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唐诗品唐史

今天上午连发三篇,也翻不了页吗?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4 09:50:51 +0800 CST  
看来只有自己顶一个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4 22:33:29 +0800 CST  
5.9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杨广小结

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罗隐,在游览已经迁到雷塘的隋炀帝陵墓时,对于规模远远小于普通帝王的炀帝陵慨叹之余,写下《炀帝陵》一诗: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这首诗交代了隋炀帝最后魂归何处,并且深深惋惜,早年曾经平定南陈天下一统的杨广,最终只是惨淡收场,陵墓的规模只是数亩薄田。其实,大多数君王登基之后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往往自己为帝多少年,皇陵就建造了多少年。杨广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准备后路,也许是不愿动用民力,也许是对自己的寿命有极强的自信。

杨广死后也并未入土为安,坟墓至少经过了两次迁移。

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草草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志大才疏的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后并没有好好经营江南之地,而是率领大军北归,似乎要去问鼎中原,最终却是羊入虎口。

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重新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

公元622年,唐朝平定江南后,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客观来看,杨广一生,有功有过,但功过难以参半,毁大于誉,已成定论。比较权威的《隋书》在简单说了一句好话之后——炀帝爰(yuan,从,于的意思)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注意,都是讲他在小时候是个好孩子,有美名,平南却北,在兄弟中间卓尔不群。

然后给成年执政的他总结了几条罪状:

一是皇位来路不正(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

二是骄奢贪婪(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

三是残暴(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

四是穷兵黩武(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最后对他进行了唾弃——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望夷宫是秦代宫殿名,在此指代秦二世),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天下所有的人都与你为仇,连随侍身边最亲密的人都抱着敌对的态度,执迷不悟,那个昏庸劲堪比秦二世,最后一个至尊的皇帝,死在一个无名匹夫的手中。

看看隋书犀利的评价,就算是杨广起于地下,估计也无话可说。其实这算客气的,李密起兵反隋的时候,有一位名叫祖君彦的文人,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列举了杨广的“十宗罪”,最后归纳为“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你的罪恶怎么写也写不完,怎么洗也洗不净。也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这个成语。
做为一个王朝的皇帝,没有任何一个人想把江山玩丢,杨广自然也不例外。

依我看来,杨广应该也属于好心办坏事的类型,虽然最后闹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但他的主观愿望还是好的。

抛开帝位来路正当与否的问题,罪过主要集中在残暴、荒淫、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和穷兵黩武征伐高丽上。

在正规的史料上,关于杨广的荒淫倒没有列为重点,只是提了一句淫荒无度。并且在古代,淫荒跟现在特指下半身活动不同,它的重点是耽于逸乐、纵欲放荡,并没有特别围绕杨广有多少女人去展开,可能是觉得这是帝王的一种正常的特权吧?相对与后世,杨广拥有的美女资源并不多,要知道开创“开元盛世”的唐明皇有宫女四万多人,后人也并没有太多指责。“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诗句虽然露了那么一点讽刺的意味,可是并没有汹汹大怒。

并且还有大诗人白居易为他和儿媳杨贵妃的爱情大唱赞歌,要知道,杨玉环可是已经为唐明皇生了两个孙子辈孩子的,相比之下,杨广逼奸父亲晚年才宠幸的宣华夫人似乎更可原谅。只是后来,人们的“偷窥”和意淫的欲望高涨起来,抓住杨广这位亡国之君的私生活做文章——反正你已经有那么多骂名,虱子多了不咬,不在乎再多一项。致使提到杨广,大多人的第一印象仅仅是一个接近变态的色情狂。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6 12:07:03 +0800 CST  
残暴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臣,二是对庶民。

杨广对大臣说是残暴,到不如是荒唐。和前代的汉武帝后世的朱元璋相比,杨广并没有大规模屠戮大臣,但是他的行为真是堪称另类,那些死在杨广手下的大臣们死的冤枉。大业七年,二月十九,杨广乘坐龙舟从江都巡游到涿郡,命令官员在船前接受挑选,陪伴出游,被选中的有三千余人。对不起,你们要来一个长途急行军,有的人徒步随船行走了三千余里,没有得到安置,冻饿疲顿,因而致死的有十之一二。

对百姓的残暴,杨广确实有一套混蛋理论,在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之后,他发了一通感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可见天下人多了不好,人多就会相聚为盗,杀人不尽,无以惩后。”具体怎么杀人就不提了,抱着这种“患天下人多”思想的皇帝真是可怕啊。

征伐高丽前文已经说得不少了,这次跳过,重点说说大运河。

大运河不是杨广的专利,早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为了长安的漕运——漕运嘛,就像现在为了保证首都啊、上海啊这些大城市的物价稳定社会祥和,全国各地的物资会源源不断地往这些都市里调运。在古代没有动力机械,比起陆路,水上运输可以利用水能风能,运量大,运费低,更加便捷、安全。

首先修复了西汉的关中漕渠,名为广通渠,后来为南下平陈,重新疏浚了邗沟,也就是说早在二十年前(大业元年是公元605年)就已经开始这项工程了。由于隋朝太短命,杨广其实没有沾到大运河多少光,反而颇多诟病。后来的唐朝老实不客气地大加利用,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政府财政收入全仰仗江淮地区,大运河成了唐朝的救命河,维持李唐生存的物质血液都是从这条经济命脉中输进长安。

前文提到的诗人皮日休,就是基于此写下了《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么肉麻地吹捧杨广,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他还写过一篇《汴河铭》的文章,概括了通济渠所起的重要作用:“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看来此人称之为诗人实在屈才,是个水利经济学家啊。

到了宋代,又开凿了由开封通往山东地区的五丈河、通往西南和南方的蔡河(惠民河),和作为五丈河水源的金水河。这三条河,和大运河,合称“漕运四渠”。

“要想富,先修路”,大运河做为一条经济之路确实泽被后人,到了明清时代,运河漕运依然是主要的运输手段。记得《金瓶梅》中就写过西门大官人到码头接货的情节,《金瓶梅》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山东临清,正是大运河上的一个沿岸城市。

大运河还是一条孕育之河,由于大运河的经济推动作用,沿运河两岸成长了大批的繁华都市,大运河就像丝线一样,把这些明珠串缀起来。比较熟悉的就是扬州和杭州了,这两个城市都是在隋唐时期才发达起来,留下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典故。大运河同时又是一条对外交流之河,到了唐朝,朝鲜半岛和日本,都是沿这条河走近大唐的,鉴真东渡,也是从扬州乘船由运河出海。

由此可见,开凿大运河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操之过急,没有掌握动用国力民力的尺寸,不顾民众的承受能力,结果物极必反。

这种急于求成急到事急必反地步的根源恰恰是我们抛开的问题——帝位来历。
正是由于这种废长立幼,骨肉相残的无形压力,才使杨广建立不朽帝王功业的心态失衡,心情太迫切,急于向死去的父皇,向当今的臣民,向整个天下证明,证明自己是应该坐这个位置的。年号大业,就把这种心态展露无疑。

看看杨广早期的执政:上台先平叛,取得完胜;开凿大运河,按计划完工;耀军威于突厥,风光无限;杀前朝重臣以立威,乾纲独断。

到了大业五年,隋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正是因为这样,杨广才急于完成做为帝王最大的功业——开疆拓土。

正是出于对这项事业的重视(估计和后世的唐太宗一样,也看到了高丽的重要性),他才决定御驾亲征。如果能和平南陈据突厥一样,干点筹划、组织、协调的工作,估计大业八年一征高丽就取得完胜了。真的是这样,后来的起义军恐怕很难有什么作为,杨广就不会被用来和秦二世相提并论了。

不过这是杨广之不幸,恰是李渊之大幸。至于百姓辛与不幸,一时难以断言,虽然饱经战火,生灵涂炭,但在涅槃之后,却迎来了盛世大唐。 “唐人”的招牌,至今还在全世界接受众人的崇敬,我们的文章,也即将进入正题——唐诗。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6 12:08:15 +0800 CST  
其实关于杨广的功过,不仅仅是楼主这么简单的小结。只是我们的重点是聊聊诗歌和历史的联系,不是纯粹的读史。就这样简单聊聊吧。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6 12:09:57 +0800 CST  
二、初唐盛景

唐诗的分期其实是一件无可无不可的事情,学术上的问题确实说不清楚,尤其是人文学术。金圣叹在他的《圣叹尺牍》中说: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此等名目,甚是近日妄一先生之所杜撰。其言出入,初无准定。今后万不可又提置口颊,甚足以见其不见诗。”这是一种说法,就是不要分期,分了之后注意力反而从诗的本身分散了。金老先生是号召大家做文学家而不是文学家家(专门研究文学家的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以时而论,则有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景元之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严老先生给分了五个时期,并且认为每个时期“言语”不同,这是一种说法。以上简单举两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不让分,一个分得比较细。就这个问题,有人写出了博士学位论文,有人撰写了几十万字的专著,见仁见智,莫衷纷纭,在此就不一一例证了。

其实从诗歌的发展来看,分期是大处清晰,小处模糊。大处嘛,就是诗经古风,离骚楚辞和七律五绝那是截然不同的,肯定是有分期。小处呢?很难说从哪一年甚至哪十年二十年,诗歌的格律、手法发生了绝对的变化。这种继承发展沿袭,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哈哈,我这种说法有点“和稀泥”的感觉吧。

不过我们是从诗和史的角度来讨论的,诗歌的分期要和历史分期相互配合,采取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种比较公认的历史分期为基础,结合唐诗的发展,综合来进行分期讨论。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9 08:19:54 +0800 CST  
2.1比武招亲的潜规则——说说李渊的婚姻

说唐诗必说唐朝,说唐朝自然要说说这位高祖。

李渊和杨广的关系非同一般,要说他们的关系,先从他们共同的外公说起。他们的共同外公就是被誉为皇帝老丈人专业户的,名叫独孤信。要说独孤信可和戏剧舞台上那种大白脸一张,啥能耐没有,出事就找皇妃女儿哭着告刁状的废物国丈不同,独孤信在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泰(宇文泰和曹操一样,一直把持西魏的政权但没有称帝,皇帝的职称是儿子们给评的)执政西魏时期就比较牛,当时宇文泰、独孤信和李渊的爷爷李虎等八人都是西魏的上柱国,号称八柱国。关于上柱国这个官职,在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隋唐也有,但在隋唐时期基本就是个荣誉称号了,没有什么实权,但在南北朝时期,柱国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应该说比司令权势还大,不但管军事,还管民政。当时的军队编制是宇文泰和其中一位西魏的外戚总管天下兵马,其余六柱国每人下属两个将军,每个将军领两只方面军,杨坚的父亲杨忠只是十二将军中的一位。

独孤信不但“善骑射,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而且“美仪容,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就是说不仅长得帅,而且会打扮自己,不是哗众取宠地胡穿乱戴,而是很有审美观念,时尚优雅的那种。他的女儿应该继承了这种基因,要不怎么皇帝们不约而同地娶了他家的女儿呢?大女儿嫁给了周明帝(周武帝的哥哥,先于周武帝宇文邕被拥立为帝),名正言顺的皇后;四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生下了李渊,李渊称帝后被追封为皇后;最小的女儿嫁给了杨坚,最有名的独孤皇后。这还不算,他的隔代遗传基因使外孙女(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也得到青睐,被周宣帝立为皇后,虽然这位荒唐的周宣帝登基以后册封了四位皇后,但只有杨皇后是从太子妃一步步走过来的,应该是最正宗的。杨坚能建立隋朝,在很大程度上也沾了女儿不少光。

这样论起来,杨广和李渊可是姨表兄弟,李渊是表哥,比杨广大三岁。这个关系已经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李渊有个皇帝姨父——杨坚。杨家和李家既是世交,当初的八柱国,又是姻亲,因此杨坚对李家非常照顾,在一上台掌权(相周)就恢复了自己的姓氏杨和李家的姓氏李(他们分别被周的皇帝赐姓普六茹和大野,幸好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要是叫李鸡称呼起来还真是暧昧——大野鸡)。既然他们都把赐姓当成一种耻辱,不知为什么,李渊后来热衷于给别人赐姓,难道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

李家的祖宗认的比较乱,一开始说自己是汉代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的后人,估计在创业初期要突出自己的勇武彪悍;后来又说自己是西凉(十六国时期的一个短命王朝,只传了两代)的帝王后裔,估计是为了取代隋朝而造舆论,表示自己祖上也富贵过(有点象阿Q);在举朝崇尚道教的时代,自己的祖宗又变成了太上老君李耳。从李氏祖宗的演变过程来看,真是验证了“有奶就是娘”的真理性。

不管怎么变,总之一句话,李渊是一个有“来历”的人,加上姨父是皇帝,家世就不用说了。前途呢?世袭唐国公,在隋朝的时候就进入了仕途,先是充当皇帝卫队的首领(文帝相周,复高祖姓李氏,以为千牛备身——《隋志》:东宫左、右内率府有千牛备身八人,掌执千牛刀。以千牛名刀者,取其解千牛而芒刃不顿),这可是尊贵体面的工作,后来又外放为刺史,有职有权的土皇帝。这样的人材自然会引人注目,最关心的应该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9 08:21:23 +0800 CST  
这位窦毅也是一位人物,是后周的国戚,娶了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在后周算是一颗政治明星。可惜,自己的小舅子短命,内侄又过于荒唐,以致于把花花江山拱手让给了杨坚。在杨坚大肆清算前朝遗老的时候,自己的地位甚是尴尬而且危险,不要说政治前途,恐怕生命前途都难以保证。幸好,他有一个神奇的好女儿。这个改变了家门的女孩没有名字,史书上称之为窦氏,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发垂过颈,3 岁时头发便与身等。如果研制一种窦氏护发产品,一定会把飘柔潘婷之流打得丢盔卸甲。没有办法,史书总是会给名人们各式各样的天生异象,尽管放在现在统称为畸形。

窦氏渐渐长大,读书识字,爱读《女诫》、《列女传》等,过目不忘,记忆力好又爱学习,果然是可造之材。好孩子人人喜欢,周武帝也很疼爱窦氏,将她养在后宫,宠爱过于其他甥男甥女。窦氏很机敏,常有过人的见地。武帝为了政治联姻,娶了突厥的公主阿史那氏,并且立为皇后,但对这位老婆感情不深(新唐书记曰:时突厥女为后,无宠)。窦氏看出了这一点,在私下劝谏周武帝,意思大概说: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突厥也比较强大,希望舅舅你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好好对待舅妈,安抚突厥,取得他们的支持合作,就能统一天下了(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根据推算,那时的她也就是十岁左右,能有这般见识,称得上是天才神童加早熟青年了。不过也有人考证这话是别人教的,由她的口里说出来武帝比较容易接受而已。武帝高兴地接收了这个建议,估计从这个时候起更是对她刮目相看,深深引为知己。等到武帝去世,窦氏也很悲痛,就像亲生父亲去世一般,后来杨坚篡位,她从床上掉下来,说自己如果是男人,就会干掉杨坚,保护舅舅(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后来她的丈夫替她了结了半个心愿——干掉了杨坚家族,却没有把江山还给她舅舅。

史书上的“自投床下”很有意思,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婴儿了,不会是睡觉不小心掉下来,说自杀吧,高度实在太低。可以这样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妙龄少女,听到一个悲愤的消息,一脚踹开自己的闺房,想要扑到床上放声大哭,结果由于精神恍惚加之泪眼朦胧,没有扑到床上,而是扑在床边上滚落于地。不管是怎么掉到地上,她的父母已经没有心思追究了,而是赶紧捂住她的嘴,警告她不要乱说,否则会有灭族之祸。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窦家已经意识到很大的政治压力,如何化解?就要着落在神奇女儿身上。窦毅常常对自己的老婆襄阳长公主说:咱这女儿可不能轻易就许配给人(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言外之意一定要挑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这也说明了上门求亲的人很多,所以才有“何可妄与人”之说。于是老两口来了一场比武招亲:在屏风上画了一只孔雀,来的人都以此为靶子表演射箭,最后出场的是李渊,他两箭射中孔雀两目,于是抱得美人归,也给后世留下了“雀屏中选”的典故。我一直认为“雀屏中选”比“东床快婿”显得更优雅更浪漫。

后来很多人讲到这一段都说是由于李渊箭术精奇,在这场比武招亲中正大光明的胜出。其实不然,原因有三。

一是窦氏夫妇已经说过不能轻易于人,怎么能够采取这么草率的方式来进行选择呢?

二是尽管李渊的箭术的确不错,史书上也有记载,说他剿灭山贼和抵抗突厥时都曾经亲历战阵,发箭杀敌,但是在那个战乱尚武的年代,练习骑射是有条件家庭的必备科目,就跟现在的英语过级一样,说其他的求亲者都没有这个能力,恐怕不足信。

第三就是史书记载了。在新旧两部《唐书》上对这一事件有着分别的记载: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旧唐书》;因画二孔雀屏间,请婚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新唐书》。有没有发现问题,是“阴约”和“潜约”,字虽不同,意却一致,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对求婚者说这个箭要射到哪里,谁射中就OK了。而是自己暗中许诺,射中眼睛者胜出。

这应该还是隐藏了部分真相,按照这种记载,似乎是命中注定该着要嫁李渊。但还要注意一点,“高祖最后射”一句很有学问,别人前面忙乎了半天,他弓张矢发就搞定了。两种可能,一是他已经通过某种渠道知道了窦氏夫妇设下这个哑谜的标准答案(最大的可能就是设局者本身透漏出来),二是招亲到李渊就为止了,即使他射中屁股,窦公也会站出来说,我们老两口约定好了,谁射中屁股谁就是上天给我们挑选的女婿,谢谢各位贵公子的光临,大家回家洗洗睡吧。

潜规则,在这场比武招亲中充分得以发挥。综上所分析,窦公为了自己家族的安危存亡,需要在新的朝代以自己的神奇女儿寻找一个利益代言人。其实能够和杨坚结为亲家可能更好,史书没有记载他是否做了这方面的努力,可能是这种前朝国戚的身份比较敏感,杨坚的儿子们没有动这个心思。假设某一位皇子来随便射一箭,哈哈,看看窦老头怎么解释。他挑中了李渊,但又不愿得罪其他来求亲的王公贵族,于是玩了这么一出。

这种比武招亲的方式,不像穆念慈之于杨康的“唯才是举”,倒像西夏国公主梦姑之于虚竹的“因人设岗”,只是不知道李渊和窦女是否也像虚竹和梦姑一样,在招亲之前早已陈仓暗渡。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9 08:22:26 +0800 CST  
因才设岗和陈仓暗渡,还是有点意思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09 17:47:02 +0800 CST  
2.2到底谁是缔造者——说说李渊的功业

李渊是大唐的开国之君,这是毋庸质疑的,谁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对大唐的建立,他到底出了多大力气,建了多少功业,却一直有争议,焦点就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到底谁才是这个盛世王朝的真正缔造者。

粗粗翻阅史书,有个现象比较有趣:在李渊执掌权柄时期的史册,以《大唐创业起居注》为代表,把李渊的形象塑造的比较高大,至少在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过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而后期以《贞观政要》等史册为代表把李世民描绘为大唐建立的男一号,李渊出场的主要任务就是遇到大事小情都对李世民说一句——一切听你的。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父子争功在今天明显是后来居上的李世民占了上风。

就拿起事反隋来说,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信誓旦旦地记载是李世民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在前;联络裴寂、刘文静等开国功臣在后;最终不惜运用“艳照”的强大杀伤力(裴寂请李渊到隋炀帝在晋阳的行宫中喝酒,灌醉李渊后让两个宫人陪宿,李渊酒醒后被告知这下犯了滔天大罪,反与不反都是死);再加上隋炀帝因李渊抵抗突厥不利要将他锁拿到扬州问罪,这才促使李渊在无奈之下竖起大旗。这就够了吧,通鉴还要李渊叹息着对李世民说:“我一夜都在考虑你的话,你说的很有道理,今天就是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啦!”

史书是人写的,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完全公允,何况即便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撰写史书的人也未必就能彻底明了事实的真相。所以我认为,历史始终无法还原,这也许正是历史的魅力,就像足球比赛的不可预知一样。研究历史,为某一件史实去考究当然重要,但怎么在其中得到启迪才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

李渊真的是这么庸庸碌碌毫无作为吗?依靠自己的儿子才成就事业吗?这个问题很难直接回答,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

先说李渊是否真的优柔寡断,胸无大志。旧唐书记载,有一位相士曾经为李渊看相,评价他“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且李渊“颇以自负。”无论这个相士是确有其人还是李渊自己杜撰的,这个话已经是大逆不道了,必为人主是什么意思,李渊不会不知道,为此而“自负”,从这一点不一定说明李渊早有逐鹿天下的雄心,但至少是个有担当的汉子。

在杨坚执政期间李渊没有太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大业九年终于等来了机会。在杨广二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谋反,斛斯政投向高丽,弘化留守元弘嗣是斛斯政的亲戚,李渊受命代替元弘嗣为留守,关西十三郡的军队都受李渊的调遣。李渊对待部下很宽厚,很得民心。这引起了炀帝的猜忌,要召见李渊,李渊称病没有奉召,至于是真病还是意识到危险而假病无从考究,但李渊给使者送了很重的礼,请他向炀帝如实汇报自己的病情。炀帝相信了李渊的病情,没有深究,但一根刺已经扎在了心里,有一天他和李渊的外甥女王氏(炀帝的一位妃嫔)说起此事,竟然说道:可得死否?这对李渊是个警醒,从此后他开始用酗酒受贿来伪装自己。由此可见,李渊对局势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虽然有所收敛,但有了扩充自己实力的机会,李渊还是不会放过的。大业十一年,李渊受命平定农民起义,他在俘虏的义军中大量招募军士,前后共有数万人。尽管炀帝对李渊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理,但随着局势越来越失控,他不得不在次起用李渊。大业十二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担负着平定农民义军和抵抗突厥的职责。李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在和农民义军作战中身先士卒,史书记载:高祖从十余骑击之,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贼乃大溃。看来箭法不仅仅用于招亲。对付突厥则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挑选了善于骑射的士卒二千人,扮成突厥军队,伺机袭击突厥人,以机动突袭对机动突袭,搞得突厥要将部分精力放在防守上,不再肆无忌惮地骚扰边境。

以上几件事,是李渊独立完成的,看的出李渊是有谋略、有勇武、有协调统筹能力的。大业十三年李渊起事,当时的李渊周围至少被炀帝安下了三颗钉子,内有两个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外有马邑的王仁恭,在这种情况下谨慎一些是可以理解的。李渊的担心是得到证实了的,王威、高君雅最终还是察觉出了李渊的意图,企图先发制人,在李渊到晋祠祈雨的时候干掉他,不过预谋暴露,反而被李渊以勾结突厥的罪名斩首示众。

纵观李渊的行事风格,可以看出他比较谨慎低调,这和阅历有关,也因他受杨坚的厚待而心存顾虑,他在杨广死后才称帝,之后曾经说过,虽然对不起代王、越王这些杨氏的后人,幸而不负先帝。

还有就是可能杨广的暴虐也给李渊留下了较为深重的心理阴影。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2:03:05 +0800 CST  
但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李渊心机的可怕。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凌晨,他以勾结突厥的罪名把王威、高君雅投入监狱。十七日,突厥军队真的兵临晋阳城下,但并未进攻,呆了两天就撤兵了。这下,全城军民都以为确实是王威、高君雅把突厥人招来的,于是李渊将二人处死,悬首示众。

突厥兵马为什么来得如此及时,给李渊来了一招神助攻,其中相当的意味深长。再看李渊起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第二号谋臣刘文静去联络突厥,向突厥买战马之外还借了兵,向突厥许诺“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怎么“金玉缯帛归突厥”法?还不是许诺突厥可以洗劫长安。李渊和突厥的关系不一般啊,奉皇帝杨广的命令抗击突厥,结果抗击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李渊没有提前布局,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吧?

还有一点要注意,作为战争中的对立面,要建立这种关系,是一个包括了无数的试探、反馈、权衡利弊等等过程的系统工程。如果不是李渊早有深远的想法,是不可能做好这些前期工作的,更不是李世民劝一劝,裴寂进献两个宫人就能起到的作用。

另一个层次,李渊不惜担着“汉奸”的罪名也要安抚突厥,稳定后方,这都源于李渊对全局的把握。

因此,前面问题的前半部分已经有了答案,李渊不是一个庸碌的人,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也一直做着准备,即便和李世民有分歧,也是在时机的把握方面。而明显,在这个问题上,李渊比一个冲动的愤青得分更高。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还有一个不利于李世民形象的记载,炀帝以抗击突厥不利为由要将李渊撤职查办,李世民泣而启帝曰:“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劝李渊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也有人说李世民急于起事还有一个阴暗的理由,当时李渊的五个儿子,建成、世民、元吉、玄霸、智云,只有世民在李渊身边,如果在家眷没有妥善安置之前就仓促起事,恐怕就要抄家灭族,真的那样的话,对李家是不幸,对李世民则是大幸,至少日后不必再发动玄武门事变了,只需耐心等时光把李渊带走就可以了。即使是这样,在儿子们投奔而来的路上,还是走失了小儿子智云,并且最终被长安守军所杀。

那没有李世民到底李渊能不能成功呢?恐怕真的够呛。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天才,在作战和治国上都很让人无话可说。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李渊身上有几分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李世民则身兼彭大将军的勇猛、林彪元帅的坚忍、刘伯承元帅的睿智以及粟裕将军捕捉战机的能力,还有陈云、邓公的经济头脑。

很多人研究历史,又犯了矫枉过正的毛病,过去是尽信书,现在则是尽疑书,只要是史书记载的,必然不对。比如现在有一种观点又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而行之,过分强调李渊的地位和作用。

李渊和李世民,都对唐朝的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到底谁功劳大,到底离了谁行,离了谁不行,这种比较有点类似与关公战秦琼的意味。

没有李渊,单凭李世民,根本无法打出起义的大旗;没有李世民,打出大旗的李渊恐怕扛不住。我觉得两人的作用和关系,就是这么简单。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4:19:37 +0800 CST  
但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李渊心机的可怕。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凌晨,他以勾结突厥的罪名把王威、高君雅投入监狱。十七日,突厥军队真的兵临晋阳城下,但并未进攻,呆了两天就撤兵了。这下,全城军民都以为确实是王威、高君雅把突厥人招来的,于是李渊将二人处死,悬首示众。

突厥兵马为什么来得如此及时,给李渊来了一招神助攻,其中相当的意味深长。再看李渊起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第二号谋臣刘文静去联络突厥,向突厥买战马之外还借了兵,向突厥许诺“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怎么“金玉缯帛归突厥”法?还不是许诺突厥可以洗劫长安。李渊和突厥的关系不一般啊,奉皇帝杨广的命令抗击突厥,结果抗击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李渊没有提前布局,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吧?

还有一点要注意,作为战争中的对立面,要建立这种关系,是一个包括了无数的试探、反馈、权衡利弊等等过程的系统工程。如果不是李渊早有深远的想法,是不可能做好这些前期工作的,更不是李世民劝一劝,裴寂进献两个宫人就能起到的作用。

另一个层次,李渊不惜担着“汉奸”的罪名也要安抚突厥,稳定后方,这都源于李渊对全局的把握。

因此,前面问题的前半部分已经有了答案,李渊不是一个庸碌的人,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也一直做着准备,即便和李世民有分歧,也是在时机的把握方面。而明显,在这个问题上,李渊比一个冲动的愤青得分更高。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还有一个不利于李世民形象的记载,炀帝以抗击突厥不利为由要将李渊撤职查办,李世民泣而启帝曰:“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劝李渊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也有人说李世民急于起事还有一个阴暗的理由,当时李渊的五个儿子,建成、世民、元吉、玄霸、智云,只有世民在李渊身边,如果在家眷没有妥善安置之前就仓促起事,恐怕就要抄家灭族,真的那样的话,对李家是不幸,对李世民则是大幸,至少日后不必再发动玄武门事变了,只需耐心等时光把李渊带走就可以了。即使是这样,在儿子们投奔而来的路上,还是走失了小儿子智云,并且最终被长安守军所杀。

那没有李世民到底李渊能不能成功呢?恐怕真的够呛。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天才,在作战和治国上都很让人无话可说。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李渊身上有几分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李世民则身兼彭大将军的勇猛、林彪元帅的坚忍、刘伯承元帅的睿智以及粟裕将军捕捉战机的能力,还有陈云、邓公的经济头脑。

很多人研究历史,又犯了矫枉过正的毛病,过去是尽信书,现在则是尽疑书,只要是史书记载的,必然不对。比如现在有一种观点又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而行之,过分强调李渊的地位和作用。

李渊和李世民,都对唐朝的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到底谁功劳大,到底离了谁行,离了谁不行,这种比较有点类似与关公战秦琼的意味。

没有李渊,单凭李世民,根本无法打出起义的大旗;没有李世民,打出大旗的李渊恐怕扛不住。我觉得两人的作用和关系,就是这么简单。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4:21:16 +0800 CST  
为什么“大”字会红字显示?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4:22:45 +0800 CST  
另外就是,明明回复成功了,反而提示错误,再发一次就重复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4:37:14 +0800 CST  
另外就是,明明回复成功了,反而提示错误,再发一次就重复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14:42:54 +0800 CST  
不好意思,还是自己顶自己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21:38:54 +0800 CST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0 21:39:31 +0800 CST  
来了,明天更新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2 00:02:44 +0800 CST  
2.3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当局者迷的李密

终于讲到唐诗了,在《全唐诗》中开篇第一首是李世民的《帝京篇》,但李密的一首《淮阳感怀》做于大业九年,自然比太宗的早。李密光明正大的做过唐朝的臣子,他的诗篇列入唐诗应该没有异议。

李密,字玄邃,辽东襄平人。曾祖父是魏的司徒,在宇文氏篡位建周后也入周为官,还被赐姓;祖父做了周朝的太保、爵封魏国公;父亲李宽,隋朝的上柱国、爵封蒲山公。李密因为这样的家世,被选拔担任隋炀帝的侍卫,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李密有什么特殊的相貌气质,但估计是比较出众或是比较不老实,终于引起了杨广的注意。

有一次杨广看到了他,退朝之后问大臣宇文述说:“那个黑小子是谁(黑色小儿为谁)?”当问明其家世之后,炀帝评价李密相貌非常,并且关照不要让他宿卫(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言下之意是应该从事一份更有前途的事业,杨广可没有料到,这份职业是山贼。如此看来李密也应该感激杨广的知遇之恩,实在不该为逆臣杨玄感出谋划策,乃至最后赤膊上阵,率领瓦冈山的义军,轰轰烈烈地造起反来。

杨玄感和李密关系不错,最主要的原因是杨玄感的老爸杨素非常赏识李密。当杨广对李密作出良好的评价之后,宇文述忠于职守又有所发挥地转达了杨广的意思。他说李密老弟啊,你这么聪明,应该靠真才实学得到官职,这琐碎卑微的侍从职务,不是你这类人才的栖身之所啊。那个时候的侍卫,大多挑选的是世家子弟,比如李渊也干过类似的工作。一是知根知底,用着放心;二是也有点做人质的意味,让他们的老爸好好工作,忠心不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历练,希望能培养出治国安邦的人才。究竟这种制度能不能实现初衷,那就很难说了。顺便插一句,这个制度很类似我军前几年实行的“军校子弟班”。

李密就长期请了病假,闭门在家读书,杨素赏识李密也是由读书开始的。李密有一次在大街上骑着黄牛,把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牵着牛缰绳,一只手翻着书,杨素看到之后非常欣赏,攀谈之下觉得谈吐不俗,回家之后对自己儿子说,我看你们的见识和气度,都不如李密。俗话说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才是别人的好,如果不是李密很得杨素欢心,这样的评价太难获得了。

起初杨玄感看不起李密,估计也有嫉妒的心态在作怪。李密察觉到了,在一次谈话中语重心长地对杨玄感说:“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心悦诚服,和李密的关系越来越好。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0:27:42 +0800 CST  
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反隋,在起事之前就派人去请李密,李密欣然允诺,在杨玄感起事之初及时赶到。看看李密的家谱就知道他是一个长有反骨的人,至少不是一个忠贞的臣子。曾祖仕魏,祖父仕周,父亲仕隋,自己提起筷子吃隋朝的肉,放下筷子骂隋朝的娘,最后又跑到唐朝做了一把臣子,可谓一门公卿位,四代仕四朝。

不过抛开李密忠贞与否不说,在对局势的判断和筹划上,他还真对的起杨广的评价和杨素的赏识。他为杨玄感献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率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扼住远征高丽的炀帝归途的咽喉,不出一个月,隋军的军资粮秣都消耗殆尽,高丽人知道了,必然追踪于隋军之后,隋军不是投降就是溃散,皇帝就可以不战而擒了。

中策是经过城池不要攻取,直取长安,招收长安的豪杰之士,抚慰长安的士民,凭借险要据守长安,天子虽然从高丽返回,但失掉了根本之地,我们就可以慢慢进取以图大事。

下策是攻占东都洛阳,以号令四方,不过洛阳防御兼顾,如果长期攻之不下,全国勤王之军必至,结果如何很难预料。

计是好计,可惜杨玄感没有听从,他认为李密的上策恰恰是自己的上策。

战局的发展真如李密所料,杨玄感久攻洛阳不下,他又莫名奇妙的不再信任李密,把权柄交付给一个叫韦福嗣的俘虏,李密看出他首尾两端,劝杨玄感杀了他。杨玄感答曰:何至于此!似乎是怀疑李密吃醋,没有容人之量。等到杨广回师,全国兵马逐步形成合围之势,杨玄感这才想起李密的中策(为什么不执行上策?废话,人家杨广都回来了,你还扼守个屁的咽喉啊),于是挥师向长安,可惜他忘记了中策的一个前提——经过城池不要攻取,结果由于恋战,在路上被隋军合围,兵败身死。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1:54:56 +0800 CST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80785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10:28:45 +0800 CST

评论数:19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