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唐诗品唐史

树倒猢狲散,啥策也不如保命的走为上策。在被抓获之后押往杨广驾前的路上,李密劝告自己的同党,说见到杨广肯定没好,唯一能想点办法的就是在路上。于是大家凑钱贿赂官差,请他们喝酒,终于在差人们放松警惕之后,趁他们喝醉,李密等人逃了出来。

李密逃亡,先后去投奔郝孝德和王薄,可能是由于出身草莽,不知道李密的家世和名声,这两个人都不把李密看在眼里。李密离开他们,流落到淮阳郡,到了住幕天席地,吃草根树皮的地步。这首《淮阳感怀》就是这个时候写下的。其诗曰: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器。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第一句中的金风和玉露,都是指秋天的风和露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是不是从李密这里偷走的词),点明了抒怀的时间。史书记载,杨玄感是八月份兵败被杀,李密被抓、逃亡、投靠、离开等等一系列过程完成之后,天气应该进入深秋。初节应该是指新生的植物(肯定不是秋天才发芽的,是指年龄没有超过一年的新竹、新枝之类)。本句的大意是说,秋风摇荡着新生的枝叶,暮色中的丛林仿佛是被秋露凋零。言下之意是无论新枝老树,都逃不开萧索的秋,就像自己,逃不开颠沛流离的命运一样。

第二句的“轸”是指悲痛(出国门而轸怀兮。──屈原《九章》),郁陶是指忧思的意思(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楚辞•九辩》)。本句的大意是说,此刻我这个穷途末路的人,空怀着忧国忧民的满腔悲愤。

第三句的“葭苇”是指芦苇,而藜和藿是两种野生植物,幼时的叶子可以食用,藜藿连在一起是指粗劣的饭菜,李密在此又使用了原意,指以野菜为食。本句的大意是说,放眼远望,茂密的芦苇环合(这可是我的床),看看近处荒凉的村庄,藜和藿生机勃勃(这可是我的食物)。读到这里,想起一位非著名相声演员的台词: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我们没有食物了,只能吃牛粪,好消息是这里的牛粪足够多。

第四句的“良”,是指“深深”、“漫长”的意思,良宵和良夜,最初的意思都是指长夜。此处的“良多感”是指深深的深刻的感悟,“徙倚”是形容徘徊、逡巡。本句的大意是说,回想起这段时间自己眼中看到的和耳中听到的,不禁使我感触良多,人也无法安静,徘徊逡巡,禁不住留下泪来。

第五句接着说道,为什么哭呢?是我怅然地想起古代的一些人和事情。是什么事情呢?第六句回答道,残暴的秦朝没有推倒,汉朝的建立能依靠什么呢?冀是指希望,期望,我们现在不有个词语就叫希冀吗。在这里,李密把隋朝比作暴秦,真是对不起杨广的知遇之恩啊。

其实李密才不关心秦汉呢,他关心的是功业的建立,但自己挺有水平的一个人怎么混成现在这个样子呢?下面的两句可以给我们一点答案。樊哙不过是杀猪屠狗的市井小人,萧何不过是刀笔小吏,只不过他们赶上了好运,这才成就功业,千古扬名。名器是指名号与车服仪制,在此借指他们取得的成就。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两句里透着一股酸气,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气。李密的潜意识是说,我比樊哙萧何强多了,他们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也就是我运气不好,否则,哼哼(以下略去5万字)。

感怀完古人,在诗的最后一句,他又对当今的英雄进了一句忠言: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你们虚度一生真是令人羞愧。看看我,起兵反隋,虽然没有成功,现在混的这么惨,但我轰轰烈烈地干过,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英雄。

平心而论,李密的这首诗还是展示来自己一定的才气和抱负,但也流露出一种倨傲、刚愎的思想,始终不能进入真正大诗人的境界。李密的事业也和其诗一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刚愎自用妄自尊大的性格,最终不但没能成就刘邦推翻暴秦的事业,连他看不起的樊哙和萧何都没有做成,最终是做为唐朝的叛臣被杀。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1:57:09 +0800 CST  
就像宋江题反诗被抓一样,到处题诗除了破坏环境会被罚款之外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李密也是因为这首诗被告发,官府去抓他,李密逃到自己妹夫家,妹夫不敢收留,把他转送到一位姓王的侠客家中躲藏。李密哥哥饱暖思淫欲,不知采取了什么手段,和王大侠的女儿成就了好事。刚刚成亲,自己妹夫的堂侄就向官府举报了,李密凭着超强的敏锐性又一次逃出罗网,自己的妹夫和岳父惨遭杀害。

否极泰来,一连串的倒霉之后,李密碰到了赏识自己的人,那就是一位义军首领王伯党(在隋唐演义中也有这么一号)。当时盛传李氏要取代杨氏得天下,为此杨广杀了不少李姓的王公贵族,王伯当和李密攀谈之下,觉得李密很有点水平,就认为李密有得天下的福气。当时瓦岗寨的翟让实力最强,李密就拜托王伯党把自己引荐给了翟让。

当时翟让比较倾向于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如果李密是天命所归,那自己不敢收留他,免得把自己吃掉(后朝的山贼徒孙,水泊梁山的白衣秀士王伦不愿意收留晁盖一伙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如果李密不是天命所归,这么一个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枪没枪的落魄光杆司令,自己也没有收留他的必要。

针对这种情况,李密又买通了翟让的军师贾雄,这位贾哥哥更能忽悠,他说没错,李密肯定大有前途,前途不可限量。这下翟让被吓到了,在他开始哆嗦之前,贾雄又补充道,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有他的道理,李密要成就大事必须要仰仗翟公你,“翟”是“泽”的意思,而李密号称“蒲山公”,“蒲”(一种水草)必须在“泽”中才能生存,因此,他必须投靠你才能成就大事,您也应该帮助他,这是双赢选择(将军姓翟,翟者,泽也,蒲非泽不生,故须将军也——资治通鉴)。

现在看来,这种解释牵强的可笑,只能当相声台词,不知是当时迷信的力量还是翟让一时冲动,哥们义气发作,总之是收留了李密,而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李密也抓住了机会。这个机会是隋朝第一猛将张须陀送来的。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2:12:37 +0800 CST  
我一直认为张须陀是《隋唐演义》中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的原型,更有着《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气质。当时他的手下的两员亲信大将在我们的印象里名气更大,一个叫秦叔宝,一个叫罗士信。不错,这两位《隋唐演义》中的主角的确是先追随着张须陀登上历史舞台的。

张须陀是弘农(今河南三门峡市)人 ,先后跟随史万岁、杨素作战,靠自己的军功一步步升迁上来,在大业年间担任齐郡的军事长官(隋朝的齐郡就是现在的济南)。先后战胜过众多的义军,包括的王薄(《无向辽东浪死歌》的作者,算是较早起兵的前辈),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的联军,秦君弘、郭方预的联军,左孝友,裴长才,庐明月,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等。

所采取的战术也多种多样,胜王薄是连续追击,从济南追到泰山脚下,又一路追到临邑,大破王薄。胜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的联军,采取了断其后路,前后夹击的战术,两万破十万,以少胜多。胜秦君弘、郭方预的联军,采取的是精兵简从,攻其不备。胜左孝友是率兵围困,围而不打,迫其自缚请降。

顶数胜裴长才之战最有传奇色彩,当时裴长才率领2万多人兵临城下,城中恰好没有作战部队,张须陀率领5名亲兵,杀出城去,史书描述“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赵云是在曹操军中进进出出,打不过可以跑,而张须陀在重围之中浴血奋战,越战越勇,始终坚守阵地,从这一点上说,张须陀更猛。后来援军赶到,张督军奋战,击溃了敌军。

杨广对他非常“崇拜”,派画师画了他的画像,便于自己每天都能欣赏这员爱将的英姿,如果杨广要成立一个“张须陀歌迷会”的话,我建议可以叫“陀螺”。

张须陀并非只是个勇猛的将领,他对所辖百姓也比较仁慈,算是个好官。史书记载,大业十年,为了备战征伐高丽,老百姓都比较困苦,恰好这年歉收,他打算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属下纷纷劝告他要先请示报告,不要自作主张(须待诏敕,不可擅与),张须陀认为形势紧迫,如果等到公文往返,就不用开仓放粮了,专等挖坑埋人吧,救济百姓是大事,如果因为这个获罪被杀,自己死而无憾(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所幸的是,一向残暴的杨广也没有治他的罪。

另外,张须陀的部队士气也比较高。当时的“义军”其实并不义,也是靠烧杀抢掠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张须陀召集的部下,大多是本乡本土的“府兵”,战时为军,闲时为民,张须陀还在农忙的时候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乡回家耕种收割,部下对他很是拥戴。这也是为什么与裴长才作战时张须陀变成光杆司令的原因——部队都解散回家农忙了。

张须陀在山东基本上平定了义军,甚至触角也伸到了与山东交界河北、河南等地,打了不少胜仗。杨广就把他调到荥阳任通守,正面和翟让发生了接触,大小三十余战,翟让皆无胜绩,称不上望风而逃,也算是闻之丧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2:51:19 +0800 CST  
就在这个时候,李密劝翟让占领洛口仓(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战略储备粮库),李密说得话确实很有道理:“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进占洛口仓,首先要跨过荥阳这道槛,荥阳通守张须陀正发愁找不到翟让的主力,于是领兵来攻,把翟让吓得要跑。

李密又进言:“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公但列阵以待,为公破之。”史书记载翟让的决策很有意思:“让不得已,勒兵将战。”是怎么个不得已呢?被李密劝动了心应该不会这样来形容,可能情况有二:一是跑已经来不及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二是李密已经做好了下面诸将的工作,翟让已经很难控制局面了。

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后面有三件事情可以佐证:一是与张须陀的作战,李密率兵埋伏,翟让充当诱敌之策的诱饵(这种危险工种真正的老大一般不会从事);二是战胜张须陀之后,李密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蒲山公营”;三是战胜张须陀后,翟让倾向与见好就收,李密执意要攻占洛口仓,最后两人分兵两路,近乎与张国焘的行径一致,不过是隋唐时期的张国焘李密获胜,如愿攻占了洛口仓。翟让后来又回来和李密会师,可是一失足后再回首,发现自己不再是一号人物,李密自号魏公,完全控制了瓦岗义军。

回头再来分析一下李密对张须陀的分析:“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两个焦点:一个是他真的是有勇无谋吗?另一个是骤胜的兵一定会骄吗?第一个我们已经从张须陀的战绩上得出结论,针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战术,深得孙子的知己知彼的精髓,不能称无谋,单人独马,在重围之中奋战不退,不能谓无勇。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想想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之类的词语就够了。


但是事实很残酷,张须陀不但败了,而且死了。那到底是李密对张须陀的分析是忽悠,还是我们对“李密对张须陀的分析”的分析是忽悠呢?先来看看史书对张须陀败仗的记载吧。

《李密传》中记载:让与战不利,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陀众溃,与让合击,大破之,遂斩须陀于阵。《资治通鉴》中记载:密与让及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张须陀传》中记载: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

共同点是:张须陀被包围了。不同点是:《李密传》最简单,围了就败,败了就死。问题是围了就一定会败吗?多少兵在围呢?《李密传》和《资治通鉴》中说是“密分兵千余人于木林间设伏”, 《张须陀传》中说是“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总之不多,以千为计量单位的。再说,就算是众寡悬殊,一群羊围住一只老虎,其结果也不会是羊把老虎吓死,反而是送上门的午餐(或是早茶夜宵)。

《资治通鉴》详细一些: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这说明这场伏击并没有达到“围住”张须陀的目的,人家进来出去四趟。但是,他为什么不来个七趟八趟的,是不是只能杀个四进三出,如果真的是这样,第四次杀出去就不应该再杀回来,否则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那里穷得瑟,有勇无谋这个帽子戴的不亏。

《张须陀传》告诉了我们细节:众皆败散——不要小看这四个字,这说明军心已经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张须陀比黎叔的感触更深),你杀透重围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走,结果人家都用无助、迷茫、失落、愧疚甚至带点嘲讽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候,张须陀应该会崩溃吧。于是他——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张须陀传》。“下马”两个字很令人辛酸,他不是战死,是心死了。一员超级战将在大厦将顷时的无奈,说明了隋朝已经病入膏肓,非人力所能挽回。

隋朝实行府兵制,概括就是“乡人守乡土”,战时为兵,农时为民。而张须陀除了军纪严整,赏罚分明外,还特别体谅农家的难处,经常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和比例之外让士兵回乡务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足球俱乐部允许外援随意请假回国参加一些鸡肋比赛),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被两万大军攻击的时候自己手中无兵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他的部队士气较高,作战勇猛,军令畅通,他也在军中享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威望。

但是当他带着手下的部队从山东来到河南,守卫的是别人的家园,凝聚士气的最佳武器失效了,在加上连年征战,军士的厌战情绪达到顶点。在此之前,就已经有部将不执行作战命令的先例,还是自己的亲信秦叔宝和罗士信出面搞定的。讨伐翟让一战,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是这样一员猛将,在和李密的作战中兵败身死,自然大大提高了李密的威望,也正是此役,严重地打击了隋军的士气,在此之后,随着张须陀这面旗帜的倒下,隋军再也没有还手之力(后来的王世充除外,因为他只是名义上的隋军,实质上成为了“王家军”)。

而战胜张须陀也是李密一生的巅峰,尽管他自己认为这辉煌只是一个开始。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2:53:29 +0800 CST  
今天爆发了一下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2:53:59 +0800 CST  
再插叙一段翟让,这位瓦岗的前龙头老大,看到李密羽翼已丰,自己表态心甘情愿奉李密为主。可能失去才知珍惜,当李密称魏公后,翟让才感到不做老大真的是不爽,他的哥哥翟宽不但没有教他一首“我不做老大很多年”,反而添油加醋道“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翟让的立场动摇了,开始策划“寻找回来的世界”。

可惜,出身草莽心地憨厚(就是缺点心眼)的他们,论政治手腕,根本比不上出身政治世家的李密。李密先派数量占于劣势的翟让出战王世充,结果大败,李密这才率精兵良将袭击王世充解了翟让的窘迫,这样以来,彻底粉碎了翟让的威信,让所有人觉得,只有跟着李密才能有前途,翟大首领嘛。唉……

第二天,翟让傻乎乎的到李密那里道谢,李密设宴款待他,在酒席宴上拿出一把弓,翟让刚刚把弓拉满,就被站在他身后的卫士杀了。李密考虑真是周到,翟让还是很有武力的,如果玩甚么摔杯为号,一个是不保险,另外也怕翟让临时前拉自己垫背,这样倒好,弓把手占住了,根本没有了反击的能力。

这个时候的李密,得意到了极点,手下人劝进,让他当皇帝,他拒绝了。不过可不是谦虚自己能力不够,他言道:“东都未平,不可议此。”——《李密传》。回头想想他的这首诗,怪不得人家看不起萧何、樊哙之流,原来人家要做刘邦。

天下的义军,大多都和李密建立了联系,距自己不远的李渊在长安冷眼旁观,李密沉不住气了,想先探探李渊的口风。于是给李渊写了一封信,称呼李渊为兄(五百年前是一家嘛),大意是说要推李渊为首领,效法武王伐纣,搞个会盟,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隋朝的统治。

翟让不如李密,李密却又玩不过李渊了,唐高祖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我年纪大了,天下是你们的,我只是希望你得了天下之后能再让我享受唐国公的待遇就行了。老谋深算的李渊真正的用意是:“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其不虞于我”结果李密真的以为李渊臣服于自己了——密得书甚悦,示其部下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也!”

这坚定了他攻破洛阳然后称帝的决心,于是就开始和洛阳城的真正主人王世充进行PK,希望自己能够坐上总冠军的宝座。为什么洛阳建都有这么大的诱惑呢?缘起中华文明的理想乌托邦——周朝。周,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盛世的象征,连孔夫子都以复周礼为毕生追求,而周的国都就在洛阳。建都洛阳,就代表自己的王朝和周朝一样。

抱着这种思想的不仅仅是李密,他的偶像刘邦在汉朝建立初期也考虑过在洛阳建都,结果他的一位大臣劝他:我知道您的意思是向周朝看齐,但咱情况不一样,人家周朝是靠“王道”得天下,民心所向,咱是靠“霸道”得天下,是一刀一枪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洛阳无险可据,易攻难守,不适合我们建都。刘邦听从了这位大臣的建议,没有把都城健在洛阳。后来洛阳的确也鲜有成为国都的历史,是不是后人都摒弃了“王道”而过于追求“霸道”呢?

不幸是李密碰上了一位好对手,王世充和李密互有胜负,一直对峙到李密撑不住了,兵败投唐。被李密拖得疲惫不堪的王世充终于没能再一次熬过李世民一关,这都是后话了。

李密的国都洛阳盛世梦虽然被王世充粉碎了,但还信心满满的想再做一个萧何、樊哙之梦。他对自己的亲随说,我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大的势力,这么亮的名声,怎么着也得给个三公之类的官职。结果李渊大哥更狠,不但只给了个光禄卿的官职,还经常有小官吏来刁难李密(即便不是受李渊指派,至少是默许)。咱那里受过这个啊,于是李密预谋谋反,李渊乐了,派兵剿灭,乱军中杀了李密,连活的都不要。

史书评价李密: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乌阳是指太阳,爝火是指小火炬、小火把。太阳(李渊)已经升起,黑暗已经过去,小火把(李密)还不灭,小火炬还不息——下场是什么——一声叹息!

回首李密的一生,“狂”字概括的比较到位,更准确的应该是过于虚荣,太爱出风头(可能那个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词汇吧)。

早期在隋朝的厅堂上乱摆pose,引起杨广的注意;

弄本书挂在牛角上,引起杨素的注意(我不信在牛背上能看好书,就像不信贾岛能吟诗吟到不知挡了韩愈的路,两者都是炒作的手段,不过贾岛的更过分);

乐颠颠的献三策,引起杨玄感的注意;建议攻占洛口仓,引起瓦岗义军的注意。

总之,李密喜欢追光灯,如果生在现在,一定是个好演员。始乱终逆就有点让人脸红,不过李密身上还真是流淌着叛逆的血液,吃隋朝的饭,叛;到了隋朝的对立面瓦岗混饭,接着叛(是指他背叛翟让的瓦岗);到了隋朝和瓦岗的终结者唐朝那里吃饭,还是叛。典型的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李密才华还是有的,能力也不差,政治机心也有,政治手腕足够,为什么只是流星一闪呢?原因自然有很多,客观环境啊,历史机遇啊,遭遇对手啊什么的。就其自身来说,不知收敛,过于自负,从而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旁观不是绝对的清(例如对张须陀的分析),当局确是绝对的迷(比如献给杨玄感的上中下三册,自己还是按照下策猛攻洛阳)。这应该不仅仅是李密的悲剧,我们都要警惕。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4:22:24 +0800 CST  
再插叙一段翟让,这位瓦岗的前龙头老大,看到李密羽翼已丰,自己表态心甘情愿奉李密为主。可能失去才知珍惜,当李密称魏公后,翟让才感到不做老大真的是不爽,他的哥哥翟宽不但没有教他一首“我不做老大很多年”,反而添油加醋道“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翟让的立场动摇了,开始策划“寻找回来的世界”。

可惜,出身草莽心地憨厚(就是缺点心眼)的他们,论政治手腕,根本比不上出身政治世家的李密。李密先派数量占于劣势的翟让出战王世充,结果大败,李密这才率精兵良将袭击王世充解了翟让的窘迫,这样以来,彻底粉碎了翟让的威信,让所有人觉得,只有跟着李密才能有前途,翟大首领嘛。唉……

第二天,翟让傻乎乎的到李密那里道谢,李密设宴款待他,在酒席宴上拿出一把弓,翟让刚刚把弓拉满,就被站在他身后的卫士杀了。李密考虑真是周到,翟让还是很有武力的,如果玩甚么摔杯为号,一个是不保险,另外也怕翟让临时前拉自己垫背,这样倒好,弓把手占住了,根本没有了反击的能力。

这个时候的李密,得意到了极点,手下人劝进,让他当皇帝,他拒绝了。不过可不是谦虚自己能力不够,他言道:“东都未平,不可议此。”——《李密传》。回头想想他的这首诗,怪不得人家看不起萧何、樊哙之流,原来人家要做刘邦。

天下的义军,大多都和李密建立了联系,距自己不远的李渊在长安冷眼旁观,李密沉不住气了,想先探探李渊的口风。于是给李渊写了一封信,称呼李渊为兄(五百年前是一家嘛),大意是说要推李渊为首领,效法武王伐纣,搞个会盟,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隋朝的统治。

翟让不如李密,李密却又玩不过李渊了,唐高祖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我年纪大了,天下是你们的,我只是希望你得了天下之后能再让我享受唐国公的待遇就行了。老谋深算的李渊真正的用意是:“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其不虞于我”结果李密真的以为李渊臣服于自己了——密得书甚悦,示其部下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也!”

这坚定了他攻破洛阳然后称帝的决心,于是就开始和洛阳城的真正主人王世充进行PK,希望自己能够坐上总冠军的宝座。为什么洛阳建都有这么大的诱惑呢?缘起中华文明的理想乌托邦——周朝。周,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盛世的象征,连孔夫子都以复周礼为毕生追求,而周的国都就在洛阳。建都洛阳,就代表自己的王朝和周朝一样。

抱着这种思想的不仅仅是李密,他的偶像刘邦在汉朝建立初期也考虑过在洛阳建都,结果他的一位大臣劝他:我知道您的意思是向周朝看齐,但咱情况不一样,人家周朝是靠“王道”得天下,民心所向,咱是靠“霸道”得天下,是一刀一枪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洛阳无险可据,易攻难守,不适合我们建都。刘邦听从了这位大臣的建议,没有把都城健在洛阳。后来洛阳的确也鲜有成为国都的历史,是不是后人都摒弃了“王道”而过于追求“霸道”呢?

不幸是李密碰上了一位好对手,王世充和李密互有胜负,一直对峙到李密撑不住了,兵败投唐。被李密拖得疲惫不堪的王世充终于没能再一次熬过李世民一关,这都是后话了。

李密的国都洛阳盛世梦虽然被王世充粉碎了,但还信心满满的想再做一个萧何、樊哙之梦。他对自己的亲随说,我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大的势力,这么亮的名声,怎么着也得给个三公之类的官职。结果李渊大哥更狠,不但只给了个光禄卿的官职,还经常有小官吏来刁难李密(即便不是受李渊指派,至少是默许)。咱那里受过这个啊,于是李密预谋谋反,李渊乐了,派兵剿灭,乱军中杀了李密,连活的都不要。

史书评价李密: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乌阳是指太阳,爝火是指小火炬、小火把。太阳(李渊)已经升起,黑暗已经过去,小火把(李密)还不灭,小火炬还不息——下场是什么——一声叹息!

回首李密的一生,“狂”字概括的比较到位,更准确的应该是过于虚荣,太爱出风头(可能那个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词汇吧)。

早期在隋朝的厅堂上乱摆pose,引起杨广的注意;

弄本书挂在牛角上,引起杨素的注意(我不信在牛背上能看好书,就像不信贾岛能吟诗吟到不知挡了韩愈的路,两者都是炒作的手段,不过贾岛的更过分);

乐颠颠的献三策,引起杨玄感的注意;建议攻占洛口仓,引起瓦岗义军的注意。

总之,李密喜欢追光灯,如果生在现在,一定是个好演员。始乱终逆就有点让人脸红,不过李密身上还真是流淌着叛逆的血液,吃隋朝的饭,叛;到了隋朝的对立面瓦岗混饭,接着叛(是指他背叛翟让的瓦岗);到了隋朝和瓦岗的终结者唐朝那里吃饭,还是叛。典型的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李密才华还是有的,能力也不差,政治机心也有,政治手腕足够,为什么只是流星一闪呢?原因自然有很多,客观环境啊,历史机遇啊,遭遇对手啊什么的。就其自身来说,不知收敛,过于自负,从而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旁观不是绝对的清(例如对张须陀的分析),当局确是绝对的迷(比如献给杨玄感的上中下三册,自己还是按照下策猛攻洛阳)。这应该不仅仅是李密的悲剧,我们都要警惕。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4:23:29 +0800 CST  
今天算是还上以前拖欠的文债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17 14:24:36 +0800 CST  
2.4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捡尽寒枝方肯栖的魏征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有一阕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很是著名。原词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甫出牢狱之时所做,当时的心情应该是相当复杂,惊恐、庆幸、愤慨、忧郁、自怜等等不一而足。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0 21:32:57 +0800 CST  
2.4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捡尽寒枝方肯栖的魏征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有一阕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很是著名。原词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甫出牢狱之时所做,当时的心情应该是相当复杂,惊恐、庆幸、愤慨、忧郁、自怜等等不一而足。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0 21:34:10 +0800 CST  
在这阕词中,词人用比兴的手法营造了一个人的象征境界,抒发了自己宁愿隐身独居也不愿再随波逐流,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在脍炙人口的最后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更深层次慨叹了自己孤傲。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己这只凤凰在苍茫天地间却无枝可栖,自己固然可怜,这个没有梧桐的世界更是可悲。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5:17 +0800 CST  
后来的悲情歌手周传雄也在一首《寂寞沙洲冷》中喃喃自问: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看来周哥哥不是找不到要落脚的地方,而是地方太多,不知道选择那一个,估计是挑花了眼。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5:51 +0800 CST  
谈恋爱挑花了眼不可怕,可供选择的目标足够多,大多数人可能还会沾沾自喜。但是如果在另一种“选人”方面如果犯了错误,后果就相当严重了,吕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6:12 +0800 CST  
中国的俗语有很多相互矛盾却又各有道理,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和好马不配双鞍,忠臣不侍二主就是这样。吕布不幸,信奉前者,所以被最粗鲁的张飞用最文明的字眼“三姓家奴”骂得满面羞惭(吕布本身姓吕,两个干爹丁原和董卓,这样算起来有了吕、丁、董三个姓),更是在白门楼上,拉足架势准备拜第三个干爹的时候被刘备轻轻一句“曹公可记得丁原董卓乎”而葬送了性命。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6:54 +0800 CST  
这也怪吕布自己,这只鸟每次另攀高枝的时候习惯把原来的枝杈折断,一点也没有领悟“再见亦是朋友”——两任干爹都死在他的手上,只是不知道他在拜第一个干爹的时候,有没有干掉自己的亲爸爸以示忠心。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7:21 +0800 CST  
吕布是在“择枝而栖”上一个极端的例子,身败名裂,但是这毕竟是演义,有很大的艺术加工成分。但在真正的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极端,一个先后“栖”了N多枝的人(经考证,此处N=6)却成了一代名臣。跟他相比,吕布就算是相当的忠贞了,为可怜的吕布致哀。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17:54 +0800 CST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征,唐太宗夸为“镜子”的臣子。魏征(580-643)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馆陶)人,唐书中称“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新唐书》。一个贫家子弟怎么会少有大志呢?原来魏征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老爸曾在北齐做官,只是先有北周代北齐,又有隋代北周,后来又亲身经历了隋末的乱世,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连续的天子更替,就这样,在动荡中把魏征从名门的行列中筛到了寒门。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20:26 +0800 CST  
魏征不像贾宝玉,人家是从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生活中过来的,对富贵有天然的免疫力,魏征所有的,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想象(而不是回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23:52 +0800 CST  
魏征不像贾宝玉,人家是从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生活中过来的,对富贵有天然的免疫力,魏征所有的,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想象(而不是回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26:58 +0800 CST  
魏征不像贾宝玉,人家是从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生活中过来的,对富贵有天然的免疫力,魏征所有的,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想象(而不是回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6-10-21 08:31:42 +0800 CST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80785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10:28:45 +0800 CST

评论数:19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