强卖形成的,这种垄断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与利益,因此是不合理的。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水平相适应,才能够形成垄断。因此垄断有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市场竞争是一种垄断性竞争,竞争与垄断二者是统一的。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规范,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
同样的,民主自由与权力垄断也不存在根本矛盾,通过民主同样可以形成政治垄断。而且民主性垄断有助于人民对于统治者的监督与选择,有助于统治者本身素质的发展。而非民主性垄断如家族统治、职务终身制等则剥夺了人民的选择权,不利于统治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妨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是不合理的。
因为低素质的统治者往往会抑制乃至扼杀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所以在封建社会之中,统治者往往一代不如一代,形成一种劣才驱逐良才的现象,而在行政垄断市场之中,也会形成相似的劣质商品驱逐优良商品的现象。这就是不合理的垄断阻碍社会发展的危害性。
同样的,一个社会必须具有主导文化、主导民族、主导语言、主导阶级,所谓主导也就是垄断,只有这样才能够团结社会大多数,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一种文化要想成为主导文化,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包容性,也就是具有文化的竞争力。没有科学性的文化没有生命力,没有包容性的文化没有吸引力。中国古代的儒学由于依靠国家力量实现其文化垄断地位,而缺乏科学力量的支持,结果被现代文化取代。古代宗教文化由于缺乏包容性,也被现代文化所取代。
第二,垄断具有相对应的补偿与救济机制,能够对弱势群体进行有效的补偿。在竞争之中总是存在着失败者与弱势群体,为了保障他们的生存与社会的稳定,必须建立起相对应的社会保障机制。而且社会垄断程度越高,社会保障机制也就越重要。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垄断是不稳定,难以长久的。
第三,垄断能够被制衡。对垄断进行拆分,并不是解决垄断问题的最好办法。无论是对职位进行拆分,还是对垄断企业进行拆分,都是治标不治本,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垄断问题,又难以获得垄断带来的效率。将个人管理改为集体管理,将大企业拆分为几个小企业,这些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垄断问题。要解决垄断问题,最主要是要对垄断权力进行制衡,对权力的决策、执行、监督进行分权制衡,也就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衡制度,这是解决垄断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于社会而言,最主要的垄断集团就是政治垄断集团与经济垄断集团。一个有效的社会制度,必须要阻止政治垄断集团与经济垄断集团相互勾结,也就是官商勾结,而让他们相互独立,相互监督与制衡。古代的社会制度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古代社会是一种家族政治垄断集团与家族经济垄断集团相结合而形成的专制制度,古代社会的政治垄断集团与经济垄断集团本身就是出自于相同的家族,自然难以相互独立与相互制衡。
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看,私有制优于公有制,因为公有制很难防止社会的官商勾结。但是如果社会之中存在着金钱政治,那么公有制就比私有制更能够防止官商勾结。所以一方面要发展私有制,另一方面也要反对金钱政治与权力寻租。
中国社会改革的难点,也在于官商勾结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我们一方面必须通过私有经济的发展来打破这种官商勾结,另一方面要通过民主法治的发展来反对贪污腐败、权力寻租,预防官商勾结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政治垄断与经济垄断存在着联系,政治民主与经济竞争也存在着联系。在政治垄断社会之中往往形成市场行政垄断,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通与竞争,造成市场条块分割。在民主社会之中往往形成竞争性垄断,也就是市场的相对垄断。所以民主法制的发展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而市场竞争也是民主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四,垄断能够被规范化、法制化。法制规范了垄断者行为,有助于社会监督与制衡垄断者,也有助于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建立,因此法制是约束垄断的重要手段。而不受约束与规范的垄断,必然会形成绝对的垄断与绝对的权力,从而妨碍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大起大落。
垄断竞争原理就是竞争优势原理。竞争优势理论原本是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但是我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基本的系统论原理,能够说明系统要素如何形成整体性与系统性。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国际贸易,可以解释国际贸易与市场交换的形成与发展。应用于国内,可以解释国内贸易与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再进一步推广,它还可以解释个体如何形成社会,要素如何形成系统,这就是垄断竞争原理。
垄断竞争原理蕴含着等价交换原理(更准确的说是价格竞争原理)与市场竞争原理、民主竞选原理。因为竞争主要是通过等价交换、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包括利益与文化的交换,没有市场与交换也就没有竞争与发展。一切竞争的核心是选择权,有选择才会有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会有优劣,有优劣才会有发展进步。只有扩大市场与民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优胜劣汰与全面发展。
混合竞争制度要优于单一垄断制度,就是因为混合制度具有更多的竞争。单一的公有制或者私有制不如混合所有制,单一的阶级专政制度不如混合阶级制度。
垄断竞争原理也就是分工互利(就是分配)原理,就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分工造成了竞争,有助于提高效率。分配形成了垄断,有助于社会的统一与稳定。
互利原理是对优化与中庸思想的综合与发展。优化思想也就是最优化思想,它认为存在着唯一的、最好的方法、制度、发展过程等等,事物的发展就是向那个最好的方向发展,而没有其它的方法与方向。最优化思想是有道理的,在存在最优化方法的时候,肯定要以最好的结果为目的。
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并不存在最优化的方法。事物的最优化往往必须要以确定的条件、简单的关系作为基础,而对于变化的环境条件、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不存在最优化的方法。因此最优化的方法本身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用它来指导事物的发展无异于刻舟求剑,难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在这一方面,互利思想坚持事物的发展具有各种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事物的共同发展必须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竞争才能够实现。
中庸思想是一种注重整体的思想,它认识到了事物的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但是中庸思想本身是一种保守、守旧的思想,它提出了一种明哲保身、以安全第一的思想,结果是抑制了事物的发展,抑制了主体的个性与创造性。中庸思想认为事物的共同发展就是平均主义与平均化,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庸思想认为事物的需要与属性都是一样的,事物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他们所谓的发展,就是要消除人的个性,达到天下大同。
而互利思想是建立在不同主体的优势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互利思想容许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与发展。事物的共同发展并不等于事物的平均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出不同事物的价值与优势,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互利思想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优化思想是一种只讲效率,无视公平的思想,中庸思想是一种公平优先,缺乏效率的思想。
组织控制原理
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过程。自组织表示系统的组织是自发的,是以系统内部的要素为根据,以系统外部的环境为条件,通过系统内外的交互作用形成一定组织结构的过程。系统的被组织是指系统的运动和组织结构是在外来特定的干预下进行的,主要是受外界指令的结果。
系统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自组织是被组织的基础,被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是自组织的产物,没有自组织也就没有被组织。另一方面,被组织是自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被组织是为自组织发展服务的。最后,任何组织都是自组织与被组织的统一。在一个自组织系统之中,总是存在着被组织,一个自组织系统总是由不同的被组织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没有被组织也就没有自组织,如果所有的要素都自行其是,那也就不存在自组织了。
不同系统理论从不同方向探讨了系统的自组织演化问题。耗散结构理论说明了系统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性与不平衡性。协同学认为是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突变论揭示在原因连续的作用之下,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揭示出系统相变历史的多样性。
系统发展的实质是系统可以适应并改造环境。系统的先进性取决于它的环境适应能力、自身控制能力与环境开发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开发能力。进化论认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就是先进的,这并不全面,先进系统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环境,还应该主动的改造环境,例如寄生虫适应环境,但是寄生虫绝对不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强权理论认为通过强权、暴力控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太多的控制只能够让系统失去发展的活力,成为封闭停滞的系统,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归根到底只有通过改造系统进而改造世界才能够不断发展。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与价值极大化的过程,只有不断改革、消除妨碍系统自由与价值的各种因素,不断扩展对于环境资源与价值的开发,将环境要素与价值转化为系统的要素与价值,才能够永远保持系统的先进性。所以系统发展取决于系统自身的改革开放。
反馈和控制
反馈就是根据系统输出的信息来进行控制。按照反馈的作用,可以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正反馈对于系统的输出起放大作用,形成了一种雪崩效应或乘数效应。它使得系统的控制命令被迅速放大,有助于系统控制目的的快速实现,有助于系统的快速发展,弊端是扩大了系统内部资源的分配差距,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还容易造成系统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形成发展过程的大起大落。
负反馈对于系统的输出起反向控制作用,它能够抑制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对变化,有助于系统的分配公平与发展稳定。当事物之间的作用与负反馈相等时就形成了均衡与周期现象。其弊端在于容易陷入保守主义,丧失发展的机遇。由于负反馈强调系统既定的秩序,还容易形成文化专制与特权现象,妨碍主体的自由,使得系统与社会缺乏活力。
在管理工作中,时间延迟是常见的。所以,用反馈控制常常会失去宝贵的时机,使控制失效。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使用另一种控制方法,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输出的变化信息进行控制,而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的预测信息与历史规律进行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具有滞后性。而前馈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因而具有较好的及时性。比如人们骑自行车爬坡时会提前加速,使上坡过程顺利,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前馈控制。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28:00 +0800 CST  
前馈控制是一种历史与规律控制,由于事物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在相同条件下,都要遵循相同的客观规律。前馈控制就是根据历史规律与客观信息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必须指出的是,前馈控制本身也是具有风险的,它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控制的目标。因为人们对信息与规律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对于未来的预测不可能百分百成功。而且前馈控制受到控制者本身科学技术水平的约束,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前馈控制可以分为经验型与科学型两种,按照历史经验进行预测就比较容易出错。
无论是反馈、前馈,所有的控制都是依赖于环境资源、客观信息、科学技术与组织制度来进行控制的。环境资源是控制的物质基础,客观信息是控制的主观基础。科学技术是控制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是决定控制目标是否合理有效的依据。组织制度是控制的社会制度保障,它决定了系统本身是否稳定有效,会不会被环境涨落所解体,从而丧失控制功能。
系统自组织原理也就是组织一体化原理,一体化与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意味着个人必须要热爱自己的组织与祖国,为推动组织与祖国的发展而奋斗,最终实现天下统一,世界大同。
有一体化,就有解体化。组织解体的原因包括:
第一,组织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需要是无限发展的,因此组织必须随之改变自身的结构与规范,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与控制能力,任何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组织都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第二,组织无法有效的克服外界的竞争与挑战,丧失了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与经济来源。如工厂失去了订单,商场失去了顾客,都会解体。
第三,组织的管理腐败低效,缺乏科学管理与民主法制,无法在组织与环境之中建立起合理的秩序。组织内部的分配不公平,社会矛盾突出,而且无法有效的调节与解决。如古代社会的阶级对立。
自组织原理也就是自控制、自治原理。自组织的基础是自治与自强,社会的发展要以我为主、独立自主。外部的帮助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动力,只是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机遇,过度依赖他国的帮助与条件,必然会丧失独立性,而成为他国的附庸。
系统自组织原理也就是改革开放原理,一方面它意味着系统在环境之中具有不断膨胀与扩张的趋势,必须通过开放来促进统一,只有最高的开放才能有最高的统一。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必须通过环境与系统组织才能够存在与发展,不存在脱离环境与组织的存在,必须通过系统内部不断改革来实现统一,只有最高的组织才能够实现最高的统一。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谨慎的选择所处的组织,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自组织原理也就是组织控制原理,自由就是受控制,个人自由就是受个人控制,组织自由就是受组织控制,国家自由就是受国家控制。一切自由归根到底是受真理与理性控制。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利益决定关系。二者相结合就是理性—能力—利益—关系相统一的组织控制原理。
组织是控制的主体,理性与信息是控制的依据。组织的实质是控制,控制的依据是理性与规律性。组织是人的理性与客观规律性的集中表现形式。理性即权力,权力本质上是一种科学与理性的自觉应用。人具有理性就可以更好的运用其权力,获得更多的利益;组织与社会具有理性就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组织控制原理也就是科教兴国原理,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权力与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于所掌握的科学与理性所决定的,而不是由暴力与强权所决定的。只有最科学才能够最高贵,科技最终决定了事物的价值与权力。科学技术就是人类的皇冠与权杖,而发展科学与教育就成为了发展人权与自由的根本途径。
组织控制原理也就是依法治国原理,就是一切组织与决策都要依据理性与法律来进行管理,在理性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与组织都没有超出理性与法律之外的特权。
组织控制原理也就是独立公正原理,组织是独立(中立)的基础,理性是公正的基础。独立是是公正的社会基础,公正是独立的社会目的。没有独立就难以保持公正,没有公正也必然难以保持平衡与中立。
组织控制原理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原理,因为社会的本质是组织控制,而共产主义就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垄断竞争原理也就是资本主义原理,因为资本主义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资本垄断的过程。
组织控制原理与垄断竞争原理都是对系统形成过程的一种解释,组织控制原理将系统与组织的形成归之于控制与理性,从整体与信息角度进行解释。垄断竞争原理将系统的形成归之于个体与交换,从个体与利益角度进行解释。同样是秩序与规范,垄断竞争原理侧重于个体与能力,组织控制原理侧重于整体与权力。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34:00 +0800 CST  
物质与实践
第一节本体论
物质的存在
物质的定义:
第一,物质不可定义,而是哲学本体论预设,是不言自明的公设。列宁说物质就是客观实在,但是何谓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就是不言自明的存在。物质是什么?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物质的存在是由实践与物质运动所证明的。
第二,物质的存在依赖于其他物质,依赖于世界而存在,没有不依赖于其他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物质。世界是物质、作用、能量、信息组成的,物质存在是客观的,但是与此同时物质的存在也必然会受到作用、能量、信息(包括意识)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与发展。
第三,物质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物质具有无限多样性的属性与形态,世界是由物质所组成的,物质即世界。物质的有限性是物质存在与区别的基础,物质的无限性是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运动、共同发展的基础。物质既相互蕴含,又相互区别。
第四,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形成共同运动与共同发展,联系、运动、发展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共同运动说明物质之间存在着共同目的与共同利益,而物质的发展则说明物质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这个矛盾就是生存权与生存资源的矛盾。联系与发展是绝对的、无限的,矛盾与对抗是相对的、有限的。
第五,物质可以被人认识和控制。认识与控制都是一种物质联系与运动的特殊方式。而联系与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物质本身是可识可控的。物质可识可控意味着人能够支配物质,因此这一属性又可称为物质世界的人择原理。人择原理也就是人的平等、自由与权力原理,因为自由与权力就是建立在选择(可识性就是可选择性,认识是选择的基础)与控制基础之上的。由于每个人都具有认识与控制物质世界的潜能,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人高人一等。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一切现象的根本原因。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及其属性;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根本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而不在于神的意志或主体意识。
世界是物质、作用、能量、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物质是基础的存在;作用就是物质的价值;能量就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可能性,是物质生命力、竞争力的依据;信息就是物质在世界上的印迹、足迹。作用、能量和信息以物质为载体,是物质的存在状态与属性。物质是一切能量、信息与价值的根源,没有物质也就没有作用、能量与信息,有了物质也必然会有作用、能量和信息。没有脱离物质的作用、能量与信息,也没有脱离作用、能量与信息的物质。任何事物本身都是物质、作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都能够存在、联系、运动和发展,事物相互联系、共同运动和普遍发展的整体就是物质世界。
物质、作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还表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够相互转化。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对于事物的新的认识,而根据科学认识也能够制造新的事物。现代物理学表明光子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而正负粒子也可以转化为为光子。这些都说明物质、作用、能量、信息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解释就是归因,归因就是用一种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现象,将一种现象与状态的存在归之于另一种现象与状态。本质就是整体与发展,原因就是历史与过程。世界的本质就是世界本身,世界发展的原因就是发展历史本身。任何妄图用一部分所谓的本质、原因来解释世界的哲学,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世界是物质的多样性统一,这可以表现为许多种形式,一是物质个体存在与世界整体存在的统一,物质即作为客观的个体而存在,又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一方面整体依赖于具体与个体,物质世界必须建立在具体存在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个体也必须依赖于整体,脱离整体的绝对存在是不存在的。
二是物质存在是现实存在、历史存在与可能存在的统一。物质的现实存在是直接、有限的,而事物的历史过程与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同样,事物的历史与可能性也都是客观的,都是可以认识、利用的。
事物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可能性是相互转换的。事物的现实可以直接认识、控制,而事物的历史、发展可能性是不能直接认识、控制的,必须通过事物的现实才能间接认识与控制。事物的历史与可能都蕴涵于现实存在之中,脱离物质存在的历史与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可能存在这个概念必须与主观主义的主观存在概念进行区别。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同的概率、可能性,这是客观的。而主观主义的主观存在只是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不可能实现存在。在量子力学之中,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就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形式。波粒二象性本身说明了物质的存在是现实与可能的统一,现实的存在与各种可能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可以相互转换。
三是物质是原因、中介、结果的统一,也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物质既是推动世界联系、运动、发展的原因,又是将不同事物联系统一起来的中介与事物运动、发展的结果。作为主体,事物是其内在联系、运动的统一体。作为客体,事物又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的组成部分。
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这两个方面。现象指的是直接呈现于人们感官之前的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它生动具体、复杂多样、灵活易变。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它深藏在现象的背后,只有通过思维对现象的抽象、概括才能把握。
现象和本质有区别,现象并不等于本质,同一现象可以有不同本质,同一本质也可以形成不同现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世界上没有无本质的现象,也没有无现象的本质。
本质与现象都是变化发展的,因为发展本身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只是现象变化相对较快。教条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事物的运动只是现象与数量上的变化。而相对主义认为既然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那么本质与现象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将本质等同于现象,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宇宙间有任何确定的事物。这也就必然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导致虚无主义。
机械决定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是将偶然性夸大为必然性,导致宿命论。相对主义把一切现象都看作是偶然的,将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结果只能接受偶然性的支配,或者寄希望于偶然的机遇,进行盲目的冒险活动。
事物之间既有共同本质又有特殊本质,或者说是事物之间即相互统一又相互区别。每一种事物既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属性与特殊的本质,也有与其他事物相同的属性与共同的本质。这就是说,每一事物不仅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且具有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和统一的共性。
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就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原理。任何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都依存于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事物之间的共同本质是事物共同联系、运动、发展的原因,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形成事物自身联系、运动、发展的原因。事物之间虽然相互区别,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统一的,不同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
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物质层次、环境条件与发展阶段之中,也具有共同本质与不同本质的区别,所以讨论事物的本质不能脱离物质层次、环境与发展条件。事物的本质是现实存在、物质层次、历史过程与环境条件的统一。事物的本质蕴涵于事物自身,但又必须通过不同的物质层次、历史过程与环境条件表现出来。脱离事物本身,单纯从环境与历史中寻找事物的本质,与脱离环境与历史,单纯从事物本身寻找事物的本质都是不对的,都不可能获得完整、科学的认识。
事物的本质源于事物的本体与历史,又要高于事物的本体与历史。因为事物的本体与历史是相对固定的,而事物的本质是无限发展的,所以单纯从事物的本体与历史出发,是不能够认识事物的全部本质的。事物的本质,既包含于事物的本体内部,又取决于事物的外部环境条件;既包含于事物过去的历史进程,又取决于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哲学就是要从古今内外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非内外不全面,非古今不深刻。那种单纯从事物的历史与内部来认识事物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机械论,它割裂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历史与未来,因此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事物的本质具有整体性、统一性、无限性、发展性,而事物的本体具有个体性、独立性、有限性、固定性。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是统一的、联系的,所以对于一个事物的本质认识依赖于对其他事物的本质认识,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有助于认识其他事物的本质。
主观主义将主观可能性作为事物的本质,教条主义将某一物质层次作为事物的本质,个人主义将事物的具体存在作为事物的本质,精英主义将事物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作为事物的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多样性统一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不同的哲学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主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不是统一于物质,而是统一于意识与主观。
客观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统一于客观的原子,或者是其它的物质层次。事物的存在依赖于某一物质层次,这是必然的。但是物质层次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层次作为物质世界的本质。
个人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统一于个体存在,它容易发展为唯我论,认为世界是因为我而存在的。精英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统一于抽象的国家与统治阶级,统一于暴力与强权。
事物具有四种基本的属性,客观存在性、可识性、价值性、历史发展性。物质既作为自然物而客观存在,又作为信息而存在于主观世界,作为价值而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同时事物的结构、认识与价值又随着物质世界与社会发展而历史发展。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主体的意识与价值正是建立在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控制之上的。物质是一切认识与价值的客观根源,认识与价值源于物质的客观规律性与整体创造性。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是认识的基础,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认识的可能性与方法。物质的整体创造性是价值的基础,物质世界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创造价值的可能性与方法。
系统最重要的性质在于它的整体性与创造性,也就是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或者说是通过已有的要素和功能能够创造出了新的属性、结构和功能,事物的整体性也就是事物的创造性、发展性。由于事物的不同联系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整体,所以整体性也是事物从有限发展为无限的基础。事物自身总是有限的,而事物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却是无限的。
物质的存在是否需要证明,如何证明?首先事物的存在是需要证明的,因为事物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只有确定了事物是否存在,才能够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建立起秩序。如果说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的,那么一定会造成语言和生活的混乱,而且任何事物都存在这本身是一种主观主义思想,它混淆了客观与主观的区别。
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也就是说不管主体承不承认,有没有证明,物质始终存在着。但是事物的存在虽然是客观的,对于事物的认识却是主观的,这是事物的存在需要证明的根本原因。物质存在需要证明,这并不是对于哲学原理的否定,而是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客观需要。
物质是认识与实践的客体,只有找到物质存在的客观证据与实体,才能够更好的认识与利用事物。比如说电子与中子的发现就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找到事物并不存在的证据,也能够有力的推动认识与实践的发展。比如说通过科学实验对于“以太”存在的否证,推动了相对论的发展。
那么事物的存在如何证明呢?事物的存在必须通过事物本体的发现,和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确定,也就是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发现事物的本体是证明事物存在的主要形式,但是有些时候事物不能够直接观测,这就需要通过事物的相互作用来间接证明事物的存在,比如说黑洞与夸克的存在。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38:00 +0800 CST  
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事物的存在是能够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来证明的。物质的可识性也就是物质存在的可证明性,否定物质的可识性也就必然会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与可证明性。科学的真理性归根到底就是要证明科学理论的客观存在性与理论一致性。
证实与证伪是区别理性与非理性的基础。理性主义就是在存在问题上的证实主义。理性主义认为事物的存在是能够证实的,事物的本质与现象之间必然存在着对应关系。人的自由与价值就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与实现的基础之上。非理性主义就是在存在问题上的证伪主义与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认为事物的存在是不能够证实的,而只能够不断的证伪,他们所认为的自由,就是主体对于事物的不断否定,就是无政府主义,否定社会存在的意义与秩序,否定人本身的价值,最终陷入虚无主义。
物质的联系
联系指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其它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联系、中介联系与相互转换这三种形式。事物既作为联系的主体,又作为联系的中介与客体,是主体、中介与客体的统一。绝对孤立不与外界相互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联系是相互开放与相对封闭的统一,也是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统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依存,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事物之间的相对封闭、相对独立,并不是指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是指事物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它并不排斥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与可能联系。比如说皮箱就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但是主体可以打开皮箱,从而接触到里面的事物。所以说封闭性只是一种有条件的开放性,任何封闭的系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途径而进行接触与控制,没有绝对的封闭性与矛盾性。
事物之间的相对封闭性、相对独立性是由于仅靠单一的具体联系无法将万物普遍联系起来。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具体联系是有限的、特殊的,而间接联系、可能联系是无限的、普遍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是相互不同的,而它们之间的中介联系却可能是相同的。任何事物不管存在多大的差异,都可以通过中介联系而统一起来。
不同物质形态的相互转换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好证明,它体现了物质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内在统一性。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物质形态到生命形态的相互转换,打破了不同物质形态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体现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说明不同物质形态之间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联系是等级联系与普遍联系的统一,这是物质联系多样性统一的表现形式,普遍联系代表了联系的多样性,而等级联系代表了联系的统一性。等级结构是物质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它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事物的联系,而是系统整体结构之中的联系。等级联系必须促进事物的整体联系与共同发展,并不是所有的等级结构都是合理的。
个人主义将事物的联系视为绝对公平的,是相互孤立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否定等级结构存在的必要性。极权主义则将等级结构的作用夸大,否定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相对公平。认为联系只是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单方面控制,人民只能被动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命令,而没有自身的思想与利益。
物质世界是由不同事物相互联系形成的,而并不是由相同的事物组成的。与事物相互联系的其它事物构成了事物的生存环境,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就是不同物质相互以对方为生存环境而相互依存。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共同环境,而具体联系构成事物存在的具体环境。
内部联系就是内因,外部联系就是外因。内部联系高于外部联系,外部矛盾高于内部矛盾。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部联系必须依赖于外部联系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外部联系必须通过内部联系才能够发挥作用。事物的运动不能脱离内在的规定,同时也不能脱离外在的环境条件。客观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事物的生存与发展是错误的,事物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其内在联系与本质决定的。而主观主义离开事物的客观环境条件,随心所欲地把事物生拉硬拽到一起,也是错误的。
事物的生存与发展是事物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事物要适应环境,事物脱离其生存环境就会灭亡,环境选择、生存竞争形成了事物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事物也要改造环境。环境总是机会与风险的统一,既要充分利用一切环境资源,也要克服一切环境中存在的风险。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相互运动,联系与运动是统一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影响事物的运动,而环境中的外在联系、作用要通过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影响事物的运动。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事物运动长期、普遍的原因,而外在联系是无限分散的,环境对事物的作用是局部的、特殊的,只在特定的范围内影响事物的运动,局部环境一旦改变,外在联系与作用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既然事物都是处于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中,那么,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就应该用联系整体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事物,切忌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的意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任何事物与差别本身都意味着一种联系的存在,认识与实践就是要找出各种事物与差异背后的联系与中介,以及实现这种联系的途径与过程,以实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共同发展。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与相对矛盾的统一,也是共同利益与相对矛盾的统一。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是绝对的,而事物之间相互矛盾则是短暂的、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共同利益是绝对的,而事物之间的相对利益矛盾是有限的、局部的。任何矛盾都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矛盾,都可以通过事物的相互联系与共同发展加以克服。如果承认事物之间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那就割裂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违反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原理。
事物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矛盾,是因为一切矛盾都是可以认识、控制、克服的,每一种矛盾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世界上不存在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也不存在包治一切的方法。如果承认存在根本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那么也就否定了事物的可识性、可控性原理,否定了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为宗教与神留下了生存的地盘。
矛盾并不是事物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因为矛盾是局部、暂时、相对的,它不可能决定事物的无限自由与发展。而联系是整体、普遍、绝对的,只有联系才是事物无限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孤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物质、作用、能量、信息的系统)会由于系统内部的熵增,而日益混乱、无序。只有开放系统通过从环境中不断交换物质、作用、能量、信息,从而获得负熵流,才能够形成有序、发展的结构。这就说明联系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协同论指出系统有序结构的出现,关键并不在于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而是因为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系统的开放性只是产生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而要素的协同性或整体性才是产生有序结构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联系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联系形成了合作与结构,推动了事物的运动与发展。结构是固定、规范的内部联系,合作是动态、临时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生存依赖于稳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合作,事物的发展依赖于对联系与结构的控制,将稳定的外部合作进行规范与内部化,将不稳定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革与外部化。
事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事物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而恰恰在于事物内部的联系与组织机制不同。比如说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物理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物理要素,但是它们的区别恰恰在于各自不同的组织结构。社会矛盾的不同并不是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恰恰在于阶级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不同,在于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组织制度。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并不是消灭阶级与社会分工,而是通过社会分工与阶级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联系与发展,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与组织法治化水平。
主观主义将矛盾视为主体意志之间的矛盾,通过主观幻想来克服矛盾。客观主义将矛盾视为不同环境条件或制度之间的矛盾,认为通过某种制度或环境条件改变就能解决一切矛盾。个人主义将矛盾视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精英主义承认相对矛盾,但是它们认为通过暴力控制就能克服一切矛盾。它们都不能真正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对矛盾,也就不可能找到克服矛盾的根本方法。
矛盾也就是不一致、不统一,矛盾的形成是因为不够开放、不够公平、不够自由,归根到底是因为利益的冲突。内部矛盾包括对抗性矛盾,外部矛盾包括非对抗性矛盾。所以认为内部矛盾必然是非对抗性矛盾,外部矛盾必然是对抗性矛盾这是错误的。
物质的相互联系是实现物质价值的必要条件。事物的价值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自身,也取决于各种中介环节,没有中介与对象,事物的价值往往并不能完全实现。这是因为,价值的生产与消费、目的与手段之间存在着相对矛盾,只有通过各种中间环节与过程,才能够克服这些矛盾,实现不同事物的共同发展。而且事物之间不同的联系形式与事物的不同价值之间是统一的,不同联系代表了不同的价值。
例如人的价值虽然大,但是如果没有社会这个大舞台,个人的价值也就难以发挥出来。人的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但是人的劳动必须依赖于各种工具和生产要素才能够进行,不同的工具与对象形成了不同的实践形式与劳动价值。这些都说明事物的价值具有整体性、联系性,不能够脱离事物的环境、条件孤立的讨论事物的价值。
矛盾是一种张力,利益是一种合力。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矛盾,利益>矛盾这是系统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整体利益与系统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扩大系统的整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缩小并解决系统内部矛盾与问题,才能够实现系统的稳定发展。
矛盾的解决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是隔离与逃避。就是将矛盾双方隔离开,这种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矛盾,而只是延缓了矛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且真正的矛盾是无法逃避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矛盾。
第二是斗争与对抗,就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这种方法容易扩大矛盾,造成社会分裂与战争,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而且必然要牺牲另一方的利益,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只能够解决矛盾的表面现象,而无法解决矛盾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例如即使将贪污犯全部判处死刑,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问题。
第三是规范与调节。就是通过社会共同规范及其实现来保护社会共同利益与整体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防止矛盾扩大化。这种方法能够保护矛盾各方的基本权利,限制了不合理的矛盾解决方法,从而有助于矛盾的缓和与解决。但是法律规范具有自身的调节范围与局限性,而且法律规范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仅仅依靠法律规范并不能够解决一切矛盾。
第四是互利合作。就是矛盾各方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互利合作。这种方法才是解决一切矛盾与问题的根本方法。因为世界上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只有根本的利益。合作创造财富,斗争浪费资源,合则两利,斗则两害。只有通过合作(和平)与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一切利益矛盾,充分实现与发展各方的利益。而斗争与对抗并不能够增加社会整体的财富,只能够改变社会内部的财富与资源分配,甚至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整体财富的缩水。没有发展,主体就是斗出屎来,也不会改变社会整体的财富。
一切矛盾的焦点在于矛盾双方是否存在共同利益?是否存在利益的补偿与交换机制?回答是肯定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存在着不同利益的协调与补偿机制。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可以通过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加以统一,形成共同利益与价值观,从而推动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可以通过利益的交换与补偿机制加以克服,从而保障主体与社会的自由与价值。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43:00 +0800 CST  
联系的发展是从有限的联系发展为无限的联系,从静态联系发展为动态联系,从个体联系发展为整体联系。联系一方面是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也是促进事物相互联系与统一的条件。事物之间联系的扩展依赖于事物的运动,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深化,依赖于事物的发展。
联系的发展就是要从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联系形式发展为开放的、分工合作的联系形式。通过不同社会分工、地区分工、阶级分工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系统的分工与合作是发展的基础,分工合作就是为了加强系统内部、外部和环境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工业化的商品经济,通过不同的企业与市场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起来,有利于经济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客体无不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脱离物质主体的所谓纯粹运动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
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是有条件的,绝对运动是无条件的。第一,相对静止并不是由于事物没有受到任何联系与作用,而是由于事物的各种联系与作用整体均衡、动态均衡的结果。相对静止是相对于事物整体、长期而言的,它并不排斥事物局部、短期的运动,比如宏观相对静止的石块内部仍然存在着微观分子热运动。
第二,相对静止是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与坐标系而言的,而相对于其他的标准与坐标系,相对静止就成为了绝对运动。比如人与地面相对静止的同时,人又时时刻刻随着地球进行自转与公转。
相对静止是认识与价值的标准,绝对运动是实现认识与价值的过程。认识与价值的标准是相对固定的,如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但是仅有单位与标准,并不等于认识与价值,只有通过认识与价值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获得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价值。只有标准没有实践,不能够形成认识与价值。只有实践没有标准,也不能够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与价值,反而会导致认识与价值的混乱。所以认识与价值是标准与实践的统一,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存在有一个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这就是相对静止。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推动力,这就是绝对运动。所以存在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相对静止体现了事物存在的规范,绝对运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自由。所以规范是相对的,自由是绝对的。只有规范没有自由就显得单调,只有自由没有规范就显得无序,事物是规范与自由的统一,是存在与发展的统一,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
事物总是处于物质世界的无限联系之中,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任何可能性要转换为现实,都必须通过物质运动来实现。只有运动才能改变旧的格局,形成新的面貌。没有运动就没有改变,更不可能有发展。运动促进了事物之间的信息、能量、作用、物质的交换,促进了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运动的本质就是交换与传输,传输是独立的交换,交换是相互的传输。事物自身的运动是事物自身与环境的交换,事物的共同运动是事物之间的交换。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吸引、集中与排斥、扩散,而这也是交换的两种趋势。集中形成了效率与力量,分散形成了独立与自由。
物质运动可以认识并改造环境中的事物。物质运动打破了具体环境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环境,创造了新的历史,促进了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实现了事物的价值。只有事物的运动才能认识并控制事物。物质运动形成了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从而奠定了认识的基础。物质运动改变了事物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形成了事物之间的控制与反馈,这是系统与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物质的运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如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分子的物理运动;原子的化学运动;蛋白体的生命运动;人的社会运动。每一种运动形式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等。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规律,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还原论用物理与化学运动来解释人的行为与意识。社会达尔文主义用生物的弱肉强食来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解释阶级关系。实际上是将社会运动等同于生物运动,而否定了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事物的运动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不存在永远保持不变的具体运动形式。在物理学中有所谓的基本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光电磁声热等,这些运动形式是我们认识物质运动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并不是完全单纯的,它们只是一种物理学对物质运动认识的抽象,是将其他的运动形式忽略不计的结果,这是我们认识客观现象的需要。在现实之中,绝对的机械运动或者其它运动并不存在,比如说在机械运动之中的摩擦力就必须用电磁理论来解释。
事物的运动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统一,在一种运动形式中包含其他运动形式,而且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物理运动,物理运动也可以进化为生物运动。即使事物不受外在联系与作用,事物自身的运动也不是简单的。现代科学发现自然界存在着四种基本作用力,它们平时相互区别,但是在高能微观领域又相互联系。大统一理论显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不同的运动形式只是物质运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伴随着能量与信息的传递。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说明,运动是不能被消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运动是绝对的。
但是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换又是不对称的。低级运动形式并不能完全转换为高级运动形式,而高级运动形式却能比较完全的转换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功可以完全转换为热,而热却不可以完全转换为功。这说明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物质基础,而高级运动形式是在对低级运动形式的控制中形成的。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高级运动形式的机理,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的意义。
事物的运动是由各种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联系作用的结果。改变事物的单一联系并不一定就能改变事物的整体运动。因为物质运动具有整体性,所以同一联系与作用,在不同环境与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所引起的运动是不同的,而不同联系也有可能引起事物的相同运动。这说明联系与运动既是统一的,又具有相对性。
要改变事物的运动,既可以施加新的外力作用,也可以减少事物原有的联系与作用。低级事物的运动往往是外力作用下的强迫运动,而高级事物的运动往往是自觉控制的活动。通过改变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改变事物的运动,是最有效的、根本的。而通过外在作用改变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事物内在的联系与运动受到事物自身的限制,其运动范围是有限的,而运动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更多的控制与反馈。事物外在的联系与运动不受事物自身范围的影响,可以无限运动,但运动的频率较低,难以形成反馈,所以外部运动是比较分散和无序的。
低级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运动同外在联系与运动是相对分离的,缺乏必然的联系,而高级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运动同外在联系与运动是统一的,构成了内部和外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馈与控制,而这种反馈与控制正是高级事物得以存在并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形成事物与环境的共同联系与发展。
低级事物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包含无限的方向,而缺乏目的性。高级事物的运动是特殊的,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整体性。低级事物的结构与运动形式相当稳定,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低级事物的运动往往导致自身形态的改变,转变为其他事物,与环境直接同一。高级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运动形式是变化发展的,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改变。高级事物与环境相对独立,能够随环境改变而改变自身的联系与运动,实现与环境的间接统一。低级事物适应环境,而高级事物改造环境。
物质的发展
发展也就是事物自由与价值极大化的过程,因为自由与价值多少是衡量发展的主要标准。事物与世界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就是事物的价值,事物的价值就是事物作为世界存在基础、发展动力的作用。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价值,这是绝对的。但是事物的价值多少、性质如何却是相对的。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价值是不同的。
事物的价值是随着环境条件与主体需要而改变的。环境条件影响了事物价值的实现过程,主体的需要改变了主体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当然,事物自身的发展是决定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因。
事物的价值蕴涵于事物自身,而表现于外界环境之中。脱离事物本身或脱离环境条件来讨论事物的价值都是不对的。事物的本质与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事物本身,它还取决于事物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历史。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与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因时而异的,具有相对性、条件性、动态性。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一方面,发展是事物的质变,是事物具体属性与功能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不管事物如何发展,都不会也不能改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发展是物质世界本质统一下的相对质变。
发展丰富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发展是事物的分化与组织的过程。一方面发展形成了新的物质形态、等级、阶段,扩大了事物之间、等级之间的差异,丰富了物质的多样性。例如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个性差异与代际差异。另一方面发展促进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运动,它降低了联系与运动的成本,提高了联系与运动的效率,丰富了联系与运动的形式,促进了事物的统一。
发展之所以能够促进事物的联系与统一,其核心在于新生事物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中介环节。发展创造了新的中介与联系形式,增加了事物之间联系的途径。
任何事物不发展自身的价值,就必然会被环境与历史所淘汰。这是由于事物的价值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而环境价值是无限发展的,也就是说事物价值的标准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事物不能通过自身的发展来适应环境的发展,就会被淘汰。
世界万物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改变的。不改变世界,就会被世界所改变;不改变社会,就会被社会所改变;不改变别人,就会被别人所改变;不改变思想,就会被思想所改变。事物的发展不进则退,不变则亡。封闭必然落后,保守必然灭亡。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内圣外王的现代说法,改革就是内圣,开放就是外王),才能够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
发展一方面是要提高内部的联系,减少内部矛盾;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外部的价值与利益,总而言之就是要团结一致向钱看,对内团结,对外扩张。发展就是要外部利益高于内部矛盾,通过外部利益的发展来克服内部矛盾。
发展过程中外部矛盾高于内部矛盾,外部利益高于内部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比如说外部对抗性矛盾高于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于内部分配公平。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将内部矛盾扩大化,形成窝里斗,从而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够创造共赢,发展形成了事物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运动,有助于克服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和平与稳定。发展形成了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实践,通过利益的不断扩大,使得社会关系能够持续不断的改善,从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没有发展与创新,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就会形成零和博弈,必然会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发展是保持事物先进性与竞争力,克服一切变化、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根本方法。面对竞争与挑战,逃避退缩是没有出路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所谓方法只能是自取灭亡,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够长治久安。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46:00 +0800 CST  
事物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绝对的,先进事物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先进的。落后事物通过自身的发展,克服自身的局限,可以成为先进事物。先进事物不能继续发展,也会转变为落后事物。只有事物的无限发展才能确保事物的先进性。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的,而稳定、均衡、公平只是相对的。任何稳定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没有发展支持的稳定、均衡、公平都是难以保持的,必然会被事物的内在改革与外在竞争所打破。
事物的相对公平建立在等级制度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等级反映了系统内部的结构,是系统进行联系、控制,实现系统整体共同发展的基础。不同等级的相对公平表现为不同等级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相互流动,发展中的相对公平表现为事物的共同发展。不平衡发展形成了等级与控制,而共同发展形成了相对公平与公正、均衡。
发展是不均衡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统一。发展就是要打破旧有的均衡,赋予少数主体与地区更多的资源与权力,通过少数主体与地区的优先发展来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提高社会生产力,带动其它主体与地区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只能是通过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通过主体发展带动客体发展,通过事物内部改革而促进事物的外部自由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也不是事物的独自发展,而是一切事物的共同发展。事物的无限发展只能建立在物质世界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事物的发展既是对自身的改造,又属于物质世界共同发展的组成部分。
经济发展就是先富带动后富,政治发展就是先贤带动后贤,文化发展就是先知带动后知,社会发展就是先人带动后人。发展就是创新在社会中的传播扩散过程,发展的核心就是前后左右的平衡,前后是发展的不同顺序选择,左右是发展的不同利益选择,前后左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不同的发展途径就是选择让谁先发展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两条路径就是让国家与个人谁先发展的问题?左派让国家与人民优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的影响力,优先满足国家的需求,缺点是容易垄断,造成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右派让少数资本家优先发展,充分发挥资本的影响力,优先满足资本的需求,缺点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要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前后左右的协调发展,防止前后左右的分裂与对抗。不同的选择具有不同的条件与风险,不同主体与地区具有不同的条件与文化,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同,因此必须要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发展途径。
发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两极分化。平均主义不利于社会的效率,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必然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微观重视效率,在宏观重视公平。
发展以高级事物的形成为特征,但并不是主体的单独发展。主体在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物质形态与工具,从而丰富了物质的多样性统一。主体无论怎样发展,其自身的价值总是有限的。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吞并与毁灭。
打败一种产品的只能是另一种新产品,打败一种理论的只能是另一种新理论,这就是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具体体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先进的,判断先进的新生事物的标准是,新生事物能够更好的适应与改造物质世界,具有更多的自由与价值,从而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实现事物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优胜劣汰,是先进的新生事物战胜取代落后的陈旧事物的过程。但是发展并不是对陈旧事物价值的绝对否定,发展是对旧的不合理因素的改造与重组,而不是毁灭。旧的物质形态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其中的各种资源与要素并没有随之消亡,而是成为新物质形态发展的资源与养分,而获得新生。实际上发展就是旧的物质形态转化为新的物质形态的过程,要为旧事物的转变创造条件,而不是将它们完全抛弃。
事物发展的原因:
第一,继承与积累是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继承与积累也就没有发展。新生事物的发展并没有抛弃旧事物中的一切因素,而是保留了旧事物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海纳百川,根深蒂固的结果。新生事物的发展是以旧事物的存在为条件的,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低级阶段为基础的。
第二,改革与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新文化的建设才能够否定、取代旧文化,只有通过新科学理论的创新才能够否定、取代旧的科学理论。没有创新与建设,就没有发展。
第三,自由、交换与竞争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在不同事物的竞争中形成的,自由、开放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可以促进资源、信息、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交换,实现共同发展。交换是短期的发展,发展就是长期的交换。而竞争则推动了事物的相互学习,协调了不同的利益,使得创新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发展必然是创新,但是创新并不必然是发展。事物的生存首先要适应环境,但是并不是所有适应环境的事物都能生存。只有既适应环境,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事物才能存在与发展。
第四,公平与法治是发展的保障与根本目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安全与和平,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社会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与机会公平。法治能够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秩序,保障社会的相对公平与机会公平。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改革具有成本与风险,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主体的目的与利益。规范能够加强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之间的联系,使主体发展与客观环境相统一,从而降低改革的风险;规范使改革与社会利益相统一,从而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事物自身的价值与能力,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只有通过规范,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与保护环境,才能够更好的协调与保护个人与社会的利益。
发展形成了事物的生命周期。事物的发展一般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阶段。事物的成长是事物适应环境需要,改革创新的结果,事物的衰败是事物不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革创新的结果。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与环境共同发展,才能使事物克服生命周期的规定,实现持续发展。
发展揭示了新事物的价值与旧事物的不合理性,从正反两方面显示了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有利于全面深刻的认识事物。对高级事物的认识可以揭示蕴涵在低级事物中的各种可能性,对低级事物的认识可以揭示高级事物内部运动与控制的细节。
低级事物是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高级事物是发展的必然产物。低级事物具有稳定的内在结构与固定运动规律,只能在有限的环境中存在,具有寄生性,一旦环境改变,就会转换为其他物质形态。而高级事物可以改变自身的结构与行为,以更好的适应环境。
高级事物是低级事物发展的产物。这是由于新生事物相对弱小,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而且自然资源是无限分散的,主体无法直接利用。低级事物可以集中主体所需的各种资源与信息,帮助主体克服环境风险,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事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而来的。
发展具有过程性、阶段性,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历史发展阶段的超越。事物的发展受到环境资源与内在本质的制约,具有资源有限性与自身局限性。即使环境资源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也不是一条直线。这是因为事物的无限发展不仅需要资源条件,还需要提高主体自身的能力。主体自身没有利用资源的能力,再多的资源也是没有意义的。能力有限性是制约主体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发展阶段性的根本原因,如社会生产力的不同正是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依据。
发展具有阶段性的原因还在于事物的成熟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并不具备,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个体与整体互为条件,过程与环节互为条件,发展与阶段互为条件。互为条件也就是互为因果,互相依赖,共同发展。发展的阶段既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又是事物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例如,工具是实践的产物,而工具又是实践继续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条件性、阶段性说明了事物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律性,不能脱离条件与阶段而盲目的发展。但是,条件与阶段又是相对的,事物的发展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从相同的条件出发,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
发展的规律性与多样性是统一的。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事物的不同发展途径需要不同的条件,具有不同的风险,可以实现不同的目的。而发展的多样性表现在主体必须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与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的发展途径。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与途径,条件是无限多样的,所以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也是无限多样的。
发展并没有一种适合于所有条件的具体方法,因为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与比较优势,环境具有不同的资源与风险,所以发展也必须通过不同的方法与途径,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与比较优势,降低发展风险与成本,实现主体的目的。每个人追求不同的个性,就是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教条主义认为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与途径,自由主义认为发展取决于主体的自由意志,这些都是错误的。
事物的发展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随着科学的发展,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各种条件。而条件的获得与解决,归根到底仍然要通过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不断认识。随着人类认识与能力的发展,原来认为是不确定因素的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得到认识与控制,从而加快了主体的发展。例如随着高性能计算机与雷达的出现,使主体预报天气与控制天气的能力大大加强。
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与相对性突出的表现为发展的先发优势与后发效应。先发展的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对于后发展的事物具有示范效应,具有竞争优势。后发展的事物可以借鉴先发展的事物的经验,从而少走弯路,缩短甚至跨越某些阶段。
但是,后发效应是建立在对先进事物的学习与借鉴基础之上的,没有学习与借鉴,也就没有后发效应。自然物与生物缺乏智慧,难以进行学习与交流,所以它们的发展是偶然的、缓慢的,缺乏继承与积累。而人类可以通过共享与交流实现后发效应,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统一,实现发展的积累与加速发展。
低级事物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相互吞并、吞食,是一种直接控制,表现为事物体积、范围与数量的扩大。而主体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客体的认识与控制,是一种间接的信息控制。主体发展表现为主体自由与控制范围的扩大。
发展的早期是不均衡的、独立的、局部的,而晚期则是共同的、整体的。事物发展的早期,由于具有外在环境与内在差异,所以不同事物的发展极不均衡。事物必须扩大自身的生存环境与自由,事物发展的早期往往是一种粗放的外延扩大式发展,而在事物发展的晚期,随着事物的自由扩大,事物之间的生存环境是共同的、统一的,通过相互学习,又减少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差异。事物必须共同面对生存环境,通过分工实现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事物发展的晚期、成熟期,往往是一种内涵集约式发展。
事物发展的早期以不平衡发展为主,强调利益与效率优先,强调个体、短期、局部的利益,形成剥削与压迫,容易造成矛盾与冲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容易形成发展的大起大落。事物发展的晚期以共同发展为主,强调公平与正义优先,强调整体、长期、社会的利益,形成民主与法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自然哲学
宇宙与时空
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有限反映着具体事物在时空上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反映着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有限是无限的现实基础,无限是有限的发展趋势,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是从奇点经过大爆炸产生的,物质与时间、空间都随大爆炸而产生,这说明宇宙具有起点,而且现代物理学也指出宇宙可能具有终点。这些观念表面上与宇宙的无限性相矛盾,实际上二者是可以统一的。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49:00 +0800 CST  
绝对的无限,或者说在任何方面都是无限的无限,并不存在。任何无限本身都是由有限的事物、元素所组成的。无限性只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无限性本身并不能脱离事物而单独存在。有限与无限是相对的,而且有限与无限是相互蕴涵的。在数学上,一个无限集合对于其子集合是无限的,而对于其积集合是有限的。任一有限线段包含无限的点,任一有限体积包含无限的面。具体事物是有限的,而它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对运动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同样,宇宙具有起点与终点,并不妨碍宇宙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无限并不仅仅是外在数量上的无限,更重要的是内在可能性上的无限。在哲学看来,任何有限本身都是由无限构成的,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无限大与无限小是相对应的,正如德国数学家罗宾逊提出的非标准分析与超实数一样。
对物质运动的度量构成了时空,物质与时空是连续性与间断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连续性意味着运动的轨迹能够在时空之中无限分割,也就是说物质与时空不具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而间断性认为物质运动的轨迹并不能够无限分割,物质与时空具有自身特殊的阶段性、层次规定,或者说具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时空的间断性是由物质的粒子性所决定的,而时空的连续性是由物质的波动性所决定的。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决定了时空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维数与物质世界的可观测维数并不相同。应该说物质世界本身是无限维的存在,但是由于主体观测的手段是有限的,并不能将物质世界的无限维全部反映出来。通常我们所说的四维时空只是世界的可观测维数,而难以反映物质世界的真实面目。
时间与空间都是通过速度进行度量的。光速不变性是决定时空尺度的物质基础。时间是通过光波在空间上运动一段距离来度量,空间是通过光波在一定时间上的运动距离来度量的,所以时空与光速不变性具有内在统一性,三者不可分割,构成四维时空。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但是时空并不是容纳事物的空洞的东西,时空中充满了各种物质与场、作用力,是各种事物相互联系、运动的中介。由于受到了时空中作用力的影响,所以事物的运动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时空的曲率。
光作为时空标尺,具有恒定的速度与零质量,为观测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由于光具有波粒二像性,在微观世界中能穿透微观物质,而在宇观世界会被大质量的星体所吸引扭曲,从而形成了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的区别。
从人的无限自由出发,光速不应该是物质运动的极限。仅仅依靠光速人类难以认识、控制物质世界。只有突破光速的限制,找到新的认识与控制物质世界的方法,人类才能真正成为宇宙的主人,否则人类只能穴居于地球之上。
时空就是物质的可能的生存空间,时空并不是物质,也不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容器,而是物质相互联系、作用的产物。时空不能够脱离物质而存在,并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物质、运动和时空是统一的。
人类对于时空的认识是从有限的时空观发展为无限的时空观,从绝对的时空观发展为相对的时空观,从四维时空观发展为多维时空观。古代的时空观主要是一种有限的时空观,这主要是由于古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将对宇宙有限的认识绝对化,就形成了有限的宇宙时空观。不仅如此,古人的时空观还具有主观性,并不符合宇宙的客观实际,而是通过主观猜测与宗教信仰来解释宇宙。比如说古代的宇宙观往往是以人类、地球或者太阳为中心的,古人往往认为其他地区是与自身的环境与生活相似的,这些思想不符合事实,是人类对于宇宙的一种主观解释。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与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本身是无限的,于是逐步形成了现代的,以科学为特征的宇宙时空观。牛顿的时空观是一种相对科学的时空观,但是它认为时空与物质无关,时空的属性是绝对不变的,时空就像是独立于物质的一种容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是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巨大进步,它认为时空的曲率并不是平直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质量与能量发生了弯曲。也就是说时空并不是外在于物质的,不是一种与事物无关的纯粹形式,而是与物质自身的属性相统一的,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的。
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仍然是一种四维的时空观,仍然认为时空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连续的时空。而在超弦理论之中时空是多维的,通常四维时空的点是由一个六维时空收缩而形成的小球。因此通常的四维时空并不是连续的。这些代表了人类对于时空新的认识。
在11维的超弦理论中,只存在一种力——引力。而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只不过是引力的附属品。所以,扩充的超弦理论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对自然界所有的力给出一种完全几何的理论描述。按照超弦的观点,所有基本粒子实际上并不是点,而是弦构成的小环,它们在时空中移动并振动。弦没有任何内部结构,只有大小,超弦理论在用拓扑,也就是这些多余维数连接的形状来解释世界,而不是按传统的方法。
牛顿力学指出,物质的加速度与物质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与物质的质量成反比。因此要提高物质的速度,首先要加大对物质的推动力,但是对于有质量的物质而言,通过推动力所能够达到的速度不能够超过光速。这是因为相对论指出,物质的质量是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加的,当物质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物质的质量也会随之增长到无限大,任何有限的力都不能够改变物质的速度。所以有正质量的物质速度不能够超过光速,通过作用力改变物质速度的方法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物质的速度要达到光速,其质量必须为零,光子就是如此。所以说要想提高物质的速度,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改变物质的质量。一般人们认为物质的质量是不可改变的,而现代的粒子物理学指出,所有的规范粒子应该是没有质量的,它们质量的获得是与一种标量场相耦合的结果。这就存在着一种可能性,也就是通过影响、隔绝基本粒子与标量场的联系与耦合,从而改变物质的质量,将物质的质量变为零或者负质量,这样物质的速度就可以达到或者超过光速了。另一方面通过对于不同标量场的选择,我们还可以改变物质的质量与比重,从而制造出反重力装置与超重力装置。
牛顿力学对应的是低能、低速的宏观物体运动,相对论力学对应的是高能、高速的物质运动。相对论本身有其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物质密度与不超过光速的物质,对于超高密度的黑洞与超光速运动的物质它就失去了意义。由于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超高物质密度对应于超高能量密度,所以相对论在超高能、超高速的范围并不适用。在超高能、超高速范围内必须适用超引力理论,而超弦理论正是这样一种超对称的引力理论。
根据相对论原理,超光速运动的物质其质量具有虚数单位,而且它的速度不能够低于光速。也就是说超光速运动的物体并不能够直接与正常物质世界的事物发生物理联系,不能够与物质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因此也就不存在时空逆转,违反因果律的现象。
现代物理学的日益向超高能、超高速的方向发展,而质量是一个与能量、速度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因此物理学的发展必然会使我们对于质量与时空的认识更加全面。超弦理论所对应的超空间很可能是一种超光速的物质空间。
霍金指出黑洞具有蒸发,能够向外发射物质,这应该就是一种超光速现象。黑洞是最大的物质,而粒子是最小的物质,它们本身都是无法直接观测的,具有内在联系,很可能在粒子内部存在着微型黑洞。真空就是由无数的黑洞、白洞组成的,量子效应与物质的波动性可能正是因为粒子在做时空跳跃形成的,波动的频率就是时空跳跃的频率,就是粒子与真空也就是黑洞、白洞相互作用的频率。时空越小,时空缝隙越大,超弦理论中的弦可能就是时空缝隙与虫洞。
对称性破缺
1916年,德国数学家诺特提出诺特定理: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有一个守恒量。反之每一守恒定律也都揭示了蕴含其中的一种对称性。守恒定律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它们是自然规律具有各种对称性的结果。
对称性定义为某一情形在某个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对称性意味着某种不可分辨性或不可测量性。例如物理规律具有空间平移变换对称性,表明空间没有绝对的原点,可以任意选择空间的一点作为坐标原点,物理规律保持形式不变,即绝对位置是不可测量的;同样物理规律具有时间平移变换对称性,表明时间也不存在绝对的零点。
物理定律的一种对称性,对应地存在一条守恒定律。例如,运动定律的空间平移对称性导致动量守恒定律,时间平移对称性导致能量守恒定律,空间旋转对称性(空间各向同性)导致角动量守恒定律。上述经典物理范围内的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相统一的诺特定理后来经过推广,在量子力学范围内也成立。在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中,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内部自由度,认识了一些新的抽象空间的对称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守恒定律。
对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探索中,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经典物理学还是近代物理学,一些重要的守恒定律常常早于普遍的运动规律而被认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就是人们最早认识的一批守恒定律。这些守恒定律的确立为后来认识普遍运动规律提供了线索和启示。对称性和守恒定律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从分析对称性入手来研究守恒定律。
物理学中还有另外一种基本定律的表述形式,这就是最小作用原理(变分原理),最小作用原理告诉我们,系统的各种可能的经历中,真实的经历总是使作用量取极值。牛顿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时刻系统所处的状态,而最小作用原理则是总观系统的各种可能的经历,并用作用量取极值挑选出真实的经历来。
由于存在最小作用原理,对称性在物理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物理学家通过对称性分析找出不同经历的作用量,从而确定具体领域的基本定律。物理学家们研究一个新的领域,常常是试探地分析其中的对称性,在描述这个世界的作用量公式中增加一些描述新领域的项,从而得到该领域的新的基本定律。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对称性(即空间各点作相同变换下的对称性);一种是局部对称性(即空间各点作独立变换时的对称性)。局部对称性对理论有更严格的条件,并揭示出自然界更深刻的统一,当一组物理定律在某种对称变换下不变时,将它推广到局部对称变换下要保持不变就要引进新的场,这个场就是规范场。规范场的量子就是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交换引起新的力,可以设想通过这种从整体对称到局部对称的过渡,便可描述各种力的起源,这就是规范场论的基本思想。
在微观世界中,特别是在粒子物理学中,对称性就更为重要了。首先,从对称性原理出发,可以唯象地构造系统的拉氏量的形式,或者从规范(不变)原理出发,所构造的拉氏量自动地给出了相互作用的形式,其次对称性还可以判断一个过程能否发生及粒子的寿命。粒子的衰变是由相互作用引起的,相互作用越强,粒子衰变越快,寿命越短。强相互作用满足的对称性最多,由对称性导致的守恒律也最多,使许多过程不能发生。因而不是所有的粒子都能作强衰变。电磁作用有较小的对称性,所以当粒子不能发生强衰变时,它可以发生电磁衰变,如果连弱衰变都不能发生,那么这些粒子就是稳定的。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中,吸引和排斥都是对称的,但在引力相互作用中对称性就破缺了,只有"万有引力"却无"万有斥力"。这是因为物质只能够具有正的质量,而不具有负质量。电荷具有正负的不同,而质量为什么不能够具有正负的不同呢?
事物的对称性越多,那么事物的联系与统一性也就越强,事物的状态与信息也就越少,也就是说事物的差异越少。按照这种趋势推测下去,当事物之间的对称性足够高时,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将会消失,事物之间将会表现出普遍联系与相互转换的特征,实际上物理学所有的统一各种粒子与力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称性基础之上的。对称性导致了粒子与力的统一性,而对称性的破缺导致了不同粒子与力的分离与形成。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52:00 +0800 CST  
完全的对称一旦破缺会产生最多的非对称。如圆表示最对称,可是截面是圆的棍子弯曲时,它有无穷多的非对称的弯曲可能性。假如棍子的截面是长方形,它只有两个方向可以弯曲,如果是半月形截面,那只有一个方向可以弯曲。所以非对称的可能性与本质的对称有密切关系,本质越对称,非对称的可能现象就越多,由此对称和非对称可以联系起来。
对称性破缺是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原理在自然科学的具体表现形式。对称性代表了物质的统一性,对称性破缺形成了多样性。对称固然美,但完全的对称就没有多样性了,正如球怎么放都一样,毫无变化。而大自然之所以这么绚丽多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称性的破缺机制。如果物质和反物质完全对称,宇宙就可能只剩下幅射了,而四种相互作用也是由于对称性破缺引起的。对称是美丽的,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则产生变化,二者有机的结合才有了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和多姿多彩。
宇宙演化史
宇宙的演化经历了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生物与人的发展史。
微观世界的特征是物质、作用、能量、信息、时空等因素的高度对称与直接同一。我们不能够将物质、作用、能量、信息分割开来,在物质之间频繁的进行着作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同的物质形态不能够长期保持独立,而是迅速转变为其他的物质形态。这是一个混沌不清、物我不分的世界,也是所有事物共同的本质。
宏观世界的特征是物质、作用、能量、信息、时空等因素的不对称与间接统一。不同的物质形态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缺乏作用、能量、信息的交换。物质能够长期存在,直到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为止。这是一个物质分化、界限分明的世界,它为生物与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物是自然界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生物并不是由神在某一时刻创造的。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极为苛刻的,在宇宙的绝大多数时间与区域中并不存在生命。生命形成的条件是在宇宙亿万年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现代科学已经可以通过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创造新的基因与物种。这就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界限,体现了自然界与生物界,不同生物物种之间的本质联系。只要有适合的条件,生命也必然可以在其他星球中存在与发展。
生物具有自然依存性、组织发育、生物控制活动、遗传变异与生态系统这些特征。
第一,生物具有自然依存性,生物之所以可以存在并发展,就是由于生物能够通过新陈代谢从环境中吸取营养,自然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旦脱离生存环境,一旦停止新陈代谢,生物就会灭亡。但是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并不只是被动的,生物能主动利用并改造环境。即使是最原始的生物,也具有趋光性等属性,表明它们能够积极的适应环境。而且越是高级的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也就越强。这表明适应与改造环境是生物的本质之一,正如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的本质一样。
第二,生物具有内在组织结构与外在生长发育过程。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是生物的内在结构层次。生物的存在与活动都是由体内复杂的细胞结构整体协同的结果。生物具有整体性,单一基因、细胞、器官本身并不能单独存在,只有互相结合形成生物体,才能存在并具有活性。一旦脱离生物体,基因、细胞、器官就会很快丧失活性。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控制生物生长发育与本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基因并不能代表生物的全部本质,基因并不等于生命。生物离不开基因,但基因更离不开生物。基因只有在生物细胞内部才能具有活性,细胞、器官都只是基因的部分表达,只有生物体才是基因最全面的表现形式。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差异并不显著,而生物体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显著,所以只有生物体才是全面代表生物本质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在基因控制下,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与能量,以形成细胞、器官、生物体的过程。生物的本质是基因、生物活动、环境条件的统一,基因是控制生物生长发育与本能活动的遗传物质,但它并不能决定生物的具体形态与具体行为。
低等生物缺乏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态单一。高级生物是高度分化的生物体。低等生物的组织器官缺乏特异性,可以再生。高等生物的组织器官被破坏切除后则难以再生,这反映了高等生物具有更多的特异分化,细胞与组织不能够相互替代。
第三,生物具有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生物控制活动,包括体内生理调控与外在生物活动两方面。
生物免疫是生物保障自身安全与稳定的重要防御机制。它能排斥、消灭异己细胞与物质。生物体内的内环境稳态是生物正常活动的基础,这是由于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环境条件的轻微改变都会对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产生重要影响。内环境控制与免疫是生物正常活动的保障,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方向。低等生物缺乏免疫,其体内环境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只能在适宜环境中生存。高等生物具有完整的免疫与内环境稳态,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生物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控制并且改造外在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控制并且改造体内环境,协调各种组织器官的活动,使生物能够保持健康与活力。生物不能保持自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与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一样,都将被淘汰。生物的内环境控制与免疫主要是由生物基因所决定的,但是也受到生物活动与环境条件影响。
生物都具有应激性,或者说是无条件反射机制。无条件反射是生物遗传基因预先设置好的生物活动模式,生物个体无法选择与改变。一旦受到特定的环境刺激,就会激发生物的无条件反射。随着生物的发展,无条件反射也日益复杂,可以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环境。
在生物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高级动物形成了条件反射机制。无条件反射是由遗传基因与特定环境刺激共同形成的,而条件反射是遗传基因、动物大脑与具体信号刺激共同形成的,它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经过动物的学习与记忆而形成的。动物可以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广泛的条件反射,而不仅仅局限于遗传所规定的有限的、固定的无条件反射,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
生物内在组织与控制的进化是其外在行为变化的依据。动物越高级,对大脑的依赖性也就越高。低等动物切除大脑也能存活,高等动物切除大脑就会死亡。在高等动物中存在一些高级心理活动的萌芽,它们具有学习与适应能力,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动物的条件反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它们只能对具体的事物与条件作出反应,而不能通过语言等抽象条件形成条件反射。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与动物需要之间的统一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动物的条件反射不易形成。而且动物的条件反射只是自身的生存经验,并不能传授给其他个体,也不能遗传,将随着动物的死亡而消亡。所以,动物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本能与历史行为的不断重复。
动物的行为主要由遗传决定,具有种族相似性与历史周期性。同一种类的生物个体行为是相似的,同一个体的行为是周而复始、重复的。动物的活动是以自身需要为中心的。没有超出生存、繁殖之外的高级需要。动物不能认识自己的长期利益,也不能认识环境资源的价值。它们只会按自身现实需要与现实环境进行本能的生物活动。
第四,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低等生物的繁殖以无性繁殖、细胞复制为特征,其下代可以继承上代的全部基因。下代个体相对成熟,可以直接适应环境,但是缺乏变异,难以适应环境变化。高等生物的繁殖以有性繁殖、配子繁殖为特征,是基因复制与交换的统一,可以形成更多的基因类型,有利于生物进化。高等生物的下代只继承上代的部分基因,后代个体发育不成熟,不能直接适应环境,要经过一定的哺乳与成长期。
低等生物的繁殖是在自然环境中完成的,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往往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繁殖率的特征,高等生物的繁殖是在生物体内完成的,不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繁殖率为特征。
生物的进化,是在基因变异基础上,通过环境选择、生存竞争而形成的。各种生物的基因变异具有基本相同的速率,而且基因变异对生物是中性的,可能对生物有利,也可能有害。只有通过环境选择与生存竞争,将劣势物种淘汰,而保留优势物种,才能实现生物的优胜劣汰。
第五,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形成了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界历史演变的结果,是由生存竞争与环境选择共同形成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形成自然分工,但是并不存在一个主宰生物界的物种。所谓的“森林之王”、“野兽之王”只是人们对物种的爱称,实际上各种物种之间并没有语言联系与社会联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但是这种相互依存往往是通过弱肉强食来表现的,并不是各种生物相互协商的结果。所以生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是充满竞争与矛盾。
生态系统对于环境与气候高度敏感,随着环境与气候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再生性,但是更多的是脆弱性。生态系统恢复十分困难,而毁灭却十分容易,特别是物种一旦毁灭,几乎难以再生。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以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生物的特征与生物的发展趋势具有本质联系。生物具有环境依赖性与自然依赖性,生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扩大生物的环境自由,减少生物的环境依赖性。生物具有基因与基因控制,生物的发展趋势就是减少基因与本能控制,扩大意识与自主控制。生物具有生育繁殖能力,生物的发展趋势是婚姻自由与生育自由。生物具有本能与行为,生物的发展趋势是行为自由。生物具有生态平衡,生物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权力与自由。
生物的发展,是从低等生物发展为高等生物。低等生物多而繁,高等生物少而精。这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是无限分散的,并不适宜高等生物直接利用,而且环境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低等生物可以将环境中分散的资源与能源集中起来,供高级生物利用。而且还可以传递环境信息,降低环境风险。所以低等生物是高等生物存在的物质基础,而高等生物是低等生物发展的必然产物。高等生物特别是高等动物比其他的生物形态具有更多的自由与行为能力,低等生物主要是适应生存环境,而高等生物能够积极主动的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代表了环境、自然与生物相统一的发展方向。
人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人并不是由神在某一天突然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原始的兽人发展而来的。在自然界中,人的体能、生理机能并不突出。人的体力与速度比许多动物要逊色,在自然竞争中单个人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人类进化的最初动力,并不是来自于人类的自觉意识,而是为了克服巨大的环境变化与生存竞争压力,是自然的优胜劣汰促进了人的形成。
为了克服人的弱点,人通过社会集体生活并创造、利用工具,这些方法极大的扩展了人的能力,使人在自然界获得优势地位。所以社会性、实践性以及相应的语言与意识构成了人的本质。人的实践能力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的自由与价值不断发展。
进化论从生物学角度解答了人类起源问题,得出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科学结论。但是进化论无法解释人类社会的形成。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著名论断。既肯定人是由猿进化来的,生物意义的发展是人类诞生的自然前提;又突出强调了劳动这一使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因素。这样就准确而全面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的起源。
劳动创造了工具,工具的制造,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把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是人猿揖别的标志。最根本的是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联系与组织。劳动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在古人的自然分工与劳动协作中,需要交流信息,产生了语言。语言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人的语言与意识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提供了认识的材料、语言、社会需要,又通过实践检验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与认识的发展。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09:56:00 +0800 CST  
人的劳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利用工具。在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求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这些是动物的感觉与心理不能实现的。正是由于客观实践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人的抽象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从直立行走到制造工具,人类诞生过程中的每一步,既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自然的给予,而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结果。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人本身的实践推动的,而不是由什么神灵决定的。人是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动物,人的本质与命运是由人自身掌握与控制的。所谓自我意识也就是人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与改造自己,这就是人的本质与生存的意义。
人具有意识性、文化性,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意识与需要,不同人的意识与需要相结合,就成为了社会文化。人可以传播并继承文化,将人类社会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意识使人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可以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之上继续发展,而不必重蹈前人的覆辙。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通过基因的遗传与变异而形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创新而形成的。古代人与现代人,不同的人之间的本质差异,就在于意识与文化的不同。
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意识是信息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的价值是物质价值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实践是物质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是物质世界联系与统一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实践论
实践的特征与要素
主观主义将实践看作是精神活动,客观主义将实践看作是生理活动,这些都是错误的。实践是主体认识与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社会活动,实践是主体根据历史知识,创造并利用各种工具改造客观事物,以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的客观社会活动。实践是将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认识与价值联系起来的客观物质活动,也是认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根本标准。
实践的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它是指向客观世界、客体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与途径。实践虽然是受意识支配的活动,但是实践与意识有质的区别。人通过实践将观念性的存在转化为现实性的存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表现自身能力,实现自身需要与价值的过程。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实践是人在意识支配下对客观对象的主动行为,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毫无头绪的冒险。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突出的表现在实践的创造性之上,它能根据人的需要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人类实践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在人类短短几百年历史中,就创造了比自然界亿万年进化还要多的物质形态,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
但是,主体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事物,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是有限的。实践的创造性依赖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主体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
3、实践具有社会整体性,它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实践,而主要是一种社会共同实践,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体活动。社会将个人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将个人需要与价值转化为社会需要与价值,将个人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所以社会是人的本质的总体体现。
实践的主体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每个人的实践都是人类历史实践的组成部分,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并不存在。实践的社会性突出的表现为自给自足式的生产形式被市场商品生产所取代,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4、实践具有历史发展性。社会实践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要素、形式和水平是不同的。实践主体的认识与能力,实践对象的范围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以工具、科学技术为手段而进行,但是所有的工具、科学技术本身都是历史实践的产物,现在的实践以历史实践生产的工具为中介,它意味着现在的实践是对历史实践的继承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实践只能够利用少数自然生物资源,通过简单加工的自然工具来进行实践,生产力极其低下。古代社会能够利用大多数自然生物资源,通过各种金属工具与手工工具来进行实践,生产力相对低下。现代社会能够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工资源,通过各种科技工具与自动控制来进行生产实践,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与飞跃。在信息社会之中,无论是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与科学技术都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而具有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征。农业社会生产主要依赖体力运动,工业社会生产主要依赖机器运动,信息社会生产主要依赖脑力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趋势。
手工生产的效率低下,产品参差不齐,因人而异,废品率高,资源利用率低。机器生产能够形成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与资源利用率。最关键的是机器生产比人工生产的精度高,不同的机器能够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的品种。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标志着更高的生产效率与精度,同时有助于实现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与制造,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助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从上述进程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下列趋势:(1)加工对象多元化,它意味着资源开发的多样化,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体现了人对于自然界的征服与主宰。(2)加工精度精细化,它意味着我们对物质世界不同层次认识与控制的深化,意味着我们在更高物质层次上对于物质世界的征服与控制。(3)加工过程自动化,它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人对于物质世界的直接控制与改造,而是通过机械与自动控制系统,间接控制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是用物质制造物质、机械制造机械的过程,是按照客观规律实现物质世界平衡与发展的过程。(4)加工产品市场化(社会化),它意味着我们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是在生产文化与社会,意味着我们必须按照文化与社会的需要来进行生产。
实践的要素是实践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没有实践的要素也就没有实践,不同的要素成为衡量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生产力要素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最底层的是微观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产权制度,这是简单再生产的要素。处于中间的是企业要素,包括资本、科学技术、信息与管理,这是企业再生产的要素。最高层次是宏观社会要素,包括企业的各种环境与文化因素,这是社会再生产的要素。生产力要素的不同层次表明,生产并不仅仅只是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它也是生产关系与社会文化的生产过程。
实践的对象也就是原材料与资源,它是构成产品的主要成分,实践过程就是将原材料改造为产品的过程。实践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材料、人工材料等物质材料与信息、经验等非实体材料。不同的实践所需要的材料是不同的,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实践形式。
物质世界是一切认识与价值的根源,所有的社会财富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客观世界。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主体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是统一的。主体可以改造世界,实现主体的无限自由,但是这并不是由于主体具有神通,而是由于主体可以充分利用物质力量与资源。人类最大的力量是借力使力,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通过工具可以控制的力量是无限的,各种工具放大了人的力量。主体只有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之上才能改造世界,脱离了物质世界,脱离了能源与资源,主体不会创造任何价值。
工具是物质、作用、能量、信息的具体统一,它统领着物质世界的联系、运动与发展,更能够体现物质世界的本质,有什么工具,就有什么世界,工具改变了世界。工具是人类历史实践、历史认识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同时工具也是人类继续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媒介,所以人的本质就是创造与利用工具。
工具与科学统称为科学技术,它既包括意识形态的科学文化,又包括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与工具。科技与工具的优先发展带动了主体与社会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克服了主体自身能力的不足,扩展了主体的能力,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人的劳动条件。使人的劳动从直接体力劳动转换为以工具为中介的间接操纵活动。将人从体力劳动过程中解放出来,增加了主体的劳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主体的自由支配时间,使主体可以从事其它更高价值的实践活动。
工具的运用,减少了主体的体力差异,使得原来男女老少之间的体能差异缩小,从而促进了主体的相对公平,促进了妇女的就业。因为它减少了劳动实践对主体体能的要求,使得不同主体能够实现相同的实践活动,创造相同的社会价值。使得人的劳动能力从单纯的体能发展成为认识与利用工具的技能,使得衡量劳动价值的标准从体能标准转变为工具标准,不同的工具决定了不同的劳动价值。
但是工具的运用并没有减少社会竞争与个性,反而加剧了社会竞争与人的个性发展,使得社会竞争从资源与劳动力的竞争转换为科学与技术的竞争。工具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人的认识与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
工具包括物质机械工具、信息思维工具、社会文化工具与社会组织工具(如法规),分别对应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个人实践与社会实践。也就是说每一种实践都有其独特的对象与工具,工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践水平的主要标志。
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与权力。人本身的体力、体能,是主体能力的物质基础;人的智力是主体能力的核心;人的情感和意志力,是主体能力的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
但是,仅有主体自身的能力并不能够形成社会实践,主体的能力必须与主体的社会权力相结合,才能够形成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社会权力是主体的社会角色权力与社会产权的统一,也就是分工权力与分配权力的统一。它们主要是由社会组织与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社会组织与法律制度就是社会权力的分配与管理机制。主体的自由与价值的发展,对内主要表现为主体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对外主要表现为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力的发展。
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客体,它们都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存在,都受到社会规范与制度的约束,具有社会性。作为实践对象的客体与单纯客观事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客体是社会化的客体。实践的主体必须经过社会化,使主体与权力相结合,才能够成为实践的主体。同样的,实践的客体也必须经过社会化,使客体与产权相结合,才能够成为实践的对象。因此实践的基本因素应该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与产权制度四者的统一,产权制度是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联系与组织起来的核心,也是社会实践的核心。
在一个国家之中,人民是一切资源与权力的所有者,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国家主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最高拥有者。但是政府本身只是一种政治组织,它不可能自身去完成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政府只能够依赖于人民的社会实践才能够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这就需要将一个国家的资源通过社会产权与分配制度进行分配与管理,使社会资源与社会主体相结合,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主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劳动者正是这样一个通过社会组织分工与社会权力规范联系起来的组织体系。
生产力的概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之中是不同的。生产力三要素的划分方法只能够适用于简单生产过程,而对于现代化大生产而言,这种划分显然过于简单。
对于现代经济而言,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可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00:00 +0800 CST  
不同实践形式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物质生产实践、精神文化实践、个人生活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必须要协调发展。不可以片面发展某一实践形式,否则必然造成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社会的动荡与分裂。
不同实践形式的统一也就是物质—实践—意识—规范的统一,也就是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物质—实践—意识—规范的统一是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核心,也就是哲学全部理论的核心。
物质—实践—意识—规范的统一性表现在社会之中,就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精神文化—生活实践的统一性。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引导经济基础的发展,使得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全体人民服务,实现社会福利极大化。生活实践决定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引导生活实践的发展,实现公平与自由,实现人生幸福。
在肯定物质—实践—意识—规范的统一性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强调实践的作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价值,实践决定文化,实践决定规范与制度。实践是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联系与统一起来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化实践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物质生产实践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个人生活实践就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结果,社会关系实践就是人类改造自己的结果。
客观主义重视生产实践与客观价值。主观主义重视文化实践与主观价值。个人主义重视生活实践与个人价值。精英主义重视关系实践与社会价值。
古代社会生产实践与文化实践相分裂,生活实践与关系实践相分裂。中国文化尤其贬低工农商,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于缺乏社会流动与社会竞争,古代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存在着相对矛盾。个人难以通过正常的社会途径获得利益与升迁。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先导,实现了生产实践与文化实践相统一;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流动实现了生活实践与关系实践相统一。
实践与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世界具有可识性,人脑也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是客观信息不会自动的变为主体的认识,主体也不能通过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只有通过主体的实践去接触事物,才能形成人的认识。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的中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实践是经验认识的来源。科学理论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主体主观臆断的结果。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经验事实的不断扩展丰富。而要获得经验事实,只能依赖于主体实践。
其次,实践是理性认识的来源。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
最后,实践创造了语言,语言作为意识的工具,是人类意识与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就像实践工具是实践水平的主要标志一样。人类意识的发展,就表现为语言在符号与内容上的发展。而语言正是因为人类相互交往的需要而形成的,没有社会共同实践的需要,也就没有语言。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必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是每个人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书本上或社会传播上学来的知识。由于个人的实践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社会上、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
但是这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基本结论并不矛盾。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对整个人类认识而言的。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它们都是人类共同实践所形成的经验,这是绝对的。
所谓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区别只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个人的直接经验就是其他人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地以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客观事物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主体的认识过程具有选择性,只能选择有限的对象进行认识。而选择什么样的认识对象,主要取决于实践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客观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才逐一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的发展也为认识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材料与认识工具。经验材料是认识的基础,而认识工具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在理论范围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证明自身就是真理。只有客观的物质实践才能为认识的真理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理论预言与客观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主观认识与客体相一致。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的认识得到了检验与发展。事实胜于雄辩,成功是最好的理论。
实践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一方面促进了客观信息向主观认识的转变,从而解决了认识的根源问题,驳斥了主观主义先验认识论。另一方面实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检验并发展了主体的认识,从而驳斥了不可识论。
第四,实践还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主体的本质与价值。
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与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与客观规律性。意识虽然源自于实践,但是意识并不是实践的跟屁虫。从同样的实践可以形成不同的认识与理论;从不同的实践也可以形成相同的认识与理论,虽然实践与意识是统一的,但是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建立在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继承性之上,人认识事物是以历史文化与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人认识事物的语言、思维逻辑、认识内容、立场倾向等因素,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历史与社会,个人不可能自己创造出一套与众不同的语言与逻辑。人的认识来自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就是历史文化与社会意识,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意识之中的间接经验也越来越多。因为个人的认识能力与直接经验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整体历史的认识能力与间接经验是无限的。
意识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是意识的根源与内容却具有客观性。意识对于实践的指导,是人的实践必须要符合客观规律的体现。意识的客观性与规律性越高,它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就越大。人类要改造世界,必须认识世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人只能根据客观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违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第二,意识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能动性也就是事物的各种运动可能性,事物作为客观存在,它的运动与发展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是有限的。而事物作为信息存在的时候,它的运动与发展可以在不同的主观条件、信息条件下进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突出的表现为意识的创造性,意识的创造性是个人与社会创造性的根源,没有意识的创造性也就没有创造性本身。创造是意识与实践的共同目的。实践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新产品,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但是实践的创造性是以意识的创造性为前提的,人首先在意识之中创造物品,然后再通过实践来完成与实现。
意识的创造性是十分巨大的,但将它夸大为主观可以创造客观则是完全错误的。意识的创造性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借助于物质条件和客观实践。虚假的伪科学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反而会给主体带来损失。即使是科学理论,如果缺乏技术与材料,也不能实现其价值。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主体意识能动性再高也不能创造出来,只能停留在人的主观想象之中。
第三,意识具有协调性(协同性),是管理与协调实践行为的依据。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是协调人的行为与目的的依据,是形成社会共同实践的必要条件。没有意识,个体实践就不会形成社会共同实践,在社会历史实践与现实实践之间就会产生分裂,难以保持实践的目的性与一致性。
意识是实践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实践过程之中,实践行为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而且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实践的目的有时也需要进行调整,甚至会完全改变。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干扰,保证主体的利益,就必须通过意识的选择与控制。意识一方面通过实践目的的选择来保证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实践行为的控制,克服各种干扰,最终保证了实践的成功与利益的实现。
第四,意识体现了人的自由、个性与价值,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证。人生的幸福仅仅依靠生产实践与物质财富是无法满足的。人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还需要精神的满足,这种主观价值是意识独有的价值,也是人区别于机器与动物的独特价值。机器服从于客观规律的支配,动物服从于遗传与本能的支配,只有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独特精神价值的要求,这是人独有的本质。
在某些方面精神价值甚至高于物质价值。主观上的公平、自由、正义的价值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够替代的,再多的金钱都不能够买到爱情与幸福。古人云“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了实现人的精神价值,许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突出的体现了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总之,实践决定意识,意识指导实践,这是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核心。实践与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从实践到意识,又从意识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发展过程,是实践与意识的共同发展。
实践决定意识,人的意识包括真善美利都是由实践所决定,是以实践作为根本标准的。科学实践求真,形成了人的科学理性认识;道德实践求善,形成了人的道德与规范意识;审美实践求美,形成了人的审美意识,经济实践求利,形成了人的经济意识。
我们在坚持实践是衡量真善美利的根本标准的同时,也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实践观。教条主义用生产实践作为衡量真善美利的根本标准。他们的错误在于用生产实践代表了社会实践,用单一的实践形式代表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形式。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所以用单一的生产实践是不可能解释所有的意识形态的。
实践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无论实践还是意识,它们都具有多样性。实践是物质生产实践、精神文化实践、个人生活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的统一,意识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价值认识、规范认识的统一。不同的实践形式对应于不同的意识形态,物质生产实践对应于理性认识,精神文化实践对应于感性认识,个人生活实践对应于价值认识,社会关系实践对应于规范认识。
虽然实践决定意识是哲学的一般原理,但这是对实践与意识整体发展的一般表述,对于具体的实践与意识并不能够作机械的理解,因为实践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与同一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与同一社会实践形式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比如说艺术实践对于艺术与生活作用比较大,而对于科学的发展影响就比较小。对于具体的意识形态问题,应该与具体的社会条件、社会实践、社会组织相结合,而不是笼统的说实践决定意识。
一方面实践是检验认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具体实践是检验具体认识与价值的直接标准。具体的理论需要具体的实践来检验。艺术理论依赖于艺术实践的检验,经济理论依赖于经济实践的检验,政治理论依赖于政治实践的检验。
虽然实践是检验认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但是具体实践形式并不能够检验所有的认识与价值。抽象的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具体实践形式的检验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具体的实验不可能检验全部的科学理论。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08:00 +0800 CST  
具体实践对应于具体理论,实践的整体也就是社会历史实践对应于意识的整体。教条主义认为通过具体生产实践能够检验一切理论是错误的,虚无主义认为具体实践无法检验抽象理论,所以理论无法检验、无需检验也是错误的,他们混淆了实践与意识的具体个体层次与历史整体层次。
而且实践标准只是检验认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而不是唯一的标准。实践标准必须与科学标准、文化标准、法律标准等其他具体标准相结合,才能够全面深刻的检验认识与价值。用实践标准取代具体标准,必然会形成教条主义。用具体标准取代实践标准,必然会形成经验主义。
生产实践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并不是直接原因。具体意识的发展依赖于具体的人与实践的发展,实践与意识的具体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原因。生产实践必须要与具体的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推动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发展。比如说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才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通过政治家的政治实践才能够推动政治发展。没有这种中介环节与途径,没有具体的人与实践,也就没有具体的社会意识。生产实践并不能够自动的改变社会的审美意识与政治意识,没有企业家,生产实践甚至也不能够改变人的经济意识。
实践是意识的客观基础,意识是实践的主观目的。实践是检验意识的根本标准,意识是指导实践的根本目的。实践决定意识,意识指导实践。意识对于实践的作用表现在实践的组织人事、规范制度、管理决策、目标评价等方面,也就是起着社会上层建筑的作用。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规范都有其相对应的物质基础、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社会实践与物质产品都有其组织形式与指导的意识形态。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社会意识形态与组织形式的物质基础。而社会意识形态与组织形式是指导与控制社会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保障。
要深刻的认识意识发展的规律,就不能够简单的将具体的意识形态问题归之于生产实践与经济发展。而必须指出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联系形式与实现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不同实践—意识—组织—价值的具体统一性。
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只有从审美实践出发才能够说明审美意识,只有从道德实践出发才能够说明道德意识,只有从科学实践出发才能够说明科学意识,只有从经济实践出发才能够说明经济价值,而归根到底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意识发展的客观基础,而语言文化是意识发展的主观基础,社会组织与分工是意识发展的社会基础,历史著作是意识发展的个人基础。每一种语言、意识形式都是一种反映形式,都是一种认识与把握世界的方式,都是一种经验与认识的组织形式,都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实践形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是客观经验的组织形式与思维形式,艺术是主观经验的组织形式与思维形式,道德与政治是社会价值经验的组织形式与思维形式。
意识形态蕴含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蕴含着意识形态,体现了实践与意识的联系与统一。科学观测蕴涵着科学理论,而同样,道德观察蕴涵着道德规范,审美观察蕴涵着艺术理论,经济观察蕴涵着经济理论。
实践与价值
社会财富的积累与发展,是由人民的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关于社会财富的根源,有许多错误的观点,例如有人认为节俭、风险、管理创造了财富。节俭并不会创造新的财富,只是减少了个人消费,增加了社会积累。只依赖节俭,那么社会的财富永远不会增加。管理与产权制度可以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但是它们自身也不可能创造新的财富,不能改变社会整体的财富总量。同样的,任何风险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要将风险转化为社会财富,必须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将各种风险、管理转化为财富的基础,也是增加社会整体财富的根本方法。
生产实践创造了事物的价值,生活实践实现了事物的价值。价值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实践,价值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在生活实践、消费实践过程中,事物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利用与实现。事物的价值大小不是由主观决定的,不是由原材料决定的,也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事物价值的大小,归根到底只有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实践才能进行评价与检验。
产品的客观价值是由生产实践决定的,是材料价值与劳动价值的统一,它体现于产品本身。产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消费、生活实践决定的,它将产品的价值转移到主体与社会的价值中去,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价值的发展过程就是从自然客观价值到产品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过程,是从实践到价值,从价值到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
哲学认为一切认识与价值都是由实践所形成的,实践是认识与价值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检验一切认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主体与客体、认识与价值的统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实现。哲学的真理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哲学就是将事物的不同认识、不同价值、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实践形式联系统一起来,通过实践来检验与发展认识与价值,推动主体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哲学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统一。
主体的自由与价值依赖于客观环境条件与主体的社会实践。物质世界是一切认识与价值的根源,但是客体的信息与价值并不会自动转化为主体的认识与价值。自然物质往往并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才能将客观信息转换为主观认识,将自然价值转换为社会价值,满足主体的各种需要。实践是实现人的认识与价值的根本动力。没有实践主体不会创造任何价值。
实践是在主体自觉控制下的价值实现过程,体现了人的本质。实践既是客观物质运动,受客观规律支配,又是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受主体意识支配。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客观与主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各种意识形态,不同的主体、地区、民族、阶级的利益才能发生联系与统一。这是因为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综合的活动。不同的主观意识只有通过客观实践才能得到统一,不同主体利益只有通过综合的、共同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统一。
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主体自觉的价值活动,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真理的认识与应用是实现价值的保障,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又成为追求真理的动力。实践成为推动真理与价值,必然与自由共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根本动力。
四种实践形式分别对应于四种文化与价值。生产实践对应于物质文化与客观价值,文化实践对应于精神文化与主观价值,生活实践对应于行为文化与个人价值,社会关系实践对应于制度文化与社会价值。
不同的实践形式是统一的,共同发展的,夸大任何一种实践形式都会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生产实践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文化、社会管理的发展。客观主义夸大物质生产实践的价值,认为只有物质生产与物质劳动才能够创造价值,否定文化与管理的价值,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生产实践的停滞不前。
客观主义夸大了事物的客观价值,认为事物的价值在于事物本身,与主观意识没有关系。例如美是生活、美是典型等思想就反映了这种观点。它看到了客观事物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根源,但是又将事物的价值看作是脱离环境条件与主观需要的绝对价值,难以解释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价值。
主观主义夸大文化实践的价值,将人的劳动等同于机器生产,认为人的劳动与机器一样,并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创新与管理才能够创造价值,从而为统治阶级的剥削进行辩护。实际上任何管理与观念上的创造,都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才能够变成现实价值,脱离了物质实践,单纯的观念是不能够创造任何价值的。
主观主义夸大了事物的主观价值,认为事物的价值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由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意识所决定的。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是统一的,脱离了客观价值的所谓主观价值只能是一种空想,是无法实现的。
个人主义夸大生活实践的价值,认为只有消费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价值,脱离消费的价值都只是虚幻的价值,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切价值都必须通过消费与市场来进行衡量。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利己主义与纵欲主义的价值观,它将价值实现与生产、奉献对立起来,认为奉献是一种傻子的行为,只有利己才是唯一正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如果人人都只利己,不利人,那社会就不会存在,人类早就灭亡了。
个人主义夸大了个人价值,认为价值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因此不存在统一的价值观与价值标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但是没有社会同样也没有个人。
精英主义夸大了社会关系实践的价值认为只有统治阶级与国家的价值才是唯一的价值,其他的一切价值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于统治阶级与国家的需要。精英主义否认个人价值,认为个人只有为社会贡献才具有价值。
这种价值观要求人民都是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奴隶,认为个人需要就是一种罪恶,只有没有个人需要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就是要求人民必须安心的服侍统治阶级,不能有任何异心。统治阶级只是人民的公仆,只是人民实现其价值的工具。但是精英主义颠倒了人民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将官员从人民的孝子贤孙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父母官,结果必然会受到人民的唾弃。
主观主义认为价值取决于主观需要,客观主义认为价值取决于客观事物,个人主义认为价值取决于个人自由选择,精英主义认为价值取决于社会计划控制。它们割裂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难以全面反映事物的价值。而且事物的价值本身是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统一,用固定的价值标准难以反映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价值。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形成了一种价值标准,但是这种价值标准是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统一。对于真善美利而言,没有最真,只有更真。没有最善,只有更善。没有最美,只有更美。这些正是价值标准相对性的表现。
意识形态标准、价值标准与实践标准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价值标准必须与价值产品、价值实践相结合,产品与实践是价值标准的具体表现形式。真理的标准是通过各种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来表现的,道德与善的标准是通过法律与道德实践来表现的,美的标准是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实践来表现的。
既然单纯强调客观价值、主观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既然单纯强调物质生产实践、精神文化实践、个人生活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的实践观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价值观与实践观就必然是协调统一各种价值与实践的综合价值观与综合实践观,也就是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各居其位,各取所需;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主体通过实践能够实现的价值。客观事物的价值是无限的,但是客观事物价值的实现受到了主体实践能力的限制,可实现的价值又是有限的。主体认识能力与生产能力的不足都有可能造成价值无法完全实现,而提高主体的认识与生产能力就成为主体与社会价值发展的根本途径。
事物的价值本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纯粹的客观价值并不存在,事物的价值与主体的认识、能力是统一的,就像观测渗透着理论一样,价值同样渗透着主体的实践能力。我们所说的事物的价值只能是根据我们认识与能力所得到的价值,并不存在脱离人的认识与能力的绝对价值。比如说古人对于事物价值与现代人对于事物价值的认识就存在巨大的区别。
实践包括经济生产实践、精神文化实践、个人生活实践与社会关系实践这四种基本形式,形成了四种判断事物价值的实践价值标准。也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民主与法治的发展。
在价值观上,一方面要坚持实践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动力,反对主观主义的价值观,反对将脑力劳动、精神生产的价值夸大。主观主义认为工人的劳动与机器、工具的运动是等同的,只有领导者、脑力劳动者才是控制生产的主体,才能将不同的资源、工具与人联系、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将主体的意志与精神作为实践与财富的根源。这种观点颠倒了实践与价值、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夸大了精神实践与产权的价值,而否定了劳动实践的价值。它是用精神实践的价值窃取了劳动实践的价值,从而为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进行辩护。

楼主 大哲学家倪明勇  发布于 2016-07-16 10:11:00 +0800 CST  

楼主:大哲学家倪明勇

字数:527926

发表时间:2016-07-16 17: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8 19:34:50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