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伴《庄子》游古今

14、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原文:彼节者有閒(jiàn。)(间隙。),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宽广。)乎其于游(运行。)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虽然,每至于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吾见其难为,怵(chù。)(小心谨慎。)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我认为通“桀”,杰,不一般,不容易。)然己(完了,完成。)解,如土委(堆积。)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犹豫、迟疑。)满志(满心。),善(擦好,形容词作动词。)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译文:牛的骨节有空隙,刀刃却几乎没有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对于刀刃的运行一定有较大的余地呀。因此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可是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以下刀,就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好不容易全部剖开,牛体就像泥土堆积在地上。我提着刀站在那里,四处张望,满心迟疑,擦好刀收藏起来。

赏析:游刃有余已成为成语,比喻做事熟练。
庄子却另有新意:生命如刀刃,人生如骨节。掌握了规律,则左右逢源,生命常新;不合乎规律,则叩骨撞节,屡遭缺损。不过,在我看来,除了像广成子、黄帝、老聃这类传说中的得道者,能做到左右逢源,生命常新的,古今惟范蠡一人而已!他从政辅佐勾践成功灭吴,隐居齐国耕作致富拜相,定居陶山制陶巨富尊为财神,终年88。他能上能下,能显能隐,史书评价他“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既保了身,全了生,又成了业,可谓游刃有余。有人说张良做到了,在我看来,张良似隐而未全隐,与皇室藕断丝连,有人怀疑他的死与吕后有关,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庄先生是绝对没有做到的,充其量也就是神“游”吧!
以解牛喻养生,已奇!以骨节喻人生,更奇!以刀刃喻生命,奇极!
接着一个“虽然”急转直下,引出后文,也是极为关键的三句。第一句:人生常常有纠结的地方,关键的时候,难办的事情,这时,即使“神庖”也得小心,需要警惕,大概可以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吧。第二句:好不容易解决了,成功了,就不要把它看成肥肉(这是过去,现在要改为“瘦肉”。), 不要贪恋,不要等着分一大块,更大一块,要把他看成土,甚至粪。这是我的理解。一般注庄家都把“謋”解释为牛体解开的声音,注音为“huò”,翻译为“霍霍”,显然与上文的意思不相吻合。从“怵”、“戒”、“止”、“迟”、“甚微”等词看,是“难为”的,而“霍霍”显得很轻松似的。大概一般注庄家是因为“游刃有余”的惯性思维吧。我认为解释为“不容易”,才与上下文意思相通。第三句:众口一词,认为“踌躇”是从容自得的样子,“满志”是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满志”就是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我认为大家都没有理解庄子的真实意图。庖丁解牛的眼就在这三句,而第三句才是第三只眼,“藏”可以说是第三只眼的瞳仁。为什么“藏”,因为站在那里思考,因为顾盼,因为迟疑。为什么迟疑?因为人生常常(“每”)遭遇“难为”的事,总有大意的时候,总有失手的时候,百战百胜,万战万胜,只要一战不胜,就万劫不复,所谓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善攀者死于木,就是这种后果。何况还有“黄雀”呢?能不迟疑吗?所以我犹豫了几天,还是狂妄地抛出了自己的看法:踌躇就是犹豫、迟疑的意思,“志”就是心的意思,所以“踌躇满志”应该解释为心里充满了迟疑。这样,才会退,才会隐,才会“藏”,才能保身,才能全生,梁惠王才兴奋地说自己明白了养生之道。
短短三句,有心理,有动作,有神情,有场景,有形有声,有因有果,形象灵动鲜活,文思行云流水,用意出人意料。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封建专制下的铁律。所以,智者成功后不要忘记马上收藏起来,如范蠡,如张良;切不可像文种,像韩信;更不能像侯君集,打了胜仗,抢了财宝,还指望回朝嘉奖,结果望来了大牢;像杨秀清,自以为功高,已经是九千岁了,还奢望着万岁。这万岁是你能要的吗?想都不能想。中国人的观念是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你把洪秀全的底线都拽断了,还想活吗?
不要忘了老子的谆谆教导:“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再说梁惠王吧,他说自己明白了养生之道,我看他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也许他明白了自己如何养生,因为他活了82岁,这在当时,特别是王侯,确实算高龄,但他的长子太子申却丧了命,他的得力大将却丧了命,还不知有多少子民也丧了命。原因就在于不知“藏”。
他在位的第十四年,鲁、宋、卫、韩四国来朝。在位的二十六年前,更是“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可以说是魏国的鼎盛时期。多少大国眼红担忧受怕啊!可是,他不知“藏”,经商鞅把高帽子一戴,那霸心膨得更大了,搞什么蓬泽之会,在遭到韩国抵制后,悍然发动进攻,结果齐国人出手,魏国在马陵败得一塌糊涂。他的长子太子申和得力干将庞涓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丧生的。后来齐、秦、赵乘火打劫,三国夹攻,魏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败可以说伤到了他的骨髓,直到暮年,见到孟子时,还请教报仇雪恨的方法。他连心连神都没有养好,还谈养生哩!他的高寿是他本该高寿,如果他要善养,说不定还要活得更久。
以上只是养生的一个因素,但在几千年的旧中国,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其他的因素留待以后再谈。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19 18:23:29 +0800 CST  

作者:悠悠然自得 时间:2015-01-18 20:09:34

再读,感觉你内心狂躁,一点都

作者:悠悠然自得 时间:2015-01-18 20:18:07


仿佛庄周旁边一周仓,提刀怒目,欲横扫一切鄙睨庄周者耶?


作者:悠悠然自得 时间:2015-01-18 20:22:00


现实中的庄周,或如少林寺中的扫地僧?抑或如中南路边的丐而歌者?

-------------------------------------------------------------------------

如连珠炮,也可“游”,只怕无“余”。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19 21:43:53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1-19 09:12:24
在庄子的手中,孔子及其学生简直被揉捏剽剥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最典型的要数《渔父》、 《盗跖》、《胠箧》了,凡是孔子粉饰的凡俗圣贤,全被数落得不成人样。
OOOOOOOOOO
有个目标,有个靶,可以充分发挥技艺...
---------------------------------------------------------------------------

以文会友,乐甚!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19 21:53:09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1-20 08:21:07
历史教训需牢记....
以极端腐败之师,不知天高地厚,企图挑战天下之之豺狼虎豹,庞涓之辱时隐时现!
------------------------------------------------------------------------------
庞涓之师其实并不一定是腐败,只是谋略不及孙膑。
在我看来,梁惠王好战不知藏导致魏国最终必败。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1 20:25:15 +0800 CST  

作者:悠悠然自得 时间:2015-01-20 20:39:56

久疏战阵,猝然提枪上马,不觉随性往来奔突冲撞,快一时兴也!再细读之,顿觉内心狂躁好动者,乃我自己耳!唯哂然自笑,施施然作无何有之乐也!
-----------------------------------------------------------------------
君诚“悠悠然自得”,吾不及也,吾不及也!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1 20:43:09 +0800 CST  

作者:aya250336 时间:2015-01-21 09:12:05

感谢楼主分享呀
--------------------------------------------------------------------
欢迎光临!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1 20:46:17 +0800 CST  
15、一饮一啄
原文:泽雉(zhì)(雉鸟,俗称野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qí)(祈求。)畜乎樊中。神虽王(wàng)(旺盛。),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译文:沼泽边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却不希望畜养在笼中。整日关在笼中,即使精力旺盛,也不快意啊!

赏析:仿佛听到欧阳修在林间花丛鸟语中畅快的吟诵:“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说到金笼,我很快就联想到阮籍。
庄子是被晋朝捂热的。晋有三玄:《庄子》、《老子》、《易》,《庄子》排在第一。阮籍可以说是玄学的先导。他的咏怀诗就深藏玄意。
这阮籍深爱《庄子》,不愿关在礼法的笼中,这点他做到了。他可以喝醉了顺势躺倒到美艳的老板娘脚旁;未出嫁才貌双全的美女突然死亡,他素不相识,与她父母也没有交往,竟然跑去痛苦一场才离去;母亲亡故是不能吃肉喝酒的,他照样吃肉,喝酒两斗,痛苦不已,吐血数升,几乎丧命。
他不愿关在现成制度的笼中,这点他也做到了。有一次,他到山东的东平去做官,骑着毛驴晃悠到那里,见府舍森严,围墙高耸,那火气一下子就窜上来了,这不像个大笼子吗?要这么高这么厚的围墙围猪围狗呀,躲在里面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呀,一层一层的隔着,看得见老百姓的哭笑,听得见老百姓的歌叹吗?拆!内内外外全打通了!通气,见光,透明!这才是真正的开明政治!然后把繁多复杂的法令简单化,十天就打道回京了。对症,高效,快速!
他不愿关在权谋的笼中,却不能做到,因为这是统治者 的底线。他曾经和嵇康、刘伶、向秀等在在青翠的竹林中饮酒弦歌啸吟,潇洒畅快了一段,但好景不长,司马氏硬生生地把他逼进笼中。他不能不进去,刀子正对着他,弹子正瞄准他,好多的名士只在咔嚓声中就阴阳两隔。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名声已不再是金字招牌,身在白色恐怖,满是腥风血雨,他只得瑟瑟蜷曲在这权谋的笼中。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岂止是金笼,简直就是宝笼,削尖脑袋都钻不进,踮起脚跟伸长脖颈都攀不上。但他明白,司马氏要的只是摆设,只是装饰,甚至必要时,抖抖美丽的羽毛,清清好听的嗓子歌唱几声,如此而已。他就曾经在醉意朦胧中被逼着为司马昭写过劝进书,据说是一气呵成,未加修改,直接宣读,而且文笔清丽,气势雄壮。怪哉!他有好吃好喝,想怎么唱就这么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只要不飞出笼子。他要的不是这些,他要的是真性情,他要的是任自然。所以,他整日把自己泡在酒缸中,让自己睡,让自己醉,但愿长醉不愿醒,以求无知无觉,无思无虑,无烦无忧,避灾逃难,甚至不惜服用含有剧毒的寒食散,让自己迷失在虚幻中。有一次,司马昭想和他结成亲家,要他回个话,他一醉就是六十天。六十天啊!司马昭当然不糊涂,知道他不愿意,只得放弃了。
总有醒的时候,一醒就难受,那思在涌,那血在潮,那火往头顶直蓬。受不了就出去发泄,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这样写道:

“阮籍喜欢一个人驾木车游荡,木车上载着酒,没有方向地向前行驶。泥路高低不平,木车颠簸着,酒缸摇晃着,他的双手则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马停了,他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路了?他哑着嗓子自问,眼泪已夺眶而出。终于,声声抽泣变成了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向后转,另外找路。另外那条路走着走着也到了尽头了,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一个人,坐在木车上,吱吱呀呀,颠颠簸簸,摇摇晃晃,在荒野东突西撞,哪里也行不通,于是流泪,于是抽泣,于是嚎啕大哭,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对于一个男子来说,这只是一般的痛苦吗?简直就是绝望,简直就是痛不欲生!
这就是困在笼中的感受,这就是精神受到压迫的感受,这就是心灵受到压抑的感受。
“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饥一点,渴一点,但他自由,他有希望,他可以自己去寻找。这些都是小事情,不是绝症。心病才是大问题,是癌症,难得治愈的!关在笼中,不愁吃,不愁喝,但“神虽王,不善也”。
所以,李白在山东与朋友离别时傲然啸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所以,庄子宁可在泥水中打滚也不当什么宰相,他要的是自在,是自由,是快乐!
如今的教育,不还是将青少年关在思想的笼中,老师不还是将自己的学生关在知识的笼中?记得有一段时间,语文不仅恢复了标准答案,还把阅读题的每一题按某种步骤某种框架固定下来,就像古时候描红一般。学生的思想完全被牢笼了,僵死了,变成了一潭潭绝望的死水。他们还有兴趣学习吗,他们还有活力吗?却又还能萌发出创造性吗?放学后,指望解放了,却又关进了家庭的笼中,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结果板死血成苋菜水,他们不断不领你的情,相反生出无尽的怨恨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连我们认为的好学生都厌学?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分低能?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奥赛中频频得奖,而中国的科技创新却不如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性格怪异而逆反?还有出走,还有跳楼,甚至仇杀老师和家人?这一切还不触目惊心吗?
放出去!放出书本,放出思想,放出教室,放出学校,放出家庭,让他们像小鸟,在林间自在啼唱,在空中自由翱翔,在阳光里感受温馨,在春风中放飞想象------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2 22:22:00 +0800 CST  

作者:tsenway 时间:2015-01-23 09:13:35

@yeyanqing
我试一试:
-------------------------------------------------------------------
好个古朴的田园风光!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3 17:55:44 +0800 CST  
作者:挑刺找错兼骂人 时间:2015-01-23 09:24:19
放出去!放出书本,放出思想,放出教室,放出学校,放出家庭,让他们像小鸟,在林间自在啼唱,在空中自由翱翔,在阳光里感受温馨,在春风中放飞想象------
===
支持非文学专业的人士搞庄子研究。
“他不愿关在权谋的笼中”,你好牛,一个喜好老庄的阮籍竟然不愿关在权谋的笼中。

---------------------------------------------------------------------------
老子藏谋,阮籍更重易庄,易庄任自然。

谢谢您,常来刺刺,让不才多一份清醒!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3 18:13:32 +0800 CST  

作者:慢了三点多 时间:2015-01-23 09:39:23


这样也被封帖?太…我都想骂人了!岂有此理!

为此封帖,三点赔罪……

---------------------------------------------------------------------------
看来是位好汉!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3 19:19:27 +0800 CST  

作者:tsenway 时间:2015-01-25 08:42:36

@yeyanqing
代施原问候庄子!
-----------------------------------------------------------------------------

不敢!谢谢!误会还没有解决吗?那就就用这个名吧,不敢代号而已,也就无所谓!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5 20:08:42 +0800 CST  
16、薪火相传

原文:老聃死,秦失(yì)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刚才。)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聚集。)之,必有不蕲(qí)(求,希望。)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逃避,违反。)天倍(通“背”,背弃的意思。)情,忘其所受(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偶然。)来,夫子时(应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天,万物的主宰。)之县解(“县”通“悬”;“帝之县解”意思是“自然解脱”。)。”
指(通“脂”,与“薪”合为“脂薪”,相当于后人用的“蜡烛”。)穷于为薪,火传(《释名》:传,转也。)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译文:老聃死了,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走出灵堂。老聃的学生问道:“您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学生又问:“那么像这样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已是超然物外的人,现在看来不是。刚才我进入灵堂吊唁,有老年人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哭他,像哭自己的母亲。他们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诉说却诉说着,本不想哭泣却哭泣着。这是违反常理,背离真情,忘掉了人本来是自然赋予的,古人称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是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是顺理而死。按时出生顺理死亡,不妄生哀伤和欢乐,古人称这是解除倒悬。”
脂在薪上烧完了,变为火,没有穷尽。

赏析:养生必须消解对生的贪恋,对死的恐惧。
生命有如鸟儿衔着的一粒种子,掉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生长,如果掉进粪池、火堆、大海或者吞进肚里消化了,也就化为乌有,所以它的萌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生命的存在也是如此,如一个蚊蝇,手一拍就没了;如一棵幼芽,足一踏就死了;至于洪水突袭,火山爆发,海啸忽至,暴君震怒,那就像下饺子爆米花割野草一般。既然如此,来就应时而来,去就顺理而去,无忧无乐,无悲无喜,纯任自然。
贪恋生,恐惧死,一般情况下,对于一般年轻人来说还比较淡化,对于中老年人,病人,战场上、朝堂上以及干危险工作的人,就表现得特别突出。它就像一根绳索把人整日整夜地倒悬着,什么时候不贪生不怕死了,这根绳索就解开了,人也就舒服了。而老子身边的人,竟然不懂得自己本来是自然赐予的,应该回到自然,煞有介事地在那里诉说,在那里哭泣。不管他们是装腔作势地假说假哭,像诸葛亮哭周瑜,挥泪斩马谡,像那些雇佣哭丧的职业人,还是他们本来不想说情不自禁地说,本来不想哭情不自禁地哭,如贾宝玉“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觉的‘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后来又“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至于阮籍在他母亲死后,以酒镇痛,以酒浇愁,一哭吐血数升,再哭又吐血数升,几乎丧命,相对于一般人来说,无疑是真情,至情,但对自然来说,却是私情,假情,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戕害与摧残。无论哪一种,都有违天性,背离真情。他们的内心都会痛苦,他们的精神都会煎熬。他们对生如此依恋,他们对死如此悲哀,如此恐惧,往往由人及己,由物及人,触景伤情,感极而悲,黛玉葬花就是典型的一例。这就是违背天性带来的惩罚。
最后,庄子将“脂薪”喻生,将“火”喻死,形象地表述了生与死的相互转化。告诉人们,生不必喜,死不必哀,一任自然,才是真正的养生,才能在自然中永生。不过人们一般都用“薪尽火传”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
谈到养生,嵇康是个不得不一说的人物。他和阮籍是至交,是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这在前文已有涉及。有人甚至说他们是同性恋。这当然是无稽之谈,那时还没有同性恋的说法,而且他们都成了家,都有子女,但这正应证了他们的交往之深。嵇康很重视养生,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在《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他身体力行,形神兼养,持之以恒。可惜,他养内,却忘了外,就像鲁国名叫单豹的山人,居山洞,饮山泉,不与人相争,活了七十岁,脸色还像婴儿一样,却不幸遇上饿虎,被饿虎吃掉了。(《庄子?达生》)孔子说:苛政猛如虎。嵇康是帅哥,神男,酷爱山水,经常悠游在山水之间,豺狼虎豹都舍不得吃他,却被司马氏给吃掉了。时年虚岁四十。还记得兴高采烈地看庖丁解牛的梁惠王吗?一路货色!
不过,对这件事,嵇康很坦然。他看得透,把人事也看作自然。不错,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他没有表现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没有表现出“引刀成一快”的惬意,没有表现出楚霸王将自己的头颅捧献给曾经的哥们的义气,也没有阿Q临刑前的颤抖。临刑前,天没有磅礴大雨,没有乌云密布,也没有六月飞雪,它知道嵇康的心里很平静,就像平日一样照着和熙的阳光,吹着和煦的清风。三千太学生在涌动,许多豪杰在瞠目,好多人都在悲叹,唯独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和颜悦色。他看了看日影,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他想,多美好的时光啊,这可是上苍的赐予,可不能白白浪费。得享受,得快乐,让自己,也让他人。哦,还有秘传的《广陵散》,该让大家欣赏一番。他叫哥哥嵇喜拿一壶酒,拿来平时酷爱的古琴,席地而坐,咕咕咕地喝了一通酒。聚精,凝神,专心,一意。然后,一股和合之气从丹田流向手指,那柔软的手指柔和地在琴弦上抚弄,配合和弦,流动着和音,将本该慷慨激昂的《广陵散》和谐地从琴弦上流泻出来。静下来了,人们全都静了下来,只见一个虱子从他的腰间蹦了出来,落到琴头也静静地听着。抚完,眼看日影到了,他捂住虱子揣入内衣,然后拿起酒壶,咕咕咕地又喝了一口,才缓缓起身,悠悠然走向侩子手。他笑了笑,该回家了。(哈哈,细节纯属虚构。)
重养生,不恶死,来不喜,去不忧,潇潇洒洒,任性纵情,享受每一刻,快乐每一天,这就是嵇康,他让老子的那么多的学生都黯然失色,他才真正懂得养生,他大概就是庄子眼中的真人吧!
生与死既然都是自然旅途中的驿站,生命水流中激起的浪花,我们还需要去分别,生好恶,把自己捆绑起来倒悬在空中吗?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7 22:16:10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1-29 09:24:39

@yeyanqing
读庄子,心平气和,与世无争...
-------------------------------------------------------------------------

其实,庄子也有不和与争的时候。由不和到和,由争到不争,才是真实的庄子。您说是吗?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29 18:36:01 +0800 CST  
17、螳臂当车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意:奋起。)其臂以当(意:阻挡。)车辙(辙:车轮行过的痕迹。“车辙”犹言“车轮”。),不知其不胜任也,是(意:以------为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译文:你不知道那螳螂吗?扬起它的臂膀去阻挡车轮。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胜任,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赏析:成语"螳臂当车"由此而来,比喻不自量力。
首先想到了唐吉诃德。一个年近五旬的干瘪老头,正骑着一匹瘦马,持着一块的破盾,挺着一支烂矛,戴着一顶纸糊的头盔,俨然一名骑士,以为风车是巨人,自不量力地向三十四架巨大的风车高喊着发起冲锋,结果长矛刚刚刺中第一架风车翼,就被折成几截,人仰马翻,丢盔弃甲,动弹不得。
请想象,那样子一定非常滑稽!他的脑子里一定进水了吧!不,他是骑士小说看多了,中了毒,一心想行侠仗义,名垂千古,所以才上演了这曲闹剧。终归还是名在作怪,名膨化了内心,错乱了思绪。
这糟老头和螳螂多么相似!
螳螂,也许捕捉过蜻蜓,也许猎杀过知了,那蚂蚁、蚊虫就更不用吹灰之力了。于是自大了,于是骄傲了,于是得意忘形了,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当今天下舍我其谁也?岂不知,自己和天子六驾比起来,犹如微尘,它的力量和滚滚的车轮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孔子则是古书看多了,中了周礼的毒,一心想着克己复礼,又自以为智,自以为圣,于是驾着破马车,拖着弟子,在各国晃来晃去,却没有一个国君买他的帐,结果如丧家之犬!哀哉!
庄子笔下的孔子就明理懂事得多,想必是被庄子招安了,简直成了庄子的传话筒,这大概就是重言吧。你看,颜回要到卫国去劝谏暴君,孔子阻拦道:你去不是送死吗?颜回是一张白纸,萌得叫人心疼,说道:我外表端庄,内心谦虚,做事勤谨,专心事君,这样不行吗?孔子说:no!颜回一愣,仰头想了想,又说:我内方外圆,拿古人当令箭,总可以吧!孔子重重地摇了摇头,道:no! no!只是没有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他这个闻一知十的高材生在现实面前闻十还不知一。他明明告诉过这位弟子,关龙逢被桀杀害,比干被纣刨心,怎么就不开窍呢?人家关龙逢是谁?是出了名的贤臣。比干是谁?是贤臣加皇叔。他们的性命都保不住,你算老几呀?只是在枯篾片(书)里打了几个滚,乳臭未干,就像螳螂的臂膀,连枯稻杆都比不上;人家卫君没有天子驾六,至少也有诸侯驾四吧,虽然比不上奥巴马的凯迪拉克“野兽”那么多的防卫功能,大小还差不多,你去挡它,不是鸡蛋碰石头吗?花岗岩的脑袋!
颜回萌,孔子也萌,又被庄子这个后生幽了一默,(以上源自《庄子?人间世》,)又又被后生的七十多世后生剽剥了一通。哈哈,失礼了,孔老前辈。后生并没有恶意,只是把你老人家当枪使一下,其实后辈,特别是那些帝王将相官僚,把你老人家当枪使的还少吗?别生气,您大人大量,历来就是温良恭俭让的。
即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成肉酱!
如今,人们需要的是和平,是发展,是繁荣,是美好,是和谐,是互利共赢,全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地球家。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现实的车轮,正滚滚向前。然而,竟然还有一些无知狂妄的螳螂,拿钓鱼岛挑事,在太平洋搅局,向全世界指手划脚,妄想把地中海和太平洋搅浑,然后从中渔利。难道他们没有感觉到海洋深处的暗流,即将迎面扑来的海啸,飞快呼啸而至高铁吗?
个人,在集体面前,在国家面前,在全人类面前,在整个大自然面前,实在太渺小了!少了哪个人,就如同少了一个蚂蚁,谁也不值得骄傲,谁也不要膨胀!
骄傲很了会伤人,一不小心就跌跤;膨胀很了会碍物,磕磕碰碰易爆炸。
既然如此,不妨化虚,虚心,虚怀,虚掉自己,像气一样,似有若无,顺人随物,能上能下,进退自如,于人无碍,于己无伤,何乐而不为。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30 18:04:42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1-30 08:41:17
变成了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向后转,另外找路。另外那条路走着走着也到了尽头了,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酒文化也是烂漫主义的源头....按尼采说的,是保加利亚的葡萄酒培育的浪漫主义酒神,联手是地中欧海理性主义的太阳神,造就了希腊的艺术颠峰...
------------------------------------------------------------------------------
魏晋风度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30 19:57:11 +0800 CST  

作者:玩侠 时间:2015-01-30 19:59:52

养生可通神

作者:正一天師道弟子 时间:2015-01-30 20:09:53

福生无量天尊,稽首
========================================================================
嚯,欢迎道友!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31 12:11:58 +0800 CST  

作者:挑刺找错兼骂人 时间:2015-01-31 10:37:53

一个文化人,说到自我,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说到个性,则每言必提魏晋风流,任我放诞。
说到国家集体,则“个人,在集体面前,在国家面前,在全人类面前,在整个大自然面前,实在太渺小了!少了哪个人,就如同少了一个蚂蚁,谁也不值得骄傲,谁也不要膨胀!”

这种现象叫什么呢?
=========================================================================

难!难就难在矛盾。一边是己,一边是彼;一边是书本,一边是实际;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一边是道,一边是魔:你扯我拉,时彼时此,纠缠不清。一般的人是把持不好的,万人里有一人勉强做到一就不错了,所以说难。正因为难,才可贵。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就是“无我”了,不是自我。魏晋风流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31 12:36:27 +0800 CST  
(接上贴)
只是魏晋高温高压政治下的香而辣而麻的酒而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无我”了,而不是自我。一旦无我,也就不会骄傲,不会膨胀了。您看呢?您熟读《庄子》,又洞悉现实,一定自有高见,望赐教!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1-31 12:57:48 +0800 CST  

作者:挑刺找错兼骂人 时间:2015-01-31 16:20:18

学生:老师,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故人之雁,以不能鸣而被杀,请问我们该如何做?
老师:感谢新国君,感谢以新国君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我们正在迎来又一个文艺的春天。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定要与新国君保持高度一致。新国君的一言一词就是我们的思想标准,新国君的一举一动就是我们的行动纲领。新国君必定会带领我们走上一个大国复兴之路。
=======================================================================
拔河,方向已定,大敌当前,能左摇右晃,前推后?吗?打夯,人各一方,能统一方向?司号,需要婉转动听吗?杀鸡需要牛刀吗?遇事,能一定吗?
似之而非,非之而似,似似非非,非非似似,标准在和,关键在化。
您肯定记得在曹操后院种菜的刘玄德吧,还有煮酒论史的情景吧!
不才谬说,望指教!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2-02 12:13:53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2-01 08:55:28

作者:施原 时间:2015-02-02 08:49:05

@yeyanqing
借来春雨兄的北国之春
======================================================================
非常感谢您的警示!
非常感谢您带来如此清晰亮丽的北国之春!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02-02 12:21:35 +0800 CST  

楼主:yeyanqing

字数:219327

发表时间:2014-12-14 18: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5 10:21:59 +0800 CST

评论数:6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