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玄异与心性认知----浅见杂谈

60 修行要不要了却尘缘?

近日读全真教的诗集资料,看王重阳度化马钰夫妇的时候,“分梨(离)十化”,不管怎样,先把人家夫妻鼓弄离散了,脱离尘缘开始修行,马钰虽然喜好修道,但一开始也挺纠结,马钰的夫妻感情不错,家庭条件也挺好的,当地属于富家翁。好像犹豫了有大概一年的时间,然后终于和妻子分开了,而且舍弃家业财产,了然一身毫无牵挂来修道。那时候全真道的修行是要乞讨化缘的,马钰舍弃家业原本立誓再也不回故乡的,但王重阳偏偏让马钰回到家乡去乞讨,马钰抹不开脸面,毕竟曾经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求老师能否允许去别的地方化缘乞讨,王重阳大怒,还打了马钰一顿。修行之道有乖于常情,于此可见一斑。当然最后马钰修行有成,成为了王重阳的得意门徒,其妻孙不二最后也脱离尘缘并且加入了全真七子的队伍。

佛家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专职修持先得“出家”。可见,但凡是专业的修持,大体上都对从学者提出了脱离尘缘家累的要求。

对于现代人来说,说为了修行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是很难做到的。一些气功的、丹道的、或者佛家的修持也没有要求普通人脱离尘缘。但是呢,如果你严格的按照修炼的步骤进行,并且逐渐深入的话,比如你一天打坐2-3个小时,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性的一种清净的,空无的状态,你会发现,虽然形式上,你没有脱离工作,脱离家庭,但从心底里,从实际的身心状态上,你已经逐渐远离了工作单位的人情是非,也远离了家庭恩爱,和世俗距离越来越大。而你的修持假如最后真的达到了万流归宗的境界,那种无形无相,寂灭无心的状态,那么到那个境地,即使你形式上没有了脱尘缘,你的心里必然也是了无牵挂的。而实际上到了那个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谓祖师,或者道家所谓真人了,必然也已经独立于尘缘之外了。

所以呢一般来说,如果专心立志于修炼问道,那么像马钰那样离家修炼,肯定是进步很快的,但是这种很难为现代人所接受。如果不离家修炼,那么修炼速度会放缓,甚至到了一定高度就难以继续前进了。但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内心逐渐的转变,对尘世生活逐渐有了厌离之心,自我走向了一条脱离尘缘的道路。不过在修行的终点上,在那个万流归宗的位置上,你肯定是万缘放下的,也即了却尘缘的。当然,以上所说的是在有明师正法教你的前提下说的,并不是说我离开家了,自己跑山洞里盲修,就一定能进步快,能成道。就我来看,有明师在家修,也比没有明师离家盲修要好得多啊。

也有极少数例子,修得挺好的一派掌门或者传人,最后也结婚了成家了。但是人家那种,往往是在幼年开始,就专门培养,经历了极为严酷的锻炼,根基极为扎实,达到一定层次,状态稳定了之后,出于某种原因才返寻一点世缘。普通人和人家没法比。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6-15 17:56:15 +0800 CST  
61 末法时代?

作为佛家的一种流传的说法,是说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这点呢,似乎给众多的修持者心理上不免造成了一丝焦虑,一点阴影,既然已为末法,那想要修行求真问道的人出路何在?

这里请注意呢,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佛法只是“无为法”的一种。按照金刚经的说法,是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历劫以来进入圣贤系列的参修者,研究的都是无为法,当然由于经历,途径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无为法也是有差别的。

说佛法已经进入末法时代,是指佛法在人群中传播不下去了,当然这个传播不下去,是指佛法的内涵(佛祖说正法眼藏那个东西),而不是指佛法的外形枝叶,比如我们看现在社会寺庙僧众还有很多啊,去上香叩拜的人也还在增多,佛经典籍到处都有啊,但这些和佛法作为“无为法”的真正内涵关系甚微。

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佛法本身并没有消亡,其信息存在于“上层空间”之中,或者说存在于大道永恒之中,但在人群中,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真正承载和发扬了。

原本,“无为法”的传承就很难。达摩东渡之后,费尽千辛万苦,也不过找到一个慧可,然后往下又传了几代。这种困难,既是由于传承“无为法”本身,需要那个人具有很多极优秀的品质并且还要有很好的机缘才可以,同时也由于从大道规律的角度看,其实并不允许“道”(作为老子所说“万物之奥”的存在),那么轻易的被世人所广泛掌握。

而作为“无为法”的出世与传播,也往往具有“应时而出”的特性。在某个历史时间段,它会应天人之需而出世,而经过一些时间后,又会逐渐的退出,而隐藏起来。 其中的代表人物或者说代表门派,如古之伏羲,老聃,历史上的全真教,禅宗等等,莫不符合这样一种规律。

按照修持界流传的说法,其实现今的年代,也是对应了某个特殊的时间点,对应物欲横流人心妄乱急需淳化世风的时刻,对应传统修行文化即将要迎来复兴的时刻,而在这个时间点,势必某些高层次的东西(真正的无为法)将要出来,作为一种引领和教化。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6-16 12:53:38 +0800 CST  
62 修学的态度

很多人找不到好的修行老师,或者找到了好的修行老师但是入不了门,跟不下去,往往怪自己机缘不好。其实呢,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态度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比较严重,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缺少服从性,本心里不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和约束。小学生都知道得听老师的话,不然学不好,也没有一个家长让自己的孩子顶撞小学老师的。但是到自己身上,就意识不到这一点了,其实对于一个普通的业余修行爱好者来说,你在正宗功修的道路上,还算不上一个小学生呢,因为你还处于自我盲修摸索阶段,根本还没入正经学校的门呢。有一些佛家的典籍,告诉你自性即佛,这没有错,目的在于启发你去发现真相,但很多人一旦捞着这句话,就立刻“不可一世”起来,好像自己和佛祖的修为有了某种等同性。其实你距离自性即佛的修行状态差的还非常非常远,这句话本来也并不是让人去往自高自傲的潜意识心态去发展的目的。从道家来说,所谓“顺其自然”,也是要顺从服从大道规律的自然,而绝不是顺从自我自性的妄念。

总之,寻师也好,修行也罢,先让自己虚心下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再谈进步。

其实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要先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态度的,否则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6-18 11:45:56 +0800 CST  
63 只留道德,不留道法

大家知道,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却只留下道德经,并没有留下道法。为什么呢?实在是因为道法之传授,需要有明师择选品性良好之人,言传身教,细加琢磨,方可有成。若传人不当,所传之功力被人用来为恶,则为师者罪莫大焉。且修道炼炁者,实为用己之生命实践,传教过程中,亦须时时看顾,以避免修炼有所行偏。故而修炼者,须有明师。常俗之人网上觅文字资料就敢自己盲修,其实是过于胆大且对自己不负责任了。
然而毕竟留下道德五千言,目的在于引起你的兴趣,留点踪迹给后人,以为线索,引有缘者至。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1 21:56:17 +0800 CST  
64 悟

一般佛家修行中,往往有开悟,证悟,悟后起修等说法。悟”字拆开,本身是“心中之自我”,所以一般佛家说的开悟,证悟等等,都是和“见自心自性”这件事相关的。见自心自性,是明自性本源,但尚未进入到对宏观宇宙总体规律(即中国古人所言之“道”),宏观宇宙真相的研究。

见自心自性,是进一步研究宏观宇宙规律(道)的基础,但古来进入这个层次的人,实在是极为稀少,寥若晨星的存在,所以你看公开的各种典籍资料,高僧开示之中,对于菩提自性,固然可以有人说得很多,但对于天地演化,星座天雀等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出来什么的。所以悟后起修,从更广阔的修行意义来说,绝不是简单的清理自性中残存的业力,不断地再“勤拂拭”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早就应该是在“本来无一物”中已经解决了的。而对于见自心自性之后的修行程途,是向着无穷的宇宙,向着总规律运化的“大道”之本源,不断求索的过程,当然这个参修过程本身也满足学海无涯的道理。从古道家的语言来说,一般称之为“道后之修”,千古之秘也。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2 18:49:38 +0800 CST  
65 怎样明心见性?

由于禅宗各种书籍的世俗普及,很多人把明心见性看做是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状态,好像完全靠自己就可以实现,比如每天打打坐读读经,观心数息之类的,然后某一天哪根树枝掉下来砸自己脑袋一下,就可以一下豁然顿悟了,很多禅宗典故不都这么描述吗?
其实呢,所谓明心见性是一个相当高的修持层次,而在达到这个层次之前,就像盖一个高楼,需要打很多的基础,一层一层的盖上去,才有可能接近那个可以一下子豁然顿悟的状态。从古道家的修行体系来看,也要修到二重心法的末期,才可以达到见自性无有时间流逝的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在明师正法的引领下进行系统而安全的功修锻炼则是必要的阶梯。用个通俗的比喻,你不能看别人吃第七个馒头终于饱了,就可以前六个馒头不吃,直接去吃那第七个馒头。如果这样去做了,则不免有基础不牢,空中楼阁的感觉,很多修佛的人,最后反而身体还不太好,还有各种疾病,基础的命功修持欠缺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前面也曾多次提到的是,文字典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引,在走向较高层次的修行道路上,系统的心法引领对从学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经书文字是指月之指,那心法传承则是彼岸之舟。可惜的是由于历史上无相之相的高层次心法逐渐失传等原因,现当代的修行教学,都以概念理论、形体动作、意念呼吸的指导为主,实际上是让从学者自修,真正能够并且愿意拿出来本门派真正心法进行高层次功修(无为法)普传教学的,少之又少。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4 21:57:33 +0800 CST  

66 人生的聚散因缘

人的一生,如同朝露,转瞬即逝。短短一生中的各种亲情,姻缘,友情,在我们看来,即便是如此的难舍,如此的留恋,但终归总会各奔他方。是天地无情吗?就像传说中那一碗孟婆汤,也许,这就是天地给众生的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放下过往,奔向新生的机会。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5 12:03:01 +0800 CST  

67 信

在修行、玄学等领域,往往有“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说法,乍一看,这好像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更有人甚至认为是骗人的手段,其实呢,从修行的角度,“信”,是十分基础也非常重要的。
从物理的角度,也很好解释,作为老师对从学者的点度和教学来说,除了语言之外,本身还包含着物质(炁)和能量的传递,而如果你的心理对老师是怀疑的,甚至是排斥的,则这种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就被你部分或者全部的阻挡在外了,那么这种物质和能量对你的作用效果也就大大降低,或者一点都不存在了。抛开个人心性,资质等因素之外,对明师“信”的程度深入与否,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进境。因为你信任的深,那么你承载老师传递的功力就最“无损”,同时接受老师的指导也最“纯粹”。
当你选择跟着一个老师学习的时候,肯定是有一定的相信的,否则也不会跟着学。但这个“信”的程度,其实也有差别,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毫无保留的,全身心的相信老师,绝大多数人,都是有限度的“信”,甚至是有选择的“信”,而这个选择的判断标准,往往是基于某种世俗观念来看是否对我自身有利,如果有利,则信,如果无利甚至有损,那就不信,甚或就say byebye了。而这种有限度的信,其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向往高层次修。因为在较高层次的功修锻炼中,往往是不讲常理的,就是你从常俗之理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行为可能是不可理喻的。比如禅宗修持里,老师往往动不动就拿大棒子往你脑袋上削,叫“棒喝”。好像还记得有一个禅宗典故,一个上师为了点度一位女尼“破我相”,摸了女尼的胸,这在现在恐怕要划到性骚扰淫邪之行了。王重阳点度马钰,先让他抛家舍业,把万贯家财舍掉,把妻子儿女舍掉,出来学道,然后呢,偏偏再让马钰回到自己的家乡乞讨化缘,让人难以接受不?普通人恐怕很难接受,也很难做到的。如果不是全然相信老师,有一丝怀疑的话,早就say byebye了。

当然,此文的目的,绝不是让大家盲目的去”信“,因为确实社会上也存在着骗子,需要大家慧眼分辨,用清净的内心去感受和判断。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6 11:19:17 +0800 CST  

68 婴儿炼法

在一般的道家修持之中,往往有修出阳神、元神,元婴离体等等的说法,名称或有不同,但指的大体都是在体内由真炁汇聚而成一个有灵性的存在,它携载着修持者自身的信息,并可以离开身体作用于周围空间。
按照道家所说的“炼精化气,炼炁还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几大阶梯性层次,修出阳神,是在炼神返虚的这个层次,接下来的修持程途呢,顾名思义,是要使所修之阳神,返还虚物质时空,从而进一步的扩展修持者的时空自由度。从修持普及界来看,修出阳神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资质中平的人大抵要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勤苦功修,才能初步达到阳神的层次。
从师门古道家的修炼来看,是有“婴儿”之修,即在一重心法接近末尾的时候,可以修出一位“婴儿”,在功中能够看到那么一个婴孩的形象。相比较于一般丹道修持,进境会比较快,若心性过关,从学者往往可以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即可修出一位先天真炁汇聚而成的婴儿。当然前提条件是,有师门心法的引带涵养,以助功修。单纯的靠自己炼是很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达到这一层次的。(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各家心法层次不同,所修之婴儿(或称阳神,元神等)的物质构成和时空占位并不一样。)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09 22:52:16 +0800 CST  
69 怎样才算入门?

修道怎样才算入门?曾经以为看道德经等修炼经典可以入门, 曾经以为自己打坐站桩可以入门, 曾经以为练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可以入门, 曾经以为在网上浏览各类修炼帖子网站可以入门.
等真的找到师门功法跟着学习, 才知道,之前的那些不过只是一些预备,一些阶梯,让你能够具有辨别明师正法的一点眼光,具备一个粗浅的问道资质,给自己一个问道的机缘,一个可能性而已。
入门,从古道家修行来说其实有很严格的定义,得有明师真的在教你,而且并不只是口头上教你,而是真的引带心法,才算是最基本的入门。当然入门了,也只是个小学生而已,路漫漫远着了。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10 20:48:31 +0800 CST  
70 沐浴

道家修炼,有“沐浴”的说法。而对“沐浴”这个词有一些感受,还是入师门学习之后。之前自己练,只是在某些窍穴(比如头顶百会穴)有炁的出入感。入师门学习之后,老师说有心法引带涵养,渐渐的就感觉像是沐浴在什么东西中一样,静心一体会,就感觉身上突突的,一种轻微的,身心整体的炁机发动的感觉,如同清风拂身,天霖加临,会感觉身心得到净化,舒适爽怡,渐至于清朗空明。个人认为这种“沐浴”的感受,和普通丹书上描述的并不是一回事,而更接近“沐浴”这个词的本意,即引天地轻清之炁加临,如同沐浴在其中,身心得到净化的意思。当然,这也是师门所传古道家心法,对人身鼎器的真实物理作用效果。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13 22:04:08 +0800 CST  
71 0=∞

从心性的锻炼上,有两条路:一个是让你灭掉此心,空心空性,如果真的心空性灭了,等于0了,所谓认知到“本来无一物”,你也就修成了;另一个呢,是行阔心之法,让你的心不断阔化,如果心量能达到接纳宇宙的一切,等于无穷大了,那你也修得差不多了。这里有一个奇诡的公式,0=无穷大,好像不合理,但其实这就是古人对那个真相的真实描述:“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15 15:52:14 +0800 CST  

72 中华古修行文化的复兴

当今的世界,正面临一个特殊的时代。从人类整体来看,物质科技力量发展的过于壮大,而同时又带来很多混乱和无序,从规律的角度,必须要通过某种精神意识方面的建设和引导,才能使得人类与地球长期和谐发展,使得人类不至于自我毁灭。而中华传统古修行文化的复兴,将会很好的起到这个作用,而且是起到引领的作用。这个时代会需要有一些真正的修持层次很高的人,来一起做这件事情。

其实对于想要修行修炼的人来说,这个时代也是个非常好的时机,因为规律要求必须培养出一批较高层次的修行人来才行。会有真正的明师正法出世, 普传普度。机遇之好,演运之胜,千古仅见。在功修界的历史上,比如王重阳那个时候,曾经对现在这个时代有过某种预测,说会是“万朵金莲一起开”,也有说是“千佛济世”等等。

现在应该还在积蓄力量的准备时期,再过一二十年会迎来真正的复兴。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16 10:20:30 +0800 CST  
73 两位尊者传经为何向唐僧索要“人事”?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费尽辛苦来到西天如来处,传经之时,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却问唐僧索要“人事”,唐僧拿不出来,于是两位尊者只传给唐僧“无字之经”。后经燃灯古佛提醒,唐僧发现经书无字,只好再返回灵山,两位尊者二次传经,仍旧向唐僧要“人事”,唐僧只好把唐王所赐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方才得授有字之经。很多读者看到这里,总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两位尊者传经要向唐僧索要“人事”?西天净土也有贪财无德之事吗?

唐僧师徒取经,可以说处处磨难考验,甚至到了如来处,传经之时亦有考验,而这次传经的考验,却对应了唐僧修行路上的一个大关碍。

注意禅宗六祖的话,“本来无一物”。从修行的角度,“无字之经”是要高于“有字之经”的,所以才有“真经无字”的说法,只是“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本来前面的传经过程是挺顺利的,二尊者问唐僧带没带来“人事”(俗世之事),唐僧一身无牵挂,当然没有俗世之事了,于是二尊者传了“无字真经"给唐三藏。

很可惜的是,唐僧不识得无字真经,非得要换个有字的。于是二次传经,两位尊者当然还得按照规矩办理,问有没有”人事“,这回唐僧终于想起来自己的“人事”,扣扣索索的把唐王所赠的钵盂拿出来,二尊者一看,既然你还有俗世之事,那不能传无字真经了,只能传有字的"假经"。注意天下“唯真之物”是“唯一”的,既然“无字”那本是真,那“有字”那本自然是假。当然假经也有其作用,就是用来“糊弄”东土愚迷众生,当然这个“糊弄”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度人方式,普通人的认知方式只能接受这样。

所以呢,从唐僧完成唐朝皇帝的使命来看,他是完成任务了,因为东土众生只能看懂有字之经,看不懂无字的,他终于把有字的经书给带回来了。但是从唐僧自我的修持来看,又是一个悲剧,本来费了千辛万苦,终于可以得到那本“无字真经”了,却由于自我认知水平的局限,而白白放弃了这个可以明白“本来无一物”的机会。

以上所言只是个人解读,也未必是西游记作者的本义,权作笑谈吧。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0 08:03:26 +0800 CST  

74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3 17:35:41 +0800 CST  
75 豫兮若冬涉川

道德经(15章)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大家看到呢,真正的善为道者,在面对天地自然,面对“道”的时候,并没有像很多玄幻小说中写的或者个别修行人宣称的那样,不可一世,怼天恨地,唯我独尊。相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十分迟疑,慎重,如临深渊般的感觉。这实在是因为道之存在,极为博大,也极为幽深,作为一个得道者,虽然能够部分的感知其中玄机,但仍不得不十分谨慎,不能够妄为。而一般道家常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实也仅仅是局限在某一个个体生命延长的层面说的话,而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逃脱规律(道)对于普通人的限制,但仍然不得不遵守规律(道)对于修行人的限制,不可以妄作为的。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4 11:42:56 +0800 CST  

76 修行有成的明师是怎样?

真正的修行成就者一般走藏相之途,不会经常对外表现神通什么,更不会拿神通法术等等诱惑你来学。但如果你细心体察的话,你还是能从他的眼神,从他的神态气度当中,很容易的感受到与众不同之处,感受到那种能触动人心底的大慈大悲,无私担当,虚怀若谷。你会发现,他说出的话,语吐珠玑,栩栩如生,直透本性,并没有简单重复佛陀或者老子等圣贤的原话,但又和古圣贤的言语若合符节。有的时侯对古圣贤典籍语句,略做些解释,也能别具真义,不落窠臼。同时呢,既善言天, 也有验于人,不经意间,就将天地之奥,人情之理,略示机宜。这些言语上的特征,虽然只是外在表现,但却说明,他已了悟古圣贤的真义,也能参知天地造化之秘,能够圆融活泼的启迪和指导他人,而非鹦鹉学舌照搬经典。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5 21:58:16 +0800 CST  

77 练功出偏(走火入魔)

在有明师指导的情况下,修炼出偏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往往都是不听老师教导,且心性过于贪执所致。自修一些简单的静坐之类的话,有一定的出偏几率,但因为很多人往往也练不出来什么,修不太快,所以也到不了感觉出偏的程度。出偏几率最高的,往往是所修习功法的理法不完备,是现代人胡乱编出来,并由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传播的。从个人心性的角度,对于功能神通等的极端追求,对功中景象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的过度迷信,功德方面的重大缺失等等,也容易导致修炼出偏的情况。

练功出偏很麻烦,因为但凡有所谓练功出偏,走火入魔,都往往是有一定功力水平的,练出来一些什么东西(当然这个东西是非正态存在)的人。那些什么都练不出来的人,也就不会有出偏这个问题。而能解决你的问题的人,他的功力水平至少要大你一个数量级,这样才能够比较轻松的解决你的问题。功力水平和你差不多的人,一般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的。而在人群中找到功力水平那么高,同时又能够知道解决你问题的方法的人,本就不太容易,同时人家也未必愿意帮你解决问题。很多人照着网络资料,无师盲修,出了问题,又四处求援,足见你对自己的生命都毫不在乎,轻率而为。从逻辑上说,你无师自修,也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没人能对你负责。

所以建议修炼还是要寻明师指导教授为好,从头开始正宗的系统的严谨修持,这才是正路。修炼是涉及人“性”“命”的大事,很多人对生活中很多小事情都很在意认真,但对涉及自我性命的修炼,却轻易对待,觉着可以自己自学,自己研究,未免本末倒置。修炼和学数理化书本知识不一样的,是个经验学科,确实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另外也别贪图便宜,免费函授之类的要慎重,既然作为自己的人生兴趣和爱好,认真花些精力,财力,或者正式拜师修行等等的都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6 20:45:27 +0800 CST  

78 先教而后师之,未可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形名学家,曾提出“白马论”“指物论”“坚白论”等辩题。在《公孙龙子》迹府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说理故事。说孔传(孔子之孙)见到公孙龙子,对公孙龙子说:“我住在鲁国,久仰先生的声誉,羡慕先生的才智,钦佩先生的德行。早就想来受学承教,今天才有幸拜见。但是,我对您那套白马非马的学说不敢苟同,请您放弃这个说法,我就甘拜为您的弟子。“
公孙龙子回答说:“先生的话未免违背道理,我的学问基础就在于白马非马,要我放弃它,我便没有什么可教的了。让我没有什么可教,而却要跟我学习,这未免太不妥当。况且想跟我学 是认为智慧与学识不如我吧?现在却来告诉我必须放弃‘白马非马’的主张,这是先来教人,然后再拜人为师。这种先摆出老师的姿态然后才要当人家的学生,是不行的(先教而后师之,未可)。”
其实呢,在我们访道求师的过程中,往往也会犯这类错误。很多时候,好像是在虚心拜求老师指点,其实心里面自我认可,自以为是的理念从不打算放弃。这就从逻辑上自我阻断了自己的求学问道之路,犹叹机缘难觅。其实并非机缘难觅,只是由于自己的执见自断机缘而已。

附:《公孙龙子 迹府》
公孙龙,赵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孙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白马非马之学,穿请为弟子。”
公孙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使龙去之,则龙无以教;无以教而乃学于龙也者,悖。且夫欲学于龙者,以智与学焉为不逮也。今教龙去白马非马,是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不可。”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28 13:16:50 +0800 CST  

79 未来的修行教学

未来的修行教学可能会变得更简单,更适合于现代人修炼。毕竟你让一个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每天打坐几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太困难了。但从历史发展大趋势来说,又确实需要一个人群普遍参与的,传统修行文化的复兴。
所以未来的修行功法教学,可能会弱化形体动作的严酷训练,而以一种更注重心性修持的,关爱灵性的方式出现。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功法教学尝试。而对高层次的传功者而言,直接调集天地能量作用于人身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唯须学 者,心性功德水平能跟得上,也就可以了。
大道之教化,慈悲众生,自古以来,不拘一格,应时而变。对修行悟道感兴趣朋友们,也不必刻舟求剑,泥古不变,而应以更开放的视野和心胸,来寻找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
楼主 dunyu  发布于 2020-07-30 14:39:20 +0800 CST  

楼主:dunyu

字数:38782

发表时间:2020-02-15 01:05:3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6 20:40:24 +0800 CST

评论数: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