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长期连载中)

我们的主题是秦人,不是秦朝。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14 09:21:11 +0800 CST  
但营建新都不可能早夕之间就可拔地而起,民众东迁更是旷日持久的运作。从《史记秦本纪》记载在文公十年即公元前756年,秦人在汧邑附近建立祭祀“白帝”的鄜畤来看,秦人用了大致六七年的时间才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转移。
当年秦襄公在西垂犬丘“作西畤,祠白帝”以振奋朝野士气,随着国都东迁政治中心的转移以及国人日益迁到陇东,国君不可能年年都要翻越陇山去祭拜白帝,怎么办,干脆在新都附近另立新畤。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据说秦文公迁都到汧邑后,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到一条巨大的黄龙自天而降,横亘在天地之间,龙口止于鄜衍,所以新畤地址就设在鄜地,名称鄜畤,位于雍县南二十里。
迁都汧邑后,秦文公并没有马上对戎狄开战,而是积累壮大国家的实力,同时他要等待有利时机——陇山以东戎狄力量格局出现有利于秦人的变化,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对戎狄雷霆一击。
秦人现在只能保持沉默,而且一沉默就是十年。这期间《史记》只记载了一件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
赢秦是一个极其重视迷信和神学的部族,而“有史以纪事”乃是秦人政治进步的一大表现。国君的所作所为经史官记述于国史皆历历在目,不但可约束在位之国君,而且通过考察人的现实作为来探求期间成败得失之缘由,也可培育本国之政治智慧以警戒后世之国君。这意味着秦人开始摆脱原始的神秘主义,于政治走向理性道路的趋向,因此是政治上之一大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苦等待十几年的秦人终于迎来了宝贵时机。早在公元前760年,晋文侯姬仇袭杀了与周平王并立的携王,关中一带的戎狄力量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十年之后,公元前750年即秦文公16年,羽翼丰满的秦人趁势对戎狄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一举击溃了盘踞在岐山一带的丰国。经此一战,秦文公不但一血襄公败亡之耻,为老爸报了仇,而且还占据了关中平原西部、周人的龙兴之地——周原。
岐地即周原东起武功县、西至凤翔县、北至北山、南到渭河,总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滥砍滥伐,如今的周原早已破败不堪,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而沟壑纵横。周代的周原气候暖和、湿润,覆盖着森林,土地肥沃。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推断——“当时,这里不仅有数不清的河流溪涧,而且有星罗棋布的水泉泽薮(多草的湖):渭水的支流纵横蜿蜒,千河和漆河分别由东西两侧缓缓流过。那时这里的河谷也不像如今这样深达九十多米,而是最多不超过四十米,取水相当方便,河水和泉水都十分充足”(史念海——《河山集——古代的关中》)。周人从古公檀父开始经营周原达几百年,使得这里成为适合农业发展的膏腴之地。
不但如此,秦文公还“收周馀民”。随着周平王东迁洛邑,在关中尤其是周人的祖地周原,还有大量的周人不愿东迁而留居故里,几十年来,他们忍受着戎狄的烧杀辱掠,现在秦人收复周原,自然大量的周人纷纷投奔秦国。
周人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善于稼穑农耕,大量周人的归附,不但增加了秦国的人口,而且给秦国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有的史学家估计,秦国占据周原后大量周人的加入是秦人由游牧民族转变为农业民族的标志。我们姑且不论此种议论的对错。但大量周人的归附,无疑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14 20:12:05 +0800 CST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14 20:13:09 +0800 CST  
但此时的秦国只是据有了关中平原西部——周原地区,还没有占据关中东部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丰镐,从《史记秦本纪》中发现终文公之世,秦人再也没有发动对关中东部戎狄战争的记载。这倒不是因为秦文公据有周原以后便心满意足而意气消沉。毕竟秦国刚刚由一个偏居西隅的部族发展为正式的诸侯国,其各项文化和制度尚属简陋,占据周原并进而消化已实属不易,如果贪多求大占据整个关中,弄不好消化不良前功尽弃。由此可见秦文公确实是一位稳健而老练的政治家。
于是“岐以东献之周”,不妨卖个空头人情将关中东部献给周天子,但秦文公心知肚明,那帮蜗居在洛邑的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惯了,根本就没有实力和勇气去光复故土,所以这次献地只是暂时寄存在天子的名下,实际上是留给自己的子孙来慢慢消化的。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14 20:13:47 +0800 CST  
占据周原岐西之地后,秦文公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国内的建设以稳定国基,其主要的方向一为倡导宗教、一为严格刑法。
公元前747年即秦文公十九年,秦文公到陈仓狩猎考察。陈仓城位于真正的汧渭之会,即今陕西宝鸡市以东斗鸡台戴家湾村附近,是秦文公新建的一座城邑,陈仓城北联周原、西控汧陇、东望关中、南扼蜀汉,是历代关陇地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而此时的陈仓城却是秦人东向关中腹地的战略桥头堡。
秦文公在陈仓的狩猎意外获得了“陈宝”,而且还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按《史记索隐》载:
汉书郊祀志云“文公获若石云,於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来,若雄雉,其声殷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之,号曰陈宝”。又臣瓚云“陈仓县有宝夫人祠,岁与叶君神会,祭于此者也”。苏林云“质如石,似肝”。云,语辞。正义括地志云:“宝鸡在岐州陈仓县东二十里故陈仓城中。晋太康地志云‘秦文公时,陈仓人猎得兽,若彘,不知名,牵以献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脑。”即欲杀之,拍捶其首。媦亦语曰:“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陈仓人乃逐二童子,化为雉,雌上陈仓北阪,为石,秦祠之’。搜神记云其雄者飞至南阳,其後光武起於南阳,皆如其言也。”
以今天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当年这一神秘事件,其实“陈宝”不过是一块陨石,由于它“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方飞来,“其声殷殷”,被当时的人认为是飞禽一类的神物;流星雨密集时,必然惊恐山野丛林间的飞禽走兽,因而出现“野鸡夜鸣”的现象。这一切于今天看来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但在几千年以前尤其是长期以鸟为图腾崇拜的秦人来说,此事自然要附上本部族宗教神秘的色彩,于是以之为祥瑞并立祠祭祀。陈仓因而又有了另一个名字——“宝鸡”。
秦文公另一件倡导宗教的事是建“怒特祠”。
《史记》及集解、正义记述如下:
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集解】: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後见丰水之中。”【正义】: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录异传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硃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因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後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按:今俗画青牛障是。
话说文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739年,陈仓以南的雍南山上,有一株怪异的大梓树,文公命人砍伐,但怎么也砍不断,因为一砍此树就刮风下雨导致伐树人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半途而废,待雨过天晴,此树伤痕又愈合。当时有一个病人,夜间到山中,在距离大梓树不远处听到有鬼对树神说:“秦人如果披散着头发,用硃丝缠绕着你,然后再砍伐,你怎么办呀。”树神无语。第二天,病人将此事告知秦文公,文公命人如法伐树,此树果断,但从树中冒出一头大青牛,奔入丰水中。后来青牛从丰水中出来,触山截水无不崩溃,祸害百姓。秦文公派骑士击杀青牛,但失败,大概是骑士的马匹被青牛惊吓而乱奔,一骑士坠地,头盔掉了头发披散开,青牛见此景,畏惧,又逃回丰水中,不敢再出来。秦文公以之为神奇,认为头发披散的骑士可以辟邪,所以在出巡的仪仗前置披散头发的骑士,称为“髦头”,后来建“怒特祠”祭祀大青牛,“特”——牛意。
不论是建陈宝祠还是建怒特祠,都是秦文公利用宗教的神秘主义来维系民心巩固统治的需要。但是,据有周原以后的秦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单纯依靠宗教的神秘主义无法维持国内秩序的稳定。此时的秦国,其域内民众已不限于犬丘时代的赢秦部族,又新加入了大量的周人和戎狄,他们与秦人有着不同的部族祖先和图腾,秦人的宗教、信仰不足以号召这些民众。而且,经镐京之难,留居在关中的周人经戎狄的冲击和劫掠,其宗法血缘组织离散,而以之为基础的周礼也日益废弛;加入秦国的戎狄为野蛮部族,本以劫掠杀戮、快意恩仇为能事,基本不受周礼的约束。此时的秦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情与犬丘时代相比,要复杂的多。
秦人的部族宗教和周礼都不能号召全体民众,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组织也不能全面维系这个国家,怎么办,只能用律法来补充。《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三族为父族、母族、妻族,此虽为严刑酷罚有悖人道,但考虑到秦国此时的国情,也有其合理之处。这也体现出秦人由宗法部族政治向地域国家政治演进之萌芽。
秦文公是一个长寿的君主,在位达五十年之久,这可苦了秦太子,先于老爸而去,于文公48年归天,谥号为竫公。综合秦文公的一生,他是极有作为的君主:迁都汧邑国势东向,收复周原扩大国宇,于文化、政治也建设颇多。秦襄公虽然是秦国的开国之君,但到他死时,秦国仍是一个偏居西垂的撮尔小邦;而经过文公时代,虽然没有占据关中东部,但其疆域、政治、文化俨然已具有了大国气象。所以,秦国立国之功在襄公,而创业之功在文公。
文公谥号为“文”,谥法于“文”解释颇多,但我以为“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应与文公相符合。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15 07:12:51 +0800 CST  
@潇湘烟雨梁克中 69楼 2013-07-18 15:06:56
回复第39楼(作者: @秦时月2013 于 2013-07-10 17:38)
第二章 崛起关中
1、襄公立国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姬静归天,他的儿子姬宫涅即位,……
==========
韩,魏是姫姓

-----------------------------
源于姬姓,但已经改祖别宗了。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11:18:35 +0800 CST  
@潇湘烟雨梁克中 72楼 2013-07-19 12:22:32
回复第59楼(作者: @秦时月2013 于 2013-07-13 20:45)
4、文公创业
秦襄公是秦国的开国之君,但他却带着未了的夙愿战死在伐戎的道路上,“扫荡戎狄,据……
==========
我晕死,他这是怕西戎灭了他才向东迁的,

-----------------------------
细听明解,希望阁下详细一点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11:20:53 +0800 CST  
我完全不能认同你的观点,他打的是周天子给他的地,没有那么复杂
-----------------------------
但已经被戎狄占领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11:21:10 +0800 CST  
@怎么密码又忘了 73楼 2013-07-19 13:07:30
楼主一定要写完啊

-----------------------------
8月16到8月20,俺出差,一定会写完的。过2到3天,且看下回——凤鸣秦川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11:24:20 +0800 CST  
@潇湘烟雨梁克中 68楼 2013-07-18 14:59:46
回复第38楼(作者: @秦时月2013 于 2013-07-09 10:55)
哥们的议论于当今中国可谓一语中的,本人深表赞同,一个强有力的大一统的中央政府的存在已经是中国发展……
==========
错,大一统是好的,坏在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没有任何的拘束和对公平信仰的莫视,不统一,而且缺乏能力和志气。

-----------------------------
大一统不一定是好事呀。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11:29:14 +0800 CST  
哥们只是一家之言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22:01:25 +0800 CST  
@潇湘烟雨梁克中 72楼 2013-07-19 12:22:32
回复第59楼(作者: @秦时月2013 于 2013-07-13 20:45)
4、文公创业
秦襄公是秦国的开国之君,但他却带着未了的夙愿战死在伐戎的道路上,“扫荡戎狄,据……
==========
我晕死,他这是怕西戎灭了他才向东迁的,

-----------------------------
从《史记》记载秦襄公、文公等几代君主的墓地仍在西垂,即大堡子山。可以证明,秦国一直控制着犬丘。若秦国为了躲避陇西戎狄而东迁,则西垂必然落入戎狄,其一直为秦国所有,证明秦国此时的力量与陇西戎狄相比已经具有明显优势。
故哥们所论恐难成立。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0 23:24:00 +0800 CST  
@新法家思想 84楼 2013-07-21 01:44:01
中华原生文明...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法家思想建立社会政治经济...而儒家...不过是一个历史的大骗子而已...
-----------------------------
儒家文明以德治国,乃是亡国之道,始于作伪而归于无耻。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1 18:58:47 +0800 CST  
@新法家思想 84楼 2013-07-21 01:44:01
中华原生文明...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法家思想建立社会政治经济...而儒家...不过是一个历史的大骗子而已...
-----------------------------
@秦时月2013 85楼 2013-07-21 18:58:47
儒家文明以德治国,乃是亡国之道,始于作伪而归于无耻。
-----------------------------
@新法家思想 86楼 2013-07-22 10:56:13
呵呵...赞同...历史反复在上演儒兴则国衰的悲剧...其将家庭伦理道德套用于政治体系之手段导致国政混乱...其经典大多系意淫之语...其无视分封制带来华夏民族之战乱导致黎明百姓之疾苦...为自家做官之私欲而强烈主张分封制...就算始皇帝坑掉过这帮儒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为天下除害...
-----------------------------
哥们所论有点过了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2 16:47:10 +0800 CST  
第五回、凤鸣秦川
公元前716年,在位50年的秦文公归天,他的太子秦竫公早于他两年而死,所以由嫡长孙即位,即秦宪公,上台时只有十岁。
经过秦文公几十年的经营,此时的秦国可谓国力充盈,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它国势东向略取整个关中了。
秦宪公2年即公元前714年,秦国将都城由汧邑迁到平阳。汧邑位于渭水支流千河上游一带,距离关中平原尤其是关中东部距离较远,而平阳位于今宝鸡东阳平村,正处于秦国向东略取关中的战略前沿。
一切准备就绪,秦人于迁都的第二年就向盘踞在镐京附近的戎狄——荡社(又名汤杜、荡氏,都邑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展开了猛攻。此一支戎狄大概是商王朝的后裔,商亡后与赢秦一样被西迁,举族作为周王朝的部族奴隶,在周室东迁以后,他们利用丰镐一带的力量真空而窃据此地并与戎狄为伍。经过血战,秦人打败荡社,其首领亳王逃奔西戎。十年以后即秦宪公十二年,大概是亳王从西戎搬来援兵,又与秦人进行了一场战争,结果这一次被彻底打败,这样秦国终于占领了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的丰镐地区。
就在秦人彻底打败荡氏的这一年,年仅22岁的秦宪公不幸归天。根据谥法,“博文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国君早亡引发了秦国的一场政治动乱。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2 22:55:34 +0800 CST  
@笑傲夜猫 89楼 2013-07-22 23:31:33
太好了,又更新了~~~只是少了点。
-----------------------------
别急,估计今天第五回可以结束。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3 09:50:16 +0800 CST  
秦宪公有两个女人,一个是鲁君之女鲁姬,一个是周天子之女王姬。鲁姬生两子——武公和德公,王姬生一子——出子。天子之女地位高于诸侯之女,王姬的地位高于鲁姬,而子以母贵,虽然诸子之中武公是长子,但根据周代的宗法制,最年幼的出子应该是太子,但秦宪公可能考虑到未来接班人的品行能力,所以立武公为太子,这就为后来的政变留下了隐患。
秦国的政变可以说具有秦国特色——庶长乱政。秦国的国情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根据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室、姻亲和功臣广建诸侯国,而每个诸侯国在其域内又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是士、庶人。周代的政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政治,所谓一国的政治其实就是一家一姓的政治而已,一人的政治地位源于其所处的家族内部血缘地位,这样就保证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地位永远不变,免得乱了章法引起内部纷争。
每个贵族在其封地和采邑内实行“国野分治”,所谓国人主要成员是本家族的人,他们居于国内即都邑内,而被征服的本地人居于野外。国人主要负责当兵打仗,俗话说上阵莫如父子兵,只有本家族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而且在周代人们以当兵打仗为荣。而都邑外的野人职责是种田,养活都邑内的国人。周代的田制是井田制,根据孟老夫子的说法,一井田共九百亩,周边八百亩是每家的自留地,中间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共耕,收获归贵族。可以说周代的分封具有武装殖民的性质。
但是到了后来,各诸侯不断将土地分封给子孙后代,其直属领地越来越少,实力下降;而与此相反各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加紧扩大封地,实力日益上升,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内卿大夫的势力压过了国君出现了“大夫执政”的局面。如鲁有三桓、晋有六卿、齐有国高、楚有景屈昭。
但秦国的国情比较特殊,秦国从立国伊始就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秦国的国势发展是代代秦人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打拼出来的。正是由于国家无时无刻不处于这种生死攸关的紧张局势,所以秦国并没将新占领的土地分封给贵族,而是由国君直领便于全国集中力量应付危局。纵观秦史,其宗法贵族势力比较薄弱,贵族们即使有封地,也只是“衣食租税”而已,并没有该地的实际治理权。这样贵族政治之下的井田制在秦国也是不存在的,根据已故的秦史专家林剑鸣先生的看法,秦国实行的田制是爰田制。所谓爰田制就是国家将耕地分给平民耕种,但土地的多少和好坏不尽相同,所以三年一调换。爰田制下的农民既要向国家缴纳租税又有当兵打仗的义务。这与其他国家国人当兵野人种地相比,秦国的兵源要充足得多。
国君治理全国需要助手,这样在秦国就产生了最早的官职——庶长。所谓庶长,意为众庶之长,帮助国君管理除贵族以外的众多平民,既包括民政也包括军政,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位高而权重。所以在秦国,其乱政不是因贵族势力膨胀而出现的“大夫执政”,而是因权臣权力过大而出现的“庶长乱政”。
秦宪公死后,本来应由太子武公即位,但当时的三个顾命辅政大臣——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忌惮武公年长不易控制,便废黜太子改立年龄只有五岁的出子。后来大概因为出子的母亲王姬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而与三庶长产生权力之争,所以三庶长又发动政变派刺客杀死出子,可怜的孩子在位只有六年便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杀死出子后,三庶长重新拥立旧太子武公,武公于公元前697年登基,秦国由此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东扩。
秦人内部有矛盾,但对戎狄却是出奇的一致。作为秦人他们不会忘记祖先的夙愿——扫荡戎狄据有整个关中。所以在武公元年,在三庶长的主持下,秦国对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戎狄——彭戏氏宣战。彭戏氏的居地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根据《史记正义》,大致位于同州彭衙一带,今陕西省白水县境内。但秦国灭掉彭戏氏后,其领土向东扩展到华山,并在此地设郑县,所以本人估计,彭戏氏的居地应该非常广阔,其势力应该自洛水西岸一直达于华山脚下。关中平原东部有地名曰“戏”,估计与彭戏氏有些许关系。根据彭戏氏的居地位于丰镐以东关中平原东部和北部,该戎狄部落很有可能就是当年与申侯结盟攻克镐京的犬戎一部。秦人打败彭戏氏并据有该地也算是为周人报了仇血了耻。
秦武公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国君,其即位之初面对三庶长的掣肘只能韬光隐晦、慢慢积聚个人力量,三年以后待时机成熟,其果断发动政变一举消灭三庶长,并夷其三族,彻底铲除了权臣势力,从此以后武公才真正拥有国家的统治大权。
亲政后的秦武公并没有停止扫荡戎狄的步伐,关中以东的戎狄势力基本已被肃清,所以秦人兵锋西指,将目光瞄向了位于祖居西垂附近的邽戎和冀戎以及位于新都平阳附近的小虢。邽戎位于今天甘肃省天水南,冀戎位于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小虢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境内,处于周初封国西虢故地,平王东迁,西虢亦东迁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该戎狄窃据此地故名为小虢。邽戎和冀戎处于秦人祖地犬丘以北渭水上游,阻断了犬丘与关中的交通联系,小虢处于陈仓与平阳之间,对新都平阳亦构成潜在威胁,所以这三颗钉子秦人必须拔出。
根据《史记秦本纪》,秦国在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灭邽戎和冀戎,第二年灭小虢。这样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华山一线,整个关中平原基本为秦国所控制。此时的秦国俨然已经是西方的大国了。
但随着疆域的扩大,对广大新领地的管辖控制成了棘手的问题。我们前面探讨过,秦国并没有像其他列国一样裂土分封给国内贵族,而是基本由国君直领全国土地,但如此广袤的土地单纯由中央直接管辖是不可能的,所以秦武公采取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设置“县”。
“县”,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即为“悬”、意思是“系而有所属”,也就是在距离国都较远的悬远之地设置特别行政区并任命地方官进行管理。针对广大新征服地区向为戎狄盘踞,居民成分复杂,秦人对该地的控制较弱,所以秦武公在灭邽戎和冀戎的当年就在两地设县——邽县和冀县。第二年又在荡氏和彭戏氏的故地设杜县和郑县。
公元前678年,在位20年的秦武公归天了,他为秦人留下了一个地域广大的西方大国。根据谥法,“可定祸乱曰武”,武公上台之初能忍辱负重铲除权臣,而后多所征伐扩大疆宇,所以“武“应符合其一生功业。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3 18:48:30 +0800 CST  
就在秦国刚刚雄起为西方大国之际,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东方的齐国也迅速崛起。在武公死的这一年,本为晋国封臣的曲沃武公以庶代嫡灭掉了晋侯缗,然后将晋国的宝器贿赂周天子,天子最终册封其为晋国国君。南方的楚国不但擅自称王,而且肆行江汉,大有入主中原之势。东方的齐国在公元前685年发生了一场政兵变,结果齐桓公姜小白上台,任用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以号召天下诸侯,就在武公死的前一年即公元前679年,齐国刚刚会盟诸侯俨然以天下霸主自居,以匡扶正义解救全人类为己任。
面对东方复杂的国际形势,秦人并没有急吼吼的东越黄河参与列国争霸,秦人不但勇武而且厚重,新开拓的广阔疆域需要慢慢消化,所以在武公以后的几十年里,史书并没有记载秦国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其主要精力应该是放在发展内政、经营关中上面。
武公死后,考虑到主幼臣强导致“庶长乱政“的教训,秦人没有让武公年幼的儿子赢白即位,而是将他安置在平阳,由较为年长的武公母弟德公即位。
秦德公元年,秦人将都城迁到雍城,雍城即今陕西省凤翔。平阳位于渭水的河谷地区,回旋余地小,只是秦人向东扩展的战略前沿,当秦人据有整个关中平原以后,其作为首都便显得地势过于局促,不利于统治。而雍城位于周原最富庶的农业区,而且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对整个关中平原具有高屋建瓴之势,无论是向东发展还是防御西方的戎狄,都是十分有利的。从秦德公元年迁都到雍城以后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秦国的政治中心。
秦人是一个极其迷信的国家,据《史记》记载,秦人在迁都雍城时占卜,结果大吉,预示着子孙将饮马黄河。当时靠近黄河西岸有两个不起眼的小国——梁国和芮国。梁国是秦仲第五个儿子赢康的封地,位于今陕西省韩城。芮国地域在陕西省大荔境内,处于渭水与洛水的交汇处。这两个小国怯生生的看着西边的秦国——这个刚刚崛起的庞然大物,不知是敌是友,但不管是敌友,低姿态并主动示好对自己没有坏处,所以在德公即位之际,梁芮两国前来朝拜秦国。
其实秦国早在秦宪公和出子时代就曾经干预过芮国内政。当时的芮国国君名曰姬万,此人不但好色,而且大爱无边,见一个爱一个,身边有很多女人。这可气坏了他的老娘芮姜,俗话说儿媳妇是老太太的天敌,芮姜痛恨那些夺走子爱的狐狸精,但更痛恨娶了老婆忘了娘的姬万,所以老太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儿子赶走另立国君,姬万流亡到魏城。秦国在秦宪公八年秋季攻打芮国,结果因为轻敌而失败,同年冬天在周天子的主持下,周秦虢三国联军包围芮国,将姬万营救到秦国,姬万在秦国一呆就是六年,终于在出子二年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重登君位。从此以后,芮国对秦国感恩戴德并几乎成了秦国的卫星国。
对身边的这两个小国,秦国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他们,这只是时间问题。但秦国既然暂时无意于东出黄河,所以留下这两个小国作为与晋国之间的战略缓冲,也是明智之举。
德公二年,《史记秦本纪》只写了两件事,一是“初伏,以狗御蛊”,即从秦德公开始,中国人在最热的六月份设立三伏的节气,秦人杀狗来驱散热毒,消灾免祸。二就是德公驾崩,死时年龄35岁。
根据谥法,“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德公死后由其太子即位,就是秦宣公,宣公在位十二年,史书上只记载了宣公四年的两件事。一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在渭南作密畤祭祀青帝;二是与临近的大国晋国打了一架,估计战争的规模不会很大,秦国获得了胜利。
宣公死后,他的弟弟即位,就是秦成公,成公在位四年就死了,由弟弟赢任好即位,就是著名的秦穆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59年。
根据谥法,“圣善周闻曰宣”,“安民立政曰成”。
秦德公、宣公、成公都是守成之主,期间虽没有为秦人开疆拓土也没有称雄列国,但秦国的国势日渐壮大,尤其对关中的统治和经营。待到穆公任好即位,秦国又开始了其大规模的事业,参与中原诸侯的争霸斗争,以强国身份跻身于列国。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3 21:49:51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4 00:20:00 +0800 CST  


楼主 秦时月2013  发布于 2013-07-24 08:18:11 +0800 CST  

楼主:秦时月2013

字数:141845

发表时间:2013-07-05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35:16 +0800 CST

评论数:1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