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原创】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7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这个时候,蒙古已经逐渐分化,按照地域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这里的“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
与大金国最近的,当然是漠南蒙古。
所谓漠南蒙古,只是地理统称。实际上其中有很多部落,主要有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察哈尔、内喀尔喀、科尔沁等。
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处于漠南地区的蒙古部落。
努尔哈赤与蒙古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便是跟其中的科尔沁部。至于事件,前面我们也介绍过,古勒山大战。结果大家也知道,九部联军大败,科尔沁贝勒明安仓皇逃跑。此后,科尔沁部便开始与努尔哈赤联姻通好。
当然,努尔哈赤也愿意接受。不光他自己,他的子侄们也都娶了科尔沁的女子。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科尔沁部的姓氏,博尔济吉特。只有成吉思汗的子孙,才有资格继承这一姓氏,在蒙古被称为“黄金家族。”
关于“黄金家族”的细节,我打算放在后面“顺治”的时候细说。这里概括的有些笼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帮人根红苗正,堪称蒙古唯一的贵族。
努尔哈赤有意与“黄金家族”联姻,自然希望通过这一捷径,得到蒙古部落的支持,扩张自己的势力。毕竟女真人口有限,想要对付大明,蒙古绝对是可以争取的力量。用努尔哈赤自己的话说,“蒙古与我,虽语言各异,但服饰风俗,无不相同,兄弟之国也。”
因此,不仅对科尔沁部,对于其他部落,尤其“黄金家族”的后裔,努尔哈赤也都采取联姻,拉拢的态度,尽量跟他们打得火热。
当然,对于漠南蒙古这些“兄弟”非常重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整个蒙古部落共同认可的大汗,也在漠南蒙古。
关于这个问题,还要追溯到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博尔济吉特·巴图孟克。他在漠北被推举为大元可汗,明史中称为小王子,后世尊称为达延汗。他当年迫使瓦剌西迁,并统一东蒙古之后,将营帐设在察哈尔部。从此之后,察哈尔部的大汗,同时世袭蒙古汗位,成为蒙古各部的共主。
此时,察哈尔汗的传人名叫库图克图,明史称作虎墩兔。两个名字似乎都不怎么耳熟。不要紧,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号,相对来说比较响亮,叫做林丹汗。
历史每逢乱世,往往人才辈出。这个林丹汗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也继承先辈遗志,试图称霸蒙古,继而再战中原。在他的领导下,察哈尔部实力雄厚,所辖八大部,二十四营,号称四十万大蒙古国之主。
于是,胸怀大志的林丹汗和“老骥伏枥”的努尔哈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16 20:37:00 +0800 CST  
(8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除了蒙古之外,努尔哈赤还有一个邻居,其实在这里提不提都行,因为他们之间还没有太大的摩擦。
这个无关紧要的邻居,叫作朝鲜。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朝鲜此时的状况,恐怕就是个“乱”。
前不久,它刚刚被小日本揍了一顿。我们也提过,壬辰倭乱。
在大明的帮助下,赶跑小日本之后,他们又陷入了内乱。
内乱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围绕着王权那点事儿。
壬辰倭乱时期的国王李昖去世后,他的次子光海君李珲即位。然而,新国王的的王位来的不怎么名正言顺。因为他不仅不符合嫡长子继承的传统,而且连世子的身份都没有经过大明朝廷的确认。
虽然朝鲜民族总喜欢意淫自己很强大,但他们很难抹杀长期作为中原王朝附属国的事实。此时,朝鲜的官方还使用汉字,首都还叫汉城。前些年,韩国可能为了避免尴尬,将音译改成了“首尔”。有意义吗?掩耳盗铃罢了。
因此,没有大明认可的国王,算不得国王。
李珲显然有点自卑,开始迫害那些疑似反对他的人,即便后来他的王位得到正名,也没有停止。
对于这个内忧外患的邻居,努尔哈赤显然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不过,我们还是要提一下他们的邻里关系。因为下一卷(皇太极)朝鲜可能还要出场,并有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大明和大清之间选择,到底做谁的附属国?
结果他们选错了,然后又被揍了一顿。
以上就是努尔哈赤的另外两个邻居,也可以说后顾之忧。
当然,不管努尔哈赤忧,或者不忧,他们就在那里,不远不近。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19 21:50:00 +0800 CST  
(8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一站,抚顺。
抚顺城,大致在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北部一带,临近浑河,地处赫图阿拉下游,相距大概六十公里。
既然努尔哈赤决定向大明宣战,就要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夺取辽东。如此决定的原因也比较简单,就近原则,或者说别无选择。
当时,辽东的首府,不在沈阳,在辽阳。
想要进攻辽阳,抚顺城在必经之路上,而且首当其冲。
所谓必经之路,就是必须得从这过,也别无选择。对此,我小时候就一直有个疑问,为啥古代战争非得一座城一座城的攻下去,难道不能绕过去吗?
长大以后,疑惑才慢慢解开,其实是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非要攻城?
古代生产力比较低,道路交通不怎么便利。不像现在,城市之间有高速,有国道,甚至还有乡间小路。那时候只有官道,也就是所谓的大路,才方便通行。小路很少,而且很难走。由于没有过度砍伐,走小路可能还要穿过大片的原始森林。
如果部队误入林森,又没有导航,万一迷路了,再找不到水源,还没等碰到敌人,估计就全军覆没了。
大道虽然好走,但处处有隘口。
有隘口,就要有人把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为了生存,人们先要开荒种田,然后要生产日常所需物品,还要有商业往来。于是,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市。为了安全,城市又修筑了城墙,墙外还有护城河。越大的城市,防御越坚固,易守难攻。
人口集中,又安全,所以当时的经济都以城为中心,几乎所有的钱粮、物资、军队都在城内或者附近。离城较远的地方,都比较荒凉,人烟稀少。
战争为了啥?无非是利益。
再说的直白点,抢钱、抢粮、抢女人。
谁平白无故愿意跟你出去打仗,吃饱了撑的?
钱、粮、女人都在城里,当然要攻城。啥都没有的地方,去干啥。
所以,攻城,是必须的。
然而,攻城的成本很高。
首先,士兵会有伤亡。如果久攻不下,粮草消耗也很大。即便攻下来了,还得留下人来防守。这样一路进攻下去,那么多的城池,得需要多少人防守,恐怕难以估计。
如果还用原来的人管理,肯定不靠谱,那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就白费了。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投降的人进行整编的方式,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不过,也有缺点,还要考虑他们会不会再次叛变。
所以,总的来说,攻城非常麻烦。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21 10:59:00 +0800 CST  
(8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既然这么麻烦,那么,第二个问题,可不可以绕过去呢?
比如,努尔哈赤可不可以绕过抚顺,甚至绕过后面的清河、铁岭、沈阳,直接进攻辽阳呢?
答案是,可以。
在努尔哈赤之前,就有这么人干过。比如明成祖朱棣,在和他的侄子朱允炆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选择绕开主要城市,直取京城(南京),最终“靖难”成功,篡位当了皇帝。
在努尔哈赤之后,也会有人这么干。比如他的儿子皇太极,面对难啃的锦宁防线,绕道蒙古,在大明皇城附近“免费旅游”了几天,还带走了不少物资。关于他的故事,后面我们还会细说。
所以说,绕道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绕道的目的何在?
战争的胜负,归根结底,只在两方面,一个是实力,一个是战略。大多数情况,实力决定胜负。只有极少数情况,一个好的战略也可以扭转战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历史上那几个著名的战役都在那摆着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
像前面说的朱棣和皇太极,都是战略得当,弥补了实力上的不足。
当然,除了上述个例,历史上很少有人选择这么干,而且成功的极少。
因为绕过去风险很大。
我们还是以努尔哈赤为例。
首先,他绕道辽阳,并不保证一定能夺取。如果久攻不下,那麻烦可就大了。前面绕过的那些城,守军会赶来增援。到时候,他难免要腹背受敌,甚至会遭遇十面埋伏。
即便他够能夺取辽阳,也比较难过。那时他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占领,要么掠夺财物走人。如果占领的话,肯定也会出现被包围的情况,所以只能选择掠走财物,再绕回赫图阿拉。
可是,别忘了,来的时候轻骑快马,行军速度快;回去时候满载而归,小道难走,行军又慢。到时候,按宋世雄老师的说法,前有追兵,后有围堵。恐怕想全身而退,也难。
不管从实力或者战略的角度,绕道都不靠谱。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抚顺城非攻不可。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22 10:04:00 +0800 CST  
(8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李永芳,剃发降清(准确的说应该叫剃发降金,这个时候还没有“大清”),成为明朝边防长官投降女真的第一人(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努尔哈赤也没有说食言,把自己七儿子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李永芳。因此,李永芳也被称为抚顺额驸(相当于明朝的驸马),从辈分来讲,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
之所以对李永芳这么器重,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华,而是想把他树立成一个榜样,给大明的其他将领看:一个小小的游击,到了我们这边,既当额驸,又当总兵,金银财物享之不尽。
招降,我们是认真的。
就好像今天售楼处的样板间,总要装修得像模像样,才能忽悠人来买。
任何朝代,开国之初,往往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事实上,从这个角度讲,李永芳并非抚顺之战的最大收获。
当时,还有个小人物,也投降了努尔哈赤。他对于女真(大清)的影响,远远超过李永芳,甚至同时期的任何一个将领。捧他的人,将其视为史上**的军师,甚至可以跟诸葛亮、刘伯温等人齐名;骂他的人,将其说成最大的“汉奸”,恨不得踩上一万只脚。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辽宁省沈阳市)人。
关于范文程投靠努尔哈赤的过程,说法不一。按《清史稿》上说,在抚顺之战前夕,他跟他哥哥一起主动投奔的努尔哈赤。也有些书上说,在抚顺被攻克以后,范文程作为俘虏被编入八旗的队伍,跟当年努尔哈赤一样,也做苦力。后来他还险些遭到屠杀,因为长得好看(长相甚佳),且身材伟岸,被努尔哈赤发现。一问之下,还念过书,才幸免于难。
由此看来,拥有一副美丽的皮囊,绝对有好处,无论男女。
然而,对于范文程的重要性,努尔哈赤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这也怪不得努尔哈赤,因为他对汉人本来就不怎么感冒儿,能让其登堂议事已经算不错了。更何况,此时范文程对女真的情况也不怎么了解,见识更达不到理想的高度。
不过不要紧,人总要学着慢慢长大,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关于范文程如何从奴隶成长为国家智囊,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说。现在先放一放,让他继续成长。等到下一卷皇太极的故事里,我们再让他隆重登场。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23 17:35:00 +0800 CST  
(8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返回大营,努尔哈赤紧急召集各大贝勒、满汉将领开战情分析会。
努尔哈赤先发言,说,各位有何建议?
众将大概都被大炮打蒙了,不敢说话。
努尔哈赤环顾四周,看到人群深处站着的范文程,问道:可知道火炮有何弱点?
范文程连忙上前,答道:有,据臣所知,火炮每次发射完毕,都需要重新装弹药,比较麻烦,因此,两次开炮间隔较长。我军以骑兵为主,行动迅速。可以先引诱对方开炮,然后趁换药间隙,派一支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去。
努尔哈赤满意地点点头,又再次看了看众人。
此时,皇太极站出来,说,阿玛,儿愿为先锋。
见到“四贝勒”自告奋勇,其他的贝勒、将领也跟着出来,纷纷表示愿意带头出战。
气氛稍显缓和,众将开始对于战况议论起来。
短暂思索之后,努尔哈赤挥手示意范文程到身边,低声对他说:其实火炮还有个弱点,覆盖范围不够,对不对?
范文程想了想,点了点头,说:汗王英明。
以上对话,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不可能。
写历史作品,大原则是尊重史实,但小的细节有时候也可以靠想象。
比如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写到,刘邦看到秦始皇的车队,说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项羽身上,他却说:“彼可取而代之。”
这两句话到底说没说,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反正司马迁不可能知道。不过,他凭想象写了出来,而且并非胡乱写,充分考虑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刘邦当时四十多岁,市井之徒,表现出对始皇帝的仰慕之情,实属正常;项羽不同,二十出头,年轻气盛,贵族出身,看秦始皇也没什么了不起,当然觉得可以取而代之。
虽然出自想象,但让人觉得恰到好处,反而成了经典。
范文程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大金出谋划策,并没有详细记载。我暂且也靠想象让他稍偶尔一小脸儿,免得以后突然出场,显得突兀。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27 22:11:00 +0800 CST  
(89)【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二天再战,努尔哈赤把时间选在了傍晚。
那一日,阴,有风。
他并没有让皇太极做先锋,而是将八旗部队的进攻方式变成,围攻。
最近流行抗战剧,我们经常听到比较类似的台词,指挥官说,集中火力,给我打!
大炮如何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只有集中攻击,如果朝着四面八方散射,那么单位面积的杀伤力肯定变小。
之所以选择围攻,正因为看到了火炮的这一劣势。努尔哈赤知道对方不可能将大炮分散,只能朝向一面。于是,他派一支精锐骑兵正面吸引火力,而其他队伍从周围包抄上去。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道理,没有平白无故的。
作为三军统帅,努尔哈赤亲自到炮火最激烈的正面战场督战。
士兵们看到他,士气大振,无不冒死冲杀。这样一来,其他方向的八旗部队基本没有受到炮火的干扰,势如破竹,没过多久,就将明军层层包围。
此时的明军已经危在旦夕,只有决死一战,方能有一线生机。
偏偏这个时候,右营游击刘遇节突然临阵逃跑,使得战局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加速推进。其实仗打到这种程度,最忌讳他这种行为,因为容易产生骨牌效应。果不其然,从他的防区开始,各营相继发生混乱,士兵们四散奔逃。
八旗军乘机追杀,战况急转直下。
死伤无数,横尸遍野,主语当然是明军。
总兵张成胤、副将颇廷相及以下军官数十人阵亡,士兵逃出去的也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总的来说,几乎全军覆没。
就这样,摆平了追兵,努尔哈赤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地返回赫图阿拉。
抚顺这一仗,努尔哈赤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
虽然第一次与大明正面接触,战争的规模也不算大,但可以看出努尔哈赤的军事天赋。他对地形、天时、敌情的了解,远远超过明军的将领。像之前说的,他不太可能读过《孙子兵法》,却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孙子兵法》的精髓。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
对于“用间篇”的演绎,努尔哈赤尤其得“真传”。
千万不要小看谍战工作的重要性。咱们的周总理基本没有带兵打过仗,建国后的地位却远高于大多数将领,就因为他在“看不见的战场”干的十分出色。
然而,有得必有失。似乎也正因为第一次的胜利,尤其战胜张成胤那一仗,让努尔哈赤产生了一种错觉:大炮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而这种错觉,直接导致了他最后那次彻底的失败。由此看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后面我们再细说。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29 13:33:00 +0800 CST  
(9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得知抚顺失陷的消息,明廷震惊了,万历皇帝震惊了,反正该震惊的都震惊了。
为何如此震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震惊。比如国足,输给韩国,你会震惊吗?应该不会,只能算正常发挥。那么,输给泰国呢?你会震惊吗?大概也不会。那么,叙利亚呢?一个被战争摧残的满目疮痍,连一支球队都很难凑齐的国家。输给他们,我们会震惊吗?好像也没有,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但如果告诉你,国足战胜了巴西,获得了世界杯冠军,估计当时你就震惊了。因为绝对不可能,白日做梦!
当年的明廷,当时的万历,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因为在他们心中,建州是“国足”,自己是“巴西”。
不过,光震惊没用,还得应对。于是,经内阁大学士方从哲推荐,万历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全面负责辽东军事工作,主要任务是消灭努尔哈赤。
如果以上帝视角来看,可以说,这项任命严重影响了大明的命运。至于有多严重,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如果万历能仔细分析一下杨镐的个人经历,我想他绝对不会下这样的命令。
杨镐,字京甫,河南商丘(今河南商丘)人。
早年他曾经带兵出塞,跟蒙古人作战。结果部队走散了,丢失了一些兵将。幸好跟他一起的副将后台很硬,才免于处罚。副将名叫李如梅,有个著名的爹,叫李成梁。
此后,杨镐跟李如梅交往甚密,进而结交李家。
没过多久,杨镐和李如梅一起参加了那场“抗日援朝”战争。前面说过,当时的主将是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
其中的蔚山之战,明军眼看攻克小日本防线,杨镐见李如梅没有赶到,怕别人抢功,居然下令停止进攻。结果延误战机,战役失败。事后他还隐瞒军情,谎报军功。事情败露后,他被撤职查办。
俗话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说明一个好的领导,对于战争来说至关重要。
像这种毫无大局观的人,居然被重新启用指挥辽东战场,而且还要面对势头正劲的努尔哈赤。不得不说,大明的气数真的要尽了。
明史界有种说法,大明之亡,亡于万历。如此看来,也不无道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0-30 12:37:00 +0800 CST  
(9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随着努尔哈赤一声令下,清河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八旗军奋力冲杀,如潮水般涌向城池。然而,结果并没有逃出孙子总结的战争规律,他们遭到了更为激烈的抵抗。
守军将滚木、石块,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重物,一个劲儿地往城下扔。
城头的火炮轰鸣,炮弹在后面增援的骑兵中间炸开。
一时间,八旗军伤亡惨重。
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如此凶猛。努尔哈赤赶紧亲自督战,发起第二轮猛攻。受到激励的八旗将士更加奋不顾身,可惜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惨烈的伤亡。
由此可见,在客观规律面前,个人的力量十分渺小。
仗打到这种程度,努尔哈赤也只好下令暂时停止进攻,将部队后撤到火炮射程范围以外,继续围城,以便于休整。
与此同时,派出李永芳,目的显而易见,劝降。
此时的邹储贤已经杀红了眼,哪里肯投降,对着城下的李永芳大喊:“你这不义小人,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城破之日,唯有一死而已。”
李永芳说:“何必呢?”
邹储贤说:“要不你先死?”说罢,拉满弓,准备射杀李永芳。
李永芳见状,赶紧逃了回来。
其实,努尔哈赤本来对劝降也没报多大希望,无非拖延一下时间而已,除了让自己的队伍休息之外,还想让敌人松松劲儿。就好像排球比赛中,比分交焦灼时,教练就会叫暂停。很多时候,谁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关键看谁牙关咬得更紧。
既然劝降不成(中场休息结束),唯有一战。
八旗军继续猛攻。
战斗从天明打到黄昏,又从黄昏打到深夜。
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尔哈赤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八旗军的优势在于骑兵,而骑兵擅长平原作战,以速度取胜。攻城显然要向上爬高,属于力气活儿,而守城恰恰是对方的强项。以弱攻强,必败无疑。抚顺的成功,主要因为李永芳他们没认真守。现在清河如此坚决,这样下去,恐怕难以成功。
那么,攻城,守城?攻,守?关键在于,城!
努尔哈赤灵光一闪,立刻派人传令皇太极,把城拆了。
看到这,大家一定觉得要么努尔哈赤疯了,要么我疯了。
然而,事实再一次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对于父汗的命令,皇太极没有质疑,坚决执行,马上组织敢死队,举着木板,冒着被炮弹、石块、滚木砸死的危险,在攻城士兵的掩护下,向城下推进。
越危险的地方,往往越安全。
紧贴城根儿的地方,反而有些死角,炮火和碎石都砸不到。
来到城下的士兵,没有了干扰,便立即执行长官的命令,挖!
无论哪个朝代,豆腐渣工程都坑人不浅。
没过多久,东北角的城墙就被掏出窟窿,随后士兵们又沿着窟窿继续向两边挖,慢慢地将整个墙体的底部完全掏空。忽然,轰隆一声巨响,整面墙倒塌。
城内的士兵惊慌失措,争相大喊,墙塌了!墙塌了!本意想把情况传递给战友,提醒大家注意。
结果,反而帮了八旗军的忙。因为其他方向的攻城部队并不知道拆墙的命令,还在那里埋头爬云梯。他们虽然不一定听得懂汉语,但从明军的表现也能看出东北角那边出了状况,于是,纷纷丢下云梯,往缺口方向跑。
后方的努尔哈赤看的清楚,指挥八旗护军(巴牙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进去。由于八旗军行动迅速,一进城就将守军杀得晕头转向。
邹储贤得到消息,自知难以守住城池,便烧死一家老小,抱定必死决心。
有决心的人,往往很容易成功。没多久,邹储贤便在乱军中战死。
我们作为后来人,从历史全局角度看,邹储贤固守待援,可能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在当时的情境,或者从人性的角度,他确实也值得尊敬
虽然清河城被攻破,但事情远远没有努尔哈赤想的那么简单。也许受到了邹储贤精神力量的感召,城中军民并没有放弃抵抗,居然跟八旗军展开了巷战。
八旗军由于地形不熟,经常遭到突然袭击,死伤不少。
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无话可说。
事到如今,可能努尔哈赤估计也不会意识到,正因为他的步步紧逼,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经近乎疯狂,不再愿意纠缠下去,下令烧毁清河城,并将附近堡垒、村庄所有的房屋,全部烧毁。
清河城一战,虽然取得胜利,杀死明军一万余人,但八旗军的伤亡也达到前所未有的了八千多。
按比例来说,名副其实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某种角度讲,只能算打了个平手。
如果没有后面的那场惨败,这一战,恐怕能成为努尔哈赤整个战争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次。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02 12:19:00 +0800 CST  
(9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那么,我们的主角,努尔哈赤在干嘛?
明军刚出发不久,努尔哈赤已经对他们的行军线路了如指掌,并且开始着手准备如何应对此次进攻。具体的军事安排,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大政方针就一句话:“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敌众我寡情况下,集中兵力,造成局部战场的优势。这又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击一,则我众敌寡…….”
我们都知道,努尔哈赤特别善于侦查。
但这次的敌情,还真不是侦查出来的,而是有人将明军的部署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通过书信的方式。
写信的人,名叫杨镐。
不要惊讶,你没看错,正是辽东经略杨镐本人。
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杨镐肯定疯了,甚至认为他早就被努尔哈赤收买,成了奸细。
我觉得,应该都不是。
杨镐把本来就不够多的兵力分成四路,形成围攻的架势,又写了这封“通敌”的信。我有个大胆的猜测,在他的思维逻辑里,很可能怕努尔哈赤跑了。
也许有人觉得我胡扯,既然怕跑了,为啥还告诉努尔哈赤呢?“悄悄地进城,打枪地不要”,来个瓮中捉鳖不更好吗?
每当读到这段史料,我总能联想起葛优在《没完没了》里那句台词:他不是不在乎你,他是太瞧不起我了!
别看杨镐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但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压根就没把努尔哈赤这个小酋长放在眼里。他对自己的兵力、战争的结局都不担心,唯一担心这个小酋长会躲起来打游击。所以,他写信并非通敌,只想告诉努尔哈赤:小子,有种别跑,在家等我!
只不过,努尔哈赤比他想象的有种,既不躲藏,也在家坐等,反而选择主动出击,打算各个击破。
排兵布阵时,南路只安排少量兵力防守。这里的“少量”指的是500人,其实根本不够打仗。如果真的碰到南路军,估计不用打,踩都让人家踩死了。不过,努尔哈赤清楚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南路军的主将是李如柏。
要说努尔哈赤和李家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努尔哈赤看问题一向很准,深知四路大军中,唯有西路的杜松实力强劲,属于绝对主力。只要攻破杜松部,其他的都不在话下。
因此,他制定的进攻顺序为,先破杜松,再破其他两路。
于是,他率领八旗主力,快马加鞭,直扑明军西路。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04 13:42:00 +0800 CST  
(9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在谁是主力的问题上,杜松倒和努尔哈赤看法相当一致,所以他深怕别人抢了自己的头功。于是,他命令部队全速前进,日行百里。就这样连续跑了三天三夜,三月初一,部队到达了宿命的地点,萨尔浒山,并且停下来休整。
当然,之所以停下,并非杜松有先见之明,如果真有,应该逃跑才对。很可能因为他发现自己跑的太快,重型车队和辎重部队没能跟上,只好停在这里等。
跟努尔哈赤一样,杜松应该也没读过孙子兵法。区别在于,他实践也不行。
孙子说:“……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最直接的意思:卷起铠甲,轻装急行,日夜不停,行军速度加倍,连续行军百里与敌争利的(好像句句在说杜松),那么,三军将领就会被擒(结果)。
杜松就是“三军将领”。
如果说努尔哈赤可以称为《孙子兵法》的实战版完美诠释,那么,杜松绝对可以算作反面案例之一。
此时,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全部主力,提前来到萨尔浒东面的界凡山城。他来到这里,只做了一件事,修筑城池,加强防御工事。
摆出这么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并非他不急于求战。事实上,没有谁比他更急。虽说另外三路明军实力不济,毕竟人数在那摆着。万一哪一路主将精神错乱,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速度缓慢行军,提前发起进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现在能打仗的已经都在自己身边,到时候老巢很可能不保。
之所以还这么做,就因为努尔哈赤比较了解杜松。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行军速度也能看出,杜松为人比较急躁。努尔哈赤料定,如果杜松见到自己这种姿态,必定主动前来进攻。
如此一来,正好以逸待劳。
果不其然,杜松得到消息,立刻下令兵分两路,将步兵留在萨尔浒山,等待辎重,自己亲率精锐骑兵,直扑界凡山城。
一些学者由此断定,杜松的失败在于轻敌。
其实也怪不得他,谁能想到努尔哈赤把全部家当都带到这来了。
萨尔浒和界凡离得并不远,但中间隔着一条河,苏子河。
刚开始,渡河非常顺利,因为河水不深,也就刚到战马的肚皮(不遮马腹)。其实苏子河原本并不浅,现在变浅,因为有人在上游做了堤坝,拦住了水流。
这个“好心人”不是别人,正是努尔哈赤。
目的只有一个,等敌人渡到河中的时候,开闸放水。
河水倾泻而下,导致渡河的明军损失惨重,但并非全军覆没,包括杜松在内的一大部分人还是勉强过来了。
死里逃生的杜松发誓要跟努尔哈赤决一死战。
可惜,未能如愿。
迎接他的只有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兵力也只有两旗。
努尔哈赤并没有给杜松机会,因为他早就率领其余六旗主力,绕道背后,向驻扎在萨尔浒山的明军发起了进攻。战斗的过程就不必细说,以女真骑兵的战斗力,在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收拾这些等待辎重的步兵,应该没啥悬念。
顺便说一句,在此之前,落在后面的辎重部队已经赶到。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一锅端。
因此,除了被杜松带走的那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
之所以说几乎,因为仍然有一部分人逃走了。逃走的这部份人,领头的名叫刘遇节。如果对这个人没印象,建议返回前面“抚顺之战”看一看。在张成胤的那场追击战中,临阵脱逃,导致大部队溃败的那个“游击”似乎也叫刘遇节。不是重名,就是同一个人。如此看来,逃跑也需要有一定天赋的。
很快,萨尔浒明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前方杜松的部队。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四散奔逃。当然,逃是不可能的,皇太极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而且,在萨尔浒得胜的努尔哈赤正率领部队赶回。
最后的战斗中,杜松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在这种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并没有投降,而是继续奋战。直到被一支冷箭射穿面部,落马而死。
至此,明军的西路军算正式全军覆没。
此一战,基本奠定了努尔哈赤的胜局。因此,尽管整个战役并不全都发生在萨尔浒地区,后代的史学界仍然称其为“萨尔浒之战”。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05 10:34:00 +0800 CST  
(9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料理了杜松,努尔哈赤快马加鞭,直扑马林。
按照原计划,三月初二,马林要和杜松到约定地点会合,然后再分头行动。
为啥先会合,而不直接各自进攻?我始终不太理解。
但答案,永远无从知晓。
因为,三月初二这天,马林还没到,杜松却没了。
马林的部队仍停留在三岔口(今辽宁铁岭附近)外的稗子口,坐地观望。听说杜松提前了,他才继续向前进发。
当晚,他便得到杜松全军覆没的消息,很震惊,不敢相信。
很快,消息得到印证,因为第二天一早,努尔哈赤来了。
马林虽是个文人,排兵布阵倒还有一套。他赶紧调动主力向尚间崖集结,并让手下龚念遂和潘宗颜分兵据守,互为犄角。
这种阵法,兵书应该常见。
但有一点,兵书上不会写。
努尔哈赤的速度。
三百多年以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采用了类似的战术,称为“闪电战”,横扫欧洲战场。只不过德国人依靠机械化部队。而努尔哈赤能依靠的只有马。
努尔哈赤用闪电般的行动,给马林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实战课。
以不变,应万变。
集中兵力,“我只一路去”,全速前进。
掎角之势,最大特点在于,互相支援。女真骑兵,迅雷不及掩耳,歼灭龚念遂部,直接砍掉一角。
而此时,尚间崖的马林,还没反应过来。
面对尚间崖的防守严密,努尔哈赤命令主力部队“占据山巅,向下俯冲”。带头冲在前面的有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等,像什么何和礼、额亦都、费英东、安费扬古、扈尔汉、扬古利,以及后来的叱咤一时的多尔衮,都只能在“等”里。
阵容如此豪华,让马林如何招架的住。
过程很无趣,结果很惨烈。
死尸遍布山谷,鲜血染红河水。
死尸里面,没有马林,因为他逃跑了。除他之外,副将以下军官悉数阵亡。
攻陷尚间崖,下一个目标,潘宗颜所在的斐芬山。
由于潘宗颜在背山建营,提前占领高地,努尔哈赤只好仰攻,不利于骑兵发挥。加上对方有火器,几个回合冲锋,八旗军没占到便宜,反而增加了潘宗颜抵抗的信心。
然而,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孙子兵法》的实战派传人,努尔哈赤并不会被眼前的小困难阻碍,自然也不会忘记“十则围之”的道理。利用兵力的优势,将斐芬山重重包围。
断水断粮,放火射箭,步步为营,向山上推进。
明军多次拼命突围。
不拼命不行,大家心里清楚,不可能再有外援。
事实上,拼命,也不行,因为确实打不过。
战至午后,潘宗颜已筋疲力尽。
最终,一支冷箭,射中他的后背。或许死对他来说,也算好事,总算解脱了。
其实潘宗颜并非没有援兵。
前面介绍北路军的时候说过,叶赫部也派了一万多人,而且为表重视,贝勒金台石和布扬古还亲自出马。
可惜,他们走的比马林还慢,听到明军战败的消息,没当成援兵,直接变了逃兵。
就这样,北路军也完蛋了。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06 20:56:00 +0800 CST  
(9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解决掉西、北两路人马,努尔哈赤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回师赫图阿拉休整部队。
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又制定出新的计划,在东路军的必经之路,阿布达里冈(赫图阿拉附近),设伏,全歼刘綎。
具体操作:代善,在阿布达里冈隘口处,正面迎敌,准备诱敌深入。皇太极埋伏在丛林里,见机行事;而阿敏潜伏在山谷,随时策应。
万事俱备,只等刘綎。
等了半天,刘綎没来。
因为迷路了。
可能因为跟杨镐关系不好,刘綎被分在密林丛生、道路曲折的东路。又碰上大雪,方向难以辨认。迷迷糊糊地走了两天,好不容易才找到路,耽误了行程。
努尔哈赤并不知情。
既然刘綎不来,只好派人去“请”。
他找人冒充杜松的“材官”,拿着杜松的手令(官印被缴获),诈说西路军已经抵达赫图阿拉,命令刘綎迅速前往会合。
得到的答复是,不去!
倒不是刘綎识破了阴谋,他不去的理由很干脆,“我和杜松平级,他凭啥命令我?”
传令的人懵了,任务完不成,咋回去交差。他赶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差给刘綎下跪。好说歹说,刘綎总算同意急速进军。
这一同意,失去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此时杨镐已经得知西、北两路溃败的消息,派人传令刘綎、李如柏回撤,可惜,送信需要时间。
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刘綎一头冲进包围圈。
皇太极等人各个骁勇善战,指挥八旗骑兵四处冲杀,很快便消灭大部分的明军,并将刘綎重重围住。
在最后时刻,刘綎的表现,可以用英勇形容。
左臂负伤,继续战斗。
右臂负伤,再战。
脸中一刀,削去一半面颊,还战。
身中数箭,不战了,战死了。
皇太极对这位“刘大刀”,致以军人的敬意,下令手下士兵摘下头盔,行注目礼,并向天鸣炮,以示哀悼。
顺便说一句,后来,皇太极的孙子的孙子(乾隆),甚至将其追谥为忠壮。
战败的人,依然可以得到对手的尊重。虽然丢了性命,但留住了气节。
其实,东路军除了刘綎所部,还有朝鲜赞助的一万多人。战斗之初,他们一路尾随,并没有参战。当得知刘綎阵亡的消息,赞助军主帅姜宏立率领部队,毅然决然地向努尔哈赤投降。由此可见,千万不要相信朝鲜人所谓的忠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遥远的未来。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08 15:55:00 +0800 CST  
(99)【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七章 开原、铁岭之战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论功行赏。上至四贝勒、五大臣,下至普通士兵,各个有封赏,多少不同而已。
有福同享,才能有难同当。
当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努尔哈赤依然保持头脑冷静,开始盘算下一个目标:扫清明廷在辽东的一切武装力量。
有的书上说,努尔哈赤此时的短期目标已经变为,夺取辽东。
扫清和夺取,区别在于,是否占领。
虽然努尔哈赤是本卷主角,但我不得不承认,目前他还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像前面说“七大恨”一样,他的政治水平明显低于军事水平,还只能停留在抢劫阶段。
之所以扫清,因为要免除后顾之忧。
既然走上这条路,再难回头。纵使再艰苦,也只能向前。苦海虽然无涯,但回头没有岸,只有死路一条。
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固然挺好,问题在于,睡得着吗?
有了第一次围剿,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敌人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
何况明朝是个庞然大物,失败了,还有机会。
而自己,一旦失败,恐怕会被打回原形,甚至无形。
努尔哈赤深知这一点。
因此,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且一直心存疑虑,如此惨败之后,大明朝廷能善罢甘休吗?
答案是,能。
万历晚期,朝廷上下有个最大的特点,反应迟钝。
据探子回报,所谓的内阁大臣们,目前讨论的重点还停留在,拿杨镐怎么办?
在努尔哈赤看来,他们完全没抓住重点。
至少他们应该讨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辽东。
既然对手没有反应,那就不客气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和准备,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初十,努尔哈赤决定进攻开原。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3 11:34:00 +0800 CST  
(10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这次出征开原,努尔哈赤还用了点小战术,声东击西。
先派一支部队作为疑兵向沈阳进发,自己则率领大部队直奔开原,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其实,完全没必要,从一开始,开原根本守不住。
此时开原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个叫郑之范的大贪官,听名字就不像好人(政治犯)。而守城的将领,则是刚从萨尔浒战场逃回来的马林。一个贪赃枉法,一个临阵脱逃,简直绝配。有这俩人防守,开原何愁不丢。
战斗的过程,不比细说,八旗军依旧采用老套路:战车掩护,骑兵冲杀,有间谍内应,适时打开城门,最终城池陷落。
结果只提一点,这回马林没跑。
因为他不能再跑。
这次防守开原,已经属于戴罪立功。之前和他一起跑回来的李如柏,早就进了大牢。之所以对他宽大处理,因为打不赢和完全没打是两码事。
能不能立功,他不清楚。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这次如果再跑,回去凶多吉少。要是因为临阵脱逃被处理,什么也得不到;要是战死沙场,追悼会、丧葬费、抚恤金,一样都不能少。
别看马林打仗不行,做官倒还有些套路。
努尔哈赤这回倒有点小失意,手下的优秀侦查员,武理堪同志,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只不过,相对来说,收获更多。
首先,开原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西面接蒙古,北面是叶赫,用评书上的话说,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其次,比起抚顺清河来,它要富裕的多。
因此,夺取开原以后,努尔哈赤干的第一件事,打包。
什么金银财宝、粮食牲畜,反正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车,运回老家。
甚至连人一起带走,回去当奴隶。
最后,放一把火,烧了开原城。
这种方式,经常被后人诟病,骂他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当然,这么说,也有道理。毕竟杀人放火,并非什么积德的好事。
然而,作为喜欢读历史人,我们应该清楚,这并不是努尔哈赤的专利。
蒙古帝国,当年攻打欧洲时,经常干一件事,屠城(自然也洗劫财物)。
对他们来说,大概有两个好处:一,震慑敌人,二,免除后患。
项羽、刘邦也干过:项羽坑杀秦将章邯的士兵二十余万,刘邦打家劫舍的事更没少干。
还有明朝的开国元勋常遇春,最大的癖好就是,杀降。针对的并不完全是蒙古人,也包括张士诚、陈友谅的地方武装。
不客气的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没有烧杀抢掠?
难道敌人都该死?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敖演讲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全世界任何政权,在这个时候,都是***。
“这个时候”含义很广。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不论汉代替秦,还是明代替元,也包括我们现在讨论的明亡清兴,过程中根本没有什么文明,什么进步,和什么所谓的历史意义,只有杀戮,只有毁灭,只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只有老百姓。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
所以,作为正常人,我们应该向往和平。
安定团结,压倒一切,不要听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煽动。
凡是鼓吹战争的人,都应该拉出去枪毙。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4 10:41:00 +0800 CST  
(10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不管怎么说,拿下开原,让努尔哈赤感到非常兴奋,但并不满足。他劝手下的将领先不要急着回赫图阿拉,因为自己正筹划新的项目,带领大家去一趟比较大的城市,铁岭(今辽宁铁岭)。
铁岭,在当时也属于辽东军事重镇,确实称得上比较大的城市。至少当有人这么说的时候,大家不会笑。
此时的辽东,人心惶惶。特别是开原失守之后,明军更加闻风丧胆。许多小镇、小堡的官兵不战而逃,空留下堡垒。整个辽东,其实也只有铁岭、沈阳和辽阳,以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大规模的明军守卫。
七月下旬,努尔哈赤挥师铁岭。
铁岭的守将,原本应该是辽东总兵李如桢。
李如桢,铁岭卫人,李成梁的三儿子。由李家的户籍可知,铁岭除了是军事重镇之外,还有个身份,李成梁的老家。这里不仅有他们的家宅,大概还有李家的祖坟。按理说,这位“三太子”应该拿出看家本领来守卫此地。
可惜他本人没在铁岭,而在沈阳。
得知家乡被围,他立刻做出反应——没有反应。
不仅自己不回救,也没派救兵。
生命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李如桢给出了他的答案。
李成梁如果泉下有知,估计要气的跳出来。
也许李如桢觉得,努尔哈赤不敢动他们老家。
然而,作为十七世纪“敢动大明”的最佳实践奖得主,没有什么是努尔哈赤不敢动的。他亲自坐镇,指挥八旗军攻城。
战斗的过程,依然没啥好说的。
江山代有间谍出,一代新谍换旧谍。
这次出卖战友的是,参将丁碧。他打开城门,放八旗军入城。
铁岭被攻陷。
之后,努尔哈赤还搂草打兔子,顺便收拾了前来支援的喀尔喀蒙古介赛部,并俘虏了介赛。
介赛跟努尔哈赤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除了在小说里),怎么会来支援大明。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背后撑腰的人,便是那位蒙古的共主,林丹汗。
不过,努尔哈赤倒也没客气,不管送来什么,照单全收。
丢掉铁岭,对大明来说,局势已经不能再坏了。
铁岭离沈阳有多近,大家应该有概念吧,现在它们好像连电话区号(024)都一样。离沈阳那么近,辽阳还会远吗?
整个辽东,危在旦夕,大明朝廷能坐以待毙吗?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5 18:59:00 +0800 CST  
(10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八章 前方,熊出没

丢了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换来一个好结果(对大明来说),杨镐被抓。抓他的人,名叫熊廷弼。
熊廷弼,字飞白,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大明朝廷终于有了反应,任命他为新的辽东经略。在此之前,他的职位是御史。
御史隶属于都察院(监察机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JI委调查员。当时,这帮人最主要的工作只有一个,骂人(弹劾)。而熊廷弼恰恰是御史中的佼佼者,因此,他最大特点是会骂人。
能力强,脾气差,所以人缘不好。
当辽东需要新的经略时,大家一致觉得他比较合适。
明知故意整他,熊廷弼没有退缩,欣然赴任。
虽然大家都敬他是个壮士,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但结论都比较一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努尔哈赤也这样认为。
不管是“羊(杨)”,还是“熊”,对他来说,没啥区别,干就完了。
不过,努尔哈赤一直有个好习惯,知己知彼。
每次出现新的对手,他总要摸一摸对方的底。对于这位经略,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为此,他征询了范文程。
范文程认为,熊廷弼非同一般,不单会骂人,事实上,文武双全。
虽然评价很高,但努尔哈赤起初并没太当真,觉得有点言过其实。
然而,没过多久,熊廷弼的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看法。
上任伊始,熊经略就去了一个地方,名叫抚顺城,而且只带了几个随从。倒不是他不想多带点人,而是敢去的人不多。
所有人都记得,那个地方,不久之前,刚被努尔哈赤烧过。对于大明来讲,属于沦陷区。虽然事后八旗军并没有驻防,但问题在于那里也没有明军。
去了就去了,倒也不算什么,熊经略居然还敢敲锣打鼓,这就有点耸人听闻了。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老百姓重拾信心。
先不说老百姓,他手下的随从就没有信心,一个个战战兢兢,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当然,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也传到了赫图阿拉,让努尔哈赤比较尴尬,一度考虑要不要干掉他。思来想去,最后到底没有动手。
能干出这种事,排除本人精神错乱之外,只有一种可能,有埋伏。
一向谨慎的努尔哈赤,没有冒险,而且对这位新经略端正了态度。
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简直让努尔哈赤头疼,甚至可以说,悔恨当初太过谨慎,没能早点干掉他。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7 16:49:00 +0800 CST  
(10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从抚顺回来之后,熊廷弼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整人。
除了杨镐之外,他还抓了一些人,代表人物,李如桢。
没能保护家乡,已经很过分,然而还有更过分的,李总兵居然在铁岭沦陷以后,派人去战场割女真人的头。这东西有个学名,首级,之前好像也说过,专门用来邀功的。
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熊廷弼只送给他两个字,滚蛋!
作为名将之后,李如桢居然没有反抗,真的滚了。不过回去之后,朝廷也没放过他,直接坐牢,而且判了死刑。后来皇帝感念李成梁的功绩,没有杀他,改为充军。
顺便说一句,同为罪臣,相对来说,他二哥李如柏稍微有点骨气,选择了自尽。
第二件事,修城。
辽东损失殆尽,可以据守的大城市,只有沈阳和辽阳。
当然,这里有必要提一句。
那个时候,我们美丽的、气候宜人的、辽宁GDP第一的大连,还不不存在。那里只有金州卫,也不过是个比较小的卫所而已。如果你也在大连,而且对此感兴趣,可以丈量一下金州古城区的面积,就知道当时大概有多小。
对于仅有的两座比较大的城市,熊廷弼首先进行了加固。之后他又四处征调人马,先后恢复了抚顺、清河、镇江等多处堡垒,让努尔哈赤过去的成果打了折扣。
第三件事,骚扰。
除了稳固防守之外,熊经略居然还主动出击,派小股精锐骑兵,在努尔哈赤行动的路线上搞偷袭。
尤其第三件事,让努尔哈赤非常恼火。士兵突击,本来是自己的专长,居然让人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必须给他点教训,努尔哈赤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可惜,由于地形还不够熟悉,多次小规模接触,女真败多胜少。有一次,额亦都亲自带队,居然也吃了败仗。气的这位肱骨之臣直接把自己给绑了,当面向努尔哈赤谢罪。
当然,努尔哈赤并没有怪罪他。
不过,战争嗅觉灵敏的努尔哈赤明白,沈阳和辽阳,短时间内恐怕不能进攻。已经嘴边的鸭子飞了,搁谁都来气,但也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等待时机。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
对于战争的局势,努尔哈赤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判断。
辽东战局,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8 20:11:00 +0800 CST  
(10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不过,努尔哈赤也不可能闲着。
他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消灭叶赫。
海西女真四部,其中三部早已经被整合。唯有叶赫,仗着大明朝廷支持,至今尚存。萨尔浒之战时,叶赫贝勒金台石和布扬古还亲自带队,协助大明。
在努尔哈赤看来,同为女真人,再怎么不对付,也只有内部矛盾,像这样胳膊肘一直往外拐,实在太不像话。
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年,八月十九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出征叶赫。
在此之前,他便已立下誓言:此次若不彻底剿灭叶赫,绝不返回。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全部随军出征。
叶赫部驻地,分为东西两城,布扬古在西城,金台石在东城。
为了配合地形,八旗军也兵分两路:四大贝勒进攻西城,努尔哈赤率领额亦都、费英东等进攻东城。
先说东城这边。
八旗铁骑行动迅速,很快毁掉护城的栅栏。
努尔哈赤下令,向城内喊话,让金台石主动投降。
然而,金台石比想象中硬气,说自己实力虽然比不上大明,但将士同样英勇,决不投降!
既然谈不拢,只好强攻。
攻城之前,努尔哈赤像以往一样,对士兵进行了一番“爱国主义教育”。
效果依然明显,将士个个表示:拼死一战!
费英东的奋战
之前介绍过,女真人擅长骑射,在骑马的过程中,还能拉弓射箭,而且几乎丝毫不影响精准度。既然同时发挥都没问题,那么骑马和射箭这两个单项,自然也没问题。
问题在于,女真人,也包括叶赫。
就在八旗军发起冲锋的同时,城内的叶赫士兵也向城外射箭,当时数量非常多,箭如雨下。又多有准,射得八旗兵很难受。除了箭之外,什么滚木、碎石、火球,能扔的东西都往下扔。
估计叶赫人也明白,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战,所以毫无保留。
八旗军虽英勇,伤亡也不小。
努尔哈赤也明白,把敌人逼上绝路,必然会遭到激烈反抗,不如暂缓进攻,改为围困,消磨敌人意志。
正在犹豫之际,有一个人,手持木遁,带领手下,冒着敌人的箭雨,冲到第一线。
此人,便是“五大臣”之一费英东。
还没等敌人做出反应,努尔哈赤先冒一身冷汗。
他当然希望此一战消灭叶赫,不过即使不能一举攻克,叶赫也已是囊中之物,消灭它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为此失去最得力的将领,得不偿失。
因此,努尔哈赤立刻传令费英东,撤回来!
没多久,得到回复:已经冲到城下,不退!
又过了半晌,前方已经打得不分彼此,血肉模糊。努尔哈赤左右为难,如果直接鸣金收兵,处于最前的费英东肯定危险;如果不收兵,费英东阵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他再次派人传令,撤回来!
这次得到的回复:已经冲上城头,不退!
随着不断的有伤员撤回后方,努尔哈赤,又一次传令,必须撤回来,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传令的人还没回来,城门打开了。
原来,费英东已经带领手下士兵攻入城内,打开了城门。
事后,努尔哈赤感叹道:费英东真是万夫不当之勇(真乃万人敌也)!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19 13:44:00 +0800 CST  
(10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顽抗
尽管费英东有万夫不当之勇,尽管八旗军已攻破城池,但金台石仍然没有投降,退守自家台楼,继续抵抗。
得知这一消息,有一个人特意从西城前线快马飞奔到东城。
前面我们说过,努尔哈赤的那个临终前想见母亲没见成的爱妃,孟古哲哲,就来自叶赫。她有个好儿子,名叫皇太极。当然,她还有个亲哥哥,名叫金台石。
金台石是皇太极的亲舅舅。
亲舅舅大难临头,做侄子的怎么也得过来说和。
见到皇太极,金台石倒也和善许多,说:“其实也能投降,关键你得给我条生路,如果不能,那我还不如死在家里。”
皇太极做不了主,只好实话实说:“生杀大权不在我,在父汗。”
不过,皇太极倒真心想救他舅,跑去向“父汗”求情说:“看在母亲的份上,饶舅舅不死。”。
努尔哈赤心想:不看你母亲还好,想起她最后绝望的眼神,更不能轻饶他们。
于是,不同意,非杀不可。
更何况,面对据不投降的敌人,努尔哈赤早已失去耐心,命令士兵拆楼。
楼拆到一半,金石台的老婆和儿子,下楼投降。
楼上的金台石也自知难逃此劫,对皇太极喊道:“念在你母亲的份上,我这些儿孙就拜托你了。”
说完,点火自焚。
当然,最后自杀未遂,被抓,之后努尔哈赤仍然杀了他。
金台石就这样完了,但故事没完。
传说中,除了让皇太极照顾子孙,金台石还说了一句话:哪怕只剩一个(女)人,灭建州者必是叶赫。
很多人都觉得,这句话不过是后人的附会之词,根本不存在。
至于到底说没说,只有当事人知道,我们不做讨论。
有意思的是,最终大清被一个女人拖入了死亡深渊,她就是著名的慈禧太后,又称“老佛爷”,这个恐怕连不读清史的人都知道。不过,不知大家是否注意了她的姓氏,其实真的是叶赫那拉。
看来因果循环,或者干脆说报应,这种事似乎真的存在。
如果努尔哈赤在天有灵,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会不会后悔当初做的那么绝。
难怪有句话说,可做可不做的坏事,尽量不做。
东城失陷,西城人心惶惶。
慌乱之中,有人开城投降。
八旗军长驱直入,包围布扬古的住所。
代善喊话:投降不杀!
布扬古回答倒也干脆:不信!
代善命人倒一碗酒,自己喝一半,让人将另一半送给布扬古,表示发誓不杀。
布扬古投降。
不过可惜,代善忘了(或者根本故意),这事他也做不了主。
真正能做主的人,跟叶赫积怨太深。
如果能放过布扬古,为何不能放过金台石?所以,布扬古注定必死。
可是话已说下,自己的亲儿子,又是大贝勒,多少还得顾及一点孩子的威信。
于是,努尔哈赤随后找了个借口(跪拜不够恭敬),将他杀了。
这不一样吗?
不一样。
投降不杀,确实没杀。不过,现在你犯了大不敬之罪,我要杀你。
这是两码事。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11-20 22:39:00 +0800 CST  

楼主:历史票友康永聪

字数:216513

发表时间:2018-07-02 01: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08:00:38 +0800 CST

评论数:168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