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目标:一百本。)

(第一部分、动机理论)

第一章、动机理论引言

整体 手段与目的(看清手段后面的目的) 无意识动机(目的、动机是隐蔽的)

欲望与文化(目的一样,行为和手段不同) 复杂多样的动机(一个行为后面有多个动机)

促动状态(不是很明白) 满足产生新的动机(递进的方式、优势等级、层次自动排列) 按照基本目标为动机分类 环境(机体、环境、文化)(合理的动机理论必须考虑情境,但绝不可成为纯粹的情境理论)(重点在动机理论而不是行为理论)

整合作用 无动机的行为(表达性的而不是应对性的) 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现实和无意识(本我、自我 、现实) 健康人的动机(转向健康人,积极意义)

通过行为知晓其动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1 08:10:00 +0800 CST  
第二章、人类动机理论

积极的动机理论 临床经验直接导出 符合机能主义传统(詹姆士、杜威)

融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韦特海默、戈尔茨坦)和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弗洛姆、霍尼、荣格、阿德勒) 整体动力理论

基本需要的层次(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尊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本的认知需要:

认识和理解的欲望(了解、理解、学习与探索) 审美需要

基本需要的特点

健康良好的社会促进个人的健康。

我们的文化充斥着丑、假、恶,不知是什么个意思?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1 11:50:13 +0800 CST  
第三章、基本需要的满足

我们倾向于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如果我们不必为它们而努力或奋斗的话。。。。。这种不把自己已有的东西当回事的现象当然是非现实主义的,因而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满足都有助于个性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向自我实现前进了一步。

人的目的和天性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环境不过是达到自我实现目的的手段。这真正是心理上的自由。

满足的影响:

意欲(感情) 认知 性格特征 人际关系

所有的褒义词:幸福、健康、精力充沛、自尊、自信、成熟、丰富、全面、包容、创造、智慧、友爱、同情、少敌意、勇敢、诚实。。。。。

第四章、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非此即彼的两分法 程度的差异

类本能 本能残余 动物本性 原始冲动 竞争与合作 本能性冲动与理解力

同一合作而不是对抗性的

本能与理性,谁应该是主人?在一个良好的婚姻关系中,应该为主人的是丈夫还是妻子?

健康社会状况下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

人出于保护自己的完整性和内在本质而对抗文化习俗。

一个人并不想要成为什么。他本来就是如此这般。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1 17:18:33 +0800 CST  
@苏海游 2016-05-05 11:37:54
(六、论性爱)
摘:真实的才是美的;只有真实的才是可爱的。
出自 爱情 的婚姻,其缔结是为着种属(人类的生存意欲——没有情爱,没有后代,人类灭绝),而不是个体的利益。虽然当事人误以为在谋求自己的幸福,但他们真正的目的却不为他们所了解。......出自 爱情 的婚姻一般来说都会导致不幸福的结局.....而出自舒适生活考虑而缔结的婚姻——这经常是听从父母的选择——则是相反的情形。
感悟......
-----------------------------
@u_113665618 2016-06-11 16:34:28
很有感触 我看 哲学 有一本书《什么是 哲学 》说的我云里雾里
-----------------------------
欢迎交流。

要了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梯利著)这本书很好。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1 17:21:59 +0800 CST  
第五章、需要的层次

第六章、非动机的行为

努力(应对、取得成就、尝试、有目的) 存在(即存在、表现、成长、自我实现)

西方文化是立足于犹太——基督教神学之上的。

这种精神强调工作、努力、奋斗、冷静、认真,特别是强调使命感。

专注于手段而不顾目的

表达(非动机)与应对

表达本身就是目的

我们不再需要仅仅依赖于纯粹的生存权来作为我们遣责贫困、战争、专制、残酷的唯一证据。我们也可以因为它们降低了生活、人格、意识以及智慧的品质,而把它们看做是丑恶的。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12:33:34 +0800 CST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马斯洛还了解老子的《道德经》。

自我实现的动机是成长性的动机,而不是匮乏性的动机。

如果有人希望了解性格结构,可供研究的最好行为是表达性行为,而不是应对性行为。(自然不经意的行为更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性格)

习得性行为与非习得性行为。

他必须有能力表现出酒神的狂欢,也有能力表现出日神的庄重。(既能表达又能应对、既能克制又能放任、既能考虑现在又能考虑未来。)

一段时间或者是被作为最终体验而享受它,或者是被完全的浪费掉。(心境)

存在、艺术、欣赏、游戏、智力表现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13:08:51 +0800 CST  
(第二部分、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

第七章、心理病的起源

基本需要与超越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不能满足状态与受阻碍状态。

第八章、破坏性是本能的吗?

基本需要的愿望是中性的而不是邪恶的。

破坏或伤害是一种继发性的或派生性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原发性动机。

进攻或是一种防御?

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

第九章、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

只有通过他人,基本需要的大部分才可以得到满足,大部分的治疗都必须在一种人际基础上进行。

友谊:爱与被爱(巨大的快乐)

健康社会 病态社会 (程度问题:完善是不可能的,但是,是可以不断改进的)

改善自身是一种毕生的努力(突然地脱胎换骨或转变是电视中才会出现的)

道与术 技巧的作用?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14:19:55 +0800 CST  
第十章、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

有时,孩子身上的犯罪、违法和坏习性可能代表着对被人利用、非正义、不公正的在精神病学和生理学层面上的合理的反抗。

适应是一个被动的而不是积极的过程。

中世纪时,神职人员被视为理想的典型,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换成了有学识的人。资本主义的兴起,讲求实用的人往往左右了有关理想人物的看法。

新的概念:心理健康的人或者具有真正灵魂的人,他实际上也就是“自然”的人。

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有助于向着人的内在天性的实现方向发展,就是好的;只要阻挠、阻挡或者否定基本人类天性,就是坏的或变态的;只要干扰、阻扰或者改变自我实现进程,就是心理病态。

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够帮助人回到自我实现的轨道上来,只要能够帮助人沿着他内在本质所指引的轨道发展,就是有治疗作用。

我们能够成为什么?

他靠内在的法则而不是外界的压力生活。

他们不为他人的赞扬和批评所左右,而是寻求自我肯定,可以认为他们在心理上是自主的,即相对独立于文化。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15:18:42 +0800 CST  
(第三部分、自我实现)

第十一章、自我实现的人

不要害怕错误,投身进去,尽力而为,并希望能在错误中学习,逐渐地纠正错误。

尼采的告戒:“成为你自己!”

对现实的感知(洞察)、接受、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道德规范、手段与目的、幽默感、创造性、对文化同化的抵制。。。。

感情上是病态的、认知上是错误的。

他们更多地生活在大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陈规当中。

“我们能够体验的最美的事物是神秘的事物,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

自我接受以及接受他人:没保护色或者伪装;不做作。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宽宏而不狭隘、是宇宙性而不是区域性的)

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民主、自治的社会必须由自我行动、自我决定、自我选择的成员组成,他们具有自己的观点,是自己的主人,具有自由意志。

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清新的鉴赏力)

我越来越相信,对自身幸福的熟视无睹是人类罪恶、痛苦以及悲剧的最重要的非邪恶起因之一。我们轻视那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用身边的无价之宝去换取一文不值的东西。。。。。它们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丧失后才被认识到。

高峰体验(神秘体验、忘我的体验) 谦逊与尊重

他们常常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够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

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这个说法独特)

他们对文化进行权衡、分析、辩别,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更少文化适应、更少平均化、更少模式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他们更倾向于享受差异,而不是害怕它们。

二分法的消解

圣奥古斯丁说“挚爱上帝,为所欲为”,这句话可以恰当地解释为“做健康者,为所欲为”。

研究有缺陷、发育不全、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只会产生残缺不全的心理学和哲学,而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必将为


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心理科学奠定基础。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23:03:38 +0800 CST  
第十二章、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看看马斯洛对爱情的见解

因为爱所以爱(自然而然,非有意而为之)

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做无谓牺牲的倾向。

拥有一个强烈的自我认同是超越自我的最好方式。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6 23:32:13 +0800 CST  
第十三章、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

不墨守陈规,或者说“对体验开放”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创造变成了构建、合成、统一和综合,创造明确无误地部分依赖于创造者内在的整合。

没有恐惧感

高峰体验的一个方面就是彻底地(虽然是瞬间的)失去恐惧、焦虑、抑制、防御和控制,就是放弃自我克制、延迟和抑制。

分裂与整合

首先强调的是人格(品质)而不是成就,因为这些成就是人格的附产物,是从属于人格的。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7 00:01:13 +0800 CST  
( 第四部分、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第十四章、新心理学的问题 十五章、关于科学的心理学研究

第十六章、方法中心与问题中心 第十七章、陈规化的认知与真正的认知

不值得做的事情也不值得把它做好。

打破陈规化和标签化

把注意力放在直觉的形象上而不是放在概念、抽象上。

静止 流变 复制性学习 固化

习惯起初如蛛丝,最后如钢缆。

惰性 拒绝变化

习惯同时既是必要的又是危险的,既是有用的又是有害的。

冒险精神和勇气

在伊甸园里,亚当是先看见动物,然后再给它们命名的,而在我们的传统制度(教育?)中却与此相反,儿童先给动物命名,然后才看见它们。

语言的功用实际上与其说是传达思想,不如说是隐藏思想。

语言强行把经验塞进标签中,就这一点看,它无疑是横亘在现实与人之间的一道屏蔽。

直觉能力变得迟钝,甚至会荡然无存。

感悟:僵化、陈规、习惯、惰性、思维的迟钝、直觉的迟钝、没有勇气、不敢尝试、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死板、固化、不能创造、创新。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7 21:27:40 +0800 CST  
第十八章、心理学的整体理论

行为的变化可以导致人格的变化。

传统的数学和逻辑尽管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似乎在实际上只是为一种原子论、机械论世界观服务的侍女。

微积分学声称是研究运动和变化的,但这种研究只是通过将变化转变为一系列静止状态得以实现的。

感悟: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是什么?是人的心理,是人心。所以说,他人即地狱。人与人完全相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人际关系上没必要要过于认真。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8 08:10:11 +0800 CST  
后记、马斯洛的丰硕成果

人类如果不重视他们最高的需要,就永远不能理解自身。。。。作为人类,我们相信自己天生具有实现自我和服务社会的需要。

我们能够研究的是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奥妙、理性与非理性、疾病和健康、诗歌及数学、具体与抽象。弗洛伊德把医学的有色眼镜架到我们的鼻子上,现在是取下它的时候了。

把个体放在家庭、文化、以及工作环境中来看。

人性可以达到的精彩程度和难以预料的深度。

马斯洛的成就卓绝。。。。。像所有的原创思想家一样,他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看待宇宙的方式。他的思想缓慢但有结构地成长,就像一棵树,没有停顿或者它突然方向转变。他的直觉非常可靠。

应用理论 证实理论 开创理论

我更喜欢去发现,而不是证明。对我来讲,极大的快乐来自发现。

人类动机理论和自我实现学说

是创造力的整合者,而不是一个反对派。

以下的基本宗旨表达了当代人本心理学与众不同的特征:

1、对于以病理学为中心的理论的不满。

2、重视人类的成长潜能,认为人类是自我决定的,能够选择并承担责任。

3、相信人不只是为了面包而活着,而是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诸如学习、工作、爱、创造之类的需要。

4、相信人类能够辩别正确和错误,行为能够遵循更高层次的好的标准,相信终极的价值,比如真理、幸福、爱和美。

人本主义伦理的一些主要原则是:

1、对自己的行为和体验负责。

2、与人的相互关系:认可他人的看法。

3、一种存在主义哲学或此时此地的观点,强调人总是活在当下。

4、承认情绪,如痛苦、冲突、悲伤、愤怒以及内疚都是需要被理解的人类经验中的组成部分,应该重视而不是压抑或隐藏;情绪表达可以揭示个人生活经验的意义。

5、持有人本主义伦理的人联合起来寻找促进成长的体验。

自我确信、洞见、自法性以及成长。

当你只有锤子的时候,每个问题都开始像钉子。(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方法)

教育应该是关于个人成长的学习,学习成长的方向,选择什么而拒绝什么。

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是教育人们珍视生命。

“你们中间有谁期待成为自己领域中的巨人?”

“如果不是你,那么还会是谁呢?”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8 10:16:44 +0800 CST  
《动机与人格》全书完。看得很不仔细,写得更凌乱。

当然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社会环境里不怎么行得通。

假与骗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流。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8 10:21:46 +0800 CST  
( 第九本、逻辑学导论)

演绎逻辑 归纳逻辑 古典逻辑 现代逻辑

本书是当今逻辑教科书的标准范本,是清晰性与准确性的典范。

古典三段论逻辑 现代符号逻辑

总序

哲学:爱智慧、对智慧的真诚热爱、亡我追求和批判性反省。

哲学问题 形而上学 认识论 逻辑学 语言哲学 心灵哲学 宗教哲学

伦理学 社会政治哲学 美学

论证的过程甚至比论证的结果更重要。

大师和经典 反思与批判

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像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渐渐烂掉。

前言

在一个共和国,由于公民所接受的是理性与说服力而不是暴力的引导,推理的艺术就是最重要的

——托马斯。杰弗逊

正确思维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8 22:36:21 +0800 CST  
第一部分、逻辑与语言

A篇、推理

第一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逻辑学、命题与论证、论证的辩识、论证和说明、演绎和归纳论证、有效性和真实性)

1、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要做出可靠的判断,最坚实的基础就是正确的推理。

2、命题与论证

A、命题

论证是由命题构成的。

命题,要么真要么假。(陈述句、断定)

问题、命令、感叹都是非真非假,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命题的合取(复合命题)

分支命题

“如果上帝不存在,则有必要造出一个上帝”(假言或条件命题)

即使两个分支命题均为假,该条件陈述亦可为真。

B、论证

推论 保真 命题簇

论证是逻辑学所关心的主要对象。

论证要有结构(前题与结论)

论证的形式 论证的质

推理属于科学,也属于技艺(需要训练)

3、论证的辩识

A、结论指示词和前提指示词(因为——所以)

B、语境中的论证(无指示词)

C、非陈述形式的前提(反诘问句)(陈述的意义,疑问句的形式)

D、未明确陈述的命题(隐含命题)(前提是开放的,也许是也许不是)

“如果奴隶制没有错,就没有什么是错的了。”(省略式命题)(省略了:没有什么是错的,是荒谬的,所以奴隶制没有错是荒谬的)

4、论证和说明

论证还是说明,看目的。

已知是真,不再证明,只需要做出说明。

重点放在真与不真,为论证;重点放在说明它的真,为说明。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9 11:35:04 +0800 CST  
5、演绎和归纳论证

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这个好像与本文无关)

两大种类的论证: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任一演绎论证均断言其前提决定性地支持结论。相反,归纳论证均没有这种断言。

演绎论证的核心任务就是区分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当一个论证断言它的前提(如果是真的)为它的结论的真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理由时,这个断言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

方法不同(古典逻辑、现代符号逻辑)

归纳论证所做的断言弱于演绎论证的断言。

或然性(慨率、程度)

演绎论证在显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令人信服的关系上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而不可能是越来越好或越来越差。

总之:演绎论证是一种其结论被断言为从其前提绝对必然地推出的论证,这种必然性不是一个程度问题,不以任何其他事物情况为转移。反之,归纳论证是一种其结论被断言为仅仅或然性地从其前提推出的论证,这种或然性是一个程度问题,其程度受可能出现的其他事物情况的影响。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19 16:09:35 +0800 CST  
6、有效性和真实性

真和假是单一的命题或陈述的属性,有效性和无效性是论证(演绎论证)的属性。

一个论证的有效性仅仅依赖于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联。(即使一个论证的结论和其一个或几个前提都为假时,这个论证也可以是有效的。)

1、有些有效的论证只包含真命题——真前提和真结论。

2、有些有效论证只包含假命题。

3、有些无效论证只包含真命题。

4、一些无效论证只包含真前提,但有一个假结论。

5、有些有效的论证有假前提和真结论。

6、一些无效的论证也有假前提和真结论。

7、有些无效的论证包含的都是假命题。

有结论为假的有效论证,也有结论为真的无效论证。

一个论证的结论的真或假自身并不决定那个论证的有效性或无效性。此外,一个论证有效不能保证其结论的真实性。

逻辑学家的主要兴趣不至于命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而在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是正确还是不正确)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20 21:18:43 +0800 CST  
第一章概要

1、解释为什么将逻辑学定义为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阐释命题概念和论证概念(结论与支持结论的前提)

3、辩识论证的困难。

4、论证和说明之间的区别。(依赖于语段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5、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区别。(确定结论与结论可能具有非常高的或然性,永远无法确定)

6、有效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

楼主 苏海游  发布于 2016-06-20 21:59:50 +0800 CST  

楼主:苏海游

字数:60392

发表时间:2016-05-04 15: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2 22:03:42 +0800 CST

评论数:1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