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226,弱中强者(12)

海瑞①真的算是中国官权制度和文化培养出来的一个“人物”了。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点性格来,不过更有名的是他的外号叫海笔架。据说是因为当年他与两个同僚去迎接上官,按照当时的规制是可以不用跪着的,但是由于执行中所形成的惯例另外两个人跪了下去。于是和站在中间的海瑞形成了一个“山”字,而笔架又恰好有山形笔架,那个上官感觉自己的面子被海瑞伤到了既羞且恼。可是海瑞的这个举动完全没有错处可以挑出来,于是只能讥讽他为“海笔架”,从此这个名声就不胫而走。

与严嵩和徐阶比起来海瑞的成绩其实并不理想,三十七岁才中了举人,四十一岁才到福建做教育的工作,期间上京去考科举,结果两次都没有中,使得海瑞放弃了科举考试。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那么海瑞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普通到很难被历史关注到的基层官员,可是命运有时候就如此奇诡。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海瑞处理案件得当,生活也极为简朴,到了连胡宗宪都需要感叹的地步——海瑞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只有母亲独自培养海瑞成长,而为了给老母祝寿,家里的余钱只购得肉二斤。

那么海瑞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答案就是海瑞还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可以说海瑞是一个严格按照制度和文化活着的人。当海瑞是任职于教育业的人时候,这一点是看不出任何作用的,别人也许只会认为海瑞是一个迂腐不知变通的人。但是当海瑞步入官场以后,他就开始展现出自己的特殊性来。

当时的官权已经开始族权化,这种族权化是由嘉靖一手操纵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控制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这使得官员往往也会逐渐形成族权化的倾向,开始结党。而当时最大的就是严党,想要反抗他的人又自然组成了另外的势力。

而海瑞并不这样做,海瑞完全的按照官权与文化所设定的生活方式生活,这使得他贫穷,被人讥笑说他固执,但是他们却并不明白海瑞的力量。终于当海瑞因为政绩不断升官来到了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等他有能力真正上疏的时候,他干了一件“大事”。

嘉靖皇帝总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献祥表。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皇帝会将“祥瑞之物”的出现当做由头,然后由官员献上表以表庆贺。过程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难的,只要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以后,君臣尽欢颜就完事了。

可是,海瑞却献上了一道《治安疏》的献表,为了做这件事情海瑞连棺材都买好了,家人也都遣散托付给别人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就为了这件事。

那么《治安疏》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以至于海瑞需要如此行事?

因为这封《治安疏》确实足以致海瑞被杀身死,并且造成王朝更大的震动。皇帝为什么要任用严嵩?就是因为通过使用严嵩这样的臣子,皇帝可以躲在臣子的背后实行自己的政令。

海瑞的第一句话就是狠话: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就这第一句话就确实足以让嘉靖皇帝提高警惕去对待,因为这句话说“正君道、明臣职,”那么请问君道有何不正,臣职又有何不明呢?

海瑞的治安疏还没开讲就先给嘉靖的内心来了一记重拳。



①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代著名清官。他直到1549年才中举人,后进士不中而放弃。后任福建南平教渝而入仕,屡有政绩,逐渐升迁。为人刚正不阿,爱岗敬业,在任时打击贪官,深得民心,赢得了“海青天”的美誉。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19 19:06:00 +0800 CST  
227,弱中强者(13)

海瑞的“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是多大的官呢?请注意主事并不是像主管一样领政,而只是一个官职,并且还是户部最低的官员而已,。但是这个官员却可以够级别向皇帝直接上梳疏了,所以虽然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官员芝麻小官,倒却也获得了这个权利。

他的一句:“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等于是直指皇帝。那么在嘉靖看来,海瑞上的这个献表一开始不一定会被认定是海瑞本人的意思,会被认为是别人怂恿海瑞上表,用一个小小的主事当做先锋,如果上表所设想的目的达到了自然无事,如果失败则可以将海瑞一脚踢开,所以嘉靖所认为或者他所设想的敌人并不是海瑞,而是别人。

我认为当嘉靖读到这第一句的时候,就已经很反感了,因为刚刚平息下去的严嵩事件似乎又要有反复,而目标就是冲着他来的。但是让他反感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下面放出一段很重要的话:“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看起来这句话是在批评汉文帝①,但是只要加上汉文帝所处的环境和汉文帝所使用的策略的话,则完全不这么简单了。

因为海瑞确实是一个官职很低的人,在嘉靖的眼里一开始绝不会认为这只是海瑞个人的意思。所以如果用“不是海瑞的意思”去看这句话,就大有玄机了。

汉文帝崇尚黄老之道,而嘉靖也喜欢道教清修,虽然道家学说与道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过将嘉靖与汉文帝进行对比则是一种类比。

重要的并不在于这里,而是在于汉文帝所处的环境。虽然看起来汉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但是也是使得诸侯王发展自己势力导致“七王之乱”的诱因。对于嘉靖皇帝来说自己也是饱读史书,又经历了无数的争斗,所以这句话在他看来就绝不是说他“喜欢玄修”这么简单了。

嘉靖以贾谊①对汉文帝说:“臣独以为未也。”当做海瑞所使用的关键话语。如果从海瑞的角度来看,是要为后面的话作为铺垫,他的意思是想说皇帝已经被愚蠢到看不到危机的臣子和阳奉阴违的臣子所蒙蔽了,就像他后面说:“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

这是以臣子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从皇帝的角度去看海瑞的这句话,则完全是另一番意思。这句“臣独以为未也。”是指的汉文帝时代的危机,那个时候正是诸侯王开始做大的时候,汉文帝难道不知道藩王在做大么?答案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要采取黄老之道呢?就是为了要积攒实力,而不作为的作为不是一种不作为,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所以无为之治的根本是汉文帝在等待时机成熟,等到实力更为强大以后再进行削藩,这也是后来汉景帝时候所出现的削藩的“七王之乱”战争。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海瑞选用得并不好,因为从海瑞角度看来是想说官僚之中的混乱问题,可是在嘉靖皇帝的角度看起来则是海瑞在说,天下已经生出了反意,只是你还不知道。那么这句一句话的变化,就直接改变了之后话语的意思。

等于变成了是说嘉靖皇帝只知道玄修却不看天下的改变,现在天下又是怎么评价你的呢:“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那么以海瑞的身份和地位,从他口中所说的话,在嘉靖的脑子里是如何揣摩他的用意呢?

是要逼他退位。



①汉文帝(前202-前157),为西汉第五代皇帝。在朝廷治吕氏之乱后,被朝臣从代地迎回而登基,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在位时主张“无为而治”,使汉初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定。


②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他少时即有大名,文帝时期任博士,迁太中大夫,曾受其他大臣排挤而贬去楚地长沙。三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他的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的先行者。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19 19:07:00 +0800 CST  
228,弱中强者(14)

嘉靖皇帝看过海瑞的《治安疏》之后是异常地生气,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在《治安疏》海瑞将嘉靖的施政彻底否定了,而是嘉靖认为臣子终于要发作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海瑞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人,但是如果从当时的嘉靖皇帝眼里去看海瑞的话,似乎只是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户部六品小官。

一品二品的阁老大员、各省的管理者们都不敢如此与自己对话,现在一个小小的海瑞凭着什么敢这样对自己说这些话呢?在他看来这一定是背后有人指使。所以嘉靖把海瑞给抓了起来,那么对于皇帝来说要干掉一个小主事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毕竟他执政这么多年,牵连杀死的大臣也有的是了。

但是,唯独海瑞很难对付,这便是海瑞的特殊性。皇帝要想杀掉海瑞就必须给他装上一个罪名,讽刺的是对于嘉靖皇帝本人来说使用权术数十年,打压排挤大员和内阁如同易如反掌,海瑞对嘉靖皇帝来说就如同一只蚂蚁一样,可是这只蚂蚁你就是不能踩死。

因为海瑞是一个严格按照制度和文化活着的人,在政绩上海瑞没什么过错,在私生活上也非常节俭,最为关键的就是海瑞这个人没什么朋友,这才是最为要害的地方。由于海瑞没多少朋友,所以想要用旁敲侧击的手段打败他就很难。

所以要杀海瑞,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承认了他写的东西,可是这一点嘉靖是最不敢承认的,因为他写的东西就是天下人都明白都知道的事情。

嘉靖皇帝一生醉心于玄修与权术之中。为什么他的权术可以摆弄群臣如同家奴一般?这是因为严嵩并不与皇帝发生冲突,在皇帝的羽翼和摆弄之下,严嵩只管捞取自己的实际好处和结成党羽就是。而海瑞就不同了,海瑞与嘉靖皇帝发生冲突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自己需要直谏皇帝就这样做了。

对嘉靖皇帝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如果杀掉海瑞那么自己就等于承认治安疏中的指责,正像他自己说的:“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尔。”经过调查最后嘉靖皇帝发现海瑞背后确实没有党羽支持,这使得海瑞成了一根“刺”,卡在嘉靖皇帝的嗓子中。

如何处理他成了嘉靖皇帝的难事,如果处理不好自己就将受到更大的非议。纵观嘉靖皇帝的一生,要发现的是虽然严嵩最终被皇帝所抛弃,但是没有了严嵩的支持,皇帝也开始显得非常虚弱。对于王权来说是优先将国家处理好是第一位的呢?还是优先将自己的利益处理好是第一位的呢?答案是后者。

为什么嘉靖皇帝会最终变为一个贪恋权术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弱者,正因为他是一个弱者,从一开始就似乎要陷入被臣子控制的局面之中,所以他选择了破坏官权的运作,这种破坏使得他与严嵩其实是一种同类。

权术只能为他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权术所能做到的只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通过调整使得皇帝可以左右臣子,而这种左右并不是他可以完全地掌控了臣子。

相反是要不断给予臣子利益,通过利益的给予使得臣子为自己效力。这是让他看似权势滔天的假象,其实权术并不能使得问题变好,只能使得自己越来越陷入权力困境之中。

当海瑞出现以后,他就无法对付海瑞了。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0 20:12:00 +0800 CST  
229,弱中强者(15)

海瑞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海瑞的出现并不是海瑞自己所造成的,而是一种必然。当嘉靖皇帝不停地使用权术的时候,他的敌人不但不会越来越少,相反而是越来越多,症结在于他要如何分配利益的问题。

在之前的话题中一直没有谈严嵩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其实不管严嵩是善还是恶,是忠还是奸,在后来的发展中他都已经失去了选择——这就是权术这种手段落后的原因。因为族权之间的冲突导致只有保持更强的控制力才能获得胜利,这让他只能不停地想要控制更多的东西,他为了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就需要从别人手中抢夺更多的社会资源。

这造成了他侵占兼并别人东西的情况出现,让严嵩在发展的道路上只能是越来越负面。当他越来越多地强占别人东西的时候,他的敌人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因为被他打压或者排挤的人会心中生出怨气来,怨气会变为仇恨。

严嵩是如此,嘉靖皇帝也是如此。嘉靖皇帝对于控制力的追求越是强,他就越是要打压别人。打压了别人就会生出怨气和不满,总有人会不惧怕他的权术而出来与他对抗。所以嘉靖皇帝的权术只能拉拢支持他的人,和威胁恫吓反对他的人,一旦被恫吓的人不惧怕死亡,那么那时候权术所能造成的控制力就会崩溃。

这就是为什么海瑞会出现的原因,海瑞会出现是因为嘉靖皇帝的族权化使得明朝的内部结党成了风气,破坏了官权的运作。嘉靖越是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他的敌人就越是在其中不停地孕育而出。

所以,权术并非多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只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使用,帮助自己产生力量而已。而且使用了权术则意味着自己只能不停地依赖于权术,最终自己一旦无法再提供更多的利益给自己的支持者,以及用更大的恐惧打压自己的反对者,最后就一定会瓦解。

嘉靖皇帝在接到了《治安疏》以后,如同被击垮了一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身体就迅速地垮掉了。可以说嘉靖皇帝自己明白自己的未来是如何,也清楚自己所使用的招数的漏洞,但是他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自我催眠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强者。可是海瑞的奏疏戳破了这一切,嘉靖皇帝心气一散就很快不行了。

嘉靖皇帝之后召见徐阶,决定让位给裕王,到了当年的年底嘉靖皇帝就驾崩了,裕王承继帝位成为隆庆皇帝(明穆宗朱载垕)。但是换了新皇帝以后局面有了好转么?答案是既有好转也有沿袭。

隆庆皇帝实行了隆庆议和和隆庆开关①,使得北面的蒙古战乱减弱、南面的倭寇之乱结束,使得贸易快速发展。隆庆皇帝释放了海瑞,并且颇见重用;算是承认了海瑞的文章所言之事。

但是隆庆皇帝并没有改掉嘉靖皇帝的控制臣子的招数。
他继续使用内阁成员排挤首辅的方法来使得自己的控制力上升,并且讽刺的是隆庆皇帝非常厌恶道士和方士,在即位之初杀掉和废黜了嘉靖皇帝重用的那些人。

不过自己最终又变得贪恋声色犬马,又开始不停的服用药物来“助兴”,也最终药物成瘾。很快隆庆的身体也垮掉了,无奈只能安排储君。

如果说嘉靖皇帝是权术的高手的话,那么更为强势的和更为复杂的一个人物即将登场了,这个人就是隆庆皇帝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

也就是万历皇帝。


①隆庆开关:隆庆元年即1567年,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私人开展海外贸易的事件。从此民间的私人海外贸易得到了合法的地位,明朝出现了新的开放的局面。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0 20:12:00 +0800 CST  
230,弱中强者(16)

隆庆皇帝死后就轮到了万历皇帝① 登基。万历皇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皇帝,褒奖者认为万历皇帝实施了张居正的改革,之后又经历并主导了被称为“万历三大征②”的战争,均获得了成功,使得明朝出现了中兴之象。但是批评者认为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以至于荒废朝政。

但是这之中就存在着一个很简单的矛盾——如果万历皇帝是一个不上朝不理政的人,他怎么可能在位48年呢?所以看待明朝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皇帝不上朝。进入明朝以后六部已经非常发达,一般政务会汇总成为年度的执政纲领,这种纲领的意见再由内阁进行票拟送往内廷。

皇帝只需要根据内阁所作出的意见表达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如果同意就通过,如果不同意就发回去重新进行票拟。所以已经不再必须进行朝议进行审议,这是造成不上朝就看似荒废朝政的原因,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如果说嘉靖皇帝是一个弱者的话,那么从小生长于裕王身边的万历总该是一个强者了吧?答案也是否定的,万历同样是一个弱者。

因为他有三个能够阻碍他的人存在:第一个人是他的母亲李太后③ 、第二个人是他的“大伴”冯保④、第三个人是他的帝师同时也是内阁首辅的张居正。

可以说由于这三个人对于万历皇帝的一种牵制,使得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实行自己的政策。虽然看起来太监冯保是皇帝的佣人,但是在明朝太监已经成了另一种身份,太监通常是明朝皇帝的近随,不仅可以在皇宫内部管理事务,更是可以成为监工或者皇帝的特使去往很多要害地方。

所以冯保是皇帝内廷的首领,并且冯保与皇帝的关系十分亲密。称呼为“大伴”是因为冯保从万历小时候就跟随在左右进行服侍。虽然朝廷之中正经的帝师之位是由张居正负责教育万历皇帝,但是实质上李太后、冯保、张居正三人都是从小就在教导或者说是控制着万历的一言一行。

那么这里就要重新看待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历史对严嵩与张居正形成了相反的评价?历史评价张居正为中兴重臣,而将严嵩定义为明朝的奸臣,因为他们所实行政策的方向不同。

严嵩最会揣摩嘉靖皇帝的意见,所以从不与嘉靖皇帝冲突,相反是积极地实行族权化,使得自己的力量加强,让自己始终被嘉靖皇帝使用。

张居正则相反,张居正实施官权化。他通过改革使得族权化被压制,这就是张居正的改革。当时的田亩兼并严重,使得农民大量失地,造成了社会的重大隐患。为什么会如此呢?这种政策的本质是皇帝的族权化所造成的。

皇帝表面上是受到族权化的威胁,但实质上同时也是受到了官权化的威胁。正像嘉靖和万历一样,他们表面上都是九五之尊,可实际上却始终受到官权的制度控制。所以破坏官权的控制,使得官权族权化才能使得皇帝成为真正的“一言九鼎”的统治者。

但是通过任用亲近于自己的族权势力的方式,就造成了党争的出现,这些朋党为了更好地扩大自己的控制力就需要不停地兼并土地来获得更多的资产和资本。

所以,张居正想要逆转这一点,就需要将族权化的官权重新官权化。这样做就将使得张居正与皇帝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帝师也将转变为皇帝的敌人。


①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任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回复,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②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鲜之役第一回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廿一年);第二回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廿五至廿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廿七年至廿八年)。

③李太后:(?―1614年),李氏,漷县人,明神宗朱翊钧生母。从小严格教育万历皇帝,虽然出身都人(宫女)但是最终以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身份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④冯保:(1543-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明代太监。冯保陪伴万历从小成长被称为大伴,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放弃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3 19:09:00 +0800 CST  
231,弱中强者(17)

实际上需要看到的是随着“隆庆开关”和“北方议和”的成功,贸易领域更加扩展,明朝的税收应该是增加的。但是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明朝越来越没钱呢?答案在于真正没钱的是朝廷。

社会资源是社会运行以后剩余的价值。

社会资源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随着贸易上的成功,应该是税金更多才对,但因为嘉靖皇帝的族权化手段,使得社会资源被快速地兼并,这让底层民众拥有的社会资源变得更加稀少,而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族权势力控制。

当社会资源被控制以后,就不再会提供给社会进行填补了,这造成了兼并土地以后的问题。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以兼并土地作为当时的通行做法?因为社会正在快速地发生着巨变,这个巨变就是西班牙人发现新大陆上的银矿所致。

明朝通过贸易之中的贸易品优势,使得大量的资本流入,也就是白银流入。这使得白银的价值快速贬值,银子越来越不值钱,使得囤积白银成为一个非常愚蠢的事情——由于中国是一个缺金少银的国家,白银一开始非常具有价值,但随着流入的量越来越多让明朝陷入了困境。

资本的快速流入实质上是一种贬值的现象。为了应对资本的大量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本资产化,也就是用手中囤积的白银去换取土地。一旦获得了土地的话,土地的资产价值会随着白银的贬值变为升值,因为需要更多的白银才能兑换到土地。这种关系使得土地兼并成为一种既是“被迫”选择,又是唯一能使财产保值升值的方式。

而土地兼并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流民和失地农民的产生,这让明朝陷入到了隐患之中。皇帝不是不知道族权化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由皇帝支持官权化就会与首辅发生不停的冲突。要是按照官权的运作执行的话,皇帝则更加失去权力,会被架空。

所以,想要不让皇帝与首辅成为敌人的方法就是把官权族权化,可这么做的代价是会使得整个王朝的全面族权化这种后果产生,从而吞并社会之中的社会资源,让土地兼并和党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威胁到明朝的存续。

可是反过来说也是同样的。

由于万历登基的时候非常小,因此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三个人实行了一种联盟,这就是摄政局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的权力被架空,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张居正的改革。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考成法”等诸多新法。

通过社会利益的重新划分,使得官权化推进,这是明朝出现中兴之象的关键。社会资源被族权控制的情况得到减弱,社会资源就会大量出现在社会之中,这让王朝得以喘息。但是这样的做法使得皇帝与张居正的关系交恶了。

关于张居正与万历皇帝之间亲密的故事有很多,关于他们交恶的故事同样有很多,但是真正使得他们交恶的原因,却是他们双方的必然选择所致。如果皇帝任由张居正发展,那么即便张居正没有不臣之心,但是他的运作等于是控制了皇帝,皇帝想要控制权力就需要打败张居正。

可是讽刺的是想要打败张居正的话——

皇帝就需要使用族权化的手段来重新使得官权族权化。

要看到的是为什么皇帝始终要如此行事呢?因为王权与官权是两个自成体系的大权,官权一直在不停地想要系统化王权。

如果王权不进行反抗的话,王权就会被官权所系统化,成为其中一部分;所以王权就要反抗。可王权如果反抗,其手段就会破坏王朝的运作,最终使得王朝覆灭。

万历决定与张居正交恶,夺回权力。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3 19:11:00 +0800 CST  
232,弱中强者(18)

张居正的改革确实有成果,这个成果也使得明朝的社会资源增加;但是这个成果的取得与万历皇帝形成了矛盾,这最终使得他们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

要看到的是,万历皇帝想要夺回权力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有等到张居正病逝以后,万历皇帝才能开始清算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矛盾,这样的作为等于是间接地使得已经被抑制的族权化重新开始了起来。

对于皇帝来说始终要受制于或明或暗的控制之中,绝非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万历虽然看似深居皇宫不外出,但是通过营造一个神秘又难以理解的形象使得他对于朝局的控制到达了一个新的巅峰,操弄百官的程度绝不落于嘉靖皇帝之后。解释清楚了这一点对于看清万历对待朝鲜和日本的态度极有帮助。

在经历了数代国王、几十位使臣和几十次的觐见之后,朝鲜宣祖终于在万历皇帝的时代,得到了“宗系辩诬”的成功。那么看清了明朝的当时内部的变化,对于看清朝鲜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说朝鲜宣祖所处的环境与万历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

由于朝鲜升平日久,并且与明朝的交往也越来越紧密,使得明朝皇帝的支持对于朝鲜国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件事自然让宣祖感到高兴。

那么为什么在朝鲜还会发生东西党人的争斗呢?

本质上说朝鲜的东西党人争斗是由朝鲜国王进行调节的,通过对于不同的人才和官员的使用,来调节族权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朝鲜内部的东西党人之争非常激烈。可这种争斗也让朝鲜李氏的地位稳定了下来,那么在此我再次从头大致梳理一下东西党人所形成的原因。

从正德到嘉靖皇帝左右的时候,朝鲜的国王经历一系列的变动。朝鲜中宗去世以后仁宗成为朝鲜国王,但是仅在一年之后,他就突然的病逝了。这样按照排序,权力就应该由仁宗的兄弟明宗(中宗的长子是仁宗、次子是明宗)也就是宣祖的养父(宣祖是旁族血统)继承,可是当时真正控制权力的却是一个女人。

由于仁宗的生母章敬王后生下仁宗之后即血崩而死,使得文定王后成为仁宗的养母。而文定王后自己又生下来明宗,等于是成为了两任朝鲜国王的母亲,使得文定王后的权力和地位上升。而仁宗的突然去世使得野史传闻一直认为是文定王后毒死了继子,好让自己的儿子登位。但是不管如何,明宗就这样成为了朝鲜的国王。

如果说万历皇帝要受制于李太后、掌印太监冯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控制之中,那么朝鲜的明宗就要受到文定王后与族权的控制之中,在明宗成长的过程中文定王后① 垂帘听政,而作为她盟友的人却非常有意思——同样是一个女人,叫郑兰贞②。

郑兰贞是尹元衡的妾,尹元衡是文定王后的兄长,也就是说文定王后在摄政期间使用外戚作为自己的盟友,但是为什么要特意指出文定皇后的盟友是一个女人呢?

因为郑兰贞居然控制了尹元衡。作为一个妾出身的郑兰贞实际上是非常没有地位的,因为她的母亲同样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官婢”。(看过《大长今》的朋友们想必还对其中的“官奴”、“官婢”有些印象吧。)

但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却做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的事情。她击败了尹元衡的正妻,成功地成为了“贞敬夫人”。



① 文定王后(1501-1565),朝鲜中宗的第二继妃,仁宗的养母,和明宗的生母。中宗去世后垂帘听政,逐渐得势专权,1553年还政后仍然干涉朝政运作,其掌权期间政局混乱加剧,百姓流离失所,纷纷起义。

②郑兰贞(?-1565),朝鲜明宗时期尹元衡的小妾。开始时为摆脱卑贱身份而接近尹元衡,后对文定王后掌握权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得到宠信,更驱逐毒杀了尹元衡的正室。后因作恶多端而被赐死。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4 19:11:00 +0800 CST  
233,弱中强者(19)

“贞敬夫人”是朝鲜对于一品大员正妻的一种认定,请注意:中国和朝鲜都从来没有过三妻四妾这个“制度”,而是严格地按照一妻多妾制度,想要看明白这个问题就要明白婚姻为什么总是围绕着男权进行。

这一点不仅是在东亚,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以男权为根本的宗法制度,很多人认为这是对于女性的一种压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男权之所以成为强势制度,是因为只有男性才能够构成一个传承有序的宗法制度。

男性虽然有生育能力,但是真正完成孕育过程的是女性,这让男性无法孕育出孩子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无聊的看法,可是婚姻也并不简单的是爱情,更是一种社会资产与资本继承的宗法制度。

以男性为传承的宗法制度,很有效地使得父亲的财产很容易地就传给了他的正妻所生的嫡子手中,不会落入旁系、或者干脆是他人的手中。但是以女性为主视角的宗法制度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由于女性可以完成孕育过程,使得女性可以与不同的男性孕育不同的嫡子,这让继承权变得复杂起来。

举例来说的话:如果张姓男子娶了李姓的妻子,不管这个张姓男子在其后的过程中和多少女人生下多少孩子来,他的孩子姓氏都可以第一选择姓张,并且只有妻子的孩子才能成为嫡子。这让张姓家的财产可以有效地维系在张氏家族之中。但是反之,李姓妻子在其一生之中与不同的男性发生关系,她的孩子的姓氏来源则变得复杂得多,很可能是不同的姓氏,这就使得财产的分配不能维系在一系之中,就会潜在地制造大量的纠纷和矛盾。

一旦张家财产和地位过大,就会造成纷乱、甚至是战争。所以以男性作为宗法制度,使得男性姓氏的传承有效地将财产维系在了同一族权之中,尤其是嫡子系统之中。这让社会的传承和遗产的交接变得有序,让男权社会的宗法制度更具族权思想的竞争优势,最终成为了世界普遍宗法制度。

可这并不意味着妻子始终可能受到歧视。

在明朝时候的宗法制度里,“妻子”与“妾”的地位完全不同。朝鲜也是如此设置宗法制度,“妻子”不是简单只承担妻子的义务,同时也具备“正妻”的权利和地位,在宗法制度之中“正妻”与“嫡子”的权利最大。

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资产,妾和侧室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妾是一种婢女的进阶。

最早的妾指的是罪犯或者奴隶,侧室是介于正妻与妾之间的一种婚姻关系,由于贵族需要以婚姻作为联盟,使得正妻一旦确定以后,侧室成为一种拥有合法地位的关系。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最终“妾”与“侧室”的地位区别逐渐模糊。

可是不管别的称呼有多少种变化,正妻的地位从未改变,始终都是作为家族的一份子,不仅拥有地位,更是拥有关键的嫡子继承权和财产权。

甚至在很多时候,妾要受制于妻的管制。一些极端的案例中,妻有权利将妾处死或者转卖,也就是说正妻有女人在婚姻之中的权利、义务与地位。

但是妾只有义务,没有多少权利和地位可言。假如以这个角度去看郑兰贞的话,她也算是一种成功了。她的成功根源来自于文定王后的支持。

因为文定王后想得到最大的控制力。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4 19:12:00 +0800 CST  
234,弱中强者(20)

对文定王后来说想要赢得势力就需要有依靠。自然,依靠自己的外戚兄弟尹元衡(1)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后文定王后联合尹元衡引发以“倒大尹”为目的的“乙巳士祸”,朝鲜的“大尹”与“小尹”之乱其实是出自于同一个家族的内部事情。

尹氏家族在当时的朝鲜是名门望族,“大尹”和“小尹”同属于这一个家族,不同的地方在于尹璠这人是尹任的曾祖父,而尹璠同时是尹元衡的高祖父,所以“大尹”指的是尹任、“小尹”指的是尹元衡。更有意思的是仁宗的母亲章敬王后是尹任的妹妹、文定王后是尹元衡的姐姐。

当章敬王后和文定王后先后嫁给了中宗以后,原本应该是姑侄关系的两个人所生的孩子仁宗和明宗却成了兄弟关系,失去了母亲的仁宗交给了文定王后抚养又成了养母关系。其实看似混乱的关系后面却有着一条简单的线:联盟关系。

不管是“大尹”尹任还是“小尹”尹元衡都依靠着得到中宗宠信的王后的力量成为外戚,现在章敬王后和仁宗死掉了以后,已经失去了支持的尹任自然就成了文定王后的敌人,通过打压“大尹”使得作为自己弟弟的“小尹”成了当时最有权势的外戚。

可这并不能让文定王后感到放心,因为一个强大的外戚本质上同样威胁到了文定王后的权力,这使得文定王后又需要有一个力量去制衡自己的弟弟尹元衡——于是通过赏识和抬高作为“妾”出身的郑兰贞来打压自己的弟弟。这样既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又使得弟弟被自己控制。

在那一刻的朝鲜似乎进入了“女人天下”。

但是文定王后仍然感觉到需要更多的势力支持自己,所以宠信了一个叫普雨的僧人。这件事情在朝鲜来说是一件大事,两人的关系是野史小说热衷炒作的材料。不过其实并不是如此,佛教在进入朝鲜王朝以后始终受到彻底地打压,在中宗之前的成宗时代,连僧人的度牒制度和出家都基本上废止了。

佛教在高丽时代曾经与政治有非常严密的关系,高丽国王文宗王徽的四子,也就是被称为“佑世僧统”的义天,曾远渡重洋到杭州学习佛法,学成以后归国传播佛教使得高丽的佛教地位快速上升。之后的朝鲜李氏王朝决定废佛崇儒。

所以在李氏王朝中佛教备受打压。现在文定王后决定宠信普雨,一度还想要封官拜爵给他,这等于是得罪了当时的士大夫,双方激烈交锋最后文定王后作罢。

要看到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控制力,文定王后采取了很多手段。

可这些都是一种徒劳无功的事情,因为她的权力来源于自己的儿子明宗还小,所以才需要她的垂帘听政;一旦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垂帘听政就将遭遇挑战。

这一天终于到了。明宗达到了二十岁,有资格亲政了。

这就让明宗与文定王后从同一个联盟关系又变成了交恶的关系。那么想要打败自己的母亲,明宗同样需要帮手,于是他选择了沈义谦和李梁。

那么沈义谦和李梁又是什么人呢?

先说沈义谦。他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之后“西人党”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外戚——他是明宗的妻子仁顺王后的兄弟。

而李梁是沈义谦和仁顺王后的舅舅。

这样一来新的外戚与旧的外戚之间的争斗就又上演了。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5 18:48:00 +0800 CST  
235,弱中强者(21)

文定王后为什么要宠信普雨?因为她需要新的力量。不管他的弟弟尹元衡有多大的力量,其本质还是因为得到了她的支持。而尹元衡作为士大夫之中的力量始终要受困于朝鲜明宗的控制之下,随着明宗的亲政,士大夫就自然而然地会逐渐地倾向于明宗。

所以文定王后才会选择宠信佛教。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无助于自己的控制力上涨,相反使得士大夫们感到更加厌恶,认为佛教力量的兴起将会使得士大夫利益受损,在这个趋势下文定王后失败了。

最终文定王后去世了,她一死不仅是普雨被流放,之后被杀;佛教更受到打击。文定王后的弟弟小尹和郑兰贞的地位也很快被剥夺——之后郑兰贞被民众乱棍打死,小尹看到自己身败名裂妻离子散服毒自杀。

那么为什么文定王后的最终谥号是文定呢?表面意思上是当时朝鲜的局势比较安定,所以谥号如此。但实际上当时的朝鲜同样与明朝一样受到了倭寇的攻击,并且朝鲜王朝还受到了女真人的进攻——为此朝鲜王朝专门设立了“备边司”,在北面防御女真人,在南面防御倭寇。

并且就在明宗时代,发生了数次倭寇进攻的事情:“三浦倭乱”、“蛇梁倭变”、“乙卯倭变”。所以当时朝鲜并不是说就完全地高枕无忧。对于文定王后的谥号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平衡。可以看到的是,朝鲜国王的更替时常伴随着外戚的倒台,外戚一但倒台就意味着对隶属倒台外戚那派势力的大规模惩罚会随即而至,这让朝鲜内部的党争变得非常激烈。朝鲜国王利用这种族权之间的争斗获得了权力,但是同时也无法减弱这种争斗,这是东西党人会强势起来的关键。

要提一下的是三浦倭乱(1),朝鲜与明朝一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且并不能以今日的观点去看待朝鲜王朝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在当时朝鲜王朝的眼中,自己是日本的文明传递者,因为中国的文化从朝鲜半岛进入日本原本就比从中国的大陆上直接去往日本方便。

所以形成的长期观念是,朝鲜视中国为宗主国,而看不起日本。那么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枢纽站,这就是对马岛。对马岛可以说是隔海相望于日本和朝鲜,处于两国边界的中段。这让对马岛成为日本进入朝鲜的一个前哨站。

发生三浦倭乱的基础就在于此。由于贸易需要从这里经过,使得对马岛在朝鲜和日本之间占据了一个不错的地位,这让很多对马岛上的人开始定居在朝鲜南部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中,这些定居者被称为“恒居倭”(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长期居住的日本人)。

之后这些恒居倭与朝鲜的官府发生了纠纷,因为朝鲜的官府杀掉了几个被认为是倭寇的恒居倭。其实恒居倭之中本身就与日本本土展开走私贸易,跟朝鲜平日就有一些摩擦,借助这个事情恒居倭决定求援于对马岛的国主(对马岛隶属日本,其“国主”并不是一国国王而只是封地大名)。

对马岛国主决定出兵朝鲜,派出数千人马攻打朝鲜南部的港口和城镇,抓住或者杀死了数个守将。朝鲜经过商议决定出兵与日军交战,结果对马岛军战败。朝鲜收复被攻陷的城镇和港口,之后决定和日本断交并且断绝贸易。这对于对马岛来说就非常不妙了,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个贸易的中转站,如果失去了贸易他们的利益就将大量受损。

有意思的是通过这场战争,朝鲜还和日本签订了一个条约叫:

壬申約条。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5 18:49:00 +0800 CST  
236,弱中强者(22)

由于对马岛国主没有能够打赢战争,又面临贸易断绝和交流断绝的多重威胁,使得对马岛国主急迫地需求和谈。但是用他的名义去和谈已经很困难,所以他求助到了大内义兴①帮助自己,大内义兴又通过幕府将军足利义稙的斡旋之下终于达成了“壬申条约”。

那么条约的大概内容是:剥夺恒居倭的居住权、贸易港口受限、朝贡贸易减半、朝鲜相关人员可以对持有贸易通商权的人进行盘查、对于没有资格进行贸易来访的人数减半。

可以说壬申条约是朝鲜的一次胜利。

在看待数次朝鲜战争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于弱小的朝鲜的作用进行忽略。确实朝鲜半岛的势力能力较弱,但是也不是全无建树,并且对于日本的防范也并非毫无防备。

在朝鲜明宗时代开始就必然要面对倭寇问题。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关乎到了它的贸易线路安全,在这方面也在总是存在交锋。

可以说从中宗死后经历了仁宗、明宗的被王后控制的时代,进入到了明宗亲政以后本应该变得顺畅起来,尤其是明宗的仁顺王后也给他生出了儿子,顺怀世子的出生本应标志着朝鲜政治混乱的结束。

可是顺怀世子很快就去世了。

这使得局势又变化了起来,由于明宗依靠于仁顺王后的兄弟沈义谦,也就是“西人党”的领袖来打压之前的小尹取得了成功,这使得西人党变得强势起来。

所以当明宗去世了以后,原本没有继承权的旁族宣祖成功继位,这
让他一上位就成为了一个弱势君主。所以如果宣祖想要重新控制局势,就需要有势力帮助自己。于是面对西人党的崛起,其它势力逐渐聚拢在了一起,并且一个人将这些人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势力。这个人叫金孝元②,也就是“东人党”的创始人。

这样东西党争的格局就出现了。有意思的是,如果说一个大国的党争非常残酷的话,人们很容易理解。

但是朝鲜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其实局势可以说并不危急,谁知大臣之间的竞争和恶性冲突却依然极为激烈,并且相互之间的斗争都不是以罢官夺爵或者身败名裂作为结尾,而是以败者被杀或者自杀为结束,这使得在斗争中族权始终感觉不到“安全”是何物,导致一但卷入其中就毫无底线地攻击对手和进行打压。

这一点在和平的环境下对于大臣是不利的,但是对于朝鲜国王本身来说却是非常有利的——借助于臣子之间的斗争,宣祖最终摆脱了仁顺王后的控制,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

并且他又有了明朝皇帝的宗系辩诬的帮助,还顺利地生下来儿子来,可以说结束朝鲜宫廷的争斗回归于正常的传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时代并没有更加地眷顾他。因为这个时候另一个人非常的烦恼,那就是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已经统一了日本,连被称为“独眼龙政宗”的伊达政宗也决定归降于丰臣秀吉。

但是这个时候的丰臣秀吉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选择进攻朝鲜半岛,进而攻打中国。

我在文章的最开始时曾说过丰臣秀吉最懂进退,他之所以选择冒险进攻朝鲜半岛不是因为年老以后的妄想或者自大,相反是已经没有了退路以后的选择。

想要出兵朝鲜半岛总是需要一个借口的,于是丰臣秀吉给朝鲜的宣祖写了一封信,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借道。

①大内义兴(1477-1528),室町时代的武将,周防的战国大名,大内馆主。18岁时即继任了大内家督,一生征战无数,一度执掌幕政。晚年回到领地时被原附庸毛利氏偷袭,不得不继续征讨,1528年病逝。

②金孝元(1532-1590),字仁伯,号省庵,朝鲜王朝大臣,性理学者。四色党中东人党的创立者和首任党首。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6 19:06:00 +0800 CST  
237,弱中强者(23)

朝鲜宣祖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称为懦弱或者无能的君主,但我并不这样看问题;相反我认为作为一个旁族出身,一开始没有多少基础或者势力依附于其上的君主,在面临外敌入侵以及如何对待大国等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从一个大国的视角去看他,自然算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如果从一个小国的角度上去看宣祖则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君主。那么从这里开始就要拉开这场三国的大战了,这场大战有三个名字:明朝万历朝鲜之役、朝鲜壬辰倭乱、日本文禄庆长之役。

那么丰臣秀吉一开始做了一件事,要求对马岛国主宗义智作为使者去给朝鲜宣祖送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要求朝鲜宣祖借道给自己,丰臣秀吉要去吞并明朝的四百州。这封信对于朝鲜宣祖来说如同废纸一张。

因为对宣祖来说是不可能借道给丰臣秀吉的。理由非常的简单:一来明朝皇帝是宣祖在政治合法性上最重要的恩人,正是依靠着“宗系辩诬”使得宣祖取得了其他朝鲜国王无法取得的功绩;二来,对于宣祖来说日本人是什么人呢?

是蛮夷。

所以宣祖是不可能选择同意的。更为简单的理由是朝鲜当时的环境非常稳定,为什么要为了这个不知所谓的国书就与明国交恶呢?一旦借道给丰臣秀吉等于朝鲜背叛了明朝,会被视同于与明朝宣战,这是朝鲜不会去做的事情。

但是讽刺的是:从各种迹象和情报人员送回来的情报中显示,现实的情况是日本确实有异动。那么为什么朝鲜没有积极的备战呢?因为他们很忙。忙着干什么呢?忙着就这个议题进行相互的攻击。对于族权势力来说,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一种攻击的由头。所以对在一些小事情上就要相互发飙的东西党来说,现在日本人要借道朝鲜攻打明朝了,这么大的题材,能不相互攻击么?

而如果提到朝鲜在这次战争中的名人的话,一般会被认为是李舜臣①,李舜臣成了抗击日本侵略的超级民族英雄。然而在我看来李舜臣在当时的朝鲜是根本排不上名号的人,这也是间接地造成他一生中命运颠倒的主因。

李舜臣原本也是名门望族出身,那么为什么李舜臣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他还有三个兄弟分别叫李义臣、李尧臣、李舜臣、李禹臣。所以作为三男出生的李舜臣实际上是他父亲李贞以中国三皇五帝之中取的字,而李舜臣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朋友叫柳成龙。

与柳成龙不同的是李舜臣的家庭背景不但没有为他带来好处,相反一直影响着他。由于他的父亲在党争中落败的原因使得李舜臣同样受到牵连,只能清贫度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武术与军事,之后李舜臣22岁时参加了武科举考试,结果不中。

一直到了32岁时候才得中,不过这回成绩非常优异,以丙科四位的成绩合格,在不是现役军官、没有什么背景的人群里排行第二。成为“白衣从军”。

但是李舜臣的人生并没有一帆风顺起来,相反是到处受到排挤和受到压制,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李舜臣最终成了民族英雄呢?

因为他的长官和上级表现得都很一般。

①李舜臣(1545-1598), 字汝谐,号德水。朝鲜京畿开丰(今朝鲜开城)人,朝鲜名将,民族英雄,为万历朝鲜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生主导过多次海战,重创日军,1598年在露梁海海战中战死。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6 19:07:00 +0800 CST  
238,日朝之战(1)

如果去了解朝鲜王朝应对日本入侵事件的过程,会得出一个十分令人纳闷的结论——当日本丰臣秀吉磨刀霍霍要登陆朝鲜半岛的时候,朝鲜的君臣却仍在非常忙碌地继续着党争。

“日军即将有大行动”这种类型这种级别的情报本质上是无法彻底掩盖的,在这点上即便是在更远的明朝都收到了情报。所以认为日军是靠偷袭才获胜是不对的。

但是对于朝鲜来说最大的困境也恰恰来源于族权思想,是国家利益重要还是党争重要呢?对当时的朝鲜内部来说党争更为重要,这便是令人纳闷的原因,明明得到情报却不思积极备战,相反将战争视作自己攻击政敌的一次机会。

要知道谁得到了领军的权力无形中就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所以争斗的焦点更多地不是集中在采用何种策略去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反是如何增强自己的势力,导致局势一度对朝鲜不利起来。

可是争来争去,真正最终得到机遇的却不是东西党人,而是柳成龙①。

柳成龙原本应该算是东人党人,但是东人党在争斗的过程中又分裂了成为“北人党”和“南人党”。对宣祖来说通过利用东西党对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这样做也有风险。那就是朝臣想到了新的应对方法,朝臣要求拥立世子。这对于宣祖来说无异于将矛盾彻底地激化。

册立世子则意味着宣祖自己的后继者被确立下来,这样一旦党争扩大,就有可能朝臣们拥立世子继位,这就威胁到宣祖的地位安稳,使得宣祖最终转向了支持东人党。东人党的李山海眼看就要胜利,就非要宣祖杀掉对方的领袖,让宣祖又有机会从中作梗,最终又瓦解了东人党。

宣祖在当时有两个儿子有机会继承国王的地位,一个是临海君、另一个是光海君,但是他们都不是嫡子,真正宣祖的嫡子叫永昌大君。可是这个嫡子直到1606年才出生,所以在年龄上要小于其他的庶子兄弟,不过在继承权的角度之上,则是正统继承人。

那么永昌大君的事情这里先不谈,先来说一下临海君。临海君在朝鲜的历史上名声不佳,被描写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年幼时候各种胡作非为……

可是只要看一下他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能明白这种说法本质上就有歧视。

因为临海君在那场战争中被日军俘虏了,所以作为朝鲜国王的资格就等同于被剥夺了。因为国王是不能有这样的污点的,而且当时宣祖并不是没有其他世子可选,如果选择了一个被俘的世子等于是将自己的名声搞坏。并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人的生母都是恭嫔金氏,在光海君刚出生不久后,生母就去世了。

所以从继承权的角度上看临海君和光海君的地位是相同的,但是从宣祖的角度上看由于当时的党争非常激烈,过早地立世子对于自己始终是一个威胁,就自然没有这样做。宣祖不想过早地立世子、年幼时候名声不佳、战争中临海君被抓、以及最终光海君承继王位,当这四个条件凑齐的时候,自然临海君在朝鲜历史上的名声只能是一降再降了。

那么说明白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回头再看柳成龙。为什么说宣祖是一个强者而非弱者呢?这就是因为宣祖能够看懂在什么样的时局之下使用什么样的人才才能使得自己得利。

当朝局因为党争激烈到无以复加而混乱不堪的时候,宣祖并不是随波逐流,相反是找准时机创造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党争带给他的副作用十分明显且非常难以调节和扭转。

那就是不管他如何地渴望调节,最终都只会使得局势越来越糟,在外敌和内斗的选择下,内斗不但不会因为外敌的即将到来而休止,相反是争斗得更加凶悍。

最终只能是贻误战机。


①柳成龙(1542-1607),字而见,号西厓,李氏朝鲜政治家。1564年终进士,两年后正式开始政治生涯,后成为南人党一员。壬辰倭乱时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增强军事能力抵御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启用了李舜臣、权栗等能人。一度被诬陷勾结日本人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明后复职,但因厌倦官场而辞官养老,1607年逝世。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7 19:17:00 +0800 CST  
239,日朝之战(2)

由于朝鲜所处的地缘和周边的环境,导致它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地开战过了。并且在对日军的态度上,朝臣们又争论不休,使得朝鲜错过了整军备战的最佳时机。与朝鲜相反的是日军却在积极地准备,出击的军队大致分:一军小西行长①、二军加藤清正、三军黑田长政、四军岛津义弘、五军福岛正则、六军小早川隆景、七军毛利辉元、八军宇喜多秀家、九军羽柴秀胜(织田信长四男)和水军等。

可以看到的是在丰臣秀吉选择的人选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东部大名的军队。丰臣秀吉让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伊达政宗的军队成为预备队留在了后方,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使得自己的势力变得更为强大,从而钳制东部的其他大名尤其是德川家康。

那么更加细看这九军的话又可以分为毛利家(小早川隆景和毛利辉元)、岛津家(岛津义弘)、丰臣秀吉亲近一方(加藤正清、福岛正则、羽柴秀胜)、丰臣秀吉的家臣(黑田长政、小西行长)、总大将宇多喜秀家。

为什么要让宇多喜秀家成为总指挥呢?

因为宇多喜秀家等同于丰臣秀吉的代言人,使用他成为总大将对于自己将来的威胁最小。即便是如此,都是以丰臣秀吉或者西部大名组成的势力,实质上也同样不团结,尤其是作为“与丰臣秀吉亲近的”和“丰臣秀吉的家臣”这两派最为甚。

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对这两派来说都将自己视为最有资格从战争中获得好处的一方,所以想要出风头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由于丰臣秀吉的正室宁宁没有孩子,所以在对待从小作为人质的家臣质子或近侍的时候就如同视如己出。这让加藤正清与福岛正则的关系非常不错,但是以商人之子出身的小西行长就受到他们的排斥。

而有意思的是小西行长出身于宇多喜家,在宇多喜秀家父亲宇多喜直家还活着的时候,小西行长作为小西隆佐的养子和宇多喜家进行贸易。相传一次喜欢暗算别人的宇多喜直家在外出途中也遭到了别人的暗算,小西行长出手相救,得到宇多喜直家的赏识破格成为武士。

随着织田家的强大,宇多喜直家开始摇摆于毛利家与织田家之间,由于无法直接对抗丰臣秀吉,所以宇多喜直家将小西行长作为使者派往丰臣秀吉的帷幕之下进行斡旋。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西行长与黑田如水是相同的,并且最终从宇多喜家的人质或使者逐渐转变为丰臣秀吉的家臣。

当时,曾经跳出来反对丰臣秀吉的佐佐成政因为在对封地的治理中造成了矛盾进而引发了叛乱。由于他被封在了九州的肥后,
等于是又一次地踩在了丰臣秀吉战略的关键位置之上,所以封地的叛乱事件正好提供了丰臣秀吉收拾他的理由,剥夺了他的封地,让小西行长取而代之。

那么为什么要单独的这样谈小西行长呢?因为之后他干出了很多“好大事情”来。

并且要看到的是小西行长不愧是商人之子出身,很快就嗅到了钱的味道,他将女儿嫁给了对马岛主宗义智,等于为将来的贸易中的利益获得埋下了伏笔。

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战争就开始了。


①小西行长(约1555-1600),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商人之子,通称为弥九郎。初是宇喜多家家臣,1579年被丰臣秀吉所用,因为战功显赫于1585年被赐姓丰臣,1588年封于肥后国。后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出任先锋主将,丰臣秀吉病死后撤军。1600年和德川家康战于关原,失败被俘,不久被杀。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27 19:18:00 +0800 CST  
240,日朝之战(3)

战争一开始,日军一军的小西行长和女婿宗义智率领数百只大小舰船从对马岛出发进攻釜山港①,釜山港与釜山城的守备郑拨发现了对方以后将自方的舰船击沉,决定与民众和兵卒守城。

据说小西行长送出劝降书,表明自己只是要“借道”去攻打明国,郑拨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说辞,于是严厉拒绝了。

不过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一开始郑拨看到了大量的日军舰船后并没有当回事,因为他认为这些船是日本来贸易或者来使的船,没有过多戒备的郑拨到第二天攻城开始前才入城。

无论如何,双方的攻防战终究是开始了。日军先使用铁炮(火绳枪)进行攻击,随后使用攻城梯想要登城,朝军很快陷入不利状态,退入第二防卫线。郑拨将弓箭手集中使用进行反击,日军被打退后再次发起攻击,这一次郑拨被铁炮打中战死,随后朝军大乱,釜山城被攻破。

入城以后日军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杀戮,不管是投降的士兵还是躲藏的民众皆被斩杀,屠杀达到鸡犬不留的地步,遇难者数万。于此同时,驻守在山那侧的左水营将军朴泓,从山上观看釜山城战斗后内心产生了恐惧,不但没有前往救援釜山,相反留下舰船军械就逃跑了。

作为巨济岛水军右水使的元均② 看到当时陷入恐慌状态的士兵感到不能再战,将大量的水军舰船和火炮自沉了,自己乘坐船只向后方逃跑了。

这次战争釜山港和釜山城被攻陷,左水营和巨济岛的水军没有迎敌或者救援,相反要么放弃军械要么自沉于水中,使得朝鲜水军未战即溃,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彻底地战败了。

首先日军不能算是偷袭釜山,如果说坐在首都汉城的宣祖可能被臣属的党争导致情报错误的话,那么釜山港的守备就不可能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偷袭。

因为釜山港居住着大量的日本人,并且日军借道攻明的声明也是早就发出了,还有一点就是前往日本做生意的朝鲜商人不可能没有发现任何异动。

如果说朝鲜面对集结了十余万军队的日本,连对方的一点要进攻的迹象都无法发现的话,那么战败就是理所应当。

所以明知道战争就要发生,却始终没有防备,左右水营的将军不但没有救援,相反是不约而同地逃跑,使得日军以极快的速度攻下釜山,之后朝方的战况急转直下,可以说是一场标准的战败。

在另一些记载之中元均被记载得更为不堪,这里就不多加评论了。

釜山被攻克以后,周边的营寨也相继被攻克。日军想要在朝鲜南部站稳脚跟就要继续攻打东莱城,得知釜山被攻破的东莱城府使宋象贤决定防御,他联合了梁山郡守赵英珪与周边的军民。日军到来之后将东莱城团团围住,攻城之战蓄势待发,宋象贤登上南城门楼对全军进行指挥,并击鼓助威。

小西行长送上之前同样的要求:“要战便战、不战便借道。”宋象贤以:“战死易、借道难。”进行回复拒绝了对方的要求,随后日军发起进攻。双方战至半日,小西行长亲自上阵指挥督战,要求生擒宋象贤。

随后朝军战败,眼见大势已去的宋象贤穿戴整齐朝服以后端坐在楼阁之上,最终城破之时,宋象贤战败身死。

而作为左兵使的李珏却开始了他一路逃跑的历程。



①釜山港:全称为釜山广域市,韩国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位于韩国东南部,直面朝鲜海峡,和日本对马岛相望;西临洛东江,西北山地耸峙,是半岛南方的门户。早在15世纪早期就被李氏朝鲜指定为商贸港口,1876年成为朝鲜第一大港口。

②元均(1540-1597),李氏朝鲜军事家。生于京畿道的平泽,武科及第后曾参与讨伐北方女真人的行动,后被任命为庆尚道右水使,总督水军。因为性格问题和李舜臣相互不和,曾弹劾诬陷导致李舜臣被免职。1597年在漆川梁海战中战败而死。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30 19:08:00 +0800 CST  
241,日朝之战(4)

从战争的角度上看朝鲜的局势本不应该如此快速的变动,朝鲜分为八道,从左上至右下分别为:平安道、咸镜道、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1)。小西行长所攻击的是庆尚道,这里距离对马岛最近;汉城位于京畿道之中。

那么现在日军的攻击计划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庆尚道直接进攻京畿道,一种是慢慢推进,先打下南方的地盘站稳脚跟,然后吞并北方。以当时日军的后勤保障水准和对于时间的要求来说,想要迅速攻下朝鲜,最好的选择就是攻向朝鲜的首都汉城(时称汉阳)。

在这之中一些人起到了非常坏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时任“庆尚道左兵使”的李珏,李珏不仅是善于逃跑,更是喜欢到处诉说日军的强大,并且一度率部逃跑。

在早期的日朝战争之中,出现了很多荒唐的事情,而且朝军的表现两级分化严重。

一种是一触即溃甚至是闻风而逃,另一种是死战到底。

朝鲜的地形非常复杂,想要一马平川地进攻到京畿道并不容易。有三条路可选,一条大路、一条中路、一条小路。

大路地形宽阔但是需要绕远才能进攻汉城、中路地形较为复杂,可是路途最近、小路与中路几乎平行,只是道路更为险峻难走。如果在中路和小路的朝军全都顽强抵抗,是能够逼迫日军走上这条大路上来的,这样就会拉长日军的战线,而且四处的山川与关卡对朝军是有利的,对日军则显不利。

如果朝鲜的水军没有被元均自沉,就可以偷袭日军的补给线,给朝鲜争取时间调整兵力,将使得这场战争对朝鲜有利起来。可是这些逃跑的将军们不但是自己率军逃跑使得友军阵线崩溃,更是一路到处夸大日军的强大,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倚重的城寨抵抗意志就逐渐崩溃,各城寨守军士气低落,又引起新一轮的守将闻风而逃,战况出现雪崩式的恶化。

其中更为讽刺的是元均这人,此人当时是巨济岛的守将,手中握有上百艘大小战舰,可是面对日军的到来,他不但没有迎战,相反还自沉了己方的舰船,然后坐船逃跑了。于是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最后他是坐船逃跑的,为什么不将所有的战船一起带走?如果说釜山的郑拨面对已经要登陆的日军是无奈自沉战舰,在岛上的元均为什么要如此做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个问题:一个是元均根本不是一个水军的优秀人才,元均将水军视作陆军对待和管理。水军的根本并不在于要塞和港口,而在于水军手中的战舰和制海权。

如果你观察元均的人生会发现,元均早前是在北方城寨之中对抗女真族成名的。

为什么朝鲜南方的军人那么快的瓦解了?因为朝鲜真正强悍的军人并不在南方,相反大多在北方防御女真族。从朝鲜建国开始,来自于南方的威胁始终是倭寇袭扰,冲突并没有达到朝鲜的心腹大患的程度,这造成朝鲜北方重于南方的防御思路,让朝鲜把大量的优秀军士调往北方。

对元均来说如果使用他的战舰对付倭寇是较为容易的,但是要他使用自己的战舰来对抗日军海军,就会造成他水军能力的不足。

并且元均有一种非常的想法在脑中。那就是第二个问题:元均如果逃跑,向哪里逃呢?他就只会逃到全罗道去。而在全罗道南部守护的将军是谁呢?

没错,他就是:

李舜臣。


①庆尚道:是昔日朝鲜八道之一,位于朝鲜东南部,府治位于大邱。1314年设道,名字由庆州和尚州组成,东面是日本海,南面为朝鲜海峡,被太白山脉与小白山脉围绕,洛东江流经此道。釜山亦属该道管辖。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1-30 19:08:00 +0800 CST  
243,日朝之战(6)

元均跑到李舜臣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几乎两手空空。但是战争即是如此——弱小的不一定会失败,而强大的亦不一定会胜利。当时的李舜臣凭什么可以总是打败日本水军呢?其实并不是只依靠所谓的龟船。

并且龟船也不是李舜臣发明的。朝鲜和明朝海军早就使用类似的船只防御倭寇,随着日久升平,这样的船只也逐渐弃之不用了。但是对李舜臣来说已经敏锐地预见到这场战争必然爆发,所以事先通过改造和强化,建造了一些龟船投入战争。

龟船更像一种冲锋舰,它配备船桨和火炮,并能够在两船靠近的时候仍然保持一定速度地移动,而真正使得龟船名声鹊起的关键在于朝军的战术。朝鲜海军与日本海军的战术不太相同,日本海军采取的是两船靠近后,搭上绳索进行白刃战;朝军所采用的是在中远距离依靠火炮和火箭把对方船只引燃的战术。

龟船也不是铁甲舰,只能算是附甲舰——在顶部安装一些铁板,在铁板上装上防止对方登舰的倒刺或者铁钉。龟船最大的作用就是冲进对方的阵线中到处袭扰,依靠划桨可以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转变方向,并且可以防止对方登舰。这些装备使得它看起来非常强大。

但真正强大的是朝鲜的战术,以及朝日之间的主力舰差距。日军大量使用安宅船,朝军则使用板屋船,虽然看起来安宅船更加地威武,可是实际上真正拥有领先技术的是朝军——板屋船的船底宽大,压浪性能更好,更加平稳,使得它搭载的火炮或者武器精度更高。再加上加装了撞角,使得板屋船即便与安宅船对撞,也往往是对手吃亏。

换个说法的话就是朝军的战术是拥有更多的战列舰,在中远距离与对方进行对射,目的就是为了把对方烧着或者击沉。一旦对方想要靠近朝军,朝军就放出类似鱼雷艇的冲锋舰,这些龟船依靠自己的防护性和速度冲到日军的舰队之中到处乱窜,打乱对方的阵型。

安宅船的战术则相反。安宅船拥有很多机关,在中远距离的时候,射手可以从安宅船的射孔中不停射击对方,当然主要以铁炮(火绳枪)为主。安宅船的结构使得它不能经受长时间的炮战,所以安宅船的战术在于快速贴近对手,当贴近对手以后安宅船的很多机关就会从护板变为踏板,让藏于其中的海军武士快速登船进行白刃战。

这使得朝军在中远距离始终用火炮或者火箭点燃对手,等到对方接近的时候,龟船就开始拉开距离继续开炮。龟船以这种“放风筝”式的打法到处打乱对方阵脚,朝军始终不将白刃战当做对抗的主要手段,这让日军即便在人数和白刃战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很难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相反显得束手缚脚任由李舜臣发挥自己的手段。

依靠这样的手段李舜臣发动了玉浦海战①,这场海战的规模并不大,袭击的对象也只是对方的运输船。李舜臣从全罗道出击之后在斥候船的侦查之下,发现了在巨济岛玉浦的敌船,但是日军的船并不觉得自己需要逃跑,相反要迎战李舜臣。

在开战前,倒是朝军的船有数艘想要逃跑,在李舜臣身先士卒的鼓励下,终于开始交战。由于日军的战术无法适应朝军的战术,让日军的很多船只很快起火。

最后日军战败,李舜臣没有穷追不舍,在取得胜利之后就返航了。


①玉浦海战:发生于1592年5月,李舜臣率领舰队对日军发动进攻,后又发动偷袭,致使日军损失惨重,而朝鲜战舰几乎丝毫无损。此战是朝鲜军队的首次大捷,并且由此掌握了制海权,使得日军输送辎重和士兵去朝鲜半岛变得困难。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1 19:04:00 +0800 CST  
242,日朝之战(5)

看似荒唐的现象之中,往往存在着合理的理由,让这种理由看起来不合理和荒唐的原因其本质上是因为理由的得利者是“自己”而非国家。所以以这个思路去看,元均的行为其实就豁然开朗了:元均所处的巨济岛在庆尚道釜山港左下方,那么如果从一开始元均就想逃跑的话,他只有两个选择,一种是走左线,一种是走右线。

左线就是去往李舜臣的全罗道。当然元均是不想去的,可是他已经没有选择,因为走右线等于是进入了日军的势力范围,等于要与日军开战。所以既然已经没有了勇气去战斗又怎么走右线呢?

自然元均就要走左线,可问题是元均是巨济岛的右水使,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与别人作战,如果一炮未放就率船逃跑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就是要与李舜臣发生矛盾,而弃岛逃跑后,即便保存下来上百只战舰,但是这样的罪责怎么也赖不到李舜臣的头上,这样一来元均的船就很有可能落入到李舜臣的手中。
这才是元均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朝鲜的官员或者武将来说,先要到北面防御女真人拉练一下,这是一个必然要走的流程,在这方面李舜臣亦然。李舜臣成为白身参军以后也去往了北方,可是受到了排斥,结果被罢免;后被全罗道的官员推荐成为军官,之后又被李山海①提升,不过照样没有被真正重用。

由于当时的李山海与柳成龙已经是政敌,而柳成龙与李舜臣之间的关系李山海非常清楚,所以李舜臣到此时亦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真正才能,随着日本问题越来越迫在眉睫,以此为因,柳成龙推荐了李舜臣成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但是从本质上说,李舜臣仍没有真正的挑起大梁。可是失意有时候反倒孕育着成功,从当时的角度上看,真正第一线面对日军的不是全罗道,相反是庆尚道。由于三条路通往汉城的关系,使得全罗道所处位置并不受青睐,这反而成了李舜臣的优势。

在深知朝鲜地缘门道的元均看起来,如果自己率船投靠李舜臣,反倒有可能被李舜臣以“执法”之名抓住或者受限于李舜臣,自己所管辖的水军就会成为李舜臣的军队。这样不管将来自己是胜还是败都不会有好处,如果失败了只能是将自己的失败更加推入谷底罢了。

其中关键的地方在于万一胜利了,因为自己没有守住职责所在的巨济岛,即便胜利也只能算戴罪立功,而李舜臣则是如虎添翼,这样的事情对于元均来说自然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元均最终一下就把朝鲜水军三分之一的力量自沉了,逃亡至李舜臣那里进行一把豪赌。

如果李舜臣抓住了他,那么也只是元均意料之中最坏的结果,如果李舜臣同样失败,元均就可以将过错推给日军太强,自己无力抵抗。但是有时候算计得过于精明往往是一时得意了自己,却乐了别人。

假如元均真的将舰船交给了李舜臣,那么李舜臣的势力就会快速膨胀,这对于这位善于水战的白衣将军来说是喜忧参半。虽然壮大了势力,可是这样也将使得日军不能再对他视而不见了,一但日军不再急着攻入汉城,相反专攻全罗道,水军再厉害的李舜臣一旦失去了基地,也难以再与日军周旋。

而势力变小的李舜臣却开始收获胜利。


①李山海(1539-1609),李氏朝鲜政治家,作家,诗人,开始是东人党的领袖,东人党分为南人党和北人党后成为北人党领袖。曾两次担任朝鲜领议政(相当于朝鲜的首相),1601年封爵。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1 19:04:00 +0800 CST  
244,日朝之战(7)

面对日军如此凶猛之来势,仅靠李舜臣在玉浦打沉几艘运输船是不能扭转战局的。这时候日军来袭的消息已经到达汉城(时称汉阳),听闻消息以后朝野震动,于是新一轮的相互攻击又开始了。

吵了半年,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朝鲜要派两个人去交战,一个人叫李镒、另一个人叫申砬①。朝鲜决定实施“北兵南救”的计划。

但是日军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由于李珏这样的逃跑将领一路跑,一路宣传日军的强势,使得周边各据点人心动摇。庆尚道巡察使金睟②在战前准备集结周边的守军进行防御,可是事情出现了变化。

当日军占领釜山和周边县镇以后,决定开一个会商量一下进军路线,在会议上同样发生了很大的争吵。因为谁能在朝鲜的战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谁就能在未来的分封之中获得好处,这是必然的事情。这导致属于丰臣秀吉的两派争的反而最凶。

其中又以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最是互不相让,最终商议的结果是第二天共同出击。可是到了凌晨,小西行长就决定抢先出击。由于小西行长提前出动,行军速度又极快,给予朝军准备的时间就很短。日军就快逼近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朝军动摇,导致溃散。这样一来被任命为新巡查使的李鎰就非常被动。

李鎰仅带来数十名亲随就强行军赶到尚州,可是尚州守将又以出城迎接他的名义逃跑了。

朝鲜的八道之中基本分为左右道,比如庆尚道分(尚州和庆州)、忠清道(分清州、忠州)、江原道分(原州、江陵都护)。

现在庆尚道中庆州通往尚州的地方被日军占据,尚州与忠州两个据点就成了守护进入京畿道与汉城的门户,但等到李鎰真正到达尚州的时候,兵马基本跑光了,只剩下了一个尚州判官。李鎰一怒之下还要杀死他,在他苦苦求饶之下勉强派他前往周边搜集来一些农民,李鎰以打开官库分发粮食吸引流民成为战力,勉强募集到了数千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有民众向李鎰报告日军已经到了,李鎰不信,要斩杀这些民众。民众不服,与李鎰对赌,如果第二日日军出现自愿被杀。结果李鎰将他们投入牢中,第二天日军并未出现,李鎰真的斩杀了这些民众。这样一来民众对李鎰感觉很失望,等到李鎰在河边紧急训练士兵的时候,一些人真的发现了日军斥候,可是再也没人愿意、也不敢去告诉李鎰。等到对方兵马到来的时候,李鎰仅凭借这些临时召集来的农民兵卒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结果李鎰战败向北逃走,尚州城随即陷落,这样一来忠州就成了守护汉城的最后据点。但是在守护忠州的问题上申砬又与当地官员发生矛盾。在链接忠州和尚州的关键位置有一个重要的关卡叫鸟岭,鸟岭有三道关口,第一关口为主屹关,第二关口为鸟谷关,以及翻过领去才能看到的第三关口鸟岭关。

这里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申砬认为自己带来的都是骑兵,而日军主要是由步兵组成,在这种崎岖的关口与之交战并不好,决定在平原上进行交战。于是朝军未战即放弃鸟岭三关。

退却至申砬部的李鎰认为在这里的平原上进行交战也没什么胜算,想要放弃忠州退守汉城。

申砬自然不能接受如此选择,申砬决定死战不退,而他选定的战场弹琴台却也真是算得上一个背水之战的地点,申砬背江靠水地迎敌,想学韩信的战术,不过他却不是韩信。

结果自然也大为不同。

①申砬(1546-1592),字立之,李氏朝鲜武将。1567年武举合格,被派往北方边境防御女真人。因为多有战功而升为北道兵马节度使而受到朝廷倚重。1592年万历朝鲜战争爆发,朝廷将他派回南下抵挡日本人,战败身死。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2 19:19:00 +0800 CST  
245,日朝之战(8)

骑兵想要胜利,并不完全是靠正面冲击,甚至有时候想靠正面冲击获胜只会适得其反。骑兵的优势在于推进速度和出奇制胜,现在申砬选了一个并不能让他充分施展骑兵优势的背水之地交战,放弃了本应守护的鸟岭天险,结果自然差强人意。

最终日军三面包围申砬,使用铁炮轮番攻击申砬,申砬落水战死,而忠州城照样拱手送人。教条主义真是害死人啊。

这样一来朝鲜军队连续战败,一时间如此快速地失败使得朝鲜军队几乎无人可用,汉城陷入恐慌之中,那么要不要守护汉城就成了宣祖必然要选择的事情。

在此期间,小西行长抓住了一个能翻译日语的朝鲜人叫景应舜,小西行长将要求与朝鲜谈判的任务交给了景应舜,等他到了汉城把谈判的事情告诉了宣祖,宣祖认为这能作为缓兵之计所以表示同意,而朝方受命与日方谈判的权克智在听到宣祖想和日本和谈的事情之后激愤猝死了,接任者李德馨同样不愿和谈,为了不让景应舜活着回到日军帐中,在半路杀掉了他;最终导致和谈失败。

但是宣祖也不得不做出选择了,摆在宣祖的面前只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投降、第二条路固守、第三条路就是逃跑。

为什么说宣祖是一个小国的强者,因为如果朝鲜只是和日本单打的话,那么到了这一刻宣祖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可朝鲜的背后还有宗主国明朝,明朝究竟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将是朝鲜未来之路的关键。所以对宣祖来说他是绝对不能投降的,因为朝鲜一旦投降,说轻了只是朝鲜的事情,而说重了则是代主投降,也就是说朝鲜的投降形同明朝的战败。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面的门道就很多了。为什么宣祖要认为“宗系辩诬”是他的一个重大胜利呢?因为是他、宣祖,取得了之前所有朝鲜国王都没有得到的成功,使得李氏背主弑君的事情被成功粉饰了。

所以现在对宣祖来说事情也是同样的。

如果朝鲜向日本投降,将会改变明朝对李氏的支持立场,将来明朝出兵朝鲜,等到战争结束还支持不支持李氏就成为最关键的疑问,假如有人趁机另立门庭的话,朝鲜王朝到宣祖一代就将终结。所以宣祖投降不投降既是朝鲜的国事,同时也是关系到未来朝鲜李氏的生存问题。

所以自然宣祖不能投降,那么剩下的就是决定是战是逃了。其实在这个选择中只有两个可能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宣祖将继承人送走,自己战死;另一种就是自己逃跑。于是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矛盾,宣祖要如何选择呢?

面对宣祖要撤的想法,民众和官僚们都不同意,但是宣祖最终还是选择了逃跑。

宣祖逃跑的消息一传出,汉城内部就发生了骚乱,绝望的民众肆意掠夺、到处放火,并且将朝鲜国王居住的景福宫、昌庆宫、昌德宫都一把火烧掉。存放典籍文书的弘文馆、春秋馆、外交文书存放的承文院也都被付之一炬。

逃亡期间宣祖遇到村民,村民痛斥王上弃民逃跑,已经全然不顾君民之礼。宣祖一行人逃入碧蹄馆驿休息,随后逃入开城,感到愤怒的民众竟投石攻击自己的国君一行人。面对如此局面宣祖决定罢黜李山海。

启用柳成龙。

----------------------------------------
写作小组招募朋友们加入其中(资料整理、图片搜集,文字修改)和有想赞助作者(有您的支持会让原创更加完善)或有问题想要提问的朋友们,可以加企鹅号码五二四六八一五零八






楼主 真的很博通ZB  发布于 2015-12-02 19:20:00 +0800 CST  

楼主:真的很博通ZB

字数:387093

发表时间:2015-08-23 0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2 16:57:12 +0800 CST

评论数:79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