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宋朝果然很有料


李重进守薛公之下策,昧武侯之远图,凭恃长淮,缮修孤垒。无诸葛诞之恩信,士卒离心。有袁本初之强梁,计谋不用。外绝救援,内乏资粮,急攻亦取,缓攻亦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就是说:李重进这个人,他没有薛公的计谋,没有诸葛孔明的深谋远虑,没有诸葛诞的布施之心,更没有袁绍的名门声望,他拥有的东西,不过就是一座孤城而已。而怎么攻陷这座孤城呢?
急攻亦取,缓攻亦取,怎么着都能取!
建隆元年(960年)九月二十日,赵匡胤削夺了李重进所有的官职爵位,并颁布了御驾亲征令。当然了,虽然赵普信心十足,认为此战不费吹灰之力,然而,赵匡胤还是不敢小看李重进。在这次御驾亲征的过程中,赵匡胤调遣了慕容延钊、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耕、宋延渥等超一流的名将,意欲与李重进决一死战、一决雌雄!
可惜的是,虽然赵匡胤非常重视李重进,但是铁的事实证明,赵普的预言才是真。
面对赵匡胤的讨伐大军,离心离德的李重进根本无力抵抗,而赵匡胤的大军还没有开赴扬州城,李重进的部下就揭竿而起,把这位上司“内部处理”了。
建隆元年(960年)十月二十一日,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后,这位曾经所向披靡、纵横驰骋的老将,终于选择了李筠的处理方式,即生起一团篝火,然后把自己扔了进去……
至此,这位秉性刚烈的李重进,选择了一个男人自杀的方式,宁可葬身火海,也不给敌人留下当众炫耀的尸体。
男人,真是一个男人……
当然了,伴随着这个男人的死,赵匡胤终于平定了这个天下。从此之后,在赵匡胤统治的国家里,再无反宋的大旗。
那么,“内忧”已经全部处理完了,那些“外患”们,也该被赵匡胤提到日程上了。这个刚刚平息了各方势力,终于君临天下的赵匡胤,他又准备拿哪个国家开刀祭旗了呢?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4 08:46:01 +0800 CST  
出兵南唐,还是算了

事实证明,一个精力过剩的男人,他是无法安生过日子的;那么,十万个这样精力过剩的男人聚在一起,他们又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问题,就是赵匡胤现在要面对的现实。
建隆元年(960年)九月二十日,赵匡胤御驾亲征,他率领10万大军南下扬州,准备讨伐李重进。然而,赵匡胤啥仗也没打,李重进就焚火自杀了。
这一下子,赵匡胤和身边的10万个大老爷们儿,极其郁闷,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还是说,再找一个对手,好好地发泄一下心中的这口怨气。
正好,扬州城的前面,就是母亲河长江了;而长江的对面,嘿嘿……
亲爱的南唐李璟同志,命苦不能怨政府,你自认倒霉吧!
殊不知,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最先开始行动的人,不是赵匡胤,而是那个南唐皇帝李璟。
原来,大家都在江湖混,谁也不傻!李璟虽然是一个“百无用处”的文人,但他也非常地清楚赵匡胤要干什么。当李重进焚火自杀,赵匡胤却一反常态不回家后,傻子都知道他要怎么做!
于是,这位心虚的李璟,立刻派遣使者过江,主动献上大量的金银珠宝,并用实际行动向赵匡胤表示:“各位远道而来,辛苦、辛苦。来来来,我请大家喝酒吃饭。全由我买单,一点儿不要钱!只要不砸馆子,一切都好办。”
当然了,即使南唐使者装孙子都装成这样子了,赵匡胤还是不依不饶。但见他在这个酒席宴中,对着这些南唐使者痛骂道:“说!你们的国主为什么要跟我国叛臣暗中勾结(汝国主何故与吾叛臣交通)?”
然而,面对这当头棒喝的一声吼,南唐的使者冯延鲁却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个人慢悠悠地回了一句,并让赵匡胤差点儿跳起来。
“陛下,您只知道我们私下里勾结了,但是您还不知道吧,我们还曾经参加过叛乱呢!”
听完这句话后,赵匡胤当时就怒火中烧了!好小子,居然敢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赶紧坦白从宽,看我怎么办你!
冯延鲁继续慢吞吞地说道:“启奏陛下,当年李重进派来的使者,就是微臣负责接待的。我们国主给李重进的回答,也是微臣代为转达的,所以我清楚地知道这整个事情。”
“哦,你们国主怎么回答李重进的?”赵匡胤迫不及待地问道。
冯延鲁答道:“我们国主是这样说的,大丈夫因为不得志而造反的,古往今来无数,我们也能够理解。但是,你李重进不在李筠造反的时候起义,这就等于丧失了时机,根本没戏了。如今天下安定,宋主雄才伟略,就是白起、韩信再生,也肯定没戏了,何况还是一个区区几千兵力的李重进。所以,我们就把李重进的使者轰走了,决不参与此事了。”
这马屁拍得,爽!
要知道,冯延鲁的这番回答,那是相当地巧妙。按照赵匡胤的定义,但凡是被劈头盖脸痛骂的人,都会语无伦次、惊恐万分,他就可以看场大戏了。
然而,这个冯延鲁却毫不畏惧,还振振有词。他不仅撇清了南唐与李重进的关系,还不失时机地奉承了一下大宋的当今天子,把赵匡胤比成了一个能够轻易收拾掉白起、韩信的英明皇帝。面对这番言论,任谁都会高兴不已。
后来,这个问题掰扯清楚后,赵匡胤又出了一题:“就算是这样吧,但是现在吧,我手下的将领们都劝我乘胜渡江,夺取南唐,你看怎么样?”
你这不是扯吗!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7 17:26:34 +0800 CST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冯延鲁毫不畏惧地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如亲率大军南下,我南唐绝非您的对手。然而,请陛下认真考虑一下,我南唐虽弱,但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他们都是先主(李昪)的随身侍卫,全都发誓与南唐同生共死!因此,陛下要是想与这数万部队浴血奋战,那就请南下吧;与此同时,陛下如果不惧长江的天险,不怕那不可预知的风浪,以及不惧怕前方攻击受阻,后方被切断粮道的危险,您就请来南唐吧。我们随时欢迎您!”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面对南唐这咄咄逼人的反恐吓,但凡是一个“正常”的君主,都应该拍桌子骂街了——“你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之怒’吗?我现在就告诉你!”
然而,在赵匡胤最应该暴怒的时候,这个男人却选择了忍,但见他微微一笑地说道:“哈哈哈,阁下的话真有意思,我就是跟你开了一个玩笑,你不要这么当真。莫非你是来当说客的吗?”
“不,我就是奉旨来这里,请你吃饭的。”
“这不结了,来来来,继续喝酒……”
在这场外交中,冯延鲁凭借不卑不亢的气势,绵里藏针的语言,得体的说话方式,终于打消了赵匡胤南下的念头。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解除了南唐一场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
可惜的是,就在南唐百姓拥护冯延鲁、称赞他为英雄的时候,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敢梗着脖子跟赵匡胤叫板的人,他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救世主。而真正让他们避免兵祸的人,其实是他们的那个死对头,那个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
事实也正是如此!
想象一下吧,十几万个精神亢奋、士气正浓的男人聚集在河边,他们无时无刻地不想冲过河,去掠夺对面城堡里的金银财宝和美丽姑娘。结果呢,他们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冷嘲热讽的一顿,就这样灰溜溜地走了,这可能吗!这个文人不是火上浇油,逼迫这些愤怒的大兵出征吗?
因此,唯一能够让这次军事行动取消,将这些血灌瞳仁的宋兵变成“软蛋”的人,只有他们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个拥有宋朝最高股份的大老板。
实际上,赵匡胤从一开始,就不想去打南唐。
为什么?因为赵匡胤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下定决心过江,莫说那个小小的冯延鲁了,就是那不辱使命的唐雎来了,他也会照杀不误,直接拿这个人的脑袋去祭旗。
因此,如果赵匡胤选择攻击南唐,他早就开打了,而且有很大的概率获得最终的胜利。然而,按照统计学的说法:有很大概率获得的胜利,并不是百分之百会获得胜利。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就有可能会失败。
对于赵匡胤而言,万一失败了呢?
要知道,这不是赵匡胤杞人忧天,而是凡事都要往坏处想。君不见那些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苻坚、曹操)吗,他们俨然成了赵匡胤的梦魇。
对于赵匡胤而言,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家底有多薄。好不容易按住了李筠、李重进这两个“葫芦”,要是在长江上稍有闪失,让南唐这个“瓢”再浮起来,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除此之外,要是万一重复了苻坚的悲惨命运,那些后方刚刚消停的节度使们,岂不是要重现当年“十六国”的辉煌伟业,赵匡胤还不得赔死!
因此,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下,赵匡胤是绝对不会出兵的,至于那个公开叫板的冯延鲁,我忍了你,又能如何!
诚然,忍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可以的话,谁都愿意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是一个哲学家说得好: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可怕的。
赵匡胤,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
当然了,如果二十年之后,赵匡胤的弟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会得到那个悲惨的结局了。
赵匡胤的这个弟弟,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8 10:35:54 +0800 CST  
迁都洪州,李璟之死

虽然取消了攻击南唐的军事行动,也成全了冯延鲁的一世英名。然而,赵匡胤不甘心这样灰溜溜地班师回朝。为了发泄一下大兵们的不满情绪,赵匡胤索性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顺便威慑一下这个不肯投降的南唐。
殊不知,包括赵匡胤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场纯粹为了自娱自乐的军事表演,居然收到了神奇的效果,更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而且,它还间接害死了一个皇帝。
这个皇帝,就是南唐中主——李璟。
当李璟目睹了宋朝模拟的“沿长江逆流攻击金陵”的军事演习后,直接被吓傻了,他也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
“原来,老子所在的都城金陵,根本无险可守,更是位于战斗的最前沿呀!”
为了避祸兼更好地逃跑,这位素来缺乏主见的李璟,提出了一个迁都洪州的打算,并在一片的反对声中,他毅然决然、坚定不移地执行了!
洪州,也就是今天江西的省会南昌。从军事角度看,要想从金陵到南昌,需要沿长江逆流而上,还要经过军事重镇九江,以及战略要地鄱阳湖,只有这样才能到达。
因此,不管是从战略角度上讲,还是从防御设施上算,南唐暂时退守洪州,摆开一个防守反击的阵势,亦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权宜之计。
然而,一个国家的迁都,要准备的事情多如牛毛,岂能草率而行?特别是这次李璟迁都,这基本上就是他脑袋一热的结果。结果呢,洪州的配套设施根本没有到位,城市的扩建工程也没有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莫说安置这些搬迁而来的官员及其家属了,就是开一个早朝例会,由于“庙小和尚多”,很多官员就跟挤公交、抢地铁似的,他们根本找不到地方下脚。
除此之外,由于洪州城市狭小,且不及金陵的十分之一,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配套设施,这就导致了官员们晚上无处可去,也没有地方去娱乐消费。因此,这长夜漫漫的,他们只能这么硬挺、干熬着,且还不是一天、两天……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善于享受的南唐官员、和同样喜欢繁华热闹的李璟,全都后悔了。不仅天天抱怨洪州简陋、艰苦的生活,而且无时无刻不思念东归,回到他们的那个“安乐窝”里了。
最后,由于思念过度,李璟终于病倒了,且一病不起,就此逝世了。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在洪州郁郁而终,享年45岁。
盖棺定论一下吧,对于这个皇帝而言,人生真的是荒诞不经、无法预知。李璟千里迢迢地搬到这里,原来不是为了避祸,就是为了死在这里。这叫什么事!
除此之外,对于这个难得做出明智决断的皇帝而言,李璟在临死之前,他居然又做了一个最为“英明神武”的决断。
在李璟的遗言中,他告诫自己的子孙,一定要把自己的坟墓留在洪州,且违背我誓言者,不是南唐的忠臣孝子!
这说明什么?这位皇帝就是要把南唐的首都留在这里,保留住跟大宋对峙的最后一点本钱!
可惜的是,就跟当年忘记父亲的教诲,白白挨了一口咬一样,李璟的这个继承者,这位刚刚25岁就登基称帝的南唐新君,也忘记了父亲的临终遗言。李璟死了以后,这位新皇帝就率领文武百官回到了金陵,并把父亲的坟墓安葬在了这里。
至此,南昌(洪州)这个超级短命的国都,仅仅被扶正了三个月,就被南唐彻底抛弃了。而放弃了南昌城,不仅标志着南唐以退为进、东山再起策略的全部破产,也标志着南唐将继续腐败下去,直到不久的将来,在这位新任国君的统治下,迎接那亡国末路的结局了。
这个南唐新一代的国君,就是李璟的六子李从嘉。只不过,在历史的文献中,我们更喜欢称呼这位南唐第三代君主为李煜。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19 08:44:03 +0800 CST  
最近比较烦

建隆二年(961年),注定是永载史册的特殊一年。在这一年中,长江南面的第一强国南唐,换了一个主人;而在长江北面的第一强国宋,也同样发生着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从赵匡胤阴晴不定的心情说起吧。
在长江上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后,赵匡胤就班师回朝了。然而,在班师回朝的过程中,除了赵匡胤本人兴高采烈外,其他的将士都郁闷无比。他们不解、他们愤怒,他们想找人宣泄!
因为,这些人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文人(冯延鲁)的一番废话,就能把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皇帝,彻底变成一个软蛋。
对于他们而言,跟这种文人废话什么,直接砍了他祭旗,顺便杀到南唐去,这才是正道!然而,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被一个文人随便骂了几句,我们就灰溜溜地往家跑了,这算怎么回事?
当然了,只有赵匡胤本人,才清楚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对于赵匡胤而言,现在的局面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李重进已死,扬州顺利回归,南唐继续当着软蛋。这个结果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打过长江,不小心犯了苻坚、曹操的错,然后功亏一篑?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万事休矣呢!
因此,对于赵匡胤而言,此行的所有目的已经达到,这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他怎么能不意气风发呢?然而,等这位皇帝回到了皇宫后,他却一反常态,开始变得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了,仿佛谁都欠了他不少钱。
被人羞辱,反而得意;得胜还朝,反而生气,这是一个什么情况?
看见皇帝整天无精打采后,大臣们就得问问是怎么回事。结果,赵匡胤摇头叹气地说道:“你们认为皇帝很威武、很神圣是吧?其实一点儿都不爽,比我当节度使时候差远了!”
这一下子,群臣全都傻眼了,这还怎么安慰皇帝呢?难道说,满足赵匡胤的愿望,大伙齐心协力地造反,把他重新变成节度使?
大家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让这位皇帝继续郁闷下去,郁闷到心情越来越差为止了。
当然了,有不敢劝慰皇帝的,也肯定有不怕死猛冲的。这不,就有一位大臣冒死进谏了。
有一天,赵匡胤在后院拿弹弓打鸟。他玩得正起劲呢,结果这个大臣要求面圣,声称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觐见。
一听这话,赵匡胤哪里敢怠慢,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弹弓,匆匆忙忙地去听上奏。结果呢,哪里有什么军国大事,赵匡胤听见的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甚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赵匡胤这个气呀,说人家玩得正在兴头上,你偏偏要来败我的兴,真是岂有此理!然而,面对这位雷霆之怒的君主,这位官员一点儿也不在乎,他还放了一句火上加油的话:“微臣说的事情再不是,也比打鸟玩乐重要(臣以为尚亟于弹雀)!”
想象一下吧,当你听见这种不知死活的话后,你会作何感想?但见赵匡胤武人本性大爆发,他抡起手中那把心爱的斧头,就这样直接砸了过去。
这一下子,赵匡胤不仅让这位大臣挂了彩,还直接干掉了对方的两颗大
门牙。
说实话,这个大臣真是一条硬汉,要是别人挨了这么一下,不仅疼得死去活来,估计下面也得湿了一片,然而,这个大臣一不哭、二不闹,人家啥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弯下了腰,然后捡起了那两颗大板牙,最后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赵匡胤更加愤怒了,他对着这个大臣大吼道:“你干什么?把这个证据拿起来,难道还要告我不成?”
这个大臣捂着嘴回答道:“告您是不可能的,但今日之事,必将有人写入史书里!”
好吧,算你赢了。面对这个死不悔改的倔头,赵匡胤愣是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历史也再一次证明,但凡想要永载史册的明君,都是那种要名不要利的主。事后,赵匡胤笑嘻嘻地拿出了钱包,花了一笔不菲的私了费,终于把这件事情抹平了。
抹平的结果是什么呢?那位想青史留名的官员,最终也没得逞。在这件历史事件中,这位官员的名字永远都是某人。
虽然打跑了这个官员,也赔了不少银子,赵匡胤依旧愤愤不平、无法释怀。他不是心疼那些银子,而是这满朝文武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苦衷与不甘!
当然了,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有一个人。只有这个人,能把自己的所有心事,看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陛下,您是在郁闷‘王剑儿’的事情吧?”
说这件话的人,就是大宋朝第一宰相——赵普。
真是一语中的……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21 13:42:56 +0800 CST  
所谓的“王剑儿”,就是在那场陈桥兵变中,保护了赵匡胤的家人,诛杀了韩通一家人的——王彦升。
话说当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称帝后,他犒赏了所有的有功之臣,而唯独这个王彦升,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官职,反而还锒铛入狱,差点儿被斩首示众了。
原来,这个原因非常简单,毕竟王彦升违反了赵匡胤的约法三章,他擅自杀了前朝大臣。干了这么一件极其出格的事情,因此必须要承担这个相应的罪名。
然而,傻子都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没过多久,在群臣的一致求情下,赵匡胤就收回成命,还“勉为其难”地赏赐了王彦升一个京城巡检的官职,就是让他负责整个京城的治安。
可见,把自己的“家”都交给了王彦升,足以说明赵匡胤对其的信任程度。然而,就是这个得意忘形的王彦升,再接再厉,又干了一件极其出格的事情。这不仅让赵匡胤愤怒无比,还彻底放了一句狠话:终生不得受节钺!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你王彦升这辈子,都别想当节度使!
原来,王彦升自从当了首都警察局局长后,他非常地爱岗敬业,人家日夜在开封城巡逻守护,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活动,保障首都人民的人身安全。然而,有一天晚上,这位仁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看谁都不像好人了,直接打击到了宰相王溥的家里。
听见这位凶神恶煞敲门后,由于有韩通被灭门的前车之鉴,王溥被吓得够呛呀,他诚惶诚恐地开门,颤颤巍巍地问他有什么事。
殊不知,王彦升根本不理会这位当朝宰相,人家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并很无厘头地说道:“半夜巡逻,非常辛苦,我来这里讨碗酒喝。”
你拉倒吧,不用王溥这种高智商的官场老油条,就连傻子都知道你半夜此行的目的。你王彦升半夜跑到这里,无非就是变相的勒索受贿而已。
然而,也许王溥非常地小气,也许他装傻,根本没有听懂王彦升的意思。总之,不就是说讨碗酒吗,好酒好菜没问题,金银珠宝就算了。
最后,王彦升无功而返,或者是其他史料记载的那样“彦升得白金千两而退”,他吃完了这顿酒席后,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殊不知,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王彦升就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了。
第二天早朝时,王溥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赵匡胤,而这位新科皇帝的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异常愤怒的赵匡胤下旨,立刻罢免了王彦升所有的官职,并把他外放到了地方,降为唐州刺史,并发誓永不晋级(后来还是升职了,王彦升被任命为护国军节度使)。然而,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是王彦升带给自己的震撼,却远远没有结束。
至此,赵匡胤终于明白了郭威、柴荣的苦衷,虽然自己已经黄袍加身,成为一个帝国的皇帝,然而,那五代十国根深蒂固的“兵骄则逐帅,将强则叛上”的思想,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甚至根本不给自己一点儿面子。
这不,还没怎么着呢,王彦升就恃功自傲,当面勒索国家一品大员了。这要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位将领们就会不明白给谁打工了!到了那个时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于是,在平定了“二李”叛乱后,赵匡胤把心腹大臣赵普召来,对他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天下自唐末以来,区区几十年的时间,换了八个皇帝,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原因?这种战火不熄、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的局面,到底什么时候是一个头?我想改变这个社会,建造一个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世界,可要怎么办呢?”
一听这话,赵普先是拍了一堆马屁,什么陛下能够想到这些,是天、地、人、神的福气呀,这是英明之主、天下人之福等等。随后,赵普说出了酝酿已久,将彻底改变这个世界,并给宋朝三百余年定下治国精神,甚至改变中华民族特有本色的办法:控制武将的权力,削弱武将的经济,收回武将的精锐部队,让他们变成无权、无钱、无枪的“三无产品”,这样天下自然就能安定了。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赵普的话还没有说完,赵匡胤就打断道:“打住,打住,爱卿所言极是,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在这种思想下,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办法,就在赵匡胤的心中孕育而成了。
这个办法,在历史上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杯酒释兵权。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23 22:13:41 +0800 CST  
杯酒释兵权的真相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这个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故事,它是这样演绎的:话说有一天(据说是建隆二年七月十五日),赵匡胤召集大将们喝酒。喝到高兴时,赵匡胤突然说道:“别看我现在这么高兴,实际上我天天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
一听这话,这些大将们就很奇怪,他们问道:“陛下富有四海,何出
此言?”
赵匡胤回答道:“当初你们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我身上,让我当了皇帝,你们好做开国元勋。万一有朝一日,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了,也逼着你们当皇上,你们怎么办呢?”
真是一语中的: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
大将们一听这话,立刻吓得全体跪倒,皇上这不挑明了对自己不放心吗?于是,他们集体玩儿命磕头道:“那您说咋办?”
赵匡胤说道:“干脆这样吧,咱们打仗不就是为了享福吗?你们现在回家,你要房子我给你房子,你要地我给你地,你要钱我给你钱。你再多娶几个小妾,晚上活动充实点儿。咱们君臣之间再结成儿女亲家,我的公主嫁给你儿子,我的儿子娶你闺女,这样一来的话,君臣结成秦晋之好,互不猜疑,你们看
行吗?”
这有什么不行的?这帮大将回家后,第二天就纷纷上辞职信了:“我崴脚了,骨折了,不能再骑马了。”“我感冒了,不能再上班了。”没过几天,这些大臣们都知趣地回家了。
最后,赵匡胤很是高兴,他和平地解决了问题,顺利地收回了权力,君臣之间还相安无事,也留下了这段千古美谈的历史——杯酒释兵权。
然而,这么一个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跟您说,就是一个后人杜撰的传说,它甚至跟“喝酒、赵匡胤”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您会相信吗?
事实正是如此。
作为宋朝初年政治、军事上的一件大事——杯酒释兵权,几乎所有的文献、史书都会重复地讲述这件事情,仿佛这就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怀疑这件事情,并质疑此事的真伪了。
因为,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现在所有“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源,都是宋人的笔记,而非官方的权威文献。
要知道,如果“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情真的发生过,那这绝对是赵匡胤的一项伟大的壮举,理应被永载史册,大书特书才是。然而,不管是当时的官方文献《国史》《实录》,还是元朝人编写的前朝《太祖实录》《三朝国史》《宋史.太祖本纪》等,都对此无只言片语。
对于宋初而言,如此重要的一件军国大事,居然在官方文件上惜墨如金,甚至一字不提,这岂不是咄咄怪事?还是说,这里面另有隐情,或者是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
而记录了这件事情的各种民间文献,则将此事人为渲染、大书特书,最后将此事演绎成为一个“声情并茂”的电影!
这个“杯酒释兵权”电影的原型,最早见于丁谓的《丁晋公谈录》。
这个丁谓可是一个猛人。此人不仅是宋真宗的宰相,而且还坑死了一代名臣寇准。
当然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丁谓坑死了寇准,可谓损人不利己,他未来的下场,比寇准要惨烈得多。
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丁谓最终上了《佞臣传》。但是,丁谓毕竟是一朝宰相,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发言权,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那么,这位丁谓同志,他到底见证了什么呢?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26 17:56:51 +0800 CST  

在这本《丁晋公谈录》中,丁谓记录了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天,赵普急匆匆地告诉赵匡胤:“不要再让石守信、王审琦掌握皇家禁军了!”
一听这话,赵匡胤当时就蒙了,说这哥儿俩是我义社十兄弟呀,他们难道要造反吗?
赵普继续说道:“这两个人不会造反,但是他们管不住自己的下属,臣担心他们手下要造反的话,他们也就身不由己了。”
听完这番解释后,赵匡胤哈哈大笑地说道:“宰相多虑了,区区下属,这两个人还是管得住的,而且我如此器重他们,他们怎能有负于我?”
赵匡胤话音未落,但见赵普冷冷地回答道:“陛下不知周世宗吗?周世宗的手下,他管得住吗?周世宗也器重自己的手下呢,结果怎么样的呢?”
一听这话,赵匡胤浑身冷汗直流。这个周世宗的手下,你我心知肚明,何必再言。于是,赵匡胤立刻听从了赵普的建议,收回了这二人的兵权,并把他们轰出了朝廷,去地方上任职了。
综上所述,《丁晋公谈录》里记载的这个故事,虽然有收缴兵权在里面,但是这里面没有“杯酒”,也没有“释兵权”,更没有赵匡胤什么事,这完全是赵普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结果。
那么,就是这么一个和“杯酒释兵权”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是如何与这个经典故事扯上关系的呢?
几十年后,宋真宗赵恒驾崩西去,赵祯登基称帝,史称宋仁宗。
仁宗一朝时,当时的著名宰相王曾,在整理前朝笔记的时候,就把这段故事写入了自己的《王文正公笔录》。为了增加这个故事的阅读性,王曾将它重新书写了一遍。
于是,这个故事就变成了这样:
太祖赵匡胤登基称帝好几年后,宰相赵普多次进言,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俩人位高权重,还掌握着皇家禁军,这样早晚得出事,还请皇帝把他们调到别处,防患于未然。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赵普的这个建议,赵匡胤只是微微一笑,他完全信任这两位好兄弟。可是,架不住长时间地被灌输着三人成虎,任谁也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推翻自己的初衷了。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找来了石守信、王审琦一起吃饭,并在这个酒席宴上,赵匡胤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我和各位,那都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因此我绝对没有怀疑过你们。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文臣们天天在我耳边嗡嗡叫,说得我头都大了,我也保护不了你们了。这么着吧,你们不如选一个风水宝地,去地方当一个土霸王。当地的赋税收入,足以让你们荣华富贵一生了。这样颐养天年,岂不快哉?
“除此之外,我再跟诸位联姻,我收你们的儿子为姑爷,收你们的女儿为儿媳,让诸位当国丈。这样咱们结秦晋之好,以示君臣无猜,你们看怎么样?”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对于石守信、王审琦而言,他们也早就过够这种日子了。所谓树大招风,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人吊起来当靶子打,自己再皮糙肉厚,也有抵挡不住的时候。如今,自己不仅啥事没有,还能彻底地功成身退,对于这样的好事,他们还能提什么反对意见!
于是,石守信、王审琦马上第一时间磕头谢恩,且唯恐皇帝说话变卦,立刻交出了兵权,定下了儿女婚姻的时间,就这样去地方上享福去了。
至此,“杯酒释兵权”故事的基本框架,就此敲定。
后来,等历史的车轮转到宋真宗时期,当时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在自己的《涑水记闻》中,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重新的演绎,把它最终演变成为咱们现在众人皆知的“杯酒释兵权”了。
综上所述,在这三位作者的不断演绎、不断加工下,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所谓的“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是一个后人杜撰的传说。
然而,这么一个永载史册的故事,虽然是宋代文人演绎的结果,但是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中,它确实存在过,并且真的与“杯酒”有关系。
这段历史,也许才是“杯酒释兵权”的真正前身。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30 22:06:44 +0800 CST  
统统交权

话说开宝二年(969年)十月,赵匡胤在自己的御花园内做东,他邀请了十二位节度使们吃饭。
被邀请的这十二位节度使,他们都是威风凛凛、驰骋一时的天下名将。其中就包括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归德军节度使高怀德、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等等。
然而,在这十二位封疆大吏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兴高采烈,对皇家宴会憧憬不已。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就非常忐忑,因为他心中有鬼;还有一个人就非常难受,因为他心中实在是不忿!
这个心中有鬼的人,他叫作王彦超;而那个心中不忿的人,他叫作郭从义。
先说这个心中有鬼的人,大家还记得,这个为人非常“痛快”的王彦超吧。
遥想当年,赵匡胤刚刚浪迹天涯的时候,就曾经投奔过他,结果这个王彦超那叫一个“痛快”,他只用了区区十贯钱,就把这位真龙天子轰出了家门。
可见,你要是王彦超,当年干过这样的“壮举”,你的心中也得有鬼。
好在赵匡胤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人家根本就没有记仇。而在王彦超诚惶诚恐地说完 “浅水岂能藏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实乃天意也”后,赵匡胤哈哈一乐,这一页就算过去了。
殊不知,王彦超这一页好翻;而郭从义的这一页,却翻得异常艰难了。
为什么?因为这位仁兄是一个实在人,肚子里没啥花花肠子。结果在这众目睽睽之下,郭从义被赵匡胤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这让他情何以堪?
原来,就在这个酒宴前,赵匡胤亲自接待了郭从义,并微笑着对他说道:“郭爱卿呀,听说你马球打得不错,可否给朕表演一番?”
这有什么不行的!郭从义二话不说,立刻换了一身衣服,然后纵马驰骋,就在这里表演了起来。后来,由于“周旋击拂、曲尽其妙”,大家都为其鼓掌喝彩。郭从义也得意扬扬地跳下马,跑到赵匡胤面前请赏谢恩。结果呢,赵匡胤只是似笑非笑、阳奉阴违地说了一句:“爱卿的球技,真是精湛呀!然而,这是一个将军该干的事情吗?”
……你确定不是在玩我吗?
还没有吃饭,就引出这么多的事情来,这顿饭的过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果不其然,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赵匡胤不慌不忙地端起酒杯感慨地说道:
“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宿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在第一线为国家服务。个个事务繁忙,这让朕的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呢?”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赵匡胤话音未落,心中有鬼的王彦超就听明白了,他立刻随声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卑臣年龄大了,现在不适合干节度使了。还请陛下容臣告老还乡,把这把老骨头埋在故里,实现卑臣这最后一个心愿吧!”
看来,这是一个聪明人!当然了,这也是唯一的一个聪明人。
虽然在赵匡胤的眼中,这个王彦超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下面的事情就该好办了,然而,不知道其他的节度使们是真傻,还是大家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家只字不提告老还乡的事情,他们只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感言,回顾了当年攻城略地的辛苦以及遭受的艰辛等等,好让赵匡胤继续补偿自己。
眼看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赵匡胤出离愤怒了,但见他一句话打断道:“这些都是前朝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这一下子,这些人全都顿悟了,他们也终于明白了皇帝请客吃饭的真正含义了。
感情这顿饭,就是一顿散伙宴呀!
第二天,赵匡胤颁布圣旨,免去了这些人节度使的官职,取而代之的是“太子太傅、上将军”之类的官职。
虽然这些官职的名字大得吓人,品级也高得可以,全都是从一品、从二品的高官,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典型的明升暗降,自己被解除了兵权,轰到敬老院去养老了。
至此,从唐朝中期开始的藩镇之祸,就在这场“杯酒释兵权”的酒宴中,彻底地灰飞烟灭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多少个皇帝没有解决的藩镇之祸,为什么赵匡胤仅仅凭借一杯酒,就能让这些骄横不法的藩镇们乖乖听话,全都主动地缴枪投降了呢?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不管是《宋史纪事本末》,还是《续资治通鉴》,他们都加了这么一句话:其实兵权不在也。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的这些节度使门,他们早就变成了无牙的老虎,褪了毛的凤凰,早就没有反对中央的实力了。除了主动申请回家养老外,这些节度使们已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因为赵匡胤早在此前,就已经做足各项“工作”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8-31 12:53:30 +0800 CST  
集权集权

为了收回各种权力,重塑中央集权制,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了,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也。
第一个方面:细分职业,四十八人掌管兵权。
要知道,自从“黄袍加身”后,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再发生,赵匡胤下令,原来的“两司”变成“三衙”,即未来的宋军“三帅”——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兵都指挥使。
南北朝变成三国鼎立了,看你们怎么联合起来造反。
当然了,对于赵匡胤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把“两司”变成“三帅”后,赵匡胤还是不放心,他又在“三帅”下面设立“四卫”,又在“四卫”下面设立“四厢都指挥使”,再进一步剥夺兵权。
这一下,原来由2×5管理的兵权,现在变成3×4×4了,我看你们还怎么兴风作浪。
第二个方面,以文制武,不许武将调动部队。
把自己的禁军一分为三后,虽然这“三帅”都是皇帝的将领,全都听从皇帝的指挥,可以统率部队,但是这哥儿仨根本没兵。如果想要用兵,可以,去找枢密院。
宋朝的枢密院,有点儿像今天的总参谋部,它负责调动所有的部队,但是却没有统率权。那么,谁统率这些士兵呢?还得找将军。但是将军只有统率权,却没有使用权。
简单来说吧,宋朝的军队就是一辆汽车,将军就是皇帝雇佣的司机,枢密院就是那个派车的公司。虽然这些车归枢密院管,但是它不能开;将军能开车,但是车不是你的。你只能开,用完了,必须第一时间还。
可见,这种二权分割管理制度,能最大地限制这辆汽车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并能最大地保证这辆汽车只有一个主人,即皇帝。
那么,您说了,这样使用太费劲了,我自己花钱造一辆汽车,这行不行呢?
不好意思,赵匡胤明确下令:不论什么级别,不论什么高官,也不管对帝国的忠心程度,只要敢私自招兵,培养自己的私人武装,就一个字——杀;补充一个词——无赦!
可见,不要再为岳飞鸣冤叫屈了,这小子要是生活在赵匡胤时代,光凭那个“岳家军”的招牌,这哥们儿就死定了,估计早被砍十多次了。
对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枢密院的长官一定是文官,为的就是“以文制武”,玩儿命降低武将的身份,免得他们靠干预政治恃才自傲,最后爆发出造反的野心。
第三个方面,强干弱枝,调地方精壮部队入京。
宋朝的部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禁军、厢兵、乡兵、藩兵。
其中,禁军是皇帝的私人武装,相当于宋朝的正规军;厢兵是地方上的士兵,相当于各地的武警部队;乡兵就是最下面的士兵,相当于各地的民兵预备役。藩兵就不解释了,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可以雇佣的士兵,想用可以,拿钱来。
以前,这四支部队相安无事,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大家都各自花钱,去培养自己的势力。然而,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却被赵匡胤一道圣旨打破了。
赵匡胤下令:无论厢兵还是乡兵,凡身强力壮、武艺高强者,全部都要编入禁军。
听到这一圣旨,地方诸侯们彻底傻了眼,自己的精锐部队,就这样被赵匡胤一锅端了,留下的都是一群老弱病残,连抓个小偷、打个土匪都费劲,这可咋整呢?
至此,按照《涑水见闻》记载:镇之厢兵,皆老幼病残,皆非京城精锐禁军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从唐朝开始的藩镇之祸,仗的就是自己强大的地方武装。而赵匡胤的这道圣旨,直接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大小连锅端了,看你们谁还敢造反。
当然了,即使把地方折腾成这样了,赵匡胤还是意犹未尽,他继续颁布了一道圣旨,又在这些地方将领们的伤口处,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01 12:43:14 +0800 CST  
第四个方面,实行更戍法。
所谓更戍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当地的守军要更换驻地,但是驻守的将军不用调动。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现在有三支部队,A驻军北京,B驻军开封,C驻军济南,等过了一段时间后,A移师开封,B移师济南,C移师北京。三个地方的将领不变,军队却换了一茬。
那么,这样的换防,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咱们现在看古装连续剧,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各种不同的方言,扮演指挥官的主要演员大吼一声:“兄弟们,敌人就在眼前,为了大王,大家冲啊!”
随后,伴随着这声怒吼,大家一拥而上,打败了敌人,在一片激情的背景音乐中,最终获得了胜利。
如果这是连续剧,拍得还不错,但如果这是真正的战争,那就算瞎了!
要知道,平时谁也不认识谁,没有一起喝过酒,没有一起吃过肉,啥感情都没有,你让我冲,我就冲?凭啥?!给个理由先。
总之,卖命是可以的,冲锋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给个理由。
如今,这个理由怎么给?部队三天两头地换防,刚给几个鸡腿,士兵就全都换走了,这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吗?
你让我们怎么给?
就这样,在这种“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作用下,宋朝厢兵和乡兵的战斗力直线下降,最后终于变成了零。
至此,从唐朝安史之乱(755年)时期起,困扰了中国近两百年的藩镇之祸,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赵匡胤把地方军权压得太死了,虽然不会再发生节度使造反的事情了,但是也产生了一种“矫枉过正”的恶劣影响。
未来,攻击中原的那些少数民族们,不管是辽还是金,或是那个天下无敌的元,他们一旦突破或者是绕过了宋朝的边境线,就能第一时间攻到宋朝的都城。所到州县毫无抵抗能力,全都望风而逃。
这是为什么?因为中间的州县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且都是老幼病残的士兵,根本没有力量反抗。
因此,不管是赵匡胤无心也好、有意也罢,从这以后,宋朝就留下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弊病。
也许,这些都是赵匡胤的错,但是,如果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当你面对一个已经持续了两个世纪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你的耳边天天充斥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如果您是赵匡胤,您能想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不管怎样,在这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后,赵匡胤终于拨乱反正,定王业于一身,彻底消除了藩镇之祸。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然而,虽然历史把这些功劳记载了赵匡胤的头上,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在创建宋朝这座摩天大楼的时候,除了要记住投资商跟奠基人以外,我们还要记住这座大楼的设计者。
谁,才是这座大厦真正的设计人?
这个人,他就是赵普。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06 17:14:05 +0800 CST  
史料匮乏的大宋第一相

虽然在宋朝的历史中,赵普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风光无限也,但是,在真正的历史记录里,赵普的记录却少得可怜。少量几个可圈可点的事情,要么资料不全,要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案例一:推荐人选。
有一年,赵普看中了一个人才,他就想把这个人推荐给赵匡胤。然而,赵匡胤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就是不用。结果,赵匡胤不用,赵普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奏推荐,直接把赵匡胤惹急了,把这封推荐信撕成碎纸。
要知道,皇帝都这样的,要是换成一个别的大臣,估计也就消停了,然而,这个大臣可是赵普呀!但见赵普把这堆碎纸捡起来,并将它们重新粘贴了起来,最后又把它们送了上去,直到赵匡胤答应了为止。
当然了,对于这种事情,历朝历代直言进谏的股肱之臣们,他们都会这样做,这也是他们光荣而伟大的使命。然而,这个矛盾也正在于此。要知道,对于这么一段可以大书特书的历史,我们直到今日,都查不出来赵普这么做的目的,他到底为了谁要这么做!
在这段历史中,这个被赵普一再推荐的人,只有两个稀奇古怪的字——某人。
这不是成心诋毁、恶心赵普吗!
案例二:国号之争。
咱们都知道,明清两朝,为了国家平稳、江山统一,每位皇帝只能使用一个年号。然而,明清之前,皇帝在自己统治期间,可以随意更改年号,寓意换一个运气。
建隆四年(963年),赵匡胤决定换一个手气,重新整一块“招牌”了。当然了,毕竟自己是行伍出身,仅粗通文墨,根本不善于这种咬文嚼字的事情。于是,赵匡胤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赵普,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勿用前代旧号。
没过多久,赵普就提交了一个年号“乾德”。而对于这个年号,赵匡胤也没有多想,就欣然同意了。
殊不知,两年半之后,即乾德三年(965年)春,赵匡胤顺利地灭掉了后蜀,并从那里得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在整理这些宝物时,赵匡胤看见一面铜镜背后,俨然刻有五个大字:乾德四年铸。
赵匡胤当时就急眼了,说今年才是乾德三年,这乾德四年的东西哪里来的?后来,在一番询问后,赵匡胤算是整明白了,原来这个乾德,是前蜀末帝王衍的年号。
得知这个结果后,赵匡胤也没有多想,他只是找了一瓶墨水,然后狠狠地泼了赵普一脸,并痛骂了一句:“多读一点儿书!”
据说,赵普得到这么一个大黑脸后,被吓得一宿没敢洗脸。这位仁兄顶着这么一个黑脸,愣是过了一夜。等第二天早朝上班后,在赵匡胤的授权下,赵普才敢把这个黑脸洗白。
可见,赵普这面子丢得,简直丢人到家了。
案例三:半部《论语》治天下。
据说,在被泼了一身墨,遭受到奇耻大辱后,赵普决定发愤图强,玩儿命读书了。从此,赵普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大书匣子,每天他都要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然而,谁也不知道赵普读的什么书,他也绝对不许别人动。
后来,等这位宰相去世后,人们才打开这个书匣,结果发现了半部《论语》。从那以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此传遍了整个天下。
实际上,后人之所以杜撰了这么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只是为了阐述《论语》的重要性,只要“半部”就能治理这个天下!然而,我们却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只记住了赵普不爱读书,只读了半部《论语》。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07 13:48:52 +0800 CST  

从历史仅存的资料来看,赵普出身在一个非官宦之家,但也绝非普通农民的家里。他的祖辈应该是当地的小吏,有那么一点点资产,但也不足以炫耀。所以赵普没有任何炫耀的资本,他只能实话实说:“臣出自孤寒,本非俊杰。”
对于这么一个出身的人,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里,如果无法上阵杀敌,那就只能通晓一套刀笔功夫,拥有各种尔虞我诈的斗争哲学,并永远充实自己,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超凡本领。
有一件事情,能够彻底说明赵普的能力,以及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
建隆四年(963年)二月,天雄节度使符彦卿进京面圣。咱们前面讲过,这个符彦卿是柴荣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就是为了牵制中央的赵匡胤。因此,这么一个重要人物的临阵倒戈,让赵匡胤非常地高兴,他不仅赏赐了符彦卿很多的宝物,还打算把他调入京城,替自己管理禁军。
殊不知,对于这么一个建议,赵普是一百个不同意。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听从赵普的建议,他还是颁布了诏书,决定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了。结果呢,赵普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扣留了皇帝的诏书,并请求赵匡胤收回成命。
这一下子,赵匡胤直接急眼了,说我颁布的诏书,你也敢扣!这是要造反呀!然而,面对这位急眼的皇帝,赵普只是慢慢地说道:
“臣之所以这样做,是认为此事不妥,还望皇上深思熟虑,考虑整个事情的利弊得失,以免将来后悔。”
“你为什么总是怀疑符彦卿呢?我待他那么好,他怎么可能背叛我!”赵匡胤愤愤不平地说道。
“那敢问陛下,何以又负周世宗!”
一听这话,赵匡胤被噎得没话了,他只能收回成命,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可见,从这件事情上,赵匡胤虽然知道自己是怎么黄袍加身的,但是他根本不清楚禁军的危害性,他更不知道这个禁军的总头目,到底对皇权的危害有多大!
当然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也不能完全怪罪赵匡胤,毕竟当年的郭威、柴荣二帝,他们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而值得赵匡胤庆幸的是,在他的时代里,他有一个完全可以设计帝国版图的赵普,他将这一切威胁皇权的因素,全部扼杀在摇篮里!
因此,这样的赵普,才是那位真真正正的开国宰相。您要是愣是说赵普没有通晓天下之书,就只读过半本《论语》,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所以说,在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赵普后,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拥有真才实学、通晓天地万物的治国能臣。那些所谓的丢人的事情,还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全都是后人的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故意栽赃陷害而已。
要知道,在赵普别具一格的设计下,才有了上述所有的措施。而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自北宋整整一朝,都没有武将造反、藩王作乱的局面出现,就连那后宫女祸、外戚专权、太监作乱的事情,也完全没有市场!
这,才是赵普不朽的历史政绩。
如果干这些事情的赵匡胤,他能够不朽的话,那么,这些工程的总设计师赵普,他更应该不朽。
当然了,在这些不朽的历史功绩中,赵普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则是那件决定全天下人命运的雪夜定策。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09 08:35:25 +0800 CST  
是南还是北,这是个问题

建隆二年(961年)冬天的某一天,在一个大雪纷飞、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宰相赵普的家里,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客人,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对于这位微服出宫、突然来临的皇帝,赵普诚惶诚恐。他急忙跪拜迎接,并邀请赵匡胤进屋。然而,赵匡胤只是慢悠悠地说道:“不急,我约了赵光义,他一会儿就到。”
天子亲临,开封府尹赵光义作陪,赵府立刻蓬荜生辉,赵普的面子更是到了极点。于是,赵普立刻安排下人摆开酒席,用木炭生火烤肉,并让自己的夫人亲自斟酒,热情招待这对兄弟。赵匡胤也毫不避讳,他直接称呼赵普的夫人为“嫂嫂”。可见这君臣之间,关系好得俨然成为了一家人。
当然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因此,当大家吃得差不多后,赵普从容不迫地问道:“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
既然话匣子打开了,赵匡胤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他满脸愁云地说道:“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可见,赵匡胤那套流传千古的“卧榻”情结,估计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孕育而成了。
赵普问道:“陛下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地盘太小了?如果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现在正是时候。卑臣想听听您的计划?”
“我想先收复北汉。”赵匡胤意志坚定地说道。
至此,一个新的统一天下方针,就在一个新的王朝的奠基者手中,被制造了出来。
要知道,根据前朝王朴的《平边策》,帝国统一天下的方针,要先南后北。而赵匡胤完全颠覆了这种思想,他要先北后南。首先要攻陷北汉,随后再收复燕云十六州,轰走所有的外来户,然后再南下称雄。
然而,赵匡胤的这个“先北后南”的方针,是一个统一天下的万全之策吗?对于赵匡胤的这个问题,赵普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一个字形容:否!
听完这个建议后,赵普沉思了很久,最后慢慢说道:“这不是卑臣所能知道的事情。”
赵匡胤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赵普回答道:“据卑臣所知,北汉的北边是契丹,西面是党项。这个国家处于大宋和辽国、大宋和党项人之间。假设我们攻下了这个国家,我们就直接跟大辽和党项接壤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要留下多少兵力布防,又需要多少兵力抵御契丹、党项的进攻?因此,不如先留下北汉,让它替咱们抵御那些少数民族,然后集中兵力南下争雄。等南方都平定了以后,像北汉这种弹丸之地,还不一战而破?”
听完赵普这番言论后,赵匡胤微微地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刚才只是试试你罢了。”
以上,就是宋朝统一天下的基本国策,那个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雪夜定策”的全过程。
事实证明,这条国策是绝对正确的!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09 14:25:14 +0800 CST  
因为,如果要发兵攻打北汉,则势必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宋朝必须要和契丹开战,才能收拾掉他的这个孙儿。
可是,对于赵匡胤,或者是整个中原王朝君主而言,从辽国诞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了:你打不过他。
后面的历史也完全印证了这一点。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先后两次对辽国用兵。一次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发兵十万攻打幽州,结果全军覆没。赵光义坐着一头驴车,就这样不顾颜面地跑回来了。另一次是雍熙三年(986年),宋朝倾尽全国之力,发兵30万大军,兵分三路攻辽,结果还是惨败而归,还把杨业扔了进去。
可见,哪怕是统一了全国的宋朝,都无法打败辽国,还均以惨败而告终。而赵匡胤此时此刻的宋朝,其领土面积和军事实力更是少了数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与契丹开战,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退一万步讲,计划赶不上变化(后面的事实也印证了,确实如此),要是赵匡胤执意北上,并一举攻陷了北汉,直接跟契丹的领土接壤了,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就算契丹不全力反击,赵匡胤也需要在边境布置下大量的士兵,用来防御大辽的进攻。到了那个时候,赵匡胤还能剩下几只手,他还有多少力量南下争雄,去把南唐、荆南、后蜀、南汉这些小割据政权全部踩烂?
因此,不管后世如何非议,我个人认为,赵普的这个“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术,绝对是正确的。
这个国策,也将成为赵普不朽的政绩,永载史册。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4 13:55:37 +0800 CST  
湖南的求援

在与心腹大臣赵普雪夜长谈后,赵匡胤终于确定了帝国统一的总体方针。然而,虽然“南北问题”解决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却立刻扑面而来。
对于赵匡胤而言,他如何统一南方?如何制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达到自己师出有名的目的呢?
要知道,虽然在揍人的过程中,理由看上去无关紧要,但从实际操作上讲,理由不是必需的,却是必要的。
师出有名,才能无往不利,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
有,总比没有强!
殊不知,就在赵匡胤苦思冥想,死活找不到这个理由的时候。他最需要的这个理由,竟然不请自来了!
这个理由,就是盘踞在湖南的周氏政权的一封求救信。
话说在当时的五代十国里,有很多明明实力不够、却还要建国称帝的皇帝。在这些人中,湖南的马殷、南平的高氏一族,他们都是这个方面的佼佼者。
公元907年,马殷定都潭州(今长沙)。他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史称“南楚”,或者直接叫“楚”。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弱小的楚国只有潭州、邵州两地,后来在慢慢地不断经营后,最终发展到了七州。这也算是发展神速了。但是很不幸的是,等李璟登基称帝后,楚国的对外发展历史,也就此戛然而止了。
咱们前面讲过,李璟登基称帝后,他立刻忘记了老爹的谆谆教诲,凭借李昪留下的万贯家财,很快就灭掉了楚国政权。然而,攻下了湖南,并不等于能够管理这里。在一场场反复的拉锯战中,李璟最终吐出了湖南这块大肥肉,而最终胜出的人,是一个叫作周行逢的军阀。
公元956年,周行逢率军进驻常德,他控制了整个湖南,并建立了一个“周行逢政权”。虽然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中,周行逢并没有登基称帝,他也没有建立一个国家,但是这个政权却不受任何人的管制,俨然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割据政权。而这个周行逢,他也成为一名割据一方的土豪。
殊不知,即使是一名富甲一方的土豪,也是有烦恼的。
这个烦恼就是,如何在这个“兵骄而逐将,将强则叛上”的时代里,把皇位成功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办。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4 13:56:56 +0800 CST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办。
在当时,为了夺取这个天下,周行逢一共结交了9个弟兄。然而,秉持着可以同甘苦、不能共富贵这一基本原则,周行逢在活着的时候,他就把其中的8个兄弟,全都送到阴曹地府去了。
当然了,对于唯一仅存的兄弟张文表,周行逢也没打算留。只是,老天爷太不给力了,周行逢刚刚打算动手,自己就先行一步了。
公元962年,周行逢在弥留之际,召集了所有的下属,将11岁的儿子周保权(好名字)托付给了他们,并颁布了最后一道遗旨:我死后,如果张文表率军造反,就派杨师璠讨伐他;如果杨师璠讨伐不了张文表,就归顺宋朝的赵匡胤,并坚壁清野,等待这位皇帝派兵支援。
说完,这位靠一己之力,打下整个湖南的乱世枭雄周行逢,终于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当然了,等这位湖南大佬咽气后,张文表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第一时间就举兵造反了。
这一下子,这位刚刚年满11岁的湖南“柴宗训”,直接被吓得不知所措了,最后他两眼泪汪汪地对着手下说道:“到底是我的老爹呀,他的坟土还没有干呢,张文表就造反了。今日湖南的成败安危,就在此一举了,还望各位多多努力呀!”
于是,在周保权这番激昂的演讲下,群臣立刻遵从先皇的遗诏,开始了各种平叛的工作了。
他们干的事情,主要有两件:
第一,命杨师璠出征,讨伐张文表。
第二,求助赵匡胤,请求宋朝出兵。
然而,您看出这个平叛工作的失误了吗?
要知道,按照周行逢的临终遗言,上述工作是分两步走的,要等到杨师璠被打败了,才能求助赵匡胤。然而,周保权明显已经病急乱投医、彻底疯掉了。这种两步并一步的做法,他也不怕步子迈得太大,不小心扯着蛋!
当然了,这个“扯着蛋”的弊端,它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一个月后,等湖南的求救信传到开封后,朝野震惊!这是什么?这是“天降横财”呀!老天爷都想让我们发财,还等什么!赶紧出征,马上发兵,吃掉湖南这块肥肉,这才是正道!
然而,在这满朝文武的喊打喊杀声中,有一个人却不为所动。他就这么默默地看着,彻底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这个人,就是唯一拥有决策权的大宋王朝的最高指挥官——赵匡胤。
对于皇帝的这种表现,群臣都快疯掉了。要知道,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还不“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不然等南唐、后蜀、南汉们醒悟过来了,咱们连“风风光光闯九州”的机会都没有了!
实际上,赵匡胤的内心比谁都着急,但是,他必须要得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自己最合理的判断。
半个月后,赵匡胤朝思暮想、千呼万唤的那个信息,终于如期而至了。
陛下,臣已查明:荆南兵甲虽整,但控弦者不过三万;年谷虽登,但民困于暴政,取之易耳!
至此,赵匡胤那张布满愁云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而一个统一天下的通天大计,也就此孕育而生了!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5 09:54:00 +0800 CST  


一石二鸟,南平臣服
虽然在满朝的文武眼中,湖南在闹革命,周保权在不断地喊救命,然而,在赵匡胤的眼中,出兵湖南,他就必须要经过一段“敌占区”,需要横穿高氏家族的荆南,否则绝不可行。
因此,对于赵匡胤而言,他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个荆南,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么一个位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它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会对宋军造成多大的危害等等。
荆南,也称南平、北楚,是真正的“五代十国”之一。首都在荆州,旗下拥有荆、归、峡三州。
荆南的大当家的姓高,从五代后梁时代起,高家的第一代掌门高季兴,他就在这里称王称霸了。后来,等中原的统治者改姓赵了,高家也换了一个新的统治者——高保勖。
史书记载,虽然这个高保勖身体瘦弱,说话还口吃,但其长得眉清目秀,深得其父高从诲的喜爱。不管高从诲生多大的气,哪怕是雷霆之怒,只要看见了这个儿子,立刻就多云转晴,破怒而笑了。
后来,因为拥有这么一手特殊的绝活,再加上自己的“英明领导”,荆南人们就送给他一个新的外号——万事休郎君。
事实证明,获得了这么一个外号,这个皇帝的“所作所为”,也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宋史.高保勖传》记载,这位“万事休郎君”留在历史上的值得记录的事情就三件:
荒淫无度、大兴土木、民不聊生!
摊上了这么一个主儿,荆南这个国家,也差不多“万事休”了。然而,上天居然有好生之德,就在荆南百姓们准备揭竿而起,内部解决问题时,这位年仅39岁的英年天子,就“淫年早逝”(宋史原文)了。
高保勖一死,他的侄子高继冲登基称帝。此人拨乱反正,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终于让荆南这辆脱轨的列车,重新回到了正道上。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
这个荆南,就是现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的荆州。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高家居然在这里折腾了五十多年,难道就没有人来争夺吗?
关于这个问题,两点足矣。
第一,高家人拥有超级高超的生存哲学。
这个生存哲学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大孙子!
要知道,从高家第一代建国者高季兴开始,高家就采取毕恭毕敬的称臣政策,对周边各国一律称臣上供,即使那遥远的塞外民族契丹,高家也毫不例外。
除此之外,高家人也非常会来事,但凡有外国使者前来,高家掌门都要亲自作陪,沏茶倒水、洗脚搓背,那真是礼数周到、体贴入微。完事后,高家掌门还要准备丰富的土特产,那都是一车一车地拉。为了完全显示自己的诚意,人家根本不计较钱。
伸手不打笑脸人,天天面对这么一个卑躬屈膝的主儿,你还真不好意思下手。
当然了,当孙子当久了,高家人也会叛逆一次,当一回爷!
由于荆南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江上东、西、南、北所有的船只,行旅转运,物资运输,都必须经过这里,因此,当诸国的奇珍异宝,或者是钱马银粮从这里经过的时候,高家人就会当一次“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强盗。甭管是谁的东西,先抢劫了再说。
问题是,你平白无故地把人家打劫了,对方肯定不干。碰见某个极其生猛的主儿,甚至会出兵讨伐。一到这个时候,高家立马主动认怂,不仅物品全数归还,还痛哭流涕地悔改。
当然了,对于高家人而言,哭归哭,抢归抢,这完全是两回事。只要你暂时不计较了,我们就继续干!
到了最后,对于这种人,诸侯列国们无可奈何,送给了高家人一个全新的称号——高无赖。
殊不知,诸侯们之所以容忍这个“无赖”这么多年,不是因为这家人多么好,而是因为这家人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重要到不仅是“七省通衢”,也重要到没有人敢轻易下手。
第二条,荆南的地理位置。
原来,由于荆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谁夺取了这片土地,就等于把自己的地盘推到了最前沿,跟诸侯们公开叫板了。
在这些人中,湖南的周行逢不敢取,他需要荆南这块地盘,作为自己抵御北方强国的一道重要防线。蜀地的孟昶也不敢要,因为这样就等于跟赵匡胤叫板,自己要顺江南下,问鼎中原了。而南唐的李家,还是忘了他们吧,这些热衷文艺、喜好和平的家伙们,连战略重地淮南都不要了,还会要荆南?
因此,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人敢夺取荆南,而这个人,就是意欲统一天下的赵匡胤。
当然了,不管赵匡胤多么想取荆南,他也必须要面对上述的第一道难题,他真的没有借口开打呀!
作为一个华夏正朔的中原大国,赵匡胤必须要讲信誉、重礼节,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荆南的高家都装孙子成那样了,对于这么一个国家,您真忍心一个巴掌扇下去,把这个国家消灭吗?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商榷一下。
殊不知,此时湖南的那封求救信,正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建隆四年(963年)正月初七,应湖南周保权的正式邀请,赵匡胤派遣了10万大军出征,去帮助周保权解决那场内部矛盾。
与此同时,赵匡胤回信荆南的高继冲,让他给自己的大军让路,并且派遣3000部队支援宋军。
当然了,赵匡胤给出的理由,那也是非常合情合理。你高家不是我的臣子吗?我就是跟你借个道,这过分吗?我就是让你出点人帮助我“维和”,再出点钱管管我的饭,这更加过分吗?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高继冲而言,这可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因为傻子都知道,赵匡胤此举意欲何为。
这,根本就是赵匡胤的阴谋诡计,是著名的“假途灭虢”的重演呀!
所谓“假途灭虢”,是一个堪称骨灰级的计谋。
话说在春秋时期,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晋国就要讨伐虢国。但是问题来了,晋国与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晋国无法直接通过。于是,为了去讨伐虢国,晋国就向虞国借路。
当这个消息传到虞国后,虞国的大臣宫之奇就进言道:“坚决不能答应晋国的要求,虢国和虞国的关系,就好比牙齿和嘴唇,虢国要是完了,咱们虞国还能存活吗?”这番话,就是成语“唇亡齿寒”的由来。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肤浅的道理,虞国的国君居然不听。他自信地以为,晋王给了自己无数的财宝和名马,这是真把我当朋友。我们两国的关系这么铁,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情呢。于是,虞国的国君就痛骂了宫之奇一顿,还答应了晋国的要求。
后来的事情,当然被宫之奇全猜中了。晋国灭掉了虢国后,在班师回国时,就顺手灭了虞国。可怜的虞国国君,还没有捂热那些财宝呢,就都被晋国拿了回去,人家还顺手拿走了自己的国家。
以上,就是成语“假途灭虢”或者“灭虢取虞”的由来。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堪称骨灰级的计谋,却是一个“可一不可再”的诈骗式阴谋。第一次使用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天才;第二次还想使用的人,那就是没事成心找抽,主动上门让人取笑的白痴、笨蛋了。
君不见那三国时期的“美周郎”吗?虽然他智谋无双,但在使用了这条计谋后,还不是被人取笑得够呛,最后吐血而亡。
当然了,这个矛盾也就在于此。不管赵匡胤多笨,高继冲都不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诸葛亮。这个人没有能力、更没有实力把这个“周瑜”挡在家门外,然后狠狠地骂上一句:“滚吧,你个傻子,换一个新鲜的招数再来!”
可见,出现了这种情况,荆南高家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可咋办呀?
好日子到头了,认了吧……
建隆四年(963年)二月十五日,在宋军统帅慕容延钊的大营内,高继冲呈上了降书顺表,他率众投降了。
至此,赵匡胤以借道为名,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荆南三个州、十七个县、十四万二千三百户的人口,全部并入了大宋之版图。
当然了,这种兵不血刃的轻松,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没有让赵匡胤有一丝一毫的快感,因为这个男人清楚地知道:区区荆南,不过是一盘开胃菜,唯有那湖南,才是自己真正的主菜。
出兵,越快越好。兵发潭州,彻底享受这顿盛宴!
那么,我为什么要用“越快越好”这个词汇呢?因为就在不久前,湖南传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不仅比当时求救时更加十万火急,并且让赵匡胤瞠目结舌,更是久久不能释怀!
原来,就在不久前,湖南的那场内部矛盾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彻底分出了胜负。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5 12:32:57 +0800 CST  
@grayyee 2015-09-15 13:28:14
MARK
-----------------------------
3q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5 15:43:49 +0800 CST  
@yh天净沙 2015-09-15 17:18:24
值得一读。等待更新
-----------------------------
谢谢,希望继续关注!
楼主 京城说书匠  发布于 2015-09-16 08:10:23 +0800 CST  

楼主:京城说书匠

字数:142898

发表时间:2015-05-20 23: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33:09 +0800 CST

评论数:7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