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265,万历之战(14)

日军在北面的战线已经陷入失败当中,那么为了扭转颓势日军将最后的战略进攻放在了进攻南面的幸州上,这时候李如松却并没有表达出救援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原因是他已经陷入了被动之中,从李如松参战以来表现出的是风头正劲,大有风卷残云之势。

然而真正的较量却只有攻破平壤一战是最重要的一战,其他战斗并没有从根本上瓦解对手,那么为什么李如松在此时对汉城南面的幸州城不理不睬呢?其实质上他也有自己的软肋和难处。此时的李如松不但没有获得优势相反已经陷入到了颓势之中,只是这一点被李如松保护的很好罢了。

李如松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战斗力或者意志的问题,而是他的补给线出了很大问题,日军呈现的是一种战略收缩态势,那么明军如果没有大量补给运达,一但贸然出兵与对方在远处形成鏖战,物资补给不上就会造成大的溃败。

李如松之所以用险、猛、急来对抗日军,甚至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上,就是要将日军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相持,然后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物资的不停运输之后再发起战争,所以李如松为什么之后显得无意进取,因为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战场上占据最大优势的则反倒是日军了,日军到处搜刮粮食,加上自己的补给,把粮草囤积在了龙山大仓。

以如此的角度再看碧蹄馆之战,如果日军全力赌在这场战斗上,一但李如松从从容撤退变成仓皇撤退,日军就又得到了再次北上的机遇,这样一来李如松则会陷入被动之中,整个万历之战耗时数年,所以双方之间的博弈绝非摧枯拉朽以一击就能轻易打败对方。但是在碧蹄馆之战后日军认为李如松很快就南下,这种战略的转变让对方进攻的势头和想法变得越来越弱,导致了日军的战略的重心转向了幸州。

李如松所取得的真正胜利并非城池的取得,也非击杀对方多少兵卒,是将日军的进攻势头浇灭,让他们变成防御,从而给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准备,同时也为未来的激战打下基础,即便当时的日军还有能力继续北上进攻,却因为李如松的行动让他们有了忌惮,导致错失良机。

当时的日军就必然要攻打幸州,可以看到的是朝鲜三大捷分别是晋州大捷、幸山大捷、闲山岛大捷,而这三大捷都是由西南面的水陆两军打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是如此呢?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西南面并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

朝鲜的第一次胜利就是在晋州发生的,史称第一次晋州大战,从一开始进攻全罗道的日军就没有用尽全力,正忙着积极北上,在这种情况下守护晋州的朝军顽强的支撑使得晋州没有被攻破,现在更北面一点的幸州却突然成了关键所在。

幸州与汉城隔江相望,现在的日军认为明军即将南下,那么如果此时从汉城的背后,朝军突然增援,日军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并且由于北进的战略被搁置,向西南进发攻打全罗道就变得重要起来。

幸州之战一触即发,此时的朝军数量远少于日军,战争弱小并不一定失败,强大也并不一定就会胜利,在这里朝军要找回一点颜面来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8 19:00:00 +0800 CST  
周六日欢迎提问,我尽能力回答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19 08:33:00 +0800 CST  
266,万历之战(15)

幸州之战是朝军取得的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在这场战役中朝军处于一个背水之阵当中,三面面山背靠一水的绝境。但是这样的绝境却也给了朝军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死战,这为这场战争打下了基调。

幸州与汉城隔江相望,如果日军不能拿下这里,将来从这里可能偷袭汉城的背后,所以打通这里并且向全罗道进攻就成了日军的当务之急。日军从第一军到第七军悉数到场,决定围攻幸州,在朝军的阵营之中还有一些僧兵的存在,守将是全罗道观察使兼巡察使权栗,这场三万多日军对数千人朝军的悬殊之战就如此开始了。

虽然说人数差距很大,但是想要攻入幸州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幸州本就是一座鉴于小山峦之上的堡垒,所以真正能与朝军搏杀的士兵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日军只能作为后备军在前面先锋阵亡之后不停地“添油”上去作战。这让朝军凭借着地形的优势顽强地防守着,杀到激烈时刻权栗还亲自上阵斩杀日军兵卒。

那么为什么这一座小城,数万大军无法攻下来呢?因为它除了“三山”还有“一水”的存在。朝军拥有水面的控制权,朝鲜水军将物资弹药补给不停地从水面送入幸州城中,这让幸州城有了继续打下去的能力。

反观来看日军来说就复杂得多了,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弹丸小城却成了难以被攻陷的坚固要塞,如果持续在这里强攻,会不会造成明军的突然行动,这一点是非常难以预料的。最终在久攻不下的情况发生以后,日军撤退了。

那么按照如此的胜利,为什么没有使得权栗(1)超越李舜臣成为朝军的明星呢?这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权栗在之后的战争中败绩大于胜绩,而李舜臣则少有败绩,所以从军功的表现上看起来,李舜臣确实是一个日军难以战胜的人。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权栗治军过于严苛,对待兵卒不够妥善。并且就在幸州之战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权栗看到胜券在握,命令兵卒出城将已经战死或者奄奄一息的日军肢解,将头颅和残肢挂于城墙和木桩之上。

在这里展开讲一下,权栗这样做是否过于残忍呢?其实这与当时日军的做法是相同的,日军不仅到处屠戮和洗劫朝鲜民众,更是将普通人的鼻子或者耳朵割下,然后谎报军功。为此日军还修建了耳冢亦称鼻冢,由于长途运输比较麻烦所以才不留首级改运输耳鼻。权栗如此做法也只能算是原样奉还的一种手段了。

那么为什么日军总是如此地残忍呢?

在这里要看到的是,日军的内部分为两个极端,对低阶士兵和普通底层招募而来的兵卒来说,战争就是他们的一个生财机会。由于日本战国时候纷争不断,又加上这些人在一般战争中无法分得大量的资产和财产,所以由家臣和武士组成的上层阶级往往纵容士兵的杀戮和抢劫。一方面这样可以免于从自己身上过多地付出酬劳给兵卒,另一方面可以破坏对方的势力。

放纵士兵的残暴之举在日军之中往往形成一种约定俗成,上层阶级收获胜利的实质价值,而下层阶级收获在战争中可以抢掠的一部分好处,这造成了日军的残忍性。

权栗这样的做法使得他的名声受损,与李舜臣又差了一点,第三点就是权栗同样也难免卷入族权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样自然没有杀身成仁的李舜臣来的壮烈,必然有些微词。

但是权栗还是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李如松则决定偷袭龙山的大仓。


权栗(1537-1599),号晚翠堂,朝鲜王朝时期将军。万历朝鲜战争时期将军。本是全罗道地方官,因打出幸州大捷,后被任命为朝鲜军队都元帅,总领全国抗日指挥。后因明、朝联军意见不合,屡屡战败。1599年告老还乡,同年逝世。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1 19:04:00 +0800 CST  
267,万历之战(16)

权栗之所以可以获胜的关键有两点,第一点是日军并没有能够完整地把城池包围起来,让有水面控制权的朝军不停地将物资运送进城,使得战争可以持续,第二点就是日军始终忌惮着的是明军的突然袭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幸州战役朝军取得了胜利。

这场胜利之后日军陷入了一个不进不退的尴尬境地,汉城也成了一块烫手山芋。李如松决定绕过汉城出击,把进攻的地点放在了龙山的大仓上,这里囤积着日军重要的粮草。如果这里被付之一炬,即便不攻打汉城,日军也只有退兵。结果李如松阻止敢死队攻打龙山,大仓里的粮食悉数被毁。

汉城里的日军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放弃汉城,日军逃亡到最后的要塞——釜山。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明军的攻势没有持续下去,而之后又持续了那么久的战争呢?

这是因为纵观整个朝鲜的第一阶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形势就是真正进行交锋的大决战只有一次,这就是平壤之战。从平壤之战之后看似日军遭遇了进攻的挫折和龙山仓焚毁的失败,已经看似穷途末路,但是实际上双方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大决战,日军仍有余力继续作战是关键。而李如松却已经到达极限,他已经没有能力再次南进。

李如松用兵靠险的关键原因其实是他没有更多的资本与对方长期的对弈下去,由于初期朝军快速的败退,让明军陷入了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在不能更多的积累物资的情况下就出兵朝鲜,所以所到之处皆以快战险战为战略的目标。

其目的就是要逼迫日军从攻势转为守势,在大胆的行事之下李如松达到了自己的作战目标,日军从平壤城一路退却直到固守釜山城,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但是此时的李如松也没有能力继续下去了,因为一旦日军看破了李如松强势背后的弱势,就有可能造成日军的反扑。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被日军实现,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反对出兵朝鲜的声音本来就占了多数,对日军来说,原本所期待的是国内的休兵止战,丰臣秀吉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人们所期待的是战争的结束。但是这一点是丰臣秀吉所无法做到的,因为他已经不能约束族权的膨胀,只有扩张才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第二个原因更是关键,在这种扩张中谁才能得到好处才是问题的核心。

小早川隆景和其支援或率领的部队在先期攻打全罗道时候并没尽到全力,使得朝鲜的一个重要产区和基地后方能够成为朝军最后的根据地,在未来的战争中对日军形成威胁。另一方面,得利的家臣小西行长或加藤清正并没有一个真正统一的思想和战略目标。

在战争中将胜利当做自己日后的筹码,导致日军的行动没有一致性,可以说是各怀鬼胎。那么以这种角度来看,如果要他们在遭受现有失败的角度下一定要去攻打明军,他们能愿意么?我想答案就自然是不情愿的。

所以总的来看,李如松所采用的战略思想是大进攻理论,通过几个关键性的战役瓦解对方的信心,但是李如松并没有完全和日军进行决定性的大决战,导致日军仍有力量后退。

最终李如松撤军,留下诗一首: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探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1 19:06:00 +0800 CST  
268,万历之战(17)

就幸山大战之前,李舜臣就一直在继续他的胜利。由于李舜臣的战略主要以打击对方舰船,得到制海权为主,避免了与日军强攻硬打,使得自己在使用战略时候游刃有余。当有利于出击的时候,李舜臣就果断出击;如果不利则可以避战等待时机。所以日军始终没有办法战胜李舜臣,而李舜臣凭借着数场胜利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日军的安全。

日军自然不肯就这样接受失败,于是决定与李舜臣进行决战,闲山岛海战随即爆发。李舜臣此战的最大目的并不在于击杀日军,他把目标放在了击沉或者点燃对方的战船上,故而李舜臣展开了U型鹤翼阵,可以说这是专门为日军准备的阵型。

这是因为日军的战术所决定的,日海军作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登上对方船只进行近身战。这使得他们必须要抓住朝鲜海军,与朝鲜海军进行接触,只有这样做才能消灭朝军。但是朝军就不需要这样了,当日军舰船冲过来的时候鹤翼阵可以选择与对方进行交战,同时也可以在对方冲过来方向的舰船后撤而另一侧的舰船贴近或增援,让对方想要接触又无法得逞的时候,又在另一方向上始终受到打击。

日军的军队为什么会如此地惨败?因为他们有力气使不出来。就像是踏入泥潭一样,动弹不得,不知道是进是退——当想要脱离对方的时候,对方就跟上来;当自己想贴上去的时候对方又撤下去,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日军大败。

在这场战斗之后日军的运输线受到了很大压力。

那么当明军出兵以后,再加上数月之后的幸州之战,在朝的日军几乎陷入绝境,但是是不是日军就完全没有了余力继续作战呢?这是评价李如松的关键,如果将李如松所取得的胜利吹捧得过于强大,那战争就该在此时结束。实际上在朝的日军确实已经陷入了不利的境地之中,可是仍有余力继续进攻。

面对这样的情况日军只有铤而走险地攻击全罗道的晋州,如果可以攻破晋州就可以杀入全罗道之中抢夺粮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有了继续下去的本钱。这就是第二次晋州之战爆发的原因,所以这同时也是评价小早川隆景的关键。

从第一次晋州之战时候到平壤之战以前,日军对于全罗道的进攻并不是全力的,这让李舜臣始终可以使用在全罗道的海军基地成为他四处出击攻打日军的保障。现在对日军来说已经到了胜负分晓的时刻,日军决定全力一击。

有意思的是面对如此局势,明朝大军却没有出击救援晋州城,只派出刘綎①率领自己的所部增援朝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一次决战的机会明军却不为所动呢?如果这场战争明军全力出击,就可以使得日军最后的信心瓦解,只能选择龟缩在釜山一线。其实这个理由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明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虽然看起来明军在一直快速地胜利,但是日军就如同是一只收起来的拳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一击,如不胜就会战败,如果胜了还有继续下去的本钱。但是没有粮食和后援保障的明军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如果大军出击却战败的话,明军内部的不安和隐患就会被日军知晓,这样一来日军就会反扑,这样一来补给困难这个明军的软肋就会暴露并被日军持续利用,所以是选择救援晋州还是选择放弃晋州成了李如松不得不作出的一个两难选择。

但其实这个选择也非常容易作出,对李如松来说他所需要的是维持自己的胜利,所以他选择了放弃晋州,这样的结果使得晋州成为孤城一座。

等待它的也只有失败的命运了。


①刘綎(1558-1619),字省吾,南昌人,明代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的称号。早年曾打退缅军,后入朝抗日击退日军,1600年又平定播州之役。晚年在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2 19:36:00 +0800 CST  
269,万历之战(18)

第二次晋州之战就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开始的。那么作为全罗道的明朝联军又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呢?这里就出现了重大的分歧:刘綎决定在城外与日军野战,并不同意守城,因为一旦被包围再想突围就极难了。朝军内部的分歧同样很大,西人党主张守城,而东人党则对此消极,导致真正守在晋州城内的只有金千鎰和一些坚持守城的朝军和数千义兵和难民所组成的军队。而且就在晋州交战的同一时刻,在另一个地方的明日之间的和谈已经开始。和谈的问题后面再谈,这里先谈这场战争。

因为只有这场战争关系到了日军还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筹码继续作战下去,所以战争如果无法取胜,不管什么样的和谈总是谈不赢的。由于刘綎没有进城守护晋州,导致晋州城很快被日军包围了起来。受到李舜臣的龟船启发,日军制作了龟甲车。

龟甲车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攻城车加装防护,在初期攻城时候还惧怕火攻,随后更加改进可以防止一定的火攻,依靠着这种攻城车日军开始冲击晋州城,由于朝军没有足够的战力去守城,导致真正晋州成为孤城。

这样一来城堡不管多么易守难攻,最终总是会被攻下来的,晋州随即失陷。晋州一失,全罗道的大门就从洞开,日军扳回一城,开始在朝鲜南面不停地加盖城池准备持久战。那么把问题退回到龙山大捷之后,为什么不先说这里的情况,反而先介绍之后的第二次晋州之战呢?

因为在从龙山大战到晋州之战之间的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大事”,也可以说是小西行长和沈惟敬两人做的“好大事情”。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按照事情的发展来看,日军的小西行长从始至终都渴望和谈,这让他与沈惟敬之间一直保持着某种联系。

沈惟敬第一次进入朝鲜的时候其实还算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大义凛然,号称单骑进入日军营毫无惧色。从沈惟敬与小西行长之间的交往来看,双方也没有多少出格的地方,但是突然事情发生了变化。两人开始谋划出一个惊天骗局起来。

骗局的内容是这样的,沈惟敬与小西行长谋划假意和谈,双方都以全盘接受对方的和谈内容为目标,当双方这个目标谈拢了这后,在名护屋沈惟敬见到了丰臣秀吉,并在他的面前一口答应了丰臣秀吉的七个条件,他们分别是:

一,明朝出嫁公主给日本;二,恢复中日贸易;三,日明修好;四,割让朝鲜的南四道;五,朝鲜送王子成为人质;六,归还朝鲜的被抓王子临海君和其他官员;七,朝鲜不得背叛日本。面对如此条件沈惟敬毫不思索的就答应了。

那么丰臣秀吉真的非常高兴么?这一点慢慢分析,先看事情的发展。丰臣秀吉这一边算是谈妥了,关键的问题来了,要如何带着这样的一份国书去见万历皇帝。

在这里小西行长的使者人选出现争议,所以就干脆只将小西行长称为使者,小西行长到达北京以后见到了石星,石星提出了万历皇帝的三个条件:

一,日军接受条约以后从朝鲜全面撤军;二,只有册封但是贸易并不恢复;三,日本与朝鲜修好不得再犯。那么就没有一点好处给丰臣秀吉么?当然也是有的,万历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小西行长也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全部的条件。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机使得他们两个人敢于撒出如此惊天大谎呢?其实真正的道理一戳就破,从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就能看到他们内心中的真实态度。

那就是,从一开始不管是丰臣秀吉还是万历,就从没有想过:

和谈。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2 19:36:00 +0800 CST  
270,万历之战(19)

万历之战中最大的骗局其实并不是沈惟敬与小西行长之间如何制造了惊天骗局的,而是万历与丰臣秀吉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最大的障眼法就是万历和丰臣秀吉想要所谓的“和平谈判”,其实根本不是如此。

那么有什么证据么?其实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证据,证据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对于和平的条件。先看丰臣秀吉的,如果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出,明朝是不可能接受的。一,明朝出嫁公主给日本,要明朝的公主嫁给日本的天皇,这一条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战败条款,出嫁的女儿说好听了是和平的使者,事实上不过是人质而已。如果日军当时打败了明军的话可以这样提出,但是此时的日军处于防御的劣势,并不是攻势,所以提出此条意见万历绝对不会接受。而且重点在于明朝是东亚贸易的垄断者,如果明与日本建立了这样的关系,等于是破坏了宗主国的地位,这是万历绝不会接受的。

二,恢复中日贸易,这一条是丰臣秀吉最渴望的一条,同时也是他最为关键的一条。因为当时的贸易已经中断了,并且要看到的是随着隆庆开关以后,明朝走私商人已经不需要再通过走私或者倭化来为自己求得生存。当这种立场转变以后,明朝的商人不但不会帮着日本,相反则会对日本大敲竹杠。那么既然在明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中断了,他们就到了东南亚去进行贸易。那里不但不是日本的好去处,相反成了明朝商人大发横财的好地方。由于正常贸易已经中断,只要控制对日本的贸易,就能从中获得大量收益,这等于是将丰臣秀吉在日本所能掌控的资本价值转移出日本,转向了明朝。在这一点上,丰臣秀吉是非常急迫的,如果失去了贸易的控制权,则就会爆发更大的隐患。

三,日明修好,这一点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因为在明朝的心里,明只能接受的是宗主国的地位,平等关系是不能接受,并且当时的情况明显对明朝有利,所以明朝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宗主国的地位呢?

四,割让朝鲜的南四道和六,归还朝鲜的被抓王子临海君和其他官员,其实这两条是不是万历可以放弃的呢?理论上说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放弃的,因为朝鲜国家的势力并不是大明的实际势力。但是要让明放弃就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明军出现了重大的、不可逆转的溃败。所以问题来了,明军有这样的重大溃败么?

很多观点喜欢把碧蹄馆之役当做明朝的溃败,但是问题在于碧蹄馆之役只是之后夺取汉城的前奏战,之后李如松用数百人就偷袭了对方的龙山大仓,使得对方失去战斗下去的意志撤退至汉城才是整个战争的高潮部分。所以日本已经从攻势转向了守势,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承认对方的胜利,这一点对万历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

五,朝鲜送王子成为人质和七,朝鲜不得背叛日本。这两条就也是决不能接受的,为什么这样说?从全文看来要明朝送公主过去和亲和朝鲜送王子成为人质,那么请问这样的条件一旦签署,谁才是真正的宗主国呢?

这样看来不就是日本才是明朝和朝鲜的宗主国么?并且如果要朝鲜送人质给日本,这等于变相地让朝鲜成为日本的附庸国,这是万历所决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这七条除了在极端情况下的第四条和第六条还是明朝可以考虑的,其它的五条则根本不可能被万历接受,尤其开篇第一条就是万历所绝不可能接受的。那么为什么处于不利状态的丰臣秀吉要提如此的条件呢?

答案就是丰臣秀吉不能接受和平。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3 18:52:00 +0800 CST  
271,万历之战(20)

虽然存在认知的差异和对于对方内部微妙结构的不同看法,但是丰臣秀吉对万历提出的这些条件实在是万历绝对不能接受的,这一点我认为丰臣秀吉的内心中清楚得很。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丰臣秀吉要如此行事呢?

因为真正不能接受和平的是丰臣秀吉。丰臣秀吉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因为丰臣秀吉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能选择扩张这一条路走,唯有扩张才能使得社会资源快速地流入,然后让自己可以控制家臣、盟友与敌对势力。所以扩张已经成了丰臣秀吉不得不去选择的道路,那么如果就算这样的条件被达成了,就能让丰臣秀吉停止或者逆转这些情况么?

答案就是“不能”。

丰臣秀吉不是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相反正是清楚了这样的处境才更是要狮子大开口地去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为正是这些要求不合理,才不会真正的被接受,那么战争才可能再次开始,唯有这样才能使得丰臣秀吉继续拥有权力。

可以说在丰臣秀吉的一生之中最懂得进退之道,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这个选择,他只有“进”,只有去继续战争才能获得稳定和权力。因为如果战争一停,他就将变得难以控制局面,所以真正在期盼战争的是他。

那么万历又是如何呢?万历其实给出的条件更为老辣,可以说丰臣秀吉的弱点被万历牢牢地抓住了。万历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日军撤军,那么这样一来日军所付出的一切就都打了水漂,这个条件丰臣秀吉能接受么?这等于是要他无条件地投降,所以第一条就已经等于要继续战争了。

那么第二条就更像一把钢刀插在了丰臣秀吉的心上,对于明朝来说对于边境上的冲突已经是有了一套收放自如的手段,贸易已经成了明朝控制周边小国的利器,而如果万历真的想要和平的话,那么万历就会恢复贸易,只要这条一松口,丰臣秀吉就还有可能与明朝和谈。

而万历的选择是不松口,也就是继续中断贸易,这种选择就把日本逼上了绝路。这样的选择就是万历想要看到的,万历就是要用中断贸易与日本继续战争,那么说为什么万历要如此呢?这点我们慢慢分析。

再看最后一点:朝鲜与日本修好互不侵犯。这一条看起来确实只算是中规中矩的条件,那么其实还有附加的一条,看似是给予丰臣秀吉的好处,其实这才是万历最为霹雳的手段,万历要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

如果就当时的条件来说,有可能万历搞不清楚丰臣秀吉与天皇之间的微妙关系的话,但是有一点是无论如何都可以搞清楚的,那就是“日本王”是“天皇”。而作为曾经的关白,辞任成为太阁的丰臣秀吉则可以很清楚地被理解为日本的一个类似于“丞相”的职位。

并且关白一词本就出自于汉朝的霍光,这对于当时大量研读历史的大学士们来说搞清楚这个词给皇帝解释并不是难事,所以问题就来了。

日本国的王是谁呢?是天皇呢?还是他丰臣秀吉呢?

一国之内又岂容得下两个“王”呢?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3 18:53:00 +0800 CST  
今天临时有事,停止一天,明天继续更新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4 16:16:00 +0800 CST  
今天还是有些事,年底了,实在有些事难以脱身。。明天和后天会回复问题。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5 19:50:00 +0800 CST  
272,万历之战(21)

万历册封丰臣秀吉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要挑起日本内部的矛盾,这一点是显而易见。另一点是如果丰臣秀吉接受了这个意见,等同于默认了丰臣秀吉成为万历的附庸之臣,这种事情丰臣秀吉自然不能接受。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所以如果丰臣秀吉接受册封,只能是被日本人认为是背叛,并且在战争上也没有取得多少真正的胜算。

在这种情况下册封无异于要求日军投降,并且即便是丰臣秀吉接受了这个条约,他一样也会失败。因为贸易并没有恢复,没有贸易丰臣秀吉则要陷入被动之中。所以据此看来万历和丰臣秀吉两个人根本都不愿意和谈。

那么既然不想和谈又为什么如此行事呢?

因为双方都在准备,在丰臣秀吉看来自己所能采取的战略已经改变了,这种改变就是在日军的角度上看,攻势已经转为了守势,开始修建城池。日军修建的石墙有一定倾斜角度,所以很容易分辨。日军最大的问题是由攻转守,所以为了争取时间就需要和谈,通过和谈所得到的时间加快城池的建设。

这么判断还有什么其它证据么?

这个证据其实恰恰就是沈惟敬本人。可以看出的一件事是沈惟敬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似乎都是放开胆子随性而来,并且有意思的是为什么由沈惟敬去谈判,这一点其实是问题值得玩味的地方。沈惟敬出身不明,说他是混混的居多,那么石星用沈惟敬成为幕僚去稳住前方局势,给明军进军朝鲜争取时间,这是没什么问题的,并且沈惟敬也确实做得不错。但是现在局势已经变了。

现在沈惟敬与日本谈的是和谈问题,万历为什么还要让沈惟敬插手去办这件事呢?万历给丰臣秀吉提出来的条件本来就是谈不成的,那让沈惟敬去谈到底什么意思,其实不言自明了。沈惟敬为什么那么潇洒也便有了道理。

因为沈惟敬已经看明白了自己的未来,对于万历来说自己到底给沈惟敬什么条件让他带过去,都不会动摇万历的地位。万历是君王,自然不会因为这事情影响自己。而沈惟敬看得就更开了,自己不过一个混混,说得大点也不过一个“士”罢了,能穿梭于明朝、朝鲜、日本三国其中,任由自己翻江倒海地胡来,潇洒走一回,沈惟敬也不怕。

沈惟敬拿着根本就谈不成的明朝条件和去日本时候就已经知道根本谈不成的日本条件,他不明白未来等着自己的是什么么?所以沈惟敬放开了,在这件事情上真正左右烦恼的人是石星。因为石星是兵部尚书,也算得上一名重臣了,在朝鲜这件事情上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石星转变了态度。

这才是整个谈判会谈之中明朝内部的玄机。石星也算是一个能吏,又敢直言,他在任上也有些建树,并且所用之人大多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处理宁夏问题的时候快速解决,使得明朝可以转战朝鲜。

但是,为什么石星从一个主战派的角度突然转向了主和派呢?因为石星已经如同砧板上的鱼肉。而真正手握刀俎的人是:

万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8 18:52:00 +0800 CST  
273,万历之战(22)

为什么碧蹄馆之战能够成为一件悬案和争议最大的事情,这就是因为在整个战争的思路上突然发生了某种转变,一切事情突然变得不那么合理起来。从战争的角度看上去,李如松用兵如同神助,先攻克平壤,随后收复汉城,这是他整个战役的全部功绩,将日军从进攻打的变成了防守,但是战争并未因此而停下来,相反却变得非常胶着。

并且之后的晋州之战中李如松装作对日军的行动看不见一般,任由日军作为。所以一些人为了能够弥补这一个逻辑上的不合理处,唯有一点可以说的,那就是碧蹄馆使得李如松挫败了心智,认为他一定是遭遇了大败,导致失去了信心。

可是这才是完全说不通的地方,如果碧蹄馆之战是李如松战败的话,那么李如松又为什么能够取得火烧龙山大仓的大捷,日军又为何要退守釜山呢?所以这一切之中似乎有哪里是说不通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看待这个问题的一个根据有问题,那就是认为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是大国风范,日军不堪一击所致,这就是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

真实的情况就是李如松不是不想继续追击,将釜山的日军打下去,而是他已经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胜利已经是走于危桥之上。李如松为什么要在碧蹄馆犯险与日军交战,其实他只要放弃查大受,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是这就是李如松不能明示的地方,李如松已如强弩之末,所以正是为了这一点,他更要全力一搏,这就是碧蹄馆之战的关键。这场战斗过后真正动摇的人不是明军,而是日军。

那么为了让对方彻底丧失信心,李如松又全力一击攻击龙山大仓,大仓一毁日军又没有得到朝鲜的粮食产地全罗道,导致日军信心丧失,只能退守釜山,这就是李如松的真相。那么这与石星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发生的这一切,石星心知肚明。

在整个万历之战中石星从主战派突然转向了主和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很多人将石星在万历之战的作用过度地高估了,其实真正想要打这场战争的人并不仅是石星,而是万历。对于万历来说,在人事任免或者平日臣子之间的交锋之中,可以装聋作哑地让一让石星,但是出兵征讨如此大事,万历怎么可能说听任石星的呢?石星任用的沈惟敬算什么身份呢?按照规制这样的事情应该由礼部出人,而从后面的事情上看来,当时另一个人就曾经质问此事,这个人就是于慎行①。他对于这件事是这样说的:

“国家制御四夷自有正体,封贡之典,职在礼官,征讨之法,职在枢府,譬如青鸟司春,玄鸟司闭,各有职掌,不可紊也,累朝相沿,着为成法。如西之哈密,南之交趾,北之顺义,皆枢府所有事,而封贡题请,则皆属之礼部,旧牍具在,可考览也。

万历甲午以后,辽左卫师,司马石公欲以封贡啖倭,救失补败,且欲身任其事,以自为功。亦不想职掌沿革各有司存,而礼部一二正卿,苟欲避谤辞难,为自免之计,亦不言职掌在本部也,乃使兵部题请,成封贡之议,及事败势颓,兵臣伏罪,而礼臣无恙焉。自为善矣,其如职掌之紊何?夫兵臣不知职之在人而任之于己,礼臣明知职之在己而委之于人,皆所谓溺其职者也。公卿台谏亦无一人详考旧牍而知其责之所在者,使兵臣误而罹于法,礼臣误而免于罪,近于七圣皆迷之境矣。士大夫高谈虚拱,不亲世事,其流弊至于如此。”

那么石星为何如此行事?

因为他已经无路可退。



①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明代文学家,诗人,山东东阿人。为人宽厚有胸襟。少时聪颖,23岁即中进士,并于数年后成为万历日讲官,直至1589年成为尚书。后因为建言太子问题而被万历批准退隐。1607年国本已定,朝廷推选他为首辅,然而此时他已病重,不久逝世。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8 18:55:00 +0800 CST  
274,万历之战(23)

一开始石星是强烈建议出兵的主战派,他使用的沈惟敬也确实有些手段,把缓兵之计玩得是风生水起,但是为什么之后石星又变成了主和派呢?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正知道明朝战争实情的是石星,所以石星明白一点,那就是打不下去了。这个打不下去指的是在日军撤兵釜山到日军进攻晋州城的这个时段之内,由于备战仓促,导致明军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能快速运抵,朝鲜境内又非常疲弱无法持续供应物资,这造成了在这个时段石星确实需要和谈。

但是这里就有了另一个大问题,日本人称呼这场战争为文禄・庆长之役,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两次大规模交战所组成的一次战役。第一次大战役文禄之战是爆发在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二次大战役是庆长从1597年2月—1598年12月结束。

所以虽然说是从1592年到1598年结束,真正交手的时间其实只要大约两年左右,这之中的其它年里明朝都在干嘛呢?李如松1593年元月初进军朝鲜,也就是1月进军,到7月明朝廷要求李如松撤军,只留下了刘綎和吴惟忠,之后连吴惟忠都撤走了,只留下了刘綎。

那么从1593年的7月开始算的话,到1597年2月爆发第二次战争,总共约有3-4年的时间。这里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明军不进攻了呢?从1月进军到7月撤军总共经历半年时间,如果说前方战事很紧张,粮草供应不上去也可以理解,毕竟日军处于一个大的溃退状态,而李如松的进军速度也很快。但是从1593年7月不到明军就已经基本上停下来进攻的势头,3-4年的时间,难道凑不出来军队所需要的军需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明朝也算不上什么大国了。所以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不进攻了,那么说从1597年2月开始的庆长之战时,李如松还仍然活着,可是李如松到了1598年5月时候却因为和蒙古人交战时中了埋伏战死了,那么问题就在于在这3-4年的时间内为什么石星的态度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

要看到的是石星也不是一个完全的老实人,“兵者诡道也”,作为战争,不讲信用不谈仁义不但不会被耻笑,相反还会被夸赞是常理,石星派遣沈惟敬去最初与日军接洽的目的是什么?是缓兵之计,目的是等宁夏的事情忙完了以后让李如松进入朝鲜。

那么本就是一条计策的石星本就是主战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故技重施呢?这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石星是如何看待万历和丰臣秀吉的停战条件的,作为一个从隆庆皇帝开始就为官的石星,为什么突然就闭目塞听,谁的话都不听只听信沈惟敬的话呢?

这里其实就有问题了,从时间准备上说完全有能力将所需要的物资筹齐,并且李如松入朝作战,从平壤打到汉城也算是连战连捷,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说抓住碧蹄馆之战李如松的失败死打不放,那么石星同样可以以龙山大捷回复,毕竟只许胜不许败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并且从损失上看,明军并没出现崩溃的损失。

所以以碧蹄馆事情揪住石星和李如松不放是说不过去的。但是问题来了,一开始就不对日本讲信誉的石星,为什么突然在之后的时候对日本讲起了信用了呢?死命地相信和谈一定会成功呢?

这就是这场战争最为怪异的地方,但其实无法看透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过于将石星的作用看重了,如果能够从万历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

就可以豁然开朗。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9 19:00:00 +0800 CST  
275,万历之战(24)

石星只是一个重臣,所以他的想法只能是皇帝御案上的一个意见。对于朝鲜是战是和的意见多了去了,所以石星做什么、怎么做,都需要最终万历点头才可以,不然石星绝对无法成功地去做。

从万历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万历从来都是主战的。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石星出现了这么大的转变,为什么之后又讲起“仁义”来了?因为万历虽然是主战的,但是万历最终要利用这场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这场战争出现了3-4年空窗期的原因。对于万历来说是不会为了朝鲜就打一场战争的,他需要更多的回报。

而这个回报却并不一定在朝鲜上,万历所真正朝向的目标是李成梁家。李成梁在关外所做的事情不是万历不清楚,如李成梁杀良冒功的事情,但是万历只是对这些事情睁眼闭眼。可是事情起了变化,李成梁在东北越来越变得重要,这是万历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李成梁通过调整女真人的矛盾使得自己受益的事情也在让他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努尔哈赤之前是李成梁的养子,之后就被李成梁抛弃导致他的父亲被杀。李成梁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且已经到了要和万历谈条件的地步了。

在万历看来李成梁虽然解决了东北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强,所以在1591年11月万历对于李成梁的忍耐达到了极点裁撤了李成梁。到了第二年就是宁夏之役和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刻,有臣子提议恢复李成梁的地位,可是万历不准。反而选择他的儿子李如松为将帅前往,万历为何如此呢?

因为在万历看来,宁夏之战和朝鲜战争是两个不同的战争,宁夏之战是万历为了不让东北恶化所给的李家面子——虽然不用李成梁,却使用它的长子李如松为将,目的就是为了稳住东北的形势。这样做也确实收到了好处,所以当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万历心中其实是矛盾的。

这个矛盾并不是因为主战还是主和,而是派谁去的问题,如果派李如松去,确实可能收到奇效,并且从战略的情况来说,派东北的兵马前往朝鲜确实最近,但是万历所疑虑的事情就是如果李如松去往朝鲜取得了大胜,那么该如何对待李家。

也就是说李如松如果大胜,虽然在明朝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在万历对待李家的问题上则会造成困境。可是问题来了,朝鲜的形势变化得太快,如果贸然换将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军心不稳导致失败,所以就给了李如松这个领军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李如松入朝之后疯狂作战,不顾危险的原因。如果李如松不能在这场大战之中获得大胜,其结果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荣辱的问题,是要关系到他整个李家在东北的地位问题。结果李如松数次用险,骗得日本人相信李如松背后以大国为根基的支持好像是无限的。

这导致了日本人转攻为守,到了这一刻李如松已经没了能力再战斗下去了,但是这时候万历出手了。很多人感受到了万历的心思,所以一致主战要将日本人赶下海去,这就是为什么石星会突然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

因为石星和万历都知道战争持续不下去了,但是万历偏要让大臣主战给石星压力,目的就是要石星转攻为和。所以万历为什么始终对于沈惟敬这个人物不理不睬呢?

万历就是要沈惟敬成为石星最后逾越不过去的一个关口。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29 19:00:00 +0800 CST  
276,万历之战(25)

万历为什么不主动发起攻击,因为万历要通过这场战争来调节东北的平衡,撤换李成梁以后要保证局势不会快速产生异动,在这个基础上李如松取得了胜利。所以问题就在于接下来是否继续使用李如松的问题,如果继续使用李如松去朝鲜的话,无形中就会让李如松的地位上升,这样即便李成梁的地位衰微,他的长子李如松势力上升对万历来说也不是好事。

所以万历拖延了时间,但是万历拖延时间则需要一个替罪羊,这个人就是石星。那么这么对待石星是不是算坑了他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石星是主战派他为何转向主和派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情况不足以开战,可问题是之后物资已经堆积了起来为什么还不开战。

石星在朝鲜问题上并非一个“守信用”的人,用沈惟敬就是明证。而为了能促成和谈沈惟敬就全盘接受了丰臣秀吉的条件,这一点万历知情与否呢?笔者认为知与不知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万历就是要石星转攻为守,石星通过一味地相信沈惟敬也确实达成了这结果。

那么问题就来了,和谈从根本上是谈得成还是谈不成呢?从万历给出的条件来看,这件事根本谈不成,这一点石星知道不知道呢?

这才是整个问题的关键。即便不知道日军的计划,日军在朝鲜南部正在加盖堡垒和城寨,这一点必定是可以知晓的。所以对稍有些见识的人来说,都会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场和谈必定谈不成。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石星在明知道万历给出的条件不可接受,日军又在积极准备之下却义无反顾的站在了主和这一点上了呢?

因为石星已经没有退路,石星在赌。

可是石星的筹码上有一颗置他于死地的坏子在,这就是沈惟敬。沈惟敬与石星和万历都不同,因为沈惟敬的代价最少,沈惟敬在整个局势中其实和万历是一样清醒的。用沈惟敬去和谈这一点就已经变成了石星最大的问题。石星为什么能够主战,因为不光是石星想要打,万历更是要打。那么到了和谈的时候万历就让官员说打,而他暗中推动主和。

石星想要主和是迫于无奈,但是一旦他表示出主和的意向,万历又要斥责他的立场转变,所以弄得石星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导致石星只能一味的偏听偏信沈惟敬的,其实石星并不相信沈惟敬,但到了这个时候,石星也没了办法只能这样去做。可是这样送上钩来的人是石星自己。

就像于慎行说的:“譬如青鸟司春,玄鸟司闭,各有职掌,不可紊也,累朝相沿,着为成法。”石星用沈惟敬帮自己成了事,但是用沈惟敬也帮自己坏了事。沈惟敬私自接受丰臣秀吉条件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所以沈惟敬私自接受条件,就意味着他的雇佣者石星是私自接受条件的主谋。如果说沈惟敬一个人就欺骗了整个大明朝,那么明朝的颜面放在哪里呢?

所以处罚了沈惟敬就必然要牵带上石星,这一切本质上说是石星自己的问题,石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那么当石星只能将和谈当做最后的赌注时候,其实这场局石星就已经输了。因为不论是万历还是丰臣秀吉都是要战的,主和不过是双方为了调整自己的势力所进行的一种准备。

沈惟敬其实谁也没有能骗成,他只是骗了自己。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30 19:04:00 +0800 CST  
277,万历之战(26)

那么对面日军的进攻准备暂且不谈,要说一下的朝鲜宣祖在干什么想什么。可以说就在万历和石星忙碌的时候,宣祖也没有闲着,他的儿子光海君已经成了他的最大对手。要看到的是为什么宣祖要立光海君为世子?因为立光海君为世子是交换宣祖北逃的条件,这一点是关键。可以看到的是在交战之初明朝很多人怀疑朝鲜如此迅速地溃退是故意为之,甚至有串通日本的嫌疑。

在这种博弈之中,其实从实际情况上看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但是理由和借口从来都是行事之前的关键,所以正是因为宣祖的北逃让明朝选择了支持宣祖,理由也非常的明确:使用或者支持一个附属国的弱君主对明朝是一个好事。

但是被扔在前线的光海君在整个战争中却收获了政治资本,只意味着在之后的变化中,宣祖与光海君之间的矛盾快速上升。那么问题就是接下来怎么办,在战争的空窗期时候,有一个敏感的问题就是朝鲜的领土还被日军占领着。

是朝鲜自己主动打破和平攻击日军,还是等待时局变化呢?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选择的问题。试想如果明朝出卖了朝鲜的利益,将这些地方让给日军,对明朝来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损失,可对宣祖来说就意味着自己丧权辱国的名声必然留在历史之中。可是反过来说如果他策动朝军进攻日军,如果战败,对他来说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明朝在未来的局势之中是支持宣祖,还是支持光海君成了未来朝鲜局势走向的关键。在这个关键时刻另一个人却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李舜臣。李舜臣在开战之后取得了成功,被封为庆尚道・全罗道・忠清道的三道水军统领,等于是接管了南方的水军,那么在这个状态下李舜臣是战和是和呢?

其实这个局面对于朝鲜人来说是非常焦躁和不安的,因为双方虽然嘴上说着和谈,可是日本人正在修筑城池,如果明军不再进军,那么不管将来是日军先动手还是朝军先动手,迟早战争会再度爆发,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就又将对朝军十分不利,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发生,李舜臣开始首先进攻日军。

李舜臣想要攻下巨济岛,这个岛屿等于是日军运输线上的咽喉,如果被李舜臣夺下就能切断对方的陆地联系。这样的情况日军自然心知肚明,所以退守巨济岛没有出战。李舜臣出击的行动没有得到成功,于是李舜臣想要攻击巨济岛的行动就被元均等政敌说成是要破坏和谈,急于立功的表现。

李舜臣最终被抓,受尽拷打,导致身心俱疲。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场战争不是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打的问题,这就是小国的悲哀。扳倒了李舜臣的元均又表现如何呢?虽然在进攻态势上表现得消极,但这并不意味着敌人就会停止进攻。

再次开战以后日军进攻朝军海军,史称漆川梁海战(1),在这场海战之中元均倒是没有逃跑,因为他带领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自己也当场被杀。

失去了海军的全罗道,在陆地上也没了支援,导致日军可以海陆两军齐头并进。那么就要把视角返回到日本的国内,去分析一下他们的得失。就在朝鲜战争日军刚刚陷入不利的时候,丰臣秀吉却得到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淀姬所生的:

丰臣秀赖。


漆川梁海战:发生于1597年,李舜臣被撤职后,政敌元均上位,一改前任作风而比较消极。在与日军短暂交火后退往漆川梁,因为麻痹大意,休整时遭遇袭击,几乎全军覆没,统帅元均战死。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30 19:04:00 +0800 CST  
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的第一部战国篇已经写完了,全文共288个小结,估计30万字左右,感觉在今年的最后一天完成也算不错,剩下的估计还需要一年才能写完,明年可能会制作一些视频节目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31 10:44:00 +0800 CST  
278,万历之战(27)

历史就是如此地讽刺,引发日本战国时代的起因之一是一场大乱,史称应仁之乱——因为足利义政(1)没有子嗣,所以想要把权力交给兄弟足利义视,结果就在这关键的时刻生下来足利义尚,这样已经视自己为继承人的足利义视就多少有点显得多余了。

那么看丰臣秀吉的话,这情况就惊人地相似了。丰臣秀吉原本将重心放在了他的儿子松鹤身上,可是松鹤三岁就死了。这就让丰臣秀吉十分头痛,指定了他的外甥丰臣秀次(2)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为此丰臣秀吉还推举丰臣秀次成为关白,自己退任后称呼为太阁。

原本已经有了安排的丰臣秀吉却突然得到了另一个孩子,这就是丰臣秀赖。但是笔者认为丰臣秀赖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亲生子,之前已经谈过这个问题,这里就将更加深入地谈这个问题。首先丰臣秀吉知道不知道这个不是他的亲儿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将如何做选择,因为这关系到了未来的道路。

为什么只有淀姬能连续为丰臣秀吉生下两子来,因为淀姬最恨丰臣秀吉,或者说淀姬从心里最不惧怕丰臣秀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如果丰臣秀吉的两个孩子是由不同的女人所生,那么最起码可以说丰臣秀赖是丰臣秀吉孩子的可能性就极高。

但是一个好色到了织田信长都写信骂他的地步,却始终无法让女人怀孕的人,最有可能的事情就是,他没有生育能力。而淀姬恨他,就用了只有女人才能用的办法去报复他,但是丰臣秀吉却最不能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也就是说淀姬可以肆无忌惮的与人有染却可以毫不在乎丰臣秀吉的看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丰臣秀吉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所以丰臣秀吉即便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他的孩子,却也只能认下来。因为丰臣秀吉如果没有生育能力的事情暴露出来,那么对于丰臣秀吉的家族来说是灭顶之灾。

可以看到的是足利义政为什么选择了足利义尚,是因为那是他的亲儿子。理由在于足利义政是有生育能力的,因为他有一个正室之外还有侧室,他和正室日野富子和侧室大馆佐子分别生下三个女儿。

所以乍看之下丰臣秀吉和足利义政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选择题,而实际上他们所面临的是不同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丰臣秀吉选择了丰臣秀赖却没有选择丰臣秀次呢?

这是一个关键。丰臣秀次虽然在之前与德川家康对抗之中失败引得丰臣秀吉不满,但是之后的表现中规中矩,在征讨四国的时候得到了功劳,成为加封已经到一百万石的大大名。之后更是跟随丰臣秀吉进入枢纽之中处理政务,当丰臣秀吉忙于征讨朝鲜的时候,丰臣秀次已经在京都主持政务了。

可以说丰臣秀吉为丰臣秀次的铺路已经铺到了99步,就差最后一步就圆满的时刻,却突然得到了丰臣秀赖。那么为什么丰臣秀吉要选择丰臣秀赖而不选择丰臣秀次呢?

因为丰臣秀吉表面上是可以有选择的,其实他已经失去了选择,他只能选择丰臣秀赖。更可以说的是,在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中,丰臣秀吉已经输了,他选谁都必然会输。

丰臣秀吉最后想要将赌注放在丰臣秀赖身上。



足利义政(1436-1490),室町幕府第8代征夷大将军。由于同母兄早死而被立为将军,成长后渴望亲政而重用自己势力,采取抑制守护大名的策略。1466年诸大名联合导致自己失势,义政基础动摇。后面诸大名间矛盾加深爆发动乱,义政选择让位于嫡子。晚年再度执政,不一年病死。

丰臣秀次(1568-1595),本名三好信吉,通称小以郎,日本战国时代人物。为丰臣秀吉的养子和外甥。早年战功显赫,虽有小牧长久手之败,但因秀吉嫡子夭折而被立为继承人,担任关白。1593年秀吉再得一子,秀次被冷落,两年后以谋反罪被杀。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31 19:01:00 +0800 CST  
279,万历之战(28)

为什么丰臣秀吉要选丰臣秀赖却不选已经有了经验的丰臣秀次呢?因为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可以选择的,其实丰臣秀吉已经没了选择。只要将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分析一遍,就马上立判高下了。

当时的丰臣秀吉看起来有三个选择。

选择一,承认丰臣秀赖的地位,但是将丰臣秀次设立为类似于摄政的角色辅助丰臣秀赖。这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这一点却做不到。因为如果丰臣秀赖一天天长大,可预见的是丰臣秀赖与丰臣秀次之间的矛盾必然爆发,这就意味着战争将会到来。

那么谁能支持谁将成为胜负的关键,可以看到的是在整个朝鲜出征的时候,东军都较好地保存了势力,当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东军可以选择支持丰臣秀次也可以支持丰臣秀赖,丰臣家的命运将掌握在东军的手中,这是因为在西军之中还存在着更大的隐患,是什么暂且不谈。

所以这一个选择是不成立的,因为丰臣秀次与丰臣秀赖之间的矛盾必然被人所利用,或者说这是族权相争所导致的必然。

那么接下来的两个选择就是,一个杀掉丰臣秀次保丰臣秀赖,另一个就是杀掉丰臣秀赖保丰臣秀次。看起来第二个选择过于残忍,但是虎父不食子这种选择在当时的时代多少是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虎父食子也是可以行得通的。

做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丰臣秀吉要承认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由别人揭发淀姬与他人有染,之后废掉丰臣秀赖,立丰臣秀次。之所以要杀掉其中一个,就是因为如果只是废掉了一个,那么东军已经可以以此为借口重新拥立被废之人。

但是这三个选择其实都要受到另一个重要的要素牵制,这就是进攻朝鲜现在正在不利的状况之中。虽然还占据着一些朝鲜的地盘,但是没有和平条约的话,战争则可能继续爆发,而日军对于明军的战斗力实际上过高的忌惮,给了明朝更多的机会,这一点让日军变得不利起来。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选择了。

那么为什么要杀掉已经铺路到99步的丰臣秀次呢?

其实还是因为身份。在丰臣秀吉人生的最后该如何做出这个选择,意味着将来的问题要如何变化之上。选择丰臣秀次虽然看起来平稳,但是丰臣秀吉如果不能在战场上赢得胜利,那么即便给丰臣秀次什么样的奖赏和包装,本质上他都不是丰臣秀吉的嫡子,而是养子。这样的身份事实,将使丰臣秀次不得不直面未来如何面对家臣的问题。家臣到底是选择支持这个继承人,还是会背叛?这就成了难以回避的难题。

丰臣秀吉之所以要选择丰臣秀赖实际上是想要让一个人的才能尽情地发挥,这个人就是石田三成(1)。

虽然有很多传言丰臣秀赖是石田三成的孩子,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野史戏说。

那么为什么说丰臣秀吉要选择石田三成呢?

因为丰臣秀吉已经预感到的是未来战争不会太顺利,即便顺利也会变成僵持,而选择了丰臣秀次和选择石田三成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同的。丰臣秀吉想要把宝押在丰臣秀赖的身上,实际上是想要押在石田三成的身上。那么说石田三成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让丰臣秀吉如此侧目呢?这就是石田三成的特点造成的,他善于管理:

钱。



石田三成(1560-1600),日本战国时代及安土桃山时代武将、大名,以忠诚、仁义及智谋而闻名。早年因为“三献茶”事件得到丰臣秀吉赏识,因为战功慢慢晋升为了五奉行的首席长老。秀吉死后他拥立秀赖,但秀吉下属各势力出现不和,最后于1600年爆发会战,三成战败被捕并遭处决。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31 19:02:00 +0800 CST  
281,万历之战(30)

鸣梁海战是一场极力被吹嘘的战争,而李舜臣被朝鲜朝廷打压之后,似乎带有一种含冤昭雪后老骥伏枥的悲壮,然而实际上此时的李舜臣已经失去了他苦心经营的水军,只剩下一些战船,对李舜臣来说形势已经急转直下。

李舜臣之所以可以把战争中屡战屡胜,这就是因为李舜臣并不需要担负多少实际的任务,又拥有一个健在的基地全罗道为他供给,所以他在想战的时候就偷袭对手,在不想战的时候就可以退守,这是李舜臣的胜利的秘密。

但是到了这时候李舜臣所依靠的全罗道已经被攻开,手中的战舰也所剩无几,可以说已经置之于死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的战争还能取得一定的胜利,似乎也算得上被夸耀了,可是鸣梁海战是不是按照被夸大那样的情况呢?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为什么鸣梁海战李舜臣可以赢呢?因为李舜臣守在了一个水上的关口处,在这里水流很复杂,潮水暗流涌动并且潮汐不定,在这种非常复杂的地方与日水军交战,在即便是非常不利的条件下,李舜臣确实完全的达成了不少战绩,可是要看到的是李舜臣渐渐不支,只能选择退却。

也就是说李舜臣确实在这里打了一个胜仗这是没问题的,可并没有消灭日军海军,这是结果,并且李舜臣的基地最终被日军攻破,李舜臣只能选择北上,这才是这场战争的战争结果,而以这样的情况看来,当时的日军几乎完成了所有条件可以进攻汉城了。

但是在另一个方向的战争打响了,这就是蔚山之战。真实的情况总和想象有些差距,人们认为应该是明军人数占多,实质上始终入朝作战的人数都没有对方人数多,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前提,也就是说在整场日军与明军交战的情况下,都是以明军人数少为前提的。

所以如何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难点,如果明军救援汉城的话,那么等于是添油作战,这样明军人数少的情况就会被日军察觉,而两次日军明明并不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战争却都调转了方向,这一次明朝联军进攻蔚山,让日军暂缓了攻打汉城的举动。

这算得上一出经典的围魏救赵,但是第一次蔚山之战明军又战败了,明军攻打蔚山城的时候,率领第一次蔚山之战的人是经略杨镐①,杨镐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所以如何看待杨镐成了左右战争的关键。就这场战争来说杨镐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算冤枉。

明军攻打坚城蔚山久攻不下,对方突然增兵至此,从战略上说能够给杨镐提供回旋的余地已经不多了,而杨镐之所以名声坏,是因为杨镐率先逃跑,造成了兵卒发生混乱,进而让第一次蔚山泡汤。

但是如果说不冤的话,那就是明军的动作扭转了局势,虽然明军战败日军取胜,可是有意思的是,日军又一次转攻为守了。从第二次战役打响以后日军连战连捷,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可是为什么又一次在情况并不危及的时候转变了攻势呢?

因为日军的战略转变了。


①杨镐(?-1629),明末文臣,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1580年中进士,早年仕途平淡,1597年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入朝抗日。后明军在蔚山战败,因谎报战功而被罢职。晚年复起巡抚辽东,1619年率兵讨伐努尔哈赤,大败,因而被弹劾下狱。1629年被处决。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6-01-03 18:54:00 +0800 CST  

楼主:真的很博通ZB

字数:387093

发表时间:2015-08-23 0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2 16:57:12 +0800 CST

评论数:79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