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原创】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3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同年(公元1583年)六月,努尔哈赤出兵讨伐萨木占,为妹夫报仇。当部队直抵马儿墩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的东部)时,却发现这仗不太好打。
马儿墩寨是山寨。
今天我们听到“山寨”两个字,第一反应会想到假货,第二反应想到土匪老窝,而马尔墩的这个“山寨”,没有任何引申义,就直截了当的字面含义:靠山的寨子。根据记载,山也不是一般的山,山势陡峻,易守难攻。
果不其然,努尔哈赤亲自督战,连攻三天,毫无进展。
通常情况,打仗讲究顺势而下,冲击力比较大,容易成功。凡自下而上的,大都比较艰难。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战争电影里出现一个场景:营长抄起电话,对着话筒大吼:“我命令你,下午三点前拿下某某某高地,否则我枪毙了你!”连长接到命令,组织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往上冲。高地一旦被拿下,整个战斗基本就宣告结束,因为再从高处冲锋,接下来的胜利,仿佛顺理成章。
萨木占及其同党讷申等人,对此也有同样的认识。
然而,我刚才说的是通常情况。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有一点,萨木占他们并不了解,努尔哈赤可能读过《三国演义》,而且属于精读,知道马谡是怎么死的。【详情请参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根据“兵书”——《三国演义》的指导,努尔哈赤下令包围了马儿墩寨,并且切断了山寨的水源。
据说,如果没有水,人只能活三天。然而,比断水更可怕的,是对断水的恐惧。因此,仅仅一天,城寨里就人心惶惶。
《围城》有条理论:“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有个结果:相对于城外的人想进城而言,城里的人更渴望逃出来。
很快,安费扬古细心地发现,有些马儿墩寨的部众偷偷地顺着一条隐蔽的山间小路逃出城寨。安费扬古沿着原路返回,不费吹灰之力便摸进山寨。
就这样里应外合,马儿墩寨被一举攻下,萨木占被就地正法。同伙讷申溜得快,逃往界凡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章党乡高丽营子村东部)。
逃跑只是暂时的,努尔哈赤这么执着的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正如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敌人。比如尼堪外兰,表面看来,努尔哈赤并没有对他步步紧逼,而事实上,一直暗地里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只不过手头的事情太多,在没有把握一举完成那个重要任务之前,先要解决一下眼前的问题。
这就如同管理学上常讲的有关“重要”和“紧急”的讨论:做事如果只做重要的,当然最完美,不过,现实中,经常会有些紧急的情况出来干扰。比如,当你正在写一篇非常重要的商业计划,突然发现有架飞机正朝你所在的大楼撞过来。这个时候,你跑还是不跑?正常人一定会选择跑,因为如果不跑,那篇商业计划似乎失去了价值。
找尼堪外兰报仇,自然是努尔哈赤当前最重要的事,然而过程中出现新的仇恨、新的敌人,努尔哈赤也要先摆平。否则,极有可能,他再也见不到尼堪外兰。
而在追逃讷申之前,努尔哈赤也有些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其中一件,来自他的邻居栋鄂部。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16 21:00:00 +0800 CST  
(3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前面【引文】中我们提过,从祖辈开始,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和邻居栋鄂部一直有摩擦,谁也不服谁,直到觉昌安一辈的时候,问题才得到了初步解决。解决的方式,一方被打服。当初觉昌安跟哈达部联合,沉重打击了栋鄂部。
口服心不服。
正好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跟哈达部因为济湖寨的事,已产生矛盾。即便没有矛盾,哈达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哈达。因为努尔哈赤的那个后老爷、与“宁古塔”家族有着不解之缘的哈达部领袖王台,此时已经去世。哈达内部,正为领导权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心思管外人的事。
于是,栋鄂部的头领们为此开会商量。其中有人提出:“当初宁古塔贝勒向哈达借兵,占领我们好几处营寨,现在他们之间闹得不愉快,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干他一票,夺回失去的营寨,一雪前耻!”
大伙异口同声,都说好,歃血为盟,同仇敌忾。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栋鄂内部也不和谐,本来商量好好的,到真操作的时候,你多他少,谁指挥谁,各种矛盾,最终头目们不欢而散。
如果到此为止,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惜很不巧,他们的计划被另一个人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叫努尔哈赤。
得到消息后,努尔哈赤决定先发制人。
努尔哈赤对手下的将领说:“栋鄂部本想攻击我们,结果还没出师,自己先乱了套。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以免受制于人。”
有将领提出:“以往我们几仗,基本都在自家势力范围,轻车熟路,这次大部队要深入到人家地盘,取胜的话,还好说,一旦失败,恐怕很麻烦。”
努尔哈赤说:“我们如果不先动手,等他们内部协调一致,迟早还要打过来的。战火,还是在别人家点燃,比较好。”
众将都点头称是。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16 21:31:00 +0800 CST  
(3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栋鄂部的齐吉答城(今辽宁省本溪市恒仁县北甸子乡南部)。刚一开始,进攻比较顺利。手下的士兵们或多或少都打过几场硬仗,对攻城拔寨颇有心得。按传统套路,木战车开路,架云梯登城,然后向寨内射箭,一般是火箭,目标为易燃物,趁着寨内着火,一片混乱,再由骑兵冲击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经过这一系列攻击,一般的城寨很难守住,齐吉答城应该也不例外。不过,就在眼看要攻破城池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天降大雪。
那或许是158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早了一些。
雪太大了,遮天蔽日。本来齐吉答城三面环水,一片开阔地。稍一起风,毫无遮挡,风卷积着雪花,打在脸上,睁不开眼。更严重的是,再大的雪花,终究要落下,要么融化,要么堆积,导致云梯湿滑,无法攀登;马蹄深陷,骑兵跑不动;就连搭弓射箭,也都很困难。努尔哈赤一看,这仗没法打,赶紧下令撤退。
当然,这属于官方的说法。我还看到过另一种说法,根本没下雪,这一仗损失惨重,没打下来。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有时候《实录》不见得实录,但凡涉及对皇帝名声不利的记录,都要经过篡改的。如果直接记载战斗失败,恐怕前面那段“先发制人”的经典对白,就得理解为皇帝不听劝阻,导致损兵折将。这种写法,严重有损开国始祖的光辉形象,必须修改。
当然,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由于当时没有天气预报,即便有,也没有记录,所以那场大雪的无从考证。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结局只有一个,齐吉答城没攻下来。
班师回城的途中,路过栋鄂部的另一座城寨,名叫翁科洛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业主沟乡附近)。此时大概雪已停,但努尔哈赤心里火却燃烧起来,想到自己如此兴师动众,哪能无功而返,干脆就地取材,直接拿它开刀。
基于这种认识,努尔哈赤整顿军马,向翁科洛城发动进攻。
还是老套路,战车、火攻、骑射。城寨周围的悬楼、房屋燃起来,一片火海。经过上一仗,努尔哈赤也打急眼了,亲自登上寨楼,向城内射箭。
以往时候,努尔哈赤打仗跟打猎一样,敌人跟猎物一样,想咋射咋射。
这次,略有不同。
正当努尔哈赤打得酣畅淋漓之际,一支冷箭射穿了他的头盔,刺进了头骨。幸好头盔质量过关,头骨够硬,箭没有刺得太深。这事儿搁一般人,肯定赶紧找个僻静处检查一下伤势如何。努尔哈赤无愧于他的英勇,不是一般的猛,连看都不看,直接把箭拔出来,搭弓射回去,杀死一个敌兵。而且一般人,就算有惊无险,也会有所顾忌。可在努尔哈赤这里,压根儿就没有退缩二字,只能越挫越勇。
然而,俗话说,祸不单行。一转身的工夫,又一支冷箭,射穿了他的铠甲,刺进脖子。努尔哈赤依然勇猛,直接拔箭。
这一次,严重失算。
铠甲依旧给力,脖子依旧坚挺,刺得也不太深。然而,箭的质量不行。当那支箭刺穿铠甲的同时,箭头儿已经弯曲,然后弯曲的箭头儿横着刺进了努尔哈赤的脖子。
拔箭倒也没问题,关键用力过猛。
弯曲的箭,像钩子一样,直接从努尔哈赤脖子上拽下一块肉。瞬间,血流如注。努尔哈赤明白这回玩大了,赶紧从寨楼上爬下来。稍作休息之后,又狂饮了几壶水,努尔哈赤不甘心,想继续战斗,怎奈失血过多,几度昏厥。无可奈何,只好退兵。
修养一段时间,感觉伤势已无大碍,努尔哈赤再度出征,兵锋直指翁科洛城。
这一次,没有意外,一举攻陷城寨。
努尔哈赤对上次的两箭念念不忘,派人对城中的俘虏进行背靠背调查,最终找到了那两个射箭的人,一个叫鄂尔果尼,另一个叫罗科。
当士兵们将已经绑成粽子的两个人带到努尔哈赤面前,准备邀功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努尔哈赤竟然亲手为他们松绑,而且握住两人的手说:“壮士们!你们好样的!”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四目相对,愣得不知如何接话。
可好事还没完,努尔哈赤当场宣布,授予他们“牛录额真”之职。
牛录额真,是“八旗制度”中的一种官职。这个时候“八旗制度”还没正式成型,等后面我们再详细介绍。大家只要知道,“牛录额真”作为最基层干部,一般管辖三百户,只不过,管辖的范围比较复杂,属于军政合一,大到出兵打仗,小到婚丧嫁娶都得管。如果单从军事角度而言,这种编制大概相当于一个营。
两位“营长”经历由要死到生,再到升职,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简直太刺激,激动得热泪盈眶,赶紧跪谢努尔哈赤,并表示有机会一定戴罪立功。
机会,来得很快。
攻克翁科洛城之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直奔齐吉答城。鄂尔果尼和罗科两人果然没有食言,奋勇攻城,射杀不少头目,最终还杀死了城主。攻下城池,努尔哈赤十分欣慰,把原城主的奴仆和财物都分给了他俩。
真正的强者不靠杀人来展现力量,而是明明可以置对方于死地的时候,选择宽恕。杀戮可以让人恐惧,而宽恕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17 21:32:00 +0800 CST  
(3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替妹夫报了仇,又收拾了惹事的邻居,努尔哈赤回到老家,满载着这一年的收获(城寨、人口和牲畜),怀着对下一年的期待,度过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
过去的一年,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基本还算满意。虽然没有达成既定目标(杀尼堪外兰报仇),但作为一个创业初期的人,业绩已经相当不错。
也就在过去的一年,大概在努尔哈赤讨伐萨木占的时候,广东,东莞,一个小镇,一个人降生。
一个地北,一个天南,看似没有什么交集。
然而,四十多年之后,风云际会,努尔哈赤跟这个人终将相遇。
一个人的命运,在另一个人出生时,便已经注定。
这世上有种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博之不得,老子称之为“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常常说是天意。
我忍不住透露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袁崇焕,大家暂且记住。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后面会很详细的道来。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18 22:05:00 +0800 CST  
(3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忙活完这些临时出现的状况,努尔哈赤终于有机会处理自己的深仇大恨。因为他得到可靠消息,尼堪外兰逃往鹅尔浑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东、浑河北岸)。
所谓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刚一得知仇人的下落,努尔哈赤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奔鹅尔浑城。
攻克城寨之后,结果并没有找到尼堪外兰。对此,努尔哈赤倒不意外,毕竟前面已经不止一次扑空。不过他并不甘心,因为此时内鬼已经铲除,家族也比较团结,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机。更何况自己一路上片刻不敢休息,哪怕万一走漏风声,也应该比送信的人先到。
带着郁闷的心情,努尔哈赤登上城楼瞭望,发现城外不远处一群人正在逃窜。其中有一人,特别像尼堪外兰。根据科学分析,当你在急着找人的时候,人群中总有一个人,无论穿着、身形都跟你要找的人特别像,但当你走近时,结果往往不是你要找的人。
努尔哈赤来不及分析,第一时间选择出城追击。
结果,陷入重围。
大概由于复仇心切,努尔哈赤忘记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人为什么逃窜。
正因为努尔哈赤攻城,他们才逃离现场。现在又追出来,明显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这就犯了兵法大忌,穷寇莫追。俗话说,狗急了也会跳墙,何况四十多个大活人。而且,此时此刻,有一个让他们不得不“跳墙”的理由,追兵只有一个人。
看来,努尔哈赤不但来不及分析,甚至来不及多叫几个人。
如果让一个人追着四十个人跑,换做谁,都会觉得有些尴尬。为了避免尴尬,四十个人决定就地反击,将其团团围住。
这是对冲动,最好的惩罚。
围住努尔哈赤之后,其中一人放冷箭,射穿中努尔哈赤的肩膀,贯穿了铠甲。
面对绝境,努尔哈赤毫不畏惧,奋勇拼杀,以自己浑身上下重伤三十余处的代价,换取对方九人死亡,一举冲散了包围圈。只可惜,其中并没有尼堪外兰。
事后,据可靠消息,尼堪外兰已经逃进抚顺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附近)。这样一来,事情变得有点复杂,因为抚顺城已经离开了努尔哈赤的势力范围,属于大明的地盘。当然,就当时来讲,努尔哈赤的势力范围理论上也属于大明的地盘。只不过,在这里他至少有一定的自治权。而在抚顺城,别说权力,恐怕连“义务”都轮不上他。
不过,努尔哈赤仍然做了大胆的决定,让人捉来鹅尔浑城内几个受箭伤的汉人,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处又重新插上箭,然后让他们带上自己的亲笔信送进抚顺城。
信的大致内容:“我与尼堪外兰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他逃到了贵地,如果您能把他押送给我,则皆大欢喜。如若不然,我难免会采取过激的行动,到时伤了和气,大家都不好过。”
没过多久,抚顺使者便送来回复:“既然尼堪外兰已经到了我们的地界,送回去恐怕不可能,如果有仇,你可以自己过来报。”
努尔哈赤冷笑道:“让我过去?还能活着回来吗?”
使者轻描淡写地说:“如果你自己不敢去,可以派人去嘛。”
话说到这个份上,努尔哈赤还真一点脾气也没有,显然抚顺方面并不怕他。而且如果真的让他进攻抚顺,恐怕也没这个实力。不过,他经常跟汉人打交道,知道大明的官员官僚作风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肯定也不想惹他。
努尔哈赤面对现实,和大明官员达成默契,派侍卫斋萨带着四十多人混进城去杀尼堪外兰。
当尼堪外兰看到斋萨时,很意外。
斋萨没有意外,手很快,一刀斩杀尼堪外兰,并将人头带回给努尔哈赤。
大仇终于得报,努尔哈赤拿尼堪外兰的人头祭天,以告慰祖先。这一年,努尔哈赤二十八岁。然而,努尔哈赤十分清楚自己真正的仇人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此刻,他的心底已经暗暗盘算,如何对付李成梁以及他身后的大明。
不过,努尔哈赤深知,现在的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如果想要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此之前,他必须想办法完成另一件事——如何把一盘散沙聚成坚硬的石头。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21 21:15:00 +0800 CST  
(3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三章 统一的道路


事实上,努尔哈赤的复仇之路,也是试探性地对建州女真统一的过程。表面上看,他一直在被动出战,毫无章法。其实,每走一步,都有所选择和侧重。
前面【引文】中,我们提过,此时的女真大致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东海女真(野人女真)。
接下来,我再详细介绍一下各部的情况,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努尔哈赤日后的进军路线。
那么,首先来说建州女真,此时已逐步演变为六个重要部落:苏克素护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长白山部(又分为鸭绿江部、纳殷部、朱舍里部)。
其中,努尔哈赤所在的地方,属苏克素护部。
这些所谓的部落,也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仅仅是一种地域的概念。各个部落所在的地区,又分布着许多城寨。比如苏克素护部大概位于今抚顺市新宾县苏子河一带,在那里有图伦、萨尔浒、嘉木湖、沾河、苏完瓜尔佳等城寨。再比如浑河部位于在今抚顺市东南的浑河流域,其中又有杭嘉、栋嘉、扎库穆、兆嘉、巴尔达、贝欢等城寨。其他的部落,也大致如此,不再冗赘。
上面提到的名称,有些我想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比如图伦城,尼堪外兰的老窝。首当其冲,成为努尔哈赤的进攻对象。
比如萨尔浒,努尔哈赤追逃的地方,后面还有一场更重要的大战,我们会细说。
比如嘉木瑚,寨主噶哈善哈斯虎,努尔哈赤的妹夫。还有额亦都,也来自这里。
……
比如栋鄂部,努尔哈赤的“好邻居”,没少“交流”。
比如哲陈部,另一个“好邻居”,其中“斩杀讷申”、“四人胜八百”的界凡城,就是它属地的一个营寨。
……
我想不必再多说,整个过程或抚或打,或追或讨,无论有意无意,都可以算作努尔哈赤对整个建州女真的布局。
至少,他有这样的想法。
而且,他的的眼光可远不止建州。
海西女真,又称扈伦四部,顾名思义,由四个主要部落组成:乌拉部、哈达部、辉发部、叶赫部。之所以称为海西女真,大概因为他们原来主要生活在海西江(今松花江中下游)流域,虽然后来逐步南迁,但大明朝廷对于女真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正如同所有部落酋长都姓王一样,只要是那一片儿的人,统统称之为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之所以能成为稳固的部落联盟,因为他们有共同之处,部族中的“贵族”基本上都姓那拉。所不同的,根据前面提过的姓氏命名规则,四大姓氏分别为乌拉那拉、哈达那拉、辉发那拉、叶赫那拉。当然,这种区分多半源于外人对他们的叫法,他们自己本身分的并不那么细。
既然 “一家人”,自然不说两家话。谁的舌头不碰牙,部落之间难免有点儿矛盾,但充其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时刻,还要一致对外。这一点,在后来努尔哈赤对四部的战争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东海女真,又称称野人女真,其实他们并不像建州、海西女真团结的那么紧密,这个名号,可以理解为对其他散居女真人的一种泛称。大概也属于历史记载中一厢情愿的叫法,或许由于该部落领地也非常散,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的缘故。
总的来说,东海女真的特点,地盘大,部落多,但相对比较弱,容易征服。
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尔哈赤想把女真这盘“散沙”能聚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一直到死,他也没能走完。
既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就仍需努力。
努尔哈赤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22 21:39:00 +0800 CST  
(3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成功复仇之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继续征程。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他派额亦都进攻浑河部的把尔达城(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东南部)。
这一战,可以说是额亦都的成名战。
客观上来讲,天时地利都不在额亦都这边。因为行军途中,正赶上浑河发洪水,河水暴涨,挡住他的去路,难以通过。不过,额亦都到底是猛人,遇到这点困难,不肯轻言放弃。他命令部队脱去铠甲,几个人组成一小队,将绳索系在腰间,强行渡河。
走到浑河中央,水位太深,水流又湍急,身体较弱的士兵一不留神被洪水冲倒,就会连带着一队人被卷入洪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额亦都丝毫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现在往回走,跟继续前进同样危险。
最终结果还不错,大部分人顺利过河。
到了对岸,天色已晚,很多人建议原地休息。
额亦都反对。
他认为,此时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理由有二:首先,因为洪水的原因,敌人想不到有人敢渡河。其次,大伙冒着这么大危险过河,必定憋了一股子劲儿,此时进攻,必定一鼓作气,攻下城寨。
当然,我觉得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口粮不够。
当时大家只顾着过河,肯定没想着多带点儿干粮,而且就算多带也没用,水流那么急,不冲走才怪呢,即便没被河水冲走,此刻也变成了“湿粮”。试想一下当时的场景,这么多人,浑身上下湿透,又没有吃的,如果现在敌人眼皮底下睡觉,那不是来打仗的,是来送死的。
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休息。
就这样,额亦都率领部队连夜发动进攻。
把尔达城的确没有准备,守城士兵大部分是被惊醒的。
在额亦都看来,惊慌失措的结果,必定是落荒而逃。可是额亦都忘了,落荒而逃有个前提,得能逃。比如在路上遇到劫匪,四下空旷,你可以拔腿就跑,只要不让劫匪追上,往哪跑都行。可如果被劫匪堵在屋里,你就不可能冲出去,因为外面更危险。
漆黑的夜,城外杀声四起,把尔达城中的士兵确实想逃,可摸不清外面的情况,没人愿意出去送死。
惊慌的人,总想抓住身边可以救命的东西,他们可以抓住的,只有手中的弓箭。
于是,搭弓射箭。
箭,究竟该射向何方?
***的,爱上哪上哪。
顷刻间,乱箭齐发。
这种打法令攻城的士兵苦不堪言,本来就箭如雨下,关键还没有方向感,让人都不知往哪躲。
许多人中箭。
许多人,包括额亦都本人。
普通的将领打仗喜欢喊“给我冲”,比较**的一般会喊“跟我上”。额亦都则属于相当**的,一般什么也不喊,直接冲在最前面,后面的士兵都不好意思不跟着上。
身先士卒的额亦都自然受伤也多,最重的一箭直接射穿大腿,把他钉在墙上。额亦都想都没想,挥刀砍断箭柄,拖着伤腿,一瘸一拐继续奋勇拼杀。
就连周围的敌人看到这种场景,都吓得退却,不敢上前。更何况他的手下,受到精神力量的感召,全都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很快攻下把尔达城。
受伤的额亦都几乎是被侍卫抬回来的。
努尔哈赤闻讯,亲自出城迎接,一激动迎出了好几里地,大排筵宴为他压惊。不仅将缴获的俘虏和财物都赏赐给他,还赐给他“巴图鲁”的称号。
“巴图鲁”是满语的音译,跟今天蒙古语的“巴特尔”差不多,翻译成汉语是英雄、勇士的意思。纵观整个大清朝,官方赐予这个称号的人也就三百多个,而且从乾隆恢复授予巴图鲁称号之后,清朝中后期一口气封了二百多号,跟早期的光荣比起来,已经变味儿了。由此可见,真正值钱的也就前期那么几十个。
额亦都是第一个。
从这个角度讲,额亦都才是名副其实的“满清第一勇士”。
因为他这个“第一”,是单纯从时间上论的。
像什么“勇”、“猛”这种东西,都属于精神层面的,比较含糊,没法分个高下。比如你能说黄继光和董存瑞,究竟谁更勇敢?
在额亦都之后,与其同一时期的安费扬古也被赐予“巴图鲁”的称号,还有后面出场的多铎、鳌拜(小说公认的)、福康安(不要受张老师的电视剧影响)、僧格林沁等等,他们个个都是猛人,却各有各的猛,难分伯仲。唯一相近的,都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23 21:56:00 +0800 CST  
(4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四个猛人,费英东
费英东,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子。他善于骑射,力大无穷,据说可以拉开十石(dan)的弓,而且百步穿杨,又快又准。
当然,关于他的“神功”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费英东小时候身体非常弱,他的父母为此也很纠结,四处求医问药,也没找到什么好办法。
突然有一天,费英东掉进一个山洞。
按照一般武侠小说的套路,他应该捡到几本武功秘籍,或者碰上一个绝世高手。
然而,并没有。
他只捡到了几个动物形状的馒头,正好也饿了,便全都吃了下去。吃饱以后,他便睡着了。结果,一觉醒来,他竟然拥有了这些动物的能力。有点类似于“鹰的眼睛、狼的耳朵、熊的力量、豹的速度”,这可能是“布雷斯塔警长”早期的东方版本。
从科学角度讲,这个事毫无疑问,纯属虚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就好像我们上学时候,经常问那些学霸,怎么考这么高分,他们一般回答,全靠蒙。事实上,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却隐藏着努力和汗水。
这个传说背后,可能也有所保留。
总而言之,不要迷恋东哥,那只是个传说。
第五个猛人,扈尔汉
扈尔汉,佟佳氏,世代居住在雅尔古寨。他的父亲喇虎跟族人有仇,一怒之下,率部投靠努尔哈赤。这一年,扈尔汉年仅十三岁。
在五个猛人当中,扈尔汉最为年轻,而且相比其他人,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努尔哈赤的养子。
要知道,努尔哈赤其实并不缺儿子,在此之前,第五个儿子莽古尔泰已经降生。有那么多儿子,还能收他为养子,只能说明,真喜欢。努尔哈赤对这个“儿子”相当信任,让他做贴身侍卫,形影不离。
当然,扈尔汉也没有让努尔哈赤失望,日后的表现也相当出彩。
加上前面介绍的两个,总共五个猛人。后来定官制时专门设置了“议政五大臣(理政听讼五大臣)”,故而史称他们为“五大臣”。作为努尔哈赤的肱骨之臣,他们的知名度也比较高。
当然,除了五个猛人之外,努尔哈赤身边也不乏其他能力非常的将领,比如前面露过一小脸的扬古利、噶盖等。
扬古利,舒穆勒氏,早年追随努尔哈赤,也任贴身侍卫,后娶努尔哈赤养女(娥丽格格)为妻,故号为“额驸(女婿)”。他骁勇善战,万夫莫当,每次出战,都冲在前面。
噶盖,伊尔根觉罗氏,后来也被封为“扎尔固齐”,地位仅次于费英东。他理政、打仗的水平都堪称一把好手,而且为女真的民族文化事业(满文)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人不仅自身能力比较强,关键还拉来了本族群的队伍。有了他们的归附,努尔哈赤在女真各部中声威大震。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26 22:09:00 +0800 CST  
(4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统一建州各部,意义非凡,但并不意味着努尔哈赤爬上了人生的巅峰,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小山包。而且,当站在山包顶端时,他才真正能够发现,一山还有一山高,周围到处有高山。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海西女真(扈伦四部)首先挡在了他的面前。这个对手比以往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团结,至少在表面上看。
当然,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无需恐惧,只需要思考如何冲破障碍,谋划如何对扈伦发动进攻。
然而,还没等努尔哈赤考虑好如何下手,敌人却先打了过来。
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由扈伦四部组成的联军向建州户布察寨发动进攻。
努尔哈赤吓了一跳,这年头儿,难道光动脑想一想,也能泄密?
其实真要因为泄密倒还好,反正早晚得动手,谁先谁后无所谓。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扈伦四部那边的人跟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统一女真)。
这次与以往不同,四部之中带头的并非夙怨已久的哈达部,而是叶赫部。
其实,叶赫部此次充当带头人倒也实至名归。
原来的“盟主”哈达部,在王台(哈达那拉•万)去世之后,因为领导权的问题,族内争得不可开交,导致混乱。而叶赫部趁虚而入,参与调停纷争(拉偏架),不仅削弱了哈达部,而且在扈伦四部中也建立了威信。故此,他们充当带头大哥,原则上没有争议。
可问题在于,为啥要带这个头?努尔哈赤跟叶赫部往日无怨,不但无怨,而且有缘。当时,叶赫部的首领名叫纳林布禄。他有个妹妹叫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按现在的话来说,两人是连襟,努尔哈赤是他的妹夫。
不光是亲戚,他俩有个共同的敌人——李成梁。
纳林布禄的父亲,也就是努尔哈赤的老丈人,也是被李成梁干掉的。
这样看来,李成梁在辽东真可谓“杀爹专业户”,我粗略统计一下,直接或间接死在他手里的女真头领大概有十五六个。想必要找他报仇的“儿子”们,更不在少数。在这群人当中,努尔哈赤无疑算目前最执着的。
顺便说一句,李成梁此时因被言官弹劾,已经下岗,不在辽东。不过,大约十年后,他还会回到这片土地,并且送给努尔哈赤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
这都是后话。
先说纳林布禄,既然是亲戚,又同病相怜,为啥突然撕破脸?
起因,也源于土地。
起初,因为两家关系不错,纳林布禄派使者到建州访问,也没客气,直接提出索要额尔敏(今吉林省浑江西北部)、扎库木(今辽宁省新宾县伊勒登河西岸)两处的土地,理由是这两个地方更靠近叶赫部。
努尔哈赤当即拒绝,并严正声明,额尔敏和扎库木是建州不可分割的领土。
见努尔哈赤不肯就范,纳林布禄勾结长白山部所属纳殷、朱舍里二路,洗劫了建州东部的一处营寨。
这件事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30 22:38:00 +0800 CST  
(4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对于这次武力威胁,努尔哈赤并没有报复。大概因为比起纳林布禄来,他多少还念及一点亲情。也有可能孟古哲哲吹了枕边风,平息了他的愤怒。
可惜,冷处理并没有换来和平,因为管理学上常说,人有个习惯,如果你让他把脚踩在你的肩膀上,那么他的下一脚,一定踩在你的头上。
于是,没过多久,纳林布禄再次派使者图尔德来访。这次,还特意带上了哈达和辉发两部的使者。努尔哈赤没多想,按照正常礼数,接见并宴请他们。
席间,略有醉意,图尔德起身施礼,说:“我家主子有句话,让我带给大汗,但我怕说了,您会震怒,不知当讲不当讲?”图尔德大概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次的任务凶多吉少:话如果不传到,回去主子肯定饶不了自己,如果传到,眼前就要倒霉。
努尔哈赤笑笑:“你主子是你主子,你是你,尽管说,我不怪你。”
图尔德稍有些底气,清清嗓子,说:“我主子说他想分你点儿地,你不给。如果为这点事儿,两家打起来,你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何必呢?”
努尔哈赤听后怒目圆睁,抽刀砍断桌案。
图尔德吓得倒退两步,赶紧说:“大汗!您息怒!咱不是说好不发火吗?”
努尔哈赤冷笑道:“我没发火,刚才的动作,你也给我原封不动的转给你家主子。”
图尔德:“这……”
努尔哈赤接着说:“就你们叶赫那几块料,我太了解了,真打过仗吗?那几件破衣烂甲经得起一仗吗?当年哈达部万汗去世,叔侄为争汗位内乱,你们趁人之危,侥幸得胜,难道以为我也那么好对付?如果我想带兵入境,必定朝发夕至,你们能拦得住我?当年我父被明军误杀,我据理力争,得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明廷送还尸首,续封龙虎将军。我听说纳林布禄之父也被明军所杀,尸首何在啊?”
对于这些反问,图尔德一时语塞。
努尔哈赤得意地说:“你且先回去,把我的话转告你家主子。”
对话结束。
本来事情也该到此结束,因为以图尔德的为人,这些话必然不敢直接告诉纳林布禄。问题是,努尔哈赤看人也很准。为了不让自己这番经典的话打水漂,他特意将其写成书信,交给侍卫阿林察,并嘱咐:“定要当着纳林布禄的面诵读,如果不敢读,再不要回来见我。”
风萧萧兮,易水寒;这个要求兮,有点难。
不过,阿林察显然比图尔德要勇敢,不仅敢去,而且敢读,只是对象略有出入。
因为,他先碰到了布斋。
布斋,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首领之一。为什么要说“之一”呢?因为有两个。另一个大家应该也能想到,就是纳林布禄。布斋的父亲名叫清佳砮,当年也是叶赫部的首领,也之一。清佳砮还有个弟弟,叫杨吉砮。这对儿清、杨组合,“去屑”效果也非常好。叶赫部传到兄弟俩的时候,锋芒毕露,将周围碎屑的小部落尽数扫荡,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之后二人占据险要,修建两座城池,二城相距数里。清佳砮居西城,杨吉砮居东城。两兄弟同为叶赫贝勒,被称为叶赫二主(大明朝廷称二奴)。
好景不长,清、杨二兄弟最终被杀,主谋我们也知道,是李成梁。
于是,布斋子承父业,继续居住西城,而纳林布禄也接替了杨吉砮,居东城。城还是那两座城,但城内换了主人。叶赫也因此元气大伤,此时才略有缓和。
当阿林察见到布斋,便将信的内容当面大声朗读。
布斋听后,也异常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努尔哈赤那些问句并不用他回答,只在陈述一个个事实。他虽然没学过语法,但也能体会那些并非单纯的疑问句,而是反问表示肯定,并加重语气。每句话都像针一样,刺到他的痛处,针针见血,见血封喉。
布斋毕竟年长,多少有些气度,憋了半天,对阿林察说:“你走吧。”
阿林察站着不动。布斋奇怪:“还干啥?”
阿林察说:“见纳林布禄,再念一遍。”
布斋问明缘由,差点背过气去。心想:好你个努尔哈赤,杀人不过头点地,欺人太甚。但嘴上却说:“我弟弟说话口无遮拦,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让他见谅。不过纳林布禄那儿,我看你就别去了。如果你非要去,我也不拦你,后果自负。”
老子《道德经》有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阿林察很勇敢,但不傻。他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便将书信交给布斋,返回建州复命。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纳林布禄到底还是知道了信的内容,气得火冒三丈。他跟兄长布斋商量之后,决定对建州发动试探性进攻。当然,自己单干,他们显然信心不足。叶赫的实力究竟怎样,恐怕努尔哈赤信中给出的就是正确答案。于是,纳林布禄联络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乌拉贝勒满泰、辉发贝勒拜音达里,共同出兵。
于是,便有了四部联军进攻户布察寨的一幕。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7-31 22:30:00 +0800 CST  
(4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听说对方如此兴师动众,努尔哈赤以为要大战一场。结果等他风风火火地赶到户布察时,所谓的四部联军早已不见踪迹。
雷声大,雨点小。
原来,纳林布禄虽然情绪激动,但头脑还算冷静。此次进攻,无非想试探努尔哈赤的态度。探听到对方过于强硬,他立刻下令收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没想到,努尔哈赤认真了。他锲而不舍地追击四部联军,一直到哈达部境内,并在富尔佳齐寨与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的部队遭遇。努尔哈赤还是老套路,诱敌深入,自己殿后,打算像以往一样,擒贼先擒王。
哈达骑兵果然追上,但领头的不是孟格布禄。
最靠前的一个骑兵挥刀猛扑过来,努尔哈赤故意放缓速度,回身搭弓便射,一箭中马,敌人连人带马倒下去。
万万没想到,后面又有三个骑兵乘机疾驰而上,一起向努尔哈赤杀来。
努尔哈赤本人倒还算镇定,可惜战马受到惊吓,一跃而起,几乎将他掀翻在地。假如努尔哈赤就此倒下,被三个无名小卒砍成肉泥。那么,整部《清史稿》可能消失,而他本人也只能在《明史》中寥寥几笔:癸巳年【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夏,奴酋侵哈达,堕马,猝。
写历史小说(姑且称为小说)最大难点在于,无论我怎么发挥,所有事情已经注定。我写与不写,结局就在那里,不动不摇。因为历史不能假设,白纸黑字。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的让它好看——即真实,又通俗。再简单点,就俩字,真、俗。
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越题材。我总觉得那些东西基本属于科幻范畴,跟历史无关。可即便是科幻,里面多少也有点历史情节,我觉得作者、编剧们最起码应该贴近一点史实。毕竟,头脑穿越不等于大脑穿刺嘛。
我们的史实是,努尔哈赤没有死。
危急时刻,安费扬古挺身而出,奋勇厮杀,干掉了敌军的三个骑兵(尽斩之)。
努尔哈赤才得以翻身跃起,稳住惊马,调头回来再战,正赶上孟格布禄姗姗来迟。说时迟,那时快,努尔哈赤抬手一箭,正中孟格布禄的马腹部。战马顿时扑倒在地,马翻人仰。
努尔哈赤应该没读过杜甫的诗,即便读过,也不见得能懂。因为唐诗翻译成满文,也势必会遇到跟译成英文同样的尴尬,意境全无。不过,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杜甫一段诗句的正确性。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尤其“射人先射马”这句,在各种战斗中屡试不爽。此时,孟格布禄已随马一同倒地,下一步等待他的,就该“擒贼先擒王”了。只可惜,“王”没擒住,逃跑了。哈达那边,危难之时,也有人显身手,将自己的马交给孟格布禄,让领导先走。
哈达部随即溃逃。
此一役,努尔哈赤小获全胜,杀二十人,缴获铠甲六副,马十八匹。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1 19:00:00 +0800 CST  
(4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然而,一场小胜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同年九月,不甘心失败的叶赫部贝勒纳林布禄,纠集了其他三部:乌拉、哈达、辉发;蒙古三部:科尔沁、锡伯、卦尔察;长白二部:讷殷、硃舍里,九部联军,共三万多人,再次向建州袭来,直扑努尔哈赤老窝佛阿拉城,大有一举消灭的架势。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赶紧派武理堪前去侦查。
武理堪,瓜尔佳氏。原本老家在哈达部的费德里(在今辽宁西丰县境),后来追随努尔哈赤,忠心耿耿。
按照指示,武理堪首先向东侦查。他快马加鞭,一口气走出一百多里地,始终不见敌人踪影。于是,他登高远望,见不远处一大群乌鸦栖息。走近,乌鸦四散飞走,刚离开,又重新聚集起来。武理堪心知不好,根据经验,大军过处,鸟兽必惊,如今沿途飞禽走兽竟然如此安详,说明侦查方向肯定不对。他赶紧疾驰回去,将想法告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对武理堪的判断力给予肯定,并再次派他出去侦查,这次的路线是从扎喀关(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五龙村)向浑河地区,一路向北。武理堪不敢耽误,一口气飞奔到浑河岸边,已经傍晚时分,见对岸火光密布。
现代人野外露营的都是吃饱了撑的,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般吃不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老百姓有旅游的雅兴。
探明了对方虚实,武理堪再次狂奔回来,当时已经将近凌晨三点。他顾不得领导正在休息,赶紧将情况告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并不惊讶,只让武理堪传令下去,所有人都准备好,天亮出战。之所以不立即行动,一则怕惊扰部中百姓,二则估计怕大家休息不好,影响战斗力。
布置完工作,努尔哈赤倒头接着睡。
当时侍寝的妃子名叫衮代,富察氏,努尔哈赤的继妃。此时,努尔哈赤的元妃、东果格格的生母——佟佳·哈哈纳扎青(佟氏),已经去世。她大福晋的位置,暂时由富察·衮代接替。
衮代对努尔哈赤的表现倒是颇为惊讶,实在忍不住,推醒他问:“大敌当前,怎么还能睡觉?难道害怕了?”
努尔哈赤轻笑一声:“我就听过吓得睡不着觉的,怎么你还听说过有谁害怕,怕得想睡觉?正因为我不怕,所以才能安睡。之前我听说他们要打过来,人来的还不少,心里稍有些不安。如今他们已经来了,人数也知道大概,我就放心了。”
说完,接着睡。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努尔哈赤便带领诸将到堂子祭天神。女真部落当时信奉萨满教,堂子是他们祭天神的场所。祭天神的仪式一般很隆重,只有新年或者重大事件时才会举行。此时祭祀,说明努尔哈赤对这场仗,倒还相当重视。如今这种仪式已经失传,而今很多人普遍认为,“跳大神”就是萨满教的传统仪式。我个人认为,不怎么靠谱,至少努尔哈赤还不至于在大战之前领着大伙听人唱什么“日落西山黑了天”或者“哎嗨哎嗨呦”之类的东西。
祭完天神,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出征。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2 20:05:00 +0800 CST  
(47)【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大军行至托索寨渡口处,努尔哈赤进行战前动员:“你们可以将手臂和颈项的护甲都摘下来,暂时放在这里。否则,两军交锋之时,有护甲在施展不开,反而影响发挥。如果大战之时真的伤到这两处,那没办法,算咱倒霉。如若不然,我军轻装上阵,必然大获全胜!”
众人听命,当即卸去部分盔甲。
建州部队继续前行,来到扎喀关(今辽宁抚顺市新宾县苇子峪镇青龙山附近)。守将迎上前来报告:早上七点多钟,叶赫部队已经来过,只不过多次攻城没有成功,现在已经去往黑济格城(今辽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镇古楼村西北)方向。
努尔哈赤随即命令部队徐徐向黑济格城靠拢,并派武理堪快马加鞭前往打探。
很快,得到回报,敌人攻黑济格城同样不利,已经停止进攻,安营扎寨。除了这个消息之外,武理堪还带回一个叶赫部的逃兵。
据逃兵交代,敌军总共三万人,其中叶赫贝勒布斋、纳林布禄统兵一万;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乌拉贝勒布占泰、辉发贝勒拜音达里统兵一万;蒙古科尔沁贝勒翁阿岱、明安、莽古,以及珠舍利、讷殷二部,共统兵一万。
九部联军,已经集结,直逼建州。
有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有点紧张。
紧张也很正常,因为当时努尔哈赤的兵力不足一万。这些将领虽然武将出身,而且身处边远山区,文化课可能不怎么及格。不过,简单的算术应该没问题,一个打三个,胜算的确不怎么高。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再次表现出他过人的见识和蛊惑人心的能力,向这些将领们完美地总结了建州必胜的三点原因:
第一 敌人虽多,但领导也多。打仗贵在将士用命,上下一心,惟命是从。领导一多,指挥必然混乱,执行就更加混乱。
第二 但凡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两次攻城不利,士气低落,我军虽少,全力一战,定能取胜。
第三 致胜法宝:擒贼先擒王!(屡试不爽)
当然,打仗也不能光靠鼓舞士气。其实,努尔哈赤心中早已想好了用兵的方向,黑济格城对面的古勒山(辽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镇古楼村西北)。
之所以选择古勒山,不仅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关键还在于山下的隘口,以及上山的必经之路,崎岖狭窄,并不适合大规模部队展开作战。这正是努尔哈赤想要的效果,这样一来,九部联军人多的优势便难以发挥。
那么,如此险要的地形,怎么能让联军乖乖地跑过来进攻呢?不用说,这更是努尔哈赤所擅长的伎俩——诱敌深入。鉴于自己多次使用此计,恐怕敌人有所防备,于是,他决定换人出场,派额亦都前去充当诱饵。当时,从战斗力来讲,额亦都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4 19:27:00 +0800 CST  
(48)【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二天一大早,努尔哈赤赶到古勒山,依山之险要,部署军队。
大部队埋伏完毕,就该轮到额亦都出场了。他只带百十来号骑兵,径直冲向敌军阵营。
此时,九部联军仍在攻打黒济格城,仍然毫无进展,突然望见一小股建州骑兵向自己奔来。联军将士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虽然几次攻城都不怎么顺利,但就派这么几号人来支援,也太瞧不起人。
于是,联军放弃攻城,朝额亦都扑来。
两军交锋,还没打几下,额亦都便表现出寡不敌正的架势,开始且战且退。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联军的首领们明显对额亦都不怎么了解。如果他们知道这人一生几乎没吃过败仗,就会明白他的败退肯定有问题。
至少也该想想,有什么样的领导,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下属。
可惜,他们没想那么多。
就这样,前面跑,后面追,一直到了古勒山下。
纳林布禄还算见过世面,眼看山势险要,立即下令部队停止追击,改为包围。随后赶来的联军士兵,黑压压一片,将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按照纳林布禄的想法,毕竟自己人多,就算有埋伏也不怕,只要自己不上去,难道他们还能永远不下来?
纳林布禄刚想一个开头,还没仔细往下想。
没想到,额亦都又冲了出来。
原来,他发现敌人没有追上来,便知道事情不妙。如果敌人不上当,反而把古勒山团团围住,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立刻勒马调头,率领仅有的百十来个骑兵再次冲向敌阵。这一次,纯粹玩真的。以百人敌上万,额亦都此时估计抱着必死的决心,没成想,经过奋力拼杀,杀死数个敌人不说,居然在包围的“人墙”中打出一道缺口,反倒使得敌人退却。(叶赫兵稍退)
这样一来,其实任务也算失败了。额亦都也很尴尬,对此一筹莫展。
布斋愤怒了。
让人家那么几个骑兵,在万军丛中,来去自如,作为九部联军名义上的首领,顿时感到颜面扫地。他再也顾不得许多,策马奔腾,第一个冲了过来。身边的士兵见领导冲锋,也只好紧随其后。
额亦都喜出望外,带领再次队伍后撤。当然,这回也确实有点招架不住,毕竟对方那么多人呢。
九部联军由于光追着领导前进,也忽略了自己脚下的路已经越走越窄。如果这样继续走下去,最终将走向彻底失败的结局。
然而,一个意外,使得节奏提前了。
由于布斋冲得太猛,坐骑突然被木桩绊倒,连人带马重重地摔在地上。俗话说,在哪里跌倒就该在哪里爬起来。然而,布斋这一倒下,就再没能起来。
有个落后的建州兵看见,敌人的带头大哥突然摔倒在自己不远处,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他虽然不认识布斋,但也知道肯定是个不小干部。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个士兵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跟前,一刀结果了布斋。
作为部落首领,就这么被一个无名小卒干掉,确实有点窝囊。
幸好,历史给这个小卒留了名,叫吴谈,听起来有点“干咳”的感觉,不管怎样,至少让布斋死在了有名小卒的手上。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5 22:07:00 +0800 CST  
(49)【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看到布斋的惨状,最痛苦的莫过于纳林布禄,当场晕了过去。面对亲人的瞬间离去,绝望和悲伤完全可以理解。当然,也不排除里面有惊吓的成分。
最忙碌的当属叶赫部的士兵,他们一边要护送毫无知觉的纳林布禄逃跑,一边还要抢夺布斋的尸体。
不管怎样,也不能让领导抛尸荒野。
随后赶到的其他部落首领,目睹了抢夺尸体的场景,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跑。其中,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明安,比较倒霉,心爱的坐骑陷在泥里出不来。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马,光靠两条腿跑,肯定要下去陪布斋。
幸好,蒙古人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有个优良传统,骑兵的战马都有备份,多的甚至三四匹。以便他们在急行军的时候,轮换使用,歇马不歇人。
明安赶紧随手抓过一匹马,骑上就跑。那匹马比较弱,又没有马鞍,一走三颠。他也顾不上抱怨,管它黑马白马,能逃命就好马。
突如其来的变故,多少打乱了努尔哈赤的部署。不过,倒也无所谓,胜利已经向他招手,只需随机应变,把原来的围歼改成追击即可。
于是,他率领主力部队,全面出击。
转眼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一战,史称“古勒山大战”。
努尔哈赤大获全胜,斩杀九部联军士兵四千余人。当然,这些人可能也不全都是被建州兵所杀。可以想象,当时现场一定也发生了踩踏事件。有一部分,说不定是被自己人踩死的。缴获战马三千余匹,铠甲一千余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俘虏了乌拉部贝勒布占泰。
刚才这些战争结果,主要是从努尔哈赤的角度来计算的。如果从九部联军这边算,更为惨重,你想啊,光死亡的就四千多人,那么,像什么负伤的、逃跑的、失踪的、被俘的、投降的、不知道去哪的更不计其数。由此可见,真正逃回去的,其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说,九部联军,至少扈伦四部,损失相当惨重。
古勒山一战,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州和海西的力量对比。扈伦四部的贝勒们从此失去了与努尔哈赤抗衡的能力(至少心理上),而且,提前好几百年证明了那个经典的理论,NO ZUO NO DIE(不作不会死)。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6 22:23:00 +0800 CST  
倭国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8 19:40:00 +0800 CST  
朝鲜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8 19:45:00 +0800 CST  
(5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8 22:55:00 +0800 CST  
(5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那么,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为啥大明朝廷放着自己家里的事不管,偏要去管外人的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原王朝和朝鲜的关系。
长期以来,朝鲜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存在,就连换个国王,都得向宗主国请示。到了大明统治时期,两国关系更为紧密。用朝鲜国王的话来说,彼此应称为“父子之国”,他们愿意把自己比作大明朝廷的“儿子”。
不过,这“儿子”似乎被惯坏了,平时不怎么听话,有事儿才想起还有个“老爹”,而且总给“老爹”添麻烦。
关键大明这个“老爹”还不能不管,往大了说,边境危险,唇亡齿寒;往小了说,就像咱自己家的孩子,再怎么不好,也轮不着外人教训。
于是,在关键时刻,连平时不怎么管事的万历皇帝也出来发话,必须得管。
有了皇帝的指示,下面办事自然积极,立刻派出了援军。领军的人,名叫祖承训,是当时辽东的副总兵。
这里要介绍一下。
祖承训,字伟绩,号双泉,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市)人。他原来是李成梁手底下的小兵,一直跟着李成梁混,在万历十年就混成了副总兵。可见李成梁有多猛,连手下的小兵丁都能叱咤辽东。
当然,这里介绍祖承训,还有重要个原因,他有个儿子,名叫祖大寿。
他这个儿子后面还要隆重出场,故事比他老子还精彩。他不仅跟努尔哈赤能扯上关系,纠缠了努尔哈赤祖孙三代,绝对堪称明清之际的重要将领之一。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带着皇帝的嘱托,祖承训同志带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朝鲜方面相当重视,派遣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宰相)柳成龙出城好几里地迎接。当柳成龙看到祖承训的队伍时,以为他是先锋,也没客气,直接便询问主力部队何时赶到。
祖承训也很惊讶,因为自己就是主力部队。
得知这一答复,柳成龙惊讶乘二次方,差点晕过去。
既然双方都如此惊讶,那么祖承训到底带了多少人呢?
五千。
是的,你没看错,就五千人,可能还有水分。可是,我们刚才说过,日本方面有二十万人。五千对二十万,兵力相差四十倍。这仗还有得打?理论上,日本人根本不用使用武器,只要全军列队,向前正步走,就能把明军硬生生推进鸭绿江。
不过,大明朝廷认为可以打。因为根深蒂固的“T朝”思想,压根就没把小小的倭国放在眼里。
没想到,后来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对于这种思想继承的更加深刻,结果被西方列强打得那叫一个惨。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当然,现在的大明朝廷不可能知道以后的事,至少目前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足够了。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话还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仗打不打,还得祖承训说的算。只要祖承训不轻易出手,应该不会吃亏。可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祖承训也认为可以打。如果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送死来的,他不可能表现出那么自信满满的态度。
那就啥也不用说了,开打吧。
结果,祖承训轻敌深入,在平壤遭到日军伏击,全军覆没。副将以下全部战死,只有他一人逃回国。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09 19:56:00 +0800 CST  
(5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对于这样的失败,大明朝廷并没有太过惊讶,而且也承认,只派那么点人参战,确实有点轻敌。再者说,也显示不出大明的威严。于是,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朝廷调集兵力四万有余,再次出征朝鲜。
虽然人数比上一次翻了几番,但也不到日军的四分之一,仍然略显不足。不过,在此次带兵的将领看来,这些人足够用,甚至还有点多。
这次远征的主将,名叫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在接受此次援朝任务之前,他的官职是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一听官名就知道,并非闲职,他奉命剿灭宁夏前副总兵哱拜的叛乱。
那边“讨逆”任务才刚结束,他就受到万历皇帝的召唤,马不停蹄赶到辽东,就任东征提督,统辖蓟、辽、冀、鲁诸路军。
后代史书将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抗击倭国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还有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也就意味着,万历年间,总共三大战役,李如松同志就干了两场,而且都是主帅。
足见皇帝对他相当器重。
能够受到如此重用,除了个人能力比较突出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李成梁的大儿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一般情况下,这句话是真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李成梁的另外一个儿子,很快会用自己的行动颠覆这句真理。不过,至少目前来讲,它还算正确的。
就这样,李如松带兵前往朝鲜,拉开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抗倭援朝”战争的序幕。
言归正传,回到努尔哈赤这边。大明此次远征,对他来讲,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根据可靠资料显示,努尔哈赤不仅知道这一情况的,甚至还主动要求出兵增援明军。只不过,大明朝廷根本没把日本那个“外夷”放在眼里,更不可能接受他这个“内夷”的帮忙,所以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当然,这也在努尔哈赤意料之中,之所以还这么做,无非想向朝廷表个忠心,并没有真的想要在这时候出兵。毕竟他的那点兵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楼主 历史票友康永聪  发布于 2018-08-11 11:35:00 +0800 CST  

楼主:历史票友康永聪

字数:216513

发表时间:2018-07-02 01: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08:00:38 +0800 CST

评论数:168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