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68,清的困局(1)

为什么英国人要种鸦片贩卖到清朝去?因为英国与清朝的早期贸易产品对清朝来说并不畅销只能以金银作为产品进行贸易,而清朝的产品却可以快速的出口到英国去,这使得贸易中的利润流入了清朝。所以英国需要鸦片这种能使得人上瘾的毒品来换取利益。

那么为什么英国的贸易品对清朝来说没有吸引力?最为普遍的说法认为是清朝是小农经济什么东西都自己生产,对于外人的产品没有兴趣。这种说法我认为不妥当,随着贸易的拓展,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逐渐编织起一套网络。

通过调查需求来调节贸易产品的产出与运输,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兴盛资产开始向大城市聚集出现资本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工厂和作坊大量增加,在这种变化下的作用一定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效率增加成本降低。并且贸易品的品质上升。

当英国人载着这样的贸易品去往清朝的时候,一定会与清朝的贸易品形成对抗,可是如果说清朝是小农经济,在商品上战败的一方将是清朝,资本必然外流,因为由工厂和作坊批量生产的产品会在价格上和质量上将超越由个人生产的贸易产品,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欧洲商人商品走俏而小农经济的商品被打垮。在清英贸易的后期,清朝陷入内乱,而由英国纺织业所生产的棉纱制品就快速的倾销清朝成为转折点。

这一点并未在早期出现的原因是清朝同样是一个善用资本的国家,但是两者推动资本流动的方式不同罢了,清朝时候就出现了极具代表性的商团比如:徽州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徽商中的代表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和晋商中的乔致庸。之所以说出胡雪岩和乔致庸是因为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以经营票号兴盛一时,票号相当于当时中国的私人银行,不管是徽商还是晋商的票号都非常发达,银行业的发达和商业的兴盛是无法脱离的。但是为什么商业的发达无法展示欧洲式的商业狂热呢?

因为中国的商人受控于更强力的经济组织那就是王朝制度。清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在内部有较为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体系,并且拥有可用的储藏制度。这使得商人无法利用货币的汇率来获得利益,又不能轻易的通过屯聚来赚取暴利,使得他们无法向欧洲商人那样的声名鹊起。

但是清朝又是一个为商人牟利的巨大经济体,因为清朝不仅可以聚财更是可以散财,由于使用官权制度使得清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统一的体系。由王朝拨款分配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本传导到地方上去,这为商人提供了便利。

资本同样会在清朝产生聚集,可是对于王朝来说京城脚下是清朝的土地,远方的土地亦然,如果说聚集是将资本聚集在一起的话,那么本质上说经营环境就是在不断恶化的一个过程,因为资本的聚集将会使得人力的技能赶不上资产价值的上涨。通过生产和制造所产生的产品利润无法对抗因资本聚集产生的资产升值。

可是对清朝来说并非完全不能解决,因为当王朝需要对地方投资投入资本的时候,就扭转了以聚集和封锁为主的方式。

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改善经营环境,使得资本离开聚集地,向下聚集。而这一点将改变整个资本运作的方式。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5 18:58:00 +0800 CST  
写作小组现在有4个比较稳固的朋友加入了,现在小组内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继续写作,另一个是在今年制作一个系列的片子,缺少会视频编辑或绘图的人,负责发帖和宣传的人,还有就是缺少一个能录音的男性声优,如果有兴趣加入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感谢,暂时没法提供报酬,不过可以对很多问题进行探讨当做回报。如果将来真能出版,会分成,企鹅: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5 21:35:00 +0800 CST  
69,清的困局(2)

在清的贸易之中一直有一个隐藏很深的事情,那就是清朝似乎没有什么叫的响私人品牌,这其实是一个误会。在明朝时候就已经开始诞生大量的私人品牌,可是到了清朝似乎这种私人品牌又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当清朝统一以后对私人品牌采取管束政策,取代为“大清某某年制”为主(比如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所以私人品牌被年制取代以后,在贸易中就似乎变成了统制,由私人制造的商品被贴上了统一的标签进行贸易。

私人品牌被管束、商人在度量衡和货币上无法做文章、又不敢轻易的囤积使得商人被王朝管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商帮异军突起的原因在于朝廷能够散财。

由于商人不仅可以在聚集的地方赚钱,更是可以去由王朝投资建设的地方赚钱,使得资本向小城市化的方向运作,当资本从大城市向小城市运动的时候,人力也会随之而去。资本和人力的回归使得小城市产生活力,从而产生寻求,这样小城市又会向大城市产生贸易需求。

资本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不停的流动产生利益,而凭借着打通大小城市为目标的徽商和晋商,通过私人银行业的建设实现了通存通兑。所以私人银行业的发达标志着城市之间的资本流动。

这种资本的流动使得中间环节被减少,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贸易品的升级,又因为中国“盘香法”与欧洲“堡垒法”之间的差异,使得商品变化速度更快。这使得欧洲产品的弱势,所以当清朝仍能保持自我的强大时候,欧洲的商品不是不被需要,而是在竞争中落败,导致英国的资本流出。

但是清朝也有自己的困境,在第一部中已经就明清困境的成因和明朝部分的发展解释清楚,从这里开始就会逐渐的讲述清朝的问题。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官营贸易获得大量资本,从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让私人海外贸易受到控制,造成了大量走私的产生,由于走私是犯罪行为,所以贩运茶叶是犯罪,贩运鸦片一样也是犯罪,那么不如转运价值更高的商品来平衡贸易中的危机。

英国人的鸦片之所以可以快速的流入中国,与走私业的兴盛不无关系。那么先要谈的是鸦片前的的问题,由于在商业竞争上落入下风,资本大量流入清朝,英国陷入一个尴尬的难题之中。

资本的价值不停的流出不但不会使得英国内部的局势稳定,相反会使得英国的内部局势恶化,压榨殖民地获取利益的手段只能制造仇恨,当资本快速流出的时候,就需要更加的压榨殖民地,这使得殖民地爆发起义。

为了镇压起义就需要把资本投入殖民地的“我们”手中,这使得殖民地内部更加对立,当这种维持呈现恶化的时候,殖民地甚至不能提供资本,相反使得资本更为枯竭。

所以英国决定放弃北美13区,转而寻求北方的安全。之后英国开始使用鸦片获取贸易的利益。清朝不允许鸦片肆意的泛滥一方面是担心资本的流出,另一方面是担心走私者的壮大于是派遣钦差前去管理鸦片问题。

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6 18:25:00 +0800 CST  
70,清的困局(3)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的喜欢一句谚语是:“当你只看我左手的时候,就看不见我的右手了。”林则徐去往南方以后决定进行虎门销烟,于是与英国人交恶,然后战争爆发,似乎一切都非常的合理,但是其实其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当时的鸦片并不是只在中国贩卖,甚至欧洲本土鸦片一样泛滥,我小喜欢非常喜欢看欧洲的巨著,而在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里基督山伯爵就是在吸毒,在英国作家柯南笔下的福尔摩斯一样也在吸毒。只是他们吸食的品种和程度不同。当时毒品的危害对世界来说都是隐晦的事情。甚至一度上流社会吸毒成为风尚。

直到1912年世界才签署《海牙禁止鸦片公约》开始共同打压毒品,所以鸦片实质上在当时一种非常容易销售的毒品,这里并不是要为毒品翻案,而是要看到毒品背后的争斗,对英国来说到处贩运毒品既是一个暴利的事情,但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难堪的事情。

由于没有能够对抗清朝的贸易品去换取价值,只能依靠鸦片和金银使得英国变得无奈。但是另一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清朝对英国的态度问题。在英国人看来之所以自己的贸易品不被重视,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贸易口岸过少,使得自己只能在南方进行贸易,不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的流通。第二个原因更为关键,那就是清朝是东亚贸易的宗主国,清朝之所以敢于采取闭关锁国的官营贸易,其目的就是通过贸易的垄断来抬升自己的地位和调节不同国家之间的强弱。

所以清朝是东亚最重要的贸易据点,如果可以打开这个据点就可以松动其他国家的态度,对英国来说需要一个抓手和借口来与清朝开战,迫使清朝改变策略。“鸦片”即是一种利益也是一种“借口”。

从英国人的角度上看鸦片战争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掩护鸦片的战争,更是追求通商的战争,需要看到的情况是当时的英国并不平稳,英国人的兴起之路依靠的是榨取利益来继续战争,为什么最终英国以极小的差距决定与清朝开战,因为清朝中具有大量的资本可以被榨取。

如果可以打开中国的市场,就能源源不断的为英国提供资本,一但达成通商协议还不需要不停的打压就能实现这一点是英国需要这场战争的原因。如果说英国是为了利益最终大打出手的话。

那么清朝的内部就变得非常难以看懂,清朝进入中后期以后的皇帝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犹豫不决和反复,当林则徐宣布禁毒的时候道光皇帝不但是嘉奖,甚至亲自赐字勉励林则徐。可是等到英国人的势力逼近天津的时候。

道光又转变了态度开始斥责林则徐,从鸦片战争中的实际战争上看,双方的冲突规模并不算大,英军紧靠着几千人就能到处攻伐,而皇帝在战争中的态度是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前后颠转。并且在战争中英军也同样做不到一边倒的全胜。

当一个挫败来临的时候,道光不是忙着筹集军队和挑选将领,相反是想赶紧去议和,而且对原先的主战派的抛弃使得将军们进退维谷。这种模式在清末的战争中是不停的反复,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是想着继续战争或者一开始就考虑对方的条件。

而是不想接受对方的条件又不肯扩大战争,最终只能在左右为难之中贻误战机,当失败一到就马上想着议和。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阻止英国的野心,相反只能是激发英国的野心。

因为英国是大陆均势政策。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6 18:26:00 +0800 CST  
71,清的困局(4)

对于英国来说是非常喜欢清朝这样的态度,英国为何激烈争辩是否战争就是害怕战争扩大化,与一个巨大的国家进行战争,最坏的事情就是对方不和你签署文件,那么为了能够确保胜利,战胜方只能继续战争,当从对军队的歼灭转向占领城市的时候。

英国人也就会面临重复拿破仑在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但是清朝并没有这样选择,当清朝失败的时候,就忙着签条约,这使得英国人异常欣喜,因为他们就是怕持久战。如果战争扩大英国不仅要面对清朝,同时还会面对另外欧洲国家的窥视。

当英国强大的时候,就是到了欧洲国家联合打压的时候,这是在欧洲不停上演的事情, 所以如果清朝可以持续战争,对英国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

并且从战争的角度考虑,一次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军民的伤亡和城市的破败造成的损失与不停签署条约所造成的损失对比起来,很难说谁更加巨大,而通过长期的战争可以使得军队从萎靡不振变得强悍起来。

这在明朝的倭寇之乱中同样是上演了的事情,当几十名日本的职业武士登陆沿海时,就可以四处砍杀抢掠所到之处的府县兵民,但是通过战争的激烈胡宗宪开始整顿军备,很快就扭转了颓势。

可是纵观清朝中后期历史,只用两字便可概括这就是“憋闷”。如果说一开始道光下定决心开战,当林则徐稳定南方的时候英国人北上攻打天津就一定能攻破北京么?在这一点上我想认为武器之间差距的论点一定会认为中国的武器无法与外国开战。

但是,问题就在于即便攻破了北京,还可以向西边退却,后来的咸丰不就真的逃到了承德避难么?英军士兵人少如果要维持一个过长的战线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英军最怕的恰恰是持久战。

如果一开始就认为打不过英国人,那么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候就该打压治罪,然后赔钱了事。可是又不是这样做的,而是当局势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炫耀等到战争到来的时候又不知所措,假如一开始就赔款那么只是赔偿鸦片损失,等到战争爆发以后就又要割让更多的利益给对方。

并且战争也不是一边倒,在战争拼杀之中清军虽然常年不战导致连连失利,可是将领和兵众也都并非贪生怕死之辈。等他们付出代价以后不但没有嘉奖,相反一脚就把他们出卖,将林则徐治罪。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满足了英国人不敢持久战的弱点,使得英国人得利,又使得军民对清朝感到绝望,将自己从有利的地方主动的引向了对方有利的方向,在之中又不停的反复。让别人占尽便宜,而自己是捆住手脚不敢施展。

并且清朝的这样做法,使得敌人的敌人变成了敌人的朋友,如果清朝力主一战,那么欧洲国家可能借题发挥打压英国,只要在之中与其他欧洲国家做交易,就能将英国引入更为不利的局面。

但是战败一战就着急签合约,使得敌人的敌人们也开始想尽办法纷至沓来分一杯羹,那么清朝到底为什么沦落至此呢?

因为中国的王权也失去了选择。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6 18:27:00 +0800 CST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6 18:28:00 +0800 CST  
73,清的困局(6)

皇帝能做到真的独断专行么?这个答案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可以的。但实质上是不能的,在之前的第一部中对官权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里就不复述了。清朝皇帝所能做的选择实质上已经被封锁了起来。

皇帝已经没有了官权领袖作为调节官权矛盾的基础,使得官权制度与皇帝直接衔接了起来,这样一来皇帝不是避免了争斗,而是加入到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当中。如果皇帝跟随官权制度的运作操作。

那么皇权就将被官权吞并,使得官权吞并掉皇权成为一个新的体系,这样的结果将使得皇权出现危机,所以为了避免皇权的危机,皇帝最方便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族权来破坏官权的运作。

可以看到的是清朝的权臣和党派的出现与皇帝本人的制造和使用无法脱离干系,也就是说皇帝一方面反感党争另一方面又在制造着党争,想要看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看清楚一个关键问题,王权与官权并不是一体的。而是两种大权在运作。

但是随着官权的越发强势,皇帝实质上已经受到了官权的威胁,要被官权系统吞并成为一体,所以当王权没有抵挡这个过程的时候就只能主动的去破坏官权系统的运作。

这使得满汉臣子的争斗达到无法调和的原因,而皇帝又因为相权的衰落,使得皇帝只能选择任用一个派系的官员,这让是选择满族大臣,还是汉族大臣成了清朝皇帝的头等难事。

皇帝直接介入到了臣子的争斗使得被皇帝拉拢的一派得利的同时,失利的一派又开始了加速集聚在一起对抗,这使得臣子的结党越来越严重。而满族与汉族的这种对立更是将问题推波助澜。

汉臣会认为满臣的结党是对自己的压榨,认为是蛮族统治下的必然结果,而满族则认为汉人势大,如果不进行压制自己很容易就被对方打压。

双方以族权矛盾和冲突的表象掩盖了官权实质膨胀到极限形成对皇帝地位威胁的实质,清朝的真正是官权制度已经强大到了要吞并皇权的地步,而皇权再也没有什么退让的了,皇权如果想要保持对于王朝的控制,就需要破坏官权的运作。

可是破坏了官权的运作,又会使得王朝制度族权化,一但官权制度族权化了,争斗就更难平息,人们很容易看到的是清朝初期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强势,将道光、咸丰、同治的弱势归咎于他们的懦弱无能之上。

却很难看到真正使得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皇帝碌碌无为的正是前面强势皇帝的作为,到了道光一朝时候为什么前后反复又碌碌无为,因为他已经失去了选择,他已经不能像康熙时代那样的随意施展自己的战略了。

党争和族权化的破坏使得王朝内部并不是把打败英国人当做第一要务,相反的将皇帝如何通过战争来调节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当做第一要务。可是皇帝真正所打开的并不是对于自己有利的道路,相反是打开了中国王权这个大权灭亡的道路。

中国需要新的制度替代王朝制度的变革大幕拉开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7 21:27:00 +0800 CST  
74,清的困局(7)

为什么道光要进行反复呢?因为林则徐所面对的并不是只有一个敌人,鸦片凭着什么能快速的进入清朝,靠的是走私。所以林则徐真正所面对的敌人有三个,第一个是英国人、第二个是走私商人、第三个是南方的官员。

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最容易解释的,因为他们就是要为自己牟利所以与林则徐对抗是最明显的,而剩下来的那两派则要隐晦的多,这与明朝倭寇之乱中将明朝走私商人说成是倭寇是一样的,由于对外实行的官营贸易垄断,使得私人贸易大减,这让走私成为无法避免的事情。

那么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并没有现代的国家概念,对走私商人来说就更是淡漠,由于朝廷的政策使得自己生路断绝,自己只能铤而走险去走私,让他们与王朝产生了对立这一点也并不难看懂。其实最难看懂的是第三类,也就是南方的官员。

如果没有官员从中牟利,走私鸦片也无法到如此程度,林则徐到任以后所面对的局面很复杂,而对于当时的局势来说林则徐要如何下手呢?这才问题的关键,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林则徐能触碰的东西,没有皇帝的首肯和改革是做不到的。

这样的政策不改变只是强力的打击走私商人,只会滋生出更多的问题出来,而对于道光来说,最想要轻视或者将问题引向的方向是英国人引发的问题,对于南方的走私现象和官员的变化想要淡化。这使得林则徐最终将焦点放在了鸦片之上。

但是禁烟以后引发了战争,当英国人前往北方以后,对道光来说是继续战争,还是继续支持林则徐,就要看哪个选择能使得道光得利了,对道光来说使用林则徐和放弃林则徐都是随着他的利益而变化。

道光先是表达了和谈的意见,英国人也同意谈判,这样的结果使得林则徐的处境急转直下,道光转向了使用主和派的琦善去谈判。到此第一个回合结束,英国人与琦善开始谈判,当天津的围困结束以后,道光就又转向主战了,开始调遣防务,在外琦善与英国周旋。

但是对琦善所要签署的《穿鼻草约》道光皇帝非常不满意,当时条约规定割让香港,赔偿英国600万银元,开放广州通商。道光又将琦善抓了起来,认为自己受到奇耻大辱,这一下形势就有问题了。

如果说之前抓起来的林则徐是主战派,现在又把主和派的琦善抓起来了。那么请问道光到底是主和还是主战呢?这一点成为鸦片战争中急转直下的关键,从实际的战争情况来说双方的交火人数并不多,破坏的地方也不足以产生压倒性的破坏,并且在抗击中军民基本对外敌表达厌恶情绪。

可是作为王朝皇帝的道光究竟是一个态度成了玄机,当局势有利的时候就将胜利一把抓在手里,当局势不利的时候就把责任扔给臣子,那么接下来的战争臣子是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臣子死命抵抗假如打败了英军。英军不满扩大战争。

那么自己会不会像林则徐一样的被抓起来呢?如果说局势不利的话与英国人和谈最终结果会不会将一切的责任都踢给主和的人呢?

皇帝不肯承担因战争的责任,在战争中的数次改变影响了之后的变数,英国人对琦善与义律的条约感到不满意于是决定扩大战争。

那么说扩大战争对清朝是有利还是不利呢?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7 21:28:00 +0800 CST  
75,清的困局(8)

如果说林则徐是一个失败者的话,把他抓起来就该派一个更持重老成的官员过去主导战争,可是派去的人叫爱新觉罗奕山,是道光的族侄。对于林则徐来说为什么要将枪口对准英国人,因为对外战争容易团结内部的矛盾,可是在奕山看来最优先的敌人不是英国人。

相反是南方的汉人,并且奕山说出了一句名言:“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那么这位英武大将军又搞出了什么丰功伟业呢?首先奕山重用了一个叫杨芳的人,杨芳认为洋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洋人的武器是邪器,想要对抗就需要用污秽之物对抗,将屎尿粪便收集起来用于对英国人的对战。

结果一败涂地,奕山初战不利以后退入广州城,英国人一轰城就动摇了他抵抗的信心,之后内部的兵卒又因为粮食问题发生内乱,这样奕山决定投降。

在广州城没有完全被攻陷的情况之下就主动投降了,更讽刺的是当广州失陷以后,不满于英国人行径被奕山说成是汉奸的粤民反而将英国人围堵在城寨之中,这时候英国人居然找来奕山前来解围。

面对如此失利的奕山,道光又是如何处置他的呢?虽然奕山被抓捕,但是很快就获释,之后前往北方处理与俄国的事务,又要和俄国人签署《瑷珲条约》。面对奕山的失利道光又派遣了另一个人前去处理这件事。

这个人叫爱新觉罗.奕经是道光的皇侄,与奕山对比起来讽刺的是好歹奕经还在想着如何对抗,可是奕经驻扎苏州时候终日饮酒作乐,驻扎数月不思准备,期间跑到庙宇之中求签,求得一个老虎吃羊(洋人)的观点,把计划定位为“五虎制敌”,等待志得意满以后终于开拔前去攻打英军,准备不足又不能灵活应对,而英国人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准备以逸待劳,结果当然是最终战败。

一路战败之后英国人长驱直入要攻打南京,守军不是想着防守,而是妥协退让,最终清朝被迫签署《南京条约》。而要看到的是南京条约中赔偿的价格就从之前的600万银元变成了2100万,而且要割让香港,还要开放5个口岸。不仅如此要求清朝打破垄断贸易,关税还要中英共同商量,英国人还要享受治外法权。

如此看来,如果以不觉羞耻的立场说的话,还真不如琦善所签署的条约了,之前签署条约要求赔偿600万的价格是以赔偿林则徐禁烟所构成的英国损失。鸦片战争发展到了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一败涂地。

那么为什么道光要任用奕山和奕经这样的人成为统领南方军事的官员,可以说奕山和奕经不但没有挽救局势,相反更是将局势搞得一团糟,一个是不思进取的吃喝玩乐贻误战机,另一个更是将对付自己人优先于对付敌人。

道光难道不知道自己任用的人是什么德行么?

把这样的官员送到南方处理军事,等于将清朝的利益拱手送人,从实际的战果来看,清朝军民亦非贪生怕死之辈,但是作为统领的官员是昏聩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什么道光要如此行事呢?

因为在道光的角度上看来,敌人的成功与自己人的成功比起来。

实质是后者更对自己构成威胁。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7 21:29:00 +0800 CST  
76,清的困局(9)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道光要重用奕山和奕经这样的人去统领战争呢?难道是道光不知道这两个人不适合去担任如此重担么?我认为道光并非完全一无所知,没有多少过硬战场经验的奕山和奕经被调往前去力挽狂澜战争是不够的。

可是为什么当一个错误犯下的时候,道光不是弥补这个错误,相反是不停的用错误去弥补前面的错误呢?因为对于道光来说,选择谁将前往前线不仅是一个关于战争的问题,更是关乎于调节内部臣子势力的问题。

如果将问题从国家利益优先的角度换到王朝利益优先的话,这些说不通的事情就很容易解答了,对道光来说由于已经遭受了之前的失败,扩大战争成了选择,但是扩大战争的关键不是任用一个适合的人去解决,而是道光直接介入了臣子的争斗。

奕山为什么会说出汉人皆贼寇的话呢?因为在奕山看来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并不只是打败英国人,而是要压制汉人的崛起,随着日久生平通过科举考试出现的大量官僚们都由汉人包揽,汉臣的地位上升在满臣的角度去看,是一种威胁。

所以满臣优先压倒汉臣的目的溢于言表,自然对于汉人视为贼寇,但是这里面关键的不是奕山怎么看这个问题,为什么道光要介入到满臣的争斗之中。

因为皇帝失去了相权,由军机处所构成的议事制度使得皇帝参与到了政策的制定和谋划之中,看起来皇帝的权利增强了,但是实质上皇帝变成了官权网络之中的一环,无法再轻易的脱离出去,这就使得皇帝的意见卷入到了臣子的争斗之中。

当这个条件变化以后,对道光来说问题就从选择能吏处理政务,变成了任用能够支持自己的大臣,满臣与汉臣的对立是由皇帝所激化的,而皇帝在选择满臣还是汉臣的时候又陷入了一种更深的对抗之中。

如果使用了汉臣,对于满臣来说会认为是皇帝抛弃了满臣,这样满臣对皇帝的支持将会变得“微妙”起来,而对汉臣来说自己一直被压制,当然渴望得到支持。可是当汉臣扩大自己势力之后,就会变得渴望去控制皇帝的意识。

汉臣的强大会使得皇帝产生疑虑,因为自己将会被汉臣所控制,这时候又无法再与满臣形成契约关系,皇权将会衰落。那么为什么皇权要始终使用满臣呢?

并不是只是因为皇帝是从满族之中出身,而是因为满臣感到了汉臣的势力的增强,感到了一种“不安”,认为汉臣会压制满臣,所以皇帝要利用就是满臣的不安来使得皇帝与满臣形成更紧密的契约来共同压制汉臣。

到了道光时候,满族势力已经走下坡路,通过科举考试使得大批汉臣崛起,皇帝已经不能再依靠于过去的满臣强势时候,通过使用汉臣来抑制满臣的方式来维持局面。

所以皇帝并不是不想用能吏,而是随着局势的发展使得满臣衰落汉臣崛起的局面出现,在这个结果下,皇帝如果使用汉臣,只会使得汉臣更为强大。

那么皇帝将会受控于汉臣,为了避免自己的权利被控制所采取的行动,相反是选择了不适合的人去前往主导战争。

王权的利益优先于国家利益,这样的选择就自然为战争失败埋下重大隐患。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7 21:29:00 +0800 CST  
77,清的困局(10)

道光的选择如果是倾向了满臣的话,对于满臣本应该是一个机会,如果下定决心去打赢战争,那么满臣的势力就会重新崛起,可是为什么派遣的人不但没有想着胜利,相反不是想着通过打压自己人就是想着旁门左道去胜利呢?

因为这时候满臣已经走向了“傲慢”,满臣与皇帝之间的联盟关系被满臣视作是注定的,也就是满臣不思进取的关键是他们认定了一个情况不会改变,这就是满族的皇帝到了最后关头一定会重用满臣去解决问题。

所以脑袋里想的不是怎么去搞定对手,而是将重点在提升自己的势力上,对奕山来看这次战争是自己打压汉人的好机会,过度的轻视了对手又将重心放在增加自己的势力上,这样的将军如果不败还有天理么?

对奕经来说同样如此,随着统领的到手在苏州时候的驻扎更是抬升自己势力的好机会。而他们为什么敢于如此行事?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即便战败,也不会被真正的打压,他们认定了皇帝不能抛弃他们使得胜利收获最大好处,失败了不过是到宗人府里待一段,过一段出来了还是一个提笼挂鸟的大爷。

事实不就是如此么?奕山兵败以后很快就复出前往北方继续自己的战败之路,奕经战败以后同样一年就复出,这些满臣对于战败并不惧怕,所以奕山只不过是广东城被攻打就举旗投降,奕经在苏州终日以酒作乐贻误战机,可是等待他们的不是严肃的惩罚,相反如同是保护。

满臣的这种傲慢使得自己胡作非为却要让皇帝和国家来承担后果,皇帝如同是满臣的人质一般,任由他们胡乱行事却不敢任用能吏去处理问题,最终一个错误出现以后,就用更大的错误去弥补之前的错误。

其结果是错误一再扩大,满臣不但不知悔改,相反以汉人通敌祸国为理由躲避自己的责任,皇帝失去了选择,只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黑。最终不仅是丧权辱国,还扩大了之前需要赔偿的数额。

但是这些结果既需要民众来买单,更是需要皇帝来买单,皇帝在透支的是民众对于王朝的支持,鸦片战争的战败使得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瓦解,资本大量流出改变了之前由王朝主导的资本流动,这使得南方的情况更为恶劣,原本就反感闭关锁国政策的势力,现在对战败所加在民众身上的赔偿重担更加反感。

道光所最不想承认的就是南方私人走私的猖獗与官营贸易形成的对抗,在这之后变得越演愈烈,不但没有能够阻止局面的恶化,更是使得王朝赔偿英国大量赔款,使得其他国家也看到了如此好处,纷至沓来。

不想着扩大战争将战争变为持久战打击对手,而是想办法通过协约停止战争,这对于英国来说更为有利,通过短暂的战争后签署协议榨取利益,比起需要自己扩大战争后从被占领地压榨利益比起来要轻松的多。

在无可奈何又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道光之后碌碌无为的死去了,新换上的皇帝咸丰所面对的情况则更不如道光。

内外的矛盾到了第一个爆发的高潮阶段。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8 19:39:00 +0800 CST  
78,清的困局(11)

在道光选择后任皇帝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咸丰,另一个则是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从历史的功绩上看咸丰不仅是毫无作为,并且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英法攻入北京火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最后又不敢还朝于北京病死在承德,签署赔偿条约签的手都软了。而恭亲王是与慈禧决议改革的洋务运动领袖。

那么为什么道光要选择咸丰而不选恭亲王,一种最重要的说法就是认为咸丰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帝师,咸丰的老师杜受田对咸丰说要以孝义之举来掩盖自己不如恭亲王。

于是有两个故事成为咸丰被选为继承人的理由,第一个是去打猎的时候恭亲王射猎成绩优秀,而咸丰一矢未发,道光将他叫到身边询问为什么。咸丰回答因为春天正是鸟兽生育的季节,不忍心打猎。道光极为高兴认为咸丰是不错的。

第二个是道光召集咸丰与恭亲王询问未来的主政方略。恭亲王的老师对他说道光皇帝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到了咸丰这里,咸丰不说未来施政方略,反而上来就哭说道光不会有事,还得听道光的,于是道光又觉得咸丰仁孝很是高兴。通过隐藏不如恭亲王的方法,咸丰顺利登基了。

那么如果仅从人生的成就看来恭亲王成就要高于咸丰,从这个角度上看道光的选择是所托非人,不但没有能够选择出更强的君主来改变颓势,更是将局势走向了不利的局面。可是在表面的条件之下还有其他原因。

从实际情况上看道光难道不知道恭亲王比咸丰强么?这与道光为什么选择奕山与奕经是一样的,道光在战争失败以后,满臣与汉臣之间的争斗不但没有被减缓,相反更为加剧。而在咸丰和恭亲王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要素就是。

臣子之争。

这才是道光考虑继承人的关键,咸丰与恭亲王个人能力上的对比只是他们个人的对比,但是围绕在他们身上的臣子之间的争斗已经愈演愈烈。

为什么清朝前期康雍乾敢于重用汉臣?就是因为满臣很强,满臣强皇帝就需要用汉臣来抑制满臣的强大,这为皇帝随意使用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现在满臣已经衰弱下去,那么为什么满臣越弱越是要用满臣呢?

因为皇帝失去了选择,没有相权辅助调节臣子之间的强弱,只能介入于臣子的争斗。所以接下来的难题就是要实行改革还是守旧不改。从国家的角度上看,改革强国于国有利,可是改革有利的话对王朝本身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在道光看来是进退维谷。

使用强者改革的话,满臣只会更弱,而汉臣强大起来以后能不能压制汉臣这就是难点。所以任用谁将不再是谁的能力问题,是要如何调节满汉矛盾的问题,这时候个人能力更高的恭亲王反倒落入了下风。

因为恭亲王个性更强,如果过激烈的改革会更激化内部的矛盾,而使用咸丰则要面对的是优先保护于王权的利益,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下位之上。

弱者反倒得到了机会。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8 19:39:00 +0800 CST  
79,清的困局(12)

道光不是不清楚咸丰能力的不足,而是更忌惮于恭亲王对激烈改革,对皇帝来说臣子之间的杠杆已经出现了颠倒,如果选择强者改革,很有可能会造成皇帝权利的衰落,并且对于民间来说,厌恶满清统治的基础极为浓厚。

在这样的影响之下,能力弱的咸丰反倒是更为合适的选择者。历史之所以会使得咸丰变得无所作为,恭亲王改革晚晴是因为两者所处的环境已经改变了。而不仅是因为他们个人能力的不同。

咸丰继位以后情况为什么变得更糟,因为就在继位的那年隐藏在鸦片之下的问题爆发了,面对清朝的软弱无力,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了。要看到的是洪秀全实际上是一个能力不高的人,从他数次考试失败和他做的那些打油诗就能看出他的水平。

洪秀全考试失败之后就大病一场,就又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也就是他的拜上帝教。为什么洪秀全会在广西通过宗教获得成功呢?

这是社会资源下降后造成的结果,广西交通自古不便,但是又没有四川那样的巨大盆地,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一种对于贫瘠又复杂地缘地区的说法,这使得当鸦片和鸦片战争发生前,王朝的资本是流入的状态,通过资本的流入和投资降低了社会矛盾。

可是随着鸦片和鸦片战争的赔款压力承担上来后,资本由流入变成了流出,苛捐杂税增加,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社会资源出现了一个快速的下降。并且广西民族情况复杂多族混居情况十分普遍,使得利益极难调控。

在这个时候宗教就成了一个可以统一利益的选择,之所以广西的大量民众会投入到洪秀全的账下,有两个关键原因,一个原因是洪秀全的政策均天下,由于当时的社会资源已经无法平息矛盾,所以向外扩张后分得利益成为化解矛盾的方法,另一个原因是宗教的教义所给教民设想的一个美好蓝图和死后的世界。

可是洪秀全连招募教徒和传播教义的工作都不是由自己完成的,洪秀全是一个极容易放弃又极容易幻想的人,在拜上帝教遭遇失利的时候洪秀全变得懦弱,而杨秀清通过不停的传教和对于一些幻术和巫术的使用,不停的在努力拉拢了更多的教徒。

等到教众越来越多的时候,洪秀全又夺取了功劳重新掌管权利。随后在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烽起,为什么洪秀全不思进取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反而能够成功呢?因为当时的南方已经早就酝酿了制造危机的温床。

鸦片战争以后,最大的改变莫过于资本流动方式的改革,从向下流动转变为向大城市聚集,使得土地兼并现象无法逆转,导致了大量的民众生活越老越糟,在道光对外政策上任用的大臣又没有建树,只能使得情况继续恶化。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不想被道光承认的反清势力开始集结在一起,他们的共同作用推波助澜,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快速兴起。

然而面对如此情况,咸丰则决定打破旧制,启用新的力量来应对。

晚晴的第一位重臣曾国藩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8 19:40:00 +0800 CST  
80,满汉颠倒(1)

太平天国出现之后如同野火一般燃烧起来,面对天平天国的兴起咸丰是如何举动的呢?更是无所作为,为什么咸丰要重用汉臣在南方实行团练募兵,因为他所派出的将军都一路战败,从广西向湖南进军之后向湖北,随后攻克江西又直逼南京。

不久南京就失陷,面对如此快速的变化,咸丰已经是无人可托,只能任用汉臣,而其中一个人就是曾国藩。曾国藩一直以来被视为晚晴三重臣之一。但是从另一个视角看来,事情亦有另一番景象。

曾国藩与洪秀全的际遇实际上非常相像,曾国藩也是考试接连不中,可曾国藩与洪秀全最大的不同是,洪秀全连考不中大病一场,于是放弃念书改转投身自己的另一条路,曾国藩连考不中之后继续准备考试。

最后终于得中,又在朝廷之中努力十年有余到了二品的地位,但是他与咸丰的关系又如何呢?其实关系并不是太好,曾国藩在洪秀全起兵之后给咸丰上书一本叫《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看到一半就感到生气扔到地下,之后更是要弹劾曾国藩治罪,在旁人劝说之后作罢。

如果说范文程是清前期四朝的重臣,那么在道光时期也出了一个这样的重臣叫曹振镛,也是历经三朝的汉重臣,但是这位曹振镛被后人质疑的是,人们将他一生归纳为:“多磕头,少说话。”

初听此言大多人必然感到很蔑视曹振镛,可是如果能真的看到曹振镛的一生就又会产生疑问,曹振镛一生谨小慎微是不假,但是假如只会磕头别的什么都不会,用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在嘉庆出巡的时候甚至将国政交由曹振镛处理三月之久,如果是一个只会磕头的人,嘉庆又怎么敢托付呢?实际上林则徐就曾经是曹振镛的门生,曹振镛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执政上也有些建树。

曹振镛出身盐商之家,在进行盐务改革的时候要伤害曹振镛家族的利益,但是曹振镛表示支持改革。那么为什么曹振镛这样的重臣却最终被定位为多磕头少说话呢?因为对皇帝来说曹振镛是一个不错的执行者,能够将皇帝的命令实行下去,可是即便如此皇帝亦然不能过度的使用曹振镛。曹振镛也深知其中缘由,所以对大政策往往缄默不言。

理由是曹振镛是汉臣,而局势是一但皇帝卷入臣子的争斗,皇帝能够施展自己政策的空间都已经被封锁了起来,何况是曹振镛呢。所以曹振镛一生为什么成功?

曹振镛一生只做实事不过分的谏言,曹振镛已经意识到即便自己的谏言是有利于王朝的,也会卷入争斗之中,像曹振镛这样的能吏也没有办法再恢复真正的相权,所以去他只完成皇帝的政策,在重大的决策之中保持沉默,使得曹振镛成为三朝重臣。

为什么咸丰看到曾国藩写的上书之后非常恼怒?

因为不是咸丰不想举贤用能刷新吏治。而是在别人眼里九五之尊的清朝皇帝也已经不能随意使用人才了,在打赢战争和臣子之争需要反复权衡和谨慎。

如同一个被困住手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上书认为咸丰只识小体不顾大局,那么作为咸丰来说,能够不生气么?

但是对曾国藩来说,自己想要成功则需要面临巨大失败的考验。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8 19:41:00 +0800 CST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9 18:27:00 +0800 CST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9 18:29:00 +0800 CST  
83,满汉颠倒(4)

文化的最大作用就是区分谁是“我们”和“他们”,所以契约才是制度运行的保障,不管预想的局面和想法与设置的制度有多么完善,都只能从人与人的行为中运行得到体现,如果没有文化契约上的支持,再好的制度和想法都会被族权破坏。

因为为了自己安全的最好手段就是控制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使得族权在优先确保共有利益还是优先确保自己的利益时候,往往选择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不因为贪婪导致这样选择,而是为了确保“安全”。

但是“安全”是一个没有肯定的答案的,当你在争夺控制力的时候,你的朋友也开始争夺控制力,这样朋友就会变为仇敌,使得双方相互竞争,这样的结果使得越是聚集资源就越是感到不安,感到不安就越是要聚集资源。

最终当资源被集中到达一定极限的时候,双方的所能维持的和平就没有了,将对方消灭才能使得自己安全的选择就会出现在脑中,与其在夜里想着明天对方会不会来打压自己所导致的无法入眠,不如今天就把对手打败才能睡得更加安稳。

这是太平天国产生变化的最关键一点,当取得胜利以后,洪秀全陷入到了一种迷茫之中,为什么洪秀全和李自成在成功的打败了被人们视为强者的明朝和清朝之后,却陷入到了一种内部相互警惕和对抗的状态?

因为他们失去了契约的保护,当自己强大以后内部的争斗就开始上演,在没有契约保护“他们”和“我们”和平共处的时候,就会想着如何打倒“他们”,这是洪秀全所设立的拜上帝教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在这样的做法上演的时候,洪秀全个人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一方面他开始穷奢极欲的享受胜利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则开始怀疑起他的支持者。容易放弃又不肯担当的性格使得他非常渴望在这个时候抓紧权利。

这样围绕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不信任就产生了,洪秀全因为不能担负重担,在拜上帝教失势的初期是杨秀清坚持传教使得洪秀全得到了机会,那么对洪秀全来说,他的不安来自于杨秀清会不会继续将自己视为教主和领袖辅佐自己,还是会选择反叛自己。

对杨秀清来说则要确保自己的不安,对他来说他很害怕洪秀全会选择别人来替代自己。洪秀全和杨秀清从朋友和联盟者,却在成功之后失去了联盟关系,变成了敌人,这一切的关键是因为契约上他们已经失去共同性。

这使得他们相互忌惮和不安,那么相互的争斗就无法停止,双方的任何动作即便是示弱和求饶在对方的眼里都是示弱的举动,目的是为了反戈一击。当疑心升起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双方对于安全的追求,然而最大的安全就是消灭对方。

这样的举动最终引发了“天京之乱”,使得洪秀全出身杀掉了杨秀清,表面上看起来洪秀全重新取得了权利,但是对于太平天国来说。

所有人都失去了“安全”这个东西。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9 18:29:00 +0800 CST  
84,满汉颠倒(5)

天京之变发生以后,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快速的转变,东王杨秀清被杀以后,另一个太平天国的人物强大起来,这就是被人称作石敢当的石达开,由于在杀害杨秀清的事件中一下就牵扯了数万人,石达开认为执行者过度滥杀,无法确定洪秀全会不会将自己也除掉的情况下。

石达开逃出天京,之后石达开家人亦被杀,石达开返回安徽后起兵逼迫洪秀全,面对这样的局面,洪秀全又将执行自己命令的人杀掉来安抚石达开,石达开回到天京被封为义王(过去称翼王),就这样一轮内乱暂时得到了平息。

可是刚刚安静不久洪秀全又想杀掉石达开,石达开再次出逃。形势随即急转直下,洪秀全又想让石达开返回天京,已经吃过亏的石达开这次没有返京,洪秀全承认了这个决定,从这里开始天平天国内的团结逐渐瓦解了。

石达开从此与洪秀全是在名义上效忠实质上决裂了,洪秀全变得更加多疑,太平天国也从最初的追求美好理想逐渐变为内部斗争不断,在这个过程里天平天国内部的诸“王”越来越奢侈,将越来越的资本聚集在自己身边。而且洪秀全大肆封王。以至于王爵快成了官名。

相互攀比之风日盛,以至于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太平天国失去了号召力,甚至一度出现了极其泯灭人伦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这样的一个起义却被推崇呢?因为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在一些问题上却一反常态。

洪秀全对于鸦片的态度极为严厉,并且当时英国和法国想要拉拢洪秀全一起攻打清朝要共分天下,可是面对如此利诱洪秀全却断然拒绝并且决定与外国人开战,与其同时清朝却同意了这个条件开始调转枪头和外国人一起打太平天国。

要看到的是在太平天国兴起的过程中,另两件大事不得不提,其中一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去以后十多年后,欧洲联合起来想要签署一批新的条约,咸丰皇帝表示拒绝于是转变为战争。另一件事情就是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出现危机。

印度大起义发生。

对于英国来说最怕的事情恰恰是持续的战争,因为他在各地的统治实质上都存在危机,通过榨取资本来维持自己运行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始扶持自己的“我们”,由于兵力不足英国人开始培养印度雇佣兵受雇于东印度公司。

这使得英国人压榨印度人,印度雇佣兵成为辅助英国人的军队,由于印度教分为四个大种姓大致是:婆罗门(神职人员)、刹帝利(武士和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由于英国人没有按照印度教的方式招募雇佣兵,使得雇佣兵内部关系非常复杂。

而且待遇还非常的低,使得雇佣兵内心不满终于矛盾爆发,可是由于雇佣兵的来源非常复杂,让利益很难统一,一些雇佣兵认为要恢复之前在印度进行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旧制。

恢复莫卧儿王朝是让一部分人得利,另一部分失利,起义者中产生了分歧。于是这次起义被英国人抓住了机会反攻成功,但是有意思的事情产生,为什么要谈印度人的独立?

因为东印度公司的失败不但没有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减弱,相反印度成了维多利亚女王皇冠上的一颗大宝石。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19 18:29:00 +0800 CST  
86,满汉颠倒(7)

咸丰在对内战争中是屡战屡败,在对外战争中又见失败,可是接下来又出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咸丰赔钱、通商、割地都被迫接受,但是就是不同意外国公使进京。其实假如站在咸丰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

咸丰在位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好事发生,内忧外患都压在身上了。对于王朝来说咸丰如果同意外国公使进京,就将等于失去自己宗主国的地位,一旦如此周边的势力和小国就会进行重新势力的划分。

所以咸丰不敢如此,再加上咸丰本就无法处理臣子之间的矛盾,一但又失去了宗主权,又担心反叛则会层出不穷。对咸丰来说是不想接受这个条件的。

可是不接受这个条件对外国人来说又找到了借口和机会,并且在两方谈判的时候,还做了一件让人无奈的事情,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当双方谈判没有结果的时候,居然把英国来谈判的人扣了下来。

这样借口就更加充足了,英法联军从天津攻向了通州,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晚清蒙古族将领,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被咸丰派往天津处理与英法联军的事务,在到任天津后总结前人失败经验,随后与英法联军交战取得了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在八里桥之战中再次战败,并且以令人乍舌的战损比结束了这场战争,清军损失数万军人,而英法联军宣称只损失十几人。

清军以如此悬殊的对比战败,压断了咸丰最后的心理防线,带着皇后和慈禧出逃北京,皇帝出逃官兵就散失了继续守备的意志,联军从永定门攻入北京,随后又跑到圆明园一顿劫掠,放火烧掉了圆明园。之后民众又冲击圆明园继续抢夺,圆明园最终被毁。

恭亲王奕则与英法联军签署了更加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继续增加赔偿的额度。前往承德避难的咸丰在如此重压之下不到一年左右就病逝了。咸丰一死局势就产生了很大变动。

咸丰只有一个儿子(有两个儿子,但是次子出生就夭折了)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可当咸丰死掉的时候同治皇帝只有六岁。而他的生母就是慈禧,当时咸丰在人生最后是怎么处理之后的局势呢?

咸丰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于是晚清形成了三个势力,一个是以同治皇帝与皇后和慈禧组成的皇帝一派,一个是以顾命大臣为首的大臣一派,还有一个是留在北京签署条约的恭亲王和他的兄弟的皇亲一派。

从法统上来说顾命大臣一派更具优势,因为咸丰死前托孤于顾命大臣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但是从血统上说皇帝与恭亲王是叔侄关系,看似更近。

为什么咸丰要用顾命大臣而轻视自己的兄弟呢?在咸丰人生最后的分配权利上为什么要如此呢?

因为在咸丰看来,真正能威胁到同治皇帝地位的人,唯有恭亲王奕。所以设置顾命大臣的目的在于限制恭亲王奕的发展。

但是最终事与愿违。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22 18:37:00 +0800 CST  
87,满汉颠倒(8)

臣子限制皇帝的权利,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进入明清之后权臣还能够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么?答案就是不能了,咸丰的举动看起来留下了之后争斗的隐患,然而咸丰眼中真正的敌人,却不是那些顾命大臣,相反是他的兄弟恭亲王。

恭亲王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因为在道光的眼里认为恭亲王一但上台就会激烈改革,最终使得汉臣膨胀,所以选择了咸丰,咸丰上台以后确实重用了汉臣。

但是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呢?

是在自己的军队一再战败的前提之下,并且要看到的是曾国藩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打败太平天国,咸丰一死却在三年内攻破太平天国的天京,然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关键原因并不是咸丰,是洪秀全的天平天国从内部瓦解了给予了曾国藩机会。

所以虽然咸丰一败再败,在任用官员的角度上看仍能勉强支撑,但是咸丰一死自己的儿子才只有六岁,更为关键的是咸丰是死在承德,如果重用亲族恭亲王而不用顾命大臣来辅助理政,悲哀的是一但出现一些复兴的角度。

到那时如果恭亲王发动政变,将多年前自己未能继位的事情为出发点质疑咸丰一支的合法性,如果再掌握大权就能真正的威胁到皇帝的废立之事。咸丰独怕兄弟而不怕大臣。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臣需要皇帝的支持,才能形成党羽,由于相权瓦解以后大臣即便再强势,也只能与皇帝进行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势力,如果皇帝转向其他的臣子的话,大臣也会迅速失势,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既有官权发展的原因,也同时有一股暗中起作用的力量在左右着局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作用。但是这里并不延伸推导只是将问题引出。

所以之后的情况是顾命大臣与皇帝产生了许多矛盾,甚至顾命大臣一时骄横跋扈的欺负年幼的同治皇帝,顾命大臣想要将控制力继续扩大从而控制皇帝。

但是要注意的是,咸丰同样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故意的离间了兄弟,在咸丰眼里可以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八大臣会不会去主动的找恭亲王联盟呢?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是孤儿寡母的小皇帝和在大臣眼里只会争风吃醋的皇后和慈禧,另一个是曾经拥有继承权的成年亲王,是控制女人和小孩容易,还是去控制一个成年亲王容易呢?

我想怎么选都不愿意去选后者,对于咸丰来说就是看中了这个矛盾才将八大臣的地位提高,使得他们想去控制小皇帝来挟天子以令天下,但是他们一但控制皇帝上瘾了,就更不可能与恭亲王形成联盟。

这样的话,即便是孤儿寡母的情况,也只是受到欺负和羞辱,没有废立的忧虑,如果亲近亲王则有可能造成废立之事。

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咸丰、还是八大臣亦或是恭亲王都小看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

慈禧。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2-22 18:37:00 +0800 CST  

楼主:真的很博通ZB

字数:387093

发表时间:2015-08-23 0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2 16:57:12 +0800 CST

评论数:79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