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原创】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10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二件事,会盟喀尔喀蒙古
前文说,铁岭之战,努尔哈赤顺便俘虏了介赛等人。
对于蒙古的态度,跟叶赫不一样,努尔哈赤不仅接受了投降,而且还释放了他们。
一方面,他把蒙古也看做近亲,用他自己的话说,“蒙古与建州,虽语言各异,但衣着风俗无不相同,兄弟之国也”。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他十分清楚,蒙古诸部不可能海西女真那样轻易被灭掉。
看来,有时候投降也需要资本。
所以说,释放介赛,努尔哈赤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拉拢蒙古兄弟。
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也没有放弃这样的打算。
功夫不负有心人。
同年,十一月,喀尔喀五部主动提出,希望与努尔哈赤会盟,共同对抗大明。
少了个敌人,多了个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对于这句话,将来皇太极体会更深刻,因为真的多了条路。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
这一回,损失似乎有点太大。
当然,并非跟蒙古结盟造成的,努尔哈赤也没有办法,属于不可抗力。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三月。正当努尔哈赤踌躇满志,准备扩大联合统一战线之时,他最亲密的战友之一,费英东同志,不幸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据说费英东走的那天,雷雨交加,还伴有冰雹。
上天也哭泣了,还流下“坚实”的泪水。
努尔哈赤失声痛哭,那种痛楚发自肺腑。从费英东身上,他应该也看到了自己: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如今两鬓斑白,征战一生,难免也要走到终点。
所以,他有时甚至会跟身边的人说:“我也差不多要走了(吾亦不久矣)”。
对费英东的感情,是真挚的。除了参加葬礼,努尔哈赤还亲自为其守灵,直到三更。在众人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回去休息。
当初你追随我不离不弃,如今我送你最后一程。
后来,穆尔哈齐(同父异母弟)去世,努尔哈赤也去祭奠,本来倒也不怎么太伤心。结果,回来的时候,碰巧路过费英东的墓,他又大哭一场。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足见感情之深。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2 22:19:00 +0800 CST  
(10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表面上看,努尔哈赤和熊经略各忙各的,辽东局势平静许多:小仗偶尔,大仗没有。
实际上,他们互相紧盯着对方,只不过,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已。
似乎陷入僵局。
不过,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想一下,这种平静注定不能长久。
因为熊经略着重于防守,而努尔哈赤意欲进攻,他们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且努尔哈赤确实从未松懈,积极准备对大明的下一轮进攻。
机会,向来给有准备的人。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大明朝廷内部出了问题。万历皇帝朱翊钧去世,享年56岁。
这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上朝的皇帝,终于再也不用上朝。
一个人做一件坏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坚持一辈子。朱翊钧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做到了。
当然,对于朝廷来说,也未尝不算一件好事。更何况,换个皇帝也没什么稀奇,按照既定程序,太子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可惜,这个年号,到死他也没能用上。因为按照惯例,皇帝的年号一般都在第二年开始使用(当年还归前任所有)。
朱常洛没能等到第二年,从继位到死亡,只有一个月。
别看这位皇帝在位时间很短,经历却相当传奇,著名的历史迷案,明宫三大案(梃击、红丸、移宫),都可以算围绕他展开的。
不过,我们现在说清史,这段故事就没法细说,以免耽误正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市面上应该有专门说“三大案”的书。
一年之内,死了两个皇帝,似乎不太JILI(这词有啥敏感的?)。
但不管怎样,国不可一日无君。
接下来,朱常洛之子,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
朱由校是个天才。
只可惜,这句话并不完整,“天才”只是一个定语。完整的说法,朱由校是个天才的木匠。
据说他随手做个椅子,都能买到几千两银子(按当时的购买力,折合人民币几十万),足见“天才”到什么程度。
可惜大明并非装修公司,不缺木工。
上天其实很公平,赋予一个人一些东西,势必会让他失去另一些东西。
对于朱由校来说,得到“鲁班”的手艺,却失去了更多,比如一个皇帝该有的智慧,比如挽救大明最后的机会。
大明之亡,有人说,亡于万历;也有人说,亡于天启。
我只能说,都有道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4 16:36:00 +0800 CST  
(10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如此频繁的皇帝更迭,总能带来一系列变化。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最好的变化,莫过于熊廷弼走了。
这位老兄也被人弹劾,撤职查办。
善用剑者,必死于剑下。
爱骂人者,也必遭人骂。
明末党争不断,此时得势的叫东林党。
这里的“党”并不是现代我们所认识的政党,而是一种政治势力,或者说利益共同体。他们联系相对比较松散,没有什么纲领,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甚至有时候给人感觉并不真实存在。不过,他们的的确确存在,党同伐异,勾心斗角,甚至你死我活。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东林党的源头是个书院。当年有个名叫顾宪成的吏部郎中,下岗(罢官)之后没有再就业,修复了当地的东林书院,开始讲学。
东林书院既教书,也讨论政治,逐渐吸引了众多饱学之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当然,他们也并非空谈,真有实力,考试能力也比较强。随着书院的人不断地入朝为官,他们的手也伸向了朝廷,从而形成了东林党。
既然成功建“党”,自然要趁机排除异己。
此时,党外人士熊廷弼,未能幸免于难。
接替他的人,名叫袁应泰。
袁应泰,字大来,凤翔(今陕西宝鸡凤翔县)人。他的另一个身份,不用说也知道,东林党人。
这位袁经略,倒不算坏人。他有很多优点,比如清正廉明、办事认真、爱民如子……等等。
但是,他有一个缺点,不会打仗(不知兵)。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终于盼来这一天,努尔哈赤掩饰不住兴奋,对群臣表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终于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一举拿下沈阳和辽阳,扫清辽东。
范文程说,沈阳、奉集堡、虎皮驿三地互为犄角,欲攻沈阳,必先占奉集堡;欲占奉集堡,必先取虎皮驿。若能先剪除两座堡垒,沈阳便成为孤城一座。
皇太极说,为防止他们互相支援,可以同时进攻奉集堡和虎皮驿。
努尔哈赤说,你们说的都对,但也要防止辽、沈两处敌军支援。你们负责进攻,我在半路截杀援军。
于是,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二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十万大军,向沈阳进发。
听起来,队伍的规模似乎又扩大了。
前面说过,按照八旗制度,部队的数量也可以增加。“牛录”人数不变,每个仍是300人。因为它属于基本单位,如果人太多,队伍不好带。“固山”也不能变,因为一个“固山”代表一旗,如果变了,就能不叫八旗。最简单的办法,增加中间“甲喇”的数目就可以。
兵强了,马壮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5 20:24:00 +0800 CST  
(11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刚入城不久,还没来得及清点战利品,便有探马来报,城外浑河以南有援军来到。
努尔哈赤不敢掉以轻心,整顿军马出城迎战。
原来,袁应泰那边接到沈阳被围的消息,便立即调遣各路兵马增援。
由此看来,袁经略虽说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至少是个合格的领导。
来到浑河桥头,努尔哈赤遇到第一波明军。他见敌人尚未列阵完毕,立刻下令正白旗发起进攻,打对手个措手不及。
结果一个回合,正白旗被打了回来。
这样的结果,让努尔哈赤措手不及。
战场变化竟然如此之快,给刚刚在沈阳获胜的努尔哈赤打蒙了。
不过,他反应也足够快,立马意识到,这支队伍不简单。
事实上,果然也不出所料,这支队伍并不属于辽东系,而是川军。
先前熊廷弼还在的时候,特意从关内调来川、浙兵,加强防守。在此之前,他们一直驻军辽阳一带。
带头的总兵,名叫陈策,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中,立过战功。
得知沈阳被围,他也奉命前来支援,只带了几千人。
结果刚赶到附近,知道沈阳已经失陷,就准备掉头返回。
可是手下将领一再请求留下来,要与女真决战。陈策不忍打击大伙的积极性,才下令再次掉头。
所以,努尔哈赤的观察一点没错,这支队伍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可他并不了解,川军的风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在陈策等人的带领下,川军将士就地组织反击。
由于稍微轻敌,第一回合,努尔哈赤吃了亏。
但这点损失并不算什么,毕竟兵力绝对优势,输得起。紧接着,努尔哈赤派出两黄旗精锐,发起第二轮进攻。
可惜效果并不理想。
两黄旗的士兵倒也没得说,一如既往的英勇。
然而,抵抗更加顽强。
战斗陷入僵持,不断有伤兵退下来,又有后续士兵补充。几个回合下来,粗略统计,死伤两三千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努尔哈赤比较尴尬。相当于自己扔进去一支敌军的兵力,竟然没有换来“一命抵一命”的效果。
照这样打下去,恐怕要牺牲一个旗。
人没了,倒是小事,可以再招。关键身后那个费了半天劲才拿下的沈阳城,恐怕还得还回去。
在此危机时刻,李永芳表现出了一贯的忠诚(不包括对大明),从后方运来刚刚缴获的大炮。
在炮火的掩护下,从后方及时赶到的,代善的两红旗也冲入战场,将川军层层围困。
战斗的天平逐渐倾斜,凭借兵力的优势,八旗军逐渐缩小了包围圈。最终,除了少数将领带兵逃入河南岸的浙兵大营之外,川军几乎完全被歼灭。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8 18:44:00 +0800 CST  
(11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在此之后,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包围了浙兵大营。
对战川军,损失不小。对战浙兵,似乎也没好到哪去。
因为浙兵的来头也不小,他们一部分曾隶属于光荣的戚家军。他们的老领导,名叫戚继光。
当然,战争不是帮派火拼,提老大没用,关键还看实力。
浙兵的实力在于,他们有“枪”。
明代所谓的枪,名叫火铳。
金属的直筒,堂内装有火药,再塞入球形铅弹,或者铁弹,实在没有,石头也凑合。发射时,靠引线点燃火药,将球弹射出去。
有一定的杀伤力。
不过,千万不要用现代的思维去想象它。因为它跟我们现代的枪支比起来,其实有天壤之别。
有专家复原过明代的火铳,经测试,这种初级火器的杀伤力并不怎么大,甚至面对铁甲时,穿透力还不如弩。
但对付骑兵,这玩意还挺有效果。
骑兵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战马,只要搞定了马,骑兵便失去了优势,甚至比步兵更笨重。
所谓“射人先射马”,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时的诸葛亮为对付魏国骑兵,发明了连弩,射程远,杀伤力大,可以连发,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机关枪”。
跟弩比起来,火铳虽然穿透力一般,但对马的威慑力,却更大。因为它发射时,伴有巨大的响声,而且还会冒烟。
马除了疼之外,还会惊(吓一跳),一旦受惊,便完全失去控制。
一、两匹失控不要紧,最可怕的是,连锁反应。
八旗军主力都是骑兵。
当受到火铳攻击时,现场那叫一个乱,人仰马翻。
不过,努尔哈赤倒还比较镇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有着敌人没有的优势——人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仗打到这个程度,大伙都急眼了。八旗军也顾不得思考这冒烟的东西为何物,冒着枪林弹雨,奋力往前冲。倒下一批,又上去一批,有个专有名词叫,前仆后继。
火铳有个特别大的劣势,换子弹费劲。更何况,子弹总有打光的时候。
失去了火力的掩护,浙兵完全暴露在骑兵的铁蹄之下。
八旗军自然不会客气,满腔怒火转移到手中挥舞的长刀,见到敌人就砍。
直接说结果,浙兵全军覆没,陈策以下将士全部阵亡。
虽然战斗胜利了,但努尔哈赤这边损失也不小。可以说,到目前为,这是八旗军在野战中,遇到的最为激烈的抵抗。
就连大明朝廷对此一战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川、浙兵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虽败犹荣。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9 14:41:00 +0800 CST  
(11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事实上,明军也有机会反败为胜。
就在八旗军跟川、浙军激战之时,不远处又有一支队伍,或者更准确的说,几支队伍的合集,向战场靠拢。这支联合部队的主要将领有:李秉承、朱万良、梁仲善等。
这几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没关系,只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都是一方守将。他们守卫的地方分别叫,奉集堡和虎皮驿。
对于这两个地方,大家应该不陌生,前面刚刚提过,而且也可以想象,他们来到沈阳,与其说救援,不如说退守,更为贴切。
不管为啥而来,关键来的很及时,而且位置相当好,正好处于八旗军的侧后方。
如果此时他们加入战斗,努尔哈赤将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腹背受敌。
而且,这支队伍大概有三万人,努尔哈赤兵力的优势也会被严重减弱。
也许努尔哈赤命好,或者说一切都是天意。
唯一的机会,大明没能把握住,因为这帮人选择了观望。
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倒也正常,如果想打,当初就不跑,还用等到现在。
于是,他们只派出前哨侦查,而大部队不远处静静的等着。
当然,他们应该也有如意算盘:如果自己人获胜,就上去补两刀,蹭个战功;万一女真人获胜,再跑,也来及。
只可惜,他们忽略了一点:努尔哈赤的侦查能力。
在战场上,努尔哈赤最善于侦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边激战的同时,他派出侦查的牛录额真雅松,发现了这支队伍。准确的说,只遭遇了同样负责侦查的明军前哨。
不过,侦查员雅松的反应,有点丢女真人的脸。他的前辈武理堪,当年只带了二十来个人,就敢向李如柏的数万大军发起冲锋。而他呢,只看到对方人数比自己人多,转身就跑。
明军前哨不明就里,以为正好堵住了溃败的女真人。本着落水狗不打白不打的精神,赶紧追击。
碰巧他们手里也有火铳。
于是,努尔哈赤听到来自后方的“枪响”。
惊出一身冷汗。
这还得了,前方的战斗已经打成这样,士兵一直在“填坑”。
如果后方再来这么一下,自己今天就算彻底掉坑里了。
最可怕的是,如果让身在包围圈里明军知道后面有援军,那他们就会更加拼命。
到时候,自己想从坑里爬出来,似乎也难。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30 19:33:00 +0800 CST  
(11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为了解事态到底有多严重,努尔哈赤二话没说,赶紧跑到高处观察。
一看不要紧,鼻子差点气歪了。
只见不远处,明军千八百人在后面追,自己的二百来人在前面跑。
他们倒也不辜负八旗军的名分,跑的确实比明军快。
努尔哈赤彻底怒了,打算亲自领兵迎敌。
正好皇太极赶过来报告战况,见此情形,上前劝说:“父汗何必亲自前往,儿愿带兵出战”。
于是,皇太极带着身边的一百多精锐铁骑,冲了过去。
明军前哨自知战斗力不行,本来就欺软怕硬,一见后来的队伍来势汹汹,赶紧掉头就跑。
皇太极一直追,偶尔砍杀几个掉队的明军。
在他看来,这是个简单任务。
直到他看见了那支原地观望的大部队。
由于冲的太快,双方应该都进入了对方的视野范围。
面对漫山遍野的明军大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皇太极当时的表情,他甚至还偷偷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两个字,快跑。
但是,他不能跑。
他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在这里,就因为父汗震怒于雅松的逃跑行为,如果现在自己也跑回去,那场面将会多么尴尬。
“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
皇太极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
幸好他身边的亲兵比较靠得住,关键时刻没有抛弃领导。
对于这一百来人发起的冲锋,估计当时明军的几个总兵应该先面面相觑,然后露出一副“what are you doing”的表情。
但很快,他们就收起了表情。
因为皇太极已经冲入明军阵地,杀出一条血路。
关键明军士兵不给力,居然有大批人开始逃跑。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贪生怕死,面对只有百余人的冲击,大部分人还多少有点血性。
没多久,皇太极便陷入重围。
如果皇太极就此阵亡,大清的历史就要改写。幸好代善和岳讬率领大部队及时赶到,避免了我们后面无话可说。
明军顿时失去信心,一泻千里,溃不成军。
皇太极等人锲而不舍地追杀,一口气追出四十多里,沿途杀死明军三千余人。
大胜而归。
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已经靠人海战术冲破了浙兵大营。
得知皇太极的经历,他气的要将雅松正法。
“因为你的怯懦,我差点失去了好儿子!”
不管怎样,此战胜利,让努尔哈赤夺取辽东的大计,指日可待。
辽东首府,辽阳,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01 17:21:00 +0800 CST  
(11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定都沈阳


关于发型的题外话说完,我们再说一个题内话。
占领辽阳之后,努尔哈赤感慨良多。
从当年率兵而起,到基本统一女真,用了三十多年,耗尽了自己的青春。
而扫平辽东,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
尽管努尔哈赤军事过硬,却不擅长哲学,也不会辩证法,更不可能仔细分析人类的发展史,从而得出跳跃式发展实属正常的结论。
如此对比,产生的结果只有一个,极大地增强了老人家的信心。
信心一旦增强,政治觉悟似乎也随之提高。
他敏锐地感觉到,过去那种抢了就走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大金国的发展。
于是,他决定再次迁都,把总部搬到辽阳来。
当然,这么重大的决定,还要跟大伙商量一下。
不过,以努尔哈赤平时的权威,商量只是一种好听的说法,走个过场而已。
对于商量的过程,他应该也在脑海中进行过预演:
必定有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最终他表明立场,大家一致同意,讨论完毕。
于是,在占领辽阳之后,努尔哈赤一反常态,没有急于打包。他召集诸贝勒及大臣,问大伙,辽阳是上天赐予的宝地,既然如此,那么究竟应该迁都到辽阳,还是回老家赫图阿拉呢(辽阳乃天赐我者,可迁居于此,抑仍还本国耶)?
然而,结果跟他预演的有些差距。
只猜对了一半。
的确有人反对迁都辽阳。
反对的人包括,四大贝勒和其他贝勒,四大臣(费英东已死)及其他大臣。
换句话说,没人赞成。
大家好像提前商量过,回答出奇一致,都说应该回老家(诸王臣俱以还国对)。
当时努尔哈赤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这就好像一场体育比赛,他本来满心欢喜地打算做个裁判,看双方较量,再宣布胜负,结果自己却不得不充当选手,参加比赛。
只能怪努尔哈赤读书太少,如果他多了解点中国历史,恐怕就不会这么草率的提出迁都的想法。
在历史上,似乎没有一次迁都的提案,没遭到过激烈的发对。
就拿他的对手大明来说,当年明成祖朱棣想要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结果大臣强烈反对。最后没办法,朱棣搞了妥协,保留了“南京政府”所有的办事机构。像什么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等,只要“北京”有的,“南京”几乎都留着。
虽然职位是虚衔,没啥实权,但工资是实实在在的。每年朝廷还得拿钱白养活那么多不干活官员,这明显属于迁都的后遗症。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09 10:28:00 +0800 CST  
(11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面对同样棘手的问题,努尔哈赤怎么处理的呢?
据史料记载,他给众贝勒、大臣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他说:“若我兵还,辽阳必复固守,凡城堡之民,逃散于山谷者,俱遗之矣。弃所得之疆土而还国,必复烦征讨。且此处乃大明、朝鲜、蒙古三国之中,要地也,可居天与之地。”
这段话不用直接翻译,可以概括为两层意思:
一个,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咱一走,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又占回去。结果,咱费了半天劲,人也没得着,地也没得着,就抢那点东西走,何苦来的呢。
另一个,辽阳处在大明、朝鲜、蒙古三国交汇的中心,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既然老天给咱了,咱就的住着。
这番话一说完,大家一致做出反应:您说的对(此言诚然)。
诸贝勒、大臣一致同意,迁都。
在我看来,纯属胡扯。
如果仔细观察,这样的记载,在“实录”里面有很多。不管什么事,大臣们刚开始可能反对,后来皇帝开导两句,他们便仿佛醍醐灌顶,一下就贯通了,使得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人的思想能转变如此之快?不太现实。
只有一种可能,这些记录有水分,而且很可能是故意这样写的,为了表现领导的光辉形象。
如果对明、清两代的官场文化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
中国的文官体系在明朝发展到极致,甚至有点现代内阁制的雏形。文官集团不仅能限制皇权,有的时期甚至可以脱离皇权,独立执政。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说话一言九鼎。可在明朝,很多时候,皇帝说话,一言九顶,顶是顶撞的顶。
尤其明朝的言官,品级不高,权力不小。皇帝的旨意,他们觉得不对,可以直接驳回。不光皇帝,啥事都管,可谓怼天、怼地、怼空气。
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点,必然走下坡路。
下坡的速度,似乎有点快。
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清朝的皇帝,不甘心,也不放心大权旁落。因此,总结了明朝的教训,他们通过独特方式,将皇权发展到了极致。比如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就为此而生的,后面我们还会细说。
皇权过大,势必导致底下的官员不敢说话。因此,才出现了很多“您说的对”这样的记载。
事实的情况,肯定也有很多人反对。
但努尔哈赤的性格我们都了解,非常强势,家长作风比较浓,很可能搞了一言堂,不顾反对,坚决迁都。
八旗之中,大多数旗主都是他的儿子,也不敢跟老子太较劲。
当然,权威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所有表面的事物,背后几乎都隐藏着一样东西——利益。
迁都之后,努尔哈赤从上到下赏赐所有人,甚至连小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奖励。他甚至还动用了私房钱(内库)分给那些贝勒和大臣们,在新都为他们准备上好的住所。
努尔哈赤虽然一介武夫,但也精通权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10 13:53:00 +0800 CST  
(12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此次“大捷”带来的重大影响。
先说一条比较深远的。
镇江沦陷之后,有个游击(官名)被毛文龙擒获,随后押送到北京,处决。
他的名字叫佟养真,后来为避讳胤禛(雍正),清史记载为佟养正。
早年间,佟养真在其堂弟佟养性的劝说下投奔努尔哈赤。也有传闻说,努尔哈赤少年时曾入赘辽东佟氏,因此,兄弟二人也属于投奔亲戚。
不管怎么说,努尔哈赤收留了他,并授予世袭游击一职。
所谓世袭,说白了就是可以接班,只要生的出男孩儿,这个职位就永远属于他们家。
对一般人来说,这肯定是一种幸运。
不幸的是,他偏偏奉命驻守镇江。
和他一同被正法的,还有长子佟丰年。
因此,他的职位被二儿子佟盛年继承。
佟盛年为报父兄之仇,死心塌地跟着女真抗击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佟盛年改名佟图赖。
佟图赖有个女儿,嫁给大清第一个入关的皇帝——福临(顺治),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取了个汉名叫,玄烨。
玄烨,也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
关于这两个皇帝的事,后面我们还要细说。
尤其康熙,开创了一代天平盛世,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
历史上配得起这个称号的皇帝,屈指可数,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之类的角色。
不得不说,军功章上,多少有毛文龙那么一点儿。
再说一个近在眼前的影响。
在整个辽东全面沦陷的情势下,毛文龙居然能立下战功,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
赏识他的人,名叫王化贞,时任辽东巡抚。
在明朝,巡抚并非一个固定的官职。通常各地遇到棘手问题,中央会临时派官员到地方巡抚。问题解决之后,官员便回京述职。
当时,王化贞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辽东。
都察院,大致相当于现在的Z纪委。
因此,按现在的理解,王化贞相当于Z纪委办公厅,驻辽东特派员。
王特派员不怎么懂军事,对努尔哈赤的态度也比较轻视,一向主张武力收复失地。
在他看来,“镇江大捷”无疑是奇功一件,非常鼓舞士气。于是,他上报朝廷,必须嘉奖毛文龙。
可惜,有人并不这么认为。
这里的有人,指我们的老熟人,熊廷弼先生。
辽东局面如此不堪,朝廷发现实在无人可用(不敢去),只好再次启用了熊先生。
为表重视,朝廷任命他挂兵部尚书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经略辽东。
前面我们明确说过,熊先生主张先固守,而后徐图恢复。至于能不能恢复,自然留给以后。总而言之,目前只能固守。
为此,他还建立了理论模型:三防布置策略。
所谓三方布置:广宁为一方,负责牵制敌军主力;天津、登州、莱州为一方,从海上登陆到敌人后方,釜底抽薪;山海关为一方,统筹全局,固守而后进攻。
该策略的关键在于,三方统一行动。
因此,在熊先生看来,毛文龙的行动,相当不统一,打草惊蛇,破坏大局。
这件事的影响在于,让两个本来就不和谐的人,关系更加激化。
可能没有毛文龙,两人最终也会激化。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其中作用,至少相当于火上浇了一把油。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17 21:06:00 +0800 CST  
(12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正如上面所说,熊和王的这把火注定要烧起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并非表面上守和攻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党争。
宋代文豪欧阳修专门写过《朋党论》,开篇第一句: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
说明党争并非明朝的专利,从古至今都有这个“优良传统”。
只不过,到明朝末期,党争确实迎来一波小高潮。
前面我们也介绍过,目前朝廷最大的势力当属东林党。
东林党的名号比较响亮,很多人大概都听过,甚至现在有些历史评论家把他们看做正义的化身。
持有如此看法,只能说明这些评论家对党争的认识,跟欧阳修先生一样,不够深刻,或者故意不深刻。
因为接下来欧阳修先生把朋党分成“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认为君王应该亲君子远小人。
事实上,对国家而言,党争没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分,危害都一样的。
有时候,我们做事,要么对事不对人,要么对人不对事。
党争的危害在于,他们既不对人,也不对事。
非我族类,必先灭之。
熊廷弼倒霉就倒霉在这句话上。
记得他上一次下课,接替他的袁应泰就是东林党。
这次碰到王化贞,也是东林党。
而且王化贞的老师名叫叶向高,是内阁大学士(首辅),同时也是东林党的重量级人物。
为啥东林党老跟熊廷弼过不去呢?
就因为非我族类。
虽然东林党一家独大,但也并非没有对手。
当时朝廷上,还有宣党、齐党、楚党、浙党等小团体,与之抗衡。
熊廷弼出生在荆楚之地,虽然不叫萌萌,但的确属于楚党。
因此,他和东林党的王化贞,注定整不到一起。
不过,有一点非常有意思。
虽然两人门派、主张、性格等方面都不大相同,但有一方面相当一致,就是两人的头衔,一个辽东经略,一个辽东巡抚,都相当于空头支票。
因为辽东已经不在大明的控制范围。
就像德云社于谦老师的父亲,蒙古国海军司令。(于谦:蒙古有海吗?)
目前唯一有资格经抚辽东的,只有努尔哈赤,但他恐怕不屑于这个职位。
虽然名头一样的空,但其实两人也略有不同。
王化贞手里有兵。
在巡抚辽东之前,他一直巡抚广宁。驻守广宁的旧部,还有辽东逃回的残兵败将,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而熊廷弼这次空降过来,真正归他统辖的士兵不过五千而已。
熊廷弼官大,没兵;王化贞有兵,官小。
熊廷弼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化贞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结果更是谁也不服谁,争吵不断。
不过很快,他们便停止了争吵。
因为,努尔哈赤来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20 20:53:00 +0800 CST  
(12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进军广宁

善于用间谍的努尔哈赤,对于“经抚不和”的故事,自然尽在掌握。
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明天启二年,正月十八,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从辽阳出发,进军广宁(今辽宁北镇市)。
对于这次突然袭击,一向主张进攻的王化贞也不得不在战略上跟熊廷弼保持一致,因为事到如今也只能防守。
可事实上,广宁并不好防守。
别看熊廷弼主张防守,但他的“三方布置”策略里面,广宁并不占主导地位,甚至整个辽西地区,也仅作为牵制而已。
因为该地区在防守上有个非常大的劣势,地势过于平坦(辽河平原)。
众所周知,八旗军以骑兵为主,最善于平原作战。
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辽西几乎无险可守。
当然,也并非一点没有,至少还有一条辽河。
一条大河,没有波浪宽。
然而,东北人应该能想到,唯一的险要,其实啥用没有。因为在努尔哈赤进攻的时候,辽河早已结冰,而且冻得非常结实。
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轻松地渡过辽河(哦,不对,准确的说,应该叫走过辽河),来到离河最近的第一座小城——西平堡(今辽宁锦州盘山县沙岭镇)。
对于首当其冲的堡垒,王化贞倒也有所准备。
他派了一个叫罗一贯的副总兵在此防守,分配部队人数三千。
而努尔哈赤这一次依然倾巢出动,只不过,八旗军的兵力增加不明显,大概也就十万左右。
增幅不明显,优势很明显。
我相信,当时罗副总兵的内心一定充满迷茫,只想弱弱地问王大人一句:what are you 弄啥哩?
相比一头雾水的罗总兵,努尔哈赤倒清醒得很,深知“十则围之”的道理,迅速包围了西平堡。
然而,围困西平堡之后,努尔哈赤并没有急于进攻,而选择安营扎寨。
十万对三千,却迟迟不肯动手。对军事有兴趣的朋友,大概能猜到,他在等待什么?
明朝的援军。
这一战术,后来有个响亮的名号:围点打援。
围住一部分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其真正目的在于打击增援的敌人。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将领特别喜欢这种战术,比如徐向前、粟裕等人都是该战术优秀的实践者。他们对战术灵活多变的运用,让国军的将领们没少吃亏。
其实这种战术早在古代战争中就有雏形,而且效果一直非常不错。
当然,它也并非没有弱点。
围点打援的重点,在于打援。如果看透了这点,便可以不急于增援。
比如战国时的孙膑,大概可以算作第一个运用正确思路破解该战术的人。
按《史记》的说法,当时,魏国大将庞涓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无奈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大将田忌带兵救援赵国。
庞涓得知以后,随机应变,对赵国围而不攻,准备以逸待劳,半路伏击前来救援的齐军。
眼看就要形成战国版的围点打援。
然而,齐国军师孙膑发现问题的关键,提出不去救援邯郸,而佯装进攻魏国。
庞涓大吃一惊,顾不上邯郸,全速回撤。
结果,邯郸之围解除,而且孙膑还在半路伏击了庞涓,来了个反打援。
这也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只可惜,王化贞并没有孙膑的眼光和勇气,不可能派兵直扑辽阳或者赫图阿拉。按他的水平,也只能真的增援西平堡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22 22:12:00 +0800 CST  
(12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就在努尔哈赤的“围点打援”将要成功之际,一个不冷静的人打乱了他的计划。
西平堡的参将黑云鹤竟然不听罗一贯的一再劝阻,主动带兵出城挑战。
不是疯了,就是瞎了。
他跟努尔哈赤的“武力值”相差多少暂且不论,城下黑压压的人看不见吗?
总之一句话,明显找死。
努尔哈赤很快满足了他的愿望,而且还超出预期。不仅将被他带出城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士兵一网打尽,还一鼓作气,攻陷了西平堡。
只不过罗一贯这块硬骨头比想象中的难啃,拒不投降,奋力坚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直到眼睛中箭,实在无法再战,他才被抬下火线。城破之时,他向京城方向跪拜,横刀自刎,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臣尽力了(力竭矣)。
在罗一贯的感召下,明军将士也很勇猛。
虽然攻陷城池,但八旗军损失相对也不小。
当然,损失倒也没关系,关键的问题是“点”没了,如果让援军知道,恐怕会放弃救援。
于是,刚打完硬仗,还来不及休整,努尔哈赤就赶紧下令,前去迎接一下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平阳桥,两军遭遇。
狭路相逢勇者胜,努尔哈赤也顾不得什么排兵布阵,带领八旗军全力冲杀。
对面的刘渠等人也不含糊,奋勇抵抗。
双方展开激战,你来我往,杀声震天。
正在难解难分之际,身处明军后方的孙得功突然大喊:“兵败了,快跑啊!”
不光喊,他还以身作则,带领周围的士兵逃跑。
这一喊,把在前方拼杀的刘渠和祁秉忠喊懵了,顿时阵脚大乱。明军也很快失去战斗力,纷纷溃逃。
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努尔哈赤哪肯放弃,一路追杀,几乎全歼明军,包括刘渠、祁秉忠在内的主要将领,悉数被杀。
这场遭遇战,八旗军能打得如此顺利,首功应该记在对手孙得功头上。
关键问题,孙得功为何来这一嗓子?
排除他临阵突然精神错乱,恐怕只剩下一种可能,他叛变了。
实际情况,似乎也确实如此。
一切还要从王化贞的天才计划说起。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24 21:45:00 +0800 CST  
(12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作为坚定地主动出击派,王化贞之所以这么有底气,除了盲目自信之外,还因为他自认为找到了两个非常给力的帮手。按照王化贞的计划,靠他们里应外合,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努尔哈赤。
负责“里应”的,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的老相识李永芳;而负责“外和”的,大家或许能猜到,蒙古的林丹汗。
关于林丹汗,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这里再简单说两句。
林丹汗志向远大,希望恢复祖先的荣光,重建大元,收复中原。
当然,他也明白,千里之堤起于累土,想要完成梦想,第一步当然要统一蒙古。
攘外必先安内,说干就干。
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发现自己被挖了墙角,有些部落居然跑去跟外人合作。
挖他墙角的人,正是努尔哈赤。
而且随着女真的逐渐扩张,他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努尔哈赤似乎并不只想挖他的墙角,早晚连他这堵墙也要推翻。
正为此耿耿于怀的林丹汗,意外地收到了自己的老对头大明抛来的橄榄枝,表示愿意抛弃前嫌,共同防御努尔哈赤。
不过,前面有一点我没提,大明方面负责与林丹汗联络的人,便是王化贞。
蒙古和大明虽然时代恩怨,但双方实力似乎已经达到某种平衡,任何一方没有能力完全消灭另一方。你来我往,就这么僵持着。女真的快速崛起,让林丹汗敏锐地感觉到,僵局恐怕要被打破。慎重权衡之后,他决定跟王化贞合作。
林丹汗,王化贞的“外和”帮手。
不过从历史的发展看来,这个帮手并不怎么给力。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他除写了一封可以命名为《四十万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称号)致三万女真主子的劝诫书》的信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作为。
他真正跟女真大规模武装冲突,还要等到下一卷(皇太极)的时候,到时我们再详谈。
下面我们来说说王化贞的另一个帮手,李永芳。
大家不要误会,作为大明的不忠之臣,李永芳对女真保持着一贯的忠诚,绝不可能帮王化贞。
之所以王巡抚误会,因为有人这么告诉他。
告诉他的人,就是孙得功。
原来,身为王化贞的亲信,孙得功被秘密派去劝说李永芳弃暗投明,重新做人。
面对孙得功的策反,李永芳二话没说,向其全面展示了自己目前的财富和地位,并意味深长地对孙说:“咱俩从前一样,都只是个小小的游击。”
当晚的接风宴会过后,双方很快达成共识,热情地讨论叛变事宜。
只不过,“叛变”一词的主语不是李永芳,而是孙得功。在民族大义和金钱地位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为更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回到原单位,秘密地潜伏了下来。
直到西平堡这一战,他才“路见不平一声吼”,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按说他已经立下大功,可以直接投奔努尔哈赤,邀功领赏。
不过叛徒孙得功同志,虽然气节比较低,但追求非常高。
他选择逃回广宁。
没有人告发他,因为知道他叛变的人都没回来。
他要给新主人献上一份大礼。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26 21:04:00 +0800 CST  
楼上说的都对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30 17:40:00 +0800 CST  
(12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十一章 棋逢对手

话说努尔哈赤率军向山海关进发,走着走着,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沿途不仅看不见人烟,连房屋和仓库都已经被焚毁。
而且随着大军推进,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努尔哈赤感到,这绝非民间自发的个别行为,而是有预谋、有组织的破坏行动。
事实上,跟努尔哈赤想的差不多,只不过并没有预谋,只能算临时起意。
前面说,王化贞迫于无奈,弃城逃跑。半路上,他遇到了赶来增援的熊廷弼。此时他渐渐恢复冷静,便建议熊廷弼随他回去救援广宁。
然而,熊廷弼以一种鄙夷的眼神看着他说:“六万人已经让你损失殆尽,如今我手下只有五千人,如何回救?”
与以往不同,王巡抚这次没有发火。毕竟脾气要跟实力挂钩。他近乎恳求地说:“那守住宁远,如何?”
熊廷弼铁了心不买他的账,拒绝道:“呵呵(大致与当今网络用语同义),晚了,现在你只剩一件事,护送官民入关。”
王化贞黯然低下头。
熊廷弼终于获得些许胜利的满足感。
可惜,从长远来看,他也是失败者。因为不久之后,两个人谁也没跑了,双双被逮捕回京问罪。关键熊廷弼的失败在于,他比王化贞死得还早,因为人缘不好。
不过,人缘不好的熊廷弼,在入关之前,还为朝廷做了一件自认为的好事,将关外不能带走的东西付之一炬。
算他对努尔哈赤最后的抵抗,坚壁清野。
因此,才有了之前努尔哈赤看到的一幕。
这样一搞,确实给努尔哈赤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此时正值冬季,不仅人没有粮食,连马吃的草料都没有。人没吃的,可以勒紧裤腰带坚持坚持,实在不行,还可以吃马;马连裤腰带也没有,又不能吃自己,饿得走不动路。
照这样下去,即便走到山海关,也只能去送死。
于是,努尔哈赤决定,掉头。
在他掉头的地方,再往前面不远,有座小城,也就是王化贞最后建议死守的地方,名叫宁远(今辽宁兴城)。
有生之年,努尔哈赤再也没迈过这座小城。
这也许,才叫天命。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2-30 17:43:00 +0800 CST  
(12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广宁失陷,辽西一片焦土,山海关直接暴露在女真的铁蹄前面。
对于大明来说,形势已经不能再烂。
大明朝廷急调各地兵马援辽,并任命原宣府巡抚解经邦为辽东经略。
解经邦很快给出答案,不去!
他连上三封奏疏,表示死活不去,谁爱去谁去。
职业木匠天启帝也终于怒了,给出结论: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朝廷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于是,任命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官,相当于现在挂着国防部长兼最高人民JC院副JC长、ZJ委副书记的头衔去管理辽东事务。不仅如此,天启还在百忙的木工活之余,亲自接见,赐给他蟒袍、玉带和尚方宝剑。
其实王在晋跟解经邦一样,也不想去,但前辈的经验告诉他,不去不行。
皇帝已经很生气,此时如果再顶着上,后果很严重,弄不好会要了他的命。去前线,不一定会死。就算真的为国捐躯,到时候表彰、抚恤金、丧葬费一样不能少。可如果因为抗旨被杀,那就啥也没有。
硬着头皮来到辽东的王大人,对局势毫无信心。他在给朝廷的上书中明确指出,全辽已经“无局可布”,只能退守山海关。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王大人经过冥思苦想,终于决定在山海关外八里处,再修建一座堡垒,派四万人防守,作为山海关的屏障。
王大人给朝廷打了报告,很快获批,并得到“工程款”二十万两。
然而,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之中,有一个名叫袁崇焕,时任兵备副使。
我们很早就提过,这个努尔哈赤命中的克星,终于要正式出场了。不过各位稍安勿躁,所谓“真正的敌手”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当然,袁崇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不过,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我们慢慢介绍。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大人官大N级,却懒得压他,直接不予理会,反对无效。
袁崇焕比较执着,不抛弃,不放弃,继续上诉。
官司一直打到内阁,当时的首辅叶向高不懂业务,只好请示上级。
可惜上级天启更不懂业务,但他已经没有上级可请示,只好请出自己的老师。
“真正的敌手”代表团团长,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保定)人,明末杰出的战略家、教育家、学者和爱国诗人。
当然,这些头衔都是后世给予他的评价。所谓后世,自然也包括清朝统治者。
之所以他能成为“团长”,关键在于战略家这个头衔。
一般将领打仗,只在乎胜负,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战略家看来,打仗只是手段,胜负、得失无非是所产生的结果。而他们要做的,通过这些手段和结果,最终达到某种目的。
就像下棋一样,只关心全局。
前半生,孙承宗主要的职业是教书先生,教过最知名的学生便是天启。当然,这也许要算作他教育生涯最失败的案例。
在接受学生天启邀请之前,他似乎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军事。而未来的几年,经过不懈的奋斗,他将从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为天才的军事战略家。
这难道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奋斗路线吗?
彪悍的人生,根本不需要解释。
带着学生的嘱托,孙承宗来到前线。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9-01-01 21:29:00 +0800 CST  
(13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其实,真正的后果,远远超出努尔哈赤的想象。
前面我们说过,孙承宗是个战略家。战略家的据点,可不是随便修的。他所修筑的堡垒连成一片,后来有个响亮的名字——“锦宁防线”。这条防线一直到大明集团倒闭了,都没有被攻破,比后来号称“二战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靠谱多了。
努尔哈赤虽然想象不到这个后果,但他的直觉告诉他,必须阻止这个老头。
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二月,努尔哈赤下令进攻锦州,拆除违章建筑。
被派去执行强拆任务的人是,大贝勒代善。
这次努尔哈赤没有亲自带队,一来,想试探对方虚实,二来,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应该要锻炼新人。
代善为人老成持重,原本已经被努尔哈赤定为接班人,但因为他的个人问题,又被废黜。其中原委比较复杂,我们后面应该会陆续细说。
总而言之,他城府比较深,做人低调,不计较,后来历经三朝不倒,而且心态好,比较能活,最后差一点连他的小弟弟“摄政王”多尔衮都熬死。
最重要的,他比较能打仗。
基于上述优点,努尔哈赤虽然收回了“太子”的名号,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培养。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努尔哈赤的功夫没有白费,在未来的两次皇位争夺战中,代善都能顾全大局,起到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影响了大清的前途和命运。
跟代善一起去的,还有二贝勒阿敏。
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
努尔哈赤囚禁死了舒尔哈齐,但并不影响对其后代的信任。
因此,阿敏不仅活了下来,还依旧给努尔哈赤打工。当然,他也没有别的选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辽东都是他大爷(轻声)的。
阿敏也有个优点,能征善战。
费了这么多笔墨,介绍两个前面说过、后面还会详细说的人,只想说明一件事,这两位贝勒爷都不是一般战士。
然后,我们可以直接说此次强拆锦州的结果,两人战败了,完败。
由此看来,战士和战略家还是有差距的。
对于孙承宗并不怎么了解,对自己的儿子却心中有数。经过本次试探,努尔哈赤大概认清了对手的实力。他并没有责怪代善等人,甚至没有公开此次出战的细节,只决定暂时不要去招惹这位老师。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9-01-08 19:33:00 +0800 CST  
(13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当然,做出“不招惹”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努尔哈赤害怕,只因为他老人家自己这边也有很多事要操心,用大连话讲,忙得一头头的。
第一件事,镇压反抗。
像前面所说的复州城百姓叛逃,只能算大金统治区最轻的一种反抗形式。与之相比,更为严重的还有投毒、偷袭、暴动等。
之前一再说,努尔哈赤的政治水平远远赶不上军事水平,虽然逐渐也有所提高,但在治理百姓(尤其汉人)方面,始终没啥长进。
古代的帝王,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对待老百姓,应该像“大禹治水”那样,遇到问题要及时疏通。努尔哈赤完全不懂,或者说,懂了也不愿意照做。在他看来,“堵”就完了。结果很尴尬,统治区到处“决堤”,根本“堵”不过来。
其实,汉人的要求也不高,别老区别对待,别老跟发型过不去。
在努尔哈赤看来,他们居然敢有要求,那还得派兵镇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件事,多半算努尔哈赤自找的。
第二件事,继承人问题。
努尔哈赤一生征战,倒也没怎么耽误生孩子,光儿子就十几个。
眼看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虽然底下山呼万岁,但他心里有数,那一天迟早要来的。接下来到底谁干,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实,努尔哈赤也并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早先他就培养过接班人,可惜失败了,我们都知道,前面说的诸英。
不光接班人没选好,还搭进去一个儿子。
吃过一次亏的努尔哈赤明白,这件事,要慎重。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认定代善比较靠谱。
他多次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代善将继承汗位。
然而,一向稳重的代善也出了问题,最终被剥夺了继承权。
关于代善的问题,记载中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作风问题。
原来努尔哈赤除了说死后交付汗位,还想把年轻的大妃阿巴亥托付给代善照顾。至于怎么照顾,努尔哈赤没讲。不过,跟周边少数民族类似,女真一般也有传统,老汗去世之后,除了生母之外,其他的妃子都可以下嫁给新汗。
然而,他们似乎有点着急。
也不知道是代善看中了阿巴亥的美貌,还是阿巴亥看中了代善的年轻,反正后来两人有点暧昧。
这种事纸里包不住火,努尔哈赤很生气,后果……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
在我看来,有点不合逻辑。
首先,不符合代善的性格。
只要顺利接班,所有的一切早晚都是他的。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应该如此草率。即便阿巴亥主动,他也不应该就范。
其次,不符合努尔哈赤的脾气。
前面“后果”之后用了省略号,因为其实不怎么严重。据记载,代善只口头被剥夺了继承权,可还继续被重点培养;至于阿巴亥,也只不过暂时受冷落,很快又恢复地位。这种处理结果,像努尔哈赤的风格吗?
最关键的,这种说法,还有个阴谋论的部分:举报代善的妃子据说受了皇太极指使。这难免有后人附会的嫌疑。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9-01-09 20:54:00 +0800 CST  
(13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关于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另一种解释,也许更加合理。
代善的二儿子名叫硕讬,有一天突然失踪了。因为他已经成年,迷路或者被拐卖的可能性很小。当时大家分析,有两种可能,被汉人袭杀或者叛逃大明。毕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无论哪种情况都比较尴尬。于是,大家全力以赴四处寻找。
这个时候,代善反应比较特别,一口咬定硕讬投降明廷,要斩杀这个不孝子,颇有点大义灭亲的意思。
找来找去,硕讬自己回来了。一问,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真正的原因竟然是离家出走。
原来,硕讬的母亲去世得早,代善现在又有了新的大福晋(正妻)。然而,这个后妈对前任的孩子不怎么待见,经常在代善面前说他们的坏话。
久而久之,代善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硕讬的状态,借用一句小品的台词:“分带鱼我是那最窄的,分苹果我是那最烂的,好不容易分本挂历,我缺俩月。”
这倒也忍了,关键代善还经常家庭暴力。
一般人打孩子也就只动手,了大不起,再借用直尺之类的工具打手心、屁股啥的。代善不一样,一介武夫,一言不合就动刀。
硕讬一看,再不赶紧跑,小命难保。
弄清了来龙去脉,努尔哈赤异常愤怒,痛骂代善:“**!你小子也是前妻的孩子,我是怎么对你的?分给你的部民、兵马、赏赐,哪样不是最好的。虎毒不食子,这么对你亲生的骨肉,你忍心吗?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混账东西!!!”
骂完还不解气,他亲自主持岳托、硕讬等这帮孩子,跟代善分家,各过各的,并且当众宣布,废黜代善的继承人之位。
这下代善慌了,再不给点反应,自己估计要下去找诸英唱“兄弟一生一起走”了。最后他只好杀掉了现任妻子,然后对天发誓,不会再怨恨这些孩子,才得到努尔哈赤的宽恕。
对于这种说法,肯定有人会怀疑,至于吗?就因为打孩子,连大汗也做不成了?
至于,非常至于!
如果大家没忘记努尔哈赤的童年经历,就应该能理解。
就因为后妈的谗言,父亲的虐待,十几岁的努尔哈赤就要带着弟弟风餐露宿。他的心里阴影面积肯定不小。如今在硕讬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多年累积的恨,终于爆发了。
当然,到底哪种说法靠谱,大家自己分辨,但没必要纠结。
总而言之,晚年的努尔哈赤,为了继承人问题,非常闹心。只能说,他没有入主中原的命,却得了中原帝王的病。
两次选人失败,努尔哈赤终于不耐烦了。
***地,我还不管了呢!
于是,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八贝勒共同推举”制度。
所谓八贝勒,就指的那八个和硕贝勒(四大贝勒和四小贝勒),大金国最有实力的几个人,理论上都有可能继承汗位。
未来的国主,必须由这八个人共同推举产生。
说白了,你们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把。
努尔哈赤倒轻松了,给后来人添了不少麻烦,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第三件事,迁都。
关于这个事儿的过程,前面我们已经一口气说完了。只不过由于努尔哈赤太纠结,修老城,建新城,最后迁到沈阳,硬生生把它干成了“连续剧”。到这个时候,还没忙活完。虽然我们已经可以一笔带过,但他的精力却要实打实的投入。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9-01-10 19:57:00 +0800 CST  

楼主:历史票友康永聪

字数:216513

发表时间:2018-07-02 01: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08:00:38 +0800 CST

评论数:168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