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争取每天更新)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十八)

这次要介绍的是《武弁夜巡》。先发原文:



先翻译一下:一个低级武官晚上巡逻,抓到一个违反宵禁的人,那人自称是书生,因上课才会这么晚回去。武官说:“既然是书生,就考你一考。”书生请他出题,武官想了好久没有想到题目,喝道:“便宜了你,今天晚上幸而没有题目。”
这是文人嘲笑武官没文化的段子。“武弁”是指低级武官。“弁”音biàn,原是一种官帽,后来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就专指武官,再后来兴许高级武官都戴更昂贵材料制成的帽子了,就转为指代低级武官。古时候许多朝代都有宵禁制度,即入夜后不许人们外出,除非有正当理由,否则就要受惩罚。宵禁主要是为了防火防盗。毕竟古代夜生活没有现在丰富,许多人天一黑就睡觉了,到处都关门闭户,没事跑出来溜达的会被视为非奸即盗;即使不是坏人,夜里举着火到处晃,也增大了火灾的几率,因此需要晚上对人们禁足。
这位武官抓到一个违反宵禁的书生,就想考他题目甄别一下。然而估计他没读过什么书,哪里会出什么题目。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明清时书生所学,不过是四书五经,所谓题目是从其中摘字句,要其解析,并引申出一套合乎儒家思想的理论来。比如前一篇介绍的《太监观风》中的镇守太监就从论语里找来一句话作为题目,只是他不会断句,被书生们暗笑。那位太监算是看过书认识字的,还能说出一两句经文来考人。这位武官估计是没上过学,要从四书五经里出题的确困难。但武官又不好说自己没文化出不了题,于是嘴硬说“今夜幸而没有题目”。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学而优则仕”,武官们不是靠抱着书本当上的官,往往被文人们所轻视。《笑林广记》里有几篇就是讥嘲武官的。文官治国,武官卫国,不过是分工不同,不存在谁更高明,但文人们总有种优越感,以为自己比武人更重要,对他们各种瞧不起。这种风气,也许是宗于《论语》里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吧。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4 17:55:01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十九)

今天要说的是《垛子助阵》。这是原文:



先作翻译:一个武官率军出征,对战时将被敌人打败了,忽然有一个神仙降临助阵,反而帮他大胜敌军。武官磕头请问神仙的姓名,神仙说:“我是垛子神。”武官说:“小将有什么功德,竟然劳烦垛子大神前来相救。”垛子神回答说:“感激你平日在教场演武时从来没有伤过我一箭。”
这是讽刺那些无能将官的笑话。这个武官估计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货,无勇无谋,临阵杀敌一溃千里。笑话里有神仙为他助阵,感激他平时不伤之恩,让他反败为胜,现实中可没有这等好事。所谓一将无能,害死千军,可见选择真正有本领的将帅是多么重要。选帅和选官一样,如果任用不得其人,所选用的官员都是二师兄的脊梁,那破坏的是一地风气,害苦的是一方百姓。
古代荐举失当,荐举人要负连带责任;现在貌似有此规定,但很少听说过有谁因为选人用人错误而担责的。不过现在吏风多有不肃,要真的严格执行规定,怕是会有不少人要受处分吧。法不责众,或因投鼠忌器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5 16:44:28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

今天的笑话是《进士第》。这是原文:



先翻译:一个人的弟弟在乡里横行霸道,仇家骂他说:“你哥哥考上进士,和你有什么关系,竟然这么豪强蛮横?”他回答说:“你没看见我家匾额上面写着‘进士第(弟)’吗?”
“介弟”是旧时对他人弟弟的敬称。“登黄甲”就是考上进士,古代科举考试用黄纸写甲科进士及第的名册(甲科不是科目,而是说考试名次靠前,名次较后的叫乙科进士),因此把考中进士通称为“登黄甲”。“进士第”,这里是指进士及第后,朝廷颁赐的匾额,表示这家有人中了进士。“第”“弟”同音,这位进士的弟弟故意混淆,以此证明哥哥进士弟弟光荣。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当官,全族自豪。仅是自豪不打紧,偏有许多人仗势欺人,比自己当了官还牛气冲天。此风自古皆然,于今仍炽。这些年衙内横行、官妻吏弟霸道的事就不必说了,至少还是血亲,仗些势力还算“正常”;甚至还有族兄族弟、七大姑八大婶之流,也借着有亲戚当了点什么官而胡作非为,那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我因工作关系见识了不少这种人和事。我亲眼见过不少这种与某领导沾亲带故的人打着其旗号干些欺凌乡里的勾当,然而当地执政执法者听之任之的事。我就这现象问过老于吏事的人:难道那位领导知道这人这样后,还会偏帮他么?那人回答说:怎么不会?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戚,不可能帮着外人的。即使不明帮,暗中也会帮的。
想来也是,再疏的亲戚也是亲戚,再近的路人终是路人。当了官就等于加了光环类buff,当然可以荫庇“自己人”了,否则当官何用?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6 21:46:58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一)

今天的介绍是《常礼》,该笑话较“三俗”,道德高尚者观后恐有不适。原文如下:



先翻译:一个太监看见有人撒尿,非常高兴。他叫那人过来给他看看,因为那人脱了裤子,可以看见他走路时小鸡鸡正在抖动,太监高兴得拍掌说:“我的乖儿,见到我这个公公,只需要平常礼仪就行了。”
“内相”是太监的别称。“只消常礼”,古人一般的礼仪,比如拱手作揖之类的,因笑话里那人走路时鸡鸡在抖动,像是在磕头(行大礼),因此太监说开玩笑说见了他行常礼就行了。
太监是被阉割之人,生殖器不完整,于是有的太监看见他人完好的,便羡慕不已,就要多看几眼,寻求心理满足。太监制度是中国古代的恶政。它的设立是为了皇帝后宫能有男役,而又避免皇帝戴绿帽子。这种不人道的制度自信史以来至清朝灭亡,施行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里最丑陋的制度。因为太监不是正常男人,往往受人轻视嘲讽,这个笑话就是编出来调侃他们的。
另外,这个笑话还可能是在特定情形里编来取笑他人的段子。比如有人在他人面前摔倒或爬着找东西时爬到他人跟前等情况,他人讲出这个笑话来和那人开玩笑,也可能是单纯要占那人便宜。因为最后一句可看做是把人称为子孙辈而受其大礼。西游记里孙猴子总是喜欢让别人叫他外公,就是此类。
不过如果不是平日里开惯玩笑的好朋友,可千万不要尝试用这个笑话去取笑别人,否则惹恼对方得来一场口角可不好。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7 20:50:19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二)

今天要介绍《念敕本》。这是原文:



先作翻译:一个辽东籍的武官,素来不识字,一天因为犯错误被追究责任,他叫人念皇帝的诏书给他听:“所当革职回卫者也(这应当革职,让其回去当边防士兵的呀)。”于是他痛哭说:“‘革职回卫’还是小事,这‘者也’两个字,怎么当得起!”
“辽东”是指辽河以东地区,包括现在东北大部分、俄罗斯部分地区和半岛,这里简单看成说武官是东北人也行。“卫”是明清时驻军之处,同时也有边疆的含义,因此这里我将“回卫”理解成回去当边防战士。“者也”是古文里的语气助词,没有含义,可以看成是用于表达感叹及提示断句。
因为这个武官大字不识一个,所以对文绉绉的诏书半懂不懂,闹出这种笑话。估计是把“者也”错听成“磔也”(分尸之刑)或“贼也”(做贼),于是说当不起这两个字。前面讲《武弁夜巡》时说文人们编段子讽刺武官,这个笑话也是此意。不过这位更夸张,连字也不认识,基本的“之乎者也”也不晓得,那就太不应该了。武官虽然不必须通晓文墨,但总不能是文盲吧?这于治军是极不利的。历史上的杰出将帅除极个别不识字的外(如两晋十六国时后赵明帝石勒),绝大部分都至少粗有文化,也有不少文武双全的儒将。像这个辽东武职一样的文盲武官,可以说纯粹是在混日子过的,被人编段子嘲笑一点儿也不冤。
武人尚且要有文化,而自诩文人却没文化,反而“纵横文坛”,崇拜者众,可谓奇哉怪也,难以置信。偏偏现在就有一种“反智”的风气,认为人不读书不学习也能获得成功,读书受教育是完全没必要的。于是横空出世了那位靠父子同体共用名字行骗十几年的著名赛车手前作家,以“七门功课亮红灯”为荣,并大放阙词说“数学学到初一就够了”,引羡艳效尤者无数。殊不知他一遇到真正的高手且不怕威胁辱骂的人,一下子就蔫了,跳梁小丑一般表演一番后,只能虚晃一枪就丢盔弃甲逃到娱乐圈去赚残余傻粉的钱了。这种人,怕也是担不起“者也”二字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8 21:43:23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三)

这次要介绍的是《及第》。这是原文:



先翻译:一个举人去进京赶考,仆人挑着行李跟在后面。走到旷野时,忽然狂风大作,将行李担上的头巾吹到地上。仆人大叫道:“落地了。”主人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嘱咐道:“今后不要说落地,只能说及第。”仆人点头答应。他将行李拴好,自言自语说:“如今任凭你走上天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及第就是考上的意思,和“及地”同音。仆人说落地(落第)不吉利,举人想让他说“及第”,结果人家根本不懂主人的心思,还是说错话。国人喜欢赢彩头,比如8和发同音,所以就是吉祥数字;凡是和8或发谐音的都受人喜欢。比如发菜,本是没什么价值的野草,就因为名字取得好,就遭了殃,被挖掘一空。其实就是望文生义,主观认定,是一种言辞迷信。很多中药就是沾了这个光。比如益母草,只是名字叫“益母”,就成了妇科良药;决明子名带“决明”,就认为能明目;冰片有个冰字,就以为可以清热解毒。其实都是主观臆想,从没有经过科学检测的。而那些名字不好听的则被人无缘无故嫌弃。比如转基因作物,本来只是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品种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育种只是汽车和自行车的区别,但因为翻译问题,让人听了以为是吃了后能把人的基因转走,就纷纷造谣,必欲除之而后快。要是当时闭着眼睛翻译为“长寿米”之类的,怕是会被市场疯抢了。可见,取个好名字很重要。但是,科学的事情不靠实证,也要靠取名吗?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29 14:10:29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三)

这次要介绍的是《及第》。这是原文:



先翻译:一个举人去进京赶考,仆人挑着行李跟在后面。走到旷野时,忽然狂风大作,将行李担上的头巾吹到地上。仆人大叫道:“落地了。”主人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嘱咐道:“今后不要说落地,只能说及第。”仆人点头答应。他将行李拴好,自言自语说:“如今任凭你走上天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及第就是考上的意思,和“及地”同音。仆人说落地(落第)不吉利,举人想让他说“及第”,结果人家根本不懂主人的心思,还是说错话。国人喜欢赢彩头,比如8和发同音,所以就是吉祥数字;凡是和8或发谐音的都受人喜欢。比如发菜,本是没什么价值的野草,就因为名字取得好,就遭了殃,被挖掘一空。其实就是望文生义,主观认定,是一种言辞迷信。很多中药就是沾了这个光。比如益母草,只是名字叫“益母”,就成了妇科良药;决明子名带“决明”,就认为能明目;冰片有个冰字,就以为可以清热解毒。其实都是主观臆想,从没有经过科学检测的。而那些名字不好听的则被人无缘无故嫌弃。比如转基因作物,本来只是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品种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育种只是汽车和自行车的区别,但因为翻译问题,让人听了以为是吃了后能把人的基因转走,就纷纷造谣,必欲除之而后快。要是当时闭着眼睛翻译为“长寿米”之类的,怕是会被市场疯抢了。可见,取个好名字很重要。但是,科学的事情不靠实证,也要靠取名吗?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30 21:05:16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四)

今天介绍《嘲武举诗》,惯例先发原文:



因为这首打油诗很好理解,只作解析,不作翻译了。“武举”是古代一种向全社会招考武官的考试制度,清代时大致和科举考试模式相仿。但武科出身等较文科出身地位要低。银雀顶是清朝秀才帽顶装饰,武秀才也是一样顶饰。因为当时秀才中举后,会去参谒主考官和参拜孔子庙,一些武秀才也依样画葫芦。特别是参孔庙,武举人去拜“至圣先师”显得很违和。所以接着就描写了进孔庙拜孔子的情形。颜渊就是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夫子就是指孔子。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他是个武人,性格刚烈,因此和颜回、孔子的知识分子反应不同,发怒说如果他当将帅要把这些人扔去当马的饲料(也可能是说让这些人去喂马,我倾向于前种解释)。
这段子也是文人编来嘲笑武人的。在文人们眼里,武举人武进士比文举人文进士地位要低,是不能像他们一样参考官拜孔庙的。这种心理就好比一些城里人看不惯农村人到高档餐厅消费一般。现在看来很可笑,只是文人们妄自称尊的做派,但在当时文轻武的风气确实如此。
当然,单从武举人拜孔庙这件事来看,还真是有些滑稽的。毕竟孔子是读书人的祖师爷,武人应该去拜关公庙比较合适。但当时参加武举的多是墨水不多者,哪知道这些区别,只知道有样学样,满足一下虚荣心,因此遗人笑柄,也是咎由自取了。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3-31 22:03:19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五)

今天介绍《封君》,原文如下:



翻译一下:有个无业游民出身而获得了封爵的人,第一次拜见县令,显得很拘谨不安,手足无措,坚决不肯坐上座。县官说:“我和您的儿子同岁,按照道理我应该执后辈礼在旁站立陪坐。”封君于是睁大眼睛问道:“你也是属狗的么?”
“市井”本意是街头闹市,这里指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或小商贩。有人翻译为“商人”,我觉得不太准确,因为在古代重农抑商,很多朝代都规定商人不得封爵,加之商人多是见过世面之人,不至于会像笑话里的封君一样失礼。应该是长期在底层生活的人才会这样见官怕。“封君”就是被朝廷封赐爵位的人,古代爵位有五等:公、伯、侯、子、男,王爵一般是皇族才封予的,少数朝代会封给异姓。这里的封君应该是子爵。“跼蹐”,音“局及”,局促拘束的样子。“踢踏”,坐立不安的样子。
因为封君长年混迹于市井之间,估计没进过衙门见过官,现在虽有爵位在身,本可以和县令分庭抗礼,却不自觉地自矮三分。当县令跟他说客套话,他却不知道依礼应答,倒和县令说起大白话,大惊小怪地问人家是不是也是属狗的。
身份见识不对等就容易引起误会和闹笑话。这个封君因成长环境、见识、性格等原因,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没有适应这个身份,结果失惊倒怪,说出些失礼的话。虽然笑话里没有下文,但可以想象他这话即使不会得罪县令,至少也令其很不愉快的。
事实上除了身份阅历不对等会闹误会,不论场合不分对象地乱开玩笑,也容易引起他人反感。有的人平时诙谐惯了,往往自来熟,和熟络的人开玩笑,大家笑笑就算了不会计较;可和初次接触的人也搞怪胡言,是会惹人不满的。虽然他人出于礼貌和矜持不明言其过,但总会心存芥蒂。这种人如果惹出事端,受到些惩处,倒算是咎由自取了。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1 20:36:38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六)

今天介绍的是《老父》,原文如下:



先作翻译:一个游民出身的人得到爵位,第一次去拜见本地县令,县令因为他年纪大,尊称他为“老先”,这人却憋了一肚子气回家。他儿子问他为什么生气,他说:“县官欺负得我太过分了,他应该叫我老先生才对,却作歇后语,叫什么‘老先’,明明就是在轻视嘲笑我。我回称他也没有失了便宜。”儿子问他怎么称呼的,他回答说:“我本来应该称他老父母,现在也省掉后面的字,只叫他一声‘老父’。”
这篇笑话和前篇《封君》,都是嘲讽底层人士骤得富贵后的丑态的。县官称呼封君作“老先”,乃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封君虽知这是“老先生”的意思,却无端认定这是在作隐语讥嘲他,于是就学着对方的称呼方式也想着回嘲,结果却画虎不成反类犬,反倒吃了大亏。
一些人自认为出身低微而在潜意识里感到自卑,因此极其敏感,别人的善意往往被他们做出另类的解读,认为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为不示弱就愤而反击,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但还有一类人,却是另一个极端。明明是普通人,却自视甚高,要找个理由为自己贴金。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那些地域歧视的人了。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人,只不过是在那个地方出生而已,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巴佬”,各种瞧不起。那些人往往摆出一副臭脸说我是XX省人或XX市人,你们外省的如何如何不好,而以此引发的地域攻击在网络上则时有发生,且每次都是军团作战。这其实是一种封建小农意识,缺乏现代人的平等包容精神,是最应该被人鄙视的。这些人不自觉而已。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2 21:01:19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七)

今天要介绍《公子封君》和《送父上学》。因两篇趣旨相同,发在一起。先发原文:



翻译一下:
《公子封君》:有个既是封君的儿子又成为封君的人,他的父亲对他羡慕不已,他很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如此羡艳,他父亲说:“你的爸爸胜过我的爸爸,你的儿子又胜过我的儿子。”
《送父上学》:一个人问另一个人说当封君的儿子和当封君哪一个更快乐,另一人回答说:“做封君虽然快乐,但年纪已经大了,只有当公子年纪轻能享受才最快乐。”那人听后匆匆离去,另一人追上去问他要干什么,那人回答说:“去买书,好送我爸爸去上学。”
两篇笑话都是说官二代(富二代)很幸福的。《公子封君》中,因为儿子既当了公子,又成为封君,所以他父亲说自己是封君因此比他爸爸更好,但他的孙子是公子,又比他儿子(这时单指儿子的封君身份)要快乐。而《送父上学》则直接说明为什么当二代要好,毕竟人当封君时年纪已较大了,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享受生活,远不如二代们含着金钥匙,能吃喝玩乐一生。但这位自己不愿拼搏,只要当二代,所以要让他爸爸去上学好得到封爵,他就顺理成章成为二代了。
这两个段子对公子们的讽刺可谓不显山露水。二代们坐享父辈的胜利果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封建时代有官爵者能荫庇子孙,而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近年来官二代富二代的负面新闻频繁进入人们视野,二代这个词早成贬义。二代们有个好爹好妈,纯属运气,如果安分守己,倒也不会有人厌恶;可总有些自命不凡的二世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至恶者作奸犯科,稍次者嫌贫爱富。作奸犯科的常见报端,不多说了;嫌贫爱富的,在国外生活几年,混个克莱登大学文凭,回来后就更不可一世,自以为比他人有见识,常在国内同胞前招摇,时不时亮出“我经常往来某国”的招牌,其实不过是孔乙己当了公子,在教别人洋回字的四种写法罢了。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4 22:25:22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八)

今天介绍《考监》。先发原文:



翻译:一个监生路过国子监大门,听到里面祭酒正对两名监生大发脾气,要惩罚他们。监生问看门人,这是要打他们啊?要处罚他们啊?还是用铁链锁起来?看门人回答说:“出题目让考他们文章。”监生马上不高兴地说:“唉,罪不至此。”
国子监是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各位可以理解成现在的中央党校,而且全国没有其他大学。而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就叫监生。监生一般分为贡生(各地推荐的成绩优异的秀才)、荫监(官员贵族子弟)和例监(用钱买的)。国子监的校长叫祭酒。镦,音dūn,原意是锤打使金属变形,这里引申为锁镣。镦锁就是将人锁起来。咈,音fú,不高兴的样子。
这是笑监生们怕考试的。因为明清时有荫监和例监,他们与贡生不同,未必是爱好学习的,因此考试就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了。笑话里借一个监生之口道出他们的惧考之情:简直比打骂惩罚还苦。
现在也有许多不爱好学习的学生,考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不过现在是义务教育,当学生没什么了不起,不像古代的监生一样是享有特权的。其实一个人如果真的厌学,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可以选择其他出路,本没什么;但是偏偏有些人不读书却获得成功的,就叫嚣说“读书无用”,这就害人不浅了。读书接受更多的教育可能成功,而不读书也可能成功,但要是认为读书和不读书一样所以读书无用,那说这话的信这话的就真该好好多读书了。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6 21:16:26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二十九)

今天介绍《坐监》。先发原文:



这是翻译:一个监生的妻子经常劝丈夫读书,于是监生就寄宿在寺庙里(读书),因为平时没有书箱,就叫挑夫用罗担挑着书先出发去庙里。挑夫走在中途累坏了,就坐在担上休息,刚好监生来了,听到旁边人说挑夫坐在《资治通鉴》上,就发怒责骂挑夫。挑夫赔罪道:“小人因为不识字,一时坐了鉴(监),莫怪莫怪。”
“坐监”指在国子监读书。这个段子是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监生(荫监、例监)的。作为监生应是读书人,而那些靠背景和钱财得到监生资格的,往往是些大老粗,从不读书的。他们当监生只是为了享受监生的待遇和特权而已。这里利用谐音,借挑夫之口,讽刺那些大字不识却在国子监滥竽充数的人。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不少。比如教师应该是知识分子,却没有阅读习惯;医生是专业人才,却不读文献;科学家是科研人员,却相信特异功能和大谈神佛;历史学者喜欢自己原创历史;法律专家为暴力犯罪叫好;自称“作家”却“破着头发”、“文人相亲”;号称文化学者竟弄不清“小人”“小孩”……现在只要给自己身上贴了标签,世人谁管你是正品还是盗版。即使哪天这些人原形毕露,铁粉们也不计较,照旧追捧。大概不识字坐了鉴者太多,大家都“弗怪弗怪“了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7 20:06:54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

这次要说的是《纳粟诗》,原文如下:



“赠”,就是送;“纳粟”就是指例监(讲《考监》时介绍过),“赠纳粟诗”的意思是“写给花钱买监生资格的人”。“革车”之所以指“三百两”,是因为《左传•闵公二年》载:“卫文公……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卫文公元年有兵车30乘,第二年就增加到300乘)”革车就是兵车,春秋战国时的一种重型战车,一辆革车配备甲士步卒72人,是为一乘。300乘就是300辆,谐音300两。
“截然高”,截然就是整齐肃穆的样子,高就是高大,隐着一个“大”字。
“周子窗前”,周敦颐的窗前。周敦颐名篇《爱莲说》首句就是“水陆草木之花”,所以这里指“草”。 “周子窗前满腹包”就是暗指“草包”。
“高曾祖”,见《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高曾祖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都是老人家,老者,考也,所以说“言考也”。
“焕乎其有”见《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尧创立文典、制定制度且流传下来),因此诗中指代“文章”。
整首打油诗是嘲讽那些用钱买来的监生的。他们花三百两银子买来这个地位崇高的监生位置,然而却是满腹草包,一旦遇到考试,文章一点也写不出来。明清时能花钱买监生的制度其实是恶政,朝廷为了赚点钱,连官吏的预备人选名额也敢卖。这些人要是有朝一日混到一顶乌纱帽,鲜有不害国蠹民的。然而封建王朝哪管这个。现在花钱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位置的事也是有的,幸而人数不多。不过据说买官卖官的现象倒是很普遍,甚至有的地方还明码标价价高者得。这种气焰这两年减了许多,但若是因此乐观,认为已然政治清明,为时尚早。只不过买卖者没以前嚣张,由公开转入地下罢了。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这种恶风的根绝吧。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08 21:37:54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一)

今天介绍《咬飞边》,这是原文:



这是翻译:一个穷人在路上遇到一个监生,忽然上去抱住监生咬了他的耳朵一口。监生惊慌地问他为什么咬人,穷人回答说:“我穷到极点了。见到大锭银子,怎么会不咬些飞边用用。”
飞边即碎银子。因为监生戴瓜皮帽,整个脑袋像个银锭。这个段子是调侃监生们的状貌的。编这个段子的人总结了监生的特点,因而拿他们的样子来开玩笑。当然,也可能又是暗讽例监的。
监生是预备干部,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当官了。所谓升官发财,只要当了官,就表示能发财,因此把监生们比作大锭银子是很贴切的。其实作为官员,工资能保证其过上体面的生活的话,是能防止一部分人以权谋财的。但仅仅想靠“高薪养廉”,是行不通的。毕竟人的贪欲是无限的,有些人虽然有着优渥的工资待遇,还是会和比他待遇高一些的人比较,然后说自己很穷很吃亏。因此在保障待遇的同时,应当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方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廉洁。然而只靠自上而下的监管和反腐,效果是不会太好的,谁能保证上级就一定是清廉的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10 22:20:30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二)

这次介绍的是《入场》,例行发原文:



翻译一下:一个监生参加科举考试,刚刚从考场出来,与一个熟人相遇了,那人向他作揖行礼,并向路旁的猪屎作揖。监生问:“这样的臭物,为什么也向他作揖?”熟人回答:“他臭是臭,却也是从大肠(场)里出来的。”
这段子是调侃监生的,也可能是取笑那些不学无术的监生们写的烂臭应试文章的。所谓“穷酸秀才”,明清时因为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因此培养了一大批只知死读书的腐儒,离了四书五经,几乎就啥学问没有。所以那些没那么酸腐的文人就喜欢写些段子编排一下他们。
而应试文章,因为题目体裁限制,而且限定时间,未必能全面考察出一个人的学问,以此取士,是略显偏颇的。但是这仍不失是一个较为公平的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平时多写多练,临考时即使不能发挥完全的实力,大概也不会太差吧。然而总有例外,比如蒲松龄,考了一辈子都没办法中举,只能说他运气不佳,临场发挥太差,学问再大,也只能委屈当个白头秀才了。再比如我,自认平时颇有文采,写起应试作文却语言乏味。或许应试文章都是臭猪屎吧。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15 22:47:27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三)

今天要介绍的笑话是《不往京》。这是个荤段子,未成年人请勿观看。原文如下:



翻译一下:一个监生取了妾,叫作“京姐”,他的妻子很嫉妒。监生去找妾,一定会跟妻子说:“京里去。”一天他想往京里去,妻子说:“先在我这关上交了税再说。”两人完事后,妻子问:“现在你为什么又不往京里去了!”监生说:“宝贝都没有一点在肚里,到京里去做什么?”
“珬”音xù,一种宝玉,这里借喻为男子精液。这个段子是在揶揄监生们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赴京赶考的。在妻子处交税是指平时考文。监生们考了文后发现肚里没货,就自觉打消进京考试的念头了。
《笑林广记》里很多笑话都是这种暗讽形式,先设定一个场景和特殊人物,整个故事内容和要讽刺的事基本无关,只在最后一句话隐隐地点出主题。比如前面介绍的《发利市》、《种茄》、《坐监》、《入场》等等都是这种形式,以后也会介绍很多这种类型的讽刺笑话。这是文人的“文骂”,如果脑子不多转几个弯,不一定能明白笑点在哪里。我个人认为这是古典讽刺艺术,古典文学里多有此类,比如《西游记》、《镜花缘》、《济公全传》里就有不少这类笑料。
讽刺笑话是用幽默的形式对坏的东西进行揭露和嘲笑,是一种有点辛辣的批评。如果被批评的人缺乏度量,或者权力过大容不得批评,处处设话语雷区,动辄敏感,不许讽刺,那只能显出被批对象内心极度虚弱缺乏自信而已。试想,若这个世界听不到讽刺的声音,岂是真的已臻完美?不过是一些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长此以往,难道没听说过姬胡吗?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17 23:17:46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四)

今天介绍《书低》。先发原文:



翻译一下:一个监生租了寺庙里的僧人宿舍读书,却每天外出游玩。一天午后回到房间,他叫书僮拿书给他。书僮拿来一本《文选》,他看了看说:“低。”又拿来《汉书》,他看了说:“低。”又拿《史记》,他看后又说:“低。”僧人大为惊讶,说:“这三部书熟读其中之一,就足以称为饱学之士,你却为什么都说低?”监生说:“我要睡,拿书当枕头而已。”
有人将“生”翻译为书生,我认为不准确,前后一系列笑话都是讲监生的,这个应该也是。《文选》即《昭明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箫统组织编纂的一本诗文选集。《汉书》是东汉班固编写的西汉史书。《史记》是司马迁写的自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的纪传体史书。这里是古代的线装书,三部书都是有些厚的,而监生却嫌低不够当枕头,当是笑果需要,又或是只持了其中一分册,没有看过的同志千万不要以为是薄书呢。
这个段子是讽刺监生只知荒嬉,废弃学业的;也可能这个监生也是荫监或例监,不需要依靠读书求前程,讥刺的是这类人。读书对一些人来说只是敲门砖,混到了某个学历后,就把书本内容一丢了事。当然,这是个人选择,旁人无可置喙。但偏有一种人,自己不读书也罢,却莫名地轻视继续阅读的人。我就有幸遇到过这类的一些人,他们偶尔读读流行杂志、鸡汤文集什么的就以为自己牛得不要不要的,知道我读的书他们听都没听说过后,竟然能反过来讥嘲我,实在匪夷所思。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位四十几岁高中毕业的,靠读的党校混到大专文凭,偶然撞见我在看《资治通鉴》,竟对我轻蔑一笑说:“你读这种书。”真可谓活久见。我还遇过一个喜读《故事会》《读者》之类的文青,她听说我几乎不看这类杂志后,竟鄙视我没文化,实在令人无语。还有好几个例子懒得列举了。估计我遇到的这些都是稳定的天才吧。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23 21:15:19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五)

这次要说的是《监生娘娘》,先发原文:



翻译:一个监生到城隍庙,庙旁有监生娘娘的供案,上面塑着监生娘娘像。他回去后跟妻子说:“原来我们监生那么尊贵,连你的像,早已都塑在城隍庙里了。”
城隍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方守护神,相当于人间的县令。监生娘娘即送子娘娘(不是送子观音),是我国民间传说中掌管生育的女神,可以大致等同于现在的国家卫计委主任。这两个神都是我国的本土神。从行政级别看,监生娘娘是要高于城隍的,但民间往往把监生娘娘安设在城隍庙偏殿,也许是因为男尊女卑思想所致。民间对神祗地位高低认识往往模糊,不会注意这些细节。我还见过把观音菩萨(副国级)安在土地神(村长)下座的小庙呢。大概村民们把观音当成女性了。
这个段子是讽刺监生们妄自尊大的。监生不认识监生娘娘,就以为是监生的妻子(娘娘在古白话里指老婆),因此认为他们监生都很尊贵,连监生老婆的像也要塑在城隍庙里呢。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说读书高呢?是因为读了书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当官了,当了官就是老爷,当然要比蚁民高等了。监生只是可能成为官员的人,都认为自己很尊贵,连老婆也跟着高贵起来,何况已然入宦的人,哪怕是芝麻绿豆,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比如前面说的《比职》,老百姓要喊县令作“青天大老爷”,与天比肩了。
古代是官本位,官员权力大地位高是常识。但现在已步入新时代,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官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那是不是官员们都认同这一点呢?很可惜不是。现在仍有为数不少的官员骨子里透着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主义思想。这些人自以为口含天宪,对下属颐指气使,对群众官气熏天;但凡做出一点点成绩,就急着向上级表功,逼着要百姓感恩。据说前些年整风了一阵,风气收敛了不少,然而现在又大有卷土重来,愈刮愈剧的倾向。或许没有严格周密的制度约束,只靠自上而下的阶段式整顿,好风气只能昙花一现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24 23:36:25 +0800 CST  
故纸堆里的“欢乐喜剧人”——《笑林广记》(三十六)

今天介绍《监生自大》,照例先发原文:



翻译如下:城里监生和乡下监生,各自争论谁更厉害。城里的轻蔑地说:“我们见多识广,你乡下人孤陋寡闻。”两人争辩不已,因而一同到大街上走走,各自展现自己的见识。他们走到一座大房子门前,门首匾额写着“大中丞”三个字,城里监生指着匾额倒着念:“这难道不是丞中大?就是一个验证。”又走到一所房子门前,匾额写着“大理卿”,乡下监生将“卿”看作“鄉”(乡的繁体字)字,连忙也指着它倒着念:“这里是鄉里大了。”两个人各自没分出高下来。又来到一间寺庙门前,上边匾辞是“大士阁”,他们俩彼此心平气和地说道:“原来是阁(各)士(自)大。”
“大中丞”即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中央纪检委员,明清时也用以指代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大理卿”即大理寺卿,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最高检察院院长兼司法部长,并有部分最高法院的职能。“大士阁”即观音庙。
我初次看这个段子时,以为两个监生是故意读白字并倒着念,以显示自己比对方厉害,现在想想,这两位应该是正宗的蠢材。如果是故意念错,最后看到大士阁时就不会轻易和好了。这段子就是讽刺监生毫无自知之明,腹中空空却要学人争胜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某些“科普人士”,明明不懂科学,偏要学人作科普,结果所普知识漏洞百出,误导群众;而又有跳出来纠正的,也是半斤八两,用伪科学纠正假科普,同样害人。但是现在的媒体往往喜欢请这些人上台,也不管他是否靠谱、专业是不是对口,给他安个“专家”名头就让他上镜,可谓播害四海。而做真正科普的,不但鲜人问津,还经常被人嘲笑辱骂。这就是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罢。
呵呵。

楼主 勇者莱恩  发布于 2018-04-25 22:43:16 +0800 CST  

楼主:勇者莱恩

字数:365

发表时间:2018-03-08 06:00: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1 08:25:01 +0800 CST

评论数: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