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宋朝果然很有料

疑窦丛生

对于这场政变的过程和结果,没有任何的史学家表示异议。
唯一的争论是,对于赵匡胤而言,所谓的“陈桥政变”,这到底是一场他毫不知情、被迫登基的闹剧,还是一场他蓄谋已久、自编自导的贺岁大片?
虽然从结果来看,所有人都选择后者,毕竟皇位不是馅饼,不可能凭空而降,然而,这个矛盾也正在于此。因为所有的证据,都被赵匡胤偷偷摸摸地暗地销毁了,我们无法证明“陈桥兵变”这件事,就是赵匡胤自编自导的贺岁大剧了。
我们唯一能够提出来的,就是对这场案件的三大疑问了。
疑点一,北方真的有军情吗?
如果追溯源头的话,赵匡胤这场陈桥兵变的导火索,就是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换句话说,如果契丹跟北汉不入侵的话,赵匡胤不会奉命出征,更不会在陈桥发动政变。
那么,这场契丹跟北汉的联合入侵的军事行动,它到底是有,还是没
有呢?
纵观史料,不管是《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敌国的《契丹国志》,都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情: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汉的刘钧确实联合了契丹,一起入侵大周帝国。
当然了,敌国这个时候起兵入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大周“主少国疑”,在这权力交接不稳之际,北汉和契丹一起捞个便宜,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史书上的那些记录吗?
在这些书籍中,《旧五代史》是赵匡胤派人编纂的书籍;《宋史》是宋真宗赵恒编纂的书籍;其他的《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那是后人对前朝书籍的“再版”。毕竟时隔了半个多世纪了,能记录下来就不错了,谁还去找人证和物证呀!
因此,在这种不断的“再版”下,前朝的那些真实的历史,要么就被人掩盖了,要么就被人修改成了现在的样子,成为我们约定俗成的历史了。
至于那本《契丹国志》,看着名字挺唬人的,是一本敌国的史料书籍,其实呢,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本所谓的《契丹国志》,是南宋给辽国编纂的史书,其主要的内容,全部照抄《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等书,也就稍微改了一下版权。
一句话,如今所有记录北汉与契丹联合出兵的书籍,全都来源于《宋史.太祖实录》,就是这本书的一个补充和说明。而对于这本《太祖实录》,我们也就不好说了。
既然《宋史》的资料不准确,那么看看其他的资料,那本专门为契丹人写的《辽史》,咱们就能找到一个不同的答案了。
根据《辽史》记载,这次所谓的“汉辽联合军事演习”,只字未提。相反,《辽史》却记录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在这一年的春节,就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辽国人确实没有闲着。当然了,人家不是在出兵打仗,而是忙着平复内乱。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3 08:19:39 +0800 CST  

根据《辽史.穆宗传》记载:
辽穆宗耶律璟九年(959年)十二月,在这位“三绝睡王”的英明领导下,辽国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人谋反,最后被耶律璟镇压了下去。随后,耶律璟又是祭天又是忏悔,向老天爷和列祖列宗汇报平叛经过,让他们也跟着自己一起高兴等等。
冬十二月戊寅,还上京。庚辰,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事觉鞫之。辛巳,祀天地、祖考,告逆党事败。丙申,召群臣议时政。
十年春正月,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废周立,建国号宋。
——《辽史.卷六本纪穆宗上》
换句话说,就在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辽国自己忙得焦头烂额,莫说侵犯后周了,就是后周主动献上一片土地,辽国也没有工夫来取。
相反,这个联军的另外一个北汉,你还是忘了他吧,要是自己的“亲爸爸”不出战,你就是借给刘钧十个胆,他也不敢单独来!
除此之外,根据大臣们的表现,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件联合入侵的事情非常蹊跷,疑点重重。
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计可施。宰相范质只能抓着副宰相王溥的手,高声痛骂道:“仓促遣将,我辈之罪也!”后来,由于宰相范质抓得太用力了,以至于指甲都陷入到了王溥的肉里,几乎都要出血了,最后疼得王溥哇哇大叫了。
可见,从范质的表现,还有这句话就能看出来,对于辽国大军南下的这个情报,他们应该是有所怀疑的,只是没有来得及确认,就仓促地让赵匡胤出兵了,才酿成了今日的大悲剧。
疑点二,哪里来的黄袍?
黄袍是什么?黄袍是天下的象征,是自己君临天下的证明!因此,在那个皇权专制的时代里,除了皇帝本人外,别说穿黄袍了,就是没事收藏几件,那也是嫌自己活够,准备被株连九族了!
可见,因为龙袍不好找,普通人也不能有,因此当年郭威黄袍加身的时候,就是因为缺了它,所以才找了一面破黄旗,就这么凑合了一下。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赵匡胤的这件龙袍,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您千万别跟我说,这件龙袍是那“两个太阳”留下的,或者是那些士兵们连夜赶制的。
明朝岳蒙泉《绿雪亭杂言》里面的诗句,才是对这件事情最好的注解。
仓卒陈桥兵变时,都知不与恐难辞。
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可见,对于赵匡胤而言,这件黄袍要不是预先准备好的,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而他要这个玩意儿干什么用,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疑点三,赵家人的反应。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传到京城后,赵匡胤的母亲杜氏,这位老太太没有一点儿惊慌失措,她反而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的儿子心中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今天果然干了。”
除此之外,杜老太太还谈笑自若地补充道:“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
可见,哪有儿子都发兵造反了,母亲还在家里谈笑风生的道理。因此,杜老太太的表现只有一种解释:赵匡胤想取代后周的事情,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甚至在自己的母亲那里,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4 09:29:45 +0800 CST  
@京城说书匠 2015-07-24 09:29:45
根据《辽史.穆宗传》记载:
辽穆宗耶律璟九年(959年)十二月,在这位“三绝睡王”的英明领导下,辽国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人谋反,最后被耶律璟镇压了下去。随后,耶律璟又是祭天又是忏悔,向老天爷和列祖列宗汇报平叛经过,让他们也跟着自己一起高兴等等。
冬十二月戊寅,还上京。庚辰,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事觉鞫之。辛巳,祀天地、祖考,告逆党事败。丙申,召群臣议时政。
十......
-----------------------------
@能量觉醒 2015-07-24 21:11:34
老大你更新太慢了啊,今天专门跑新华书店去买你的大作,结果跑了两家新华书店都没有卖的。郁闷,能不能每天多更新一点啊
-----------------------------
汗,你在去哪个新华书店啊,去当当网买多合适,才6折。。。。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6 09:35:37 +0800 CST  
接下来与1000字死活上传不了,说违反国家政策,nnd,不就是写赵匡胤登基吗,有那么心虚吗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6 09:39:50 +0800 CST  
前面省略1000字。


登基称帝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上午,潘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冲到了大殿之上,他趾高气扬地告诉群臣:“你们已经换了一个主人,准备跪拜新君吧!”
这一下子,天彻底地塌了!
当听完这句晴天霹雳的话语后,这里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唯一的“壮举”就是,宰相范质抓着另一个宰相的手,他在无奈地骂街,以及看着自己那10个纤细的指甲,到底有多么地锋利无比……
以上,就是在这风雨突变、生死关头之时,后周群臣的丑态。当然了,这些人可能忘记了,这个大殿之上还有一个誓死效忠后周王朝的人。
这个人,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对于韩通而言,当他看着这三位宰相如杂耍般的表演,目睹了群臣无可奈何的表情后,韩通已经彻底明白了。与其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不如赶紧去干一些实事,这才是正道!
于是,韩通扔下了文武百官,扔下了那个年幼无知的皇帝,第一时间奔出了崇元殿,要去召集自己的部队。不管希望多么渺茫,不管实力多么悬殊,他也要为后周、为柴荣尽到自己最后的义务!
然而,现实是何等残酷,当韩通调集了所有能够战斗的部队后,他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部队就这么一点人马,守个城门都费劲,更别说去抵挡赵匡胤的百战之师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赵匡胤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韩通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让后周度过这场最大的危机。
最后,韩通认为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缩小目标,去逮捕赵匡胤所有的家人,然后以他们为筹码,去跟赵匡胤谈判,进而拖延时间,等待四面勤王之师。
于是,韩通立刻调转马头,率领士兵直奔定国寺而去,因为根据探马回报,赵匡胤一家就在那里。
可惜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就在去定国寺的路上,韩通没有看见赵匡胤的家人,却撞见了赵匡胤的亲信王彦升,并接受了这位仁兄的一份“大礼”。
这份大礼,就是一阵遮天蔽日的箭雨。
在王彦升乱箭齐射的攻击下,韩通的部队全线溃败,韩通只能跑回自己的家里,准备在这里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然而,韩通还没来得及关上门,王彦升就率军攻了进来,并把韩通及其全家,全都诛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至此,伴随着韩通的惨死,后周唯一的军事抵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幕了,而且用“抵抗未遂”这四个字来形容,也绝不为过。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矣 ……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五,在数万大军的簇拥下,赵匡胤风风光光地进入了明德门,他重新踏上了这片极其熟悉的土地。要知道,就在四天前,这里的一切还与他无关,然而此时此刻,这片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即将要变成只属于自己的财产!
我真的准备好了吗?这里的一切,真的属于我吗?
此时此刻,我无法形容赵匡胤的心情,也无法形容开封城百姓对这位新皇帝的感情,是恐惧,是不安,是仇恨,还是高兴?我唯一知道的是,用不了多久,这些百姓就将臣服于这个男人,并且永远歌颂他的名字。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6 09:45:05 +0800 CST  
这些臣服于他的人,就从那三个宰相开始吧。
史书记载,在赵匡胤进入皇宫后,没过多久,将士们就“簇拥”着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前来报到了。
一看见这三位宰相,赵匡胤立刻摆出一副六神无主、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他痛哭流涕地握着范质和王溥的手,声泪俱下地说道:“我深受周世宗的厚恩,今日却被将士们逼迫,结果木已成舟、事已至此了。我愧对天地呀。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三大宰相还能怎么办!就在大家沉默的时候,赵匡胤一边的军校罗彦瑰按捺不住了,他提着宝剑厉声大喊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
好吧,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们还能再说什么。最后,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双重攻击下,王溥第一个撩袍跪倒,对赵匡胤行臣子大礼。紧接着第二个行礼的人,就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以忠心耿直著称的范质……
至此,大局已定。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五申时,赵匡胤穿上了那件真真正正的龙袍,他威严地来到崇元殿,准备在这里举行周帝的禅位大礼。
然而,就在这个普天同庆、庄严凝重的禅位大礼中,却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和谐的音符:赵匡胤没有得到禅位诏书。
要知道,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尴尬的事情。虽然对于赵匡胤而言,有没有禅位诏书,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咱们中国人办事,历来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且要留字为据。
这可让人咋办呢?
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翰林学士承旨(官名)陶谷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他从容不迫地从怀里掏出一份诏书,史称《周恭帝禅位制书》,并大声地朗读了起来。
有了这么一份退位诏书,那真是万事俱备了,一个打造皇帝的合法程序,就这样完美地落下了帷幕。礼毕,赵匡胤正式端坐在龙椅之上,群臣对他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就这样,一个全新的王朝,在这个男人的手中正式开启。我们称这个王朝为“宋”。当然了,准确地说,是“北宋”。
至此,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活了三百多年,靠武力和征服,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不堪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文化上却跨绝百代,科技上更是硕果累累的大宋王朝,正式扬帆起航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7 13:50:54 +0800 CST  
@京城说书匠 2015-07-24 09:29:45
根据《辽史.穆宗传》记载:
辽穆宗耶律璟九年(959年)十二月,在这位“三绝睡王”的英明领导下,辽国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人谋反,最后被耶律璟镇压了下去。随后,耶律璟又是祭天又是忏悔,向老天爷和列祖列宗汇报平叛经过,让他们也跟着自己一起高兴等等。
冬十二月戊寅,还上京。庚辰,王子敌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事觉鞫之。辛巳,祀天地、祖考,告逆党事败。丙申,召群臣议时政。
十......
-----------------------------
@能量觉醒 2015-07-24 21:11:34
老大你更新太慢了啊,今天专门跑新华书店去买你的大作,结果跑了两家新华书店都没有卖的。郁闷,能不能每天多更新一点啊
-----------------------------
@京城说书匠 2015-07-26 09:35:37
汗,你在去哪个新华书店啊,去当当网买多合适,才6折。。。。
-----------------------------
@能量觉醒 2015-07-28 13:57:47
老大,你的书写的真好,今天终于把书买到了,多谢了。这里请问一下,我买的书怎么上面写了“第一卷”,你这本书总共几卷啊,是不是还有些没出版?
-----------------------------
写了好几本,出版社说计划出8本呢,我已经写完3本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9 11:20:59 +0800 CST  
恩恩怨怨,没有是与非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五晚,赵匡胤在侍女的服侍下,入住了只有皇帝才能居住的“万岁殿”。
对于这个宫殿,对于这里的每一个地方,赵匡胤比谁都要清楚。遥想当年,他在这里先后侍奉了两位君主,替他们站岗放哨。如今,赵匡胤却要睡在他们曾经休息的床上,用非正常的手段接过他们的衣钵,去完成他们那未完成的天下伟业。
我真的不知道,赵匡胤在这里的第一个夜晚,他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毕竟,柴荣才刚刚入葬两个月,他那个不甘心的魂魄,应该还在这个宫殿中到处游荡、四处徘徊吧。
也许,当天晚上,赵匡胤就会与柴荣在梦中相会,他们会隔空对骂,打一个鱼死网破;也许,他们反而会把酒言欢,互相倾诉过去和未来;更也许,他们会惺惺相惜,结拜忘年之交,共同谱写一首发自内心的感慨颇深的歌:
曾经的一切,早已化成灰。
柴荣和匡胤,究竟谁欠谁?
谁的错和谁的对,谁能判断是与非。
不要说你错,不要说我对。
恩恩怨怨,没有是与非……
要知道,柴荣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五代十国的乱世里,自己那七岁的幼子柴宗训,他绝对不可能守住后周的大好江山。即使赵匡胤不取,也会由张永德、李重进巧取豪夺,或者是张匡胤、王匡胤取而代之。
因此,既然历史选中了赵匡胤,而没有选择自己,柴荣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自己英年早逝,毕竟自己不是历史选中的那个接班人。
同理可证,对于赵匡胤而言,他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谁规定了天下只有一家姓氏?谁规定了自己不能取而代之?而唯一不同的是,赵匡胤拥有一颗报恩的心,虽然他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抢夺了人家的大好河山,但是他绝对能拍着胸脯对柴荣说道:“对于你的后代,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仁至义尽。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对得起你!”
根据《避暑漫抄》记载:赵匡胤在登基称帝第三年(建隆三年)时,秘密地雕刻了一块碑文,并安置在了太庙寝殿的一个秘密夹室里。
据说,这块石碑叫作“誓碑”,平时用镶嵌金丝的黄布包裹起来,外面的门锁也坚固无比。而只有在每年四季祭祀和新皇帝登基的时候,一个根本不识字的宦官才会拿着钥匙把门打开,皇帝独自一人进去,对这块碑文焚香、跪拜,并默默背诵上面的文字。
这块碑文上,共刻着三行字,史称“勒石三戒”。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第一,柴荣的后代子孙不管有多大的罪,也不能够处以死刑。即使犯了谋反这种十恶不赦的大罪,也只能在狱中让他自尽,而不能公开处刑,更不能连带无辜的家属。
第二,我朝不能杀士大夫,更不能杀上书进言之人。
第三,这条就是一个毒誓了,意思是哪个不孝的子孙违背了这个誓言,天打五雷轰,老天替我劈死你!
除此之外,《避暑漫抄》还记载,“勒石三戒”的内容属于国家一级秘密文件,历代皇帝都要死守这个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即使是自己最信得过的心腹大臣,也不能知道这个碑文的内容。
后来,这个秘密被皇室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后,金军在掠夺开封城的时候,他们才偶然打开了这道大门,人们才目睹了这块已经存在了百余年的神秘石碑。
最后,《避暑漫抄》记载道,等到南宋建国,太尉曹勋从金国逃回后,他偷偷摸摸地告诉赵构:“宋徽宗让我告诉您,太祖皇帝有三条碑文在太庙,内容如下,你要继续履行上面的誓言。”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29 11:21:57 +0800 CST  

当然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赵构这个皇帝,他是在战乱中临时登基的,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因此,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再好好地整理一遍整个两宋的历史,您就会惊讶地发现:
纵观整个宋朝,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没有一个柴氏家族成员因为犯法而被处死的记录。当然了,《水浒传》里虚构的柴进不算。相反,正史里多次记载了大宋统治者对柴氏家族的优待政策,其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基本上可以与整个大宋王朝相始终。
可见,一个全新的王朝的君主,能够这样全心全意、毫不保留地优待亡国之君的后裔,这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用“仅此一家”来形容,估计也绝不为过。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宋朝的继任者们,他们确实在履行太祖赵匡胤的誓言,并按照这块碑文上的内容去干。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而这本记录此事的《避暑漫抄》,它到底又是一本什么书呢?
答案是:这本书什么都不是!
要知道,所谓的《避暑漫抄》,其实就是一本摘抄历朝历代、诸子百家文献的读物,其主要性质,就跟现在路边上卖的杂志差不多。而这个碑文故事的来源,则取决于一本叫做《秘史》的书。而直到今日,我们也没有人见过这本《秘史》,更不知道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除此之外,这本《避暑漫抄》的作者,更是一个千古之谜了。要知道,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是有一个作者署名的,而这本书的作者署名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
天地良心呀,真是为了图书销量,无所不用其极呀!要知道,陆游是宋朝人,记录石碑的事情无可厚非,然而《避暑漫抄》这本书的其他内容,则是元代人的人文趣事。你让已故的陆游去记录元朝人的生活,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因此,这本书的作者,绝对不是陆游。在通过史料的分析后,我们普遍认为,这本《避暑漫抄》应该是明朝人胡乱摘抄的结果,最后借陆游的名气提高销量而已。而这本书真正的作者,以及这些明朝编辑胡乱摘抄的前身,应该是宋朝叶梦得编纂的一本历史小说——《避暑录话》。
然而,这个矛盾也正在于此,因为叶梦得的这本《避暑录话》里,压根儿就没有太祖碑文这件事!所以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到了明朝这里,就出现了太祖碑文这件事。
除此之外,柴宗训本身的悲惨命运,也反面印证了这块碑文,就是一个子虚乌有、道听途说的最终产物。
赵匡胤登基后,虽然没有杀死柴宗训,却把他发配到了偏远的房州那里,让其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后来,到开宝六年时,柴宗训又不明不白地离奇逝世了,直到今天,依旧死因不明。
在柴宗训生前,他就没有得到宋朝的优厚待遇,而柴氏子孙之所以没有被处刑,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宋朝统治者的监视里,过着“二等国民”的生活,压根儿就没有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机会,何来触动刑法之事。
因此,我个人认为,太祖的这块碑文,很可能压根儿就不存在,而所谓的厚待柴氏子孙,不过是宋朝统治者们惺惺作态,为了更好地稳固江山而已。
好吧,不管怎么说吧,这块碑文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子虚乌有的产物,历史上一直议论纷纷。我们暂且不表了,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
不管这块碑文是真是假,赵匡胤善待亡国之君的心,却是货真价实,这更是其他王朝不能媲美的。宋朝皇帝们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虽然赵匡胤所谓的“善待”,就是没有杀你……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30 20:35:12 +0800 CST  
总有人要跳出来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六,在与柴荣的魂魄扯了一夜,妥善安置了小皇帝和他干妈后,赵匡胤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开始论功行赏,重新分配这块香甜可口的“蛋糕”了。
第一批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就是陈桥兵变时立下功劳的全体将士和谋士。
在这个问题上,赵匡胤那是相当地慷慨,他根本不吝啬钱财,但凡有功的,一律加官晋爵,给予良田美眷、金银珠宝,你们要啥有啥。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赋予了他们,两个成语的全新定义——度日如年、杯水车薪。
啥叫“度日如年”:日子过得非常好,每天像过年一样开心。
啥又叫“杯水车薪”: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杯水、聊聊天,月底可以拿到一车工资。
当然了,对这两个成语的注解,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大家千万别学。
第二批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就是后周的那些大臣。
中国有句古训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赵匡胤却不这么想,人家采取的政策是:“一朝天子两朝臣。”
后周所有的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赵匡胤均采取了妥善的安置方案,即:只要肯归顺我,之前的官职保持不变,谋臣权相升官一级,满朝文武各有赏赐。
这一下子,那些不服从赵匡胤的官员们,全都得到了提拔;而那些早就投靠了赵匡胤的官员,更是得到了相应的重用。
当然了,即使没有这个政策,王溥也早就对赵匡胤暗送秋波、择木而栖了;而即便有这个优待条件,范质依旧不识时务、死不悔改。他不仅一直保持自己耿直的脾气,而且还敢在公共场合直言不讳,痛骂赵匡胤大逆不道、忘恩负义!
要知道,对于这么一个不予合作的主,如果换成别的皇帝,估计早就“咔嚓”了(比如说朱棣),然而,对于这么一个被迫屈服自己的大臣,赵匡胤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管仲、魏徵,不仅对他委以重任,还虚心接受了范质所有的批评。
至此,在赵匡胤将心比心的作用下,范质终于彻底臣服了,他终于承认了赵匡胤的地位,全身心地为新王朝的发展尽心尽力。
殊不知,赵匡胤虽然能够接受范质的批评,但这并不能表示他能虚怀若谷、谦虚纳谏。相反,只要一有机会,赵匡胤就会捉弄一下范质,好好地报复一番。
拜现在很多连续剧所赐,不管是汉武帝商量军情,还是唐太宗讨论国事,群臣都是站在金銮宝殿上,与皇帝商量军机国事的。其实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从春秋时期开始,君臣都是“坐而论道”的,即大家都是坐着谈论事情。唯一的区别是,皇帝有一个龙椅,大臣们只能坐地下,没有任何的靠背,最多就一个坐垫。当然了,虽然不舒服,但好歹也是一个座位。
殊不知,这种持续了上千年的君臣礼仪,等到了宋朝这里,被赵匡胤无情地打破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7-31 21:41:21 +0800 CST  

有一天,在一个早朝的时候,赵匡胤突然对宰相范质说道:“爱卿呀,朕最近有点儿眼花,这些字有点儿看不清楚,你上来一下,给我读读这段话。”
赵匡胤说完后,范质立刻谨遵圣旨,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走到了皇帝的龙书案前。结果呢,范质刚刚低下头来读这段话,他的身后就出现了一个小太监,偷偷摸摸地把宰相的椅子搬走了。
等读完这段文件后,范质回头一瞧:噫?什么情况?怎么椅子没有了?
想象一下吧,这位以耿直著称的宰相,他当时就想骂街了:“我椅子呢?谁那么缺德?有种站出来,我大嘴巴子贴你!”
然而,这里毕竟是庄严无比的金銮宝殿,范质不能干这种有失身份的事情,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只能这么干站在那里了。
群臣一看,当朝宰相在那里站着,我怎么还能觍个大脸坐着?于是,大家齐刷刷地都站了起来。这时候又跑出来一群太监,把这些椅子全都撤走了。
当天早朝结束后,见群臣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赵匡胤心满意足地走了。此后,从第二天早朝开始,群臣就不再坐椅子了,他们统一站着上班了。
当然了,不管是“报复”也好,还是为了“维护皇权”也罢,赵匡胤都是在真心实意地对待范质,并给予了他最高等级的人文关怀。范质生病了,赵匡胤亲自上门,赏赐黄金二百两、白银一千两、绢两千匹,不久还赐钱百万。
有了前朝范质这块“金字招牌”,那些反对赵匡胤、对新朝不满的人,也就改变了对赵匡胤的态度,并且忠心耿耿地对新王朝的发展尽心尽力了。
第三批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就是后周的那些封疆大吏了。
首先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就是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而这块蛋糕的“分量”,也让这位老将极其满意。
在得到这块蛋糕后,符彦卿立刻上京谢恩,并第一时间告诉赵匡胤:“后周都没有了,您还是别叫我老丈人了,请直接称呼我名字吧。”
对于这个问题,赵匡胤没有同意,他一直没有改口,并且始终如一。当然了,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符彦卿虽然是后周的外戚,但他也是赵匡义的岳父,所以他还是赵匡胤的“老丈人”。
第二个分到蛋糕的人,就是忠武军节度使张永德。要知道,赵匡胤的殿前都检点一职,就是从张永德手中接过来的。因此对于这位前上司,赵匡胤一直称其为驸马(后周的),赏赐金银珠宝、如花美眷,更是不在话下。
目睹了赵匡胤对这两位将领的做法后,那些或等待着、或观望的各地节度使们,全都打消了自己的疑虑,纷纷依附新朝了。
当然了,赵匡胤不管怎么分这块“蛋糕”,总会有人认为不公平,他们会跳出来说自己分得少,何况这里本来就有一些不识时务者、自不量力者、心怀野心不服者……
这不,赵匡胤还没有分完蛋糕呢,就有一个人公然跳了出来,他要跟赵匡胤好好地掰掰手腕了。
这个不识时务、自不量力、根本不服赵匡胤、准备反抗中央的人,就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1 22:39:10 +0800 CST  
挑战者的逻辑

李筠,并州(今山西太原)人,自幼从军,以勇武著称,史称能开百斤硬弓。由于镇守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经常用一己之力去抵挡整个北汉的进攻,其战绩扬名天下、路人皆知。
殊不知,李筠原名李荣,为了避讳周世宗柴荣的名字,所以才改用了现在的名字。当然了,对于自己的这个新名,李筠颇为满意,他逢人便说:“李筠、李筠,玉帛云乎哉!”而凡是知道这句话的人,无不拍手称赞。
原来,孔子有一句名言:“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而李筠就是取了“礼云”这两个字的谐音,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名字。
可见,虽然李筠是一员武将,但他还读过一些书,有那么一点学问,绝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武夫。
当然了,除了有一些学问外,李筠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刚愎自用、狂得冒烟!对于李筠而言,在这个世界上,他就服三个人:老天爷、自己,还有那个顶头上司。
然而,李筠的这个顶头上司,他既不是这个“赵皇帝”,也不是那个“柴老板”。
显德七年(960年)二月,赵匡胤的使者来到了潞州,他加封了李筠的官职,并且带来了一块非常美味的大蛋糕。然而,对于这 “香甜美味”的东西,李筠的第一反应是:不要,打死也不要!
史书记载,面对赵匡胤的圣旨,李筠态度决绝,极度恶劣。但是在儿子和诸将的苦言相劝下,李筠还是接受了赵匡胤的任命,并以臣子之礼跪接了新皇帝的圣旨。
接受了赵匡胤的圣旨,李筠也算是大宋王朝的一分子了。然而,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如果李筠能够这样轻易认输,那才叫新鲜呢!
原来,举行完了册封仪式,大家要一起好好地吃一顿,庆祝自己升官发财。殊不知,就在这个酒席宴中,李筠突然命人挂起了一幅画像,并对其顶礼膜拜,痛哭不已。
更让所有人拍案惊奇的是,这幅画像上面的人,居然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这也是李筠唯一服的那个人!
看见没有,李筠此举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老子只服从郭皇帝一人,柴荣都是一根葱,你赵匡胤装什么大瓣蒜!
在新朝的特使面前,公然祭拜前朝的皇帝,这就不是什么礼仪问题了,而是极其严重的路线问题了!赵匡胤的使者瞠目结舌,而李筠的手下也是面面相觑。好在,这些人里面有一个聪明人,他立刻圆场道:“我们将军喝高了,失态失态,误会误会,请大家多多包涵,请勿见怪。”
最后,这场本来应该皆大欢喜的酒宴,就这样不欢而散了。而通过这件事情,赵匡胤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李筠这个人,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妇人!
诚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一口唾沫一个坑,要么说服就服,要么说反就反!那么李筠的表现呢?
如果你要反,你就不要接圣旨,直接拔刀子;如果你要服,那就要装孙子,不要给前朝掉眼泪。这一下子倒好,李筠接了圣旨,证明已经归顺了新朝;可归顺新朝了,他还想着拔刀子。
这种既要当孙子,又要拔刀子,或者是既不当孙子,也不敢拔刀子的做法是想干吗?您自己问问李筠,他到底想干啥?
实际上,就连李筠自己,他都不知道自己想干啥。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3 08:36:17 +0800 CST  
《宋史.周三臣传》记载,得知李筠祭拜郭威后,北汉皇帝刘钧大喜过望,他立刻派遣使者送来一封密信,并告诉了李筠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
李筠,我们合作吧!
殊不知,当看完这封信后,李筠的反应就一个字:烦!再加上一个词语:闹心!
我到底是反还是不反?
李筠仿佛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反吧,自己心里实在没底,赵匡胤是个什么人,李筠比谁都清楚;而开封城那数十万的皇家禁军,其彪悍无比的战斗力,李筠也比谁都心知肚明。可是,不反吧,自己祭拜郭威的事已经全国皆知了,就连死敌刘钧都忽悠自己造反了。自己还当一个乖宝宝吗,谁还会相信自己呀?
就在李筠优柔寡断、进退失据的时候,那个在开封城龙椅上的赵匡胤,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显德七年(960年)三月,赵匡胤又派遣使者来到潞州,他继续提拔李筠的官职,同时召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入京,让他出任皇城使,负责保护京城的安全(类似于清朝的九门提督)。
这次大宋使者二出宫,傻子都知道赵匡胤要干什么了!给李筠加官晋爵,是为了安抚这个小子,让他悬崖勒马,不要继续闹事;调李守节入京,是为了要一个人质,顺便看看李筠的表现,是否铁了心要跟赵匡胤过不去!
然而,对于赵匡胤的这些任命,李筠的回答还是那样暧昧不清,还是那样优柔寡断!
一方面,李筠继续调兵遣将、加紧练兵,挑明了要跟赵匡胤过不去;另一方面,李筠把北汉交给自己的密信上交了朝廷,并且信誓旦旦地告诉大宋使者,自己绝无二心。
至于让儿子入京这件事情,李筠也表示完全同意。毕竟这个兔崽子是一个亲宋派,他天天让老子不要造反,搞得老子耳边无法清净。现在正好,把李守节轰到京城,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从此得到一个天下太平。
当然了,李筠的这种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处理方式,更让朝廷所有人大跌眼镜。
你李筠到底要干什么?说你不反吧,你天天内心不服、心存贰志;说你反吧,你又把密信和儿子送来,彻底表明自己的决心。
李筠呀,李筠,你自己说,你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城,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向赵匡胤示威,为了让赵匡胤放心,还是为了麻痹赵匡胤的所有警惕?
你到底是反,还是不反?给一个痛快话行不,你也算是一个男人!
殊不知,这个开封城里万人之上的赵匡胤,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当面对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后,赵匡胤劈头盖脸,毫不修饰地骂道:“太子,你咋来了(太子,汝何故来)?”
可想而知,这句话就是一个十万伏特的晴天霹雳,谁听见了,都会被直接劈死!李守节吓得屁滚尿流,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道:“陛下何出此言?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离间我父亲跟陛下的关系!”
一听这话,赵匡胤也懒得跟他废话,把脸一沉,随后对着李守节痛骂道:“不要在这里强词夺理了。那个老贼把你派来,就是想让我杀了你,然后借此起兵。然而,我不会上这个老贼的当。我今天放你回去,你告诉那个老贼,赶紧负荆请罪、归顺于我,否则我百万雄军即刻启程,杀得你等片甲不留!”
说完后,赵匡胤也没工夫跟这个人废话,他就摆了摆手,叫了两个侍卫把李守节拖走了。当然了,虽然保住了一条命,李守节还是惊魂未定,甚至一肚子委屈。
老爸,我真是你亲生的吗?犯得着对我这么狠吗?非要赵匡胤杀了我祭旗!这个问题,你今天必须给我解释明白。
书归正传,李守节怎么跟老爸对骂,咱们暂且不表,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赵匡胤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看来战争已经不可能避免了。这片中华的土地上,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殊死较量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5 15:54:49 +0800 CST  
@看个球啊 2015-08-04 09:47:52
楼主,更得太慢了!我为了看宋史看了三个帖子都是只看到赵匡义就没得了!你不要也这样吧???
-----------------------------
被一个天天叫嚣抄袭的人烦透了。
难道别人写了宋朝,我后面再写类似的事件就是抄袭?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5 15:57:44 +0800 CST  
到底是很傻,还是很天真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在经过了100多天的思想斗争后,终于起兵造反了。
虽然在历史的档案里,李筠干这笔造反的买卖,是生平的头一回,然而,《下河东》里唱得好:“王登基二十年干戈未定,乱五代尽都是各霸称雄。”
为了成功造反,李筠立刻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派人收集、编纂、书写赵匡胤的罪行,痛骂赵匡胤出身卑微,对柴荣忘恩负义,欺负人家可怜的孤儿寡母等等。从根子上追究宋朝的不合法性,进而打击赵匡胤人马的士气与信心。
第二件事情,李筠绑架了赵匡胤的使者以及那些不服从自己的将领。他将这些人打包送到了北汉,以表明自己的决心,更希望北汉能够借此机会出兵。
第三件事情,李筠秘密派人前往后蜀,他想去说服那里的孟昶出兵。但是很不幸,这个使者虽然没有背叛他(参考后蜀,这点很重要),却让宋朝的刑警队员们立了头功。
当然了,哪怕上面三件事情李筠都干成功了,也无法改变事情的结局。因为这个原因很简单,既然李筠要造反,他只能真刀真枪地去干,去跟赵匡胤打一场殊死的战争,才能完成自己最终的目的。
咱们都知道,自古以来,要想在战争中获胜,无非就三条——“天时、地利、人和”。所谓的“天时”跟“人和”,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鬼知道都是一些什么玩意,而唯独这个“地利”,那才是货真价实的筹码。
这个货真价实的“地利”,它更是李筠手中最大的筹码。
李筠镇守的潞州,古称上党,高居太行山之脊,史称 “居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李筠的手下,更加不乏深谋远虑之辈,谋士闾丘仲卿就直言不讳道:
“大梁(开封)兵甲精锐,难与争锋,不如下太行,直抵怀、孟,塞虎牢(三英战吕布那地),据洛邑(洛阳),东向而争天下。”
要知道,闾丘仲卿的建议完全正确,这也是赵匡胤一直忍耐李筠的根本原因。
对于赵匡胤而言,如果李筠这么干了,他完全可以割据今天河南省的沁阳、孟州、荥阳、洛阳一带,成为一个富得流油的土豪,同时可以与北汉、契丹联合,对大宋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到了那个时候,不敢说大宋帝国危在旦夕,但也绝对能被折腾得可以。
然而,对于这么一个最强的进攻套路,李筠却选择了自废武功,他直接把这个建议毙掉了。因为对于他而言,所谓的“地利”,那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老子拥有“天时”和“人和”,这些才是硬道理!
那么,这个所谓的“人和”是什么?
李筠告诉闾丘仲卿,什么叫做开封兵强马壮、难与争锋?就算这些都是真的,那又怎样?因为这些兵马,将来都是老子的东西!
欲哭无泪!闾丘仲卿都想直接投降了。
这是一个什么狗屁道理?试问他们听命于你,一百多天前干吗去了?再试问一下,如果现在是周世宗本人转世重生,还会有几个人倒戈归顺、倒打一耙?
当然了,这番言论,仅仅是李筠自信的开始。
“人和”的问题解释清楚了,现在咱们谈谈“天时”吧。要知道,此时此刻的我,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因为“吾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不平哉!”
这里所谓“儋珪枪”,不是李筠的神兵利器,而是一个叫做“儋珪”的擅长使用长枪的将领。而所谓的“拨汗马”,是一匹能够日行700里的宝马良驹,据说逃跑时候很给力。
看见没有,就是这么两样东西,居然成为李筠跟赵匡胤叫板的最大本钱!当然了,每次我看见这两句话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眼熟。
是吧,真的很眼熟……
后来,当我重新翻阅历史书籍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这句话的原型:“吾有画杆戟、赤兔马,天下谁敢近吾身!”
据说,当年喊出这句话的人,貌似没有履行这个诺言,他最终兵败被俘,在白门楼那里被人活活吊死。
可见,此时此刻的这个李筠,他就是三国时期吕布的转世投胎!一样的天真无邪、一样地妄逞匹夫之勇,一样地很傻、很天真……
李筠的故事告诉我们:见过“猪跑”的人,吃过“猪肉”的人,虽然对这个操作流程烂熟于心,但也会犯错,变成一个“大猪头”。
从这个方面看,李筠真是一个猪头。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6 09:56:10 +0800 CST  

当然了,虽然李筠尽干一些无厘头的事情,但是只要他一骑上马,他依旧是一个勇猛无比的将领,更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杰出统帅。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率军出征。他一战就夺取了泽州,并一举掐断了赵匡胤的咽喉。当然了,这里所谓“咽喉”,不是指从军事上取得了优势,而是直接威胁到了开封城的粮食问题。
原来,攻陷了泽州后,李筠的局势直接好到了极点,只要他能再接再厉,一举爬上和坚守住太行山,赵匡胤就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届时,李筠能借太行山之险,一冲而下,占据整个黄河上游地带,进而控制沿岸的永丰、回洛、河阳等重要粮仓,甚至断绝宋朝开封城的漕运之路。
可见,对于赵匡胤而言,局面已经烂到了极点。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只能力求速胜,跟李筠比赛去爬山,趁着他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平息这场叛乱了。然而,就在赵匡胤调兵遣将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为了响应李筠,北汉皇帝刘钧已经御驾亲征,他从太原出兵支援李筠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没有比这更坏的消息了。好吧,既然事已至此,赵匡胤只能选择自己的最终方案了:
御驾亲征,亲自讨贼,就像当年柴荣那样,把这件事情彻底搞完!
其实,赵匡胤是多虑了,自古“杀鸡焉用牛刀”。铁的事实证明,李筠连一只鸡都不如。或者是说,李筠是被另外一只鸡施了魔法,被拖住了后腿,这才变成了一只鸡!
原来,就在赵匡胤风尘仆仆地出兵,准备去爬太行山的时候,那个先到的李筠,却在太行山下悠闲地喝茶聊天,跟北汉皇帝刘钧有一句没一句地互相
扯皮!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7 09:16:09 +0800 CST  
穷困的赞助商,凄惨的李筠

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就在李筠攻陷泽州城、准备去爬太行山的时候,北汉刘钧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皇帝已经御驾亲征,不日即将到达。
得知北汉皇帝将要带来“精锐之师”支援自己后,李筠这个高兴呀。说怎么着刘钧也是一国之君,我得给足了对方面子。
于是,李筠选择了按兵不动,先等等这位皇帝。结果呢,李筠这么一等,他既贻误了战机,也让自己的心里彻底蒙上了一层阴影。
原来,由于年年战争,北汉早已今非昔比了。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只带来了区区几千人马,而且还包括很多的老幼病残弱。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用牛车当自己的代步工具,我说你什么好呢?莫说我李筠势利眼,换成是谁,也不想跟你一起玩,太掉价!
刘钧都惨成这样了,他还挺爱摆谱,居然要李筠以臣子之礼觐见,准备册封他为西平王。而根据史料记载,当天李筠愤怒无比的脑子肯定是短路了,他居然真的以臣子之礼去觐见了,而且还接受了这个官职。
当然了,李筠之所以这样做,也可能是以大局为重,为了双方能继续合作这部大戏,不想节外生枝而已。然而,就是这个继续合作的问题,双方怎么谈都谈不拢,甚至差点儿兵戎相见,直接翻脸了。
为什么会这样?三点原因足矣。
第一,平等问题。
为了共同对抗赵匡胤,李筠与刘钧举行了一场会谈,且谈话一直在友好、坦诚和相互理解的气氛下进行。双方回顾了多年的传统友谊与血海深仇,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最后,刘钧册封李筠为西平王(差点儿成平西王),并委以重任;而李筠也接受了这个官职,却告诉这位皇帝:“册封我可以,给我官职也行,但我效忠的上司,只有那后周的开国大帝郭威,你这个无名小卒,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屁。”
伤自尊了,刘钧彻底伤自尊了!而连这种最基本的君臣关系都没有搞清楚,这个合作还怎么继续。
第二,契丹问题。
看见李筠这么鄙视自己后,刘钧不甘示弱,他立刻搬出了那个大靠山,自己的契丹干爹。与此同时,不管是显摆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刘钧都不怀好意地告诉李筠:“我的干爹很猛,要不我牵线搭桥,你们认识认识……”
殊不知,刘钧话音未落,李筠就勃然大怒,他立刻挑明了自己的立场:“这笔买卖不管怎么,都不许契丹人参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否则的话,咱们就地解散!”
您看,刘钧搬出契丹这个大靠山,本来是想打击一下李筠嚣张跋扈的气焰的,结果却整出了这么一个反效果。刘钧真是欲哭无泪,直接想用脑袋去撞墙!
第三,利益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但凡涉及利益,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何况这俩还不是亲兄弟!
按照先前的协议,李筠与刘钧联手后,双方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到最后分赃的时候,按照双方的人头和战绩分配,务必做到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然而,等看见刘钧的部队后,李筠彻底地后悔了。因为对于他而言,他彻底高估了北汉的实力。他原本以为北汉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结果却来了这么一群老幼病残弱。不仅啥也不能干,还要分自己的钱,这让他情何以堪!
与此同时,刘钧对这个“口是心非、效忠二主”的臣子,也根本不信任。为了防止李筠暗中捣鬼,虚报假账,刘钧派来一个叫做卢赞的监军,专门负责所有的财务账单,防止李筠骗自己。
这还没开战呢,这两位仁兄就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最后,汇报一些这个会议的结果吧。经过无数次互相扯皮后,刘钧作为“这部大戏”的投资者,负责出钱出人;而李筠作为这部大戏的制片人,负责找导演、雇演员,最后按照票房的大小分红、分利。
当然了,作为制片人的李筠,他从投资人那里得到的所有“经费”就是——区区几千个卖相不堪入目的士兵,一个毫无市场的西平王头衔,外加一个叫卢赞的军事特派员。
好吧,等了这么多天,互相扯皮了这么久,就得到了这么一点儿东西,真是衰得可以……
殊不知,对于李筠而言,这些衰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09 22:09:45 +0800 CST  

就在刘钧与李筠举行会谈、互相扯皮之际,赵匡胤已经率军日行八百里,不顾一切地爬上了太行山,并且对泽州形成了包围之势。
即使战局突变,李筠也毫不在意,毕竟这场战役早晚得打,赵匡胤的那些部下也早晚是自己的人。而且此时此刻,李筠的实力也早已今非昔比,他手下还有数千北汉雄军,虽然各个“熊”得可以。
就这样,为了迎接自己那场伟大的胜利,李筠命令儿子李守节驻守潞州,负责保护自己的大本营。随后,李筠率领3万大军威风凛凛地出征。他屯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准备与赵匡胤上演一场先秦时期的巅峰之役——长平之战。
李筠的理想是美好动人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比了。莫说复制那场古代的经典战役了,李筠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
李筠的3万大军被赵匡胤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而自己曾经那坚定不移的誓言,貌似也不是那么回事。
“看见吾来了,汝等怎么不造反呀?”
除此之外,当李筠兵败退守泽州后,他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原来,由于自己照顾不周,导致那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即那北汉派来的监军卢赞、河阳节度使范守图,连同那几千名北汉的好兄弟,他们全都被赵匡胤嘁哩喀喳,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了。
目睹了这些好朋友的惨死后,李筠仿佛突然顿悟了一样,为了这些“为他而死”的好兄弟,李筠就此选择了决不投降,誓死反抗了。至于那匹拨汗马,老子也不用了。
虽然,这些“好兄弟”的那位顶头上司刘钧,早已经偷偷撤股,弃这位合作伙伴于不顾了。
后来,在泽州誓死抵抗了一个多月后,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十八日,泽州城终于被赵匡胤攻破。而在这城破人亡之际,李筠见大势已去,他找来了一堆柴火,并用它们结果了自己。
这位一生犹犹豫豫的人,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倒是非常地果断。李筠这纵火一跳,不仅成全了赵匡胤的胜利,也彻底颠覆了自己一生优柔寡断的事实。
不管怎么,李筠敢作敢当,他诠释了自己“纯爷们儿”的定义,也为自己的行为埋了单。虽然这个代价,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大……
殊不知,在泽州城的冲天大火中,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料得到:这团熊熊燃烧的大火,不仅映红了赵匡胤胜利的笑脸,同时,远在千里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命运,也被这团大火彻底定性。
这个人,他就是李重进。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0 10:56:40 +0800 CST  
杀鸡儆猴的结果

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十八日,在攻陷泽州城,逼迫李筠以火自焚后,赵匡胤本想继续北上,去端了李筠的老巢潞州城,然而,赵匡胤的大军刚刚上路,潞州的李守节就率众投降了。
至此,仅仅过了两个月,赵匡胤就彻底平息了一场大叛乱,他满意地班师回朝了。随后,赵匡胤平定这场叛乱的结果以及自己希望的那“增加威望,杀鸡儆猴”的效应,也立刻浮现了出来。
李筠之乱被平定后,那些在各地纷纷观望,或者是心存二心的节度使们,立刻知道了下一步的“行动”以及这样做的结果了。
同年六月,成德节度使郭崇提交了降书顺表,宣布投降了。
要知道,郭崇是后周的三朝元老,当听说赵匡胤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后,此人心怀怨恨、屡犯天颜,还把赵匡胤的特使打了一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对后周忠心耿耿的大臣,当看见了“那盘烤肉后”,他终于对新朝臣服了。
同年七月,保义节度使袁彦在潘美的劝说下也投降了。
对比忠心耿耿,外戚出身的郭崇,袁彦跟前朝的感情就很一般了。而他之所以选择拥兵自重、招兵买马,完全就是想要自保,或者看看有没有机会造反。因此,当这个“投机者”看见了李筠的下场后,下一步该干什么,估计不用潘美劝说,这位仁兄早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同年七月,建雄节度使杨庭璋也率军投降了。
跟郭崇一样,杨庭璋也是后周的外戚,他的姐姐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妃子。所以,当李筠想要造反的时候,他就派人联系了杨庭璋,请求一起造反起义。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杨庭璋的回答真是暧昧得可以,他不反对这个意见,但也决不同意。
秉持着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思想,当赵匡胤与李筠分出胜负后,这位仁兄二话不说,立刻单人独骑进京,好好地表达了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至此,当看见李筠“玩火自焚、抱憾终身”的下场后,那些尚且处于观望之中,或者是心存二心的各地节度使们,立刻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纷纷收起了自己嚣张的气焰,全都归顺了这个新朝。
然而,虽然郭崇、袁彦、杨庭璋相继臣服了自己,赵匡胤的内心依旧无法平静,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除非“那个人”也臣服自己,否则这个刚刚建立的大宋王朝,将永远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那个人,就是前朝第一老臣,声望极高、能与自己南北争、拥有资格登基称帝的李重进。
殊不知,就是这个李重进,他早就“造反”了!
原来,当李筠起兵造反后,李重进就立刻派遣使者秘密前往北地,联系李筠,结合一个“二李超级联盟”,共同讨伐赵匡胤。
要知道,如果这个联盟成立了,这就不仅是对赵匡胤造成巨大危害了,而是有可能让宋朝亡国了!因为这“二李”可以一南一北地进攻,对赵匡胤形成夹击之势。再加上北面的契丹,南方的南唐,赵匡胤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给自己作诗,貌似也绝不为过。
可惜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可以灭掉赵匡胤的联盟,却让李重进自己搞砸了。准确地说,是被他派遣的使者搞砸了。
当得到这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后(从南到北,穿越整个宋朝国土),这个叫做崔守珣的使者,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一定不会辜负君主,誓死完成这个使命。
殊不知,这个崔守珣的君主,貌似不是李重进……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崔守珣最佩服的人,就是那个“天下第一老油条”冯道。因此,这个人犯不着放弃赵匡胤的火炉,没事去守着李重进这个冷灶。
其次,根据蛛丝马迹的记录,崔守珣应该很早就认识赵匡胤了,因为他是赵匡胤忠诚的“牌友”!
所以说,李重进不派崔守珣出使,这个人都有可能把他卖了,何况他现在的手中,还有一个可以邀功请赏的巨大“馅饼”。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1 09:27:02 +0800 CST  

于是,等离开了扬州后,崔守珣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直接冲到了赵匡胤这里,并留下了一段经典对话:
崔守珣:“启奏我主万岁,李重进拥兵造反了,有盟书为证。”
赵匡胤:“他终究还是反了。敢问爱卿,如果我赏赐他免死金牌、丹书铁劵,他还会造反吗?”
“必反无疑!”崔守珣坚定地回答道。虽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到了这个定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正是这句话,最终要了李重进的命。
“好吧,我彻底明白了,我也知道该干什么了……”
于是,赵匡胤立刻提拔了崔守珣的官职,给予了他无限的赏赐,并让他马上回到扬州,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拖延李重进造反的时间。这样就足够了。后来,铁的事实证明,崔守珣别的本事一般,但是这撒谎、拖后腿、当搅屎棍的功夫,还真是天下无敌也。
就这样,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李重进就跟一个群众演员似的。他既不想当主演,也不屑当配角,人家就这样默默地看着,看着李筠全军覆没、城破人亡,最终变成一具烧焦的尸体……
当然了,等看完了这部大戏,准备书写自己的“观后感言”时,李重进这才惊讶地发现,这部大戏的“男一号”,貌似应该自己去演,这样会更合适!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悔之晚矣……
殊不知,就在李重进捶胸顿足、悔恨无比的时候,那位刚刚得胜回朝的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拍一部“续集”了,而这部大戏的“男一号”,就是这个被单方面敲定了的李重进。
建隆元年(960年)七月,处理完了李筠的善后工作,赵匡胤立刻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封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为平卢节度使,立刻启程,移镇青州,克日即行。
虽然从级别来看,这是一个平级的调动,但是此命令一经颁布,所有人都明白了赵匡胤的心思,也彻底知道了李重进的命运。
还记得后唐李从厚、后晋石敬瑭的故事吗?对,就是让节度使搬家,进而削减他们的实力,或者是逼迫他们“起义”。
从唐朝末年开始,节度使的根据地,基本上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节度使一旦搬家,其结果就跟“虎落平阳、龙游浅水”差不多,还有很大概率被人半路“黑”一下。
因此,虽然此时的这个时代,已经改名为“宋”,但这五代十国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却早已根深蒂固,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李重进。
于是,当收到这份圣旨后,李重进二话不说,立刻选择了李从厚、石敬瑭的那条路,那条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造反之路。
当然了,虽然也是第一次造反,但李重进的造反模式,跟李筠的有一拼,毕竟被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
在他们的造反模式中,无非就两条:招兵买马,寻求赞助。
这两条中,第一条靠自己,自负盈亏;而第二条就要忽悠别人了,让那些土豪们出钱出力了。
在这个方面,李筠那个赞助商(北汉)不给力,家里根本没几个子儿;而李重进这个赞助商,那就非常给力了。因为这个土豪家财万贯,有的是钱,而且他跟赵匡胤之间,还有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在里面。
李重进找到的这个赞助商,就是南方第一大户,南唐的皇帝李璟。
殊不知,虽然李重进写了一份言简意赅的书信,派人秘密地送到了南唐,他希望李璟看在过去与赵匡胤苦大仇深的份儿上,能够出兵帮助自己,然而,让李重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天天吟诗作画、梦里看花,李璟的脑袋明显地“高人一等”了,他处理国事的方法,也变得那么地“与众不同”了。
看见这封书信后,李璟啥表示也没有,他只是把这封密信送到了开封城,直接让赵匡胤变成了最后的收信人!
这一下子,赵匡胤正愁师出无名,找不着借口揍李重进呢,而这封如“及时雨”般的书信,正好给了赵匡胤一个最好的借口。
再这一下子,得知南唐李璟如此处理国事后,李重进气得暴跳如雷,他就跟那三国时期的张飞一样,开始无缘无故地体罚下属,并动不动就棍棒伺候了。
还是这一下子,看见李重进如此行事后,他的下属们全都伤了心。于是,有几个下属趁着夜色,他们偷偷摸摸地逃跑了。
最后这一下子,这位本来就疑神疑鬼,认为天下人都负了自己的李重进,终于暴走了。后来,这位基本诊断为“疯癫着魔”的李重进,一口气逮捕了十几个高级官员,并且第一时间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当然了,杀人可以,但必须给一个说法。而李重进的说法就是:我怀疑他们要造反,所以砍了他们祭旗。
至此,在宋朝宰相赵普的“预言”声中,李重进未来的悲惨命运,已被彻底搞定。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2 22:27:09 +0800 CST  

楼主:京城说书匠

字数:142898

发表时间:2015-05-20 23: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33:09 +0800 CST

评论数:7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