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246,日朝之战(9)

原本日军想要攻入汉城先要渡过汉江,如遭遇抵抗则需要付出一定时间和代价。而宣祖的不战而走使得日军可以从容过汉江,之后汉城失陷。当时日军到达汉城时候,正是汉城持续骚乱的时候,据说当时的民众因为宣祖的逃跑,将大门打开投降日军,日军入城后却不曾饶了他们,照样烧杀抢掠。最终日军一军、二军、三军、四军集结于汉城,其它军队镇压各自控制的朝鲜州府。

日军将朝鲜战争顺利的情报报告给了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感到异常欣喜,通过商议决定将战略定为抓住朝鲜宣祖,逼迫他向日本投降,然后日军要攻入明朝。这时候的朝鲜也很忙,当柳成龙成为领政重臣之后首先促成了一件事——

朝鲜分朝。

在宣祖的脑子里已经认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要依靠朝鲜军独立打赢日军已经不现实,想要抵御日军就需要借明朝的军队,所以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向北走。

可是柳成龙却不愿意如此,早前在是否逃离汉城的事情上君臣就爆发过冲突。在柳成龙看来,要是只知道逃跑,并且把一切赌注都放在了明朝上,朝鲜国将不国。但是宣祖认为朝鲜本就是明朝属国,现在不依靠明朝又能如何呢?所以双方争执不下,就需要有一个妥协的办法,这个妥协就是分朝的出现。

由光海君①成为继承者成立分朝,而宣祖继续北上逃跑。也就是说宣祖让出部分国王的权力,认定光海君为继承正统的后继国王。对于这个做法,并不能解释为宣祖将权力全扔给了儿子,只顾自己逃跑;相反则应该看清是宣祖与朝臣之间争斗的最终结果是宣祖放弃一定程度上的权力,让光海君得到一部分国王的权力,在分朝中对抗日军。

这种分朝的设置实质上是朝鲜内部分裂的结果,那么谁才是对的呢?如果你从朝鲜一国的角度上看,自然是柳成龙是对的——如果朝鲜国王只知道一味地逃跑,弃国家社稷于不顾,那么李氏王朝可能失去合法性,国将不国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一旦国王都到处跑,接下来军队更是毫无抵抗之意,一但军队到处溃散,国家就会快速衰败。

但是,如果你站在另一个角度上,就会发现宣祖的选择更为明智。朝鲜为什么会如此之快的战败?原因有两条:第一条是朝鲜主要防御策略是重北轻南,朝鲜的防御重心在北方。顺带一提:可以看到的是虽然朝鲜军队逃亡时有发生,可是死战不退的将军亦大量涌现,可是之所以大局这样快速地崩溃,是因为逃亡者不能被马上定罪,相反还到处散播敌人太强大的谣言。

朝鲜本就多山,依靠于山川进行防守,将对方引到一个又一个要塞之下,事情就会有转机。可是这一点是做不到的,这是因为第二条理由——族权之间的斗争所致。

不管当时宣祖和柳成龙以及东西党人商量出一个什么样的“完美策略”,最终都只会使得局势恶化。因为朝鲜内部的族权斗争之激烈,使得让臣子坚守城池的事情很难彻底地达成,当时的局势已经到了有人跑就会引发更多人跑的情况,即便一些爱国将领坚持死战,但是实力对比已经悬殊而且友军的溃逃容易造成整体防线的崩溃。

所以,宣祖已经不再相信朝臣说出来的豪言壮语,在这背后宣祖还有更多的考虑,还有明朝的问题。


①光海君(1575-1641),其中1608-1623年在位。早年因为品行端正,兄弟有污点而得以即位,即位后为了稳固王位而弑杀兄弟。后来在明征女真的战争时拒绝帮助明朝而不得人心,最后被政变废黜。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3 19:05:00 +0800 CST  
247,日朝之战(10)

看起来宣祖似乎是一个无能之辈,只知道逃跑。可是问题就在于不管朝鲜君臣他们的战略和计划设计得如何,都无法真正实行开。并且相对于单从朝鲜本国的角度看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宣祖是如何看待明朝和明朝是如何看待宣祖的。要知道,明朝并不是对日军要进攻朝鲜的事情一无所知。

换个角度说,如果宣祖坚持作战,就算朝鲜独自战胜日军,就真的对宣祖有利么?这才是宣祖真正忧心的事情。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如果属国势力过强,宗主国会视而不见么?宣祖是一个弱势君主,如果宣祖击败日军,就可以让自己变为强主。

这种转变对宣祖来说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很有害。在对日的选择上,宣祖如何决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宣祖坚持作战,另一种可能就是明朝并不着急发兵,等朝军与日军杀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再发兵。

有求于人时,该如何处事是一件非常难抉择的事情。日军进军速度之快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表达,在宣祖看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维护李氏王朝的正统不被替换下去,那么想要达成这个目的的话,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这就是投靠明朝。

只有将自己投靠明朝的意向透露给明朝,明朝才有可能继续支持朝鲜的李氏。

放眼朝鲜内部,在这场战争中,朝臣们的豪言壮语毫无用处——从庆尚道直至京畿道在日军眼里如同一马平川,寄予众望的申砬出征不出几日就战败身死……

所以对外想要获得明朝的支持,就要对明朝表达臣服和顺从,所以对柳成龙和宣祖两个人来说,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完全不同。柳成龙视自己为朝鲜培养出来的朝臣,自然愿意对朝鲜肝脑涂地,即便战死亦不觉有何不妥;但是对宣祖来说自己不过是朝鲜李氏的领袖,而今自己虽贵为国王,但朝鲜的未来如何自己已经不能完全控制了。投靠上国,获得稳定地位才是他的选择。

这样一来朝鲜的政坛就分裂开来,宣祖与自己的儿子光海君名为父子君臣,实质上已经成了朝敌,这为日后的争斗埋下了伏笔。宣祖北进而光海君南进的格局开始出现,但是柳成龙阻止了日军继续进军么?

答案是没有。一军小西行长攻平安道、二军加藤清正攻咸镜道、三军黑田长政攻黄海道,为什么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在这次大战之中最为出名呢?因为他们走在了最前面。

小西行长经黄海道的平山、瑞兴、凤山、黄州一路占领直逼平安道,
然后和黑田长政合流北上攻取朝鲜北部最重要的城池平壤。平壤城背靠大同江而建,易守难攻。从左上至右下城门分别为,七星门、长庆门、普通门(背靠普通江得名)、大同门、芦门、含毡门。(似乎介绍各门的这一句没有必要,因为下文与这些门无关)可是守备朝鲜最后屏障的守军仍旧没有守住。

朝军布阵于大同江边,想要阻止日军渡河。经过谋划,朝军决定夜袭日军,从大同江的浅水处秘密渡过攻袭日军。结果朝军的夜袭并没有成功,撤退的时候从原路回去,等于把大同江的浅水处情报暴露给了日军,日军趁势渡过大同江。

于是朝军放弃平壤,不但将易攻难守的平壤城拱手送给日军,更是将城中大量粮草、辎重、器械也留给了日军。

平壤城一失,朝鲜军已经退无可退。

宣祖向最后的要塞义州①逃亡。


①义州:位于朝鲜的西北方向的平安道,接近鸭绿江和中国国境。起源于辽国的保州,原是中朝通商的大城。二十世纪初,日本占领朝鲜后,义州附近一村落被开辟为河港,方便日本人以铁路运输掠夺自中国东北的资源。后又把义州的行政中心搬到此村,改名为新义州,旧义州从此衰落。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3 19:05:00 +0800 CST  
248,万历之战(1)

如果说明朝对朝鲜发生的事情完全一无所知,那是不可能的。同样地,从日军的角度来说,对明朝将会采取的行动毫无预见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该怎么看日军的进军呢?如果你站在丰臣秀吉的角度上看万历的话,你也会认为这确实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万历不喜欢上朝,似乎荒废朝政,就在日军进攻朝鲜的前一年,在明朝正发生着另外一场叛乱——“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之役(1)。

在西北边有一个人叫哱拜,此人原本是蒙古人,后来投降给明朝以后,屡次立功。他升为副总兵之后,决定和儿子哱承恩、义子哱云及其他人等起兵叛乱。

这使得当时明朝西北局势非常吃紧。皇帝不理朝政,国家内部又生出叛乱,所以日军选择此时出战看起来确实机会不错。可是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看清万历这位皇帝,也没有看清明朝的软硬实力。

日军作战力求速战速决,所以选择了最近的一条路,可是这样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日军的预想目标能不能达成,第二个问题是这样进军有什么隐患。

关于第一个问题,日军预想的目标并没有达到,因为朝鲜宣祖决定北逃。虽然日军进展神速,连连攻城掠地,可是并没有抓到宣祖。与一军不同的是二军加藤清正却取得了一些意外收获——他抓住了临海君。

不过虽然抓住了这个世子,可这个筹码一点作用都没有。没有能够抓住宣祖的日军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

下一步怎么去做,是继续进攻北面?还是停下来做修整?

虽然朝鲜军队多有临阵脱逃之辈,可拼死抵抗的人也不少,这使得小西行长减员不少。这样的结果让小西行长转变了态度,因为日军最大的问题和软肋就在于它持久作战的能力不强。

所以当日军没能和朝鲜产生一个决定性的结果时,就让一个人获得了机会,这就是李舜臣。李舜臣所在的全罗道并没有被攻破,借此李舜臣得到了稳定的基地供他继续作战。李舜臣最爱偷袭日军的运输线,使得日军非常烦燥。

第二个问题是日军最大隐患——明朝。如果丰臣秀吉在做计划的时候完全不考虑明朝的反应,那么他就只是一个不合格的战略家。然而真正的战略家在为这件事情做战略考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和明朝交战最大的难题有两点,第一点是规模、第二点是钱。

从第一点上看,连丰臣秀吉都明白,想要攻下明朝就要攻打数百州郡,要是和明军交战就必然变为持久战。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将朝鲜作为起点的话只有一条线可以走,就是从朝鲜进东北,从东北进入华北攻打北京。这一条路是唯一日军可以走得通的路,因为当时的日军连朝军的水军都无法轻易战胜,要是与战舰规模和能力都更强的明军在海上进行交战就更加没有胜算。

可是问题又来了,进入华北以后就又要考虑是往南进入河北、山东或从河南入安徽、江苏,还有另一条路是走河北、山西、陕西攻湖南湖北或攻四川,这样算一算路越来越难走,而且战争的规模是越来越大,由于没有战舰的优势就无法从东北攻山东走沿海这条路。

所以,只要是一个有见识的战略家都会认为,这个计划过于危险。因此另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丰臣秀吉已经老了,他还有多少时间给他的军队去实施这样的全面侵华计划呢?

答案就是没有多少时间了。



宁夏之役:发生于1592年,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由蒙古降将哱拜纠集其子和部将在宁夏发起叛乱。开始明军剿贼效果一般,后明廷把麻贵,李如松等人调去平叛,叛军连连失败,而且内部发生火并。最后哱拜自尽,其他人被擒,叛乱平息。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7 18:56:00 +0800 CST  
249,日朝之战(12)

战争的难点并不在于某一次选择,而是一次选择以后又出现另一个选择,然后又会有各种后继的选择出现。计划越大就越要深入考虑各种角度所要面临的难题,在几次选择之后就会从开始到结束蹦出几十种不同的道路和结局,如何从这些选择之中找出那个最好的就非常难。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日军的动向,就会发现其实日军的前路非常难,并且由于华北的关外在戚继光的守备期间,为了防备外敌翻修了不少军事设施,想要入关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如何攻破北京北方的山海关防线。

战争是需要花钱的,所以日军的第二个问题——钱的问题就更加严重起来。由于当时的贸易网络是由明朝掌控的,这让日本需求明朝的贸易远比明朝需要日本的更多。

所以一旦与明朝开战,贸易网络就会断,这种结果就会打乱丰臣秀吉的整体部署。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怎么会不考虑这些事情呢?如果认为攻伐朝鲜是势如破竹就意味着攻击明朝也会是摧枯拉朽,就低估了朝鲜之中不愿投降而战死的人。

胜利表面上是快速而辉煌的,其实内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而一个人成为了这场日朝初战的关键。虽然看起来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是日朝战争的绝对主角,似乎遮盖了所有人的光芒,但是真正的智者却是这个人。他就是小早川隆景(1),那么小早川隆景负责攻击哪里呢?事情很有趣的就是:

小早川隆景的目标被划定在了全罗道。

而全罗道是李舜臣所在的地方。所以小早川隆景就是日朝战争当中被光芒掩盖起来的人。

如果你站在小早川隆景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小早川隆景的内心里看事情的角度和那两个风头正盛的人是不一样的。

李舜臣所擅长的是水军,战术与日军不同。在这种不同之中,朝军更为先进,所以可以以弱胜强。弱者想要胜过强者就要将强者引入不利于自己的地方。

对小早川隆景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和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去争抢什么功劳,所以他的压力应该最小。而只要小早川隆景出死力从陆路进攻全罗道,那么李舜臣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件事在小早川隆景的心里会这样盘算么?

从小早川隆景的心中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困难——丰臣秀吉是不会允许非他自己核心势力的势力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所以小早川隆景如果过度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去打全罗道,自己的势力就会受到很大损失。而一旦明朝与日军的贸易一断,自己所处的日本西边就要与没有出兵的东边大名在石高的范围内形成对抗,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是在贸易所能获得的利润上进行对比。

为什么丰臣秀吉在出兵前就受到各种阻力和反对的声音,因为不要说是丰臣秀吉,很多人都已经看出了这种风险——如果与明朝开战的话,自己所获的收益与地位就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全罗道没有被小早川隆景彻底地平定,让李舜臣获得了机会。

看似取得成功的日军是铁板一块,然而实质上也和朝军一样,内部关系错综复杂。那么为什么朝军一路溃败,日军快速取得胜利呢?

是因为利益。当处于能获得利益的情况下,自然军队是饿虎扑食争相分利,当利益受损的时候,就变成了了相互保护自己的利益,造成军队的争相逃跑。

在这个角度之下再看日军的行动是表面上的成功,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大国自然不会眼看局势恶化如此,决定介入此事。

战局开始发生变化。


小早川隆景(1533-1597),早年过继给竹原小早川家成为养家,继承了小早川家。他和吉川元春并称为“毛利两川”,为毛利家的版图扩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丰臣秀吉和毛利家之间努力平衡,使双方和谐相处。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7 18:57:00 +0800 CST  
250,日朝之战(13)

曾经有一段相声中的一个包袱是这样的,一个戏迷在戏院门口吃小吃,别人问他说戏都开演了怎么还不进去?戏迷说:“不着急。”他就等那主角那一嗓子,等吃得差不多了扔下碗筷赶紧冲进戏院里,就等那个名角出来唱了以后,喊了一句好,然后转身就走了。别的戏迷又不理解了,说你为什么又走了?戏迷回答:“不都唱完了么?”于是就走了。

虽为笑料包袱的趣谈,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很多人其实只是看到了场中那名角名旦的表演,却极容易忽视其他人的作用。然而戏剧、小说只看主角,问题不大,可看历史就大有不同了。比如水淹高松以后安然撤退的丰臣秀吉,如果只是认为丰臣秀吉把毛利家耍弄了,就没有看见到小早川隆景的谋略和放走丰臣秀吉以后所能获得的利益。

利益才是使得小早川隆景放走丰臣秀吉的原因,但是不管是文学还是野史都将丰臣秀吉一再地吹嘘包装,几百年以后人们就会认为丰臣秀吉是深不可测的人物。然而真正使得他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利益的运用,以及别人为了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

并不是只有胜利才能获得利益,失败一样可以创造利益,那么是选择胜利还是失败就要看哪一个选择对自己更加有好处了。所以有时候主角既可以是台上弄出翻雨覆雨手法的人物头面,有时候又可以是不愿出风头的隐士。

虽然表面上日军在朝鲜的战争初期看似大获全胜,实际上是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能完成自己的战略,又将战线快速的往前推进,造成了如鲠在喉一般进退不得。日军作战最大忌讳或者最大的短板就在于持续战争的能力之上。

不能快速地得到一个结果会使得战争发生持久变化,当持久战发生的时候,也就到了对于他们不利的情况发生的时候了。万历皇帝并不是一个荒废朝政的人物,相反正是一个善用权术的帝王。

实质上在这件事上万历也不是全无准备,但是朝鲜崩溃的速度确实太快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日军很快就打败了朝鲜,为什么其之后的路程却变得越来越难走呢?这一点就是关键,假如认为明朝完全没有准备去应对这件事,就没有看到万历的心思。

如果说万历完全地算准了一切,那么确实有浮夸之意。但是从嘉靖到隆庆、再到万历三朝皇帝所一直关心的海上倭寇事件,还是不得不提的。不管其府县的官员如何地将国内的走私势力定义为倭寇,皇帝也不会完全地被蒙蔽在其中——明朝的情报工作一直非常出色。

那么该怎么看这个事情呢?

其实“宗系辩诬”就是一个关键,“宗系辩诬”是从嘉靖时代开始松口,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它是宗主国的明朝用来控制朝鲜的一个不错选择。由于朝鲜李氏废掉了高丽王氏,这个举动虽然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趋势,可这个“得位不正”的事实却要命得很。因为朝鲜的国王册封需要得到明朝的支持,这就使得明朝始终都抓住了朝鲜国王的一个软肋。

也就是说,利用“得位不正”这个借口中,明朝可以随时威胁到朝鲜国王的地位和合法性,那么为什么在嘉靖的时候开始松动了呢?

因为局势改变了。

明朝需要朝鲜的辅助。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8 19:23:00 +0800 CST  
251,日朝之战(14)

随着走私和倭寇事情的愈演愈烈,朝鲜的选择自然是明朝需要考虑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让朝鲜在这件事上向自己靠拢,就需要有利益的输送。

宗主国和附庸国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那么紧密,利益是维系这个体系的关键。

利用朝贡体系使得贸易成为认同宗主国的前提,如果不承认宗主国,明朝就可以使用制裁的手段,这样的手段即便是朝鲜在对对马岛上也同样使用过。所以即使朝鲜不认可宗主国,明朝也可以压制对手,但是走私改变了这一点。

走私业使得贸易线变得紊乱,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朝鲜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就将决定了未来的局势。如果朝鲜在走私业上与日本和明朝走私者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那么朝鲜作为附庸国对于宗主国的需求就会下降。

想要让这种关系延续,就需要全新的策略来加强关系。那么使用“宗系辩诬”就远比贸易更加具有诱惑力,因为一旦朝鲜李氏得位被修改为顺畅地和正统地,朝鲜国王在朝鲜的合法性和地位就要稳固得多,再想以此为凭攻击朝鲜国王就很难。对于朝鲜国王控制内部族权的走势也有好处。

所以从嘉靖到万历最终使用了这一点拉拢了朝鲜,让朝鲜与明朝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万历不知道日军将要侵朝么?答案当然是知道的。

为什么万历没有动作呢?因为这便是新利益的交换,对于万历来说,不想挑起战端或者妄动刀兵是一个原因;另外的原因更为重要,由于使朝鲜国王得位顺畅的宗系辩诬发生了以后,明朝过去用来抓住朝鲜的软肋的手段就等于是失效了。

那么就必须要朝鲜以一个理由重新构建起这个关系来,在这个角度上看日朝战争就是关键了。如果朝鲜能够击败日军的进攻的话,对朝鲜可能有利,但是对李氏王朝真的有利么?这是小国所必须考虑的要点。

宗主国如果不搭理这件事,一个小国独自就战胜了对手,一方面是说朝鲜取得了胜利,但是另一方面小国的不臣之心就会开始出现。当朝鲜可以击败日本的时候,就会考虑为什么自己不能击败明朝呢?为什么一直要有这个宗主国呢?

所以,对万历来说确实准备兵力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在一个漫长的朝鲜与日本相互试探的过程中,万历所期待的并不是朝鲜的胜利,相反则是朝鲜的失败。

而对于宣祖来说他的内心中是期待胜利还是失败呢?

我认为这之中有一种过程,当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期望胜利,因为谁也不愿做失败的君主。宣祖逃出汉城,弃王城和宗庙不顾,这样的事情一定会被历史上大写特写,羞辱挖苦自不必多言,所以宣祖一开始是不可能希望战败的。

可是对宣祖来说,有一个问题的转变最终转变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当宣祖已经从内心里发现,不管自己如何计划始终都无法应对族权之间的对抗的时候。

宣祖就从渴望胜利上变为了渴望失败,那么说渴望失败怎么可能获利呢?因为失败同样可以使得宣祖获利。这是宣祖头也不回逃跑的原因。

因为宣祖找到了另一条获胜的通道,这便是小国的战略。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8 19:24:00 +0800 CST  
252,万历之战(1)

朝鲜一种思想经久不衰,这就是“事大主义”。事大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春秋战国的《孟子·梁惠王》下篇,作为一个小国要如何与大国交往是一件难事,当宣祖内心中已经认定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求助于大国。

在这一点越是表现出大国的需求,实际上越是满足了大国的要求,对于明朝来说旧的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变,需要一个新的契机重新确立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宣祖的做法实质上是满足了万历的需求,那么万历自然愿意发兵救助他。

那么这就不得不谈另一个人了,这个人叫李成梁①,李成梁原本是朝鲜人的后裔,但随着祖上迁入东北逐渐成为明朝人,他一共有九个儿子分别是: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可以看出他的儿子分别代表一种数目的种类。

如同他叫自己儿子的名字一样李成梁在东北的发迹确实是如何中天,但是李成梁的成功之路却并不平坦,直到了40岁时候李成梁还没有什么成就,可是从参加到军队之中后李成梁却突然向火箭升天一样的快速成功,提到李成梁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势力的代表:女真人。

女真人主要分为三个强势的势力: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明朝对待东北女真人的政策类似于在对西南少数民族时候使用的土司政策类似,只要少数民族承认属于明朝,在治理上有一定的自治权。为此设立了三个卫: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所以女真人的动向从另一角度上说也和朝鲜有关系,要看到的是明初时候的状态是明朝击败元朝后,使得元朝瓦解退回北方成为北元,高丽则与明朝决意一战,这让李成桂得到了机会成为朝鲜,那么问题来了,东北这地方要如何争夺呢?

实际上东北是一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明朝想要击败北元,北元想要拉拢女真人,而看似弱小的朝鲜实际上也和女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状态之下自然是明朝的拉拢最为优厚,因为一旦成为明朝的势力之后可以更为平稳的生存下去。

所以女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决定向南迁移,这就是女真人发展的基础,但是女真人的南迁使得女真人和明朝的关系成为臣属关系纳入明朝势力之中,可是南迁的女真人与朝鲜的关系却因此恶化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女真人和朝鲜经常发生冲突。

为此朝鲜才把自己的最精锐的部队布置在北方,而李成梁重用了女真人之中的一个人,这个人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父亲是女真建州左卫领袖塔克世,要看到的是与之后宣布七大恨的努尔哈赤不同的是,年幼的努尔哈赤曾经是李成梁的养子。

那么为什么努尔哈赤宣称自己有七大恨呢?这和李成梁很有关系,李成梁之所以可以成为东北的成功者,关键就在于他非常注重拉拢与打压,如果明朝的皇帝要用族权思想打压臣属的话,李成梁就同样需要如法炮制。

李成梁在调节和攻打女真势力的时候,要让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去劝降叛乱的他弟弟阿台,于是塔克世去了,结果作为另一个女真势力的尼堪外兰决定把他们一锅端。

在这次攻伐之中努尔哈赤的父亲就被杀掉了。


①李成梁(1526-1615),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人,明代后期大将。祖上避难于朝鲜,明代回归。40岁后逐渐发迹,1567年开始在辽东守卫,因为屡屡击退蒙古女真侵扰而逐渐发迹,从而成为辽东总兵。坐镇数十年,功勋卓著,为捍卫国家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因生活奢侈而被弹劾。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9 18:53:00 +0800 CST  
253,万历之战(2)

那么本来是劝降的塔克世结果被尼堪外兰①给杀了,这样努尔哈赤自然不服就去找明朝理论,最终明朝要努尔哈赤继承其父的官职,努尔哈赤从被李成梁重用到慢慢被放弃排斥,自然内心中心生不满,决定反明。在这个过程的万历战争中第二军的加藤清正曾经跑到了女真人的地盘杀攻杀了数个村子。

努尔哈赤曾经向朝鲜宣祖建议,自己要带领上万的女真军队过江交战,当然这个要求马上就被拒绝了,因为当时的朝鲜与女真人的关系本就是积怨已久,如果现在还让努尔哈赤渡过鸭绿江,自然不是朝鲜想要的,这事情最后作罢。

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重要的点存在,那就是万历是怎么看李成梁的,这最终左右了整个朝鲜战局,对万历来说李成梁是他在东北的一个重要臣子,他不仅几乎控制了整个东北的势力,更是正变的越来越强势。

并且在与哱拜交战的宁夏之战过程中,一个人非常的郁闷,这个叫麻贵。原本就在西北取得成功的麻贵因为被贬官正在渴望一个恢复势力的机会,这时候哱拜的叛乱从另一个角度上给麻贵带来了不错的机遇,如果麻贵②能在宁夏之战中击败哱拜那么自己就能恢复声誉。

可是就在麻贵为此事忙碌的时候,李成梁的儿子们(李如松、李如璋)杀到了,真正最后攻杀到哱拜家里的人却是李如松,那么为了平衡李成梁的关系明朝重用了一个文人出身的人,叫叶梦熊③。叶梦熊不仅是在地方治理上非常有建树,在战争中也能知人善用,更关键的是叶梦熊是一个热兵器爱好者。

叶梦熊非常热衷去研制热兵器,其中代表作叫“叶公神铳”,叶公神铳是一种车载炮,又分为“天、地、玄”三个型号,由于将轻车重炮的思想发挥在叶公神铳上以后,这种炮在交战的时候可以由士兵推着走,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时候,则可以较为快速的由马匹或者牲畜拉着走。非常轻便又可以快速投入实战,发射的炮弹为“公领孙”,相当于一种子母弹,公为主弹,孙为夹在在其中的散弹,当发射的时候公弹攻击主要目标,孙弹杀伤兵卒。

让叶公神铳一经问世就被明朝青睐,仅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就制造了一千多门炮,可以说热兵器在明朝已经非常流行,明朝早在明成祖朱棣的北征当中就拥有一个专门的热兵器部队,被叫做神机营,到了戚继光时代的军队配备就更是豪华,其中火器和车营营总兵力3000人左右,战斗人员2000人、杂役车夫后勤人员1000人,配备佛郎机250多挺、鸟铳500多枝、大将军炮8门。要看到的是当时的火枪从本质上命中率与射程都并不足够强大,所以为了弥补这方面的问题,明朝拥有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在这一点上是朝鲜和日本都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李如松在西北战场上的光彩让麻贵心中郁闷,并且由于来的势力较多,为了谁的功劳大争执不下,最终叶梦熊留下诗一首:

《出征回朝宴享诗》

幼习干戈未习诗,太平宴饮强留题。
江南有福同君享,塞北凄凉只自知。
剪发堪伤骑骏马,割衣剖腹补旌旗。
貔貅百万临边境,那见先生点笔时?

明朝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可是第一仗却打败了。


①尼堪外兰(?-1586),明代后期的女真领袖之一。少有志向,通读汉人典籍,后来依附于辽东权贵。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父祖,因为努尔哈赤认为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而起兵反之,最后被努尔哈赤下属所杀。

②麻贵,生卒年不详,大同右卫人,明代将领、抗倭英雄。1582年任宁夏总兵,后受到指责而被贬。1592年被重新启用,抵抗蒙古,平定叛乱有功,1597年又参与朝鲜战争打击日本人。1610年一度镇守辽东,后因病告老还乡。

③叶梦熊(1531-1597),字男兆,号龙潭。明代惠州人。约1565年中进士,做官以廉能著称。1592年时宁夏叛乱,他率军平叛击破叛军,后告老致仕。文才武略皆通,留下了很多著作。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9 18:54:00 +0800 CST  
254,万历之战(3)

为了摸清敌人的情况,在辽东的佟养正奉命去探查军情,如果说佟养正这名字听着非常陌生的话,他的孙女却大大的有名了,她就是佟佳氏,顺治帝的皇后,康熙帝的生母。那么佟养正侦查回来的情报显示,对方只有数百人在操练,为了安抚朝鲜君臣,佟养正表示天兵一到即可平定。

然而这种话我认为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朝鲜人都不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对朝鲜来说自己的军队如此快速地就瓦解了,对于日本人有一定的惧怕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明军来说事情也绝不会那么简单,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难题。

无粮可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自古以来的军事常识,但是朝鲜军队败得太快,其所产生的结果不但是自己损失兵马,更是将大量没来得及转运走的武器军械以及粮草拱手送人。

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在南方,北面被更多的山峦拱卫,所以朝鲜是一个从南向北打易攻难守的地方,反过来从北向南打则易守难攻。

由于崩溃得太快,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朝军必须筹措军粮接应才能继续开战,所以真实的情况就是这场战争对于明军来说十分不利,在朝鲜的地盘上作战等于出境作战,如何筹措粮饷成了问题。后方的供应和调集都需要时间,并且要看到的是在这时候的朝鲜君臣又调转了枪口。

一方面朝鲜十分希望保留自己的作战指挥权,又时刻希望明军赶紧开战。为了催促明军出战,朝鲜李德馨在明军帐下日夜哭泣,这使得这场战争变得微妙起来——如果派遣大军进入朝鲜,很容易陷入到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中,因为粮食和物资需要时间进行调配和转运。

可以看到的是从丰臣秀吉修建名护屋城开始就一直在准备,想要调动大军需要一个确实可行的方案,也确实需要时间的准备才能真正实施得开,这一点左右了战局。

明军派出了祖承训去打这第一战。这并不是肥差,相反是一个苦差。想要打开局面,祖承训唯有一法可行,就是速战速决,但是这点却很难做到。因为守护朝鲜门户的是小西行长。

不管是朝鲜还是日本都清楚一个结果,那就是明军不会毫无动作,所以与明军的战争成败将决定自己以后的发展,日军决定坚守平壤城。

平壤城本就是一座要塞和重镇,当初朝军不战弃守平壤城,现在想要将平壤城夺回来可不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从一开始这一场战争就是不利明军的,与其说是祖承训贪功冒进战败了,不如说是祖承训不得不打这场仗所致。

对祖承训来说,如果不战是不行的,因为他也没有多少粮草可以陪日军耗。他对朝鲜君臣的话又并不相信,现在情报显示平壤城中只有一千余的守军,那么祖承训是去夺还是不去夺呢?

祖承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持久作战,想要将战争扩大就需要时间等待真正的大军到达,所以现在祖承训最大的任务就一个,那就是拖住日军等待援军。

祖承训最终决定出战,自然也就中了埋伏。



祖承训,生卒年不详,字伟绩,号双泉,辽宁兴城人。1582年任辽东副总兵,1592年被明朝作为先锋军进攻朝鲜的日军,在平壤大败。后跟随李如松大破日军,还在朝鲜安抚民心稳住局势,为朝鲜战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1 18:49:00 +0800 CST  
255,万历之战(4)

那么该怎么评价祖承训的首战,这就要看祖承训当时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仅凭着祖承训所带的数千左右兵马就能打败日军是不切实际的,祖承训所带着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停住日军的势头,为明军提供更多的时间准备。

那么祖承训身边没有粮草长期供应,战又不是,不战就又更不是,只能赌一把。等到祖承训带着士兵攻向平壤的时候,之前说过平壤的城门布置——北面的主要一个关口就是七星门,祖承训发起突袭攻入了七星门,没想到受到了埋伏。在街垒之中早埋伏了大量铁炮(火绳枪)队。在四面八方密集的枪弹攻击下明军瞬间溃败,祖承训逃回北方。

这场揭幕战以祖承训战败结束,那么为什么祖承训会败得如此惨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祖承训没有多少选择。日军判断出祖承训力求速战,所以开始设伏,诱祖承训上钩。

但是很奇怪的是面对这样的胜利,日军为什么没有快速地再次北上呢?

实质上这场揭幕战虽然以明军溃败结束,却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日军虽然赢了,却明白了一点:

大国介入了。

虽然看起来人数上日军很多,可是如果按照朝鲜八道的分配情况来看,所能集中起来使用的兵马却并不多。并且不要认为日军就是铁板一块的,当得利的时候日军可以看起来很团结的原因是他们都在渴望着占有更多的利益,当大国介入了以后,情况有可能从得利变成了分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条件的转变下——

要日军的其它路军放弃自己的地盘,前来援助小西行长则有多少有些困难。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真正在日军最前面、最直接面对明军的小西行长的担子正变得越来越重。所以即便是把祖承训打溃败了,小西行长也要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要如何发展的问题。

如果站在小西行长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他所最期望的事情就是和谈。因为一旦有大国卷入其中,大国是有持续消耗能力的,在应对各种情况时候都能有一定的耐受力,而对小西行长和丰臣秀吉来说则是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赌了上去。

赌又不可能只胜不败。

所以今日能如此轻松地击败祖承训是因为条件对祖承训不利,各方将祖承训引入了不利于他的条件之中,小西行长才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可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这种不利的局面会不会是把他自己引入其中去呢?这一点小西行长实质上十分难判断。

这样一来,和谈就是一件日军非常需求的事情,因为和谈能够给日军带来战争的结束。一旦战争结束,条约一签署,那么得失立判。现在的局势对于小西行长是有利的,自然愿意进行谈判,而作为朝鲜的一方是最不愿意和谈的。

虽然现在祖承训败了,可是俗话说的好:崽卖爷田心不痛。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在朝鲜境内进行的战争。如果真的将朝鲜领土割让给日本,自然明朝也很心痛,可这时候明朝却非常希望和谈,为什么呢?

因为祖承训没能胜利夺回平壤城,这样一来和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平,相反是为了战争。而谈来谈去的需要时间,等到时间一长,明朝的物资和装备运到了,也就不用再谈了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明朝送来了一个骗子:沈惟敬。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1 18:49:00 +0800 CST  
周六或者周日如果没什么事,可以回答一下读者们的问题,有问题可以提问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1 21:41:00 +0800 CST  
256,万历之战(5)

沈惟敬(1)是个什么人呢?按照记录来看说他是市井无赖,但这种解释多少都有些不够准确。无赖、混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类人,可是其中却有本质不同。无赖应该指的是利用一种不超过底线又使人厌恶招数的人,对无赖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度上。在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欺辱韩信让他受胯下之辱的无赖。

做一个无赖最关键的是把握自己侵犯对方权益的一个度,一般多以敲诈为主,在这方面无赖当然也不是傻瓜,自然知道“横的怕拧的,拧的怕不要命的”。所以他所使用的手段往往在人所能接受的极限范围中游离,使得别人衡量与其拼命以后所要负担的代价后,感觉不值选择愿意息事宁人,这就是无赖。

混混可不一样,混混最重要的是“混”,这方面有往上混的又有往下混的,往上混的通常可以叫纵横家,往下混的可以叫掮客,而“混”最重要的不是像无赖那样的去挤压别人的底线,也不是靠简单粗暴的暴力去获取好处,靠的是交易与帮别人办事情。在这方面混混典型的人物就有很多了,比如老舍《茶馆》中的黄胖子,一些人尊称他为“黄爷”。

黄胖子就是一个混混,可以看到的是他在整个茶馆之中总表达的是:“官厅管不了的我管,官厅要管的我就不便管啦。”黄胖子最有能力的并不是依靠他的暴力,相反是依靠他的嘴,他主要的表现就是帮别人“说和”。

那么为什么黄胖子能如此有能力地去说和别人之间的矛盾呢?不是因为黄胖子有多么地了不起,是在于别人也不想起冲突,这就是黄胖子可以生存的关键。一旦遇到真正的横主,黄胖子表现出来的也是谦恭得很。

所以把问题返回到沈惟敬身上,为什么沈惟敬可以成为一个混迹于三个国家之中游走的大骗子?答案是沈惟敬混得开的秘密并不在于自身有多大能耐,相反在于其他人的需求。

不然换一个例子:为什么向张仪、苏秦这样的战略家会出现呢?为什么他们一张嘴就能把别的国家当猴子耍呢?为什么别人就那么轻易地相信了他们所说的话呢?

因为他们满足了别人的欲望,这一点是当中的关键。所以看透沈惟敬的一切都不能仅从他一个人的表现,以及他的表现是如何作用于别人的,不能以此来判断他的行为。也就是说沈惟敬作为一个混混,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很强大,是因为他满足了别人的欲望,说到他真的骗了谁的话,那就是他骗了他自己。

一个普通的骗子最擅长的就是骗别人,但是作为一个高级的骗子的话,他最擅长的除了去骗别人以外还最擅长骗自己,这才是沈惟敬。沈惟敬为什么能去往朝鲜,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另一个人的焦头烂额,这个人就是石星。

当朝鲜发生战乱时,石星正好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人来成为掌握当地情况的使者,这个人选谁好成了难题。在主战还是主和的这件事情上,明朝官员历来比较敏感,尤其是对于和谈这一点上。

所谓主战和主和其实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放弃朝鲜、要么出兵攻打,在这件事情上万历的选择倾向于主战,但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确实遇到了一个麻烦事,明朝想要攻打日军确实需要时间准备。

所以,需要一个人去争取时间,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去假意和谈,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从肥差一件变成了祸事一件。

看透这层关系的人自然不愿意去,那么对于沈惟敬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人来说,这件事不管成败,都是扬名立万的好事,所以沈惟敬自然愿意去。



沈惟敬,生卒年不详,嘉兴人。多认为本是市井无赖。在宁夏未平时,明廷需要与日军进行和谈以拖延时间。朝中无人愿去,因而选中了他。靠着混市井的本事一度唬住了朝鲜和日本,为明朝的战争准备赢得了时间。后因欺上瞒下,战争结束后被清算。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4 20:27:00 +0800 CST  
257,万历之战(6)

明朝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因为和谈破裂所致的,而是双方都利用了和谈为自己争取了所想要的时间后开打的。那么明朝自己为了拖延时间,不可能主动走到日本人帐中和他们说,我正在准备攻打你们,你洗好脖子等着吧。

这自然是不行的,所以石星其实算得上是作茧自缚,因为他选择了沈惟敬。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所有人都是精明的,没有任何一个人骗得了任何一个人,沈惟敬之所以能得到机会去,因为别人都不想去或者没这个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沈惟敬去了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想要将这件事做成,最应该做的恰恰是沈惟敬自己骗自己。

也就是说他要豁出去演绎出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戏,正像那句话一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只有先骗了自己、信了自己所做的一切,在这件事情上沈惟敬才能是一个重要角色,才有机会得到更大的机遇表现自己。从一开始沈惟敬就将整个事情表现为自己的一个表演舞台,当这个条件达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沈惟敬变了一个人。

当祖承训战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往明朝方向跑,这样一来朝鲜的宣祖就变得焦急起来:如果明朝不发兵来救他们,一旦日军攻向义州自己真是无路可退了。在这种沮丧和焦急的情况之下沈惟敬来了,有的时候有的人会被大阵势吓住,相反有时候越是遇到大阵势就越是表现出惊人的举动。

当他见到朝鲜宣祖的时候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紧张,相反是表现得如闲庭信步,之后更是提出来要单骑去往日军的军阵之中。小西行长看到明朝派来的使者单骑就前来,想要用刀枪阵仗吓唬沈惟敬,没想到沈惟敬似乎没有惧色仍旧谈笑风生,那么不管如何寒暄都必须进入实际的环节当中。

当时小西行长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恢复贸易、第二个条件是要让朝鲜割让南面土地。那么沈惟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人的骗术,而是采取了拖延战术,说要把这些事情禀报给万历,这为明军获得了数十日的准备时间。那么问题来了:小西行长为什么要同意沈惟敬的这套说法?

因为小西行长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表面上说日军打赢了与明朝的第一战,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事情将如此顺利。沈惟敬的到来为日军表明了一个事情,更大的战争即将开始。那么不仅是明军需要准备,日军更是需要准备。更何况小西行长在数次激战之后也减员不少,那么为了应对未来的事情同样需要准备。

日军虽然进展快速,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是,日军对控制的地区实际上也并不牢靠,只是占据了主要的通道和城池,却没有更加深入、牢固地占据整个地方。面对朝鲜官军的快速溃败,当地的朝鲜民众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投降、一条就是成为义军,反抗日军。而由于日军到处一路烧杀劫掠,使得义军开始兴起。

这就是日军的麻烦事情,在未来的大战之中如果自己的运输线总是受到打击,那么前线的作战就将变得极为艰难起来,所以不管日军还是明军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沈惟敬的游说工作起了作用,但是等待双方的都不是和平,相反是战争,这时候李如松已经解决了西北的问题。

新的大战一触即发。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4 20:27:00 +0800 CST  
258,万历之战(7)

虽然名义上李如松是真正大规模交战的统军者,但是真正的统兵者是兵部左侍郎兼经略宋应昌。可话说回来,毕竟李如松是李成梁的长子,又刚取得了在宁夏之役的成功,所以李如松的地位在当时比较特殊。

李如松带着四万多人进入朝鲜。

既然军队和辎重已经到达,那么和谈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我认为小西行长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小西行长决定固守平壤城。

平壤城的布置十分有趣,小西行长的战略是重北部,将自己的本阵放在了北面。由于当时的天气已经进入正月,天气很是寒冷,这让原本成为城池屏障的护城河封冻,为登城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可以说李如松采取的是北面强攻南面巧攻的战术,为了这次攻城明军采用了大量的火炮,这一点是日军无法比拟的。要看到的是火枪技术虽然看似是日军发达,可是问题以当时的铁炮技术与弓箭进行对比的话,差距仍难分伯仲。但是在火炮与铁炮之间的对比之上却十分明显了。

明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可以在远程上对进行日军进行打击,从根本上看,铁炮之所以看起来比弓箭强势一些,一方面是因为铁炮所代表的热兵器技术引领了未来战争的格局,另一方面就是铁炮发射时候所造成的恫吓作用,由于巨大声响造成的震慑容易造成军队的混乱。

那么在这一方面火炮造成的影响就更甚。

北面由两个关键点组成,一个是左上的七星门是防御平壤的门户,另一方面就是平壤城外的制高点牡丹峰。如果得到了牡丹峰的控制权,城中情况就能知晓,并且如果火炮被架设在那里,对日军就更是不利。双方交战之刻,各个城门都在进行争夺的同时,明军进攻牡丹峰并最终夺下了牡丹峰,这让日军的信心遭受打击。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南面的进攻,南面的进攻则带有更多的欺骗性。南面进攻的主力明军换装成朝军制服迷惑对方,让对方认为主攻点在北面,虽然北面确实也处于强攻的状态,这时候在对方南面防守出现松懈的情况下明军在南面也全力进攻,最终攻破城门。北面的牡丹峰被攻下后明军转向强攻七星门,最终七星门被火炮轰塌。

外城被攻破以后小西行长转而固守内部城池,已经有了困兽犹斗的迹象,于是李如松又采取诈术欺骗了小西行长,双方约定日军退出平壤城,为此明军围住了平壤的三面,把封冻了的大同江留给对方撤退。

等到日军狼狈的退到大同江上时候,明军展开了追杀,日军至此溃败,平壤城收复。可以说平壤之战是一场扭转整个战局的战争,但是这一点朝鲜却始终态度暧昧。为什么如此呢?从入朝作战的明军之中,可以看出朝鲜对不同的军队有明显不同的态度。

朝鲜在对待李如松的辽东兵的时候感觉非常厌恶,但是在对待原本的戚家军的时候却钟爱有加。导致这样事情发生的原因在于朝鲜与辽东兵本就有一些摩擦和接触,双方生出嫌隙的关系是自然的,所以刻意地抹黑让这种情况越来越两极化,自然对待态度也有不同。

但是不管如何,平壤之战的交手使得小西行长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减员非常严重,只能向后退却。日军的战略被大大压缩,只能选择退守。

可是争议最大的下一场战争却出现了,地点却在一个驿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5 18:56:00 +0800 CST  
259,万历之战(8)

平壤的失陷使得日军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下一场对战。并且平壤城所发生的炮击和各种诈术都表明一个事情,那就是一个比预计中更为强大的敌人已经来到这里要进行交战。所以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汉城的防守,这一次原本应该成为更大规模决战的大战却因为提前交战让整个战局充满了争议。

这就是碧蹄馆之战,由于日军第一军已经战败,那么当时在此进行交战的是三军、六军、九军;作为指挥官的是小早川隆景,对小早川隆景来说这场战争自己是躲不过去了,所以可以看出的是小早川隆景远比小西行长打得更加积极。小早川隆景的战略是派出先锋诈败引诱明军上钩,然后在碧蹄馆周边进行伏击。

那么这场钓鱼战术确实钓上来一个人,这个人叫查大受①,不过查大受率领的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使用一种热冷兵器结合了的武器“三眼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由三个发射铳组成,由于是骑兵使用所以铳身并不长,这导致了它的射程不佳,但是这个兵器并不是用来远距离精度射击的。

三眼铳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进行远处精度射击的,所以真正能让三眼铳发挥优势的是在中近距离上的快速齐射,当骑兵发动冲击时马匹的加速度上来以后,就可以快速攻击对方的阵线,但是作为骑兵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果骑兵冲击对方的正面阵型,则很容易被长枪所阻止,所以这就是三眼铳的使用关键。

在马上就要接触的时候,骑兵使用三眼铳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出去三眼铳中的弹丸,等于是在一个基数火枪武器射击的时候,发射出去了相同武器的三倍,依靠着快速又密集的射击所发射的弹丸和声响,造成对方阵型的动摇。发射完毕后三眼铳又可以作为冷兵器,由于是纯铁制造,在骑兵冲击时钝器所造成的打击并不亚于利器所造成的损伤。也就是说三眼铳的精髓在于快速的发射密集弹丸后所造成对方混乱下发起快速的骑兵冲击。

那么日军的引诱部队确实也达到了这个效果,引诱查大受进入了伏击圈,接下来的事情成了各说各话的争议,大致的内容是围住了查大受后,李如松决定增援救出查大受,双方发生交战,李如松又陷入了包围之中,双方交战激烈,最终日军害怕这样的战事变得胶着,可能对方会有军队增援,最终选择了撤军。

于是争议点就出现了,是该认为碧蹄馆是李如松战胜了,还是该碧蹄馆认为李如松战败了呢?在明朝方面自然认为是战胜了,因为从实际情况上看李如松确实中了埋伏,但是战损比上看明军的损失小于日军,明明中了埋伏却将对方打的损失更多应该算是胜利了。可是日方则认为自己战胜了——因为小早川隆景的埋伏让李如松变得意志消沉。双方都在堆砌着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和证据。

那么该如何公平地看待碧蹄馆之战呢?

想要看懂这场战争就要看懂碧蹄馆之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碧蹄馆之战是汉城之战的前哨战,那么为什么碧蹄馆之战出了名而之后的更大的大战却悄无声息了呢?

答案恰恰就在于碧蹄馆之战本身。



查大受:生卒年不详,原为李成梁家臣,后官至辽东副总兵。日本进攻朝鲜时跟随李如松入朝抗日,作战勇猛。后在碧蹄馆中伏,和援军一道击退了日军,在战略上达到了逼退日军的目的。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5 18:57:00 +0800 CST  
260,万历之战(9)

那么该如何判断碧蹄馆之战的胜败呢?想要看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日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设置伏击的是日军,作为日军的指挥官小早川隆景在筹划这次战役的时候有三个基础的点需要考虑。

第一、发动战役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发动战役当中出现状况时候如何处理?第三、战役结束之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如何为下一步做筹划?

以小早川隆景的角度去看明朝,会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那就是:首先、明朝的火器出乎了日军的预料,明军并不是在火枪技术上与日军进行对比,相反则是以火炮技术与日军的火枪进行对比,优劣在平壤之战中已经有了基本的表现。原本坚固的七星门不足以守住明军的炮火攻势,那么换到汉城则要同样面临如此结果。所以小早川隆景并不打算坐以待毙,相反是要主动出击。

其次、明军的攻势来得过于猛烈,日军的士气是一个大问题。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上看,虽然平壤之战日军战败,但战败的只是冲在最前方的部队,日军并不是不能再战了。所以在未来的战争中,要能够稳住日军的士气是关键一点。

那么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小早川隆景则要思考的是,这次伏击的目标该锁定在什么上面?

从实际的情况看来小早川隆景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标准的围点打援、第二个是阻击歼敌。小早川隆景让自己的部将去引诱查大受入套,这一点确实成功了,但是下面的事情则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第一个就是真正发生了的围点打援,那么从预先设计来看,用包围一部分敌人,然后去包围更多的敌人从而达到“围点不是主要目的,打击后面增援的部队是目的”的战术。

另一种是通过包围消灭自己所预先设定好的对象,也就是消灭查大受。对于对方的增援进行阻击最后形成一场歼灭战是另外的结果。

那么这是一个战略的预想,当实际上开打之后自然会出现千变万化的情况,所以考验一个指挥官的关键并不在于战略的预设,因为当你的战略设置好之后,对方也会根据你的设置来去应对,这样事情便起了变化。

那么反过来看李如松的战略,李如松在让查大受去侦察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查大受被围困呢?我认为这个情况可能想到,也可能没有想到。查大受是李家的家臣,所以李如松对于查大受的性格上多少应该有些了解,这一点并不需要过多的猜测,重点在于查大受被包围了以后要如何处置的问题。

作为一个统军者,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本来就是考验一个统军者的必要条件。所以当查大受被包围的时候,下一步问题来了:李如松是选择放弃查大受,还是选择救援查大受成了关键。从当时的确切情况来看,李如松手边只有自己所带的数千人,以及身后增援的一点人,大军已经有些脱节。

所以,当查大受被包围的时候,就到了李如松下另一手棋的时候,李如松决定救援查大受的话就需要冒风险。因为毕竟李如松是当时的主帅,如果李如松被抓或者被杀,对于明军来说则会造成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那么为什么李如松要冒这个险呢?因为李如松是一个善于算计的人。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6 18:41:00 +0800 CST  
261,万历之战(10)

对李如松来说,他也遇到个同日军一样的问题——该如何继续之后的战争?在平壤城可以快速取得胜利的关键是因为火炮的差距与战术上的欺骗性,然后还有就是日军的人数并不足够多,所以轻松取胜。那么李如松越是向南攻打,就有两个问题越是需要考虑。

第一、日军在当时正在收缩兵力,连一些城池日军都放弃了。所以作为一个睿智的指挥官来说,就要明白之后所要面对的局面将会如何发展,在考虑这个前提之下才能用兵。在李如松看来日军的快速退却意味着一场大战的爆发。

而勾引查大受的情况很明显就是围点打援,那么李如松就要考虑一个事情——以当时自己所能掌握的兵力能否与日军一战?如果认为行就可以与对方一战,如果认为不行就要考虑放弃查大受。站在李如松的心中考虑的关键在是与日军进行野外作战呢,还是放弃查大受,将来对日军进行攻城战呢。

如果你从这个点上考虑问题,你就会很容易考虑明白李如松的想法了。李如松不是一不留神陷入的包围圈,而是明知道对方钓查大受的目的就是将他引过去,这一点是李如松所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这样看?

因为在李如松的心中认为在野外开战与攻城之间的难度对比来看,还是野外作战对于李如松有利。想要看明白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知道李如松的部队最擅长做什么,李如松长期交战的对手是蒙古人和女真人以及东北的其它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野外作战是经常事,而能够形成让李如松进行攻坚战的情况则相对较少。

所以李如松的军队对在野外作战的擅长明显要优于攻城作战,并且毕竟以当时的技术和装备来看,进行攻城战是既消耗时间又消耗钱粮的,这一点是左右李如松选择的关键。可以看到的是当日军选择一个非常坚固的城池进行守护的时候,拼军需就成了破城与否的关键,在这一点上丰臣秀吉的军队善于这样做,反过来说李如松也刚刚在宁夏通过围困解决了问题。

对李如松来说对于自己的自信让他决定与对方进行野战,李如松确实在赌,但是赌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瓦解对方的士气。由于设伏者从心理上带有优势,会认为自己诓骗了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伏击圈,但是优势也会转变为劣势,就是当战争不会按照他所设想发生的时候,就很容易瓦解对方的心态。

所以善于野战,想要与对方在野外作战的李如松,决定与对方开战,当这个决定下了以后就看小早川隆景如何去考虑下一步了,对小早川隆景来说可以放对方进入伏击圈,也可以用军队阻止他进入伏击圈,然后专心歼灭查大受然后离开。

对小早川隆景来说伏击同样有一个弱点,伏击有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突然性,第二个条件则是一种快速性。因为都是大军交战,所以当你的伏击从一个突然发起的事情变得漫长以后,承受随之而来的就是伏击战变成阵地战,日军在内部包围别人,在外侧则有可能受到明军的反包围。

如果将明军全部包围起来,能不能吃掉对方,就成了考验小早川隆景的关键了。但是小早川隆景也想要真正地赌一把。因为小早川隆景确实也围住了大人物。

李如松。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6 18:41:00 +0800 CST  
262,万历之战(11)

当第一步的博弈过去以后,这场战争就来到了第二步博弈:李如松应战。

那么小早川隆景接下来是选择放李如松进入伏击圈,还是死命挡住李如松,然后强行吃掉查大受后选择撤退呢?其实这是考验一个指挥官的重要时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李如松。

李如松不用多言就是整场战争的核心人物,是选择冒险吃掉李如松,还是选择优先保证有限的胜利呢?对于历史来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如果站在当时的小早川隆景心中,则必须要有一点忧虑去考虑,那就是谁才是“鱼”、谁才是在“钓鱼”。

就当前的形势上看起来明军是被钓上来的鱼,可是毕竟李如松拥有大军在后,如果李如松大胆地以自己作为诱饵,将日军主力钓出来歼灭的话,则会使得日军陷入不利。更何况在日本流行一种战术,就是影武者。利用替身冒充主帅的身份去勾引敌人出现的事情也非常多见,更何况李如松有好几个兄弟,如果是其一个兄弟假扮他,然后用他作为钓饵让日军上当,然后两军胶着之际,后面增援大军一股脑压上,真正中埋伏的人却就是他小早川隆景了。

“兵者诡道也。”

在战场上是没有任何诚信可言的,利用背信弃义和欺骗不但不会被人不耻,相反还会被赞扬为足智多谋。在平壤之战中李如松答应了日军出逃的要求,结果刚一出城就追杀的事情,在这里会不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呢?

这种压力就是统兵者的问题,所以是全力一搏击杀不管是真还是假的李如松,还是完成当前的围困绞杀,就成了考验小早川隆景的时刻,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击杀李如松,放两股军队合流在一起,然后全力围困。

那么这样压力就回到李如松的身上了,是选择突围撤退,还是全力一战呢?虽然在兵力上占全面的劣势,但是李如松所带的士卒都是他的家臣和精锐。对李如松来说他为什么敢于与对方进行交战?因为李如松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他仍有一支增援的部队正在赶来救自己,在一开始出发的时候,查大受作为先锋,李如松作为中军,杨元作为殿后的侦察军队,更大的军队在后面等待前进。

但是这是从战后的战略分析和历史分析得到的结果,如果你站在李如松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其实一思考就明白为什么会如此选择了。因为李如松到底是怎么布置的军队,日军是不知道的,所以李如松就敢赌。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日军已经倾巢而出,那么李如松如何去面对当前的局面不仅是影响此战的结果,更是影响到之后的结果,所以李如松认为不能退,因为一旦退了日军就会战胜, 这是李如松所不愿意看到的。

并不是因为一次失败导致李如松会如何的被动,而是李如松不打算给予对方更多的时间,时间是第一次入朝的关键。李如松之所以该如此的去赌,那就是他认定了一件事。

埋伏他的人其实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7 19:16:00 +0800 CST  
263,万历之战(12)

这是一种大胆的思考方式,在李如松的心里将一个关键点作为自己可以这样做的理由,就是这样做太出乎常理了。虽然看起来李如松的军队中了埋伏,但是反过来思考的话,一个善于埋伏的人同样也会思考他的做法,“反常”这一思考方式恰恰左右了战局。

如果李如松表达出退却之意,那么会发生什么呢?日军则一定会追杀上来,因为他们就会知道你李如松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赌本可以和在当时情况下的日军进行去赌,这便是赌博的难处。来打个比方,就可以清晰地看透这样的情况。

在很多影视作品之中不乏有赌博的场景,而其中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凭借差牌去诈赢好牌的场景。即便手中拿着一副差牌,但是对方却不知道你手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牌,所以问题就来了,真正影响人判断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压力”。

为什么明明手中握着的是一副差牌却能使得对方后退呢?这就是因为“压力”,如果筹码只是微不足道的程度,自然敢于轻松应对,对赌筹码如果是一场豪赌,那么“压力”就会让人去思考其中的奥秘了。疑心是一种寻求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越是心思缜密的人就越是渴望探究背后的理由。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赌徒该做的,小早川隆景也就败在了这一点上。因为一个真正的赌徒所真正应该具备的素质并不是去寻求“安全”而是去寻求危险,“赌”就没有安全可言。

所以以安全作为自己的“赌注”就会因为对方的方式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困扰,因为如果对方不以安全当做自己的“赌注”的话,支撑安全的关键一环的“道理”就会瓦解。不管大局如何,仅以当时的这一役来看,占据真正优势的人是小早川隆景。

这便是李如松如此行事的关键,利用赌去压对方,看起来非常地不合理。本应该撤退的,但是正是因为不合理,在对方的眼里却起了变化,那就是为什么一个大军的统帅却敢于如此行事呢?这背后似乎有什么东西是自己并没有察觉到的。

这一点就是成了引子,小早川隆景之所以将李如松当做击杀的对象是因为这确实有利于自己之后的发展,可是李如松以出乎常理的手段应对则容易让小早川隆景陷入到一种思考当中——思考自己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看到位的。

当双方犬牙交错到难解难分的时候,一开始的埋伏就失去了效果,变成了相互拼消耗的拉锯战,那么这时候原本带有优势心态的小早川隆景就会思考为什么李如松会如此地死战不退,不安就越来越放大,压力就会慢慢地压上来。

这时候后援的杨元一来到,在小早川隆景看来后援的兵马就已经到了,自己如此继续下去只能让自己陷入重围之中,所以只能选择撤退。并且要看到的是,面对如此局势小早川隆景并不是第一次作出这种选择了。

早在毛利家与织田家还在争夺播磨国的时候,黑田如水便用这样的策略击败看似不能战胜的毛利军。所以小早川隆景虽为智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弱点——他不是一个真正的赌徒。

小早川隆景选择了撤退,则为日军在之后更大的败退造成了隐患。

所以说,这场战争真正的失败者是日军。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7 19:16:00 +0800 CST  
264,万历之战(13)

智者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呢?是“寻求合理”,从小早川隆景设计伏击圈诱查大受,到把李如松这条大鱼包围,支撑小早川隆景的是“合理”,因为他通过算计和谋略使用了策略使得李如松进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但是,智者的最大优点同时也是支撑他的最大弱点,过于的追求“合理”,当战场上发生了“不合理”的事情时候,对智者来说问题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使得小早川隆景看着李如松安然的撤退了,因为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李如松为什么敢于在明显的劣势之下继续战斗,李如松会不会有什么“安排”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疑心同样在考验着小早川隆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小早川隆景在进攻的阵型上始终保持着克制没有放手一搏,这一点给了李如松持续作战的机会,任何战争都是赌博,支撑小早川隆景的是合理性,但是这并非真正的“赌徒”。

真正的赌徒并不是说要把一切交给命运,之后强拉硬打的莽汉,而是要始终考虑到一点,这就是敢于下注,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的难,因为“理性”和“合理”正在支撑着他同时也在限制的着他。由于一个选择做出以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不同的选择之下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最终结果。

那么选择哪一个成为自己最终下决定的关键,真正的赌徒的关键在于承认风险和损失的存在,而智者始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在这之中计算自己的得失,之所以叫赌徒就是因为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并没有人能够准确无误的通过判断和分析完整的评价战争的必然结果。

战争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不确定性,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不确定性、偶然性、突然性,各种不能确定的情况都有在一瞬之间就扭转战局,所以对于一个智者来说始终要给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结果留有余地。然而胜利本就存在着风险,这让他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与明军火拼,造成别人的喘息之机,最终让他的战略没有完成。

那么要如何在一个大的角度上说碧蹄馆之战呢?笔者认为是日军的战败,日军之所以从平壤之战后这么快速的就溃败是因为他们主动的放弃了很多已经占据的地盘,看起来确实日军是在最初期的时候战败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日军如同向后收起的拳头,即是在向后运动,则同时也是在蓄力而发,攻守转换仍在旦夕之间。

在碧蹄馆之战之前日军处于战略进攻状态,但是在这次战役之后,日军从战略进攻变为了防守,从战争的结果上看碧蹄馆之战造成的绝对损失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也都是有能力继续下去,并且从战役的走向上来看。从一场日军准备的伏击战变成了阵地接触战最后明军撤退来看,双方所造成的损失和相互之间的得失都只能算是明军南下战略中的一次战役而已。

但是由于他的争议性巨大,使得这场战争似乎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再由不同的资料造成的相互矛盾,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下,这场战争变得越来越特殊,甚至认为正是这场战争让李如松意志消沉。

笔者认为并不是如此,因为处于优势的并不是明军,相反则是日军。只是这一点被李如松用豪赌和欺骗巧妙的掩盖了起来。

所以这场战役是日军战败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8 19:00:00 +0800 CST  

楼主:真的很博通ZB

字数:387093

发表时间:2015-08-23 0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2 16:57:12 +0800 CST

评论数:79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